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74676B - 资源调度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资源调度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74676B
CN105474676B CN201480044442.4A CN201480044442A CN105474676B CN 105474676 B CN105474676 B CN 105474676B CN 201480044442 A CN201480044442 A CN 201480044442A CN 105474676 B CN105474676 B CN 1054746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te apparatus
uplink
access point
wireless access
point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4444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74676A (zh
Inventor
林英沛
禄.彼得
罗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4746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746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746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746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186Processing of subscriber group dat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及设备。其中,无线接入点设备包括: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无线接入点设备自身关联的站点设备的信息,确定上行资源调度信息,上行资源调度信息包括待调度站点设备的标识符和待调度上行资源量及其位置,待调度站点设备为站点设备中的多个设备,标识符用于指示站点设备为具备上行频繁小包业务的设备,上行频繁小包业务为预先定义或无线接入点设备在单位时间内接收的上行小包数目超过预设阈值的业务;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第一处理模块确定的上行资源调度信息发送给待调度站点设备。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无线接入点设备为多个具备上行频繁小包业务的站点设备进行上行资源调度,有效减少上行小包业务的调度信令开销。

Description

资源调度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由于网络技术和移动设备的飞速发展,基于IEEE 802.11标准的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简称:WLAN)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
WLAN网络使用免费非授权频段。这种开放频谱的特性以及WLAN的竞争接入机制,使得频谱利用率及网络效率较低;另外,由于小包业务上行传输数据的属性,在调度系统中,小包业务需要大量的调度信令开销,这对控制信道的容量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及设备,以解决上行频繁小包业务的调度开销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接入点设备,该设备包括:
第一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自身关联的站点设备的信息,确定上行资源调度信息,所述上行资源调度信息包括待调度站点设备的标识符和待调度上行资源量及其位置,所述待调度站点设备为所述站点设备中的多个设备,所述标识符用于指示所述站点设备为具备上行频繁小包业务的设备,所述上行频繁小包业务为预先定义或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在单位时间内接收的上行小包数目超过预设阈值的业务;
第一发送器,与所述第一处理器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处理器确定的所述上行资源调度信息发送给所述待调度站点设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处理器具体用于:
统计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自身关联的站点设备的信道信息和负载信息;
根据所述信道信息,确定其支持的调制编码方案MCS;
根据所述负载信息,获取所述站点设备的平均负载信息;
根据所述MCS和所述平均负载信息,确定各所述站点设备所需的上行资源的大小;
则所述第一发送器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站点设备所需的上行资源的总和,为所述站点设备调度上行资源,所述上行资源为所述待调度上行资源量的部分或全部。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处理器还用于:
根据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自身关联的站点设备的负载信息和QoS要求,确定所述待调度站点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传输概率。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处理器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站点设备个数M及其中上行频繁小包业务的QoS要求,所述QoS要求包括碰撞概率阈值;
根据如下公式,计算所述待调度站点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所述传输概率:
(α×p)m≤β
其中,α表示所述站点设备的小包到达率,α=f1/f2,f1表示所述站点设备生成小包的频率,f2表示所述站点设备传输小包的频率;p表示所述传输概率;m≤M,表示共享同一资源单元的所述站点设备个数;β表示所述碰撞概率阈值。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发送器具体用于:
通过广播信标帧或控制信道中的控制信令,将所述上行资源调度信息发送给所述待调度站点设备。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还包括:
第一接收器,与所述第一处理器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处理器根据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自身关联的站点设备的信息,确定所述站点设备对应的上行资源调度信息之前,接收所述站点设备发送的关联请求报文,所述关联请求报文携带上行频繁小包设备声明信息,所述上行频繁小包设备声明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站点设备为具备上行频繁小包业务的设备;
则所述第一处理器还用于记录所述站点设备为上行频繁小包设备,并为所述站点设备分配所述标识符;
所述第一发送器还用于发送关联响应报文给所述站点设备,所述关联响应报文携带所述标识符。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站点设备,所述站点设备包括:
第二接收器,用于接收无线接入点设备发送的上行资源调度信息,所述上行资源调度信息包括待调度站点设备的标识符和待调度上行资源量及其位置,所述标识符用于指示所述站点设备为具备上行频繁小包业务的设备,所述上行频繁小包业务为预先定义或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在单位时间内接收的上行小包数目超过预设阈值的业务;
第二处理器,与所述第二接收器连接,用于根据标识符与上行资源的映射关系,在所述第二接收器接收的所述上行资源调度信息中确定所述站点设备对应的用于上行传输的上行资源。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接收器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通过广播信标帧或控制信道中的控制信令发送的所述上行资源调度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接收器还用于:
在所述第二处理器根据所述上行资源调度信息,确定所述站点设备对应的用于上行传输的上行资源之前,接收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发送的传输概率,所述传输概率为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根据其自身关联的站点设备的负载信息和QoS要求确定的。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站点设备还包括:
