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911147U - 智能避雷定时插座 - Google Patents

智能避雷定时插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911147U
CN203911147U CN201420296850.6U CN201420296850U CN203911147U CN 203911147 U CN203911147 U CN 203911147U CN 201420296850 U CN201420296850 U CN 201420296850U CN 203911147 U CN203911147 U CN 2039111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designated
utmost point
circuit
chip microcompu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29685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啸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Institute of Railway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Institute of Railway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Institute of Railway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Institute of Railway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42029685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9111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9111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91114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智能避雷定时插座,包括同220V交流电源相连接的带有防雷保护电路的变压器,所述的变压器同稳压装置相连接,稳压装置同用于反向器的电阻组和电源选择电路连接,电源选择电路同单片机、4位共阳极7段数码管、带有按键和滤波电路的输入电路以及继电器电路相连接,而4位共阳极7段数码管、反向器、带有按键和滤波电路的输入电路以及继电器电路分别同单片机的对应管脚相连接,所述的继电器电路的电源输出端同插座的电极相连接。这样的结构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往往驱动力过小,信号弱无法取得好的防护的缺陷。

Description

智能避雷定时插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避雷插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避雷定时插座。
背景技术    
通常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插座,只具有单一功能,实现开关和接用各种电器,但有时需要对电器设备进行时间控制。另外通常的插座不具备避雷的作用,当发生雷击时,接在插座上的电器(例如:电视)就可能被烧毁。这样就引入了既能避雷又能定时的插座,但是这种采用单片机的结构往往驱动力过小,信号弱无法取得好的防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智能避雷定时插座,包括同220V交流电源相连接的带有防雷保护电路的变压器,所述的变压器的出口同稳压装置的入口相连接,稳压装置的出口同用于反向器的电阻组和电源选择电路的入口相连接,电源选择电路的出口同单片机的电源输入管脚、4位共阳极7段数码管的电源输入引脚、带有按键和滤波电路的输入电路的电源输入端以及继电器电路的电源输入端相连接,而4位共阳极7段数码管的引脚、反向器的引脚、带有按键和滤波电路的输入电路的输出端以及继电器电路的受控端分别同单片机的对应管脚相连接,所述的继电器电路的电源输出端同插座的电极相连接。这样的结构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现在还没有可靠有效的往往驱动力过小,信号弱无法取得好的防护的缺陷。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避雷定时插座及其控制方法的解决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智能避雷定时插座,包括同220V交流电源相连接的带有防雷保护电路的变压器T1,所述的变压器T1的出口同稳压装置的入口相连接,稳压装置的出口同用于反向器A2的电阻组和电源选择电路的入口相连接,电源选择电路的出口同单片机A1的电源输入管脚、4位共阳极7段数码管A3的电源输入引脚、带有按键和滤波电路的输入电路的电源输入端以及继电器电路的电源输入端相连接,而4位共阳极7段数码管A3的引脚、反向器A2的引脚、带有按键和滤波电路的输入电路的输出端以及继电器电路的受控端分别同单片机A1的对应管脚相连接,所述的继电器电路的电源输出端同插座的电极相连接。
