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89533A - 一种对物品进行查找定位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对物品进行查找定位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89533A
CN105389533A CN201510669851.XA CN201510669851A CN105389533A CN 105389533 A CN105389533 A CN 105389533A CN 201510669851 A CN201510669851 A CN 201510669851A CN 105389533 A CN105389533 A CN 1053895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ysical address
electronic tag
article
module
transmit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6985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89533B (zh
Inventor
杨宇
陈克林
吴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Zhongke Hantianxi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Zhongke Hantianx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Zhongke Hantianxi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zhou Zhongke Hantianx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66985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89533B/zh
Publication of CN1053895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895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895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8953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00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00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 G06K7/10118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the sensing being preceded by at least one preliminary step
    • G06K7/10128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the sensing being preceded by at least one preliminary step the step consisting of detection of the presence of one or more record carriers in the vicinity of the interrogation 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2207/00Other aspects
    • G06K2207/1012Special detection of object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物品进行查找定位的方法,包括:物品信息管理平台对物品的标识信息和与该物品绑定的电子标签的第一物理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预存储,第一物理地址具有唯一性;物品信息管理平台接收用户输入的待查找定位的物品的标识信息并根据标识信息确定与其对应的第一物理地址;物品信息管理平台将第一物理地址发送至发射器,发射器的物理地址设置为第二物理地址;发射器接收到第一物理地址后将第二物理地址切换至第一物理地址;发射器向外发送携带有触发指令的信号;物理地址设置为第一物理地址的电子标签接收信号并根据触发指令发出定位提示信息。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对物品进行查找定位的系统。实施本发明可以快速查找定位到物品。

Description

一种对物品进行查找定位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物品进行查找定位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快递行业的迅速发展,包裹的数量呈现出几何级增长。在整个快递过程中,包裹的投递是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被称为“快递行业的最后100米”。其中,包裹投递这一环节的主要问题在于如何从大量包裹中快速准确地找到收件人所需要的包裹。现有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摆地摊的形式将大量包裹散放在一定区域内(例如散放在小区门口、高校门口等),然后快递员或者收件人根据包裹的信息(例如快递单号、收件人姓名、收件人地址等)人为从散放的大量包裹中逐一进行查找。这种方式的缺点在于,当包裹数量比较多的时候人为查找的方式效率非常低下,此外摆地摊的形式不但对市容市貌存在一定的影响还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
目前,针对于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主要包括智能配送系统和基于RFID的电子标签系统。下面对这两种系统分别进行说明。
智能配送系统主要由自提柜和远程管理系统构成,其中,自提柜主要完成包裹存储等前端数据采集操作,远程管理系统主要负责数据统计、远程管理等操作。自提柜主要安置在居民区、写字楼等人口密集的地区。在进行包裹投递的时候,快递员将收件人的包裹存放到自提柜的箱体中以后,自提柜会发送箱体编号和提取码到收件人的手机上。收件人可以在其方便的时候到自提柜通过提取码打开对应的箱体,从中取走自己的包裹。智能配送系统虽然是解决“快递行业的最后100米”的有效方式,但是该系统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1)自提柜的制造成本很高,通常情况下,一个自提柜的成本在5万元左右,便宜的也要2至3万元;(2)自提柜中箱体的数量是有限的,通常情况下自提柜中包括几十个箱体或者一百多个箱体,当包裹数量多于自提柜中箱体的数量时,多出来的包裹将无法及时通过自提柜的形式派件给收件人,仍然需要快递员人为通知并等待收件人取包裹。这种情况下仍会面临人为查找效率低下的问题。上述不足之处所带来的种种限制导致智能配送系统一直没有能够得到大面积地推广和应用。
基于RFID的电子标签系统主要由阅读器、RFID电子标签(即应答器)以及应用软件三个部分构成。该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将RFID电子标签附着在包裹上,该RFID电子标签发射一特定频率的无线电波能量,用以驱动电路将预先存储在RFID电子标签内的数据(即包裹的相关信息)送出,阅读器通过接收解读RFID电子标签送出的数据以完成对包裹的识别,并进一步将解读后的数据发送至应用软件做相应的处理。基于RFID的电子标签系统可以实现每个包裹被准确地跟踪,但是与此同时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识别范围有限。RFID技术适用于短距离识别,也就是说阅读器和RFID电子标签之间的距离是限定在一定范围内的;(2)技术成熟度不够。RFID技术出现的时间较短,在技术上还不是非常成熟。特别地,由于超高频RFID电子标签具有反向反射性特点,使得其在金属、液体等商品中应用比较困难;(3)成本高。RFID电子标签相对于普通条码标签价格较高,通常是普通条码标签的几十倍。如果RFID电子标签的使用量大的话,就会造成成本太高。因此,高成本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市场使用RFID技术的积极性;(4)安全性不够强。RFID技术面临的安全性问题主要表现在RFID电子标签信息易于被非法读取和恶意篡改;(5)技术标准不统一。RFID技术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市场上多种标准并存,致使不同企业所生产的RFID电子标签互不兼容,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RFID技术应用的混乱。上述不足之处导致基于RFID的电子标签系统并没有在快递行业中得到广泛地普及。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物品进行查找定位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物品信息管理平台对物品的标识信息和与该物品绑定的电子标签的第一物理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预存储,其中,所述第一物理地址具有唯一性;
