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00706B - 仔猪饲用微生态发酵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活性固态发酵饲料 - Google Patents

仔猪饲用微生态发酵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活性固态发酵饲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00706B
CN105400706B CN201510861730.5A CN201510861730A CN105400706B CN 105400706 B CN105400706 B CN 105400706B CN 201510861730 A CN201510861730 A CN 201510861730A CN 105400706 B CN105400706 B CN 1054007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lture
feed
enzyme
activity
pig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6173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00706A (zh
Inventor
王凤娥
张福娟
马文波
郭健
董德民
王雨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oyang Defeng Ecological Cul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oyang Defeng Ecological Cul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oyang Defeng Ecological Cul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oyang Defeng Ecological Cul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86173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400706B/zh
Publication of CN1054007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007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007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007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00Microorganisms, e.g. protozoa;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opagating, maintaining or preserving microorganisms or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eparing or isolating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microorganism;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1/14Fungi;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80Food processing, e.g. use of renewable energies or variable speed drives in handling, conveying or stacking
    • Y02P60/87Re-use of by-products of food processing for fodder productio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Zo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Mycology (AREA)
  • Virology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Fodder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种仔猪饲用微生态发酵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活性固态发酵饲料,通过对多个菌株的筛选和组合,按照重量份数计由如下原料配制而成:泡盛曲霉(Aspergillus awamori)1~3份、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1~3份、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2~4份、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2~4份、扣囊复膜孢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1~3份、宇佐美曲霉(Aspergillus usamii)2~4份和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2~4份。解决现有微生物发酵制剂存在的过于单一、发酵不全面和发酵效果差的问题,达到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提高营养饲料的营养效价和利用率。应用本发明的饲料饲养仔猪,具有促进生长和增强抗病能力效果显著、饲料利用效率高以及减轻养殖环境污染等特点;饲养的仔猪,无抗生素、激素等药物残留,营养丰富且口味纯正天然。

