CN105531949A - 增强下行ue特定解调参考信号以促进小区间干扰抑制的设备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增强下行ue特定解调参考信号以促进小区间干扰抑制的设备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31949A
CN105531949A CN201480050343.7A CN201480050343A CN105531949A CN 105531949 A CN105531949 A CN 105531949A CN 201480050343 A CN201480050343 A CN 201480050343A CN 105531949 A CN105531949 A CN 1055319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antenna port
dmrs
signal
interfer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5034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31949B (zh
Inventor
程谦
肖维民
刘嘉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5319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319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319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319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23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 H04J11/005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of intercell inter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23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 H04J11/005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of intercell interference
    • H04J11/0056Inter-base station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69Cell search, i.e. determining cell identity [cell-ID]
    • H04J11/0079Acquisition of downlink reference signals, e.g. detection of cell-I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69Cell search, i.e. determining cell identity [cell-ID]
    • H04J11/0093Neighbour cell searc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1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dedicated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a single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Structure of the referenc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Abstract

提供了使用增强的下行解调参考信号(DMRS)来促进小区间干扰消除和抑制的各种设备和方法。提供了针对一组相邻小区中的各小区的传输的DMRS端口分配的协作配置。每个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PCID)与自己对应分配的天线端口相映射。

Description

增强下行UE特定解调参考信号以促进小区间干扰抑制的设备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总体上涉及通信系统,并且特别地涉及增强下行UE特定解调参考信号以促进小区间干扰消除和抑制。
背景技术
无线数据发送量预计将超过有线数据发送量,这挑战着宏小区部署的极限。可以使用小基站(smallcell)部署来帮助应对数据容量的这种增加,同时满足了顾客对服务质量的期望和运营商对经济高效业务交付的需求。
小基站通常是在授权频谱上运行的低功率无线接入点。小基站为家庭和企业以及都市公共空间和乡村公共空间提供改善的蜂窝覆盖、容量和应用。不同类型的小基站通常从最小规模到最大规模包括毫微微小区、微微小区、小小区和微小区。
随着在同构无线网络中引入小基站,网络中的小区密度大幅度增加,导致来自相邻小区的干扰信号的水平更高了。小区间强干扰对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可实现的数据吞吐量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对在小区边缘的UE。
可以在UE基带上采用先进接收器算法通过消除和抑制小区间干扰来提高UE的性能。这些先进接收器算法通常在本质上是非线性的,且需要获知一些关于干扰信号和网络协作的信息。
发明内容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用于消除用户设备(UE)处接收到的干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从服务基站在第一天线端口上发送的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包括第一解调参考信号(DRMS);接收从相邻基站在第二天线端口上发送的干扰信号,所述干扰信号包括经正交编码的不同于所述第一信号的第二DMRS。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相邻基站的小区标识;基于多个小区标识与天线端口之间的预定映射识别所述第二天线端口;使用所识别出的第二天线端口从所述第二DMRS中恢复出所述干扰信号的DMRS信息;以及使用所恢复出的所述干扰信号的DMRS信息对所述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执行干扰消除。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用于用户设备处的干扰消除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得表示一组相邻基站中每个基站的每个物理小区标识(physicalcellidentification,PCID)与分配给相应基站的一个或更多个天线端口之间的映射的信息;从服务基站接收所需信号;从相邻基站接收干扰信号;识别所述相邻基站的PCID;从所识别出的PCID确定与所述相邻基站相关联的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天线端口;基于所确定的一个或更多个天线端口恢复出在所述干扰信号中携带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信息;以及使用所恢复出的所述干扰信号的DMRS信息对所述所需信号和所述干扰信号执行干扰消除。
在又一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用于促进无线通信网络中小区间干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第一基站和多个协作相邻基站中的每个基站分配一组天线端口,以根据所分配的天线端口发送用户设备特定参考信号(UE-RS),各个所分配的天线端口互不相同;向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多个协作相邻基站分配公共DMRS扰码标识;生成相应所分配的一组天线端口与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多个协作相邻基站之间的关联;以及向所述协作基站内的至少一个UE发送所述关联和所述公共扰码标识以供在小区间干扰处理中使用。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用于促进无线通信网络中小区间干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根据默认关联,向第一基站和多个协作相邻基站中的每个基站分配一组端口,以根据所分配的天线端口发送用户设备特定参考信号(userequipment-specificreferencesignals,UE-RS),各个所分配的天线端口互不相同;根据所分配的所述一组端口将所述UE-RS从所述第一基站发送到位于由所述第一基站服务的区域内的至少一个用户设备(UE);以及根据所分配的端口从所述多个相邻基站中的至少一个基站发送所述UE-RS。
附图说明
为了更完全地理解本公开内容,现在参考下文结合附图进行的描述,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增强下行解调参考信号以促进小区间干扰消除和抑制的示例性通信系统;
图2A和图2B示出了根据公开的实施方式的使用增强的下行解调参考信号来促进小区间干扰消除和抑制的示例性设备;
图3示出了根据公开的实施方式的下行传输和上行传输;
图4示出了根据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具有常规循环前缀(cyclicprefix,CP)的示例性OFDM符号;
图5示出了根据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物理数据信道和物理控制信道的示例;
图6示出了根据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公共参考信号(commonreferencesignal,CRS)的示例;
图7示出了根据公开的实施方式的CSI-RS和DMRS的示例;
图8示出了根据公开的实施方式的信道PDP估计的示例;
图9示出了根据公开的实施方式的DMRS端口配置;
图10示出了小区间干扰场景;以及
图11示出了根据公开的实施方式的使用增强的下行解调参考信号来促进小区间干扰消除和抑制的示例性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增强下行解调参考信号以促进小区间干扰消除和抑制的示例性通信系统100。通常,系统100能够使得多个无线用户发送和接收数据和其他内容。系统100可以实现一种或更多种信道接入方法,例如码分多址(CDMA)、时分多址(TDMA)、频分多址(FDMA)、正交频分多址(OFDMA)或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
