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62114A - 基于分布式软总线的设备互联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基于分布式软总线的设备互联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62114A
CN116962114A CN202310729520.5A CN202310729520A CN116962114A CN 116962114 A CN116962114 A CN 116962114A CN 202310729520 A CN202310729520 A CN 202310729520A CN 116962114 A CN116962114 A CN 1169621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discovered
soft bus
authentication
distributed so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2952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玚
王国伟
陈甲印
叶晓宾
江治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ghu Wanlian Jiangsu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ghu Wanlian Jiangsu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ghu Wanlian Jiangsu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ghu Wanlian Jiangsu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72952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62114A/zh
Publication of CN1169621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621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169Flexible bus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76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based on the identity of the terminal or configuration, e.g. MAC address, hardware or software configuration or device fingerpr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40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布式软总线的设备互联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在成功发现被发现端设备时,通过分布式软总线将厂商标识发送到被发现端设备,以使被发现端设备根据厂商标识进行厂商认证;接收被发现端设备的第一设备信息,并根据第一设备信息,将被发现端设备添加为第一设备组的组成员,并通过分布式软总线发送认证码到被发现端设备,以使被发现端设备进行设备认证;当检测到设备认证成功消息时,成功建立与被发现端设备之间的设备组网。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基于分布式软总线,采用厂商标识、设备信息和认证码进行设备认证,可以提升设备互联效率,可以实现不同系统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

Description

基于分布式软总线的设备互联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分布式软总线的设备互联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怎样将不同类型设备连接到一起以实现数据的互通互联,成为不同设备厂商需要共同解决的问题。OpenHarmony一直提倡万物互联,而分布式软总线作为万物互联的核心模块的作用已经显得越来越重要。然而,目前分布式软总线也只是在OpenHarmony系统内部实现互联互通,还不能跨系统实现数据交互,因此怎样基于软总线实现不同系统设备的互联互通成为当下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目前,现有的分布式软总线,主要采用pin码验证方式进行设备认证,由于需要界面进行输入,故只能实现设备之间的认证,无法连接到远端设备的后台服务上,且认证过程比较繁琐,只能依赖于应用实现。其次,由于仅OpenHarmony与HarmonyOS相关产品具有分布式软总线功能,故不同系统之间无法基于分布式软总线实现互联。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分布式软总线的设备互联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可以提升设备互联效率,可以实现不同系统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分布式软总线的设备互联方法,应用于发现端设备,包括:
初始化设置厂商标识,并启动设备监听服务;
当通过所述设备监听服务成功发现被发现端设备时,通过分布式软总线将所述发现端设备的厂商标识发送到所述被发现端设备,以使所述被发现端设备根据所述厂商标识进行厂商认证;
当检测到所述分布式软总线转发的所述被发现端设备的厂商认证成功消息时,接收所述分布式软总线转发的所述被发现端设备的第一设备信息,并通过所述分布式软总线发送所述发现端设备的第二设备信息到所述被发现端设备,以使所述被发现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设备信息进行组成员添加;
根据所述第一设备信息,将所述被发现端设备添加为第一设备组的组成员,并通过所述分布式软总线发送认证码到所述被发现端设备,以使所述被发现端设备根据所述认证码进行设备认证;
当检测到所述分布式软总线发送的所述认证码对应的设备认证成功消息时,成功建立与所述被发现端设备之间的设备组网。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分布式软总线的设备互联方法,应用于被发现端设备,包括:
当检测到分布式软总线发送的发现端设备的厂商标识时,若检测到所述厂商标识成功通过厂商认证,则生成厂商认证成功消息并通过所述分布式软总线发送到所述发现端设备;
