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93247B - 近地表速度建模方法及建模装置 - Google Patents

近地表速度建模方法及建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93247B
CN104793247B CN201510109148.3A CN201510109148A CN104793247B CN 104793247 B CN104793247 B CN 104793247B CN 201510109148 A CN201510109148 A CN 201510109148A CN 104793247 B CN104793247 B CN 1047932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eed
data
lithology
surface velocity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0914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93247A (zh
Inventor
杨战军
江汶波
雷栋
冯文彦
刘建红
晋志刚
李清
张素芳
张中平
程元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BGP Inc
CNPC Southern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Co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BGP Inc
CNPC Southern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BGP Inc, CNPC Southern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Co filed Critical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Priority to CN20151010914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93247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932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932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932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932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近地表速度建模方法及建模装置,该方法包括:采集工区微测井资料并对采集结果进行解释,获得微测井岩性分层数据和速度解释成果;采用非地震勘探方法对工区进行表层结构调查,获得表层结构解释剖面图;根据表层结构解释剖面图,以及微测井岩性分层数据和速度解释成果确定各地层或各岩性层的速度与非地震地球物理属性之间的数学关系;根据各地层或各岩性层的速度与非地震地球物理属性之间的数学关系确定非地震勘探方法中各个测点的近地表速度;利用非地震勘探方法中各个测点的近地表速度进行插值,获得各个地震炮点和检波点近地表速度数据。本发明提高了近地表速度模型精度,有利于改善地震资料处理静校正效果。

Description

近地表速度建模方法及建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震勘探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近地表速度建模方法及建模装置。
背景技术
地震资料处理过程中,静校正效果是直接关系到最终处理成果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而静校正效果往往取决于近地表速度模型的精度,获得更接近于真实情况的精细的近地表速度模型是获得好的静校正效果的基础。尤其是当近地表结构复杂,岩性纵横向变化大时,获得高精度的近地表速度模型就尤为重要。
目前建立近地表速度模型的常用方法有几种,一是模型法,常用的资料主要是微测井和小折射,它是利用微测井或小折射资料获得井上或测点上的近地表速度信息,通过插值获得研究区内各炮点、检波点的近地表速度信息,由于微测井和小折射法成本较高、生产效率低,在近地表结构复杂时,要满足建立精细速度模型的要求必须投入大量的微测井或小折射工作以保证达到一定的密度,而因其生产效率及实际投入成本造成在实际生产中往往无法实施。因此,在目前有限的投入情况下,该方法在复杂区的应用效果一直不如人意;二是初至波法,它是利用地震资料中的初至时间通过反演获得近地表速度场,该方法在近地表结构较为简单的地区效果很好,但当近地表结构复杂时,地震资料中初至信息畸变严重、品质差,同时由于没有统一的基准面,致使某些区域,尤其是表层火成岩区远炮检距的初至时间拾取更困难,甚至无法拾取。因此基于初至的一些成熟静校正技术无法在火成岩发育的复杂表层结构区的静校正过程中应用。有基于此,为解决复杂近地表区的静校正问题,研究人员一直在探索新的、更有效的近地表速度建模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近地表速度建模方法及建模装置,以提高近地表速度模型精度,利于地震资料处理静校正效果的改善。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近地表速度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采集工区微测井资料并对采集结果进行解释,获得微测井岩性分层数据和速度解释成果;
