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17182A - 一种随机接入信令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随机接入信令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17182A
CN105517182A CN201410505141.9A CN201410505141A CN105517182A CN 105517182 A CN105517182 A CN 105517182A CN 201410505141 A CN201410505141 A CN 201410505141A CN 105517182 A CN105517182 A CN 1055171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ndom access
equations
parameter
kind node
access signa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0514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锟
戴博
鲁照华
夏树强
戴谦
石靖
陈宪明
方惠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41050514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17182A/zh
Priority to US15/514,625 priority patent/US20170245307A1/en
Priority to EP15845194.8A priority patent/EP3200544A4/en
Priority to PCT/CN2015/075532 priority patent/WO2016045341A1/zh
Publication of CN1055171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171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e.g. scheduled or random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 H04W74/0833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using a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18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36Signal-to-interference ratio [SIR] or carrier-to-interference ratio [CI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5Symbol extensions, e.g. Zero Tail, Unique Word [UW]
    • H04L27/2607Cyclic exten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e.g. scheduled or random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H04W64/003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locating network equip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9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随机接入信令的发送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根据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场景和/或第二类节点的属性确定以下至少一种参数:所述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发送所述随机接入信令使用的随机接入信道的参数;所述第二类节点根据所确定的参数在所述随机接入信道上发送所述随机接入信令。本发明能够有效降低接入系统时的开销。

Description

一种随机接入信令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随机接入序列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移动通信系统的设计目标是人与人(H2H)通信。近年来,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大力发展,机器到机器(MachinetoMachine,M2M)用户的通信也成为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的设计的重要目标之一。其中,首要任务就是如何保证大量M2M用户能够成功接入系统。
现有移动通信系统中,以LTE系统为例,随机接入流程的应用场景包括:
1)终端从RRC_IDLE(空闲态)状态到RRC_CONNECTED(连接态)状态;
包括终端上电后初始接入系统,以及终端已经接入过系统并且从RRC_IDLE状态转换到RRC_CONNECTED状态;
2)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Control,RRC)连接重建过程;
即终端发现上行链路处于失同步状态,需要重新建立与基站的连接;
3)切换(handover);
终端从源服务基站切换到目标服务基站;
4)RRC_CONNECTED态下,下行链路数据到达(此时需要终端回复ACK/NACK)时,上行链路处于失同步状态;
5)RRC_CONNECTED态下,上行链路数据到达时,上行链路处于失同步状态或没有可用的上行ScheduleRequest(调度请求)资源时;
6)定位终端时使用。
在一个扇区中,LTE系统针对以上6种场景配置的可以使用的随机接入序列的长度是相同的,循环前缀(CP)的长度也是相同的,并没有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区别对待,考虑到一个扇区中服务的H2H终端数量并不是很多,所以这样做虽然会造成一定的随机接入资源的浪费,但并不严重。考虑到M2M用户数量巨大,这种随机接入的方法并不适用于大量用户(H2H,M2M、设备对设备D2D)场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针对大量用户的随机接入方案,有效降低接入系统时的开销。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随机接入信令的发送方法,包括:
根据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场景和/或第二类节点的属性确定以下至少一种参数:
所述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
发送所述随机接入信令使用的随机接入信道的参数;
所述第二类节点根据所确定的参数在所述随机接入信道上发送所述随机接入信令。
可选地,所述第二类节点的属性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第二类节点的类型;
第二类节点支持的业务类型。
可选地,所述第二类节点的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人到人通信终端;
机器到机器通信终端;
设备到设备通信终端。
可选地,所述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循环前缀的长度;
循环后缀的长度;
保护间隔的长度;
随机接入序列的长度;
随机接入序列重复发送次数;
随机接入信令的发送方式:基于竞争的或者基于非竞争的。
可选地,所述随机接入信道的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构成所述随机接入信道的时频资源块的位置;
构成所述随机接入信道的频域子载波间隔。
可选地,当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场景为第二类节点从RRC_IDLE状态到RRC_CONNECTED状态时,所述根据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场景和/或第二类节点的属性确定至少一种参数的步骤包括:第一类节点分别为每一类型的第二类节点确定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或者各类型第二类节点分别为本类型的第二类节点确定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
其中,一个类型的第二类节点是指属性相同的一个或多个第二类节点;
当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场景为其它场景中的任一个时,所述根据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场景和/或第二类节点的属性确定至少一种参数的步骤包括:
所述第一类节点分别为每一类型的第二类节点确定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或者各类型第二类节点分别为本类型的第二类节点确定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或者将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确定为第二类节点从RRC_IDLE状态到RRC_CONNECTED状态场景下所确定的参数;
所述其它场景包括:
无线资源控制协议RRC连接重建过程;
切换;
RRC_CONNECTED态下,下行链路数据到达时,上行链路处于失同步状态;
RRC_CONNECTED态下,上行链路数据到达时,上行链路处于失同步状态或没有可用的上行调度请求ScheduleRequest资源时;
定位UE。
可选地,当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场景为第二类节点从RRC_IDLE状态到RRC_CONNECTED状态时,所述第一类节点分别为每一类型的第二类节点确定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的步骤包括:
所述第一类节点为同一类型的所述第二类节点配置的随机接入信令中随机接入序列的长度相同。
可选地,当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场景为第二类节点从RRC_IDLE状态到RRC_CONNECTED状态时,所述第一类节点分别为每一类型的第二类节点确定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的步骤包括:
所述第一类节点为同一类型的所述第二类节点配置的循环前缀的长度相同。
可选地,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场景为切换时为各类型第二类节点所确定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和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场景为第二类节点从RRC_IDLE状态到RRC_CONNECTED状态时为该类型第二类节点所确定的参数相同。
可选地,当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场景为以下场景中的任一个时,为各类型第二类节点所确定的随机接入序列的长度、重复发送次数、循环前缀长度小于或等于场景为第二类节点从RRC_IDLE状态到RRC_CONNECTED状态时为该类型第二类节点所确定的相应参数:
无线资源控制协议RRC连接重建过程;
切换;
RRC_CONNECTED态下,下行链路数据到达时,上行链路处于失同步状态;
RRC_CONNECTED态下,上行链路数据到达时,上行链路处于失同步状态或没有可用的上行调度请求ScheduleRequest资源时;
定位UE。
可选地,所述第一类节点分别为每一类型的第二类节点确定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的步骤包括:
当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场景为以下场景中的任一个时,所述第一类节点根据上行定时提前量确定循环前缀的长度:
无线资源控制协议RRC连接重建过程;
切换;
RRC_CONNECTED态下,下行链路数据到达时,上行链路处于失同步状态;
RRC_CONNECTED态下,上行链路数据到达时,上行链路处于失同步状态或没有可用的上行调度请求ScheduleRequest资源时;
定位UE。
可选地,当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场景为各种场景中的任一个时,各类型的第二类节点分别为本类型的第二类节点确定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的步骤包括:
各类型的所述第二类节点分别按照预定义原则配置本类型对应的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
所述各种场景包括:
第二类节点从RRC_IDLE状态到RRC_CONNECTED状态;
无线资源控制协议RRC连接重建过程;
切换;
RRC_CONNECTED态下,下行链路数据到达时,上行链路处于失同步状态;
RRC_CONNECTED态下,上行链路数据到达时,上行链路处于失同步状态或没有可用的上行调度请求ScheduleRequest资源时;
定位UE。
可选地,所述各类型的第二类节点分别按照预定义原则配置本类型对应的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的步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各类型的第二类节点分别根据测量信息确定本类型对应的随机接入序列的长度;
所述各类型的第二类节点分别根据测量信息确定本类型对应的随机接入序列的重复发送次数;
所述各类型的第二类节点分别根据测量信息确定本类型对应的循环前缀长度。
可选地,所述测量信息与以下参数中的一个或多个之间存在对应关系:随机接入序列的长度、循环前缀长度、随机接入序列的重复发送次数。
可选地,所述测量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参考信号接收质量;
接收信号强度指示;
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噪比;
本类型的第二类节点与所述第一类节点之间链路的路径损耗值。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随机接入信令的发送装置,包括:
参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场景和/或第二类节点的属性确定以下至少一种参数:
所述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
发送所述随机接入信令使用的随机接入信道的参数;
发送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二类节点中,用于根据所确定的参数在所述随机接入信道上发送所述随机接入信令。
可选地,所述第二类节点的属性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第二类节点的类型;
第二类节点支持的业务类型。
可选地,所述第二类节点的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人到人通信终端;
机器到机器通信终端;
设备到设备通信终端。
可选地,所述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循环前缀的长度;
循环后缀的长度;
保护间隔的长度;
随机接入序列的长度;
随机接入序列重复发送次数;
随机接入信令的发送方式:基于竞争的或者基于非竞争的。
可选地,所述随机接入信道的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构成所述随机接入信道的时频资源块的位置;
构成所述随机接入信道的频域子载波间隔。
可选地,所述参数确定模块设置于第一类节点或第二类节点中;
当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场景为第二类节点从RRC_IDLE状态到RRC_CONNECTED状态时,所述参数确定模块根据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场景和/或第二类节点的属性确定至少一种参数是指:
设置于第一类节点中的参数确定模块分别为每一类型的第二类节点确定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或者设置于第二类节点中的参数确定模块分别为本类型的第二类节点确定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
当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场景为其它场景中的任一个时,所述参数确定模块根据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场景和/或第二类节点的属性确定至少一种参数是指:
设置于第一类节点中的参数确定模块分别为每一类型的第二类节点确定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或者设置于第二类节点中的参数确定模块分别为本类型的第二类节点确定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或者设置于第一类节点/第二类节点中的参数确定模块将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确定为第二类节点从RRC_IDLE状态到RRC_CONNECTED状态场景下所确定的参数;
所述其它场景包括:
无线资源控制协议RRC连接重建过程;
切换;
RRC_CONNECTED态下,下行链路数据到达时,上行链路处于失同步状态;
RRC_CONNECTED态下,上行链路数据到达时,上行链路处于失同步状态或没有可用的上行调度请求ScheduleRequest资源时;
定位UE;
其中,一个类型的第二类节点是指属性相同的一个或多个第二类节点。
可选地,当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场景为第二类节点从RRC_IDLE状态到RRC_CONNECTED状态时,所述参数确定模块分别为每一类型的第二类节点确定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是指:
所述参数确定模块为同一类型的所述第二类节点配置的随机接入信令中随机接入序列的长度相同。
可选地,当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场景为第二类节点从RRC_IDLE状态到RRC_CONNECTED状态时,所述参数确定模块分别为每一类型的第二类节点确定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是指:
所述参数确定模块点为同一类型的所述第二类节点配置的循环前缀的长度相同。
可选地,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场景为切换时所述参数确定模块为各类型第二类节点所确定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和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场景为第二类节点从RRC_IDLE状态到RRC_CONNECTED状态时为该类型第二类节点所确定的参数相同。
可选地,当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场景为以下场景中的任一个时,所述参数确定模块为各类型第二类节点所确定的随机接入序列的长度、重复发送次数、循环前缀长度小于或等于场景为第二类节点从RRC_IDLE状态到RRC_CONNECTED状态时为该类型第二类节点所确定的相应参数:
无线资源控制协议RRC连接重建过程;
切换;
RRC_CONNECTED态下,下行链路数据到达时,上行链路处于失同步状态;
RRC_CONNECTED态下,上行链路数据到达时,上行链路处于失同步状态或没有可用的上行调度请求ScheduleRequest资源时;
定位UE。
可选地,所述参数确定模块分别为每一类型的第二类节点确定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是指:
当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场景为以下场景中的任一个时,所述参数确定模块根据上行定时提前量确定循环前缀的长度:
无线资源控制协议RRC连接重建过程;
切换
RRC_CONNECTED态下,下行链路数据到达时,上行链路处于失同步状态;
RRC_CONNECTED态下,上行链路数据到达时,上行链路处于失同步状态或没有可用的上行调度请求ScheduleRequest资源时;
定位UE。
可选地,当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场景为各种场景中的任一个时,各类型的第二类节点中的所述参数确定模块分别为本类型的第二类节点确定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是指:
各类型的所述第二类节点中的所述参数确定模块分别按照预定义原则配置本类型对应的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
所述各种场景包括:
第二类节点从RRC_IDLE状态到RRC_CONNECTED状态;
无线资源控制协议RRC连接重建过程;
切换;
RRC_CONNECTED态下,下行链路数据到达时,上行链路处于失同步状态;
RRC_CONNECTED态下,上行链路数据到达时,上行链路处于失同步状态或没有可用的上行调度请求ScheduleRequest资源时;
定位UE。
可选地,所述各类型的第二类节点中的所述参数确定模块分别按照预定义原则配置本类型对应的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是指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各类型的第二类节点中的所述参数确定模块分别根据测量信息确定本类型对应的随机接入序列的长度;
所述各类型的第二类节点中的所述参数确定模块分别根据测量信息确定本类型对应的随机接入序列的重复发送次数;
所述各类型的第二类节点中的所述参数确定模块分别根据测量信息确定本类型对应的循环前缀长度。
可选地,所述测量信息与以下参数中的一个或多个之间存在对应关系:随机接入序列的长度、循环前缀长度、随机接入序列的重复发送次数。
可选地,所述测量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参考信号接收质量;
接收信号强度指示;
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噪比;
本类型的第二类节点与所述第一类节点之间链路的路径损耗值。
本发明根据随机接入的场景和/或发送随机接入信令的节点的属性确定随机接入信令/发送所用随机接入信道的参数,可以在有些情况下减少随机接入信令所占用的资源,从而降低随机接入时的系统开销。
附图说明
图1为随机接入信令的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和二中随机接入资源分配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二和三中基站与终端分布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二和三中随机接入信令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三中随机接入资源分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不冲突,本发明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另外,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一种随机接入信令的发送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根据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场景和/或第二类节点的属性确定以下至少一种参数:
所述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
发送所述随机接入信令使用的随机接入信道的参数;
所述第二类节点根据所确定的参数在所述随机接入信道上发送所述随机接入信令。
可选地,所述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场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1)第二类节点从RRC_IDLE状态到RRC_CONNECTED状态;
(2)RRC连接重建过程;
(3)切换(handover);
(4)RRC_CONNECTED态下,下行链路数据到达时,上行链路处于失同步状态;
(5)RRC_CONNECTED态下,上行链路数据到达时,上行链路处于失同步状态或没有可用的上行ScheduleRequest资源时;
(6)定位第二类节时使用。
可选地,所述第二类节点的属性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第二类节点的类型;
第二类节点支持的业务类型。
进一步地,第二类节点的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人到人(HumantoHuman,H2H)通信终端;
机器到机器(MachinetoMachine,M2M)通信终端;
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通信终端。
更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按照第二类节点的属性不同,将所述第二类节点划分为一个或多个子集,每个子集中的第二类节点可称为第三类节点;即:每个子集包括属性相同的一个或多个第二类节点;将同属于一个子集(即属性相同)的一个或多个第二类节点作为一个类型的第二类节点。
可选地,所述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循环前缀的长度;
循环后缀的长度;
保护间隔的长度;
随机接入序列的长度;
随机接入序列重复发送次数;
随机接入信令的发送方式:基于竞争的或者基于非竞争的。
可选地,所述随机接入信道的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构成所述随机接入信道的时频资源块的位置;
构成所述随机接入信道的频域子载波间隔。
下面分别介绍不同场景下的具体实现方案。
在场景(1)(即:第二类节点从RRC_IDLE状态到RRC_CONNECTED状态)包括两种方案:
方案一:
进一步地,根据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场景和/或所述第二类节点的属性确定以下至少一种参数的步骤是指:
第一类节点分别配置每一类型的所述第二类节点发送的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类节点分别配置每一类型的所述第二类节点发送的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的步骤包括:所述第一类节点为同一类型的所述第二类节点配置的随机接入信令中随机接入序列的长度相同。
即:为属性相同的第二类节点所确定的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中,随机接入序列的长度相同。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类节点分别配置每一类型的所述第二类节点发送的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的步骤包括:所述第一类节点为同一类型的所述第二类节点配置的循环前缀的长度相同。
即:为属性相同的第二类节点所确定的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中,循环前缀的长度相同。
方案二:
进一步地,根据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场景和/或所述第二类节点的属性确定以下至少一种参数的步骤是指:
各类型的所述第二类节点分别按照预定义原则配置本类型对应的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
即:不同属性的第二类节点分别确定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
更进一步地,所述各类型的所述第二类节点分别按照预定义原则配置本类型对应的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的步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各类型的第二类节点分别根据测量信息确定本类型对应的随机接入序列的长度;
所述各类型的第二类节点分别根据测量信息确定本类型对应的随机接入序列的重复发送次数;
所述各类型的第二类节点分别根据测量信息确定本类型对应的循环前缀长度。
更进一步地,所述测量信息与以下参数中的一个或多个之间存在对应关系:随机接入序列的长度、循环前缀长度、随机接入序列的重复发送次数。
更进一步的,所述测量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SignalReceivePower,RSRP);
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SignalReceivePower,RSRQ);
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SignalStrengthIndicator,RSSI);
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噪比(Signal-to-NoiseRatio,SNR);
本类型的第二类节点与所述第一类节点之间链路的路径损耗值(Pathloss,PL)。
方案二也可以适用于上述场景(2)~(6)。
在场景(2)(4)(5)(6)中:
进一步地,各类型的所述第二类节点采用与场景(1)相同的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发送随机接入信令。
进一步地,根据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场景和/或所述第二类节点的属性确定以下至少一种参数的步骤是指:
所述第一类节点分别配置每一类型的第二类节点发送的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或者各类型第二类节点分别为本类型的第二类节点确定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或者将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确定为第二类节点从RRC_IDLE状态到RRC_CONNECTED状态场景下所确定的参数。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类节点所配置的每一类型的第二类节点随机接入序列的长度小于或等于场景(1)中为该类型的所述第二类节点配置的随机接入序列的长度。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类节点所配置的每一类型的第二类节点随机接入序列的重复发送次数小于或等于场景(1)中为该类型的所述第二类节点配置的随机接入序列的重复发送次数。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类节点所配置的每一类型的第二类节点的循环前缀长度小于或等于场景(1)中为该类型的所述第二类节点配置的循环前缀长度;
其中,所述第一类节点根据上行定时提前量(UplinkTimeAdvanced)确定循环前缀长度。
在场景(3):
