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91416A - 增强现实的信息传输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增强现实的信息传输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91416A
CN105491416A CN201510833823.7A CN201510833823A CN105491416A CN 105491416 A CN105491416 A CN 105491416A CN 201510833823 A CN201510833823 A CN 201510833823A CN 105491416 A CN105491416 A CN 1054914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augmented reality
reality equipment
user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3382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91416B (zh
Inventor
王晓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83382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91416B/zh
Publication of CN1054914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91416A/zh
Priority to PCT/CN2016/099941 priority patent/WO2017088576A1/zh
Priority to US15/715,661 priority patent/US10133534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914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914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H04N21/4363Adapting the video or multiplex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IEEE 1394 or Bluetooth® network
    • H04N21/43637Adapting the video or multiplex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IEEE 1394 or Bluetooth® network involving a wireless protocol, e.g. Bluetooth, RF or wireless LAN [IEEE 802.11]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5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involving copying of the display data of a local workstation or window to a remote workstation or window so that an actual copy of the data is displayed simultaneously on two or more displays, e.g. teledisplay
    • G06F3/1462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involving copying of the display data of a local workstation or window to a remote workstation or window so that an actual copy of the data is displayed simultaneously on two or more displays, e.g. teledisplay with means for detecting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image stored in the host and the images displayed on the remote display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7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using display pane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1/002D [Two Dimensional] image generation
    • G06T11/60Editing figures and text; Combining figures or text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001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using specific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9G3/02 - G09G3/36, e.g. using an intermediate record carrier such as a film slide; Projection systems; Display of non-alphanumerical information, solely or in combination with alphanumerical information, e.g. digital display on projected diapositive as background
    • G09G3/003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using specific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9G3/02 - G09G3/36, e.g. using an intermediate record carrier such as a film slide; Projection systems; Display of non-alphanumerical information, solely or in combination with alphanumerical information, e.g. digital display on projected diapositive as background to produce spatial visual eff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104Peripherals receiving signals from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 H04N21/4126The peripheral being portable, e.g. PDAs or mobile 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14Specialised client platforms, e.g. receiver in car or embedded in a mobile appliance
