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10639A - 一种扫描探针显微镜中的探针、其制备方法及探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扫描探针显微镜中的探针、其制备方法及探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10639A
CN105510639A CN201410494757.0A CN201410494757A CN105510639A CN 105510639 A CN105510639 A CN 105510639A CN 201410494757 A CN201410494757 A CN 201410494757A CN 105510639 A CN105510639 A CN 1055106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probe
sample
signal
electric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9475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10639B (zh
Inventor
陈斌
李润伟
刘宜伟
王保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Institute of Materi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Institute of Materi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Institute of Materi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of CAS filed Critical Ningbo Institute of Materi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41049475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10639B/zh
Publication of CN1055106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106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106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106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Using Thermal Means (AREA)
  • Measurement Of Length, Angles, Or The Lik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扫描探针显微镜中的探针。该探针由探针臂与针尖组成,针尖由针尖本体,以及依次位于针尖本体表面的薄膜一、薄膜二、薄膜三组成;薄膜一具有导电性;薄膜二具有电绝缘性;薄膜三具有磁性与导电性,或者薄膜三具有导电性;薄膜一与薄膜三的材料不同,并且薄膜一、薄膜二和薄膜三构成热电偶结构。利用该探针能够对多功能材料的磁、电、热多参量进行原位表征,从而能够原位、直观地研究材料的电-热、磁-热,以及磁-电-热之间的耦合规律与机制。

Description

一种扫描探针显微镜中的探针、其制备方法及探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扫描探针显微镜的探针,尤其涉及一种多参量耦合显微镜探针、其制备方法及探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纳米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针对纳米材料的测量技术应运而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扫描探针显微镜(STM)技术。
扫描探针显微镜(STM)技术是基于扫描隧道显微镜(SPM)基础发展而来的,具有空间分辨率高,可在真空、大气、甚至溶液等多种环境中变温工作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电子学等研究领域。扫描探针显微镜是通过检测探针与样品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或者物理量来研究相应的样品性质,目前包括原子力显微镜、磁力显微镜、压电力显微镜、导电力显微镜等,用以探测样品的表面形貌、畴结构(包括磁畴结构、铁电/压电畴结构、导电畴结构等)、微区电导等物理参量。
随着电子器件的小型化和集成化,器件尺寸以及器件间距已达到微/纳尺度,其发热与散热问题成为制约进一步高度集成的瓶颈。在微/纳尺度下表征与热相关的物性,理解发热和散热的物理过程已经成为现代热科学中的一个崭新的分支─微/纳尺度热科学。在微/纳尺度下,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畴结构对热学性质的影响尤为重要,一个微裂纹、空穴、晶界、乃至一个畴壁都可能影响到材料的热学性质。以多铁材料为例,在外场驱动下的磁/电畴翻转(或畴壁移动)和漏电流都会引起微区发热。
截止目前,尽管人们已经发展了基于扫描探针显微镜的微区热成像技术,但是利用该技术只能够获得单一的热学信息,尚不能原位、同步、实时地获得其他物性信息,例如磁畴结构、铁电/压电畴结构、导电畴结构等,无法进行磁-热、电-热,或者磁-电-热耦合成像,因此限制了对材料中发热与散热的物理机制的深入理解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扫描探针显微镜中的探针,其具有新型结构,可原位、同步实时地表征微/纳米磁-热、电-热,或者磁-电-热性能,实现多参量扫描探测功能。
本发明提供的扫描探针显微镜中一种探针结构如图1、2所示(称为具有热电偶结构的探针),包括探针臂1与针尖2,针尖2由针尖本体3与覆盖层组成,覆盖层由位于针尖本体3表面的薄膜一4、薄膜一表面的薄膜二5、薄膜二表面的薄膜三6组成;薄膜一4具有导电性;薄膜二5具有电绝缘性;薄膜三6具有磁性与导电性,或者薄膜三6具有导电性;薄膜一4与薄膜三6的材料不同;并且,薄膜一4、薄膜二5和薄膜三6构成热电偶结构,即:在针尖本体的尖端部位,薄膜一4表面为薄膜三6,除本体尖端之外的其余部位,薄膜二5位于薄膜一4与薄膜三6之间。
所述的薄膜一4材料不限,包括具有良好导电性能的金属和半导体中的一种材料或者两种以上的组合材料,例如铋(Bi)、镍(Ni)、钴(Co)、钾(K)等金属以及其合金,石墨、石墨烯等半导体中的一种材料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材料。
所述的薄膜二5材料不限,包括具有绝缘性能的半导体、无机材料或者有机材料等,例如氧化锌(ZnO)、铁酸铋(BiFeO3)、钴酸锂(LiCoO2)、氧化镍(NiO)、氧化钴(Co2O3)、氧化铜(CuxO)、二氧化硅(SiO2)、氮化硅(SiNx)、二氧化钛(TiO2)、五氧化二钽(Ta2O5)、五氧化二铌(Nb2O5)、氧化钨(WOx)、二氧化铪(HfO2)、氧化铝(Al2O3)、碳纳米管、石墨烯、氧化石墨烯、非晶碳、硫化铜(CuxS)、硫化银(Ag2S)、非晶硅、氮化钛(TiN)、聚酰亚胺(PI)、聚酰胺(PAI)、聚西弗碱(PA)、聚砜(PS)等中的一种材料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材料。
当所述的薄膜三6具有导电性时,其材料不限,包括具有良好导电性能的金属和半导体中的一种材料或者两种以上的组合材料。所述的具有良好导电性能的金属和半导体包括但不限于铋、镍、钴、钾等金属以及其合金,石墨、石墨烯等半导体中的一种材料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材料。
当所述的薄膜三6具有磁性与导电性时,其材料不限,包括具有铁磁性的金属及合金材料等,例如金属铁(Fe)、钴(Co)、镍(Ni)及磁性合金等材料中的一种材料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材料。
所述的具有热电偶结构的探针可以采用如下制备方法得到:
步骤1、采用镀膜的方法在针尖本体表面制备薄膜一4;
步骤2、采用镀膜的方法在薄膜一4的表面制备薄膜二5;
步骤3、采用刻蚀的方法除去针尖本体尖端处的薄膜二5,露出薄膜一4;
步骤4、采用镀膜的方法在步骤3所述露出的薄膜一表面制备薄膜三6,使薄膜一4与薄膜三6在针尖尖端部位连接,形成热电偶结构。
