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79024B - 电连接器的外壳及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的外壳及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79024B
CN105379024B CN201480040390.3A CN201480040390A CN105379024B CN 105379024 B CN105379024 B CN 105379024B CN 201480040390 A CN201480040390 A CN 201480040390A CN 105379024 B CN105379024 B CN 1053790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short transverse
accommodating chamber
terminal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4039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79024A (zh
Inventor
石上雅晃
河野宏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ST Mf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ST Mf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ST Mf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ST Mf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3790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790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790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7902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22Securing in resilient one-piece base or case, e.g. by friction; One-piece base or case formed with resilient locking means
    • H01R13/4223Securing in resilient one-piece base or case, e.g. by friction; One-piece base or case formed with resilient locking means comprising integral flexible contact retaining fingers
    • H01R13/4226Securing in resilient one-piece base or case, e.g. by friction; One-piece base or case formed with resilient locking means comprising integral flexible contact retaining finger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integral flexible retaining fingers acting on a single contac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 H01R13/11Resilient sockets
    • H01R13/113Resilient sockets co-operating with pins or blades having a rectangular transverse section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连接器的外壳,该电连接器的外壳具备:外壳主体,其设置成在内部形成有第一容纳室和第二容纳室,该第一容纳室沿高度方向延伸,并且上述高度方向的两端向外部敞开,该第二容纳室与上述第一容纳室的高的一侧的端部连通而向与上述高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并且上述高度方向的高的一侧向外部敞开;以及具有弹性的矛部,其配置成沿上述高度方向延伸而面向上述第一容纳室,上述高度方向的低的一侧的端部设置在上述外壳主体,在上述高度方向的高的一侧的端部设置有向上述第一容纳室侧突出的卡定部。并且,一种电连接器,其具备这样的外壳。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的外壳及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连接器的技术领域,涉及电连接器的外壳和具备这样的外壳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日本特开平7-335305号公报公开了具有两个以上旗型端子的电连接器及其外壳。上述电连接器具备一体化外壳和两个以上插座触头。上述一体化外壳实质上包括同一形状的外壳,在对置侧壁之间形成狭槽而被连结。通用盖经铰链而形成于这些外壳的一端缘。闩锁部件形成于上述外壳的两个外侧面和狭槽内,与之对应的闩锁部件形成于上述通用盖的内表面。多个上述旗型端子被插入到上述各外壳的中空部内,将上述通用盖关闭,并通过锁上而被保持在上述外壳内。上述通用盖在关闭(锁上)位置时与上述一体化外壳配合以加强上述电连接器的机械强度(参照上述文献的0013段)。
日本特开2002-231328号公报和日本特开2002-231360号公报公开了与上述旗型端子类似的端子。
日本实开昭60-115466号公报和日本特开平11-273768号公报公开了端子用绝缘盖,所述端子用绝缘盖具备:筒状部,其容纳与上述旗型端子类似的端子的头部;抱合部,其将上述端子的其余部分与电线一同包覆保持。
