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53627B - 终端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 Google Patents

终端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53627B
CN105453627B CN201480044051.2A CN201480044051A CN105453627B CN 105453627 B CN105453627 B CN 105453627B CN 201480044051 A CN201480044051 A CN 201480044051A CN 105453627 B CN105453627 B CN 1054536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terminal installation
signal
transmission
up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4405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53627A (zh
Inventor
铃木翔一
相羽立志
横枕一成
高桥宏树
大内涉
今村公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4536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536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536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536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4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 H04W56/004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by altering transmission ti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5Symbol extensions, e.g. Zero Tail, Unique Word [UW]
    • H04L27/2607Cyclic exten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4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18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装置。终端装置基于EUTRAN中的同步信号来检测下行链路的帧定时,并从所述EUTRAN的基站装置接收TA(Timing Advance;定时超前)指令,在至少基于所述下行链路的帧定时以及所述TA指令的值的定时,将所述EUTRAN中的上行链路的信号发送给所述EUTRAN的基站装置,并在相同的所述定时将终端装置间的信号发送给其他终端装置。

Description

终端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装置。
本申请基于2013年8月6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日本特愿2013-163098 号来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背景技术
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 中探讨了蜂窝(cellular)移动通信的无线接入方式(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Access: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接入EUTRA)以及无线接入网络(Evolved Universal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络EUTRAN)。也将EUTRA以及EUTRAN称作LTE (Long Term Evolutiorn;长期演进)。在LTE中,也将基站装置称作eNodeB (evolved NodeB),将终端装置称作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 LTE是将基站装置所覆盖的多个区配置为小区状的蜂窝通信系统。单个基站装置可以管理多个小区。
在3GPP中进行了ProSe(Proximity Services;邻近服务)的探讨。 ProSe包括:ProSe发现(discovery)和ProSe通信(communication)。ProSe 发现是终端装置利用EUTRA来确定与其他终端装置邻近(in proximity) 的过程。ProSe通信是利用在两个终端装置间建立的EUTRAN通信路径 (communication path)的邻近的这两个终端间的通信。例如,该通信路径可以直接建立在终端装置间。
也将ProSe发现以及ProSe通信分别称作D2D发现以及D2D通信。还将D2D发现以及D2D通信总称为D2D。
在非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内容:资源块的子集为了D2D而被预留;网络设定D2D资源的集合;以及终端装置在该设定的资源中许可D2D 信号的发送。
在先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D2D for LTE Proximity Services:Overview", R1-132028,3GPPTSG-RAN WGl Meeting#73,20-24May 2013.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LTE覆盖范围内进行D2D的情况下,在现有的蜂窝通信与 D2D之间会发生干扰。此外,终端装置同时进行D2D和蜂窝通信并未被充分探讨。本发明的一形态正是鉴于上述间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地进行D2D的终端装置、控制该终端装置的基站装置、安装于该终端装置的集成电路、用在该终端装置中的通信方法、以及用在该基站装置中的通信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1)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形态采用以下手段。即,本发明的一形态为一种终端装置,与EUTRAN(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络)进行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装置具备:接收部,其基于所述EUTRAN中的同步信号来检测下行链路的帧定时,并从所述EUTRAN的基站装置接收TA(Timing Advance;定时超前)指令;和发送部,其在至少基于所述下行链路的帧定时以及所述TA指令的值的定时,将所述EUTRAN中的上行链路的信号发送给所述EUTRAN的基站装置,并在相同的所述定时将终端装置间的信号发送给其他终端装置。
(2)此外,本发明的第2形态为上述(1)所记载的终端装置,其中,所述发送部基于所述TA指令的接收来启动TA定时器,并且在所述TA 定时器已到期的情况下不发送所述终端装置间的信号。
(3)此外,本发明的第3形态为上述(1)或者(2)所记载的终端装置,其中,所述发送部向所述其他终端装置通知所述终端装置已与所述 EUTRAN的小区同步。
(4)此外,本发明的第4形态为上述(1)至(3)任一项所记载的终端装置,其中,所述发送部向所述其他终端装置通知与所述下行链路的帧定时以及所述终端装置间的信号的发送定时之差相关的信息。
(5)此外,本发明的第5形态为上述(1)所记载的终端装置,其中,在以属于TAG(TimingAdvance Group;定时超前组)的小区的资源向所述其他终端装置发送所述终端装置间的信号的情况下,发送所述终端装置间的信号的定时至少基于所述小区内的所述下行链路的帧定时,在以不属于任何TAG的小区的资源向其他终端装置发送所述终端装置间的信号的情况下,发送所述终端装置间的信号的定时不基于所述小区内的所述下行链路的帧定时。
(6)此外,本发明的第6的形态为上述(5)所记载的终端装置,其中,在以所述不属于任何TAG的小区的资源向所述其他终端装置发送所述终端装置间的信号的情况下,发送所述终端装置间的信号的定时基于从所述其他终端装置接收到的所述终端装置间的信号。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形态,终端装置能够高效地进行D2D,基站装置能够控制该终端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念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帧的简要构成的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时隙的构成的图。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D2D资源的图。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装置1的发送定时的图。
图6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蜂窝链路中传输的与D2D关联的信息的图。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1的构成的简要框图。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3的构成的简要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终端装置被设定一个或者多个小区。将终端装置经由多个小区进行通信的技术称作小区聚合、或者载波聚合。也可以在对终端装置设定的多个小区的每一个小区中应用本发明。此外,还可以在所设定的多个小区的一部分中应用本发明。也将对终端装置设定的小区称作服务小区。
设定的多个服务小区包含一个主小区和一个或者多个辅小区。主小区是进行了初始连接建立(initial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过程的服务小区、开始了连接重建(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过程的服务小区、或者在越区切换过程中被指示为主小区的小区。可以在建立了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的时间点或者之后设定辅小区。
在小区聚合的情况下,可以对多个小区的所有小区应用TDD(Time DivisionDuplex;时分双工)方式或者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频分双工)方式。此外,应用TDD方式的小区和应用FDD方式的小区也可以被汇集。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念图。在图1中,无线通信系统具备终端装置1A~1C、转发器2以及基站装置3。将终端装置1A~1C 称为终端装置1。转发器2具有对从终端装置1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放大并发送被放大后的信号的功能。服务小区4表示基站装置3(LTE)所覆盖的区。
上行链路5是从终端装置1向基站装置3的链路。另外,在上行链路 5中,也可以不经由转发器而直接从终端装置1向基站装置3发送信号。下行链路7是从基站装置3向终端装置1的链路。此外,也将上行链路5 和下行链路7称作蜂窝链路或者蜂窝通信路径。此外,也将终端装置1 和基站装置3的通信称作蜂窝通信。
D2D链路9是终端装置1间的链路。另外,也将D2D链路9称作 D2D通信路径、ProSe链路、或者ProSe通信路径。在D2D链路9中进行D2D发现以及D2D通信。D2D发现是终端装置1利用EUTRA来确定与其他终端装置1邻近(in proximity)的过程/流程。D2D通信是利用在两个终端装置1间建立的EUTRAN通信路径的邻近的这两个终端装置1 间的通信。例如,该通信路径可以直接建立在终端装置1间。
另外,D2D链路9也可以包含ProSe-assisted WLAN(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无线局域网)直接通信路径。例如,可以基于D2D发现来发现邻近的两个终端装置1,EUTRAN将WLAN的设定信息提供给这两个终端装置1,这两个终端装置1基于该WLAN的设定信息来建立 ProSe-assisted WLAN直接通信路径。例如,可以基于利用了EUTRAN的 D2D发现而发现邻近的两个终端装置1,在该发现的两个终端装置1间建立EUTRAN通信路径、或者ProSe-assisted 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无线局域网)直接通信路径。
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物理信道以及物理信号。
将下行链路物理信道以及下行链路物理信号总称为下行链路信号。将上行链路物理信道以及上行链路物理信号总称为上行链路信号。物理信道为了发送从上级层输出的信息而被使用。物理信号不被用于发送从上级层输出的信息,但被物理层使用。
在图1中,在上行链路的无线通信中,利用的是以下的上行链路物理信道。
·PUCCH(Physical Uplink Comrol 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
·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物理随机接入信道)