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的步骤1、2、4中的镀膜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各种溶液旋涂方法、喷墨打印、固体溅射、热蒸发、电子束蒸发等方法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组合;所述的步骤3中的除针尖尖端薄膜二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干刻、湿刻等方法,例如离子刻蚀、反应离子刻蚀、化学刻蚀等。
如图3所示,所述的具有热电偶结构的探针还可以采用如下另一种制备方法得到:
步骤1、采用镀膜的方法,依次在针尖本体3表面制备薄膜一4、薄膜二5与薄膜三6;
步骤2、在薄膜三6与电极层7之间施加电压,利用尖端放电原理,通过调节薄膜三6与电极层7之间距离,使针尖尖端部的薄膜三6熔融,露出薄膜二5,而其他部位薄膜三6没有熔融;
步骤3:去除步骤2所述露出的薄膜二5,露出薄膜一4;
步骤4:采用镀膜的方法,在所述露出部位镀与薄膜三6相同的材料,使薄膜一4与薄膜三6在针尖尖端部位连接,形成热电偶结构。
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的步骤1、4中的镀膜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各种溶液旋涂方法、喷墨打印、固体溅射、热蒸发或者电子束蒸发等方法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组合。
本发明所述的扫描探针显微镜包括扫描探针显微镜平台、探针、用于驱动或者控制探针进行位移和/或振动的探针控制单元,以及信号(包括位移和/或振动、热、磁、电信号)采集分析单元。
当采用本发明具有热电偶结构的探针时,扫描探针显微镜的工作模式如下:
(一)所述的薄膜三具有导电性
所述的扫描探针显微镜还包括电信号施加单元、位移或振动信号采集单元、热学信号采集单元、探针驱动单元,以及中心控制单元,
所述的探针控制单元用于驱动或者控制探针进行位移和/或振动;
所述的中心控制单元用于初始化系统各单元,控制系统各单元,接收样品的形貌、热、电信号,分析后得到样品的形貌、热、电信号图像;
所述的扫描探针显微镜的工作模式包括如下两种,分别用于探测样品的形貌、电信号以及热信号:
(1)模式一:用于探测样品的表面形貌与电信号
探针驱动单元驱动探针位移至样品表面某初始位置,探针自该初始位置沿横向对样品表面进行定向扫描,扫描过程中控制探针针尖与样品表面点接触或振动点接触,同时电信号施加单元、薄膜一、薄膜三以及样品形成闭合的电学回路;位移或振动信号采集单元接收探针针尖的纵向位移信号或振动信号,经中心控制单元分析得到样品的形貌信号;同时,电信号施加单元对针尖施加电信号,该电信号流入薄膜一、薄膜三以及样品,形成电压信号,经电信号采集单元得到样品的电信号,经中心控制单元分析得到样品的电信号图像。
(2)模式二:用于探测样品的热信号
电信号施加单元、薄膜一、薄膜三形成闭合的热电回路;探针驱动单元驱动探针位移至样品表面某位置,使针尖与样品表面相接触,电信号施加单元对针尖施加电信号,电流流入针尖并对其进行加热,针尖与样品进行热交换,使热学回路中产生电压信号,经热学信号采集单元得到样品的热信号,经中心控制单元分析得到样品的热信号图像。
当利用上述扫描探针显微镜能够对样品对样品进行热-电原位探测时,探测方法如下:
步骤1:样品固定于扫描探针显微镜平台,采用上述探测模式一,将探针位移至初始位置,沿横向对样品表面进行定向扫描,得到样品的形貌图像与电信号图像;
步骤2:探针位移至步骤1中的初始位置,采用上述探测模式二,对样品表面进行步骤1中所述的横向定向扫描,得到样品的热信号图像。
(二)所述的薄膜三具有磁性与导电性
所述的扫描探针显微镜还包括电信号施加单元、位移或振动信号采集单元、热学信号采集单元、电学信号采集单元、探针驱动单元,以及中心控制单元,
所述的探针控制单元用于驱动或者控制探针进行位移和/或振动;
所述的中心控制单元用于初始化系统各单元,控制系统各单元,接收样品的形貌、热、电信号,分析后得到样品的形貌、磁、热、电信号图像;
所述的扫描探针显微镜的工作模式包括如下三种,分别用于探测样品的形貌、磁性号、电信号以及热信号:
(1)模式一:用于探测样品的表面形貌与磁信号
探针驱动单元驱动探针位移至样品表面某初始位置,探针自该初始位置沿横向对样品表面进行定向扫描,扫描过程中控制探针针尖与样品表面点接触或振动点接触,位移或振动信号采集单元接收探针针尖的纵向位移信号或振动信号,经中心控制单元分析得到样品的形貌信号;
探针返回至所述的初始位置并且向上抬高一定距离,然后按照所述的横向定向对样品表面进行扫描,扫描过程中控制探针针尖沿所述的形貌图像进行纵向位移或者振动,位移或振动信号采集单元接收探针针尖的纵向位移信号或振动信号,经中心控制单元分析得到样品的磁信号图像;
(2)模式二:用于探测样品的热信号
电信号施加单元、薄膜一、薄膜三形成闭合的热电回路;探针驱动单元驱动探针位移至样品表面某位置,使针尖与样品表面相接触,电信号施加单元对针尖施加电信号,电流流入针尖并对其进行加热,针尖与样品进行热交换,使热学回路中产生电压信号,经热学信号采集单元得到样品的热信号,经中心控制单元分析得到样品的热信号图像;
(3)模式三:用于探测样品的电信号
电信号施加单元、薄膜一、薄膜三以及样品形成闭合的电学回路;探针驱动单元驱动探针位移至样品表面某位置,使针尖表面与样品表面相接触,电信号施加单元对针尖施加电信号,该电信号流入薄膜一、薄膜三以及样品,形成电压信号,经电信号采集单元得到样品的电信号,经中心控制单元分析得到样品的电信号图像。
当利用上述扫描探针显微镜能够对样品对样品进行磁-热-电原位探测时,探测方法如下:
步骤1:样品固定于扫描探针显微镜平台,采用上述探测模式一,将探针位移至初始位置,沿横向对样品表面进行定向扫描,得到样品的形貌图像与磁信号图像;
步骤2:探针位移至步骤1中的初始位置,采用上述探测模式二,对样品表面进行步骤1中所述的横向定向扫描,得到样品的热信号图像;
步骤3:探针位移至步骤1中的初始位置,采用上述探测模式三,对样品表面进行步骤1中所述的横向定向扫描,得到样品的电信号图像。
本发明还提出了另一种优选的探针结构(称为具有热电阻结构的探针)。该结构中,如图1所示,探针包括探针臂1与针尖2。针尖2如图4所示,包括针尖本体3、热电阻材料层8,第一导电层9以及第二导电层10;热电阻材料层8位于针尖本体3表面,第二导电层10位于热电阻材料层表面;第一导电层9与热电阻材料层8相连通;热电阻材料层8由热电阻材料构成,用于探测样品温度变化及热导;第一导电层9由导电材料构成,与热电阻材料连接,用于探测热电阻材料阻值的变化;第二导电层10由导电材料构成,或者进一步,第二导电层10由磁性导电材料构成,即形成了磁性导电层。
所述的热电阻材料层8材料不限,包括具有低掺杂的硅、半导体或者金属电阻材料等。
所述的第一导电层9材料不限,包括具有良好导电性能的金属、半导体等中的一种材料或者两种以上的组合材料,例如,铋(Bi)、镍(Ni)、钴(Co)、钾(K)等金属以及其合金,石墨、石墨烯等半导体中的一种材料或者两种以上材料的组合。
所述的第二导电层10由导电材料构成时,材料不限,包括具有良好导电性能的金属和半导体中的一种材料或者两种以上的组合材料,例如铋(Bi)、镍(Ni)、钴(Co)、钾(K)等金属以及其合金,石墨、石墨烯等半导体中的一种材料或者两种以上材料的组合。
所述的第二导电层10由磁性导电材料构成时,材料不限,包括铁磁性金属或者铁磁性合金等,铁磁性金属包括铁(Fe)、钴(Co)、镍(Ni)等。
所述的具有热电阻结构的探针可以采用如下制备方法得到:
步骤1、采用镀膜的方法在针尖本体表面制备热电阻材料层8;
步骤2、采用镀膜的方法在针尖本体表面制备第一导电层9;
步骤3、采用镀膜的方法在热电阻材料层8表面制备第二导电层10。
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的步骤1、2、3中的镀膜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各种溶液旋涂方法、喷墨打印、刻蚀、固体溅射、热蒸发、电子束蒸发等方法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组合。
作为优选,所述的热电阻材料层8的厚度为0.1μm~10μm。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导电层9的厚度为0.1μm~1μm。
当采用本发明具有热电阻结构的探针时,扫描探针显微镜的工作模式如下:
(一)当所述的第二导电层由导电材料构成,具有导电性时
所述的扫描探针显微镜还包括电信号施加单元、位移或振动信号采集单元、热学信号采集单元、探针驱动单元,以及中心控制单元,
所述的探针控制单元用于驱动或者控制探针进行位移和/或振动;
所述的中心控制单元用于初始化系统各单元,控制系统各单元,接收样品的形貌、热、电信号,分析后得到样品的形貌、热、电信号图像;
所述的扫描探针显微镜的工作模式包括如下两种,分别用于探测样品的形貌、电信号以及热信号:
(1)模式一:用于探测样品的表面形貌与电信号