通过所述分布式软总线发送所述被发现端设备的第一设备信息到所述发现端设备,以使所述发现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设备信息进行组成员添加,并接收所述发现端设备的第二设备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设备信息,将所述发现端设备添加为第二设备组的组成员,并在接收到所述分布式软总线转发的所述发现端设备发送的认证码时,若检测到所述认证码成功通过认证,则生成设备认证成功消息并通过所述分布式软总线发送到所述发现端设备,以建立与所述发现端设备之间的设备组网。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分布式软总线的设备互联装置,应用于发现端设备,包括:
厂商标识设置模块,用于初始化设置厂商标识,并启动设备监听服务;
厂商标识发送模块,用于当通过所述设备监听服务成功发现被发现端设备时,通过分布式软总线将所述发现端设备的厂商标识发送到所述被发现端设备,以使所述被发现端设备根据所述厂商标识进行厂商认证;
第一设备信息接收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所述分布式软总线转发的所述被发现端设备的厂商认证成功消息时,接收所述分布式软总线转发的所述被发现端设备的第一设备信息,并通过所述分布式软总线发送所述发现端设备的第二设备信息到所述被发现端设备,以使所述被发现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设备信息进行组成员添加;
组成员添加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设备信息,将所述被发现端设备添加为第一设备组的组成员,并通过所述分布式软总线发送认证码到所述被发现端设备,以使所述被发现端设备根据所述认证码进行设备认证;
设备认证成功消息检测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所述分布式软总线发送的所述认证码对应的设备认证成功消息时,成功建立与所述被发现端设备之间的设备组网。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分布式软总线的设备互联装置,应用于被发现端设备,包括:
厂商认证成功消息生成模块,用于当检测到分布式软总线发送的发现端设备的厂商标识时,若检测到所述厂商标识成功通过厂商认证,则生成厂商认证成功消息并通过所述分布式软总线发送到所述发现端设备;
第一设备信息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分布式软总线发送所述被发现端设备的第一设备信息到所述发现端设备,以使所述发现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设备信息进行组成员添加,并接收所述发现端设备的第二设备信息;
设备认证成功消息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设备信息,将所述发现端设备添加为第二设备组的组成员,并在接收到所述分布式软总线转发的所述发现端设备发送的认证码时,若检测到所述认证码成功通过认证,则生成设备认证成功消息并通过所述分布式软总线发送到所述发现端设备,以建立与所述发现端设备之间的设备组网。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基于分布式软总线的设备互联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基于分布式软总线的设备互联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成功发现被发现端设备时,通过分布式软总线将厂商标识发送到被发现端设备,以使被发现端设备根据厂商标识进行厂商认证;接收被发现端设备的第一设备信息,并根据第一设备信息,将被发现端设备添加为第一设备组的组成员,并通过分布式软总线发送认证码到被发现端设备,以使被发现端设备进行设备认证;当检测到设备认证成功消息时,成功建立与被发现端设备之间的设备组网,通过基于分布式软总线,采用厂商标识、设备信息和认证码进行设备认证,可以提升设备互联效率,可以实现不同系统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
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基于分布式软总线的设备互联方法的流程图;
图2A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基于分布式软总线的设备互联方法的流程图;
图2B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基于分布式软总线的设备互联流程示意图;
图2C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跨系统的分布式软总线应用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基于分布式软总线的设备互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基于分布式软总线的设备互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分布式软总线的设备互联方法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目标”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基于分布式软总线的设备互联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基于分布式软总线实现不同系统设备之间互联互通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实施例三所述的基于分布式软总线的设备互联装置来执行,该基于分布式软总线的设备互联装置可以采用硬件和/或软件的形式实现,该基于分布式软总线的设备互联装置可配置于电子设备中,典型的,电子设备可以是发现端设备,例如,手机或者平板。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S110、初始化设置厂商标识,并启动设备监听服务。
需要说明的是,在设备互联场景中,设备可以分为发现端设备和被发现端设备;其中,发现端设备,可以是设备互联的发起方,例如,手机或者平板等;被发现端设备,可以是设备互联的响应方,例如,智能手表、蓝牙耳机等。发现端设备和被发现端设备,可以采用OpenHarmony系统,也可以采用Android系统或者IOS系统。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发现端设备和被发现端设备中分别预先部署分布式软总线,以利用分布式软总线连接发现端设备和被发现端设备;其中,分布式软总线,可以是SwanLinkOS,可以包括设备发现、设备连接、设备认证、设备组网和数据传输的功能。
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在发现端设备中,首先进行分布式软总线的初始化;典型的,可以包括变量(包括系统变量和全局变量)的初始化、服务(包括传输服务、发现服务和组网服务)的初始化、连接(包括传输控制协议连接和认证)服务的初始化、初始化发现管理、创建设备管理(Device Management,DM)模块以启动设备监听服务。在本实施例中,在上述现有初始化设置的基础上,可以新增厂商标识的初始化设置,以用于厂商识别。其中,厂商标识,可以是用于表示厂商软件身份的字符串,可以用于对同一厂商的不同设备进行认证。
