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43354B - 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43354B
CN105443354B CN201410453315.1A CN201410453315A CN105443354B CN 105443354 B CN105443354 B CN 105443354B CN 201410453315 A CN201410453315 A CN 201410453315A CN 105443354 B CN105443354 B CN 1054433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segment
piston
channel
cooling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5331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43354A (zh
Inventor
黄辉
胡余生
魏会军
崔中
黄建平
黄传顺
陈柱锦
梁苡铭
张建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Gree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Gree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Gree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Gree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45331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43354B/zh
Publication of CN1054433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433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433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433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包括:气缸,气缸具有活塞通道和绕活塞通道的周向设置的冷却腔,冷却腔位于活塞通道的压缩腔所在的一端,冷却腔的至少一部分与气缸的外表面连通;活塞,活塞滑动设置在活塞通道内,活塞将活塞通道分隔为有杆腔和无杆腔,无杆腔为压缩腔;供油部,供油部的出口端与冷却腔的进油口连通。由于气缸的冷却腔位于活塞通道的压缩腔所在的一端,因而供油部提供的油进入冷却腔内后能够吸收大量热,并将携带有大量热的油从冷却腔内排出,从而实现对气缸的直接冷却和对活塞的间接冷却,进而避免吸入气体被加热,保证了气体的吸入量,提高了压缩机的压缩效率。

Description

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压缩机。
背景技术
以直线式压缩机为例,电机驱动活塞在气缸内往复运动,实现气体的吸入、压缩和排出的过程。
当活塞反复压缩气体时会产生大量热,热量传给活塞和气缸会使活塞和气缸等零件温度上升,因而使气体吸入气缸内时被加热,从而降低了气体的吸入量,降低了压缩机的压缩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压缩机,以解决现有技术因压缩机零件温度升高而导致气体吸入量减少、压缩效率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包括:气缸,气缸具有活塞通道和绕活塞通道的周向设置的冷却腔,冷却腔位于活塞通道的压缩腔所在的一端,冷却腔的至少一部分与气缸的外表面连通;活塞,活塞滑动设置在活塞通道内,活塞将活塞通道分隔为有杆腔和无杆腔,无杆腔为压缩腔;供油部,供油部的出口端与冷却腔的进油口连通。
进一步地,气缸具有:出油通道,出油通道的第一端与冷却腔连通,出油通道的第二端与气缸的外表面连通;和/或润滑通道,润滑通道包括彼此独立设置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的第一端与冷却腔连通,第一段的第二端与有杆腔连通,第二段的第一端与有杆腔连通,第二段的第二端与气缸的外表面连通。
进一步地,气缸具有出油通道,出油通道的第一端位于远离冷却腔的进油口所在的一侧。
进一步地,气缸具有润滑通道,润滑通道的第一段的第一端位于靠近冷却腔的进油口所在的一侧,且润滑通道的第二段的第一端位于远离第一段的第二端所在的一侧。
进一步地,气缸具有润滑通道,润滑通道的第一段的第一端位于远离冷却腔的进油口所在的一侧,且润滑通道的第二段的第一端位于远离第一段的第二端所在的一侧。
进一步地,气缸具有润滑通道,润滑通道的第一段和第二段位于同一延长线上。
进一步地,第一段和第二段均在竖直面内倾斜向上设置。
