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87117A - 一种三维地震观测系统优化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维地震观测系统优化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87117A
CN105487117A CN201510964022.4A CN201510964022A CN105487117A CN 105487117 A CN105487117 A CN 105487117A CN 201510964022 A CN201510964022 A CN 201510964022A CN 105487117 A CN105487117 A CN 1054871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lected energy
shooting dose
cmp
covering
do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6402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87117B (zh
Inventor
白旭明
赵贤正
邓志文
唐传章
袁胜辉
李海东
陈敬国
张小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BGP Inc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BGP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BGP Inc filed Critical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Priority to CN20151096402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8711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4871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871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871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871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01V1/30Analysis
    • G01V1/301Analysis for determining seismic cross-sections or geostructures
    • G01V1/302Analysis for determining seismic cross-sections or geostructures in 3D data cub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01V1/34Displaying seismic recordings or visualisation of seismic data or attributes
    • G01V1/345Visualisation of seismic data or attributes, e.g. in 3D cub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2210/00Details of seismic processing or analysis
    • G01V2210/70Other details related to processing
    • G01V2210/74Visualisation of seismic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田勘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维地震观测系统优化方法及装置。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目标区域试验点地震数据构建反射波能量与激发药量的关系函数、反射波能量与炮检距的关系函数,再结合通过模拟放炮获取的CMP处模拟覆盖次数,可以计算所述CMP处的有效加权覆盖次数,然后通过对炮点位置和激发药量的调整,优化所述CMP处的有效加权覆盖次数,从而可以更合理的优化观测系统的实施,减少野外布设不合理的炮点,确保三维数据体的能量相对均衡,提高数据体的资料品质。

Description

一种三维地震观测系统优化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勘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维地震观测系统优化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东部地区一些已开发油田勘探开发工作的不断深入,勘探程度越来越高,而勘探的目标却越来越隐蔽,要查清地下复杂的地质情况、寻找新的储量,解决地层、岩性等隐蔽油气藏勘探开发的问题,必须依靠高精度的地震数据体。但是中国东部油田地区地表以村庄密集连片、大型城镇、矿区等复杂地表为主,由于受到安全距离的限制,炮检点分布不均匀,导致观测系统属性不均一,尤其是激发药量的变化较大。一般小药量(1-2kg)占到整个工区正常药量(5-6kg)的10-20%不等,不同激发药量间单炮资料能量差异巨大,导致道集间的能量不均衡,在资料处理时产生偏移噪音,进而影响后期的地震属性分析研究。
目前国内外陆上地震勘探的常规观测系统主要依据三维共中心点道集CMP(CommonMiddlePoint)属性分析,即利用每一个面元内的炮检对个数、坐标等信息来分析覆盖次数、方位角和炮检距的分布,由于没有考虑由于野外激发参数差异和不同炮检距能量的变化,因此无法解决复杂地表区三维数据体的能量不均衡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三维地震观测系统优化方法,以解决三维数据体的能量不均衡问题,从而提高三维数据体的资料品质。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三维地震观测系统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目标区域内试验点地震数据;
根据所述试验点地震数据构建反射波能量与激发药量的关系函数;
根据所述试验点地震数据构建反射波能量与炮检距的关系函数;
在所述目标区域内选取炮点位置和激发药量,根据所述选取的炮点位置和激发药量进行模拟放炮,获取所述目标区域内CMP处的模拟覆盖次数;