探针驱动单元驱动探针位移至样品表面某初始位置,探针自该初始位置沿横向对样品表面进行定向扫描,扫描过程中控制探针针尖与样品表面点接触或振动点接触,同时电信号施加单元、第一导电层、热电阻材料层以及第二导电层形成闭合的电学回路;位移或振动信号采集单元接收探针针尖的纵向位移信号或振动信号,经中心控制单元分析得到样品的形貌信号;同时,电信号施加单元对针尖施加电信号,该电信号流入第一导电层、热电阻材料层、第二导电层以及样品,形成电压信号,经电信号采集单元得到样品的电信号,经中心控制单元分析得到样品的电信号图像;
(2)模式二:用于探测样品的热信号
电信号施加单元、第一导电层与热电阻材料层形成闭合回路;电信号施加单元对热电阻材料层进行加热,进而对探针针尖进行加热,使得探针针尖的温度不同于样品的温度(一般选择高于样品的温度);探针驱动单元驱动探针针尖与样品相接触,样品与探针针尖发生热交换,进而影响到热电阻材料层的温度,由于热阻效应,使得热电阻材料层的电阻值发生变化,经热信号采集单元采集后经中心控制单元分析,得到样品的热信号图像。
当利用上述扫描探针显微镜能够对样品对样品进行热-电原位探测时,探测方法如下:
步骤1:样品固定于扫描探针显微镜平台,采用上述探测模式一,将探针位移至初始位置,沿横向对样品表面进行定向扫描,得到样品的形貌图像与电信号图像;
步骤2:探针位移至步骤1中的初始位置,采用上述探测模式二,对样品表面进行步骤1中所述的横向定向扫描,得到样品的热信号图像。
上述(一)所述的热电阻结构中,热电阻材料层以及第二导电层在针尖本体的尖端部位呈层叠排列,考虑到实际制备过程中,由于针尖本体的尖端位置横截面较小,因此覆盖层制备困难,尤其是制备该多层层叠结构时更加困难,因此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二导电层集成在热电阻材料层中。
作为另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的电阻材料层与第二导电层之间设置绝缘层,使电阻材料层与第二导电层相电绝缘,所述的第一导电层与第二导电层相电连接。该结构中,当采用上述模式一探测样品的电信号时,电信号施加单元、第一导电层以及第二导电层形成闭合的电学回路,电信号施加单元对针尖施加电信号,该电信号流入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以及样品,形成电压信号,经电信号采集单元得到样品的电信号,经中心控制单元分析得到样品的电信号图像。
(二)当所述的第二导电层由磁性导电材料构成,具有磁性与导电性时
所述的扫描探针显微镜还包括电信号施加单元、位移或振动信号采集单元、热学信号采集单元、电学信号采集单元、探针驱动单元,以及中心控制单元,
所述的探针控制单元用于驱动或者控制探针进行位移和/或振动;
所述的中心控制单元用于初始化系统各单元,控制系统各单元,接收样品的形貌、热、电信号,分析后得到样品的形貌、磁、热、电信号图像;
所述的扫描探针显微镜的工作模式包括如下三种,分别用于探测样品的形貌、磁性号、电信号以及热信号:
(1)模式一:用于探测样品的表面形貌与磁信号
探针驱动单元驱动探针位移至样品表面某初始位置,探针自该初始位置沿横向对样品表面进行定向扫描,扫描过程中控制探针针尖与样品表面点接触或振动点接触,位移或振动信号采集单元接收探针针尖的纵向位移信号或振动信号,经中心控制单元分析得到样品的形貌信号;
探针返回至所述的初始位置并且向上抬高一定距离,然后按照所述的横向定向对样品表面进行扫描,扫描过程中控制探针针尖沿所述的形貌图像进行纵向位移或者振动,位移或振动信号采集单元接收探针针尖的纵向位移信号或振动信号,经中心控制单元分析得到样品的磁信号图像;
(2)模式二:用于探测样品的热信号
电信号施加单元、导电层与热电阻材料层形成闭合回路;电信号施加单元对热电阻材料层进行加热,进而对探针针尖进行加热,使得探针针尖的温度不同于样品的温度(一般选择高于样品的温度);探针驱动单元驱动探针针尖与样品相接触,样品与探针针尖发生热交换,进而影响到热电阻材料层的温度,由于热阻效应,使得热电阻材料层的电阻值发生变化,经热信号采集单元采集后经中心控制单元分析,得到样品的热信号图像;
(3)模式三:用于探测样品的电信号
电信号施加单元、导电层、热电阻层、磁性导电层以及样品形成闭合的电学回路;探针驱动单元驱动探针位移至样品表面某位置,使探针针尖与样品表面相接触,电信号施加单元对针尖施加电信号,该电信号流经导电层、热电阻材料层、磁性导电层以及样品,形成电压信号,经电信号采集单元得到样品的电信号,经中心控制单元分析得到样品的电信号图像。
当利用上述扫描探针显微镜能够对样品对样品进行磁-热-电原位探测时,探测方法如下:
步骤1:样品固定于扫描探针显微镜平台,采用上述探测模式一,将探针位移至初始位置,沿横向对样品表面进行定向扫描,得到样品的形貌图像与磁信号图像;
步骤2:探针位移至步骤1中的初始位置,采用上述探测模式二,对样品表面进行步骤1中所述的横向定向扫描,得到样品的热信号图像;
步骤3:探针位移至步骤1中的初始位置,采用上述探测模式三,对样品表面进行步骤1中所述的横向定向扫描,得到样品的电信号图像。
上述(二)所述的热电阻结构中,热电阻材料层8、以及磁性导电层10在针尖本体的尖端部位呈多层层叠排列,考虑到实际制备过程中,由于针尖本体的尖端位置横截面较小,因此覆盖层制备困难,尤其是制备该多层层叠结构时更加困难;另一方面,在这种多层层叠结构中,针尖本体的尖端位置集中了磁性信号、热信号与电信号的探测,一层薄膜的损坏会导致整个探针失效,利用率不高。
为此,本发明对该层叠结构进行了改进,将热电阻材料层与导电层设置在探针壁位置,而仅将磁性导电层设置在探针针尖部位,即将磁性导电与热电阻材料层、导电层进行“分离”,这种结构具体为:探针包括探针臂与针尖;针尖包括针尖本体与位于其表面的磁性导电,在探针臂上距离针尖一定间隔设置热电阻材料层,即,热电阻材料层与磁性导电之间非电连通;所述的针尖还包括导电层,导电层与热电阻材料层相电连通,并且导电层与磁性导电层相电连通。作为优选,导电层设置在热电阻材料层表面,其一端与磁性导电层相电连通。
当采用上述改进的热电阻结构探针时,所述的扫描探针显微镜的工作模式包括如下三种,分别用于探测样品的形貌、磁性号、电信号以及热信号:
(1)模式一:用于探测样品的表面形貌与磁信号
探针驱动单元驱动探针位移至样品表面某初始位置,探针自该初始位置沿横向对样品表面进行定向扫描,扫描过程中控制探针针尖与样品表面点接触或振动点接触,位移或振动信号采集单元接收探针针尖的纵向位移信号或振动信号,经中心控制单元分析得到样品的形貌信号;
探针返回至所述的初始位置并且向上抬高一定距离,然后按照所述的横向定向对样品表面进行扫描,扫描过程中控制探针针尖沿所述的形貌图像进行纵向位移或者振动,位移或振动信号采集单元接收探针针尖的纵向位移信号或振动信号,经中心控制单元分析得到样品的磁信号图像;
(2)模式二:用于探测样品的热信号
电信号施加单元、导电层与热电阻材料层形成闭合回路;电信号施加单元对热电阻材料层进行加热;探针驱动单元驱动探针针尖与样品相接触,样品与探针针尖发生热交换,其热量经空气及探针壁影响到热电阻材料层的温度,由于热阻效应,使得热电阻材料层的电阻值发生变化,经热信号采集单元采集后经中心控制单元分析,得到样品的热信号图像;
(3)模式三:用于探测样品的电信号
电信号施加单元、导电层、磁性导电层以及样品形成闭合的电学回路;探针驱动单元驱动探针位移至样品表面某位置,使探针针尖与样品表面相接触,电信号施加单元对针尖施加电信号,该电信号流经导电层、磁性导电层以及样品,形成电压信号,经电信号采集单元得到样品的电信号,经中心控制单元分析得到样品的电信号图像。
当采用上述改进的热电阻结构探针时,扫描探针显微镜能够对样品对样品进行磁-热-电原位探测,探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样品固定于扫描探针显微镜平台,采用上述探测模式一,将探针位移至初始位置,沿横向对样品表面进行定向扫描,得到样品的形貌图像与磁信号图像;
步骤2:探针位移至步骤1中的初始位置,采用上述探测模式二,对样品表面进行步骤1中所述的横向定向扫描,得到样品的热信号图像;
