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29502B - 单级非隔离无电解电容双Cuk型逆变器 - Google Patents

单级非隔离无电解电容双Cuk型逆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29502B
CN105429502B CN201510810001.7A CN201510810001A CN105429502B CN 105429502 B CN105429502 B CN 105429502B CN 201510810001 A CN201510810001 A CN 201510810001A CN 105429502 B CN105429502 B CN 1054295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witch
switch pipe
input
inductance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1000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29502A (zh
Inventor
王立乔
薛金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sh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Yansh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sh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Yansh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81000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29502B/zh
Publication of CN1054295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295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295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295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66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68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72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7/79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7/797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单级非隔离无电解电容双Cuk型逆变器,输入电源的正极接输入电感的一端,其负极接第五功率开关管的集电极和第二Cuk电路的第六功率开关管的集电极,输入电感的另一端接第一功率开关管的集电极、第二功率开关管的集电极和输入电容的一端;输入电容的另一端接第四功率开关管的发射极和第三功率开关管的发射极;第五功率开关管的发射极接第一功率开关管的发射极、第三功率开关管的集电极以及滤波电感的一端,滤波电感的另一端接滤波电容的一端和负载的一端,滤波电容和负载的另一端接第六功率开关管的发射极和第二功率开关管的发射极以及第四功率开关管的集电极。本发明结构简单,动态响应快,跟踪性能好,对电源及负载的波动具有较强的抑制能力。

Description

单级非隔离无电解电容双Cuk型逆变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能变换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单级非隔离无电解电容双Cuk型逆变器,适用于单相逆变应用场合中既能实现升压又能实现降压。
背景技术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化石能源的有限性和大量的开采利用导致能源短缺的问题日益严重,同时也造成了环境的日益恶化等问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由于其量大、清洁和安全的特点越来越受到重视,而逆变器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与传统的发电技术相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置输出功率存在波动性和随机性,如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和燃料电池等输出电压具有范围宽,等级低,波动大的特点。而传统逆变器大多采用buck型桥式逆变器结构,其要求输入侧直流电压必须高于输出侧交流电压峰值,因此传统逆变器并不适用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需要。