日本特开平11-74015号公报公开了端子的卡合解除部件与外壳的矛部卡合而动作的小型的电连接器及其使用的外壳。在该电连接器的情况下,当端子被完全插入到外壳内时被矛部卡定。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实开昭60-115466号公报和上述日本特开平11-273768号公报公开的上述端子用绝缘盖的情况下,很难实现容纳两个以上端子的多极化,但若采用上述日本特开平7-335305号公报的外壳,则可实现多极化。但是,在例如上述日本特开平7-335305号公报的电连接器的外壳的情况下,例如在将采用上述外壳的电连接器嵌合于对方侧电连接器时等上述旗型端子从上述对方侧端子受到力,但这样的朝向嵌合相反方向的外力由上述通用盖承受。这种电连接器的使用者有提高上述电连接器的外壳的相对于这样的外力的强度的要求。
因此,本发明人欲提出如下的外壳:在外壳设置如上述日本特开平11-74015号公报公开的矛部,使上述矛部卡定于电线等导体向与上述嵌合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端子,从而以与上述日本特开平7-335305号公报的电连接器的外壳不同的解决手段具备相对于朝向上述嵌合相反方向的外力的强度。但是,由于上述导体从上述端子向与上述嵌合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因此,若以避免与该导体或上述端子的与上述导体的连接部干涉的方式设置上述矛部,则出现不得不靠近外侧来配置上述矛部的情况,存在上述外壳变大这样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至少减轻上述问题的一个以上。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外壳具备:
外壳主体,其设置成在内部形成有第一容纳室和第二容纳室,该第一容纳室沿高度方向延伸,并且上述高度方向的两端向外部敞开,该第二容纳室与上述第一容纳室的高的一侧的端部连通而向与上述高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并且上述高度方向的高的一侧向外部敞开;以及
具有弹性的矛部,其配置成沿上述高度方向延伸而面向上述第一容纳室,上述高度方向的低的一侧的端部设置在上述外壳主体,在上述高度方向的高的一侧的端部设置有向上述第一容纳室侧突出的卡定部。
本发明的电连接器具备:
端子,其具有接触部和连接部,该接触部与对方侧导电部件接触,该连接部设置在比上述接触部靠上述高度方向的高的一侧,将沿与上述高度方向交叉的方向被导入的导体的终端连接起来,该端子设置有台阶部,当该端子朝向上述高度方向的高的一侧时,该台阶部朝向与上述高度方向交叉的方向陷入;以及
外壳,其容纳上述端子,
上述外壳具备:
外壳主体,其设置成在内部形成有第一容纳室和第二容纳室,该第一容纳室沿上述高度方向延伸,并且上述高度方向的两端向外部敞开,该第二容纳室与上述第一容纳室的高的一侧的端部连通而向与上述高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并且上述高度方向的高的一侧向外部敞开;以及
具有弹性的矛部,其配置成沿上述高度方向延伸而面向上述第一容纳室,上述高度方向的低的一侧的端部设置在上述外壳主体,在上述高度方向的高的一侧的端部设置有向上述第一容纳室侧突出的卡定部。
上述端子的上述接触部被容纳在上述第一容纳室,上述端子的上述连接部被容纳在上述第二容纳室,并且上述矛部的上述卡定部卡挂在上述端子的上述台阶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上述电连接器的上述外壳的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纵剖地示出上述外壳的立体图。
图3是纵剖地示出上述外壳的主视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上述电连接器的实施方式的带导体的端子的立体图。
图5是上述端子的立体图。线筒和绝缘筒是铆接前的状态且敞开。
图6是上述端子的仰视图。线筒和绝缘筒是铆接前的状态且敞开。
图7是上述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8是纵剖地示出上述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9是纵剖地示出上述电连接器的立体图。从与图8不同的角度观察。
图10是纵剖地示出上述电连接器的主视图。
图11是将上述带导体的端子插入到上述外壳的状态的一个示例的与图2相应的图。
图12是示出上述电连接器的变形例的分解立体图,并且是欲将上述盖嵌于上述外壳主体时的图。
图13是示出上述电连接器的变形例的立体图,并且是将上述盖嵌于上述外壳主体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至图11示出了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外壳及上述电连接器的一个实施方式。上述电连接器C具备端子100和容纳上述端子100的外壳200。上述电连接器C与对方侧部件(省略图示)嵌合、脱离。在该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上述对方侧部件是具备端子和外壳的电连接器,所述端子作为对方侧导电部件,所述外壳作为容纳上述对方侧导电部件的对方侧支撑部件。因此,上述端子100与上述对方侧部件的上述对方侧导电部件嵌合、脱离,上述外壳200与上述对方侧部件的上述对方侧支撑部件嵌合、脱离。上述对方侧部件中还包括不具备上述对方侧支撑部件而只是对方侧导电部件的对方侧部件。供本发明的上述电连接器嵌合、脱离的上述对方侧部件不限于电连接器。上述对方侧部件中包括例如带导电部件的印刷配线板、电器制品或其它部件,所述带导电部件的印刷配线板具备端子或其它上述对方侧导电部件和设置有上述对方侧导电部件的作为上述对方侧支撑部件的印刷配线板,所述电器制品具备端子或其它上述对方侧导电部件和设置有上述对方侧导电部件的作为上述对方侧支撑部件的电器制品的壳体。此外,本发明的上述电连接器包括与无上述对方侧支撑部件而独立的端子或其它上述对方侧导电部件嵌合、脱离的上述电连接器的实施方式。下面,取彼此垂直的高度方向、进深方向和宽度方向,并采用这些方向来进行说明。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下,通过图10进行说明,以可正确读标号的方式看该图,上下方向是上述高度方向,该图的上侧是高的一侧,下侧是低的一侧。但是,上述高度方向与铅垂方向无关。此外,与该图的纸面垂直的方向是上述进深方向,该图的纸面的正面侧是里侧,上述纸面的反面侧是近前侧。并且,该图的左右方向是上述宽度方向。多个上述端子100沿上述宽度方向排列而被容纳在上述外壳200中,这些多个端子100的朝向也一致,但被容纳在上述外壳中的上述端子的数量既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以上。此外,在将两个以上上述端子容纳在上述外壳中的多极型电连接器的情况下,从上述进深方向观察,上述端子的排列形态既可以沿一个方向排列,也可以沿纵横排列,也可以是其它排列方法。此外,上述端子的朝向也可以不一致。
