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19463A - 旋转式螺类苗种增殖系统 - Google Patents

旋转式螺类苗种增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19463A
CN105519463A CN201510942991.XA CN201510942991A CN105519463A CN 105519463 A CN105519463 A CN 105519463A CN 201510942991 A CN201510942991 A CN 201510942991A CN 105519463 A CN105519463 A CN 1055194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leasing
cylinder
mozzle
water inlet
dynam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4299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19463B (zh
Inventor
周永东
王伟定
朱文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Marine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Marine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Marine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Marine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51094299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19463B/zh
Publication of CN1055194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194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194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194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Other Liquid Machine Or Engine Such As Wave Power Us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旋转式螺类苗种增殖系统,旨在提供一种不仅劳动强度低,而且放流均匀性好,可提高螺类苗种的成活率的旋转式螺类苗种增殖系统。它包括设置在船体上的立柱,可沿立柱升降的升降台架,用于上下移动升降台架的升降执行机构及设置在升降台架上并位于升降台架下方的间歇式自放流装置,所述间歇式自放流装置位于船体外侧;所述间歇式自放流装置包括轴线水平设置的定隔离筒、通过转轴杆可转动设置在定隔离筒内的动放流筒及设置在转轴杆上的第一驱动叶轮,所述转轴杆与定隔离筒的轴线重合,所述定隔离筒的外侧面下部设有定放流口,所述动放流筒外侧面上设有动放流口。

Description

旋转式螺类苗种增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放流装置,具体涉及旋转式螺类苗种增殖系统。
背景技术
螺类海洋增殖放流是指螺类在进行人工繁殖育苗后,再将其释放到螺类资源出现衰退的天然海洋水域中,使螺类自然种群得以恢复,再进行合理捕捞的渔业方式。
目前螺类放流通用的方法是将苗种打包后,由运输船运至放流海域,再由人工操作,将苗种集中投放在某一处海域。目前的这种人工螺类放流方法往往会产生放流太过集中的问题,使得苗种不能均匀的播撒到海底,而影响苗种的成活率和生长,影响放流效果。另一方面,人工螺类放流方法不仅劳动强度大,无法大批量放流;而且人员在投放操作过程中受风浪影响还可能发生以外落水的现象,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不仅劳动强度低,而且放流均匀性好,可提高螺类苗种的成活率的旋转式螺类苗种增殖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旋转式螺类苗种增殖系统包括设置在船体上的立柱,可沿立柱升降的升降台架,用于上下移动升降台架的升降执行机构及设置在升降台架上并位于升降台架下方的间歇式自放流装置,所述间歇式自放流装置位于船体外侧;所述间歇式自放流装置包括轴线水平设置的定隔离筒、通过转轴杆可转动设置在定隔离筒内的动放流筒及设置在转轴杆上的第一驱动叶轮,所述转轴杆与定隔离筒的轴线重合,所述定隔离筒的外侧面下部设有定放流口,所述动放流筒外侧面上设有动放流口。
本方案的旋转式螺类苗种增殖系统在船体航行过程中通过水流的流动可以带动第一驱动叶轮转动,进而带动动放流筒转动,从而实现动放流筒每转动一周,完成一次螺类放流(间歇式的放流),因而在船体航行过程中可以将螺类苗种均匀的放流到海域内,提高螺类苗种的成活率。本方案的旋转式螺类苗种增殖系统不仅劳动强度低,而且放流均匀性好,可提高螺类苗种的成活率。