在本示例中,通信系统100包括用户设备(UE)110a-110c、无线电接入网(radioaccessnetwork,RAN)120a-120b、核心网130、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140、因特网150和其他网络160。虽然图1中示出了特定数量的这些部件或元件,但是系统100中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这些部件或元件。
UE110a-110c被配置成在系统100中运行和/或通信。例如,UE110a-110c被配置成发送和/或接收无线信号。每个UE110a-110c表示任何合适的终端用户设备且可以包括(或可以称为)下述设备:例如用户设备/装置(UE)、无线发送/接收单元(wirelesstransmit/receiveunit,WTRU)、移动台、固定或移动用户单元、寻呼机、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智能手机、便携式计算机、计算机、触摸板、无线传感器或消费类电子设备等。
此处的RAN120a-120b分别包括基站170a-170b。每个基站170a-170b被配置成与UE110a-110c中的一个或更多个UE无线对接以便能够接入核心网130、PSTN140、因特网150和/或其他网络160。例如,基站170a-170b可以包括(或是)若干熟知设备中的一个或更多个,例如基站收发信台(BTS)、Node-B(NodeB)、演进型NodeB(eNodeB)、家庭NodeB、家庭eNodeB、站点控制器、接入点(AP)或无线路由器。
在图1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基站170a形成RAN120a的一部分,其中RAN120a可以包括其他基站、元件和/或设备。此外,基站170b形成RAN120b的一部分,其中RAN120b可以包括其他基站、元件和/或设备。每个基站170a-170b运行为在特定地理范围或区域内发送和/或接收无线信号,其中所述特定地理范围或区域有时也称为“小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采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以针对每个小区具有多个收发器。
基站170a-170b使用无线通信链路在一个或更多个空中接口190上与UE110a-110c中的一个或更多个UE通信。空中接口190可以利用任何合适的无线电接入技术。
设想的是系统100可以使用多信道接入功能,包括如上所述的方案。在特定实施方式中,基站和UE实现LTE、LTE-A和/或LTE-B。当然,可以利用其他多接入方案和无线协议。
RAN120a-120b与核心网130通信,以向UE110a-110c提供语音、数据、应用、基于IP的语音传输(VoiceoverInternetProtocol,VoIP)、或其他业务。可以理解的是,RAN120a-120b和/或核心网130可以与一个或更多个其他RAN(未示出)直接或间接通信。核心网130也可以充当其他网络(如PSTN140、因特网150和其他网络160)的网关接入。此外,部分或全部UE110a-110c可以包括使用不同无线技术和/或协议在不同无线链路上与不同无线网络通信的功能。
如上所述,使用干扰拒绝合并(interferencerejectioncombining,IRC)方法和技术的先进接收器在抗干扰方面是有效的。然而,如果干扰信号(称为“干扰者”)的信号星座是已知的,则其他类型的接收器如连续干扰消除接收器实际上可以实现比IRC接收器更好的性能。星座与数字调制方案——如正交幅度调制(quadratureamplitudemodulation,QAM)或移相键控(phaseshiftkeying,PSK)——一起使用。发送的符号被表示为复数,用复数的实部和虚部对余弦和正弦载波信号进行调制。然后可以通过两个载波在相同的频率上发送所述符号。
根据本公开内容,基站170a-170b(或其他设备)提供增强的下行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referencesignal,DMRS)来促进小区间干扰消除和抑制,以支持UE110a-110c(或其他设备)中的先进接收器。在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增强的下行DMRS信号是正交编码的。没有这个信令,先进接收器可能不知道干扰源的信息,除了假设干扰是加性高斯白噪声(additiveGaussianwhitenoise,AGWN)外,几乎没法做什么来减少或消除该干扰。然而,具有从该信令得到的信息,先进接收器能够更有效地识别干扰源并减少或消除该干扰。具有该信令中所包含的信息,例如,先进接收器可以获得良好的性能,例如近乎最大似然(maximumlikelihood,ML)接收器性能。因此,先进接收器能够更有效地减少或削弱在它们的输入信号中的干扰。以下提供关于该功能的更多详情。
虽然图1示出了增强下行解调参考信号来促进小区间干扰消除和抑制以支持先进无线接收器的通信系统100的一个示例,但是可以对图1做出各种变化。例如,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处于任何合适的配置的任意数量的UE、基站、网络或其他部件。此外,所述信令和使用该信令的先进接收器可以用于任何其他合适的系统中。
图2A和图2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使用增强的下行解调参考信号来促进小区间干扰消除和抑制以支持先进无线接收器的示例性设备。特别地,图2A示出了示例性UE110,图2B示出了示例性基站170。这些部件可以用于系统100或任何其他合适的系统中。
如图2A所示,UE11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单元200。处理单元200实现UE110的各种处理操作。例如,处理单元200可以执行信号编码、数据处理、功率控制、输入/输出处理或任何其他使UE110能够在系统100中运行的功能。如以下更加详细描述的,处理单元200还支持增强的下行调制参考信号的接收和使用,以促进小区间干扰消除和抑制。每个处理单元200包括被配置成执行一个或更多个操作的任何合适的处理或计算设备。每个处理单元200可以例如包括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专用集成电路。
UE110还包括至少一个收发器202。收发器202被配置成调制用于通过至少一个天线204发送的数据或其他内容。收发器202还被配置成解调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天线204接收的数据或其他内容。每个收发器202包括用于生成无线传输信号和/或处理以无线方式接收的信号的任何合适的结构。每个天线204包括用于发送和/或接收无线信号的任何合适的结构。在UE110中可以使用一个或更多个收发器202,且在UE110中可以使用一个或更多个天线204。虽然示出为单个功能单元,收发器202还可以使用至少一个发射器和至少一个独立的接收器予以实现。
UE110还包括一个或更多个输入/输出设备206。输入/输出设备206促进与用户的交互。每个输入/输出设备206包括用于向用户提供信息或从用户接收信息的任何合适的结构,如扬声器、麦克风、拨号盘、键盘、显示器或触摸屏。
此外,UE110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208。存储器208存储由UE110使用、生成或采集的指令和数据。例如,存储器208可以存储由处理单元200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指令和用于减少或消除输入信号中的干扰的数据。每个存储器208包括任何合适的易失性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和检索设备。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类型的存储器,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硬盘、光盘、用户识别模块(SIM)卡、记忆棒和安全数码(SD)存储卡等。
如图2B所示,基站17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单元250、至少一个发射器252、至少一个接收器254、一个或更多个天线256、至少一个存储器258、以及网络接口260。处理单元250实现基站170的各种处理操作,如信号编码、数据处理、功率控制、输入/输出处理或任何其他功能。如以下更加详细描述的,处理单元250还可以支持信令的生成。每个处理单元250包括被配置成执行一个或更多个操作的任何合适的处理或计算设备。每个处理单元250可以例如包括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专用集成电路。
每个发射器252包括用于生成向一个或更多个UE或其他设备无线传输的信号的任何合适的结构。每个接收器254包括用于处理从一个或更多个UE或其他设备无线接收到的信号的任何合适的结构。虽然作为单独的部件示出,但是至少一个发射器252和至少一个接收器254可以合并成收发器。每个天线256包括用于发送和/或接收无线信号的任何合适的结构。虽然此处示出公共天线256被耦合至发射器252和接收器254二者,但是一个或更多个天线256可以耦合至发射器252,且一个或更多个独立的天线256可以耦合至接收器254。每个存储器258包括任何合适的易失性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和检索设备。
关于UE110和基站170的更多详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因此,为清楚起见,此处省略这些详情。
虽然图2A和图2B示出了这样的设备的示例,但是可以对图2A和图2B做出各种变化。例如,根据特定需求,每个设备200、250分别可以包括任何其他或额外的部件。此外,信令可以由任何其他合适的设备或系统生成,并且先进接收器可以用于任何其他合适的设备或系统中。
在现代无线通信系统中,如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长期演进(LTE)兼容通信系统中,多个小区或演进型NodeB(eNB)(通常也称为NodeB、基站(BS)、终端基站、通信控制器、网络控制器、控制器和接入点(AP)等)可以布置成小区簇,其中每个小区具有多个发射天线。此外,每个小区或eNB可以基于一段时间内的公平性、比例公平和轮循调度等优先级度量指标来服务若干用户(通常也称为用户设备(UE)、移动台、用户、订户和终端等)。需要注意的是,术语小区、传输点和eNB可以互换使用。将在需要的地方区分小区、传输点和eNB。如图3所示,基站170向UE110发送或UE110从基站170接收称为下行(downlink,DL)传输/接收,UE110向基站170发送或基站170从UE110接收称为上行(uplink,UL)传输/接收。