Description

仔猪饲用微生态发酵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活性固态发酵饲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仔猪饲用微生态发酵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活性固态发酵饲料,属于饲料微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养殖生产国之一,对饲料原料的需求量与日俱增。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动物营养研究的深入,对饲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民更加注重质量而不仅仅是对产量的追求。然而,资源逐渐匮乏,蛋白源短缺尤为严重,蛋白质的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其中微生物发酵饲料日益受到重视。
微生物发酵饲料是指在人为可控制的条件下,以农副产品为主要原料,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植物性、动物性和矿物性物质中的抗营养因子分解、合成,产生更能被畜、禽采食、消化、吸收养分和无毒害作用的生物饲料或饲料原料。微生态饲料添加剂又称微生态制剂、益生素、活菌制剂等,添加到饲料中进行适当的发酵即为微生态发酵饲料。具有直接通过增强动物对肠内有害微生物的抑制作用或通过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来预防疾病,从而促进动物生长或提高饲料转化率的一类药物或饲料添加剂。
微生态制剂安全、有效、不污染环境、无耐药性,作为抗生素的替代品将在饲料工业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抗生素饲料添加剂的广泛应用所引起的临床畜禽耐药问题越来越严重,造成的药物残留问题不但影响了动物产品质量,也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其他如导致动物体内菌群失调、产生抗药性、畜产品适口性差等问题,尤其是食物链的药物残留也引起普遍关注。因此,开发和研制新型无污染、无残留绿色微生态饲料添加剂,是生产绿色畜禽产品的需要,已受到人们的重视和认可。
活性发酵型微生态饲料因具有改善饲料适口性、提高饲料营养价值、生产成本较低和充分利用多种饲料资源等显著特点,研究开发潜力极大,是现在和未来安全饲料发展的重要方向。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领域。
微生态饲料在发酵菌种上主要表现在由传统的单一菌种(株)向具有一定功能组合效应的多菌种(株)发展。目前我国用于饲料强化混合发酵的微生物菌种(菌剂)主要是与具体的发酵工艺相配套使用的微生物菌种,如CN1024468C中的“粗淀粉料混菌固体发酵菌体蛋白饲料的方法”,CN1857099A中的“动物发酵浓缩饲料和配合饲料及其制作方法和设备”。上述微生物发酵制剂菌种过于单一,发酵不全面,发酵效果差,影响仔猪的生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仔猪饲用微生态发酵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活性固态发酵饲料,通过对具有显著协同作用的多个菌株的筛选和组合,解决现有技术微生物发酵制剂存在的过于单一、发酵不全面和发酵效果差的问题,以达到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针对仔猪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选取具有强力分解淀粉纤维素,糖化作用较强,高产蛋白酶的几株菌株与酵母菌配合使用,提高营养饲料的营养效价和利用率。应用本发明的饲料饲养仔猪,具有促进生长和增强抗病能力效果显著、饲料利用效率高以及减轻养殖环境污染等特点;饲养而得的产品,无抗生素、激素等药物残留,营养丰富且口味纯正天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仔猪饲用微生态发酵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计由如下原料配制而成:
上述仔猪饲用微生态发酵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一级培养
(1)配制PDA固体培养基
A1、取去皮马铃薯200g,切成小块,加水1000ml;80℃浸泡1h,用纱布过滤,然后补足失水至1000ml;100Pa灭菌20min,即得20%马铃薯浸汁,贮存备用;