对此,传统的解决方案有两种,第一种是在逆变器前加一级DC/DC变换器,提高逆变器直流侧的输入电压,但级数的增加势必会降低整体的效率。另一种是隔离型方案,即在逆变器中增加升压变压器以提高电压等级同时实现电气隔离,但变压器的加入也将增加系统成本和体积并影响整体的变换效率。显然,能够直接实现可升降压的单级非隔离型方案更加符合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需要,但是现有的单级非隔离升降压逆变器中都会用到大容量的电解电容进行储能,由于电解电容体积大、寿命短,因此导致逆变器功率密度低,工作可靠性差,电解电容成为限制逆变器使用寿命的关键,研究无电解电容的逆变器成为逆变器未来的发展趋势。本发明所提出的单级非隔离无电解电容双Cuk型逆变器正是满足上述需求的一种新型逆变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单级非隔离无电解电容双Cuk型逆变器。本发明用两个相同的Cuk电路通过共用同一输入电源,输入电感、输入电容以及滤波电感、滤波电容的方式构建一种能实现升降压逆变的单级非隔离单相逆变器。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单级非隔离无电解电容双Cuk型逆变器,包括第一Cuk电路和第二Cuk电路;输入电源的正极连接输入电感的一端,输入电源负极连接第一Cuk电路的第五功率开关管的集电极和第二Cuk电路的第六功率开关管的集电极,输入电感的另一端连接第一Cuk电路的第一功率开关管的集电极、第二Cuk电路的第二功率开关管的集电极和输入电容的一端;输入电容的另一端连接第一Cuk电路的第四功率开关管的发射极和第二Cuk电路的第三功率开关管的发射极;第一Cuk电路的第五功率开关管的发射极连接第一功率开关管的发射极、第二Cuk电路的第三功率开关管的集电极以及滤波电感的一端,滤波电感的另一端连接滤波电容的一端和负载的一端,滤波电容的另一端和负载的另一端连接第二Cuk电路的第六功率开关管的发射极和第二功率开关管的发射极以及第一Cuk电路的第四功率开关管的集电极。
本发明的Cuk型逆变器包含两个Cuk电路单元,两个Cuk电路共用输入电源、输入电感、输入电容、滤波电感和滤波电容。工作时该逆变器的第一功率开关管和第二功率开关管分别工作于正弦波的正半周期和负半周期;第五功率开关管和第六功率开关管采用半周期常开(闭)的工作方式,第三功率开关管和第四功率开关管在整个周期内都工作并且分别与第一功率开关管和第二功率开关管的动作相反。输入电感续流时分别通过第三功率开关管的反并联二极管和第五功率开关管的反并联二极管或者是第四功率开关管的反并联二极管和第六功率开关管的反并联二极管,减少了逆变器的器件数量,使得电路结构简单,控制方便。
由于该电路工作时,任意时刻只有一个Cuk电路工作,所以对该逆变器的分析可简化为对单个Cuk电路的分析。为简化分析做如下假设:
(1)电路中所有元件都为理想器件;
(2)由于开关频率远大于基波频率,所以在几个开关周期内可认为电感电流平均值和电容电压平均值恒定;
(3)变换器工作于稳定状态。
如图8所示,当变换器工作于稳态时,输入电感电流和滤波电感电流在一个开关周期的变化量近似为零。令功率开关管S1开通时间与开关周期的比为占空比d,则该逆变器存在如下关系:
在0~dT时,功率开关管S1开通:
在dT~T时,功率开关管S1关断:
其中iL1为流过输入电感的电流,iLf为流过滤波电感的电流,Vi为直流输入电压,VC1为输入电容两端电压,VCf为滤波电容两端电压,所以VCf等于输出电压Vo
由式(1)和式(2)可得在0~dT时间段内流过输入电感的电流变化量为:
流过滤波电感的电流变换量为:
由式(3)和式(4)可得在dT~T时间段内流过输入电感的电流变化量为:
流过滤波电感的电流变换量为:
由于输入电感和滤波电感的电流在一个开关周期的变化量均为零,所以有:
把式(5)和式(7)代入式(9),把式(6)和式(8)代入式(10)得:
逆变器电压增益为:
由式(12)以及Cuk变换器特性可知,在输出交流电压峰值处控制占空比就可实现升降压,即d>0.5时输出电压峰值高于输入电压;d<0.5时输出电压峰值低于输入电压。输入电源是可波动的电源,它能低于也能高于输出交流电压峰值。
由式(11)可看出,输入电容的电压等于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之和,即输入电容的电压波形为在输入电压偏置基础上的正弦半波;由于第一功率开关管和第二功率开关管为SPWM调制,所以输入电感的电流波形也为正弦半波;输入电容的电压与输入电感的电流波形如图7所示。因为在每个开关周期内电路都工作于Cuk直流变换器状态,所以输入电容的取值可以按照Cuk直流变换器中的计算公式取得:
在(13)式中,占空比d变化范围有限,最大值为1。γ为电压纹波系数,由于输入电容上电压为2倍工频的脉动电压,所以逆变状态下对输入电容的电压纹波系数要求较低,而非像直-直变换状态下需要较小的纹波系数,得到恒定的直流电压。因此在输出电压一定且负载R在有限的范围内变化时,总可以通过调整γ和开关频率fs取适当的值得到较小的电容值。下表为输出电压为220V有效值,γ=0.2,fs=20KHZ时,不同负载下输入电容C1取值。