所述物品信息管理平台接收用户输入的待查找定位的物品的标识信息,并根据该标识信息确定与其对应的第一物理地址;
所述物品信息管理平台将所述第一物理地址发送至发射器,该发射器的物理地址设置为第二物理地址;
所述发射器接收到所述第一物理地址后将所述第二物理地址切换至所述第一物理地址;
所述发射器通过短距离无线通信的方式向外发送携带有触发指令的信号;
物理地址设置为所述第一物理地址的电子标签接收所述信号,并根据所述触发指令发出定位提示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该方法中,物品信息管理平台对物品的标识信息和与该物品绑定的电子标签的第一物理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预存储包括:所述物品信息管理平台存储所述物品的标识信息;将所述电子标签和所述物品绑定并触发所述电子标签进入工作模式,其中,所述电子标签的物理地址设置为所述第二物理地址;所述电子标签通过所述短距离无线通信的方式向外发送携带有所述第一物理地址的信号;所述发射器接收到所述信号后,所述电子标签将所述第二物理地址切换至所述第一物理地址;所述发射器将所述第一物理地址发送至所述物品信息管理平台,所述物品信息管理平台将所述第一物理地址与存储的所述物品的标识信息进行对应并存储该对应关系。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该方法中,物理地址设置为所述第一物理地址的电子标签接收所述信号之后,该方法还包括:所述发射器将所述第一物理地址切换至所述第二物理地址。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该方法中,物理地址设置为所述第一物理地址的电子标签接收所述信号并根据所述触发指令发出定位提示信息之后,该方法还包括:所述电子标签将所述第一物理地址切换至所述第二物理地址。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该方法还包括:所述电子标签将所述第二物理地址切换为所述第一物理地址之后,将所述电子标签由所述工作模式切换至节电休眠模式;以及物理地址设置为所述第一物理地址的电子标签接收所述信号之后,将所述电子标签由所述节电休眠模式切换至所述工作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该方法中,所述短距离无线通信是2.4G无线通信。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该方法中,所述电子标签由设置在其内部的锂电池电源进行供电,该锂电池电源可反复充放电。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对物品进行查找定位的系统,该系统包括物品信息管理平台、发射器和电子标签,其中:
所述物品信息管理平台包括存储模块和客户端;
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对物品的标识信息和与该物品绑定的电子标签的第一物理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预存储,其中,所述第一物理地址具有唯一性;
所述客户端,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待查找定位的物品的标识信息并根据该标识信息从所述存储模块110处获得与其对应的第一物理地址,以及用于将所述第一物理地址发送至发射器,该发射器的物理地址设置为第二物理地址;
所述发射器包括第一地址切换模块和第一无线通信模块;
所述第一地址切换模块,用于接收到所述第一物理地址后将所述第二物理地址切换至所述第一物理地址;
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用于通过短距离无线通信的方式向外发送携带有触发指令的信号;
所述电子标签包括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和定位提示模块;
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在电子标签的物理地址设置为所述第一物理地址的情况下接收所述信号;
所述定位提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触发指令发出定位提示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该系统中,所述电子标签还包括第一触发模块和第二地址切换模块;所述第一触发模块,用于将所述电子标签和所述物品绑定后根据用户的操作触发所述电子标签进入工作模式,其中,所述电子标签的物理地址设置为所述第二物理地址;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短距离无线通信的方式向外发送携带有所述第一物理地址的信号;所述第二地址切换模块,用于在所述发射器的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接收到所述信号后将所述第二物理地址切换至所述第一物理地址;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信号以及将所述第一物理地址发送至所述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还用于存储所述物品的标识信息以及将所述第一物理地址与存储的所述物品的标识信息进行对应并存储该对应关系。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该系统中,所述第一地址切换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接收所述信号之后将所述发射器的所述第一物理地址切换至所述第二物理地址。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该系统中,所述电子标签还包括第二触发模块,用于所述定位提示模块发出定位提示信息之后根据用户的操作触发所述第二地址切换模块将所述电子标签的所述第一物理地址切换至所述第二物理地址。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该系统中,所述电子标签还包括模式切换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地址切换模块将所述电子标签的所述第二物理地址切换至所述第一物理地址之后将所述电子标签由所述工作模式切换至节电休眠模式,以及用于在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接收所述信号之后将所述电子标签由所述节电休眠模块切换至所述工作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该系统中,所述短距离无线通信是2.4G无线通信。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该系统中,所述电子标签还包括锂电池电源模块,用于对所述电子标签的各个模块进行供电,其中,该锂电池电源模块设置在所述电子标签的内部且可反复充放电。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对物品进行查找定位的方法及系统通过将物品和物理地址具有唯一性的电子标签绑定,在对物品进行查找定位时将发射器的物理地址切换至和待查找定位的物品的电子标签的物理地址一致,从而使得只有待查找定位的物品的电子标签可以接受到发射器所发送的携带有触发指令的无线信号,该触发指令触发待查找定位的物品的电子标签发出定位提示信息,从而帮助用户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待查找定位的物品的具体位置。与快递行业现有的通过快递员人为从“摆地摊”式的众多快递包裹中查找定位到目标快递包裹的方式相比,本发明可以帮助快递员快速准确地定位到快递包裹,极大地节约了快递员的查找定位时间。发射器和电子标签之间的短距离无线通信优选采用的是2.4G无线通信的方式,其中,2.4G无线通信的传输距离最远可以达到50米,如此一来,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基于RFID的电子标签系统来说,本发明适用的查找定位范围更大。此外,本发明除了适用于快递行业之外,还适用于诸如图书馆书籍的查找定位、档案馆档案的管理以及库房货物的盘点等场合。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对物品进行查找定位的方法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2是图1中S101的细化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对物品进行查找定位的系统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对物品进行查找定位的系统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阐释本发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物品进行查找定位的方法。请参考图1,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对物品进行查找定位的方法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如图所示,该方法包括:
在步骤S101中,物品信息管理平台对物品的标识信息和与该物品绑定的电子标签的第一物理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预存储,其中,所述第一物理地址具有唯一性;