所述的带有防雷保护电路的变压器T1的防雷保护电路包括第一双极型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VD1,所述的第一双极型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VD1的一极同第二双极型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VD2的一极、变压器T1的原边的一端以及220V交流电源的火线V1相电连接,所述的第一双极型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VD1的另一极同第三双极型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VD3的一极、变压器T1的原边的另一端以及220V交流电源的零线V2相电连接,所述的第二双极型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VD2的另一极和第三双极型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VD3的另一极接地,所述的变压器T1的副边的两端就构成了所述的变压器T1的出口,变压器T1的出口能够输出9V交流电。
所述的稳压装置包括顺序依次连接的全波整流电路、前部滤波电路、7805稳压电路U19以及后部滤波电路,所述的全波整流电路包括第一普通二极管D8,所述的第一普通二极管D8的正极同变压器T1的副边的一端和第二普通二极管D7的负极相连接,第二普通二极管D7的正极同第三普通二极管D10的正极相连接,第三普通二极管D10的负极同第四普通二极管D9的正极和变压器T1的副边的另一端相连接,第四普通二极管D9的负极同第一普通二极管D8的负极相连接,所述的第三普通二极管D10的负极和第一普通二极管D8的正极就构成了稳压装置的入口;所述的前部滤波电路包括第一有极性电容C36,所述的第一有极性电容C36的正极同第四普通二极管D9的负极和第一普通电容C37的一极相连接,所述的第一有极性电容C36的负极同第二普通二极管D7的正极和第一普通电容C37的另一极相连接;所述的7805稳压电路U19的输入端IN同所述的第一普通电容C37的一极相连接,所述的7805稳压电路U19接地的接地端GND同所述的第一普通电容C37的另一极相连接;所述的后部滤波电路包括第二有极性电容C16,所述的第二有极性电容C16的正极同7805稳压电路U19的输出端OUT和第二普通电容C17的一极相连接,所述的第二有极性电容C16的负极同7805稳压电路U19接地的接地端GND和第二普通电容C17的另一极相连接,所述的第二普通电容C17的一极还同第三普通电容C18的一极、第四普通电容C19的一极以及第五普通电容C20的一极相连接,所述的第二普通电容C17的另一极还同第三普通电容C18的另一极、第四普通电容C19的另一极以及第五普通电容C20的另一极相连接,所述的第五普通电容C20的一极就构成了稳压装置的出口VCCG,稳压装置的出口VCCG能够输出5V直流电。
所述的单片机A1为AT89C51单片机,所述的反向器A2为ULN2003A集成芯片。
所述的电源选择电路包括第五普通二极管D2,作为电源选择电路的入口的第五普通二极管D2的正极同稳压装置的出口VCCG相连接,所述的第五普通二极管D2的负极同第六普通二极管D1的负极相连接,所述的第六普通二极管D1的正极同4.5V的直流电源相连接,这样第六普通二极管D1的负极就构成了电源选择电路的出口VCC。
所述的带有按键和滤波电路的输入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0,作为带有按键和滤波电路的输入电路的电源输入端的第一电阻R10的一端同电源选择电路的出口VCC相连接,所述的第一电阻R10的另一端同作为功能切换信号QIEH发生源的第一按键S1的一端、第六普通电容C4的一极以及AT89C51单片机中的标识为P3.3的管脚相连接,第一按键S1的另一端和第六普通电容C4的另一极接地,第一电阻R10和第六普通电容C4构成了第一RC滤波电路;第二电阻R11的一端同电源选择电路的出口VCC相连接,所述的第二电阻R11的另一端同作为开通的时间设定和复位信号FUW发生源的第二按键S2的一端、第七普通电容C5的一极以及AT89C51单片机中的标识为P3.4的管脚相连接,第二按键S2的另一端和第七普通电容C5的另一极接地,第二电阻R11和第七普通电容C5构成了第二RC滤波电路;第三电阻R12的一端同电源选择电路的出口VCC相连接,所述的第三电阻R12的另一端同作为关闭的时间设定和确认信号QID发生源的第三按键S3的一端、第八普通电容C6的一极以及AT89C51单片机中的标识为P3.5的管脚相连接,第三按键S3的另一端和第八普通电容C6的另一极接地,第三电阻R12和第八普通电容C6构成了第三RC滤波电路;第四电阻R13的一端同电源选择电路的出口VCC相连接,所述的第四电阻R13的另一端同作为小时调整信号TIAOS发生源的第四按键S4的一端、第九普通电容C7的一极以及AT89C51单片机中的标识为P3.6的管脚相连接,第四按键S4的另一端和第九普通电容C7的另一极接地,第四电阻R13和第九普通电容C7构成了第四RC滤波电路;第五电阻R14的一端同电源选择电路的出口VCC相连接,所述的第五电阻R14的另一端同作为分钟调整信号TIAOF发生源的第五按键S5的一端、第十普通电容C8的一极以及AT89C51单片机中的标识为P3.7的管脚相连接,第五按键S5的另一端和第十普通电容C8的另一极接地,第五电阻R14和第十普通电容C8构成了第五RC滤波电路。
所述的4位共阳极7段数码管电路中的标识为13的引脚、4位共阳极7段数码管电路中的标识为9的引脚、4位共阳极7段数码管电路中的标识为5的引脚、4位共阳极7段数码管电路中的标识为3的引脚、4位共阳极7段数码管电路中的标识为2的引脚、4位共阳极7段数码管电路中的标识为12的引脚以及4位共阳极7段数码管电路中的标识为6的引脚分别同AT89C51单片机中的标识为P1.0的管脚、AT89C51单片机中的标识为P1.1的管脚、AT89C51单片机中的标识为P1.2的管脚、AT89C51单片机中的标识为P1.3的管脚、AT89C51单片机中的标识为P1.4的管脚、AT89C51单片机中的标识为P1.5的管脚以及AT89C51单片机中的标识为P1.6的管脚相连接,而作为4BIT端的4位共阳极7段数码管电路中的标识为14的引脚、作为3 BIT端的4位共阳极7段数码管电路中的标识为11的引脚、作为2 BIT端的4位共阳极7段数码管电路中的标识为10的引脚以及作为1 BIT端的4位共阳极7段数码管电路中的标识为7的引脚分别同所述的ULN2003A集成芯片中的标识为10的引脚、所述的ULN2003A集成芯片中的标识为11的引脚、所述的ULN2003A集成芯片中的标识为12的引脚以及所述的ULN2003A集成芯片中的标识为13的引脚相连接,另外4位共阳极7段数码管电路中的标识为8的引脚通过第六电阻R19同AT89C51单片机中的标识为P3.0的管脚相连接。