在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中,频率带宽划分为频域中的多个子载波。在时域中,一个子帧被分为多个OFDM符号。OFDM符号可以带有循环前缀来避免或减少多径时延造成的符号间干扰。一个子载波和一个OFDM符号内的时频资源定义一个资源元素(resourceelement,RE)。参考信号和其他信号——如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downlinksharedchannel,PDSCH)等数据信道和如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downlinkcontrolchannel,PDCCH)等控制信道——在时频域中的不同资源元素中正交和复用。进一步地,信号被调制并被映射到资源元素中。通过对每个OFDM符号使用傅立叶逆变换,频域中的信号被变换为时域中的信号,并与添加的循环前缀一起发送以避免符号间干扰。
图4示出了具有常规循环前缀(CP)的示例性OFDM符号402。每个资源块(resourceblock,RB)404包含若干RE406。在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每个子帧中有编号为0到13的14个OFDM符号。为便于说明,仅示出7个OFDM符号(如编号为0到6的符号)。每个子帧中的符号0至符号6可以对应于偶数时隙,每个子帧中的符号7至符号13可以对应于奇数时隙。如图所示,仅示出子帧的一个下行时隙408。在所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每个RB中有12个子载波,并且在这个示例中,RB中有168个RE。在每个子帧中,有若干RB,且RB的数目可以取决于带宽(bandwidth,BW)。
如图5所示,在物理层中将数据包从eNB发送到一个或更多个UE的数据信道被称为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downlinksharedchannel,PDSCH)502,在物理层中将数据包从一个或更多个UE发送到eNB的数据信道被称为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uplinksharedchannel,PUSCH)504。从eNB发送到UE的对应的物理控制信道表明对应的PDSCH和/或PUSCH在频域中的位置和发送PDSCH和/或PUSCH的方式。对应的物理控制信道被称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downlinkcontrolchannel,PDCCH)。如图5所示,PDCCH701可以表示用于PDSCH702或PUSCH704的信令。
根据版本11中3GPP技术规范组无线电接入网络对E-UTRA进一步演进(LTE-Advanced或LTE)的要求,增强的PDCCH(enhancedPDCCH,EPDCCH)是具有与PDCCH相似功能的下行控制信道,但EPDCCH的传输可以是在版本8系统的数据区内,且EPDCCH解调基于DMRS,这与针对PDCCH的基于CRS的解调正好相反。
在LTE-A系统中的下行传输中,存在有参考信号供UE针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和其他公共信道的解调以及针对测量和一些反馈执行信道估计。如图6所示,参考信号指的是从E-UTRA版本8/9的规范中沿袭的公共/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ell-specificreferencesignal,CRS)。
在版本8和版本9中,UE特定解调参考信号(DMRS)由UE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中发送。版本10中包括了使DMRS在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中的附加功能。下行中,在PDSCH解调过程中DMRS用于信道估计(DMRS也可以与EPDCCH一起发送,以用于UE对EPDCCH进行信道估计)。
在版本10中,如图7所示,除了CRS信号和DMRS之外,还引入了信道状态指示参考信号(channelstateindicator-referencesignal,CSI-RS)。在版本10中,UE使用CSI-RS来测量信道状态,尤其在多天线的情况下。此外,其他反馈信息可以基于CSI-RS的测量,如预编码矩阵指示(precodingmatrixindicator,PMI)、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qualityindicator,CQI)和预编码矩阵的秩指示(rankindicator,RI)。为UE配置的CSI-RS资源可能有多种。存在eNB为每个CSI-RS资源分配的特定时频资源和扰码。
接收器使用参考信号(如CRS、CSI-RS或DMRS)来估计信道冲激响应和/或信道功率延迟分布(powerdelayprofile,PDP)。RS可以是调制在为RS传输分配的子载波上的伪随机序列QPSK。一旦接收到RS,接收器通过乘以伪随机序列的共轭来执行解调和解扰。然后,所产生的信号通过快速傅立叶逆变换(IFFT)运算被转换到时域以获得信道PDP估计。基于获得的PDP估计可以执行进一步测量。
图8示出了从上述提及的RS处理中得到的信道PDP估计的示例。对于不同的音调间隔(即子载波间隔),所示出的PDP估计时间范围可以取不同的值。例如,如果RS占用OFDM符号中连续的音调,则时间范围等于符号持续时间。如果RS一致地占用OFDM符号中每六个音调中的其中一个音调,则时间范围等于符号持续时间的六分之一。
来自不同发射器的RS可以分配给不同的子载波组并在频域中分开,也可以分配给不同的伪随机序列且通过伪随机序列之间的低相关性来分开。然而,来自不同发射器的RS也可以分配成在同一子载波组上进行发送且使用相同的伪随机序列。在这些情况下,RS会强烈地相互干扰。在当前LTE系统中,在同一组时间/频率资源上针对不同小区的RS使用相同的伪随机序列通常只有在小区彼此远离使得RS干扰可降到允许的范围的情况下才会这样做。这通常在网络规划阶段考虑。
DMRS的传输涉及对加扰序列的调制,其由下式生成:
3GPP36.211第7.2节定义了伪随机序列c(i)。伪随机序列发生器在每个子帧的开头以下式进行初始化:
i=0,1由下式给出:
如果较高的层没有提供的值或者如果DCI格式1A、2B或2C用于与PDSCH传输相关联的DCI
其他情况
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nSCID的值是0。对于端口7或端口8上的DMRS下行传输,nSCID由与PDSCH传输相关联的3GPP36.212中DCI格式2B、2C或2D给出。
如图9所示,最多有八个(8)正交DMRS天线端口用于DMRS信号的传输。8个DMRS端口分为两组。第一组902包括DMRS天线端口7、8、11和13,第二组904包括DMRS天线端口9、10、12和14。DMRS信号在两组资源元素(RE)上传输。相同组内的四个(4)天线端口通过正交码一起复用。一个弊端是来自不同小区的DMRS资源元素可能会冲突。另一个弊端是在小区间不能协调DMRS端口分配。此外,给定的UE不知晓相邻小区的DMRS端口和PDSCH配置。
异构网络(heterogeneousnetwork,HetNet)可以包括宏小区和微微小区,或通常包括具有较大覆盖范围的较高功率节点/天线和具有较小覆盖范围的较低功率节点/天线。较低功率节点(较低功率点、微微小区、毫微微小区、微小区、中继节点、远程射频头、射频拉远单元或分布式天线等)通常是在授权频谱上运行的低功率无线接入点。较低功率节点为家庭和企业以及都市公共空间和乡村公共空间提供改善的蜂窝覆盖、容量和应用。
在3GPP规范版本10中,分量载波称为“小区”。当多个小区由同一eNB控制时,有可能实现跨多个小区的调度,因为可能是同一eNB中的单个调度器来调度所述多个小区。通过载波聚合(carrieraggregation,CA),一个eNB可以运行并控制形成主小区(PrimaryCell,Pcell)和辅小区(SecondaryCell,Scell)的若干个分量载波。出于参考目的,术语主小区(Pcell)包括在主频(分量载波)上运行的小区或在切换过程中被指示为主小区的小区,其中所述主频是UE在其上执行初始连接建立流程或发起连接重建流程的主频。术语辅小区(Scell)包括在副频(分量载波)上运行的小区,其中包含UE的PCell一旦建立即可配置所述副频,且所述副频可以用于提供额外的无线电资源。
在版本11中,eNB可以控制宏小区和微微小区二者。在这种情况下,宏小区与微微小区之间的回传是快回传。eNB可以动态地控制宏小区和微微小区二者的发送/接收。从宏小区(或点)发送的PDCCH或EPDCCH可以用于表示从微微小区(或点)发送的PDSCH或PUSCH。
eNB可以布置成相互紧邻,使得第一eNB作出的决策可以影响第二eNB。例如,当服务于它们的UE时,eNB可以使用它们的发射天线阵列来形成朝向它们的UE的波束。这可能意味着如果第一eNB决定在特定时频资源上服务于第一UE,则可以形成指向该UE的波束。然而,有指向的波束可能延伸到第二eNB的覆盖区域,并对第二eNB所服务的UE造成干扰。小基站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小区间干扰(inter-cellinterference,ICI)通常被称为干扰受限小区场景,其可以不同于在大基站无线通信系统中见到的噪声受限小区场景。
在版本12或之后的版本中,宏小区与微微小区之间的回传可能不是快回传。换言之,回传可以是慢回传或任何回传。在慢回传场景中,从宏小区(或点)发送的PDCCH或EPDCCH通常不能用于表示从微微小区(或点)发送的PDSCH或PUSCH。
在真实网络中,在多个分量载波上可能运行有多个宏点和多个微微点,且根据部署,任何两个点之间的回传可以是快回传或慢回传。当两个点具有快回传时,可以例如充分利用快回传来简化通信方法和系统或改善协作。在真实网络中,配置给UE用于发送或接收的点可以包括多个点,其中的一些成对的点之间可能具有快回传,但其他一些成对的点之间可能具有慢回传或任何回传。
在真实部署下,eNB可以控制一个或更多个小区。多个射频拉远单元可以通过光纤电缆与eNB的同一基带单元连接,且基带单元与射频拉远单元之间的延迟非常小。因此,同一基带单元可以处理多个小区的协调传输/接收。例如,eNB可以协调多个小区至UE的传输,其称为协作多点(coordinatedmultiplepoint,CoMP)传输。eNB还可以协调多个小区从UE的接收,其称为CoMP接收。在这种情况下,具有同一eNB的这些小区之间的回传链路是快回传,且在不同小区中为UE发送的PDSCH的调度可以方便地在同一eNB中协作。
作为HetNet部署的扩展,使用低功率节点的密集部署小基站被认为在应对移动流量爆炸性增长方面是有前景的,尤其是对室内和室外场景下的热点部署。低功率节点通常指传输功率小于宏节点和BS级的节点。较低功率节点如微微和毫微微eNB是非限制性的说明性示例。针对E-UTRA和E-UTRAN的小基站增强是3GPP中一项持续进行的研究,其将重点关注使用密集部署的低功率节点来提高室内和室外热点区域性能的额外功能。
UE通常首先通过检测下行主同步信号(primarysynchronizationsignal,PSS)/辅同步信号(secondarysynchronizationsignal,SSS)来识别出小区,从而发现附近的小基站。其次,UE基于从第一个步骤中识别出的这些小区的下行CRS来执行信号功率测量。如果测量的信号功率高于一定阈值,则认为小区发现是成功的。出于移动性和其他网络操作优化目的,UE可能需要监测若干个小区。为增大UE能够在一个或两个主导强干扰小区的情况下发现较弱小区的机会,可以使用干扰消除(interferencecancellation,IC)技术,先发现主导强干扰小区,然后重建它们的PSS/SSS/CRS并从UE接收的信号中剔除。然后对剩下的信号执行较弱小区发现。
