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87417A - 一种开关量输出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开关量输出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87417A
CN105487417A CN201510967872.XA CN201510967872A CN105487417A CN 105487417 A CN105487417 A CN 105487417A CN 201510967872 A CN201510967872 A CN 201510967872A CN 105487417 A CN105487417 A CN 1054874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signal end
control module
mux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6787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87417B (zh
Inventor
刘文英
侯加树
张青森
金杰
叶碧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AHUA SYSTEM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AHUA SYSTEM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AHUA SYSTEM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AHUA SYSTEM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96787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8741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4874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874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874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874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开关量输出电路,包括第一接点、第二接点、干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湿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第一控制信号端和第二控制信号端;利用第二控制信号端控制湿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的两个信号端的电压情况,利用第一控制信号控制干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中三个信号端的连接情况,从而实现干接点输出和湿接点输出的兼容,可以减少现场应用所配开关量输出电路的种类,并使端口输出接线简洁。

Description

一种开关量输出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控制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开关量输出电路。
背景技术
环境控制设备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生产过程控制与调度自动化系统,用于对现场的运行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环境控制设备主要有开关量输入、开关量输出、模拟量输入、串口通讯等模块,以实现各种传感器数据采集、设备控制、测量、参数调节以及各类信号报警等各项功能。
开关量输出分无源的干接点和有源的湿接点两种。干接点即无源开关,两个接点无极性,具有闭合和断开两种状态。湿接点即有源开关,两个接点有极性,不能反接,具有通电和断电两种状态。目前的开关量输出电路只能输出干接点或只能输出湿接点。
环境控制设备在现场应用时需要接的干接点比湿接点多,通常现场应用只采用干接点输出电路,若需要接湿接点,工程人员一般将干接点输出电路的一个接点接电源,电源的另一极与干接点输出电路的另一个接点形成湿接点。但是采用这种方法将干接点从外部转接为湿接点需提供外部电源,并且每路湿接点输出的外部接线比较零乱。
因此,提供一种可以兼容干接点和湿接点的开关量输出电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开关量输出电路,用以实现湿接点和干接点的兼容输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开关量输出电路,包括:第一接点、第二接点、干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湿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第一控制信号端和第二控制信号端;其中,
所述干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具有第一信号端、第二信号端、第三信号端和第一控制端;所述湿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具有第四信号端、第五信号端和第二控制端;
所述干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的第一信号端与所述第一接点连接,第二信号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接点和所述湿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的第四信号端连接,第三信号端与所述湿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的第五信号端相连,第一控制端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端相连;所述干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用于在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端的控制下,使其第一信号端与第二信号端导通或使其第一信号端与第三信号端导通;
所述湿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的第二控制端与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端相连;所述湿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用于在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端的控制下,使其第四信号端与第五信号端之间的电压差不等于0或使其第四信号端和第五信号端均处于信号悬空状态。
较佳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开关量输出电路中,还包括第三控制信号端,且所述湿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还具有第三控制端;
所述湿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的第三控制端与所述第三控制信号端相连,所述湿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还用于在所述第三控制信号端的控制下调节所述湿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的第四信号端与第五信号端之间的电压差的大小。