在步骤S102中,所述物品信息管理平台接收用户输入的待查找定位的物品的标识信息,并根据该标识信息确定与其对应的第一物理地址;
在步骤S103中,所述物品信息管理平台将所述第一物理地址发送至发射器,该发射器的物理地址设置为第二物理地址;
在步骤S104中,所述发射器接收到所述第一物理地址后将所述第二物理地址切换至所述第一物理地址;
在步骤S105中,所述发射器通过短距离无线通信的方式向外发送携带有触发指令的信号;
在步骤S106中,物理地址设置为所述第一物理地址的电子标签接收所述信号,并根据所述触发指令发出定位提示信息。
下面结合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对本发明所提供的对物品进行查找定位的方法进行描述。其中,该具体的应用场景是针对于快递行业,该物品是快递包裹。
具体地,在步骤S101中,当快递行业的工作人员(下文中简称为“快递员”)从发件人那里揽收到快递包裹后,通过物品信息管理平台存储该快递包裹的标识信息和与该快递包裹绑定的电子标签的第一物理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快递包裹的标识信息是用于区分识别快递包裹的信息,例如该快递包裹的快递单号、收件人电话号码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快递单号和收件人电话号码仅为示意性举例,凡是可以用于区分识别快递包裹的信息均可以作为该快递包裹的标识信息,为了简明起见,在此不再一一列举。电子标签的物理地址设置为第一物理地址,该第一物理地址具有唯一性,也就是说,任何两个电子标签的第一物理地址都是不同的。
请参考图2,图2是图1中S101的细化流程图。如图所示,物品信息管理平台对物品的标识信息和与该物品绑定的电子标签的第一物理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预存储包括:
在步骤S1011中,所述物品信息管理平台存储所述物品的标识信息;
在步骤S1012中,将所述电子标签和所述快递包裹绑定并触发所述电子标签进入工作模式,其中,所述电子标签的物理地址设置为所述第二物理地址;
在步骤S1013中,所述电子标签通过所述短距离无线通信的方式向外发送携带有所述第一物理地址的信号;
在步骤S1014中,所述发射器接收到所述信号后,所述电子标签将所述第二物理地址切换至所述第一物理地址;
在步骤S1015中,所述发射器将所述第一物理地址发送至所述快递包裹信息管理平台,所述快递包裹信息管理平台将所述第一物理地址与存储的所述快递包裹的标识信息进行对应并存储该对应关系。
下面对步骤S1011至步骤S1015分别进行详细描述。
在步骤S1011中,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快递包裹的标识信息是快递单号。针对于这种情况,快递员揽收到发件人的快递包裹后,可以利用扫描枪等工具扫描快递包裹表面的快递单上的条形码以读取该快递包裹的快递单号,并将该快递包裹的快递单号存储至物品信息管理平台中。在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快递包裹的标识信息是收件人的电话号码。针对这种情况,快递员可以通过手动输入的方式将收件人的电话号码存储至物品信息管理平台中。
在步骤S1012中,快递员将快递包裹的标识信息存储至物品信息管理平台后,为该快递包裹随机分配一个电子标签并将该电子标签和快递包裹绑定,使得快递包裹和电子标签一一对应。在本实施例中,快递员可以通过例如粘贴等方式将该电子标签固定在快递包裹的表面。接着,快递员触发该电子标签进入工作模式。在本实施例中,电子标签上设置有启动按键,当电子标签和快递包裹绑定后,快递员按下启动按键,电子标签即进入工作模式。触发电子标签进入工作模式后,电子标签的具体工作状态是发送状态。电子标签处于工作模式下的发送状态时,电子标签的物理地址设置为初始物理地址(下文中将以第二物理地址表示)。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二物理地址由5个字节的十六进制数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第二物理地址的构成方式并不仅仅限于上述举例,还可以根据实际设计需求具体规定第二物理地址的字节数以及数制(例如十进制数、二进制数等),为了简明起见,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需要说明的是,所有电子标签的第二物理地址都是相同的,也就是说,任何一个电子标签在和快递包裹绑定后,一旦该电子标签被触发进入工作模式,其物理地址均设置为第二物理地址。
在步骤S1013中,电子标签处于工作模式下的发送状态后,其通过短距离无线通信的方式向外发送携带有第一物理地址的无线信号。第一物理地址也是由5个字节的十六进制数构成。与第二物理地址不同的是,该第一物理地址具有唯一性。其中,第一物理地址和第二物理地址预先设置在电子标签内。在本实施例中,短距离无线通信的方式采用2.4G无线通信的方式。其中,2.4G无线通信的传输距离最远可以达到50米。优选地,该2.4G无线通信由集成在电子标签内的中科汉天下的型号为HS6200的2.4G无线收发芯片实现。
在步骤S1014中,与电子标签配套使用的是发射器,一个发射器可以对应多个电子标签。其中,为了实现和电子标签之间的无线通信,发射器采用与电子标签相同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方式。在本实施例中,发射器中同样集成了中科汉天下的型号为HS6200的2.4G无线通信芯片,用于实现其与电子标签之间的2.4G无线通信。
此外,发射器和电子标签被设计为:只有在发射器的物理地址和电子标签的物理地址相同的情况下,发射器和电子标签才能进行无线通信。也就是说,如果发射器的物理地址和电子标签的物理地址是不同的,那么发射器无法接收到电子标签发送的任何无线信号,同样地,电子标签也无法接收到发射器发送的任何无线信号。基于上述设计,发射器的物理地址设置为第二物理地址,即与电子标签被触发进入发送状态时的物理地址一致。当电子标签处于发送状态时,发射器被设置处于接收状态,由于发射器和电子标签此时的物理地址相同,均为第二物理地址,因此发射器可以接收到该电子标签发送的携带有第一物理地址的无线信号。
当发射器接收到电子标签发送的无线信号后,会向该电子标签反馈一个接收成功的信号。当电子标签收到发射器反馈回来的接收成功的信号后,电子标签将对其物理地址进行切换,将当前设置的第二物理地址切换为第一物理地址。物理地址切换成功后,该电子标签的物理地址设置为具有唯一性的第一物理地址。当电子标签的物理地址切换至具有唯一性的第一物理地址后,电子标签由发送状态切换为接收状态,等待被查找定位时接收发射器发送的无线信号。
在步骤S1015中,发射器接收电子标签发送的无线信号后,从该无线信号中解析出电子标签的第一物理地址,并将该第一物理地址发送至物品信息管理平台。物品信息管理平台接收到第一物理地址后,将该第一物理地址与预存储在物品信息管理平台中的前述快递包裹的标识信息进行对应并存储该对应关系,即物品信息管理平台将前述快递包裹和与其绑定的电子标签对应起来。
当快递员将揽收到的快递包裹和电子标签绑定、并将该快递包裹的标识信息和该电子标签的第一物理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存储后,该快递包裹在发件人所在地的揽收录入工作完成,接下来该快递包裹将被发往收件人所在地。
在步骤S102中,快递包裹达到收件人所在地后,当快递员需要从众多快递包裹中查找定位到某一收件人的快递包裹时,首先在物品信息管理平台上输入该收件人的快递包裹的标识信息。当物品信息管理平台接收到快递员输入的待查找定位的快递包裹的标识信息后,根据预存储的快递包裹的标识信息和电子标签的第一物理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该快递员所输入的待查找定位的快递包裹的标识信息相对应的电子标签的第一物理地址,也就是确定了与待查找定位的快递包裹绑定的电子标签的第一物理地址。
在步骤S103中,物品信息管理平台确定了与待查找定位的快递包裹绑定的电子标签的第一物理地址后,物品信息管理平台通过USB转串口的方式将该第一物理地址发送至发射器,该发射器的物理地址设置为第二物理地址。
在步骤S104中,发射器接收到物品信息管理平台发送的第一物理地址后,将其物理地址从第二物理地址切换至第一物理地址。切换后,发射器的物理地址设置为第一物理地址。
在步骤S105中,发射器切换物理地址至第一物理地址后,通过短距离无线通信的方式向外发送无线信号,该无线信号中携带有触发指令。
在步骤S106中,在待投递给收件人的众多快递包裹中,每一快递包裹的电子标签的第一物理地址均是唯一的,也就是说,任意两个待投递给收件人的快递包裹的电子标签的第一物理地址都是不同的。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发射器的第一物理地址仅与待查找定位的快递包裹绑定的电子标签的第一物理地址相同,因此,只有待查找定位的快递包裹的电子标签可以接收到发射器发送的无线信号。
当待查找定位的快递包裹的电子标签接收到发射器发送的无线信号后,从该无线信号中解析出触发指令并根据该触发指令发出定位提示信息,快递员根据该定位提示信息即可快速准确地确定待查找定位的快递包裹的具体位置,从而快速准确地找到待查找定位的快递包裹。其中,电子标签可以通过蜂鸣或闪烁的形式发出定位提示信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蜂鸣和闪烁仅为两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其他任何可以提示快递包裹具体位置的形式都包括在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内,为了简明起见,在此不再对定位提示信息的所有可能形式进行一一列举。在本实施例中,当快递员查找定位到收件人的快递包裹后,可以通过按下启动按键的方式使电子标签停止发出定位提示信息,即触发电子标签不再蜂鸣或闪烁。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启动按键用于触发电子标签进入工作模式,同时还用于触发电子标签停止发出定位提示信息,在其他实施例中,除了启动按键之外在电子标签上还可以设置停止按键,其中,启动按键和停止按键分别用于触发电子标签进入工作模式和触发电子标签停止发出定位提示信息。此外,需要说明的是,电子标签接收到发射器发送的无线信号后会反馈一个接收成功信号,发射器接收到该反馈信号后,将其物理地址从具有唯一性的第一物理地址切换回自身的第二物理地址。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电子标签上除了设置有启动按键之外,还设置有恢复按键,对该恢复按键进行操作可以触发电子标签恢复初始设置,从而使得该电子标签可以反复进行使用。具体地,当快递员准确查找定位到收件人的快递包裹后按下恢复按键,电子标签检测到恢复按键被按下后将其物理地址从具有唯一性的第一物理地址切换至第二物理地址,并关断电子标签的电源。如此一来,将电子标签和快递包裹解绑之后,该电子标签可以再次使用。
