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76453B - 图像处理设备和图像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处理设备和图像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376453B CN105376453B CN201510484271.3A CN201510484271A CN105376453B CN 105376453 B CN105376453 B CN 105376453B CN 201510484271 A CN201510484271 A CN 201510484271A CN 105376453 B CN105376453 B CN 10537645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ocessing
- information
- combination
- image processing
- un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23—Reproducing arrangement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02—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 G06K15/18—Conditioning data for presenting it to the physical printing elements
- G06K15/1867—Post-processing of the composed and rasterized print image
- G06K15/1889—Merging with other dat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6—Colour picture communication systems
- H04N1/56—Processing of colour picture signal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02—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 G06K15/18—Conditioning data for presenting it to the physical printing elements
- G06K15/1801—Input data handling means
- G06K15/1822—Analysing the received data before processing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1/00—2D [Two Dimensional] image generation
- G06T11/20—Drawing from basic elements, e.g. lines or circl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1/00—2D [Two Dimensional] image generation
- G06T11/40—Filling a planar surface by adding surface attributes, e.g. colour or textur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026—Methods therefor
- H04N1/00039—Analysis, i.e. separating and studying components of a greater whol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071—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taken
- H04N1/00082—Adjusting or control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23—Reproducing arrangements
- H04N1/2307—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thereof, e.g. using a programmed control device, according to a measured quantity