较佳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开关量输出电路中,所述湿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具体包括:第一控制单元、第二控制单元和第三控制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第一信号端与所述湿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的第四信号端相连,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湿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的第二控制端相连;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端的控制下,使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第一信号端的电压为第一电压或者处于信号悬空状态;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第一信号端与所述湿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的第五信号端相连,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第二信号端与所述第三控制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湿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的第二控制端相连;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端的控制下,使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第一信号端接收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第二信号端的电压或者使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第一信号端处于信号悬空状态;
所述第三控制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湿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的第三控制端相连,所述第三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一电压源相连,所述第三控制单元的第二输入端与第二电压源相连;所述第三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三控制信号端的控制下,将所述第一电压源的电压或所述第二电压源的电压提供给所述第三控制单元的输出端。
较佳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开关量输出电路中,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具体为第一多路选择器;其中,
所述第一多路选择器的地址端为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控制端,所述第一多路选择器的第一数据输入端与第三电压源相连,所述第一多路选择器的第二数据输入端悬空,所述第一多路选择器的输出端为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第一信号端,其中所述第三电压源的电压为第一电压;
所述第一多路选择器用于在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端的信号为第一电位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一多路选择器的第一数据输入端被选通,在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端的信号为第二电位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一多路选择器的所述第二数据输入端被选通。
较佳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开关量输出电路中,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具体为第二多路选择器;其中,
所述第二多路选择器的地址端为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控制端,所述第二多路选择器的第一数据输入端为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第二信号端,所述第二多路选择器的第二数据输入端悬空,所述第二多路选择器的输出端为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第一信号端;
所述第二多路选择器用于在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端的信号为第一电位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二多路选择器的第一数据输入端被选通,在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端的信号为第二电位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二多路选择器的所述第二数据输入端被选通。
较佳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开关量输出电路中,所述第三控制单元具体为第三多路选择器;其中,
所述第三多路选择器的地址端为所述第三控制单元的控制端,所述第三多路选择器的第一数据输入端为所述第三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三多路选择器的第二数据输入端为所述第三控制单元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三多路选择器的输出端为所述第三控制单元的输出端;
所述第三多路选择器用于在所述第三控制信号端的信号为第一电位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三多路选择器的第一数据输入端被选通,在所述第三控制信号端的信号为第二电位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三多路选择器的第二数据输入端被选通。
较佳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开关量输出电路中,所述湿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第二信号端与所述第三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之间的电流保险丝。
较佳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开关量输出电路中,所述湿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第二信号端与所述第三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之间的二极管。
较佳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开关量输出电路中,所述干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具体为第四多路选择器;其中,
所述第四多路选择器的地址端为所述干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的第一控制端,所述第四多路选择器的第一数据输入端为所述干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的第二信号端,所述第四多路选择器的第二数据输入端为所述干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的第三信号端,所述第四多路选择器的输出端为所述干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的第一信号端;
