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09731B - 多目的地“近景导向”室内导引模式实现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多目的地“近景导向”室内导引模式实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09731B
CN105509731B CN201510844355.3A CN201510844355A CN105509731B CN 105509731 B CN105509731 B CN 105509731B CN 201510844355 A CN201510844355 A CN 201510844355A CN 105509731 B CN105509731 B CN 1055097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destination
region
close shot
gu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4435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09731A (zh
Inventor
胡周姹
毛玉明
刘强
韦云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Priority to CN20151084435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09731B/zh
Publication of CN1055097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097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097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0973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avigation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目的地“近景导向”室内导引模式实现方法,通过采用“近景导向”和多目的地导引相结合的模式,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精细的附近区域的室内格局信息,便于用户快速确定方位;同时满足室内用户行走随意、目的地多变的特点,更加贴合用户使用习惯和导引需求,使室内导引具有较高的灵活性、易用性和商业价值。

Description

多目的地“近景导向”室内导引模式实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行人导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目的地“近景导向”室内导引模式实现方法的设计。
背景技术
目前,导航APP市场随着导引需求的日益增长而迅速发展。以百度、高德、Google为代表的导航应用,在汽车导航、公交导航和室外行人导航等方面都提供了越来越完善的服务。但是,在环境复杂、精度要求高、地图重复度低的室内导引方面,目前还缺少成熟、高效的导引模式,现有的室内导引通常沿用“室外车辆导航”形式,即确定起点和终点后,通过最短路径算法规划出路线,再显示在地图上供用户寻路。然而这种方式并不能完全适合室内行人导引应用的需求。
从室内行走特点分析,沿用“室外车辆导航”的导引模式难以贴合以下三个特征:
(1)用户差异度大
任何人都可能行走在室内,而驾车起码要通过严格的驾照考试。所以室内导引应用的对象覆盖了更普通的用户群体。这些普通用户在方位感、地图识别能力上存在更大的差异性,他们中的一些人可能很难看懂地图上的指南针和简化抽象后的格局,并且室内环境一般比室外道路更复杂,因此针对行人的导引应该有更低的使用门槛。
(2)室内格局复杂
室外导航是以道路为基本依据的导引,任何行驶方式,都必须沿着道路的方向行进。而室内格局则复杂的多,很多地方没有明确的道路限制,用户可以在区域内随意移动(如机场大厅,商场内的各个品牌卖点等)。
(3)行人多目的地
与室外导航相比,行人在室内的运动具有速度慢、目标点固定性弱、存在多目的地等特点。他们很可能不计较走的路径是否为最短,而更多地关注路途上是否能顺带经过几个感兴趣的地点,比如卫生间、咨询台等。另外,行人可能随时更换更符合需求的目的地。如果室内导引在给予用户自定义目标指示外,还能根据用户喜好、使用习惯主动推荐附近兴趣点,将有效提升用户体验度,发掘潜在商业价值。
为此,提出一种贴合行人室内行走和导引需求的新型导引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复合型、多功能的购物中心、交通枢纽、办公大楼,甚至是机场日益增多,人们踏入这些区域时往往对区域布局缺少认识,在通往目的地时难以选择符合心意的路径。如果通过室内导引应用,使得行人能快速、方便地找到目的地,无疑将提升各类服务场所的应用效率和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室内导引所采用的“室外车辆导航”形式并不能完全适合室内行人导引应用的需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目的地“近景导向”室内导引模式实现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目的地“近景导向”室内导引模式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筛选机制选定用户的兴趣点;
