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29218A - 一种继电器推动机构及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继电器推动机构及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29218A
CN105529218A CN201410819082.2A CN201410819082A CN105529218A CN 105529218 A CN105529218 A CN 105529218A CN 201410819082 A CN201410819082 A CN 201410819082A CN 105529218 A CN105529218 A CN 1055292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tch bar
relay
pushing mechanism
insulating part
iron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81908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29218B (zh
Inventor
姚保同
黄彩丽
刘斯源
汪鲁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81908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29218B/zh
Publication of CN1055292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292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292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292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继电器推动机构,包括推动杆、动触板和动铁芯,所述推动杆包括上推动杆、下推动杆以及设置在上推动杆和下推动杆之间的绝缘件,所述上推动杆和下推动杆通过所述绝缘件固定连接;所述动触板位于上推动杆的上端,所述下推动杆的下端与所述动铁芯固定连接。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继电器。本发明提供的继电器推动机构,动触板与动铁芯之间具有良好绝缘,能有效避免导电线圈被击穿,安全隐患较小。

Description

一种继电器推动机构及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继电器,具体地涉及一种继电器推动机构及含有该继电器推动机构的继电器。
背景技术
功率继电器是一种高压大功率的电源的开断装置,低压线圈流过电流产生电磁力,动铁芯带动推动杆使动触板与静触点接触高压接通,低压线圈断电后,推动杆在复位弹性件的反作用力下带动动触板与静触点断开,通过频繁的上述运动过程,实现线路的频繁通断控制。该继电器广泛应用于电动车、太阳能发电、储能电站的发电、配电和用电领域。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继电器推动机构,当动铁芯30带动推动杆10使动触板20与静触点90接触时,由于推动杆10采用金属材质一体结构,高电压会沿着推动杆10传导到继电器的动铁芯30等其他金属部位,使继电器各金属件带电,大大减小了高压与低压间的爬电距离,继电器绝缘、耐压性能差,更有可能导致线圈被击穿,损坏继电器及使用继电器的设备,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动触板与动铁芯之间具有良好绝缘,能有效避免导电线圈被击穿,安全隐患较小的继电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继电器推动机构,包括推动杆、动触板和动铁芯,所述推动杆包括上推动杆、下推动杆以及设置在上推动杆和下推动杆之间的绝缘件,所述上推动杆和下推动杆通过所述绝缘件固定连接;所述动触板位于上推动杆的上端,所述下推动杆的下端与所述动铁芯固定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继电器推动机构,将推动杆做成分体式的,即上推动杆和下推动杆,并在上推动杆和下推动杆之间设置了绝缘件,将上推动杆和下推动杆之间绝缘,有效的阻止了高电压沿着推动杆传导到继电器的动铁芯的情况发生;在继电器的使用过程中,继电器上的下推动杆以下的其他金属件,很好的与上推动杆以及高压电进行了绝缘,杜绝导电线圈因为高压电被击穿的可能性,保证了继电器以及使用该继电器的设备的安全使用。
进一步,所述上推动杆的顶端设置有卡块,所述动触板抵靠在所述卡块的下部。
优选地,所述卡块与所述动触板之间设置有垫片。
进一步,所述继电器推动机构还包括缓冲弹性件,所述缓冲弹性件呈压缩状态并顶在动触板的下部,通过弹力将动触板抵靠在所述卡块的下部。
优选地,所述缓冲弹性件的一端顶在动触板的下部,另一端抵在所述绝缘件上。
优选地,所述绝缘件的上部设置有弹性件安装部,所述缓冲弹性件的另一端抵在所述弹性件安装部上。
进一步,所述上推动杆上设置有卡簧,所述缓冲弹性件的一端顶在动触板的下部,另一端抵在所述卡簧的上端。
优选地,所述卡簧的上端设置有垫片,所述上推动杆的另一端抵在所述垫片上。
进一步,所述动铁芯上设置有用于为所述动铁芯提供复位弹力的复位弹性件,所述复位弹性件顶在动铁芯上。
优选地,所述绝缘件为陶瓷绝缘件。
优选地,所述绝缘件通过注塑、镶嵌或焊接的方式与上推动杆和下推动杆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绝缘件为圆柱、锥形柱、方形柱或多边形柱的任意一种。
优选地,所述绝缘件为内部空心的结构。
进一步,所述绝缘件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沉孔,所述上推动杆的下端端部配合连接在第一沉孔内。
进一步,所述上推动杆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台阶,所述第一台阶配合在绝缘件的上端面上。
进一步,所述绝缘件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沉孔,所述下推动杆的上端端部配合连接在第二沉孔内。
进一步,所述下推动杆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台阶,所述第二台阶配合在绝缘件的下端面上。
进一步,所述上推动杆的下端端部设置有第三台阶,所述第三台阶配合设置在第一沉孔内。
进一步,所述第一台阶和第三台阶之间留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沉孔的外侧形成有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插入在所述第一凹槽内。