在密集小基站场景中,可能有若干个有类似强度的强干扰者。在这种干扰条件下,由于缺少少量的主导干扰者,干扰消除的成效甚微。在另一小基站部署场景下,高效的小基站操作可能需要引入干扰管理技术,其中一些小基站在某些时候可以是静默的。随着干扰的减小,在诸如业务负荷轻或中等的情况下,有可能用减少的网络资源来维持或甚至改善网络吞吐量性能。另一方面,如果业务负荷增加,网络可以激活一些非活跃小基站来支持增加的业务负荷。例如,在不对UE测量造成负面影响的情况下,可以在某些子帧上避免公共信号的传输。另一方面,如果这种方案包括长时间停止发送的小区,则这些小区的发现将变得更具有挑战性。
图10示出了小区间干扰场景,其中UEA110不仅接收来自PCID=0的小区A1010的PDSCH传输,而且还接收来自PCID=1的小区B1020的一些强PDSCH干扰、来自PCID=2的小区C1030的一些强PDSCH干扰和来自PCID=3的小区D1040的一些强PDSCH干扰。在小区间干扰场景中,服务小区的小区边缘的UE解调性能受限于相邻小区所施加的干扰。
UE在减小小区间干扰方面的有效程度决定了UE可实现的吞吐量。许多现有技术中先进接收器算法是为了应对干扰并提高小区边缘频谱效率,且一般可以分为三类。每种接收器类型可以在不同程度地获知干扰者参数的情况下运行。
1.干扰抑制(interferencesuppression,IS)接收器
与明确地消除干扰有所不同,IS接收器将线性滤波应用到接收到的信号来抑制干扰。需要能够实现干扰者信道估计的干扰参数,包括例如干扰者的含PMI/RI的DMRS或CRS。
2.最大似然(maximumlikelihood,ML)接收器
ML接收器根据ML准则执行对有用信号和干扰信号的联合检测。需要能够在符号层面实现干扰者信道估计和干扰者检测的干扰参数(如调制类型)。
3.干扰消除(interferencecancellation,IC)接收器
IC接收器利用对干扰连续应用线性检测、重建和消除。需要能够在符号层面实现干扰者信道估计和干扰者检测的干扰参数(如调制类型)。
这些先进接收器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干扰信号的信道估计质量。质量差的信道估计可能会导致先进接收器相比传统线性接收器的性能增益的完全丢失。DMRS冲突降低了信道估计性能。非线性先进接收器例如ML接收器和IC接收器需要获知干扰信号的信息,如调制类型(QPSK、16QAM和64QAM)。
UE可以得到所述需要的信息以通过全盲检测或全网络信令或介于两者之间来执行干扰消除。全盲检测的弊端是在低的干扰信号比场景下的可靠性。对干扰信号调制类型的错误检测决定将会对服务小区PDSCH解调和解码带来误差传播效应。全网络信令将准确地告知UE在干扰小区发射器处采用的调制类型,但会导致信令开销增加、对PSDCH调度的限制增多以及增加回传需求。
在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公开内容提供从一组相邻小区中的小区进行DMRS传输的协作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确定用于相邻小区的DMRS配置集合,所述DMRS配置集合包括描述DMRS天线端口与关联的小区标识(如物理小区ID)之间的映射以及速率匹配配置的信息。速率匹配配置可以定义UE在用于PDSCH传输的DMRS天线端口周围进行速率匹配所需的方式。
由于现有技术的系统不包括DMRS端口分配的协作,在大多场景下,相邻小区通常将在它们自己的小区内用于层1/2传输的天线端口7和/或8上进行传输。此外,UE不知道相邻小区的DMRS端口和PDSCH配置。这导致来自相邻小区的不同DMRS资源元素冲突。换言之,UE从自己的服务小区接收到的PDSCH和UE从干扰相邻小区接收到的PDSCH可以包括同一DMRS资源元素内不同的DMRS信号,因此导致DMRS干扰。虽然来自这两个小区的DMRS资源元素不是完美对齐的,但是将会有大量交叠导致干扰。因此,UE可能很难或者无法确定干扰相邻小区的DMRS。没有该信息,UE可能无法解调干扰PDSCH来消除其对所需PDSCH造成的干扰。
DMRS冲突导致UE在自己的信道和在干扰信道上的信道估计性能都降低。由于信道估计大幅度影响小区间干扰消除/抑制的质量,所以希望能够减少或削弱DMRS冲突的负面影响。此外,当UE位于小区边缘时,由于低SINR,DMRS干扰会更大。在这些条件下,很难实现充分的小区间干扰消除/抑制。
为执行良好的小区间干扰消除/抑制(即符号级干扰消除或最大似然检测),需要获知关于干扰信号的信息。在大多情况下,该信息包括资源块(RB)分配、调制类型和DMRS加扰序列/码。
一般地说,将相邻小区(基站)配置(分配)为在具有不同地编码的DMRS的特定天线端口上进行传输。应当认识到,无线系统的系统拥有者/管理员将会执行所述配置(其可以在系统/基站启动时执行和/或可以在不同时间动态地执行)。这可以是全系统范围内实现或基于离散的组实现。
一旦完成配置/分配,生成DMRS天线配置信息并存储在网络内,在一实施方式中,DMRS天线配置信息可以存储在每个基站处(或每个基站可以为自己和自己的相邻小区存储所述信息的子集)。该信息表示各个小区的PCID与自己对应的分配的天线端口之间的映射。此外,协作组内的各个小区使用通过发送给UE的所确定的加扰序列。DMRS天线配置还可以包括信息,其中信息由协作组内的小区所使用和/或作为高层信令的一部分发送给UE。可替代性地,信息可以与天线配置信息分开发送。
在操作中,网络可以将DMRS天线配置信息发送给UE。这可以通过高层信令——如服务小区的PDSCH内的传输——来实现。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在PCID和对应的天线端口(如AP索引化)之间可能会存在默认的关联,其消除了向UE发送的需要。
在操作中,网络可以将速率匹配信息发送给UE。这可以通过高层信令以半静态方式实现或通过下行控制指示(downlinkcontrolindicator,DCI)信令以动态方式实现。
除了DMRS天线端口配置信息(或默认关联的可替代性使用)之外,UE获得小区利用的DMRS加扰序列。应当认识到,从如上所述的高层信令中获得服务小区和相邻小区的DMRS加扰序列。
当UE从干扰相邻小区检测到较强的干扰信号时,从PSS/SSS的检测中确定相邻小区的PCID。基于PCID,UE从DMRS天线端口配置中确定干扰相邻小区传输所在的特定天线端口的信息。由此可知,UE获知干扰小区的PDSCH传输中哪个或哪些资源元素包含其DMRS。
基于所接收到的由网络发送的速率匹配信息,UE对用于DMRS传输的预留资源元素周围的PDSCH执行速率匹配。此外,基于接收到的速率匹配信息,UE确定DMRS端口和资源元素的范围来查找相邻小区的DMRS传输。
以下表1提供说明性示例。一组四个相邻小区分别具有PCID=0、1、2和3的物理小区ID。天线端口7-14(如版本10及之后的版本所定义)传输具有指定编码的DMRS(参见图9)。以下示出涉及这四个小区的两种可能的DMRS天线配置集合:
表1
如以上表1所示,如果仅在一个层上传输(速率匹配=0),可以分配每个小区在单个指定的天线端口上进行传输。基于这种现象,本公开内容提供了用于分配相邻小区在特定天线端口上进行传输的系统和方法。在以上示出的示例中,将天线端口7、8、11和13分配到相应小区0、1、2和3实现了经正交编码的DMRS信号的传输。由于被正交码所覆盖,UE处以很少的干扰或根本没有受到干扰接收到从小区0、1、2和3发送的DMRS信号。尽管天线端口7、8、11和13的DMRS资源元素是交叠的,但是这将极大地改善DMRS信道估计。
如以上表1所示,如果在两个层上发送(速率匹配=1),可以分配每个小区在两个指定天线端口上进行传输。在以上示出的示例中,将天线端口7/9、8/10、11/12和13/14分配到相应小区0、1、2和3同样也实现了经正交编码的DMRS信号的传输,使得UE处的接收很少或根本没有受到干扰。
应当认识到,不管一组协作小区内各个小区的PDSCH传输层的实际数目,UE接收的DMRS信号可以通过编码复用实现彼此正交并通过所有可能的DMRS端口上PDSCH静默来实现无干扰PDSCH。
DMRS天线端口与小区标识之间的映射不一定是绝对天线端口号。可以相对于某个参考DMRS天线端口如DMRS天线端口7存在偏移。应当认识到,除了以上示例描述的映射,也可能有各种其他的DMRS天线端口与小区标识之间的关联,只要正交和无PDSCH干扰的DMRS的基本目标能够实现即可。作为另一示例,DMRS配置可以仅定义涉及三个协作小区和六个DMRS天线端口的映射,留出两个DMRS天线端口(如端口7和端口8)用于小区内MU-MIMO操作。
如上所述,向UE发送的DMRS天线配置信息的信令可以在服务小区的PDSCH中发送。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可以以小区广播的形式发送或小区发送UE特定无线电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control,RRC)信令。
在以上简述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没有发送DMRS天线配置。网络可以利用DMRS端口与PCID之间的默认关联——针对DMRS配置的某种特定分配或编号。一个示例可以是利用索引化,如9+2*((PCID)mod(3))+k,k=0,1。另一示例如以下表2所示,将小区PCID与DMRS天线端口分配进行关联。
表2
DMRS天线端口7和9可以用于传统传输,如一个小区内的MU-MIMO。
除了上述的正交DMRS天线端口配置,还可以让UE获知干扰小区使用的调制类型以生成它的PDSCH传输。这可以通过任何方式发送到UE。在一实施方式中,如以下详细描述的,调制类型被编码在或包括在加扰序列参数内。
DMRS的传统传输涉及对加扰序列的调制(参见上文)。在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针对特定DMRS端口修改DMRS加扰序列并通过与PDSCH调制类型和/或小区标识(如PCID)关联的参数对DMRS加扰序列进行初始化。加扰序列可以具有编码在或包括在加扰序列内的调制类型和/或PCID。在这种方式中,UE可以从加扰序列中获得调制类型信息,而不是通过单独的传输接收该信息。以下给出说明所述关联的一个示例:
表3
另一示例是初始化用于16QAM和64QAM调制类型的相同加扰序列和用于QPSK调制类型的不同加扰序列。
表4
图11示出了根据公开的实施方式的使用增强的下行解调参考信号来促进小区间干扰消除和抑制的示例性方法110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方法1100可以由UE110执行以支持更有效地减少干扰。
在步骤1102处,建立UE与服务基站之间的通信链路。例如,这个步骤可以包括:图10中的UE110接收从服务基站(即基站1010)在第一天线端口上发送的第一信号。第一信号包括第一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referencesignal,DMRS)。
在步骤1104处,从相邻基站接收干扰信号。例如,可以接收从相邻基站(例如小区1020、1030和1040中的一个小区)在第二天线端口上发送的干扰信号。所述干扰信号包括经正交编码的不同于第一信号的第二DMRS。
在步骤1106处,接收速率匹配信息。例如,由UE从服务基站接收速率匹配信息。
在步骤1108处,UE监测最强的可检测干扰信号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并确定相邻基站的小区标识。例如,针对测量结果高于一定阈值的来自干扰相邻小区的每个干扰信号,确定其PCID。例如,小区1020和1030可以具有满足阈值的干扰信号,可以确定它们对应的PCID(例如,分别地,PCID=1和PCID=2)。