其中,设备监听服务,用于向分布式软总线发送发现启动指令,以及接收分布式软总线反馈的被发现端设备的设备标识。具体的,分布式软总线在接收到该指令后,可以先向发现端设备反馈确认信息;然后,可以获取通信范围内的可获取的各设备的设备标识,并发送到该发现端设备。
S120、当通过所述设备监听服务成功发现被发现端设备时,通过分布式软总线将所述发现端设备的厂商标识发送到所述被发现端设备,以使所述被发现端设备根据所述厂商标识进行厂商认证。
在本实施例中,当发现端设备接收到分布式软总线转发的设备标识时,可以确定成功发现被发现端设备;然后,可以将本设备的厂商标识发送到分布式软总线,再由分布式软总线转发到被发现端设备。被发现端设备在接收到厂商标识后,可以通过查找预设白名单中是否存在该厂商标识,或者检测该厂商标识与预设的标识是否相同,以对该厂商标识进行厂商认证。
上述设置的好处在于,可以对厂商的合法性进行验证,可以充分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
可选的,发现端设备在发送厂商标识时,可以先对厂商标识进行加密处理,再将加密后的厂商标识通过分布式软总线发送到被发现端设备;对应的,被发现端设备在接收到加密数据后,可以先采用预先约定的加密方式对加密数据进行解密,以获取相应的厂商标识,再进行厂商认证。在本实施例中,对加密方式不作具体限定。
S130、当检测到所述分布式软总线转发的所述被发现端设备的厂商认证成功消息时,接收所述分布式软总线转发的所述被发现端设备的第一设备信息,并通过所述分布式软总线发送所述发现端设备的第二设备信息到所述被发现端设备,以使所述被发现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设备信息进行组成员添加。
在本实施例中,当被发现端设备检测到该厂商标识成功通过厂商认证时,可以生成厂商认证成功消息,并通过分布式软总线将该厂商认证成功消息发送到发现端设备。然后,被发现端设备可以获取自身对应的第一设备信息,并采用分布式软总线发送该信息到发现端设备。其中,设备信息,可以包括互联网协议地址、设备标识、设备类型等。
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发现端设备在接收到分布式软总线转发的厂商认证成功消息时,可以确定成功通过厂商认证;然后,可以进一步接收分布式软总线转发的第一设备信息;同时,可以获取自身对应的第二设备信息,并通过分布式软总线将该第二设备信息转发到被发现端设备。被发现端设备在接收到第二设备信息后,可以创建设备组,并可以根据该第二设备信息将该发现端设备添加为组成员。
S140、根据所述第一设备信息,将所述被发现端设备添加为第一设备组的组成员,并通过所述分布式软总线发送认证码到所述被发现端设备,以使所述被发现端设备根据所述认证码进行设备认证。
具体的,发现端设备可以启动hichain关系组模块(预先设置),并通过该模块根据该第一设备信息,将被发现端设备添加为第一设备组的组成员。而且,在添加成功后,可以通过分布式软总线发送组成员添加成功消息到该被发现端设备。
进一步的,发现端设备可以通过分布式软总线将认证码发送到被发现端设备;而被发现端设备在接收到认证码后,可以在允许认证的状态下,采用预设的认证规则对该认证码进行验证,例如,判断该认证码是否符合预设的数据结构,或者判断本地是否存储有该认证码等,并可以在确定该认证码通过认证后,发送设备认证成功消息到发现端设备。其中,认证码,可以为预先设置,或者由用户输入,可以为图形或者字符串等形式。
上述设置的好处在于,可以降低设备认证的复杂度,可以加快设备连接和组网的速度;其次,可以避免设备认证必须依赖应用进行,可以实现不同系统设备使用分布式软总线进行独立设备认证。
S150、当检测到所述分布式软总线发送的所述认证码对应的设备认证成功消息时,成功建立与所述被发现端设备之间的设备组网。
具体的,发现端设备在接收到设备认证成功消息时,可以确定设备认证通过,此时,分布式软总线将发现端设备和被发现端设备连接入一个网络,成功建立发现端设备与被发现端设备之间的设备组网。之后,发现端设备和被发现端设备即可通过该分布式软总线进行数据传输,例如,通知消息、运动数据、健康数据或者天气数据等的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成功发现被发现端设备时,通过分布式软总线将厂商标识发送到被发现端设备,以使被发现端设备根据厂商标识进行厂商认证;接收被发现端设备的第一设备信息,并根据第一设备信息,将被发现端设备添加为第一设备组的组成员,并通过分布式软总线发送认证码到被发现端设备,以使被发现端设备进行设备认证;当检测到设备认证成功消息时,成功建立与被发现端设备之间的设备组网,通过基于分布式软总线,采用厂商标识、设备信息和认证码进行设备认证,可以提升设备互联效率,可以实现不同系统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通过所述设备监听服务成功发现被发现端设备,可以包括:
通过所述设备监听服务,获取所述分布式软总线发送的所述被发现端设备对应的设备标识,并判断本地设备列表中是否存在所述设备标识;
若否,则在所述本地设备列表中新建所述设备标识,以确定成功发现所述被发现端设备。
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在进行设备发现时,由分布式软总线将被发现端设备的设备标识发送到发现端设备。然后,发现端设备通过设备监听服务,在本地的设备列表中查找该设备标识。如果未查找到,则在本地设备列表中新建一个设备标识;如果查找到,则可以更新设备信息。
可选的,设备监听服务,还可以将本地设备列表中与本地能力不匹配的设备过滤掉,并生成本地设备列表发生变换的通知消息。其次,由分布式软总线中的设备管理模块发起的发现回调,对设备管理模块返回发现结果,当分布式软总线内部发现回调时,进入组网状态机。当发现处理完成后,由分布式软总线通知发现端设备发现了新设备。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成功建立与所述被发现端设备之间的设备组网之后,还可以包括:
根据针对预设应用界面的设备查询信息输入操作,获取所述被发现端设备对应的设备信息查询指令;
通过所述分布式软总线发送所述设备信息查询指令到所述被发现端设备,并接收和展示所述被发现端设备反馈的所述设备信息查询指令对应的设备信息。
其中,预设应用界面,可以是发现端设备中预部署的应用的用户界面,例如,可以是矿鸿综采应用界面。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用户可以在预设应用界面中输入设备查询信息,然后,发现端设备可以将设备查询信息翻译成设备信息查询指令,并通过分布式软总线将该指令发送到被发现端设备。
进一步的,被发现端设备在接收到设备信息查询指令后,可以调用设备管理模块,以查找得到该指令对应的设备信息,并通过分布式软总线将该设备信息反馈给发现端设备。发现端设备在接收到设备信息后,可以采用预设应用界面将设备信息展示给用户。
实施例二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基于分布式软总线的设备互联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基于分布式软总线实现不同系统设备之间互联互通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实施例四所述的基于分布式软总线的设备互联装置来执行,该基于分布式软总线的设备互联装置可以采用硬件和/或软件的形式实现,该基于分布式软总线的设备互联装置可配置于电子设备中,典型的,电子设备可以是被发现端设备。如图2A所示,该方法包括:
S210、当检测到分布式软总线发送的发现端设备的厂商标识时,若检测到所述厂商标识成功通过厂商认证,则生成厂商认证成功消息并通过所述分布式软总线发送到所述发现端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被发现端设备在接收到厂商标识后,可以采用匹配检测或者预设白名单的方式,对该厂商标识进行验证;若确定成功通过厂商认证,则可以生成厂商认证成功消息并通过分布式软总线发送到发现端设备。其次,若确定未通过厂商认证,则可以生成厂商认证失败消息发送到发现端设备,并自动退出设备认证流程。
可选的,检测到所述厂商标识成功通过厂商认证,可以包括:若检测到所述厂商标识与预设标识相同,则确定所述厂商标识成功通过厂商认证。其中,预设标识,可以是预部署的厂商标识。
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被发现端设备在接收到加密后的厂商标识后,可以首先通过解密以获取厂商标识,之后,通过判断厂商标识与预设标识是否相同,以对该厂商标识进行厂商认证;若确定相同,则可以认为厂商认证成功。
可选的,被发现端设备在进行厂商认证之前,可以先进行软总线服务的初始化设置,并创建设备管理模块以启动设备监听服务。其中,软总线服务的初始化设置,可以包括变量、服务、连接服务、发现管理等的初始化,而且在全局变量的初始化过程中,包括厂商软件标识及相关变量的初始化。
上述设置的好处在于,可以增加同一厂商设备的过滤条件,可以实现对同一厂商的不同设备之间的准确认证。
S220、通过所述分布式软总线发送所述被发现端设备的第一设备信息到所述发现端设备,以使所述发现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设备信息进行组成员添加,并接收所述发现端设备的第二设备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在厂商认证成功后,被发现端设备可以发送自身的设备信息到发现端设备。发现端设备在接收到第一设备信息后,可以启动hichain关系组模块以添加组成员,同时,可以将本端的第二设备信息发送到被发现端设备,并可以发送认证码到被发现端设备。
S230、根据所述第二设备信息,将所述发现端设备添加为第二设备组的组成员,并在接收到所述分布式软总线转发的所述发现端设备发送的认证码时,若检测到所述认证码成功通过认证,则生成设备认证成功消息并通过所述分布式软总线发送到所述发现端设备,以建立与所述发现端设备之间的设备组网。
具体的,被发现端设备可以启动hichain关系组模块,以根据第二设备信息,将发现端设备添加为第二设备组的组成员。此时,被发现端设备处于允许设备认证状态。在组成员添加成功后,被发现端设备可以启动设备认证,对发现端设备的认证码进行设备认证,并将设备认证结果通过分布式软总线发送到发现端设备。例如,当认证成功时,发送设备认证成功消息;当认证失败时,发送设备认证失败消息。在成功通过设备认证后,分布式软总线可以分别通知发现端设备和被发现端设备的设备管理模块设备上线,以确定发现端设备和被发现端设备组网成功。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被发现端设备在当检测到分布式软总线发送的发现端设备的厂商标识时,若检测到厂商标识成功通过厂商认证,则生成厂商认证成功消息并通过分布式软总线发送到发现端设备;然后,通过分布式软总线发送被发现端设备的第一设备信息到发现端设备,并接收发现端设备的第二设备信息;最后,根据第二设备信息,将发现端设备添加为第二设备组的组成员,并在接收到分布式软总线转发的发现端设备发送的认证码时,若检测到认证码成功通过认证,则生成设备认证成功消息并通过分布式软总线发送到发现端设备,以建立与发现端设备之间的设备组网;通过基于分布式软总线,采用厂商标识、设备信息和认证码进行设备认证,可以提升设备互联效率,可以实现不同系统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建立与所述发现端设备之间的设备组网之后,还可以包括:
当通过所述分布式软总线接收到所述发现端设备的设备信息查询指令时,获取所述设备信息查询指令对应的设备信息;
通过所述分布式软总线发送所述设备信息查询指令对应的设备信息到所述发现端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被发现端设备在接收到设备信息查询指令后,可以通过设备管理模块查找得到该指令对应的设备信息,并通过分布式软总线将该设备信息反馈给发现端设备。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基于分布式软总线的设备互联流程可以如图2B所示。其中,设备A为发现端设备,设备B为被发现端设备,设备A与B之间通过分布式软总线softbus连接。首先,设备A和设备B分别进行软总线服务初始化,包括设备认证相关变量,例如,厂商标识的初始化设置,并创建设备管理模块以启动设备监听服务。
然后,设备A向softbus发送设备发现启动指令,以进入设备发现状态。之后,由设备A发起认证;具体的,通过softbus将加密后的厂商标识发送到设备B;设备B对该厂商标识进行认证,并将厂商认证结果反馈给设备A。当厂商认证成功时,设备B进入允许认证状态,并将设备信息发送给设备A;而设备A在接收到厂商认证成功消息后,可以接收设备B发送的设备信息,并将本机设备信息发送到设备B。
进一步的,设备A和设备B分别启动预部署的hichain关系组模块,以将对端设备添加为设备组的组成员。在组成员添加成功后,设备A可以发送认证码到设备B,设备B对接收的认证码进行设备认证,并将认证结果反馈给设备A。当设备认证成功时,softbus可以分别通知设备A和设备B的设备管理模块设备上线,此时,设备A与设备B组网成功。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跨系统的分布式软总线应用可以如图2C所示。其中,基于分布式软总线将两种系统的设备放在同一个组网中,在OpenHarmony系统设备与Android系统设备之间,通过分布式软总线SwanLinkOS实现设备发现、设备认证、设备组网与数据传输。
其中,Android系统中设备管理模块的主要功能是查询或者设置设备的相关信息,设置设备信息是用户通过应用将设备的信息保存固化到设备中,查询设备信息是用户直接获取保存在设备中的设备信息。设备管理模块在后台以独立进程的形式运行,且进程存在保护机制,能够在服务宕机的情况下自动拉起服务并恢复相关数据。由此,可以防止人为恶意破坏设备管理服务进程,避免影响整个服务响应用户相关请求。
具体的,在设备A上安装OpenHarmony系统,并在OpenHarmony系统中安装矿鸿综采hap(HarmonyOS Ability Package,鸿蒙功能包)、SwanLinkOS软总线以及OpenHarmony中包含目标功能的基础组件。同时,在设备B上安装Android系统,并在Android系统中安装SwanLinkOS软总线、设备管理模块以及包含目标功能的基础组件。其次,设备A和设备B的网络同时支持wifi和以太网。设备A和设备B可以通过分布式软总线SwanLinkOS,经过发现、认证和组网步骤,将设备添加到软总线的同一个网络中。
其次,用户可以在设备A中矿鸿综采应用界面输入设备查询信息,设备A可以将设备查询信息翻译成设备信息查询指令,并通过分布式软总线发送到设备B。然后,设备B在接收到设备信息查询指令后,可以调用设备管理模块查找得到对应的设备信息,并通过分布式软总线反馈给设备A。设备A在接收到设备B反馈的设备信息后,可以通过矿鸿综采应用界面对该设备信息进行可视化展示。
