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07035B - 一种建立好友关系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立好友关系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07035B
CN105407035B CN201510700375.3A CN201510700375A CN105407035B CN 105407035 B CN105407035 B CN 105407035B CN 201510700375 A CN201510700375 A CN 201510700375A CN 105407035 B CN105407035 B CN 1054070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random
sent
speech
dialog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0037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07035A (zh
Inventor
周聪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EWE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EWE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EWE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EWE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70037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07035B/zh
Publication of CN1054070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070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070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070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52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for supporting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建立好友关系的方法及装置,接收初始用户发送的至少一个特征数据包;从预先存储的对象数据库中获取与所述接收人数相同的随机用户,并将所述特征数据包发送给所述随机用户;若接收到所述随机用户发送的对所述特征数据包感兴趣的响应消息,则锁定所述特征数据包,并为所述初始用户和所述随机用户创建对话;若检测到所述初始用户和所述随机用户建立对话连接,则默认设置所述初始用户和所述随机用户为好友关。本发明采用创新的技术手段帮助用户精准地找到适合自己的用户,快速建立朋友关系;大提高了目标对象的匹配精确度;整个促成过程不涉及复杂的计算,极大地降低了CPU等资源的消耗。

Description

一种建立好友关系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信息处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立好友关系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社交网络的迅猛发展,人们希望能更方便地认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对于一开始是陌生人的用户来说,如何快速建立朋友关系,是社交类应用软件首要解决的问题。目前绝大多数是采用用户推荐或用户自己去搜索,然后互相添加好友的方式建立朋友关系。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消息交互的系统、方法及装置,旨在解决如何帮助用户精确找到适合自己的目标用户从而建立好友关系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一种建立好友关系的方法,其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初始用户发送的至少一个特征数据包,所述特征数据包包括预先设置的时间内的语音信息或者文字信息和接收人数;
从预先存储的对象数据库中获取与所述接收人数相同的随机用户,并将所述特征数据包发送给所述随机用户;
若接收到所述随机用户发送的对所述特征数据包感兴趣的响应消息,则锁定所述特征数据包,并为所述初始用户和所述随机用户创建对话;