所述第四多路选择器用于在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端的信号为第一电位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一数据输入端被选通,在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端的信号为第二电位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二数据输入端被选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开关量输出电路,包括第一接点、第二接点、干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湿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第一控制信号端和第二控制信号端;利用第二控制信号端控制湿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的两个信号端的电压情况,利用第一控制信号控制干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中三个信号端的连接情况。这样当第二控制信号端控制湿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的两个信号端均处于信号悬浮状态时,当第一控制信号端控制干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的第一信号端与第二信号端导通时,第一接点与第二接点形成导通状态的干接点,当第一控制信号端控制干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的第一信号端与第三信号端导通时,第一接点与第二接点形成断开状态的干接点,从而实现干接点输出的功能。当第二控制信号端控制湿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的两个信号端之间的电压差不等于0时,当第一控制信号端控制干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的第一信号端与第二信号端导通时,第一接点与第二接点形成断开状态的湿接点,当第一控制信号端控制干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的第一信号端与第三信号端导通时,第一接点与第二接点之间形成一定的电压差,从而使第一接点与第二接点形成导通状态的湿接点,实现湿接点输出的功能。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开关量输出电路可以实现干接点和湿接点的兼容,可以减少现场应用所配开关量输出电路的种类,并使端口输出接线简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开关量输出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开关量输出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开关量输出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开关量输出电路的具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开关量输出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开关量输出电路的具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开关量输出电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开关量输出电路,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接点A、第二接点B、干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1、湿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2、第一控制信号端SWC和第二控制信号端EN;其中,
干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1具有第一信号端1a、第二信号端1b、第三信号端1c和第一控制端1d;湿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2具有第四信号端2a、第五信号端2b和第二控制端2c;
干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1的第一信号端1a与第一接点A连接,第二信号端1b分别与第二接点B和湿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2的第四信号端2a连接,第三信号端1c与湿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2的第五信号端2b相连,第一控制端1d与第一控制信号端SWC相连;干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1用于在第一控制信号端SWC的控制下,使其第一信号端1a与第二信号端1b导通或使其第一信号端1a与第三信号端1c导通;
湿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2的第二控制端2c与第二控制信号端EN相连;湿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2用于在第二控制信号端EN的控制下,使其第四信号端2a与第五信号端2b之间的电压差不等于0或使其第四信号端2a和第五信号端2b均处于信号悬空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开关量输出电路,包括第一接点、第二接点、干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湿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第一控制信号端和第二控制信号端;利用第二控制信号端控制湿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的两个信号端的电压情况,利用第一控制信号控制干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中三个信号端的连接情况。这样当第二控制信号端控制湿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的两个信号端均处于信号悬浮状态时,当第一控制信号端控制干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的第一信号端与第二信号端导通时,第一接点与第二接点形成导通状态的干接点,当第一控制信号端控制干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的第一信号端与第三信号端导通时,第一接点与第二接点形成断开状态的干接点,从而实现干接点输出的功能。当第二控制信号端控制湿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的两个信号端之间的电压差不等于0时,当第一控制信号端控制干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的第一信号端与第二信号端导通时,第一接点与第二接点形成断开状态的湿接点,当第一控制信号端控制干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的第一信号端与第三信号端导通时,第一接点与第二接点之间形成一定的电压差,从而使第一接点与第二接点形成导通状态的湿接点,实现湿接点输出的功能。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开关量输出电路可以实现干接点和湿接点的兼容,可以减少现场应用所配开关量输出电路的种类,并使端口输出接线简洁。
在具体实施时,不同的条件下需要的湿接点输出电压的大小是不同的,因此为了进一步使用方便,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开关量输出电路中,如图2所示,还包括:第三控制信号端DOV,且湿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2还具有第三控制端2d;
湿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2的第三控制端2d与第三控制信号端DOV相连,湿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2还用于在第三控制信号端DOV的控制下调节湿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2的第四信号端2a与第五信号端2b之间的电压差的大小,以使该开关量输出电路的湿接点输出电压可配。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是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发明,但不限制本发明。
