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84285B - 一种有机磷农药废水的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有机磷农药废水的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84285B
CN105384285B CN201510731076.6A CN201510731076A CN105384285B CN 105384285 B CN105384285 B CN 105384285B CN 201510731076 A CN201510731076 A CN 201510731076A CN 105384285 B CN105384285 B CN 1053842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rate
processing method
cod
reaction
ad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3107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84285A (zh
Inventor
吴小亮
赵瑞强
陈磊
张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Qicai Ec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Qicai Ec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Qicai Ec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Qicai Ec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73107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84285B/zh
Publication of CN1053842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842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842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842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9/00Multistage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6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 C02F1/461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by electrolysi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7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oxidation
    • C02F1/7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oxidation with ai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7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oxidation
    • C02F1/78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oxidation with ozo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30Organic compounds
    • C02F2101/306Pestic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3/0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 C02F2103/34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from industrial activit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2F2103/12 - C02F2103/32
    • C02F2103/36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from industrial activit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2F2103/12 - C02F2103/32 from the manufacture of organic compound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Treatment Of Water By Oxidation Or Reduction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磷农药废水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调节有机磷农药废水至碱性,进行水解,过滤得到滤液I;将滤液I调节至酸性,进行酸析,过滤得到滤液II;将滤液II进行湿式氧化处理,直至不再产生黄色沉淀,吸附脱色,过滤得到滤液III;向滤液III中加入除磷试剂,过滤,获得处理液;所述除磷试剂含有Ca2+、Fe2+、Fe3+、Mg2+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针对有机磷农药废水中的硫代磷酸酯类有机物,采用“水解+酸析+湿式氧化+除磷”的处理方法,有效地去除了废水中残留的硫代磷酸酯类有机物、COD、总磷。

Description

一种有机磷农药废水的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机磷农药废水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农药是保证我国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但有机磷农药生产废水的CODCr浓度高,毒性大,可生化性差,直接利用传统生物法工艺进行处理难以达到排放标准,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有机磷农药废水中残留的中间体或成品毒性大、化学结构稳定,如果能够采取有效的预处理措施先将大分子降解为小分子,降低废水中污染物的毒性,就能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为后续生化处理创造有利条件。
农药废水的主要特点包括:
1、排放量大,污染物浓度高。综合农药废水在处理前CODCr通常在几千mg/L到几万mg/L之间,而农药生产过程中合成废水的CODCr可高达几万mg/L,有时甚至可高达几十万mg/L以上。
2、毒性大,生物降解性能差。废水中除含有农药和中间体外,还含有酚、砷、汞等有毒物质及多种生物难降解物质。有些农药有杀菌作用,能抑制微生物代谢活动,使生物系统紊乱;有些农药为芳香族化合物或卤代芳烃及有机物硫磷化合物,生物降解性极差。
3、有恶臭及刺激性气味。对人的呼吸道和粘膜有刺激性,严重时可产生中毒症状,危害人类身体健康。
4、水质、水量不稳定:由于生产工艺不稳定,加上操作管理水平低,造成产品废水排放量大,为废水处理带来一定难度。
5、成分复杂。农药生产涉及很多有机化学反应,废水中不仅含有原料成分,而且含有很多副产物、中间产物。
农药有机废水的排放,不仅直接造成总磷、氨氮超标,使水体富营养化,藻类植物大量繁殖。另外,有些含高毒农药及酚、氰、有机氯化物等化合物的废水排放,对水体中的各种动、植物造成极大的危害,同时对地下水及地表水造成污染,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
国内外的农药废水处理技术主要分为生化法、物理法、化学法以及上述方法的组合应用。
其中,化学法中包括:絮凝沉淀法、催化氧化法、Fenton试剂氧化法、臭氧氧化法、二氧化氯氧化法和光氧化法。
湿式催化氧化法,是从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降解有毒、有害、高浓度有机废水的高效催化氧化方法,具体指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向废水中通入氧气或空气,将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氮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灰分及残存有机物的方法。
目前,对于湿式氧化法的研究,研究者们大多注重于改进温度、压力以及催化剂类型。例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3877973A的发明专利申请文献公开一种催化湿式氧化处理异噻唑啉酮废水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该催化剂以改性氧化锆为载体,负载高活性且不易流失的贵金属Ru、Pt、Pd、Rh和Ir,其在200℃、2.5MPa、pH大约2.3的高温高压酸性环境中运行240h后形态仍然完好,且活性基本保持不变。
虽然,催化剂的恰当选用对于催化湿式氧化的效果具有重要影响,但在实际的工业化推广过程中,由于农药废水中成分较为复杂,仅简单考虑如何提高湿式氧化的效果还是不够的;除此之外,更应全面的考虑农药废水处理的整个工艺流程,将湿式氧化与其他工艺结合,实现农药废水的高效处理,从而达到废水排放的标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磷农药废水的处理方法,该方法针对几种有机磷农药合成废水进行处理,有效地分解了废水中残留的硫代磷酸酯类有机物、去除了废水中的COD、总磷,回收了高品质的无机钠盐。
一种有机磷农药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水解:调节有机磷农药废水至碱性,进行水解,过滤得到滤液I;
(2)酸析:将滤液I调节至酸性,进行酸析,过滤得到滤液II;
(3)湿式氧化:将滤液II进行湿式氧化处理,直至不再产生黄色沉淀,吸附脱色,过滤得到滤液III;