步骤3:探针位移至步骤1中的初始位置,采用上述探测模式三,对样品表面进行步骤1中所述的横向定向扫描,得到样品的电信号图像。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优选的探针控制单元结构,如图5所示,该探针控制单元是与探针相连接的压电驱动器。此时,所述的位移信号采集单元包括光源、光电四象限检测器以及信号处理器;工作状态时,样品置于扫描探针显微镜平台,探针在压电驱动器作用下进行振动,光源照射探针臂,反射信号通过光电四象限检测器收集,然后经过信号处理器处理后与中心控制单元相连接。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如图5所示,所述的信号处理器包括前端放大器、积分器、高压放大器、延时器、锁相放大器与后端放大器。光电四象限检测器通过前端放大器与积分器相连接,积分器与高压放大器相连接,高压放大器的一路信号反馈至压电驱动器,构成闭环控制,另一路信号与延时器相连接,延时器与锁相放大器的1ω(一倍频通道)和3ω(三倍频通道)通道相连接,锁相放大器与后端放大器相连接,后端放大器与控制中心相连接。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如图5所示,所述的热信号采集单元包括延时器、锁相放大器与后端放大器。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用于扫描探针显微镜的两种新型结构的探针,一种为热电阻结构,另一种为热电偶结构,利用该探针能够对多功能材料的形貌、磁信号与热信号进行原位、同步、实时的探测,或者对多功能材料的形貌、电信号与热信号进行原位、同步、实时的探测,甚至对多功能材料的形貌、磁信号、热信号以及电信号进行原位、同步、实时的探测,从而实现了磁-电-热多参量原位表征,能够原位、直观地研究材料的电-热、磁-热,以及磁-电-热之间的耦合规律与机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扫描探针显微镜的探针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具有热电偶结构的探针针尖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采用尖端放电熔融法制备图1中具有热电偶结构探针针尖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具有热电偶结构的探针针尖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所述扫描探针显微镜的一种优选的功能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指出的是,以下所述实施例旨在便于对本发明的理解,而对其不起任何限定作用。
其中:1-探针臂,2-针尖,3-针尖本体,4-薄膜一,5-薄膜二,6-薄膜三,7-电极层,8-热电阻材料层,9-第一导电层,10-第二导电层。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扫描探针显微镜包括扫描探针显微镜平台、探针、电信号施加单元、位移或振动信号采集单元、热学信号采集单元、电信号采集单元以及中心控制单元。探针控制单元用于驱动或者控制探针进行位移和/或振动。中心控制单元:用于初始化系统各单元,控制系统各单元,接收样品的形貌、热、电信号,分析后得到样品的形貌、热、电信号图像;
如图1所示,探针包括探针臂1与针尖2。
针尖2的结构如图2所示,由针尖本体3与表面覆盖层组成,表面覆盖层由薄膜一4、薄膜一4表面覆盖薄膜二5、薄膜二5表面覆盖薄膜三6。薄膜一4具有导电性、薄膜二5具有电绝缘性、薄膜三6具有导电性,薄膜一4与薄膜三6的材料不同;并且,薄膜一4、薄膜二5和薄膜三6构成热电偶结构,即:在针尖本体3的尖端位置,薄膜一4表面覆盖薄膜三6,而针尖本体3除尖端之外的其余部位,薄膜二5位于薄膜一4与薄膜三6之间。
该具有热电偶结构的探针针尖可以采用如下方法制备,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采用镀膜的方法,例如溶液旋涂方法、喷墨打印、固体溅射、热蒸发、者电子束蒸发等方法在针尖本体3表面制备薄膜一4;
步骤2、采用镀膜的方法,例如溶液旋涂方法、喷墨打印、固体溅射、热蒸发、者电子束蒸发等方法在针尖本体3表面制备薄膜二5;
步骤3、采用干刻、湿刻等方法,例如离子刻蚀、反应离子刻蚀、化学刻蚀等方法去除针尖本体3尖端处的薄膜二5,露出薄膜一4;
步骤4、采用镀膜的方法,例如溶液旋涂方法、喷墨打印、固体溅射、热蒸发、者电子束蒸发等方法在针尖本体3表面制备薄膜三6,使针尖本体3尖端处的薄膜一4表面覆盖薄膜三6,除尖端之外的其余部位,薄膜二5位于薄膜一4与三6之间。
薄膜一4的材料为导电金属Pt,厚度为100nm,薄膜二5的材料为绝缘层Al2O3,厚度为200nm,薄膜三6的材料为磁性导电金属Ni,厚度为100nm。
探针控制单元采用与探针相连接的压电驱动器。该压电驱动器选用美国AsylumResearch公司生产的MFP-3D-SA-SCANNER扫描器,扫描范围X×Y=90×90μm2
如图5所示,位移或振动信号采集单元包括光源、光电四象限检测器以及信号处理器。信号处理器由前端放大器、积分器、高压放大器、延时器、锁相放大器与后端放大器组成。工作状态时,样品置于扫描探针显微镜平台,探针在压电驱动器作用下进行振动,光源照射探针臂,反射信号通过光电四象限检测器收集,然后通过前端放大器与积分器相连接,积分器与高压放大器相连接,高压放大器的一路信号反馈至压电驱动器,构成闭环控制,另一路信号与延时器相连接,延时器与锁相放大器的1ω(一倍频通道)和3ω(三倍频通道)通道相连接,锁相放大器与后端放大器相连接,后端放大器与控制中心相连接。
控制中心由计算机、初始化模块、控制模块组成。
热信号采集单元由延时器、锁相放大器与后端放大器组成。电信号采集单元由延时器、锁相放大器与后端放大器组成。本实施例中,该热信号采集单元、电信号采集单元与信号处理器进行集成。
热学回路中的电信号施加单元为电流源。
电学回路由电信号施加单元为电压源。
本实施例中,选择铁电衬底PMN-PT上生长的Fe膜为研究样品,该样品的厚度为90nm。
利用上述扫描探针显微镜在室温下对样品的热电性能进行原位、同步、实时探测,探测方法如下:
(1)样品固定于扫描探针显微镜平台,通过初始化模块设定系统各单元初始参数;
(2)在控制模块作用下,压电驱动器驱动探针位移至样品表面某初始位置,光源照射探针臂,反射信号通过光电四象限检测器收集;探针自该初始位置沿横向对样品表面进行定向扫描,扫描过程中控制探针针尖2表面的薄膜三6与样品表面点接触或振动点接触;同时,电流源、薄膜一4、薄膜三6以及样品形成闭合的电学回路;
反射信号通过光电四象限检测器收集,然后通过前端放大器与积分器相连接,积分器与高压放大器相连接,高压放大器的一路信号反馈至压电驱动器,构成闭环控制,另一路信号与延时器相连接,延时器与锁相放大器的1ω(一倍频通道)和3ω(三倍频通道)通道相连接,锁相放大器与后端放大器相连接,后端放大器与计算机相连接,经分析处理后得到样品的形貌信号图像;同时,电流源对探针施加电信号,该电信号流入薄膜一4、薄膜三6以及样品后,流入大地,形成电压信号,采集该信号,经延时器、锁相放大器与后端放大器,与计算机相连接,分析处理后得到该位置样品的电信号图像;
(3)压电驱动器驱动探针返回至步骤(2)中所述的初始位置并且向上抬高一定距离,按照步骤(2)所述的横向定向对样品表面进行再次扫描,扫描过程中控制探针针尖2表面的薄膜三6沿步骤(2)得到的形貌图像进行纵向位移或者振动,位移或振动信号采集单元接收探针针尖的纵向位移信号或振动信号,反射信号通过光电四象限检测器收集,然后如步骤(1)所述,通过前端放大器、积分器、高压放大器、延时器、锁相放大器、后端放大器,与计算机相连接,经分析处理后得到样品的电信号图像;
(4)压电驱动器驱动探针返回至步骤(2)中所述的初始位置;
(5)使针尖2表面的薄膜三6与样品表面相接触;电流源、薄膜一4以及薄膜三6形成闭合的热电回路;电流源对探针施加电信号,电流流入针尖2并对其进行加热,针尖2与样品进行热交换,使该热学回路中的电压信号发生变化,采集该信号,经延时器、锁相放大器与后端放大器,与计算机相连接,分析处理后得到该位置样品的热信号图像;
(6)按照步骤(2)所述的横向方向,压电驱动器驱动探针至下一位置;
(7)每一点重复步骤(5)与(6),直到按照步骤(2)所述的横向方向对样品表面逐点扫描完毕。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扫描探针显微镜结构与实施例1中完全相同。
所不同的是该具有热电偶结构的探针针尖采用另一种方法制备,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采用镀膜的方法,依次在针尖本体3表面制备薄膜一4、薄膜二5与薄膜三6;
步骤2、在薄膜三6与电极层7之间施加电压,利用尖端放电原理,通过调节薄膜三6与电极层7之间距离,使针尖尖端部的薄膜三6熔融,露出薄膜二5,而其他部位薄膜三6没有熔融;
步骤3:去除步骤2所述露出的薄膜二5,露出薄膜一4;
步骤4:采用镀膜的方法,在所述露出部位镀与薄膜三6相同的材料,使薄膜一4与薄膜三6在针尖尖端部位连接,形成热电偶结构。
利用该扫描探针显微镜在室温下对样品的电、热性能进行原位、同步、实时探测的方法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扫描探针显微镜结构与实施例1中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采用具有热电阻结构的探针。
如图1所示,该探针包括探针臂1与针尖2。针尖2如图4所示,包括针尖本体3、热电阻材料层8,第一导电层9以及第二导电层10;热电阻材料层8位于针尖本体3表面,第二导电层10位于热电阻材料层表面;第一导电层9与热电阻材料层8相电连通。
热电阻材料层8材料为低掺杂的硅,厚度为2m,导电层9材料为铋(Bi)、镍(Ni)、钴(Co)、钾(K)、石墨、石墨烯中的一种,厚度为1μm,第二导电层10材料为铋(Bi)、镍(Ni)、钴(Co)、钾(K)、石墨、石墨烯中的一种,厚度为0.1μm。