上述设置的好处在于,可以实现安装不同系统的不同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可以提升设备认证的效率;同时,应用端通过命令交互方式直接将数据发送到设备的后台服务端,后台直接响应前端业务请求,可以提升数据交互效率。
实施例三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基于分布式软总线的设备互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装置应用于发现端设备,包括:厂商标识设置模块310、厂商标识发送模块320、第一设备信息接收模块330、组成员添加模块340和设备认证成功消息检测模块350;其中,
厂商标识设置模块310,用于初始化设置厂商标识,并启动设备监听服务;
厂商标识发送模块320,用于当通过所述设备监听服务成功发现被发现端设备时,通过分布式软总线将所述发现端设备的厂商标识发送到所述被发现端设备,以使所述被发现端设备根据所述厂商标识进行厂商认证;
第一设备信息接收模块330,用于当检测到所述分布式软总线转发的所述被发现端设备的厂商认证成功消息时,接收所述分布式软总线转发的所述被发现端设备的第一设备信息,并通过所述分布式软总线发送所述发现端设备的第二设备信息到所述被发现端设备,以使所述被发现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设备信息进行组成员添加;
组成员添加模块340,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设备信息,将所述被发现端设备添加为第一设备组的组成员,并通过所述分布式软总线发送认证码到所述被发现端设备,以使所述被发现端设备根据所述认证码进行设备认证;
设备认证成功消息检测模块350,用于当检测到所述分布式软总线发送的所述认证码对应的设备认证成功消息时,成功建立与所述被发现端设备之间的设备组网。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成功发现被发现端设备时,通过分布式软总线将厂商标识发送到被发现端设备,以使被发现端设备根据厂商标识进行厂商认证;接收被发现端设备的第一设备信息,并根据第一设备信息,将被发现端设备添加为第一设备组的组成员,并通过分布式软总线发送认证码到被发现端设备,以使被发现端设备进行设备认证;当检测到设备认证成功消息时,成功建立与被发现端设备之间的设备组网,通过基于分布式软总线,采用厂商标识、设备信息和认证码进行设备认证,可以提升设备互联效率,可以实现不同系统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
可选的,厂商标识发送模块320,具体用于通过所述设备监听服务,获取所述分布式软总线发送的所述被发现端设备对应的设备标识,并判断本地设备列表中是否存在所述设备标识;
若否,则在所述本地设备列表中新建所述设备标识,以确定成功发现所述被发现端设备。
可选的,基于分布式软总线的设备互联装置,还包括:
设备信息查询指令获取模块,用于根据针对预设应用界面的设备查询信息输入操作,获取所述被发现端设备对应的设备信息查询指令;
设备信息展示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分布式软总线发送所述设备信息查询指令到所述被发现端设备,并接收和展示所述被发现端设备反馈的所述设备信息查询指令对应的设备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分布式软总线的设备互联装置可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一所提供的基于分布式软总线的设备互联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实施例四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基于分布式软总线的设备互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装置应用于被发现端设备,包括:厂商认证成功消息生成模块410、第一设备信息发送模块420和设备认证成功消息生成模块430;其中,
厂商认证成功消息生成模块410,用于当检测到分布式软总线发送的发现端设备的厂商标识时,若检测到所述厂商标识成功通过厂商认证,则生成厂商认证成功消息并通过所述分布式软总线发送到所述发现端设备;
第一设备信息发送模块420,用于通过所述分布式软总线发送所述被发现端设备的第一设备信息到所述发现端设备,以使所述发现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设备信息进行组成员添加,并接收所述发现端设备的第二设备信息;
设备认证成功消息生成模块430,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设备信息,将所述发现端设备添加为第二设备组的组成员,并在接收到所述分布式软总线转发的所述发现端设备发送的认证码时,若检测到所述认证码成功通过认证,则生成设备认证成功消息并通过所述分布式软总线发送到所述发现端设备,以建立与所述发现端设备之间的设备组网。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被发现端设备在当检测到分布式软总线发送的发现端设备的厂商标识时,若检测到厂商标识成功通过厂商认证,则生成厂商认证成功消息并通过分布式软总线发送到发现端设备;然后,通过分布式软总线发送被发现端设备的第一设备信息到发现端设备,并接收发现端设备的第二设备信息;最后,根据第二设备信息,将发现端设备添加为第二设备组的组成员,并在接收到分布式软总线转发的发现端设备发送的认证码时,若检测到认证码成功通过认证,则生成设备认证成功消息并通过分布式软总线发送到发现端设备,以建立与发现端设备之间的设备组网;通过基于分布式软总线,采用厂商标识、设备信息和认证码进行设备认证,可以提升设备互联效率,可以实现不同系统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
可选的,厂商认证成功消息生成模块410,具体用于若检测到所述厂商标识与预设标识相同,则确定所述厂商标识成功通过厂商认证。
可选的,基于分布式软总线的设备互联装置,还包括:
设备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当通过所述分布式软总线接收到所述发现端设备的设备信息查询指令时,获取所述设备信息查询指令对应的设备信息;
设备信息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分布式软总线发送所述设备信息查询指令对应的设备信息到所述发现端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分布式软总线的设备互联装置可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二所提供的基于分布式软总线的设备互联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实施例五
图5示出了可以用来实施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子设备50的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旨在表示各种形式的数字计算机,诸如,膝上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工作台、个人数字助理、服务器、刀片式服务器、大型计算机、和其它适合的计算机。电子设备还可以表示各种形式的移动装置,诸如,个人数字处理、蜂窝电话、智能电话、可穿戴设备(如头盔、眼镜、手表等)和其它类似的计算装置。本文所示的部件、它们的连接和关系、以及它们的功能仅仅作为示例,并且不意在限制本文中描述的和/或者要求的本发明的实现。