    • H04N21/41407Specialised client platforms, e.g. receiver in car or embedded in a mobile appliance embedded in a portable device, e.g. video client on a mobile phone, PDA, lapto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22Input-only peripherals, i.e. input devices connected to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e.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 H04N21/4223Camer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H04N21/4363Adapting the video or multiplex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IEEE 1394 or Bluetooth®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7End-user applications
    • H04N21/478Supplemental services, e.g. displaying phone caller identification, shopping application
    • H04N21/4788Supplemental services, e.g. displaying phone caller identification, shopping application communicating with other users, e.g. chatt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Head mounte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06F3/013Eye tracking input arrangement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现实的信息传输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实时捕捉第一增强现实设备的影像范围内的第一影像,并将第一影像同步至第二增强现实设备,其中,第一增强现实设备为向第一用户提供增强现实影像的设备,第二增强现实设备为向第二用户提供增强现实影像的设备;接收来自第二增强现实设备的第二影像,其中,第二影像为第二用户基于第二增强现实设备对第一影像进行操作并实时回传的影像;以及通过第一增强现实设备展示第二影像。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基于增强现实进行信息传输的局限性较大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增强现实的信息传输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传输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增强现实的信息传输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简称AR),是一种实时地计算摄影机影像的位置及角度并加上相应图像的技术,这种技术的目标是在屏幕上把虚拟世界套在现实世界并进行互动。
目前,利用AR的技术比较成熟的是Microsofthololens全息眼镜,使用者可以通过hololens实现观看虚拟对象,该虚拟对象可以是由计算机生成的效果叠加于现实世界之上的。
不过,hololens仅支持将计算机生成的效果叠加于现实世界之上,提供给单端使用者进行观看或与之互动,却不能实现多个使用者之间的相互互动,造成基于增强现实进行信息传输的局限性较大。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增强现实的信息传输方法和装置,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基于增强现实进行信息传输的局限性较大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增强现实的信息传输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增强现实的信息传输方法包括:实时捕捉第一增强现实设备的影像范围内的第一影像,并将所述第一影像同步至第二增强现实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增强现实设备为向第一用户提供增强现实影像的设备,所述第二增强现实设备为向第二用户提供增强现实影像的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第二增强现实设备的第二影像,其中,所述第二影像为所述第二用户基于所述第二增强现实设备对所述第一影像进行操作并实时回传的影像;以及通过所述第一增强现实设备展示所述第二影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增强现实的信息传输装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增强现实的信息传输装置包括:处理单元,用于实时捕捉第一增强现实设备的影像范围内的第一影像,并将所述第一影像同步至第二增强现实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增强现实设备为向第一用户提供增强现实影像的设备,所述第二增强现实设备为向第二用户提供增强现实影像的设备;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增强现实设备的第二影像,其中,所述第二影像为所述第二用户基于所述第二增强现实设备对所述第一影像进行操作并实时回传的影像;以及展示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增强现实设备展示所述第二影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实时捕捉第一增强现实设备的影像范围内的第一影像,并将第一影像同步至第二增强现实设备,其中,第一增强现实设备为向第一用户提供增强现实影像的设备,第二增强现实设备为向第二用户提供增强现实影像的设备;接收来自第二增强现实设备的第二影像,其中,第二影像为第二用户基于第二增强现实设备对第一影像进行操作并实时回传的影像;以及通过第一增强现实设备展示第二影像,通过将第一用户的第一影像进行实时捕捉并传输至第二用户,第二用户对第一影像进行操作,得到第二影像,将第二影像实时展示给第一用户,达到了实时捕捉影像、并传输影像给对方的目的,从而实现了使不同用户实时互动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基于增强现实进行信息传输的局限性较大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增强现实的信息传输方法所应用的硬件环境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增强现实的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增强现实的信息传输装置的示意图;以及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增强现实的信息传输方法的移动终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实施例1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以通过本发明装置实施例执行的方法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增强现实的信息传输方法。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增强现实的信息传输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第一终端102、网络104和第二终端106所构成的硬件环境中。如图1所示,第一终端102通过网络104与第二终端106进行通信连接,上述网络包括但不限于:移动通信网络、广域网、城域网或局域网,第一终端102和第二终端104均可以是增强现实设备。