- H04N1/239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thereof, e.g. using a programmed control device, according to a measured quantity for displaying or indicating, e.g. a condition or stat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87—Composing, repositioning or otherwise geometrically modifying originals
- H04N1/3876—Recombination of partial images to recreate the original imag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6—Colour picture communication systems
- H04N1/56—Processing of colour picture signals
- H04N1/60—Colour correction or control
- H04N1/6016—Conversion to subtractive colour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4—Multifunctional device, i.e. a device capable of all of reading, reproducing, copying, facsimile transception, file transcep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cor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For Printing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处理设备和图像处理方法。这里提供了一个或多个图像处理设备以及一个或多个图像处理方法。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图像处理设备,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一个或多个对象;检查单元,用于针对所述获取单元所获取到的多个对象中的各个对象,进行用于检查是否将对象与另一对象结合的检查处理;以及判断单元,用于基于针对所述多个对象中的各个对象的所述检查处理的结果,来判断是否针对所述获取单元在所述多个对象之后所获取到的对象进行用于检查是否将对象与另一对象结合的所述检查处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以进行绘制对象结合处理的图像处理设备、图像处理方法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日本特开2009-87266论述了与结合对象有关的技术。该技术顺次获取打印数据中所包括的连续对象,将这些对象结合成较少的对象,并且对通过该结合所得到的较少的对象分别进行后续处理。后续处理的示例包括生成针对各对象的显示列表(DL)的处理。相比在生成针对要结合的对象各自的DL时的成本,在生成针对通过结合所得到的数量更少的对象各自的DL时,这种DL生成处理的成本更低。
根据上述的日本特开2009-87266,针对各对象进行用于结合对象的处理(例如,用于判断对象是否可结合的处理以及结合处理自身)。然而,根据连续的多个对象的趋势,即使进行用于结合的处理,也可能无法有效地减少对象的数量。
例如,存在如下情况:判断为第一个对象自身是可结合对象,判断为第二个对象是可与第一个对象结合的对象,并且判断为第三个对象是不可与第一个对象和第二个对象结合的对象。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结合得到以下两个对象:作为通过将第一个对象和第二个对象结合所获得的对象以及没有进行结合的第三个对象。
这三个对象被结合成两个对象,并且如果后续处理是DL生成处理,则DL生成处理的成本的确降低。然而,当然,为了结合这三个对象所进行的处理(即,上述的用于判断对象是否可结合的处理以及结合处理)也需要成本。因此,如果结合处理的处理成本超过生成处理的处理成本的降低,则基于绘制对象来生成DL的整体处理成本增加。换句话说,如果用于结合对象的处理的开销过高,则整体处理效率下降。
发明内容
