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85762A - 一种分体壁挂式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体壁挂式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85762A
CN105485762A CN201410477269.9A CN201410477269A CN105485762A CN 105485762 A CN105485762 A CN 105485762A CN 201410477269 A CN201410477269 A CN 201410477269A CN 105485762 A CN105485762 A CN 1054857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air
mounted type
heat exchange
split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7726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85762B (zh
Inventor
王永涛
李健
关婷婷
吴仲妮
闫宝升
贾广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47726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85762B/zh
Publication of CN1054857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857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857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857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体壁挂式空调器,包括形成室内机壳体的前壳和后壳,在壳体上形成有主进风部,在壳体内形成有换热器,在前壳下部形成有混合风出口,在后壳上形成有非热交换风进口,在壳体内形成有送风装置,在壳体内、送风装置的上方形成有离心蜗壳、位于离心蜗壳内的离心风机、贯流蜗壳、位于贯流蜗壳内的贯流风机,离心蜗壳的出风部与贯流蜗壳的进风部连通,贯流蜗壳的出风部朝向送风装置的热交换风风道;在贯流蜗壳的出风部上还形成有环包热交换风风道的环包部,环包部与热交换风风道之间形成混风腔。该空调器不仅能送出风量大、温度适宜的柔和混合风,且能将混合风向下送出,以提高使用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时空间空气的流动性和调温性。

Description

一种分体壁挂式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空调器,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分体壁挂式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分体壁挂式空调器的室内机均为长条状,在室内机上开设有长条状出风口,换热器换热后的风直接在内部贯流风机的作用下从出风口吹出,所吹出的风全部是热交换风。一般的,在换热器与出风口之间不设置额外的送风装置。这种空调送风的一个缺点是由于送出的风全部是热交换风,风量较少,室内风循环速度慢;另一个缺点是送出的风不够柔和,尤其是在制冷模式下,所吹出的凉风直接吹到用户身上,用户感觉不舒适。
由于分体壁挂式空调器在使用时其室内机悬挂在房间的较高位置,希望其出风方向向下,以加快房间内空气的流动和调温。
此外,随着室内机向着体积更小、厚度更薄方向发展,传统的贯流风机因送风量小而难以满足送风需求。离心风机送风量大,可以在小尺寸空调器中应用而获得需要的风量。但是由于离心风机噪音大,使其在壁挂式空调器中的使用受限。
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出混合风、又能将混合风向下送出、且在低噪音下实现大风量的一种分体壁挂式空调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体壁挂式空调器,其不仅能在低噪音下送出风量大、温度适宜的柔和混合风,且能将混合风向下送出,提高了使用分体壁挂式空调器时空间空气的流动性和调温性。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分体壁挂式空调器,包括室内机,所述室内机包括形成室内机壳体的前壳和后壳,在所述壳体上形成有主进风部,在所述壳体内形成有换热器,在所述前壳下部形成有混合风出口,在所述后壳上、与所述混合风出口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非热交换风进口,在所述壳体内形成有送风装置,所述送风装置包括有至少两个中间贯通、具有前后开口的导风体,所述导风体前后依次排列、中间形成前后贯通的贯通风道,所述贯通风道连通所述混合风出口和所述非热交换风进口,相邻两所述导风体之间形成热交换风风道;在所述壳体内、所述送风装置的上方形成有离心蜗壳和位于所述离心蜗壳内的离心风机以及贯流蜗壳和位于所述贯流蜗壳内的贯流风机,所述离心蜗壳的出风部与所述贯流蜗壳的进风部连通,所述贯流蜗壳的出风部朝向所述热交换风风道;在所述贯流蜗壳的出风部上形成有向所述送风装置延伸、环包所述热交换风风道的环包部,所述环包部与所述热交换风风道之间形成混风腔。