上述探针的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1、采用溶液旋涂方法、喷墨打印、刻蚀、固体溅射、热蒸发、电子束蒸发等镀膜的方法在针尖本体表面制备热电阻材料层8;
步骤2、采用溶液旋涂方法、喷墨打印、刻蚀、固体溅射、热蒸发、电子束蒸发等镀膜的方法在针尖本体表面制备第一导电层9,该导电层与热电阻材料层8相连通;
步骤3、采用溶液旋涂方法、喷墨打印、刻蚀、固体溅射、热蒸发、电子束蒸发等镀膜的方法在热电阻材料层8表面制备第二导电层10。
利用上述扫描探针显微镜在室温下对样品的电、热性能进行原位、同步、实时探测的方法如下:
(1)样品固定于扫描探针显微镜平台,通过初始化模块设定系统各单元初始参数;
(2)在控制模块作用下,压电驱动器驱动探针位移至样品表面某初始位置,光源照射探针臂,反射信号通过光电四象限检测器收集;探针自该初始位置沿横向对样品表面进行定向扫描,扫描过程中控制探针针尖2表面的第二导电层10与样品表面点接触或振动点接触;同时,电流源、第一导电层9、热电阻材料层8、第二导电层10以及样品形成闭合的电学回路;
反射信号通过光电四象限检测器收集,然后通过前端放大器与积分器相连接,积分器与高压放大器相连接,高压放大器的一路信号反馈至压电驱动器,构成闭环控制,另一路信号与延时器相连接,延时器与锁相放大器的1ω(一倍频通道)和3ω(三倍频通道)通道相连接,锁相放大器与后端放大器相连接,后端放大器与计算机相连接,经分析处理后得到样品的形貌信号图像;同时,电流源对探针施加电信号,该电信号流入第一导电层9、热电阻材料层8、第二导电层10以及样品后,流入大地,形成电压信号,采集该信号,经延时器、锁相放大器与后端放大器,与计算机相连接,分析处理后得到该位置样品的电信号图像;
(3)压电驱动器驱动探针返回至步骤(2)中所述的初始位置;
(4)使针尖2表面的第二导电层10与样品表面相接触;电流源、第一导电层9以及热电阻材料层8形成闭合的热电回路;电信号施加单元对热电阻材料层8进行加热,进而对探针针尖进行加热,使得探针针尖的温度高于样品的温度;探针驱动单元驱动探针针尖与样品相接触,样品与探针针尖发生热交换,进而影响到热电阻材料层8的温度,由于热阻效应,使得热电阻材料层8的电阻值发生变化,采集该信号,经延时器、锁相放大器与后端放大器,与计算机相连接,分析处理后得到该位置样品的热信号图像;
(5)按照步骤(2)所述的横向方向,压电驱动器驱动探针至下一位置;
(6)每一点重复步骤(4)与(5),直到按照步骤(2)所述的横向方向对样品表面逐点扫描完毕。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扫描探针显微镜装置与实施例3中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第二导电层10集成在热电阻材料层8中。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中,扫描探针显微镜装置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利用上述扫描探针显微镜装置在室温下对样品的磁、热、电性能进行原位、同步、实时探测,探测方法如下:
(1)样品固定于扫描探针显微镜平台,通过初始化模块设定系统各单元初始参数;
(2)在控制模块作用下,压电驱动器驱动探针位移至样品表面某初始位置,光源照射探针臂,反射信号通过光电四象限检测器收集;探针自该初始位置沿横向对样品表面进行定向扫描,扫描过程中控制探针针尖2表面的薄膜三6与样品表面点接触或振动点接触,反射信号通过光电四象限检测器收集,然后通过前端放大器与积分器相连接,积分器与高压放大器相连接,高压放大器的一路信号反馈至压电驱动器,构成闭环控制,另一路信号与延时器相连接,延时器与锁相放大器的1ω(一倍频通道)和3ω(三倍频通道)通道相连接,锁相放大器与后端放大器相连接,后端放大器与计算机相连接,经分析处理后得到样品的形貌信号图像;
(3)压电驱动器驱动探针返回至步骤(2)中所述的初始位置并且向上抬高一定距离,按照步骤(2)所述的横向定向对样品表面进行再次扫描,扫描过程中控制探针针尖2表面的薄膜三6沿步骤(2)得到的形貌图像进行纵向位移或者振动,位移或振动信号采集单元接收探针针尖的纵向位移信号或振动信号,反射信号通过光电四象限检测器收集,然后如步骤(1)所述,通过前端放大器、积分器、高压放大器、延时器、锁相放大器、后端放大器,与计算机相连接,经分析处理后得到样品的磁信号图像;
(4)压电驱动器驱动探针返回至步骤(2)中所述的初始位置;
(5)使针尖2表面的薄膜三6与样品表面相接触;电流源、薄膜一4以及薄膜三6形成闭合的热电回路;电流源对探针施加电信号,电流流入针尖2并对其进行加热,针尖2与样品进行热交换,使该热学回路中的电压信号发生变化,采集该信号,经延时器、锁相放大器与后端放大器,与计算机相连接,分析处理后得到该位置样品的热信号图像;
(6)按照步骤(2)所述的横向方向,压电驱动器驱动探针至下一位置;
(7)每一点重复步骤(5)与(6),直到按照步骤(2)所述的横向方向对样品表面逐点扫描完毕;
(8)压电驱动器驱动探针返回至步骤(2)中所述的初始位置,使针尖2表面的薄膜三6与样品表面相接触;
(9)电流源、薄膜一4、薄膜三6以及样品形成闭合的电学回路;电流源对探针施加电信号,该电信号流入薄膜一4、薄膜三6以及样品后,流入大地,形成电压信号,采集该信号,经延时器、锁相放大器与后端放大器,与计算机相连接,分析处理后得到该位置样品的电信号图像;
(10)按照步骤(2)所述的横向方向,压电驱动器驱动探针至下一位置;
(11)每一点重复步骤(8)与(9),直到按照步骤(2)所述的横向方向对样品表面逐点扫描完毕。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中,扫描探针显微镜装置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第二导电层10材料为铁(Fe)、钴(Co)或者镍(Ni)。
利用上述扫描探针显微镜装置在室温下对样品的磁、热、电性能进行原位、同步、实时探测,探测方法如下:
(1)样品固定于扫描探针显微镜平台,通过初始化模块设定系统各单元初始参数;
(2)在控制模块作用下,压电驱动器驱动探针位移至样品表面某初始位置,光源照射探针臂,反射信号通过光电四象限检测器收集;探针自该初始位置沿横向对样品表面进行定向扫描,扫描过程中控制探针针尖2表面的第二导电层10与样品表面点接触或振动点接触,反射信号通过光电四象限检测器收集,然后通过前端放大器与积分器相连接,积分器与高压放大器相连接,高压放大器的一路信号反馈至压电驱动器,构成闭环控制,另一路信号与延时器相连接,延时器与锁相放大器的1ω(一倍频通道)和3ω(三倍频通道)通道相连接,锁相放大器与后端放大器相连接,后端放大器与计算机相连接,经分析处理后得到样品的形貌信号图像;
(3)压电驱动器驱动探针返回至步骤(2)中所述的初始位置并且向上抬高一定距离,按照步骤(2)所述的横向定向对样品表面进行再次扫描,扫描过程中控制探针针尖2表面的第二导电层10沿步骤(2)得到的形貌图像进行纵向位移或者振动,位移或振动信号采集单元接收探针针尖的纵向位移信号或振动信号,反射信号通过光电四象限检测器收集,然后如步骤(1)所述,通过前端放大器、积分器、高压放大器、延时器、锁相放大器、后端放大器,与计算机相连接,经分析处理后得到样品的磁信号图像;
(4)压电驱动器驱动探针返回至步骤(2)中所述的初始位置;
(5)使针尖2表面的第二导电层10与样品表面相接触;电流源、第一导电层9、热电阻材料层8形成闭合的热电回路;电信号施加单元对热电阻材料层8进行加热,进而对探针针尖进行加热,使得探针针尖的温度高于样品的温度;探针驱动单元驱动探针针尖与样品相接触,样品与探针针尖发生热交换,进而影响到热电阻材料层8的温度,由于热阻效应,使得热电阻材料层8的电阻值发生变化,采集该信号,经延时器、锁相放大器与后端放大器,与计算机相连接,分析处理后得到该位置样品的热信号图像;
(6)按照步骤(2)所述的横向方向,压电驱动器驱动探针至下一位置;
(7)每一点重复步骤(5)与(6),直到按照步骤(2)所述的横向方向对样品表面逐点扫描完毕;
(8)压电驱动器驱动探针返回至步骤(2)中所述的初始位置,使针尖2表面的第二导电层10与样品表面相接触;
(9)电流源、第二导电层10、热电阻层8、第一导电层9以及样品形成闭合的电学回路;电流源对探针施加电信号,该电信号流入导电层9,经第二导电层10以及样品后,流入大地,形成电压信号,采集该信号,经延时器、锁相放大器与后端放大器,与计算机相连接,分析处理后得到该位置样品的电信号图像;
(10)按照步骤(2)所述的横向方向,压电驱动器驱动探针至下一位置;
(11)每一点重复步骤(8)与(9),直到按照步骤(2)所述的横向方向对样品表面逐点扫描完毕。
实施例7:
本实施例中,扫描探针显微镜结构与实施例1中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采用具有热电阻结构的探针。
该结构中,探针包括探针臂与针尖。针尖包括针尖本体与位于其表面的磁性导电层,在探针臂上距离针尖一定间隔设置热电阻材料层,即,热电阻材料层与磁性导电之间非电连通,导电层设置在热电阻材料层表面,其一端与磁性导电相电连通。