A2、按每100ml马铃薯浸汁加入2g葡萄糖,加热煮沸后按每100ml马铃薯浸汁加入2g琼脂,继续加热融化并补足失水;
A3、分装、加塞、包扎;
A4、高压蒸汽灭菌,100Pa灭菌20min;
A5、卧斜,待冷却后30℃恒温培养24h,排除冷凝水,观察试管培养基表面光滑无菌则可以进行接菌;
(2)斜面接种
将各菌种分别斜面接种,30℃恒温培养24~72h;
2、二级培养
(1)三角瓶的制作工艺
B1、装料:按照重量比,麸皮:水=1:1的比例将两者进行拌料,每千克混合料加入2ml浓硫酸;
B2、装入三角瓶内高度为20~25cm,装料为50g/瓶;
B3、棉塞堵塞封口,再用16层无菌纱布封口;
B4、高压蒸汽灭菌,100Pa灭菌20min。自然冷却;
B5、接菌,接菌量每1g斜面接种20~25g物料;
B6、28~32℃恒温培养,培养过程中每两个小时摇三角瓶一次,摊平;至24小时后扣瓶,培养6小时后扣瓶,全程36小时,得到种曲,粉碎后过40~60目筛,并测定样品酶活力;
其中,按照国标方法酶活力定义如下:
木聚糖酶活力:在37℃和pH5.5条件下,每分钟从浓度为5mg/ml的木聚糖溶液中降解释放1μmol还原糖所需要的酶量为1个酶活单位u;
果胶酶活力:在37℃和pH5.5条件下,每分钟从浓度为4mg/ml的聚半乳糖醛酸溶液中降解释放1μmol还原糖所需要的酶量为1个酶活单位u;
纤维素酶活力:在37℃和pH5.5条件下,每分钟从浓度为4mg/ml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中降解释放1μmol还原糖所需要的酶量为1个酶活单位u;
淀粉酶活力:在37℃、pH6.8的条件下,每分钟水解淀粉生成1mg还原糖所需的酶量;
所得二级发酵产物要求细菌总数≥108cfu/g,总酶活≥500u/g,低于此标准不在用于进行三级接种培养;
3、三级培养
(1)筐式培养基的制作
B1、装料:按照重量比将麸皮:水=5:3的比例进行拌料,每公斤混合料加入2ml浓硫酸、1%硫酸铵;
B2、高压灭菌100Pa,20min,自然冷却;
B3、装入筐中高度2~3cm的培养基;
B5、按筐式培养基物料重量的10%进行接菌;
(2)培养
B1、室温培养,控制室内相对湿度50~85%,培养过程中,堆积培养,每6小时翻拌一次,至18小时,待其连饼后将其划碎,36小时后扣筐继续培养至72小时,得固态发酵产物,将其粉碎后过40~60目筛,并测定样品酶活力;所得三级发酵产物要求细菌总数≥108cfu/g,总酶活≥500u/g,低于此标准不再在用于进行四级接种培养;
4、四级培养
将三级培养的各菌株用石膏粉作为载体按照重量比三级培养产物:石膏粉=1:10混合,进行四级培养,四级培养培养基按重量组成为麸皮:玉米面=1:1,加入水和硫酸,水占麸皮玉米面混合物料总重量的50%~70%,硫酸占麸皮玉米面混合物料总重量的1%。
利用上述仔猪饲用微生态发酵剂制备的活性固态发酵饲料,该发酵饲料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而成:
上述各原料的总和等于10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一、本发明的仔猪饲用微生态发酵剂具有如下特点:
1、本发明中的发酵菌种,泡盛曲霉、黑曲霉、热带假丝酵母、白地霉,扣囊复膜孢酵母、宇佐美曲霉、米曲霉含有好氧菌和兼性厌氧菌,为天然微生物菌种(株)组合,相互间具有非常密切的协同作用关系,使得厌氧发酵、好氧发酵、以及兼性发酵同时进行,提高了发酵效率和发酵效果,能在常温下特别是在较低温度下,可快速启动发酵,发酵周期短,能提高饲料生产率,为常温下生料发酵的理想菌种。
2、本发明中的发酵菌种泡盛曲霉产单宁酸,α、β淀粉酶,蛋白酶;黑曲霉能产纤维素酶、单宁酶、果胶酶;热带假丝酵母是一种很好的饲料酵母,提高饲料菌体蛋白,产生乙醇香味,含蛋白质高达55%以上;白地霉也是一种饲料酵母,具有很强的生香作用;扣囊复膜孢酵母高产菌体蛋白;宇佐美曲霉能够产生大量的纤维素酶,糖化菌丝体蛋白,使饲料的味道酸甜、清香、能提高仔猪瘦肉率并节约精料;米曲霉能分泌多种酶系,其中最重要的是蛋白酶、淀粉酶和酯酶,各菌株的协同作用,产生了强大的酶系,能够分解淀粉、纤维素等多糖,发酵产生菌体蛋白,蛋白质分解为多肽、氨基酸等,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提高饲料的消化利用率,使得降低喂养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二、制备过程中将菌种通过固态发酵技术进行菌种的扩大培养,具有以下优点:
1、固态发酵是粗放式的发酵,所以终产物中所含的各种活性酶,如蛋白酶、淀粉酶、酯酶、酒化酶等。固态发酵的菌体蛋白饲料有较好的香味和性能,是一种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饲料,其繁殖速度很快,不仅含有较高的粗蛋白,且含有畜禽生长所需要如维生素、矿物质核酸等其它营养物质。
2、能耗低和零污染。比深层发酵能耗更低,相对简单同时能为微生物生长及代谢提供独特微环境。
3、发酵原料易得,成本低廉,节约饲料成本。与固态发酵相比,液态发酵具有投资大、生产成本高等缺点。
三、利用本发明的微生态发酵剂制备的活性固态发酵饲料具有如下特点:
1、防治畜禽疾病。本发明的仔猪饲用微生态发酵剂可以起固“本”作用,使肠道菌群保持平衡,起到防治畜禽消化道菌群失调的作用。使仔猪腹泻率显著降低。同时还可以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功能,产生多种抗生物质,如乳酸菌素、嗜酸菌素、杆菌肽等,以及产生有机酸、H2O2等物质,能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从而防治疾病。