S2、判断用户选择的导引模式,若用户选择有目的地模式则进入S3,若用户选择无目的地模式则进入S6;
S3、采集用户的目的地;
S4、确定用户实时位置;
S5、计算导引路径;
S6、对用户进行地图呈现;
S7、对用户进行实时导引;
S8、判断用户是否到达所有目的地,若是则导引结束,否则进入S9;
S9、判断用户的目的地是否变动,若是则进入S10,否则返回S7;
S10、判断用户的目的地变动形式,若增加目的地则返回S4,若删除目的地则进入S11;
S11、丢弃删除的目的地所对应的导引信息,返回S7。
进一步地,S1中的筛选机制包括类型筛选与范围筛选。
进一步地,S3中的目的地由用户直接选定,或从S1选定的兴趣点中进行挑选。
进一步地,S6具体为:
将以用户位置为中心,长为x,宽为y的矩形区域定义为“近景区域”,进行详细显示,并突出显示具有定向价值的物标;“近景区域”的长宽比x:y与移动设备的屏幕长宽比保持一致;“近景区域”范围内的室内格局始终显示于屏幕中心区域,占屏幕面积的2/3,定义为“I区域”,“近景区域”范围外的室内格局被简化,显示于屏幕剩余的边缘区域,定义为“II区域”。
进一步地,物标的选取原则为:
a、路口上的设施必定选取为物标;
b、色彩鲜明、为人熟知的品牌设施选取为路标。
进一步地,“I区域”内隐藏导引路线,即该区域内的目的地只突出标示,不显示导引路径;“I区域”外的目的地采取“拉近式”策略显示在“II区域”,并从“I区域”的边缘开始用虚线作出导引路径;所有兴趣点只突出标示于“I、II区域”,但都不提供导引路径,作为待选的目的地供用户随时切换。
进一步地,“拉近式”策略具体为:
将“I区域”外的目的地或兴趣点与用户位置连线,沿该连线向用户位置拉近,直至进入屏幕中的“II区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不同于传统“室外车辆导航”的导引方式,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多目的地“近景导向”室内导引模式实现方法,使室内导引具有较高的灵活性、易用性和商业价值,其有益效果具体总结如下:
(1)直观易用
本发明在地图中对行人周边格局尽可能具体化呈现,但又不失重点,提供了物标、目的地的重点标示,使用户能够轻易地将地图图示和现实场景对上号,从而快速地确定方位,有效降低了导引软件的使用门槛。
(2)方便灵活
本发明在保证为用户提供到达目的地足够信息的同时,也为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灵活性。在“近景区域”范围内,用户不被导引路线所约束,自由访问所有设施;由于范围有限,也不必担心过多偏离。用户不仅可以随意访问“近景区域”范围内的设施,“近景区域”范围外的目的地和兴趣点也时刻出现在屏幕上,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方便地切换某个兴趣点为目的地,免去了传统导航方式在更换目的地时对地图的缩放操作。
(3)地图响应快
在导引过程中,地图只显示详细的近景图层,不会涉及缩放操作,因此导引画面流畅,响应快速。
(4)商业价值
本发明的导引模式中,着重体现了室内设施的导向作用,如果该导引模式运用于商业区,可以将上述定义的物标设置为某门店的招牌,现在的品牌设计一般会运用某种颜色作为主基调,十分符合物标辨识度高的特点,故物标的设定可以作为广告位招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目的地“近景导向”室内导引模式实现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近景导向”呈现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拉近式”策略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有目的地模式导引呈现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目的地“近景导向”室内导引模式实现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筛选机制选定用户的兴趣点。
本发明中目的地是指用户明确指出希望到达的室内设施,而兴趣点是指用户比较感兴趣,方便时可能会访问的室内设施。
多目的地导引在为用户带来更多选择的同时,也带来了目的地选择复杂,屏幕呈现混乱的问题,因此本发明实施例设置了两种筛选机制加以解决:
(1)类型筛选:将室内设施按照功能合理归类,如分为餐饮、购物、扶梯等,用户选择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当前楼层属于被选中类型的设施即为用户兴趣点。
(2)范围筛选:用户通过类型筛选后,选出的是本楼层所有该类型的设施,为了进一步减少选项,范围筛选对用户位置和兴趣点的距离进行限定,超出设定距离的兴趣点不入选。
S2、判断用户选择的导引模式,若用户选择有目的地模式则进入S3,若用户选择无目的地模式则进入S6。
本发明中,若用户选择进入有目的地模式,地图上会突出标示所有目的地和兴趣点,但只提供去往目的地的线路指示。若用户选择进入无目的地模式,则不仅突出标示用户筛选出的兴趣点,还根据用户的历史数据智能推送沿途的潜在兴趣点。地图中提供去往所有兴趣点的线路指示。
S3、采集用户的目的地。
目的地由用户直接选定,或从S1选定的兴趣点中进行挑选。
S4、确定用户实时位置。
现有的室内定位技术有WiFi指纹定位、传感器定位等,本发明中不作限定,使用这些定位技术能够随时确定用户位置,作为导引路线的起点。
S5、计算导引路径。
S6、对用户进行地图呈现。
将以用户位置为中心,长为x,宽为y的矩形区域定义为“近景区域”,进行详细显示,并突出显示具有定向价值的物标。“近景区域”的长宽比x:y与移动设备的屏幕长宽比保持一致,x、y的大小可以根据室内设施的疏密程度定制,并控制在行人的目测范围内。
