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23847A - 固碳酶增效水溶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固碳酶增效水溶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23847A
CN105523847A CN201610030834.6A CN201610030834A CN105523847A CN 105523847 A CN105523847 A CN 105523847A CN 201610030834 A CN201610030834 A CN 201610030834A CN 105523847 A CN105523847 A CN 1055238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liquid
rid
parts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3083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班宜民
杜振宁
范进进
阮同瑾
杨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Senhe Bio-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Senhe Bio-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Senhe Bio-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Senhe Bio-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03083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23847A/zh
Publication of CN1055238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238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BPHOSPHATIC FERTILISERS
    • C05B7/00Fertilisers based essentially on alkali or ammonium orthophosph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C05G3/80Soil conditioner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碳酶增效水溶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固碳酶增效水溶肥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尿素4.8-57份、磷酸二氢钾0-65份、硝酸钾10-75份、磷酸二氢铵0-58.5份、硫酸钾0-55份、微量元素肥料1-3份、固碳酶0.25-2份、表面活性剂0.2-0.75份和螯合剂0.2-2份。本发明制备的肥料既补充了作物必需的养分,又增强了光合作用,固碳酶和营养元素的相互促进,使地上作物生长、土壤改良和微生物活化相辅相成。

Description

固碳酶增效水溶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肥料。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固碳酶增效水溶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植物生长发育需要16种营养元素,其中对作物产量影响最大的就是碳、氢和氧元素。C不仅占植物干物质的35%左右,还是植物生理活动的能源,植物总需C量远大于35%,所以植物总需C量与各大量元素吸收量并不在同一个数量级上,不能同称为“大量元素”,我们应替它正名为“基础元素”。有机碳养分是植物养分的基础,它不但是基础元素,还是其他元素的组合者,由它把一切有益元素“团结”成一种有机态物质大联盟,组成植物各部分细胞组织。有机碳同时也是微生物的主要能量来源。
高等绿色植物利用自身的叶绿体固定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形成碳水化合物,进一步代谢为多种次生代谢物,最终形成产量。然而,光合效率依然很低。高等植物也是从原始的低级藻类进化而来,具有高光效的特点,与C4植物有类似之处。因此仿生或引入藻类高光效机制作为农作物的增产机制,已被科学家越来越重视。
目前,我国大量元素水溶肥料产品推广很快,同时需求方面也在不断拓开。但是这类产品多数是单纯无机养分,增产作用受到限制。将大量元素水溶肥料与固碳关键酶结合起来制造成肥料,还未见报道。且现有的肥料肥效释放较快,不能长效地为植物提供养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固碳酶增效水溶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所制备的肥料既补充了作物必需的养分,又增强了光合作用,固碳酶和营养元素的相互促进,使地上作物生长、土壤改良和微生物活化相辅相成。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固碳酶增效水溶肥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
尿素4.8-57份、磷酸二氢钾0-65份、硝酸钾10-75份、磷酸二氢铵0-58.5份、硫酸钾0-55份、微量元素肥料1-3份、固碳酶0.25-2份、表面活性剂0.2-0.75份和螯合剂0.2-2份。
优选的是,所述的固碳酶增效水溶肥料中,所述固碳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主酶20-35份、辅酶15-25份、小分子有机酸25-45份和多糖5-20份;其中,所述主酶包括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和藻蓝蛋白酶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所述辅酶包括TPP辅酶、辅酶Ⅰ、辅酶Ⅱ、黄素酶、辅酶A、辅酶F和溶菌酶中的至少两种。
优选的是,所述的固碳酶增效水溶肥料中,所述小分子有机酸包括柠檬酸、乳酸、乙酰丙酸、腐殖酸和二氨基庚二酸中的至少两种;所述多糖包括藻类多糖、低聚木糖和肽聚糖中的至少两种。
优选的是,所述的固碳酶增效水溶肥料中,所述辅酶包括TPP辅酶、辅酶Ⅰ、辅酶A和溶菌酶,其中,TPP辅酶、辅酶Ⅰ、辅酶A和溶菌酶的重量比为3:1:1:5。
优选的是,所述的固碳酶增效水溶肥料中,所述小分子有机酸包括乳酸和二氨基庚二酸,其中,乳酸和二氨基庚二酸的重量比为1:1。
优选的是,所述的固碳酶增效水溶肥料中,所述多糖包括藻类多糖和肽聚糖,其中,藻类多糖和肽聚糖的重量比为2:1。
优选的是,所述的固碳酶增效水溶肥料中,所述螯合剂为柠檬酸;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葡萄糖苷。
一种固碳酶增效水溶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0-58.5重量份的磷酸二氢铵、0-65重量份的磷酸二氢钾、10-75重量份的硝酸钾和0-55重量份的硫酸钾混合后,粉碎至40-60目,得到第一混合物,备用;
步骤二、将4.8-57重量份的尿素粉碎至40-60目,得到第二混合物,备用;
步骤三、将0.2-2重量份的螯合剂和1-3重量份的微量元素肥料混合后,粉碎至40-60目,得到第三混合物,备用;
步骤四、将0.25-2重量份的固碳酶与所述第一混合物、所述第二混合物和所述第三混合物混合均匀,得到第四混合物,备用;
步骤五、将0.2-0.75重量份的表面活性剂与所述第四混合物混合均匀,得到肥料颗粒。
优选的是,所述的固碳酶增效水溶肥料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五之后,还包括:
步骤六、将所述肥料颗粒置于包衣机中进行包衣,得到包衣后的肥料颗粒;
其中,所述包衣机包括:
壳体,其为圆柱体形,所述壳体内部中空,所述壳体的顶部中央设置有所述肥料颗粒的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为圆形,所述壳体的上部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壳体的下部设置有出料口和进气口;
分料盒,其为上小下大的圆台形,所述分料盒的轴线与所述壳体的轴线重合,所述分料盒设置在所述进料口的下方,且所述分料盒的顶部的直径小于所述进料口的直径,所述分料盒的底部的直径大于所述进料口的直径;
多根连接杆,其沿所述分料盒的顶部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分料盒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的顶部的内壁固定连接,以固定所述分料盒;
挡板,其为圆筒形,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套设在所述分料盒和所述连接杆外部,所述挡板的轴线与所述壳体的轴线重合,所述挡板的顶部与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挡板的底部的高度低于所述分料盒的底部的高度,所述挡板与所述分料盒底部间的距离设置为当所述肥料颗粒沿着所述分料盒的外壁向下运动后,所述肥料颗粒能接触所述挡板的内壁;
甩液盒,其设置在所述分料盒的下方,所述甩液盒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形,所述甩液盒的轴线与所述壳体的轴线重合,所述甩液盒的侧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甩液盒内部连通,所述甩液盒的底部中央设置有一开口,所述开口为圆形,所述甩液盒的直径小于所述分料盒的底部的直径;