PUCCH是为了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UCI)而使用的物理信道。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包含:下行链路的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Information:CSI)、表示PUSCH资源的请求的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SR)、针对下行链路数据(Transport block;传输块,Downlink-Shared Channel: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L-SCH)的ACK (acknowledgement;肯定响应)/NACK(negative-acknowledgement;否定响应)。也将ACK/NACK称作HARQ-ACK、或者HARQ反馈。
PUSCH是为了发送上行链路数据(Uplink-Shared Channel: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L-SCH)以及/或者HARQ-ACK以及/或者信道状态信息而使用的物理信道。
PRACH是为了发送随机接入前同步信号而使用的物理信道。PRACH 在初始连接建立(initial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过程、越区切换过程、连接重建(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过程中被使用。
在图1中,在上行链路的无线通信中,利用的是以下的上行链路物理信号。
·上行链路参照信号(Uplink Reference Signal:UL RS)
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的是以下的两种类型的上行链路参照信号。
·DMRS(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解调参考信号)
·SRS(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探测参考信号)
DMRS与PUSCH或者PUCCH的发送关联。DMRS与PUSCH或者 PUCCH进行时间复用。基站装置3为了进行PUSCH或者PUCCH的传播路径修正而使用DMRS。将一并发送PUSCH和DMRS的情形仅称作发送PUSCH。将一并发送PUCCH和DMRS的情形仅称作发送PUCCH。 SRS与PUSCH或者PUCCH的发送不关联。基站装置3为了测定上行链路的信道状态而使用SRS。
在图1中,在下行链路的无线通信中,利用的是以下的下行链路物理信道。
·PBCH(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物理广播信道)
·PCFICH(Physical Control Format Indicator Channel;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
·PHICH(Physical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Indicator Channel;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
·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EPDCCH(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
·PMCH(Physical Multicast Channel;物理多播信道)
PBCH为了广播由终端装置1公共使用的主信息块(Master Information Block:MIB,Broadcast Channel:广播信道BCH)而使用。 MIB以40ms间隔被发送,MIB以10ms周期被反复发送。例如,MIB包含表示SFN的信息。SFN(system frame number;系统帧号)为无线帧的编号。MIB为系统信息。
PCFICH为了发送对用于发送PDCCH的区域(OFDM符号)进行指示的信息而使用。
PHICH为了发送表示对于基站装置3接收到的上行链路数据(Uplink SharedChannel: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L-SCH)的ACK(ACKnowledgement;肯定响应)或者NACK(Negative ACKnowledgement;否定响应)的HARQ 指示(HARQ反馈)。
PDCCH以及EPDCCH为了发送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而使用。也将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称作DCI格式。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含:下行链路许可(downlink grant)以及上行链路许可 (uplink grant)。下行链路许可也称作下行链路分派(downlink assignment) 或者下行链路分配(downlink allocation)。
上行链路许可用于单个小区内的单个PUSCH的调度。上行链路许可用于某子帧内的单个PUSCH的调度。下行链路许可用于单个小区内的单个PDSCH的调度。下行链路许可用于与发送该下行链路许可的子帧相同的子帧内的PDSCH的调度。
对于DCI格式附加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校验) 奇偶校验位。CRC奇偶校验位以C-RNTI(Cell-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或者SPS C-RNTI(Semi Persistent Scheduling Cell-Radio NetworkTemporary Identifier;半持续调度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进行加扰。C-RNTI以及SPSC-RNTI是用于在小区内识别终端装置1的标识符。C-RNTI为了控制单个子帧中的PDSCH的资源或者PUSCH的资源而使用。SPS C-RNTI为了周期性地分配PDSCH或者PUSCH的资源而使用。
PDSCH为了发送下行链路数据(Downlink Shared Channel: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L-SCH)而使用。
PMCH为了发送多播数据(Multicast Channel:多播信道MCH)而使用。
在图1中,在下行链路的无线通信中,利用的是以下的下行链路物理信号。
·同步信号(Synchronization signal:SS)
·下行链路参照信号(Downlink Reference Signal:DL RS)
同步信号为使终端装置1取得下行链路的频域以及时域的同步而使用。在FDD方式中,同步信号被配置在无线帧内的子帧0和5。
下行链路参照信号为使终端装置1进行下行链路物理信道的传播路径修正而使用。下行链路参照信号为使终端装置1算出下行链路的信道状态信息而使用。下行链路参照信号为使终端装置1测定自身装置的地理位置而使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的是以下的5种类型的下行链路参照信号。
·CRS(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小区固有参考信号)
·与PDSCH关联的URS(UE-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UE固有参考信号)
·与EPDCCH关联的DMRS(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解调参考信号)
·NZP CSI-RS(Non-Zero Power Cha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Signal;非零功率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ZP CSI-RS(Zero Power Cha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零功率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MB SFN RS(Multimedia Broadcast and Multicast Service over SingleFrequency Network Reference signal;多媒体广播和多播服务单频网络参考信号)
CRS在子帧的整个频带内被发送。CRS为了进行 PBCH/PDCCH/PHICH/PCFICH/PDSCH的解调而使用。CRS也可以为使终端装置1算出下行链路的信道状态信息而使用。 PBCH/PDCCH/PHICH/PCFICH以用于发送CRS的天线端口来进行发送。
与PDSCH关联的URS以用于发送URS关联的PDSCH的子帧以及频带来进行发送。URS为了进行URS关联的PDSCH的解调而使用。 PDSCH以用于发送CRS的天线端口或者用于发送URS的天线端口来进行发送。
与EPDCCH关联的DMRS以用于发送DMRS关联的EPDCCH的子帧以及频带来进行发送。DMRS为了进行DMRS关联的EPDCCH的解调而进行。EPDCCH以用于发送DMRS的天线端口来进行发送。
NZP CSI-RS以所设定的子帧来进行发送。发送NZP CSI-RS的资源由基站装置3来设定。NZP CSI-RS为使终端装置1算出下行链路的信道状态信息而使用。终端装置1利用NZPCSI-RS来进行信号测定(信道测定)。
ZP CSI-RS的资源由基站装置3来设定。基站装置3以零输出来发送 ZP CSI-RS。即,基站装置3不发送ZP CSI-RS。基站装置3在ZP CSI-RS 所设定的资源中不发送PDSCH以及EPDCCH。例如,在某小区内NZP CSI-RS所对应的资源中,终端装置1能够测定干扰。
MBSFN RS在用于发送PMCH的子帧的整个频带内被发送。MBSFN RS为了进行PMCH的解调而使用。PMCH以用于发送MBSFN RS的天线端口来进行发送。
在图1中,在终端装置1间的D2D链路9的无线通信中,也可以利用下行链路信号、上行链路信号、或者为了D2D而重新定义的信号(物理信道以及物理信号)。也将在D2D链路9中收发的信号(物理信道以及物理信号)称作针对D2D所使用的信号、针对D2D的信号、D2D信号。
BCH、MCH、UL-SCH以及DL-SCH为传输信道。将在介质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Control:MAC)层中使用的信道称作传输信道。将在 MAC层中使用的传输信道中的数据的单位也称作传输块(transport block:TB)或者MAC PDU(Protocol Data Unit;协议数据单元)。在MAC 层中按照每个传输块来进行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控制。传输块为MAC层送给(deliver)物理层的数据的单位。在物理层中,传输块被映射为码字,按照每个码字来进行编码处理。
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帧(radio frame)的结构(structure)。
在LTE中,支持两个无线帧结构。两个无线帧结构为帧结构类型1 和帧结构类型2。帧结构类型1能够应用于FDD。帧结构类型2能够应用于TDD。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无线帧的简要构成的图。在图2中,横轴为时间轴。此外,类型1以及类型2的无线帧各自的长度为10ms,由10 个子帧来定义。子帧各自的长度为1ms,由两个连续的时隙来定义。时隙各自的长度为0.5ms。无线帧内的第i个子帧由第(2×i)个时隙和第(2 ×i+1)个时隙构成。
针对帧结构类型2,定义了以下的3种类型的子帧。
·下行链路子帧
·上行链路子帧
·特殊子帧
下行链路子帧是为了下行链路发送而预留的子帧。上行链路子帧是为了上行链路发送而预留的子帧。特殊子帧由3个字段构成。该3个字段为 DwPTS(Downlink Pilot TimeSlot;下行链路导频时隙)、GP(Guard Period;保护期)、以及UpPTS(Uplink Pilot TimeSlot;上行链路导频时隙)。 DwPTS、GP以及UpPTS的合计的长度为1ms。DwPTS是为了下行链路发送而预留的字段。UpPTS是为了上行链路发送而预留的字段。GP是不进行下行链路发送以及上行链路发送的字段。其中,特殊子帧既可以仅由 DwPTS以及GP构成,也可以仅由GP以及UpPTS构成。
帧结构类型2的无线帧至少由下行链路子帧、上行链路子帧、以及特殊子帧构成。
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时隙的构成。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时隙的构成的图。在图3中,针对OFDM 符号或者SC-FDMA符号而应用普通CP(Cyclic Prefix;循环前缀)。在时隙中分别发送的物理信号或者物理信道由资源栅格来表现。在图3中,横轴为时间轴,纵轴为频率轴。在下行链路中,资源栅格由多个子载波和多个OFDM符号来定义。在上行链路中,资源栅格由多个子载波和多个 SC-FDMA符号来定义。例如,在D2D链路中,资源栅格也可以由多个子载波和多个SC-FDMA符号来定义。构成一个时隙的子载波的数目依赖于小区的带宽。构成一个时隙的OFDM符号或者SC-FDMA符号的数目为7。将资源栅格内的各个元素称作资源元素。资源元素利用子载波的编号和OFDM符号或者SC-FDMA符号的编号来进行识别。
资源块为了表现某物理信道(PDSCH或者PUSCH等)向资源元素的映射而使用。资源块被定义虚拟资源块和物理资源块。某物理信道首先被映射至虚拟资源块。然后,虚拟资源块被映射至物理资源块。一个物理资源块由时域中7个连续的OFDM符号或者SC-FDMA符号和频域中12 个连续的子载波来定义。因此,一个物理资源块由(7×12)个资源元素构成。此外,一个物理资源块在时域中对应于一个时隙,在频域中对应于 180kHz。物理资源块在频域中自0起开始被编号。
