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05905B - 太阳能模块 - Google Patents

太阳能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05905B
CN105405905B CN201410444596.4A CN201410444596A CN105405905B CN 105405905 B CN105405905 B CN 105405905B CN 201410444596 A CN201410444596 A CN 201410444596A CN 105405905 B CN105405905 B CN 1054059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ing barrier
solar energy
backboard
main traverse
metal lev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4459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05905A (zh
Inventor
吴建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rchers Inc
Original Assignee
Archer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rchers Inc filed Critical Archers Inc
Priority to CN20141044459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05905B/zh
Publication of CN1054059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059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059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059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太阳能模块,包括一背板、一透光基板、多个太阳能电池、多条副导线、一密封层、多条主导线及一阻水绝缘层。背板具有一出线孔。太阳能电池配置于背板与透光基板之间。副导线连接太阳能电池且汇集至主导线。密封层配置于背板与透光基板之间且包覆太阳能电池与副导线。主导线穿出密封层与出线孔并连接至一接线盒。阻水绝缘层埋设于密封层中的背板与太阳能电池之间的区域且对应出线孔的位置,而使阻水绝缘层朝背板的投影至少笼罩出线孔。

Description

太阳能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太阳能模块,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较佳防水性的太阳能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意识抬头,节能减碳的概念逐渐受众人所重视,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世界各国积极投入发展的重点。再生能源当中,由于太阳光随处可得,且不像其他能源(如:石化能源、核能)一般会对地球产生污染,因此太阳能与可将太阳光转换成电能的各种装置是目前看好的明星产业。
一般而言,太阳能模块的背板会有一出线孔,以供连接太阳能电池的导线穿出于背板。美国专利号US 8461450、US 2010/0229937及US2010/0236623揭露了导线在背板的出线孔处加设绝缘胶带、将出线孔处的背板翻折、或在出线孔处设置绝缘固定片等,避免使导线与金属层接触而发生短路的状况。然而,例如是将出线孔处的背板翻折以加大导线与背板的金属层之间的距离的方式会加大背板上出线孔的尺寸,而使得水气容易通过出线孔进入太阳能模块,而导致太阳能模块损坏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模块,其具有较佳的防水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太阳能模块,包括一背板、一透光基板、多个太阳能电池、多条副导线、一密封层、多条主导线及一阻水绝缘层。背板具有一出线孔。这些太阳能电池配置于背板与透光基板之间。这些副导线连接这些太阳能电池。密封层配置于背板与透光基板之间且包覆太阳能电池与副导线。这些副导线汇集至这些主导线,这些主导线穿出密封层与出线孔并连接至一接线盒。阻水绝缘层埋设于密封层中的背板与太阳能电池之间的区域且位在对应于出线孔的位置,而使阻水绝缘层朝背板的投影至少笼罩出线孔。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阻水绝缘层的尺寸大于出线孔的尺寸,且阻水绝缘层投影至背板的投影边界至出线孔的最短距离大于背板与太阳能电池之间的距离。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阻水绝缘层投影至背板的投影边界至出线孔的最短距离与背板与太阳能电池之间的距离的差值不小于2毫米。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阻水绝缘层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接线盒的尺寸。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阻水绝缘层包括一绝缘层及埋设于绝缘层内的一金属层。