作为优选,升降台架下方设有浮动连接架,且浮动连接架位于船体外侧,浮动连接架包括设置在升降台架上并往下延伸的竖直导杆,可沿竖直导杆升降的浮动台架,设置在竖直导杆上并位于浮动台架上方的上限位挡块,设置在竖直导杆上并位于浮动台架下方的下限位挡块及设置在浮动台架与升降台架之间并可使浮动台架往上移动的拉簧,所述定隔离筒通过第一连接杆固定在浮动台架下方;所述定隔离筒内设有两块竖直隔板,两块竖直隔板将定隔离筒的内腔分隔成左、中、右三个腔体,所述动放流筒位于中腔体内,所述定放流口与中腔体相连通,所述转轴杆包括位于动放流筒左侧的左轴杆及位于动放流筒右侧的右轴杆,左轴杆可转动的设置在竖直隔板上,左轴杆的一端与动放流筒的左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入左腔体内,所述第一驱动叶轮位于左腔体内,且第一驱动叶轮固定在左轴杆上,所述定隔离筒外侧面上设有与左腔体相连通的左进水导流管及左出水导流管;所述右轴杆可转动的设置在竖直隔板上,右轴杆的一端穿过动放流筒的右端并伸入动放流筒内,另一端伸入右腔体内,且右轴杆与动放流筒之间可相对转动,所述动放流筒内设有与转轴杆相平行的拨动杆,且拨动杆靠近动放流筒的内侧面,所述拨动杆通过径向连接杆与右轴杆相连接;所述右轴杆上并位于右腔体内设有第二驱动叶轮,所述定隔离筒外侧面上设有与右腔体相连通的右进水导流管及右出水导流管;所述右进水导流管的端口外侧设有竖直封口板,该竖直封口板通过第二连接杆与升降台架相连接;当浮动台架抵靠在下限位挡块上时,所述竖直封口板位于右进水导流管的上方;当浮动台架抵靠在上限位挡块上时,所述竖直封口板与右进水导流管的端口正对设置,且竖直封口板封遮右进水导流管的端口。
在螺类运输到指定海域的过程中,有部分的螺类会吸附在动放流筒内侧面上,导致放流过程中吸附在动放流筒内侧面上的螺类无法放流到海域内;而本方案结构可以在保证螺类正常放流的同时,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使吸附在动放流筒内侧面上的螺类顺利的放流到海域内。
作为优选,左进水导流管及左出水导流管水平设置,且左进水导流管及左出水导流管的轴线与转轴杆相垂直,所述左进水导流管的端口朝向船头,所述左出水导流管的端口朝向船尾。
作为优选,左进水导流管的端部设有横截面积由船尾往船头方向逐渐增大的左导流口。
作为优选,右进水导流管及右出水导流管水平设置,且右进水导流管及右出水导流管的轴线与转轴杆相垂直,所述右进水导流管的端口朝向船头,所述右出水导流管的端口朝向船尾;所述竖直封口板位于右进水导流管的端口的前侧,竖直封口板与右进水导流管的轴线相垂直。
作为优选,拨动杆上设有若干朝动放流筒内壁延伸的刷毛,且刷毛的端部靠近或抵靠在动放流筒的内壁上。
作为优选,定放流口沿定隔离筒的轴线延伸,所述动放流口沿转轴杆的轴向延伸。
作为优选,升降执行机构为升降气缸。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不仅劳动强度低,而且放流均匀性好,可提高螺类苗种的成活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旋转式螺类苗种增殖系统实际使用过程中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2中B-B处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C-C处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旋转式螺类苗种增殖系统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另一种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D-D处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船体1,升降执行机构2,立柱3、环形限位凸块31,升降台架4、升降导套41,浮动连接架5、竖直导杆51、拉簧52、上限位挡块53、浮动台架54、浮动导套55、下限位挡块56、第一连接杆57,间歇式自放流装置6、定隔离筒61、第一驱动叶轮62、竖直隔板63、左轴杆64、定放流口65、动放流筒66、动放流口67、右轴杆68、径向连接杆610、第二驱动叶轮69、拨动杆611、弧形盖板612、左进水导流管613、左出水导流管614、右进水导流管615、右出水导流管616,竖直封口板7,第二连接杆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旋转式螺类苗种增殖系统包括设置在船体1上的立柱3,可沿立柱升降的升降台架4,用于上下移动升降台架的升降执行机构2及设置在升降台架上并位于升降台架下方的间歇式自放流装置6。升降台架上设有与立柱配合的升降导套41。立柱上并位于升降导套下方设有环形限位凸块31。升降执行机构为升降气缸。
升降台架下方设有浮动连接架5。浮动连接架位于船体外侧。浮动连接架包括设置在升降台架上并往下延伸的竖直导杆51,可沿竖直导杆升降的浮动台架54,设置在竖直导杆上并位于浮动台架上方的上限位挡块53,设置在竖直导杆上并位于浮动台架下方的下限位挡块56及设置在浮动台架与升降台架之间并可使浮动台架往上移动的拉簧52。拉簧的下端与浮动台架相连接,上端与升降台架相连接。浮动台架上设有与竖直导杆相配合的浮动导套55,且浮动导套位于上限位挡块与下限位挡块之间。
