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15536A - 轨到轨放大器 - Google Patents

轨到轨放大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15536A
CN105515536A CN201510881180.3A CN201510881180A CN105515536A CN 105515536 A CN105515536 A CN 105515536A CN 201510881180 A CN201510881180 A CN 201510881180A CN 105515536 A CN105515536 A CN 1055155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polar transistor
field effect
effect transistor
rail
transis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8118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冬
蔡东记
戴有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AC Technologies Holdings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AC Acoustic Technologie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AC Acoustic Technologies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AAC Acoustic Technologie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88118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15536A/zh
Publication of CN1055155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155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mpl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到轨放大器,包括:输入电压范围偏向VDD的输入信号路径,包括双极型晶体管Q7以及双极型晶体管Q8;输入电压范围偏向GND的输入信号路径,包括双极型晶体管Q1发射极以及双极型晶体管Q2的发射极,由跟踪电流源I1和I2提供电流给发射极跟随器双极型晶体管Q1和双极型晶体管Q2;源耦合对场效应晶体管M1、场效应晶体管M2;源耦合对场效应晶体管M3、场效应晶体管M4;输入端,输出端。本发明中的放大器降低了放大器的功耗、提高了电源抑制比、降低了噪声,增加了输入输出的幅度。

Description

轨到轨放大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路,尤其涉及一种轨到轨放大器。
【背景技术】
在麦克风集成电路领域,放大器作为输出驱动放大器,而输出驱动放大器需要满足低功耗、低噪声(高信噪比)、高电源抑制比(尤其针对VDD端在217Hz处的噪声),以及高AOP(AcousticOverloadPoint)轨到轨输入输出范围。
传统的轨到轨放大器使用并联的P型CMOS和N型CMOS源耦合对作为输入级,这导致有以下问题:
1)MOS管在输入级中有大的闪烁噪声,该闪烁噪声覆盖了从直流到几兆赫兹,作为音频放大器,闪烁噪声是主要噪声,会明显降低输出信噪比。
2)当输入信号值接近VDD时,P型输入分支电流减小,电压余量变小,这导致输出端的电源抑制比降低。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第一个问题,输入级采用双极型晶体管,然而在CMOS工艺中,双极型晶体管有以下限制:
A)双极型晶体管的电流增益β=IC/IB,在CMOS工艺中过低。
B)对于PNP型双极型晶体管,集电极端为P型衬底,因此,集电极必须接到GND。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放大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消除闪烁噪声,提供一种低功耗、低噪声(高信噪比)、高电源抑制比、高AOP的放大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轨到轨放大器,包括:输入电压范围偏向VDD的输入信号路径,包括双极型晶体管Q7以及双极型晶体管Q8;输入电压范围偏向GND的输入信号路径,包括双极型晶体管Q1发射极以及双极型晶体管Q2的发射极,由跟踪电流源I1和I2提供电流给发射极跟随器双极型晶体管Q1和双极型晶体管Q2,所述双极型晶体管Q1发射极和双极型晶体管Q2发射极的信号经过发射极耦合对双极型晶体管Q5和双极型晶体管Q6;源耦合对场效应晶体管M1、场效应晶体管M2,用于引导电流在双极型晶体管Q1的发射极与虚拟负载双极型晶体管Q3之间传输;源耦合对场效应晶体管M3、场效应晶体管M4,用于引导电流在双极型晶体管Q2的发射极与虚拟负载双极型晶体管Q4之间传输;输入端,用于接收外部信号,输入工作电压;输出端,与所述输入电压范围偏向VDD的输入信号路径连接,用于输出放大信号。