(4)除磷:向滤液III中加入除磷试剂,过滤,获得处理液;所述除磷试剂中含有Ca2 +、Fe2+、Fe3+、Mg2+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所述的有机磷农药废水为辛硫磷、氯辛硫磷或喹硫磷合成过程中产生的有机磷农药废水;主要是指硫代磷酸酯类农药合成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其主要以三氯硫磷和五硫化二磷为主要原料,与甲醇或乙醇反应后氯化,得到甲基氯化物(O,O-二甲基硫代磷酰氯)或乙基氯化物(O,O-二乙基硫代磷酰氯);其与特定组分在催化作用下,发生水相有机反应,产生有机磷农药原药,静置分离得到的原药经洗涤获得有机磷农药产品。
以辛硫磷合成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为例:α-氰基苯甲肟钠与O,O-二乙基硫代磷酰氯在催化作用下,发生水相有机反应,产生辛硫磷原药,静置分离得到的原药经水洗获得辛硫磷产品。上述废水的原液成分包括:氯化钠(质量分数为15%左右)以及O,O-二乙基-O-(苯乙腈酮肟)硫代磷酸酯、O,O-二乙基硫代磷酰氯和其他含P成分;废水的pH值在8左右,为淡黄色至淡红黄色液体。
步骤(1)中,调节废水的pH值至10~14;使废水中的O,O-二乙基-O-(苯乙腈酮肟)硫代磷酸酯和O,O-二乙基硫代磷酰氯等酯类有机物发生水解,生成易降解的小分子物质和极少量难溶性物质,经过过滤,滤除不溶性物质,得到的滤液后处理难度降低。优选,水解pH值为10~12。
作为优选,步骤(1)中,所述水解的温度为35~65℃,时间为2~5h。
作为优选,步骤(1)中,有机磷农药废水为碱性后,在水解过程中向废水中加入吸附剂,并吸附0.5~1h;所述的吸附剂选自活性炭、硅藻土、膨润土中的一种或几种。
步骤(2)中,向滤液Ⅰ中加酸调节溶液pH至1~4,进行酸析。调节滤液Ⅰ至酸性后,滤液中部分溶解性有机盐转化为不溶性有机物析出,使废水的COD下降。
再优选,将滤液Ⅰ调节至酸性后,搅拌酸析过程中加入吸附剂,搅拌吸附0.5~1h。
作为优选,步骤(2)中,所述酸析的时间为2~5h。
步骤(1)和(2)中的吸附剂同时起脱色、助滤的作用。作为优选,所述的吸附剂选自活性炭、硅藻土、膨润土中的一种或几种。再优选,步骤(1)和(2)中所述的吸附剂可选废吸附剂。
作为优选,以有机磷农药废水质量为基准,所述吸附剂的投加量为0.05~1%。
经过水解-酸析得到滤液Ⅱ,滤液Ⅱ进行湿式氧化,提高磷的去除率。若未经上述处理,而直接进行湿式氧化,则无法将废水中的磷除去。
作为优选,步骤(3)中,调节滤液II的pH值至2-11,可以保持高效处理,同时降低湿式氧化过程对反应装置的腐蚀程度。
作为优选,湿式氧化过程中,通入的气体为空气或氧气,反应温度为150~280℃,压力为1~8MPa,反应时间为40~300min。
湿式氧化过程中也可以采用催化剂,如Cu、Mn、Fe、Co、Ni、Zn中的一种,或者是上述几种的复合氧化物。
作为优选,步骤(3)获得的滤液III经(3-A)处理后,再进行步骤(4);
(3-A)微电解:调节滤液III的pH值至2~4,向滤液III中加入铁和碳进行铁碳微电解反应,反应结束后絮凝过滤,获得滤液III(A)
作为优选,(3-A)中,铁粉与碳粉的质量比为1:0.02~0.5;所述铁为废铁屑、还原铁粉中的一种或几种,碳为活性炭、焦炭、粉煤灰中的一种或几种;以滤液III的质量为基准,铁投加量为0.05~5%。
再优选,步骤(3-A)获得的滤液III(A)经(3-B)处理后,再进行步骤(4);
(3-B)臭氧氧化:向滤液III(A)中通入臭氧进行氧化反应。
作为优选,臭氧的流量为0.1~5g/(L·h),反应时间为2~6h,可进行脱色,降低废水中的COD。
步骤(3)得到的滤液Ⅲ中加入除磷试剂进行除磷反应,反应结束后,过滤得到处理液。该处理液色度和COD、磷含量都较低,可以脱盐后进生化系统处理,也可回收盐后再回用至有机磷农药生产中,或是直接通过双极膜电渗析回收酸和碱,得到的酸、碱、出水分别回用至有机磷农药生产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针对有机磷农药合成废水中残留的硫代磷酸酯类有机物,采用“水解+酸析+湿式氧化+除磷”的处理方法,有效地分解了废水中残留的硫代磷酸酯类有机物、去除了废水中的COD、总磷。
(2)本发明回收得到的无机钠盐达到工业品级,可以作为工业原料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辛硫磷合成过程中产生的有机磷农药废水经分析,原水的pH值为7.5,含盐量为8.92%(以废水的质量为基准),COD为66240mg/L,总磷为3820mg/L。
(1)水解:向废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为30%),调节废水至pH=12,50℃下水解3h;加入0.2%活性炭,常温常压搅拌下吸附1h,过滤得到滤液I。滤液I的COD为53580mg/L。
(2)酸析:向滤液I中加入浓盐酸溶液调节至pH=2,25℃下酸析3h,直至不再有黄色油状液体产生,加入0.2%活性炭,常温常压下吸附1h,过滤,获得滤液II。滤液II的COD为43000mg/L。
(3)湿式氧化:向滤液II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为30%),调节pH至6.5左右,向滤液II中持续通入空气,在260℃、7.5MPa条件下,进行湿式氧化,氧化时间为1h;反应结束后,加入0.2%活性炭,常温常压下吸附1h,抽滤,得到滤液III。滤液III的pH为3.5,COD为6600mg/L。湿式氧化过程中,滤液II逐渐变为浅黄色,并有黄色沉淀产生。