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阻水绝缘层还包括配置于绝缘层两侧的两黏着层。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两黏着层的材料与密封层的材料相同。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阻水绝缘层包括一金属层、一第一黏着层及两绝缘层,且两绝缘层通过第一黏着层配置于金属层的两侧。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阻水绝缘层还包括配置于绝缘层两侧的两第二黏着层。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两第二黏着层的材料与密封层的材料相同。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金属层的宽度小于两绝缘层的宽度,而使得其中一个绝缘层在对应于金属层以外的区域通过第一黏着层接触另一个绝缘层。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金属层的宽度实质上等于两绝缘层的宽度,两绝缘层之间的任一位置均被金属层隔开。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一绝缘框架,其中金属层的相对两侧面外露于阻水绝缘层,绝缘框架配置于阻水绝缘层的周围,以覆盖金属层的两侧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一固定架,配置于背板与阻水绝缘层之间且包括供这些主导线通过的一固定孔,其中固定孔的位置对应于出线孔的位置,且固定洞的尺寸小于出线孔的尺寸。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太阳能模块,包括一背板、一透光基板、多个太阳能电池、多条副导线、一密封层、多条第一主导线及一导线模块。背板具有一出线孔。这些太阳能电池配置于背板与透光基板之间。这些副导线连接这些太阳能电池。密封层配置背板与透光基板之间且包覆太阳能电池与副导线。这些副导线汇集至这些第一主导线。导线模块埋设于密封层中的背板与太阳能电池之间的区域且位在对应于出线孔的位置。导线模块包括多条第二主导线及包覆这些第二主导线的一阻水绝缘层。这些第二主导线分别连接于这些第一主导线,阻水绝缘层的尺寸大于出线孔的尺寸,而使阻水绝缘层朝背板的投影至少笼罩出线孔,导线模块穿过密封层与出线孔并连接至一接线盒。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这些第一主导线的延伸方向不平行于这些第二主导线的延伸方向。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这些第二主导线并排配置,且导线模块呈片状。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阻水绝缘层包括一金属层及一绝缘层,绝缘层包覆这些第二主导线的一部分与金属层,而使这些第二主导线与金属层的任两者之间相互隔离。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绝缘层隔开这些第二主导线与这些副导线。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导线模块还包括配置于绝缘层两侧的两黏着层。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两黏着层的材料与密封层的材料相同。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导线模块还包括一金属层、一第一黏着层、一第二黏着层、一第一绝缘层、一第二绝缘层及一第三绝缘层,这些第二主导线的局部被第一黏着层固定于第一绝缘层与第二绝缘层之间,且金属层被第二黏着层固定于第二绝缘层与第三绝缘层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导线模块还包括配置于第一绝缘层与第三绝缘层的两第三黏着层。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在横截这些第二主导线的一剖面上,金属层的宽度小于第二绝缘层与第三绝缘层的宽度,而使得在剖面上第二绝缘层在对应于金属层以外的区域通过第二黏着层接触第三绝缘层。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在横截这些第二主导线的一剖面上,金属层的宽度实质上等于第二绝缘层与第三绝缘层的宽度,而使得在剖面上第二绝缘层与第三绝缘层之间的任一位置均被金属层隔开。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一绝缘框架,其中金属层的相对两侧面外露于导线模块,绝缘框架配置于导线模块的周围,以覆盖金属层的两侧面。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太阳能模块通过将大于出线孔尺寸的阻水绝缘层配置在背板下对应于出线孔的位置,且阻水绝缘层投影至背板的投影边界至出线孔的最短距离大于背板与太阳能电池之间的距离,而增加了水气从出线孔至太阳能电池之间的路径长度,进而提升本发明的太阳能模块的防水性。此外,本发明的太阳能模块更提供了配置在背板与阻水绝缘层之间的固定架,主导线通过固定孔,以限制主导线穿出于出线孔的位置,使主导线不会与背板接触,以避免发生短路。另外,本发明的太阳能模块的导线模块的设计,除了通过绝缘阻水层能够达到阻水的效果之外,片状的设计也使得出线孔仅需一条细缝的宽度,导线模块便能够穿出,可降低出线孔的尺寸,而减少水气的进入量。此外,组装时仅需将第一主导线与第二主导线焊接在一起即可,制造上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其中:
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太阳能模块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2至图6是依照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阻水绝缘层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太阳能模块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8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太阳能模块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9是移除图8的太阳能模块的背板与部分密封层的俯视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太阳能模块的导线模块的A-A线段的剖面示意图。
图11至图15是依照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导线模块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太阳能模块的局部剖面示意图。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的太阳能模块100包括一背板110、一透光基板120、配置于背板110与透光基板120之间的多个太阳能电池130、连接这些太阳能电池130的多条副导线140、配置于背板110与透光基板120之间且包覆太阳能电池130与副导线140的一密封层150、连接于这些副导线140的多条主导线170及埋设于密封层150中的背板110与太阳能电池130之间的区域的一阻水绝缘层180。
副导线140连接太阳能电池130并汇集至主导线170。由于,副导线140与主导线170连接在一起,为了能够更清楚地在图1中表示出两者各自所在的位置,副导线140以较细的线表示,主导线170以较粗的线表示。背板110具有一出线孔112,主导线170穿出密封层150与出线孔112以离开背板110,并连接至一接线盒10。由于外界的水气会从背板110上的出线孔112进入太阳能模块100,其后慢慢渗透至太阳能电池130而使得太阳能模块100受潮失效,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升太阳能模块100的防水性,特别在背板110与太阳能电池130之间的密封层150中埋设对应于出线孔112的阻水绝缘层180。
在已知的太阳能模块中,水气从背板的出线孔进入太阳能模块之后,会直接穿过密封层而渗透至太阳能电池。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够加长水气从背板110的出线孔112至太阳能电池130之间的路径,特意将阻水绝缘层180配置在背板110与太阳能电池130之间的密封层150,且阻水绝缘层180的尺寸大于出线孔112的尺寸,而使阻水绝缘层180朝背板的投影至少笼罩出线孔112(从图1上也可清楚看到阻水绝缘层180的宽度大于出线孔112的宽度)。如此一来,水气从出线孔112进入之后,需要先绕过阻水绝缘层180,才能穿过背板110与太阳能电池130之间的密封层150。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阻水绝缘层180投影至背板110的投影边界至出线孔112的最短距离D大于背板110与太阳能电池130之间的距离T。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水气从出线孔112进入之后,沿着阻水绝缘层180渗透此段距离D所花费的时间便会大于已知的太阳能模块中,水气穿过背板110与太阳能电池130之间的密封层150所花费的时间。在本实施例中,水气进入太阳能模块100之后,即便是绕过了阻水绝缘层180,还需耗费时间通过阻水绝缘层180与太阳能电池130之间的密封层150,延后了太阳能电池130被水气侵入而受潮的时间,而使太阳能模块100在配置阻水绝缘层180之后具有较佳的防水性。
在一实施例中,阻水绝缘层180投影至背板110的投影边界至出线孔112的最短距离D与背板110与太阳能电池130之间的距离T的差值不小于2毫米。举例而言,若阻水绝缘层180的尺寸对应于接线盒10的尺寸的话,一般接线盒10的长宽约各为10公分,阻水绝缘层180的长宽尺寸可对应接线盒10而各为10公分,出线孔112的直径约为2公分,因此,阻水绝缘层180投影至背板110的投影边界至出线孔112的最短距离D便为4公分。由于接线盒10在背板110外的位置对应于位于背板110内的阻水绝缘层180的位置,阻水绝缘层180的尺寸对应于接线盒10的尺寸的设计可使得接线盒10能够较平整地被放置在背板110上。当然,阻水绝缘层180与接线盒10之间的尺寸关系并不以此为限制。在其他实施例中,阻水绝缘层180的尺寸也可大于接线盒10的尺寸,如此一来,接线盒10也能够较平整地被放置在背板110上。在另一实施例中,阻水绝缘层180的尺寸也可小于接线盒10的尺寸。
在本实施例中,阻水绝缘层180包括一绝缘层182及埋设于绝缘层182内的一金属层184,金属层184能够提供较佳的阻水特性,且包覆金属层184的绝缘层182能够避免主导线170与金属层182接触而短路。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金属层184也可以被其他分子排列上较致密的材料替代,例如是玻璃或是陶瓷等,阻水绝缘层180的组成并不以此为限制。
上述仅是示意性地提供其中一种形式的阻水绝缘层180,但阻水绝缘层180的形式并不以此为限制。图2至图6是依照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阻水绝缘层的剖面示意图。请先参阅图2,图2的阻水绝缘层180a与图1的阻水绝缘层180的主要差异在于,图2的阻水绝缘层180a还包括配置于绝缘层182a两侧的两黏着层186a。也就是说,阻水绝缘层180a的结构是一金属层184a埋设于绝缘层182a内,且两黏着层186a配置于绝缘层182a两侧。