如上所述的分体壁挂式空调器,所述离心蜗壳与所述贯流蜗壳为一体式结构。
如上所述的分体壁挂式空调器,所述离心风机的轴线与所述贯流风机的轴线相互平行,且分别与所述送风装置的轴线相互垂直。
如上所述的分体壁挂式空调器,所述贯流蜗壳的出风部以上部向后、下部向前的倾斜方向朝向所述热交换风风道。
如上所述的分体壁挂式空调器,所述主进风部包括形成在所述壳体左右两侧的第一主进风部和第二主进风部,所述换热器包括位于所述第一主进风部与所述离心蜗壳及所述贯流蜗壳之间的第一换热器和位于所述第二主进风部与所述离心蜗壳及所述贯流蜗壳之间的第二换热器。
如上所述的分体壁挂式空调器,所述离心风机为双吸入式离心风机,所述离心蜗壳上形成有左右对称的第一蜗壳进风部和第二蜗壳进风部,所述第一蜗壳进风部朝向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二进风部朝向所述第二换热器。
优选的,所述离心风机为转子外置的双吸入式离心风机。
如上所述的分体壁挂式空调器,所述送风装置中靠近所述混合风出口的前端导风体的前开口与所述混合风出口均以上部向前、下部向后的方向向下倾斜。
优选的,所述前端导风体的前开口与所述混合风出口向下倾斜的角度为4°-45°。
如上所述的分体壁挂式空调器,所述环包部从与所述贯流蜗壳的出风部相连接的始端向下相对于所述送风装置渐扩,在所述送风装置左右两侧形成内腔渐扩的混风腔。
如上所述的分体壁挂式空调器,所述送风装置底端邻近或接触所述环包部底端。
如上所述的分体壁挂式空调器,所述热交换风风道上部的尺寸大于其下部的尺寸,形成上宽下窄式风道结构。
如上所述的分体壁挂式空调器,所述送风装置包括有至少三个导风体,所述至少三个导风体以从所述非热交换风进口至所述混合风出口的方向间距渐大的结构前后依次排列。
如上所述的分体壁挂式空调器,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的正投影均为圆形或近似圆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发明的分体壁挂式空调器通过在壳体下部设置送风装置、在送风装置上方设置蜗壳和风机,在蜗壳朝向热交换风风道的出风部上形成环包热交换风风道的环包部,利用环包部形成的混风腔将室内机内部风道中的热交换风进行梳理、缓冲,然后沿送风装置的周向方向均匀送入到送风装置中,利用贯通风道中形成的负压来引入部分外部未热交换的非热交换风参与到空调最后的出风中,增大了空调的整体进风量,加快了室内空气的流动,进一步提高了室内空气的整体均匀性。且,这样的混合空气较为柔和,吹到用户身上会感觉更加舒适,提高了用户舒适性体验效果。而且,送风装置位于壳体下部,送出的混合风风向向下,在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安装在房间较高位置时,使得混合风无阻碍地直接进入房间空间而加快空气的流动性和调温性。此外,由于采用离心风机与贯流风机,可以融合离心风机大风量的特点和贯流风机低噪音的特点,实现在低噪音下送出较大的风量。
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分体壁挂式空调器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之一;
图2是本发明分体壁挂式空调器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之一;
图3是本发明分体壁挂式空调器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分体壁挂式空调器一个实施例的分解结构图;
图5是图4中A部的进一步分解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分体壁挂式空调器一个实施例沿平行于送风装置轴线方向的纵剖图;
图7是本发明分体壁挂式空调器一个实施例沿垂直于送风装置轴线方向的纵剖图;
图8是本发明分体壁挂式空调器一个实施例沿平行于送风装置轴线方向纵剖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首先,对该具体实施方式中涉及到的技术术语作一简要说明:下述在提到每个结构件的前、后或左、右时,是以结构件正常使用状态下相对于使用者的位置来定义的;对于多个结构件的排列位置进行前、后或左、右的描述时,也是以多个结构件构成的装置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相对于使用者的位置所做的定义。下述的热交换风是指来自空调内部、经换热器热交换后的风;非热交换风是指来自空调所处环境空间的风,是相对于热交换风而言、不是直接来自于换热器的风;混合风是指热交换风与非热交换风混合形成的风。
请参见图1至图8示出的本发明分体壁挂式空调器的一个实施例,具体来说,是分体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的一个实施例。
其中,图1和图2是该实施例的两个立体图,图3是该实施例的侧视图,图4是该实施例的分解结构图,图5是图4中A部的进一步分解结构图,图6和图7分别是该实施例沿平行于和垂直于送风装置轴线方向的纵剖图,图8是该实施例沿平行于送风装置轴线方向纵剖的立体图。
该实施例的分体壁挂式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室内机包括有前壳11和后壳12,两者可拆卸式连接,形成室内机的壳体。优选的,前壳11和后壳12的正投影均为圆形或近似圆形,也即,前壳轮廓线和后壳轮廓线(图中未标注)均为圆形或近似圆形。从而,整个室内机的正投影也为圆形或近似圆形,使得整个室内机外形独特美观,完全不同于现有长条状的分体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满足用户的个性化审美需求。