电子标签内部设置有电源,该电源为该电子标签供电以保证电子标签可以正常工作。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为了配合电子标签的反复使用,电子标签内设置可反复充放电的锂电池电源。其中,该锂电池电源设计为可以通过USB接口进行充电。锂电池电源的优点在于:一方面成本低,可以有效地降低电子标签的成本,另一方面不会受到电子标签所在环境的限制(即无需像太阳能电池那样依赖环境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在执行步骤S1014时,当电子标签的物理地址从第二物理地址切换至具有唯一性的第一物理地址后,电子标签由发送状态切换为接收状态,等待被查找定位时接收发射器发送的无线信号。这种方式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快递包裹的运送需要一段时间,如果在整个运送过程中电子标签一直处于接收状态,那么电子标签会不断地尝试接收无线信号,从而导致电子标签的电量无端被耗费掉。因此,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当电子标签将第二物理地址切换为具有唯一性的第一物理地址之后,该电子标签由处于发送状态的工作模式切换进入到节电休眠模式。在节电休眠模式下,电子标签的功耗很低,从而可以有效地降低电子标签的耗电量。相应地,在步骤S106中,当发射器发送携带有触发指令的无线信号时,将触发与该发射器具有相同物理地址的电子标签从节电休眠模式切换进入到工作模式下,在工作模式下,该电子标签根据触发指令相应发出定位提示信息。由于仅仅在揽收录入快递包裹的阶段和在查找定位快递包裹的阶段电子标签才处于工作模式下,而在运送快递包裹的阶段电子标签处于节电休眠模式,因此可以有效地节约电子标签的电量。特别是针对于可充电的电子标签来说,节电休眠模式可以减少电池电源的充电次数,有效延长电池电源的使用寿命。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物品信息管理平台包括客户端和存储模块。客户端用于提供一计算机图形界面供快递员录入揽收到的快递包裹的标识信息以及供快递员输入待查找定位的快递包裹的标识信息,存储模块用于对物品的标识信息和与该物品绑定的电子标签的第一物理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存储。由于快递行业的特点决定了对揽收的快递包裹的电子标签的标识信息的录入和对收件人快递包裹的查找定位通常是在不同的客户端上完成的,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每一快递站点均设置一台例如计算机的智能终端,客户端运行在该智能终端上,而存储模块则设置在网络服务器内,所有快递站点的客户端均可通过网络与该存储模块进行数据传输。在其他一些应用场景中,如果对物品的电子标签的标识信息的录入和对物品的查找定位是在同一客户端上进行的,那么可以将客户端和存储模块集成在同一台智能终端内即可,无需额外设置网络服务器。
在本实施例中,发射器通过串口转USB的方式与运行客户端的智能终端进行连接,通过该连接方式实现发射器和物品信息管理平台之间的数据传输。也就是说,当发射器接收到一电子标签(以电子标签A表示)发出的无线信号后,将该无线信号中所携带的电子标签A的第一物理地址通过串口转USB的方式发送至智能终端,运行在该智能终端上的客户端将接收到的第一物理地址发送至存储模块,该存储模块将接收到的第一物理地址和已经存储在该存储模块中的快递包裹A的标识信息进行对应并存储该对应关系。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除了上述快递包裹的查找定位之外,本发明还可以应用于其他物品的查找定位,例如图书馆书籍的查找定位、档案馆档案的查找定位、库房货物的盘点等,为了简明起见,在此不再对本发明可以应用的场景进行一一列举。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对物品进行查找定位的系统。请参考图3,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对物品进行查找定位的系统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系统包括物品信息管理平台10、发射器20和电子标签30,其中:
所述物品信息管理平台10包括存储模块110和客户端120;
所述存储模块110,用于对物品的标识信息和与该物品绑定的电子标签30的第一物理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预存储,其中,所述第一物理地址具有唯一性;
所述客户端120,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待查找定位的物品的标识信息并根据该标识信息从所述存储模块110处获得与其对应的第一物理地址,以及用于将所述第一物理地址发送至发射器20,该发射器20的物理地址设置为第二物理地址;
所述发射器20包括第一地址切换模块210和第一无线通信模块220;
所述第一地址切换模块210,用于接收到所述第一物理地址后将所述第二物理地址切换至所述第一物理地址;
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220,用于通过短距离无线通信的方式向外发送携带有触发指令的信号;
所述电子标签30包括第二无线通信模块310和定位提示模块320;
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310,用于在电子标签30的物理地址设置为所述第一物理地址的情况下接收所述信号;
所述定位提示模块320,用于根据所述触发指令发出定位提示信息。
下面,对上述各个模块的工作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具体地,当快递行业的工作人员(下文中简称为“快递员”)从发件人那里揽收到快递包裹后,通过物品信息管理平台10中的存储模块110存储该快递包裹的标识信息和与该快递包裹绑定的电子标签30的第一物理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快递包裹的标识信息是用于区分识别快递包裹的信息,例如该快递包裹的快递单号、收件人电话号码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快递单号和收件人电话号码仅为示意性举例,凡是可以用于区分识别快递包裹的信息均可以作为该快递包裹的标识信息,为了简明起见,在此不再一一列举。电子标签30的物理地址设置为第一物理地址,该第一物理地址具有唯一性,也就是说,任何两个电子标签30的第一物理地址都是不同的。优选地,第一物理地址由5个字节的十六进制数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物理地址的构成方式并不仅仅限于上述举例,还可以根据实际设计需求具体规定第一物理地址的字节数以及数制(例如十进制数、二进制数等),为了简明起见,在此不再一一列举。当存储模块110存储快递包裹的标识信息和与该快递包裹绑定的电子标签30的第一物理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后,该快递包裹将被发往收件人所在地。
快递包裹达到收件人所在地后,当快递员需要从众多快递包裹中查找定位到某一收件人的快递包裹时,首先在物品信息管理平台10中的客户端120上输入该收件人的快递包裹的标识信息。其中,客户端120提供一个计算机图形界面供快递员输入快递包裹的标识信息。当客户端120接收到快递员输入的待查找定位的快递包裹的标识信息后,将该标识信息发送至存储模块110,存储模块110根据预存储的快递包裹的标识信息和电子标签30的第一物理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该快递员所输入的待查找定位的快递包裹的标识信息相对应的电子标签30的第一物理地址,也就是确定了与待查找定位的快递包裹绑定的电子标签30的第一物理地址。存储模块110将所述第一物理地址发送至客户端120。
客户端120得到与待查找定位的快递包裹绑定的电子标签30的第一物理地址后,将该第一物理地址发送至发射器20,该发射器20的物理地址设置为第二物理地址。优选地,第二物理地址也是由5个字节的十六进制数构成。
发射器20中的第一地址切换模块210接收到客户端110发送的第一物理地址后,将其物理地址从第二物理地址切换至第一物理地址。切换后,发射器20的物理地址设置为第一物理地址。
第一地址切换模块210切换物理地址至第一物理地址后,发射器20中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220通过短距离无线通信的方式向外发送无线信号,该无线信号中携带有触发指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短距离无线通信的方式采用2.4G无线通信的方式。其中,2.4G无线通信的传输距离最远可以达到50米。优选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220采用的是中科汉天下的型号为HS6200的2.4G无线收发芯片。