根据所述反射波能量与激发药量的关系函数、反射波能量与炮检距的关系函数以及所述CMP处的模拟覆盖次数,计算所述CMP处的有效加权覆盖次数;
判断所述CMP处的有效加权覆盖次数是否符合预设次数,并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是否调整所述选取的炮点位置和/或激发药量。
本申请实施例的三维地震观测系统优化方法,所述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是否调整所述炮点位置和激发药量,包括:
在确认所述CMP处的有效加权覆盖次数符合预设次数时,不调整所述选取的炮点位置和/或激发药量;
在确认所述CMP处的有效加权覆盖次数不符合预设次数时,调整所述选取的炮点位置和/或激发药量。
本申请实施例的三维地震观测系统优化方法,所述根据试验点地震数据构建反射波能量与激发药量的关系函数,包括:
根据所述试验点地震资料获取不同激发药量激发的反射波能量值;
根据所述不同激发药量激发的反射波能量值建立反射波能量与激发药量关系曲线;
根据所述反射波能量与激发药量关系曲线构建反射波能量与激发药量的关系函数。
本申请实施例的三维地震观测系统优化方法,所述根据试验点地震数据构建反射波能量与炮检距的关系函数,包括:
根据所述试验点地震资料获取不同炮检距的反射波能量值;
根据所述不同炮检距的反射波能量值建立反射波能量与炮检距关系曲线;
根据所述反射波能量与炮检距关系曲线构建反射波能量与炮检距的关系函数。
本申请实施例的三维地震观测系统优化方法,在所述获取目标区域内试验点地震数据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目标区域内选取试验点进行激发药量试验。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三维地震观测系统优化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区域内试验点地震数据;
激发药量函数构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试验点地震数据构建反射波能量与激发药量的关系函数;
炮检距函数构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试验点地震数据构建反射波能量与炮检距的关系函数;
CMP模拟覆盖次数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目标区域内选取炮点位置和激发药量,根据所述选取的炮点位置和激发药量进行模拟放炮,获取所述目标区域内CMP处的模拟覆盖次数;
CMP有效加权覆盖次数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反射波能量与激发药量的关系函数、反射波能量与炮检距的关系函数以及所述CMP处的模拟覆盖次数,计算所述CMP处的有效加权覆盖次数;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CMP处的有效加权覆盖次数是否符合预设次数,并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是否调整所述选取的炮点位置和/或激发药量。
本申请实施例的三维地震观测系统优化装置,所述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是否调整所述炮点位置和激发药量,包括:
在确认所述CMP处的有效加权覆盖次数符合预设次数时,不调整所述选取的炮点位置和/或激发药量;
在确认所述CMP处的有效加权覆盖次数不符合预设次数时,调整所述选取的炮点位置和/或激发药量。
本申请实施例的三维地震观测系统优化装置,所述根据试验点地震数据构建反射波能量与激发药量的关系函数,包括:
根据所述试验点地震资料获取不同激发药量激发的反射波能量值;
根据所述不同激发药量激发的反射波能量值建立反射波能量与激发药量关系曲线;
根据所述反射波能量与激发药量关系曲线构建反射波能量与激发药量的关系函数。
本申请实施例的三维地震观测系统优化装置,所述根据试验点地震数据构建反射波能量与炮检距的关系函数,包括:
根据所述试验点地震资料获取不同炮检距的反射波能量值;
根据所述不同炮检距的反射波能量值建立反射波能量与炮检距关系曲线;
根据所述反射波能量与炮检距关系曲线构建反射波能量与炮检距的关系函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目标区域试验点地震数据构建反射波能量与激发药量的关系函数、反射波能量与炮检距的关系函数,再结合模拟放炮获取的CMP处模拟覆盖次数,可以计算所述CMP处的有效加权覆盖次数,然后通过对炮点位置和激发药量的调整,优化所述CMP处的有效加权覆盖次数,从而可以更合理的优化观测系统的实施,减少野外布设不合理的炮点,确保三维数据体的能量相对均衡,提高数据体的资料品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三维地震观测系统优化方法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三维地震观测系统优化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反射波能量与激发药量的关系曲线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反射波能量与炮检距的关系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考图1,本申请实施例的三维地震观测系统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目标区域内试验点地震数据。
影响地震波的能量因素较多,本申请实施例中考虑影响反射波能量的主要因素:初始激发能、传播距离和接收条件。而地震波的初始激发能量与激发药量、激发岩性等因素有关;传播距离与炮检距、地层埋深等因素有关;接收条件与检波器类型、串数、耦合效果(地表条件)等因素有关。对于例如中国东部地区这一特定的勘探区域而言,表层结构相对稳定,激发围岩大多数为胶泥,速度一般在1600-1800m/s,因此影响地震波初始激发能量主要因素是激发药量。相对于同一个三维区而言,地表条件基本一致,接收参数统一,即检波器类型、串数是统一的,因此可以不考虑接收条件对反射波能量差异的影响。另外有效波能量还与地震波传播距离有关,即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存在扩散和吸收。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分析数据的地震波的有效能量差异,主要分析面元内炮检距的激发药量和炮检距的变化。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试验点地震数据是关于不同药量激发的单炮资料反射波能量及不同炮检距的反射波能量的相关试验点数据资料,所述反射波能量可以通过检波器接收,所述检波器的试验排列与正常勘探时排列相同,从而保证试验数据的有效性。