所述的继电器电路的包括带有常开触点的继电器JDQ,所述的继电器JDQ的线圈的一端同第七普通二极管D4的负极以及电源选择电路的出口VCC相连接,作为继电器受控信号JDSC的发生源的所述的继电器JDQ的线圈的另一端同第七普通二极管D4的正极相连接,所述的常开触点的一端同220V交流电源的火线V1相连接,作为继电器电路的电源输出端的所述的常开触点的另一端V3同插座的电极相连接,作为继电器受控信号JDSC的发生源的所述的继电器JDQ的线圈的另一端还同所述的ULN2003A集成芯片中的标识为14的引脚相连接。
所述的AT89C51单片机中的标识为RST的管脚同第七电阻R1的一端以及第十一普通电容C3的一极相连接,所述的第七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第十一普通电容C3的另一极同电源选择电路的出口VCC相连接;所述的AT89C51单片机中的标识为P3.1的管脚同所述的ULN2003A集成芯片中的标识为3的引脚相连接,所述的AT89C51单片机中的标识为XTAL2的管脚和所述的AT89C51单片机中的标识为XTAL1的管脚分别同晶振Y1的两端相连接,晶振Y1的两端还分别同第十二普通电容C1的一极和第十三普通电容C2的一极相连接,所述的第十二普通电容C1的另一极和第十三普通电容C2的另一极均接地;所述的AT89C51单片机中的标识为Vss的管脚接地;所述的AT89C51单片机中的标识为P2.3的管脚、AT89C51单片机中的标识为P2.2的管脚、AT89C51单片机中的标识为P2.1的管脚以及AT89C51单片机中的标识为P2.0的管脚分别同所述的ULN2003A集成芯片中的标识为4的引脚、ULN2003A集成芯片中的标识为5的引脚、ULN2003A集成芯片中的标识为6的引脚以及ULN2003A集成芯片中的标识为7的引脚相连接;ULN2003A集成芯片中的标识为8的引脚接地;所述的ULN2003A集成芯片中的标识为14的引脚、ULN2003A集成芯片中的标识为13的引脚、ULN2003A集成芯片中的标识为12的引脚、ULN2003A集成芯片中的标识为11的引脚以及ULN2003A集成芯片中的标识为10的引脚分别同第八电阻R2的一端、第九电阻R3的一端、第十电阻R4的一端、第十一电阻R5的一端以及第十二电阻R6的一端相连接,第八电阻R2的另一端、第九电阻R3的另一端、第十电阻R4的另一端、第十一电阻R5的另一端以及第十二电阻R6的另一端均同稳压装置的出口VCCG相连接;所述的AT89C51单片机中的标识为Vpp的管脚和AT89C51单片机中的标识为Vcc的管脚均同电源选择电路的出口VCC相连接。
应用本实用新型上述方案,在通常用单片机作为的控制系统中,常需要用开关量去控制和驱动一些执行元件,但一般的单片机驱动能力有限,且高电平(拉电流)比低电平(灌电流)驱动电流小。通常会采用晶体管相关电路来提升驱动能力,单片机一个输出点对应一个晶体管驱动电路,当单片机系统由多个输出点时,晶体管驱动电路就会比较多,会占用印刷电路板的空间,而且晶体管驱动电路的驱动能力有限。为了节省印刷电路板空间和加大驱动能力,采用ULN2003A集成芯片和单片机的综合应用。
附图说明
图l为本实用新型的稳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继电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4位共阳极7段数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带有按键和滤波电路的输入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带有防雷保护电路的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单片机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源选择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人们需要具有定时和避雷功能的智能插座。智能避雷定时插座将定时功能加入在插座中,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自由设定时间,待时间到达时,插座自动接通或者断开。当发生雷击时,插座保持断电状态,保护接在插座上的电器。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内容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一种智能避雷定时插座,包括同220V交流电源相连接的带有防雷保护电路的变压器T1,所述的变压器T1的出口同稳压装置的入口相连接,稳压装置的出口同用于反向器A2的电阻组和电源选择电路的入口相连接,电源选择电路的出口同单片机A1的电源输入管脚、4位共阳极7段数码管A3的电源输入引脚、带有按键和滤波电路的输入电路的电源输入端以及继电器电路的电源输入端相连接,而4位共阳极7段数码管A3的引脚、反向器A2的引脚、带有按键和滤波电路的输入电路的输出端以及继电器电路的受控端分别同单片机A1的对应管脚相连接,所述的继电器电路的电源输出端同插座的电极相连接。