发射器20和电子标签30被设计为:只有在发射器20的物理地址和电子标签30的物理地址相同的情况下,发射器20和电子标签30才能进行无线通信。也就是说,如果发射器20的物理地址和电子标签30的物理地址是不同的,那么发射器20中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220无法接收到电子标签30中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310发送的任何无线信号,同样地,电子标签30中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310也无法接收到发射器20中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220发送的任何无线信号。
在待投递给收件人的众多快递包裹中,每一快递包裹的电子标签30的第一物理地址均是唯一的,也就是说,任意两个待投递给收件人的快递包裹的电子标签30的第一物理地址都是不同的。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发射器20的第一物理地址仅与待查找定位的快递包裹绑定的电子标签30的第一物理地址相同,因此,只有待查找定位的快递包裹的电子标签30中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310可以接收到发射器20中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220发送的无线信号。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无线通信模块310和第一无线通信模块220采用相同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方式,即采用2.4G无线通信的方式。优选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310采用的也是中科汉天下的型号为HS6200的2.4G无线收发芯片。
当待查找定位的快递包裹的电子标签30中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310接收到发射器20中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220发送的无线信号后,电子标签30中的定位提示模块320根据无线信号中的触发指令发出定位提示信息,快递员根据该定位提示信息即可快速准确地确定待查找定位的快递包裹的具体位置,从而快速准确地找到待查找定位的快递包裹。其中,所述定位提示模块320可以通过蜂鸣或闪烁的形式发出定位提示信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蜂鸣和闪烁仅为两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其他任何可以提示快递包裹具体位置的形式都包括在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内,为了简明起见,在此不再对定位提示信息的所有可能形式进行一一列举。此外,电子标签30中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310接收到发射器20中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220发送的无线信号后会反馈一个接收成功信号,发射器20中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220接收到该反馈信号后,第一地址切换模块210根据该反馈信号将其物理地址从具有唯一性的第一物理地址切换回自身的第二物理地址。
请参考图4,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对物品进行查找定位的系统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系统包括物品信息管理平台10、发射器20和电子标签30。其中,物品信息管理平台10中的存储模块110和客户端120、发射模块20中的第一地址切换模块210和第一无线通信模块220、以及电子标签30中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310和定位提示模块320,其工作过程可以参见针对于图3所示结构中相同模块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下面,将针对于图4所示结构与图3所示结构的不同之处进行描述。如图4所示,电子标签30进一步还包括第一触发模块330和第二地址切换模块340,其中:
所述第一触发模块330,用于将所述电子标签30和所述物品绑定后根据用户的操作触发所述电子标签进入工作模式,其中,所述电子标签的物理地址设置为所述第二物理地址;
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310,还用于通过所述短距离无线通信的方式向外发送携带有所述第一物理地址的信号;
所述第二地址切换模块340,用于在所述发射器20的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220接收到所述信号后将所述第二物理地址切换至所述第一物理地址;
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220,还用于接收所述信号以及将所述第一物理地址发送至所述存储模块110;
所述存储模块110,还用于存储所述物品的标识信息以及将所述第一物理地址与存储的所述物品的标识信息进行对应并存储该对应关系。
下面,对上述各个模块的工作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具体地,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快递包裹的标识信息是快递单号。针对于这种情况,快递员揽收到发件人的快递包裹后,可以利用扫描枪等工具扫描快递包裹表面的快递单上的条形码以读取该快递包裹的快递单号,并将该快递包裹的快递单号存储至物品信息管理平台10中的存储模块110内。在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快递包裹的标识信息是收件人的电话号码。针对这种情况,快递员可以通过手动输入的方式将收件人的电话号码存储至物品信息管理平台10中的存储模块110内。优选地,客户端120可以提供一计算机图形界面供快递员录入快递包裹的标识信息,当客户端120接收到快递员录入的快递包裹的标识信息后将该标识信息发送至存储模块110进行保存。
快递员将快递包裹的标识信息存储至物品信息管理平台10中的存储模块110后,为该快递包裹随机分配一个电子标签30并将该电子标签30快递包裹绑定,使得快递包裹和电子标签30一一对应。在本实施例中,快递员可以通过例如粘贴等方式将该电子标签30固定在快递包裹的表面。接着,电子标签30中的第一触发模块330根据快递员的操作触发该电子标签30进入工作模式。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触发模块330具体实施为设置在电子标签30上的启动按键。当电子标签30和快递包裹绑定后,快递员按下启动按键,触发电子标签30进入工作模式。触发电子标签30进入工作模式后,电子标签30的具体工作状态是发送状态。电子标签30处于工作模式下的发送状态时,电子标签30的物理地址设置为第二物理地址,即与发射器20自身的物理地址是相同的。需要说明的是,所有电子标签30的第二物理地址都是相同的,也就是说,任何一个电子标签30在和快递包裹绑定后,一旦该电子标签30被触发进入工作模式,其物理地址均设置为第二物理地址,均与发射器20自身的物理地址相同。
电子标签30处于工作模式下的发送状态后,第二无线通信模块310通过短距离无线通信的方式向外发送携带有第一物理地址的无线信号。与第二物理地址不同的是,该第一物理地址具有唯一性。其中,第一物理地址和第二物理地址预先设置在电子标签30内。在本实施例中,短距离无线通信的方式采用2.4G无线通信的方式。优选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310采用中科汉天下的型号为HS6200的2.4G无线收发芯片。
发射器20的物理地址设置为第二物理地址,即与电子标签30被触发进入发送状态时的物理地址一致。当电子标签30处于发送状态时,发射器20被设置处于接收状态,由于发射器20和电子标签30此时的物理地址相同,均为第二物理地址,因此发射器20中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220可以接收到该电子标签30中第二无线通信模块310发送的携带有第一物理地址的无线信号。
当第一无线通信模块220收到电子标签发送的无线信号后,会向该电子标签30反馈一个接收成功的信号。当电子标签30中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310收到发射器20反馈回来的接收成功的信号后,电子标签30中的第二地址切换模块340将对其物理地址进行切换,将当前设置的第二物理地址切换为第一物理地址。物理地址切换成功后,该电子标签30的物理地址设置为具有唯一性的第一物理地址。当电子标签30的物理地址切换至具有唯一性的第一物理地址后,电子标签30由发送状态切换为接收状态,等待被查找定位时接收发射器20发送的无线信号。