第二发送器,与所述第二处理器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二接收器接收无线接入点设备发送的上行资源调度信息之前,发送关联请求报文给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所述关联请求报文携带上行频繁小包设备声明信息,所述上行频繁小包设备声明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站点设备为具备上行频繁小包业务的设备;
则所述第二接收器还用于接收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发送的关联响应报文,所述关联响应报文携带所述标识符。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接入点设备,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自身关联的站点设备的信息,确定上行资源调度信息,所述上行资源调度信息包括待调度站点设备的标识符和待调度上行资源量及其位置,所述待调度站点设备为所述站点设备中的多个设备,所述标识符用于指示所述站点设备为具备上行频繁小包业务的设备,所述上行频繁小包业务为预先定义或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在单位时间内接收的上行小包数目超过预设阈值的业务;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处理模块确定的所述上行资源调度信息发送给所述待调度站点设备。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统计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自身关联的所述站点设备的信道信息和负载信息;
根据所述信道信息,确定其支持的调制编码方案MCS;
根据所述负载信息,获取所述站点设备的平均负载信息;
根据所述MCS和所述平均负载信息,确定各所述站点设备所需的上行资源的大小;
则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站点设备所需的上行资源的总和,为所述站点设备调度上行资源,所述上行资源为所述待调度上行资源量的部分或全部。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自身关联的站点设备的负载信息和QoS要求,确定所述待调度站点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传输概率。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站点设备个数M及其中上行频繁小包业务的QoS要求,所述QoS要求包括碰撞概率阈值;
根据如下公式,计算所述待调度站点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所述传输概率:
(α×p)m≤β
其中,α表示所述站点设备的小包到达率,α=f1/f2,f1表示所述站点设备生成小包的频率,f2表示所述站点设备传输小包的频率;p表示所述传输概率;m≤M,表示共享同一资源单元的所述站点设备个数;β表示所述碰撞概率阈值。
结合第三方面、第三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在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通过广播信标帧或控制信道中的控制信令,将所述上行资源调度信息发送给所述待调度站点设备。
结合第三方面、第三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在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还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处理模块根据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自身关联的站点设备的信息,确定所述站点设备对应的上行资源调度信息之前,接收所述站点设备发送的关联请求报文,所述关联请求报文携带上行频繁小包设备声明信息,所述上行频繁小包设备声明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站点设备为具备上行频繁小包业务的设备;
则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记录所述站点设备为上行频繁小包设备,并为所述站点设备分配所述标识符;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发送关联响应报文给所述站点设备,所述关联响应报文携带所述标识符。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站点设备,所述站点设备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无线接入点设备发送的上行资源调度信息,所述上行资源调度信息包括待调度站点设备的标识符和待调度上行资源量及其位置,所述标识符用于指示所述站点设备为具备上行频繁小包业务的设备,所述上行频繁小包业务为预先定义或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在单位时间内接收的上行小包数目超过预设阈值的业务;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标识符与上行资源的映射关系,在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的所述上行资源调度信息中确定所述站点设备对应的用于上行传输的上行资源。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接收模块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通过广播信标帧或控制信道中的控制信令发送的所述上行资源调度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接收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第二处理模块根据所述上行资源调度信息,确定所述站点设备对应的用于上行传输的上行资源之前,接收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发送的传输概率,所述传输概率为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根据其自身关联的站点设备的负载信息和QoS要求确定的。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第一种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站点设备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无线接入点设备发送的上行资源调度信息之前,发送关联请求报文给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所述关联请求报文携带上行频繁小包设备声明信息,所述上行频繁小包设备声明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站点设备为具备上行频繁小包业务的设备;
则所述第二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发送的关联响应报文,所述关联响应报文携带所述标识符。
第五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资源调度方法,所述资源调度方法包括:
无线接入点设备根据其自身关联的站点设备的信息,确定上行资源调度信息,所述上行资源调度信息包括待调度站点设备的标识符和待调度上行资源量及其位置,所述待调度站点设备为所述站点设备中的多个设备,所述标识符用于指示所述站点设备为具备上行频繁小包业务的设备,所述上行频繁小包业务为预先定义或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在单位时间内接收的上行小包数目超过预设阈值的业务;
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将上行资源调度信息发送给所述待调度站点设备。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根据其自身关联的站点设备的信息,确定上行资源调度信息,包括:
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统计其自身关联的所述站点设备的信道信息和负载信息;
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根据所述信道信息,确定其支持的调制编码方案MCS;
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根据所述负载信息,获取所述站点设备的平均负载信息;
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根据所述MCS和所述平均负载信息,确定各所述站点设备所需的上行资源的大小;
则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将上行资源调度信息发送给所述待调度站点设备包括:
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根据所述站点设备所需的上行资源的总和,为所述站点设备调度上行资源,所述上行资源为所述待调度上行资源量的部分或全部。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将上行资源调度信息发送给所述待调度站点设备之前,还包括:
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根据其自身关联的站点设备的负载信息和QoS要求,确定所述待调度站点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传输概率。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根据其自身关联的站点设备的负载信息和QoS要求,确定所述待调度站点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传输概率,包括:
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获取所述站点设备个数M及其中上行频繁小包业务的QoS要求,所述QoS要求包括碰撞概率阈值;
根据如下公式,计算所述待调度站点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所述传输概率:
(α×p)m≤β
其中,α表示所述站点设备的小包到达率,α=f1/f2,f1表示所述站点设备生成小包的频率,f2表示所述站点设备传输小包的频率;p表示所述传输概率;m≤M,表示共享同一资源单元的所述站点设备个数;β表示所述碰撞概率阈值。
结合第五方面、第五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在第五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将上行资源调度信息发送给所述待调度站点设备,包括:
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通过广播信标帧或控制信道中的控制信令,将所述上行资源调度信息发送给所述待调度站点设备。
结合第五方面、第五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在第五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根据其自身关联的站点设备的信息,确定所述站点设备对应的上行资源调度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接收所述站点设备发送的关联请求报文,所述关联请求报文携带上行频繁小包设备声明信息,所述上行频繁小包设备声明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站点设备为具备上行频繁小包业务的设备;
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记录所述站点设备为上行频繁小包设备,并为所述站点设备分配所述标识符;
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发送关联响应报文给所述站点设备,所述关联响应报文携带所述标识符。
第六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资源调度方法,所述资源调度方法包括:
站点设备接收无线接入点设备发送的上行资源调度信息,所述上行资源调度信息包括待调度站点设备的标识符和待调度上行资源量及其位置,所述标识符用于指示所述站点设备为具备上行频繁小包业务的设备,所述上行频繁小包业务为预先定义或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在单位时间内接收的上行小包数目超过预设阈值的业务;
所述站点设备根据标识符与上行资源的映射关系,在所述上行资源调度信息中确定其自身对应的用于上行传输的上行资源。
结合第六方面,在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站点设备接收无线接入点设备发送的上行资源调度信息,包括:
所述站点设备接收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通过广播信标帧或控制信道中的控制信令发送的所述上行资源调度信息。
结合第六方面或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站点设备根据所述上行资源调度信息,确定其自身对应的用于上行传输的上行资源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站点设备接收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发送的传输概率,所述传输概率为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根据其自身关联的站点设备的负载信息和QoS要求确定的。
结合第六方面或第六方面的第一种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站点设备接收无线接入点设备发送的上行资源调度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站点设备发送关联请求报文给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所述关联请求报文携带上行频繁小包设备声明信息,所述上行频繁小包设备声明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站点设备为具备上行频繁小包业务的设备;
所述站点设备接收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发送的关联响应报文,所述关联响应报文携带所述标识符。
在本发明中,AP设备通过为其关联的、多个具备上行频繁小包业务的站点设备调度上行资源,可有效减少调度信令的开销,降低下行控制信道的负载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无线接入点设备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站点设备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AP设备调度多个站点设备的一上行传输示例图;
图4为本发明无线接入点设备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站点设备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无线接入点设备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站点设备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资源调度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资源调度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上行频繁小包业务,例如,虚拟桌面基础结构(Virtual DesktopInfrastructure,简称:VDI)应用中的无线办公业务,其上行传输数据为小于80字节(Byte)的小包,且这些小包多为鼠标和键盘的控制信息,具有较高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Service,简称:QoS)要求。针对这种高QoS要求的上行频繁小包业务,本发明提供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及设备。
图1为本发明无线接入点设备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简称:AP)设备。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AP设备10包括:第一处理器11与第一发送器12,二者相互连接。
其中,第一处理器11用于根据AP设备10自身关联的站点设备的信息,确定上行资源调度信息,该上行资源调度信息包括待调度站点设备的标识符(Identifier,简称:ID)和待调度上行资源量及其位置,待调度站点设备为上述站点设备中的一个或多个设备,标识符用于指示上述站点设备为具备上行频繁小包业务的设备,上行频繁小包业务为预先定义或无线接入点设备在单位时间内接收的上行小包数目超过预设阈值的业务;第一发送器12,与第一处理器11连接,用于将第一处理器11确定的上行资源调度信息发送给上述待调度站点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中,AP设备10为具备调度接入功能的设备或者网络接入点。AP设备10根据与其自身关联的具备上行频繁小包业务的站点设备的信息,例如,站点设备的数目、站点设备的的负载信息以及站点设备的QoS要求等信息,确定待调度站点设备的ID和待调度上行资源量及其位置,周期性地或者动态地为与其关联的待调度站点设备调度上行资源。
由于上行频繁小包业务的时延要求以及考虑调度信令的开销问题,AP设备10根据站点设备的ID,一次为多个站点设备调度上行传输资源,并将这些资源信息下发给待调度站点设备。待调度站点设备根据接收到的调度信令,按照ID与上行资源的映射关系找到为自己分配的上行传输资源进行上行传输。