采用非地震勘探方法对所述工区进行表层结构调查,获得表层结构解释剖面图;
根据所述表层结构解释剖面图,以及所述微测井岩性分层数据和速度解释成果确定各地层或各岩性层的速度与非地震地球物理属性之间的数学关系;
根据所述各地层或各岩性层的速度与非地震地球物理属性之间的数学关系确定所述非地震勘探方法中各个测点的近地表速度;
利用所述非地震勘探方法中各个测点的近地表速度进行插值,获得各个地震炮点和检波点近地表速度数据。
本发明的近地表速度建模方法,所述非地震勘探方法包括重力勘探方法、磁力勘探方法、电磁勘探方法和/或电阻率探方法。
本发明的近地表速度建模方法,所述采用非地震勘探方法对所述工区进行表层结构调查,获得表层结构解释剖面图,具体包括:
采集反映所述工区进行表层结构信息的磁力数据和瞬变电磁数据;
对所述磁力数据进行磁力资料处理,获得反映表层火成岩分布的剩余磁力异常图;
对所述瞬变电磁数据进行反演,获得电阻率断面反演结果;
以所述速度解释成果为控制边界,对所述电阻率断面反演结果进行岩性和结构解释,获得表层结构解释剖面图。
本发明的近地表速度建模方法,所述根据所述表层结构解释剖面图,以及所述微测井岩性分层数据和速度解释成果确定各地层或各岩性层的速度与非地震地球物理属性之间的数学关系,具体包括:
以所述表层结构解释剖面图的地层或岩性界面为界,分别提取各微测井上不同地层或岩性层对应的速度值和非地震反演地球物理属性值,形成速度与非地震地球物理属性数据对;
按不同地层或岩性层分别制作速度与非地震地球物理属性交汇图,从而拟合出各地层或岩性层的速度与非地震地球物理属性之间的数学关系。
本发明的近地表速度建模方法,所述根据所述各地层或各岩性层的速度与其非地震地球物理属性之间的数学关系确定所述非地震勘探方法中各个测点的近地表速度,具体包括:
选取一个非地震勘探方法测点;
根据所述表层结构解释剖面图确定的分层界线,根据所述速度与非地震地球物理属性关系把该非地震勘探方法测点上对应各层内的非地震地球物理属性值对应转化为速度值;
按照预设数据格式形成该非地震勘探方法测点的近地表速度数据;
重复以上步骤获取所有非地震勘探方法测点的近地表速度数据。
本发明的近地表速度建模方法,所述速度与非地震地球物理属性关系为:
V=11.289Ro+3248,其中,V为速度,Ro为电阻率。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近地表速度建模装置,包括:
微测井模块,用于采集工区微测井资料并对采集结果进行解释,获得微测井岩性分层数据和速度解释成果;
表层结构调查模块,用于采用非地震勘探方法对所述工区进行表层结构调查,获得表层结构解释剖面图;
速度与属性关系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表层结构解释剖面图,以及所述微测井岩性分层数据和速度解释成果确定各地层或各岩性层的速度与非地震地球物理属性之间的数学关系;
测点近地表速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各地层或各岩性层的速度与非地震地球物理属性之间的数学关系确定所述非地震勘探方法中各个测点的近地表速度;
炮检点近地表速度确定模块,利用所述非地震勘探方法中各个测点的近地表速度进行插值,获得各个地震炮点和检波点近地表速度数据。
本发明的近地表速度建模装置,所述非地震勘探方法包括重力勘探方法、磁力勘探方法、电磁勘探方法和/或电阻率探方法。
本发明的近地表速度建模装置,所述采用非地震勘探方法对所述工区进行表层结构调查,获得表层结构解释剖面图,具体包括:
采集反映所述工区进行表层结构信息的磁力数据和瞬变电磁数据;
对所述磁力数据进行磁力资料处理,获得反映表层火成岩分布的剩余磁力异常图;
对所述瞬变电磁数据进行反演,获得电阻率断面反演结果;
以所述速度解释成果为控制边界,对所述电阻率断面反演结果进行岩性和结构解释,获得表层结构解释剖面图。
本发明的近地表速度建模装置,所述根据所述表层结构解释剖面图,以及所述微测井岩性分层数据和速度解释成果确定各地层或各岩性层的速度与非地震地球物理属性之间的数学关系,具体包括:
以所述表层结构解释剖面图的地层或岩性界面为界,分别提取各微测井上不同地层或岩性层对应的速度值和非地震反演地球物理属性值,形成速度及非地震地球物理属性数据对;
按不同地层或岩性层分别制作速度与非地震地球物理属性交汇图,从而拟合出各地层或岩性层的速度与非地震地球物理属性之间的数学关系。
本发明的近地表速度建模装置,所述根据所述各地层或各岩性层的速度与其非地震地球物理属性之间的数学关系确定所述非地震勘探方法中各个测点的近地表速度,具体包括:
选取一个非地震勘探方法测点;
根据所述表层结构解释剖面图确定的分层界线,根据所述速度与非地震地球物理属性关系把该非地震勘探方法测点上对应各层内的非地震地球物理属性值对应转化为速度值;
按照预设数据格式形成该非地震勘探方法测点的近地表速度数据;
重复以上步骤获取所有非地震勘探方法测点的近地表速度数据。
本发明的近地表速度建模装置,所述速度与非地震地球物理属性关系为:
V=11.289Ro+3248,其中,V为速度,Ro为电阻率。