另外,针对OFDM符号或者SC-FDMA符号也可以应用扩展 (extended)CP。在扩展CP的情况下,构成一个时隙的OFDM符号或者 SC-FDMA符号的数目为7。
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物理信道以及物理信号的配置。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D2D资源的图。在图4中,横轴为时间轴,纵轴为频率轴。在图4中,D表示下行链路子帧,S表示特殊子帧,U表示上行链路子帧。一个FDD小区对应于一个下行链路载波、或者一个下行链路载波以及一个上行链路载波。一个TDD小区对应于一个TDD载波。一个D2D小区对应于一个D2D载波。
在FDD小区中,针对蜂窝通信而利用的下行链路信号被配置给下行链路载波的子帧,针对蜂窝通信而利用的上行链路信号被配置给上行链路载波的子帧,针对D2D而利用的D2D信号被配置给上行链路载波的子帧。将在下行链路中与小区对应的载波称作下行链路分量载波。此外,将在上行链路中与小区对应的载波称作上行链路分量载波。
在TDD小区中,针对蜂窝通信而利用的下行链路信号被配置给下行链路子帧以及DwPTS,针对蜂窝通信而利用的上行链路信号被配置给上行链路子帧以及UpPTS,针对D2D而利用的D2D信号被配置给上行链路子帧以及UpPTS。
D2D小区是针对D2D而专用的小区,被配置了针对D2D而利用的 D2D信号。即,D2D小区对应的D2D载波是针对D2D而专用的载波。也将D2D载波称作D2D专用频带(dedicatedspectrum;专用频谱)、或者PS频带(Public Safety;公共安全)。也将D2D小区内的D2D资源称作D2D专用频带的D2D资源、或者PS资源。在3GPP中,探讨了D2D 专用频带被用于PS。另外,PS资源也可以被用于PS以外的目的。此外,被用于PS的D2D小区也可以不是服务小区。
另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不建立蜂窝链路,而在D2D专用频带中建立用于PS的D2D链路。当不建立蜂窝链路而在D2D专用频带中建立用于PS的D2D链路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可以事前建立蜂窝链路,进行与用于PS的D2D关联的设定,进行针对用于PS的D2D的认证。
基站装置3控制为了D2D而预留的D2D资源。基站装置3将FDD 小区的上行链路载波的资源的一部分作为D2D资源来预留。基站装置3 将TDD小区的上行链路子帧以及UpPTS的资源的一部分作为D2D资源来预留。基站装置3将D2D小区的全部或者一部分的资源作为D2D资源来预留。
基站装置3将包含表示在各个小区中被预留的D2D资源的信息的上级层的信号发送至终端装置1。终端装置1基于从基站装置3接收到的上级层的信号来集合表示在各个小区中被预留的D2D资源的参数 D2D-ResourceConfig。即,基站装置3将表示在各个小区中被预留的D2D 资源的参数D2D-ResourceConfig经由上级层的信号而设定在终端装置1 中。
另外,也可以将与FDD小区对应的上行链路载波的一部分频带作为 D2D专用频带来预留。此外,也可以将与TDD小区对应的上行链路子帧的一部分的频带作为D2D专用频带来预留。
基站装置3也可以向终端装置1通知D2D资源的集合的每一个集合是否为PS资源。另外,终端装置1在一个载波中不同时进行D2D的发送处理和D2D的接收处理。
另外,优选用于PS以外的目的的D2D资源中的D2D发现/通信通过基站装置3来控制或者监控。
说明本实施方式的CP长度的设定方法。
优选控制CP长度而使得:延迟波的延迟时间在CP长度以下。基站装置3控制上行链路以及下行链路的CP长度。另外,基站装置3也可以按照每个服务小区来单独控制上行链路以及下行链路的CP长度。
终端装置1基于针对服务小区的PBCH,除了检测PMCH以及 MBSFN RS之外,还检测针对服务小区的下行链路信号的CP长度。针对 PMCH以及MBSFN RS始终应用扩展CP。
基站装置3将包含表示服务小区中的上行链路信号的CP长度的信息的上级层的信号发送至终端装置1。终端装置1基于从基站装置3接收到的上级层的信号来集合表示服务小区中的上行链路的CP长度的参数 UL-CyclicPrefixLength。即,基站装置3将表示服务小区中的上行链路的 CP长度的参数UL-CyclicPrefixLength经由上级层的信号而设定在终端装置1中。例如,如图1所示,在上行链路中利用转发器2的情况下,也可以考虑转发器2中的处理延迟而在上行链路中应用扩展CP。
从某终端装置1向其他终端装置1的D2D通信路径、和从该其他终端装置1向该某终端装置1的D2D通信路径相同。因此,优选D2D中的用于从某终端装置1向其他终端装置1发送的CP长度、和用于从该其他终端装置1向该某终端装置1发送的CP长度相同。
由于D2D为邻近的终端装置1间的通信,因此假定延迟波的延迟时间小。因此,D2D链路中的CP长度可以为普通CP。即,D2D链路中的 CP长度可以预先通过规格等来定义,从而可以是固定的。
然而,关于D2D中的同步方法并未充分探讨,存在终端装置1间的同步不准确的可能性。因此,D2D链路中的CP长度也可以为扩展CP。
此外,终端装置1或者基站装置3也可以基于针对D2D的同步的方法、终端装置1间的无线状况、终端装置1间的地理距离以及/或者终端装置1各自中的针对蜂窝通信的上行链路发送定时等,来控制D2D链路中的CP长度。即,针对D2D的CP长度、针对下行链路的CP长度、以及针对上行链路的CP长度可以单独控制。即,针对由同一载波发送的 D2D的信号以及上行链路信号各自的CP长度也可以单独设定。
例如,基站装置3也可以将包含表示针对D2D的CP长度的信息的上级层的信号发送至终端装置1。终端装置1也可以基于从基站装置3接收到的上级层的信号来集合表示针对D2D的CP长度的参数 D2D-CyclicPrefixLength。即,基站装置3将表示针对D2D的CP长度的参数D2D-CyclicPrefixLength经由上级层的信号而设定在终端装置1中。
另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基于从其他终端装置1接收到的D2D信号以及/或者信息来决定针对D2D的CP长度。终端装置1也可以将表示针对D2D的CP长度的信息发送至其他终端装置1。其他终端装置也可以基于从终端装置1接收到的表示针对D2D的CP长度的信息,来决定针对 D2D的CP长度。
另外,针对D2D发现的D2D信号的CP长度和针对D2D通信的CP 长度也可以不同。基站装置3也可以将包含表示针对D2D发现的CP长度的信息的上级层的信号发送至终端装置1。基站装置3也可以将包含表示针对D2D通信的CP长度的信息的上级层的信号发送至终端装置1。
另外,针对D2D发现以及/或者D2D通信的CP长度也可以为0。
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针对上行链路的发送定时。
TAG(TimingAdvance Group;时间超前组)是由RRC层设定的服务小区的组。针对相同TAG中所含的伴有被设定的上行链路的服务小区,利用相同的定时参照小区、以及相同的TA(Timing Advance;时间超前) 的值。
PTAG(Primary Timing Advance Group;主时间超前组)是包含主小区的TAG。针对PTAG的定时参照小区是主小区。
STAG(Secondary Timing Advance Group;辅时间超前组)是不包含主小区的TAG。STAG包含伴有被设定的上行链路的至少一个服务小区。针对STAG的定时参照小区是STAG中包含的任意一个辅小区。
另外,D2D小区也可以不属于任何TAG。
基站装置3将针对PTAG的TA(Timing Advance;时间超前)指令以及针对STAG的TA指令发送至终端装置1。TA指令与指示该TA指令对应的TAG的TAG ID(identity)一起被发送。针对PTAG的TAG ID为 0。针对STAG的TAG ID由基站装置3设定,为1到3的任一个。
在接收到针对PTAG的TA指令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基于接收到的 TA指令来调整针对主小区的PUSCH/PUCCH/SRS的上行链路发送定时。在辅小区属于PTAG的情况下,针对该辅小区的PUSCH/PUCCH/SRS的上行链路发送定时与主小区的上行链路发送定时相同。
在接收到针对STAG的TA指令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基于接收到的 TA指令来调整针对该STAG内的所有辅小区的PUSCH/PUCCH/SRS的上行链路发送定时。针对PUSCH/PUCCH/SRS的上行链路发送定时针对 STAG内的所有辅小区是相同的。
终端装置1基于定时参照小区的下行链路信号(例如同步信号)来测定参考定时。终端装置1基于TA指令来决定针对上行链路发送的TA的值。终端装置1基于测定出的参考定时以及TA的值来决定上行链路发送定时。
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针对D2D的发送定时。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装置1的发送定时的图。在图5中,横轴为时间轴。在图5中,下行链路发送定时是由基站装置3发送下行链路信号的发送定时,下行链路接收定时是由终端装置1接收下行链路信号的接收定时,上行链路发送定时是由终端装置1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定时,上行链路接收定时是由基站装置3接收上行链路信号的接收定时,并且,D2D发送定时是由终端装置1发送D2D信号的发送定时。优选基站装置3控制针对上行链路发送的TA的值,使得下行链路发送定时和上行链路发送定时一致。
用于上行链路发送的资源和D2D资源被时间复用,在上行链路发送定时和D2D发送定时不同的情况下,在基站装置3侧,某子帧中的D2D 信号会给相邻的子帧中的上行链路信号带来干扰。因此,在终端装置1 侧,优选D2D发送定时和上行链路发送定时相同。由此,在图5中,通过以子帧#4被发送的D2D信号仅给基站装置3侧的子帧#4带来干扰,给相邻的子帧#3/5并未带来干扰。
另外,D2D专用频带中的终端装置1的D2D发送定时可以与上行链路发送定时不同。例如,D2D专用频带中的D2D发送定时可以基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Satellite System:GNSS)以及/或者从其他终端装置1接收到的D2D信号来决定。
另外,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和D2D信号的发送在相同小区的相同子帧(定时、符号)中发生,上行链路发送定时和D2D发送定时相同、且该上行链路信号的CP长度和该D2D信号的CP长度相同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可以以相同小区的相同子帧(定时)来同时发送该上行链路信号和该D2D信号。
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和D2D信号的发送在相同小区的相同子帧(定时、符号)中产生,上行链路发送定时和D2D发送定时不同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也可以使该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或者该D2D信号的发送的任意一者延迟。
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和D2D信号的发送在相同小区的相同子帧(定时、符号)中产生,该上行链路信号的CP长度和该D2D信号的CP长度不同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也可以使该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或者该D2D 信号的发送的任意一者延迟。
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和D2D信号的发送在相同小区的相同子帧(定时、符号)中产生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也可以使该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或者该D2D信号的发送的任意一者延迟。
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和D2D信号的发送在相同小区的相同子帧(定时、符号)中产生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也可以以相同小区的相同子帧(定时)来同时发送该上行链路信号和该D2D信号。
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和D2D信号的发送在不同小区的相同子帧(定时、符号)中产生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也可以以不同小区的相同子帧(定时)来同时发送该上行链路信号和该D2D信号。
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和D2D信号的发送在不同小区的相同子帧(定时、符号)中产生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也可以使该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或者该D2D信号的发送的任意一方延迟。
说明本实施方式的TA定时器。
终端装置1管理针对各个TAG的TA定时器。终端装置1在接收到 TA指令的情况下,启动或者重新启动与TA指令所应用的TAG关联的 TA定时器。
在与PTAG关联的TA定时器已到期的情况下,针对上行链路,终端装置1进行以下的处理(A1)~(A3)。
·处理(A1):针对所有服务小区,使与上行链路的发送处理关联的 HARQ缓冲器进行转储清除。
·处理(A2):针对所有服务小区,使与上行链路关联的PUCCH/SRS 进行释放。