所述的带有防雷保护电路的变压器T1的防雷保护电路包括第一双极型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VD1,所述的第一双极型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VD1的一极同第二双极型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VD2的一极、变压器T1的原边的一端以及220V交流电源的火线V1相电连接,所述的第一双极型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VD1的另一极同第三双极型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VD3的一极、变压器T1的原边的另一端以及220V交流电源的零线V2相电连接,所述的第二双极型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VD2的另一极和第三双极型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VD3的另一极接地,所述的变压器T1的副边的两端就构成了所述的变压器T1的出口,变压器T1的出口能够输出9V交流电,当有雷电发生产生过电压时,过压电流可经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入地,从而保护电器设备,具体来说当有雷电发生产生过电压时,过压电流可经线地之间的第二双极型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VD2和第三双极型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VD3入地,而它们的对地电压之差又被两线间第一双极型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VD1进一步抑制,从而保护电器设备。所述的稳压装置包括顺序依次连接的全波整流电路、前部滤波电路、7805稳压电路U19以及后部滤波电路,所述的全波整流电路包括第一普通二极管D8,所述的第一普通二极管D8的正极同变压器T1的副边的一端和第二普通二极管D7的负极相连接,第二普通二极管D7的正极同第三普通二极管D10的正极相连接,第三普通二极管D10的负极同第四普通二极管D9的正极和变压器T1的副边的另一端相连接,第四普通二极管D9的负极同第一普通二极管D8的负极相连接,所述的第三普通二极管D10的负极和第一普通二极管D8的正极就构成了稳压装置的入口;所述的前部滤波电路包括第一有极性电容C36,所述的第一有极性电容C36的正极同第四普通二极管D9的负极和第一普通电容C37的一极相连接,所述的第一有极性电容C36的负极同第二普通二极管D7的正极和第一普通电容C37的另一极相连接;所述的7805稳压电路U19的输入端IN同所述的第一普通电容C37的一极相连接,所述的7805稳压电路U19接地的接地端GND同所述的第一普通电容C37的另一极相连接;所述的后部滤波电路包括第二有极性电容C16,所述的第二有极性电容C16的正极同7805稳压电路U19的输出端OUT和第二普通电容C17的一极相连接,所述的第二有极性电容C16的负极同7805稳压电路U19接地的接地端GND和第二普通电容C17的另一极相连接,所述的第二普通电容C17的一极还同第三普通电容C18的一极、第四普通电容C19的一极以及第五普通电容C20的一极相连接,所述的第二普通电容C17的另一极还同第三普通电容C18的另一极、第四普通电容C19的另一极以及第五普通电容C20的另一极相连接,所述的第五普通电容C20的一极就构成了稳压装置的出口VCCG,稳压装置的出口VCCG能够输出5V直流电。所述的单片机A1为AT89C51单片机,所述的反向器A2为ULN2003A集成芯片,在通常用单片机作为的控制系统中,常需要用开关量去控制和驱动一些执行元件,但一般的单片机驱动能力有限,且高电平(拉电流)比低电平(灌电流)驱动电流小。通常会采用晶体管相关电路来提升驱动能力,单片机一个输出点对应一个晶体管驱动电路,当单片机系统由多个输出点时,晶体管驱动电路就会比较多,会占用印刷电路板的空间,而且晶体管驱动电路的驱动能力有限。为了节省印刷电路板空间和加大驱动能力,采用ULN2003A集成芯片和单片机的综合应用。ULN2003A集成芯片每片封装了 7 个达林顿管,每个驱动管的输出电流可达 500mA(峰值 600mA),输出电压达 DC50V ,为感性负载集成了抑流二极管 ,对于较大的电流,可以将输出并接使用 ,输入与TTL/CMOS/PMOS/DTL兼容,ULN2003A集成芯片在使用时,相当于一个反向器。所述的电源选择电路包括第五普通二极管D2,作为电源选择电路的入口的第五普通二极管D2的正极同稳压装置的出口VCCG相连接,所述的第五普通二极管D2的负极同第六普通二极管D1的负极相连接,所述的第六普通二极管D1的正极同4.5V的直流电源相连接,这样第六普通二极管D1的负极就构成了电源选择电路的出口VCC。所述的带有按键和滤波电路的输入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0,作为带有按键和滤波电路的输入电路的电源输入端的第一电阻R10的一端同电源选择电路的出口VCC相连接,所述的第一电阻R10的另一端同作为功能切换信号QIEH发生源的第一按键S1的一端、第六普通电容C4的一极以及AT89C51单片机中的标识为P3.3的管脚相连接,第一按键S1的另一端和第六普通电容C4的另一极接地,第一电阻R10和第六普通电容C4构成了第一RC滤波电路;第二电阻R11的一端同电源选择电路的出口VCC相连接,所述的第二电阻R11的另一端同作为开通的时间设定和复位信号FUW发生源的第二按键S2的一端、第七普通电容C5的一极以及AT89C51单片机中的标识为P3.4的管脚相连接,第二按键S2的另一端和第七普通电容C5的另一极接地,第二电阻R11和第七普通电容C5构成了第二RC滤波电路;第三电阻R12的一端同电源选择电路的出口VCC相连接,所述的第三电阻R12的另一端同作为关闭的时间设定和确认信号QID发生源的第三按键S3的一端、第八普通电容C6的一极以及AT89C51单片机中的标识为P3.5的管脚相连接,第三按键S3的另一端和第八普通电容C6的另一极接地,第三电阻R12和第八普通电容C6构成了第三RC滤波电路;第四电阻R13的一端同电源选择电路的出口VCC相连接,所述的第四电阻R13的另一端同作为小时调整信号TIAOS发生源的第四按键S4的一端、第九普通电容C7的一极以及AT89C51单片机中的标识为P3.6的管脚相连接,第四按键S4的另一端和第九普通电容C7的另一极接地,第四电阻R13和第九普通电容C7构成了第四RC滤波电路;第五电阻R14的一端同电源选择电路的出口VCC相连接,所述的第五电阻R14的另一端同作为分钟调整信号TIAOF发生源的第五按键S5的一端、第十普通电容C8的一极以及AT89C51单片机中的标识为P3.7的管脚相连接,第五按键S5的另一端和第十普通电容C8的另一极接地,第五电阻R14和第十普通电容C8构成了第五RC滤波电路,按键的结构通常为机械弹性元件,在按键按下和断开时,触点在闭合和断开的瞬间会接触不稳定的抖动,按键的抖动时间一般为5~10ms,抖动现象会引起单片机对一次按键操作进行多次处理,从而产生错误。