较佳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开关量输出电路中,如图3所示,湿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2具体包括:第一控制单元21、第二控制单元22和第三控制单元23;其中,
第一控制单元21的第一信号端21a与湿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2的第四信号端2a相连,第一控制单元21的控制端21b与湿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2的第二控制端2c相连;第一控制单元21用于在第二控制信号端EN的控制下,使第一控制单元21的第一信号端21a的电压为第一电压或者处于信号悬空状态;
第二控制单元22的第一信号端22a与湿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2的第五信号端2b相连,第二控制单元22的第二信号端22b与第三控制单元23的输出端23d相连,第二控制单元22的控制端22c与湿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2的第二控制端2c相连;第二控制单元22用于在第二控制信号端EN的控制下,使第二控制单元22的第一信号端22a接收第二控制单元22的第二信号端22b的电压或者使第二控制单元22的第一信号端22a处于信号悬空状态;
第三控制单元23的控制端23c与湿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2的第三控制端2d相连,第三控制单元23的第一输入端23a与第一电压源V1相连,第三控制单元23的第二输入端23b与第二电压源V2相连;第三控制单元23用于在第三控制信号端DOV的控制下,将第一电压源V1的电压或第二电压源V2的电压提供给第三控制单元23的输出端23d。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开关量输出电路中,第二控制信号端EN同时控制第一控制单元21的第一信号端21a和第二控制单元22的第一信号端22a处于信号悬空状态,或者同时控制第一控制单元21的第一信号端21a的电压为第一电压,第二控制单元22的第一信号端22a接收第二控制单元22的第二信号端22b的电压。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开关量输出电路中,第一电压与第一电压源或第二电压源的电压之间存在电压差。在具体实施时,一般第一电压为负电压或零电压,第一电压源的电压为正电压,第二电压源的电压为正电压,且第一电压源的电压不等于第二电压源的电压。
进一步地,由于在工业控制上常用的湿接点的电压范围为DC0~30V,比较标准的电压是24V或12V。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开关量输出电路中,第一电压可以为零电压,第一电压源为电压为12V或24V的直流电压源,第二电压源为电压为24V或12V的直流电压源,或者第一电压源和第二电压源也可是电压值为其它值(例如100V、220V、380V等)的直流电压源,当然第一电压源和第二电压源也可以为交流电压源,在此不作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开关量输出电路,当第三控制信号端控制第三控制单元将第一电压源的电压或第二电压源的电压提供给第三控制单元的输出端时,第二控制单元的第二信号端的电压为第一电压源的电压或第二电压源的电压,这样当第二控制信号端控制第二控制单元使其第一信号端接收其第二信号端的电压时,同时第二控制信号端控制第一控制单元使其第一信号端的电压为第一电压时,这时当第一控制信号端控制干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的第一信号端与第二信号端导通时,第一接点与第二接点形成断开状态的湿接点;当第一控制信号端控制干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的第一信号端与第三信号端导通时,第一接点与第二接点之间的电压差为第一电源的电压与第一电压之间的电压差、或第一接点与第二接点之间的电压差为第二电源的电压与第一电压之间的电压差,从而使第一接点与第二接点形成导通状态的湿接点,实现湿接点输出的功能,并且湿接点的输出电压可以调节。
较佳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开关量输出电路中,如图4所示,第一控制单元21具体为第一多路选择器;其中,
第一多路选择器的地址端A0为第一控制单元21的控制端21b,第一多路选择器的第一数据输入端D1与第三电压源V3相连,第一多路选择器的第二数据输入端D2悬空,第一多路选择器的输出端Y为第一控制单元21的第一信号端21a,其中第三电压源V3的电压为第一电压;
第一多路选择器用于在第二控制信号端EN的信号为第一电位信号时,控制第一多路选择器的第一数据输入端D1被选通,在第二控制信号端EN的信号为第二电位信号时,控制第一多路选择器的第二数据输入端D2被选通。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开关量输出电路中,第一多路选择器可以由继电器构成,当然也可以是由开关晶体管等电子元件构成,在此不作限制。
较佳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开关量输出电路中,如图4所示,第二控制单元22具体为第二多路选择器;其中,
第二多路选择器的地址端A0为第二控制单元22的控制端22c,第二多路选择器的第一数据输入端D1为第二控制单元22的第二信号端22b,第二多路选择器的第二数据输入端D2悬空,第二多路选择器的输出端Y为第二控制单元22的第一信号端22a;
第二多路选择器用于在第二控制信号端EN的信号为第一电位信号时,控制第二多路选择器的第一数据输入端D1被选通,在第二控制信号端EN的信号为第二电位信号时,控制第二多路选择器的第二数据输入端D2被选通。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开关量输出电路中,第二多路选择器可以由继电器构成,当然也可以是由开关晶体管等电子元件构成,在此不作限制。
较佳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开关量输出电路中,如图4所示,第三控制单元23具体为第三多路选择器;其中,
第三多路选择器的地址端A0为第三控制单元23的控制端23c,第三多路选择器的第一数据输入端D1为第三控制单元23的第一输入端23a,第三多路选择器的第二数据输入端D2为第三控制单元23的第二输入端23b,第三多路选择器的输出端Y为第三控制单元23的输出端23d;
第三多路选择器用于在第三控制信号端DOV的信号为第一电位信号时,控制第三多路选择器的第一数据输入端D1被选通,在第三控制信号端DOV的信号为第二电位信号时,控制第三多路选择器的第二数据输入端D2被选通。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开关量输出电路中,第三多路选择器可以由继电器构成,当然也可以是由开关晶体管等电子元件构成,在此不作限制。
较佳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开关量输出电路中,如图5所示,湿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2还包括:连接在第二控制单元22的第二信号端22b与第三控制单元23的输出端23d之间的电流保险丝FU。这样设置电流保险丝FU可以避免大电流通过而烧毁电路。
较佳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开关量输出电路中,如图5所示,湿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2还包括:连接在第二控制单元22的第二信号端22b与第三控制单元23的输出端23d之间的二极管D。
在具体实施时,一般二极管D的正极与第三控制单元23的输出端23d相连,二极管D的负极与第二控制单元22的第二信号端22b相连,用以实现只可能是第三控制单元输出的电压流向第二控制单元,当开关量输出电路由于静电等原因导致第二控制单元22的电压增大时电流不能流向第三控制单元23,从而进一步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
较佳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开关量输出电路中,如图4所示,干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1具体为第四多路选择器;其中,