若检测到所述初始用户和所述随机用户建立对话连接,则默认设置所述初始用户和所述随机用户为好友关系。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未接收到所有随机用户发送的对所述特征数据包感兴趣的响应消息,则返回执行从预先存储的对象数据库中获取与所述接收人数相同的随机用户,并将所述特征数据包发送给所述随机用户。
优选地,所述若检测到所述初始用户和所述随机用户建立对话连接,则默认设置所述初始用户和所述随机用户为好友关系,包括:
向所述随机用户发送介绍消息,所述介绍消息包括年龄、身高、星座、所在城市、职业、兴趣爱好和/或预先存储的润色文字;
启动一个定时器,每隔预先设置的时间间隔检测所述初始用户和所述随机用户是否有对话;
若是,则默认设置所述初始用户和所述随机用户为好友关系。
优选地,所述每隔预先设置的时间间隔检测所述初始用户和所述随机用户是否有对话,包括:
每隔30秒检测所述初始用户和所述随机用户是否有对话;
若第30秒未发言,则发送建议发言的提示消息;
若第60秒未发,则发送建议发言的提示消息;
若第90秒未发言,则发送建议送礼的提示消息;
若第120秒未发言,则发送打破僵局的提示消息;
若第150秒未发言,则发送警告的提示消息。
第180秒未发言,促成好友方案终止,会话自动失效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在预先设置的建立好友关系的时间间隔内未检测到所述初始用户和所述随机用户有对话,则结束会话,并向所述初始用户发送好友关系建立失败的提示消息。
第二方面,一种建立好友关系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初始用户发送的至少一个特征数据包,所述特征数据包包括预先设置的时间内的语音信息或者文字信息和接收人数;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从预先存储的对象数据库中获取与所述接收人数相同的随机用户,并将所述特征数据包发送给所述随机用户;
创建模块,用于若接收到所述随机用户发送的对所述特征数据包感兴趣的响应消息,则锁定所述特征数据包,并为所述初始用户和所述随机用户创建对话;
设置模块,用于若检测到所述初始用户和所述随机用户建立对话连接,则默认设置所述初始用户和所述随机用户为好友关系。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返回模块,用于若未接收到所有随机用户发送的对所述特征数据包感兴趣的响应消息,则返回执行发送模块。
优选地,所述设置模块,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随机用户发送介绍消息,所述介绍消息包括年龄、身高、星座、所在城市、职业、兴趣爱好和/或预先存储的润色文字;
检测单元,用于启动一个定时器,每隔预先设置的时间间隔检测所述初始用户和所述随机用户是否有对话;
设置单元,用于若是,则默认设置所述初始用户和所述随机用户为好友关系。
优选地,所述检测单元,用于:
每隔30秒检测所述初始用户和所述随机用户是否有对话;
若第30秒未发言,则发送建议发言的提示消息;
若第60秒未发,则发送建议发言的提示消息;
若第90秒未发言,则发送建议送礼的提示消息;
若第120秒未发言,则发送打破僵局的提示消息;
若第150秒未发言,则发送警告的提示消息。
第180秒未发言,促成好友方案终止,会话自动失效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若在预先设置的建立好友关系的时间间隔内未检测到所述初始用户和所述随机用户有对话,则结束会话,并向所述初始用户发送好友关系建立失败的提示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接收初始用户发送的至少一个特征数据包,所述特征数据包包括预先设置的时间内的语音信息或者文字信息和接收人数;从预先存储的对象数据库中获取与所述接收人数相同的随机用户,并将所述特征数据包发送给所述随机用户;若接收到所述随机用户发送的对所述特征数据包感兴趣的响应消息,则锁定所述特征数据包,并为所述初始用户和所述随机用户创建对话;若检测到所述初始用户和所述随机用户建立对话连接,则默认设置所述初始用户和所述随机用户为好友关。本发明采用创新的技术手段帮助用户精准地找到适合自己的用户,快速建立朋友关系;大提高了目标对象的匹配精确度;整个促成过程不涉及复杂的计算,极大地降低了CPU等资源的消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建立好友关系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建立好友关系的装置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设置模块204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实施例,而非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实施例一