进一步地,压缩机还包括:壳体,气缸设置在壳体内;减震弹簧,减震弹簧的压缩方向为活塞的运动方向,减震弹簧为多个,多个减震弹簧同向间隔设置在壳体与气缸之间。
进一步地,气缸包括:缸体,活塞通道位于缸体上,缸体具有冷却槽,冷却槽位于缸体的靠近活塞通道的压缩腔所在的一端;密封件,密封件设置在缸体上且位于冷却槽所在位置处,密封件和冷却槽之间形成冷却腔。
进一步地,供油部包括:管体;调节弹簧,调节弹簧为两个,两个调节弹簧沿管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在管体内;滑移块,滑移块设置在管体内且位于两个调节弹簧之间;吸油管,吸油管的一端与管体的第一端连通,且供油部的出口端位于管体的第一端。
本发明中的气缸具有活塞通道和绕活塞通道的周向设置的冷却腔,冷却腔位于活塞通道的压缩腔所在的一端,冷却腔的至少一部分与气缸的外表面连通,活塞滑动设置在活塞通道内,活塞将活塞通道分隔为有杆腔和无杆腔,无杆腔为压缩腔,供油部的出口端与冷却腔的进油口连通。由于气缸的冷却腔位于活塞通道的压缩腔所在的一端,因而供油部提供的油进入冷却腔内后能够吸收大量热,并将携带有大量热的油从冷却腔内排出,从而实现对气缸的直接冷却和对活塞的间接冷却,进而避免吸入气体被加热,保证了气体的吸入量,提高了压缩机的压缩效率。同时,本发明中的压缩机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特点。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发明中的气缸和供油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发明中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3示意性示出了本发明中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10、气缸;11、活塞通道;11a、有杆腔;11b、无杆腔;12、冷却腔;12a、进油口;13、出油通道;14、润滑通道;14a、第一段;14b、第二段;15、缸体;16、密封件;20、活塞;30、供油部;31、管体;32、调节弹簧;33、滑移块;34、吸油管;40、壳体;50、减震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如图1至图3所示,压缩机包括气缸10、活塞20和供油部30,气缸10具有活塞通道11和绕活塞通道11的周向设置的冷却腔12,冷却腔12位于活塞通道11的压缩腔所在的一端,冷却腔12的至少一部分与气缸10的外表面连通;活塞20滑动设置在活塞通道11内,活塞20将活塞通道11分隔为有杆腔11a和无杆腔11b,无杆腔11b为压缩腔;供油部30的出口端与冷却腔12的进油口12a连通。由于气缸10的冷却腔12位于活塞通道11的压缩腔所在的一端,因而供油部30提供的油进入冷却腔12内后能够吸收大量热,并将携带有大量热的油从冷却腔12内排出,从而实现对气缸10的直接冷却和对活塞20的间接冷却,进而避免吸入气体被加热,保证了气体的吸入量,提高了压缩机的压缩效率。同时,本发明中的压缩机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特点。
优选地,冷却腔12为环形冷却腔。由于冷却腔12为环形冷却腔,因而保证了气缸10的冷却均匀性。
本发明中的气缸10具有出油通道13和/或润滑通道14,出油通道13的第一端与冷却腔12连通,出油通道13的第二端与气缸10的外表面连通;润滑通道14包括彼此独立设置的第一段14a和第二段14b,第一段14a的第一端与冷却腔12连通,第一段14a的第二端与有杆腔11a连通,第二段14b的第一端与有杆腔11a连通,第二段14b的第二端与气缸10的外表面连通。由于设置有出油通道13,因而进入冷却腔12内的油吸热后能够直接经出油通道13被排出,从而保证有效对气缸10降温。由于润滑通道14的第一段14a将冷却腔12与有杆腔11a连通,因而油经冷却腔12进入有杆腔11a内后可以对活塞20直接降温,并对活塞20与气缸10的摩擦部分起到润滑、密封的作用,有效避免活塞20与气缸10滑动磨损,从而保证了压缩机的工作可靠性。由于润滑通道14的第二段14b将有杆腔11a与气缸10的外部连通,因而有杆腔11a内的油吸热后能够直接经第二段14b被排出,从而保证有效对活塞20降温。
优选地,活塞20与气缸10的连接处设置有轴承。进入有杆腔11a内的油可以对轴承起到润滑的作用,有效避免二者异常摩擦磨损,并确保轴承可靠性,降低轴承的摩擦功耗,同时减小活塞20和气缸10的间隙泄漏,提高压缩机制冷量。
优选地,气缸10具有出油通道13,出油通道13为直线式通道。进一步地,出油通道13的第二端高于出油通道13的第一端(请参考图2)。由于出油通道13为直线式通道,因而油在流经直线式通道时具有流经路径短、出油快的特点。由于出油通道13的第二端高于出油通道13的第一端,因而受到重力作用会增加出油阻力,从而避免油还未充分吸热就直接被排出,保证了压缩机的冷却性能。当然,出油通道13的第二端也可以低于第一端。同样地,出油通道13还可以是曲线形或折线形的通道。