如图4至图6所示,上述端子100具备接触部110和设置在比上述接触部110靠上述高度方向的高的一侧的连接部120。上述端子100由导电性材料形成。上述接触部110沿上述高度方向延伸,与从上述高度方向的下侧靠近的上述对方侧导电部件接触。沿与上述高度方向交叉的方向被导入的导体300的终端被连接于上述连接部120。在该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上述导体300相对于上述连接部120而从上述进深方向的上述近前侧被导入,上述导体300的上述进深方向里侧的端部成为上述终端。上述导体可以沿例如上述进深方向或上述宽度方向等那样与上述高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导入,但也可以沿例如与上述进深方向、上述宽度方向或上述高度方向等形成角度的方向、即与上述高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导入。上述导体300是具备导线310和包覆上述导线310的绝缘包覆件320的电线。上述导体300具备导电性的部件即可,除了上述电线以外还包括例如屏蔽线缆或其要素,此外,包括例如FFC(挠性扁平线缆)等扁平形柔软线缆或其要素,并且,包括其它导电单元。上述导体也可以仅由导电性部件构成。在上述端子100设置有台阶部130,当该端子100朝向上述高度方向的高的一侧时,该台阶部130朝向与上述高度方向交叉的方向陷入。在该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上述台阶部130朝向上述宽度方向陷入。这样,上述台阶部也可以朝向与上述高度方向垂直的方向陷入,但也可以朝向相对于与上述高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倾斜的角度、即与上述高度方向交叉的方向陷入。
如图4至图6所示,上述端子100的上述接触部110具备第一基片111和簧片112,所述簧片112从上述第一基片111的板宽方向的两端立起,并向彼此接近的一侧弯曲。因此,从上述高度方向的低的一侧观察上述接触部110,上述板宽方向的两端形成为C字状和左右相反的C字状。并且,在上述第一基片111与上述簧片112之间容纳作为上述对方侧导电部件的平板状的插头,借助上述簧片112的弹性复原力使上述第一基片111和上述簧片112以接触压力接触上述对方侧导电部件。上述簧片112的上述高度方向的高的一侧的端缘成为上述台阶部130。在该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上述簧片112的上述高度方向的高的一侧的端缘形成与上述高度方向垂直的面,但也可以形成相对于与上述高度方向垂直的面倾斜的面、即与上述高度方向交叉的面。此外,上述端子100的上述连接部120具备:第二基片121和筒,该第二基片设置在上述第一基片111的上述高度方向的高的一侧,该筒是从上述第二基片121的上述高度方向两侧中的至少一侧立起,并朝向上述第二基片121弯曲而紧箍上述导体300的上述终端而形成的。在该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上述筒设置有两种。即,在上述第二基片121沿与上述第一基片111的上述板宽方向平行的方向排列设置有线筒122和绝缘筒123。在该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上述线筒122和上述绝缘筒123均只设置有从上述第二基片121的上述高度方向两侧中的一侧立起的一片,但任一筒既可以只设置从上述高度方向两侧中的另一侧立起的一片,也可以设置从上述高度方向两侧立起的两片,也可以将这些方式组合。上述线筒122通过朝向上述第二基片121向内侧弯曲而以按压力抱住上述导体300的上述终端处的从上述绝缘包覆件320露出的上述导线310,并紧箍于上述导线310。此外,上述绝缘筒123通过朝向上述第二基片121向内侧弯曲而以按压力抱住上述导体300的上述终端处的上述绝缘包覆件320,并紧箍于上述绝缘包覆件320。在该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上述线筒122和上述绝缘筒123设置在比上述接触部110靠上述高度方向的高的一侧。但是,上述线筒和上述绝缘筒中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比上述接触部靠上述高度方向的高的一侧的上述端子也是本发明的对象。此外,仅具备上述线筒和上述绝缘筒等中的一种筒、并且上述筒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比上述接触部靠上述高度方向的高的一侧的上述端子也是本发明的对象。上述接触部也可以是例如沿上述高度方向延伸的柱、内部设置有容纳柱等的容纳空间的箱形结构体或其它形态。在该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上述连接部是压接形式的,但上述连接部也可以是例如压焊形式、穿孔形式或其它形态的。在上述连接部是上述压焊形式时,从上述第二基片立起压焊片而在上述压焊片设置压焊刃,上述压焊刃切入到上述导体的上述绝缘包覆件而与上述导线接触,从而将上述导体连接起来。在上述连接部是上述穿孔形式时,从上述第二基片将针立起,通过将上述针扎入上述导体,从而将上述导体连接起来。
如图1至图3、以及图7至图10所示,上述外壳200具备外壳主体210和设置于上述外壳主体210的矛部220。上述外壳主体210由合成树脂形成,但也可以由其它绝缘性部件形成,优选的是,至少与上述端子接触的部分由绝缘性部件形成。由于该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C是多极型电连接器,因此在上述外壳200设置有与极数相应数量的上述外壳主体210,在上述各外壳主体210分别容纳有上述端子100。上述多个外壳主体210被连接起来。在该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外壳主体彼此一体成型,从而多个外壳主体210设置成一体,但也可以通过例如粘接等其它方法将上述外壳主体彼此连接,或者通过例如嵌合等方法进行连结。上述各外壳主体210具备长方体状的第一部件210a、以及配置在上述第一部件210a的上述高度方向的高的一侧而被连接的长方体状的第二部件210b。并且,连续地设置有多个上述第二部件210b。但是,不会由此而限定解释上述外壳主体的形状,上述外壳主体也可以形成为例如将一个或组合两个以上的圆柱状或其它形状的构成件组合而成的形状。上述各外壳主体210设置成在其内部形成有第一容纳室211和与上述第一容纳室211连通的第二容纳室212。上述第一容纳室211沿上述高度方向延伸,并且上述高度方向的两端向外部敞开。