具体地,AP设备根据其自身关联的站点设备的信息,确定上行资源调度信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此处仅举例说明:AP设备侧具有相关业务的统计特性,例如满足95%的站点设备的QoS要求时,站点设备需要的平均资源大小。其中,该平均资源大小的需求信息也可以由AP设备根据统计信息获取。当每有一个新的具备该业务的站点设备加入时,AP设备则增加与该站点设备对应的相应大小的上行资源到待调度上行资源量中,以为该站点设备调度上行资源;或相应调整先前关联的各站点设备的上行资源量中部分资源,作为该站点设备的上行资源。AP设备根据关联于它的该业务的站点设备数目,确定上行资源调度资源的大小和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AP设备通过为其关联的、多个具备上行频繁小包业务的站点设备调度上行资源,可有效减少调度信令的开销,降低下行控制信道的负载要求;同时,通过对站点设备所分配的上行资源的调整,保证上述站点设备的QoS要求。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处理器11可具体用于:统计AP设备10自身关联的站点设备的信道信息和负载信息;根据信道信息,确定AP设备10支持的调制编码方案(Modulationand Coding Scheme,简称:MCS);根据负载信息,获取站点设备的平均负载信息;根据MCS和平均负载信息,确定各站点设备所需的上行资源的大小。则第一发送器12可具体用于:根据第一处理器11所确定的站点设备所需的上行资源的总和,为站点设备调度上行资源,上行资源为所述待调度上行资源量的部分或全部。
图2为本发明站点设备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站点设备。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站点设备20包括:第二接收器21与第二处理器22,二者相互连接。
其中,第二接收器21用于接收AP设备发送的上行资源调度信息,该上行资源调度信息包括待调度站点设备的ID和待调度上行资源量及其位置,标识符用于指示站点设备为具备上行频繁小包业务的设备,上行频繁小包业务为预先定义或无线接入点设备在单位时间内接收的上行小包数目超过预设阈值的业务;第二处理器22,与第二接收器21连接,用于根据ID与上行资源的映射关系,在第二接收器21接收的上行资源调度信息中确定站点设备20对应的用于上行传输的上行资源。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中,站点设备20具备上行频繁小包业务;AP设备为具备调度接入功能的设备或者网络接入点。其中,站点设备20在与AP设备关联时,AP设备接收到站点设备20发送的关联请求报文后,确定该站点设备20具备上行频繁小包业务,则AP设备在本地记录该站点设备20具备上行频繁小包业务,并为该站点设备20生成一个独有的ID,该ID用于在下发调度信令时指示该站点设备20的调度信息,在AP设备为多个站点设备调度的整个待调度上行资源量中,通过各待调度站点设备的ID,按照ID与上行资源的映射关系找到各待调度站点设备的上行传输资源。AP设备将该ID携带在关联响应报文中下发给站点设备20。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上行频繁小包业务可以为预先定义的,例如,可以预先将VDI业务定义为上行频繁小包业务;还可以为AP设备在单位时间内接收的上行小包数目超过预设阈值的业务。
本发明实施例中,AP设备通过为其关联的、多个具备上行频繁小包业务的站点设备调度上行资源,通过待调度上行资源量与待调度站点设备映射结合的方式,可有效减少调度信令的开销,降低下行控制信道的负载要求;同时,通过对站点设备所分配的上行资源的调整,保证上述站点设备的QoS要求。
由于站点设备上行业务到达的随机性,传输的小包特性以及低时延的QoS要求,AP设备周期性为站点设备分配上行传输资源,AP设备一次调度多个站点设备,并通知参与资源调度的待调度站点设备的待调度资源量及其位置。站点设备根据调度信令中调度资源量的位置、大小以及AP设备为站点设备预先分配的ID进行映射,确定自己的上行传输资源,并在该上行传输资源上进行上行传输。AP设备通过一次调度多个站点设备的方式,减小调度信令的开销。
下面采用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对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处理器11可以具体用于:根据AP设备10自身关联的站点设备的数目、负载信息和QoS要求,确定调度周期、待调度站点设备的ID、待调度上行资源量及其位置;到达调度周期后,根据待调度上行资源的大小和位置为待调度站点设备调度上行资源,该上行资源为待调度上行资源量的部分或全部。
该实施方式中,AP设备10周期性调度多个具备上行频繁小包业务的站点设备20的上行资源。AP设备10根据其自身所在的基本服务集(Basic Service Set,简称:BSS)内关联的站点设备的数目、负载信息以及QoS要求,确定调度周期、每次调度的待调度站点设备的ID及每次为待调度站点设备调度的上行资源大小及其位置。
具体地,AP设备10对与其关联的站点设备的信道信息、平均负载信息和QoS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AP设备10通过信道信息确定可以采用的MCS;通过负载信息的统计,可以获知每个站点设备的平均负载信息;通过平均负载信息和MCS信息,可以确定每个站点设备所需的上行资源的大小。另外,为满足QoS需求,AP设备统计每个调度周期内所需要的上行资源信息;根据该上行资源信息,选取在一定概率下,例如在百分之九十五的情况下,能够满足与其关联的所有的站点设备的QoS所需要的资源块大小,将该资源块大小确定为当前配置的上行小包传输资源块大小。其中,资源块的位置可以由AP设备10根据不同的调度算法确定,在此不对其进行限定。
另需说明的是,在站点设备接入AP设备的初始阶段,由于AP设备没有关于其关联站点设备的统计信息,因此,可以设置站点设备中上行频繁小包业务所需的信息的缺省默认值。在AP设备对上述信息做出统计后,再对站点设备所需的上行资源进行调度。
当AP设备为站点设备确定调度资源和其在资源块中的位置时,调度周期就是每个上行时隙的周期。也即,上行时隙相应的位置就是上行小包传输的调度位置。
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处理器11可以具体用于:若确定AP设备10自身关联的站点设备20的数目、负载信息和QoS要求改变,则调整调度周期、待调度站点设备的ID、待调度上行资源量及其位置。
具体地,该具体实施方式与上一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上一实施方式中,每次资源调度是周期性触发的,即到达设定周期后,AP设备10对其关联站点设备20的上行资源进行调整;本实施方式中,AP设备10为其关联的站点设备20进行资源调度的条件是经事件触发的,即当这些站点设备20的数目、负载信息和QoS要求等发生改变时,例如,AP设备所在BSS中站点设备的数目发生增多或者减少等,AP设备10需对该些站点设备20的上行资源进行调整,此时,AP设备10根据改变后的上述信息,动态地调整待调度站点设备的ID以及待调度资源量的大小。上述两种实施方式为不同触发条件下,资源调度的具体实现。
又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处理器11可以具体用于:根据AP设备10自身关联的站点设备20的数目、负载信息和QoS要求,确定待调度站点设备的ID、待调度上行资源量及其位置、以及预设大小的资源量,并在各上行时隙分配预设大小的资源量给待调度站点设备。
该实施方式中,AP设备10定期调度预设大小的资源量供多个具备上行频繁小包业务的站点设备20进行上行传输。AP设备10根据本BSS内关联的站点设备20的数目、负载信息和QoS要求,在每一个上行时隙划分预设大小的资源量给本BSS内所有的站点设备20进行上行传输。其中,该预设大小的资源量由AP设备10根据本BSS内关联的站点设备20的数目、上行频繁小包业务的负载统计以及上行频繁小包业务的QoS要求动态调整,其位置相对固定,例如在上行链路子帧的开始固定个数的资源块或者最后固定个数的资源块,如图3所示。
每次周期性调整预设大小的资源量后,AP设备10通过广播信标帧(Beacon)或下行控制信道中的控制信令,将上行资源调度信息发送给本BSS内的站点设备20。另外,该预设大小的资源量只能保证同时有固定数目的站点设备20进行上行传输,这个固定数目主要是由AP设备10根据负载信息和QoS要求确定的。站点设备20根据关联时AP设备10为其分配的ID,按照ID与上行资源的映射关系(例如Hash映射)映射找到相应的上行资源。由于上行资源小于或者等于同时为本BSS中的每个站点设备20分配上行传输资源的和(即待调度上行资源量),因此,ID与上行资源的映射关系可能不是一一映射,分以下两种情况:若本BSS内的站点设备20的个数较少,ID与上行资源为一对一映射关系;若本BSS内的站点设备20的个数较多,可能会出现多个具备上行频繁小包业务的STA映射到同一个资源上。例如采用Hash映射,则多个ID可能映射到同一个资源位置上。
由于AP设备10根据站点设备20负载信息的统计分配资源,需要保证映射到同一上行资源的站点设备发生尽量少的碰撞,因此,每个站点设备20有上行数据传输时,首先根据ID与上行资源的映射关系找到其对应的上行资源,然后按照传输概率发送上行数据,从而可以减小碰撞的发生。
因此,在上述的基础上,第一处理器11还可以用于:根据AP设备10自身关联的站点设备20的负载信息和QoS要求,确定待调度站点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传输概率。同时,第二接收器21还可以用于:在第二处理器22根据上行资源调度信息,确定站点设备20对应的用于上行传输的上行资源之前,接收AP设备10发送的传输概率,该传输概率为AP设备10根据其自身关联的站点设备20的负载信息和QoS要求确定的。