在本实施例中,两黏着层186a的材料为合成乙烯树脂(ethylene vinyleacetate,EVA),黏着层186a的材料与密封层150的材料相同,而使得阻水绝缘层180a能够紧密黏着于背板110与密封层150之间。当然,黏着层186a的材料并不以此为限制。
请参阅图3,图3的阻水绝缘层180b包括一金属层184b、一第一黏着层186b及两绝缘层182b,且两绝缘层182b通过第一黏着层186b配置于金属层184b的两侧。此外,如图3所示,金属层184b的宽度小于两绝缘层182b的宽度,而使得其中一个绝缘层182b在对应于金属层184b以外的区域通过第一黏着层186b接触另一个绝缘层182b。
请参阅图4,图4的阻水绝缘层180c与图3的阻水绝缘层180b的主要差异在于,图4的阻水绝缘层180c还包括配置于绝缘层182c两侧的两第二黏着层188c。也就是说,阻水绝缘层180c的结构为两绝缘层182c通过第一黏着层186c配置在金属层184c的两侧,且两第二黏着层188c配置于绝缘层182c两侧。第二黏着层188c的材料为合成乙烯树脂(ethylenevinyle acetate,EVA),第二黏着层188c的材料与密封层150的材料相同。当然,第二黏着层188c的材料并不以此为限制。
请参阅图5,图5的阻水绝缘层180d与图3的阻水绝缘层180b的主要差异在于,图5的金属层184d的宽度实质上等于两绝缘层182d的宽度,而使得两绝缘层182d之间的任一位置均被金属层184d隔开。如图5所示,金属层184d的左方与右方的相对两侧面外露于阻水绝缘层180d,为了避免主导线170接触到此金属层184d,一绝缘框架189d配置于阻水绝缘层180d的左右侧周围,以覆盖金属层184d的此两侧面。
请参阅图6,图6的阻水绝缘层180e与图5的阻水绝缘层180d的主要差异在于,图6的阻水绝缘层180e还包括配置于绝缘层182e两侧的两第二黏着层188e,且第二黏着层188e也覆盖到局部的绝缘框架189e。第二黏着层188e的材料为合成乙烯树脂(ethylene vinyleacetate,EVA),第二黏着层188e的材料与密封层150的材料相同。当然,第二黏着层188e的材料并不以此为限制。
图7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太阳能模块的局部剖面示意图。请参阅图7,图7的太阳能模块200与图1的太阳能模块100的主要差异在于,图7的太阳能模块200还包括一固定架290,配置于背板210与阻水绝缘层280之间且包括供这些主导线270通过的一固定孔292。固定孔292的位置对应于出线孔212的位置,且固定洞292的尺寸小于出线孔212的尺寸。
由于背板210中可能具有导电层(未绘示),为了避免主导线270在穿出背板210处与导电层接触而发生短路的状况,在本实施例中,特意让主导线270在通过背板210的出线孔212之前,先穿过固定架290的固定孔292,以使主导线270被集中在较靠近出线孔212轴心的位置,其后主导线270在通过背板210的出线孔212时便较不会与背板210接触而发生短路的状况。
图8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太阳能模块的局部剖面示意图。请参阅图8,本实施例的太阳能模块300包括一背板310、一透光基板320、多个太阳能电池330、多条副导线340、一密封层350、多条第一主导线370及一导线模块380。
背板310具有一出线孔312。太阳能电池330配置于背板310与透光基板320之间。密封层350配置背板310与透光基板320之间且包覆太阳能电池330与副导线340。副导线340连接太阳能电池330且汇集至第一主导线370。导线模块380埋设于密封层350中的背板310与太阳能电池330之间的区域且位在对应于出线孔312的位置。
图9是移除图8的太阳能模块的背板与部分密封层的俯视示意图。图10是图9的太阳能模块的导线模块的A-A线段的剖面示意图。请同时参阅图8至图10,导线模块380包括多条第二主导线382及包覆这些第二主导线382的一阻水绝缘层384。阻水绝缘层384包括一金属层386及一绝缘层388,绝缘层388包覆这些第二主导线382的一部分与金属层386,而使这些第二主导线382与金属层386的任两者之间相互隔离。在本实施例中,金属层386较第二主导线382更靠近出线孔312,以隔绝水气。
这些第二主导线382分别连接于这些第一主导线370,第一主导线370的延伸方向不平行于第二主导线382的延伸方向,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主导线370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第二主导线382的延伸方向。导线模块380呈片状,且导线模块380的这些第二主导线382并排配置。阻水绝缘层380的尺寸大于出线孔312的尺寸,而使阻水绝缘层380朝背板的投影至少笼罩出线孔312,如此一来,外界的水气从出线孔312进入之后尚需绕过导线模块380的阻水绝缘层384才能够通过背板310与太阳能电池330之间的密封层350。导线模块380的第二主导线382穿出密封层350与出线孔312并连接至一接线盒10。
此外,如图8所示,由于导线模块380配置在太阳能电池330上,位在第二主导线382下方的绝缘层388隔开第二主导线382与副导线340,以避免第二主导线382与副导线340接触而造成短路。
在本实施例中,除了通过导线模块380的绝缘阻水层384能够达到阻水的效果之外,片状的设计也使得出线孔312仅需一条细缝的宽度,导线模块380便能够穿出,可降低出线孔312的尺寸,而减少水气的进入量。此外,组装时仅需将第一主导线370与第二主导线382焊接在一起即可,制程上较为方便。