热电阻材料层8材料为低掺杂的硅,厚度为5μm,导电层9材料为铋(Bi)、镍(Ni)、钴(Co)、钾(K)、石墨、石墨烯中的一种,厚度为1μm,磁性导电10材料为铁(Fe)、钴(Co)或者镍(Ni),厚度为0.1μm,。
利用上述纳米磁-电-热多参量耦合原位探测系统,在室温下对样品的磁、热、电性能进行原位、同步、实时探测的方法如下:
(1)样品固定于扫描探针显微镜平台,通过初始化模块设定系统各单元初始参数;
(2)在控制模块作用下,压电驱动器驱动探针位移至样品表面某初始位置,光源照射探针臂,反射信号通过光电四象限检测器收集;探针自该初始位置沿横向对样品表面进行定向扫描,扫描过程中控制探针针尖表面的磁性导电层与样品表面点接触或振动点接触,反射信号通过光电四象限检测器收集,然后通过前端放大器与积分器相连接,积分器与高压放大器相连接,高压放大器的一路信号反馈至压电驱动器,构成闭环控制,另一路信号与延时器相连接,延时器与锁相放大器的1ω(一倍频通道)和3ω(三倍频通道)通道相连接,锁相放大器与后端放大器相连接,后端放大器与计算机相连接,经分析处理后得到样品的形貌信号图像;
(3)压电驱动器驱动探针返回至步骤(2)中所述的初始位置并且向上抬高一定距离,按照步骤(2)所述的横向定向对样品表面进行再次扫描,扫描过程中控制探针针尖表面的磁性导电层沿步骤(2)得到的形貌图像进行纵向位移或者振动,位移或振动信号采集单元接收探针针尖的纵向位移信号或振动信号,反射信号通过光电四象限检测器收集,然后如步骤(1)所述,通过前端放大器、积分器、高压放大器、延时器、锁相放大器、后端放大器,与计算机相连接,经分析处理后得到样品的磁信号图像;
(4)压电驱动器驱动探针返回至步骤(2)中所述的初始位置;
(5)使针尖表面的磁性导电与样品表面相接触;电流源、导电层、热电阻材料层形成闭合的热电回路;电信号施加单元对热电阻材料层进行加热;探针驱动单元驱动探针位移至样品表面某位置,使针尖表面的磁性导电与样品表面相接触,样品与针尖发生热交换,其热量经空气及磁性导电影响到热电阻材料层的温度,由于热阻效应,使得热电阻材料层的电阻值发生变化,采集该信号,经延时器、锁相放大器与后端放大器,与计算机相连接,分析处理后得到该位置样品的热信号图像;
(6)按照步骤(2)所述的横向方向,压电驱动器驱动探针至下一位置;
(7)每一点重复步骤(5)与(6),直到按照步骤(2)所述的横向方向对样品表面逐点扫描完毕;
(8)压电驱动器驱动探针返回至步骤(2)中所述的初始位置,使针尖表面的磁性导电层与样品表面相接触;
(9)电流源、导电层、磁性导电层以及样品形成闭合的电学回路;电流源对探针施加电信号,该电信号流入导电层、磁性导电层以及样品后,流入大地,形成电压信号,采集该信号,经延时器、锁相放大器与后端放大器,与计算机相连接,分析处理后得到该位置样品的电信号图像;
(10)按照步骤(2)所述的横向方向,压电驱动器驱动探针至下一位置;
(11)每一点重复步骤(8)与(9),直到按照步骤(2)所述的横向方向对样品表面逐点扫描完毕。
实施例8:
本实施例中,扫描探针显微镜装置与实施例5相同。所不同的是利用上述扫描探针显微镜装置在室温下进对样品的热、电性能进行原位、同步、实时探测,即在探测方法中的步骤(3)与(4)省略。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原则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补充或类似方式替代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扫描探针显微镜中的探针,其特征是:包括探针臂与针尖,所述的针尖由针尖本体与覆盖层组成,覆盖层由位于针尖本体表面的薄膜一、薄膜一表面的薄膜二、薄膜二表面的薄膜三组成;薄膜一具有导电性;薄膜二具有电绝缘性;薄膜三具有磁性与导电性,或者薄膜三具有导电性;薄膜一与薄膜三的材料不同;并且,薄膜一、薄膜二和薄膜三构成热电偶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探针显微镜中的探针,其特征是:所述的薄膜一材料包括具有良好导电性能的金属和半导体中的一种材料或者两种以上的组合材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扫描探针显微镜中的探针,其特征是:所述的薄膜一材料为铋、镍、钴、钾金属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合金,或者是石墨、石墨烯半导体中的至少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探针显微镜中的探针,其特征是:所述的薄膜二材料包括具有绝缘性能的半导体、无机材料或者有机材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扫描探针显微镜中的探针,其特征是:所述的薄膜二材料为氧化锌、铁酸铋、钴酸锂、氧化镍、氧化钴、氧化铜、二氧化硅、氮化硅、二氧化钛、五氧化二钽、五氧化二铌、氧化钨、二氧化铪、氧化铝、碳纳米管、石墨烯、氧化石墨烯、非晶碳、硫化铜、硫化银、非晶硅、氮化钛、聚酰亚胺、聚酰胺、聚西弗碱、聚砜中的至少一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探针显微镜中的探针,其特征是:所述的薄膜三具有导电性时,其材料为具有良好导电性能的金属和半导体中的一种材料或者两种以上的组合材料;所述的薄膜三具有磁性与导电性时,其材料包括铁磁性的金属或金属合金。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扫描探针显微镜中的探针,其特征是:所述的薄膜三为铋、镍、钴、钾金属以及其合金,或者是石墨、石墨烯半导体中的至少一种;或者,所述的薄膜三为铁磁性的金属铁、钴、镍中的一种及两种以上的合金。
8.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探针显微镜中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采用镀膜的方法在针尖本体表面制备薄膜一;
步骤2、采用镀膜的方法在薄膜一的表面制备薄膜二;
步骤3、采用刻蚀的方法除去针尖本体尖端处的薄膜二,露出薄膜一;
步骤4、采用镀膜的方法在步骤3所述露出的薄膜一表面制备薄膜三,使薄膜一与薄膜三在针尖尖端部位连接,形成热电偶结构;
或者,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采用镀膜的方法,依次在针尖本体表面制备薄膜一、薄膜二与薄膜三;
步骤2、在薄膜三与电极层之间施加电压,利用尖端放电原理,通过调节薄膜三与电极层之间距离,使针尖尖端部的薄膜三熔融,露出薄膜二,而其他部位薄膜三没有熔融;
步骤3:去除步骤2所述露出的薄膜二,露出薄膜一;
步骤4:采用镀膜的方法,在所述露出部位镀与薄膜三相同的材料,使薄膜一与薄膜三在针尖尖端部位连接,形成热电偶结构。
9.利用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针的扫描探针显微镜对样品进行热-电原位探测的探测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扫描探针显微镜还包括探针驱动单元、电信号施加单元、位移或振动信号采集单元、热学信号采集单元、电信号采集单元以及中心控制单元,
探针控制单元:用于驱动或者控制探针进行位移和/或振动;
中心控制单元:用于初始化系统各单元,控制系统各单元,接收样品的形貌、热、电信号,分析后得到样品的形貌、热、电信号图像;
探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样品固定于扫描探针显微镜平台,采用探测模式一,将探针位移至初始位置,沿横向对样品表面进行定向扫描,得到样品的形貌图像与电信号图像;
步骤2:探针位移至步骤1中的初始位置,采用探测模式二,对样品表面进行步骤1中所述的横向定向扫描,得到样品的热信号图像;
所述的模式一用于探测样品的表面形貌与电信号,具体如下:
探针驱动单元驱动探针位移至样品表面某初始位置,探针自该初始位置沿横向对样品表面进行定向扫描,扫描过程中控制探针针尖与样品表面点接触或振动点接触,同时电信号施加单元、薄膜一、薄膜三以及样品形成闭合的电学回路;位移或振动信号采集单元接收探针针尖的纵向位移信号或振动信号,经中心控制单元分析得到样品的形貌信号;同时,电信号施加单元对针尖施加电信号,该电信号流入薄膜一、薄膜三以及样品,形成电压信号,经电信号采集单元得到样品的电信号,经中心控制单元分析得到样品的电信号图像;
所述的模式二用于探测样品的热信号,具体如下:
电信号施加单元、薄膜一、薄膜三形成闭合的热电回路;探针驱动单元驱动探针位移至样品表面某位置,使针尖与样品表面相接触,电信号施加单元对针尖施加电信号,电流流入针尖并对其进行加热,针尖与样品进行热交换,使热学回路中产生电压信号,经热学信号采集单元得到样品的热信号,经中心控制单元分析得到样品的热信号图像。