本发明面对微测井、小折射资料相对不足的现实,首次提出并实现了基于微测井-非地震资料的近地表速度建模方案,通过采用以微测井成果做深度标定,以非地震勘探方法的勘探资料优化近地表结构模型,以微测井和非地震地球物理属性数据分层求取各层的速度-非地震地球物理属性的数学关系,分层转换成速度进行近地表速度建模的方法,建立了近地表速度模型,可见本发明充分考虑了微测井纵向分辨率高,微测井之间平面精度低的问题,从而提高了近地表速度模型精度,有利于改善地震资料处理静校正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近地表速度建模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剩余磁力异常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表层结构解释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表层火成岩微测井速度-反演电阻率交汇图;
图5为现有技术中基于微测井近表层速度模型的叠加剖面;
图6为基于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或装置的叠加剖面;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近地表速度建模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考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近地表速度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采集工区微测井资料并对采集结果进行解释,获得微测井岩性分层数据和速度解释成果。
根据工区近地表结构情况确定微测井密度和深度,假设某一工区的微测井密度为2口/km2左右,钻井深度为50m;结合地形情况确定微测井井位,避开公路、建筑物、陡坎等不能和不利于进行微测井作业的位置;进行微测井采集,录取钻井岩性,获得微测井数据;对微测井数据进行处理解释获得微测井解释成果图,获得微测井岩性分层数据和速度解释成果。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中微测井采集包括微测井资料采集和岩性录井。
S2、采用非地震勘探方法对所述工区进行表层结构调查,获得表层结构解释剖面图。本发明实施例中,非地震勘探方法可以为重力勘探方法、磁力勘探方法、电磁勘探方法和/或电阻率探方法。本发明实施例中,表层结构调查过程如下:
采集反映所述工区进行表层结构信息的磁力数据和瞬变电磁数据;
对所述磁力数据进行磁力资料处理,获得反映表层火成岩分布的剩余磁力异常图;
对所述瞬变电磁数据进行反演,获得电阻率断面反演结果;
以所述速度解释成果为控制边界,对所述电阻率断面反演结果进行岩性和结构解释,获得表层结构解释剖面图。
下面以磁力勘探方法和瞬变电磁勘探法联合应用为例来说明:
磁力勘探方法采用正方形网格部署,测点密度假设为156个/km2,瞬变电磁测线与地震炮线重合,测点密度达到45个/km2,远高于微测井密度,经野外采集获得了反映表层结构信息的磁力数据和瞬变电磁数据;通过磁力数据处理,获得了反映表层火成岩分布的剩余磁力异常图,截取沿瞬变电磁测线区带的剩余磁力异常图,称为磁力走廊剖面,如图2所示;对瞬变电磁数据进行地球物理反演,获得了反演电阻率断面,如图3所示,以微测井速度成果(即图3中的折线)控制边界,根据区内电阻率与岩性的对应关系,对火成岩的底面进行解释,图2中的黑线就是解释的火成岩底界,其上是表层火成岩,其下是沙泥层,从而获得了剖面上的表层地质结构和岩性分布,即获得表层结构解释剖面图。
S3、根据所述表层结构解释剖面图,以及所述微测井岩性分层数据和速度解释成果确定各地层或各岩性层的速度与非地震地球物理属性之间的数学关系。先以所述表层结构解释剖面图的地层或岩性界面为界,分别提取各微测井上不同地层或岩性层对应的速度值和非地震反演地球物理属性值,形成速度与非地震地球物理属性数据对;然后按不同地层或岩性层分别制作速度与非地震地球物理属性交汇图,从而拟合出各地层或岩性层的速度与非地震地球物理属性之间的数学关系。其中,非地震地球物理属性可以是例如电阻率、密度或磁化率等参数。具体的,以电阻率为例,
首先求取第一岩性层的速度-电阻率数学关系,在步骤S2解释的火成岩底界的基础上,把钻遇表层火成岩的各微测井的速度值提取出来,图3中左边3口微测井为钻遇火成岩的微测井),再把各微测井所对应位置的非地震地球物理属性值(本例中为电阻率平均值)提取出来,组成速度-电阻率数据对;以电阻率为横坐标、以速度为纵坐标制作速度-电阻率数据交汇图,见图4所示;分析速度-电阻率数据对分布特征,确定采用线性公式拟合数据分布,经计算获得速度-电阻率数学关系为V=11.289Ro+3248,其中,速度V的单位为m/s,电阻率Ro的单位为Ω·m;然后采用相同的方法求取第二层及以下各层的速度-电阻率数学关系。其中,速度-电阻率数学关系是指用以表示各地层或岩性层的速度与非地震地球物理属性值的数学表达式。
其中,上述的地层或岩性层是指在综合解释剖面上可以识别出的地层或岩性层,该层具有一定的厚度,有时候是一套地层或岩性层的组合。
S4、根据所述各地层或各岩性层的速度与非地震地球物理属性之间的数学关系确定所述非地震勘探方法中各个测点的近地表速度。具体的,
选取一个非地震勘探方法测点;
根据所述表层结构解释剖面图确定的分层界线,根据所述速度及非地震地球物理属性关系把该非地震勘探方法测点上对应各层内的非地震地球物理属性值对应转化为速度值;
按照预设数据格式(比如微测井数据格式或其他格式)形成该非地震勘探方法测点的近地表速度数据;
重复以上步骤获取所有非地震勘探方法测点的近地表速度数据。其中,所述的各非地震勘探方法测点上的近地表速度数据,是指在各非地震勘探方法测点上近地表范围内各深度上的速度值。