在步骤1110处,识别第二天线端口。例如,可以基于多个小区标识与天线端口之间的预定映射和所接收到的速率匹配信息来识别第二天线端口。可以基于表示一组相邻基站中每个基站的每个PCID与分配给相应基站的一个或更多个天线端口之间的映射的信息来获得预定映射。基于所接收到的通过网络发送的速率匹配信息,UE针对用于DMRS传输的预留的资源元素周围的PDSCH执行速率匹配,并确定DMRS端口和资源元素的范围来查找相邻小区DMRS传输。
在步骤1112处,使用识别出的第二天线端口从第二DMRS中恢复出干扰信号的DMRS信息。例如,基于PCID,UE从DMRS天线配置信息中确定干扰相邻小区传输所在的特定天线端口。由此可知,UE获知干扰小区的PDSCH传输中哪个或哪些资源元素包含其DMRS,且可以恢复出DMRS信息。
分离地,在步骤1114处,可以确定对应的调制格式。例如,一旦UE获得DMRS信息,则UE可以对干扰信号执行DMRS序列检测来确定它的调制类型。
在步骤1116处,UE执行干扰消除。例如,可以使用恢复出的干扰信号的DMRS信息对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执行干扰消除。此外,DMRS序列检测结果可以输入到小区间干扰消除过程/方法——例如符号级干扰消除或最大似然检测过程——中,使得UE能够执行良好的干扰消除/抑制。
尽管图11示出了使用增强的下行解调参考信号来促进小区间干扰消除和抑制的方法1100的示例,可以对图11做出各种变化。例如,虽然示出为一系列步骤,但是各步骤可以交叠、并行发生、按不同顺序发生或多次发生。此外,虽然所描述的是由UE110来执行,但是方法1100可以由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任何其他设备执行。
尽管以上描述主要是针对LTE系统,但是所述构思可以适用于其他系统如HSPA系统和WiFi系统等。
下述参考资料与本申请的主题相关。这些参考资料中的每份参考资料以引入的方式全部并入本文:
●3GPPLTE-RAN17.1.6。
尽管上文以特定组合形式描述了特征和元件,但是每个特征或元件可以在没有其他特征和元件的情况下单独使用,或者在有或没有其他特征和元件的情况下以各种组合形式使用。文中提供的设备、方法或流程图中的一者或更多者的部分或全部功能或过程可以通过包含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供通用计算机或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软件或固件来实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示例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寄存器、高速缓冲存储器、半导体存储器设备、磁介质如内置硬盘和可移动磁盘等、磁光介质、光介质如CD-ROM光盘等和数字多用盘(digitalversatiledisk,DVD)。
对本专利文件中使用的特定词语和短语的定义进行阐述会是有利的。术语“包括”和“包含”以及它们的派生词表示没有限制的包括。术语“或”是包容性的,意为和/或。短语“与……关联”和“与其关联”以及其派生的短语意味着包括、被包括在内、与……互连、包含、被包含在内、连接到或与……连接、耦合到或与……耦合、可与……通信、与……配合、交织、并列、接近、被绑定到或与……绑定、具有、具有……属性,等等。术语“控制器”指控制至少一个操作的任何设备、系统或者其一部分。控制器可以以硬件、固件、软件或者其中至少两者的一些组合的形式来实现。与任何特定控制器相关联的功能可以是集中式或分布式的,无论是本地还是远程。
虽然本公开内容已经描述了某些实施方式和通常相关联的方法,但是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对这些实施方式和方法的各种更改和变更将是明显的。因此,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描述不限定或约束本公开内容。在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公开内容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其他修改、替代以及变更也是可以的。

Claims (20)

1.一种用于消除用户设备(UE)处接收到的干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从服务基站在第一天线端口上发送的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包括第一解调参考信号(DRMS);
接收从相邻基站在第二天线端口上发送的干扰信号,所述干扰信号包括经正交编码的不同于所述第一信号的第二DMRS;
确定所述相邻基站的小区标识;
根据多个小区标识与天线端口之间的预定映射识别所述第二天线端口;
使用所识别出的第二天线端口从所述第二DMRS中恢复出所述干扰信号的DMRS信息;以及
使用所恢复出的所述干扰信号的DMRS信息对所述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执行干扰消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小区标识包括通过检测下行同步信号来识别所述相邻基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半静态高层信令或通过动态DCI信令来发送速率匹配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小区标识还包括:
测量所识别的小区的所述干扰信号的信号功率;以及
响应于所测量出的信号功率满足阈值来确定所述小区标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预定映射依照表示一组相邻基站中每个基站的每个物理小区标识(PCID)与分配给相应基站的一个或更多个天线端口之间的映射的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所述服务基站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内的传输来接收所述预定映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每个基站的所述PCID与相应的一个或更多个天线端口之间的默认关联来确定所述预定映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服务基站接收速率匹配信息;以及
使用所识别出的第二天线端口和所接收到的速率匹配信息从所述第二DMRS中恢复出所述干扰信号的DMRS信息。
9.一种用于用户设备(UE)处的干扰消除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表示一组相邻基站中每个基站的每个物理小区标识(PCID)与分配给相应基站的一个或更多个天线端口之间的映射的信息;
从服务基站接收所需信号;
从相邻基站接收干扰信号;
识别所述相邻基站的PCID;
从所识别出的PCID确定与所述相邻基站相关联的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天线端口;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确定的一个或更多个天线端口,恢复出在所述干扰信号中携带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信息;以及
使用所恢复出的所述干扰信号的DMRS信息对所述所需信号和所述干扰信号执行干扰消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所述服务基站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内的传输来获得表示每个PCID与一个或更多个天线端口之间的映射的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每个基站的所述PCID与相应的一个或更多个天线端口之间的默认关联来获得表示每个PCID与一个或更多个天线端口之间的映射的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服务基站接收速率匹配信息;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确定的一个或更多个天线端口和所接收到的速率匹配信息,恢复出在所述干扰信号中携带的所述解调参考信号(DMRS)信息。
13.一种用于促进无线通信网络中小区间干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向第一基站和多个协作相邻基站中的每个基站分配一组天线端口,以根据所分配的天线端口发送用户设备特定参考信号(UE-RS),各个所分配的天线端口互不相同;
向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多个协作相邻基站分配公共DMRS扰码标识;
生成相应所分配的一组天线端口与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多个协作相邻基站之间的关联;以及
向所述协作基站内的至少一个UE发送所述关联和所述公共扰码标识以供在小区间干扰处理中使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关联表示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多个协作相邻基站的物理小区标识与所分配的天线端口之间的映射。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UE-RS包括解调参考信号(DMRS)。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关联和所述公共扰码标识从所述第一基站发送到所述至少一个UE。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一组分配的天线端口包括至少两个天线端口。
18.一种用于促进无线通信网络中小区间干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默认关联,向第一基站和多个协作相邻基站中的每个基站分配一组端口,以根据所分配的天线端口发送用户设备特定参考信号(UE-RS),各个所分配的天线端口互不相同;
根据所分配的一组端口将所述UE-RS从所述第一基站发送到位于由所述第一基站服务的区域内的至少一个用户设备(UE);以及
根据所分配的端口从所述多个相邻基站中的至少一个基站发送所述UE-RS。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UE-RS包括解调参考信号(DMRS)。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将速率匹配信息从所述第一基站发送到所述UE,所述速率匹配信息指示所述UE要使用哪组端口来执行速率匹配。
CN201480050343.7A 2013-09-17 2014-09-17 增强下行ue特定解调参考信号以促进小区间干扰抑制的设备和方法 Active CN1055319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361878737P 2013-09-17 2013-09-17