进一步地,每一类型的所述第二类节点发送的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由所述第一类节点分别配置,或者各类型第二类节点分别为本类型的第二类节点确定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
更进一步地,每一类型的所述第二类节点发送的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与场景(1)相同。
或者,为各类型第二类节点所确定的随机接入序列的长度、重复发送次数、循环前缀长度小于或等于场景(1)时为该类型第二类节点所确定的相应参数。
其中,所述第一类节点也可以根据上行定时提前量(UplinkTimeAdvanced)确定循环前缀长度。
所述第一类节点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宏基站(Macrocell)、微基站(Microcell)、微微基站(Picocell)、毫微微基站(Femtocell)、家庭基站、低功率节点(LPN)、中继站(Relay)等。
所述第二类节点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一个或一个以上的H2H终端或者H2H终端组;
一个或一个以上的MTC终端或者MTC终端组;
一个或一个以上的M2M终端或者M2M终端组;
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的设备到设备(D2D)终端或者D2D终端组等。
一种随机接入信令的发送装置,包括:
参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场景和/或第二类节点的属性确定以下至少一种参数:
所述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
发送所述随机接入信令使用的随机接入信道的参数;
发送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二类节点中,用于根据所确定的参数在所述随机接入信道上发送所述随机接入信令。
可选地,所述参数确定模块设置于第一类节点或第二类节点中;
当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场景为第二类节点从RRC_IDLE状态到RRC_CONNECTED状态时,所述参数确定模块根据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场景和/或第二类节点的属性确定至少一种参数是指:
设置于第一类节点中的参数确定模块分别为每一类型的第二类节点确定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或者设置于第二类节点中的参数确定模块分别为本类型的第二类节点确定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
当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场景为其它场景中的任一个时,所述参数确定模块根据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场景和/或第二类节点的属性确定至少一种参数是指:
所述第一类节点分别为每一类型的第二类节点确定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或者各类型第二类节点分别为本类型的第二类节点确定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或者将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确定为第二类节点从RRC_IDLE状态到RRC_CONNECTED状态场景下所确定的参数;
所述其它场景包括:
无线资源控制协议RRC连接重建过程;
切换;
RRC_CONNECTED态下,下行链路数据到达时,上行链路处于失同步状态;
RRC_CONNECTED态下,上行链路数据到达时,上行链路处于失同步状态或没有可用的上行调度请求ScheduleRequest资源时;
定位UE。
其中,同一类型的第二类节点中,可以各第二类节点均设置一个所述参数确定模块,也可以只有一个第二类节点设置;可以是一个第二类节点中设置的所述参数确定模块为本类型第二类节点一起设置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也可以是各第二类节点中设置的所述参数确定模块分别为所在的第二类节点设置。
可选地,当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场景为第二类节点从RRC_IDLE状态到RRC_CONNECTED状态时,所述参数确定模块分别为每一类型的第二类节点确定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是指:
所述参数确定模块为同一类型的所述第二类节点配置的随机接入信令中随机接入序列的长度相同。
可选地,当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场景为第二类节点从RRC_IDLE状态到RRC_CONNECTED状态时,所述参数确定模块分别为每一类型的第二类节点确定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是指:
所述参数确定模块点为同一类型的所述第二类节点配置的循环前缀的长度相同。
可选地,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场景为切换时所述参数确定模块为各类型第二类节点所确定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和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场景为第二类节点从RRC_IDLE状态到RRC_CONNECTED状态时为该类型第二类节点所确定的参数相同。
可选地,当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场景为以下场景中的任一个时,所述参数确定模块为各类型第二类节点所确定的随机接入序列的长度、重复发送次数、循环前缀长度小于或等于场景为第二类节点从RRC_IDLE状态到RRC_CONNECTED状态时为该类型第二类节点所确定的相应参数:
无线资源控制协议RRC连接重建过程;
切换;
RRC_CONNECTED态下,下行链路数据到达时,上行链路处于失同步状态;
RRC_CONNECTED态下,上行链路数据到达时,上行链路处于失同步状态或没有可用的上行调度请求ScheduleRequest资源时;
定位UE。
进一步地,所述参数确定模块分别为每一类型的第二类节点确定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是指:
当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场景为以下场景中的任一个时,所述参数确定模块根据上行定时提前量确定循环前缀的长度:
无线资源控制协议RRC连接重建过程;
切换;
RRC_CONNECTED态下,下行链路数据到达时,上行链路处于失同步状态;
RRC_CONNECTED态下,上行链路数据到达时,上行链路处于失同步状态或没有可用的上行调度请求ScheduleRequest资源时;
定位UE。
可选地,当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场景为上述场景(1)~(6)中任一个时,各类型的第二类节点中的所述参数确定模块分别为本类型的第二类节点确定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是指:
各类型的所述第二类节点中的所述参数确定模块分别按照预定义原则配置本类型对应的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
可选地,所述各类型的第二类节点中的所述参数确定模块分别按照预定义原则配置本类型对应的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是指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各类型的第二类节点中的所述参数确定模块分别根据测量信息确定本类型对应的随机接入序列的长度;
所述各类型的第二类节点中的所述参数确定模块分别根据测量信息确定本类型对应的随机接入序列的重复发送次数;
所述各类型的第二类节点中的所述参数确定模块分别根据测量信息确定本类型对应的循环前缀长度。
实施例一:按照UE类型区分随机接入信道
在无线系统中存在H2HUEs和M2MUEs。图2为H2HUEs和M2MUEs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分配示意图,其中,时频资源块Time-FrequencyBlock11的资源分配给H2HUEs的随机接入信道,时频资源块Time-FrequencyBlock12的资源分配给M2MUEs的随机接入信道。
假设UE1和UE2都为M2MUE,同样处于基站10的覆盖范围内,UE1、UE2以及基站10的位置如图3所示,UE1与基站10距离较远,UE2与基站10距离较近。UE1和UE2为了接入无线系统,发起初始随机接入流程,都向基站10发送随机接入信令。所述随机接入信令的构成如图4所示,其中,负载是由随机接入序列经过预定义的变化得到的时域的表达形式;循环前缀中的信息与负载最后部分的信息相同;保护间隔在时域上是空的信息,什么都不发送。本实施例中,基站10为UE1和UE2配置的随机接入信令的构成参数相同,即相同长度的随机接入序列,相同长度的循环前缀,以及相同长度的保护间隔。
本实施例中描述的随机接入信令构成形式同样适用于UE从RRC_IDLE状态到RRC_CONNECTED状态发送的随机接入信令的构成形式。
实施例二:UE根据下行测量信息选择随机接入序列长度。
在无线系统中存在H2HUEs和M2MUEs。图2为H2HUEs和M2MUEs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分配示意图,其中,时频资源块Time-FrequencyBlock11的资源分配给H2HUEs的随机接入信道,时频资源块Time-FrequencyBlock12的资源分配给M2MUEs的随机接入信道。
假设UE1和UE2都为M2MUE,同样处于基站10的覆盖范围内,UE1、UE2以及基站10的位置如图3所示,UE1与基站10距离较远,UE2与基站10距离较近。UE1和UE2从RRC_IDLE状态到RRC_CONNECTED状态,都向基站10发送随机接入信令。随机接入信令的构成如图4所示,其中,负载是由随机接入序列经过预定义的变化得到的时域的表达形式;循环前缀中的信息与负载时域最后部分的信息相同;保护间隔在时域上是空的信息,什么都不发送。本实施例中,在发送随机接入信令之前,UE1和UE2通过测量基站10发送的参考信号获得参考信号的测量信息,进而通过上述测量信息确定发送随机接入序列的长度,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201:参考信号的测量信息的取值区间与随机接入序列长度的对应表格可以由基站10发送给UE,或者作为默认配置存储与基站10和UE内;本实施例中,上述测量信息为下行路径损耗值(PathLoss,PL),所述对应表格为PL的取值区间与随机接入序列长度的对应表格;