(4)除磷:向滤液III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为30%),调节pH至10.5,再依次加入CaCl2和0.2%废活性炭,进行除磷和助滤,常温常压下反应30min,抽滤,获得处理液。处理液的COD为6150mg/L,总磷为3.6mg/L。
(5)蒸盐:向处理液中滴加浓盐酸溶液,调节pH至7左右,之后进行蒸馏,分别收集冷凝液和浓缩液,冷凝液直接排出,浓缩液离心获得白色粉末。冷凝液中COD为3960mg/L;浓缩液的浓缩倍数为5.5倍,离心液为棕黄色液体,COD为15900mg/L;经离心后的盐为白色的粉末固体。
实施例2
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有机磷农药废水进行处理。
(1)水解:向废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为30%),调节废水至pH=12,50℃下水解3h;加入0.2%活性炭,常温常压搅拌下吸附1h,过滤得到滤液I。滤液I的COD为53580mg/L。
(2)酸析:向滤液I中加入浓盐酸溶液调节至pH=2,25℃下酸析3h,直至不再有黄色油状液体产生,加入0.2%活性炭,常温常压下吸附1h,过滤,获得滤液II。滤液II的COD为43000mg/L。
(3)湿式氧化:向滤液II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为30%),调节pH至6.5,向滤液II中持续通入空气,在260℃、7.5MPa条件下,进行湿式氧化,氧化时间为1h;反应结束后,加入0.2%活性炭,常温常压下吸附1h,抽滤,得到滤液III。滤液III的pH为3.5,COD为6600mg/L。湿式氧化过程中,滤液II逐渐变为浅黄色,并有黄色沉淀产生。
(4)微电解:向滤液III中加入浓盐酸,调节溶液pH至2,以滤液III的质量为基准,再加入2%的还原铁粉和0.2%的活性炭,常温常压条件下反应5h;反应结束后,加入氢氧化钠(质量分数为30%)调节pH值至9,常温条件下搅拌0.5h进行絮凝,抽滤,获得滤液III(A)。滤液III(A)的COD为3256mg/L。
(5)除磷:向滤液III(A)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为30%),调节pH至10.5,再依次加入CaCl2和0.2%废活性炭,进行除磷和助滤,常温常压下反应30min,抽滤,获得处理液。处理液的COD为3060mg/L,总磷为1.8mg/L。
(6)蒸盐:向处理液中滴加浓盐酸溶液,调节pH至7左右,之后进行蒸馏,分别收集冷凝液和浓缩液,冷凝液直接排出,浓缩液离心获得白色粉末。冷凝液中COD为292.2mg/L;浓缩液的浓缩倍数为5.5倍,离心液为棕黄色液体,COD为14210mg/L;经离心后的盐为白色的粉末固体。
实施例3
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有机磷农药废水进行处理。
(1)水解:向废水中加入碳酸钠,调节废水至pH=12,50℃下水解3h;加入0.2%活性炭,常温常压搅拌下吸附1h,过滤得到滤液I。滤液I的COD为53580mg/L。
(2)酸析:向滤液I中加入浓盐酸溶液调节至pH=2,25℃下酸析3h,直至不再有黄色油状液体产生,加入0.2%活性炭,常温常压下吸附1h,过滤,获得滤液II。滤液II的COD为43000mg/L。
(3)湿式氧化:向滤液II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为30%),调节pH至6.5左右,向滤液II中持续通入空气,在260℃、7.5MPa条件下,进行湿式氧化,氧化时间为1h;反应结束后,加入0.2%活性炭,常温常压下吸附1h,抽滤,得到滤液III。滤液III的pH为3.5,COD为6600mg/L。湿式氧化过程中,滤液II逐渐变为浅黄色,并有黄色沉淀产生。
(4)微电解:向滤液III中加入浓盐酸,调节溶液pH至2,以滤液III的质量为基准,再加入2%的还原铁粉和0.2%的活性炭,常温常压条件下反应5h;反应结束后,加入氢氧化钠(质量分数为30%)调节pH值至9,常温条件下搅拌0.5h进行絮凝,抽滤,获得滤液III(A)。滤液III(A)的COD为3256mg/L。
(5)臭氧氧化:向滤液III(A)中通入流量为1.6g/h的臭氧进行氧化反应,反应时间为4h,获得反应液。反应液的COD为1480mg/L。
(6)除磷:向反应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为30%),调节pH至10.5,再依次加入CaCl2和0.2%废活性炭,进行除磷和助滤,常温常压下反应30min,抽滤,获得处理液。处理液的COD为1290mg/L,总磷为0.5mg/L。
(7)蒸盐:向处理液中滴加浓盐酸溶液,调节pH至7左右,之后进行蒸馏,分别收集冷凝液和浓缩液,冷凝液直接排出,浓缩液离心获得白色粉末。冷凝液中COD为89.4mg/L;浓缩液的浓缩倍数为5.5倍,离心液为棕黄色液体,COD为6270mg/L;经离心后的盐为白色的粉末固体。
实施例4
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有机磷农药废水进行处理。
(1)水解:向废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为30%),调节废水至pH=12,55℃下水解3h;加入0.2%活性炭,常温常压搅拌下吸附1h,过滤得到滤液I。滤液I的COD为53580mg/L。
(2)酸析:向滤液I中加入浓盐酸溶液调节至pH=2,25℃下酸析3h,直至不再有黄色油状液体产生,加入0.2%活性炭,常温常压下吸附1h,过滤,获得滤液II。滤液II的COD为43000mg/L。