发射器20中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220接收电子标签30中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310发送的无线信号后,从该无线信号中解析出电子标签的第一物理地址,并将该第一物理地址发送至物品信息管理平台10中的存储模块110。存储模块110接收到第一物理地址后,将该第一物理地址与预存储在其内的前述快递包裹的标识信息进行对应并存储该对应关系,即存储模块110将前述快递包裹和与其绑定的电子标签30对应起来。
当快递员将揽收到的快递包裹和电子标签30绑定、并将该快递包裹的标识信息和该电子标签30的第一物理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存储后,该快递包裹在发件人所在地的揽收录入工作完成,接下来该快递包裹将被发往收件人所在地。
快递包裹达到收件人所在地后,快递员从众多快递包裹中查找定位到某一收件人的快递包裹的具体步骤可以参见前述相关内容,为了简明起见,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当快递员查找定位到收件人的快递包裹后,可以通过第一触发模块330触发定位提示模块320停止发出定位提示信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触发模块330实施为设置在电子标签30上的启动按键,也就是说,通过按下启动按键的方式使电子标签30停止发出定位提示信息,即触发定位提示模块320不再蜂鸣或闪烁。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启动按键用于触发电子标签30进入工作模式,同时还用于触发电子标签30停止发出定位提示信息。在其他实施例中,电子标签30还可以包括停止触发模块(未示出),该停止触发模块可以实施为设置在电子标签30上的停止按键,其中,启动按键和停止按键分别用于触发电子标签30进入工作模式和触发电子标签30停止发出定位提示信息。
进一步地,电子标签30该包括第二触发模块350,用于定位提示模块320发出定位提示信息之后根据快递员的操作触发第二地址切换模块340将电子标签30的第一物理地址切换至第二物理地址。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触发模块实施为设置在电子标签30上的恢复按键,快递员对该恢复按键进行操作可以触发电子标签30恢复初始设置,从而使得该电子标签30可以反复进行使用。具体地,当快递员准确查找定位到收件人的快递包裹后按下恢复按键,触发第二地址切换模块340将电子标签30的物理地址从具有唯一性的第一物理地址切换至第二物理地址,并关断电子标签30的电源。如此一来,将电子标签30和快递包裹解绑之后,该电子标签30可以再次使用。
进一步地,电子标签30包括锂电池电源模块370,该锂电池电源模块370设置在电子标签30内部,该锂电池电源模块370为该电子标签30供电以保证电子标签30可以正常工作。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为了配合电子标签30的反复使用,锂电池电源模块370具有可反复充放电的功能。其中,该锂电池电源模块370设计为可以通过USB接口进行充电。采用可反复充放电的锂电池电源模块370的优点在于:一方面成本低,可以有效地降低电子标签的成本,另一方面不会受到电子标签所在环境的限制(即无需像太阳能电池那样依赖环境资源)。
进一步地,电子标签30还包括模式切换模块360,用于在第二地址切换模块340将电子标签30的第二物理地址切换至第一物理地址之后将电子标签30由工作模式切换至节电休眠模式,以及用于在第二无线通信模块310接收信号之后将电子标签30由节电休眠模块切换至工作模式。具体地,当电子标签30的物理地址从第二物理地址切换至具有唯一性的第一物理地址后,电子标签30由发送状态切换为接收状态,等待被查找定位时接收发射器20发送的无线信号。这种方式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快递包裹的运送需要一段时间,如果在整个运送过程中电子标签30一直处于接收状态,那么电子标签30会不断地尝试接收无线信号,从而导致电子标签30的电量无端被耗费掉。因此,当电子标签30中的第二地址切换模块340将第二物理地址切换为具有唯一性的第一物理地址之后,模式切换模块360将该电子标签30由处于发送状态的工作模式切换进入到节电休眠模式。在节电休眠模式下,电子标签30的功耗很低,从而可以有效地降低电子标签30的耗电量。相应地,当发射器20中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220发送携带有触发指令的无线信号时,模式切换模块360将触发与该发射器20具有相同物理地址的电子标签30从节电休眠模式切换进入到工作模式下,在工作模式下,该电子标签30中的定位提示模块320根据触发指令相应发出定位提示信息。由于仅仅在揽收录入快递包裹的阶段和在查找定位快递包裹的阶段电子标签30才处于工作模式下,而在运送快递包裹的阶段电子标签30处于节电休眠模式,因此可以有效地节约电子标签30的电量。特别是针对于可充电的电子标签30来说,节电休眠模式可以减少电池电源模块的充电次数,有效延长电池电源模块的使用寿命。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物品信息管理平台10包括客户端120和存储模块110。客户端110用于提供一计算机图形界面供快递员录入揽收到的快递包裹的标识信息以及供快递员输入待查找定位的快递包裹的标识信息,存储模块110用于对物品的标识信息和与该物品绑定的电子标签30的第一物理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存储。由于快递行业的特点决定了对揽收的快递包裹的电子标签30的标识信息的录入和对收件人快递包裹的查找定位通常是在不同的客户端120上完成的,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每一快递站点均设置一台例如计算机的智能终端(未示出),客户端120运行在该智能终端上,而存储模块110则设置在网络服务器(未示出)内,所有快递站点的客户端120均可通过网络与该存储模块110进行数据传输。在其他一些应用场景中,如果对物品的电子标签30的标识信息的录入和对物品的查找定位是在同一客户端120上进行的,那么可以将客户端120和存储模块110集成在同一台智能终端内即可,无需额外设置网络服务器。
在本实施例中,发射器20通过串口转USB的方式与运行客户端120的智能终端进行连接,通过该连接方式实现发射器20和物品信息管理平台10的数据传输。也就是说,当发射器20接收到一电子标签30(以电子标签A表示)发出的无线信号后,将该无线信号中所携带的电子标签A的第一物理地址通过串口转USB的方式发送至智能终端,运行在该智能终端上的客户端120将接收到的第一物理地址发送至存储模块110,该存储模块110将接收到的第一物理地址和已经存储在该存储模块110中的快递包裹A的标识信息进行对应并存储该对应关系。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显然“包括”一词不排除其他部件、单元或步骤,单数不排除复数。系统权利要求中陈述的多个部件、单元或装置也可以由一个部件、单元或装置通过软件或者硬件来实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对物品进行查找定位的方法及系统通过将物品和物理地址具有唯一性的电子标签绑定,在对物品进行查找定位时将发射器的物理地址切换至和待查找定位的物品的电子标签的物理地址一致,从而使得只有待查找定位的物品的电子标签可以接受到发射器所发送的携带有触发指令的无线信号,该触发指令触发待查找定位的物品的电子标签发出定位提示信息,从而帮助用户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待查找定位的物品的具体位置。与快递行业现有的通过快递员人为从“摆地摊”式的众多快递包裹中查找定位到目标快递包裹的方式相比,本发明可以帮助快递员快速准确地定位到快递包裹,极大地节约了快递员的查找定位时间。发射器和电子标签之间的短距离无线通信优选采用的是2.4G无线通信的方式,其中,2.4G无线通信的传输距离最远可以达到50米,如此一来,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基于RFID的电子标签系统来说,本发明适用的查找定位范围更大。此外,本发明除了适用于快递行业之外,还适用于诸如图书馆书籍的查找定位、档案馆档案的管理以及库房货物的盘点等场合。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一些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4)

1.一种对物品进行查找定位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物品信息管理平台对物品的标识信息和与该物品绑定的电子标签的第一物理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预存储,其中,所述第一物理地址具有唯一性;
所述物品信息管理平台接收用户输入的待查找定位的物品的标识信息,并根据该标识信息确定与其对应的第一物理地址;
所述物品信息管理平台将所述第一物理地址发送至发射器,该发射器的物理地址设置为第二物理地址;
所述发射器接收到所述第一物理地址后将所述第二物理地址切换至所述第一物理地址;
所述发射器通过短距离无线通信的方式向外发送携带有触发指令的信号;
物理地址设置为所述第一物理地址的电子标签接收所述信号,并根据所述触发指令发出定位提示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物品信息管理平台对物品的标识信息和与该物品绑定的电子标签的第一物理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预存储包括:
所述物品信息管理平台存储所述物品的标识信息;
将所述电子标签和所述物品绑定并触发所述电子标签进入工作模式,其中,所述电子标签的物理地址设置为所述第二物理地址;
所述电子标签通过所述短距离无线通信的方式向外发送携带有所述第一物理地址的信号;