“近景区域”范围内的室内格局始终显示于屏幕中心区域,占屏幕面积的2/3,定义为“I区域”,如图2黑色框内部分所示。“近景区域”范围外的室内格局被简化,显示于屏幕剩余的边缘区域,定义为“II区域”,如图2黑色框外部分所示。
物标是指“I区域”内具有较高辨识度和定位价值的室内设施。将这些设施选取出来,着重标示,以利于行人辨识方位。物标选取的原则主要有两点:
a、路口上的设施必定选取为物标。路口的选择直接决定了对道路的选择,将路口上的设施重点突出,十分有利于用户选路。
b、将一些色彩鲜明,为人熟知的品牌设施选取为物标。这些设施通常靓丽抢眼,能够快速吸引用户目光,从而帮助用户将地图与实物对应起来。
“I区域”内隐藏导引路线,即该区域内的目的地只突出标示,不显示导引路径;“I区域”外的目的地采取“拉近式”策略显示在“II区域”,并从“I区域”的边缘开始用虚线作出导引路径;所有兴趣点只突出标示于“I、II区域”,但都不提供导引路径,作为待选的目的地供用户随时切换。
“拉近式”策略具体为:将“I区域”外的目的地或兴趣点与用户位置连线,沿该连线向用户位置拉近,直至进入屏幕中的“II区域”,如图3所示。
如图4所示为有目的地模式的地图呈现,图中A1、A9、A55以及A61为目的地,A5、A7、A21、A23、A34以及A72为兴趣点,A1、A3、A7为物标。从图中可以看出,处于“I区域”外的目的地A55和A61采取“拉近式”策略显示在“II区域”,并从“I区域”的边缘开始用虚线作出导引路径。
S7、对用户进行实时导引。
S8、判断用户是否到达所有目的地,若是则导引结束,否则进入S9。
S9、判断用户的目的地是否变动,若是则进入S10,否则返回S7。
S10、判断用户的目的地变动形式,若增加目的地则返回S4,若删除目的地则进入S11。
S11、丢弃删除的目的地所对应的导引信息,返回S7。
传统的导航软件由于地图覆盖范围巨大,因此即使地图放到最大,也很难实现对每一个物标(如建筑、商家或铺面等)都进行标识,往往仅标注具有代表性的物标。由于缺少足够的参考点信息,用户通常会花很长时间判断自己的位置和方向。本发明通过采用“近景导向”和多目的地导引相结合的模式,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精细的附近区域的室内格局信息,便于用户快速确定方位;同时满足室内用户行走随意、目的地多变的特点,更加贴合用户使用习惯和导引需求。
在实际室内行走过程中,用户可以用来判断方向和路线的依据就是自己周围视力所及的范围内的具体场景,视线以外的场景对用户来说信息量有限。同时用户除了目的地以外,也可能会被视线范围内的某处所吸引,随时改变路线。因此详细显示用户附近区域的场景对于室内用户的导引非常重要。
所谓的“近景导向”,意在利用行人附近详细的室内场景,为行人提供较多的参考点信息,从而降低用户辨别方位的难度,助其快速确定行走路线。核心在于导引地图的呈现需做到点面结合,将传统导航中抽象的点线地图还原为具体生动的室内格局图。既重点突出显示用户位置“点”附近的信息,同时又要显示全局的“面”的信息,让用户始终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在整个地图中的方位。由于本发明详细显示的仅为用户附近的“近景”信息,显示的范围不大,信息量有限,因此可以实现传统导航技术中因地图信息量巨大而无法实现的精细显示。用户的移动设备屏幕的绝大部分面积可以用于显示“近景区域”,并选取了具有较高辨识度和定位价值的物标,使用户可以根据所处位置的室内格局来确定方位,将地图中抽象的“东南西北”转换为具体直观的实物,解决一些行人方位感不强,看不懂箭头指向的问题。如行人可先从地图上找出自己想走方向上有什么物标,再从现实中找到该设施,即可朝该方向走去,巧妙地将设施作为巨幅路牌。而且该呈现方式使行人只需在“近景区域”范围内寻路,无需关心范围之外该怎么走,缩小了行人的着眼范围。
对于用户“近景区域”范围以外的区域,因为用户无法看到,信息的利用度不高,因此可以采取简化显示。本发明对位于用户“近景区域”范围之外的区域仅显示目的地或兴趣点,而不显示其它信息,这样可以极大降低地图的显示信息量,提高地图的响应速度。“近景区域”范围之外的目的或兴趣点随时显示在屏幕上,基于该特点,用户可以方便地在导引状态下切换目的地,甚至可以拓展“组队”功能,让“队友”作为一个特殊的目的地时刻显示在屏幕上,得以随时关注。这些是传统地图呈现方式不能达到的效果。
室内行走的行人常常会临时更改目的地,或者目的地不变但中途有很多兴趣点,这比传统室外导航更需灵活性。本发明的多目的地导引就是为了贴合这一需求特点,允许用户选择多个设施为目的地或兴趣点,并且能够将去往这些设施的导引信息同时显示在地图上,实时更新。
考虑到室内环境复杂,设施繁多,用户对目的地的选择复杂大,本发明提供了两类筛选模式,类型筛选从设施功能上进行划分,范围筛选限定了设施与用户当前位置的距离,从而有效减少选项。
此外,在有限的屏幕资源中呈现多个目标及相应路线,必须对传统地图呈现方式进行改良,否则会产生地图缩放比例不合理,多条路线混乱交叠的问题。在本发明所定义的“近景区域”范围内,用户根据屏幕“I区域”内具体清晰、重点突出的地图呈现是完全有能力自行路由,找到目的地或指定方向的。因此,隐藏屏幕“I区域”内的导引路线既免去了路线交叠问题,又提高了用户能动性。当目的地在“近景区域”范围之外时,用户只要了解其大概方位和眼前该走哪条路就够了,没有必要一次性获知完整路线和实际距离。因此,采用“拉近式”策略将目的地显示在屏幕“II区域”即可告知用户其相对方位,将屏幕“I区域”的边缘用虚线和目的地相连即可以让用户清晰地看到“近景区域”哪条路可以通往目的地。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意识到,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本发明的原理,应被理解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这样的特别陈述和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公开的这些技术启示做出各种不脱离本发明实质的其它各种具体变形和组合,这些变形和组合仍然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3)