(3)湿式氧化:向滤液II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为30%),调节pH至6.5左右,向滤液II中持续通入氧气,在180℃、2.5MPa条件下,进行湿式氧化,氧化时间为1h;反应结束后,加入0.2%活性炭,常温常压下吸附1h,抽滤,得到滤液III。滤液III的pH为3.5,COD为7680mg/L。湿式氧化过程中,滤液II逐渐变为浅黄色,并有黄色沉淀产生。
(4)微电解:向滤液III中加入浓盐酸,调节溶液pH至2,以滤液III的质量为基准,再加入2%的还原铁粉和0.2%的活性炭,常温常压条件下反应5h;反应结束后,加入氢氧化钠(质量分数为30%)调节pH值至9,常温条件下搅拌0.5h进行絮凝,抽滤,获得滤液III(A)。滤液III(A)的COD为3750mg/L。
(5)臭氧氧化:向滤液III(A)中通入流量为1.6g/h的臭氧进行氧化反应,反应时间为4h,获得反应液。反应液的COD为1720mg/L。
(6)除磷:向反应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为30%),调节pH至10.5,再依次加入CaCl2和0.2%废活性炭,进行除磷和助滤,常温常压下反应30min,抽滤,获得处理液。处理液的COD为1570mg/L,总磷为0.8mg/L。
实施例5
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有机磷农药废水进行处理。
(1)水解:向废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为30%),调节废水至pH=12,50℃下水解3h;加入0.2%活性炭,常温常压搅拌下吸附1h,过滤得到滤液I。滤液I的COD为53580mg/L。
(2)酸析:向滤液I中加入浓盐酸溶液调节至pH=2,25℃下酸析3h,直至不再有黄色油状液体产生,加入0.2%活性炭,常温常压下吸附1h,过滤,获得滤液II。滤液II的COD为43000mg/L。
(3)催化湿式氧化:向滤液II中滴加碳酸氢钠,调节pH至6.5左右,再加入0.5%的CuSO4·5H2O作为催化剂,向滤液II中持续通入空气,在230℃、4MPa条件下,进行催化湿式氧化,氧化时间为1h;反应结束后,加入0.2%活性炭,常温常压下吸附1h,抽滤,得到滤液III。滤液III的pH为2.5,COD为2150mg/L。
向滤液III中加入硫化钠,直至无黑色沉淀产生,抽滤,得滤液,其COD为1620mg/L,pH为3.5。黑色硫化铜沉淀可回用至催化湿式氧化中,代替部分CuSO4·5H2O催化剂。
(4)微电解:向步骤(3)获得的滤液中加入浓盐酸,调节溶液pH至2,以步骤(3)获得的滤液的质量为基准,再加入2%的还原铁粉和0.2%的活性炭,常温常压条件下反应4h;反应结束后,加入氢氧化钠(质量分数为30%)调节pH值至9,常温条件下搅拌0.5h进行絮凝,抽滤,获得滤液III(A)。滤液III(A)的COD为860mg/L。
(5)臭氧氧化:向滤液III(A)中通入流量为1.6g/h的臭氧进行氧化反应,反应时间为4h,获得反应液。反应液的COD为480mg/L。
(6)除磷:向反应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为30%),调节pH至10.5,再依次加入CaCl2和0.2%废活性炭,进行除磷和助滤,常温常压下反应30min,抽滤,获得处理液。处理液的COD为460mg/L,总磷为0.1mg/L。
(7)双极膜电渗析除盐:将处理液调节至酸性,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后,进入双极膜电渗析,得到8%的氢氧化钠溶液、9.5%的硫酸溶液,以及含盐0.85%的双极膜出水。酸、碱和双极膜出水均可再回用。
实施例6
氯辛硫磷合成过程中产生的有机磷农药废水经分析,原水中的pH值为7.8,含固量为6.75%(以废水的质量为基准),COD为45390mg/L,总磷为4360mg/L。
(1)水解:向废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为30%),调节废水至pH=12,50℃下水解3h;加入0.2%活性炭,常温常压搅拌下吸附1h,过滤得到滤液I。滤液I的COD为36820mg/L。
(2)酸析:向滤液I中加入浓盐酸溶液调节至pH=2,25℃下酸析3h,直至不再有油状液体产生,加入0.2%活性炭,常温常压下吸附1h,过滤,获得滤液II。滤液II的COD为31200mg/L。
(3)湿式氧化:向滤液II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为30%),调节pH至7左右,向滤液II中持续通入空气,在260℃、7.5MPa条件下,进行湿式氧化,氧化时间为1h;反应结束后,加入0.2%活性炭,常温常压下吸附1h,抽滤,得到滤液III。滤液III的pH为3.8,COD为4910mg/L。
(4)微电解:向滤液III中加入浓盐酸,调节溶液pH至2,以滤液III的质量为基准,再加入2%的还原铁粉和0.2%的活性炭,常温常压条件下反应5h;反应结束后,加入氢氧化钠(质量分数为30%)调节pH值至9,常温条件下搅拌0.5h进行絮凝,抽滤,获得滤液III(A)。滤液III(A)的COD为2460mg/L。
(5)臭氧氧化:向滤液III(A)中通入流量为1.6g/h的臭氧进行氧化反应,反应时间为4h,获得反应液。反应液的COD为1240mg/L。
(6)除磷:向反应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为30%),调节pH至10.5,再依次加入CaCl2和0.2%废活性炭,进行除磷和助滤,常温常压下反应30min,抽滤,获得处理液。处理液的COD为980mg/L,总磷为0.5mg/L。