如图2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气缸10具有出油通道13,出油通道13的第一端位于远离冷却腔12的进油口12a所在的一侧。由于出油通道13的第一端位于远离冷却腔12的进油口12a所在的一侧,因而油进入冷却腔12内后需经过一段路径后才可从出油通道13被排出,从而增加了油在冷却腔12内的滞留时间,使油能够充分吸收热量后再被排出,进而保证了气缸10的降温可靠性。当然,出油通道13的第一端还可以设置在靠近冷却腔12的进油口12a所在的一侧。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气缸10具有润滑通道14,润滑通道14的第一段14a的第一端位于靠近冷却腔12的进油口12a所在的一侧,且润滑通道14的第二段14b的第一端位于远离第一段14a的第二端所在的一侧。由于润滑通道14的第一段14a的第一端位于靠近冷却腔12的进油口12a所在的一侧,因而进入冷却腔12内的油会很快通过润滑通道14的第一段14a进入气缸10的有杆腔11a,从而保证较低温度的油能够直接对活塞20进行冷却,从而保证了活塞20的冷却可靠性。由于润滑通道14的第二段14b的第一端位于远离第一段14a的第二端所在的一侧,因而增加了油在有杆腔11a内的滞留时间,使油能够充分吸收热量后再被排出,进而保证了活塞20的降温可靠性。当然,润滑通道14的第二段14b的第一端还可以设置在靠近第一段14a的第二端所在的一侧。优选地,气缸10同时具有出油通道13。
如图2和图3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气缸10具有润滑通道14和出油通道13,润滑通道14的第一段14a和第二段14b位于同一延长线上。由于润滑通道14的第一段14a和第二段14b位于同一延长线上,也就是润滑通道14为直线式通道,因而油在流经直线式通道时具有流经路径短、出油快的特点。优选地,第一段14a和第二段14b均在竖直面内倾斜向上设置。由于第一段14a和第二段14b均在竖直面内倾斜向上设置,因而受到重力作用会增加出油阻力,从而避免油还未充分吸热就直接被排出,保证了压缩机的冷却性能。当然,第一段14a和/或第二段14b还可以是曲线形或折线形的通道。特别是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润滑通道14也就是出油通道13。
如图2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气缸10具有润滑通道14,润滑通道14的第一段14a的第一端位于远离冷却腔12的进油口12a所在的一侧,且润滑通道14的第二段14b的第一端位于远离第一段14a的第二端所在的一侧。由于润滑通道14的第一段14a的第一端位于远离冷却腔12的进油口12a所在的一侧,因而流经冷却腔12的油经第一段14a进入有杆腔11a内对活塞20进行冷却,从而保证了活塞20的冷却可靠性。由于润滑通道14的第二段14b的第一端位于远离第一段14a的第二端所在的一侧,因而增加了油在有杆腔11a内的滞留时间,使油能够充分吸收热量后再被排出,从而保证了活塞20的降温可靠性。当然,润滑通道14的第二段14b的第一端还可以设置在靠近第一段14a所在的一侧。优选地,气缸10同时具有出油通道13。同样地,润滑通道14可以是直线式通道、曲线形通道或折线形通道等。
如图2和图3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气缸10包括缸体15和密封件16,活塞通道11位于缸体15上,缸体15具有冷却槽,冷却槽位于缸体15的靠近活塞通道11的压缩腔所在的一端;密封件16设置缸体15上且位于冷却槽所在位置处,密封件16和冷却槽之间形成冷却腔12。由于冷却槽设置在缸体15的端面上,因而简化了冷却腔12的加工复杂度,通过密封件16将冷却槽的槽口密封以形成冷却腔12。
优选地,压缩机还包括壳体40和减震弹簧50,气缸10设置在壳体40内;减震弹簧50的压缩方向为活塞20的运动方向,减震弹簧50为多个,多个减震弹簧50同向间隔设置在壳体40与气缸10之间。进一步地,壳体40底部具润滑油层,供油部30的进油口12a伸入润滑油层内。由于设置有减震弹簧50,因而能够放大气缸10的震动幅度,从而使气缸10的震动传递给供油部30,进而保证供油部30的供油可靠性。
如图2和图3所示,供油部30包括管体31、调节弹簧32、滑移块33和吸油管34,调节弹簧32为两个,两个调节弹簧32沿管体31的长度方向设置在管体31内;滑移块33设置在管体31内且位于两个调节弹簧32之间;吸油管34的一端与管体31的第一端连通,且供油部30的出口端位于管体的第一端。当气缸10的震动传递给供油部30时,供油部30振动会使滑移块33在管体31内上下滑动,从而使位于下端的调节弹簧32处产生负压,吸油管34将油吸入管体31的第一端内并将油由出口端输出。由气缸10内排出的油回落到壳体40内的润滑油层可重复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40);
气缸(10),所述气缸(10)设置在所述壳体(40)内,所述气缸(10)具有活塞通道(11)和绕所述活塞通道(11)的周向设置的冷却腔(12),所述冷却腔(12)位于所述活塞通道(11)的压缩腔所在的一端,所述冷却腔(12)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气缸(10)的外表面连通;