具体的,前壳11的结构为:在前壳11的表面中,前壳上部111和前壳下部112均向后收缩,而前壳中部113向前凸出,从而,使得前壳11的表面呈现上下内收、中部外凸的弧面。而后壳12位于前壳11限定的区域内。也即,前壳11的外轮廓线位于后壳12的外轮廓线之外。由此,室内机呈现出来的面积为前壳11的面积,且由于其上部和下部向后收缩,从正面后,前壳11的外形尺寸小。加之中部外凸,能够在外形尺寸较小的情况下、在壳体内布置面积较大的换热器、引风量大的离心风机和贯流风机等,使得室内机满足制冷、制热时的风量需求、调温要求和工作的低噪音要求。
在前壳11的下部,具体来说是在前壳下部112处形成有混合风出口114。混合风出口114形成在表面向后收缩的前壳下部112上,且该混合风出口114以上部向前、下部向后的倾斜方向形成,其倾斜角度为α,满足:4°≤α≤45°。更优选的,为10°左右。如此设置混合风出口114,配合后续的送风装置3的结构设计,使得从混合风出口114送出的风能够向前下方流动,有效避免了室内机安装在房间较高位置、出风口的出风向上吹至天花板而影响室内送风风量和温度调节的问题。
进一步的,前壳11包括有前面板115和装饰罩。其中,前面板115构成前壳11的主体。在前面板115上形成有混合风出口114。装饰罩包括可拆卸式连接的底座117和盖板118,两部件连接后卡装在混合风出口114的边缘,形成混合风出口114的装饰边,可以通过在装饰罩内设置不同颜色的灯光,照亮出风口,并对出风进行指示。
后壳12作为壳体的主要部分,其厚度大于前壳11的厚度。而且,后壳12主体呈圆筒形结构,包括后板121和侧壁122,两部分中间围成较大的容纳空间,用以容纳、布置室内机的其他部件,如换热器、离心风机、贯流风机、接水盘、风机蜗壳等。在侧壁122的左右两侧对称形成有第一主进风部1221和第二主进风部1222,这两个进风部优选包括有多个相互不连通的进风口,与现有进风格栅相比,进风风量大,且容易清扫灰尘和杂物。在形成为一体时,前壳11中的前面板115与侧壁122连接。从室内机正面看,第一主进风部1221和第二主进风部1222均位于前面板115限定的区域内,因此,前壳11下部形成的混合风出口114距离两个主进风部较远,不会产生出风口与进风部之间的风的混乱问题。
而且,后板121上具有安装面1211,在安装面1211上形成有挂墙板1212,室内机通过挂墙板1212安装固定在墙壁上。在后板121上还形成有缺口1213,该缺口1213包括与安装面1211垂直并连接的第一面1214和远离安装面1211、与安装面1211平行的第二面1215,在第二面1215上形成有非热交换风进口1217,且该非热交换风进口1217的位置与前壳11上的混合风出口114前后对应。更优选的,在第一面1214上形成有进风腔1216,非热交换风进口1217部分位于该进风腔1216内。采用上述结构,在室内机安装在墙壁上之后,为非热交换风进口1217预留进风空腔,实现非交换风进口1217的无阻碍进风,提高空调送风性能。而且,不会因空腔预留过大、减少安装面1211的面积而影响安装强度。
在前壳11和后壳12所形成的壳体内部设置有换热器、送风装置3、离心风机4、离心蜗壳5、环包部6、贯流蜗壳7和贯流风机8。
具体来说,送风装置3设置在下方,包括有三个从前往后、也即从前壳11往后壳12方向依次排列的导风体,分别为前端导风体31、中间导风体32和后端导风体33。前后依次排列的这三个导风体均为环形。其中,前端导风体31中间贯通、具有前后两个开口,分别为混合风出口和进风口(图中未标注);中间导风体32中间贯通、具有前后两个开口,分别为出风口和进风口(图中未标注);后端导风体33中间贯通、具有前后两个开口,分别为出风口和非热交换风进口(图中未标注)。前端导风体31、中间导风体32和后端导风体33前后依次排列之后,中间形成前后贯通所有三个导风体的贯通风道(图中未标注)。而且,混合风出口114与非热交换风进口1217通过该贯通风道连通,前端导风体31的混合风出口与混合风出口114相对接,后端导风体33的非热交换风进口与非热交换风进口1217相对接。前端导风体31与中间导风体32之间形成有第一热交换风风道34,中间导风体32与后端导风体33之间形成有第二环形热交换风风道35。且,这两个热交换风风道均为环形。
离心蜗壳5和贯流蜗壳7设置在送风装置3的上方。具体来说,离心蜗壳5和贯流蜗壳7以下述方式形成在送风装置3的上方:离心蜗壳5的出风部53与贯流蜗壳7的进风部71连通,贯流蜗壳7的出风部72朝向送风装置3,具体来说是朝向送风装置3的热交换风风道。离心风机4位于离心蜗壳5内,贯流风机8位于贯流蜗壳7内。更优选的,离心蜗壳5和贯流蜗壳7为一体式结构,形成一个完整的风道,离心风机4和贯流风机8在这一完整的风道内形成串联式结构。其中,离心风机4作为吸风、送风的主风机,位于整个风道的进风端,能够实现大风量的送风;而贯流风机5位于整个风道的出风端,能够降低风道出风的压损,降低出风噪音。离心风机4优选为转子外置的双吸入式离心风机,其轴线z2与贯流风机8的轴线z3相互平行,而离心风机4的轴线z2、贯流风机8的轴线z3分别与送风装置3的轴线z1相互垂直。进而,能够有效利用壳体内部空间同时设置长度较长的离心风机4和贯流风机8,在利用两个风机提高室内机风量和换热效率的同时,还可以借助于贯流风机8的低噪音实现降低单纯依靠离心风机4达到相同风量时的噪音。与双吸入式离心风机4相对应的,离心蜗壳5具有左右对称的第一进风部51和第二进风部52,两个进风部的开口朝外,能够在离心风机4的作用下从左右两侧吸风。