10.利用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针的扫描探针显微镜对样品进行磁-热-电原位探测的探测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扫描探针显微镜还包括探针驱动单元、电信号施加单元、位移或振动信号采集单元、热学信号采集单元、电学信号采集单元,以及中心控制单元,
探针控制单元:用于驱动或者控制探针进行位移和/或振动;
中心控制单元:用于初始化系统各单元,控制系统各单元,接收样品的形貌、热、电信号,分析后得到样品的形貌、磁、热、电信号图像;
探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样品固定于扫描探针显微镜平台,采用上述探测模式一,将探针位移至初始位置,沿横向对样品表面进行定向扫描,得到样品的形貌图像与磁信号图像;
步骤2:探针位移至步骤1中的初始位置,采用上述探测模式二,对样品表面进行步骤1中所述的横向定向扫描,得到样品的热信号图像;
步骤3:探针位移至步骤1中的初始位置,采用上述探测模式三,对样品表面进行步骤1中所述的横向定向扫描,得到样品的电信号图像;
所述的模式一用于探测样品的表面形貌与磁信号,具体如下:
探针驱动单元驱动探针位移至样品表面某初始位置,探针自该初始位置沿横向对样品表面进行定向扫描,扫描过程中控制探针针尖与样品表面点接触或振动点接触,位移或振动信号采集单元接收探针针尖的纵向位移信号或振动信号,经中心控制单元分析得到样品的形貌信号;
探针返回至所述的初始位置并且向上抬高一定距离,然后按照所述的横向定向对样品表面进行扫描,扫描过程中控制探针针尖沿所述的形貌图像进行纵向位移或者振动,位移或振动信号采集单元接收探针针尖的纵向位移信号或振动信号,经中心控制单元分析得到样品的磁信号图像;
所述的模式二用于探测样品的热信号,具体如下:
电信号施加单元、薄膜一、薄膜三形成闭合的热电回路;探针驱动单元驱动探针位移至样品表面某位置,使针尖与样品表面相接触,电信号施加单元对针尖施加电信号,电流流入针尖并对其进行加热,针尖与样品进行热交换,使热学回路中产生电压信号,经热学信号采集单元得到样品的热信号,经中心控制单元分析得到样品的热信号图像;
所述的模式三用于探测样品的电信号,具体如下:
电信号施加单元、薄膜一、薄膜三以及样品形成闭合的电学回路;探针驱动单元驱动探针位移至样品表面某位置,使针尖表面与样品表面相接触,电信号施加单元对针尖施加电信号,该电信号流入薄膜一、薄膜三以及样品,形成电压信号,经电学信号采集单元得到样品的电信号,经中心控制单元分析得到样品的电信号图像。
CN201410494757.0A 2014-09-24 2014-09-24 一种扫描探针显微镜中的探针、其制备方法及探测方法 Active CN1055106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94757.0A CN105510639B (zh) 2014-09-24 2014-09-24 一种扫描探针显微镜中的探针、其制备方法及探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94757.0A CN105510639B (zh) 2014-09-24 2014-09-24 一种扫描探针显微镜中的探针、其制备方法及探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10639A true CN105510639A (zh) 2016-04-20
CN105510639B CN105510639B (zh) 2018-10-19

Family

ID=557187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94757.0A Active CN105510639B (zh) 2014-09-24 2014-09-24 一种扫描探针显微镜中的探针、其制备方法及探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10639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53535A (zh) * 2016-10-10 2017-01-25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原位光电多功能耦合原子力显微镜测试系统
CN106383250A (zh) * 2016-10-11 2017-02-08 中山大学 一种采用二维原子晶体材料的扫描隧道显微镜探针
CN108931667A (zh) * 2017-05-24 2018-12-04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兼具电学和磁学信号获取功能的扫描显微镜探针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57767A (zh) * 2020-01-14 2020-05-15 上海新克信息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扫描探针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00541A1 (en) * 1989-05-29 1990-12-05 Olympus Optical Co., Ltd. Atomic probe type microscope apparatus
US6566650B1 (en) * 2000-09-18 2003-05-20 Chartered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Ltd. Incorporation of dielectric layer onto SThM tips for direct thermal analysis
CN2593320Y (zh) * 2002-11-28 2003-12-17 上海爱建纳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扫描隧道显微镜的扫描探头
CN1757591A (zh) * 2004-10-10 2006-04-12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基于纳米操作的实时力感与可视图像人机交互方法及系统
CN1765011A (zh) * 2003-04-10 2006-04-2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制造具有电阻尖端的半导体探针的方法
CN1805061A (zh) * 2006-01-06 2006-07-19 华南理工大学 用光纤和铟锡氧化物制作光子扫描隧道显微镜探针的方法
CN1937094A (zh) * 2005-09-22 2007-03-28 清华大学 扫描热显微镜探针
CN101363789A (zh) * 2008-09-11 2009-02-11 中山大学 一种振动样品的扫描隧道显微镜及其测量方法
JP2010151839A (ja) * 2010-03-23 2010-07-08 Univ Of Tsukuba ヘテロダインビートプローブ走査プローブトンネル顕微鏡およびこれによってトンネル電流に重畳された微小信号の計測方法
CN102053171A (zh) * 2009-11-09 2011-05-11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一种微纳米热检测传感组件
CN102175894A (zh) * 2010-12-24 2011-09-07 北京大学 一种扫描热显微镜微型热电偶探针的制备方法
CN102353817A (zh) * 2011-06-30 2012-02-15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导电原子力显微镜的探针以及采用此探针的测量方法
CN102692427A (zh) * 2012-06-20 2012-09-26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一种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纳米热电多参量原位定量表征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00541A1 (en) * 1989-05-29 1990-12-05 Olympus Optical Co., Ltd. Atomic probe type microscope apparatus
US6566650B1 (en) * 2000-09-18 2003-05-20 Chartered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Ltd. Incorporation of dielectric layer onto SThM tips for direct thermal analysis