为了消除抖动现象,采用了RC滤波电路,当按键按下时,由于对应的电容两端电压不能突变,按键两端端并不能立即变成0V,要待对应的电容C4放电结束(约10ms时间)后,按键两端为0V,从而有效避免了一次按键操作进行多次处理。所述的4位共阳极7段数码管电路中的标识为13的引脚、4位共阳极7段数码管电路中的标识为9的引脚、4位共阳极7段数码管电路中的标识为5的引脚、4位共阳极7段数码管电路中的标识为3的引脚、4位共阳极7段数码管电路中的标识为2的引脚、4位共阳极7段数码管电路中的标识为12的引脚以及4位共阳极7段数码管电路中的标识为6的引脚分别同AT89C51单片机中的标识为P1.0的管脚、AT89C51单片机中的标识为P1.1的管脚、AT89C51单片机中的标识为P1.2的管脚、AT89C51单片机中的标识为P1.3的管脚、AT89C51单片机中的标识为P1.4的管脚、AT89C51单片机中的标识为P1.5的管脚以及AT89C51单片机中的标识为P1.6的管脚相连接,而作为4BIT端的4位共阳极7段数码管电路中的标识为14的引脚、作为3 BIT端的4位共阳极7段数码管电路中的标识为11的引脚、作为2 BIT端的4位共阳极7段数码管电路中的标识为10的引脚以及作为1 BIT端的4位共阳极7段数码管电路中的标识为7的引脚分别同所述的ULN2003A集成芯片中的标识为10的引脚、所述的ULN2003A集成芯片中的标识为11的引脚、所述的ULN2003A集成芯片中的标识为12的引脚以及所述的ULN2003A集成芯片中的标识为13的引脚相连接,另外4位共阳极7段数码管电路中的标识为8的引脚通过第六电阻R19同AT89C51单片机中的标识为P3.0的管脚相连接,这种结构就能够采用动态显示方式,使得4BIT端、3 BIT端、2 BIT端、1 BIT端循环高电平,逐一点亮每一位数码管,使4位7段数码管高速循环显示,从而显示出当前数值。所述的继电器电路的包括带有常开触点的继电器JDQ,所述的继电器JDQ的线圈的一端同第七普通二极管D4的负极以及电源选择电路的出口VCC相连接,作为继电器受控信号JDSC的发生源的所述的继电器JDQ的线圈的另一端同第七普通二极管D4的正极相连接,所述的常开触点的一端同220V交流电源的火线V1相连接,作为继电器电路的电源输出端的所述的常开触点的另一端V3同插座的电极相连接,作为继电器受控信号JDSC的发生源的所述的继电器JDQ的线圈的另一端还同所述的ULN2003A集成芯片中的标识为14的引脚相连接,而常开触点这样当作为继电器受控信号JDSC的发生源的所述的继电器JDQ的线圈的另一端有DC5V时,继电器不工作,220V交流电源的火线V1与作为继电器电路的电源输出端的所述的常开触点的另一端V3断开,插座断电;当当作为继电器受控信号JDSC的发生源的所述的继电器JDQ的线圈的另一端有0V时,继电器工作,220V交流电源的火线V1与作为继电器电路的电源输出端的所述的常开触点的另一端V3接通,插座通电。所述的AT89C51单片机中的标识为RST的管脚同第七电阻R1的一端以及第十一普通电容C3的一极相连接,所述的第七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第十一普通电容C3的另一极同电源选择电路的出口VCC相连接;所述的AT89C51单片机中的标识为P3.1的管脚同所述的ULN2003A集成芯片中的标识为3的引脚相连接,所述的AT89C51单片机中的标识为XTAL2的管脚和所述的AT89C51单片机中的标识为XTAL1的管脚分别同晶振Y1的两端相连接,晶振Y1的两端还分别同第十二普通电容C1的一极和第十三普通电容C2的一极相连接,所述的第十二普通电容C1的另一极和第十三普通电容C2的另一极均接地;所述的AT89C51单片机中的标识为Vss的管脚接地;所述的AT89C51单片机中的标识为P2.3的管脚、AT89C51单片机中的标识为P2.2的管脚、AT89C51单片机中的标识为P2.1的管脚以及AT89C51单片机中的标识为P2.0的管脚分别同所述的ULN2003A集成芯片中的标识为4的引脚、ULN2003A集成芯片中的标识为5的引脚、ULN2003A集成芯片中的标识为6的引脚以及ULN2003A集成芯片中的标识为7的引脚相连接;ULN2003A集成芯片中的标识为8的引脚接地;所述的ULN2003A集成芯片中的标识为14的引脚、ULN2003A集成芯片中的标识为13的引脚、ULN2003A集成芯片中的标识为12的引脚、ULN2003A集成芯片中的标识为11的引脚以及ULN2003A集成芯片中的标识为10的引脚分别同第八电阻R2的一端、第九电阻R3的一端、第十电阻R4的一端、第十一电阻R5的一端以及第十二电阻R6的一端相连接,第八电阻R2的另一端、第九电阻R3的另一端、第十电阻R4的另一端、第十一电阻R5的另一端以及第十二电阻R6的另一端均同稳压装置的出口VCCG相连接,这样当AT89C51单片机中的标识为P2.3的管脚、AT89C51单片机中的标识为P2.2的管脚、AT89C51单片机中的标识为P2.1的管脚以及AT89C51单片机中的标识为P2.0的管脚为高电平时,ULN2003A集成芯片中的标识为13的引脚、ULN2003A集成芯片中的标识为12的引脚、ULN2003A集成芯片中的标识为11的引脚以及ULN2003A集成芯片中的标识为10的引脚就输出低电平,对应的数码管就不显示,而当AT89C51单片机中的标识为P2.3的管脚、AT89C51单片机中的标识为P2.2的管脚、AT89C51单片机中的标识为P2.1的管脚以及AT89C51单片机中的标识为P2.0的管脚为低电平时,ULN2003A集成芯片中的标识为13的引脚、ULN2003A集成芯片中的标识为12的引脚、ULN2003A集成芯片中的标识为11的引脚以及ULN2003A集成芯片中的标识为10的引脚就输出高电平,对应的数码管就显示,另外当220V交流电源的火线V1有电时,稳压电源电路正常输出DC5V电压,稳压装置的出口VCCG处有DC5V电压,这时第五普通二极管D2导通,第六普通二极管D1截止,电源选择电路的出口VCC处输出DC5V电压;当220V交流电源的火线V1失电时,稳压电源电路不能输出DC5V电压,稳压装置的出口VCCG处悬空,这时第六普通二极管D1导通,第五普通二极管D2截止,电源选择电路的出口VCC处输出DC4.5V电压,改为4.5V的直流电源的备用电池供电。