从上述第一容纳室211的上述高度方向的低的一侧的端部容纳上述对方侧导电部件。在上述端子的上述接触部例如是柱时,使上述接触部向比上述第一容纳室靠上述高度方向的低的一侧伸出而与上述对方侧导电部件接触。上述第二容纳室212与上述第一容纳室211的高的一侧的端部连通而向与上述高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并且上述高度方向的高的一侧向外部敞开。与上述高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包括与上述高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在该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上述第二容纳室212沿上述进深方向延伸,上述第二容纳室212的上述进深方向的上述里侧被上述外壳主体210的壁封闭,并且上述第二容纳室212的上述进深方向的上述近前侧敞开而能够将上述导体300不弯曲地呈直线状地导入。但是,上述第二容纳室例如沿上述宽度方向或其它的与上述高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即可,此外,上述第二容纳室的两端均既可以封闭也可以敞开。优选的是,上述第二容纳室延伸的方向与上述导体从上述端子延伸的方向一致,但不限定于该方向。上述外壳主体210在上述第二容纳室212处向上述高度方向的高的一侧敞开,但也可以如图12和图13所示地在上述外壳主体210的上述第二容纳室212的上述高度方向的高的一侧设置盖214,并利用该盖214封闭上述第二容纳室212。在该变形例中,相对于上述外壳200设置有一个盖214,但有例如具有在每个上述外壳主体上设置盖、仅在一部分的外壳主体上设置盖、设置仅覆盖上述外壳主体的上述第二容纳室的一部分的盖等许多其它的变形例。
上述矛部220具有弹性。在该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上述矛部220与上述外壳主体210同样由合成树脂形成,但只要具有弹性则也可以由其它材料形成。此外,将上述矛部220与上述外壳主体210通过一体成型而设置成一体,但也可以将上述矛部与上述外壳主体分别地成型等后将它们组装起来。每个上述各外壳主体210都设置有上述矛部220。在该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每个上述各外壳主体210设置有两个上述矛部220,这是因为,在上述端子100的上述接触部110设有两个上述簧片112,在上述各簧片112分别形成有上述台阶部130。但是,既可以在每个上述各外壳主体210一连串地设置这两个矛部,或进行一体化,也可以均只设置任一个上述矛部。上述矛部220沿上述高度方向延伸而面向上述第一容纳室211配置。上述矛部220设置成,除了后述的卡定部221的部分以外,以面向上述高度方向的面剖切时的截面形状沿上述高度方向成为同一形状,但也可以使上述截面形状例如随着朝向上述高度方向的高的一侧而变细等发生变化。上述矛部220沿上述高度方向笔直地延伸,但也可以相对于上述高度方向而稍微倾斜地延伸。在该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上述矛部220相对于上述第一容纳室211配置在上述宽度方向的一侧,但上述矛部设置在上述第一容纳室的周围的哪个部位均可。上述矛部220的上述高度方向的低的一侧的端部设置在上述外壳主体210,由此,上述矛部220设置成悬臂状。上述矛部220形成了上述外壳主体210的壁的一部分,上述外壳主体210设置成在内侧形成有上述第一容纳室211。这样,对于上述外壳200的紧凑化是优选的,但也可以在上述壁的内侧与上述壁分开地设置上述矛部。在上述矛部220的上述高度方向的高的一侧的端部设置有向上述第一容纳室侧突出的卡定部221。在该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上述卡定部221的上述高度方向的低的一侧的端面221a与上述高度方向垂直,但上述端面也可以与上述高度方向形成角度,与上述高度方向交叉即可。
并且,上述端子100的上述接触部110被容纳在上述外壳主体210的上述第一容纳室211,上述端子100的上述连接部120被容纳在上述第二容纳室212,并且上述矛部220的上述卡定部221卡挂于上述端子100的上述台阶部130。
上述卡定部221的上述高度方向的高的一侧的端面221b倾斜成随着朝向上述高度方向的低的一侧而朝向上述第一容纳室211。
在上述外壳主体210设置有支撑部213。上述支撑部213相对于上述矛部220位于与上述第一容纳室侧相反的一侧,并且位于从上述矛部220离开允许量的位置。上述允许量是作为上述矛部220的变形量而允许的量,例如是上述矛部220处于弹性区域内的变形量。从上述高度方向观察,上述支撑部213相对于上述矛部220设置在与上述第一容纳室211侧相反的一侧。即,上述支撑部213与上述矛部220的背面相对。这里,上述支撑部213形成为壁状,但也可以形成为例如杆状或其它形状。
因此,在上述外壳200的情况下,当将上述导体300向与上述嵌合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上述端子100沿上述高度方向向上述外壳200插入时,上述端子100被容纳在上述第一容纳室211和上述第二容纳室212,上述导体300被容纳在上述第二容纳室212。其间,上述矛部220弹性变形而越过上述接触部110后复原,上述卡定部221将上述端子100卡定。在该情况下,当对上述端子100作用朝向上述高度方向的高的一侧的外力即朝向上述嵌合相反方向的外力时,由于该外力被上述矛部220挡住,因此上述外壳200具备相对于朝向上述嵌合相反方向的外力的强度。此外,由于上述矛部220从上述高度方向的低的一侧向高的一侧延伸,因此与上述以往的从上述高度方向的高的一侧向低的一侧延伸的矛部相比,不容易与上述导体300、或者上述端子100的与上述导体300连接的连接部即上述连接部120干涉。因此,可靠近内侧地配置上述矛部220,可实现上述外壳200的紧凑化。并且,也可以不设置如以往的上述通用盖那样在上述端子100的上述嵌合相反侧挡住上述端子100的加强部件,在不设置这样的加强部件时,上述外壳200的上述嵌合方向的尺寸变短而实现紧凑化,并且也可省去将上述加强部件组装于上述外壳200的工夫。
因此,由于上述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的外壳200具备向与容纳的上述端子100的嵌合方向相对的方向延伸的上述矛部220,因此容纳上述导体300向与上述嵌合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上述端子100,并且具备相对于朝向上述嵌合相反方向的外力的强度,并且可实现紧凑化。