上面仅是提供其中一种导线模块380,图11至图15是依照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导线模块的剖面示意图。请先参阅图11,图11的导线模块380a与图10的导线模块380的主要差异在于,图11的导线模块380a还包括配置于绝缘层388a两侧的两黏着层389a。两黏着层389a的材料为合成乙烯树脂(ethylene vinyle acetate,EVA),黏着层389a的材料与密封层350的材料相同,而使得导线模块380a能够紧密黏着于背板310与密封层350之间。当然,黏着层389a的材料并不以此为限制。
请参阅图12,图12的导线模块380b还包括一金属层386b、一第一黏着层391b、一第二黏着层392b、一第一绝缘层393b、一第二绝缘层394b及一第三绝缘层395b。这些第二主导线382b的局部被第一黏着层391b固定于第一绝缘层393b与第二绝缘层394b之间,且金属层386b被第二黏着层392b固定于第二绝缘层393b与第三绝缘层394b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在横截这些第二主导线382b的一剖面上,金属层386b的宽度小于第二绝缘层394b与第三绝缘层395b的宽度,而使得在剖面上第二绝缘层394b在对应于金属层386b以外的区域通过第二黏着层392b接触第三绝缘层395b。
请参阅图13,图13的导线模块380c与图12的导线模块380b的主要差异在于,图13的导线模块380c还包括配置于第一绝缘层393c与第三绝缘层395c的两第三黏着层396c。
请参阅图14,图14的导线模块380d与图12的导线模块380b的主要差异在于,图14的导线模块380d在横截这些第二主导线382d的一剖面上,金属层386d的宽度实质上等于第二绝缘层393d与第三绝缘层395d的宽度,而使得在剖面上第二绝缘层393d与第三绝缘层395d之间的任一位置均被金属层386d隔开。金属层386d在左方与右方的相对两侧面外露于导线模块380d,为了避免第二主导线382b接触到此金属层386d,图14的导线模块380d还包括一绝缘框架397d,配置于导线模块380d的周围,以覆盖金属层386d的两侧面。
请参阅图15,图15的导线模块380e与图14的导线模块380d的主要差异在于,图15的导线模块380e还包括配置于第一绝缘层393e与第三绝缘层395e的两第三黏着层396e,且第三黏着层396e也覆盖到局部的绝缘框架397e。
综上所述,基于上述,本发明的太阳能模块通过将大于出线孔尺寸的阻水绝缘层配置在背板下对应于出线孔的位置,且阻水绝缘层投影至背板的投影边界至出线孔的最短距离大于背板与太阳能电池之间的距离,而增加了水气从出线孔至太阳能电池之间的路径长度,进而提升本发明的太阳能模块的防水性。此外,本发明的太阳能模块更提供了配置在背板与阻水绝缘层之间的固定架,主导线通过固定孔,以限制主导线穿出于出线孔的位置,使主导线不会与背板接触,以避免发生短路。另外,本发明的太阳能模块的导线模块的设计,除了通过绝缘阻水层能够达到阻水的效果之外,片状的设计也使得出线孔仅需一条细缝的宽度,导线模块便能够穿出,可降低出线孔的尺寸,而减少水气的进入量。此外,组装时仅需将第一主导线与第二主导线焊接在一起即可,制造上较为方便。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之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之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范围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26)

1.一种太阳能模块,包括:
一背板,具有一出线孔;
一透光基板;
多个太阳能电池,配置于该背板与该透光基板之间;
多条副导线,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
一密封层,配置于该背板与该透光基板之间且包覆所述太阳能电池与所述副导线;
多条主导线,所述副导线汇集至所述主导线,所述主导线穿出该密封层与该出线孔并连接至一接线盒;以及
一阻水绝缘层,埋设于该密封层中,设置在该背板与所述太阳能电池之间的区域且位在对应于该出线孔的位置,其中该阻水绝缘层的尺寸大于该出线孔的尺寸,而使该阻水绝缘层朝该背板的投影至少笼罩该出线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模块,其中该阻水绝缘层投影至该背板的投影边界至该出线孔的最短距离大于该背板与所述太阳能电池之间的距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模块,其中该阻水绝缘层投影至该背板的投影边界至该出线孔的最短距离与该背板与所述太阳能电池之间的距离的差值不小于2毫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模块,其中该阻水绝缘层的尺寸大于或等于该接线盒的尺寸。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模块,其中该阻水绝缘层包括一绝缘层及埋设于该绝缘层内的一金属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模块,其中该阻水绝缘层还包括配置于该绝缘层两侧的两黏着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太阳能模块,其中该两黏着层的材料与该密封层的材料相同。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模块,其中该阻水绝缘层包括一金属层、一第一黏着层及两绝缘层,且该两绝缘层通过该第一黏着层配置于该金属层的两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太阳能模块,其中该阻水绝缘层还包括配置于该绝缘层两侧的两第二黏着层。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太阳能模块,其中该两第二黏着层的材料与该密封层的材料相同。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太阳能模块,其中该金属层的宽度小于该两绝缘层的宽度,而使得其中一个该绝缘层在对应于该金属层以外的区域通过该第一黏着层接触另一个该绝缘层。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太阳能模块,其中该金属层的宽度等于该两绝缘层的宽度,该两绝缘层之间的任一位置均被该金属层隔开。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太阳能模块,还包括:
一绝缘框架,其中该金属层的相对两侧面外露于该阻水绝缘层,该绝缘框架配置于该阻水绝缘层的周围,以覆盖该金属层的该两侧面。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模块,还包括:
一固定架,配置于该背板与该阻水绝缘层之间且包括供所述主导线通过的一固定孔,其中该固定孔的位置对应于该出线孔的位置,且该固定洞的尺寸小于该出线孔的尺寸。
15.一种太阳能模块,包括:
一背板,具有一出线孔;
一透光基板;
多个太阳能电池,配置于该背板与该透光基板之间;
多条副导线,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
一密封层,配置于该背板与该透光基板之间且包覆所述太阳能电池与所述副导线;
多条第一主导线,其中所述副导线汇集至所述第一主导线;以及
一导线模块,埋设于该密封层中,设置在该背板与所述太阳能电池之间的区域且位在对应于该出线孔的位置,该导线模块包括多条第二主导线及包覆所述第二主导线的一阻水绝缘层,其中所述第二主导线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主导线,该阻水绝缘层的尺寸大于该出线孔的尺寸,而使该阻水绝缘层朝该背板的投影至少笼罩该出线孔,该导线模块穿出该密封层与该出线孔并连接至一接线盒。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太阳能模块,其中所述第一主导线的延伸方向不平行于所述第二主导线的延伸方向。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太阳能模块,其中所述第二主导线并排配置,且该导线模块呈片状。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太阳能模块,其中该阻水绝缘层包括一金属层及一绝缘层,该绝缘层包覆所述第二主导线的一部分与该金属层,而使所述第二主导线与该金属层的任两者之间相互隔离。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太阳能模块,其中该绝缘层隔开所述第二主导线与所述副导线。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太阳能模块,其中该导线模块还包括配置于该绝缘层两侧的两黏着层。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太阳能模块,其中该两黏着层的材料与该密封层的材料相同。
22.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太阳能模块,其中该导线模块还包括一金属层、一第一黏着层、一第二黏着层、一第一绝缘层、一第二绝缘层及一第三绝缘层,所述第二主导线的局部被该第一黏着层固定于该第一绝缘层与该第二绝缘层之间,且该金属层被该第二黏着层固定于该第二绝缘层与该第三绝缘层之间。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太阳能模块,其中该导线模块还包括分别配置于该第一绝缘层与该第三绝缘层外侧面的两第三黏着层。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太阳能模块,其中在横截所述第二主导线的一剖面上,该金属层的宽度小于该第二绝缘层与该第三绝缘层的宽度,而使得在该剖面上该第二绝缘层在对应于该金属层以外的区域通过该第二黏着层接触该第三绝缘层。
25.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太阳能模块,其中在横截所述第二主导线的一剖面上,该金属层的宽度等于该第二绝缘层与该第三绝缘层的宽度,而使得在该剖面上该第二绝缘层与该第三绝缘层之间的任一位置均被该金属层隔开。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太阳能模块,还包括:
一绝缘框架,其中该金属层的相对两侧面外露于该导线模块,该绝缘框架配置于该导线模块的周围,以覆盖该金属层的该两侧面。
CN201410444596.4A 2014-09-03 2014-09-03 太阳能模块 Active CN1054059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44596.4A CN105405905B (zh) 2014-09-03 2014-09-03 太阳能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44596.4A CN105405905B (zh) 2014-09-03 2014-09-03 太阳能模块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05905A CN105405905A (zh) 2016-03-16
CN105405905B true CN105405905B (zh) 2017-06-16

Family