表1几组不同负载下电容C1
功率 100W 200W 500W 1kW 2kW 5kW
电容值 0.5μF 0.8μF 2μF 4μF 8μF 20μF
R(Ω) 484 242 97 48 24 10
由公式(13)和表1可知在负载功率较大变化范围内输入电容均保持在较小值,在目前技术条件下100uf以下电容都可以用非电解电容实现,例如薄膜电容,同时该逆变器输出为正弦交流电压,输出滤波器只需滤除开关频率处的高次谐波即可得到高质量的正弦波输出电压,即输出LC滤波器只需很小的参数即可达到滤波目的,同样可以采用非电解电容。所以该逆变器电路中无电解电容,提高了逆变器工作的可靠性,曾加了逆变器工作寿命。
本发明电路的控制方案比较简单,采用传统的单闭环输出电压控制方案,使逆变器在输入电源电压波动较大时仍能正常工作,输入电感和滤波电感均工作在连续模式下,减小了EMI。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单级非隔离无电解电容双Cuk型逆变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这样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是用两个相同的Cuk电路通过共用输入电源、输入电感、输入电容和滤波电感、滤波电容的方式构建一种能够实现升降压逆变的单级非隔离单相逆变器,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同已有的双Cuk升降压输出并联型逆变器相比,由于是共用输入电源、输入电感、输入电容,所以省去了两个大容量的分压电容,以及一个输入电感和一个输入电容,减小了电路体积,增加了电路的功率密度;
本发明中输入电容只用作一个开关周期内的能量传递不用实现逆变周期内的稳压功能,所以同已有的输出并联型双Cuk逆变器相比电容容值大大降低,可以用无极性的电容代替已有的输出并联型双Cuk逆变器中的电解电容。由于电路中无电解电容所以使得电路工作更加可靠,增加了电路的工作寿命;
本发明中的所有功率开关管都带有反并联二极管,同已有的输出并联型双Cuk逆变器相比可以实现能量的双向流动,如图10所示,本发明的逆变器可以实现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的四象限运行,增加了应用范围。
本发明的电路兼具Cuk电路的特性,能实现升降压逆变功能,Cuk电路中的电路参数选取原则可以移植到本发明逆变器中,电路参数选取较为简单,便于设计;
本发明的电路中输入电感的电流通过功率开关管的反并联二极管续流,减少了电路中的元件数量,使得电路结构简单;
本发明采用单闭环输出电压控制的方法,其结构简单,动态响应快,跟踪性能好,对电源及负载的波动具有较强的抑制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单级非隔离无电解电容双Cuk逆变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5是本发明的单级非隔离无电解电容双Cuk逆变器各开关模态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单级非隔离无电解电容双Cuk逆变器的功率开关管的驱动波形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单级非隔离无电解电容双Cuk逆变器的各电感电流、电容电压和输出电压波形图;
图8是本发明的单级非隔离无电解电容双Cuk逆变器在两个开关周期内的典型工作波形;
图9是本发明的单级非隔离无电解电容双Cuk逆变器控制电路原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单级非隔离无电解电容双Cuk逆变器带感性负载时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波形图。
上述附图中的主要符号名称:1.第一Cuk电路;2.第二Cuk电路;Cf——滤波电容,Lf——滤波电感,C1——输入电容,L1——输入电感,S1~S6——分别为第一—第六功率开关管,D1~D6——分别为第一—第六功率开关管的反并联二极管;VS1~VS6——分别为第一—第六功率开关管的驱动电压,Vi——逆变器输入电压,iL1——电感L1的电流,iLf——滤波电感Lf的电流,Z——负载阻抗,Vp——功率开关管S1驱动电压波形,iS1——流过第一功率开关管S1的电流,iD3——流过反并联二极管D3的电流,V1——第一功率开关管S1关断时两端电压,V3——第三功率开关管关S3断时两端电压,Vo——负载两端电压,Vref——给定电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单级非隔离无电解电容双Cuk型逆变器,其实施方案包括第一Cuk电路1和第二Cuk电路2;
在所述的第一Cuk电路1中,第五功率开关管S5的集电极连接输入电源的负极,其发射极同时连接第一功率开关管S1的发射极、第三功率开关管S3的集电极以及滤波电感Lf的一端;输入电源的正极连接输入电感L1的一端,输入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功率开关管S1的集电极以及输入电容C1的一端,输入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第三功率开关管S3的发射极和第四功率开关管S4的发射极;滤波电感Lf的另一端连接滤波电容Cf和负载Z的一端,滤波电容Cf的另一端和负载Z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第四功率开关管S4的集电极;