特别的,所述轨到轨放大器包括第一差分输入电压VINP、第二差分输入电压VINN、第一参考电压VREF1以及第二参考电压VREF2,所述跟踪电流源I1在VINP<VREF1时,电流源I1流向双极型晶体管Q1;在第一差分输入电压VINP增加时,电流源I1上的电压余量减少,电流源I1的输出阻抗减少;在VINP>VREF1时,场效应晶体管M1和场效应晶体管M2转向,电流源I1流向双极型晶体管Q3;第一参考电压VREF1的数值使得电流源I1在其输出阻抗显著减少前停止流向双极型晶体管Q1,转而流向双极型晶体管Q3;在VINN<VREF1时,电流源I2流向双极型晶体管Q2;在第二差分输入电压VINN增加时,电流源I2上的电压余量减少,电流源I2的输出阻抗减少;在VINN>VREF1时,场效应晶体管M3和场效应晶体管M4转向,电流源I2流向双极型晶体管Q4;第一参考电压VREF1的数值使得电流源I2在其输出阻抗显著减少前停止流向双极型晶体管Q2,转而流向双极型晶体管Q4
特别的,还包括电流源I3,用于为发射极耦合对双极型晶体管Q5、双极型晶体管Q6或双极型晶体管Q7、双极型晶体管Q8提供电流。
特别的,所述电流源I3在(VINP+VINN)/2<VREF2时偏向于所述输入电压范围偏向GND的输入信号路径。
特别的,所述电流源I3在(VINP+VINN)/2>VREF2时偏向于所述输入电压范围偏向VDD的输入信号路径。
特别的,还包括电流舵结构,与所述发射极耦合对双极型晶体管Q5、双极型晶体管Q6或双极型晶体管Q7、双极型晶体管Q8连接,用于减少静态电流。
特别的,所述输出端包括作为负载的电流反射镜,用于将差分信号转换为单端输出,所述电流反射镜包括场效应晶体管M5和场效应晶体管M6
特别的,所述输出端还包括输出级场效应晶体管M10以及电流源I4,用于提供额外的电压增益和扩大输出振幅,所述输出端为单端输出端。
特别的,所述输出端包括共模反馈电路场效应晶体管M14、场效应晶体管M15、场效应晶体管M16、场效应晶体管M17,用于将放大器的共模输出电压的值设定为第三参考电压VREF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中的轨到轨放大器降低了放大器的功耗、提高了电源抑制比、降低了噪声,增加了输入输出的幅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轨到轨放大器的电路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中轨到轨放大器的电路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中轨到轨放大器的电路结构图;
图4为图2一实施方式中高精度电流镜像I1和I2的具体结构图;
图5为图2一实施方式中高精度电流镜像I3的具体结构图;
图6为图2一实施方式中高精度电流镜像I4的具体结构图和电源抑制比对消环。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轨到轨放大器的应用图;
图8为图7中差分动态电流接收器的具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1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轨到轨放大器的全差分输入电路结构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轨到轨放大器包括:输入电压范围偏向VDD的输入信号路径,包括双极型晶体管Q7以及双极型晶体管Q8;输入电压范围偏向GND的输入信号路径,包括双极型晶体管Q1发射极以及双极型晶体管Q2的发射极,由跟踪电流源I1和I2提供电流给发射极跟随器双极型晶体管Q1和双极型晶体管Q2,所述双极型晶体管Q1发射极和双极型晶体管Q2发射极的信号经过发射极耦合对双极型晶体管Q5和双极型晶体管Q6;源耦合对场效应晶体管M1、场效应晶体管M2,用于引导电流在双极型晶体管Q1的发射极与虚拟负载双极型晶体管Q3之间传输;源耦合对场效应晶体管M3、场效应晶体管M4,用于引导电流在双极型晶体管Q2的发射极与虚拟负载双极型晶体管Q4之间传输;输入端,用于接收外部信号,输入工作电压;输出端,与所述输入电压范围偏向VDD的输入信号路径连接,用于输出放大信号。
在本实施方式中,跟踪电流源I1和I2的电流源值相等,提供电流给发射极跟随器双极型晶体管Q1和双极型晶体管Q2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轨到轨放大器包括第一差分输入电压VINP、第二差分输入电压VINN、第一参考电压VREF1以及第二参考电压VREF2,当VINP>VREF1时,电流源I1的输出阻抗变小,来自VDD的噪声通过电流源I1的小阻抗耦合到场效应晶体管M1和场效应晶体管M2的源极。因此,场效应晶体管M1、场效应晶体管M2的源极的电源抑制比被降低。同时,VINP>VREF1,场效应晶体管M1和场效应晶体管M2在电流源I1的阻抗明显减少前转向。因此,VDD处的噪声无法通过电流源I1耦合到双极型晶体管Q1的发射极,双极型晶体管Q1的发射极可以保持高电源抑制比。另外,虚拟负载双极型晶体管Q3、双极型晶体管Q4用于确保场效应晶体管M1、场效应晶体管M2和场效应晶体管M3、场效应晶体管M4的漏极电压保持更好的平衡。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轨到轨放大器还包括电流源I3,用于为射极耦合对双极型晶体管Q5、双极型晶体管Q6或双极型晶体管Q7、双极型晶体管Q8提供电流。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流源I3在(VINP+VINN)/2<VREF2时偏向于所述输入电压范围偏向GND的输入信号路径。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流源I3在(VINP+VINN)/2>VREF2时偏向于所述输入电压范围偏向VDD的输入信号路径。