参考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建立好友关系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在实施例一中,所述建立好友关系的方法包括:
步骤101,接收初始用户发送的至少一个特征数据包,所述特征数据包包括预先设置的时间内的语音信息或者文字信息和接收人数;
步骤102,从预先存储的对象数据库中获取与所述接收人数相同的随机用户,并将所述特征数据包发送给所述随机用户;
步骤103,若接收到所述随机用户发送的对所述特征数据包感兴趣的响应消息,则锁定所述特征数据包,并为所述初始用户和所述随机用户创建对话;
步骤104,若检测到所述初始用户和所述随机用户建立对话连接,则默认设置所述初始用户和所述随机用户为好友关系。
优选地,所述若检测到所述初始用户和所述随机用户建立对话连接,则默认设置所述初始用户和所述随机用户为好友关系,包括:
向所述随机用户发送介绍消息,所述介绍消息包括年龄、身高、星座、所在城市、职业、兴趣爱好和/或预先存储的润色文字;
启动一个定时器,每隔预先设置的时间间隔检测所述初始用户和所述随机用户是否有对话;
若是,则默认设置所述初始用户和所述随机用户为好友关系。
优选地,所述每隔预先设置的时间间隔检测所述初始用户和所述随机用户是否有对话,包括:
每隔30秒检测所述初始用户和所述随机用户是否有对话;
若第30秒未发言,则发送建议发言的提示消息;
若第60秒未发,则发送建议发言的提示消息;
若第90秒未发言,则发送建议送礼的提示消息;
若第120秒未发言,则发送打破僵局的提示消息;
若第150秒未发言,则发送警告的提示消息。
第180秒未发言,促成好友方案终止,会话自动失效
具体的,对象A发出一个或多个特征数据包提交给服务器,特征数据包格式为:
(1)、60秒以内的一段语音或30字以内的一段文字;
(2)、接收的人数;
(3)、和接收人数相同数量的礼物;
服务器从对象库中随机选择一批作为种子对象,将对象A的数据包分别传递出去;
目标对象接收特征数据包,在查看后必须在60秒执行选择操作,如果感兴趣则通知服务器锁定,转到服务器收到锁定特征数据后为双方创建一个会话,同时自动给他们发一条对方的自我介绍,字数在50以内,之后转入撮合阶段的步骤;不感兴趣则回传,服务器再执行服务器从对象库中随机选择一批作为种子对象,将对象A的数据包分别传递出去的步骤,继续寻找下一批种子对象。
撮合阶段为:
服务器组装一条100字以内的自我介绍发给对方,内容包括6项:年龄、身高、星座、所在城市、职业、兴趣爱好,以及额外润色文字;
服务器端启动一个定时器,每隔30秒检查匹配的用户是否已相互交谈,并按以下方案给双方提示:
第30秒未发言:建议发言提示;
第60秒未发言:建议发言提示;
第90秒未发言:建议送礼提示;
第120秒未发言:打破僵局提示;
第150秒未发言:警告提示;
第180秒未发言:促成好友方案终止,会话自动失效。
如果在3分钟内双方相互发过言,则服务器将双方设为好友关系,促成好友成功。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接收初始用户发送的至少一个特征数据包,所述特征数据包包括预先设置的时间内的语音信息或者文字信息和接收人数;从预先存储的对象数据库中获取与所述接收人数相同的随机用户,并将所述特征数据包发送给所述随机用户;若接收到所述随机用户发送的对所述特征数据包感兴趣的响应消息,则锁定所述特征数据包,并为所述初始用户和所述随机用户创建对话;若检测到所述初始用户和所述随机用户建立对话连接,则默认设置所述初始用户和所述随机用户为好友关。本发明采用创新的技术手段帮助用户精准地找到适合自己的用户,快速建立朋友关系;大提高了目标对象的匹配精确度;整个促成过程不涉及复杂的计算,极大地降低了CPU等资源的消耗。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未接收到所有随机用户发送的对所述特征数据包感兴趣的响应消息,则返回执行从预先存储的对象数据库中获取与所述接收人数相同的随机用户,并将所述特征数据包发送给所述随机用户。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在预先设置的建立好友关系的时间间隔内未检测到所述初始用户和所述随机用户有对话,则结束会话,并向所述初始用户发送好友关系建立失败的提示消息。
具体的,以下是完整的建立好友关系的方式:
1)交友发起方(以下简称用户A)录一段语音,带上“一朵玫瑰”礼物,接收方数量为2,组成一个特征数据包发给服务器;
2)服务器随机筛选2个用户(以下分别简称B和C),将A的特殊数据包投递给B、C;
3)B、C接到A的特征数据包,打开查看后,B感兴趣,在60秒内发了回应消息给服务器。C不感兴趣,则A和C撮合失败;
4)系统为A和B创建一个临时会话;
5)系统组装A的自我介绍发给B,内容为:“Hi~,我24岁,身高1米80,白羊座,来自深圳,大学老师,爱好骑行,你在哪呢?”。组装B的自我介绍发给A,内容为:“本人28岁,身高1米70,艺蟹座,来自杭州,律师,爱好旅游,希望认识更多朋友”;
6)B向A发言:“你好”;
7)A在30秒未有发言回应,则收到系统提示:“不知如何开口?先给对方一个评价吧!”