图1中示出的硬件环境系统的主要工作原理是:第一用户想要将自已看到的影像共享给第二用户时,可以利用所佩戴的第一增强现实设备102对视线范围内的影像进行实时捕捉并通过网络104实时传输至第二增强现实设备106,此时,第二增强现实设备106可以将第一用户所看到的影像展示给第二用户,第二用户可以对第二增强现实设备106展示出的影像进行相关操作,同时,该操作可以通过第二增强现实设备106同步给第一增强现实设备102,并由第一增强现实设备102展示给第一用户,实现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之间的互动。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增强现实的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以下结合图2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增强现实的信息传输方法做具体介绍,如图2所示,该增强现实的信息传输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S202至步骤S206:
S202,实时捕捉第一增强现实设备的影像范围内的第一影像,并将第一影像同步至第二增强现实设备,其中,第一增强现实设备为向第一用户提供增强现实影像的设备,第二增强现实设备为向第二用户提供增强现实影像的设备。
S204,接收来自第二增强现实设备的第二影像,其中,第二影像为第二用户基于第二增强现实设备对第一影像进行操作并实时回传的影像。
S206,通过第一增强现实设备展示第二影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指不同的用户,且这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在空间上存在一定的距离。第一用户拥有第一增强现实设备,第二用户拥有第二增强现实设备,第一增强现实设备和第二增强现实设备可以为相同的增强现实设备,但不是同一个增强现实设备。第一用户使用第一增强现实设备,捕捉、记录第一影像,并将第一影像同步传输至第二增强现实设备,第二用户基于第二增强现实设备对第一影像进行操作,得到第二影像,并将该第二影像实时回传至第一增强现实设备,第一增强现实设备向第一用户实时展示第二影像。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增强现实的信息传输方法,通过将第一用户的第一影像进行实时捕捉并传输至第二用户,第二用户对第一影像进行操作,得到第二影像,将第二影像实时展示给第一用户,达到了实时捕捉影像、并传输影像给对方的目的,从而实现了使不同用户实时互动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基于增强现实进行信息传输的局限性较大的技术问题。
可选地,通过第一增强现实设备展示第二影像包括:判断第二影像与第一影像是否重合;在判断出第二影像与第一影像重合的情况下,利用第一增强现实设备展示第一影像;以及在判断出第二影像与第一影像不重合的情况下,利用第一增强现实设备叠加第二影像至第一影像,并展示叠加后的影像。
通过对比第一影像和第二影像是否重合,即对比两端的增强现实设备捕获或展示的影像是否重合,在重合的情况下,说明两端的影像相同,则在本地端利用本地端的增强现实设备展示本地的真实影像,假设第一增强现实设备为本地端的设备,第二增强现实设备为对方的设备,即是直接利用第一增强现实设备展示第一影像;在二者不重合的情况下,则在本地端展示本地的真实影像的情况下,还需要将对方的同步过来的影像进行展示,在本发明中,可以将对方同步过来的影像叠加到本地影像上,并对叠加后的影像进行展示,同样以第一增强现实设备为本地端的设备为例,即是利用第一增强现实设备叠加第二影像至第一影像,并展示叠加后的影像。
可选地,利用第一增强现实设备叠加第二影像至第一影像包括:识别第二影像相对第一影像的第一差异影像;转换第一差异影像为基于第一增强现实设备的展示角度的第二差异影像;以及叠加第二差异影像至第一影像。
在两端的影像不重合的情况下,通过对差异影像进行识别,并转换为基于本地展示角度的影像,叠加的时候将该转换后的差异影像叠加到本地影像上,实现了减少影像叠加量、提高同步效率的效果。
可选地,实时捕捉第一增强现实设备的影像范围内的第一影像包括:检测第一用户的第一视网膜成像角度;以及按照第一视网膜成像角度实时捕捉第一影像。
通过检测第一用户的视网膜成像角度,按照此视网膜成像角度实时捕捉影像,当第二用户接收到此影像后,第二用户看到的影像和第一用户看到的现实完全一致,就像第二用户处在第一用户的位置和角度看到了真实的现实。如果没有检测第一用户的视网膜成像角度,或者没有按照此视网膜成像角度实时捕捉影像,那么当第二用户接收到影像之后,影像在第二用户的视网膜上成的像和现实在第一用户的视网膜上成的像将不一致,会影响第二用户的判断和操作。
可选地,第一增强现实设备的影像范围为第一用户的视线范围。即,第一增强现实设备基于第一用户的视线范围,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一影像。
可选地,在将第一影像同步至第二增强现实设备之后,并在接收来自第二增强现实设备的第二影像之前,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增强现实的信息传输方法还包括:记录第二用户操作的虚拟影像和对虚拟影像的操作动作,其中,虚拟影像为第二增强现实设备提供给第二用户的影像,并且虚拟影像包括第一影像;以及叠加表示操作动作的影像和虚拟影像,得到第二影像。
第一影像同步至第二增强现实设备之后,第二增强现实设备会将该第一影像展示给第二用户,而展示的过程中,还会涉及到第二用户所处环境的影像,因此,所展示的虚拟影像包括第一影像和第二用户所处环境的影像。第二用户根据这个虚拟影像进行操作,将第二用户的操作动作和这个虚拟影像叠加起来,得到第二影像。
可选地,记录第二用户操作的虚拟影像和对虚拟影像的操作动作包括:检测第二用户的第二视网膜成像角度;以及按照第二视网膜成像角度记录虚拟影像和操作动作。
通过检测第二用户的视网膜成像角度,按照此视网膜成像角度记录虚拟影像和操作动作,当第一用户接收到展示第二用户的操作动作的影像后,第一用户看到的展示第二用户操作动作的影像的角度和第二用户的真实操作角度一致,就像第一用户从第二用户的位置和角度看到第二用户的操作,使第一用户更加精准地根据第二影像进行操作。
可选地,按照第二视网膜成像角度记录虚拟影像和操作动作包括:按照第二视网膜成像角度,在第二增强现实设备的影像范围内记录虚拟影像和操作动作。即,按照第二用户的视网膜成像角度,在第二增强现实设备的影像范围内,记录第二用户对虚拟影像的操作动作。
可选地,第二增强现实设备的影像范围为第二用户的视线范围。第二用户的视线有一个范围,这个范围即为第二增强现实设备的影像范围。第二增强现实设备基于第二用户的视线范围,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二影像。
