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47915A - 一种车辆出入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辆出入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47915A
CN105447915A CN201510749861.4A CN201510749861A CN105447915A CN 105447915 A CN105447915 A CN 105447915A CN 201510749861 A CN201510749861 A CN 201510749861A CN 105447915 A CN105447915 A CN 1054479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uction coil
vehicle
ground induction
information
sen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4986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腾飞
张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iew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iew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iew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iew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74986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47915A/zh
Publication of CN1054479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479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BTICKET-ISSUING APPARATUS; FARE-REGISTERING APPARATUS; FRANKING APPARATUS
    • G07B15/00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collecting fares, tolls or entrance fees at one or more control points
    • G07B15/02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collecting fares, tolls or entrance fees at one or more control points taking into account a variable factor such as distance or time, e.g. for passenger transport, parking systems or car rental systems
    • G07B15/04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collecting fares, tolls or entrance fees at one or more control points taking into account a variable factor such as distance or time, e.g. for passenger transport, parking systems or car rental systems comprising devices to free a barrier, turnstile,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Fina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ices For Checking Fares Or Tickets At Control Point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辆出入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地感线圈感应到车辆压过的信息,所述地感线圈包括第一地感线圈和第二地感线圈;判断所述信息是否为所述第一地感线圈或第二地感线圈感应到车辆压过的信息;如果判定所述信息是所述第一地感线圈或第二地感线圈感应到车辆压过的信息,则确定所述车辆为第一类车辆,提示管理员对所述第一类车辆的出入进行管理。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地感线圈感应到车辆压过的信息,来确定车辆的类型(即是两个轮子的车辆),然后根据车辆的类型进入相应的人工发卡收费管理流程,从而实现了对摩托车或电动自行车这类车辆的收费管理。

Description

一种车辆出入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识别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出入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经济的不断发展,汽车、摩托车、电动车等开始普及家庭,大量车辆的出入为停车管理带来了不便。现有技术中,常通过智能识别技术对汽车的出入进行管理,而由于该智能识别技术不能对摩托车和电动车这类车辆的车牌进行识别,所以不能对这类车辆进行收费管理。
如何对这类车辆进行管理,是目前有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出入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不能对摩托车和电动车这类车辆的车牌进行识别,导致不能对这类车辆进行有效管理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出入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地感线圈感应到车辆压过的信息,所述地感线圈包括第一地感线圈和第二地感线圈;
判断所述信息是否为所述第一地感线圈或第二地感线圈感应到车辆压过的信息;
如果判定所述信息是所述第一地感线圈或第二地感线圈感应到车辆压过的信息,则确定所述车辆为第一类车辆,提示管理员对所述第一类车辆的出入进行管理。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出入管理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地感线圈感应到车辆压过的信息,所述地感线圈包括第一地感线圈和第二地感线圈;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信息是否为所述第一地感线圈或第二地感线圈感应到车辆压过的信息;
第一管理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判定所述信息是所述第一地感线圈或第二地感线圈感应到车辆压过的信息时,确定所述车辆为第一类车辆,提示管理员对所述第一类车辆的出入进行管理。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出入管理设备,包括:
处理器,以及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获取地感线圈感应到车辆压过的信息,所述地感线圈包括第一地感线圈和第二地感线圈;