US61/878,737 2013-09-17
PCT/US2014/056138 WO2015042176A1 (en) 2013-09-17 2014-09-17 Device and method of enhancing downlink ue-specific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to facilitate inter -cell interference supress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31949A true CN105531949A (zh) 2016-04-27
CN105531949B CN105531949B (zh) 2018-06-19

Family

ID=526679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50343.7A Active CN105531949B (zh) 2013-09-17 2014-09-17 增强下行ue特定解调参考信号以促进小区间干扰抑制的设备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9338673B2 (zh)
EP (1) EP3042462B1 (zh)
CN (1) CN105531949B (zh)
WO (1) WO2015042176A1 (zh)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59362A1 (zh) * 2016-09-30 2018-04-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获取、下发dmrs端口配置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WO2018201879A1 (zh) * 2017-05-05 2018-1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相关设备和系统
CN108809599A (zh) * 2017-05-05 2018-11-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相关设备和系统
CN108810855A (zh) * 2018-05-22 2018-11-13 南京邮电大学 基于能量约束和干扰限制区域的分簇d2d资源分配方法
CN109451787A (zh) * 2017-07-11 2019-03-0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小区间信号干扰控制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及基站
CN109479317A (zh) * 2016-07-13 2019-03-1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无线蜂窝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方法和设备
CN111373707A (zh) * 2017-11-10 2020-07-0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改进的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生成
CN111935051A (zh) * 2020-07-16 2020-11-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同步信号块的序号检测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2335187A (zh) * 2018-06-21 2021-02-0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非线性预编码方案的信令设计
CN112637956A (zh) * 2017-02-28 2021-04-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度的方法、基站及终端
CN112805943A (zh) * 2018-10-08 2021-05-1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非理想回程的多个pdsch的部分/完全重叠和dmrs端口的关联速率匹配
WO2022041288A1 (zh) * 2020-08-31 2022-03-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5225229A (zh) * 2021-04-21 2022-10-21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减轻来自相邻小区的crs干扰的方法及装置
US11653272B2 (en) 2016-07-13 2023-05-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random access preamble in wireless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38673B2 (en) * 2013-09-17 2016-05-10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Device and method of enhancing downlink UE-specific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to facilitate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and suppression
US9420472B2 (en) * 2013-09-27 2016-08-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ioritization of different operators in shared spectrum
WO2015054858A1 (zh) * 2013-10-17 2015-04-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估计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50263796A1 (en) * 2014-03-14 2015-09-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or reporting an advanc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7005960B (zh) * 2014-09-24 2020-07-07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无授权频段中的lte操作的信道使用指示和同步
US9894539B2 (en) * 2015-04-06 2018-02-13 Maxlinear Asia Singapore PTE LTD Digital full duplex over single channel solution for small cell backhaul applications
DE102015110338B4 (de) * 2015-06-26 2023-05-04 Apple Inc.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erfassen einer übertragung von einer störenden funkzelle
CN106713192A (zh) * 2015-07-20 2017-05-24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多用户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JPWO2017082232A1 (ja) * 2015-11-10 2018-08-30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基地局、ユーザ装置、参照信号送信方法及び信号受信方法
US10411782B2 (en) * 2016-03-31 2019-09-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estimation for per-tone continuous precoding in downlink MIMO transmission
WO2017210903A1 (zh) * 2016-06-08 2017-1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系统
US10505772B2 (en) * 2016-10-26 2019-12-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Non-staggered reference signals and repeated pilots in 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
CN108243441B (zh) * 2016-12-27 2021-09-1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室内分布系统故障判定方法及装置
US10038532B1 (en) 2017-01-19 2018-07-3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ference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detection with serving signal cancellation
US10419181B2 (en) * 2017-03-31 2019-09-17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overhead reduction
CN107257253B (zh) * 2017-05-16 2020-06-16 哈尔滨工程大学 基于天线选择和天线变长编码的干扰消除方法
WO2019039917A1 (en) * 2017-08-24 2019-02-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ROUPING DMRS PORTS FOR USE IN A WIRELESS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2108080B1 (ko) * 2017-10-27 2020-05-07 에스케이텔레콤 주식회사 간섭제거장치 및 간섭제거장치에서의 간섭 제거 방법