在所述的第二Cuk电路2中,第六功率开关管S6的集电极连接输入电源的负极,输入电源的正极连接输入电感L1的一端,输入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输入电容C1的一端和第二功率开关管S2的集电极,输入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第四功率开关管S4的发射极和第三功率开关管S3的发射极;第四功率开关管S4的集电极连接滤波电容Cf和负载Z的一端,滤波电容Cf的另一端和负载Z的另一端同时连接滤波电感Lf的一端,滤波电感Lf的另一端连接第三功率开关管S3的集电极;
所述的第一Cuk电路1和所述的第二Cuk电路2共用输入电源、输入电感L1、输入电容C1、第三功率开关管S3、第四功率开关管S4、滤波电感Lf、滤波电容Cf和负载Z。
该双Cuk升降压逆变器在输出电压Vo大于零的正半周,第一Cuk电路1工作,第二Cuk电路2不工作,第二功率开关管S2和第六功率开关管S6保持关断,第四功率开关管S4、第五功率开关管S5保持闭合。此时电路包括两个工作模态:工作模态I
如图2所示,第一功率开关管S1、第四功率开关管S4和第五功率开关管S5闭合,第二功率开关管S2、第三功率开关管S3和第六功率开关管S6关断,输入电源给输入电感L1充电,输入电感L1的电流iL1线性上升,输入电容C1通过滤波电感Lf、滤波电容Cf、负载Z和第四功率开关管S4组成闭合回路,滤波电感Lf的电流iLf上升。第三功率开关管S3的反并联二极管D3截止。
工作模态II
如图3所示,第一功率开关管S1、第二功率开关管S2和第六功率开关管S6关断,第三功率开关管S3反并联二极管D3导通,第四功率开关管S4、第五功率开关管S5闭合,输入电感L1中电流iL1给输入电容C1充电,电流iL1从第三功率开关管S3和第五功率开关管S5的反并联二极管D3和反并联二极管D5到输入电源的负极续流,电流iLf流过负载Z并通过第四功率开关管S4和第三功率开关管S3反并联二极管D3续流。
在输出电压Vo小于零的负半周,第二Cuk电路2工作,第一Cuk电路1不工作,第一功率开关管S1和第四功率开关管S4保持关断,第三功率开关管S3和第六功率开关管S6开通。此时电路也包括两个工作模态:
工作模态III
如图4所示,第二功率开关管S2、第三功率开关管S3和第六功率开关管S6开通,第一功率开关管S1、第四功率开关管S4和第五功率开关管S5关断,输入电源对输入电感L1的充电电流iL1通过第二功率开关管S2以及第六功率开关管S6的反并联二极管D6返回输入电源的负极,输入电感L1的电流iL1线性上升,输入电容C1通过第二功率开关管S2与负载Z、滤波电容Cf、滤波电感Lf和第三功率开关管S3组成闭合环路,滤波电感Lf的电流iLf上升。第四功率开关管S4的反并联二极管D4截止。
工作模态IV
如图5所示,第一功率开关管S1、第二功率开关管S2和第五功率开关管S5关断,第三功率开关管S3、第四功率开关管S4和第六功率开关管S6开通,输入电感L1的电流iL1通过输入电容C1和第四功率开关管S4的反并联二极管D4、第六功率开关管S6的反并联二极管D6续流对输入电容C1进行充电,输入电感L1的电流iL1下降,滤波电感Lf的电流iLf通过第一功率开关管S3和第四功率开关管S4的反并联二极管D4续流,给负载Z供电。
以上四个工作模态可用表2来表示,第一功率开关管S1——第六功率开关管S6的驱动波形如图6所示,电路关键波形如图7所示。
表2双Cuk升降压逆变器的功率管开关组合状态
为实现以上工作原理,采用控制方案如图9所示:本发明为实现逆变功能采用的是电压单闭环控制,选取输出电压作为反馈电压,乘以一定系数后与给定电压Vref相比较,误差值经调节器调节后与三角波比较产生脉冲信号决定第一功率开关管S1和第二功率开关管S2的开通与关断,第一功率开关管S1和第二功率开关管S2的开关信号取反作为第三功率开关管S3和第四功率开关管S4的开关信号。第五功率开关管S5和第六功率开关管S6的开通关断时刻由脉冲直接给出,分别控制其半周期导通和半周期关断,保持半个正弦波周期的常开常闭,相互互补,控制的效果使得输出电压大于零时,第五功率开关管S5和第四功率开关管S4常开,第二功率开关管S2和第六功率开关管S6保持关断,第一功率开关管S1调制工作,第三功率开关管S3对第一功率开关管S1的控制信号取反工作;在电压小于零的负半周,第三功率开关管S3和第六功率开关管S6常开,第一功率开关管S1和第五功率开关管S5关断,第二功率开关管S2调制工作,第四功率开关管S4对第二功率开关管S2的控制信号取反工作。
1、本发明电路中所有功率开关管都带有反并联二极管,即第一功率开关管S1、第二功率开关管S2、第三功率开关管S3、第四功率开关管S4、第五功率开关管S5和第六功率开关管S6都带有反并联二极管能够双向导通,所以本发明电路能够实现能量的双向流动,如图10所示为本发明电路带感性负载时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波形,可见本发明逆变器能够实现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的四象限运行。