判断所述信息是否为所述第一地感线圈或第二地感线圈感应到车辆压过的信息;
如果判定所述信息是所述第一地感线圈或第二地感线圈感应到车辆压过的信息,则确定所述车辆为第一类车辆,提示管理员对所述第一类车辆的出入进行管理。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出入管理系统,包括:车辆出入管理设备,第一地感线圈和第二地感线圈,其中,所述车辆出入管理设备分别与所述第一地感线圈和第二地感线圈连接,其中,所述车辆出入管理设备包括:
处理器,以及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获取地感线圈感应到车辆压过的信息,所述地感线圈包括第一地感线圈和第二地感线圈;
判断所述信息是否为所述第一地感线圈或第二地感线圈感应到车辆压过的信息;
如果判定所述信息是所述第一地感线圈或第二地感线圈感应到车辆压过的信息,则确定所述车辆为第一类车辆,提示管理员对所述第一类车辆的出入进行管理。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获取地感线圈感应到车辆压过的信息,来确定车辆的类型,如果是四个轮子的车辆(比如汽车),还是两个轮子的车辆(比如摩托车),如果是汽车,则进入不停车收费管理或刷卡收费管理;如果是摩托车,则进入人工发开收费管理,从而实现了对摩托车或电动自行车这类车辆的收费管理。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为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出入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出入管理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车辆出入管理装置所在设备的一种硬件结构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车辆出入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车辆出入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车辆出入管理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车辆出入管理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获取地感线圈感应到车辆压过的信息,所述地感线圈包括第一地感线圈和第二地感线圈;
该步骤中,地感线圈可以是一个震荡电路,当有车辆经过地感线圈时,地感线圈就会发生变化,即检测到有车辆经过的信息,并上传一个信息(也可以称为信号,下同),该信息可以发送给服务器,也可以发送给车辆出入管理设备等。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地感线圈是并列的两个地感线圈,两个并列线圈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需要来设定。在理想状况下(不考虑一切环境因素的影响),地感线圈的设定只考虑面积的大小(或周长)和匝数,可以不考虑导线的材质。但在实际工程中,需要考虑线导线的机械强度和高低温抗老化问题,当然,在某些环境恶劣的地方还必须考虑耐酸碱腐蚀问题。
比如,当有汽车经过地感线圈时,两个地感线圈几乎会同时检测到有车辆经过的信息,然后上报该信息;再比如,当有电动自行车或摩托车经过地感线圈时,假如该摩托车或电动自行车正好经过其中的一个地感线圈,此时,只有这个地感线圈检测到有车辆经过的信息,然后将该信息上报到上级设备,起其中,上级设备可以是服务器或车辆出入管理设备等相应设备。
步骤102:判断所述信息是否为所述第一地感线圈或第二地感线圈感应到车辆压过的信息;
该步骤中,服务器或车辆出入管理设备等相应设备接收到该信息后,判断所述信息是所述第一地感线圈或第二地感线圈发送的信息,还是所述第一地感线圈和第二地感线圈发送的信息;其中,一种判断方式为:
判断获取到所述第一地感线圈和第二地感线圈感应到车辆压过的信息的时间差值是否小于预设阈值;如果小于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信息是所述第一地感线圈和第二地感线圈感应到车辆压过的信息;否则,确定所述信息是第一地感线圈或第二地感线圈感应到车辆压过的信息。
也就是说,车辆压过地感线圈时,地感线圈会上传一个信号,假设车辆同时压过两个地感线圈时,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差会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为了便于描述,设定一个阈值,如果接收到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差小于阈值,则认为是同时接收到这两个信号,则说明两个地感线圈同时感应到车辆压过的信息,即判定为第二类车辆(比如汽车)通过地感线圈。所以每当接收到一个信号时,就需要将该信号与上一个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时间差的计算,以此来判断经过地感线圈的车辆类型。
当然,需要说明的,如果摩托车这类车辆从两个地感线圈的中间驶过,这两个地感线圈可能都感应不到,也不会上传信号,所以,这种情况需要管理员进行人工发卡收费管理。
步骤103:如果判定所述信息是所述第一地感线圈或第二地感线圈感应到车辆压过的信息,则确定所述车辆为第一类车辆,提示管理员对所述第一类车辆的出入进行管理。
本实施例中,第一类车辆可以包括:只有两个轮的车辆,比如,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等等。
也就是说,服务器或车辆出入管理设备在确定所述车辆为第一类车辆后,需要提示管理员对所述第一类车辆的出入进行人工发卡收费管理,然后抬杆放行,比如摩托车进入停车场时,需要管理员执行发卡收费管理流程,然后,抬杆放行等。而发卡收费流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已是熟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地感线圈感应到车辆压过的信息,来确定车辆的类型(即是两个轮子的车辆),然后根据车辆的类型进入相应的人工发卡收费管理流程,从而实现了对摩托车或电动自行车这类车辆的收费管理。
还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出入管理方法的另一流程图,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201:获取地感线圈感应到车辆压过的信息,所述地感线圈包括第一地感线圈和第二地感线圈;
该步骤与步骤101同,具体详见步骤101,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202:判断所述信息是第一地感线圈或第二地感线圈感应到车辆压过的信息,还是所述第一地感线圈和第二地感线圈感应到车辆压过的信息;
其中一种判断信息的方式详见上述,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203:如果判定所述信息为所述第一地感线圈或第二地感线圈感应到车辆压过的信息,则确定所述车辆为第一类车辆,提示管理员对所述第一类车辆的出入进行人工发卡收费管理;
该步骤与步骤103同,具体详见步骤103,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204:如果判定所述信息为所述第一地感线圈和第二地感线圈同时感应到车辆压过的信息,则确定所述车辆为第二类车辆,对所述第二类车辆的出入进行不停车收费管理或刷卡收费管理。
该步骤中,第二类车辆通常为四个轮子的车辆,比如,小汽车,轿车等。