步骤202:UE1和UE2估计下行PL值,例如,UE1估计PL值为PL1,UE2估计PL值为PL2,且PL1>PL2;
步骤203:UE根据PL值,通过查找上述对应表格,确定选择的随机接入序列的长度。例如,由于PL1>PL2,则UE1选择的随机接入序列的长度要大于UE2选择的随机接入序列。
除本实施例外的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参考信号的测量信息还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SignalReceivePower,RSRP)
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SignalReceivePower,RSRQ)
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SignalStrengthIndicator,RSSI)
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噪比(Signal-to-NoiseRatio,SNR)
除本实施例外的其它实施例中,参考信号的测量信息还可以与随机接入序列重复发送次数和/或循环前缀长度存在对应表格,UE通过查找上述对应表格确定随机接入序列重复发送次数和/或循环前缀长度。
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随机接入信令构成形式同样适用于以下场景至少之一:
RRC连接重建过程;
切换(handover);
RRC_CONNECTED态下,下行链路数据到达时,上行链路处于失同步状态;
RRC_CONNECTED态下,上行链路数据到达时,上行链路处于失同步状态或没有可用的上行ScheduleRequest资源时;
定位UE。
实施例三:根据场景(1)的检测结果,确定序列长度及TA(定时提前量)
在无线系统中存在M2MUEs,M2MUEs支持的业务类型并不相同,例如包括支持频偏敏感的业务和频偏不敏感的业务,将支持频偏敏感业务的M2MUE定义为Type1M2MUE;将支持频偏不敏感业务的M2MUE定义为Type2M2MUE;图5为M2MUEs的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分配示意图,其中,时频资源块Time-FrequencyBlock11的资源分配给Type1M2MUE的随机接入信道,时频资源块Time-FrequencyBlock12的资源分配给Type2M2MUE的随机接入信道。
假设UE1和UE2都为Type1M2MUE,同样处于基站10的覆盖范围内,UE1、UE2以及基站10的位置如图3所示,UE1与基站10距离较远,UE2与基站1距离较近。UE1和UE2处于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Control,RRC)连接重建状态,即UE发现上行链路处于失同步状态,需要重新建立与基站10的连接;UE1和UE2都向基站10发送随机接入信令。随机接入信令的构成如图4所示,其中,负载是由随机接入序列经过预定义的变化得到的时域的表达形式;循环前缀中的信息与负载时域最后部分的信息相同;保护间隔在时域上是空的信息,什么都不发送。本实施例中,UE1和UE2的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都由基站10确定,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301:基站10根据检测UE1和UE2在从RRC_IDLE状态到RRC_CONNECTED状态发送的随机接入序列,得到UE1和UE2的TA以及序列的相关检测能量值;
步骤302:基站10根据UE1和UE2的TA确定在RRC连接重建状态时UE1和UE2发送的循环前缀的长度,由于UE1与基站1距离较远,UE2与基站1距离较近,则UE1的TA要大于UE2的TA;
步骤303:基站01根据UE1和UE2从RRC_IDLE状态到RRC_CONNECTED状态的随机接入序列的相关检测能量值确定在RRC连接重建状态时UE1和UE2选择的随机接入序列的长度。例如,基站10预定义相关检测能量值的取值区间与随机接入序列长度的对应表格,基站10通过检测到的UE1和UE2的相关检测能量,通过查找表格确定UE1和UE2使用的随机接入序列的长度,并且通过下行信道通知UE1和UE2的随机接入信令的具体构成形式。
本实施例中描述的随机接入信令构成形式同样适用于以下场景至少之一:
RRC连接重建过程;
切换(handover);
RRC_CONNECTED态下,下行链路数据到达时,上行链路处于失同步状态;
RRC_CONNECTED态下,上行链路数据到达时,上行链路处于失同步状态或没有可用的上行ScheduleRequest资源时;
定位UE。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完成,所述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可选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来实现。相应地,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形式的硬件和软件的结合。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30)

1.一种随机接入信令的发送方法,包括:
根据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场景和/或第二类节点的属性确定以下至少一种参数:
所述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
发送所述随机接入信令使用的随机接入信道的参数;
所述第二类节点根据所确定的参数在所述随机接入信道上发送所述随机接入信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类节点的属性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第二类节点的类型;
第二类节点支持的业务类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类节点的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人到人通信终端;
机器到机器通信终端;
设备到设备通信终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循环前缀的长度;
循环后缀的长度;
保护间隔的长度;
随机接入序列的长度;
随机接入序列重复发送次数;
随机接入信令的发送方式:基于竞争的或者基于非竞争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接入信道的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构成所述随机接入信道的时频资源块的位置;
构成所述随机接入信道的频域子载波间隔。
6.如权利要求1到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场景为第二类节点从RRC_IDLE状态到RRC_CONNECTED状态时,所述根据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场景和/或第二类节点的属性确定至少一种参数的步骤包括:第一类节点分别为每一类型的第二类节点确定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或者各类型第二类节点分别为本类型的第二类节点确定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
其中,一个类型的第二类节点是指属性相同的一个或多个第二类节点;
当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场景为其它场景中的任一个时,所述根据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场景和/或第二类节点的属性确定至少一种参数的步骤包括:
所述第一类节点分别为每一类型的第二类节点确定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或者各类型第二类节点分别为本类型的第二类节点确定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或者将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确定为第二类节点从RRC_IDLE状态到RRC_CONNECTED状态场景下所确定的参数;
所述其它场景包括:
无线资源控制协议RRC连接重建过程;
切换;
RRC_CONNECTED态下,下行链路数据到达时,上行链路处于失同步状态;
RRC_CONNECTED态下,上行链路数据到达时,上行链路处于失同步状态或没有可用的上行调度请求ScheduleRequest资源时;
定位UE。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场景为第二类节点从RRC_IDLE状态到RRC_CONNECTED状态时,所述第一类节点分别为每一类型的第二类节点确定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的步骤包括:
所述第一类节点为同一类型的所述第二类节点配置的随机接入信令中随机接入序列的长度相同。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场景为第二类节点从RRC_IDLE状态到RRC_CONNECTED状态时,所述第一类节点分别为每一类型的第二类节点确定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的步骤包括:
所述第一类节点为同一类型的所述第二类节点配置的循环前缀的长度相同。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场景为切换时为各类型第二类节点所确定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和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场景为第二类节点从RRC_IDLE状态到RRC_CONNECTED状态时为该类型第二类节点所确定的参数相同。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场景为以下场景中的任一个时,为各类型第二类节点所确定的随机接入序列的长度、重复发送次数、循环前缀长度小于或等于场景为第二类节点从RRC_IDLE状态到RRC_CONNECTED状态时为该类型第二类节点所确定的相应参数:
无线资源控制协议RRC连接重建过程;
切换;
RRC_CONNECTED态下,下行链路数据到达时,上行链路处于失同步状态;
RRC_CONNECTED态下,上行链路数据到达时,上行链路处于失同步状态或没有可用的上行调度请求ScheduleRequest资源时;