CN109803320A (zh) * 2017-11-17 2019-05-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配置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8494446B (zh) * 2018-01-19 2020-12-1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多输入多输出下行异构网络的干扰消除方法
US11445487B2 (en) 2018-06-15 2022-09-13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Single user super position transmission for future gene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11140668B2 (en) 2018-06-22 2021-10-05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Performance of 5G MIMO
EP3830987A1 (en) * 2018-08-05 2021-06-0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eference signaling for radio access networks
US11956762B2 (en) 2018-09-28 2024-04-09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Facilitating improved performance in advanced networks with multiple transmission points
US11159270B2 (en) * 2018-11-08 2021-10-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parately communicating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based channel information for multiple transmit receive points
US10945281B2 (en) 2019-02-15 2021-03-09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Facilitating improved performance of multiple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s in advanced networks
US11637726B2 (en) * 2021-03-25 2023-04-2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eceiver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100926A1 (en) * 2011-06-30 2013-04-25 Stefano Sorrentino Methods and dveices for handling reference signals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20130114496A1 (en) * 2011-11-08 2013-05-09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in Cellular Networks
CN103125087A (zh) * 2010-09-28 2013-05-29 Lg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小区间干扰协调
US20130196701A1 (en) * 2012-02-01 2013-08-01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Downlink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with Cell Aggregatio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61212B2 (en) * 2006-10-03 2015-10-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ynchronizing of temporary UE ID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282575A1 (en) 2009-08-04 2011-02-09 Panasonic Corporation Channel quality reporting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9425915B2 (en) * 2010-04-30 2016-08-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WO2012023751A2 (ko) * 2010-08-20 2012-02-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노드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프리코딩 행렬 정보 전송 방법
US20130114437A1 (en) 2011-11-04 2013-05-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by a user equipment using blind detection
US20130142062A1 (en) * 2011-12-05 2013-06-06 Esmael Hejazi Dinan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US8862185B2 (en) * 2012-02-03 2014-10-14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operating parameters in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9198066B2 (en) * 2012-02-29 2015-11-24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and reference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KR20150013444A (ko) * 2012-05-02 2015-02-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abs 구간 추정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8995592B2 (en) * 2012-05-10 2015-03-31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ignaling to support advanced wireless receivers and related devices and methods
US8995375B2 (en) * 2012-05-11 2015-03-3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ource assignment during control channel ambiguity
US9419761B2 (en) * 2012-05-15 2016-08-1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receiving downlink data,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data to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CN103580790A (zh) * 2012-07-31 2014-02-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dmrs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3780358B (zh) * 2012-10-24 2018-08-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及终端
US9509469B2 (en) * 2013-04-04 2016-11-29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Device, network, and method for utilizing a downlink discovery reference signal
US9338673B2 (en) * 2013-09-17 2016-05-10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Device and method of enhancing downlink UE-specific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to facilitate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and suppressio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25087A (zh) * 2010-09-28 2013-05-29 Lg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小区间干扰协调
US20130100926A1 (en) * 2011-06-30 2013-04-25 Stefano Sorrentino Methods and dveices for handling reference signals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20130114496A1 (en) * 2011-11-08 2013-05-09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in Cellular Networks