本发明的上述电连接器的外壳不限定上述矛部的上述卡定部的上述高度方向的高的一侧的端面的形状。在这样的各种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实施方式和上述变形例的上述电连接器的外壳200的情况下,上述卡定部221的上述高度方向的高的一侧的端面221b倾斜成随着朝向上述高度方向的低的一侧而朝向上述第一容纳室211。这样,在将上述端子100沿上述高度方向向上述外壳200插入时,上述端子100被上述高度方向的高的一侧的端面221b引导而被引入到上述第一容纳室211,并且将上述卡定部221压向上述第一容纳室211的外侧,因此能够减少上述端子100与上述矛部220干涉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上述电连接器的外壳包括不设置上述支撑部的实施方式、以及上述矛部的与上述第一容纳室侧相反的一侧敞开的实施方式。在那样的各种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实施方式以及上述变形例的上述电连接器的外壳200的情况下,在上述外壳主体210设置支撑部213,上述支撑部213相对于上述矛部220位于与上述第一容纳室侧相反的一侧,并且位于与上述矛部220离开允许量的位置。这样,即使如图11所示地例如将上述端子100沿相对于本来的插入方向斜着倾斜的方向向上述外壳主体210的上述第一容纳室211和上述第二容纳室212中插入等而欲将上述矛部220向上述第一容纳室211的外侧按压,上述支撑部213也支撑弹性变形的上述矛部220以阻止上述矛部220过度变形。此外,在上述矛部220的附近受到来自上述外壳主体210的外部的外力的情况下,在上述外力被上述支撑部213挡住时,可阻止上述矛部220的过度变形。上述图11仅例举了一个状态,有时例如根据上述第一容纳室、上述第二容纳室、上述端子、上述矛部或上述矛部的上述高度方向的高的一侧的端面等的形状等由此可避免上述端子斜着抵碰上述矛部。
本发明的上述电连接器的外壳包括不设置上述盖的实施方式。在那样的各种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实施方式和上述变形例的上述电连接器的外壳200的情况下,在上述外壳主体210的上述第二容纳室212的上述高度方向的高的一侧设置有上述盖214。这样,利用上述盖214可使上述端子100与外部隔断,上述端子100的例如绝缘性、防尘等性能提高。此外,根据上述盖214的向上述外壳主体210安装的安装强度,上述外壳200的相对于朝向上述嵌合相反方向的外力的强度提高。
此外,根据以上说明,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实施方式也得以充分地公开。即,该电连接器C具备:上述端子100,其具有上述接触部110和上述连接部120,该接触部与上述对方侧导电部件接触,该连接部设置在比上述接触部110靠上述高度方向的高的一侧,将沿与上述高度方向交叉的方向被导入的上述导体300的上述终端连接起来,上述端子100设置有上述台阶部130,当该端子100朝向上述高度方向的高的一侧时,该台阶部130朝向与上述高度方向交叉的方向陷入;以及上述外壳200,其容纳上述端子100。并且,上述外壳200具备:上述外壳主体210,其设置成在内部形成有上述第一容纳室211和上述第二容纳室212,该第一容纳室211沿上述高度方向延伸,并且上述高度方向的两端向外部敞开,该第二容纳室212与上述第一容纳室211的高的一侧的端部连通而向与上述高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并且上述高度方向的高的一侧向外部敞开;以及具有弹性的上述矛部220,其配置成沿上述高度方向延伸而面向上述第一容纳室211,上述高度方向的低的一侧的端部设置在上述外壳主体210,在上述高度方向的高的一侧的端部设置有向上述第一容纳室侧突出的上述卡定部221。上述端子100的上述接触部110被容纳在上述第一容纳室211,上述端子100的上述连接部120被容纳在上述第二容纳室212,并且上述矛部220的上述卡定部221卡挂在上述端子100的上述台阶部130。
当对上述端子100作用朝向上述高度方向的高的一侧的外力即朝向上述嵌合相反方向的外力时,由于该外力被上述矛部220挡住,因此上述外壳200具备相对于朝向上述嵌合相反方向的外力的强度。此外,由于上述矛部220从上述高度方向的低的一侧向高的一侧延伸,因此与上述以往的从上述高度方向的高的一侧向低的一侧延伸的矛部相比,不容易与上述导体300、或者上述端子100的与上述导体300连接的连接部即上述连接部120干涉。因此,可靠近内侧地配置上述矛部220,可实现上述外壳200的紧凑化。并且,也可以不设置如以往的上述通用盖那样在上述端子的上述嵌合相反侧挡住上述端子的加强部件,在不设置这样的加强部件时,上述外壳200的上述嵌合方向的尺寸变短而实现紧凑化,并且也可省去将上述加强部件组装于上述外壳200的工夫。此外,当对上述端子100作用朝向上述高度方向的高的一侧的外力即朝向上述嵌合相反方向的外力时,由于上述矛部220从上述高度方向的低的一侧向高的一侧延伸,因此上述矛部220从上述端子100受到朝向上述高度方向的高的一侧的外力,这作为拉伸力而作用。相对于此,由于上述以往的矛部从上述高度方向的高的一侧向低的一侧延伸,因此,在相同负载状况下,上述以往的矛部受到压缩力。并且,由于上述以往的矛部相对于上述插入方向倾斜地延伸以免在端子被插入到容纳室中时撬开上述矛部,因此受到上述压缩力的上述以往的矛部有纵弯曲的趋势。相对于此,上述矛部220可沿上述高度方向笔直地延伸,这样时作用上述拉伸力,由于不容易作用例如弯曲力等,因此,根据材料,应力状态不容易变复杂,有时是优选的。
因而,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C中,上述外壳200具备上述矛部220,该矛部220向与容纳的上述端子100的嵌合方向对置的方向延伸,因此容纳上述导体300向与上述嵌合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上述端子100,并且可具备相对于朝向上述嵌合相反方向的外力的强度,并且能够实现紧凑化。
本发明的上述电连接器不将上述端子接触的上述对方侧导电部件限定为上述端子等。此外,上述台阶部设置成当朝向上述高度方向的高的一侧时朝向与上述高度方向交叉的方向陷入即可,也可以设置在上述端子的哪个部位。并且,上述端子的上述连接部不限定于上述压接形式的。在那样的各种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实施方式和上述变形例的上述电连接器C的情况下,上述端子100的上述接触部110具备:上述第一基片111;和上述簧片112,该簧片112从上述第一基片111的板宽方向的两端立起并向彼此接近的一侧弯曲,上述簧片112的上述高度方向的高的一侧的端缘成为上述台阶部130,上述端子100的上述连接部120具备:上述第二基片121,其设置在上述第一基片111的上述高度方向的高的一侧;以及上述筒122、123,其从上述第二基片121的上述高度方向两侧中的至少一侧立起,并朝向上述第二基片121弯曲而紧箍于上述导体300的上述终端。这样,可示出将本发明应用于具备这种上述簧片112和上述筒122、123的上述端子100的示例。并且,可将上述簧片112用作上述台阶部130。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概要进行说明。