例如,在家中有人突然发病需要急救时,由于交通堵塞或者其他问题医护人员不能及时赶到现场,而病人的家属不具备足够的急救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很可能会耽误宝贵的治疗时间,造成病人伤亡。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增强现实的信息传输方法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病人的家属使用设备A实时捕捉病人的影像,设备A即为上述第一增强现实设备,病人的影像即为第一影像,病人的家属即为第一用户,将病人的影像传输至医生使用的设备B,医生即为第二用户,设备B即为上述向第二用户提供增强现实影像的设备。病人的影像即为虚拟病人,医生看到病人的影像后,对病人的影像进行操作,实施救治,医生对病人的影像进行操作的影像即为第二影像,设备B将医生对虚拟病人进行操作的影像传输至设备A,设备A展示医生对虚拟病人进行操作的影像,病人的家属看到此影像后,根据医生的操作来对病人实施救治。此外,设备A和设备B对影像的捕捉、传输都是实时的,也就是说,当病人的家属根据医生的操作对病人实施救治,设备A会将病人的家属对病人实施救治的影像记录并传输至设备B,设备B展示病人的家属对病人实施救治的影像,医生对虚拟病人进行下一步操作,设备B记录医生对虚拟病人的下一步操作,并将影像传输至设备A。设备A接收后,展示医生对虚拟病人的下一步操作的影像,病人的家属根据医生对虚拟病人的下一步操作,对真实病人进行下一步救治,病人的家属对病人进行下一步救治的影像被设备A记录并传输至设备B,如此往复,直至救治结束。
又例如,E公司的某种机器销售到了多个国家,当设备发生故障时,E公司就会派专业人士飞到当地进行修理,长久下来,给E公司造成一笔很大的开支,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增强现实的信息传输方法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机器使用方的非专业人士使用设备1,将需要修理的机器的影像进行捕捉和记录,设备1即为第一增强现实设备,机器使用方的非专业人士即为第一用户,需要修理的机器的影像即为第一影像,E公司的专业人士使用设备2接收需要修理的机器的影像,设备2即为第二增强现实设备,E公司的专业人士即为第二用户,可以将需要修理的机器的影像视为虚拟机器。E公司的专业人士对虚拟机器进行操作,设备2将E公司的专业人士对虚拟机器进行操作的影像捕捉、记录,并传输给设备1,E公司的专业人士对虚拟机器进行操作的影像即为第二影像,设备1显示E公司的专业人士对虚拟机器进行操作的影像,机器使用方的非专业人士根据E公司的专业人士对虚拟机器进行操作的影像对真实机器进行修理,设备1将机器使用方的非专业人士根据E公司的专业人士对虚拟机器进行操作的影像对真实机器进行修理的影像捕捉并记录,传输给设备2。设备2显示机器使用方的非专业人士对真实机器进行修理的影像,E公司的专业人员对虚拟机器做下一步操作,设备2捕捉、记录E公司的专业人员对虚拟机器的下一步操作的影像,并将此影像传输至设备1。设备1接收E公司的专业人员对虚拟机器的下一步操作的影像,并显示此影像。机器使用方的非专业人士根据E公司的专业人员对虚拟机器的下一步操作的影像对真实机器进行下一步修理。如此往复,直至机器使用方的非专业人士将机器修好为止。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实施例2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施上述增强现实的信息传输方法的增强现实的信息传输装置,该增强现实的信息传输装置主要用于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上述内容所提供的增强现实的信息传输方法,以下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增强现实的信息传输装置做具体介绍: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增强现实的信息传输装置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增强现实的信息传输装置主要包括处理单元10、接收单元20和展示单元30,其中:
处理单元10用于实时捕捉第一增强现实设备的影像范围内的第一影像,并将第一影像同步至第二增强现实设备,其中,第一增强现实设备为向第一用户提供增强现实影像的设备,第二增强现实设备为向第二用户提供增强现实影像的设备。
接收单元20用于接收来自第二增强现实设备的第二影像,其中,第二影像为第二用户基于第二增强现实设备对第一影像进行操作并实时回传的影像。
展示单元30用于通过第一增强现实设备展示第二影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指不同的用户,且这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在空间上存在一定的距离。第一用户拥有第一增强现实设备,第二用户拥有第二增强现实设备,第一增强现实设备和第二增强现实设备可以为相同的增强现实设备,但不是同一个增强现实设备。第一用户使用第一增强现实设备,捕捉、记录第一影像,并将第一影像同步至第二增强现实设备,第二用户基于第二增强现实设备对第一影像进行操作,得到第二影像,并将该第二影像实时回传至第一增强现实设备,第一增强现实设备向第一用户实时展示第二影像。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增强现实的信息传输装置,通过将第一用户的第一影像进行实时捕捉并传输至第二用户,第二用户对第一影像进行操作,得到第二影像,将第二影像实时展示给第一用户,达到了实时捕捉影像、并传输影像给对方的目的,从而实现了使不同用户实时互动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基于增强现实进行信息传输的局限性较大的技术问题。
可选地,展示单元30主要包括判断子单元、第一展示子单元和第二展示子单元,其中,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第二影像与第一影像是否重合;第一展示子单元用于在判断子单元判断出第二影像与第一影像重合的情况下,利用第一增强现实设备展示第一影像;第二展示子单元用于在判断子单元判断出第二影像与第一影像不重合的情况下,利用第一增强现实设备叠加第二影像至第一影像,并展示叠加后的影像。
通过对比第一影像和第二影像是否重合,即对比两端的增强现实设备捕获或展示的影像是否重合,在重合的情况下,说明两端的影像相同,则在本地端利用本地端的增强现实设备展示本地的真实影像,假设第一增强现实设备为本地端的设备,第二增强现实设备为对方的设备,即是直接利用第一增强现实设备展示第一影像;在二者不重合的情况下,则在本地端展示本地的真实影像的情况下,还需要将对方的同步过来的影像进行展示,在本发明中,可以将对方同步过来的影像叠加到本地影像上,并对叠加后的影像进行展示,同样以第一增强现实设备为本地端的设备为例,即是利用第一增强现实设备叠加第二影像至第一影像,并展示叠加后的影像。
可选地,第二展示子单元主要包括识别模块、转换模块和叠加模块,其中,识别模块用于识别第二影像相对第一影像的第一差异影像;转换模块用于转换第一差异影像为基于第一增强现实设备的展示角度的第二差异影像;叠加模块用于叠加第二差异影像至第一影像。
在两端的影像不重合的情况下,通过对差异影像进行识别,并转换为基于本地展示角度的影像,叠加的时候将该转换后的差异影像叠加到本地影像上,实现了减少影像叠加量、提高同步效率的效果。
可选地,处理单元10主要包括第一检测子单元和捕捉子单元,其中,第一检测子单元用于检测第一用户的第一视网膜成像角度;捕捉子单元用于按照第一视网膜成像角度实时捕捉第一影像。
通过检测第一用户的视网膜成像角度,按照此视网膜成像角度实时捕捉影像,当第二用户接收到此影像后,第二用户看到的影像和第一用户看到的现实完全一致,就像第二用户处在第一用户的位置和角度看到了真实的现实。如果没有检测第一用户的视网膜成像角度,或者没有按照此视网膜成像角度实时捕捉影像,那么当第二用户接收到影像之后,影像在第二用户的视网膜上成的像和现实在第一用户的视网膜上成的像将不一致,会影响第二用户的判断和操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增强现实设备的影像范围为第一用户的视线范围。即,第一增强现实设备基于第一用户的视线范围,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一影像。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增强现实的信息传输装置还包括记录单元和叠加单元,其中,在处理单元10将第一影像同步至第二增强现实设备之后,并在接收单元20接收来自第二增强现实设备的第二影像之前,记录单元用于记录第二用户操作的虚拟影像和对虚拟影像的操作动作,其中,虚拟影像为第二增强现实设备提供给第二用户的影像,并且虚拟影像包括第一影像;叠加单元用于叠加表示操作动作的影像和虚拟影像,得到第二影像。