S5、利用所述非地震勘探方法中各个测点的近地表速度进行插值,获得各个地震炮点和检波点近地表速度数据。具体的,先进行地震炮点和检波点平面位置设计,然后到野外进行测量放样和测量定位,获得其坐标和高程数据;进行井深设计,获得各炮点的激发深度;根据地震各炮点坐标高程及激发深度和各检波点坐标高程,把各非地震测点的近地表速度模型进行插值,获得各炮点和检波点的近地表速度模型。这就是基于微测井和非地震资料建立的近地表速度模型。
其中,所述的地震检波点的近地表速度数据,是指从地震检波点到高速顶界面之间的深度-速度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的近地表速度建模方法已在海南福山凹陷实际应用。
海南福山凹陷经过多年勘探开发,已经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油气田。尽管在该区已经完成了一轮三维地震勘探,但由于火成岩发育,虽然用于建立近地表速度模型的微测井已经达到了2口/km2,但是仍然不能很好地控制表层火成岩的分布,造成近地表速度模型精度低,不能满足地震资料处理中静校正的需要,严重影响了地震处理成果资料的品质。近几年根据勘探开发的实际需求,在该区重新部署了二次三维地震勘探。为改善地震采集处理效果,启动了微测井-非地震联合表层结构调查,目的之一就是优化近地表速度模型,改善地震静校正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面对微测井、小折射资料相对不足的现实,首次提出并实现了基于微测井-非地震资料的近地表速度建模方法,通过采用以微测井成果做深度标定,以非地震勘探方法的勘探资料优化近地表结构模型,以微测井和非地震地球物理属性数据分层求取各层的速度-非地震地球物理属性的数学关系,分层转换成速度进行近地表速度建模的方法,建立了近地表速度模型,可见本发明实施例充分考虑了微测井纵向分辨率高,微测井之间平面精度低的问题,从而提高了近地表速度模型精度,有利于改善地震资料处理静校正效果。基于该方法建立的近地表速度模型静校正后的叠加剖面(如图6所示),与基于仅用微测井资料建立近地表速度模型静校正后的叠加剖面(如图5所示)相比,同相轴更加连续、平实,成像效果得到改善,可见本发明实施例的近地表速度建模方法对改善福山凹陷火成岩发育区地震资料处里效果发挥了显著作用。
与上述近地表速度建模方法相对应,如图7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近地表速度建模装置包括:
微测井模块71,用于采集工区微测井资料并对采集结果进行解释,获得微测井岩性分层数据和速度解释成果。
表层结构调查模块72,用于采用非地震勘探方法对所述工区进行表层结构调查,获得表层结构解释剖面图。
速度与属性关系确定模块73,用于根据所述表层结构解释剖面图,以及所述微测井岩性分层数据和速度解释成果确定各地层或各岩性层的速度与非地震地球物理属性之间的数学关系。
测点近地表速度确定模块74,用于根据所述各地层或各岩性层的速度与非地震地球物理属性之间的数学关系确定所述非地震勘探方法中各个测点的近地表速度。
炮检点近地表速度确定模块75,利用所述非地震勘探方法中各个测点的近地表速度进行插值,获得各个地震炮点和检波点近地表速度数据。具体参见上述近地表速度建模方法中步骤S5。
本发明实施例的近地表速度建模装置中,所述非地震勘探方法包括重力勘探方法、磁力勘探方法、电磁勘探方法和/或电阻率探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近地表速度建模装置中,所述采用非地震勘探方法对所述工区进行表层结构调查,获得表层结构解释剖面图,具体包括:
采集反映所述工区进行表层结构信息的磁力数据和瞬变电磁数据;
对所述磁力数据进行磁力资料处理,获得反映表层火成岩分布的剩余磁力异常图;
对所述瞬变电磁数据进行反演,获得电阻率断面反演结果;
以所述速度解释成果为控制边界,对所述电阻率断面反演结果进行岩性和结构解释,获得表层结构解释剖面图。
更为详细的说明,请参见上述近地表速度建模方法中的步骤S2。
本发明实施例的近地表速度建模装置中,所述根据所述表层结构解释剖面图,以及所述微测井岩性分层数据和速度解释成果确定各地层或各岩性层的速度与非地震地球物理属性之间的数学关系,具体包括:
以所述表层结构解释剖面图的地层或岩性界面为界,分别提取各微测井上不同地层或岩性层对应的速度值和非地震反演地球物理属性值,形成速度与非地震地球物理属性数据对;
按不同地层或岩性层分别制作速度与非地震地球物理属性交汇图,从而拟合出各地层或岩性层的速度与非地震地球物理属性之间的数学关系。
更为详细的说明,请参见上述近地表速度建模方法中的步骤S3。
本发明实施例的近地表速度建模装置中,所述根据所述各地层或各岩性层的速度与其非地震地球物理属性之间的数学关系确定所述非地震勘探方法中各个测点的近地表速度,具体包括:
选取一个非地震勘探方法测点;
根据所述表层结构解释剖面图确定的分层界线,根据所述速度及非地震地球物理属性关系把该非地震勘探方法测点上对应各层内的非地震地球物理属性值对应转化为速度值;
按照预设数据格式(比如微测井数据格式或其他格式)形成该非地震勘探方法测点的近地表速度数据;