1)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外壳中的第一方式是如下的电连接器的外壳:
该电连接器的外壳具备:
外壳主体,其设置成在内部形成有第一容纳室和第二容纳室,该第一容纳室沿高度方向延伸,并且上述高度方向的两端向外部敞开,该第二容纳室与上述第一容纳室的高的一侧的端部连通而向与上述高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并且上述高度方向的高的一侧向外部敞开;以及
具有弹性的矛部,其配置成沿上述高度方向延伸而面向上述第一容纳室,上述高度方向的低的一侧的端部设置在上述外壳主体,在上述高度方向的高的一侧的端部设置有向上述第一容纳室侧突出的卡定部。
当将上述导体向与上述嵌合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上述端子沿上述高度方向向上述外壳插入时,上述端子被容纳在上述第一容纳室和上述第二容纳室,上述导体被容纳在上述第二容纳室。其间,上述矛部弹性变形,上述卡定部将上述端子卡定。在该情况下,当对上述端子作用朝向上述嵌合相反方向的外力时,由于该外力被上述矛部挡住,因此上述外壳具备相对于朝向上述嵌合相反方向的外力的强度。此外,由于上述矛部从上述高度方向的低的一侧向高的一侧延伸,因此与上述以往的从上述高度方向的高的一侧向低的一侧延伸的矛部相比,不容易与上述导体、或者上述端子的与上述导体连接的连接部干涉。因此,可靠近内侧地配置上述矛部,可实现上述外壳的紧凑化。并且,也可以不设置如以往的上述通用盖那样在上述端子的上述嵌合相反侧挡住上述端子的加强部件,在不设置这样的加强部件时,上述外壳的上述嵌合方向的尺寸变短而实现紧凑化,并且也可省去将上述加强部件组装于上述外壳的工夫。
由于上述第一方式的电连接器的外壳具备向与容纳的端子的嵌合方向相对的方向延伸的上述矛部,因此容纳上述导体向与上述嵌合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上述端子,并且具备相对于朝向上述嵌合相反方向的外力的强度,并且可实现紧凑化。
2)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外壳中的第二方式是如下的电连接器的外壳:在上述第一方式的电连接器的外壳中,进一步地,上述卡定部的上述高度方向的高的一侧的端面倾斜成随着朝向上述高度方向的低的一侧而朝向上述第一容纳室。
这样,在将上述端子沿上述高度方向向上述外壳插入时,上述端子被上述高度方向的高的一侧的端面引导而被引入到上述第一容纳室,并且将上述卡定部压向上述第一容纳室的外侧,因此能够减少上述端子与上述矛部干涉的可能性。
上述第二方式的电连接器的外壳除了可得到通过上述第一方式的电连接器的外壳得到的效果以外,进一步地,在将上述端子沿上述高度方向向上述外壳插入时,可将上述端子引入到上述第一容纳室,并且能够减少上述端子与上述矛部干涉的可能性。
3)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外壳中的第三方式是如下的电连接器的外壳:在上述第一或上述第二方式的电连接器的外壳中,进一步地,在上述外壳主体设置有支撑部,上述支撑部相对于上述矛部位于与上述第一容纳室侧相反的一侧,并且位于与上述矛部离开允许量的位置。
这样,上述支撑部支撑弹性变形的上述矛部以阻止上述矛部过度变形。此外,在上述矛部的附近受到来自上述外壳主体的外部的外力的情况下,在上述外力被上述支撑部挡住时,可阻止上述矛部的过度变形。
上述第三方式的电连接器的外壳除了可得到通过上述第一或上述第二方式的电连接器的外壳得到的效果以外,进一步地,可防止上述矛部的过度变形。
4)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外壳中的第四方式是如下的电连接器的外壳:在上述第一至上述第三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电连接器的外壳中,进一步地,在上述外壳主体的上述第二容纳室的上述高度方向的高的一侧设置有盖。
这样,利用上述盖可使上述端子与外部隔断,上述端子的例如绝缘性、防尘等性能提高。此外,根据上述盖的向上述外壳主体安装的安装强度,上述外壳的相对于朝向上述嵌合相反方向的外力的强度提高。
上述第四方式的电连接器的外壳除了可得到通过上述第一至上述第三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电连接器的外壳得到的效果以外,进一步地,可提高上述端子的例如绝缘性、防尘等性能,此外,根据上述盖的向上述外壳主体安装的安装强度,可提高上述外壳的相对于朝向上述嵌合相反方向的外力的强度。
5)本发明的电连接器中的第一方式是如下的电连接器:
该电连接器具备:
端子,其具有接触部和连接部,该接触部与对方侧导电部件接触,该连接部设置在比上述接触部靠上述高度方向的高的一侧,将沿与上述高度方向交叉的方向被导入的导体的终端连接起来,该端子设置有台阶部,当该端子朝向上述高度方向的高的一侧时,该台阶部朝向与上述高度方向交叉的方向陷入;以及
外壳,其容纳上述端子,
上述外壳具备:
外壳主体,其设置成在内部形成有第一容纳室和第二容纳室,该第一容纳室沿上述高度方向延伸,并且上述高度方向的两端向外部敞开,该第二容纳室与上述第一容纳室的高的一侧的端部连通而向与上述高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并且上述高度方向的高的一侧向外部敞开;以及
具有弹性的矛部,其配置成沿上述高度方向延伸而面向上述第一容纳室,上述高度方向的低的一侧的端部设置在上述外壳主体,在上述高度方向的高的一侧的端部设置有向上述第一容纳室侧突出的卡定部,
上述端子的上述接触部被容纳在上述第一容纳室,上述端子的上述连接部被容纳在上述第二容纳室,并且上述矛部的上述卡定部卡挂在上述端子的上述台阶部。
当对上述端子作用朝向上述嵌合相反方向的外力时,由于该外力被上述矛部挡住,因此上述外壳具备相对于朝向上述嵌合相反方向的外力的强度。此外,由于上述矛部从上述高度方向的低的一侧向高的一侧延伸,因此与上述以往的从上述高度方向的高的一侧向低的一侧延伸的矛部相比,不容易与上述导体、或者上述端子的与上述导体连接的连接部干涉。因此,可靠近内侧地配置上述矛部,可实现上述外壳的紧凑化。并且,也可以不设置如以往的上述通用盖那样在上述端子的上述嵌合相反侧挡住上述端子的加强部件,在不设置这样的加强部件时,上述外壳的上述嵌合方向的尺寸变短而实现紧凑化,并且也可省去将上述加强部件组装于上述外壳的工夫。