第一影像同步至第二增强现实设备之后,第二增强现实设备会将该第一影像展示给第二用户,而展示的过程中,还会涉及到第二用户所处环境的影像,因此,所展示的虚拟影像包括第一影像和第二用户所处环境的影像。第二用户根据这个虚拟影像进行操作,将第二用户的操作动作和这个虚拟影像叠加起来,得到第二影像。
可选地,记录单元主要包括第二检测子单元和记录子单元,其中,第二检测子单元用于检测第二用户的第二视网膜成像角度;记录子单元用于按照第二视网膜成像角度记录虚拟影像和操作动作。
通过检测第二用户的视网膜成像角度,按照此视网膜成像角度记录虚拟影像和操作动作,当第一用户接收到展示第二用户的操作动作的影像后,第一用户看到的展示第二用户操作动作的影像的角度和第二用户的真实操作角度一致,就像第一用户从第二用户的位置和角度看到第二用户的操作,使第一用户更加精准地根据第二影像进行操作。
可选地,记录子单元包括记录模块,该记录模块用于按照第二视网膜成像角度,在第二增强现实设备的影像范围内记录虚拟影像和操作动作。即,按照第二用户的视网膜成像角度,在第二增强现实设备的影像范围内,记录第二用户对虚拟影像的操作动作。
其中,第二增强现实设备的影像范围为第二用户的视线范围。第二用户的视线有一个范围,这个范围即为第二增强现实设备的影像范围。第二增强现实设备基于第二用户的视线范围,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二影像。实施例3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施上述的增强现实的信息传输方法的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可以是第一增强现实设备,还可以是第二增强现实设备,如图4所示,该移动终端主要包括处理器401、摄像头402、显示器403、数据接口404、存储器405和网络接口406,其中:
摄像头402主要用于实时捕捉第一增强现实设备的影像范围内的第一影像,或用于实时捕捉第二增强现实设备的影像范围内的第二影像。
数据接口404则主要通过数据传输的方式传输第一增强现实设备和第二增强现实设备之间影像数据。
存储器405主要用于存储信息传输的中间文件。
网络接口406主要用于与服务器进行网络通信,为信息传输提供数据支持。
显示器403主要用于实时展示第一增强现实设备或第二增强现实设备需要展示的影像。
处理器401主要用于执行如下操作:实时捕捉第一增强现实设备的影像范围内的第一影像,并将第一影像同步至第二增强现实设备,其中,第一增强现实设备为向第一用户提供增强现实影像的设备,第二增强现实设备为向第二用户提供增强现实影像的设备;接收来自第二增强现实设备的第二影像,其中,第二影像为第二用户基于第二增强现实设备对第一影像进行操作并实时回传的影像;以及通过第一增强现实设备展示第二影像。
处理器401还用于判断第二影像与第一影像是否重合;在判断出第二影像与第一影像重合的情况下,利用第一增强现实设备展示第一影像;以及在判断出第二影像与第一影像不重合的情况下,利用第一增强现实设备叠加第二影像至第一影像,并展示叠加后的影像。
处理器401还用于识别第二影像相对第一影像的第一差异影像;转换第一差异影像为基于第一增强现实设备的展示角度的第二差异影像;以及叠加第二差异影像至第一影像。
处理器401还用于检测第一用户的第一视网膜成像角度;以及按照第一视网膜成像角度实时捕捉第一影像。
处理器401还用于记录第二用户操作的虚拟影像和对虚拟影像的操作动作,其中,虚拟影像为第二增强现实设备提供给第二用户的影像,并且虚拟影像包括第一影像;以及叠加表示操作动作的影像和虚拟影像,得到第二影像。
处理器401还用于检测第二用户的第二视网膜成像角度;以及按照第二视网膜成像角度记录虚拟影像和操作动作。
处理器401还用于按照第二视网膜成像角度,在第二增强现实设备的影像范围内记录虚拟影像和操作动作。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4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用于存储本发明实施例的增强现实的信息传输方法的程序代码。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位于移动通信网络、广域网、城域网或局域网的网络中的多个网络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网络设备。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存储介质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实时捕捉第一增强现实设备的影像范围内的第一影像,并将第一影像同步至第二增强现实设备,其中,第一增强现实设备为向第一用户提供增强现实影像的设备,第二增强现实设备为向第二用户提供增强现实影像的设备;
S2,接收来自第二增强现实设备的第二影像,其中,第二影像为第二用户基于第二增强现实设备对第一影像进行操作并实时回传的影像;
S3,通过第一增强现实设备展示第二影像。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判断第二影像与第一影像是否重合;在判断出第二影像与第一影像重合的情况下,利用第一增强现实设备展示第一影像;以及在判断出第二影像与第一影像不重合的情况下,利用第一增强现实设备叠加第二影像至第一影像,并展示叠加后的影像。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识别第二影像相对第一影像的第一差异影像;转换第一差异影像为基于第一增强现实设备的展示角度的第二差异影像;以及叠加第二差异影像至第一影像。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检测第一用户的第一视网膜成像角度;以及按照第一视网膜成像角度实时捕捉第一影像。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记录第二用户操作的虚拟影像和对虚拟影像的操作动作,其中,虚拟影像为第二增强现实设备提供给第二用户的影像,并且虚拟影像包括第一影像;以及叠加表示操作动作的影像和虚拟影像,得到第二影像。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检测第二用户的第二视网膜成像角度;以及按照第二视网膜成像角度记录虚拟影像和操作动作。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按照第二视网膜成像角度,在第二增强现实设备的影像范围内记录虚拟影像和操作动作。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上述实施例中的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上述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或多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客户端,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8)

1.一种增强现实的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实时捕捉第一增强现实设备的影像范围内的第一影像,并将所述第一影像同步至第二增强现实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增强现实设备为向第一用户提供增强现实影像的设备,所述第二增强现实设备为向第二用户提供增强现实影像的设备;