如图1、图2所示,间歇式自放流装置位于船体外侧。间歇式自放流装置包括轴线水平设置的定隔离筒61、通过转轴杆可转动设置在定隔离筒内的动放流筒66及设置在转轴杆上的第一驱动叶轮62。定隔离筒通过第一连接杆57固定在浮动台架下方。动放流筒与转轴杆同轴。转轴杆与定隔离筒的轴线重合。定隔离筒的内径与动放流筒的内径之差为5-10mm。定隔离筒的外侧面下部设有定放流口65。定隔离筒的外侧面上部设有放料口,且放料口上设有弧形盖板612。弧形盖板的轴线与定隔离筒的轴线重合。动放流筒外侧面上设有动放流口67。定放流口沿定隔离筒的轴线延伸。定放流口的轴向长度大于动放流筒的轴向长度。动放流筒的两端位于定放流口的两端之间。动放流口沿转轴杆的轴向延伸。动放流筒每转动一周,动放流口与定放流口连通一次。
定隔离筒内设有两块竖直隔板63。两块竖直隔板将定隔离筒的内腔分隔成左、中、右三个腔体。动放流筒位于中腔体内。定放流口位于两块竖直隔板之间,且定放流口与中腔体相连通。
如图2、图3所示,转轴杆包括位于动放流筒左侧的左轴杆64及位于动放流筒右侧的右轴杆68。左轴杆与右轴杆同轴。左轴杆可转动的设置在竖直隔板上。左轴杆的一端与动放流筒的左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入左腔体内。第一驱动叶轮位于左腔体内,且第一驱动叶轮固定在左轴杆上。定隔离筒外侧面上设有与左腔体相连通的左进水导流管613及左出水导流管614。左进水导流管及左出水导流管水平设置,且左进水导流管及左出水导流管的轴线与转轴杆相垂直。左进水导流管及左出水导流管沿定隔离筒的切向延伸。左进水导流管的端口朝向船头。左出水导流管的端口朝向船尾。左进水导流管的端部设有横截面积由船尾往船头方向逐渐增大的左导流口。
如图2、图4所示,右轴杆68可转动的设置在竖直隔板上。右轴杆的一端穿过动放流筒的右端并伸入动放流筒内,另一端伸入右腔体内。右轴杆与动放流筒之间可相对转动,具体说是,动放流筒的右端设有轴孔,右轴杆的一端穿过该轴孔。动放流筒内设有与转轴杆相平行的拨动杆611,且拨动杆靠近动放流筒的内侧面。拨动杆通过径向连接杆610与位于动放流筒内的右轴杆相连接。拨动杆上设有若干朝动放流筒内壁延伸的刷毛,且刷毛的端部靠近或抵靠在动放流筒的内壁上。
右轴杆上并位于右腔体内设有第二驱动叶轮69。第二驱动叶轮与第一驱动叶轮外径相同。定隔离筒外侧面上设有与右腔体相连通的右进水导流管615及右出水导流管616。右进水导流管及右出水导流管水平设置,且右进水导流管及右出水导流管的轴线与转轴杆相垂直。右进水导流管及右出水导流管沿定隔离筒的切向延伸。右进水导流管的端口朝向船头。右出水导流管的端口朝向船尾。左进水导流管与右出水导流管的横截面积大小相同。右出水导流管与左出水导流管的横截面积大小相同。
右进水导流管的端口外侧设有竖直封口板7,具体说是,竖直封口板位于右进水导流管的端口的前侧。竖直封口板与右进水导流管的轴线相垂直。右进水导流管的端面与竖直封口板相平行,且右进水导流管的端面与竖直封口板之间的间距为5-10mm。竖直封口板通过第二连接杆8与升降台架相连接。
如图1、图2、图4所示,当浮动台架抵靠在下限位挡块上时,竖直封口板位于右进水导流管的上方;具体说是,当浮动台架上的浮动导套抵靠在下限位挡块上时,竖直封口板位于右进水导流管的上方。
如图5、图6所示,当浮动台架抵靠在上限位挡块上时,竖直封口板与右进水导流管的端口正对设置,且竖直封口板封遮右进水导流管的端口;具体说是,当浮动台架上的浮动导套抵靠在上限位挡块上时,竖直封口板与右进水导流管的端口正对设置,且竖直封口板封遮右进水导流管的端口。
本实施例的旋转式螺类苗种增殖系统的具体工作过程中如下:
第一,升降执行机构带动升降台架、浮动连接架及间歇式自放流装置一同上移至船体的甲板上方。
第二,开启弧形盖板,并旋转动放流筒使动放流口朝上;接着,将人工育苗的螺类苗种通过定隔离筒上的放料口及动放流口放入动放流筒内,在放流筒内装满螺类苗种;再接着,将弧形盖板盖上。
当动放流筒内装载的螺类苗种的体积大于动放流筒的内腔的体积的1/5时,如图1所示,此时,间歇式自放流装置在重力作用下带动浮动台架往下移动,并使浮动台架抵靠在下限位挡块上。
第三,旋转式螺类苗种增殖系统随船一同运输到指定的放流海域。
第四,船体匀速行驶;同时,升降执行机构带动升降台架、浮动连接架及间歇式自放流装置一同下移,将间歇式自放流装置移动至海面下方。
当间歇式自放流装置移动至海面下方后,在船体航行过程中:水流由左进水导流管进入左腔体内并由左出水导流管流出,进而带动第一叶轮转动;同时,水流由右进水导流管进入左腔体内并由右出水导流管流出,进而带动第二叶轮转动,且第一叶轮与第二叶轮的转动方向相同。
在第一叶轮转动过程中将通过左轴杆带动动放流筒一同旋转,而此时第二叶轮将带动拨动杆同步转动,拨动杆与放流筒同步转动,从而避免拨动杆撞击破坏螺类苗种。在动放流筒旋转过程中,动放流筒每转动一周,动放流口与定放流口连通一次(动放流口朝下时,动放流口与定放流口连通);而当动放流口与定放流口连通后,在离心力及重力的作用下动放流筒内的一部分螺类苗种将由动放流口及定放流口释放到海域内,从而实现动放流筒每转动一周,完成一次螺类放流(间歇式的放流),因而在船体航行过程中可以将螺类苗种均匀的放流到海域内,提高螺类苗种的成活率。
而随着放流筒内的螺类苗种的逐渐减少,当放流筒内的螺类苗种减少到一定程度后(动放流筒内装载的螺类苗种的体积小于动放流筒的内腔的体积的1/5时),在拉簧的作用下将带动浮动台架及间歇式自放流装置一同上移,直至浮动台架上的浮动导套抵靠在上限位挡块上位置,此时,竖直封口板封遮右进水导流管的端口。