US20130196701A1 (en) * 2012-02-01 2013-08-01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Downlink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with Cell Aggregatio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Cited B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653272B2 (en) 2016-07-13 2023-05-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random access preamble in wireless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9479317A (zh) * 2016-07-13 2019-03-1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无线蜂窝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随机接入前导码的方法和设备
US10951372B2 (en) 2016-09-30 2021-03-1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MRS port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obtaining method, DMRS port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delivery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8059362A1 (zh) * 2016-09-30 2018-04-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获取、下发dmrs端口配置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2637956A (zh) * 2017-02-28 2021-04-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度的方法、基站及终端
WO2018201879A1 (zh) * 2017-05-05 2018-1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相关设备和系统
CN108809599A (zh) * 2017-05-05 2018-11-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相关设备和系统
US10756861B2 (en) 2017-05-05 2020-08-2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and system
CN108809599B (zh) * 2017-05-05 2023-09-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相关设备和系统
CN109451787A (zh) * 2017-07-11 2019-03-0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小区间信号干扰控制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及基站
US11283578B2 (en) 2017-07-11 2022-03-22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inter-cell signal interference,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CN109451787B (zh) * 2017-07-11 2021-02-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小区间信号干扰控制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及基站
CN111373707A (zh) * 2017-11-10 2020-07-0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改进的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生成
CN108810855B (zh) * 2018-05-22 2020-10-02 南京邮电大学 基于能量约束和干扰限制区域的分簇d2d资源分配方法
CN108810855A (zh) * 2018-05-22 2018-11-13 南京邮电大学 基于能量约束和干扰限制区域的分簇d2d资源分配方法
CN112335187A (zh) * 2018-06-21 2021-02-0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非线性预编码方案的信令设计
US11588596B2 (en) 2018-06-21 2023-02-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gnaling design for non-linear precoding schemes
CN112335187B (zh) * 2018-06-21 2024-04-0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非线性预编码方案的信令设计
CN112805943A (zh) * 2018-10-08 2021-05-1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非理想回程的多个pdsch的部分/完全重叠和dmrs端口的关联速率匹配
CN111935051A (zh) * 2020-07-16 2020-11-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同步信号块的序号检测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WO2022041288A1 (zh) * 2020-08-31 2022-03-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5225229A (zh) * 2021-04-21 2022-10-21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减轻来自相邻小区的crs干扰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042176A1 (en) 2015-03-26
EP3042462A4 (en) 2016-11-02
US9338673B2 (en) 2016-05-10
US20150078190A1 (en) 2015-03-19
CN105531949B (zh) 2018-06-19
US9843942B2 (en) 2017-12-12
US20160255519A1 (en) 2016-09-01
EP3042462A1 (en) 2016-07-13
EP3042462B1 (en) 2017-1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31949B (zh) 增强下行ue特定解调参考信号以促进小区间干扰抑制的设备和方法
JP7431892B2 (ja) 狭帯域モノのインターネット(NB-IoT)のためのデータ送信スキーム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US1112850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position in wireless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TWI778109B (zh) 對解調參考信號和通道狀態資訊參考信號的聯合決定
CN102835179B (zh) 干扰管理以支持广域网中的对等通信
AU2012348404B2 (en) Initializing reference signal gener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CN105122871B (zh) 无线网络中自适应传输的系统和方法
CN108476107B (zh) 具有多个音调跳变距离的窄带prach
JP6204926B2 (ja) チャネル推定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3004117B (zh) 去往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的物理层信令
EP3100385B1 (en) Network assisted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KR101947555B1 (ko)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20150296467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synchronizing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CN108353407B (zh) 用于管理用于灵活双工操作的小区标识符和其他参数的技术
US20210051502A1 (en) Base station apparatus, terminal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4205976A (zh) 用于在lte中处理epdcch的x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04205669A (zh) 用于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导频加扰的装置和方法
CN106416305A (zh) 小区发现设备、网络及方法
JP6865501B2 (ja) 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8234098A (zh) 信号传输和接收的方法和系统以及相关的发送方法
US11848894B2 (en) Method and device in UE and base station us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9801191B2 (en)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for supporting interference removal, and serving cell base station
CN109792316A (zh) 基于自适应循环移位的复用
CN105474566B (zh) 用于限制干扰控制信道调度以简化盲解码的方法和装置
CN104703218A (zh) 用于检测干扰场景的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