(7)蒸盐:向处理液滴加浓盐酸溶液,调节pH至7左右,之后进行蒸馏,分别收集冷凝液和浓缩液,冷凝液直接排出,浓缩液离心获得白色粉末。冷凝液中COD为78.8mg/L;浓缩液的浓缩倍数为6倍,离心液为棕黄色液体,COD为5270mg/L;经离心后的盐为白色的粉末固体。
实施例7
喹硫磷合成过程中产生的有机磷农药废水经分析,原水中的pH值为7.6,含固量为9.6%(以废水的质量为基准),COD为57480mg/L,总磷为6480mg/L。
(1)水解:向废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为30%),调节废水至pH=12,50℃下水解3h;加入0.2%活性炭,常温常压搅拌下吸附1h,过滤得到滤液I。滤液I的COD为49350mg/L。
(2)酸析:向滤液I中加入浓盐酸溶液调节至pH=2,25℃下酸析3h,直至不再有油状液体产生,加入0.2%活性炭,常温常压下吸附1h,过滤,获得滤液II。滤液II的COD为39860mg/L。
(3)湿式氧化:向滤液II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为30%),调节pH至6.5左右,向滤液II中持续通入空气,在260℃、7.5MPa条件下,进行湿式氧化,氧化时间为1h;反应结束后,加入0.2%活性炭,常温常压下吸附1h,抽滤,得到滤液III。滤液III的pH为4.0,COD为6480mg/L。湿式氧化过程中,滤液II逐渐变为浅黄色,并有黄色沉淀产生。
(4)微电解:向滤液III中加入浓盐酸,调节溶液pH至2,以滤液III的质量为基准,再加入2%的还原铁粉和0.2%的活性炭,常温常压条件下反应5h;反应结束后,加入氢氧化钠(质量分数为30%)调节pH值至9,常温条件下搅拌0.5h进行絮凝,抽滤,获得滤液III(A)。滤液III(A)的COD为3130mg/L。
(5)臭氧氧化:向滤液III(A)中通入流量为1.6g/h的臭氧进行氧化反应,反应时间为4h,获得反应液。反应液的COD为1350mg/L。
(6)除磷:向反应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为30%),调节pH至10.5,再依次加入CaCl2和0.2%废活性炭,进行除磷和助滤,常温常压下反应30min,抽滤,获得处理液。处理液的COD为1180mg/L,总磷为1.6mg/L。
对比例1
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有机磷农药废水进行处理。与实施例1相比,在催化湿式氧化前不进行步骤(1)和步骤(2),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
结果:有机磷农药废水不经水解和酸析,直接进行湿式氧化后的滤液的COD为16240mg/L。
进行除磷后,滤液的COD为15050mg/L;总磷为137.8mg/L;
最后,蒸盐后的冷凝液中的COD为5560mg/L,浓缩液中COD为37960mg/L。
对比例2
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有机磷农药废水进行处理。与实施例3相比,在催化湿式氧化前不进行步骤(1)和步骤(2),其他与实施例3相同。
结果:有机磷农药废水不经水解和酸析,直接进行湿式氧化后的滤液的COD为16240mg/L;
微电解后的滤液的COD为9970mg/L;
臭氧氧化后的滤液COD为5553mg/L;
进行除磷后,滤液的COD为5508mg/L;总磷为8.2mg/L;
最后,蒸盐后的冷凝液中的COD为212.2mg/L,浓缩液中COD为20360mg/L。
对比例3
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有机磷农药废水进行处理。与实施例3相比,除不采用湿式氧化外,其余条件不变。
结果:有机磷农药废水经水解和酸析后,不进行湿式氧化;微电解后的滤液的COD为39800mg/L;
臭氧氧化后滤液的COD为34980mg/L;
进行除磷后,滤液的COD为34010mg/L;总磷为2890mg/L;
最后,蒸盐后的冷凝液中的COD为9330mg/L,浓缩液中COD为153850mg/L。

Claims (9)

1.一种有机磷农药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水解:调节有机磷农药废水至碱性,进行水解,过滤得到滤液I;
(2)酸析:将滤液I调节至酸性,进行酸析,过滤得到滤液II;
(3)湿式氧化:将滤液II进行湿式氧化处理,直至不再产生黄色沉淀,吸附脱色,过滤得到滤液III;
所述滤液III经(3-A)处理后,再进行步骤(4);
(3-A)微电解:调节滤液III的pH值至2~4,向滤液III中加入铁和碳,进行铁碳微电解反应,反应结束后进行絮凝过滤,获得滤液III(A)