可选地,第一处理器11可以具体用于:获取站点设备个数M及其中上行频繁小包业务的QoS要求,该QoS要求包括碰撞概率阈值;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待调度站点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所述传输概率:
(α×p)m≤β (1)
其中,α表示所述站点设备的小包到达率,α=f1/f2,f1表示所述站点设备生成小包的频率,f2表示所述站点设备传输小包的频率;p表示所述传输概率;m≤M,表示共享同一资源单元的所述站点设备个数;β表示所述碰撞概率阈值。
具体地,AP设备可以预先设定的上行频繁小包业务的参数,也可以通过统计获取该业务的参数。其中,该参数主要是指该业务的小包到达间隔的分布参数,例如将该分布建模成负指数分布,其分布参数λ表示平均小包到达间隔。
另外,AP设备为待调度站点设备调度的待调度上行资源量将被划分为整数个资源单元,当站点设备的个数大于资源单元的个数时,有可能会发生多个站点设备通过映射公用一个或者几个资源单元,这时,有可能会发生碰撞。因此,为降低站点设备间的碰撞概率,站点设备以一定的传输概率发送数据包。其中,传输概率是根据小包到达率和碰撞概率计算获得的。还需说明的是,小包到达率和碰撞概率可以根据统计获得,也可以预先设定。例如,假设站点设备平均20毫秒有一个小包需要发送给AP设备,上行时隙或者为该站点设备分配的资源单元平均10毫秒一个,可以计算得到平均每个资源单元中一个站点设备有小包传输的概率,即小包到达率为0.5(10/20=0.5)。假设将待调度上行资源量分成8个资源单元,共有16个站点设备,则两个(16/8=2)站点设备共享一个资源单元,此时,一个资源单元中两个站点设备同时有数据的碰撞概率为0.25。又假设系统要求碰撞概率阈值不能高于4%,这时可以算出(0.5×p)2≤0.04,得到p≤0.4。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发送器12可以具体用于:通过广播信标帧或控制信道中的控制信令,将上行资源调度信息发送给待调度站点设备。相应地,第二接收器21可以具体用于:接收AP设备10通过广播信标帧或控制信道中的控制信令发送的上行资源调度信息。
其中,通过广播信标帧或控制信道中的控制信令传输上行资源调度信息两种方式的区别:控制信道进行控制信令传输,例如调度信息的传输。在WLAN系统中,AP设备周期性地广播信标帧,该信标帧包含管理信息,以供将要接入的站点设备可以与之关联,以及原先与之关联的站点设备从信标帧中获取所需的信息。因此,AP设备10可以通过控制信道专门及时地下发调度信息,也可以将该调度信息放在周期性的信标帧中通知站点设备20。
图4为本发明无线接入点设备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实施例在如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AP设备60还可以包括第一接收器61,与第一处理器11连接,用于在第一处理器11根据AP设备60自身关联的站点设备的信息,确定该站点设备对应的上行资源调度信息之前,接收该站点设备发送的关联请求报文,该关联请求报文携带上行频繁小包设备声明信息,上行频繁小包设备声明信息用于指示该站点设备为具备上行频繁小包业务的设备。此时,第一处理器11还可以用于记录站点设备为上行频繁小包设备,并为该站点设备分配ID;第一发送器12还可以用于发送关联响应报文给站点设备,该关联响应报文携带上述ID。
站点设备20在与AP设备60关联时,声明其具备上行频繁小包业务;AP设备60接收到站点设备20的关联请求后,确定站点设备20具备上行频繁小包业务,则AP设备60在本地记录站点设备20具备上行频繁小包业务,并为站点设备20生成一个ID,该ID用于AP设备60为站点设备20进行资源调度和映射;AP设备60将该ID携带在关联响应中下发给站点设备20。
图5为本发明站点设备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在如图2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站点设备70还可以包括第二发送器71。其中,第二发送器71与第二处理器22连接,用于在第二接收器21接收AP设备发送的上行资源调度信息之前,发送关联请求报文给该AP设备,其中,关联请求报文携带上行频繁小包设备声明信息,上行频繁小包设备声明信息用于指示站点设备70为具备上行频繁小包业务的设备。则第二接收器21还可以用于接收上述AP设备发送的关联响应报文,关联响应报文携带上述ID。
还需说明的是,上文中提及的站点设备的负载信息、QoS要求以及缓冲器信息等,可以由第二发送器71发送给AP设备的;其中,负载信息也可以为AP设备在本地进行统计的。
图6为本发明无线接入点设备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AP设备80包括:第一处理模块81和第一发送模块82。
其中,第一处理模块81用于根据该AP设备自身关联的站点设备的信息,确定上行资源调度信息,上行资源调度信息包括待调度站点设备的标识符和待调度上行资源量及其位置,待调度站点设备为站点设备中的一个或多个设备,标识符用于指示站点设备为具备上行频繁小包业务的设备,上行频繁小包业务为预先定义或无线接入点设备在单位时间内接收的上行小包数目超过预设阈值的业务;第一发送模块82用于将第一处理模块81确定的上行资源调度信息发送给待调度站点设备。
本实施例的AP设备,其各模块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与图1所示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在上述基础上,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处理模块81可以具体用于:统计AP设备自身关联的站点设备的信道信息和负载信息;根据信道信息,确定其支持的MCS;根据负载信息,获取站点设备的平均负载信息;根据MCS和平均负载信息,确定各站点设备所需的上行资源的大小。则第一发送模块82可具体用于:根据站点设备所需的上行资源的总和,为站点设备调度上行资源,其中,上行资源为所述待调度上行资源量的部分或全部。
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处理模块81可具体用于:若确定该AP设备自身关联的站点设备的数目、负载信息和QoS要求改变,则调整调度周期、待调度站点设备的标识符、待调度上行资源量及其位置。
再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处理模块81可具体用于:根据该AP设备自身关联的站点设备的数目、负载信息和QoS要求,确定待调度站点设备的标识符、待调度上行资源量及其位置、以及预设大小的资源量,并在各上行时隙分配所述预设大小的资源量给所述待调度站点设备。
进一步地,第一处理模块81还可以用于:根据该AP设备自身关联的站点设备的负载信息和QoS要求,确定待调度站点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传输概率。可选地,第一处理模块81可以具体用于:获取站点设备个数M及其中上行频繁小包业务的QoS要求,该QoS要求包括碰撞概率阈值;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待调度站点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所述传输概率:
(α×p)m≤β
其中,α表示所述站点设备的小包到达率,α=f1/f2,f1表示所述站点设备生成小包的频率,f2表示所述站点设备传输小包的频率;p表示所述传输概率;m≤M,表示共享同一资源单元的所述站点设备个数;β表示所述碰撞概率阈值。
在上述基础上,第一发送模块82可具体用于:通过广播信标帧或控制信道中的控制信令,将上行资源调度信息发送给待调度站点设备。
可选地,在图6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该AP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一接收模块,该第一接收模块用于在第一处理模块81根据该AP设备自身关联的站点设备的信息,确定站点设备对应的上行资源调度信息之前,接收站点设备发送的关联请求报文,该关联请求报文携带上行频繁小包设备声明信息,上行频繁小包设备声明信息用于指示站点设备为具备上行频繁小包业务的设备;此时,第一处理模块81还可以用于记录站点设备为上行频繁小包设备,并为站点设备分配所述标识符;第一发送模块82还可以用于发送关联响应报文给站点设备,其中,关联响应报文携带上述标识符。
图7为本发明站点设备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站点设备90包括:第二接收模块91和第二处理模块92。
其中,第二接收模块91用于接收AP设备发送的上行资源调度信息,其中,上行资源调度信息包括待调度站点设备的标识符和待调度上行资源量及其位置,标识符用于指示站点设备为具备上行频繁小包业务的设备,上行频繁小包业务为预先定义或无线接入点设备在单位时间内接收的上行小包数目超过预设阈值的业务;第二处理模块92用于根据标识符与上行资源的映射关系,在第二接收模块91接收的上行资源调度信息中确定站点设备90对应的用于上行传输的上行资源。
本实施例的站点设备,其各模块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与图2所示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在上述基础上,第二接收模块91可具体用于:接收AP设备通过广播信标帧或控制信道中的控制信令发送的上行资源调度信息。可选地,第二接收模块91还可以用于:第二处理模块92根据上行资源调度信息,确定站点设备90对应的用于上行传输的上行资源之前,接收上述AP设备发送的传输概率,该传输概率为上述AP设备根据其自身关联的站点设备90的负载信息和QoS要求确定的。