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电流舵结构,与所述发射极耦合对双极型晶体管Q5、双极型晶体管Q6或双极型晶体管Q7、双极型晶体管Q8连接,用于减少静态电流。若是没有该电流舵结构,每对发射极耦合对双极型晶体管Q5、双极型晶体管Q6和双极型晶体管Q7、双极型晶体管Q8均需要一个电流源,因此增加双极型晶体管Q5、双极型晶体管Q6、双极型晶体管Q7和双极型晶体管Q8的静态电流。
请参阅图2,图2所示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中轨到轨放大器的电路结构图。
图2与图1的区别为输出端不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轨到轨放大器作为单端放大器使用时,输出端包括作为负载的电流反射镜(场效应晶体管M5,场效应晶体管M6),用于将差分信号转换为单端输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输出端还包括输出级场效应晶体管M10以及电流源I4,用于提供额外的电压增益和扩大输出振幅。
请参阅图3,图3所示为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中轨到轨放大器的电路结构图。
图3与图1、图2的区别为输出端不同。
所述轨到轨放大器作为全差分放大器使用时,所述输出端包括共模反馈电路场效应晶体管M14、场效应晶体管M15、场效应晶体管M16、场效应晶体管M17,用于将放大器的共模输出电压的值设定为第三参考电压VREF3。
请参阅图4,图4为图2一实施方式中高精度电流镜像I1和I2的具体结构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跟踪电流源I1以及I2包括晶体管对场效应晶体管M1、场效应晶体管M2以及参考电流源IR1、IR2,所述晶体管对场效应晶体管M1、场效应晶体管M2的镜像比为:M2:M1=N2:N1,晶体管对场效应晶体管M3、场效应晶体管M4的镜像比为:M4:M3=N4:N3,场效应晶体管M5、场效应晶体管M6的镜像比为:M6:M5=1:1,参考电流源IR1、IR2的镜像比为:IR2:IR1=N4:N3,输出电流为:假设N4=N3,N2=(2K+1)N1,可以得出I1=I2=K*IR1,晶体管对场效应晶体管M3、场效应晶体管M4有相同的栅极电压,即VG,M3=VG,M4。因为IR2:IR1=N4:N3,晶体管对场效应晶体管M3、场效应晶体管M4有相同的栅-源电压即VGS,M3=VGS,M4,所以晶体管对场效应晶体管M1、场效应晶体管M2的漏-源电压也相同,即VDS,M1=VDS,M2。晶体管对场效应晶体管M1、场效应晶体管M2有相同的栅-源电压,即VGS,M1=VGS,M2。因此电流镜:场效应晶体管M1和场效应晶体管M2的精度特别高。电压VDS,M1和VDS,M2完全由场效应晶体管M1、场效应晶体管M2、场效应晶体管M3、场效应晶体管M4、IR1以及IR2来决定,而且,独立于场效应晶体管M5和场效应晶体管M6的漏极电压(VD,M5和VD,M6),VD,M5和VD,M6可以有更大幅度的值,且对电流镜:场效应晶体管M1和场效应晶体管M2的精度影响很小。电容器C1用于对场效应晶体管对场效应晶体管M2以及场效应晶体管M1所在反馈回路做相位补偿。
请参阅图5,图5为图2一实施方式中高精度电流镜像I3的具体结构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流源I3的电流镜的理论和拓扑结构同图4,除此之外,在图5中,电流镜由N型场效应晶体管来实现,而且输出电流减少到一个分支。场效应晶体管对场效应晶体管M2,场效应晶体管M1的电流镜镜像比是:M2:M1=(K3+1):1。场效应晶体管对场效应晶体管M4,场效应晶体管M3的电流镜镜像比是:M4:M3=IR4:IR3=1:1。因此电流I3=K3*IR3。场效应晶体管对场效应晶体管M4,场效应晶体管M3有相同栅极电压。因为M4:M3=IR4:IR3=1:1,场效应晶体管对场效应晶体管M4,场效应晶体管M3有相同栅-源电压,VGS,M3=VGS,M4。所以场效应晶体管对场效应晶体管M2,场效应晶体管M1有相同的漏-源电压,VDS,M1=VDS,M2。而且VGS,M1=VGS,M2,所以场效应晶体管对场效应晶体管M2,场效应晶体管M1的电流镜精度很高,而且与场效应晶体管M5的漏极电压VD,M5无关。电容器C1用于对场效应晶体管对场效应晶体管M2,场效应晶体管M1所在反馈回路做相位补偿。