2、提高畜禽生产性能。本发明的仔猪饲用微生态发酵剂配合制备的活性固态发酵饲料营养配比均衡,适合发酵剂微生物菌种生长需要。其中的益生菌可产生水解酶、发酵酶和呼吸酶,有利于降解饲料中蛋白质、脂肪和复杂碳水化合物,从而提高饲料转化率,还可产生维生素、有机酸和促生长因子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使仔猪长得快、长得壮,降低料肉比。
3、改善养殖环境。本发明的活性固态发酵饲料一方面能够阻止和抑制致病菌的入侵和定殖,抑制肠内腐败菌的增殖,从而减少有毒物质的产生;另一方面与体内原有正常菌协同作用,提高饲料转化率,减少蛋白质向氨及胺的转化,减少亚硝氨、氨、吲哚、粪臭素等有害物质的产生,消除恶臭气味,从而减少这些物质通过粪便对环境的污染,净化了舍内空气质量。使仔猪在干净、愉悦的环境中成长,真正达到了快乐养猪。
4、提高畜禽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本发明的活性固态发酵饲料可作为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因子,通过细菌自身或细胞壁成分刺激宿主免疫细胞,使其激活,促进吞噬细胞活力或作为佐剂发挥作用。有些微生物是良好的免疫激活剂,能通过促进B细胞产生抗体和提高嗜菌作用活性等提高免疫力和抗病力。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仔猪饲用微生态发酵剂,按照重量份数计配制为泡盛曲霉:黑曲霉:热带假丝酵母:白地霉:扣囊复膜孢酵母:宇佐美曲霉:米曲霉=1:1:2:2:1:2:2,经过如上所述的四级培养制得成品。
饲料配比:
经混合后制得活性固态发酵饲料。
实施例2
该仔猪饲用微生态发酵剂,按照重量份数计配制为泡盛曲霉:黑曲霉:热带假丝酵母:白地霉:扣囊复膜孢酵母:宇佐美曲霉:米曲霉=2:2:3:3:2:3:3,经过如上所述的四级培养制得成品。
饲料配比:
经混合后制得活性固态发酵饲料。
实施例3
该仔猪饲用微生态发酵剂,按照重量份数计配制为泡盛曲霉:黑曲霉:热带假丝酵母:白地霉:扣囊复膜孢酵母:宇佐美曲霉:米曲霉=3:3:4:4:3:4:4,经过如上所述的四级培养制得成品。
饲料配比:
经混合后制得活性固态发酵饲料。
实施例4
所述仔猪浓缩料采用伟农小猪宝,其它同实施例1-实施例3。
试验一
在朝阳市德凤生态养殖有限责任公司猪场进行,2010年11月28日开始,2011年1月6日结束,试验期40d。试验结果见表1。
选择体重接近,20~25kg、健康无病的斯格猪,试验组30头,对照组30头,试验设计原则遵循试验组和对照组使用饲料相同,试验组1-试验组3分别添加实施例1-实施例3的微生态饲料发酵剂,不添加微生态饲料发酵剂,不发酵饲料为对照组1,添加泰安龙升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高效益生素为对照组2;自由采食,自由饮水;圈舍温度16~32℃,湿度40~65%。
试验对照组1饲料配方:
对照组2饲料配方:
表1仔猪饲喂和未饲喂微生态发酵饲料试验结果
试验表明:从上表可知,饲喂本发明微生态饲料发酵剂饲料的仔猪比饲喂未添加微生态发酵剂饲料的仔猪日饲料消耗分别低0.04kg、0.05kg、0.03kg,日消耗饲料较未添加微生态发酵剂饲喂降低了2℅、3℅、2℅;饲喂本发明微生态饲料发酵剂饲料的仔猪比饲喂未添加微生态发酵剂饲料的仔猪平均个体日增重分别提高了0.08kg、0.09kg、0.08kg,日增重较未添加微生态发酵剂饲喂提高了13℅、15℅、13℅;全程料肉比也有显著的降低,由3.04:1降低到2.76:1、2.73:1、2.73:1,降低了料肉比进而降低了生产成本。饲喂本发明微生态发酵剂饲料的仔猪比饲喂添加泰安龙升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高效益生素饲料的仔猪日增重也有所提高,分别提高0.04kg、0.05kg、0.04kg,日消耗饲料较添加高效益生素饲喂提高了6℅、8℅、6℅,日消耗分别低0.02kg、0.01kg、0.03kg,日消耗饲料较添加高效益生素饲喂降低了1℅、0.5℅、2℅,料肉比均低于添加高效益生素饲喂,降低了料肉比进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试验二
选择体重接近20~25kg、健康无病的斯格猪,试验组30头,对照组30头,试验设计原则遵循试验组和对照组使用饲料相同,试验设计原则遵循试验组和对照组使用饲料添加剂相同,试验组4使用按照实施例2制得的发酵剂配制的饲料,对照组3使用原始饲料配方,为配方2。一日饲喂三次,自由采食,自由饮水。圈舍温度16~32℃,湿度40~65%。
试验组4饲料配方:
对照组3饲料配方:
表2不同饲料配方配合本发明发酵剂饲喂试验结果
试验表明:从上表可知,饲喂与本发明微生态饲料发酵剂配合的饲料配方1的仔猪比饲喂正常饲料配方的配方2的仔猪料肉比降低13%,个体日增重提高12%,日消耗降低3%。
从饲喂成本角度考虑,按照当前市场价格玉米2.4元/kg,麦麸2元/kg,豆粕4元/kg,预混料4元/kg,稻米糠1元/kg,葵粕2.2元/kg,本发明微生态发酵剂3元/kg计算,每100kg饲料节约成本38.30元,每天仔猪可节约成本14%。
可见本发明发酵剂与本发酵剂配合使用的饲料配方可提高仔猪生产性能,降低料肉比,降低生产成本。
试验三
试验组5使用按照实施例2制得的发酵剂配制的饲料,对照组4不添加微生态饲料发酵剂,未发酵饲料,在试验初期前5日饲料中内添加抗生素类药物阿莫西林、盐酸西多环素(按药物说明进行添加),自由采食,自由饮水。圈舍温度16~32℃,湿度40~65%。