所述发射器接收到所述信号后,所述电子标签将所述第二物理地址切换至所述第一物理地址;
所述发射器将所述第一物理地址发送至所述物品信息管理平台,所述物品信息管理平台将所述第一物理地址与存储的所述物品的标识信息进行对应并存储该对应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物理地址设置为所述第一物理地址的电子标签接收所述信号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发射器将所述第一物理地址切换至所述第二物理地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物理地址设置为所述第一物理地址的电子标签接收所述信号并根据所述触发指令发出定位提示信息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电子标签将所述第一物理地址切换至所述第二物理地址。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电子标签将所述第二物理地址切换为所述第一物理地址之后,将所述电子标签由所述工作模式切换至节电休眠模式;以及
物理地址设置为所述第一物理地址的电子标签接收所述信号之后,将所述电子标签由所述节电休眠模式切换至所述工作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短距离无线通信是2.4G无线通信。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电子标签由设置在其内部的锂电池电源进行供电,该锂电池电源可反复充放电。
8.一种对物品进行查找定位的系统,该系统包括物品信息管理平台、发射器和电子标签,其中:
所述物品信息管理平台包括存储模块和客户端;
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对物品的标识信息和与该物品绑定的电子标签的第一物理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预存储,其中,所述第一物理地址具有唯一性;
所述客户端,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待查找定位的物品的标识信息并根据该标识信息从所述存储模块110处获得与其对应的第一物理地址,以及用于将所述第一物理地址发送至发射器,该发射器的物理地址设置为第二物理地址;
所述发射器包括第一地址切换模块和第一无线通信模块;
所述第一地址切换模块,用于接收到所述第一物理地址后将所述第二物理地址切换至所述第一物理地址;
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用于通过短距离无线通信的方式向外发送携带有触发指令的信号;
所述电子标签包括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和定位提示模块;
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在电子标签的物理地址设置为所述第一物理地址的情况下接收所述信号;
所述定位提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触发指令发出定位提示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中:
所述电子标签还包括第一触发模块和第二地址切换模块;
所述第一触发模块,用于将所述电子标签和所述物品绑定后根据用户的操作触发所述电子标签进入工作模式,其中,所述电子标签的物理地址设置为所述第二物理地址;
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短距离无线通信的方式向外发送携带有所述第一物理地址的信号;
所述第二地址切换模块,用于在所述发射器的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接收到所述信号后将所述第二物理地址切换至所述第一物理地址;
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信号以及将所述第一物理地址发送至所述存储模块;
所述存储模块,还用于存储所述物品的标识信息以及将所述第一物理地址与存储的所述物品的标识信息进行对应并存储该对应关系。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中:
所述第一地址切换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接收所述信号之后将所述发射器的所述第一物理地址切换至所述第二物理地址。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电子标签还包括:
第二触发模块,用于所述定位提示模块发出定位提示信息之后根据用户的操作触发所述第二地址切换模块将所述电子标签的所述第一物理地址切换至所述第二物理地址。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电子标签还包括:
模式切换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地址切换模块将所述电子标签的所述第二物理地址切换至所述第一物理地址之后将所述电子标签由所述工作模式切换至节电休眠模式,以及用于在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接收所述信号之后将所述电子标签由所述节电休眠模块切换至所述工作模式。
13.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短距离无线通信是2.4G无线通信。
14.根据权利要求8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电子标签还包括:
锂电池电源模块,用于对所述电子标签的各个模块进行供电,其中,该锂电池电源模块设置在所述电子标签的内部且可反复充放电。
CN201510669851.XA 2015-10-16 2015-10-16 一种对物品进行查找定位的方法及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3895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69851.XA CN105389533B (zh) 2015-10-16 2015-10-16 一种对物品进行查找定位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69851.XA CN105389533B (zh) 2015-10-16 2015-10-16 一种对物品进行查找定位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89533A true CN105389533A (zh) 2016-03-09
CN105389533B CN105389533B (zh) 2018-05-18

Family

ID=55421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69851.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389533B (zh) 2015-10-16 2015-10-16 一种对物品进行查找定位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89533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54716A (zh) * 2016-04-26 2016-09-21 北京印刷学院 库房中物品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06597970A (zh) * 2016-12-31 2017-04-26 重庆高威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储物系统
CN106646556A (zh) * 2016-12-23 2017-05-10 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 一种基于门牌的导航系统及导航方法
CN107292358A (zh) * 2017-05-04 2017-10-24 顺丰科技有限公司 分拣方法、分拣服务端、分拣装置及分拣系统
CN107301525A (zh) * 2017-07-21 2017-10-27 姚志强 低功耗智能快递盒及物流系统
CN108335066A (zh) * 2018-01-09 2018-07-27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定位识别装置
CN108416941A (zh) * 2018-03-19 2018-08-17 荆门思安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蓝牙技术的快件存放装置
CN113919377A (zh) * 2021-10-29 2022-01-11 海信家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储物柜和物品定位系统
CN114560221A (zh) * 2022-02-25 2022-05-31 北京京东乾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盘点设备、设备标签、及盘点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425747Y (zh) * 2008-12-17 2010-03-17 中山大学 用于识别动态变化物品的rfid装置