·处理(A3):视作所有正运行的TA定时器已到期。
在与STAG关联的TA定时器已到期的情况下,针对上行链路,终端装置1进行以下的处理(B1)以及(B2)。
·处理(B1):针对属于该STAG的所有服务小区,使与上行链路的发送处理关联的所有HARQ缓冲器进行转储清除。
·处理(B2):针对属于该STAG的所有服务小区,使与上行链路关联的PUCCH/SRS进行释放。
终端装置1在与服务小区所属的TAG关联的TA定时器未运行的情况下,除了随机接入前同步信号发送之外,不在该服务小区内进行上行链路发送。终端装置1在与PTAG关联的TA定时器未运行的情况下,除了主小区内的随机接入前同步信号的发送之外,在所有服务小区内不进行上行链路发送。
进而,在与PTAG关联的TA定时器已到期的情况下,除了D2D专用频带之外,针对设定了D2D资源的所有小区,终端装置1进行以下的处理(C1)~处理(C8)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此外,在与STAG关联的 TA定时器已到期的情况下,除了D2D专用频带之外,针对属于该STAG的所有小区,终端装置1进行以下的处理(C1)~(C8)的一部分或者全部。
·处理(C1):停止D2D发现流程。
·处理(C2):停止D2D通信。
·处理(C3):将ProSe-assisted WLAN直接通信进行停止/切断。
·处理(C4):将D2D资源释放。
·处理(C5):使与D2D的发送处理关联的所有HARQ缓冲器进行转储清除。
·处理(C6):使与D2D的接收处理关联的所有软缓冲器进行转储清除。
·处理(C7):将D2D停用(deactivate)。
·处理(C8):将针对D2D的所有设定废除。
在处理(C3)中,ProSe-assisted WLAN直接通信以外的WLAN通信也可以不被停止/切断。
在处理(C8)中,MAC层也可以对RRC层作出指示,以废除RRC 层中的针对D2D的所有设定。
终端装置1在与服务小区所属的TAG关联的TA定时器未运行的情况下,除了D2D专用频带内的D2D发送之外,不在该服务小区内进行 D2D发送。终端装置1在与PTAG关联的TA定时器未运行的情况下,除了D2D专用频带内的D2D发送之外,在所有服务小区内不进行D2D发送。
在针对上行链路发送的TA的值不同的终端装置1间进行D2D的情况下,使D2D发送定时和上行链路发送定时变得相同成为原因,使得一个终端装置1中的D2D发送定时和另一个终端装置1中的D2D发送定时不同。
因此,终端装置1可以将表示自身装置中的定时参照小区的信息、以及表示自身装置中的D2D发送定时(从基于定时参照小区的下行链路信号而测定出的参考定时起的TA的值)的信息发送至其他终端装置1。
此外,在终端装置1间也可以控制D2D发送定时。终端装置1也可以基于从其他终端装置1接收到的D2D信号来决定针对D2D的TA的值,将表示该TA的值的TA指令发送至其他终端装置1。
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定义针对D2D的TA定时器。终端装置1可以在接收到针对D2D的TA指令的情况下启动或者重新启动TA定时器。在针对D2D的TA定时器已到期的情况下,针对该TA定时器所对应的D2D 资源,终端装置1可以进行处理(C1)~(C8)的一部分或者全部。
说明本实施方式的D2D的激活以及停用。
由终端装置1来激活或者停用D2D的功能。优选D2D的激活以及停用由MAC层来控制。例如,终端装置1可以通过来自用户或者应用的输入来激活或者停用D2D。
例如,终端装置1可以基于从基站装置3接收到的D2D指令(信息) 来激活或者停用D2D。D2D指令为了激活以及停用D2D而使用。该D2D 指令可以包含在MAC CE(ControlElement;控制要素)或者RRC消息中。此外,该D2D指令也可以包含在激活/停用MAC CE中。激活/停用 MAC CE为使基站装置3激活以及停用辅小区而使用。
例如,终端装置1可以在D2D停用定时器已到期的情况下停用D2D。终端装置1可以在基于来自用户或者应用的输入而激活了D2D的情况下启动或者重新启动D2D停用定时器。此外,终端装置1还可以在基于接收到的D2D指令而激活了D2D的情况下启动或者重新启动D2D停用定时器。
基站装置3可以将D2D停用定时器的长度经由上级层的信号而设定在终端装置1中。另外,D2D停用定时器的长度也可以按每个小区而不同。此外,D2D停用定时器的长度也可以因D2D资源的每个集合而不同。此外,D2D停用定时器的长度也可以按每个D2D通信路径而不同。
另外,针对D2D专用频带,可以不定义D2D停用定时器。此外,针对D2D专用频带的D2D停用定时器的长度也可以是固定(例如无限)的。即,基站装置3可以将除了D2D专用频带之外的、包含表示针对小区或者D2D资源的集合的D2D停用定时器的长度的信息的上级层的信号发送至终端装置1。
在D2D的功能被激活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可以将表示已激活D2D 的功能的信息发送至基站装置3。表示已激活该D2D的功能的信息可以包含在MAC CE或者RRC消息中。
另外,在基于D2D指令而激活了D2D的功能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 也可以不将表示已激活该D2D的功能的信息报告给基站装置3。此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以PUSCH或者PUCCH将针对包含该D2D指令的传输块的ACK(HARQ-ACK)发送/报告给基站装置3。
在D2D的功能被停用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可以将表示已停用D2D 的功能的信息发送至基站装置3。表示已停用该D2D的功能的信息可以包含在MAC CE或者RRC消息中。
另外,在基于D2D指令而停用了D2D的功能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 也可以不将表示已停用该D2D的功能的信息报告给基站装置3。此外,终端装置1也可以以PUSCH或者PUCCH将针对包含该D2D指令的传输块的ACK(HARQ-ACK)发送/报告给基站装置3。在D2D的功能已被停用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可以进行处理(C1)~(C6)的一部分或者全部。
另外,在D2D的功能被停用的情况下,可以向正进行D2D通信的其他终端装置1发送表示停用D2D的功能的信息。此外,D2D发现的功能和D2D通信的功能分别可以被单独地激活以及停用。
在D2D的功能被激活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可进行下述处理:
·(D1):在D2D链路中,可以进行D2D发现,并且可以开始;
·(D2):在D2D链路中,可以进行D2D通信,并且可以开始;
·(D3):在D2D链路中,可以进行ProSe-assisted WLAN直接通信,此外可以开始;
·(D4):在下行链路中,可以进行与D2D链路关联的下行链路信号的接收处理以及监控;
·(D5):在上行链路中,可以进行与D2D链路关联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处理。
在D2D的功能被停用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可进行下述处理:
·(E1):在D2D链路中,不进行D2D发现,并且不开始;
·(E2):在D2D链路中,不进行D2D通信,并且不开始;
·(E3):在D2D链路中,不进行ProSe-assisted WLAN直接通信,而且不开始;
·(E4):在下行链路中,不进行与D2D链路关联的下行链路信号的接收处理以及监控;
·(E5):在上行链路中,不进行与D2D链路关联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处理。
例如,与D2D链路关联的下行链路信号包含:为了控制针对D2D信号的发送的发送功率而使用的信息/DCI、指示D2D发现流程的开始的信息/DCI、表示与D2D发现关联的D2D信号的格式的信息/DCI、为了生成与D2D发现关联的D2D信号的序列而使用的信息/DCI、表示用于D2D 发现或者D2D通信的D2D资源的信息/DCI、与ProSe-assisted WLAN直接通信的设定相关的信息、表示D2D链路的设定的信息等。
例如,与D2D链路关联的上行链路信号包含与D2D链路相关的信息等。与D2D链路相关的信息的详细内容将在后面叙述。
由此,EUTRAN以及用户能够在任意的定时启动以及结束D2D的功能。另外,也可以按照每个小区、每个应用或者每个D2D通信路径来启动以及结束D2D的功能。此外,也可以按照每个小区、每个应用或者每个D2D通信路径来定义一个D2D停用定时器。
另外,指示D2D发现流程的开始的信息/DCI、为了生成与D2D发现关联的D2D信号的序列而使用的信息/DCI、以及表示用于D2D发现的 D2D资源的信息/DCI,可以经由单个PDCCH或者单个EPDCCH而一并进行传输。
接收到该3个信息/DCI的终端装置1可以进行以下的处理(F1)~ (F4)。
·处理(F1):基于指示D2D发现流程的开始的信息/DCI来开始D2D 发现流程。
·处理(F2):基于为了生成与D2D发现关联的D2D信号的序列而使用的信息/DCI来生成与D2D发现关联的D2D信号的序列。
·处理(F3):基于表示用于D2D发现的D2D资源的信息/DCI来选择为了发送与D2D发现关联的D2D信号而使用的D2D资源。
·处理(F4):在该选择出的D2D资源中发送该生成的序列的D2D信号。
图6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蜂窝链路中传输的与D2D关联的信息的图。在图6中,在基站装置3与终端装置1A之间建立了蜂窝通信路径。在图6中,在终端装置1A与终端装置1B之间建立了D2D通信路径。
基站装置3为了进行D2D通信路径以及/或者ProSe-assisted WLAN 直接通信路径的控制以及/或者监控,基站装置3和终端装置1A进行与 D2D关联的信息的收发处理。
终端装置1A将与D2D功能关联的信息发送至基站装置3(S600)。基站装置3基于接收到的与D2D功能关联的信息,将表示D2D链路的设定的信息发送至终端装置1A(S602)。终端装置1A基于接收到的表示 D2D链路的设定的信息,来建立D2D连接(S604)。终端装置1A将与建立的D2D链路(连接)关联的信息发送至基站装置3(S606)。
另外,在S604中,终端装置1A也可以将表示D2D链路的设定的信息发送/转发给终端装置1B。
在图6中,终端装置1B也可以建立与其他基站装置3的蜂窝通信路径。终端装置1B也可以将与D2D链路关联的信息发送至其他基站装置3。多个基站装置3也可以经由在基站装置3间建立的回程来收发/转发与 D2D链路关联的信息。
在图6中,终端装置1B也可以建立与基站装置3的蜂窝通信路径。终端装置1B也可以将与D2D链路关联的信息发送至基站装置3。
在图6中,也可以是正进行D2D的终端装置1的组之中仅一部分终端装置1(例如一个终端装置1)将与D2D链路关联的信息发送至 EUTRAN(基站装置3)。另外,该一部分终端装置1也可以在正进行该 D2D的终端装置1间来决定。此外,该一部分终端装置1也可以由基站装置3来指示。此外,基站装置3也可以针对各个终端装置1,经由上级层的信号来设定是否报告与D2D链路关联的信息。
由此,能够避免利用上行链路的资源将与D2D链路关联的相同信息重复发送给EUTRAN,从而能够提高上行链路的资源的利用效率。
在与D2D的功能关联的信息中,可以包含信息(G1)~(G17)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信息(G1)~信息(G17)分别可以在不同的定时被发送。
·信息(G1):表示终端装置1是否具有ProSe-assisted WLAN直接通信的能力的信息
·信息(G2):表示终端装置1所支持的WLAN的标准(例如IEEE (Institute of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 802.11a/b/g/n/ac、IEEE802.11系列)的信息
·信息(G3):能够用于ProSe-assisted WLAN直接通信,表示终端装置1所支持的WLAN的标准的信息
·信息(G4):表示终端装置1是否具有EUTRAN中的D2D发现的能力的信息
·信息(G5):表示终端装置1是否具有EUTRAN中的D2D通信的能力的信息
·信息(G6):表示终端装置1是否具有同时进行EUTRAN中的D2D 发现/通信和ProSe-assisted WLAN直接通信的能力的信息
·信息(G7):表示终端装置1是否具有同时进行蜂窝通信和 ProSe-assistedWLAN直接通信的能力的信息
·信息(G8):表示终端装置1是否具有在单个小区中同时进行蜂窝通信和D2D发现/通信的能力的信息
·信息(G9):表示终端装置1是否具有在单个小区中同时进行蜂窝通信的发送处理和D2D发现/通信的发送处理的能力的信息
·信息(G10):表示终端装置1是否具有在单个FDD小区中同时进行蜂窝通信的接收处理和D2D发现/通信的发送处理的能力的信息
·信息(G11):表示终端装置1是否具有在单个FDD小区中同时进行蜂窝通信的接收处理和D2D通信/发现的接收处理的能力的信息
·信息(G12):表示终端装置1是否具有同时进行某小区内的蜂窝通信和其他小区内的D2D通信/发现的能力的信息
·信息(G13):表示终端装置1是否具有同时进行某小区内的蜂窝通信的发送处理和其他小区内的D2D通信/发现的发送处理的能力的信息
·信息(G14):表示终端装置1是否具有同时进行某小区内的蜂窝通信的接收处理和其他小区内的D2D通信/发现的接收处理的能力的信息
·信息(G15):表示终端装置1是否具有同时进行某小区内的蜂窝通信的发送处理和其他小区内的D2D通信/发现的接收处理的能力的信息
·信息(G16):表示终端装置1是否具有同时进行某小区内的蜂窝通信的接收处理和其他小区内的D2D通信/发现的发送处理的能力的信息
·信息(G17):终端装置1对为了D2D通信以及/或者D2D发现而使用的D2D资源的调度/分配/设定进行请求的信息
基站装置3也可以针对D2D资源的集合的每一个集合,将表示D2D 链路的设定的信息发送至终端装置1。也可以针对一个终端装置1来设定 D2D资源的多个集合。D2D资源的一个集合可以包含在一个小区中。也可以在一个小区中设置D2D资源的多个集合。也可以按照每个D2D通信路径来设置D2D资源的一个集合。也可以在一个终端装置1中建立多个 D2D通信路径。