试验组5饲料配方:
对照组4饲料配方:
表3仔猪饲喂微生态发酵饲料和饲喂添加抗生素未发酵饲料试验结果
试验表明:从上表可知,饲喂添加微生态发酵剂的饲料的仔猪比饲喂添加抗生素饲料的仔猪日增重高0.0625kg,提高了10%,全程料肉比添加抗生素饲料的仔猪也有显著的降低,由2.86:1降低到2.73:1,降低了料肉比进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除此之外,饲喂本产品并按照国家疫病防治标准(规范)饲养畜禽而得的畜禽产品,曾两次委托朝阳市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进行检验,均检测不出饲用兽药残留,其安全水平极高;其次,与饲喂普通饲料的畜禽产品相比,肌间脂肪含量较高,且肉质细嫩,汤色明亮,口感好,有嚼头,肉味鲜香,风味纯正天然,深受消费者欢迎;能实现优质优价,其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Claims (3)

1.一种仔猪饲用微生态发酵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计由如下原料配制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仔猪饲用微生态发酵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一级培养
(1)配制PDA固体培养基
A1、取去皮马铃薯200g,切成小块,加水1000ml;80℃浸泡1h,用纱布过滤,然后补足失水至1000ml;100Pa灭菌20min,即得20%马铃薯浸汁,贮存备用;
A2、按每100ml马铃薯浸汁加入2g葡萄糖,加热煮沸后按每100ml马铃薯浸汁加入2g琼脂,继续加热融化并补足失水;
A3、分装、加塞、包扎;
A4、高压蒸汽灭菌,100Pa灭菌20min;
A5、卧斜,待冷却后30℃恒温培养24h,排除冷凝水,观察试管培养基表面光滑无菌则可以进行接菌;
(2)斜面接种
将各菌种分别斜面接种,30℃恒温培养24~72h;
步骤二、二级培养
(1)三角瓶的制作工艺
B1、装料:按照重量比,麸皮:水=1:1的比例将两者进行拌料,每千克混合料加入2ml浓硫酸;
B2、装入三角瓶内高度为20~25cm,装料为50g/瓶;
B3、棉塞堵塞封口,再用16层无菌纱布封口;
B4、高压蒸汽灭菌,100Pa灭菌20min。自然冷却;
B5、接菌,接菌量每1g斜面接种20~25g物料;
B6、28~32℃恒温培养,培养过程中每两个小时摇三角瓶一次,摊平;至24小时后扣瓶,培养6小时后扣瓶,全程36小时,得到种曲,粉碎后过40~60目筛,并测定样品酶活力;
其中,按照国标方法酶活力定义如下:
木聚糖酶活力:在37℃和pH5.5条件下,每分钟从浓度为5mg/ml的木聚糖溶液中降解释放1μmol还原糖所需要的酶量为1个酶活单位u;
果胶酶活力:在37℃和pH5.5条件下,每分钟从浓度为4mg/ml的聚半乳糖醛酸溶液中降解释放1μmol还原糖所需要的酶量为1个酶活单位u;
纤维素酶活力:在37℃和pH5.5条件下,每分钟从浓度为4mg/ml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中降解释放1μmol还原糖所需要的酶量为1个酶活单位u;
淀粉酶活力:在37℃、pH6.8的条件下,每分钟水解淀粉生成1mg还原糖所需的酶量;
所得二级发酵产物要求细菌总数≥108cfu/g,总酶活≥500u/g,低于此标准不在用于进行三级接种培养;
步骤三、三级培养
(1)筐式培养基的制作
B1、装料:按照重量比将麸皮:水=5:3的比例进行拌料,每公斤混合料加入2ml浓硫酸、1%硫酸铵;
B2、高压灭菌100Pa,20min,自然冷却;
B3、装入筐中高度2~3cm的培养基;
B5、按筐式培养基物料重量的10%进行接菌;
(2)培养
B1、室温培养,控制室内相对湿度50~85%,培养过程中,堆积培养,每6小时翻拌一次,至18小时,待其连饼后将其划碎,36小时后扣筐继续培养至72小时,得固态发酵产物,将其粉碎后过40~60目筛,并测定样品酶活力;所得三级发酵产物要求细菌总数≥108cfu/g,总酶活≥500u/g,低于此标准不再在用于进行四级接种培养;
步骤四、四级培养
将三级培养的各菌株用石膏粉作为载体按照重量比三级培养产物:石膏粉=1:10混合,进行四级培养,四级培养培养基按重量组成为麸皮:玉米面=1:1,加入水和硫酸,水占麸皮玉米面混合物料总重量的50%~70%,硫酸占麸皮玉米面混合物料总重量的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仔猪饲用微生态发酵剂制备的活性固态发酵饲料,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
上述各原料的总和等于100%。
CN201510861730.5A 2015-11-30 2015-11-30 仔猪饲用微生态发酵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活性固态发酵饲料 Active CN1054007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61730.5A CN105400706B (zh) 2015-11-30 2015-11-30 仔猪饲用微生态发酵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活性固态发酵饲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61730.5A CN105400706B (zh) 2015-11-30 2015-11-30 仔猪饲用微生态发酵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活性固态发酵饲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00706A CN105400706A (zh) 2016-03-16