当采用备用电池供电时,ULN2003A集成芯片与之连接的稳压装置的出口VCCG悬空,所以44BIT端、3 BIT端、2 BIT端、1 BIT端、作为继电器受控信号JDSC的发生源的所述的继电器JDQ的线圈的另一端悬空,继电器不工作,数码管中数字不显示,节省备用电池的电能。数码管中间两点显示是独立控制的,所以中间两点是有显示的,表示系统仍然在工作中;所述的AT89C51单片机中的标识为Vpp的管脚和AT89C51单片机中的标识为Vcc的管脚均同电源选择电路的出口VCC相连接。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等同替换与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智能避雷定时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同220V交流电源相连接的带有防雷保护电路的变压器,所述的变压器的出口同稳压装置的入口相连接,稳压装置的出口同用于反向器的电阻组和电源选择电路的入口相连接,电源选择电路的出口同单片机的电源输入管脚、4位共阳极7段数码管的电源输入引脚、带有按键和滤波电路的输入电路的电源输入端以及继电器电路的电源输入端相连接,而4位共阳极7段数码管的引脚、反向器的引脚、带有按键和滤波电路的输入电路的输出端以及继电器电路的受控端分别同单片机的对应管脚相连接,所述的继电器电路的电源输出端同插座的电极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避雷定时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有防雷保护电路的变压器的防雷保护电路包括第一双极型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所述的第一双极型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的一极同第二双极型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的一极、变压器的原边的一端以及220V交流电源的火线相电连接,所述的第一双极型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的另一极同第三双极型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的一极、变压器的原边的另一端以及220V交流电源的零线相电连接,所述的第二双极型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的另一极和第三双极型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的另一极接地,所述的变压器的副边的两端就构成了所述的变压器的出口,变压器的出口能够输出9V交流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避雷定时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稳压装置包括顺序依次连接的全波整流电路、前部滤波电路、7805稳压电路以及后部滤波电路,所述的全波整流电路包括第一普通二极管,所述的第一普通二极管的正极同变压器的副边的一端和第二普通二极管的负极相连接,第二普通二极管的正极同第三普通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接,第三普通二极管的负极同第四普通二极管的正极和变压器的副边的另一端相连接,第四普通二极管的负极同第一普通二极管的负极相连接,所述的第三普通二极管的负极和第一普通二极管D8的正极就构成了稳压装置的入口;所述的前部滤波电路包括第一有极性电容,所述的第一有极性电容的正极同第四普通二极管的负极和第一普通电容的一极相连接,所述的第一有极性电容的负极同第二普通二极管的正极和第一普通电容的另一极相连接;所述的7805稳压电路的输入端同所述的第一普通电容的一极相连接,所述的7805稳压电路接地的接地端同所述的第一普通电容的另一极相连接;所述的后部滤波电路包括第二有极性电容,所述的第二有极性电容的正极同7805稳压电路的输出端和第二普通电容的一极相连接,所述的第二有极性电容的负极同7805稳压电路接地的接地端和第二普通电容的另一极相连接,所述的第二普通电容的一极还同第三普通电容的一极、第四普通电容的一极以及第五普通电容的一极相连接,所述的第二普通电容的另一极还同第三普通电容的另一极、第四普通电容的另一极以及第五普通电容的另一极相连接,所述的第五普通电容的一极就构成了稳压装置的出口,稳压装置的出口能够输出5V直流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避雷定时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片机为AT89C51单片机,所述的反向器为ULN2003A集成芯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避雷定时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选择电路包括第五普通二极管,作为电源选择电路的入口的第五普通二极管的正极同稳压装置的出口相连接,所述的第五普通二极管的负极同第六普通二极管的负极