如果确定该车辆为小汽车这类车辆,则对所述第二类车辆的出入进行不停车收费管理或刷卡收费管理。
其中,不停车收费管理或刷卡收费管理,主要是在确定车辆为汽车时,触发摄像机抓拍车牌号码和车体特征,并与存储的该车辆信息进行对比,如比对成功,则抬杆放行。其具体的处理过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已是熟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地感线圈感应到车辆压过的信息,来确定车辆的类型,如果是四个轮子的车辆(比如汽车),还是两个轮子的车辆(比如摩托车),如果是汽车,则进入不停车收费管理或刷卡收费管理;如果是摩托车,则进入人工收费流程,从而实现了对摩托车或电动自行车这类车辆的收费管理。
与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车辆出入管理方法的实施例相对应,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出入管理装置、车辆出入管理设备及车辆出入识别系统的实施例。
本申请提供的车辆出入管理装置的实施例可以应用在各种计算设备上,装置实施例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或者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实现。以软件实现为例,作为一个逻辑意义上的装置,是通过其所在设备的处理器将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读取到内存中运行形成的。从硬件层面而言,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车辆出入管理装置所在设备的一种硬件结构图,除了图3所示的处理器、内存、网络接口、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之外,实施例中装置所在的设备通常根据该设备的实际功能,还可以包括其他硬件,不再一一示出。其中,
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获取地感线圈感应到车辆压过的信息,所述地感线圈包括第一地感线圈和第二地感线圈;
判断所述信息是否为所述第一地感线圈或第二地感线圈感应到车辆压过的信息;
如果判定所述信息是所述第一地感线圈或第二地感线圈感应到车辆压过的信息,则确定所述车辆为第一类车辆,提示管理员对所述第一类车辆的出入进行管理。
在另一实施例中,处理器在判定所述信息是所述第一地感线圈和第二地感线圈感应到车辆压过的信息,则确定所述车辆为第二类车辆,对所述第二类车辆的出入进行不停车收费管理或刷卡收费管理。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判断所述信息是否为所述第一地感线圈或第二地感线圈感应到车辆压过的信息,包括:
判断获取到所述第一地感线圈和第二地感线圈感应到车辆压过的信息的时间差值是否小于预设阈值;如果小于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信息是所述第一地感线圈和第二地感线圈感应到车辆压过的信息;否则,确定所述信息是第一地感线圈或第二地感线圈感应到车辆压过的信息。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提示管理员对所述第一类车辆的出入进行管理包括:提示管理员对所述第一类车辆的出入进行人工发卡收费管理;
所述对所述第二类车辆的出入进行管理包括:对所述第二类车辆的出入进行不停车收费管理或刷卡收费管理。
还请参阅图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出入管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车辆出入管理设备41,第一地感线圈42和第二地感线圈43,其中,所述车辆出入管理设备41分别与所述第一地感线圈42和第二地感线圈43连接,所述第一地感线圈42和第二地感线圈43并行排列,其中,所述车辆出入管理设备41包括:
处理器,以及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图中未示);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获取地感线圈感应到车辆压过的信息,所述地感线圈包括第一地感线圈和第二地感线圈;
判断所述信息是否为所述第一地感线圈或第二地感线圈感应到车辆压过的信息;
如果判定所述信息是所述第一地感线圈或第二地感线圈感应到车辆压过的信息,则确定所述车辆为第一类车辆,提示管理员对所述第一类车辆的出入进行管理。
其中,所述车辆出入管理设备具体详见上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如果判定所述信息是所述第一地感线圈和第二地感线圈感应到车辆压过的信息,则确定所述车辆为第二类车辆,对所述第二类车辆的出入进行管理。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判断所述信息是否为所述第一地感线圈或第二地感线圈感应到车辆压过的信息,包括:
判断获取到所述第一地感线圈和第二地感线圈感应到车辆压过的信息的时间差值是否小于预设阈值;如果小于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信息是所述第一地感线圈和第二地感线圈感应到车辆压过的信息;否则,确定所述信息是第一地感线圈或第二地感线圈感应到车辆压过的信息。
还请参阅图5,为本申请提供一种的车辆出入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装置包括:获取单元51、判断单元52和第一管理单元53,其中,
获取单元51,用于获取地感线圈感应到车辆压过的信息,所述地感线圈包括第一地感线圈和第二地感线圈;
判断单元52,用于判断所述信息是否为所述第一地感线圈或第二地感线圈感应到车辆压过的信息;
第一管理单元53,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52判定所述信息是所述第一地感线圈或第二地感线圈感应到车辆压过的信息时,确定所述车辆为第一类车辆,提示管理员对所述第一类车辆的出入进行管理。
可选的,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管理单元61,其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
第二管理单元61,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52判定所述信息是所述第一地感线圈和第二地感线圈感应到车辆压过的信息时,确定所述车辆为第二类车辆,对所述第二类车辆的出入进行管理。
可选的,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判断单元52包括:判断子单元、第一确定单元和第二确定单元(图中未示),其中,
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获取到所述第一地感线圈和第二地感线圈感应到车辆压过的信息的时间差值是否小于预设阈值;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子单元判断所述时间差值小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信息是所述第一地感线圈和第二地感线圈感应到车辆压过的信息;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子单元判断所述时间差值大于等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信息是第一地感线圈或第二地感线圈感应到车辆压过的信息。
