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65259U - 负载电路及具有该负载电路的负载测试装置 - Google Patents

负载电路及具有该负载电路的负载测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765259U
CN201765259U CN 201020528006 CN201020528006U CN201765259U CN 201765259 U CN201765259 U CN 201765259U CN 201020528006 CN201020528006 CN 201020528006 CN 201020528006 U CN201020528006 U CN 201020528006U CN 201765259 U CN201765259 U CN 2017652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
unit
circuit
load circuit
tes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2052800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02052800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7652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7652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76525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d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负载电路及具有该负载电路的负载测试装置,属于电源负载测试技术领域,其可解决现有的电源负载测试技术成本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负载电路包括两个端部,两端部间串联或并联有至少两个用于为所述负载电路提供负载的负载单元,其中在串联的负载单元的两端之间连接有用于将负载单元的两端之间短路或断路的切换单元,而在并联的负载单元所在的支路上则串联有用于将所述支路导通或断路的切换单元。本实用新型的负载测试装置包括上述的负载电路。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对不同的电源进行负载测试。

Description

负载电路及具有该负载电路的负载测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负载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负载电路及具有该负载电路的负载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负载测试装置(如负载箱、负载柜)主要用于对电源板、蓄电池、发电机等电源设备进行负载测试,其可提供一定的负载能力(如电阻负载、电感负载、电容负载等),从而模拟电源设备在实际应用时的负载状况,测试电源性能。例如,发光二极管(LED)负载测试装置可用于测试发光二极管液晶显示装置的发光二极管电源板,现有的发光二极管负载测试装置中包括负载电路,负载电路具有用于与发光二极管电源板输出端相连的两个端部,在两端部间串联有一定数量的发光二极管(由于发光二极管具有在电流变化时压降不变的特殊特性,因此其难以被电阻等其他元件替代,故通常直接用不同数量的发光二极管代表不同的负载)。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对于不同的电源(如不同发光二极管液晶显示装置的发光二极管电源板),其输出的路数、每路输出要求的负载大小(如发光二极管的个数)也不一样,而现有的负载测试装置提供的负载能力(如发光二极管的个数)是一定的,每个负载测试装置只适用于一种电源,因此当要对不同的电源进行负载测试时,就要使用不同的负载测试装置,从而造成电源负载测试的成本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负载电路,其可降低电源负载测试的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负载电路,包括两个端部,且还满足:
所述负载电路的两端部之间具有至少两个串联的负载单元,所述负载单元用于为所述负载电路提供负载;其中至少有一个负载单元的两端之间连接有切换单元,所述切换单元用于将所述负载单元的两端之间短路或断路;
或,
所述负载电路的两端部之间具有至少两个并联的负载单元,所述负载单元用于为所述负载电路提供负载;且至少有一个负载单元所在的支路上串联有切换单元,所述切换单元用于将所述负载单元所在的支路导通或断路。
其中,负载单元是可以提供一定的电学负载的电学单元,每个负载单元均由一定的电学元件(如电容、电阻、电感、发光二极管等)组成。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负载电路中具有切换单元,该切换单元可以将负载单元的负载接入负载电路或从负载电路中断开,因此该负载电路可提供不同的负载,适用于不同的电源,从而可降低电源负载测试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负载测试装置,其可降低电源负载测试的成本,且使用方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负载测试装置,其包括至少一个上述的负载电路。