在步骤S1前,本申请实施例还包括在所述目标区域内选取试验点进行激发药量试验。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所述目标区域内可以选取多个试验点,所述试验点均匀分布,不同的深层、表层地质条件的区域均有试验点,从而保证地震数据的准确性。所述激发药量试验是指在多个试验点下进行不同药量的单炮激发,从而可以获得不同药量激发的单炮资料反射波能量值。同时,也可以获得在相同药量的单炮激发下,不同炮检距的反射波能量值。本申请实施例中试验时的激发药量可以涵盖最终将要用到的不同药量,比如0.5kg、1kg、2kg、3kg、4kg、6kg、8kg、10kg等,从而有利于后续观测系统设计。
S2、根据所述试验点地震数据构建反射波能量与激发药量的关系函数。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根据试验点地震数据构建反射波能量与炮检距的关系函数,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试验点地震资料获取不同激发药量激发的反射波能量值;
根据所述不同激发药量激发的反射波能量值建立反射波能量与激发药量关系曲线;
根据所述反射波能量与激发药量关系曲线构建反射波能量与激发药量的关系函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所述试验点地震数据可以获得特定目的层的不同激发药量激发的反射波能量值,再对所述反射波能量值进行均方根振幅的能量分析,根据统计分析从而拟合建立反射波能量与激发药量关系曲线。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根据获取的九个试验点不同激发药量的试验数据建立的反射波能量与激发药量的关系曲线,图中横坐标表示激发药量,纵坐标表示反射波能量的均方根振幅值,即表示反射波能量的相对值。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反射波能量与激发药量关系曲线,从而可以构建反射波能量与激发药量的关系函数,所述关系函数可以分析因激发药量的改变而导致反射波能量变化的规律,从而为激发药量的选择提供了理论基础。
S3、根据所述试验点地震数据构建反射波能量与炮检距的关系函数。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试验点地震数据构建反射波能量与炮检距的关系函数,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试验点地震资料获取不同炮检距的反射波能量值;
根据所述不同炮检距的反射波能量值建立反射波能量与炮检距关系曲线;
根据所述反射波能量与炮检距关系曲线构建反射波能量与炮检距的关系函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利用试验点在不同检波距下激发的地震数据,针对特定药量的单炮,获取不同炮检距下的反射波能量值,再对所述不同检波距下的反射波能量值进行均方根振幅的能量分析,根据统计分析从而拟合建立反射波能量与激发药量关系曲线。图4所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在相同激发药量情况下,根据七次单炮激发后的地震数据建立的反射波能量与炮检距的关系曲线,图中,横坐标表示炮检距,纵坐标表示反射波能量的均方根振幅值。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反射波能量与检波距关系曲线,从而可以构建反射波能量与检波距的关系函数,所述关系函数可以分析因检波距的改变而导致反射波能量变化的规律,从而为检波距的选择提供了理论基础。
S4、在所述目标区域内选取炮点位置和激发药量,根据所述选取的炮点位置和激发药量进行模拟放炮,获取所述目标区域内CMP处的模拟覆盖次数。
三维地震勘探观测系统设计是三维地震勘探能否成功的关键,设计的结果影响着采集、数据处理以及解释的全过程。模拟放炮是地震勘探中评价三维地震勘探观测系统设计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室内模拟放炮的手段对观测系统属性进行分析,可以评价满足地震解释足够信噪比的覆盖次数,从而确定最佳的面元大小、道间距、炮检距、覆盖次数等参数。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所述目标区域内选取炮点位置和激发药量,其中,选取炮点位置后可以确定炮检距的大小,再通过对所述目标区域内进行模拟放炮,然后对模拟放炮的观测系统属性进行分析,可以获取所述目标区域内CMP处的模拟覆盖次数。在地震勘探中,CMP处的覆盖次数多,表示此CMP处的反射波能量强,因此,覆盖次数的分布能反映出反射波能量的分布。
所应理解的是,步骤S2、S3、S4为并列关系,其先后顺序仅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步骤S2、S3、S4的顺序,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对步骤S2、S3、S4所做的先后顺序上的任何变换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S5、根据所述反射波能量与激发药量的关系函数、反射波能量与炮检距的关系函数以及所述CMP处的模拟覆盖次数,计算所述CMP处的有效加权覆盖次数。
由于室内模拟环境与实际目标区域,如复杂地表区域、障碍物密集区域有比较大的差距,同时所述CMP处的模拟覆盖次数仅是单纯地下面元内CMP点数的统计,没有考虑是正常药量还是小药量,是近偏移距还是远偏移距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所述CMP处的模拟覆盖次数与实际勘探生产中的覆盖次数差异很大。在此基础上,结合目标区域试验点的相关地震数据,充分考虑激发药量及炮检距的影响,可以获得有效加权覆盖次数,从而可以减少差异,确保覆盖次数更加接近实际勘探生产中的覆盖次数。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反射波能量与激发药量的关系函数,获得所述选取的激发药量的反射波能量与正常药量激发的反射波能量的比值;根据所述反射波能量与炮检距的关系函数,获得所述选取的炮点位置下的炮检距的反射波能量与接近零炮检距的反射波能量的比值;然后所述CMP处模拟次数乘以所述选取的激发药量的反射波能量与正常药量激发的反射波能量的比值,最后再乘以所述选取的炮点位置下的炮检距的反射波能量与接近零炮检距的反射波能量的比值,从而获得所述CMP处有效加权覆盖次数。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实际目标区域试验点的地震数据,所述CMP处有效加权覆盖次数考虑了激发药量、炮检距的影响,与实际勘探生产中的覆盖次数的差异较小,从而可以为观测系统设计中反射波能量分析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S6、判断所述CMP处的有效加权覆盖次数是否符合预设次数,并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是否调整所述选取的炮点位置和/或激发药量。