相连接,所述的第六普通二极管的正极同4.5V的直流电源相连接,这样第六普通二极管的负极就构成了电源选择电路的出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避雷定时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有按键和滤波电路的输入电路包括第一电阻,作为带有按键和滤波电路的输入电路的电源输入端的第一电阻的一端同电源选择电路的出口相连接,所述的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同作为功能切换信号发生源的第一按键的一端、第六普通电容的一极以及AT89C51单片机中的标识为P3.3的管脚相连接,第一按键的另一端和第六普通电容的另一极接地,第一电阻和第六普通电容构成了第一RC滤波电路;第二电阻的一端同电源选择电路的出口相连接,所述的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同作为开通的时间设定和复位信号FUW发生源的第二按键的一端、第七普通电容的一极以及AT89C51单片机中的标识为P3.4的管脚相连接,第二按键的另一端和第七普通电容的另一极接地,第二电阻和第七普通电容构成了第二RC滤波电路;第三电阻的一端同电源选择电路的出口相连接,所述的第三电阻的另一端同作为关闭的时间设定和确认信号QID发生源的第三按键的一端、第八普通电容的一极以及AT89C51单片机中的标识为P3.5的管脚相连接,第三按键的另一端和第八普通电容的另一极接地,第三电阻和第八普通电容构成了第三RC滤波电路;第四电阻的一端同电源选择电路的出口相连接,所述的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同作为小时调整信号TIAOS发生源的第四按键的一端、第九普通电容的一极以及AT89C51单片机中的标识为P3.6的管脚相连接,第四按键的另一端和第九普通电容的另一极接地,第四电阻和第九普通电容构成了第四RC滤波电路;第五电阻的一端同电源选择电路的出口相连接,所述的第五电阻的另一端同作为分钟调整信号TIAOF发生源的第五按键的一端、第十普通电容的一极以及AT89C51单片机中的标识为P3.7的管脚相连接,第五按键的另一端和第十普通电容的另一极接地,第五电阻和第十普通电容构成了第五RC滤波电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避雷定时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4位共阳极7段数码管电路中的标识为13的引脚、4位共阳极7段数码管电路中的标识为9的引脚、4位共阳极7段数码管电路中的标识为5的引脚、4位共阳极7段数码管电路中的标识为3的引脚、4位共阳极7段数码管电路中的标识为2的引脚、4位共阳极7段数码管电路中的标识为12的引脚以及4位共阳极7段数码管电路中的标识为6的引脚分别同AT89C51单片机中的标识为P1.0的管脚、AT89C51单片机中的标识为P1.1的管脚、AT89C51单片机中的标识为P1.2的管脚、AT89C51单片机中的标识为P1.3的管脚、AT89C51单片机中的标识为P1.4的管脚、AT89C51单片机中的标识为P1.5的管脚以及AT89C51单片机中的标识为P1.6的管脚相连接,而作为4BIT端的4位共阳极7段数码管电路中的标识为14的引脚、作为3 BIT端的4位共阳极7段数码管电路中的标识为11的引脚、作为2 BIT端的4位共阳极7段数码管电路中的标识为10的引脚以及作为1 BIT端的4位共阳极7段数码管电路中的标识为7的引脚分别同所述的ULN2003A集成芯片中的标识为10的引脚、所述的ULN2003A集成芯片中的标识为11的引脚、所述的ULN2003A集成芯片中的标识为12的引脚以及所述的ULN2003A集成芯片中的标识为13的引脚相连接,另外4位共阳极7段数码管电路中的标识为8的引脚通过第六电阻R19同AT89C51单片机中的标识为P3.0的管脚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避雷定时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继电器电路的包括带有常开触点的继电器,所述的继电器的线圈的一端同第七普通二极管的负极以及电源选择电路的出口相连接,作为继电器受控信号JDSC的发生源的所述的继电器的线圈的另一端同第七普通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接,所述的常开触点的一端同220V交流电源的火线相连接,作为继电器电路的电源输出端的所述的常开触点的另一端同插座的电极相连接,作为继电器受控信号JDSC的发生源的所述的继电器的线圈的另一端还同所述的ULN2003A集成芯片中的标识为的引脚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避雷定时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T89C51单片机中的标识为RST的管脚同第七电阻的一端以及第十一普通电容的一极相连接,所述的第七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第十一普通电容的另一极同电源选择电路的出口相连接;所述的AT89C51单片机中的标识为P3.1的管脚同所述的ULN2003A集成芯片中的标识为3的引脚相连接,所述的AT89C51单片机中的标识为XTAL2的管脚和所述的AT89C51单片机中的标识为XTAL1的管脚分别同晶振的两端相连接,晶振的两端还分别同第十二普通电容的一极和第十三普通电容的一极相连接,所述的第十二普通电容的另一极和第十三普通电容的另一极均接地;所述的AT89C51单片机中的标识为Vss的管脚接地;所述的AT89C51单片机中的标识为P2.3的管脚、AT89C51单片机中的标识为P2.2的管脚、AT89C51单片机中的标识为P2.1的管脚以及AT89C51单片机中的标识为P2.0的管脚分别同所述的ULN2003A集成芯片中的标识为4的引脚、ULN2003A集成芯片中的标识为5的引脚、ULN2003A集成芯片中的标识为6的引脚以及ULN2003A集成芯片中的标识为7的引脚相连接;ULN2003A集成芯片中的标识为8的引脚接地;所述的ULN2003A集成芯片中的标识为14的引脚、ULN2003A集成芯片中的标识为13的引脚、ULN2003A集成芯片中的标识为12的引脚、ULN2003A集成芯片中的标识为11的引脚以及ULN2003A集成芯片中的标识为10的引脚分别同第八电阻的一端、第九电阻的一端、第十电阻的一端、第十一电阻的一端以及第十二电阻的一端相连接,第八电阻的另一端、第九电阻的另一端、第十电阻的另一端、第十一电阻的另一端以及第十二电阻的另一端均同稳压装置的出口相连接;所述的AT89C51单片机中的标识为Vpp的管脚和AT89C51单片机中的标识为Vcc的管脚均同电源选择电路的出口相连接。