可选地,在图7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站点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第二接收模块91接收AP设备发送的上行资源调度信息之前,发送关联请求报文给该AP设备,关联请求报文携带上行频繁小包设备声明信息,上行频繁小包设备声明信息用于指示站点设备90为具备上行频繁小包业务的设备;则第二接收模块91还可以用于接收上述AP设备发送的关联响应报文,其中,关联响应报文携带上述标识符。
图8为本发明资源调度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如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S101、AP设备根据其自身关联的站点设备的信息,确定上行资源调度信息,该上行资源调度信息包括待调度站点设备的标识符和待调度上行资源量及其位置,待调度站点设备为站点设备中的一个或多个设备,标识符用于指示站点设备为具备上行频繁小包业务的设备,上行频繁小包业务为预先定义或AP设备在单位时间内接收的上行小包数目超过预设阈值的业务。
S102、AP设备将上行资源调度信息发送给待调度站点设备。
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由图1或图6所示实施例的AP设备执行,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在上述基础上,一种实现方式中,S101可以具体包括:AP设备统计其自身关联的站点设备的信道信息和负载信息;AP设备根据所述信道信息,确定其支持的MCS;AP设备根据所述负载信息,获取站点设备的平均负载信息;AP设备根据MCS和平均负载信息,确定各站点设备所需的上行资源的大小。则S102可以具体包括:AP设备根据站点设备所需的上行资源的总和,为站点设备调度上行资源,上行资源为待调度上行资源量的部分或全部。
另一种实现方式中,S101可以具体包括:AP设备若确定其自身关联的站点设备的数目、负载信息和QoS要求改变,则调整调度周期、待调度站点设备的标识符、待调度上行资源量及其位置。
再一种实现方式中,S101可以具体包括:AP设备根据其自身关联的站点设备的数目、负载信息和QoS要求,确定待调度站点设备的标识符、待调度上行资源量及其位置、以及预设大小的资源量,并在各上行时隙分配所述预设大小的资源量给待调度站点设备。可选地,AP设备根据其自身关联的站点设备的信息,确定上行资源调度信息,还可以包括:AP设备根据其自身关联的站点设备的负载信息和QoS要求,确定待调度站点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传输概率。
可选地,AP设备根据其自身关联的站点设备的负载信息和QoS要求,确定待调度站点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传输概率,可以包括:AP设备获取站点设备个数M及其中上行频繁小包业务的QoS要求,QoS要求包括碰撞概率阈值;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待调度站点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所述传输概率:
(α×p)m≤β
其中,α表示站点设备的小包到达率,α=f1/f2,f1表示站点设备生成小包的频率,f2表示站点设备传输小包的频率;p表示传输概率;m≤M,表示共享同一资源单元的站点设备个数;β表示碰撞概率阈值。
进一步地,S102可以具体包括:AP设备通过广播信标帧或控制信道中的控制信令,将上行资源调度信息发送给待调度站点设备。
可选地,在S101之前,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包括:AP设备接收站点设备发送的关联请求报文,关联请求报文携带上行频繁小包设备声明信息,上行频繁小包设备声明信息用于指示站点设备为具备上行频繁小包业务的设备;及,AP设备记录站点设备为上行频繁小包设备,并为站点设备分配所述标识符;AP设备发送关联响应报文给站点设备,关联响应报文携带标识符。
图9为本发明资源调度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如图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S111、站点设备接收无线接入点设备发送的上行资源调度信息,上行资源调度信息包括待调度站点设备的标识符和待调度上行资源量及其位置,标识符用于指示站点设备为具备上行频繁小包业务的设备,上行频繁小包业务为预先定义或无线接入点设备在单位时间内接收的上行小包数目超过预设阈值的业务。
S112、站点设备根据标识符与上行资源的映射关系,在上行资源调度信息中确定其自身对应的用于上行传输的上行资源。
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由图2或图7所示实施例的站点设备执行,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在上述基础上,S111可以包括:站点设备接收无线接入点设备通过广播信标帧或控制信道中的控制信令发送的上行资源调度信息。
可选地,在S112之前,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站点设备接收AP设备发送的传输概率,传输概率为AP设备根据其自身关联的站点设备的负载信息和QoS要求确定的。
进一步地,S111之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站点设备发送关联请求报文给AP设备,关联请求报文携带上行频繁小包设备声明信息,上行频繁小包设备声明信息用于指示站点设备为具备上行频繁小包业务的设备;及,站点设备接收AP设备发送的关联响应报文,关联响应报文携带标识符。
本发明实施例中,AP设备通过为其关联的、多个具备上行频繁小包业务的站点设备调度上行资源,可有效减少调度信令的开销,降低下行控制信道的负载要求;同时,通过对站点设备所分配的上行资源的调整,保证上述站点设备的QoS要求。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4)

1.一种无线接入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自身关联的站点设备的信息,确定上行资源调度信息,所述上行资源调度信息包括待调度站点设备的标识符和待调度上行资源量及其位置,所述待调度站点设备为所述站点设备中的多个设备,所述标识符用于指示所述站点设备为具备上行频繁小包业务的设备,所述上行频繁小包业务为预先定义或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在单位时间内接收的上行小包数目超过预设阈值的业务;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处理模块确定的所述上行资源调度信息发送给所述待调度站点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统计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自身关联的所述站点设备的信道信息和负载信息;
根据所述信道信息,确定其支持的调制编码方案MCS;
根据所述负载信息,获取所述站点设备的平均负载信息;
根据所述MCS和所述平均负载信息,确定各所述站点设备所需的上行资源的大小;
则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站点设备所需的上行资源的总和,为所述站点设备调度上行资源,所述上行资源为所述待调度上行资源量的部分或全部;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自身关联的站点设备的负载信息和QoS要求,确定所述待调度站点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传输概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接入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站点设备个数M及其中上行频繁小包业务的QoS要求,所述QoS要求包括碰撞概率阈值;
根据如下公式,计算所述待调度站点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所述传输概率:
(α×p)m≤β
其中,α表示所述站点设备的小包到达率,α=f1/f2,f1表示所述站点设备生成小包的频率,f2表示所述站点设备传输小包的频率;p表示所述传输概率;m≤M,表示共享同一资源单元的所述站点设备个数;β表示所述碰撞概率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接入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通过广播信标帧或控制信道中的控制信令,将所述上行资源调度信息发送给所述待调度站点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接入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还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处理模块根据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自身关联的站点设备的信息,确定所述站点设备对应的上行资源调度信息之前,接收所述站点设备发送的关联请求报文,所述关联请求报文携带上行频繁小包设备声明信息,所述上行频繁小包设备声明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站点设备为具备上行频繁小包业务的设备;