(4)除磷:向滤液III中加入除磷试剂,过滤,获得处理液;所述除磷试剂中含有Ca2+、Fe2 +、Fe3+、Mg2+中的至少一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水解的温度为35~65℃,时间为2~5h。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酸析的时间为2~5h。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和/或(2)中,向调节pH后的废水中加入吸附剂,吸附0.5~1h;所述的吸附剂选自活性炭、硅藻土、膨润土中的一种或几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湿式氧化过程中,氧化剂为空气或氧气,反应温度为150~280℃,压力为1~8MPa,反应时间为40~300min。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3-A)中,铁与碳的质量比为1:0.02~0.5;所述铁为废铁屑、还原铁粉中的一种或几种,碳为活性炭、焦炭、粉煤灰中的一种或几种;以滤液III的质量为基准,铁投加量为0.05%~5%。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A)获得的滤液III(A)经(3-B)处理后,再进行步骤(4);
(3-B)臭氧氧化:向滤液III(A)中通入臭氧进行氧化反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的流量为0.1~5g/(L·h),氧化反应时间为0.5~6h。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步骤(1)~(4)处理得到的处理液浓缩回收无机盐,或双极膜回收酸和碱。
CN201510731076.6A 2015-10-30 2015-10-30 一种有机磷农药废水的处理方法 Active CN1053842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31076.6A CN105384285B (zh) 2015-10-30 2015-10-30 一种有机磷农药废水的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31076.6A CN105384285B (zh) 2015-10-30 2015-10-30 一种有机磷农药废水的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84285A CN105384285A (zh) 2016-03-09
CN105384285B true CN105384285B (zh) 2017-10-13

Family

ID=55417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31076.6A Active CN105384285B (zh) 2015-10-30 2015-10-30 一种有机磷农药废水的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8428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28979B (zh) * 2018-06-22 2021-10-12 杭州深瑞水务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乙氯生产的废液的工艺
CN109052356A (zh) * 2018-08-09 2018-12-21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一种ae活性酯生产过程产生的含磷残液中磷的分离方法
CN110240306B (zh) * 2019-05-30 2021-12-14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一种降低含有机磷农药废水毒性的方法
GB2591282B (en) * 2020-01-24 2024-05-29 Hydrolize Ltd Water remediation system
CN112062407A (zh) * 2020-09-08 2020-12-11 江苏众志新禹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湿式氧化型农药废水处理方法
CN113023991A (zh) * 2021-03-17 2021-06-25 山东滨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高浓度有机磷废水的系统及其处理工艺
CN114082401B (zh) * 2021-11-18 2024-02-09 广东中微环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吸附性除磷菌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有机磷农药废气处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9155B (zh) * 2007-08-20 2010-08-11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无剩余活性污泥排放的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WO2013132294A1 (en) * 2012-03-09 2013-09-12 Biazzi S.A. Process for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from nitro-aromatic production
CN102765855B (zh) * 2012-07-16 2014-07-23 煤炭工业济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涂装废水处理方法