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负载测试装置中具有上述的负载电路,因此其可提供不同的负载,适用于多种不同的电源,从而可减少电源负载测试所需的设备数量,降低电源负载测试的成本;同时由于在对不同电源进行测试时不必更换负载测试装置,因此其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负载电路的电路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负载电路的电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负载电路的电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负载电路的电路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负载电路的电路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的负载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七的负载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八的电源负载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九的电源负载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负载电路,如图1所示,其包括两个端部1,在两个端部1之间具有至少两个串联的负载单元2,负载单元2用于为负载电路提供负载;且至少有一个负载单元2的两端之间连接有切换单元3,该切换单元3用于将负载单元2的两端之间短路或断路。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负载电路中具有切换单元3,切换单元3可将负载单元2的两端短路从而使该负载单元2的负载实际不接入负载电路中,故该负载电路可提供不同的负载,适用于不同的电源,从而可降低电源负载测试的成本。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负载电路,如图2所示,其包括两个端部1,在两个端部1之间具有至少两个并联的负载单元2,负载单元2用于为负载电路提供负载;且至少有一个负载单元2所在的支路上串联有切换单元3,该切换单元3用于将负载单元2所在的支路导通或断路。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负载电路中具有切换单元3,切换单元3可将负载单元2所在的支路断路从而使该负载单元2的负载实际不接入负载电路中,故该负载电路可提供不同的负载,适用于不同的电源,从而可降低电源负载测试的成本。
实施例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负载电路,如图3所示,其包括两个端部1,在两个端部1之间有四个串联的负载单元(即发光二极管负载单元)2-1、2-2、2-3、2-4,4个负载单元2-1、2-2、2-3、2-4中分别各包括20个、10个、5个和2个串联的发光二极管D,从而提供不同的负载(即不同数量的发光二极管D)。
在每个发光二极管负载单元2-1、2-2、2-3、2-4的两端之间都连接有一个继电器(即切换单元)K1、K2、K3、K4,或者说每个发光二极管负载单元2-1、2-2、2-3、2-4都分别与有一个继电器K1、K2、K3、K4并联。当继电器K1、K2、K3、K4导通时,其即可将相应的负载单元2-1、2-2、2-3、2-4的两端短路,从而该负载单元2-1、2-2、2-3、2-4的负载实际并不对负载电路产生影响;而当继电器K1、K2、K3、K4断开时,其相应的负载单元2-1、2-2、2-3、2-4则起到为负载电路提供负载的作用。因此,通过选择各继电器K1、K2、K3、K4的通断状况即可使负载电路提供不同的负载,其一共可得到24-1=15种不同的负载状况(要除去全部继电器K1、K2、K3、K4全部导通从而使负载电路两端直接短路的情况);例如,继电器K2、K3断开而其它继电器K1、K4导通时,可产生15个发光二极管D的负载,而当继电器K4断开但其它继电器K1、K2、K3都导通时,则可产生5个发光二极管D的负载。
其中,之所以将四个负载单元2-1、2-2、2-3、2-4中的发光二极管D数量选择为上述的值,是根据现有的发光二极管电源板的实际负载情况确定的。由于现有的发光二极管电源板主要有两种,一种用于24寸以下的液晶显示装置,其最多包括16路输出,每路输出最多负载15个发光二极管,另一种用于26寸以上的液晶显示装置,其最多包括6路输出,每路输出最多负载70个发光二极管;因此,按照上述的方法选择各负载单元2-1、2-2、2-3、2-4的发光二极管D数量可以保证在使用较少继电器K1、K2、K3、K4的情况下提供尽可能多的适用于发光二极管电源板的负载情况(对于每路输出多于37个的发光二极管电源板,可将两条负载电路串联后进行测试)。
该负载电路还包括与各继电器K1、K2、K3、K4相连的控制单元11,该控制单元11可根据操作者的命令向各继电器K1、K2、K3、K4发出控制信号(例如,对电流继电器K1、K2、K3、K4则发出电流控制信号),从而自动地调整负载电路的实际负载,方便使用。
实施例四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负载电路,如图4所示,其包括两个端部1,两个端部1之间串联有两个电阻(即电阻负载单元)R1、R2和一个电感(即电感负载单元)L,在电阻R1的两端之间连接有开关(即切换单元)S1,在电感L的两端之间连接有开关S2。通过调整开关S1、S2的通断即可决定是否将电阻R1和电感L的负载接入负载电路中,从而为负载电路提供不同的负载;其中由于电阻R2两端没有开关(即切换单元),故其一直被连在负载电路中。
实施例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负载电路,如图5所示,其包括两个端部1,两个端部1间具有串联的电阻(即电阻负载)R 3和电容单元,该电容单元包括三个并联的负载单元,其中两个为电容(即电容负载单元)C1、C2,另一个为由一个电容C3和一个电阻S4串联组成的负载单元(即混合负载单元)2-5。在电阻R3的两端之间连接有开关(即切换单元)S3,而电容单元的三个支路中各串联有一个开关S4、S5、S6。通过接通或切断开关S4、S5、S6,可使电容C1、C2和负载单元2-5所在的支路接通或断路,从而控制是否将电容C1、C2和负载单元2-5的负载接入负载电路;而通过接通或切断开关S3,则可决定是否将电阻R3的负载接入负载电路。