8)A在第39秒给B回了消息“你好~”,至此双方都在规定时间内发了言,系统自动设置互为好友,促成好友成功。
实施例二
参考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建立好友关系的装置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在图2中,所述建立好友关系的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201,用于接收初始用户发送的至少一个特征数据包,所述特征数据包包括预先设置的时间内的语音信息或者文字信息和接收人数;
第一发送模块202,用于从预先存储的对象数据库中获取与所述接收人数相同的随机用户,并将所述特征数据包发送给所述随机用户;
创建模块203,用于若接收到所述随机用户发送的对所述特征数据包感兴趣的响应消息,则锁定所述特征数据包,并为所述初始用户和所述随机用户创建对话;
设置模块204,用于若检测到所述初始用户和所述随机用户建立对话连接,则默认设置所述初始用户和所述随机用户为好友关系。
优选地,参考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设置模块204的功能模块示意图。所述设置模块204,包括:
发送单元301,用于向所述随机用户发送介绍消息,所述介绍消息包括年龄、身高、星座、所在城市、职业、兴趣爱好和/或预先存储的润色文字;
检测单元302,用于启动一个定时器,每隔预先设置的时间间隔检测所述初始用户和所述随机用户是否有对话;
设置单元303,用于若是,则默认设置所述初始用户和所述随机用户为好友关系。
优选地,所述检测单元302,用于:
每隔30秒检测所述初始用户和所述随机用户是否有对话;
若第30秒未发言,则发送建议发言的提示消息;
若第60秒未发,则发送建议发言的提示消息;
若第90秒未发言,则发送建议送礼的提示消息;
若第120秒未发言,则发送打破僵局的提示消息;
若第150秒未发言,则发送警告的提示消息。
第180秒未发言:促成好友方案终止,会话自动失效。
具体的,对象A发出一个或多个特征数据包提交给服务器,特征数据包格式为:
(1)、60秒以内的一段语音或30字以内的一段文字;
(2)、接收的人数;
(3)、和接收人数相同数量的礼物;
服务器从对象库中随机选择一批作为种子对象,将对象A的数据包分别传递出去;
目标对象接收特征数据包,在查看后必须在60秒执行选择操作,如果感兴趣则通知服务器锁定,转到服务器收到锁定特征数据后为双方创建一个会话,同时自动给他们发一条对方的自我介绍,字数在50以内,之后转入撮合阶段的步骤;不感兴趣则回传,服务器再执行服务器从对象库中随机选择一批作为种子对象,将对象A的数据包分别传递出去的步骤,继续寻找下一批种子对象。
撮合阶段为:
服务器组装一条100字以内的自我介绍发给对方,内容包括6项:年龄、身高、星座、所在城市、职业、兴趣爱好,以及额外润色文字;
服务器端启动一个定时器,每隔30秒检查匹配的用户是否已相互交谈,并按以下方案给双方提示:
第30秒未发言:建议发言提示;
第60秒未发言:建议发言提示;
第90秒未发言:建议送礼提示;
第120秒未发言:打破僵局提示;
第150秒未发言:警告提示;
第180秒未发言:促成好友方案终止,会话自动失效。
如果在3分钟内双方相互发过言,则服务器将双方设为好友关系,促成好友成功。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接收初始用户发送的至少一个特征数据包,所述特征数据包包括预先设置的时间内的语音信息或者文字信息和接收人数;从预先存储的对象数据库中获取与所述接收人数相同的随机用户,并将所述特征数据包发送给所述随机用户;若接收到所述随机用户发送的对所述特征数据包感兴趣的响应消息,则锁定所述特征数据包,并为所述初始用户和所述随机用户创建对话;若检测到所述初始用户和所述随机用户建立对话连接,则默认设置所述初始用户和所述随机用户为好友关。本发明采用创新的技术手段帮助用户精准地找到适合自己的用户,快速建立朋友关系;大提高了目标对象的匹配精确度;整个促成过程不涉及复杂的计算,极大地降低了CPU等资源的消耗。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返回模块,用于若未接收到所有随机用户发送的对所述特征数据包感兴趣的响应消息,则返回执行发送模块。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若在预先设置的建立好友关系的时间间隔内未检测到所述初始用户和所述随机用户有对话,则结束会话,并向所述初始用户发送好友关系建立失败的提示消息。
具体的,以下是完整的建立好友关系的方式:
1)交友发起方(以下简称用户A)录一段语音,带上“一朵玫瑰”礼物,接收方数量为2,组成一个特征数据包发给服务器;
2)服务器随机筛选2个用户(以下分别简称B和C),将A的特殊数据包投递给B、C;
3)B、C接到A的特征数据包,打开查看后,B感兴趣,在60秒内发了回应消息给服务器。C不感兴趣,则A和C撮合失败;
4)系统为A和B创建一个临时会话;
5)系统组装A的自我介绍发给B,内容为:“Hi~,我24岁,身高1米80,白羊座,来自深圳,大学老师,爱好骑行,你在哪呢?”。组装B的自我介绍发给A,内容为:“本人28岁,身高1米70,艺蟹座,来自杭州,律师,爱好旅游,希望认识更多朋友”;
6)B向A发言:“你好”;
7)A在30秒未有发言回应,则收到系统提示:“不知如何开口?先给对方一个评价吧!”