请参阅图6,图6为图2一实施方式中高精度电流镜像I4的具体结构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流源I4由场效应晶体管M1到场效应晶体管M5、IR5、IR6和电容C1来实现。电流镜的理论和拓扑结构同图5。场效应晶体管对场效应晶体管M2,场效应晶体管M1的电流镜镜像比是:M2:M1=(K4+1):1。场效应晶体管对场效应晶体管M4,场效应晶体管M3的电流镜镜像比是:M4:M3=IR6:IR5=1:1。因此电流I4=K4*IR5。场效应晶体管对场效应晶体管M4,场效应晶体管M3有相同栅极电压。因为M4:M3=IR6:IR5=1:1,场效应晶体管对场效应晶体管M4,场效应晶体管M3有相同栅-源电压,VGS,M3=VGS,M4。所以场效应晶体管对场效应晶体管M2,场效应晶体管M1有相同的漏-源电压,VDS,M1=VDS,M2。而且VGS,M1=VGS,M2,所以场效应晶体管对场效应晶体管M2,场效应晶体管M1的电流镜精度很高,而且与场效应晶体管M5的漏极电压VD,M5无关。电容器C1用于对场效应晶体管对场效应晶体管M2,场效应晶体管M1所在反馈回路做相位补偿。场效应晶体管M6到场效应晶体管M13和电容C2组成一个电源抑制比反馈环,来改善VFB1的电源抑制比,图6中的节点VFB1和VFB2与图2中的VFB1和VFB2连接。在图6中,电容C2用于检测VDD的噪声,这个噪声被场效应晶体管M12放大,并反馈给VFB1。这个反馈环是负反馈环。因此来自VDD的噪声在节点VFB1被消除,改进了VFB1的电源抑制比。除了形成的分支没有电容C2,场效应晶体管M6、场效应晶体管M8、场效应晶体管M10、场效应晶体管M13分支和场效应晶体管M7、场效应晶体管M9、场效应晶体管M11、场效应晶体管M12分支相同。电流IM12=IM13,场效应晶体管M6、场效应晶体管M8、场效应晶体管M10、场效应晶体管M13分支的目的是平衡图2中场效应晶体管M5、场效应晶体管M6的静态电流。
请参阅图7,图7为轨到轨的具体应用,图7中电路模块A为单端轨到轨放大器(如图2所示),在图7A中,放大器可以作为单位增益缓冲器。
在图7B中,放大器用于作为带有闭环增益的非反相放大器,所述闭环增益值由电阻R1和电阻R2决定。
在图7C中,所示为一个全差分放大器。该放大器由两个单端轨到轨放大器实现,分别为A1和A2。闭环增益值为2R1/R2。电路模块B是一个差分动态电流接收器,可提供额外的电流给电路模块A的输出端。
请参阅图8,图8所示为图7C中的差分动态电流接收器(电路模块B)的具体结构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图7C和图2中,单端放大器的输出级可以通过VDD经场效应晶体管M10将大电流提供给外部负载。然而,输出级不能从外部负载接收大电流到放大器,接收的电流被电流源I4限制。当单端放大器在图7C中使用时,为了不增加整个全差分放大器的噪声,电阻R1和R2的取值较小,导致电路模块A的输出端必须能够流入和流出比较大的电流。电路模块A本身可以从VDD处经场效应晶体管M10向外部提供大电流。对于流入的电流,图8中的差分动态电流接受器为电流模块A接收电流。在图8中,参考电流源IR7=IR8>IR9=IR10,场效应晶体管M3、场效应晶体管M4、场效应晶体管M5和场效应晶体管M6的镜像比为M3:M4=M6:M5=P:1,在图7C中,当VINP>VINN,VOUTP>VOUTN,图7中的放大器A2必须接收电流为:(VOUTP-VOUTN)/(2R1+R2)。在图7C的电路模块B,当VINP>VINN时,VOUTN可以接收的电流可以达到(VINP-VINN)/RS*P。电路模块B要为电路模块A提供足够的电流需要满足条件:P>2R1*RS/[R2*(2R1+R2)]。
因此本发明中的轨到轨输入输出范围放大器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问题,且同时降低了放大器的功耗、提高了电源抑制比、降低了噪声,增加了输入输出的幅度。这个放大器的使用解决方案中提供了单端,全差分和闭环方案。这个放大器适用于麦克风应用,尤其是需要高AOP、低功耗和低噪声的麦克风。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轨到轨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入电压范围偏向VDD的输入信号路径,包括双极型晶体管Q7以及双极型晶体管Q8
输入电压范围偏向GND的输入信号路径,包括双极型晶体管Q1发射极以及双极型晶体管Q2的发射极,由跟踪电流源I1和I2提供电流给发射极跟随器双极型晶体管Q1和双极型晶体管Q2,所述双极型晶体管Q1发射极和双极型晶体管Q2发射极的信号经过发射极耦合对双极型晶体管Q5和双极型晶体管Q6
源耦合对场效应晶体管M1、场效应晶体管M2,用于引导电流在双极型晶体管Q1的发射极与虚拟负载双极型晶体管Q3之间传输;
源耦合对场效应晶体管M3、场效应晶体管M4,用于引导电流在双极型晶体管Q2的发射极与虚拟负载双极型晶体管Q4之间传输;
输入端,用于接收外部信号,输入工作电压;