活塞(20),所述活塞(20)滑动设置在所述活塞通道(11)内,所述活塞(20)将所述活塞通道(11)分隔为有杆腔(11a)和无杆腔(11b),所述无杆腔(11b)为所述压缩腔;
供油部(30),所述供油部(30)的出口端与所述冷却腔(12)的进油口(12a)连通,所述气缸(10)具有:出油通道(13)和润滑通道(14),或者仅具有所述润滑通道(14),所述出油通道(13)的第一端与所述冷却腔(12)连通,所述出油通道(13)的第二端与所述气缸(10)的外表面连通;所述润滑通道(14)包括彼此独立设置的第一段(14a)和第二段(14b),所述第一段(14a)的第一端与所述冷却腔(12)连通,所述第一段(14a)的第二端与所述有杆腔(11a)连通,所述第二段(14b)的第一端与所述有杆腔(11a)连通,所述第二段(14b)的第二端与所述气缸(10)的外表面连通,所述润滑通道(14)的所述第一段(14a)和所述第二段(14b)位于同一延长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10)具有所述出油通道(13),所述出油通道(13)的第一端位于远离所述冷却腔(12)的进油口(12a)所在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通道(14)的所述第一段(14a)的第一端位于靠近所述冷却腔(12)的进油口(12a)所在的一侧,且所述润滑通道(14)的所述第二段(14b)的第一端位于远离所述第一段(14a)的第二端所在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通道(14)的所述第一段(14a)的第一端位于远离所述冷却腔(12)的进油口(12a)所在的一侧,且所述润滑通道(14)的所述第二段(14b)的第一端位于远离所述第一段(14a)的第二端所在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14a)和所述第二段(14b)均在竖直面内倾斜向上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还包括:
减震弹簧(50),所述减震弹簧(50)的压缩方向为所述活塞(20)的运动方向,所述减震弹簧(50)为多个,多个所述减震弹簧(50)同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壳体(40)与所述气缸(10)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10)包括:
缸体(15),所述活塞通道(11)位于所述缸体(15)上,所述缸体(15)具有冷却槽,所述冷却槽位于所述缸体(15)的靠近所述活塞通道(11)的压缩腔所在的一端;
密封件(16),所述密封件(16)设置在所述缸体(15)上且位于所述冷却槽所在位置处,所述密封件(16)和所述冷却槽之间形成所述冷却腔(1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部(30)包括:
管体(31);
调节弹簧(32),所述调节弹簧(32)为两个,两个所述调节弹簧(32)沿所述管体(31)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管体(31)内;
滑移块(33),所述滑移块(33)设置在所述管体(31)内且位于两个所述调节弹簧(32)之间;
吸油管(34),所述吸油管(34)的一端与所述管体(31)的第一端连通,且所述供油部(30)的出口端位于所述管体(31)的第一端。
CN201410453315.1A 2014-09-05 2014-09-05 压缩机 Active CN1054433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53315.1A CN105443354B (zh) 2014-09-05 2014-09-05 压缩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53315.1A CN105443354B (zh) 2014-09-05 2014-09-05 压缩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43354A CN105443354A (zh) 2016-03-30
CN105443354B true CN105443354B (zh) 2019-07-30

Family

ID=55553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53315.1A Active CN105443354B (zh) 2014-09-05 2014-09-05 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4335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92293A (zh) * 2022-03-18 2023-09-22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116792287A (zh) * 2022-03-18 2023-09-22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20393B1 (en) * 1998-05-12 2001-04-24 Lg Electronics, Inc. Oil supply apparatus for linear compressor