重复以上步骤获取所有非地震勘探方法测点的近地表速度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面对微测井、小折射资料相对不足的现实,首次提出并实现了基于微测井-非地震资料的近地表速度建模装置,通过采用以微测井成果做深度标定,以非地震勘探方法的勘探资料优化近地表结构模型,以微测井和非地震地球物理属性数据分层求取各层的速度-非地震地球物理属性的数学关系,分层转换成速度进行近地表速度建模的方法,建立了近地表速度模型,可见本发明实施例充分考虑了微测井纵向分辨率高,微测井之间平面精度低的问题,从而提高了近地表速度模型精度,有利于改善地震资料处理静校正效果。基于该装置建立的近地表速度模型静校正后的叠加剖面(如图6所示),与基于仅用微测井资料建立近地表速度模型静校正后的叠加剖面(如图5所示)相比,同相轴更加连续、平实,成像效果得到改善,可见本发明实施例的近地表速度建模装置对改善福山凹陷火成岩发育区地震资料处里效果发挥了显著作用。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了解到本发明实施例列出的各种说明性逻辑块、单元和步骤可以通过硬件、软件或两者的结合来实现。至于是通过硬件还是软件来实现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和整个系统的设计要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于每种特定的应用,可以使用各种方法实现所述的功能,但这种实现不应被理解为超出本发明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各种说明性的逻辑块,或单元都可以通过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其它可编程逻辑装置,离散门或晶体管逻辑,离散硬件部件,或上述任何组合的设计来实现或操作所描述的功能。通用处理器可以为微处理器,可选地,该通用处理器也可以为任何传统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也可以通过计算装置的组合来实现,例如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微处理器,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联合一个数字信号处理器核,或任何其它类似的配置来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嵌入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这两者的结合。软件模块可以存储于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本领域中其它任意形式的存储媒介中。示例性地,存储媒介可以与处理器连接,以使得处理器可以从存储媒介中读取信息,并可以向存储媒介存写信息。可选地,存储媒介还可以集成到处理器中。处理器和存储媒介可以设置于ASIC中,ASIC可以设置于用户终端中。可选地,处理器和存储媒介也可以设置于用户终端中的不同的部件中。
在一个或多个示例性的设计中,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上述功能可以在硬件、软件、固件或这三者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如果在软件中实现,这些功能可以存储与电脑可读的媒介上,或以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形式传输于电脑可读的媒介上。电脑可读媒介包括电脑存储媒介和便于使得让电脑程序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其它地方的通信媒介。存储媒介可以是任何通用或特殊电脑可以接入访问的可用媒体。例如,这样的电脑可读媒体可以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磁盘存储或其它磁性存储装置,或其它任何可以用于承载或存储以指令或数据结构和其它可被通用或特殊电脑、或通用或特殊处理器读取形式的程序代码的媒介。此外,任何连接都可以被适当地定义为电脑可读媒介,例如,如果软件是从一个网站站点、服务器或其它远程资源通过一个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DSL)或以例如红外、无线和微波等无线方式传输的也被包含在所定义的电脑可读媒介中。所述的碟片(disk)和磁盘(disc)包括压缩磁盘、镭射盘、光盘、DVD、软盘和蓝光光盘,磁盘通常以磁性复制数据,而碟片通常以激光进行光学复制数据。上述的组合也可以包含在电脑可读媒介中。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近地表速度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采集工区微测井资料并对采集结果进行解释,获得微测井岩性分层数据和速度解释成果;
采用非地震勘探方法对所述工区进行表层结构调查,获得表层结构解释剖面图;
根据所述表层结构解释剖面图,以及所述微测井岩性分层数据和速度解释成果确定各地层或各岩性层的速度与非地震地球物理属性之间的数学关系;
根据所述各地层或各岩性层的速度与非地震地球物理属性之间的数学关系确定所述非地震勘探方法中各个测点的近地表速度;
利用所述非地震勘探方法中各个测点的近地表速度进行插值,获得各个地震炮点和检波点近地表速度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地表速度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地震勘探方法包括重力勘探方法、磁力勘探方法、电磁勘探方法和/或电阻率勘 探方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近地表速度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非地震勘探方法对所述工区进行表层结构调查,获得表层结构解释剖面图,具体包括:
采集反映所述工区进行表层结构信息的磁力数据和瞬变电磁数据;
对所述磁力数据进行磁力资料处理,获得反映表层火成岩分布的剩余磁力异常图;
对所述瞬变电磁数据进行反演,获得电阻率断面反演结果;
以所述速度解释成果为控制边界,对所述电阻率断面反演结果进行岩性和结构解释,获得表层结构解释剖面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地表速度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表层结构解释剖面图,以及所述微测井岩性分层数据和速度解释成果确定各地层或各岩性层的速度与非地震地球物理属性之间的数学关系,具体包括:
以所述表层结构解释剖面图的地层或岩性界面为界,分别提取各微测井上不同地层或岩性层对应的速度值和非地震反演地球物理属性值,形成速度与非地震地球物理属性数据对;
按不同地层或岩性层分别制作速度与非地震地球物理属性交汇图,从而拟合出各地层或岩性层的速度与非地震地球物理属性之间的数学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近地表速度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各地层或各岩性层的速度与非地震地球物理属性之间的数学关系确定所述非地震勘探方法中各个测点的近地表速度,具体包括:
选取一个非地震勘探方法测点;
根据所述表层结构解释剖面图确定的分层界线,根据所述速度与非地震地球物理属性关系把该非地震勘探方法测点上对应各层内的非地震地球物理属性值对应转化为速度值;
按照预设数据格式形成该非地震勘探方法测点的近地表速度数据;
重复以上步骤获取所有非地震勘探方法测点的近地表速度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近地表速度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速度与非地震地球物理属性关系为:
V=11.289Ro+3248,其中,V为速度,Ro为电阻率。
7.一种近地表速度建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微测井模块,用于采集工区微测井资料并对采集结果进行解释,获得微测井岩性分层数据和速度解释成果;
表层结构调查模块,用于采用非地震勘探方法对所述工区进行表层结构调查,获得表层结构解释剖面图;
速度与属性关系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表层结构解释剖面图,以及所述微测井岩性分层数据和速度解释成果确定各地层或各岩性层的速度与非地震地球物理属性之间的数学关系;
测点近地表速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各地层或各岩性层的速度与非地震地球物理属性之间的数学关系确定所述非地震勘探方法中各个测点的近地表速度;
炮检点近地表速度确定模块,利用所述非地震勘探方法中各个测点的近地表速度进行插值,获得各个地震炮点和检波点近地表速度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近地表速度建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地震勘探方法包括重力勘探方法、磁力勘探方法、电磁勘探方法和/或电阻率探方法。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近地表速度建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非地震勘探方法对所述工区进行表层结构调查,获得表层结构解释剖面图,具体包括:
采集反映所述工区进行表层结构信息的磁力数据和瞬变电磁数据;
对所述磁力数据进行磁力资料处理,获得反映表层火成岩分布的剩余磁力异常图;
对所述瞬变电磁数据进行反演,获得电阻率断面反演结果;
以所述速度解释成果为控制边界,对所述电阻率断面反演结果进行岩性和结构解释,获得表层结构解释剖面图。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近地表速度建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表层结构解释剖面图,以及所述微测井岩性分层数据和速度解释成果确定各地层或各岩性层的速度与非地震地球物理属性之间的数学关系,具体包括:
以所述表层结构解释剖面图的地层或岩性界面为界,分别提取各微测井上不同地层或岩性层对应的速度值和非地震反演地球物理属性值,形成速度与非地震地球物理属性数据对;
按不同地层或岩性层分别制作速度与非地震地球物理属性交汇图,从而拟合出各地层或岩性层的速度与非地震地球物理属性之间的数学关系。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近地表速度建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各地层或各岩性层的速度与其非地震地球物理属性之间的数学关系确定所述非地震勘探方法中各个测点的近地表速度,具体包括:
选取一个非地震勘探方法测点;
根据所述表层结构解释剖面图确定的分层界线,根据所述速度与非地震地球物理属性关系把该非地震勘探方法测点上对应各层内的非地震地球物理属性值对应转化为速度值;
按照预设数据格式形成该非地震勘探方法测点的近地表速度数据;