在贯流蜗壳7的出风部72上形成有向送风装置3延伸、环包两个热交换风风道的环包部6,环包部6与两个热交换风风道之间形成混风腔。具体而言,环包部6的上端作为其始端,与贯流蜗壳7的出风部72连接,使得从出风部72吹出的风从环包部6始端的入口进入到混风腔中。而且,贯流蜗壳7的出风部72以上部向后、下部向前的倾斜方向朝向热交换风风道,环包部6也顺势以上部向后、下部向前的倾斜方向环包热交换风风道。由此,从贯流蜗壳7吹出的风顺势以斜向下的方向进入混风腔及热交换风风道,并经送风装置3以斜向下的惯性方向送出。而且,环包部6从其与贯流蜗壳7的出风部72连接的环包部始端向下相对于送风装置3渐扩,从而,在送风装置3左右两侧形成内腔渐扩的第一混风腔63及第二混风腔64。而且,第一混风腔63和第二混风腔64以垂直于送风装置3的轴线的直线为对称轴左右对称。从而,从贯流蜗壳7的出风部72吹出的热交换风,在环包部6的限定和导向下,进入到第一混风腔63和第二混风腔64中,并在两个对称的混风腔内进行气流的梳理、填充;待混风腔饱满后,形成左右风量、风速均等的风,然后沿送风装置3左右方向及上方均匀进入到两个环形热交换风风道中。
而且,在该实施例中,送风装置3与环包部底端62尽量靠近壳体的下端,由此,能够拉长环包部6的长度,提供足够长度的混风腔将风充分混合。此外,为使得混合风出口114吹出的风的风向斜向下,除了将混合风出口114和与其对接的前端导风体31的混合风出口限定为以上部向前、下部向后的方向向下倾斜外,送风装置3的底端尽量邻近或接触环包部底端62,使得从送风装置3各热交换风风道底部仅有少量的风吹出,而大部分风从热交换风风道的上部及中部吹出后,沿贯通风道及混合风出口114送出时的方向为斜向下。
更优选的,第一热交换风风道34和第二热交换风风道35如此设置:对于每个热交换风风道,上部的尺寸大于其下部的尺寸。例如,热交换风风道的宽度自上而下渐缩,从而,形成上宽下窄式风道结构。由于热交换风风道上部宽、下部窄,从两个蜗壳的出风部吹出的风大部分将经较宽的热交换风风道处、也即中上部处吹出,进而,能够进一步使得从混合风出口114送出的风的方向为斜向下。
更进一步的,三个导风体如此设置:三个导风体从非热交换风进口1217至混合风出口114的方向间距渐大的结构前后依次排列,从而,使得各热交换风风道的尺寸从后向前依次变大。即,第一热交换风风道34的尺寸大于第二热交换风风道35的尺寸。例如,第一热交换风风道34的宽度大于第二热交换风风道35对应位置处的尺寸。如此设置,能够将贯流蜗壳7的出风部73后端送出的风速较大的风充分向贯通风道中导流,增大贯通风道中的风速,进而增加从非热交换风1217的诱引风的风量。
在该实施例中,与第一主进风部1221、第二主进风部1222及离心风机4相对应的,换热器包括位于第一主进风部1221和两个蜗壳之间的第一换热器21以及位于第二主进风部1222和两个蜗壳5之间的第二换热器22。第一主进风部1221朝向第一换热器21,第二主进风部1222朝向第二换热器22。而且,第一换热器21和第二换热器22均为两折、多层式换热器,例如为两折、四层式换热器,且均从离心蜗壳5向下延伸,至包裹部分环包部6。经此结构设计,可保证外界的风通过两侧的主进风部和换热器、以改变最小的角度并以最短的距离吸入至离心风机4中部的低压区,降低流路压损,提高室内循环风量,降低整机噪音。且,经离心风机4和贯流风机8整流及静压恢复后的空气汇集在混风腔内,并由送风装置3从混合风出口114吹出,吹出的同时,利用送分风装置3内贯通风道内的负压,从非热交换风进口1217引入非热交换风参与到最后的出风中,增大了空调的整体进风量,加快了室内空气的流动,进一步提高了室内空气的整体均匀性。且,这样的混合空气较为柔和,吹到用户身上会感觉更加舒适,提高了用户舒适性体验效果。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4)

1.一种分体壁挂式空调器,包括室内机,所述室内机包括形成室内机壳体的前壳和后壳,在所述壳体上形成有主进风部,在所述壳体内形成有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壳下部形成有混合风出口,在所述后壳上、与所述混合风出口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非热交换风进口,在所述壳体内形成有送风装置,所述送风装置包括有至少两个中间贯通、具有前后开口的导风体,所述导风体前后依次排列、中间形成前后贯通的贯通风道,所述贯通风道连通所述混合风出口和所述非热交换风进口,相邻两所述导风体之间形成热交换风风道;在所述壳体内、所述送风装置的上方形成有离心蜗壳和位于所述离心蜗壳内的离心风机以及贯流蜗壳和位于所述贯流蜗壳内的贯流风机,所述离心蜗壳的出风部与所述贯流蜗壳的进风部连通,所述贯流蜗壳的出风部朝向所述热交换风风道;在所述贯流蜗壳的出风部上形成有向所述送风装置延伸、环包所述热交换风风道的环包部,所述环包部与所述热交换风风道之间形成混风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壁挂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蜗壳与所述贯流蜗壳为一体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壁挂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风机的轴线与所述贯流风机的轴线相互平行,且分别与所述送风装置的轴线相互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壁挂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贯流蜗壳的出风部以上部向后、下部向前的倾斜方向朝向所述热交换风风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壁挂