1.一种多目的地“近景导向”室内导引模式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筛选机制选定用户的兴趣点;
S2、判断用户选择的导引模式,若用户选择有目的地模式则进入S3,若用户选择无目的地模式则进入S6;
S3、采集用户的目的地;
S4、确定用户实时位置;
S5、计算导引路径;
S6、对用户进行地图呈现;步骤S6具体为:
将以用户位置为中心,长为x,宽为y的矩形区域定义为“近景区域”,进行详细显示,并突出显示具有定向价值的物标;“近景区域”的长宽比x:y与移动设备的屏幕长宽比保持一致;所述“近景区域”范围内的室内格局始终显示于屏幕中心区域,占屏幕面积的2/3,定义为“I区域”,“近景区域”范围外的室内格局被简化,显示于屏幕剩余的边缘区域,定义为“II区域”;
所述物标的选取原则为:
a、路口上的设施必定选取为物标;
b、色彩鲜明、为人熟知的品牌设施选取为路标;
所述“I区域”内隐藏导引路线,即该区域内的目的地只突出标示,不显示导引路径;“I区域”外的目的地采取“拉近式”策略显示在“II区域”,并从“I区域”的边缘开始用虚线作出导引路径;所有兴趣点只突出标示于“I、II”区域,但都不提供导引路径,作为待选的目的地供用户随时切换;
所述“拉近式”策略具体为:
将“I区域”外的目的地或兴趣点与用户位置连线,沿该连线向用户位置拉近,直至进入屏幕中的“II区域”;
S7、对用户进行实时导引;
S8、判断用户是否到达所有目的地,若是则导引结束,否则进入S9;
S9、判断用户的目的地是否变动,若是则进入S10,否则返回S7;
S10、判断用户的目的地变动形式,若增加目的地则返回S4,若删除目的地则进入S11;
S11、丢弃删除的目的地所对应的导引信息,返回S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目的地“近景导向”室内导引模式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的筛选机制包括类型筛选与范围筛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目的地“近景导向”室内导引模式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的目的地由用户直接选定,或从S1选定的兴趣点中进行挑选。
CN201510844355.3A 2015-11-26 2015-11-26 多目的地“近景导向”室内导引模式实现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5097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44355.3A CN105509731B (zh) 2015-11-26 2015-11-26 多目的地“近景导向”室内导引模式实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44355.3A CN105509731B (zh) 2015-11-26 2015-11-26 多目的地“近景导向”室内导引模式实现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09731A CN105509731A (zh) 2016-04-20
CN105509731B true CN105509731B (zh) 2019-02-01

Family

ID=557178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44355.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509731B (zh) 2015-11-26 2015-11-26 多目的地“近景导向”室内导引模式实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097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20203A (zh) * 2017-10-10 2018-03-20 深圳数位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室内位置吸附方法、系统、服务器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US20220043443A1 (en) * 2020-08-04 2022-02-10 Passion Mobility Ltd. Smart Navigation System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71017A (ja) * 2008-05-09 2009-11-19 Canvas Mapple Co Ltd 経路探索誘導装置、経路探索誘導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経路探索誘導方法
CN103308063A (zh) * 2013-07-01 2013-09-18 深圳市凯立德欣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多个目的地的导航方法及导航设备
CN103575264A (zh) * 2012-07-19 2014-02-12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移动导航的方法、系统和gis服务器