重复以上步骤获取所有非地震勘探方法测点的近地表速度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近地表速度建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速度与非地震地球物理属性关系为:
V=11.289Ro+3248,其中,V为速度,Ro为电阻率。
CN201510109148.3A 2015-03-12 2015-03-12 近地表速度建模方法及建模装置 Active CN1047932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09148.3A CN104793247B (zh) 2015-03-12 2015-03-12 近地表速度建模方法及建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09148.3A CN104793247B (zh) 2015-03-12 2015-03-12 近地表速度建模方法及建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93247A CN104793247A (zh) 2015-07-22
CN104793247B true CN104793247B (zh) 2017-10-17

Family

ID=535582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09148.3A Active CN104793247B (zh) 2015-03-12 2015-03-12 近地表速度建模方法及建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9324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03924B (zh) * 2015-10-27 2018-02-0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黄土层静校正方法及装置
CN106291714A (zh) * 2016-08-31 2017-01-04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获得地层吸收衰减品质因子的方法及其地层划分方法
CN106932822B (zh) * 2017-02-28 2018-11-16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确定近地表速度场的方法及装置
CN106950601A (zh) * 2017-03-03 2017-07-14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静校正方法和装置
CN107765298B (zh) * 2017-07-14 2019-08-06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确定近地表速度模型的方法及装置
CN111399037B (zh) * 2019-01-02 2022-12-0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高速顶界面提取的方法和装置
CN109884707B (zh) * 2019-03-20 2021-09-0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近地表分层时深曲线静校正方法
CN110618460A (zh) * 2019-07-22 2019-12-2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结合层位信息的微测井方位加权插值建模方法
CN113267810B (zh) * 2020-02-17 2022-08-30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地震勘探全深度速度建模方法及装置
CN111723517B (zh) * 2020-05-26 2022-09-02 河海大学 一种融合机器学习原理和逐渐变形法的地球物理模型优化方法
CN114076979B (zh) * 2020-08-17 2024-05-0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近地表等效速度建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1983689B (zh) * 2020-08-27 2023-06-02 青海省第四地质勘查院 一种近源电磁震电联合gr反演方法
CN114966826B (zh) * 2021-02-18 2023-06-3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野外近地表调查资料的高低频融合近地表建模方法
CN112859172A (zh) * 2021-03-05 2021-05-28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纵横波微测井资料处理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63509B2 (en) * 2006-09-04 2013-01-29 Daniele Colombo Method for building velocity models for pre-stack depth migration via the simultaneous joint inversion of seismic, gravity and magnetotelluric data