CN2593320Y (zh) * 2002-11-28 2003-12-17 上海爱建纳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扫描隧道显微镜的扫描探头
CN1765011A (zh) * 2003-04-10 2006-04-2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制造具有电阻尖端的半导体探针的方法
CN1757591A (zh) * 2004-10-10 2006-04-12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基于纳米操作的实时力感与可视图像人机交互方法及系统
CN1937094A (zh) * 2005-09-22 2007-03-28 清华大学 扫描热显微镜探针
CN1805061A (zh) * 2006-01-06 2006-07-19 华南理工大学 用光纤和铟锡氧化物制作光子扫描隧道显微镜探针的方法
CN101363789A (zh) * 2008-09-11 2009-02-11 中山大学 一种振动样品的扫描隧道显微镜及其测量方法
CN102053171A (zh) * 2009-11-09 2011-05-11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一种微纳米热检测传感组件
JP2010151839A (ja) * 2010-03-23 2010-07-08 Univ Of Tsukuba ヘテロダインビートプローブ走査プローブトンネル顕微鏡およびこれによってトンネル電流に重畳された微小信号の計測方法
CN102175894A (zh) * 2010-12-24 2011-09-07 北京大学 一种扫描热显微镜微型热电偶探针的制备方法
CN102353817A (zh) * 2011-06-30 2012-02-15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导电原子力显微镜的探针以及采用此探针的测量方法
CN102692427A (zh) * 2012-06-20 2012-09-26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一种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纳米热电多参量原位定量表征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53535A (zh) * 2016-10-10 2017-01-25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原位光电多功能耦合原子力显微镜测试系统
CN106383250A (zh) * 2016-10-11 2017-02-08 中山大学 一种采用二维原子晶体材料的扫描隧道显微镜探针
CN106383250B (zh) * 2016-10-11 2020-05-19 中山大学 一种采用二维原子晶体材料的扫描隧道显微镜探针
CN108931667A (zh) * 2017-05-24 2018-12-04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兼具电学和磁学信号获取功能的扫描显微镜探针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57767A (zh) * 2020-01-14 2020-05-15 上海新克信息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扫描探针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10639B (zh) 2018-10-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10638A (zh) 一种扫描探针显微镜中的探针、其制备方法及探测方法
CN105510636B (zh) 一种纳米磁-电-热多参量耦合原位探测系统及其探测方法
Yang et al. Batch-fabricated cantilever probes with electrical shielding for nanoscale dielectric and conductivity imaging
Teobaldi et al. Chemical Resolution at Ionic Crystal Surfaces Using Dynamic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format?> with Metallic Tips
Dubois et al. Crack-defined electronic nanogaps
CN105510639A (zh) 一种扫描探针显微镜中的探针、其制备方法及探测方法
Kalinin et al. Toward electrochemical studies on the nanometer and atomic scales: Progres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CN106597026B (zh) 磁-电-热多参量耦合显微镜探针、其制备方法与探测方法
Zhao et al. The fabric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functionalization in molecular electronics
CN107064565B (zh) 磁-电-热多参量耦合显微镜探针、其制备方法与探测方法
CN105510642B (zh) 基于扫描探针显微镜的纳米磁热原位探测装置及探测方法
JP4332073B2 (ja) 走査型顕微鏡用プローブ
CN105510637B (zh) 基于扫描探针显微镜的微/纳米热电原位探测装置及探测方法
CN102175894A (zh) 一种扫描热显微镜微型热电偶探针的制备方法
CN206848304U (zh) 磁‑电‑热多参量耦合显微镜探针
Lin et al.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enhanced characteristics with localized transition in interface-type vanadium-based devices
Dvoranová et al. Point contact spectroscopy of superconductors via nanometer scale point contacts formed by resistive switching
Elawayeb et al.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individual NiFe/Pt multilayer nanowires measured in situ in a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Brivio et al. Bipolar resistive switching of Au/NiOx/Ni/Au heterostructure nanowires
Yang et al. Probing switching mechanism of memristor for neuromorphic computing
Fatikow et al. Nanomaterials enter the silicon-based cmos era: Nanorobotic technologies for nanoelectronic devices
Wang et al. Development of a thermoelectric nanowire characterization platform (TNCP) for structural and thermoelectric investigation of single nanowires
Tartaglini et al. New directions in point-contact spectroscopy based on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 techniques
CN110646640B (zh) 一种基于扫描探针显微镜的材料微/纳尺度的磁热信号探测方法
Álvarez et al. Development of electrical-erosion instrument for direct write micro-patterning on large area conductive thin fil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