进一步,所述下推动杆的上端端部设置有第四台阶,所述第四台阶配合设置在第二沉孔内。
进一步,所述第二台阶和第四台阶之间留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沉孔的外侧形成有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插入在所述第二凹槽内。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继电器,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静触点、推动机构以及驱动线圈,所述驱动线圈驱动所述推动机构上下往复运动,以使得所述推动机构上的动触板与所述静触点连接或分离;其中,所述推动机构为本发明提供的继电器推动机构。
进一步,所述驱动线圈内部固定设置有静铁芯,所述复位弹性件的一端抵靠在动铁芯上端,另一端抵靠在所述静铁芯的下端,以为所述动铁芯提供复位弹力。
本发明提供的继电器,通过绝缘件切断高压端与低压端的传导路径,提高了继电器的耐压和绝缘性能,使继电器使用更为安全,结构简单,方便实施。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
图1是现有技术中推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推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上推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下推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绝缘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上推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下推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的绝缘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推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推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绝缘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推动机构与静触点的配合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的继电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推动杆;12、上推动杆;120、、第一台阶;121、第一凹槽;122、第三台阶;123、安装槽;14、下推动杆;140、第二台阶;141、第二凹槽;142、第四台阶;16、绝缘件;162、第一沉孔;163、第一翻边;164、第二沉孔;165、第二翻边;20、动触板;30、动铁芯;40、卡块;50、缓冲弹性件;51、弹性件安装部;60、复位弹性件;70、垫片;80、卡簧;90、静触点;100、驱动线圈;101、静铁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方式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配合”、“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继电器推动机构和继电器。
如图2或图10或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继电器推动机构,包括推动杆10、动触板20和动铁芯30,推动杆包括上推动杆12、下推动杆14以及设置在上推动杆12和下推动杆14之间的绝缘件16,上推动杆12和下推动杆14通过绝缘件16固定连接;动触板20位于上推动杆12的上端,下推动杆14的下端与动铁芯30固定连接。
一个实施例中,上推动杆12的顶端设置有卡块40,动触板20抵靠在卡块40的下部。该卡块40可以与上推动杆12一体注塑成型,也可以通过机械连接的方式固定在上推动杆12的顶端。其主要作用是对动触板20进行限位和安装,当动触板20安装在上推动杆12的上端时,保证动触板20不会从上推动杆12的顶端脱出。同时,在安装缓冲弹性件50时,为缓冲弹性件50提供一个压力,保证缓冲弹性件50能够处于压缩状态。
如图3所示,为了将卡块40采用机械连接的方式固定设置在上推动杆12的顶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上推动杆12的顶端设置有安装槽123,卡块40安装在该安装槽123内;通过该安装槽123,对卡块40进行限位并固定。
为了更好的与动触板20配合,如图2或图10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卡块40与动触板20之间设置有垫片70。通过垫片70增大卡块40与动触板20之间的有效接触面积,防止动触板20在被顶向卡块40时,出现不必要的晃动或摆动。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的继电器推动机构中,还包括缓冲弹性件50,该缓冲弹性件50顶在动触板20的下部,并呈压缩状态,通过弹力将动触板20抵靠在卡块40或垫片70的下部。在继电器运作时,上述缓冲弹性件50对动触板20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使得动触板20能够更好的与继电器中的静触点90接触;同时,该缓冲弹性件50还对动触板20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保证动触板20在与静触点90接触的过程中,不至于因为力度的问题对动触板20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为了更好的实现缓冲弹性件50与动触板20的配合,可以在动触板20的下部设置有与缓冲弹性件50的顶端大小相配的卡槽(图中未示出),缓冲弹性件50就顶在该卡槽内;或者也可以直接将该缓冲弹性件50与动触板20的下部固定连接,以更好的达到固定和相互作用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以及下文中的其他实施例中,缓冲弹性件50可以是继电器领域常用的缓冲弹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或图12所示,该缓冲弹性件50的一端顶在动触板20的下部,为动触板20提供一定的推动力和缓冲力;另一端抵在绝缘件16上,也即是缓冲弹性件50夹在动触板20与绝缘件16之间,由绝缘件16和动触板20的共同作用,使得该缓冲弹性件50保持压缩状态,以起到推动和缓冲动触板20的作用。