CN103246909A (zh) * 2012-02-06 2013-08-1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标签、应用该电子标签的物品查找系统及方法
CN103377362A (zh) * 2012-04-25 2013-10-30 航天数联信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智能物品管理系统和方法
WO2014098185A1 (ja) * 2012-12-20 2014-06-2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コントローラ、メッセージ配信システム、メッセージ配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150053758A1 (en) * 2013-08-26 2015-02-26 Fu Tai Hua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Fiber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CN104715354A (zh) * 2015-04-07 2015-06-17 浙江维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递件的提取方法及提取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425747Y (zh) * 2008-12-17 2010-03-17 中山大学 用于识别动态变化物品的rfid装置
CN103246909A (zh) * 2012-02-06 2013-08-1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标签、应用该电子标签的物品查找系统及方法
CN103377362A (zh) * 2012-04-25 2013-10-30 航天数联信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智能物品管理系统和方法
WO2014098185A1 (ja) * 2012-12-20 2014-06-2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コントローラ、メッセージ配信システム、メッセージ配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150053758A1 (en) * 2013-08-26 2015-02-26 Fu Tai Hua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Fiber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CN104715354A (zh) * 2015-04-07 2015-06-17 浙江维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递件的提取方法及提取系统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54716A (zh) * 2016-04-26 2016-09-21 北京印刷学院 库房中物品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05954716B (zh) * 2016-04-26 2018-08-17 北京印刷学院 库房中物品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06646556A (zh) * 2016-12-23 2017-05-10 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 一种基于门牌的导航系统及导航方法
CN106597970A (zh) * 2016-12-31 2017-04-26 重庆高威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储物系统
CN106597970B (zh) * 2016-12-31 2019-05-24 重庆高威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储物系统
CN107292358A (zh) * 2017-05-04 2017-10-24 顺丰科技有限公司 分拣方法、分拣服务端、分拣装置及分拣系统
CN107301525A (zh) * 2017-07-21 2017-10-27 姚志强 低功耗智能快递盒及物流系统
CN108335066A (zh) * 2018-01-09 2018-07-27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定位识别装置
CN108416941A (zh) * 2018-03-19 2018-08-17 荆门思安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蓝牙技术的快件存放装置
CN113919377A (zh) * 2021-10-29 2022-01-11 海信家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储物柜和物品定位系统
CN114560221A (zh) * 2022-02-25 2022-05-31 北京京东乾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盘点设备、设备标签、及盘点系统
CN114560221B (zh) * 2022-02-25 2023-09-29 北京京东乾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盘点设备、设备标签、及盘点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89533B (zh) 2018-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89533A (zh) 一种对物品进行查找定位的方法及系统
CN101354740A (zh) 移动式rfid读写终端
CN109214478B (zh) 电子标签控制方法、装置、控制主机和电子标签系统
CN101770564A (zh) 手持射频识别终端
CN106991350A (zh) 一种射频识别rfid标签的数据应用方法及系统
CN106971286A (zh) 一种基于蓝牙Beacon技术的快递取件方法
CN105678374A (zh) 无线射频识别系统、无源电子标签及其初始化方法
CN105096076A (zh) 基于rfid手持终端的可视化电子标签系统及基于这一系统的仓储管理方法
US9013279B2 (en) Data access dur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10298620A (zh) 货物管理方法及系统、智能设备、后台管理系统
CN103377362B (zh) 智能物品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02103678B (zh) 物品查找系统及其配套的电子标签
CN102243701A (zh) 射频识别读卡器、无线射频识别系统及方法
CN104331719A (zh) 非接触式ic卡及其数据处理方法
CN201255884Y (zh) 移动式rfid读写终端
CN202583940U (zh) 手持式数据控制器及背夹
WO201105839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formation storing
CN202548851U (zh) 一种有源rfid发卡器
CN105059709A (zh) 一种智能防盗物流转运箱及系统
CN203260073U (zh) 基于智能手机实现的地下矿工考勤签到装置
CN103078719B (zh) 一种rfid阅读器无线通信系统方法与系统
CN202121648U (zh) 一种多功能物流手机
CN102855454B (zh) 信息终端、信息系统及其信息交互方法
CN105550615A (zh) 一种电子价格标签的启停系统及其方法
CN204270353U (zh) 快速包裹快速寻找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56000 Guizhou province Qiandongnan Miao and Dong Autonomous Prefecture, Kail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Kaiyuan Road No. 130, the Internet of things science and Education Industrial Park

Applicant after: Kaili Yun Han Intelligent City Operation Manage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556000 Guizhou province Qiandongnan Miao and Dong Autonomous Prefecture, Kail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Kaiyuan Road No. 130, the Internet of things science and Education Industrial Park

Applicant before: GUIZHOU ZHONGKE HANTIANXIA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