输出端,与所述输入电压范围偏向VDD的输入信号路径连接,用于输出放大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到轨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轨到轨放大器包括第一差分输入电压VINP、第二差分输入电压VINN、第一参考电压VREF1以及第二参考电压VREF2,所述跟踪电流源I1在VINP<VREF1时,电流源I1流向双极型晶体管Q1;在第一差分输入电压VINP增加时,电流源I1上的电压余量减少,电流源I1的输出阻抗减少;在VINP>VREF1时,场效应晶体管M1和场效应晶体管M2转向,电流源I1流向双极型晶体管Q3;第一参考电压VREF1的数值使得电流源I1在其输出阻抗显著减少前停止流向双极型晶体管Q1,转而流向双极型晶体管Q3;在VINN<VREF1时,电流源I2流向双极型晶体管Q2;在第二差分输入电压VINN增加时,电流源I2上的电压余量减少,电流源I2的输出阻抗减少;在VINN>VREF1时,场效应晶体管M3和场效应晶体管M4转向,电流源I2流向双极型晶体管Q4;第一参考电压VREF1的数值使得电流源I2在其输出阻抗显著减少前停止流向双极型晶体管Q2,转而流向双极型晶体管Q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到轨放大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流源I3,用于为发射极耦合对双极型晶体管Q5、双极型晶体管Q6或双极型晶体管Q7、双极型晶体管Q8提供电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到轨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源I3在(VINP+VINN)/2<VREF2时偏向于所述输入电压范围偏向GND的输入信号路径。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到轨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源I3在(VINP+VINN)/2>VREF2时偏向于所述输入电压范围偏向VDD的输入信号路径。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轨到轨放大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流舵结构,与所述发射极耦合对双极型晶体管Q5、双极型晶体管Q6或双极型晶体管Q7、双极型晶体管Q8连接,用于减少静态电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轨到轨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端包括作为负载的电流反射镜,用于将差分信号转换为单端输出,所述电流反射镜包括场效应晶体管M5和场效应晶体管M6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轨到轨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端还包括输出级场效应晶体管M10以及电流源I4,用于提供额外的电压增益和扩大输出振幅,所述输出端为单端输出端。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轨到轨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端包括共模反馈电路场效应晶体管M14、场效应晶体管M15、场效应晶体管M16、场效应晶体管M17,用于将放大器的共模输出电压的值设定为第三参考电压VREF3
CN201510881180.3A 2015-12-03 2015-12-03 轨到轨放大器 Pending CN10551553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81180.3A CN105515536A (zh) 2015-12-03 2015-12-03 轨到轨放大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81180.3A CN105515536A (zh) 2015-12-03 2015-12-03 轨到轨放大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15536A true CN105515536A (zh) 2016-04-20

Family

ID=557232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81180.3A Pending CN105515536A (zh) 2015-12-03 2015-12-03 轨到轨放大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15536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59876A (zh) * 2016-06-03 2016-09-21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麦克风放大器电路
CN108155881A (zh) * 2016-12-05 2018-06-12 华大半导体有限公司 轨到轨输入运放器
CN111527694A (zh) * 2017-12-27 2020-08-1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互补单元结构的差分放大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89377A1 (en) * 2000-11-06 2002-07-11 Jong-Tae Hwang Constant transconductance differential amplifier