支撑柱,其为圆筒体形,所述支撑柱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所述甩液盒的内部,所述支撑柱的内径与所述开口的直径相等,所述支撑柱的底部与所述甩液盒的底部固定连接,且所述支撑柱的底部的圆心与所述开口的圆心重合;
旋转轴,其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旋转轴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进料口和所述分料盒的轴线,并与所述甩液盒的顶部固定连接,以及与所述分料盒可转动地连接,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在动力驱动下带动所述甩液盒旋转;
储液池,其设置在所述壳体外部,所述储液池内设置有容纳包衣剂的空腔;
进液管,其各处的横截面均为圆形且直径相等,所述进液管的一端与所述储液池连通,所述进液管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壳体的侧壁、所述开口和所述支撑柱的轴线,并延伸至与所述支撑柱的顶部齐平,所述进液管与所述甩液盒可转动地连接;
水泵,其设置在所述进液管上;
料斗,其为上大下小的圆台形,所述料斗内部中空,且顶部和底部均敞开,所述料斗的底部的内径与所述进液管的内径相等,所述料斗的底部与所述进液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并连通,且所述料斗的底部的圆心与所述进液管的另一端的圆心重合,所述料斗的顶部与所述甩液盒的顶部不接触,且所述料斗的顶部的外径大于所述支撑柱的外径;
环形水管,其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环形水管为圆环形,且圆心在所述壳体的轴线上,所述环形水管的高度低于所述甩液盒的顶部的高度,所述环形水管上设置有一入水口,所述入水口与所述进液管连通,所述环形水管的内壁上间隔设置有多根支管,所述支管与所述环形水管内部连通,所述支管的自由端朝向所述环形水管的圆心,且每根所述支管的自由端到所述环形水管的圆心的距离均相等,所述挡板在所述壳体的底部的竖直投影位于各个所述支管在所述壳体的底部的竖直投影所围成的区间的内部;
集料板,其为椭圆形,所述集料板倾斜设置在所述环形水管和所述甩液盒的下方,且所述集料板在所述壳体的底部的竖直投影与所述壳体的底部重合,所述集料板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集料板上位置较低的一端与所述出料口连接,所述进气口设置在所述集料板的上方。
优选的是,所述的固碳酶增效水溶肥料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包衣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
腰果酚含量为50-85wt.%的腰果油30-65份、六亚甲基四胺0.5-3.5份、聚四氢呋喃二醇30-50份、甲苯二异氰酸酯15-20份和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0.1-0.3份;
所述包衣剂的制备方法为:
将腰果油、六亚甲基四胺和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在反应釜中混合,搅拌均匀后,加热至110-150℃,保温反应1.5-3h,冷却至30-40℃后,加入聚四氢呋喃二醇和甲苯二异氰酸酯,搅拌均匀,再冷却至室温,即得包衣剂。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发明制备的肥料,颗粒均匀,理化性质稳定,不易吸潮、不结块,包衣剂内包裹的有效成分全溶于水,易吸收利用,且能长效地为植物提供养分,减少施肥量。
第二、本发明制备的肥料中含有固碳酶,通过增加固碳比例,促进了叶片光合作用的卡尔文循环,提高了光合效率,降低了光补偿点。
第三、本发明结合微碳技术,以小分子有机酸片段作为养分运输的载体,具有运输效率高、穿透能力强的特点,结合生物酶的酶促反应,突破性地提高了产品的有效性和稳定性,作物养分吸收转化率可达到常规的7-11倍,使肥料利用率提高30%以上。
第四、本发明以主酶和辅酶相互促进,以多糖、天然荷尔蒙等藻类和细菌的二次代谢产物作为媒介,具有加强作物叶肉细胞吸附二氧化碳的作用,这样,一方面促进卡尔文循环途径,提高叶片光合效率;另一方面在自然条件下调节和培养土壤微生物,强化微生物固定二氧化碳作用,用自然的力量改善土壤环境。
第五、本发明通过固碳酶增效技术,着重解决光合强度极限和土壤微生物在自然条件下的培养与均衡问题,还生命于土壤。
第六、本发明将固碳酶与化学养分有机结合,相辅相成。施用后能大大提高作物产量,提高光能利用率;同时又能促进微生物固碳,改善地力循环。
第七、本发明将固碳酶的主酶和辅酶相互配合,能促进生长、提高抗逆性、增强光合作用,提高产量,改进品质。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包衣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环形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碳酶增效水溶肥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
尿素4.8份、硝酸钾10份、微量元素肥料1份、固碳酶0.25份、表面活性剂0.2份和螯合剂0.2份。
所述的固碳酶增效水溶肥料中,所述固碳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主酶20份、辅酶15份、小分子有机酸25份和多糖5份;其中,所述主酶为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所述辅酶包括TPP辅酶、辅酶Ⅰ、辅酶Ⅱ、辅酶A、辅酶F和溶菌酶。
所述的固碳酶增效水溶肥料中,所述小分子有机酸包括柠檬酸、乳酸、乙酰丙酸、腐殖酸和二氨基庚二酸;所述多糖包括藻类多糖、低聚木糖和肽聚糖。
所述的固碳酶增效水溶肥料中,所述辅酶包括TPP辅酶、辅酶Ⅰ、辅酶A和溶菌酶,其中,TPP辅酶、辅酶Ⅰ、辅酶A和溶菌酶的重量比为3:1:1:5。
所述的固碳酶增效水溶肥料中,所述小分子有机酸包括乳酸和二氨基庚二酸,其中,乳酸和二氨基庚二酸的重量比为1:1。
所述的固碳酶增效水溶肥料中,所述多糖包括藻类多糖和肽聚糖,其中,藻类多糖和肽聚糖的重量比为2:1。
所述的固碳酶增效水溶肥料中,所述螯合剂为柠檬酸;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葡萄糖苷。
一种固碳酶增效水溶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10重量份的硝酸钾粉碎至40目,得到第一混合物,备用;
步骤二、将4.8重量份的尿素粉碎至40目,得到第二混合物,备用;
步骤三、将0.2重量份的螯合剂和1重量份的微量元素肥料混合后,粉碎至40目,得到第三混合物,备用;
步骤四、将0.25重量份的固碳酶与所述第一混合物、所述第二混合物和所述第三混合物混合均匀,得到第四混合物,备用;
步骤五、将0.2重量份的表面活性剂与所述第四混合物混合均匀,得到肥料颗粒。
本发明采用的微碳技术,以极小分子有机酸片段作为养分运输的载体,具有运输效率高、穿透能力强等特点。微碳技术(微碳是指分子量在96-494,碳环在1-6个之间)以极小分子有机酸片段为高效营养运输和活化载体,结合生物酶的酶促反应,突破性地提高了产品的有效性和稳定性,作物养分吸收转化率可达到常规的6-10倍,使肥料利用率提高30%以上。
本发明采用的促生技术,以酶、多糖、天然荷尔蒙等藻类和细菌的二次代谢产物作为媒介,具有加强作物叶肉细胞吸附二氧化碳和微生物固定二氧化碳的作用,这样,一方面促进卡尔文循环途径,提高叶片光合效率;另一方面在自然条件下调节和培养土壤微生物,用自然的力量改善土壤环境。促生技术,着重解决光合强度极限和土壤微生物在自然条件下的培养与均衡问题,还生命于土壤。
本发明针对单纯无机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缺陷,采用包含微碳技术和促生技术相辅相成的技术原理,将固碳酶与无机肥料通过科学的配比配制成肥料颗粒,既补充了作物必需的养分,同时又增强了光合作用,固碳酶和营养元素的相互促进,使地上作物生长、土壤改良、微生物活化相辅相成。制备的肥料颗粒中氮磷钾总养分≥50%,微量元素≥0.2%。制备的肥料颗粒进行叶面喷施,能大大提高作物产量和光能利用率;进行滴灌和灌溉土壤,能促进微生物固碳,改善地力循环。
所述的固碳酶增效水溶肥料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五之后,还包括:
步骤六、将所述肥料颗粒置于包衣机中进行包衣,得到包衣后的肥料颗粒;
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包衣机包括:
壳体100,其为圆柱体形,所述壳体100内部中空,所述壳体100的顶部中央设置有所述肥料颗粒的进料口101,所述进料口101为圆形,所述壳体100的上部设置有出气口102,所述壳体100的下部设置有出料口103和进气口104;通过进气口104向壳体100内通入热风,在热风的作用下,将肥料颗粒表面的包衣剂进行固化,之后热风从出气口102排出。
分料盒110,其为上小下大的圆台形,所述分料盒110的轴线与所述壳体100的轴线重合,所述分料盒110设置在所述进料口101的下方,且所述分料盒110的顶部的直径小于所述进料口101的直径,所述分料盒110的底部的直径大于所述进料口101的直径;从进料口101进来的肥料颗粒顺着分料盒110的锥面向下滑动。
多根连接杆120,其沿所述分料盒110的顶部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所述连接杆120的一端与所述分料盒110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120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100的顶部的内壁固定连接,以固定所述分料盒110;