也可以在表示D2D链路的设定的信息中包含信息(H1)~(H15) 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信息(H1)~信息(H15)分别可以在不同的定时被发送。
·信息(H1):表示含有D2D资源的小区的信息
·信息(H2):表示包含D2D资源的子帧的信息
·信息(H3):在子帧内表示D2D资源的频带宽度以及/或者频率位置的信息
·信息(H4):在子帧内表示构成D2D资源的虚拟资源块或者物理资源块的信息
·信息(H5):表示包含PS资源的小区的信息
·信息(H6):表示包含PS资源的子帧的信息
·信息(H7):在子帧内表示PS资源的频带宽度以及/或者频率位置的信息
·信息(H8):在子帧内表示构成PS资源的虚拟资源块或者物理资源块的信息
·信息(H9):表示D2D信号(例如PUSCH)的资源的跳变的有效/ 指示的信息
·信息(H10):表示D2D信号的资源的跳变模式的信息
·信息(H11):表示D2D资源的跳变的有效/指示的信息
·信息(H12):表示D2D资源的跳变模式的信息
·信息(H13):表示与D2D发现关联的D2D信号的设定的信息
·信息(H14):表示与D2D通信关联的D2D信号的设定的信息
·信息(H15):表示ProSe-assited WLAN直接通信的设定的信息
信息(H2)也可以表示针对预留D2D资源的子帧的编号的周期以及偏移。信息(H2)也可以通过比特映射来表现。该比特映射的每个比特可以对应于一个子帧。
D2D信号的跳变模式有子帧间(inter-subframe)模式和子帧内/间 (intra andinter-subframe)模式。在子帧间模式下,D2D信号的资源按照每个子帧来跳变。在子帧内/间模式下,D2D信号的资源按照每个时隙来跳变。
也可以在与D2D链路相关的信息中包含信息(I1)~(I42)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信息(I1)~信息(I42)分别可以在不同的定时被发送。
·信息(I1):表示为了D2D发现以及/或者D2D通信而使用的D2D 资源的子集的信息
·信息(I2):表示进行D2D信号的发送处理的D2D资源的子集的信息
·信息(I3):表示进行D2D信号的接收处理/监控的D2D资源的子集的信息
·信息(I4):表示为了D2D发现以及/或者D2D通信而使用的频段的信息
·信息(I5):表示进行D2D信号的发送处理的频段的信息
·信息(I6):表示进行D2D信号的接收处理/监控的频段的信息
·信息(I7):表示为了D2D发现以及/或者D2D通信而使用的小区的信息
·信息(I8):表示进行D2D信号的发送处理的小区的信息
·信息(I9):表示进行D2D信号的接收处理/监控的小区的信息
·信息(I10):表示为了D2D发现以及/或者D2D通信而使用的子帧的信息
·信息(I11):表示进行D2D信号的发送处理的子帧的信息
·信息(I12):表示进行D2D信号的接收处理/监控的子帧的信息
·信息(I13):表示D2D信号的CP长度的信息
·信息(I14):表示在D2D专用频带中是否进行D2D的信息
·信息(I15):表示在D2D专用频带中已开始D2D的信息
·信息(I16):表示在D2D专用频带中已结束D2D的信息
·信息(I17):表示是否进行用于PS的D2D的信息
·信息(I18):表示已开始用于PS的D2D的信息
·信息(I19):表示已结束用于PS的D2D的信息
·信息(I20):表示是否进行WLAN通信的信息
·信息(I21):表示已开始WLAN通信的信息
·信息(I22):表示已结束WLAN通信的信息
·信息(I23):表示用于WLAN通信的WLAN的标准的信息
·信息(I24):表示是否进行ProSe-assisted WLAN直接通信的信息
·信息(I25):表示已开始ProSe-assisted WLAN直接通信的信息
·信息(I26):表示已结束ProSe-assisted WLAN直接通信的信息
·信息(I27):表示用于ProSe-assisted WLAN直接通信的WLAN的标准的信息
·信息(I28):表示D2D通信路径以及/或者ProSe-assisted WLAN直接通信路径中的信道状况(测定出的干扰)的信息
·信息(I29):表示D2D通信路径以及/或者ProSe-assisted WLAN直接通信路径中的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的信息
·信息(I30):表示在D2D通信路径以及/或者ProSe-assisted WLAN 直接通信路径中被收发的业务的量的信息
·信息(I31):表示在D2D通信路径以及/或者ProSe-assisted WLAN 直接通信路径中被发送的业务的量的信息
·信息(I32):表示在D2D通信路径以及/或者ProSe-assisted WLAN 直接通信路径中被接收的业务的量的信息
·信息(I33):表示在D2D通信路径以及/或者ProSe-assisted WLAN 直接通信路径中等待传输状态的业务(数据、分组)的量的信息(Buffer Status Report:缓冲器状态报告BSR)
·信息(I34):表示D2D通信路径以及/或者ProSe-assisted WLAN直接通信路径中的通信范围(communication range)的信息
·信息(I35):表示D2D通信路径以及/或者ProSe-assisted WLAN直接通信路径中的分组的优先级的信息
·信息(I36):表示D2D通信路径以及/或者ProSe-assisted WLAN直接通信路径中的平均比特率的信息
·信息(I37):表示D2D通信路径以及/或者ProSe-assisted WLAN直接通信路径中的平均分组延迟的信息
·信息(I38):表示D2D通信路径以及/或者ProSe-assisted WLAN直接通信路径中的平均分组损失率(Block Error Rate:块错误率BLER)的信息
·信息(I39):表示D2D通信路径以及/或者ProSe-assisted WLAN直接通信路径中的QoS是否满足针对D2D通信路径以及/或者ProSe-assisted WLAN直接通信路径的QCI(QoSClass Identifier;QoS等级标识符)所对应的QoS的信息
·信息(I40):表示正进行D2D通信以及/或者ProSe-assisted WLAN 直接通信的终端装置1的标识符(identifier,identity)的信息
·信息(I41):表示正进行D2D通信以及/或者ProSe-assisted WLAN 直接通信的终端装置1所连接的PLMN(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公共陆地移动网)/操作员的信息
·信息(I42):表示终端装置1的地理位置的信息
终端装置1可以针对D2D资源的集合的每一个、D2D通信路径的每一个、ProSe-assisted WLAN直接通信路径的每一个以及/或者应用的每一个,将与D2D链路相关的信息发送至基站装置3。
与D2D链路相关的信息的报告可以在信息(I1)~(I42)之中的任一个的状态被变更的情况下被触发。此外,与D2D链路相关的信息的报告,也可以在信息(I1)~(I42)之中的任一个的值变更了阈值以上的情况下被触发。此外,与D2D链路相关的信息的报告,也可以在最后报告与D2D链路相关的信息时的信息(I1)~(I42)之中的任一个的值和当前的值相差阈值以上的情况下被触发。在此情况下,可以仅报告信息 (I1)~(I42)之中的与触发对应的信息。与D2D链路相关的信息的报告也可以基于来自基站装置3的指示而被触发。
例如,也可以在D2D传输路径中被传输的业务的量超过了阈值的情况下触发与D2D链路相关的信息的报告。例如,也可以在D2D通信路径以及/或者ProSe-assisted WLAN直接通信路径中的QoS变得不满足针对 D2D通信路径以及/或者ProSe-assisted WLAN直接通信路径的QCI(QoS Class Identifier;QoS等级标识符)所对应的QoS的情况下,触发与D2D 链路相关的信息的报告。
终端装置1至少触发一个与D2D链路相关的信息的报告,分配上行链路中的用于初始发送的PUSCH,作为建立逻辑信道优先顺序(logical channel prioritization;逻辑信道优先)流程的结果,在该PUSCH中能够容纳(accommodate)与D2D链路相关的信息的情况下,也可以利用该 PUSCH来报告与D2D链路相关的信息。
QCI通过分组的优先级、容许分组延迟时间(packet delay budget;分组延迟预算)、容许分组损失率(packet error loss rate;分组错误损失率)、有无保证传输速度(比特率)等来定义。QCI是将特定的分组转发动作用作对照的标量。基站装置3也可以将表示与D2D通信路径对应的QCI的信息发送至终端装置1。
终端装置1的地理位置也可以基于PRS以及/或者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Global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来测定。
例如,终端装置1也可以从由表示D2D链路的设定的信息所表示的 D2D资源之中,决定为了D2D信号的收发而使用的D2D资源的子集,并将表示该决定出的D2D资源的子集的信息(I1)发送至基站装置3。
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装置的构成。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1的构成的简要框图。如图所示,终端装置1构成为包含:上级层处理部101、控制部103、接收部105、发送部107和收发天线部109。此外,上级层处理部101构成为包含:无线资源控制部1011、调度信息解释部1013以及D2D控制部1015。此外,接收部105构成为包含:解码部1051、解调部1053、复用分离部1055、无线接收部1057和信道测定部1059。此外,发送部107构成为包含:编码部1071、调制部1073、复用部1075、无线发送部1077和上行链路参照信号生成部1079。
上级层处理部101将通过用户的操作等而生成的上行链路数据(传输块)输出至发送部107。此外,上级层处理部101进行介质接入控制(MAC: Medium Access Control)层、分组数据综合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Link Control:RLC)层、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的处理。
上级层处理部101所具备的无线资源控制部1011进行自身装置的各种设定信息/参数的管理。无线资源控制部1011基于从基站装置3接收到的上级层的信号来设置各种设定信息/参数。即,无线资源控制部1011基于从基站装置3接收到的表示各种设定信息/参数的信息来设置各种设定信息/参数。此外,无线资源控制部1011生成配置给上行链路的各信道的信息,并输出至发送部107。
上级层处理部101所具备的调度信息解释部1013进行经由接收部 105而接收到的DCI格式(调度信息)的解释,基于对所述DCI格式进行解释的结果来生成控制信息以便进行接收部105以及发送部107的控制,并输出至控制部103。
上级层处理部101所具备的D2D控制部1015基于由无线资源控制部 1011管理的各种设定信息/参数,来进行D2D发现、D2D通信以及/或者ProSe-assisted WLAN直接通信的控制。D2D控制部1015也可以生成向其他终端装置1或者EUTRAN(基站装置3)发送的与D2D关联的信息。
控制部103基于来自上级层处理部101的控制信息,来生成控制信号以便进行接收部105以及发送部107的控制。控制部103将所生成的控制信号输出至接收部105以及发送部107,来进行接收部105以及发送部107 的控制。
接收部105按照从控制部103输入的控制信号,对经由收发天线部 109而从基站装置3接收到的接收信号进行分离、解调、解码,并将解码后的信息输出至上级层处理部101。
无线接收部1057通过正交解调的方式将经由收发天线部109接收到的下行链路的信号变换(向下转换:down covert)为基带信号,除去不必要的频率分量,控制放大电平以使信号电平被适当维持,并基于接收到的信号的同相分量以及正交分量进行正交解调,将被正交解调后的模拟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无线接收部1057从变换后的数字信号之中除去相当于 CP(Cyclic Prefix;循环前缀)的部分,针对除去了CP后的信号来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提取频域的信号。
复用分离部1055将提取出的信号分别分离为PHICH、PDCCH、 EPDCCH、PDSCH以及下行链路参照信号。此外,复用分离部1055根据从信道测定部1059输入的传播路径的估计值来进行PHICH、PDCCH、 EPDCCH以及PDSCH的传播路径的补偿。此外,复用分离部1055将分离出的下行链路参照信号输出至信道测定部1059。
解调部1053针对PHICH乘以对应的码来进行合成,针对合成而得到的信号进行BPSK(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二进制相移键控)调制方式的解调,并输出给解码部1051。解码部1051对发往自身装置的PHICH 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出的HAPQ指示输出至上级层处理部101。解调部 1053针对PDCCH以及/或者EPDCCH进行QPSK调制方式的解调,并输出给解码部1051。解码部1051尝试PDCCH以及/或者EPDCCH的解码,在解码成功的情况下,将解码后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和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所对应的RNTI输出至上级层处理部101。
解调部1053针对PDSCH进行QPSK(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正交相移键控)、16QAM(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正交幅度调制)、64QAM等以下行链路许可所通知的调制方式的解调,并输出给解码部1051。解码部1051基于与以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所通知的编码率相关的信息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后的下行链路数据(传输块)输出给上级层处理部101。