第四多路选择器的地址端A0为干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1的第一控制端1d,第四多路选择器的第一数据输入端D1为干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1的第二信号端1b,第四多路选择器的第二数据输入端D2为干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1的第三信号端1c,第四多路选择器的输出端Y为干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1的第一信号端1a;
第四多路选择器用于在第一控制信号端SWC的信号为第一电位信号时,控制第一数据输入端D1被选通,在第一控制信号端SWC的信号为第二电位信号时,控制第二数据输入端D2被选通。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开关量输出电路中,第四多路选择器可以由继电器构成,当然也可以是由开关晶体管等电子元件构成,在此不作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开关量输出电路中,第一电位可以为低电位,第二电位可以为高电位,或者第一电位也可以为高电位,第二电位也可以为低电位,在此不作限定。
下面通过一个具体的实施例详细说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开关量输出电路,具体地,以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第四多路选择器均由继电器组成为例进行说明。如图6所示,各继电器的控制端00作为多路选择器的地址端A0,继电器的触点01和02作为多路选择器的输出端Y,继电器的触点03和04作为多路选择器的第一数据输入端D1,继电器的触点05和06作为多路选择器的第二数据输入端D2,继电器所采用的第四电压源V4的电压一般为3.3V。
假设第三电压源V3接地,第一电压源V1的电压为12V,第二电压源V2的电压为24V。继电器在控制端00的电位为低电位时,触点03和04导通,继电器在控制端00的电位为高电位时,触点05和06导通。该开关量输出电路对应的输出状态控制逻辑如下表1所示。表1中0表示低电位,1表示高电位,X表示控制信号的任一控制电位状态。
EN DOV SWC 接点类型 开关状态 输出电压
1 X 0 干接点 导通
1 X 1 干接点 断开
0 1 1 湿接点 导通 24V
0 1 0 湿接点 断开 24V
0 0 1 湿接点 导通 12V
0 0 0 湿接点 断开 12V
表1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开关量输出电路中,如图6所示,为了对继电器起限压保护作用,一般在继电器的线圈两端还连接一个二极管D,防止继电器的控制端00被瞬时电压脉冲击坏。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开关量输出电路中,如图6所示,在第一控制单元21与第二接点B之间还设置有电阻R,当然电阻R也可以不设置,在此不作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开关量输出电路,包括第一接点、第二接点、干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湿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第一控制信号端和第二控制信号端;利用第二控制信号端控制湿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的两个信号端的电压情况,利用第一控制信号控制干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中三个信号端的连接情况。这样当第二控制信号端控制湿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的两个信号端均处于信号悬浮状态时,当第一控制信号端控制干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的第一信号端与第二信号端导通时,第一接点与第二接点形成导通状态的干接点,当第一控制信号端控制干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的第一信号端与第三信号端导通时,第一接点与第二接点形成断开状态的干接点,从而实现干接点输出的功能。当第二控制信号端控制湿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的两个信号端之间的电压差不等于0时,当第一控制信号端控制干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的第一信号端与第二信号端导通时,第一接点与第二接点形成断开状态的湿接点,当第一控制信号端控制干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的第一信号端与第三信号端导通时,第一接点与第二接点之间形成一定的电压差,从而使第一接点与第二接点形成导通状态的湿接点,实现湿接点输出的功能。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开关量输出电路可以实现干接点和湿接点的兼容,可以减少现场应用所配开关量输出电路的种类,并使端口输出接线简洁。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开关量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接点、第二接点、干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湿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第一控制信号端和第二控制信号端;其中,
所述干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具有第一信号端、第二信号端、第三信号端和第一控制端;所述湿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具有第四信号端、第五信号端和第二控制端;
所述干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的第一信号端与所述第一接点连接,第二信号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接点和所述湿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的第四信号端连接,第三信号端与所述湿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的第五信号端相连,第一控制端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端相连;所述干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用于在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端的控制下,使其第一信号端与第二信号端导通或使其第一信号端与第三信号端导通;
所述湿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的第二控制端与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端相连;所述湿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用于在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端的控制下,使其第四信号端与第五信号端之间的电压差不等于0或使其第四信号端和第五信号端均处于信号悬空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量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控制信号端,且所述湿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还具有第三控制端;