显然,上述各实施例表明本实用新型的负载电路可以具有许多不同的具体形式。例如,负载电路中的负载单元可以是相同类型的,也可以是不同类型的;负载单元可以是单个元件,也可以由多个相同或不同的元件组合而成;负载电路中的每个负载单元可都对应有切换单元,也可以只有部分负载单元对应有切换单元;负载电路中的负载单元可以是全部串联或全部并联的,也可以有的串联、有的并联。
显然,上述各实施例的负载电路还可进行许多变化。例如:负载单元中也可包括其它的元件,如电热管、扩音器等;控制单元可以受电脑的控制;也可不采用控制单元,而手动地控制各切换单元等。
实施例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负载测试装置6,如图6所示,其包括至少一个如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负载电路7。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负载测试装置6中具有上述的负载电路7,因此其可提供不同的负载,适用于多种不同的电源,从而可减少电源负载测试所需的设备数量,降低电源负载测试的成本;同时由于在对不同电源进行测试时不必更换负载测试装置,因此使用方便。
实施例七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负载测试装置(如负载箱)6,如图7所示,其包括16个上述实施例三所述的负载电路7(因负载电路7数量过多,故在图7中只示出了4个),每条负载电路7的两端部1均可通过接入单元5与发光二极管电源板的一路输出相连,以对发光二极管电源板进行负载测试。其中接入单元5可为具有多个用于与发光二极管电源板的各路输出相连的输出端的电路板,且每个输出端均与一条负载电路7的一个端部1相连接。
负载测试装置6还包括连接单元8,该连接单元8可用于将一条负载电路7的一端部1与另一负载电路7的一端部1相连,即将两条负载电路7串联在一起组成一个组合负载电路4(此时组合负载电路4中的两负载电路7的未相互连接的两个端部1用于与发光二极管电源板的一路输出相连),从而使负载测试装置6可适用于每路输出更大的发光二极管电源板。优选地,负载测试装置中包括8个连接单元,从而可将16条负载电路7按每两个一组的方式进行串联,得到8个组合负载电路4,每个组合负载电路4由两条负载电路7串联而成。该连接单元可为连接件、开关、继电器等任何形式。
通过应用连接单元8,可使本实施例的负载测试装置6适用于所有现有的发光二极管电源板,并可对发光二极管电源板的多路输出同时进行测试(现有技术中通常为逐一测试),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例如,对于一个有14路输出、每路输出负载12个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二极管电源板,可将负载测试装置6中的全部连接单元8都断开,并使其中的14条负载电路7中的继电器K1、K3都连通,继电器K2、K4断开,从而使每条负载电路7提供12个串联的发光二极管负载,再通过接入单元5将这14条负载电路7分别与发光二极管电源板的14路输出相连以进行测试;再如,对于一个有6路输出、每路输出负载70个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二极管电源板,可将负载测试装置6中的6个连接单元导通,得到6条组合负载电路4,并将每条组合负载电路4中的两个继电器K4导通,而其它的6个继电器K1、K2、K3全部断开,从而使每条组合负载电路4都提供70个串联的发光二极管负载,再通过接入单元5将这些组合负载电路4分别与发光二极管电源板的6路输出相连以进行测试。
负载测试装置6还包括一个控制单元9,该控制单元9用于控制各负载电路7中的各继电器K1、K2、K3、K4的通断,以调整各负载电路7的实际负载。由于一个发光二极管电源板的各路输出预计要负载的发光二极管个数通常是相同的,因此,该控制单元9优选同步地控制各负载电路7中的处于相同位置的继电器(即切换单元)K1、K2、K3、K4;也就是说,所有负载电路7中的继电器K1在控制单元9的控制下会同时导通或断开,同样,各负载电路7中的继电器K2或继电器K3或继电器K4也在控制单元9的控制下同时导通或断开;这样就可以在使控制系统最简化的情况下保证所有负载电路7的负载总是相同的,以适应同时测试一个发光二极管电源板的多路输出的情况。具体地,上述同步控制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控制单元9的一路控制输出同时与所有负载电路7中的处于相同位置的继电器K1、K2、K3、K4相连,例如,控制单元9的第一路输出同时与所有负载电路7中的继电器K1相连,第二路输出同时与所有负载电路7中的继电器K2相连,第三路输出同时与所有负载电路7中的继电器K3相连,第四路输出同时与所有负载电路7中的继电器K4相连;这样从控制单元9发出的一路控制信号即可同时控制多条负载电路7中的相应的继电器K1、K2、K3、K4。
负载测试装置6还包括一显示单元10,其用于显示负载测试的结果以及各连接单元8、继电器K1、K2、K3、K4的通断状况等。
通过在负载测试装置6中设置多条如上述实施例三所述的负载电路7以及连接单元8,可使负载测试装置6适用于全部现有的发光二极管电源板,并可对发光二极管电源板的各路输出同时进行测试。而通过使用控制单元9和显示单元10,则可自动地调节负载测试装置6中每条负载电路7的负载,使其适应不同发光二极管电源板的要求,并可将测试结果自动显示出来,从而使测试过程实现自动化,方便操作。
显然,上述各实施例的负载测试装置还可进行许多变化。例如:控制单元也可分别独立地控制各负载电路中的切换单元;控制单元也可对各连接单元进行控制;连接单元可以将三个或更多的负载电路串联在一起;连接单元也可将多条负载电路并联在一起;负载测试装置中还可包括用于存储、分析、输出测试结果的测试结果处理单元等。
实施例八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源负载测试方法,如图8所示,该方法包括:
S01、调整上述实施例六的负载测试装置的至少一条所述负载电路中的切换装置,使所述负载电路提供第一负载。
S02、将所述提供第一负载的负载电路的两端部与电源的输出端相连。
S03、打开所述电源进行负载测试。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电源负载测试方法中采用上述的负载测试装置进行测试,因此可使用同一负载测试装置对不同的电源进行测试时,从而可减少电源负载测试所需的设备数量,降低电源负载测试的成本。
实施例九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源负载测试方法(以发光二极管电源板的负载测试为例),如图9所示,该方法包括:
S11、根据所需要测试的发光二极管电源板的输出路数和每路的预定输出负载,调整上述实施例七所述的负载测试装置中的各负载电路所提供的负载(即发光二极管个数),使其提供与预定输出负载相等的负载;其中,调整可通过操纵控制单元和连接单元进行:先选择是否是使用连接单元,若发光二极管电源板每路输出负载的发光二极管数超过37个时用连接单元产生组合负载电路,而若每路输出负载的发光二极管数小于等于37个时则将连接单元都断开;再用控制单元控制各切换单元以调整每条负载电路(或组合负载电路)的实际负载能力。
S12、将各负载电路(或组合负载电路)的两端部分别与发光二极管电源板的各路输出相连,从而为发光二极管电源板的每路输出都提供预定的负载。
S13、使发光二极管电源板的各路输出同时打开,对发光二极管电源板进行负载测试。
S14、通过显示单元显示测试结果。
显然,上述各实施例的电源负载测试方法还可进行许多变化。例如:电源的多路输出的负载能力可不相同,则此时可将各负载电路的负载能力调整得不同;在每路输出负载能力不超过单个负载电路的负载能力时也可使用连接单元以获得特定的负载(例如,对每路输出负载4个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二极管电源板,可将两个负载电路7串联后将二者的继电器K4都断开,而其它继电器K1、K2、K3都导通,从而得到4个串联发光二极管的负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负载电路,包括两个端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载电路的两端部之间具有至少两个串联的负载单元,所述负载单元用于为所述负载电路提供负载;其中至少有一个负载单元的两端之间连接有切换单元,所述切换单元用于将所述负载单元的两端之间短路或断路;
或,
所述负载电路的两端部之间具有至少两个并联的负载单元,所述负载单元用于为所述负载电路提供负载;且至少有一个负载单元所在的支路上串联有切换单元,所述切换单元用于将所述负载单元所在的支路导通或断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电路的两端部之间具有至少两个串联的负载单元具体为:
所述负载电路的两端部之间具有至少两个串联的发光二极管负载单元,每个所述发光二极管负载单元中包括一个发光二极管或至少两个串联的发光二极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载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电路的两端部之间具有至少两个串联的发光二极管负载单元具体为:
所述负载电路的两端部之间具有四个串联的发光二极管负载单元,所述四个发光二极管负载单元分别为:具有20个串联的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二极管负载单元;具有10个串联的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二极管负载单元;具有5个串联的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二极管负载单元;具有2个串联的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二极管负载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单元包括电容负载单元、电阻负载单元、电感负载单元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负载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单元为开关或继电器。
6.一种负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如上述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负载电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负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测试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如上述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负载电路具体为:
所述负载测试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如上述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负载电路;
且所述负载测试装置还包括:
连接单元,用于将一条所述负载电路的一个端部与另一条所述负载电路的一个端部连接或断开。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负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负载电路中的切换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负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测试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如上述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负载电路具体为:
负载测试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结构相同的、如上述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负载电路;
且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同步地控制至少两个所述负载电路中的处于相同位置的切换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负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入单元,用于将所述负载电路的两端部与待测试电源的输出端相连接;
显示单元,用于显示测试结果。
CN 201020528006 2010-09-14 2010-09-14 负载电路及具有该负载电路的负载测试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652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20528006 CN201765259U (zh) 2010-09-14 2010-09-14 负载电路及具有该负载电路的负载测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20528006 CN201765259U (zh) 2010-09-14 2010-09-14 负载电路及具有该负载电路的负载测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765259U true CN201765259U (zh) 2011-03-16

Family

ID=437178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20528006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65259U (zh) 2010-09-14 2010-09-14 负载电路及具有该负载电路的负载测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76525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8503A (zh) * 2010-09-14 2011-02-09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负载电路及具有该负载电路的负载测试装置
WO2012000378A1 (zh) * 2010-06-30 2012-01-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测试电路的生成方法、装置和电源测试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00378A1 (zh) * 2010-06-30 2012-01-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测试电路的生成方法、装置和电源测试系统
CN101968503A (zh) * 2010-09-14 2011-02-09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负载电路及具有该负载电路的负载测试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68305B (zh) 带有短路保护的电池能量存储系统和方法
CN101968503A (zh) 负载电路及具有该负载电路的负载测试装置
CN102789076B (zh) 一种检测线路及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CN101329387B (zh) 电源测试系统
CN101144851B (zh) 电源供应器检测装置
CN101907689A (zh) 测试电路的生成方法、装置和电源测试系统
CN100406899C (zh) 一种进行测试用的电源模拟装置
CN102931661B (zh) 兼容多种电网制式的交流配电方法和电源接线装置
CN108267653B (zh) 一种低频接口自动测试开关电路
CN201765259U (zh) 负载电路及具有该负载电路的负载测试装置
CN103558562A (zh) 一种电源模块测试装置及方法
CN203932250U (zh) 一种基于分布式控制动力电池的电池结构
CN105094267A (zh) 供电装置
CN205229415U (zh) 一种多功能投切开关测试装置
CN105487417A (zh) 一种开关量输出电路
CN210572628U (zh) 一种测试pg电机反馈电路的装置
CN104065156A (zh) 一种2n电源系统的并联交叉输入接线装置
CN107561394B (zh) 一种测试车载充电机低压供电的系统
CN203932249U (zh) 一种基于分布式控制动力电池的电池结构
CN102436209B (zh) 一种兼容多种输入电压的plc控制器
CN207457357U (zh) 一种主变有载开关过渡电阻和变比试验接线切换装置
CN210534220U (zh) 一种工作电压辅助测试装置
CN203224607U (zh) 一种用于机房综合测试的假负载装置
CN217404335U (zh) Ate测试装置及ate测试设备
CN102570341B (zh) 配电柜的监控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316

Termination date: 2019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