如图5所示,电子设备5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51,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51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如只读存储器(ROM)52、随机访问存储器(RAM)53等,其中,存储器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51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52中的计算机程序或者从存储单元5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53中的计算机程序,来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53中,还可存储电子设备5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处理器51、ROM 52以及RAM 53通过总线5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55也连接至总线54。
电子设备50中的多个部件连接至I/O接口55,包括:输入单元56,例如键盘、鼠标等;输出单元57,例如各种类型的显示器、扬声器等;存储单元58,例如磁盘、光盘等;以及通信单元59,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收发机等。通信单元59允许电子设备50通过诸如因特网的计算机网络和/或各种电信网络与其他设备交换信息/数据。
处理器51可以是各种具有处理和计算能力的通用和/或专用处理组件。处理器51的一些示例包括但不限于中央处理单元(CPU)、图形处理单元(GPU)、各种专用的人工智能(AI)计算芯片、各种运行机器学习模型算法的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以及任何适当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等。处理器51执行上文所描述的各个方法和处理,例如基于分布式软总线的设备互联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分布式软总线的设备互联方法可被实现为计算机程序,其被有形地包含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存储单元58。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的部分或者全部可以经由ROM 52和/或通信单元59而被载入和/或安装到电子设备50上。当计算机程序加载到RAM 53并由处理器51执行时,可以执行上文描述的基于分布式软总线的设备互联方法的一个或多个步骤。备选地,在其他实施例中,处理器51可以通过其他任何适当的方式(例如,借助于固件)而被配置为执行基于分布式软总线的设备互联方法。
本文中以上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在数字电子电路系统、集成电路系统、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芯片上系统的系统(SOC)、负载可编程逻辑设备(CPLD)、计算机硬件、固件、软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中实现。这些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包括:实施在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中,该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可在包括至少一个可编程处理器的可编程系统上执行和/或解释,该可编程处理器可以是专用或者通用可编程处理器,可以从存储系统、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至少一个输出装置接收数据和指令,并且将数据和指令传输至该存储系统、该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该至少一个输出装置。
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法的计算机程序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编程语言的任何组合来编写。这些计算机程序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使得计算机程序当由处理器执行时使流程图和/或框图中所规定的功能/操作被实施。计算机程序可以完全在机器上执行、部分地在机器上执行,作为独立软件包部分地在机器上执行且部分地在远程机器上执行或完全在远程机器或服务器上执行。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介质,其可以包含或存储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结合地使用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的、磁性的、光学的、电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者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备选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示例会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快闪存储器)、光纤、便捷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储存设备、磁储存设备、或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
为了提供与用户的交互,可以在电子设备上实施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该电子设备具有:用于向用户显示信息的显示装置(例如,CRT(阴极射线管)或者LCD(液晶显示器)监视器);以及键盘和指向装置(例如,鼠标或者轨迹球),用户可以通过该键盘和该指向装置来将输入提供给电子设备。其它种类的装置还可以用于提供与用户的交互;例如,提供给用户的反馈可以是任何形式的传感反馈(例如,视觉反馈、听觉反馈、或者触觉反馈);并且可以用任何形式(包括声输入、语音输入或者、触觉输入)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