挡板130,其为圆筒形,所述挡板130设置在所述壳体100内,套设在所述分料盒110和所述连接杆120外部,所述挡板130的轴线与所述壳体100的轴线重合,所述挡板130的顶部与所述壳体100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挡板130的底部的高度低于所述分料盒110的底部的高度,所述挡板130与所述分料盒110底部间的距离设置为当所述肥料颗粒沿着所述分料盒110的外壁向下运动后,所述肥料颗粒能接触所述挡板130的内壁;顺着分料盒110的锥面向下滑动的肥料颗粒碰到挡板130后,运动方向改变,在挡板130的作用下会沿竖直方向向下。
甩液盒140,其设置在所述分料盒110的下方,所述甩液盒140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形,所述甩液盒140的轴线与所述壳体100的轴线重合,所述甩液盒140的侧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甩液盒140内部连通,所述甩液盒140的底部中央设置有一开口141,所述开口141为圆形,所述甩液盒140的直径小于所述分料盒110的底部的直径;旋转轴150在动力的驱动下带动甩液盒140旋转,甩液盒140中的包衣剂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通孔甩出,在壳体100内形成水幕,喷洒到向下的肥料颗粒的表面,包衣剂在热风的作用下,固化后包覆在肥料颗粒的表面。
支撑柱142,其为圆筒体形,所述支撑柱142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所述甩液盒140的内部,所述支撑柱142的内径与所述开口141的直径相等,所述支撑柱142的底部与所述甩液盒140的底部固定连接,且所述支撑柱142的底部的圆心与所述开口141的圆心重合;将料斗搁置在支撑柱142上,能对进液管170进行固定,也能防止进入甩液盒140中的包衣剂从甩液盒140底部的开口141中流出。
旋转轴150,其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旋转轴150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进料口101和所述分料盒110的轴线,并与所述甩液盒140的顶部固定连接,以及与所述分料盒110可转动地连接,所述旋转轴150的另一端在动力驱动下带动所述甩液盒140旋转;例如,可将旋转轴150的另一端与一电机连接,通过电机带动旋转轴150转动,从而带动甩液盒140转动。
储液池160,其设置在所述壳体100外部,所述储液池160内设置有容纳包衣剂的空腔;将包衣剂升高到适宜的温度后,储存在储液池160中。
进液管170,其各处的横截面均为圆形且直径相等,所述进液管170的一端与所述储液池160连通,所述进液管170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壳体100的侧壁、所述开口141和所述支撑柱142的轴线,并延伸至与所述支撑柱142的顶部齐平,所述进液管170与所述甩液盒140可转动地连接;这样,甩液盒140在旋转时,不会带着进液管170一起转动。
水泵171,其设置在所述进液管170上;包衣剂通过水泵171泵入甩液盒140和环形水管180中。
料斗,其为上大下小的圆台形,所述料斗内部中空,且顶部和底部均敞开,所述料斗的底部的内径与所述进液管170的内径相等,所述料斗的底部与所述进液管17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并连通,且所述料斗的底部的圆心与所述进液管170的另一端的圆心重合,所述料斗的顶部与所述甩液盒140的顶部不接触,且所述料斗的顶部的外径大于所述支撑柱142的外径;进液管170中的包衣剂通过料斗后,流入甩液盒140中。
环形水管180,其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环形水管180为圆环形,且圆心在所述壳体100的轴线上,所述环形水管180的高度低于所述甩液盒140的顶部的高度,所述环形水管180上设置有一入水口181,所述入水口181与所述进液管170连通,所述环形水管180的内壁上间隔设置有多根支管182,所述支管182与所述环形水管180内部连通,所述支管182的自由端朝向所述环形水管180的圆心,且每根所述支管182的自由端到所述环形水管180的圆心的距离均相等,所述挡板130在所述壳体100的底部的竖直投影位于各个所述支管182在所述壳体100的底部的竖直投影所围成的区间的内部;
集料板190,其为椭圆形,所述集料板190倾斜设置在所述环形水管180和所述甩液盒140的下方,且所述集料板190在所述壳体100的底部的竖直投影与所述壳体100的底部重合,所述集料板190与所述壳体100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集料板190上位置较低的一端与所述出料口103连接,所述进气口104设置在所述集料板190的上方。
包衣机在使用时,将肥料颗粒从进料口101倒入,经分料盒110分散后,碰到挡板130,再竖直向下落,经甩液盒140甩出的包衣剂和环形水管180喷出的包衣剂进行包衣后(从肥料颗粒的正面和反面同时喷),在热风的作用下,包衣剂进行固化,包覆在肥料颗粒上,包衣后的肥料颗粒落在集料板190上,从出料口103进行收集。热风的温度应小于肥料颗粒中各种酶的失活温度,保证在包衣过程中,肥料颗粒中的有效成分不失活。
所述的固碳酶增效水溶肥料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包衣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
腰果酚含量为50wt.%的腰果油30份、六亚甲基四胺0.5份、聚四氢呋喃二醇30份、甲苯二异氰酸酯15份和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0.1份;即腰果油中腰果酚的质量分数为50%。添加有机硅能适当提高包衣剂内的有效成分的扩散速率,同时可以防止包衣后的肥料颗粒结块。
所述包衣剂的制备方法为:
将腰果油、六亚甲基四胺和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在反应釜中混合,搅拌均匀后,加热至110℃,保温反应1.5h,冷却至30℃后,加入聚四氢呋喃二醇和甲苯二异氰酸酯,搅拌均匀,再冷却至室温,即得包衣剂。包衣剂能在肥料颗粒表面形成一种高分子微孔膜,施肥过程中,通过自然的温度差、湿度差、包膜内外浓度差,减缓养分的释放速度,缓释效果显著,可长效地为作物提供养分。本方案所述的固碳酶增效水溶肥料是指包衣剂包裹的有效成分能溶于水,并不是包衣后的肥料颗粒能溶于水。
实施例2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碳酶增效水溶肥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
尿素57份、磷酸二氢钾65份、硝酸钾75份、磷酸二氢铵58.5份、硫酸钾55份、微量元素肥料3份、固碳酶2份、表面活性剂0.75份和螯合剂2份。
所述的固碳酶增效水溶肥料中,所述固碳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主酶35份、辅酶25份、小分子有机酸45份和多糖20份;其中,所述主酶包括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和藻蓝蛋白酶;所述辅酶包括TPP辅酶、辅酶Ⅰ、辅酶Ⅱ、黄素酶、辅酶A、辅酶F和溶菌酶。
所述的固碳酶增效水溶肥料中,所述小分子有机酸包括柠檬酸、乳酸、腐殖酸和二氨基庚二酸;所述多糖包括藻类多糖、低聚木糖和肽聚糖。
所述的固碳酶增效水溶肥料中,所述辅酶包括TPP辅酶、辅酶Ⅰ、辅酶A和溶菌酶,其中,TPP辅酶、辅酶Ⅰ、辅酶A和溶菌酶的重量比为3:1:1:5。
所述的固碳酶增效水溶肥料中,所述小分子有机酸包括乳酸和二氨基庚二酸,其中,乳酸和二氨基庚二酸的重量比为1:1。
所述的固碳酶增效水溶肥料中,所述多糖包括藻类多糖和肽聚糖,其中,藻类多糖和肽聚糖的重量比为2:1。
所述的固碳酶增效水溶肥料中,所述螯合剂为柠檬酸;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葡萄糖苷。
一种固碳酶增效水溶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58.5重量份的磷酸二氢铵、65重量份的磷酸二氢钾、75重量份的硝酸钾和55重量份的硫酸钾混合后,粉碎至60目,得到第一混合物,备用;
步骤二、将57重量份的尿素粉碎至60目,得到第二混合物,备用;
步骤三、将2重量份的螯合剂和3重量份的微量元素肥料混合后,粉碎至60目,得到第三混合物,备用;
步骤四、将2重量份的固碳酶与所述第一混合物、所述第二混合物和所述第三混合物混合均匀,得到第四混合物,备用;
步骤五、将0.75重量份的表面活性剂与所述第四混合物混合均匀,得到肥料颗粒。
所述的固碳酶增效水溶肥料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五之后,还包括:
步骤六、将所述肥料颗粒置于包衣机中进行包衣,得到包衣后的肥料颗粒;
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包衣机包括:
壳体100,其为圆柱体形,所述壳体100内部中空,所述壳体100的顶部中央设置有所述肥料颗粒的进料口101,所述进料口101为圆形,所述壳体100的上部设置有出气口102,所述壳体100的下部设置有出料口103和进气口104;通过进气口104向壳体100内通入热风,在热风的作用下,将肥料颗粒表面的包衣剂进行固化,之后热风从出气口102排出。
分料盒110,其为上小下大的圆台形,所述分料盒110的轴线与所述壳体100的轴线重合,所述分料盒110设置在所述进料口101的下方,且所述分料盒110的顶部的直径小于所述进料口101的直径,所述分料盒110的底部的直径大于所述进料口101的直径;从进料口101进来的肥料颗粒顺着分料盒110的锥面向下滑动。