WO2014162502A1 (ja) * 2013-04-02 2014-10-09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携帯型誘導装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CN105091897A (zh) * 2015-09-01 2015-11-25 王小安 一种地图兴趣点设置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71017A (ja) * 2008-05-09 2009-11-19 Canvas Mapple Co Ltd 経路探索誘導装置、経路探索誘導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経路探索誘導方法
CN103575264A (zh) * 2012-07-19 2014-02-12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移动导航的方法、系统和gis服务器
WO2014162502A1 (ja) * 2013-04-02 2014-10-09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携帯型誘導装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CN103308063A (zh) * 2013-07-01 2013-09-18 深圳市凯立德欣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多个目的地的导航方法及导航设备
CN105091897A (zh) * 2015-09-01 2015-11-25 王小安 一种地图兴趣点设置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09731A (zh) 2016-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04077B2 (en) Systems and method for using visual landmarks in initial navigation
US10281293B2 (en) Method of operating a navigation system using images
US11105635B2 (en) Seamless transition from outdoor to indoor mapping
US10496252B2 (en) Interactive map informational lens
KR101997011B1 (ko) 3d 물체 및 3d 지형 중 적어도 하나를 시각화하는 방법
EP2798310A1 (en) A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displaying points of interest
CN106507285A (zh) 一种基于位置基点的定位方法、特定标记及相关设备方法
WO2013184528A2 (en) Interactive map
US20140005929A1 (en) Dynamic Natural Guidance
CN102003965A (zh) 操作导航系统以提供路线指引的方法
CN106557582A (zh) 一种可基于计算机视觉感知识别的特定标记及运用方法
CN105509731B (zh) 多目的地“近景导向”室内导引模式实现方法
US10578449B2 (en) Waypoint navigator
JP2006522368A (ja) デジタル地図ディスプレイ
Kendig et al. Community character: Principles for design and planning
KR20210154833A (ko) 교통 참가자를 안내하기 위한 컴퓨터 구현 방법
JP2000171264A (ja) 経路誘導方法
CN105222794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JP2001027534A (ja) 地図表示装置
JPWO2018230656A1 (ja) 地点情報提供システム、地点情報提供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2287616A (ja) シミュレーションマップ提供システム及びシミュレーションマップ提供方法
JPH1186027A (ja) 画像表示方法
Hanafiah et al. Changes in the Meaning of Primary Elements of the European Region in Medan City, Sumatra Island, Indonesia
Soesanti et al. Street network in Bandung city, Indonesia: Comparison between city center and new commercial area
US20240054779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inding group members via augmented realit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201

Termination date: 202111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