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进风部包括形成在所述壳体左右两侧的第一主进风部和第二主进风部,所述换热器包括位于所述第一主进风部与所述离心蜗壳及所述贯流蜗壳之间的第一换热器和位于所述第二主进风部与所述离心蜗壳及所述贯流蜗壳之间的第二换热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体壁挂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风机为双吸入式离心风机,所述离心蜗壳上形成有左右对称的第一蜗壳进风部和第二蜗壳进风部,所述第一蜗壳进风部朝向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二进风部朝向所述第二换热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体壁挂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风机为转子外置的双吸入式离心风机。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分体壁挂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装置中靠近所述混合风出口的前端导风体的前开口与所述混合风出口均以上部向前、下部向后的方向向下倾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体壁挂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导风体的前开口与所述混合风出口向下倾斜的角度为4°-45°。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分体壁挂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包部从与所述贯流蜗壳的出风部相连接的始端向下相对于所述送风装置渐扩,在所述送风装置左右两侧形成内腔渐扩的混风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分体壁挂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装置底端邻近或接触所述环包部底端。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分体壁挂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风风道上部的尺寸大于其下部的尺寸,形成上宽下窄式风道结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分体壁挂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装置包括有至少三个导风体,所述至少三个导风体以从所述非热交换风进口至所述混合风出口的方向间距渐大的结构前后依次排列。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壁挂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的正投影均为圆形或近似圆形。
CN201410477269.9A 2014-09-18 2014-09-18 一种分体壁挂式空调器 Active CN1054857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77269.9A CN105485762B (zh) 2014-09-18 2014-09-18 一种分体壁挂式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77269.9A CN105485762B (zh) 2014-09-18 2014-09-18 一种分体壁挂式空调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85762A true CN105485762A (zh) 2016-04-13
CN105485762B CN105485762B (zh) 2018-07-24

Family

ID=556729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77269.9A Active CN105485762B (zh) 2014-09-18 2014-09-18 一种分体壁挂式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85762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24573A (zh) * 2018-02-14 2018-06-2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空调器室内挂机
CN111043665A (zh) * 2019-12-19 2020-04-21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空调
CN112229042A (zh) * 2020-10-15 2021-01-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新风的出风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90002365U (ko) * 2007-09-04 2009-03-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CN201983400U (zh) * 2010-08-17 2011-09-21 木村工机株式会社 诱导吹出口