定位UE。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节点分别为每一类型的第二类节点确定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的步骤包括:
当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场景为以下场景中的任一个时,所述第一类节点根据上行定时提前量确定循环前缀的长度:
无线资源控制协议RRC连接重建过程;
切换;
RRC_CONNECTED态下,下行链路数据到达时,上行链路处于失同步状态;
RRC_CONNECTED态下,上行链路数据到达时,上行链路处于失同步状态或没有可用的上行调度请求ScheduleRequest资源时;
定位UE。
12.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场景为各种场景中的任一个时,各类型的第二类节点分别为本类型的第二类节点确定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的步骤包括:
各类型的所述第二类节点分别按照预定义原则配置本类型对应的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
所述各种场景包括:
第二类节点从RRC_IDLE状态到RRC_CONNECTED状态;
无线资源控制协议RRC连接重建过程;
切换;
RRC_CONNECTED态下,下行链路数据到达时,上行链路处于失同步状态;
RRC_CONNECTED态下,上行链路数据到达时,上行链路处于失同步状态或没有可用的上行调度请求ScheduleRequest资源时;
定位UE。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类型的第二类节点分别按照预定义原则配置本类型对应的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的步骤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各类型的第二类节点分别根据测量信息确定本类型对应的随机接入序列的长度;
所述各类型的第二类节点分别根据测量信息确定本类型对应的随机接入序列的重复发送次数;
所述各类型的第二类节点分别根据测量信息确定本类型对应的循环前缀长度。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量信息与以下参数中的一个或多个之间存在对应关系:随机接入序列的长度、循环前缀长度、随机接入序列的重复发送次数。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参考信号接收质量;
接收信号强度指示;
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噪比;
本类型的第二类节点与所述第一类节点之间链路的路径损耗值。
16.一种随机接入信令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参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场景和/或第二类节点的属性确定以下至少一种参数:
所述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
发送所述随机接入信令使用的随机接入信道的参数;
发送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二类节点中,用于根据所确定的参数在所述随机接入信道上发送所述随机接入信令。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类节点的属性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第二类节点的类型;
第二类节点支持的业务类型。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类节点的类型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人到人通信终端;
机器到机器通信终端;
设备到设备通信终端。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循环前缀的长度;
循环后缀的长度;
保护间隔的长度;
随机接入序列的长度;
随机接入序列重复发送次数;
随机接入信令的发送方式:基于竞争的或者基于非竞争的。
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接入信道的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构成所述随机接入信道的时频资源块的位置;
构成所述随机接入信道的频域子载波间隔。
21.如权利要求16到2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参数确定模块设置于第一类节点或第二类节点中;
当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场景为第二类节点从RRC_IDLE状态到RRC_CONNECTED状态时,所述参数确定模块根据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场景和/或第二类节点的属性确定至少一种参数是指:
设置于第一类节点中的参数确定模块分别为每一类型的第二类节点确定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或者设置于第二类节点中的参数确定模块分别为本类型的第二类节点确定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
当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场景为其它场景中的任一个时,所述参数确定模块根据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场景和/或第二类节点的属性确定至少一种参数是指:
设置于第一类节点中的参数确定模块分别为每一类型的第二类节点确定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或者设置于第二类节点中的参数确定模块分别为本类型的第二类节点确定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或者设置于第一类节点/第二类节点中的参数确定模块将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确定为第二类节点从RRC_IDLE状态到RRC_CONNECTED状态场景下所确定的参数;
所述其它场景包括:
无线资源控制协议RRC连接重建过程;
切换;
RRC_CONNECTED态下,下行链路数据到达时,上行链路处于失同步状态;
RRC_CONNECTED态下,上行链路数据到达时,上行链路处于失同步状态或没有可用的上行调度请求ScheduleRequest资源时;
定位UE;
其中,一个类型的第二类节点是指属性相同的一个或多个第二类节点。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场景为第二类节点从RRC_IDLE状态到RRC_CONNECTED状态时,所述参数确定模块分别为每一类型的第二类节点确定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是指:
所述参数确定模块为同一类型的所述第二类节点配置的随机接入信令中随机接入序列的长度相同。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场景为第二类节点从RRC_IDLE状态到RRC_CONNECTED状态时,所述参数确定模块分别为每一类型的第二类节点确定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是指:
所述参数确定模块点为同一类型的所述第二类节点配置的循环前缀的长度相同。
24.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场景为切换时所述参数确定模块为各类型第二类节点所确定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和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场景为第二类节点从RRC_IDLE状态到RRC_CONNECTED状态时为该类型第二类节点所确定的参数相同。
25.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场景为以下场景中的任一个时,所述参数确定模块为各类型第二类节点所确定的随机接入序列的长度、重复发送次数、循环前缀长度小于或等于场景为第二类节点从RRC_IDLE状态到RRC_CONNECTED状态时为该类型第二类节点所确定的相应参数:
无线资源控制协议RRC连接重建过程;
切换;
RRC_CONNECTED态下,下行链路数据到达时,上行链路处于失同步状态;
RRC_CONNECTED态下,上行链路数据到达时,上行链路处于失同步状态或没有可用的上行调度请求ScheduleRequest资源时;
定位UE。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确定模块分别为每一类型的第二类节点确定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是指:
当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场景为以下场景中的任一个时,所述参数确定模块根据上行定时提前量确定循环前缀的长度:
无线资源控制协议RRC连接重建过程;
切换
RRC_CONNECTED态下,下行链路数据到达时,上行链路处于失同步状态;
RRC_CONNECTED态下,上行链路数据到达时,上行链路处于失同步状态或没有可用的上行调度请求ScheduleRequest资源时;
定位UE。
27.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随机接入信令发送的场景为各种场景中的任一个时,各类型的第二类节点中的所述参数确定模块分别为本类型的第二类节点确定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是指:
各类型的所述第二类节点中的所述参数确定模块分别按照预定义原则配置本类型对应的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
所述各种场景包括:
第二类节点从RRC_IDLE状态到RRC_CONNECTED状态;
无线资源控制协议RRC连接重建过程;
切换;
RRC_CONNECTED态下,下行链路数据到达时,上行链路处于失同步状态;
RRC_CONNECTED态下,上行链路数据到达时,上行链路处于失同步状态或没有可用的上行调度请求ScheduleRequest资源时;