可考虑在与上述示例相同的情况下在顺次获取三个对象之前预测进行用于结合这三个对象的处理是否有益。如果可以利用这种预测,则该方法是有效的。关于这一点,可考虑仅在可以预测到如果对将来要处理的对象进行结合处理则可以有效地减少对象的数量的情况下,才对将来要处理的对象进行用于结合对象的处理。本发明人发现了可以通过对当前或过去顺次获取到并处理的对象中的一部分对象进行分析来实现该预测。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一种图像处理设备的至少一个实施例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一个或多个对象;检查单元,用于针对所述获取单元所获取到的多个对象中的各个对象,进行用于检查是否将对象与另一对象结合的检查处理;以及判断单元,用于基于针对所述多个对象中的各个对象的所述检查处理的结果,判断是否针对所述获取单元在所述多个对象之后所获取到的对象进行用于检查是否将对象与另一对象结合的所述检查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步骤,用于获取一个或多个对象;针对所获取到的多个对象中的各个对象,进行用于检查是否将对象与另一对象结合的检查处理;以及基于针对所获取到的多个对象中的各个对象的所述检查处理的结果,来判断是否针对在所获取到的多个对象之后所获取到的对象进行用于检查是否将对象与另一对象结合的所述检查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其它方面,这里论述了一个或多个附加图像处理设备以及一个或多个图像处理方法。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典型实施例的打印设备的硬件结构的示例的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打印设备的软件模块结构的示例的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显示列表(DL)生成单元的子模块的示例的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对象的结构的示例的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打印方法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DL生成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7A、7B和7C是各自示出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对象趋势判断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8A和8B是各自示出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所接收到的对象和结合结果的示例的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结合模式判断的结构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DL生成处理的结构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1A和11B是各自示出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DL的结构的示例的图。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所接收到的对象的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说明根据典型实施例的打印设备。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打印设备可以是多功能打印机(MFP)、或者可以是单功能打印机(SFP)。此外,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打印设备的打印引擎(以下简称为“引擎”)可以采用喷墨方法、电子照相方法或其它类型的方法。
硬件结构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打印设备100的硬件结构的示例的框图。
打印设备1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101。打印设备100的(以下所述的)软件200在CPU 101上进行工作。CPU 101可以访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102。RAM 102用作打印设备100的(以下所述的)软件200的操作所需的存储器。打印设备100还包括只读存储器(ROM)103。打印设备100的(以下所述的)软件200的程序存储在ROM 103中,并且由CPU 101读取以供执行。网络接口(IF)104经由诸如局域网(LAN)等的网络连接至外部装置(诸如个人计算机(PC)和其它打印设备等)以主要接收打印数据。该打印数据是包括以页面描述语言(PDL)所描述的对象的绘制命令的页面描述语言数据(以下还可简称为“PDL”)。引擎105是用于基于CPU 101所解释的PDL来在打印薄片上打印图像的打印引擎。在本典型实施例中,将说明经由网络从外部装置接收PDL作为示例。然而,不是通过从外部装置接收PDL,而是通过在PDL被存储在RAM 102中的情况下从RAM 102读取PDL,同样可以打印图像。
软件结构