多根连接杆120,其沿所述分料盒110的顶部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所述连接杆120的一端与所述分料盒110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120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100的顶部的内壁固定连接,以固定所述分料盒110;
挡板130,其为圆筒形,所述挡板130设置在所述壳体100内,套设在所述分料盒110和所述连接杆120外部,所述挡板130的轴线与所述壳体100的轴线重合,所述挡板130的顶部与所述壳体100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挡板130的底部的高度低于所述分料盒110的底部的高度,所述挡板130与所述分料盒110底部间的距离设置为当所述肥料颗粒沿着所述分料盒110的外壁向下运动后,所述肥料颗粒能接触所述挡板130的内壁;顺着分料盒110的锥面向下滑动的肥料颗粒碰到挡板130后,运动方向改变,在挡板130的作用下会沿竖直方向向下。
甩液盒140,其设置在所述分料盒110的下方,所述甩液盒140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形,所述甩液盒140的轴线与所述壳体100的轴线重合,所述甩液盒140的侧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甩液盒140内部连通,所述甩液盒140的底部中央设置有一开口141,所述开口141为圆形,所述甩液盒140的直径小于所述分料盒110的底部的直径;旋转轴150在动力的驱动下带动甩液盒140旋转,甩液盒140中的包衣剂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通孔甩出,在壳体100内形成水幕,喷洒到向下的肥料颗粒的表面,包衣剂在热风的作用下,固化后包覆在肥料颗粒的表面。
支撑柱142,其为圆筒体形,所述支撑柱142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所述甩液盒140的内部,所述支撑柱142的内径与所述开口141的直径相等,所述支撑柱142的底部与所述甩液盒140的底部固定连接,且所述支撑柱142的底部的圆心与所述开口141的圆心重合;将料斗搁置在支撑柱142上,能对进液管170进行固定,也能防止进入甩液盒140中的包衣剂从甩液盒140底部的开口141中流出。
旋转轴150,其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旋转轴150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进料口101和所述分料盒110的轴线,并与所述甩液盒140的顶部固定连接,以及与所述分料盒110可转动地连接,所述旋转轴150的另一端在动力驱动下带动所述甩液盒140旋转;例如,可将旋转轴150的另一端与一电机连接,通过电机带动旋转轴150转动,从而带动甩液盒140转动。
储液池160,其设置在所述壳体100外部,所述储液池160内设置有容纳包衣剂的空腔;将包衣剂升高到适宜的温度后,储存在储液池160中。
进液管170,其各处的横截面均为圆形且直径相等,所述进液管170的一端与所述储液池160连通,所述进液管170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壳体100的侧壁、所述开口141和所述支撑柱142的轴线,并延伸至与所述支撑柱142的顶部齐平,所述进液管170与所述甩液盒140可转动地连接;这样,甩液盒140在旋转时,不会带着进液管170一起转动。
水泵171,其设置在所述进液管170上;包衣剂通过水泵171泵入甩液盒140和环形水管180中。
料斗,其为上大下小的圆台形,所述料斗内部中空,且顶部和底部均敞开,所述料斗的底部的内径与所述进液管170的内径相等,所述料斗的底部与所述进液管17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并连通,且所述料斗的底部的圆心与所述进液管170的另一端的圆心重合,所述料斗的顶部与所述甩液盒140的顶部不接触,且所述料斗的顶部的外径大于所述支撑柱142的外径;进液管170中的包衣剂通过料斗后,流入甩液盒140中。
环形水管180,其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环形水管180为圆环形,且圆心在所述壳体100的轴线上,所述环形水管180的高度低于所述甩液盒140的顶部的高度,所述环形水管180上设置有一入水口181,所述入水口181与所述进液管170连通,所述环形水管180的内壁上间隔设置有多根支管182,所述支管182与所述环形水管180内部连通,所述支管182的自由端朝向所述环形水管180的圆心,且每根所述支管182的自由端到所述环形水管180的圆心的距离均相等,所述挡板130在所述壳体100的底部的竖直投影位于各个所述支管182在所述壳体100的底部的竖直投影所围成的区间的内部;
集料板190,其为椭圆形,所述集料板190倾斜设置在所述环形水管180和所述甩液盒140的下方,且所述集料板190在所述壳体100的底部的竖直投影与所述壳体100的底部重合,所述集料板190与所述壳体100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集料板190上位置较低的一端与所述出料口103连接,所述进气口104设置在所述集料板190的上方。
包衣机在使用时,将肥料颗粒从进料口101倒入,经分料盒110分散后,碰到挡板130,再竖直向下落,经甩液盒140甩出的包衣剂和环形水管180喷出的包衣剂进行包衣后(从肥料颗粒的正面和反面同时喷),在热风的作用下,包衣剂进行固化,包覆在肥料颗粒上,包衣后的肥料颗粒落在集料板190上,从出料口103进行收集。热风的温度应小于肥料颗粒中各种酶的失活温度,保证在包衣过程中,肥料颗粒中的有效成分不失活。
所述的固碳酶增效水溶肥料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包衣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
腰果酚含量为85wt.%的腰果油65份、六亚甲基四胺3.5份、聚四氢呋喃二醇50份、甲苯二异氰酸酯20份和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0.3份;
所述包衣剂的制备方法为:
将腰果油、六亚甲基四胺和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在反应釜中混合,搅拌均匀后,加热至150℃,保温反应3h,冷却至40℃后,加入聚四氢呋喃二醇和甲苯二异氰酸酯,搅拌均匀,再冷却至室温,即得包衣剂。包衣剂能在肥料颗粒表面形成一种高分子微孔膜,施肥过程中,通过自然的温度差、湿度差、包膜内外浓度差,减缓养分的释放速度,缓释效果显著,可长效地为作物提供养分。
实施例3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碳酶增效水溶肥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
尿素30.9份、磷酸二氢钾32.5份、硝酸钾42.5份、磷酸二氢铵29.25份、硫酸钾27.5份、微量元素肥料2份、固碳酶1.125份、表面活性剂0.95份和螯合剂1.1份。
所述的固碳酶增效水溶肥料中,所述固碳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主酶27.5份、辅酶20份、小分子有机酸35份和多糖12.5份;其中,所述主酶为藻蓝蛋白酶;所述辅酶包括TPP辅酶、辅酶Ⅰ、辅酶Ⅱ、黄素酶、辅酶A、辅酶F和溶菌酶。
所述的固碳酶增效水溶肥料中,所述小分子有机酸包括柠檬酸、乳酸、乙酰丙酸、腐殖酸和二氨基庚二酸;所述多糖包括藻类多糖、低聚木糖和肽聚糖。
所述的固碳酶增效水溶肥料中,所述辅酶包括TPP辅酶、辅酶Ⅰ、辅酶A和溶菌酶,其中,TPP辅酶、辅酶Ⅰ、辅酶A和溶菌酶的重量比为3:1:1:5。
所述的固碳酶增效水溶肥料中,所述小分子有机酸包括乳酸和二氨基庚二酸,其中,乳酸和二氨基庚二酸的重量比为1:1。
所述的固碳酶增效水溶肥料中,所述多糖包括藻类多糖和肽聚糖,其中,藻类多糖和肽聚糖的重量比为2:1。
所述的固碳酶增效水溶肥料中,所述螯合剂为柠檬酸;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葡萄糖苷。
一种固碳酶增效水溶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29.25重量份的磷酸二氢铵、32.5重量份的磷酸二氢钾、42.5重量份的硝酸钾和27.5重量份的硫酸钾混合后,粉碎至50目,得到第一混合物,备用;
步骤二、将30.9重量份的尿素粉碎至50目,得到第二混合物,备用;
步骤三、将1.1重量份的螯合剂和2重量份的微量元素肥料混合后,粉碎至50目,得到第三混合物,备用;
步骤四、将1.125重量份的固碳酶与所述第一混合物、所述第二混合物和所述第三混合物混合均匀,得到第四混合物,备用;
步骤五、将0.95重量份的表面活性剂与所述第四混合物混合均匀,得到肥料颗粒。
所述的固碳酶增效水溶肥料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五之后,还包括:
步骤六、将所述肥料颗粒置于包衣机中进行包衣,得到包衣后的肥料颗粒;
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包衣机包括:
壳体100,其为圆柱体形,所述壳体100内部中空,所述壳体100的顶部中央设置有所述肥料颗粒的进料口101,所述进料口101为圆形,所述壳体100的上部设置有出气口102,所述壳体100的下部设置有出料口103和进气口104;通过进气口104向壳体100内通入热风,在热风的作用下,将肥料颗粒表面的包衣剂进行固化,之后热风从出气口102排出。
分料盒110,其为上小下大的圆台形,所述分料盒110的轴线与所述壳体100的轴线重合,所述分料盒110设置在所述进料口101的下方,且所述分料盒110的顶部的直径小于所述进料口101的直径,所述分料盒110的底部的直径大于所述进料口101的直径;从进料口101进来的肥料颗粒顺着分料盒110的锥面向下滑动。