可选的,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理单元提示管理员对所述第一类车辆的出入进行管理包括:提示管理员对所述第一类车辆的出入进行人工发卡收费管理;
所述第二管理单元对所述第二类车辆的出入进行管理包括:对所述第二类车辆的出入进行不停车收费管理或刷卡收费管理。
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出入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均可以适应于小区停车场,路口收费等场景。
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地感线圈感应到车辆压过的信息,来确定车辆的类型,如果是四个轮子的车辆(比如汽车),还是两个轮子的车辆(比如摩托车),如果是汽车,则进入不停车收费管理或刷卡收费管理;如果是摩托车,则进入人工发开收费流程,从而实现了对摩托车或电动自行车这类车辆的收费管理。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车辆出入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地感线圈感应到车辆压过的信息,所述地感线圈包括第一地感线圈和第二地感线圈;
判断所述信息是否为所述第一地感线圈或第二地感线圈感应到车辆压过的信息;
如果判定所述信息是所述第一地感线圈或第二地感线圈感应到车辆压过的信息,则确定所述车辆为第一类车辆,提示管理员对所述第一类车辆的出入进行管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判定所述信息是所述第一地感线圈和第二地感线圈感应到车辆压过的信息,则确定所述车辆为第二类车辆,对所述第二类车辆的出入进行管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信息是否为所述第一地感线圈或第二地感线圈感应到车辆压过的信息,包括:
判断获取到所述第一地感线圈和第二地感线圈感应到车辆压过的信息的时间差值是否小于预设阈值;如果小于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信息是所述第一地感线圈和第二地感线圈感应到车辆压过的信息;否则,确定所述信息是第一地感线圈或第二地感线圈感应到车辆压过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提示管理员对所述第一类车辆的出入进行管理包括:提示管理员对所述第一类车辆的出入进行人工发卡收费管理;
所述对所述第二类车辆的出入进行管理包括:对所述第二类车辆的出入进行不停车收费管理或刷卡收费管理。
5.一种车辆出入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地感线圈感应到车辆压过的信息,所述地感线圈包括第一地感线圈和第二地感线圈;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信息是否为所述第一地感线圈或第二地感线圈感应到车辆压过的信息;
第一管理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判定所述信息是所述第一地感线圈或第二地感线圈感应到车辆压过的信息时,确定所述车辆为第一类车辆,提示管理员对所述第一类车辆的出入进行管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管理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单元判定所述信息是所述第一地感线圈和第二地感线圈感应到车辆压过的信息时,确定所述车辆为第二类车辆,对所述第二类车辆的出入进行管理。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单元包括:
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获取到所述第一地感线圈和第二地感线圈感应到车辆压过的信息的时间差值是否小于预设阈值;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子单元判断所述时间差值小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信息是所述第一地感线圈和第二地感线圈感应到车辆压过的信息;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判断子单元判断所述时间差值大于等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信息是第一地感线圈或第二地感线圈感应到车辆压过的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管理单元提示管理员对所述第一类车辆的出入进行管理包括:提示管理员对所述第一类车辆的出入进行人工发卡收费管理;
所述第二管理单元对所述第二类车辆的出入进行管理包括:对所述第二类车辆的出入进行不停车收费管理或刷卡收费管理。
9.一种车辆出入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以及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获取地感线圈感应到车辆压过的信息,所述地感线圈包括第一地感线圈和第二地感线圈;
判断所述信息是否为所述第一地感线圈或第二地感线圈感应到车辆压过的信息;
如果判定所述信息是所述第一地感线圈或第二地感线圈感应到车辆压过的信息,则确定所述车辆为第一类车辆,提示管理员对所述第一类车辆的出入进行管理。
10.一种车辆出入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辆出入管理设备,第一地感线圈和第二地感线圈,其中,所述车辆出入管理设备分别与所述第一地感线圈和第二地感线圈连接,其中,所述车辆出入管理设备包括:
处理器,以及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获取地感线圈感应到车辆压过的信息,所述地感线圈包括第一地感线圈和第二地感线圈;
判断所述信息是否为所述第一地感线圈或第二地感线圈感应到车辆压过的信息;
如果判定所述信息是所述第一地感线圈或第二地感线圈感应到车辆压过的信息,则确定所述车辆为第一类车辆,提示管理员对所述第一类车辆的出入进行管理。
CN201510749861.4A 2015-11-06 2015-11-06 一种车辆出入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Pending CN1054479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49861.4A CN105447915A (zh) 2015-11-06 2015-11-06 一种车辆出入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49861.4A CN105447915A (zh) 2015-11-06 2015-11-06 一种车辆出入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47915A true CN105447915A (zh) 2016-03-30

Family