由于上述第一方式的电连接器的上述外壳具备向与容纳的端子的嵌合方向相对的方向延伸的上述矛部,因此容纳上述导体向与上述嵌合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上述端子,并且具备相对于朝向上述嵌合相反方向的外力的强度,并且可实现紧凑化。
6)本发明的电连接器中的第二方式是如下的电连接器:在上述第一方式的电连接器中,进一步地,上述端子的上述接触部具备:第一基片;和簧片,其从上述第一基片的板宽方向的两端立起并向彼此接近的一侧弯曲,上述簧片的上述高度方向的高的一侧的端缘成为上述台阶部,
上述端子的上述连接部具备:第二基片,其设置在上述第一基片的上述高度方向的高的一侧;筒,其从上述第二基片的上述高度方向两侧中的至少一侧立起,并朝向上述第二基片弯曲而紧箍于上述导体的上述终端。
这样,本发明可应用于具备这种簧片和筒的端子。并且,上述簧片可用作上述台阶部。
上述第二方式的电连接器除了可得到通过上述第一方式的电连接器得到的效果以外,进一步地,可示出将本发明应用于具备上述簧片和上述筒的上述端子的示例。
本发明的上述电连接器的外壳和上述电连接器包括将以上说明的上述实施方式和上述变形例的特征组合而成的实施方式。并且,以上说明的上述实施方式和上述变形例只示出了本发明的上述电连接器的外壳和上述电连接器的几个示例。因此,不会由于这些上述实施方式和上述变形例的记载而限定解释本发明的上述电连接器的外壳和上述电连接器。

Claims (7)

1.一种电连接器的外壳,该外壳容纳端子,该端子具有接触部和连接部,该接触部与对方侧导电部件接触,该连接部设置在比上述接触部靠高度方向的高的一侧,将沿与上述高度方向交叉的方向被导入的导体的终端连接起来,该端子设置有台阶部,当该端子朝向上述高度方向的高的一侧时,该台阶部朝向与上述高度方向交叉的方向陷入,其中,该电连接器的外壳具备:
外壳主体,其设置成在内部形成有第一容纳室和第二容纳室,该第一容纳室沿上述高度方向延伸,并且上述高度方向的两端向外部敞开,该第二容纳室与上述第一容纳室的高的一侧的端部连通而向与上述高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并且上述高度方向的高的一侧向外部敞开;以及
具有弹性的矛部,其配置成沿上述高度方向延伸而面向上述第一容纳室,上述高度方向的低的一侧的端部设置在上述外壳主体,在上述高度方向的高的一侧的端部设置有向上述第一容纳室侧突出的卡定部,
上述端子的上述接触部被容纳在上述第一容纳室,上述端子的上述连接部被容纳在上述第二容纳室,并且上述矛部的上述卡定部卡挂在上述端子的上述台阶部,
以在内侧形成上述第一容纳室的方式设置的上述外壳主体的壁中与上述台阶部对置的壁形成为平板状,上述矛部形成上述平板状的壁的一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的外壳,其中,
上述卡定部的上述高度方向的高的一侧的端面倾斜成随着朝向上述高度方向的低的一侧而朝向上述第一容纳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的外壳,其中,
在上述外壳主体上设置有支撑部,上述支撑部相对于上述矛部位于与上述第一容纳室侧相反的一侧,并且位于与上述矛部离开允许量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的外壳,其中,
在上述外壳主体上设置有支撑部,上述支撑部相对于上述矛部位于与上述第一容纳室侧相反的一侧,并且位于与上述矛部离开允许量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的外壳,其中,
在上述外壳主体的上述第二容纳室的上述高度方向的高的一侧设置有盖。
6.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具备:
端子,其具有接触部和连接部,该接触部与对方侧导电部件接触,该连接部设置在比上述接触部靠高度方向的高的一侧,将沿与上述高度方向交叉的方向被导入的导体的终端连接起来,该端子设置有台阶部,当该端子朝向上述高度方向的高的一侧时,该台阶部朝向与上述高度方向交叉的方向陷入;以及
外壳,其容纳上述端子,
上述外壳具备:
外壳主体,其设置成在内部形成有第一容纳室和第二容纳室,该第一容纳室沿上述高度方向延伸,并且上述高度方向的两端向外部敞开,该第二容纳室与上述第一容纳室的高的一侧的端部连通而向与上述高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并且上述高度方向的高的一侧向外部敞开;以及
具有弹性的矛部,其配置成沿上述高度方向延伸而面向上述第一容纳室,上述高度方向的低的一侧的端部设置在上述外壳主体,在上述高度方向的高的一侧的端部设置有向上述第一容纳室侧突出的卡定部,
上述端子的上述接触部被容纳在上述第一容纳室,上述端子的上述连接部被容纳在上述第二容纳室,并且上述矛部的上述卡定部卡挂在上述端子的上述台阶部,
以在内侧形成上述第一容纳室的方式设置的上述外壳主体的壁中与上述台阶部对置的壁形成为平板状,上述矛部形成上述平板状的壁的一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
上述端子的上述接触部具备:第一基片;和簧片,其从上述第一基片的板宽方向的两端立起并向彼此接近的一侧弯曲,上述簧片的上述高度方向的高的一侧的端缘成为上述台阶部,
上述端子的上述连接部具备:第二基片,其设置在上述第一基片的上述高度方向的高的一侧;筒,其从上述第二基片的上述高度方向的两侧中的至少一侧立起,并朝向上述第二基片弯曲而紧箍于上述导体的上述终端。
CN201480040390.3A 2013-07-19 2014-07-18 电连接器的外壳及电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3790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51145 2013-07-19
JP2013151145A JP6279852B2 (ja) 2013-07-19 2013-07-19 電気コネクタのハウジング、および電気コネクタ
PCT/JP2014/069235 WO2015008862A1 (ja) 2013-07-19 2014-07-18 電気コネクタのハウジング、および電気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79024A CN105379024A (zh) 2016-03-02
CN105379024B true CN105379024B (zh) 2017-11-10

Family