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确认所述CMP处的有效加权覆盖次数符合预设次数时,不调整所述选取的炮点位置和/或激发药量,即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炮点位置和激发药量。其中,所述预设次数是根据所述目标区域满足勘探生产要求设定的,在确认所述CMP处的有效加权覆盖次数符合预设要求次数时,根据有效覆盖次数能反映CMP处的反射波能量,从而说明所述CMP处的数据体能量符合要求,即可以确认炮点位置和激发药量选择合理,不需要调整。在确认所述CMP处的有效加权覆盖次数不符合预设次数时,调整所述选取的炮点位置和/或激发药量。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对炮点位置和激发药量中的至少一个参数进行调整,调整完成后再进行模拟放炮,获得调整后所述目标区域内CMP处的模拟覆盖次数,然后再根据反射波能量与激发药量的关系函数、反射波能量与炮检距的关系函数,对所述选取的炮点位置和激发药量进行反射波能量分析,再结合CMP处的模拟覆盖次数,从而可以计算出调整后CMP处的有效加权覆盖次数,最后判断调整后的CMP处的有效加权覆盖次数是否符合预设次数,如果符合,则不需要再调整;如果不符合,则再次重复进行调整过程,直到满足预设次数。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利用构建的目标区域试验点地震数据构建反射波随激发药量、炮检距的关系函数,再结合室内模拟放炮获得的CMP模拟覆盖次数,可以分析该CMP处不同激发药量、不同炮检距带来的有效加权覆盖次数,从而可以优化炮点位置和激发药量的选择,确保三维数据体的能量均衡。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目标区域试验点地震数据构建反射波能量与激发药量的关系函数、反射波能量与炮检距的关系函数,再结合模拟放炮获取的CMP处模拟覆盖次数,可以计算所述CMP处的有效加权覆盖次数,然后通过对炮点位置和激发药量的调整,优化所述CMP处的有效加权覆盖次数,从而可以更合理的优化观测系统的实施,减少野外布设不合理的炮点,确保三维数据体的能量相对均衡,提高数据体的资料品质。
为了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下面举例说明:
本发明在冀中河间城区三维地震勘探中进行了全面应用,效果良好。在冀中河间城区三维地震勘探三维项目实施中,由于受到障碍物安全距离限制,激发药量在1kg~8kg之间,单炮能量和信噪比差异非常大。利用本发明三维地震观测系统优化方法进行分析,通过优化炮点的选取、激发参数的调整,城区的覆盖次数主要在60-90次之间,满足工程设计的覆盖次数达到60次的要求。该项技术在多个城区和油田矿区三维中得以实施,通过在实际生产中应用和完善,有效指导了复杂地表区的地震勘探工作。
参考图2,与上述三维地震观测系统优化方法相对应,本申请实施例的三维地震观测系统优化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21,用于获取目标区域内试验点地震数据;
激发药量函数构建单元22,用于根据所述试验点地震数据构建反射波能量与激发药量的关系函数;
炮检距函数构建单元23,用于根据所述试验点地震数据构建反射波能量与炮检距的关系函数;
CMP模拟覆盖次数获取单元24,用于在所述目标区域内选取炮点位置和激发药量,根据所述选取的炮点位置和激发药量进行模拟放炮,获取所述目标区域内CMP处的模拟覆盖次数;
CMP有效加权覆盖次数计算单元25,用于根据所述反射波能量与激发药量的关系函数、反射波能量与炮检距的关系函数以及所述CMP处的模拟覆盖次数,计算所述CMP处的有效加权覆盖次数;
判断单元26,用于判断所述CMP处的有效加权覆盖次数是否符合预设次数,并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是否调整所述选取的炮点位置和/或激发药量。
本实施例的装置的各组成部分分别用于实现前述实施例的方法的各步骤,由于在方法实施例中,已经对各步骤进行了详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目标区域试验点地震数据构建反射波能量与激发药量的关系函数、反射波能量与炮检距的关系函数,再结合模拟放炮获取的CMP处模拟覆盖次数,可以计算所述CMP处的有效加权覆盖次数,然后通过对炮点位置和激发药量的调整,优化所述CMP处的有效加权覆盖次数,从而可以更合理的优化观测系统的实施,减少野外布设不合理的炮点,确保三维数据体的能量相对均衡,提高数据体的资料品质。
在一个或多个示例性的设计中,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述功能可以在硬件、软件、固件或这三者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如果在软件中实现,这些功能可以存储与电脑可读的媒介上,或以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形式传输于电脑可读的媒介上。电脑可读媒介包括电脑存储媒介和便于使得让电脑程序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其它地方的通信媒介。存储媒介可以是任何通用或特殊电脑可以接入访问的可用媒体。例如,这样的电脑可读媒体可以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磁盘存储或其它磁性存储装置,或其它任何可以用于承载或存储以指令或数据结构和其它可被通用或特殊电脑、或通用或特殊处理器读取形式的程序代码的媒介。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三维地震观测系统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目标区域内试验点地震数据;
根据所述试验点地震数据构建反射波能量与激发药量的关系函数;
根据所述试验点地震数据构建反射波能量与炮检距的关系函数;
在所述目标区域内选取炮点位置和激发药量,根据所述选取的炮点位置和激发药量进行模拟放炮,获取所述目标区域内共中心点道集CMP处的模拟覆盖次数;
根据所述反射波能量与激发药量的关系函数、反射波能量与炮检距的关系函数以及所述CMP处的模拟覆盖次数,计算所述CMP处的有效加权覆盖次数;
判断所述CMP处的有效加权覆盖次数是否符合预设次数,并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是否调整所述选取的炮点位置和/或激发药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地震观测系统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是否调整所述炮点位置和激发药量,包括:
在确认所述CMP处的有效加权覆盖次数符合预设次数时,不调整所述选取的炮点位置和/或激发药量;