多根连接杆120,其沿所述分料盒110的顶部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所述连接杆120的一端与所述分料盒110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120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100的顶部的内壁固定连接,以固定所述分料盒110;
挡板130,其为圆筒形,所述挡板130设置在所述壳体100内,套设在所述分料盒110和所述连接杆120外部,所述挡板130的轴线与所述壳体100的轴线重合,所述挡板130的顶部与所述壳体100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挡板130的底部的高度低于所述分料盒110的底部的高度,所述挡板130与所述分料盒110底部间的距离设置为当所述肥料颗粒沿着所述分料盒110的外壁向下运动后,所述肥料颗粒能接触所述挡板130的内壁;顺着分料盒110的锥面向下滑动的肥料颗粒碰到挡板130后,运动方向改变,在挡板130的作用下会沿竖直方向向下。
甩液盒140,其设置在所述分料盒110的下方,所述甩液盒140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形,所述甩液盒140的轴线与所述壳体100的轴线重合,所述甩液盒140的侧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甩液盒140内部连通,所述甩液盒140的底部中央设置有一开口141,所述开口141为圆形,所述甩液盒140的直径小于所述分料盒110的底部的直径;旋转轴150在动力的驱动下带动甩液盒140旋转,甩液盒140中的包衣剂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通孔甩出,在壳体100内形成水幕,喷洒到向下的肥料颗粒的表面,包衣剂在热风的作用下,固化后包覆在肥料颗粒的表面。
支撑柱142,其为圆筒体形,所述支撑柱142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所述甩液盒140的内部,所述支撑柱142的内径与所述开口141的直径相等,所述支撑柱142的底部与所述甩液盒140的底部固定连接,且所述支撑柱142的底部的圆心与所述开口141的圆心重合;将料斗搁置在支撑柱142上,能对进液管170进行固定,也能防止进入甩液盒140中的包衣剂从甩液盒140底部的开口141中流出。
旋转轴150,其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旋转轴150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进料口101和所述分料盒110的轴线,并与所述甩液盒140的顶部固定连接,以及与所述分料盒110可转动地连接,所述旋转轴150的另一端在动力驱动下带动所述甩液盒140旋转;例如,可将旋转轴150的另一端与一电机连接,通过电机带动旋转轴150转动,从而带动甩液盒140转动。
储液池160,其设置在所述壳体100外部,所述储液池160内设置有容纳包衣剂的空腔;将包衣剂升高到适宜的温度后,储存在储液池160中。
进液管170,其各处的横截面均为圆形且直径相等,所述进液管170的一端与所述储液池160连通,所述进液管170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壳体100的侧壁、所述开口141和所述支撑柱142的轴线,并延伸至与所述支撑柱142的顶部齐平,所述进液管170与所述甩液盒140可转动地连接;这样,甩液盒140在旋转时,不会带着进液管170一起转动。
水泵171,其设置在所述进液管170上;包衣剂通过水泵171泵入甩液盒140和环形水管180中。
料斗,其为上大下小的圆台形,所述料斗内部中空,且顶部和底部均敞开,所述料斗的底部的内径与所述进液管170的内径相等,所述料斗的底部与所述进液管17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并连通,且所述料斗的底部的圆心与所述进液管170的另一端的圆心重合,所述料斗的顶部与所述甩液盒140的顶部不接触,且所述料斗的顶部的外径大于所述支撑柱142的外径;进液管170中的包衣剂通过料斗后,流入甩液盒140中。
环形水管180,其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环形水管180为圆环形,且圆心在所述壳体100的轴线上,所述环形水管180的高度低于所述甩液盒140的顶部的高度,所述环形水管180上设置有一入水口181,所述入水口181与所述进液管170连通,所述环形水管180的内壁上间隔设置有多根支管182,所述支管182与所述环形水管180内部连通,所述支管182的自由端朝向所述环形水管180的圆心,且每根所述支管182的自由端到所述环形水管180的圆心的距离均相等,所述挡板130在所述壳体100的底部的竖直投影位于各个所述支管182在所述壳体100的底部的竖直投影所围成的区间的内部;
集料板190,其为椭圆形,所述集料板190倾斜设置在所述环形水管180和所述甩液盒140的下方,且所述集料板190在所述壳体100的底部的竖直投影与所述壳体100的底部重合,所述集料板190与所述壳体100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集料板190上位置较低的一端与所述出料口103连接,所述进气口104设置在所述集料板190的上方。
包衣机在使用时,将肥料颗粒从进料口101倒入,经分料盒110分散后,碰到挡板130,再竖直向下落,经甩液盒140甩出的包衣剂和环形水管180喷出的包衣剂进行包衣后(从肥料颗粒的正面和反面同时喷),在热风的作用下,包衣剂进行固化,包覆在肥料颗粒上,包衣后的肥料颗粒落在集料板190上,从出料口103进行收集。热风的温度应小于肥料颗粒中各种酶的失活温度,保证在包衣过程中,肥料颗粒中的有效成分不失活。
所述的固碳酶增效水溶肥料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包衣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
腰果酚含量为67.5wt.%的腰果油47.5份、六亚甲基四胺2份、聚四氢呋喃二醇40份、甲苯二异氰酸酯17.5份和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0.2份;
所述包衣剂的制备方法为:
将腰果油、六亚甲基四胺和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在反应釜中混合,搅拌均匀后,加热至130℃,保温反应2h,冷却至35℃后,加入聚四氢呋喃二醇和甲苯二异氰酸酯,搅拌均匀,再冷却至室温,即得包衣剂。包衣剂能在肥料颗粒表面形成一种高分子微孔膜,施肥过程中,通过自然的温度差、湿度差、包膜内外浓度差,减缓养分的释放速度,缓释效果显著,可长效地为作物提供养分。
实施例4
一种固碳酶增效水溶肥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尿素56.5份、磷酸二氢铵18份、硝酸钾22.5份、四水八硼酸钠0.5份、七水硫酸锌0.55份、固碳酶1.1份、表面活性剂0.5份和螯合剂0.35份。
其中,
固碳酶包括质量分数为25%的主酶、25%的辅酶、40%的小分子有机酸和10%的多糖。
主酶包括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和藻蓝蛋白酶,两者的重量比为1:2。
辅酶包括TPP辅酶、辅酶Ⅰ、辅酶A和溶菌酶,四者的重量比为3:1:1:5。
小分子有机酸包括乳酸和二氨基庚二酸,两者的重量比为1:1。
多糖包括藻类多糖和肽聚糖,两者的重量比为2:1。
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葡萄糖苷。
螯合剂为柠檬酸。
一种固碳酶增效水溶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计量好的磷酸二氢铵和硝酸钾混合后粉碎至50目;
(2)将计量好的尿素粉碎至50目;
(3)将计量好的螯合剂、四水八硼酸钠和七水硫酸锌混合后粉碎至50目;
(4)将固碳酶与步骤(1)、步骤(2)和步骤(3)中得到的物质混合均匀;
(5)将表面活性剂加入步骤(4)中得到的物质中,混合均匀后,即得本发明产品,计量分装即可得成品。
本产品的技术指标:30-10-10+TE0.2
实施例5
一种固碳酶增效水溶肥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尿素25.5份、磷酸二氢钾21.5份、硝酸钾50.3份、四水八硼酸钠0.5份、七水硫酸锌0.5份、固碳酶1.2份、表面活性剂0.25份和螯合剂0.25份。
其中,
固碳酶包括质量分数为30%的主酶、25%的辅酶、30%的小分子有机酸和15%的多糖。
主酶包括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和藻蓝蛋白酶,两者的重量比为1:2。
辅酶包括TPP辅酶、辅酶Ⅰ、辅酶A和溶菌酶,四者的重量比为3:1:1:5。
小分子有机酸包括乳酸和二氨基庚二酸,两者的重量比为1:1。
多糖包括藻类多糖和肽聚糖,两者的重量比为2:1。
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葡萄糖苷。
螯合剂为柠檬酸。
一种固碳酶增效水溶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计量好的磷酸二氢钾和硝酸钾混合后粉碎至50目;
(2)将计量好的尿素粉碎至50目;
(3)将计量好的螯合剂、四水八硼酸钠和七水硫酸锌混合后粉碎至50目;
(4)将固碳酶与步骤(1)、步骤(2)和步骤(3)中得到的物质混合均匀;
(5)将表面活性剂加入步骤(4)中得到的物质中,混合均匀后,即得本发明产品,计量分装即可得成品。
本产品的技术指标:20-10-30+TE0.2
实施例6
一种固碳酶增效水溶肥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尿素6.5份、磷酸二氢钾18.5份、硝酸钾71.5份、四水八硼酸钠1.0份、七水硫酸锌0.5份、固碳酶1.5份、表面活性剂0.25份和螯合剂0.25份。