当竖直封口板封遮右进水导流管的端口后,第二叶轮的动力消除,第二叶轮逐渐停止转动;同时,拨动杆也逐渐停止转动,拨动杆与放流筒之间产生速度差,并且第二叶轮将成为阻尼叶轮阻碍拨动杆转动。此时,放流筒内的螺类苗种基本都放流到海域中,因而拨动杆与放流筒之间的速度差不仅不会撞击破坏螺类苗种,而且通过拨动杆及刷毛将吸附在放流筒内侧面上螺类苗种剥下,使吸附在放置筒内侧面上的螺类苗种也能够顺利的放流到指定海域内。

Claims (8)

1.一种旋转式螺类苗种增殖系统,其特征是,包括设置在船体上的立柱,可沿立柱升降的升降台架,用于上下移动升降台架的升降执行机构及设置在升降台架上并位于升降台架下方的间歇式自放流装置,所述间歇式自放流装置位于船体外侧;
所述间歇式自放流装置包括轴线水平设置的定隔离筒、通过转轴杆可转动设置在定隔离筒内的动放流筒及设置在转轴杆上的第一驱动叶轮,所述转轴杆与定隔离筒的轴线重合,所述定隔离筒的外侧面下部设有定放流口,所述动放流筒外侧面上设有动放流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螺类苗种增殖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升降台架下方设有浮动连接架,且浮动连接架位于船体外侧,浮动连接架包括设置在升降台架上并往下延伸的竖直导杆,可沿竖直导杆升降的浮动台架,设置在竖直导杆上并位于浮动台架上方的上限位挡块,设置在竖直导杆上并位于浮动台架下方的下限位挡块及设置在浮动台架与升降台架之间并可使浮动台架往上移动的拉簧,所述定隔离筒通过第一连接杆固定在浮动台架下方;
所述定隔离筒内设有两块竖直隔板,两块竖直隔板将定隔离筒的内腔分隔成左、中、右三个腔体,所述动放流筒位于中腔体内,所述定放流口与中腔体相连通,所述转轴杆包括位于动放流筒左侧的左轴杆及位于动放流筒右侧的右轴杆,左轴杆可转动的设置在竖直隔板上,左轴杆的一端与动放流筒的左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入左腔体内,所述第一驱动叶轮位于左腔体内,且第一驱动叶轮固定在左轴杆上,所述定隔离筒外侧面上设有与左腔体相连通的左进水导流管及左出水导流管;
所述右轴杆可转动的设置在竖直隔板上,右轴杆的一端穿过动放流筒的右端并伸入动放流筒内,另一端伸入右腔体内,且右轴杆与动放流筒之间可相对转动,所述动放流筒内设有与转轴杆相平行的拨动杆,且拨动杆靠近动放流筒的内侧面,所述拨动杆通过径向连接杆与右轴杆相连接;
所述右轴杆上并位于右腔体内设有第二驱动叶轮,所述定隔离筒外侧面上设有与右腔体相连通的右进水导流管及右出水导流管;所述右进水导流管的端口外侧设有竖直封口板,该竖直封口板通过第二连接杆与升降台架相连接;当浮动台架抵靠在下限位挡块上时,所述竖直封口板位于右进水导流管的上方;当浮动台架抵靠在上限位挡块上时,所述竖直封口板与右进水导流管的端口正对设置,且竖直封口板封遮右进水导流管的端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螺类苗种增殖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左进水导流管及左出水导流管水平设置,且左进水导流管及左出水导流管的轴线与转轴杆相垂直,所述左进水导流管的端口朝向船头,所述左出水导流管的端口朝向船尾。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式螺类苗种增殖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左进水导流管的端部设有横截面积由船尾往船头方向逐渐增大的左导流口。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旋转式螺类苗种增殖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右进水导流管及右出水导流管水平设置,且右进水导流管及右出水导流管的轴线与转轴杆相垂直,所述右进水导流管的端口朝向船头,所述右出水导流管的端口朝向船尾;所述竖直封口板位于右进水导流管的端口的前侧,竖直封口板与右进水导流管的轴线相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旋转式螺类苗种增殖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拨动杆上设有若干朝动放流筒内壁延伸的刷毛,且刷毛的端部靠近或抵靠在动放流筒的内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旋转式螺类苗种增殖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定放流口沿定隔离筒的轴线延伸,所述动放流口沿转轴杆的轴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旋转式螺类苗种增殖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升降执行机构为升降气缸。