在确认所述CMP处的有效加权覆盖次数不符合预设次数时,调整所述选取的炮点位置和/或激发药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地震观测系统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试验点地震数据构建反射波能量与激发药量的关系函数,包括:
根据所述试验点地震资料获取不同激发药量激发的反射波能量值;
根据所述不同激发药量激发的反射波能量值建立反射波能量与激发药量关系曲线;
根据所述反射波能量与激发药量关系曲线构建反射波能量与激发药量的关系函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地震观测系统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试验点地震数据构建反射波能量与炮检距的关系函数,包括:
根据所述试验点地震资料获取不同炮检距的反射波能量值;
根据所述不同炮检距的反射波能量值建立反射波能量与炮检距关系曲线;
根据所述反射波能量与炮检距关系曲线构建反射波能量与炮检距的关系函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地震观测系统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目标区域内试验点地震数据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目标区域内选取试验点进行激发药量试验。
6.一种三维地震观测系统优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区域内试验点地震数据;
激发药量函数构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试验点地震数据构建反射波能量与激发药量的关系函数;
炮检距函数构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试验点地震数据构建反射波能量与炮检距的关系函数;
CMP模拟覆盖次数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目标区域内选取炮点位置和激发药量,根据所述选取的炮点位置和激发药量进行模拟放炮,获取所述目标区域内CMP处的模拟覆盖次数;
CMP有效加权覆盖次数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反射波能量与激发药量的关系函数、反射波能量与炮检距的关系函数以及所述CMP处的模拟覆盖次数,计算所述CMP处的有效加权覆盖次数;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CMP处的有效加权覆盖次数是否符合预设次数,并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是否调整所述选取的炮点位置和/或激发药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维地震观测系统优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是否调整所述炮点位置和激发药量,包括:
在确认所述CMP处的有效加权覆盖次数符合预设次数时,不调整所述选取的炮点位置和/或激发药量;
在确认所述CMP处的有效加权覆盖次数不符合预设次数时,调整所述选取的炮点位置和/或激发药量。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维地震观测系统优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试验点地震数据构建反射波能量与激发药量的关系函数,包括:
根据所述试验点地震资料获取不同激发药量激发的反射波能量值;
根据所述不同激发药量激发的反射波能量值建立反射波能量与激发药量关系曲线;
根据所述反射波能量与激发药量关系曲线构建反射波能量与激发药量的关系函数。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维地震观测系统优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试验点地震数据构建反射波能量与炮检距的关系函数,包括:
根据所述试验点地震资料获取不同炮检距的反射波能量值;
根据所述不同炮检距的反射波能量值建立反射波能量与炮检距关系曲线;
根据所述反射波能量与炮检距关系曲线构建反射波能量与炮检距的关系函数。
CN201510964022.4A 2015-12-21 2015-12-21 一种三维地震观测系统优化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54871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64022.4A CN105487117B (zh) 2015-12-21 2015-12-21 一种三维地震观测系统优化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64022.4A CN105487117B (zh) 2015-12-21 2015-12-21 一种三维地震观测系统优化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87117A true CN105487117A (zh) 2016-04-13
CN105487117B CN105487117B (zh) 2018-02-02

Family

ID=556742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64022.4A Active CN105487117B (zh) 2015-12-21 2015-12-21 一种三维地震观测系统优化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87117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70414A (zh) * 2017-05-15 2017-07-21 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 一种三维地震勘探特观群组设计系统
CN110824545A (zh) * 2018-08-10 2020-02-2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复杂地表自动快速变观及激发药量优化方法