接收来自所述第二增强现实设备的第二影像,其中,所述第二影像为所述第二用户基于所述第二增强现实设备对所述第一影像进行操作并实时回传的影像;以及
通过所述第一增强现实设备展示所述第二影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第一增强现实设备展示所述第二影像包括:
判断所述第二影像与所述第一影像是否重合;
在判断出所述第二影像与所述第一影像重合的情况下,利用所述第一增强现实设备展示所述第一影像;以及
在判断出所述第二影像与所述第一影像不重合的情况下,利用所述第一增强现实设备叠加所述第二影像至所述第一影像,并展示叠加后的影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第一增强现实设备叠加所述第二影像至所述第一影像包括:
识别所述第二影像相对所述第一影像的第一差异影像;
转换所述第一差异影像为基于所述第一增强现实设备的展示角度的第二差异影像;以及
叠加所述第二差异影像至所述第一影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实时捕捉第一增强现实设备的影像范围内的第一影像包括:
检测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视网膜成像角度;以及
按照所述第一视网膜成像角度实时捕捉所述第一影像。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增强现实设备的影像范围为所述第一用户的视线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第一影像同步至第二增强现实设备之后,并在接收来自所述第二增强现实设备的第二影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记录所述第二用户操作的虚拟影像和对所述虚拟影像的操作动作,其中,所述虚拟影像为所述第二增强现实设备提供给所述第二用户的影像,并且所述虚拟影像包括所述第一影像;以及
叠加表示所述操作动作的影像和所述虚拟影像,得到所述第二影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记录所述第二用户操作的虚拟影像和对所述虚拟影像的操作动作包括:
检测所述第二用户的第二视网膜成像角度;以及
按照所述第二视网膜成像角度记录所述虚拟影像和所述操作动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所述第二视网膜成像角度记录所述虚拟影像和所述操作动作包括:
按照所述第二视网膜成像角度,在所述第二增强现实设备的影像范围内记录所述虚拟影像和所述操作动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增强现实设备的影像范围为所述第二用户的视线范围。
10.一种增强现实的信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实时捕捉第一增强现实设备的影像范围内的第一影像,并将所述第一影像同步至第二增强现实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增强现实设备为向第一用户提供增强现实影像的设备,所述第二增强现实设备为向第二用户提供增强现实影像的设备;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增强现实设备的第二影像,其中,所述第二影像为所述第二用户基于所述第二增强现实设备对所述第一影像进行操作并实时回传的影像;以及
展示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增强现实设备展示所述第二影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展示单元包括:
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二影像与所述第一影像是否重合;
第一展示子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子单元判断出所述第二影像与所述第一影像重合的情况下,利用所述第一增强现实设备展示所述第一影像;以及
第二展示子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子单元判断出所述第二影像与所述第一影像不重合的情况下,利用所述第一增强现实设备叠加所述第二影像至所述第一影像,并展示叠加后的影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展示子单元包括:
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所述第二影像相对所述第一影像的第一差异影像;
转换模块,用于转换所述第一差异影像为基于所述第一增强现实设备的展示角度的第二差异影像;以及
叠加模块,用于叠加所述第二差异影像至所述第一影像。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包括:
第一检测子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视网膜成像角度;以及
捕捉子单元,用于按照所述第一视网膜成像角度实时捕捉所述第一影像。
14.根据权利要求10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增强现实设备的影像范围为所述第一用户的视线范围。
15.根据权利要求10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记录单元,用于在所述处理单元将所述第一影像同步至第二增强现实设备之后,并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来自所述第二增强现实设备的第二影像之前,记录所述第二用户操作的虚拟影像和对所述虚拟影像的操作动作,其中,所述虚拟影像为所述第二增强现实设备提供给所述第二用户的影像,并且所述虚拟影像包括所述第一影像;以及
叠加单元,用于叠加表示所述操作动作的影像和所述虚拟影像,得到所述第二影像。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单元包括:
第二检测子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二用户的第二视网膜成像角度;以及
记录子单元,用于按照所述第二视网膜成像角度记录所述虚拟影像和所述操作动作。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子单元包括:
记录模块,用于按照所述第二视网膜成像角度,在所述第二增强现实设备的影像范围内记录所述虚拟影像和所述操作动作。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增强现实设备的影像范围为所述第二用户的视线范围。
CN201510833823.7A 2015-11-25 2015-11-25 增强现实的信息传输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54914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33823.7A CN105491416B (zh) 2015-11-25 2015-11-25 增强现实的信息传输方法和装置
PCT/CN2016/099941 WO2017088576A1 (zh) 2015-11-25 2016-09-23 增强现实的信息传输方法和装置
US15/715,661 US10133534B2 (en) 2015-11-25 2017-09-26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active augmented reality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33823.7A CN105491416B (zh) 2015-11-25 2015-11-25 增强现实的信息传输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91416A true CN105491416A (zh) 2016-04-13