CN201510942991.XA 2015-12-16 2015-12-16 旋转式螺类苗种增殖系统 Active CN1055194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42991.XA CN105519463B (zh) 2015-12-16 2015-12-16 旋转式螺类苗种增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42991.XA CN105519463B (zh) 2015-12-16 2015-12-16 旋转式螺类苗种增殖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19463A true CN105519463A (zh) 2016-04-27
CN105519463B CN105519463B (zh) 2018-02-13

Family

ID=55762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42991.XA Active CN105519463B (zh) 2015-12-16 2015-12-16 旋转式螺类苗种增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19463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62079A (zh) * 2016-06-26 2016-11-23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自转动式鱼类保护区监测装置
CN107439439A (zh) * 2017-08-01 2017-12-08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一种保护幼贝的旋转式放流装置
CN107593541A (zh) * 2017-09-04 2018-01-19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一种暂养型贝类增殖器
CN109717105A (zh) * 2019-03-03 2019-05-07 杭州林迪德瑞科技有限公司 鱼苗放流装置及方法
CN109717104A (zh) * 2019-03-03 2019-05-07 杭州林迪德瑞科技有限公司 鱼苗增殖放流装置及方法
CN111248124A (zh) * 2019-11-06 2020-06-09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一种螺类放流装置
CN111264425A (zh) * 2019-11-06 2020-06-12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一种放流船
CN115176748A (zh) * 2022-06-13 2022-10-14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一种岩礁性鱼类放流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84451A (ja) * 2002-03-27 2003-10-07 克成 ▲濱▼口 陸上における根付魚貝類の養殖方法並びに設備並びに根付魚貝類の養殖方法に用いる水流を伴う長波動発生装置
US20050183331A1 (en) * 2003-07-02 2005-08-25 Fountainhead L.L.C. Super-enhanced aquatic floating island plant habitat
CN201541587U (zh) * 2009-08-24 2010-08-11 上海海洋大学 船舷悬挂式增殖放流装置
CN104719193A (zh) * 2015-02-04 2015-06-24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一种大黄鱼放流设备
CN104719194A (zh) * 2015-02-04 2015-06-24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一种螺类增殖放流系统
CN104719192A (zh) * 2015-02-04 2015-06-24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一种人工育苗的贝类放流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84451A (ja) * 2002-03-27 2003-10-07 克成 ▲濱▼口 陸上における根付魚貝類の養殖方法並びに設備並びに根付魚貝類の養殖方法に用いる水流を伴う長波動発生装置
US20050183331A1 (en) * 2003-07-02 2005-08-25 Fountainhead L.L.C. Super-enhanced aquatic floating island plant habitat
CN201541587U (zh) * 2009-08-24 2010-08-11 上海海洋大学 船舷悬挂式增殖放流装置
CN104719193A (zh) * 2015-02-04 2015-06-24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一种大黄鱼放流设备