CN112130203A (zh) * 2020-08-17 2020-12-25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地震勘探的激发点和接收点的位置质量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2505756A (zh) * 2020-10-30 2021-03-16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地震勘探野外炮点安全距离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2782768A (zh) * 2019-11-04 2021-05-11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地震勘探激发参数的试验方法及装置
CN113156494A (zh) * 2020-01-07 2021-07-23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面元等效覆盖次数的计算方法及装置
CN113156508A (zh) * 2021-04-25 2021-07-23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井炮观测系统有效覆盖次数确定方法和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68662A1 (en) * 2005-05-27 2006-11-30 Thorbjorn Rekdal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sufficient acquisition coverage for a marine seismic streamer survey
CN102023310A (zh) * 2009-09-19 2011-04-20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三维观测系统均匀性分析方法
CN102023312A (zh) * 2009-09-19 2011-04-20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三维观测系统采集脚印定量分析方法
CN102169187A (zh) * 2010-12-01 2011-08-3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三维地震观测系统整体均衡性定量分析方法
CN102262240A (zh) * 2011-06-22 2011-11-30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三维观测系统满覆盖区域自动布设方法
CN102645670A (zh) * 2011-02-22 2012-08-2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基于叠加响应分析的观测系统优化设计方法
CN102928878B (zh) * 2012-11-05 2015-07-15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三维地震观测系统振幅均衡性定量评估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68662A1 (en) * 2005-05-27 2006-11-30 Thorbjorn Rekdal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sufficient acquisition coverage for a marine seismic streamer survey
CN102023310A (zh) * 2009-09-19 2011-04-20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三维观测系统均匀性分析方法
CN102023312A (zh) * 2009-09-19 2011-04-20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三维观测系统采集脚印定量分析方法
CN102169187A (zh) * 2010-12-01 2011-08-3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三维地震观测系统整体均衡性定量分析方法
CN102645670A (zh) * 2011-02-22 2012-08-2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基于叠加响应分析的观测系统优化设计方法
CN102262240A (zh) * 2011-06-22 2011-11-30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三维观测系统满覆盖区域自动布设方法
CN102928878B (zh) * 2012-11-05 2015-07-15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三维地震观测系统振幅均衡性定量评估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赵贤正 等: ""复杂地质目标的2.5次三维地震勘探方法"",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
邸志欣 等: ""川东北地区山地三维高分辨率地震采集技术"", 《石油物探》 *
陈敬国 等: ""三维观测系统属性定量评价方法探讨"", 《中国石油勘探》 *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70414A (zh) * 2017-05-15 2017-07-21 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 一种三维地震勘探特观群组设计系统
CN106970414B (zh) * 2017-05-15 2019-02-12 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 一种三维地震勘探特观群组设计系统
CN110824545A (zh) * 2018-08-10 2020-02-2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复杂地表自动快速变观及激发药量优化方法
CN112782768A (zh) * 2019-11-04 2021-05-11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地震勘探激发参数的试验方法及装置
CN113156494A (zh) * 2020-01-07 2021-07-23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面元等效覆盖次数的计算方法及装置
CN113156494B (zh) * 2020-01-07 2023-10-31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面元等效覆盖次数的计算方法及装置