图2是示出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打印设备100的软件结构的示例的图。
打印设备100的软件包括四个软件模块。所有这些软件模块均通过CPU 101执行ROM 103中所存储的程序来实现。
PDL接收单元20是用于经由网络IF 104接收PDL的模块。将所接收到的PDL存储在RAM 102中。
PDL解释单元202是用于读取所存储的PDL中所包括的绘制命令、然后解释该所读取的绘制命令的模块。PDL解释单元202根据该绘制命令来确定对象的信息(属性信息、路径形状信息、操作数信息(operand information)和运算符信息(operator information)),并且生成该对象。接着,以下将说明该对象的信息。
图4是示出PDL解释单元202所生成的对象中所包括的信息的图。该信息表示属性信息401、路径形状信息402、操作数信息403和运算符信息404。
属性信息401是表示对象的属性的信息。该信息用于根据属性来切换图像处理的内容。属性的类型的示例包括图形属性、图像属性、线属性和文本属性。
路径形状信息402是表示与对象的绘制位置和形状有关的信息,例如,对象的绘制范围的信息、以及通过使用点序列来表现对象的外形的路径点序列信息。例如,在可以利用矩形来表现对象的绘制范围的情况下,表示对象的绘制范围的信息包括该矩形的左上角的坐标和右下角的坐标。路径点序列信息包括各路径点的坐标。
操作数信息403是与绘制有关的信息,例如,诸如对象的操作数类型(诸如单色填充和图像填充等)以及颜色空间(诸如RGB和灰色)等的。单色填充表示指定利用诸如“白色”等的单色进行填充,并且图像填充表示例如指定诸如位图图像等的图像的填充。
运算符信息404是与对象重叠顺序有关的信息。例如,该运算符信息包括表示针对对象所指定的光栅操作(ROP)的类型的信息。已知类型的ROP包括ROP2和ROP3。
对象包括如上所述的信息。
显示列表(DL)生成单元203是用于基于PDL解释单元202所生成的对象来生成作为中间数据的DL的模块。以下将参考图3来说明DL生成单元203的子模块。
光栅图像处理(RIP)处理单元204是用于基于DL生成单元203所生成的DL来进行页面的描绘的模块。基于DL来进行页面的描绘对应于生成DL所表现的页面的位图图像。
DL生成单元的子模块
图3是示出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DL生成单元203的子模块软件结构的示例的图。
管理单元300是用于根据结合模式或结合判断结果来控制处理的子模块。
对象趋势判断单元301是用于基于以下内容来判断是否切换结合模式的子模块:(1)处理中的当前对象的信息;以及(2)处理中的当前对象的信息和先前已处理的对象的信息之间的关系。以下将说明结合模式。
PDL包括从PDL的开头到末尾的连续的绘制命令。基于各个连续的绘制命令所生成的对象也是连续的。通常,顺序连续的对象具有相似的趋势。例如,(以下要说明的)结合效果高的对象之后的是结合效果同样高的对象。同样,例如,结合效果低的对象之后的是结合效果同样低的对象。
这里所述的结合效果是在例如作为对象结合单元303对M个对象进行结合处理的结果而获得N个对象的情况下所确定的比率M/N。结合效果高的对象是在对包括该对象的M个对象进行结合处理的情况下所确定的M/N大的对象。相反,结合效果低的对象是在对包括该对象的M个对象进行结合处理的情况下所确定的M/N相对较小的对象。
可能存在从表示高的结合效果的对象趋势向表示低的结合效果的对象趋势的变化、或者与该变化相反的变化。可以基于处理中的当前对象的信息和对先前已处理的对象进行结合的结果,来检测这种变化。
对象假脱机单元302是用于对处理中的对象进行假脱机的子模块。将假脱机后的对象(假脱机对象)存储在RAM 102中。
对象结合单元303是用于对由对象假脱机单元302进行假脱机后的对象进行结合的子模块。以下将说明这些对象的结合。
结合模式判断单元304是用于基于对象结合单元303进行结合后的对象的结合效果来判断是否切换结合模式的子模块。
对象/DL转换单元305是用于将对象转换成DL的子模块。还可以将该对象-DL转换称为“DL生成”。
这些结合模式包括结合推进模式和结合停止模式。
在结合推进模式中,针对处理中的当前对象进行用于判断是否将处理中的当前对象与假脱机对象进行结合的处理(图6的步骤S604)。该判断是基于处理中的对象的信息和假脱机对象的信息来进行的。基于该判断,进行用于对处理中的对象进行假脱机的处理或用于结合假脱机对象的处理。换句话说,结合推进模式是第一模式,其中在该第一模式中,对处理中的对象进行结合判断处理,然后根据该判断处理的结果来进行假脱机处理或结合处理。
另一方面,在结合停止模式中,跳过了用于判断是否将处理中的当前对象与假脱机对象进行结合的处理(图6的步骤S604)。因此,可以降低该判断处理的处理成本。此外,还跳过了针对处理中的当前对象的假脱机处理(图6的步骤S606)或针对假脱机对象的结合处理(图6的步骤S607),并且进行用于将处理中的当前对象转换成DL的处理(图6的步骤S609)。因而,可以在降低不必要的假脱机处理和结合处理的处理成本的情况下生成DL。换句话说,结合停止模式是第二模式,其中在该第二模式中,省略了在结合推进模式中所进行的判断处理、假脱机处理和结合处理。