CN104719194A (zh) * 2015-02-04 2015-06-24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一种螺类增殖放流系统
CN104719192A (zh) * 2015-02-04 2015-06-24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一种人工育苗的贝类放流装置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62079A (zh) * 2016-06-26 2016-11-23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自转动式鱼类保护区监测装置
CN106162079B (zh) * 2016-06-26 2019-01-04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自转动式鱼类保护区监测装置
CN107439439A (zh) * 2017-08-01 2017-12-08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一种保护幼贝的旋转式放流装置
CN107593541A (zh) * 2017-09-04 2018-01-19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一种暂养型贝类增殖器
CN109717105A (zh) * 2019-03-03 2019-05-07 杭州林迪德瑞科技有限公司 鱼苗放流装置及方法
CN109717104A (zh) * 2019-03-03 2019-05-07 杭州林迪德瑞科技有限公司 鱼苗增殖放流装置及方法
CN111248124A (zh) * 2019-11-06 2020-06-09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一种螺类放流装置
CN111264425A (zh) * 2019-11-06 2020-06-12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一种放流船
CN111248124B (zh) * 2019-11-06 2021-08-20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一种螺类放流装置
CN111264425B (zh) * 2019-11-06 2021-09-03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一种放流船
CN115176748A (zh) * 2022-06-13 2022-10-14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一种岩礁性鱼类放流装置及方法
CN115176748B (zh) * 2022-06-13 2023-05-02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一种岩礁性鱼类放流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19463B (zh) 2018-0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19463A (zh) 旋转式螺类苗种增殖系统
CN105519464A (zh) 间歇式贝类放流船
CN104719194B (zh) 一种螺类增殖放流系统
CN104719192B (zh) 一种人工育苗的贝类放流装置
CN104719193B (zh) 一种大黄鱼放流设备
CN104686412B (zh) 一种海洋鱼类放流船
CN104806457B (zh) 一种下潜式海上风力发电装置
CN105532528A (zh) 一种船载螺类放流装置
CN111149750B (zh) 整体升降式海上养殖网箱
CN103070125B (zh) 一种水产养殖投料系统
CN108353835A (zh) 一种深远海沉浮式网箱系统及沉浮方法
CN201087342Y (zh) 可调式蓝藻吸头
CN202890202U (zh) 一种分层水产养殖系统
CN100586276C (zh) 不对称双锥体沉浮抗风浪流网箱
CN105075925A (zh) 一种适用于海洋藻类和鱼类的礁体
CN103053459B (zh) 一种水上喂料系统
CN112772506A (zh) 一种大黄鱼深远海大型渔场养殖的投喂装置
CN112970647A (zh) 一种鱼塘漂浮式投料机
CN102145933B (zh) 脉动式吸沫机
CN202890211U (zh) 一种喂料装置
CN105850708B (zh) 升降式贝藻养殖筏架
CN104762933A (zh) 自动衡量取水空心闸门
CN205511647U (zh) 一种新型养殖网箱
CN209403311U (zh) 用于双壳贝类苗种中间培育的开放充气式上升流培育装置
CN201087340Y (zh) 可调式蓝藻吸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