可以将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实施在包括后台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作为数据服务器)、或者包括中间件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应用服务器)、或者包括前端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具有图形用户界面或者网络浏览器的用户计算机,用户可以通过该图形用户界面或者该网络浏览器来与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实施方式交互)、或者包括这种后台部件、中间件部件、或者前端部件的任何组合的计算系统中。可以通过任何形式或者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来将系统的部件相互连接。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区块链网络和互联网。
计算系统可以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客户端和服务器一般远离彼此并且通常通过通信网络进行交互。通过在相应的计算机上运行并且彼此具有客户端-服务器关系的计算机程序来产生客户端和服务器的关系。服务器可以是云服务器,又称为云计算服务器或云主机,是云计算服务体系中的一项主机产品,以解决了传统物理主机与VPS服务中,存在的管理难度大,业务扩展性弱的缺陷。
应该理解,可以使用上面所示的各种形式的流程,重新排序、增加或删除步骤。例如,本发明中记载的各步骤可以并行地执行也可以顺序地执行也可以不同的次序执行,只要能够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期望的结果,本文在此不进行限制。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分布式软总线的设备互联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发现端设备,包括:
初始化设置厂商标识,并启动设备监听服务;
当通过所述设备监听服务成功发现被发现端设备时,通过分布式软总线将所述发现端设备的厂商标识发送到所述被发现端设备,以使所述被发现端设备根据所述厂商标识进行厂商认证;
当检测到所述分布式软总线转发的所述被发现端设备的厂商认证成功消息时,接收所述分布式软总线转发的所述被发现端设备的第一设备信息,并通过所述分布式软总线发送所述发现端设备的第二设备信息到所述被发现端设备,以使所述被发现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设备信息进行组成员添加;
根据所述第一设备信息,将所述被发现端设备添加为第一设备组的组成员,并通过所述分布式软总线发送认证码到所述被发现端设备,以使所述被发现端设备根据所述认证码进行设备认证;
当检测到所述分布式软总线发送的所述认证码对应的设备认证成功消息时,成功建立与所述被发现端设备之间的设备组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设备监听服务成功发现被发现端设备,包括:
通过所述设备监听服务,获取所述分布式软总线发送的所述被发现端设备对应的设备标识,并判断本地设备列表中是否存在所述设备标识;
若否,则在所述本地设备列表中新建所述设备标识,以确定成功发现所述被发现端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成功建立与所述被发现端设备之间的设备组网之后,还包括:
根据针对预设应用界面的设备查询信息输入操作,获取所述被发现端设备对应的设备信息查询指令;
通过所述分布式软总线发送所述设备信息查询指令到所述被发现端设备,并接收和展示所述被发现端设备反馈的所述设备信息查询指令对应的设备信息。
4.一种基于分布式软总线的设备互联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被发现端设备,包括:
当检测到分布式软总线发送的发现端设备的厂商标识时,若检测到所述厂商标识成功通过厂商认证,则生成厂商认证成功消息并通过所述分布式软总线发送到所述发现端设备;
通过所述分布式软总线发送所述被发现端设备的第一设备信息到所述发现端设备,以使所述发现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设备信息进行组成员添加,并接收所述发现端设备的第二设备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设备信息,将所述发现端设备添加为第二设备组的组成员,并在接收到所述分布式软总线转发的所述发现端设备发送的认证码时,若检测到所述认证码成功通过认证,则生成设备认证成功消息并通过所述分布式软总线发送到所述发现端设备,以建立与所述发现端设备之间的设备组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到所述厂商标识成功通过厂商认证,包括:
若检测到所述厂商标识与预设标识相同,则确定所述厂商标识成功通过厂商认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建立与所述发现端设备之间的设备组网之后,还包括:
当通过所述分布式软总线接收到所述发现端设备的设备信息查询指令时,获取所述设备信息查询指令对应的设备信息;
通过所述分布式软总线发送所述设备信息查询指令对应的设备信息到所述发现端设备。
7.一种基于分布式软总线的设备互联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发现端设备,包括:
厂商标识设置模块,用于初始化设置厂商标识,并启动设备监听服务;
厂商标识发送模块,用于当通过所述设备监听服务成功发现被发现端设备时,通过分布式软总线将所述发现端设备的厂商标识发送到所述被发现端设备,以使所述被发现端设备根据所述厂商标识进行厂商认证;
第一设备信息接收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所述分布式软总线转发的所述被发现端设备的厂商认证成功消息时,接收所述分布式软总线转发的所述被发现端设备的第一设备信息,并通过所述分布式软总线发送所述发现端设备的第二设备信息到所述被发现端设备,以使所述被发现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设备信息进行组成员添加;
组成员添加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设备信息,将所述被发现端设备添加为第一设备组的组成员,并通过所述分布式软总线发送认证码到所述被发现端设备,以使所述被发现端设备根据所述认证码进行设备认证;
设备认证成功消息检测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所述分布式软总线发送的所述认证码对应的设备认证成功消息时,成功建立与所述被发现端设备之间的设备组网。
8.一种基于分布式软总线的设备互联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被发现端设备,包括:
厂商认证成功消息生成模块,用于当检测到分布式软总线发送的发现端设备的厂商标识时,若检测到所述厂商标识成功通过厂商认证,则生成厂商认证成功消息并通过所述分布式软总线发送到所述发现端设备;