8)A在第39秒给B回了消息“你好~”,至此双方都在规定时间内发了言,系统自动设置互为好友,促成好友成功。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实施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实施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建立好友关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初始用户发送的至少一个特征数据包,所述特征数据包包括预先设置的时间内的语音信息或者文字信息和接收人数;
从预先存储的对象数据库中获取与所述接收人数相同的随机用户,并将所述特征数据包发送给所述随机用户;
若接收到所述随机用户发送的对所述特征数据包感兴趣的响应消息,则锁定所述特征数据包,并为所述初始用户和所述随机用户创建对话;
若检测到所述初始用户和所述随机用户建立对话连接,则默认设置所述初始用户和所述随机用户为好友关系;
其中,所述若检测到所述初始用户和所述随机用户建立对话连接,则默认设置所述初始用户和所述随机用户为好友关系,包括:
启动一个定时器,每隔预先设置的时间间隔检测所述初始用户和所述随机用户是否有对话;
若是,则默认设置所述初始用户和所述随机用户为好友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未接收到所有随机用户发送的对所述特征数据包感兴趣的响应消息,则返回执行从预先存储的对象数据库中获取与所述接收人数相同的随机用户,并将所述特征数据包发送给所述随机用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检测到所述初始用户和所述随机用户建立对话连接,则默认设置所述初始用户和所述随机用户为好友关系,还包括:
向所述随机用户发送介绍消息,所述介绍消息包括年龄、身高、星座、所在城市、职业、兴趣爱好和/或预先存储的润色文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隔预先设置的时间间隔检测所述初始用户和所述随机用户是否有对话,包括:
每隔30秒检测所述初始用户和所述随机用户是否有对话;
若第30秒未发言,则发送建议发言的提示消息;
若第60秒未发,则发送建议发言的提示消息;
若第90秒未发言,则发送建议送礼的提示消息;
若第120秒未发言,则发送打破僵局的提示消息;
若第150秒未发言,则发送警告的提示消息;
第180秒未发言,促成好友方案终止,会话自动失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在预先设置的建立好友关系的时间间隔内未检测到所述初始用户和所述随机用户有对话,则结束会话,并向所述初始用户发送好友关系建立失败的提示消息。
6.一种建立好友关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初始用户发送的至少一个特征数据包,所述特征数据包包括预先设置的时间内的语音信息或者文字信息和接收人数;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从预先存储的对象数据库中获取与所述接收人数相同的随机用户,并将所述特征数据包发送给所述随机用户;
创建模块,用于若接收到所述随机用户发送的对所述特征数据包感兴趣的响应消息,则锁定所述特征数据包,并为所述初始用户和所述随机用户创建对话;
设置模块,用于若检测到所述初始用户和所述随机用户建立对话连接,则默认设置所述初始用户和所述随机用户为好友关系;
其中,所述设置模块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启动一个定时器,每隔预先设置的时间间隔检测所述初始用户和所述随机用户是否有对话;
设置单元,用于若是,则默认设置所述初始用户和所述随机用户为好友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返回模块,用于若未接收到所有随机用户发送的对所述特征数据包感兴趣的响应消息,则返回执行发送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模块还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随机用户发送介绍消息,所述介绍消息包括年龄、身高、星座、所在城市、职业、兴趣爱好和/或预先存储的润色文字。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用于:
每隔30秒检测所述初始用户和所述随机用户是否有对话;
若第30秒未发言,则发送建议发言的提示消息;
若第60秒未发,则发送建议发言的提示消息;
若第90秒未发言,则发送建议送礼的提示消息;
若第120秒未发言,则发送打破僵局的提示消息;
若第150秒未发言,则发送警告的提示消息;
第180秒未发言,促成好友方案终止,会话自动失效。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若在预先设置的建立好友关系的时间间隔内未检测到所述初始用户和所述随机用户有对话,则结束会话,并向所述初始用户发送好友关系建立失败的提示消息。
CN201510700375.3A 2015-10-26 2015-10-26 一种建立好友关系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54070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00375.3A CN105407035B (zh) 2015-10-26 2015-10-26 一种建立好友关系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00375.3A CN105407035B (zh) 2015-10-26 2015-10-26 一种建立好友关系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07035A CN105407035A (zh) 2016-03-16
CN105407035B true CN105407035B (zh) 2019-01-29

Family

ID=554722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00375.3A Active CN105407035B (zh) 2015-10-26 2015-10-26 一种建立好友关系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070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00294A (zh) * 2017-09-28 2019-04-09 北京博瑞彤芸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社交平台的触发模块及被触发模块
CN107945035A (zh) * 2017-11-17 2018-04-20 天脉聚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好友关系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10300053B (zh) * 2019-06-30 2021-08-20 上海连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添加好友的方法与设备