EP1354399B1 (en) * 2000-12-15 2006-04-19 Broadcom Corporation Differential amplifier with large input common mode signal rang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89377A1 (en) * 2000-11-06 2002-07-11 Jong-Tae Hwang Constant transconductance differential amplifier
EP1354399B1 (en) * 2000-12-15 2006-04-19 Broadcom Corporation Differential amplifier with large input common mode signal range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UAN M. CARRILLO ETC.: "Constant-gm Constant-Slew-Rate High-Bandwidth Low-Voltage Rail-to-Rail CMOS Input Stage for VLSI Cell Libraries", 《IEEE JOURNAL OF SOLID-STATE CIRCUITS》 *
MINSHENG WANG ETC.: "Constant-gm Rail-to-Rail CMOS Op-Amp Input Stage with Overlapped Transition Regions", 《IEEE JOURNAL OF SOLID-STATE CIRCUITS》 *
毕查德-拉扎维: "《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 28 February 2003 *
王为之等: "一种采用共栅频率补偿的轨到轨输入/输出放大器", 《半导体学报》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59876A (zh) * 2016-06-03 2016-09-21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麦克风放大器电路
CN105959876B (zh) * 2016-06-03 2019-07-12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麦克风放大器电路
CN108155881A (zh) * 2016-12-05 2018-06-12 华大半导体有限公司 轨到轨输入运放器
CN111527694A (zh) * 2017-12-27 2020-08-1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互补单元结构的差分放大器
CN111527694B (zh) * 2017-12-27 2023-12-2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互补单元结构的差分放大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93453A (zh) 具有宽输入电流范围的跨阻抗放大器的装置和方法
CN104467709A (zh) 电流反馈运算放大器
US7639043B2 (en) LVDS receiver circuit
CN104218904A (zh) 轨至轨输入ab类输出的全差分运算放大器
CN103748786B (zh) 具有共模反馈的宽带宽c类放大器
US20160344344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compensating an operational amplifier
CN109379064A (zh) 一种电流比较器
CN109462381B (zh) 一种适用于深亚微米cmos工艺的运算电流放大器
CN109546981B (zh) 差分输入电路及放大电路、显示装置
CN103095231B (zh) 一种共模反馈电路
CN110601663A (zh) 具有电流反馈放大器特性的高速电压反馈放大器
CN101841309B (zh) 一种轨对轨运算放大器
CN105515536A (zh) 轨到轨放大器
TWI516021B (zh) 射頻功率放大器與電子系統
CN103219952A (zh) 一种采用噪声抵消技术的宽带低噪声放大器
CN103199799B (zh) 一种带工艺补偿偏置的功率放大器
CN209462349U (zh) 一种高线性精度的全差分运算放大器电路结构
CN106953605B (zh) Jfet输入的高性能运算放大器
CN110350880A (zh) 一种新型超宽带运算放大器
CN206698188U (zh) 低电压高线性度的放大器
CN210380777U (zh) 具有电流反馈放大器特性的高速电压反馈放大器
CN201781460U (zh) 高增益高速轨对轨输入和输出运算放大器及偏置电路
CN111756343B (zh) 一种高速运放轨到轨输出电路
CN209930214U (zh) 一种用于运放的新型共模电平偏移电路
CN112272061A (zh) 一种光接收机模拟前端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420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