为了配合上述缓冲弹性件50抵在绝缘件16上,如图10和图11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绝缘件16的上部设置有弹性件安装部51,缓冲弹性件50就抵在该弹性件安装部51上。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安装部51可以为槽状或者其他便于安装缓冲弹性件50的结构设计;其中,缓冲弹性件50也可以直接固定在该弹性件安装部51上。
如图12所示,为了进一步简化安装及设计难度,绝缘件16的直径优选大于上推动杆12的直径,在绝缘件16的顶端形成一个环形安装平台;此时,缓冲弹性件50可以直接抵在该环形安装平台上,而省去在绝缘件16上设置弹性件安装部51的步骤。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缓冲弹性件50不与绝缘件16配合使用,而是在上推动杆12上设置卡簧80,通过缓冲弹性件50与所述卡簧80的配合,实现其功能。在本实施例中,与上文中提到的一样,缓冲弹性件50的一端顶在动触板20的下部;与此同时,缓冲弹性件50的另一端不再抵在绝缘件16上,而是抵在卡簧80的上端。在本实施例中,卡簧80可以通过与上推动杆12上设置的卡簧卡槽(未示出)的配合,固定连接在所述上推动杆12上;也可以与上推动杆12一体注塑成型。这里不做限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取任意一种,或者甚至选择其他的固定配合方式,都是可行的。
为了使得卡簧80与缓冲弹性件50更好的配合,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在卡簧80的上端设置有垫片70,上推动杆12的另一端抵在该垫片70上,以使得缓冲弹性件50与卡簧80配合的更加稳固、牢靠。
进一步,如图2或图10或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继电器推动机构中,还包括复位弹性件60。一个实施例中,该复位弹性件60设置在动铁芯30上,一端顶在动铁芯30的上端,为动铁芯30提供复位弹力。在继电器中,该复位弹性件60一端设置在动铁芯30的上端,另一端设置在位于驱动线圈100内部的静铁芯101上,动铁芯30在驱动线圈100的作用下,给动铁芯30一个向上的磁力,驱动动铁芯30向上运动;这时,位于动铁芯30上端的复位弹性件60会被压缩,当该复位弹性件60被压缩到一定程度,复位弹性件60的弹力大于驱动线圈100给的磁力时,动铁芯30则在复位弹性件60的弹力作用下复位,返回其初始位置。如此循环运动,实现继电器的通断。复位弹性件60可以是复位弹簧。
在本领域的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复位弹性件60也可以设置在推动杆的顶端,即上推动杆12的顶端,该复位弹性件60的一端抵靠在卡块40的上端,另一端抵靠在继电器内的其他结构上,同样通过其复位弹力,能实现为动铁芯30提供复位的动力。
在以上的所有实施例中,绝缘件16可以为陶瓷绝缘件,或者其他不导电材质的绝缘件。绝缘件16与上推动杆12和下推动杆14的固定连接方式,可以是注塑、镶嵌或者焊接。同时,根据具体的需要,绝缘件16可以选择圆柱、锥形柱、方形柱或多边形柱中的任意一种。为了更好的与行业内常用的推动杆10相配合,优选该绝缘件16为圆柱。另外,为了减少整体绝缘件16的重量,以减轻推动机构的重量,降低继电器对驱动力的要求,可以选择在绝缘件16内部做成空心结构。
在绝缘件16的材料选取上,也可以选择塑料、氧化物粉末等具有绝缘、耐电弧材料制成,能够固定上推动杆12和下推动杆14,保证上推动杆12和下推动杆14的同轴度,同时使得上推动杆12和下推动杆14之间有较大的间距。在此基础上,用于塑料或粉末注塑的上推动杆12或下推动杆14,可以在与绝缘件16接触的位置设置料槽,注塑料填充在该料槽内,使得上推动杆12与绝缘件16、下推动杆14与绝缘件16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绝缘件16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沉孔162,上推动杆12的下端端部配合连接在第一沉孔162内。在实际制作中,第一沉孔162内部以及绝缘件16的端面上均镀有3-5um的镍层。实际上,上述第一沉孔162即为绝缘件16的上端上开的一个凹槽,用于在与上推动杆12连接时,将上推动杆12的下端端部插入该凹槽内,即插入第一沉孔162内,再进行两者之间的连接和固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上推动杆12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台阶120,该第一台阶120配合在绝缘件16的上端面上。即在上推动杆12的下端形成一个T型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的竖直段插入到第一沉孔162内,横着的第一台阶120搭在绝缘件16的上端面上,位于第一沉孔162的外围。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绝缘家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沉孔164,下推动杆14的上端端部配合连接在第二沉孔164内。在实际制作中,第二沉孔164以及绝缘件16的端面上均镀有3-5um的镍层。实际上,上述第二沉孔164即为绝缘件16的下端开的一个凹槽,用于在与下推动杆14连接时,将下推动杆14的下端端部插入该凹槽内,即插入第二沉孔164内,再进行两者之间的连接和固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下推动杆14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台阶140,该第二台阶140配合在绝缘件16的下端面上。即在下推动杆14的上端形成一个倒T型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的竖直段插入到第二沉孔164内,横着的第二台阶140搭接在绝缘件16的下端面上,位于第二沉孔164的外围。
在具体制作过程中,可以在第一沉孔162和第二沉孔164内设置内螺纹,在上推动杆12的下端端部和下推动杆14的上端端部设置外螺纹;上推动杆12的下端端部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第一沉孔162内,下推动杆14的上端端部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第二沉孔164内。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上推杆的下端端部设置第三台阶122,所述第三台阶122配合设置在第一沉孔162内。上推杆的下端端部整体结构为一个类似工字型的结构。该工字型结构的上边一横,即第一台阶120,配合在绝缘件16的上端端面上;该工字型结构的下边一横,即第三台阶122,配置在第一沉孔162内。