定位UE。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类型的第二类节点中的所述参数确定模块分别按照预定义原则配置本类型对应的随机接入信令的参数是指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各类型的第二类节点中的所述参数确定模块分别根据测量信息确定本类型对应的随机接入序列的长度;
所述各类型的第二类节点中的所述参数确定模块分别根据测量信息确定本类型对应的随机接入序列的重复发送次数;
所述各类型的第二类节点中的所述参数确定模块分别根据测量信息确定本类型对应的循环前缀长度。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量信息与以下参数中的一个或多个之间存在对应关系:随机接入序列的长度、循环前缀长度、随机接入序列的重复发送次数。
30.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参考信号接收质量;
接收信号强度指示;
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噪比;
本类型的第二类节点与所述第一类节点之间链路的路径损耗值。
CN201410505141.9A 2014-09-26 2014-09-26 一种随机接入信令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55171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05141.9A CN105517182A (zh) 2014-09-26 2014-09-26 一种随机接入信令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US15/514,625 US20170245307A1 (en) 2014-09-26 2015-03-31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nding random access signalling
EP15845194.8A EP3200544A4 (en) 2014-09-26 2015-03-31 Random access signalling se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PCT/CN2015/075532 WO2016045341A1 (zh) 2014-09-26 2015-03-31 一种随机接入信令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05141.9A CN105517182A (zh) 2014-09-26 2014-09-26 一种随机接入信令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17182A true CN105517182A (zh) 2016-04-20

Family

ID=555802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05141.9A Pending CN105517182A (zh) 2014-09-26 2014-09-26 一种随机接入信令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70245307A1 (zh)
EP (1) EP3200544A4 (zh)
CN (1) CN105517182A (zh)
WO (1) WO2016045341A1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97973A1 (zh) * 2016-05-20 2017-1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8024011A1 (zh) * 2016-08-05 2018-02-0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和设备
CN107734597A (zh) * 2016-08-12 2018-02-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资源配置方法和装置
WO2018054211A1 (zh) * 2016-09-23 2018-03-2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进行上行数据操作的方法和设备
CN108882248A (zh) * 2017-05-16 2018-11-2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扇区标识的lte超长距离用户随机接入方法
CN109792731A (zh) * 2016-09-29 2019-05-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参数确定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CN110677916A (zh) * 2018-07-03 2020-01-10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随机接入信息的配置、传输和检测方法、终端及基站
CN111919490A (zh) * 2020-06-30 2020-11-1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312465A (zh) * 2019-08-02 2021-02-0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报告的上报及接收方法、装置、终端及设备
CN112399632A (zh) * 2020-11-06 2021-02-23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灵活的物联网随机接入信号的发送方法
WO2021088674A1 (zh) * 2019-11-05 2021-05-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装置及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05991B (zh) * 2015-07-17 2019-11-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数据包的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基站及通信系统
CN109076602B (zh) * 2016-04-07 2022-07-05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无线电网络节点、无线设备和其中执行的方法
CN109803421A (zh) 2017-11-17 2019-05-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US20230262777A1 (en) * 2020-07-23 2023-08-17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Random access parameter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23930A (zh) * 2006-10-03 2009-09-0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中的系统接入的随机接入信令传输
WO2010102457A1 (zh) * 2009-03-13 2010-09-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短随机接入信令的方法和装置及承载短随机接入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US20130083753A1 (en) * 2011-09-30 2013-04-04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Device communication using a reduced channel bandwidth
EP2645758A1 (en) * 2010-09-30 2013-10-02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Method and device for data transmission
US20140071930A1 (en) * 2011-05-02 2014-03-1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erforming random acces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supporting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84609B2 (en) * 2006-08-25 2012-05-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random acces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210711B2 (en) * 2011-05-05 2015-12-0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adapting random access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to user equipments
US9094987B2 (en) * 2011-09-26 2015-07-28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for generating random access signal of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device using narrow bandwidth
EP2882239A4 (en) * 2012-08-24 2015-10-21 Huawei Tech Co Ltd SYNCHRONIZATION PROCESS AND BASE STATION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23930A (zh) * 2006-10-03 2009-09-0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中的系统接入的随机接入信令传输