CN105491416B CN105491416B (zh) 2020-03-03

Family

ID=556780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33823.7A Active CN105491416B (zh) 2015-11-25 2015-11-25 增强现实的信息传输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133534B2 (zh)
CN (1) CN105491416B (zh)
WO (1) WO2017088576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91699A (zh) * 2017-01-18 2017-05-31 北京爱情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头戴交互式视频共享系统
WO2017088576A1 (zh) * 2015-11-25 2017-06-0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增强现实的信息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7305435A (zh) * 2016-04-18 2017-10-31 迪斯尼企业公司 在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环境之间链接和交互的系统和方法
CN108134710A (zh) * 2017-11-09 2018-06-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故障显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设备及服务器
CN109300112A (zh) * 2018-08-27 2019-02-01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基于ar的器械维护方法及装置
CN110018734A (zh) * 2018-01-08 2019-07-16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实境系统与适用于物理环境中的头戴式装置的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540550B2 (en) * 2017-03-20 2020-01-21 Mastercard International Incorporated Augmented reality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rvice providers
US11429338B2 (en) * 2018-04-27 2022-08-30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Shared visualizations in augmented reality
CN109005285A (zh) * 2018-07-04 2018-12-14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增强现实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145130B2 (en) * 2018-11-30 2021-10-12 Apprentice FS, Inc.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capturing data from non-networked production equipment
US11808941B2 (en) * 2018-11-30 2023-11-07 Google Llc Augmented image generation using virtual content from wearable heads up display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83173A1 (en) * 2011-09-30 2013-04-04 Kevin A. Geisner Virtual spectator experience with a personal audio/visual apparatus
US20140091984A1 (en) * 2012-09-28 2014-04-03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n indication regarding content presented to another user
CN104936665A (zh) * 2012-10-22 2015-09-23 朗桑有限公司 合作增强现实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0203908D0 (sv) * 2002-12-30 2002-12-30 Abb Research Ltd An augmented reality system and method
EP2152377A4 (en) * 2007-04-17 2013-07-31 Bell Helicopter Textron Inc COLLABORATIVE VIRTUAL REALITY SYSTEM USING MULTIPLE MOTION CAPTURE SYSTEMS AND MULTIPLE INTERACTIVE CLIENTS
KR101459175B1 (ko) * 2010-12-23 2014-11-07 주식회사 케이티 이동하는 가상 이미지를 공유하는 단말 장치 및 시스템과 그 방법
KR101292463B1 (ko) * 2011-01-27 2013-07-31 주식회사 팬택 원격으로 증강현실 서비스를 공유하는 증강현실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US8493353B2 (en) * 2011-04-13 2013-07-23 Longsand Limi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generating and joining shared experience
US20120299962A1 (en) * 2011-05-27 2012-11-29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llaborative augmented reality displays
US9041739B2 (en) * 2012-01-31 2015-05-26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Matching physical locations for shared virtual experience
WO2014016986A1 (ja) * 2012-07-27 2014-01-30 Necソフト株式会社 3次元環境共有システム及び3次元環境共有方法
US9940750B2 (en) * 2013-06-27 2018-04-10 Help Lighting,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role negotiation in multi-reality environments