ID=523463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40390.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379024B (zh) 2013-07-19 2014-07-18 电连接器的外壳及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279852B2 (zh)
KR (1) KR102076325B1 (zh)
CN (1) CN105379024B (zh)
WO (1) WO201500886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92163B1 (en) * 2016-08-30 2017-06-27 Te Connectivity Corporation Crush rib housing for postive lock receptacle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418A (zh) * 1994-06-13 1996-08-07 惠特克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外壳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52621Y2 (zh) * 1973-09-25 1978-12-15
JPS59148081U (ja) * 1983-03-23 1984-10-03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ハウジングの雌端子係止機構
JPH01166973U (zh) * 1988-05-16 1989-11-22
JP2503071Y2 (ja) * 1991-02-21 1996-06-26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構造
JPH1174015A (ja) * 1997-08-29 1999-03-16 Amp Japan Ltd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それに使用されるハウジング
JP2001176594A (ja) * 1999-12-15 2001-06-29 Yazaki Corp コネクタ
JP5359321B2 (ja) * 2009-01-29 2013-12-04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アース接続用配線材、これに用いられる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及びアース接続用配線材が組み込まれたワイヤハーネス
JP5192017B2 (ja) * 2010-07-13 2013-05-0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418A (zh) * 1994-06-13 1996-08-07 惠特克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外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008862A1 (ja) 2015-01-22
KR20160033156A (ko) 2016-03-25
JP6279852B2 (ja) 2018-02-14
CN105379024A (zh) 2016-03-02
JP2015022946A (ja) 2015-02-02
KR102076325B1 (ko) 2020-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22707B2 (ja) 垂直嵌合雌端子及びこれが装着されるハウジング
US7651375B2 (en) Cable assembly having outer cover robustly supported
US6093048A (en) Solderless mountable insulation displacement connector terminal
US8512066B2 (en) Electric wire connector for press connecting electric wires
TWI359533B (en) Wire piercing type connector
WO2007110699A3 (en) Reduced-height wire to board connector
CN104979694B (zh) 插头连接器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US9263829B2 (en) Durable plug connector assembly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ame
CN101383469B (zh) 电连接器装配套件和屏蔽电缆束
JP6931223B2 (ja) 端子、及び電気コネクタ
US8162679B2 (en) Insulation displacement contact and electric connector using the same
CN105379024B (zh) 电连接器的外壳及电连接器
KR101079159B1 (ko) 개선된 구조의 플러그 조립체
JP2014229376A (ja)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CN101841100B (zh) 带敛缝外壳的电连接器和屏蔽电缆束
JP7353922B2 (ja) 接続構造体、ハウジング付接続構造体、及び、端子
KR100780735B1 (ko) 저가형 커넥터
JP5582643B2 (ja) 端子及び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JP2012190621A (ja) コネクタ
KR20050044270A (ko) 소켓 콘택트
CN216903419U (zh) 插接件及插座
CN110112587A (zh) 一种电路连接端子及其制造方法和牙刷马达
TWI835480B (zh) 模組連接器及其組裝方法
KR102531942B1 (ko) 수직형 커넥터
CN208444974U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110

Termination date: 201907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