CN105400706B true CN105400706B (zh) 2019-01-29

Family

ID=554664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61730.5A Active CN105400706B (zh) 2015-11-30 2015-11-30 仔猪饲用微生态发酵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活性固态发酵饲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400706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75216A (zh) * 2002-04-11 2002-10-23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一种用作饲料添加剂的菌酶制剂协同发酵工艺
CN101965912A (zh) * 2010-09-06 2011-02-09 成都和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替代抗生素的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75216A (zh) * 2002-04-11 2002-10-23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一种用作饲料添加剂的菌酶制剂协同发酵工艺
CN101965912A (zh) * 2010-09-06 2011-02-09 成都和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替代抗生素的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00706A (zh) 2016-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85402B (zh) 一种早期断奶肉羊育肥复合生物饲料添加剂
CN106376725B (zh) 一种生物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67222B (zh) 一种含饲用复合酶的生长猪专用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34736B (zh) 一种红薯皮或红薯粉渣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
CN104256057A (zh) 一种利用酒精废液和作物秸秆制备饲料蛋白的方法
CN103004659B (zh) 一种四大家鱼鱼苗养殖方法
CN103734549B (zh) 一种大颗粒教槽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59155A (zh) 含有益生菌木薯饲料的精制方法
CN105661013B (zh) 一种发酵中草药制备复合型促生长饲料添加剂的方法
CN103667220B (zh) 一种含中性蛋白酶的生长猪专用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60504A (zh) 一种利用啤酒酵母泥生产微生物发酵湿饲料的方法
CN103829042A (zh) 一种多维活性木薯蛋白饲料的生产方法
CN106173361A (zh) 以牧草为原料二次发酵生产牛羊全价饲料的方法
CN105886423A (zh) 生物发酵米糠粕的制备方法
CN106954731A (zh) 一种蔗渣生物活性饲料原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0214871A (zh) 一种蛋鸡饲养用微生态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65764A (zh) 一种改善肉质酶解海带生产谷物发酵型罗非鱼饲料
CN106234755A (zh) 以甘蔗渣为原料二次发酵生产牛羊全价饲料的方法
CN103783264B (zh) 一种发酵松针饲料的制备方法
CN107712284A (zh) 一种饲料发酵剂
CN110463843A (zh) 适合育肥猪饲用的玉米芯菌酶协同发酵饲料及其生产工艺
CN104082528A (zh) 一种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97336A (zh) 一种蛋鸡湿发酵饲料及其生产工艺
CN103725661B (zh) 一种含饲用复合酶的乳仔猪专用酶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08872A (zh) 一种棕榈粕原料生物预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