US9613459B2 (en) * 2013-12-19 2017-04-04 Honda Motor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vehicle interaction
US9516255B2 (en) * 2015-01-21 2016-12-06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503681B1 (en) * 2015-05-29 2016-11-22 Purdue Research Foundation Simulated transparent display with augmented reality for remote collaboration
US20160358383A1 (en) * 2015-06-05 2016-12-08 Steffen Gauglitz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gmented reality-based remote collaboration
CN105491416B (zh) * 2015-11-25 2020-03-0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增强现实的信息传输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83173A1 (en) * 2011-09-30 2013-04-04 Kevin A. Geisner Virtual spectator experience with a personal audio/visual apparatus
US20140091984A1 (en) * 2012-09-28 2014-04-03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n indication regarding content presented to another user
CN104936665A (zh) * 2012-10-22 2015-09-23 朗桑有限公司 合作增强现实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88576A1 (zh) * 2015-11-25 2017-06-0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增强现实的信息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7305435A (zh) * 2016-04-18 2017-10-31 迪斯尼企业公司 在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环境之间链接和交互的系统和方法
CN106791699A (zh) * 2017-01-18 2017-05-31 北京爱情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头戴交互式视频共享系统
CN108134710A (zh) * 2017-11-09 2018-06-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故障显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设备及服务器
CN108134710B (zh) * 2017-11-09 2020-07-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故障显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设备及服务器
CN110018734A (zh) * 2018-01-08 2019-07-16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实境系统与适用于物理环境中的头戴式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10018734B (zh) * 2018-01-08 2022-06-24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现实系统与适用于物理环境中的头戴式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9300112A (zh) * 2018-08-27 2019-02-01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基于ar的器械维护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088576A1 (zh) 2017-06-01
US10133534B2 (en) 2018-11-20
CN105491416B (zh) 2020-03-03
US20180018141A1 (en) 2018-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91416A (zh) 增强现实的信息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7370983A (zh) 用于视频监控系统的行踪轨迹的获取方法和装置
CN105934753A (zh) 在云视频服务中共享视频
CN108170428A (zh) 页面搭建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954506B (zh) 一种账号管理方法、终端设备及系统
CN111242704B (zh) 用于在现实场景中叠加直播人物影像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8446015A (zh) 基于混合现实的展会展览方法及展会系统
CN110703913A (zh) 对象交互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05677930A (zh) 飞行标签的获取方法和终端及服务器
KR102223946B1 (ko) 공유영상을 활용한 온라인 화상강의 시스템
CN108534295B (zh) 显示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072085A (zh) 视频监控方法及装置
CN106529456A (zh) 信息匹配和信息收发方法、装置及目标对象找寻系统
KR101990789B1 (ko) 관심객체의 선택에 의한 영상 탐색장치 및 방법
CN108696602A (zh) 一种客户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07688898A (zh) 一种基于智能管理平台的电力营销系统及方法
CN106780815A (zh) 一种基于地理位置的签到方法以及移动终端
CN106210438A (zh) 一种基于全息投影的信息发布方法及系统
CN108961424A (zh) 虚拟信息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446088A (zh) 终端及投屏系统
CN108647710A (zh) 一种视频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及存储介质
CN105282520A (zh) 增强现实讲解设施的芯片及增强现实信息传递和互动方法
CN109224451A (zh) 基于区块链子链的游戏开发方法、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KR102242693B1 (ko) Vms 기반의 모니터링 방법 및 장치
CN104780344A (zh) 视频装置管理装置、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