CN104375187B (zh) * 2013-08-15 2017-05-03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基于微测井和非地震资料设计大炮井深的方法
CN104375166B (zh) * 2014-11-12 2017-02-2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确定地震勘探激发深度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分地层法构建声波测井曲线;王遂正等;《中国煤炭地质》;20090930;第21卷;第114-117页 *
地震采集中的表层火成岩综合物探调查技术;杨战军等;《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2014》;20141231;第1462-1464页,图3 *
声波与电阻率的互换及应用;魏长江;《石油物探》;19910630;第30卷(第2期);第115-121页 *
复杂地 区 近 地表 电磁法速度建模;肖鹏飞等;《中国地球物理2008》;20081231;第65页 *
复杂地区近地表速度调查中的电阻率方法;肖鹏飞等;《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81031;第31卷(第5期);第353页右栏、第354页右栏、第355页左栏,图1-2 *
电阻率法在复杂地区近地表速度建模中的应用;肖鹏飞等;《石油物探》;20081130;第47卷(第6期);第624、626-628页,图1-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93247A (zh) 2015-07-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93247B (zh) 近地表速度建模方法及建模装置
CN104950334B (zh) 一种预测储层分布的方法及装置
CN103135135B (zh) 一种基于疏松砂岩模型进行烃类定量预测的方法和装置
CN110333551A (zh) 基于井震结合的白云岩储层预测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6951660A (zh) 一种海相碎屑岩水平井储层测井解释方法及装置
CN106154322B (zh) 测井曲线校正方法和装置
CN104749617A (zh) 一种多尺度裂缝储层正演模型建立方法
CN109799540B (zh) 基于地质信息约束下的火山岩型铀矿床磁化率反演方法
CN108646292A (zh) 裂缝密度预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5137479A (zh) 一种面元覆盖次数的计算方法及装置
CN105403917A (zh) 一种裂缝检测的方法及装置
CN104267434B (zh) 一种三维多分量地震观测系统炮检距分布获取方法及装置
AU2013334868B2 (en) Distributing petrofacies using analytical modeling
CN105301638A (zh) 一种提取风化层底界面的方法和装置
CN104614762A (zh) 疏松砂岩气藏边界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1399037B (zh) 高速顶界面提取的方法和装置
Zhang et al. Hierarchical modeling of carbonate fault-controlled Paleokarst systems: A case study of the Ordovician reservoir in the Tahe Oilfield, Tarim Basin
CN107765341A (zh) 一种确定地层剩余密度的方法
AU2014394076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identifying and plugging subterranean conduits
Zhang et al. Archite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characterization methods of fault-controlled karst reservoirs: A case study of the Shunbei 5 fault zone in the Tarim Basin, China
Chen et al. Description technology of fractured-vuggy carbonate reservoir in halahatang oil field, tarim basin—take the ha 7 test area as an example
US20220026593A1 (en) Implicit property modeling
CN109581521A (zh) Tti各向异性的局部层析方法及系统
CN102914794B (zh) 南方海相地层近地表结构数据处理方法
CN106324668B (zh) 一种基于双变地质建模技术的薄储层地震正演模拟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