WO2010102457A1 (zh) * 2009-03-13 2010-09-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短随机接入信令的方法和装置及承载短随机接入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EP2645758A1 (en) * 2010-09-30 2013-10-02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Method and device for data transmission
US20140071930A1 (en) * 2011-05-02 2014-03-1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erforming random acces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supporting same
US20130083753A1 (en) * 2011-09-30 2013-04-04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Device communication using a reduced channel bandwidth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INTEL CORPORATION: "Coverage enhancement of PRACH for low cost MTC", 《R1-135104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75》 *

Cited B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97973A1 (zh) * 2016-05-20 2017-1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1013030B2 (en) 2016-05-20 2021-05-1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WO2018024011A1 (zh) * 2016-08-05 2018-02-0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和设备
US11503643B2 (en) 2016-08-05 2022-11-15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Random access method and device
US11006455B2 (en) 2016-08-12 2021-05-11 Zte Corporation 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7734597A (zh) * 2016-08-12 2018-02-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资源配置方法和装置
US11812475B2 (en) 2016-08-12 2023-11-07 Zte Corporation 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7734597B (zh) * 2016-08-12 2019-07-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资源配置方法和装置
WO2018054211A1 (zh) * 2016-09-23 2018-03-2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进行上行数据操作的方法和设备
US10708939B2 (en) 2016-09-23 2020-07-07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Method and device for uplink data operations
CN109792731A (zh) * 2016-09-29 2019-05-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参数确定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CN108882248B (zh) * 2017-05-16 2021-05-18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扇区标识的lte超长距离用户随机接入方法
CN108882248A (zh) * 2017-05-16 2018-11-2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扇区标识的lte超长距离用户随机接入方法
CN110677916B (zh) * 2018-07-03 2021-09-10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随机接入信息的配置、传输和检测方法、终端及基站
CN110677916A (zh) * 2018-07-03 2020-01-10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随机接入信息的配置、传输和检测方法、终端及基站
WO2021022889A1 (zh) * 2019-08-02 2021-02-1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报告的上报及接收方法、装置、终端及设备
CN112312465A (zh) * 2019-08-02 2021-02-0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报告的上报及接收方法、装置、终端及设备
WO2021088674A1 (zh) * 2019-11-05 2021-05-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919490A (zh) * 2020-06-30 2020-11-1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000336A1 (zh) * 2020-06-30 2022-01-0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919490B (zh) * 2020-06-30 2023-08-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399632A (zh) * 2020-11-06 2021-02-23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灵活的物联网随机接入信号的发送方法
CN112399632B (zh) * 2020-11-06 2021-07-13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灵活的物联网随机接入信号的发送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045341A1 (zh) 2016-03-31
EP3200544A4 (en) 2017-10-18
US20170245307A1 (en) 2017-08-24
EP3200544A1 (en) 2017-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17182A (zh) 一种随机接入信令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US10660018B2 (en)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KR102129642B1 (ko) 공존 무선 시스템들 사이의 시스템 간 호 스위칭
JP6371391B2 (ja) リピータ機能の有効化要求の方法およびユーザ機器
JP7430281B2 (ja) ダウンリンク位置決め基準信号伝送方法、装置及び記憶媒体
US9432818B2 (en)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20180041889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U2013228834B2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device,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US2015001797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ed connection control
WO2016145735A1 (zh) 基于终端直连通信的数据共享方法、装置和终端
CN105338589A (zh) 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KR101813822B1 (ko) D2d 발견 신호의 송신 방법과 송신 장치
CN104144426A (zh) 一种端到端用户动态复用蜂窝用户资源的方法及基站
KR102127780B1 (ko) 이동통신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12089082A1 (zh) 服务节点选择接入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763777A (zh) 一种异构网络的控制方法及基站
EP2829119A1 (en) Home base station management using extended closed subscriber group access
CN104955163A (zh) 一种移动终端通信控制方法、设备和系统
JP6224273B2 (ja) ブロードキャスト通信のための最大パスロス測定
JP6301186B2 (ja) セル選択方法、基地局、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N102202398A (zh) 一种异构网络的载波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
KR20170062985A (ko) 사용자 협력 통신을 통한 wlan 통신 커버리지 확대를 위한 단말간 연결생성 기법
CN104053146A (zh) 小小区承载的激活与去激活方法及设备
KR102362560B1 (ko) 이동통신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4053196A (zh) 小小区承载激活与去激活的方法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42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