CN112130203A (zh) * 2020-08-17 2020-12-25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地震勘探的激发点和接收点的位置质量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2130203B (zh) * 2020-08-17 2023-11-10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地震勘探的激发点和接收点的位置质量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2505756A (zh) * 2020-10-30 2021-03-16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地震勘探野外炮点安全距离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2505756B (zh) * 2020-10-30 2024-03-26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地震勘探野外炮点安全距离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3156508A (zh) * 2021-04-25 2021-07-23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井炮观测系统有效覆盖次数确定方法和系统
CN113156508B (zh) * 2021-04-25 2024-03-26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井炮观测系统有效覆盖次数确定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87117B (zh) 2018-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87117A (zh) 一种三维地震观测系统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09710968B (zh) 一种基岩潜山裂缝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01770038B (zh) 矿山微震源智能定位方法
CN104793247B (zh) 近地表速度建模方法及建模装置
Madani Esfahani et al. Fault detection in 3D by sequential Gaussian simulation of Rock Quality Designation (RQD) Case study: Gazestan phosphate ore deposit, Central Iran
Yang et al. Prediction of mining subsidence under thin bedrocks and thick unconsolidated layers based on field measurement an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CN102495434A (zh) 地下工程超前地质预报的方法
CN105700010B (zh) 煤矿联合地震全息预测方法
CN102866417A (zh) 一种地下溶洞地震跨孔ct探测及层析成像装置及方法
CN104914465A (zh) 火山岩裂缝定量预测方法及装置
CN202837558U (zh) 一种地下溶洞地震跨孔ct探测及层析成像装置
CN102262240B (zh) 三维观测系统满覆盖区域自动布设方法
Ma et al. Gravitational search algorithm for microseismic source location in tunneling: performance analysis and engineering case study
Dai et al. Focal mechanism determination for microseismic event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he left bank slope of the Baihetan hydropower station in China
Wang et al. A statistical method to assess the data integrity and reliability of seismic monitoring systems in underground mines
CN117852416A (zh) 基于数字化地质模型的多模态注浆预控分析方法及系统
Huang et al. Influence of sensor array on MS/AE source location accuracy in rock mass
CN103487830A (zh) 一种地震振幅类属性勘探中补偿差异压实的方法
CN105301638A (zh) 一种提取风化层底界面的方法和装置
CN103645460A (zh) 基于目标层可视性分析的激发位置确定方法
Deng et al.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conditions and key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technologies for PL 19–3 oilfield
CN105487106A (zh) 一种基于高斯射线束目的层能量照明的补炮方法
Cosma et al. Seismic characterization of fracturing at the Äspö Hard Rock Laboratory, Sweden, from the kilometer scale to the meter scale
Jia et al. Artificial seismic source field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the number and layout of stations on the microseismic location error of mines
Zhang et al. Archite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characterization methods of fault-controlled karst reservoirs: A case study of the Shunbei 5 fault zone in the Tarim Basin, Chin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