其中,
固碳酶包括质量分数为35%的主酶、20%的辅酶、28%的小分子有机酸和17%的多糖。
主酶包括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和藻蓝蛋白酶,两者的重量比为1:2。
辅酶包括TPP辅酶、辅酶Ⅰ、辅酶A和溶菌酶,四者的重量比为3:1:1:5。
小分子有机酸包括乳酸和二氨基庚二酸,两者的重量比为1:1。
多糖包括藻类多糖和肽聚糖,两者的重量比为2:1。
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葡萄糖苷。
螯合剂为柠檬酸。
一种固碳酶增效水溶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计量好的磷酸二氢钾和硝酸钾混合后粉碎至50目;
(2)将计量好的尿素粉碎至50目;
(3)将计量好的螯合剂、四水八硼酸钠和七水硫酸锌混合后粉碎至50目;
(4)将固碳酶与步骤(1)、步骤(2)和步骤(3)中得到的物质混合均匀;
(5)将表面活性剂加入步骤(4)中得到的物质中,混合均匀后,即得本发明产品,计量分装即可得成品。
本产品的技术指标:13-9-39+TE0.3
实施例7
一种固碳酶增效水溶肥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尿素18.5份、磷酸二氢铵35.0份、硝酸钾43.5份、四水八硼酸钠0.75份、七水硫酸锌0.75份、固碳酶1.0份、表面活性剂0.25份和螯合剂0.25份。
其中,
固碳酶包括质量分数为35%的主酶、20%的辅酶、25%的小分子有机酸和20%的多糖。
主酶包括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和藻蓝蛋白酶,两者的重量比为1:2。
辅酶包括TPP辅酶、辅酶Ⅰ、辅酶A和溶菌酶,四者的重量比为3:1:1:5。
小分子有机酸包括乳酸和二氨基庚二酸,两者的重量比为1:1。
多糖包括藻类多糖和肽聚糖,两者的重量比为2:1。
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葡萄糖苷。
螯合剂为柠檬酸。
一种固碳酶增效水溶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计量好的磷酸二氢铵和硝酸钾混合后粉碎至50目;
(2)将计量好的尿素粉碎至50目;
(3)将计量好的螯合剂、四水八硼酸钠和七水硫酸锌混合后粉碎至50目;
(4)将固碳酶与步骤(1)、步骤(2)和步骤(3)中得到的物质混合均匀;
(5)将表面活性剂加入步骤(4)中得到的物质中,混合均匀后,即得本发明产品,计量分装即可得成品。
本产品的技术指标:20-20-20+TE0.3
实施例8
一种固碳酶增效水溶肥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尿素4.8份、磷酸二氢铵58.0份、磷酸二氢钾21.2硝酸钾14.0份、四水八硼酸钠0.5份、七水硫酸锌0.5份、固碳酶0.5份、表面活性剂0.25份和螯合剂0.25份。
其中,
固碳酶包括质量分数为35%的主酶、15%的辅酶、30%的小分子有机酸和20%的多糖。
主酶包括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和藻蓝蛋白酶,两者的重量比为1:2。
辅酶包括TPP辅酶、辅酶Ⅰ、辅酶A和溶菌酶,四者的重量比为3:1:1:5。
小分子有机酸包括乳酸和二氨基庚二酸,两者的重量比为1:1。
多糖包括藻类多糖和肽聚糖,两者的重量比为2:1。
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葡萄糖苷。
螯合剂为柠檬酸。
一种固碳酶增效水溶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计量好的磷酸二氢铵和硝酸钾混合后粉碎至50目;
(2)将计量好的尿素粉碎至50目;
(3)将计量好的螯合剂、四水八硼酸钠和七水硫酸锌混合后粉碎至50目;
(4)将固碳酶与步骤(1)、步骤(2)和步骤(3)中得到的物质混合均匀;
(5)将表面活性剂加入步骤(4)中得到的物质中,混合均匀后,即得本发明产品,计量分装即可得成品。
本产品的技术指标:10-45-15+TE0.20
实施例9
一种固碳酶增效水溶肥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尿素33.5份、磷酸二氢铵15.0份、硫酸钾47.5份、四水八硼酸钠1.5份、七水硫酸锌1.0份、固碳酶0.5份、表面活性剂0.25份和螯合剂0.75份。
其中,
固碳酶包括质量分数为30%的主酶、25%的辅酶、25%的小分子有机酸和20%的多糖。
主酶包括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和藻蓝蛋白酶,两者的重量比为1:2。
辅酶包括TPP辅酶、辅酶Ⅰ、辅酶A和溶菌酶,四者的重量比为3:1:1:5。
小分子有机酸包括乳酸和二氨基庚二酸,两者的重量比为1:1。
多糖包括藻类多糖和肽聚糖,两者的重量比为2:1。
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葡萄糖苷。
螯合剂为柠檬酸。
一种固碳酶增效水溶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计量好的磷酸二氢铵和硝酸钾混合后粉碎至50目;
(2)将计量好的尿素粉碎至50目;
(3)将计量好的螯合剂、四水八硼酸钠和七水硫酸锌混合后粉碎至50目;
(4)将固碳酶与步骤(1)、步骤(2)和步骤(3)中得到的物质混合均匀;
(5)将表面活性剂加入步骤(4)中得到的物质中,混合均匀后,即得本发明产品,计量分装即可得成品。
本产品的技术指标:17-9-25+TE0.5
对比例1
以金正大含螯合态营养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技术指标:16-8-34+TE)作为对照组,将实施例4-9制备的产品与对照组进行对比,以大棚番茄作为试验作物,在大棚番茄田间设立7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为20平方米,随机对小区进行分组,将实施例4-9制备的产品和对照组分别与水按重量比为1:800混合后滴灌,滴灌量为5kg/亩,间隔10-12天滴灌一次,连续2次,每种产品每次对应同一小区。试验时间2014年4月5日-5月20日,试验结果如表1。
表1番茄田间试验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施用实施例4-9制备的产品较对照组,番茄的株高较高,平均每株挂果数较多,平均单果重量增加,每株根系数增多,增产较明显。
对比例2
以金正大含螯合态营养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技术指标:16-8-34+TE)作为对照组,将实施例4-9制备的产品与对照组进行对比,以西瓜作为试验作物,在西瓜田间设立7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为45平方米,随机对小区进行分组,于伸蔓期、座瓜后和膨大期,按2.5公斤/亩冲施,间隔15天冲施一次,连续2次。试验时间2014年4月20日-6月10日,试验结果如表2。
表2西瓜田间试验结果
从表2可以看出,施用实施例4-9制备的产品较对照组,西瓜叶色浓绿,平均单果重量增加,抗病性好,阶段产量提高,增产明显。
对比例3
2014年在烟台市,以芳润月子肥作为对照组,将实施例4-9制备的产品与对照组进行对比,以树龄为12年的栖霞苹果树作为试验作物,在苹果树田间设立7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为30平方米,随机对小区进行分组,在套袋后至套袋后40天,将实施例4-9制备的产品和对照组分别与水按重量比为1:800混合后滴灌,滴灌量为10kg/亩,间隔15天一次,连续3次,试验结果如表3。
表3苹果田间试验结果
从表3可以看出,施用实施例4-9制备的产品较对照组,苹果产量增加,且增加幅度较大。
对比例4
2014年在山东滨州以陕西凯罗肥业大量元素水剂水溶肥料(技术指标:14-8-38)作为对照组,将实施例4-9制备的产品与对照组进行对比,以地膜棉花作为试验作物,在棉花田间立7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为33.3平方米,随机对小区进行分组,在现蕾后至花铃期,将实施例4-9制备的产品和对照组分别与水按重量比为1:800混合后滴灌,滴灌量为5kg/亩,间隔15天一次,连续4次,增产数据以棉花籽棉计算,试验结果如表4。
表4棉花田间试验结果
从表4可以看出,施用实施例4-9制备的产品较对照组,籽棉产量增加幅度较大。
试验1
将50克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制备的肥料浸泡在250克水中,保持恒温为25℃,浸泡24h后,测定初期养分释放率分别为11.5%、12.3%和11.8%,浸泡28天后,测定累积养分释放率分别为72.6%、73.8%和72.9%。
其中,初期养分释放率是指在缓释肥料生产过程中总有一部分养分没有缓释效果而提前释放出来,这部分养分占该养分总量的质量分数,以该养分在25℃静水中浸提24h的释放量占该养分总量的质量分数表示。国家标准中初期养分释放率小于等于15%。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制备的肥料均符合要求。
累积养分释放率是指某种缓释养分在一段时期内的累积释放量占该养分总量的质量分数,以该养分在25℃静水中某一时期内各连续时段养分释放量的总和占该养分总量的质量分数表示。国家标准中28天的累积养分释放率小于等于80%。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制备的肥料均符合要求。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和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固碳酶增效水溶肥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