CN204185334U (zh) * 2014-08-05 2015-03-04 安徽佳明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84285A (zh) 2016-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84285B (zh) 一种有机磷农药废水的处理方法
Gautam et al. Heavy metals in the environment: fate, transport, toxicity and remediation technologies
KR101354409B1 (ko) 활성탄 나노기공 내부에 산화물을 함침시켜 유기-무기 복합 하이브리드 흡착제를 제조하는 방법과 이를 수처리에 이용하는 방법
US8715612B2 (en) Process for preparing zinc peroxide nanoparticles
CN112892475B (zh) 铁改性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WO2000069545A1 (fr) Procede et systeme de desulfuration de gaz de combustion
Carro et al. A dynamic proof of mercury elimination from solution through a combined sorption–reduction process
Gopinath et al. A review on recent trends in nanomaterials and nanocomposites for environmental applications
Ajala et al. Waste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ies
Ali et al. Development of novel MOF-mixed matrix three-dimensional membrane capsules for eradicating potentially toxic metals from water and real electroplating wastewater
CN110117108A (zh) 一种高浓度含镉废水的处理方法
CN104105532A (zh) 使用硫化赤泥吸附剂处理废水的方法
Saleh et al. Scientific insights into modified and non-modified biomaterials for sorption of heavy metals from water
EP2882518B1 (de) Verfahren zum entfernen von schwefeldioxid und quecksilber aus rauchgas in einem nasswäscher
CN105540720B (zh) 一种去除水中有机物的方法
EP3147022A1 (de) Verfahren zur verbesserten abscheidung von quecksilber aus rauchgasen in nassen rauchgasentschwefelungsanlagen
Shukla Carbon nanofiber to remove heavy metals from aqueous medium
CN202193689U (zh) 除高有机磷氮氨废水的装置
Zheng et al. Arsenic in the Environment Source, Characteristics, and Technologies for Pollution Elimination
CN105502734B (zh) 处理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方法
JPH06277682A (ja) 廃水の処理法
CN105502557B (zh) 一种利用改性膨润土处理有机废水的方法
Kumar et al. Technologies for the treatment of heavy metal–Contaminated groundwater
Rossi Fenton’s Process Applied to Wastewaters Treatment: Heterogeneous and Homogeneous Catalytic Operation Modes
JP7407024B2 (ja) 廃液処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312000 Zhejiang province Shaoxing Shunjiang Road No. 683 building 903 room 9

Applicant after: ZHEJIANG QI CAI ECO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2000 smartfortune Di Dang new building 17 floor room 1709

Applicant before: ZHEJIANG QIC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16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013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