在此基础上,第一台阶120和第三台阶122之间留有第一凹槽121,第一沉孔162的外侧形成有第一翻边163,如图8所示;该第一翻边163插入在第一凹槽121内。第三台阶122配合在第一沉孔162内,同时,第一翻边163配合在第一台阶120和第三台阶122之间的凹槽内,形成一个相互卡合的部件,以使得上推动杆12与绝缘件16更好的、更牢固的连接。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同上推动杆12一样,如图7所示,下推动杆14的上端端部也设置有第四台阶142,第四台阶142配合设置在第二沉孔164内。同时,第二台阶140与第四台阶142之间也留有第二凹槽141,第二沉孔164的外侧也形成有第二翻边165,如图8所示;第二翻边165插入在第二凹槽141内。
如图6-图9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同时包含第一台阶120、第二台阶140、第三台阶122和第四台阶142,并且,第一台阶120和第三台阶122之间留有第一凹槽121,第二台阶140与第四台阶142之间留有第二凹槽141,第一沉孔162的外侧形成第一翻边163,第二沉孔164的外侧形成第二翻边165。整体的绝缘件16可以视为是两个开口相对的E字型组合而成,E字的两端的横为第一翻边163和第二翻边165;而上下两个工字型结构即为含有第一台阶120和第三台阶122的上推动杆12的下端以及含有第二台阶140和第四台阶142的下推动杆14的上端。
除此之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继电器,如图13所示,包括外壳、静触点90、推动机构以及驱动线圈100等继电器常用结构,同时,所述推动机构为本发明提供的继电器推动机构。在继电器内部,驱动线圈100的内部设置有静铁芯101,该静铁芯101用于支撑在复位弹性件60的上端,以为位于复位弹性件60下方的动铁芯30提供复位弹力;如图12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推动机构与静触点90的配合示意图,在驱动线圈100的驱动作用下,推动机构向上运动,使得动触点20与静触点90接触;当驱动线圈100提供的电磁力小于复位弹性件60提供的复位弹力时,驱动机构在复位弹性件60的作用下复位,动触点20与静触点90分离。
本发明中,上述实施例中的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或者根据具体的情形做相应的变换,以组合成所需的继电器。
在具体安装过程中,复位弹性件60套装在下推动杆14上,并顶在动铁芯30上,为动铁芯30提供所需的复位弹力。同时,上推动杆12和下推动杆14分别于绝缘件16固定连接,以制作成完整的推动杆。依次将缓冲弹性件50、动触板20、垫片70(若有)套入上推动杆12上,并将缓冲弹性件50的下端定在绝缘件16上,最后将卡块40安装在上推动杆12的顶端,完成完整的继电器推动机构。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说明,接通电源,在外围驱动线圈100的作用下,给动铁芯30提供一个向上的电磁力,带动动铁芯30向上运动;此时,位于动铁芯30上的复位弹性件60被进一步压缩,动铁芯30带动下推动杆14、绝缘件16和上推动杆12一起向上运动,此时,动触板20顶向静触点90。当动触板20接触到静触点90后,缓冲弹性件50被进一步压缩,起到缓冲作用,并使动触板20与静触点90紧密接触。当复位弹性件60的弹力大于驱动线圈100为动铁芯30提供的电磁力时,推动机构会在复位弹性件60的弹力作用下复位,使得动铁芯30恢复到初始状态,如此往复运动,实现继电器对电路的高频率通断控制。
另外,绝缘件16可以根据继电器外围结构变换其具体形状,以配合连接在继电器中,实现其功能并节省不必要的空间浪费。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23)

1.一种继电器推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推动杆(10)、动触板(20)和动铁芯(30),所述推动杆(10)包括上推动杆(12)、下推动杆(14)以及设置在上推动杆(12)和下推动杆(14)之间的绝缘件(16),所述上推动杆(12)和下推动杆(14)通过所述绝缘件(16)固定连接;所述动触板(20)位于上推动杆(12)的上端,所述下推动杆(14)的下端与所述动铁芯(30)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推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推动杆(12)的顶端设置有卡块(40),所述动触板(20)抵靠在所述卡块(40)的下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继电器推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40)与所述动触板(20)之间设置有垫片(7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继电器推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弹性件(50),所述缓冲弹性件(50)呈压缩状态并顶在动触板(20)的下部,通过弹力将动触板(20)抵靠在所述卡块(40)的下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继电器推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弹性件(50)的一端顶在动触板(20)的下部,另一端抵在所述绝缘件(16)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继电器推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16)上设置有弹性件安装部(51),所述缓冲弹性件(50)的另一端抵在所述弹性件安装部(51)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继电器推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推动杆(12)上设置有卡簧(80),所述缓冲弹性件(50)的一端顶在动触板(20)的下部,另一端抵在所述卡簧(80)的上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继电器推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簧(80)的上端设置有垫片(70),所述上推动杆(12)的另一端抵在所述垫片(70)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推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铁芯(30)上设置有用于为所述动铁芯(30)提供复位弹力的复位弹性件(60),所述复位弹性件(60)顶在动铁芯(30)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推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16)为陶瓷绝缘件。