ID=554712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44596.4A Active CN105405905B (zh) 2014-09-03 2014-09-03 太阳能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0590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55471A1 (ja) * 2017-02-24 2018-08-30 京セラ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およ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CN106847971A (zh) * 2017-03-16 2017-06-13 苏州思博露光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轻质光伏组件
CN111613683B (zh) * 2020-06-29 2021-08-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光伏组件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84772A (zh) * 2008-03-17 2011-03-09 夏普株式会社 太阳能电池模块和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
CN103715285A (zh) * 2012-10-04 2014-04-09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太阳能电池模块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125407A1 (en) * 2010-11-18 2012-05-24 Du Pont Apollo Limited Solar modul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84772A (zh) * 2008-03-17 2011-03-09 夏普株式会社 太阳能电池模块和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
CN103715285A (zh) * 2012-10-04 2014-04-09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太阳能电池模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05905A (zh) 2016-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05905B (zh) 太阳能模块
CN103135826B (zh) 触控感测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4428906B (zh) 用于光伏太阳能模块的边缘连接器
MX2009006725A (es) Metodo para elaborar sub-celdas solares a partir de una celda solar.
TWI525646B (zh) 觸控屏及其製作方法
RU144837U1 (ru) Электрический соединитель для многослойного стекла и электронагреваемое оконное стекло
CN106293168B (zh) 触控装置及基于触控装置的电极引线设置方法
CN111651089A (zh) 触控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5573557A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6125993A (zh) 触控屏的制作方法以及导电可剥胶
CN102654807A (zh) 触控面板的制备方法
WO2008148524A3 (en) Solar module with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element
CN103605439A (zh) 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KR102150024B1 (ko) 접합유리용 홀더 및 접합유리
CN102662519B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7765924B (zh) 触控薄膜及其制作方法以及触摸屏
CN105388973B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
CN106680643A (zh) Incell自容模组面板的检测方法
US20160162069A1 (en) Touch screen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s well as display device
CN209946871U (zh) 一种用于贴合窄边框tp功能片的电容触摸屏
US9025117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203561968U (zh) 触控显示装置
TWM498350U (zh) 單片式觸控面板之感測結構
CN108803924B (zh) 单层式感应电极及其制造方法
CN204314847U (zh) 触摸屏及触摸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