基于结合之前的对象的状态和结合之后的对象的状态、以及进行了跳过的对象的信息来进行这些结合模式之间的切换。以下将参考图6来详细说明结合模式之间的切换。
打印处理
图5是示出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打印设备100所进行的打印处理的流程图。通过CPU 101执行ROM 103中所存储的程序来实现图5所示的处理。
在步骤S501中,PDL接收单元201经由网络IF 104接收PDL。
在步骤S502中,从初始位置逐一顺次读取PDL中所包括的绘制命令,直到完成了针对步骤S501中接收到的PDL中所包括的所有绘制命令的读取为止。步骤S502中的逐一读取绘制命令的该处理与顺次获取对象的处理相对应。针对所读取的绘制命令其中之一重复以下所述的步骤S503和步骤S504。
在步骤S503中,PDL解释单元202解释步骤S502中所读取的绘制命令其中之一,并且生成对象。
在步骤S504中,DL生成单元203根据步骤S503中所生成的对象来生成DL。以下将参考图6来详细说明该流程。
在步骤S505中,RIP处理单元204基于步骤S504中所生成的DL进行各页面的描绘。将通过描绘所获得的各页面的位图图像发送至引擎105,以打印在薄片上。
DL生成单元的处理
图6是示出本典型实施例中的在步骤S504中利用DL生成单元203所进行的处理的详情的流程图。在该流程中,基于(1)结合模式和(2)处理中的对象来彼此切换以下处理:(1)对对象进行假脱机;(2)在结合假脱机对象之后生成DL;以及(3)在无需进行假脱机和结合的情况下生成DL。假定本典型实施例中的结合模式的初始状态是结合推进模式,但也可以是结合停止模式。
在步骤S601中,管理单元300判断当前的结合模式是否是结合推进模式。在判断为当前的结合模式是结合推进模式的情况下(步骤S601中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604。在步骤S604中,针对处理中的当前对象进行结合判断。在判断为当前的结合模式不是结合推进模式的情况下(步骤S601中为“否”),假定当前的结合模式是结合停止模式,则处理进入步骤S602。在步骤S602中,判断处理中的当前对象和后续对象是否是要进行步骤S604中的结合判断的对象。
在步骤S602中,对象趋势判断单元301基于处理中的当前对象的信息和先前已处理的对象的信息来判断对象趋势。换句话说,该处理与如下处理相对应:对与在步骤S502的处理中要读取的绘制命令之中的已读取的绘制命令相对应的一部分对象进行对象趋势判断处理。进行该对象趋势判断以得出后续对象适合结合的可能性是否高(结合效果是否高)。换句话说,在该处理中,基于当前处理中的对象和过去所处理的对象的信息来确定或临时确定针对将来要处理的对象的结合模式。
该判断处理是在结合停止模式中进行的,以求出用于退出结合停止模式的时刻。在本典型实施例中,该时刻与如下的时刻相对应,其中在该时刻,基于当前对象和先前已处理的对象的信息,判断出进行用于对后续对象进行结合的处理(步骤S604~步骤S608)能带来效率。以下将参考图7A、7B和7C来说明该判断处理。
在步骤S603中,管理单元300根据当前的结合模式来切换处理。在当前的结合模式是结合推进模式的情况下(步骤S603中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604。在当前的结合模式是结合停止模式的情况下(步骤S603中为“否”),处理进入步骤S609。这样,在结合模式是结合停止模式的情况下,跳过了后续步骤S604~S608,从而可以降低在每次进行判断和假脱机时所需的处理成本。
在步骤S604中,对象结合单元303判断处理中的当前对象是否是要与其它假脱机对象进行结合的对象。例如,在当前对象的绘制位置和其它假脱机对象的绘制位置之间的距离等于或大于阈值的判断条件下进行该判断。在该示例中,如果这些绘制位置之间的距离等于或大于阈值,则判断为不对当前对象和其它假脱机对象进行结合。如果这些绘制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阈值,则判断为要对当前对象和假脱机对象进行结合。当前对象的绘制位置与包围当前对象的矩形(边界框)的左上角的坐标相对应。其它假脱机对象的绘制位置与包围所有其它假脱机对象的矩形(边界框)的左上角的坐标相对应。
上述判断条件仅是示例,并且可以使用其它判断条件。例如,可以在当前对象和其它假脱机对象相对于包围当前对象和其它假脱机对象的矩形(边界框)的占有面积小于阈值的条件下进行该判断。在占有面积小于阈值的情况下,判断为不进行结合。另一方面,在占有面积大于或等于阈值的情况下,判断为要进行结合。
在不存在要进行结合的假脱机对象的情况下,由于可能能够将处理中的当前对象与后续对象进行结合,因此判断为要进行结合。
在步骤S605中,管理单元300根据步骤S604中的判断结果来切换处理。在判断为处理中的当前对象是要与其它假脱机对象进行结合的对象的情况下(步骤S605中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606。在判断为处理中的当前对象是不与其它假脱机对象进行结合的对象的情况下(步骤S605中为“否”),处理进入步骤S607。