11.根据权利要去1所述的继电器推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16)通过注塑、镶嵌或焊接的方式与上推动杆(12)和下推动杆(14)固定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推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16)为圆柱、锥形柱、方形柱或多边形柱中的任意一种。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推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16)为内部空心的结构。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推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16)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沉孔(162),所述上推动杆(12)的下端端部配合连接在第一沉孔(162)内。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继电器推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推动杆(12)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台阶(120),所述第一台阶(120)配合在绝缘件(16)的上端面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推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16)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沉孔(164),所述下推动杆(14)的上端端部配合连接在第二沉孔(164)内。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继电器推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推动杆(14)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台阶(140),所述第二台阶(140)配合在绝缘件(16)的下端面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继电器推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推动杆(12)的下端端部设置有第三台阶(122),所述第三台阶(122)配合设置在第一沉孔(162)内。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继电器推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台阶(120)和第三台阶(122)之间留有第一凹槽(121),所述第一沉孔(162)的外侧形成有第一翻边(163),所述第一翻边(163)插入在所述第一凹槽(121)内。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继电器推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推动杆(14)的上端端部设置有第四台阶(142),所述第四台阶(142)配合设置在第二沉孔(164)内。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继电器推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台阶(140)和第四台阶(142)之间留有第二凹槽(141),所述第二沉孔(164)的外侧形成有第二翻边(165),所述第二翻边(165)插入在所述第二凹槽(141)内。
22.一种继电器,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静触点(90)、推动机构以及驱动线圈(100),所述驱动线圈(100)驱动所述推动机构上下往复运动,以使得所述推动机构上的动触板(20)与所述静触点(90)连接或分离;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为权利要求1-2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推动机构。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线圈(100)内部固定设置有静铁芯(101),所述复位弹性件(60)的一端抵靠在动铁芯(30)上,另一端抵靠在所述静铁芯(101)的下端,以为所述动铁芯(30)提供复位弹力。
CN201410819082.2A 2014-12-25 2014-12-25 一种继电器推动机构及继电器 Active CN1055292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19082.2A CN105529218B (zh) 2014-12-25 2014-12-25 一种继电器推动机构及继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19082.2A CN105529218B (zh) 2014-12-25 2014-12-25 一种继电器推动机构及继电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29218A true CN105529218A (zh) 2016-04-27
CN105529218B CN105529218B (zh) 2017-03-15

Family