信道测定部1059根据从复用分离部1055输入的下行链路参照信号来测定下行链路的路径损耗、信道的状态,并将测定出的路径损耗、信道的状态输出给上级层处理部101。此外,信道测定部1059根据下行链路参照信号来算出下行链路的传播路径的估计值,并输出给复用分离部1055。信道测定部1059为了算出CQI,进行信道测定以及/或者干扰测定。
发送部107按照从控制部103输入的控制信号来生成上行链路参照信号,对从上级层处理部101输入的上行链路数据(传输块)进行编码以及调制,对PUCCH、PUSCH以及所生成的上行链路参照信号进行复用,并经由收发天线部109而发送至基站装置3。
编码部1071对从上级层处理部101输入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进行卷积编码、块编码等编码。此外,编码部1071基于用于调度PUSCH的信息来进行Turbo编码。
调制部1073利用BPSK、QPSK、16QAM、64QAM等以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所通知的调制方式或者按每个信道而预先规定的调制方式,对从编码部1071输入的编码比特进行调制。调制部1073基于用于调度PUSCH 的信息来决定被空间复用的数据的序列的数目,将通过利用MIMO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多输入多输出)SM(Spatial Multiplexing;空间复用)而以同一PUSCH被发送的多个上行链路数据映射为多个序列,针对该序列进行预编码(precoding)。
上行链路参照信号生成部1079基于用于识别基站装置3的物理层小区标识符(physical layer cell identity:也称作PCI、Cell ID等)、配置上行链路参照信号的带宽、以上行链路许可所通知的循环移位、针对DMRS 序列的生成的参数的值等,来生成以预先规定的规则(式)所求出的序列。复用部1075按照从控制部103输入的控制信号,并排地重新排列PUSCH 的调制符号之后,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DFT)。此外,复用部1075按每个发送天线端口来对PUCCH和PUSCH 的信号与所生成的上行链路参照信号进行复用。即,复用部1075按照每个发送天线端口,将PUCCH和PUSCH的信号与所生成的上行链路参照信号配置给资源元素。
无线发送部1077对被复用后的信号进行逆快速傅里叶变换(Inverse FastFourier Transform:IFFT),生成SC-FDMA符号,对于所生成的 SC-FDMA符号附加CP,生成基带的数字信号,将基带的数字信号变换为模拟信号,利用低通滤波器除去多余的频率分量,向上转换(up convert) 为载波频率,进行功率放大,并输出至收发天线部109来进行发送。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3的构成的简要框图。如图所示,基站装置3构成为包含:上级层处理部301、控制部303、接收部305、发送部307、以及收发天线部309。此外,上级层处理部301构成为包含:无线资源控制部3011、调度部3013以及D2D控制部3015。此外,接收部305构成为包含:解码部3051、解调部3053、复用分离部3055、无线接收部3057和信道测定部3059。此外,发送部307构成为包含:编码部 3071、调制部3073、复用部3075、无线发送部3077和下行链路参照信号生成部3079。
上级层处理部301进行介质接入控制(MAG Medium Access Control) 层、分组数据综合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Control:RLC)层、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的处理。此外,上级层处理部301为了进行接收部305以及发送部307的控制而生成控制信息,并输出至控制部303。
上级层处理部301所具备的无线资源控制部3011生成配置给下行链路的PDSCH的下行链路数据(传输块)、系统通知、RRC消息、MAC CE (Control Element;控制元素)等,或者从上级节点获取,并输出至发送部307。此外,无线资源控制部3011进行终端装置1各自的各种设定信息/参数的管理。无线资源控制部1011也可以经由上级层的信号而针对终端装置1各自设置各种设定信息/参数。即,无线资源控制部1011对表示各种设定信息/参数的信息进行发送/广播。
上级层处理部301所具备的调度部3013根据接收到的信道状态信息以及从信道测定部3059输入的传播路径的估计值、信道的质量等,来决定分配物理信道(PDSCH以及PUSCH)的频率以及子帧、物理信道 (PDSCH以及PUSCH)的编码率以及调制方式以及发送功率等。调度部 3013基于调度结果来生成控制信息(例如DCI格式)以便进行接收部305 以及发送部307的控制,并输出至控制部303。调度部3013还决定进行发送处理以及接收处理的定时。
上级层处理部301所具备的D2D控制部3015基于由无线资源控制部 3011管理的各种设定信息/参数,来进行利用蜂窝链路正通信的终端装置 1中的D2D发现、D2D通信以及/或者ProSe-assisted WLAN直接通信的控制。D2D控制部3015也可以生成向其他基站装置3或者终端装置1发送的与D2D关联的信息。
控制部303基于来自上级层处理部301的控制信息,生成进行接收部 305以及发送部307的控制的控制信号。控制部303将所生成的控制信号输出至接收部305以及发送部307,来进行接收部305以及发送部307的控制。
接收部305按照从控制部303输入的控制信号,对经由收发天线部 309而从终端装置1接收到的接收信号进行分离、解调、解码,并将解码后的信息输出至上级层处理部301。无线接收部3057通过正交解调的方式将经由收发天线部309接收到的上行链路的信号变换(向下转换:down covert)为基带信号,除去不必要的频率分量,控制放大电平以使信号电平被适当维持,并基于接收到的信号的同相分量以及正交分量进行正交解调,将被正交解调后的模拟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
无线接收部3057从变换后的数字信号之中除去相当于CP(Cyclic Prefix;循环前缀)的部分。无线接收部3057针对除去了CP的信号来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Transform:FFT),提取频域的信号,并输出至复用分离部3055。
复用分离部1055将从无线接收部3057输入的信号分离为PUCCH、 PUSCH、上行链路参照信号等的信号。另外,该分离预先由基站装置3 以无线资源控制部3011来决定,基于通知给各终端装置1的上行链路许可中包含的无线资源的分配信息来进行。此外,复用分离部3055根据从信道测定部3059输入的传播路径的估计值来进行PUCCH和PUSCH的传播路径的补偿。此外,复用分离部3055将分离出的上行链路参照信号输出至信道测定部3059。
解调部3053对PUSCH进行逆离散傅里叶变换(Inverse Discrete FourierTransform:IDFT),获取调制符号,针对PUCCH和PUSCH的各个调制符号,利用BPSK(BinaryPhase Shift Keying;二进制相移键控)、 QPSK、16QAM、64QAM等预先规定的调制方式、或者自身装置向各个终端装置1以上行链路许可所预先通知的调制方式,来进行接收信号的解调。解调部3053基于向各个终端装置1以上行链路许可所预先通知的被空间复用的序列的数目、和指示针对该序列而进行的预编码的信息,来分离通过利用MIMO SM而以同一PUSCH所发送的多个上行链路数据的调制符号。
解码部3051针对被解调后的PUCCH和PUSCH的编码比特,以预先规定的编码方式的预先规定的或者自身装置向终端装置1以上行链路许可所预先通知的编码率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出的上行链路数据和上行链路控制信息输出给上级层处理部101。在重发PUSCH的情况下,解码部 3051利用从上级层处理部301输入的保持在HARQ缓冲器中的编码比特、和被解调后的编码比特,来进行解码。信道测定部309根据从复用分离部 3055输入的上行链路参照信号来测定传播路径的估计值、信道的质量等,并输出至复用分离部3055以及上级层处理部301。
发送部307按照从控制部303输入的控制信号来生成下行链路参照信号,对从上级层处理部301输入的HARQ指示、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下行链路数据进行编码以及调制,对PHICH、PDCCH、EPDCCH、PDSCH、以及下行链路参照信号进行复用,并经由收发天线部309而向终端装置1 发送信号。
编码部3071对从上级层处理部301输入的HARQ指示、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以及下行链路数据进行块编码、卷积编码、Turbo编码等预先规定的编码方式来进行编码,或者利用无线资源控制部3011所决定的编码方式来进行编码。调制部3073以BPSK、QPSK、16QAM、64QAM等预先规定的调制方式、或者无线资源控制部3011决定出的调制方式,对从编码部3071输入的编码比特进行调制。
下行链路参照信号生成部3079基于用于识别基站装置3的物理层小区标识符(PCI)等,将以预先规定的规则所求出的、终端装置1为已知的序列生成为下行链路参照信号。复用部3075对被调制后的各信道的调制符号和所生成的下行链路参照信号进行复用。即,复用部3075将被调制后的各信道的调制符号和所生成的下行链路参照信号配置给资源元素。
无线发送部3077对被复用后的调制符号等进行逆快速傅里叶变换 (InverseFast Fourier Transform:IFFT),生成OFDM符号,对于所生成的OFDM符号附加CP,生成基带的数字信号,将基带的数字信号变换为模拟信号,利用低通滤波器除去多余的频率分量,向上转换(up convert) 为载波频率,进行功率放大,并输出至收发天线部309来进行发送。
本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1是与其他终端装置1以及基站装置3 (EUTRAN)进行通信的终端装置1,具备接收部105,其从所述基站装置3接收:表示针对向所述其他终端装置1发送的D2D信号的循环前缀的长度的信息、以及表示针对向所述基站装置3发送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循环前缀的长度的信息。
本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1具备:发送部107,其在向所述基站装置3 发送的上行链路信号和向所述其他终端装置1发送的D2D信号在相同的小区内同时产生的情况下,至少基于向所述基站装置3发送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发送定时和向所述其他终端装置1发送的D2D信号的发送定时是否相同、以及/或者、针对向所述基站装置3发送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循环前缀的长度和向所述其他终端装置1发送的D2D信号的循环前缀的长度是否相同,来决定是发送向所述基站装置3发送的上行链路信号和向所述其他终端装置1发送的D2D信号的两者、还是发送向所述基站装置3发送的上行链路信号和向所述其他终端装置1发送的D2D信号的任意一者。
上述的发送部107也可以当向所述基站装置3发送的上行链路信号和向所述其他终端装置1发送的D2D信号在不同的小区内同时产生的情况下,发送向所述基站装置3发送的上行链路信号和向所述其他终端装置1 发送的D2D信号的两者。
上述的发送部107也可以当向所述基站装置3发送的上行链路信号和向所述其他终端装置1发送的D2D信号在不同的小区内同时产生的情况下,发送向所述基站装置3发送的上行链路信号和向所述其他终端装置1 发送的D2D信号的任意一者。
本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1具备:D2D控制部1015,其在与PTAG关联的TA定时器已到期的情况下,使与向所述其他终端装置1的发送处理关联的所有HARQ缓冲器转储清除。
上述的D2D控制部1015在与PTAG关联的TA定时器已到期的情况下,使与来自所述其他终端装置1的接收处理关联的所有软缓冲器转储清除。
上述的D2D控制部1015在与PTAG关联的TA定时器已到期的情况下,将与所述其他终端装置1的通信(D2D通信以及ProSe-assisted WLAN 直接通信)停止/切断。
上述的发送部107在与PTAG关联的TA定时器未运行的情况下,不向所述其他终端装置1发送D2D信号。
上述的D2D控制部1015在与STAG关联的TA定时器已到期的情况下,针对属于STAG的所有服务小区,使与向所述其他终端装置1的发送处理关联的所有HARO缓冲器转储清除。
上述的D2D控制部1015在与STAG关联的TA定时器已到期的情况下,针对属于STAG的所有服务小区,使与来自所述其他终端装置1的接收处理关联的所有软缓冲器转储清除。
上述的D2D控制部1015在与STAG关联的TA定时器已到期的情况下,在属于STAG的所有服务小区内,将与所述其他终端装置1的通信 (D2D通信以及ProSe-assisted WLAN直接通信)停止/切断。
上述的发送部107在与STAG关联的TA定时器未运行的情况下,在与所述STAG关联的D2D资源中,不向所述其他终端装置1发送D2D信号。
上述的D2D控制部1015在MAC层中将终端装置1间的通信的功能激活以及停用。
上述的D2D控制部1015基于来自用户或者应用的输入,将所述终端装置1间的通信的功能激活以及停用。
上述的D2D控制部1015基于从基站装置3接收到的D2D指令(信息),将所述终端装置1间的通信的功能激活或者停用。
上述的发送部107以PUSCH或者PUCCH将针对包含所述D2D指令 (信息)的传输块的ACK发送至所述基站装置3。
上述的发送部107将表示已激活所述终端装置1间的通信的功能的信息发送至所述基站装置3。
上述的发送部107将表示已停用所述终端装置1间的通信的功能的信息发送至所述基站装置3。
上述的D2D控制部1015在将所述终端装置1间的通信的功能激活或者重新激活时将定时器启动或者重新启动,在所述定时器已到期的情况下,将所述终端装置1间的通信的功能停用。