所述湿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的第三控制端与所述第三控制信号端相连,所述湿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还用于在所述第三控制信号端的控制下调节所述湿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的第四信号端与第五信号端之间的电压差的大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量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湿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具体包括:第一控制单元、第二控制单元和第三控制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第一信号端与所述湿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的第四信号端相连,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湿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的第二控制端相连;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端的控制下,使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第一信号端的电压为第一电压或者处于信号悬空状态;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第一信号端与所述湿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的第五信号端相连,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第二信号端与所述第三控制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湿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的第二控制端相连;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端的控制下,使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第一信号端接收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第二信号端的电压或者使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第一信号端处于信号悬空状态;
所述第三控制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湿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的第三控制端相连,所述第三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一电压源相连,所述第三控制单元的第二输入端与第二电压源相连;所述第三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三控制信号端的控制下,将所述第一电压源的电压或所述第二电压源的电压提供给所述第三控制单元的输出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量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具体为第一多路选择器;其中,
所述第一多路选择器的地址端为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控制端,所述第一多路选择器的第一数据输入端与第三电压源相连,所述第一多路选择器的第二数据输入端悬空,所述第一多路选择器的输出端为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第一信号端,其中所述第三电压源的电压为第一电压;
所述第一多路选择器用于在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端的信号为第一电位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一多路选择器的第一数据输入端被选通,在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端的信号为第二电位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一多路选择器的所述第二数据输入端被选通。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量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具体为第二多路选择器;其中,
所述第二多路选择器的地址端为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控制端,所述第二多路选择器的第一数据输入端为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第二信号端,所述第二多路选择器的第二数据输入端悬空,所述第二多路选择器的输出端为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第一信号端;
所述第二多路选择器用于在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端的信号为第一电位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二多路选择器的第一数据输入端被选通,在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端的信号为第二电位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二多路选择器的所述第二数据输入端被选通。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量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控制单元具体为第三多路选择器;其中,
所述第三多路选择器的地址端为所述第三控制单元的控制端,所述第三多路选择器的第一数据输入端为所述第三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三多路选择器的第二数据输入端为所述第三控制单元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三多路选择器的输出端为所述第三控制单元的输出端;
所述第三多路选择器用于在所述第三控制信号端的信号为第一电位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三多路选择器的第一数据输入端被选通,在所述第三控制信号端的信号为第二电位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三多路选择器的第二数据输入端被选通。
7.如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的开关量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湿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第二信号端与所述第三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之间的电流保险丝。
8.如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的开关量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湿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第二信号端与所述第三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之间的二极管。
9.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开关量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具体为第四多路选择器;其中,
所述第四多路选择器的地址端为所述干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的第一控制端,所述第四多路选择器的第一数据输入端为所述干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的第二信号端,所述第四多路选择器的第二数据输入端为所述干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的第三信号端,所述第四多路选择器的输出端为所述干接点输出控制子电路的第一信号端;