Claims (3)

1.一种单级非隔离无电解电容双Cuk型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Cuk电路(1)和第二Cuk电路(2);
在所述的第一Cuk电路(1)中,第五功率开关管(S5)的集电极连接输入电源的负极,其发射极同时连接第一功率开关管(S1)的发射极、第三功率开关(S3)的集电极以及滤波电感(Lf)的一端;输入电源的正极连接输入电感(L1)的一端,输入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功率开关管(S1)的集电极以及输入电容(C1)的一端,输入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第三功率开关管(S3)的发射极和第四功率开关管(S4)的发射极;滤波电感(Lf)的另一端连接滤波电容(Cf)和负载(Z)的一端,滤波电容(Cf)的另一端和负载(Z)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第四功率开关管(S4)的集电极;
在所述的第二Cuk电路(2)中,第六功率开关管(S6)的集电极连接输入电源的负极,输入电源的正极连接输入电感(L1)的一端,输入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输入(C1)的一端和第二功率开关管(S2)的集电极,输入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第四功率开关管(S4)的发射极和第三功率开关管(S3)的发射极;第四功率开关管(S4)的集电极连接滤波电容(Cf)和负载(Z)的一端,滤波电容(Cf)的另一端和负载(Z)的另一端同时连接滤波电感(Lf)的一端,滤波电感(Lf)的另一端连接第三功率开关管(S3)的集电极;
所述的第一Cuk电路(1)和所述的第二Cuk电路(2)共用输入电源、输入电感(L1)、输入电容(C1)、第三功率开关管(S3)、第四功率开关管(S4)、滤波电感(Lf)、滤波电容(Cf)和负载(Z)。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级非隔离无电解电容双Cuk型逆变器,其特征在于,输入电源是可波动的电源,它可低于也可高于输出交流电压峰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级非隔离无电解电容双Cuk型逆变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功率开关管(S1)、第二功率开关管(S2)、第三功率开关管(S3)、第四功率开关(S4)、第五功率开关管(S5)和第六功率开关管(S6)都带有反并联二极管能够双向导通,能够实现能量的双向流动。
CN201510810001.7A 2015-11-20 2015-11-20 单级非隔离无电解电容双Cuk型逆变器 Active CN1054295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10001.7A CN105429502B (zh) 2015-11-20 2015-11-20 单级非隔离无电解电容双Cuk型逆变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10001.7A CN105429502B (zh) 2015-11-20 2015-11-20 单级非隔离无电解电容双Cuk型逆变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29502A CN105429502A (zh) 2016-03-23
CN105429502B true CN105429502B (zh) 2017-11-24

Family

ID=555074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10001.7A Active CN105429502B (zh) 2015-11-20 2015-11-20 单级非隔离无电解电容双Cuk型逆变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2950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35509B (zh) * 2017-12-29 2019-07-09 福州大学 一种集成降压Cuk和LLC电路的单级LED驱动电路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603823A1 (de) * 1995-02-03 1996-08-14 Iset Inst Fuer Solare Energiev Stromrichterschaltungsanordnung, insbesondere zur Energieaufbereitung in Photovoltaik- oder mindestens einphasigen Systemen