ID=557713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19082.2A Active CN105529218B (zh) 2014-12-25 2014-12-25 一种继电器推动机构及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29218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24871A (zh) * 2017-07-06 2017-12-01 湖北中生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起动和预热继电器
CN107622917A (zh) * 2017-10-13 2018-01-23 三友联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继电器
CN109559940A (zh) * 2018-12-24 2019-04-02 浙江宏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动铁芯加工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JP2021144842A (ja) * 2020-03-11 2021-09-2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磁継電器
CN116053083A (zh) * 2023-03-31 2023-05-02 浙江英洛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低噪音继电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97370B1 (fr) * 1992-10-26 1994-12-02 Valeo Equip Electr Moteur Contacteur pour démarreur de moteur à combustion interne de véhicules automobiles.
US5892194A (en) * 1996-03-26 1999-04-06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Sealed contact device with contact gap adjustment capability
US6911884B2 (en) * 2001-11-29 2005-06-28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Electromagnetic switching apparatus
UA111081C2 (uk) * 2012-07-02 2016-03-25 Шалтбау Гмбх Електричний контактор з маховичним приводом і спосіб вмикання і/або вимикання електричного контактора
CN103426689B (zh) * 2013-07-05 2015-04-29 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继电器的推动机构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24871A (zh) * 2017-07-06 2017-12-01 湖北中生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起动和预热继电器
CN107622917A (zh) * 2017-10-13 2018-01-23 三友联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继电器
CN109559940A (zh) * 2018-12-24 2019-04-02 浙江宏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动铁芯加工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JP2021144842A (ja) * 2020-03-11 2021-09-2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磁継電器
JP7285229B2 (ja) 2020-03-11 2023-06-0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磁継電器
CN116053083A (zh) * 2023-03-31 2023-05-02 浙江英洛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低噪音继电器
CN116053083B (zh) * 2023-03-31 2023-08-15 浙江英洛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低噪音继电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29218B (zh) 2017-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97154U (zh) 一种继电器推动机构及继电器
CN105529218A (zh) 一种继电器推动机构及继电器
CN204497155U (zh) 一种继电器推动机构及继电器
CN101740260B (zh) 真空开关设备
CN106486324B (zh) 继电器
CN202839444U (zh) 户外真空断路器用固封极柱
CN105551898A (zh) 单刀双掷直流接触器
CN103489696B (zh) 一种10kV箱型内置隔离开关的双断口真空断路器结构
CN205159221U (zh) 一种继电器
CN203536329U (zh) 超高速机械开关
CN204332846U (zh) 一种继电器推动机构及继电器
CN102568920B (zh) 一种真空断路器
CN202888065U (zh) 一种40.5kv的户外高压真空断路器
CN101950697B (zh) 静触头
CN202772036U (zh) 一种真空断路器
CN202905609U (zh) 一种提高绝缘电压的接触器
CN102426988A (zh) 一种可调式电磁电源开关
CN205384993U (zh) 单刀双掷直流接触器
CN203931920U (zh) 一种真空开关单元
CN202332710U (zh) 真空接触器的电动合分闸装置
CN201812685U (zh) 静触头
CN207134298U (zh) 一种绝缘阻隔型高压直流继电器
CN203573897U (zh) 一种固体绝缘断路器固封极柱
CN104361986A (zh) 一种电磁式电压互感器
CN203397932U (zh) 多功能令克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