KR101203540B1 (ko) * 2011-12-20 2012-11-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KR101234065B1 (ko) * 2011-12-20 2013-02-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CN103453640A (zh) * 2013-06-03 2013-12-18 海尔集团公司 利用空调送风装置送风的方法
CN103604201A (zh) * 2013-07-16 2014-02-26 海尔集团公司 空调送风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90002365U (ko) * 2007-09-04 2009-03-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CN201983400U (zh) * 2010-08-17 2011-09-21 木村工机株式会社 诱导吹出口
KR101203540B1 (ko) * 2011-12-20 2012-11-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KR101234065B1 (ko) * 2011-12-20 2013-02-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CN103453640A (zh) * 2013-06-03 2013-12-18 海尔集团公司 利用空调送风装置送风的方法
CN103604201A (zh) * 2013-07-16 2014-02-26 海尔集团公司 空调送风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24573A (zh) * 2018-02-14 2018-06-2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空调器室内挂机
CN111043665A (zh) * 2019-12-19 2020-04-21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空调
CN112229042A (zh) * 2020-10-15 2021-01-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新风的出风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85762B (zh) 2018-07-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07080A (zh) 一种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CN205137697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4240479U (zh) 一种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CN104807079A (zh) 一种壁挂式空调器
CN104807078A (zh)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CN105627426A (zh)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CN105627430A (zh) 分体壁挂式空调器
CN105371362A (zh) 空调室内机
CN205137688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4240478U (zh)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CN204084607U (zh)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CN104807077B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205279272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05137699U (zh) 空调室内机
CN105318436A (zh) 空调室内机
CN203857578U (zh) 一种空调器
CN203857568U (zh) 一种空气调节器
CN205137685U (zh) 空调室内机
CN104456888A (zh) 空调送风装置及立式空调
CN105485762A (zh) 一种分体壁挂式空调器
CN105091084B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203823887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05091118A (zh) 一种空调器
CN104807076B (zh) 空调室内机
CN203857572U (zh) 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