上述的D2D控制部1015在所述终端装置1间的通信的功能被停用的情况下,使与向所述其他终端装置1的发送处理关联的所有HARQ缓冲器转储清除。
上述的D2D控制部1015在所述终端装置1间的通信的功能被停用的情况下,使与来自所述其他终端装置1的接收处理关联的所有软缓冲器转储清除。
本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1在所述终端装置1间的通信的功能被激活的情况下,能够进行所述终端装置1间的通信,并且能够开始。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1在所述终端装置1间的通信的功能被停用的情况下,不进行所述终端装置1间的通信,并且不开始。
上述的接收部105在所述终端装置1间的通信的功能被停用的情况下,不进行来自所述其他终端装置1的D2D信号的接收处理以及监控。上述的接收部105可以在所述终端装置1间的通信的功能被激活的情况下进行来自所述其他终端装置1的D2D信号的接收处理以及监控。
上述的发送部107在所述终端装置1间的通信的功能被停用的情况下,不进行D2D信号向所述其他终端装置1的发送处理。上述的发送部 107可以在所述终端装置1间的通信的功能被激活的情况下进行D2D信号向所述其他终端装置1的发送处理。
上述的发送部107将与其他终端装置1的通信的功能关联的信息发送至所述基站装置3。与所述其他终端装置1的通信功能关联的信息包含信息(G1)~(G17)的一部分或者全部。
与所述其他终端装置1的通信功能关联的信息包含:表示所述终端装置1所支持的无线LAN的标准的信息。
与所述其他终端装置1的通信功能关联的信息包含:表示所述终端装置1是否具有同时进行与所述基站装置3的通信以及无线LAN直接通信的能力的信息。
与所述其他终端装置1的通信功能关联的信息包含:表示所述终端装置1是否具有同时进行与某小区内的所述基站装置3的通信以及与所述某小区内的其他终端装置1的通信的能力的信息。
与所述其他终端装置1的通信功能关联的信息包含:表示所述终端装置1是否具有同时进行与某小区内的所述基站装置3的通信以及与其他小区内的其他终端装置1的通信的能力的信息。
上述的发送部将与其他终端装置1的通信路径相关的信息发送至所述基站装置3。与所述其他终端装置1的通信路径相关的信息包含信息 (I1)~(I42)的一部分或者全部。
与所述其他终端装置1的通信路径相关的信息包含:表示用于与所述其他终端装置1的通信的资源的信息。
与所述其他终端装置1的通信路径相关的信息包含:表示用于与所述其他终端装置1的通信的频段的信息。
与所述其他终端装置1的通信路径相关的信息包含:表示用于与所述其他终端装置1的通信的小区的信息。
与所述其他终端装置1的通信路径相关的信息包含:表示用于与所述其他终端装置1的通信的子帧的信息。
与所述其他终端装置1的通信路径相关的信息包含:表示向所述其他终端装置1发送的信号的CP长度的信息。
与所述其他终端装置1的通信路径相关的信息包含:表示是否与所述其他终端装置1进行无线LAN通信的信息。
与所述其他终端装置1的通信路径相关的信息包含:表示向所述其他终端装置1发送的业务的量的信息。
与所述其他终端装置1的通信路径相关的信息包含:表示从所述其他终端装置1接收到的业务的量的信息。
与所述其他终端装置1的通信路径相关的信息包含与所述其他终端装置1的通信路径中的QoS相关的信息。
本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3是和与其他终端装置1进行通信的终端装置 1相通信的基站装置3,具备发送部307,其向所述终端装置1发送:表示针对所述终端装置1向所述其他终端装置1发送的信号的循环前缀的长度的信息、表示针对所述终端装置1向所述基站装置3发送的信号的循环前缀的长度的信息、与所述其他终端装置1的通信的功能关联的信息、与所述其他终端装置1的通信路径相关的信息、指示所述终端装置1间的通信的功能的激活的信息、以及指示所述终端装置1间的通信的功能的停用的信息。
本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3具备接收部305,其从所述终端装置1接收表示所述终端装置1已激活所述终端装置1间的通信的功能的信息、以及表示已停用所述终端装置1间的通信的功能的信息。
上述的接收部305以PUSCH或者PUCCH从所述终端装置1接收:针对包含对所述终端装置1间的通信的功能的激活进行指示的信息的传输块的ACK、以及针对包含对所述终端装置1间的通信的功能的停用进行指示的信息的传输块的ACK。
由此,能够在终端装置1间高效地进行D2D。此外,基站装置3能够利用蜂窝链路来高效地控制终端装置1间的D2D。
(1)这样,本发明第1形态为一种终端装置,与EUTRAN(Evolved Universal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络)进行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装置具备:接收部,其基于所述 EUTRAN中的同步信号来检测下行链路的帧定时,并从所述EUTRAN的基站装置接收TA(Timing Advance;定时超前)指令;和发送部,其在至少基于所述下行链路的帧定时以及所述TA指令的值的定时,将所述 EUTRAN中的上行链路的信号发送给所述EUTRAN的基站装置,并在相同的所述定时将终端装置间的信号发送给其他终端装置。
(2)此外,本发明的第2形态为上述(1)所记载的终端装置,其中,所述发送部基于所述TA指令的接收来启动TA定时器,并且在所述TA 定时器已到期的情况下不发送所述终端装置间的信号。
(3)此外,本发明的第3形态为上述(1)或者(2)所记载的终端装置,其中,所述发送部向所述其他终端装置通知所述终端装置已与所述 EUTRAN的小区同步。
(4)此外,本发明的第4形态为上述(1)至(3)任一项所记载的终端装置,其中,所述发送部向所述其他终端装置通知与所述下行链路的帧定时以及所述终端装置间的信号的发送定时之差相关的信息。
(5)此外,本发明的第5形态为上述(1)所记载的终端装置,其中,在以属于TAG(TimingAdvance Group;定时超前组)的小区的资源向所述其他终端装置发送所述终端装置间的信号的情况下,发送所述终端装置间的信号的定时至少基于所述小区内的所述下行链路的帧定时,在以不属于任何TAG的小区的资源向其他终端装置发送所述终端装置间的信号的情况下,发送所述终端装置间的信号的定时不基于所述小区内的所述下行链路的帧定时。
(6)此外,本发明的第6的形态为上述(5)所记载的终端装置,其中,在以所述不属于任何TAG的小区的资源向所述其他终端装置发送所述终端装置间的信号的情况下,发送所述终端装置间的信号的定时基于从所述其他终端装置接收到的所述终端装置间的信号。
在与本发明相关的基站装置3以及终端装置1中动作的程序可以是控制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等以实现与本发明相关的上述实施方式的功能的程序(使计算机发挥功能的程序)。而且,这些装置中处理的信息,在其处理时被暂时性地蓄积至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然后保存在Flash 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等的各种ROM、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中,
根据需要由CPU读出,进行修正、写入。
另外,也可以由计算机来实现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装置1、基站装置3的一部分。在此情况下,可以将用于实现该控制功能的程序记录在计算机可读的记录介质中,通过使计算机系统读入并执行该记录介质中记录的程序,由此来实现。
另外,这里提及的“计算机系统”是内置于终端装置1或基站装置3 的计算机系统,包含OS、外围设备等的硬件。此外,“计算机可读的记录介质”是指软盘、光磁盘、ROM、CD-ROM等可移动介质、计算机系统中所内置的硬盘等存储装置。
进而,“计算机可读的记录介质”包含:如经由因特网等的网络或电话线路等的通信线路来发送程序的情况下的通信线那样,在短时间内动态地保持程序的介质;如成为此时的服务器、客户端的计算机系统内部的易失性存储器那样,将程序保持一定时间的介质。此外,上述程序可用于实现前述的功能的一部分,进而也可以通过与已经记录在计算机系统中的程序的组合来实现前述的功能。
此外,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基站装置3也能够作为由多个装置构成的集合体(装置组)来实现。构成装置组的各个装置可以具备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关的基站装置3的各功能或者各功能块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作为装置组,主要具有基站装置3的大致的各功能或者各功能块即可。此外,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关的终端装置1也可以与作为集合体的基站装置进行通信。
此外,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基站装置3可以为EUTRAN(Evolved Universal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络)。此外,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基站装置3可以具有针对eNodeB的上级节点的功能的一部分或者全部。
此外,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装置1、基站装置3的一部分或全部,既可以作为典型性集成电路即LSI来实现,也可以作为芯片组来实现。终端装置1、基站装置3的各功能块既可以单独芯片化,也可以集成一部分或全部来芯片化。此外,集成电路化的方法并不限于LSI,也可以通过专用电路或通用处理器来实现。此外,在伴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进步而出现了取代LSI的集成电路化的技术的情况下,也可以利用基于该技术的集成电路。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通信装置的一例,虽然记载了终端装置,但本申请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能够应用于设置在室内外的放置型、或者不可动型的电子设备、例如AV设备、厨房设备、清扫·洗涤设备、空调设备、办公设备、自动售卖机、其他生活设备等的终端装置或通信装置。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述,但具体构成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也包含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的设计变更等。此外,本发明在技术方案所示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关于适当组合不同的实施方式分别公开的技术手段而获得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此外,也包含对于上述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要素在起到同样效果的要素彼此之间进行置换而得到的构成。
符号说明
1(1A、1B、1C) 终端装置
3 基站装置
101 上级层处理部
103 控制部
105 接收部
107 发送部
109 收发天线部
301 上级层处理部
303 控制部
305 接收部
307 发送部
309 收发天线部
1011 无线资源控制部
1013 调度信息解释部
1015 D2D控制部
3011 无线资源控制部
3013 调度部
3015 D2D控制部

Claims (9)

1.一种终端装置,与网络进行通信,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装置具备:
接收部,其在下行链路中接收定时超前TA指令;和
发送部,其在上行链路的子帧中执行探测参考信号的发送,在第一子帧中执行第一物理信道的发送,
所述第一物理信道与第一通信模式关联,在该第一通信模式下,所述终端装置能够与其他终端装置相互直接通信,
在载波频率下的某编号的所述上行链路子帧中发送所述探测参考信号的情况下,
除了具有与所述探测参考信号的循环前缀长度相同的循环前缀长度的所述第一物理信道的发送之外,在所述载波频率下的所述某编号的第一子帧中不执行所述第一物理信道的发送,
所述第一物理信道的发送定时基于接收到的所述TA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部接收:
在所述下行链路中表示针对所述第一物理信道的所述循环前缀长度的信息;和
表示针对所述探测参考信号的所述循环前缀长度的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某编号的所述上行链路的子帧与所述某编号的所述第一子帧在时间上重叠。
4.一种通信方法,被用于与网络进行通信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方法包括:
接收过程,在下行链路中接收定时超前TA指令;和
发送过程,在上行链路的子帧中执行探测参考信号的发送,在第一子帧中执行第一物理信道的发送,
所述第一物理信道与第一通信模式关联,在该第一通信模式下,所述终端装置能够与其他终端装置相互直接通信,
在载波频率下的某编号的所述上行链路子帧中发送所述探测参考信号的情况下,
除了具有与所述探测参考信号的循环前缀长度相同的循环前缀长度的所述第一物理信道的发送之外,在所述载波频率下的所述某编号的第一子帧中不执行所述第一物理信道的发送,
所述第一物理信道的发送定时基于接收到的所述TA指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接收过程中接收:
在所述下行链路中表示针对所述第一物理信道的所述循环前缀长度的信息;和
表示针对所述探测参考信号的所述循环前缀长度的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某编号的所述上行链路的子帧与所述某编号的所述第一子帧在时间上重叠。