CN1363017A (zh) * 2000-02-17 2002-08-07 Lg电子株式会社 往复式压缩机的润滑剂供给装置
CN103147959A (zh) * 2011-12-07 2013-06-12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线性压缩机的供油装置
CN204041397U (zh) * 2014-09-05 2014-12-24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压缩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16169A1 (en) * 2004-12-17 2006-09-28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for supplying oil of reciprocating compressor
KR20090041716A (ko) * 2007-10-24 2009-04-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리니어 압축기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20393B1 (en) * 1998-05-12 2001-04-24 Lg Electronics, Inc. Oil supply apparatus for linear compressor
CN1363017A (zh) * 2000-02-17 2002-08-07 Lg电子株式会社 往复式压缩机的润滑剂供给装置
CN103147959A (zh) * 2011-12-07 2013-06-12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线性压缩机的供油装置
CN204041397U (zh) * 2014-09-05 2014-12-24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压缩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43354A (zh) 2016-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59852B (zh) 用于螺杆式压缩机的润滑剂控制阀
US9322401B2 (en) Linear compressor
CN103939467B (zh) 一种用于自由活塞式往复运动机械的气体静压轴承
CN105443354B (zh) 压缩机
CN106871507A (zh) 在制冷剂循环系统中分离制冷剂‑油混合物中的油及冷却油和冷却和/或液化制冷剂的设备
BR112017012316A2 (pt) compressor alternativo
CN104074709A (zh) 可变排量的斜盘式压缩机
US9932975B2 (en) Compressor
CN204371586U (zh) 直线压缩机
BR112017012314A2 (pt) dispositivo de refrigeração
CN204041397U (zh) 压缩机
JP6445948B2 (ja) スクリュー圧縮機
US20150086392A1 (en) Dry running compressor for creating compressed air
CN105987545A (zh) 一种储液器、压缩机及空调系统
CN113286941B (zh) 用于压缩机和发动机的冷却活塞和气缸
CN211202235U (zh) 一种用于制冷压缩机的活塞
CN202732355U (zh) 压缩机
CN203385240U (zh) 带有回油结构的变频多联机
CN103620219B (zh) 包括吸油部件的封闭式压缩机
CN102439313A (zh) 压缩机,特别是将二氧化碳作为冷却剂的径向活塞压缩机
CN204126757U (zh) 发动机曲轴箱总成及其曲轴箱盖
CN101968055A (zh) 空气压缩机
KR102018259B1 (ko) 압축기
CN208024529U (zh) 一种制冷设备用散热器
GB2503516A (en) A refrigeration compressor for a vehicles HVAC device with a water cooling jacket connected to the vehicles engine coolant circui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