尿素4.8-57份、磷酸二氢钾0-65份、硝酸钾10-75份、磷酸二氢铵0-58.5份、硫酸钾0-55份、微量元素肥料1-3份、固碳酶0.25-2份、表面活性剂0.2-0.75份和螯合剂0.2-2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碳酶增效水溶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碳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主酶20-35份、辅酶15-25份、小分子有机酸25-45份和多糖5-20份;其中,所述主酶包括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和藻蓝蛋白酶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所述辅酶包括TPP辅酶、辅酶Ⅰ、辅酶Ⅱ、黄素酶、辅酶A、辅酶F和溶菌酶中的至少两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碳酶增效水溶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分子有机酸包括柠檬酸、乳酸、乙酰丙酸、腐殖酸和二氨基庚二酸中的至少两种;所述多糖包括藻类多糖、低聚木糖和肽聚糖中的至少两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碳酶增效水溶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辅酶包括TPP辅酶、辅酶Ⅰ、辅酶A和溶菌酶,其中,TPP辅酶、辅酶Ⅰ、辅酶A和溶菌酶的重量比为3:1:1:5。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碳酶增效水溶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分子有机酸包括乳酸和二氨基庚二酸,其中,乳酸和二氨基庚二酸的重量比为1:1。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碳酶增效水溶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糖包括藻类多糖和肽聚糖,其中,藻类多糖和肽聚糖的重量比为2: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碳酶增效水溶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螯合剂为柠檬酸;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葡萄糖苷。
8.一种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碳酶增效水溶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0-58.5重量份的磷酸二氢铵、0-65重量份的磷酸二氢钾、10-75重量份的硝酸钾和0-55重量份的硫酸钾混合后,粉碎至40-60目,得到第一混合物,备用;
步骤二、将4.8-57重量份的尿素粉碎至40-60目,得到第二混合物,备用;
步骤三、将0.2-2重量份的螯合剂和1-3重量份的微量元素肥料混合后,粉碎至40-60目,得到第三混合物,备用;
步骤四、将0.25-2重量份的固碳酶与所述第一混合物、所述第二混合物和所述第三混合物混合均匀,得到第四混合物,备用;
步骤五、将0.2-0.75重量份的表面活性剂与所述第四混合物混合均匀,得到肥料颗粒。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固碳酶增效水溶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之后,还包括:
步骤六、将所述肥料颗粒置于包衣机中进行包衣,得到包衣后的肥料颗粒;
其中,所述包衣机包括:
壳体,其为圆柱体形,所述壳体内部中空,所述壳体的顶部中央设置有所述肥料颗粒的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为圆形,所述壳体的上部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壳体的下部设置有出料口和进气口;
分料盒,其为上小下大的圆台形,所述分料盒的轴线与所述壳体的轴线重合,所述分料盒设置在所述进料口的下方,且所述分料盒的顶部的直径小于所述进料口的直径,所述分料盒的底部的直径大于所述进料口的直径;
多根连接杆,其沿所述分料盒的顶部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分料盒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的顶部的内壁固定连接,以固定所述分料盒;
挡板,其为圆筒形,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套设在所述分料盒和所述连接杆外部,所述挡板的轴线与所述壳体的轴线重合,所述挡板的顶部与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挡板的底部的高度低于所述分料盒的底部的高度,所述挡板与所述分料盒底部间的距离设置为当所述肥料颗粒沿着所述分料盒的外壁向下运动后,所述肥料颗粒能接触所述挡板的内壁;
甩液盒,其设置在所述分料盒的下方,所述甩液盒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形,所述甩液盒的轴线与所述壳体的轴线重合,所述甩液盒的侧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甩液盒内部连通,所述甩液盒的底部中央设置有一开口,所述开口为圆形,所述甩液盒的直径小于所述分料盒的底部的直径;
支撑柱,其为圆筒体形,所述支撑柱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所述甩液盒的内部,所述支撑柱的内径与所述开口的直径相等,所述支撑柱的底部与所述甩液盒的底部固定连接,且所述支撑柱的底部的圆心与所述开口的圆心重合;
旋转轴,其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旋转轴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进料口和所述分料盒的轴线,并与所述甩液盒的顶部固定连接,以及与所述分料盒可转动地连接,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在动力驱动下带动所述甩液盒旋转;
储液池,其设置在所述壳体外部,所述储液池内设置有容纳包衣剂的空腔;
进液管,其各处的横截面均为圆形且直径相等,所述进液管的一端与所述储液池连通,所述进液管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壳体的侧壁、所述开口和所述支撑柱的轴线,并延伸至与所述支撑柱的顶部齐平,所述进液管与所述甩液盒可转动地连接;
水泵,其设置在所述进液管上;
料斗,其为上大下小的圆台形,所述料斗内部中空,且顶部和底部均敞开,所述料斗的底部的内径与所述进液管的内径相等,所述料斗的底部与所述进液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并连通,且所述料斗的底部的圆心与所述进液管的另一端的圆心重合,所述料斗的顶部与所述甩液盒的顶部不接触,且所述料斗的顶部的外径大于所述支撑柱的外径;
环形水管,其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环形水管为圆环形,且圆心在所述壳体的轴线上,所述环形水管的高度低于所述甩液盒的顶部的高度,所述环形水管上设置有一入水口,所述入水口与所述进液管连通,所述环形水管的内壁上间隔设置有多根支管,所述支管与所述环形水管内部连通,所述支管的自由端朝向所述环形水管的圆心,且每根所述支管的自由端到所述环形水管的圆心的距离均相等,所述挡板在所述壳体的底部的竖直投影位于各个所述支管在所述壳体的底部的竖直投影所围成的区间的内部;
集料板,其为椭圆形,所述集料板倾斜设置在所述环形水管和所述甩液盒的下方,且所述集料板在所述壳体的底部的竖直投影与所述壳体的底部重合,所述集料板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集料板上位置较低的一端与所述出料口连接,所述进气口设置在所述集料板的上方。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固碳酶增效水溶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衣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
腰果酚含量为50-85wt.%的腰果油30-65份、六亚甲基四胺0.5-3.5份、聚四氢呋喃二醇30-50份、甲苯二异氰酸酯15-20份和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0.1-0.3份;
所述包衣剂的制备方法为:
将腰果油、六亚甲基四胺和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在反应釜中混合,搅拌均匀后,加热至110-150℃,保温反应1.5-3h,冷却至30-40℃后,加入聚四氢呋喃二醇和甲苯二异氰酸酯,搅拌均匀,再冷却至室温,即得包衣剂。
CN201610030834.6A 2016-01-18 2016-01-18 固碳酶增效水溶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55238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30834.6A CN105523847A (zh) 2016-01-18 2016-01-18 固碳酶增效水溶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30834.6A CN105523847A (zh) 2016-01-18 2016-01-18 固碳酶增效水溶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23847A true CN105523847A (zh) 2016-04-27