7.一种集成电路,被用于与网络进行通信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成电路用于执行:
接收步骤,在下行链路中接收定时超前TA指令;和
发送步骤,在上行链路的子帧中执行探测参考信号的发送,在第一子帧中执行第一物理信道的发送,
所述第一物理信道与第一通信模式关联,在该第一通信模式下,所述终端装置能够与其他终端装置相互直接通信,
在载波频率下的某编号的所述上行链路子帧中发送所述探测参考信号的情况下,
除了具有与所述探测参考信号的循环前缀长度相同的循环前缀长度的所述第一物理信道的发送之外,在所述载波频率下的所述某编号的第一子帧中不执行所述第一物理信道的发送,
所述第一物理信道的发送定时基于接收到的所述TA指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接收步骤中接收:
在所述下行链路中表示针对所述第一物理信道的所述循环前缀长度的信息;和
表示针对所述探测参考信号的所述循环前缀长度的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某编号的所述上行链路的子帧与所述某编号的所述第一子帧在时间上重叠。
CN201480044051.2A 2013-08-06 2014-07-31 终端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Active CN1054536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63098 2013-08-06
JP2013-163098 2013-08-06
PCT/JP2014/070211 WO2015019940A1 (ja) 2013-08-06 2014-07-31 端末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53627A CN105453627A (zh) 2016-03-30
CN105453627B true CN105453627B (zh) 2019-10-15

Family

ID=524612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44051.2A Active CN105453627B (zh) 2013-08-06 2014-07-31 终端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015763B2 (zh)
JP (1) JP6201269B2 (zh)
CN (1) CN105453627B (zh)
WO (1) WO201501994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24960B (zh) * 2014-01-24 2022-09-06 索尼公司 用于进行设备到设备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和方法
KR102067949B1 (ko) * 2014-04-18 2020-01-17 노키아 테크놀로지스 오와이 인터-오퍼레이터 디바이스간 동작
WO2016142974A1 (ja) * 2015-03-06 2016-09-1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近接サービス通信のための装置及び方法
JP6597772B2 (ja) 2015-03-30 2019-10-3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端末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WO2016163430A1 (ja) 2015-04-10 2016-10-13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端末及び制御方法
EP3370473B1 (en) 2015-10-26 2021-01-2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direct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rmi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CN107690183A (zh) * 2016-08-05 2018-02-13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0679103B (zh) * 2017-04-03 2022-09-06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Uci资源确定
WO2019031998A1 (en) 2017-08-11 2019-02-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ORDER INFORMATION CODE RATE
CN111770041B (zh) 2019-03-30 2023-0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压缩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75630A1 (en) * 2010-12-08 2012-06-14 Nokia Corporation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scenario
CN102685912A (zh) * 2011-03-17 2012-09-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方法和系统
WO2012157416A1 (ja) * 2011-05-19 2012-11-22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方法
CN103108405A (zh) * 2011-11-15 2013-05-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和系统
WO2013067686A1 (en) * 2011-11-08 2013-05-16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2d transmiss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94168A (ja) 1995-04-21 1996-11-05 Casio Comput Co Ltd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通信端末
US8504052B2 (en) * 2010-05-06 2013-08-06 Nokia Corporation Measurements and fast power adjustments in D2D communications
US10039121B2 (en) * 2012-06-22 2018-07-31 Lg Electronics Inc. Scheduling method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and apparatus for same
CN104782067B (zh) * 2012-11-06 2017-11-28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ES2885127T3 (es) * 2012-12-13 2021-12-13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Diseño de canal físico para D2D asistido por red
CN104871614B (zh) * 2012-12-21 2019-04-16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设备对设备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US9820287B2 (en) * 2013-02-12 2017-11-14 Kyocera Corpo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directed to assignment of radio resources and reporting pathloss of D2D communications
US9232488B2 (en) * 2013-04-01 2016-01-05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Aligning timing for direct communications
US10136442B2 (en) * 2013-04-19 2018-11-2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686043B2 (en) * 2013-05-21 2017-06-2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methods and associ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s for use in OFDM-based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5453463B (zh) * 2013-08-05 2018-04-03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从装置对装置终端发送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EP3614639B1 (en) * 2014-04-30 2023-05-3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evice-to-devic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sam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75630A1 (en) * 2010-12-08 2012-06-14 Nokia Corporation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scenario
CN102685912A (zh) * 2011-03-17 2012-09-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方法和系统
WO2012157416A1 (ja) * 2011-05-19 2012-11-22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方法
WO2013067686A1 (en) * 2011-11-08 2013-05-16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2d transmission
CN103108405A (zh) * 2011-11-15 2013-05-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2D for LTE Proximity Services: Overview;Ericsson, ST-Ericsson;《3GPP TSG-RAN WG1 #73,R1-132028》;20130520;第2-5节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183212A1 (en) 2016-06-23
JPWO2015019940A1 (ja) 2017-03-02
CN105453627A (zh) 2016-03-30
US10015763B2 (en) 2018-07-03
JP6201269B2 (ja) 2017-09-27
WO2015019940A1 (ja) 2015-0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53626B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JP6676224B1 (ja) 狭帯域通信のための狭帯域時分割複信フレーム構造
CN105453627B (zh) 终端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05393624B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06664548B (zh) 移动台装置以及基站装置
KR20190119065A (ko) 초고신뢰 저-레이턴시 통신 표시 채널화 설계들
TW201836313A (zh) 用於窄頻通訊的窄頻分時雙工訊框結構
JP6187921B2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JP7398458B2 (ja) Cot中で選択されるcoresetのサブセットのシグナリング
JP6635267B2 (ja) 端末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JP6340653B2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06576333B (zh) 终端装置、集成电路以及通信方法
JPWO2016017621A1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JPWO2016017672A1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