CN201420296850.6U 2014-06-06 2014-06-06 智能避雷定时插座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9111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96850.6U CN203911147U (zh) 2014-06-06 2014-06-06 智能避雷定时插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96850.6U CN203911147U (zh) 2014-06-06 2014-06-06 智能避雷定时插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911147U true CN203911147U (zh) 2014-10-29

Family

ID=517853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296850.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911147U (zh) 2014-06-06 2014-06-06 智能避雷定时插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91114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96938A (zh) * 2014-06-06 2014-08-20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智能避雷定时插座及其控制方法
CN107732585A (zh) * 2017-10-30 2018-02-23 安徽和义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避雷定时插座
CN108923179A (zh) * 2018-08-29 2018-11-30 深圳圣诺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热插拔输注工作站及输注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96938A (zh) * 2014-06-06 2014-08-20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智能避雷定时插座及其控制方法
CN107732585A (zh) * 2017-10-30 2018-02-23 安徽和义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避雷定时插座
CN108923179A (zh) * 2018-08-29 2018-11-30 深圳圣诺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热插拔输注工作站及输注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711660U (zh) 一种led显示系统及其led显示单元箱体
CN204215965U (zh) 一种磁保持继电器驱动电路
CN203911147U (zh) 智能避雷定时插座
CN105162313B (zh) 一种反激式开关电源
CN201690250U (zh) 双电池供电装置
CN104252831A (zh) 背光电流的调整装置及方法
CN201549713U (zh) 一种防雷定时插座
CN208971382U (zh) 软启动直流电源开关电路及应用其的电子设备
CN201256220Y (zh) 感应安全插座电路
CN103996938A (zh) 智能避雷定时插座及其控制方法
CN206149132U (zh) 一种基于阻容降压电路的开关电源关机快速放电电路
CN110143111A (zh) 车载空调器电源电路、车载电控装置和车载空调器
CN202679722U (zh) 一种led驱动电源
CN205248194U (zh) 继电器驱动电路
CN205194297U (zh) 一种ac检测电路及led电源装置
CN204681075U (zh) 一种掉电保护电路
CN202496004U (zh) 一种复位电路及电视机
CN106329965A (zh) 整流电路和调光电路
CN206546801U (zh) 智能电表内置继电器控制驱动电路
CN203233312U (zh) 一种开关电源控制器以及开关电源装置
CN208094525U (zh) 一种电子开关电路
CN205539811U (zh) 一种tft-lcd液晶面板的智能放电电路
CN208423851U (zh) 一种电池反接保护电路
CN202443410U (zh) 电源远程控制正负逻辑兼容电路
CN209659001U (zh) 一种低压电器备用电源的自动投切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29

Termination date: 2016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