在步骤S606中,对象假脱机单元302对处理中的当前对象进行假脱机。为了说明的目的,这里假定进行假脱机。然而,在该步骤中,对象结合单元303可以预先将处理中的当前对象和假脱机对象结合。
在步骤S607中,对象结合单元303接收一个或多个假脱机对象的输入。然后,对象结合单元303对所输入的这一个或多个对象进行结合处理,并且输出通过该结合处理所得到的一个或多个对象。此外,对象结合单元303删除经过了结合处理的假脱机对象。该结合处理包括检查处理和输出处理。对所输入的一个或多个对象各自进行检查处理,以检查是否将所输入的对象与另一对象结合。根据对所输入的一个或多个对象各自所进行的该检查处理的结果,进行输出处理以输出通过结合处理所得到的一个或多个最终对象。换句话说,根据检查处理的结果来确定要输出的对象的数量。也就是说,通过使用针对过去所获取到的各对象的结合的结果(或检查处理的结果),(临时)判断是否进行检查处理,其中该检查处理用于检查是否对当前对象或将来要获取的对象进行结合。在存在仅一个假脱机对象的情况下,对象结合单元303在结合处理中什么也不进行并且原样输出所输入的对象。
作为用于结合对象的方法,在本典型实施例中将说明被称为“多路径结合”的方法。在多路径结合中,根据属性来划分具有不同属性的对象,然后进行结合。例如,在对包括各自具有图像属性的对象和各自具有图形属性的对象这两种的对象进行该多路径结合处理的情况下,输出具有图形属性的一个对象和具有图像属性的一个对象作为结合结果。
在多路径结合中,如果各个对象的属性、操作数类型或颜色空间不同,则无法结合这些对象。因此,对象结合单元303对处理中的当前对象和假脱机对象各自的属性信息、操作数信息中所包括的操作数类型和颜色空间信息进行检查,以进行结合处理。
将参考图8A和8B来说明针对所输入的对象的多路径结合的示例。图8A和8B分别示出针对三个矩形对象进行多路径结合的两个不同情况。假脱机对象801~806与表1所示的对象相对应。这里,判断为处理中的当前对象不是要与假脱机对象进行结合的对象。
图8A示出对象801、802和803。对象801和802各自是要通过覆写进行绘制且具有图形属性的白色单色填充的矩形对象。对象803是要通过覆写(ROP2:COPYPEN)进行绘制且具有图像属性的图像填充的矩形对象。
图8B示出对象804、805和806。对象804、805和806各自是要通过覆写(ROP2:COPYPEN)进行绘制且具有图形属性的白色单色填充的矩形对象。
表1
在图8A和8B以及表2中示出对这些对象进行多路径结合的结果。
图8A示出作为对对象801~803进行多路径结合的结果而输出对象810和820。
如表2所示,在对象810中,属性信息是图形,路径形状信息是路径811,操作数信息是RGB颜色空间中的白色单色填充812,并且运算符信息是ROP2的COPYPEN(覆写)。换句话说,对象810是具有图形属性并且与要通过覆写进行绘制且内部填充有白色的路径811相对应的对象。
如表2所示,在对象820中,属性信息是图像,路径形状信息是路径821,操作数信息是RGB颜色空间中的图像822,并且运算符信息是ROP2的COPYPEN。换句话说,对象820是具有图像属性并且与要通过覆写进行绘制且按路径821进行裁切的图像822相对应的对象。
另一方面,图8B示出作为针对对象804~806进行多路径结合的结果而输出对象840。
如表2所示,在对象840中,属性信息是图形,路径形状信息是路径841,操作数信息是RGB颜色空间中的白色单色填充842,并且运算符信息是ROP2的COPYPEN。换句话说,对象840是具有图形属性并且与要通过覆写进行绘制且内部填充有白色的路径841相对应的对象。
表2
如通过上述说明显而易见,将对象801和802结合成一个对象,并且没有将对象803与其它对象结合。结果,结合之前的对象的数量和结合之后的对象的数量之间的比为3:2。另一方面,将对象804~806结合成一个对象。结果,结合之前的对象的数量和结合之后的对象的数量之间的比为3:1。换句话说,可以认为相比在针对对象801~803进行多路径结合时的结合效果,在针对对象804~806进行多路径结合时的结合效果更高。对结合效果高的对象组进行多路径结合,这降低了生成以下所述的DL时的处理成本。
在步骤S608中,结合模式判断单元304通过分析根据步骤S607的结合所得到的对象来判断是否切换结合模式,由此确定或临时确定结合模式。也就是说,该处理与如下处理相对应:对与在步骤S502的处理中要读取的绘制命令之中的已读取的绘制命令相对应的一部分对象进行结合模式判断处理。换句话说,基于当前处理中的对象和过去所处理的对象的信息来确定针对将来要处理的对象的结合模式。以下将参考图9来说明该判断处理。
在步骤S609中,对象/DL转换单元305将对象转换成DL。如果处理直接从步骤S603跳至该步骤S609,则存在仅一个对象,因此对象/DL转换单元305将该一个对象转换成DL。另一方面,如果处理经由步骤S604~步骤S608到达该步骤S609,则对象/DL转换单元305将通过步骤S608中的结合所得到的对象转换成DL,并且与步骤S606相同对处理中的当前对象进行假脱机。如果处理中的当前对象是根据PDL中所包括的末尾的绘制命令所生成的,则对象/DL转换单元305将至此为止假脱机后的对象转换成DL。
以下将参考图10和11来说明向DL的该转换处理。
对象趋势判断处理