则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记录所述站点设备为上行频繁小包设备,并为所述站点设备分配所述标识符;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发送关联响应报文给所述站点设备,所述关联响应报文携带所述标识符。
5.一种站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站点设备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无线接入点设备发送的上行资源调度信息,所述上行资源调度信息包括待调度站点设备的标识符和待调度上行资源量,所述标识符用于指示所述站点设备为具备上行频繁小包业务的设备,所述上行频繁小包业务为预先定义或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在单位时间内接收的上行小包数目超过预设阈值的业务;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标识符与上行资源的映射关系,在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的所述上行资源调度信息中确定所述站点设备对应的用于上行传输的上行资源;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第二处理模块根据所述上行资源调度信息,确定所述站点设备对应的用于上行传输的上行资源之前,接收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发送的传输概率,所述传输概率为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根据其自身关联的站点设备的负载信息和QoS要求确定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站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收模块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通过广播信标帧或控制信道中的控制信令发送的所述上行资源调度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站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站点设备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无线接入点设备发送的上行资源调度信息之前,发送关联请求报文给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所述关联请求报文携带上行频繁小包设备声明信息,所述上行频繁小包设备声明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站点设备为具备上行频繁小包业务的设备;
则所述第二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发送的关联响应报文,所述关联响应报文携带所述标识符。
8.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调度方法包括:
无线接入点设备根据其自身关联的站点设备的信息,确定上行资源调度信息,所述上行资源调度信息包括待调度站点设备的标识符和待调度上行资源量及其位置,所述待调度站点设备为所述站点设备中的多个设备,所述标识符用于指示所述站点设备为具备上行频繁小包业务的设备,所述上行频繁小包业务为预先定义或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在单位时间内接收的上行小包数目超过预设阈值的业务;
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将上行资源调度信息发送给所述待调度站点设备;
其中,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根据其自身关联的站点设备的信息,确定上行资源调度信息,包括:
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统计其自身关联的所述站点设备的信道信息和负载信息;
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根据所述信道信息,确定其支持的调制编码方案MCS;
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根据所述负载信息,获取所述站点设备的平均负载信息;
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根据所述MCS和所述平均负载信息,确定各所述站点设备所需的上行资源的大小;
则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将上行资源调度信息发送给所述待调度站点设备包括:
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根据所述站点设备所需的上行资源的总和,为所述站点设备调度上行资源,所述上行资源为所述待调度上行资源量的部分或全部;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将上行资源调度信息发送给所述待调度站点设备之前,还包括:
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根据其自身关联的站点设备的负载信息和QoS要求,确定所述待调度站点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传输概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根据其自身关联的站点设备的负载信息和QoS要求,确定所述待调度站点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传输概率,包括:
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获取所述站点设备个数M及其中上行频繁小包业务的QoS要求,所述QoS要求包括碰撞概率阈值;
根据如下公式,计算所述待调度站点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所述传输概率:
(α×p)m≤β
其中,α表示所述站点设备的小包到达率,α=f1/f2,f1表示所述站点设备生成小包的频率,f2表示所述站点设备传输小包的频率;p表示所述传输概率;m≤M,表示共享同一资源单元的所述站点设备个数;β表示所述碰撞概率阈值。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将上行资源调度信息发送给所述待调度站点设备,包括:
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通过广播信标帧或控制信道中的控制信令,将所述上行资源调度信息发送给所述待调度站点设备。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根据其自身关联的站点设备的信息,确定所述站点设备对应的上行资源调度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接收所述站点设备发送的关联请求报文,所述关联请求报文携带上行频繁小包设备声明信息,所述上行频繁小包设备声明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站点设备为具备上行频繁小包业务的设备;
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记录所述站点设备为上行频繁小包设备,并为所述站点设备分配所述标识符;
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发送关联响应报文给所述站点设备,所述关联响应报文携带所述标识符。
12.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调度方法包括:
站点设备接收无线接入点设备发送的上行资源调度信息,所述上行资源调度信息包括待调度站点设备的标识符和待调度上行资源量及其位置,所述标识符用于指示所述站点设备为具备上行频繁小包业务的设备,所述上行频繁小包业务为预先定义或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在单位时间内接收的上行小包数目超过预设阈值的业务;
所述站点设备根据所述标识符与上行资源的映射关系,在所述上行资源调度信息中确定其自身对应的用于上行传输的上行资源;
所述站点设备根据所述上行资源调度信息,确定其自身对应的用于上行传输的上行资源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站点设备接收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发送的传输概率,所述传输概率为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根据其自身关联的站点设备的负载信息和QoS要求确定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站点设备接收无线接入点设备发送的上行资源调度信息,包括:
所述站点设备接收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通过广播信标帧或控制信道中的控制信令发送的所述上行资源调度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站点设备接收无线接入点设备发送的上行资源调度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站点设备发送关联请求报文给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所述关联请求报文携带上行频繁小包设备声明信息,所述上行频繁小包设备声明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站点设备为具备上行频繁小包业务的设备;
所述站点设备接收所述无线接入点设备发送的关联响应报文,所述关联响应报文携带所述标识符。
CN201480044442.4A 2014-02-27 2014-02-27 资源调度方法及设备 Active CN10547467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4/072635 WO2015127626A1 (zh) 2014-02-27 2014-02-27 资源调度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74676A CN105474676A (zh) 2016-04-06
CN105474676B true CN105474676B (zh) 2019-11-22

Family

ID=54008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44442.4A Active CN105474676B (zh) 2014-02-27 2014-02-27 资源调度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113526B1 (zh)
CN (1) CN105474676B (zh)
WO (1) WO201512762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497042B2 (en) * 2019-02-15 2022-11-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ource scheduling techniques in wireless system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37956A (zh) * 2010-05-07 2011-11-0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终端发送上行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02378394A (zh) * 2010-08-12 2012-03-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连接方法和系统
CN102447546A (zh) * 2010-09-30 2012-05-0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3024906A (zh) * 2011-09-20 2013-04-0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通信方法、终端、基站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69446B (zh) * 2010-11-19 2014-08-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KR20120070443A (ko) * 2010-12-21 2012-06-29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사물통신 디바이스의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이동통신 시스템
WO2015127599A1 (zh) * 2014-02-26 2015-09-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资源分配方法、接入终端及接入点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37956A (zh) * 2010-05-07 2011-11-0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终端发送上行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02378394A (zh) * 2010-08-12 2012-03-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连接方法和系统
CN102447546A (zh) * 2010-09-30 2012-05-0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3024906A (zh) * 2011-09-20 2013-04-0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通信方法、终端、基站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113526A4 (en) 2017-03-08
EP3113526A1 (en) 2017-01-04
WO2015127626A1 (zh) 2015-09-03
CN105474676A (zh) 2016-04-06
EP3113526B1 (en) 2019-1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249613B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00329382A1 (en) Dynamic physical resource block control apparatus and process for dynamically controlling allocation of a physical resource block
CN104770036B (zh) 用于实现无线系统中最佳效率-Jain公平性的系统和方法
CN101878622A (zh) 包括基站、中继节点的无线电信系统和用于全局公平调度的方法
CN110651494B (zh) 广泛分布的无线网络中自适应跟踪和分配容量的系统和方法
JPWO2005039209A1 (ja) シグナリング方法、システム、基地局並びに移動局
CN103797874A (zh) 用于分配多信道接入点中的无线信道的系统、方法和装置
CN103634912A (zh) 上行资源分配方法、演进基站和用户设备以及通讯系统
JP2022520466A (ja) 伝送リソース検出方法、伝送リソース決定方法と通信機器
CN112333826B (zh) 一种业务接纳方法及装置
JP4876100B2 (ja) 基地局装置及び方法
CN105474676B (zh) 资源调度方法及设备
US20210212022A1 (en) Control apparatus,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WO2015169150A1 (zh) 对时分双工网络中的小小区进行分簇的装置、方法及基站
CN108541059B (zh) 一种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JP5133419B2 (ja) 共通制御信号を配信する配信システム、配信装置、端末装置及び方法
CN104640229A (zh) 一种用户设备接入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CN104981015B (zh) 上行资源分配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US11381992B2 (en) Data package selection for data reporting of one or more data sources
CN115174026B (zh) 一种信标时隙数量的分配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02300261B (zh) 一种hs-dsch的容量分配方法
Verma et al. Statistical behavior analyses of CAM queue model in Vehicular Adhoc Networks
CN101621850B (zh) 一种报文发送方法和一种客户端设备
US20160227563A1 (en) Traffic indication map association mechanism for low-energy devices
Bino et al. Analysis of Dynamic Cooperative Spectrum Sensing Mechanism in IEEE 802.22 WRA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