Family

ID=55766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30834.6A Pending CN105523847A (zh) 2016-01-18 2016-01-18 固碳酶增效水溶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23847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85919A (zh) * 2017-08-10 2017-10-24 糖化实业(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的水溶肥料及应用
CN107500941A (zh) * 2017-10-16 2017-12-22 山东森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调和肥
CN108424335A (zh) * 2017-02-15 2018-08-21 南京禾瑞中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碳促技术
CN110283017A (zh) * 2019-06-25 2019-09-27 安徽伽雅生态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添加微碳制剂和复合活性酶的复合肥及其制备工艺
CN113480378A (zh) * 2021-08-12 2021-10-08 中农新科(苏州)有机循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碧螺春茶树专用有机肥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0711A (zh) * 2010-12-10 2011-07-13 北京中农瑞利源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双酶和双酶系列肥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
CN102504171A (zh) * 2011-11-09 2012-06-20 福建师范大学 一种缓释肥料包膜剂的制备方法
CN102557816A (zh) * 2011-11-18 2012-07-11 丁剑兰 多酶体速溶硅肥及其制作方法
CN203333529U (zh) * 2013-06-15 2013-12-11 郑州阿波罗肥业有限公司 一种高塔长效复混肥生产用包膜装置
CN103819270A (zh) * 2014-02-24 2014-05-28 陕西省蒲城美尔果农化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植物增强光合作用的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80525A (zh) * 2014-03-04 2014-06-25 孙超 保水松土肥料
CN204119767U (zh) * 2014-08-06 2015-01-28 山东祥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玉米种子包衣装置
CN104892041A (zh) * 2015-05-26 2015-09-09 德州鑫桥农化有限公司 应用于古茶树及其它古树上的生物酶制剂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0711A (zh) * 2010-12-10 2011-07-13 北京中农瑞利源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双酶和双酶系列肥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
CN102504171A (zh) * 2011-11-09 2012-06-20 福建师范大学 一种缓释肥料包膜剂的制备方法
CN102557816A (zh) * 2011-11-18 2012-07-11 丁剑兰 多酶体速溶硅肥及其制作方法
CN203333529U (zh) * 2013-06-15 2013-12-11 郑州阿波罗肥业有限公司 一种高塔长效复混肥生产用包膜装置
CN103819270A (zh) * 2014-02-24 2014-05-28 陕西省蒲城美尔果农化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植物增强光合作用的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80525A (zh) * 2014-03-04 2014-06-25 孙超 保水松土肥料
CN204119767U (zh) * 2014-08-06 2015-01-28 山东祥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玉米种子包衣装置
CN104892041A (zh) * 2015-05-26 2015-09-09 德州鑫桥农化有限公司 应用于古茶树及其它古树上的生物酶制剂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24335A (zh) * 2017-02-15 2018-08-21 南京禾瑞中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碳促技术
CN107285919A (zh) * 2017-08-10 2017-10-24 糖化实业(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的水溶肥料及应用
CN107500941A (zh) * 2017-10-16 2017-12-22 山东森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调和肥
CN110283017A (zh) * 2019-06-25 2019-09-27 安徽伽雅生态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添加微碳制剂和复合活性酶的复合肥及其制备工艺
CN113480378A (zh) * 2021-08-12 2021-10-08 中农新科(苏州)有机循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碧螺春茶树专用有机肥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78624B (zh) 一种有机碳悬浮液体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76863B (zh) 一种保水缓释肥
CN103113157B (zh) 缓释保水复混肥组合物
CN105523847A (zh) 固碳酶增效水溶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41577A (zh) 一种高悬浮度复合液体肥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8546177A (zh) 一种高效沼液有机悬浮液体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87794A (zh) 一种含增效剂的氮磷钾高浓度液体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11778A (zh) 一种塔式熔体造粒双向调控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93214A (zh) 一种以羊栖菜为原料的海藻肥制备方法
CN104926534A (zh) 一种基于分离技术的高纯度壳寡糖缓释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34745A (zh) 一种预防果树裂果的水溶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35725A (zh) 一种环保型包膜水溶性肥料的制备方法
CN100391908C (zh) 用于紫色土区柑橘滴灌系统的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61575A (zh) 一种改善育苗期矿质营养状况的营养添加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94010A (zh) 植物光合作用促进的组合物
CN115028496A (zh) 一种耐盐碱植物生长促进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508609A (zh) 一种促种苗生长的复混肥料配方及生产使用方法
CN103113151A (zh) 一种根治蔬菜果树重茬死苗烂根的生物全元素肥料
CN105819951A (zh) 一种水溶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46296A (zh) 一种海藻肥的制备方法
CN107500921A (zh) 一种高塔生产硝基黄腐酸复合肥的工艺方法及其复合肥
CN106316645A (zh) 一种根菜类蔬菜营养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08768A (zh) 一种保水缓释肥
CN106256194B (zh) 一种棉花秸秆复合基质制备方法
CN107151172A (zh) 一种能够提高结果期黄瓜抗逆境的高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