第一设备信息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分布式软总线发送所述被发现端设备的第一设备信息到所述发现端设备,以使所述发现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设备信息进行组成员添加,并接收所述发现端设备的第二设备信息;
设备认证成功消息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设备信息,将所述发现端设备添加为第二设备组的组成员,并在接收到所述分布式软总线转发的所述发现端设备发送的认证码时,若检测到所述认证码成功通过认证,则生成设备认证成功消息并通过所述分布式软总线发送到所述发现端设备,以建立与所述发现端设备之间的设备组网。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或者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分布式软总线的设备互联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或者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分布式软总线的设备互联方法。
CN202310729520.5A 2023-06-19 2023-06-19 基于分布式软总线的设备互联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Pending CN1169621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29520.5A CN116962114A (zh) 2023-06-19 2023-06-19 基于分布式软总线的设备互联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29520.5A CN116962114A (zh) 2023-06-19 2023-06-19 基于分布式软总线的设备互联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62114A true CN116962114A (zh) 2023-10-27

Family

ID=884610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29520.5A Pending CN116962114A (zh) 2023-06-19 2023-06-19 基于分布式软总线的设备互联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6211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73757A (zh) * 2024-03-12 2024-04-12 中科南京软件技术研究院 一种适用于多种异形物理接口设备的通信的轻量级软总线的方法
CN117873757B (zh) * 2024-03-12 2024-06-04 中科南京软件技术研究院 一种适用于多种异形物理接口设备的通信的轻量级软总线的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73757A (zh) * 2024-03-12 2024-04-12 中科南京软件技术研究院 一种适用于多种异形物理接口设备的通信的轻量级软总线的方法
CN117873757B (zh) * 2024-03-12 2024-06-04 中科南京软件技术研究院 一种适用于多种异形物理接口设备的通信的轻量级软总线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555806B1 (ko) 무선 연결을 구축하는 방법, 장치, 기기 및 저장매체
RU2646354C2 (ru) Способ,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истема для установки соединения передачи
WO201518877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application notification message, and terminal device
US20180041893A1 (en) Method and system of multi-terminal mapping to a virtual sim card
WO2018107593A1 (zh) 一种在不同终端间共享文件的方法及设备
CN110351225B (zh) 硬件设备的联网方法、系统,计算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087475B (zh) 一种云平台组件应用的消息推送方法、装置及消息服务器
CN113420275B (zh) 数据连接处理方法、相关装置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6962114A (zh) 基于分布式软总线的设备互联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6488537B (zh) 一种发送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EP4239518A1 (en) Nfc tag verific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CN114793178A (zh) 配网方法和装置
CN110460567B (zh) 一种身份鉴权方法及装置
CN115174388B (zh) 一种联网智能设备网络更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01542B (zh) 配对连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6600279A (zh) 基于OpenHarmony的蓝牙模组的操作系统授权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9361682B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596288A (zh) 一种消息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661821A (zh) 一种应用升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389583A (zh)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205813A (zh) 添加好友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6563983A (zh) 一种智能门锁控制系统、方法及智能门锁
CN116546112A (zh) 一种混合组网协议设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479133A (zh) 基于蓝牙的通信方法、装置、蓝牙设备、终端设备及介质
CN116600367A (zh) 设备组网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