CN101895223A (zh) * 2010-06-11 2010-11-24 燕山大学 双Cuk升降压输出并联型逆变器
CN103296879A (zh) * 2013-05-09 2013-09-11 燕山大学 双向双输入cuk直流变换器及其功率分配方法
CN104270019A (zh) * 2014-10-11 2015-01-07 东南大学 一种pwm整流器电路拓扑结构
CN104578856A (zh) * 2014-12-23 2015-04-29 燕山大学 单级非隔离无电解电容双Zeta逆变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268927A1 (en) * 2013-03-14 2014-09-18 Vanner, Inc. Voltage converter system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603823A1 (de) * 1995-02-03 1996-08-14 Iset Inst Fuer Solare Energiev Stromrichterschaltungsanordnung, insbesondere zur Energieaufbereitung in Photovoltaik- oder mindestens einphasigen Systemen
CN101895223A (zh) * 2010-06-11 2010-11-24 燕山大学 双Cuk升降压输出并联型逆变器
CN103296879A (zh) * 2013-05-09 2013-09-11 燕山大学 双向双输入cuk直流变换器及其功率分配方法
CN104270019A (zh) * 2014-10-11 2015-01-07 东南大学 一种pwm整流器电路拓扑结构
CN104578856A (zh) * 2014-12-23 2015-04-29 燕山大学 单级非隔离无电解电容双Zeta逆变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29502A (zh) 2016-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Qiao et al. Unified constant-frequency integration control of three-phase standard bridge boost rectifiers with power-factor correction
CN105162350B (zh) 一种高效率宽负载范围的三相微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6936319B (zh) 一种隔离型三端口双向dc-dc变换器
CN103001511B (zh) 一种电压变换器及其运行方法
CN108111045A (zh) 外置并联分时选择开关电压型单级多输入低频环节逆变器
CN105958816B (zh) 一种多单元二极管电容网络和耦合电感高增益直流变换器
CN110138250A (zh) 一种开关电容n电平逆变器及其调制方法
CN104578856A (zh) 单级非隔离无电解电容双Zeta逆变器
CN105978388A (zh) 一种可抑制漏电流单相升降压型光伏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2019080B (zh) 一种含lc有源升压缓冲网络的单相电流型逆变器
CN108111043A (zh) 内置并联分时选择开关电压型单级多输入高频环节逆变器
CN101442269B (zh) 三电平升压逆变器
CN107634656A (zh) 一种适用于光伏发电的隔离型高增益准z源dc‑dc变换器
CN106452144A (zh) 一种基于Zeta的升降压型三电平逆变器
CN206865369U (zh) 三电平多脉冲输出无变压器型逆变电路
Zhu et al. An asymmetrical three-level dual-input bidirectional DC/AC converter with improved conversion efficiency for vehicle-to-grid application
CN103475209A (zh) 一种无电解电容高功率因数校正器及校正方法
CN103078525A (zh) 一种基于交流链接技术的ac-dc变换器
CN206422691U (zh) 一种共地型高增益z源dc‑dc变换器
CN107834881A (zh) 一种高升压能力型z源逆变器拓扑结构
CN105429502B (zh) 单级非隔离无电解电容双Cuk型逆变器
Wang et al. A high efficiency quasi-single-stage unified power quality conditioner integrating distributed generation
CN102938620B (zh) 单级三相大升压比级联电压型准阻抗源逆变器
CN107994770A (zh) 具有串联多级开关感容网络的单级电流型变换器
CN104901303B (zh) 基于双向Cuk电路的电压平衡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