ID=55558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49861.4A Pending CN105447915A (zh) 2015-11-06 2015-11-06 一种车辆出入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4791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00575A (zh) * 2021-03-23 2021-04-23 成都宜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车辆进出场管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973154A (zh) * 2022-07-29 2022-08-30 成都宜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停车场的识别方法、系统和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82170A (en) * 1983-11-25 1987-07-2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Apparatus for collecting toll
CN1758287A (zh) * 2002-07-02 2006-04-12 株式会社东芝 收费公路上的卡处理系统与卡处理方法
CN101034497A (zh) * 2007-04-17 2007-09-12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实现机动车和自行车分类的方法和装置
CN200983207Y (zh) * 2006-12-19 2007-11-28 中交远洲交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交通信息采集仪
CN201392591Y (zh) * 2008-10-10 2010-01-27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便携式车型自动分类装置
CN201974943U (zh) * 2011-01-21 2011-09-14 北京万集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交通流量调查系统
CN103646553A (zh) * 2013-11-11 2014-03-19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道路交通流量调查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82170A (en) * 1983-11-25 1987-07-2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Apparatus for collecting toll
CN1758287A (zh) * 2002-07-02 2006-04-12 株式会社东芝 收费公路上的卡处理系统与卡处理方法
CN200983207Y (zh) * 2006-12-19 2007-11-28 中交远洲交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交通信息采集仪
CN101034497A (zh) * 2007-04-17 2007-09-12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实现机动车和自行车分类的方法和装置
CN201392591Y (zh) * 2008-10-10 2010-01-27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便携式车型自动分类装置
CN201974943U (zh) * 2011-01-21 2011-09-14 北京万集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交通流量调查系统
CN103646553A (zh) * 2013-11-11 2014-03-19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道路交通流量调查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00575A (zh) * 2021-03-23 2021-04-23 成都宜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车辆进出场管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973154A (zh) * 2022-07-29 2022-08-30 成都宜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停车场的识别方法、系统和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00500B (zh) 车辆信息数据采集装置及方法
CN106485801B (zh) 基于etc和车牌识别的车辆管理方法、装置及其系统
CN107256394A (zh) 驾驶员信息与车辆信息核验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N101097605B (zh) Etc电子不停车收费中的车辆身份识别系统
CN106910369B (zh) 路侧停车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3729629B (zh) Etc车道中车型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8986539A (zh) 停车管理系统、方法、车辆信息采集装置及管理服务器
CN108154708A (zh) 停车场管理方法、服务器、摄像机和终端设备
CN107305627A (zh) 一种车辆视频监控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CN102197280A (zh) 地点登记装置和地点登记方法
CN107301779A (zh) 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及检测设备
CN107578627A (zh) 一种基于rfid的路侧停车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05788010B (zh) 一种自由流不停车收费系统
CN112750220A (zh) 一种车辆故意逃费检测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8401427A (zh) 一种车辆周边环境分析方法、装置及车载设备
CN103606281A (zh) 一种智能停车场车辆进出行为检测方法
CN110232827A (zh) 自由流收费车型识别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374074A (zh) 停车场进出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0188591A (zh) 套牌车辆的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4299443A (zh) 基于低频有源射频识别技术的停车场车辆定位系统和方法
CN105447915A (zh) 一种车辆出入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N105354887A (zh) 交通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240269A (zh) 一种车辆告警及检测设备
CN103794051A (zh) 基于停车信息的套牌车辆检测系统及相应的检测方法
CN111507269B (zh) 车位状态的识别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33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