CN112448825B (zh) * 2019-08-30 2022-03-1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会话创建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0677610A (zh) * 2019-10-08 2020-01-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流控制方法、视频流控制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995568A (zh) * 2019-11-12 2020-04-10 广州心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语音社交的打赏建交方法、装置及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17125A (zh) * 2003-11-12 2005-05-18 飞行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即时配对的线上交友方法
CN103024688A (zh) * 2011-09-22 2013-04-03 北京神州泰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即时通讯平台中添加好友的方法和系统
CN103092870A (zh) * 2011-11-04 2013-05-0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网络通信系统中的联系人关系数据的建立方法和装置
CN104537092A (zh) * 2015-01-08 2015-04-22 长沙糖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以貌取人的随机交友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77185A1 (en) * 2007-09-17 2009-03-19 Inventec Corporation Automatic-reply instant messeging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17125A (zh) * 2003-11-12 2005-05-18 飞行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即时配对的线上交友方法
CN103024688A (zh) * 2011-09-22 2013-04-03 北京神州泰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即时通讯平台中添加好友的方法和系统
CN103092870A (zh) * 2011-11-04 2013-05-0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网络通信系统中的联系人关系数据的建立方法和装置
CN104537092A (zh) * 2015-01-08 2015-04-22 长沙糖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以貌取人的随机交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07035A (zh) 2016-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07035B (zh) 一种建立好友关系的方法及装置
KR101938332B1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 인증 방법, 이를 수행하는 서비스 서버, 이동통신 단말기 및 컴퓨터로 판독 가능한 기록매체
US10044869B2 (en) Voice-controlled au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5161637A1 (zh) 一种信息发送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EP2909971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itiating conferences using external devices
US20180261089A1 (en) Vehicle navigation under control of an interactive terminal
KR101667946B1 (ko) 지리적 위치 정보와 연관된 부가 정보를 결정하는 기술
WO2017067433A1 (zh) 一种发起会话的方法和设备
US20130007142A1 (en) Processing A Message
WO2017193912A1 (zh) 一种人脸识别的登录认证方法、装置、终端及服务器
CN108173835B (zh) 一种验证的方法、装置、服务器和终端
CN105656850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CN104376022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3179021A (zh) 一种异构微博的聚合方法和系统
CN113271578A (zh) 配网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4980899A (zh) 移动终端的通信方法、系统、移动终端及服务器
TW201335867A (zh) 業務對象的驗證方法以及裝置
CN113784337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数据传输系统
CN105610875A (zh) 验证短信发送方法和系统,短信验证方法
CN108616762B (zh) 一种视联网服务器的共享方法及视联网服务器
CN104574174A (zh) 用于处理与订单相关的数据的方法及设备
CN110391973A (zh) 一种防止错发消息的方法、服务器、客户端及装置
CN116962114A (zh) 基于分布式软总线的设备互联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7623620A (zh) 随机性交互数据的处理方法、网络服务器及智能对话系统
CN105608407A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其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Room 405, First Skirt Building, Nanshan Software Industry Base,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Lewe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Room 203-206, 205 Tairan Building, Chegongmiao,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Lewe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