所述第四多路选择器用于在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端的信号为第一电位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一数据输入端被选通,在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端的信号为第二电位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二数据输入端被选通。
CN201510967872.XA 2015-12-18 2015-12-18 一种开关量输出电路 Active CN1054874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67872.XA CN105487417B (zh) 2015-12-18 2015-12-18 一种开关量输出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67872.XA CN105487417B (zh) 2015-12-18 2015-12-18 一种开关量输出电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87417A true CN105487417A (zh) 2016-04-13
CN105487417B CN105487417B (zh) 2018-03-23

Family

ID=556744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67872.XA Active CN105487417B (zh) 2015-12-18 2015-12-18 一种开关量输出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87417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07735A (zh) * 2019-12-08 2020-03-24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洛阳供电公司 一种基于模块化的一次设备模拟系统
CN112234978A (zh) * 2020-10-30 2021-01-15 南京甄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开关量输出电路
CN112783042A (zh) * 2020-12-31 2021-05-11 瑞斯康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采集电路及采集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220904A1 (de) * 1992-06-25 1994-01-05 Messerschmitt Boelkow Blohm Verfahren zur Prüfung mechanischer Schalter in Sicherheitssystemen von Kraftfahrzeugen
CN102244515A (zh) * 2011-03-10 2011-11-16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通用多通道开关量转换器
CN202111682U (zh) * 2011-03-10 2012-01-11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通用多通道开关量转换器
US20120019220A1 (en) * 2008-11-20 2012-01-26 Silergy Technology Hybrid power converter
CN204272074U (zh) * 2014-12-11 2015-04-15 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公司 开关量输入电路及具有其的水质监测采集装置
CN204374671U (zh) * 2014-09-05 2015-06-03 沈阳华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开关量输出干湿两用继电器端子板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220904A1 (de) * 1992-06-25 1994-01-05 Messerschmitt Boelkow Blohm Verfahren zur Prüfung mechanischer Schalter in Sicherheitssystemen von Kraftfahrzeugen
US20120019220A1 (en) * 2008-11-20 2012-01-26 Silergy Technology Hybrid power converter
CN102244515A (zh) * 2011-03-10 2011-11-16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通用多通道开关量转换器
CN202111682U (zh) * 2011-03-10 2012-01-11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通用多通道开关量转换器
CN204374671U (zh) * 2014-09-05 2015-06-03 沈阳华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开关量输出干湿两用继电器端子板
CN204272074U (zh) * 2014-12-11 2015-04-15 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公司 开关量输入电路及具有其的水质监测采集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07735A (zh) * 2019-12-08 2020-03-24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洛阳供电公司 一种基于模块化的一次设备模拟系统
CN112234978A (zh) * 2020-10-30 2021-01-15 南京甄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开关量输出电路
CN112234978B (zh) * 2020-10-30 2022-08-05 南京甄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开关量输出电路
CN112783042A (zh) * 2020-12-31 2021-05-11 瑞斯康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采集电路及采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87417B (zh) 2018-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46628B (zh) 一种消隐电路
CN105487417A (zh) 一种开关量输出电路
CN102931971B (zh) 一种3状态控制信号输入io电路
CN101872998B (zh) 一种电源切换电路
CN101471564B (zh) 电压控制电路
CN101968503A (zh) 负载电路及具有该负载电路的负载测试装置
CN103116567A (zh) 多串口的选择电路
CN203911147U (zh) 智能避雷定时插座
CN104683118A (zh) 基于mbus的供电通讯装置及方法
CN102545899A (zh) 模拟和数字电源模块混插电源系统的均流控制方法
CN203455636U (zh) 数据采集控制板
CN106773905A (zh) 一种基于电源时序消抖控制的开关量输出电路
CN204316321U (zh) 一种分布式旁路控制电路及包含该电路的旁路控制系统
CN102436210B (zh) 一种plc控制器及其多种输入电压的兼容方法
CN208094212U (zh) 一种电源输出控制装置
CN102053661B (zh) 一种主板及其上的继电器装置
CN204350021U (zh) 基于mbus的供电通讯装置
CN106329965A (zh) 整流电路和调光电路
CN201765259U (zh) 负载电路及具有该负载电路的负载测试装置
CN102436211A (zh) 一种plc控制器及其多种输入电压的兼容方法
CN209134043U (zh) 电源分配器
CN203224607U (zh) 一种用于机房综合测试的假负载装置
CN206181467U (zh) 一种多路开关组合控制装置
CN103337984B (zh) 可复用的小型plc供电电路
CN202548596U (zh) 一种并联式二端元件的可变选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