将参考图7A来说明步骤S602中的判断处理。进行该判断处理,以判断处理中的当前对象和后续对象各自的趋势是否从“表示预期产生低的结合效果的对象是连续的趋势”改变为“表示预期产生高的结合效果的对象是连续的趋势”。从概念上,该判断处理是基于当前或过去对象的趋势来预测将来对象的趋势的处理。判断该趋势的变化以采用结合推进模式对后续对象进行处理。在判断为趋势改变的情况下,将结合模式从结合停止模式切换为结合推进模式。通过如此切换结合模式,可以抑制跳过针对预期产生高的结合效果的对象的结合。
在步骤S602中的判断处理和步骤S604中的判断处理之间设置进行分支处理的步骤S603。因此,可以根据步骤S602中所获得的判断结果来高效地跳过步骤S604中的判断处理。在本典型实施例中,期望步骤S602中的判断处理的处理成本低于步骤S604中的判断处理的处理成本。例如,在步骤S602中的判断处理中可以仅使用处理中的当前对象和紧前的两个对象的信息,而在步骤S604的判断处理中可以使用在步骤S606进行假脱机后的所有对象的信息。可选地,步骤S602中的判断处理的处理步骤的数量可以小于步骤S604中的判断处理的处理步骤的数量。这样使得在针对每个对象始终进行步骤S602中的处理的情况下的处理成本能够小于在针对每个对象始终进行步骤S604中的处理的情况下的处理成本。
在以下所述的步骤S701和步骤S702(步骤S705)中,对象趋势判断单元301判断处理中的当前对象是否是触发结合模式从结合停止模式向结合推进模式的切换的特定(预定)对象。
在步骤S701中,对象趋势判断单元301判断是否指定ROP3作为处理中的当前对象的运算符信息的ROP信息。将ROP3指定为运算符信息的ROP信息的对象将被称为“指定了ROP3的对象”。本发明人已发现,在输入指定了ROP3的对象的情况下,要输入的后续图像也极有可能是指定了ROP3的对象。另外,本发明人注意到,在对象结合单元303对这些连续输入的指定了ROP3的对象进行结合处理的情况下,在许多情况下结合效果非常高。例如,在指定了与图像的剪切相对应的ROP3(例如,0xCA)的对象之后的趋于是同样指定了ROP3(例如,0xCA)的对象。利用各个对象所要剪切的图像极有可能相同。在对这一系列对象进行结合处理的情况下,将这些对象结合成针对一个图像设置了一个剪切掩模的一个对象,由此实现了高的结合效果。
因此,如果指定ROP3作为ROP信息(步骤S701中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706。如果指定了除ROP3以外的ROP(步骤S701中为“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702。
在步骤S702中,对象趋势判断单元301判断处理中的当前对象是否是适合结合的对象。该适合结合的对象是在将对象与紧前进行了处理的另一对象进行结合的情况下预期产生高的结合效果的对象。以下是用于判断为处理中的当前对象是适合结合的对象的条件的示例。
条件(1):处理中的当前对象的操作数类型是单色填充,并且通过将该单色填充的颜色与先前连续进行了处理的对象的单色填充的颜色进行相加所确定的颜色数量等于或小于颜色数量阈值。更具体地,这是如下的条件:直到以下要说明的对象计数超过计数阈值为止所连续处理的对象的单色填充的颜色类型的总和等于或小于颜色数量阈值。在本典型实施例中,将“1”设置为颜色数量阈值。如果将“1”设置为颜色数量阈值,则在处理中的当前对象的单色填充的颜色与紧前进行了处理的对象的单色填充的颜色相同的情况下,判断为处理中的对象是适合结合的对象。颜色数量阈值可以不为“1”。
条件(2):处理中的当前对象的操作数类型和紧前进行了处理的对象的操作数类型这两者都是图像填充,并且处理中的当前对象的属性和紧前进行了处理的对象的属性相同。例如,在各自表示虚线(线属性)的图像填充的对象连续的情况下满足该条件。
条件(3):处理中的当前对象的属性和紧前进行了处理的对象的属性相同,并且处理中的当前对象的属性的绘制位置和紧前进行了处理的对象的属性的绘制位置在预定距离内(彼此靠近)。
例如,如下进行与对象是否是适合结合的对象有关的判断。对象趋势判断单元301存储先前进行了处理的对象的属性信息、操作数类型和绘制位置各自的历史。基于这些历史,对象趋势判断单元301判断处理中的当前对象是否满足用于判断为该对象是适合结合的对象的条件(1)~(3)中的任何条件。在满足这些条件中的任何条件的情况下,判断为处理中的当前对象是适合结合的对象。如果判断为处理中的当前对象是适合结合的对象(步骤S702中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704。如果没有判断为处理中的当前对象是适合结合的对象(步骤S702中为“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703。
在步骤S703中,对象趋势判断单元301将对象计数设置为0。该对象计数表示连续处理了多少个适合结合的对象。之后,对象趋势判断处理结束。
在步骤S704中,对象趋势判断单元301使对象计数增加1。
在步骤S705中,对象趋势判断单元301将对象计数与计数阈值进行比较。该计数阈值表示适合结合的对象的连续性。换句话说,如果对象计数超过计数阈值,则可以假定适合结合的对象是在处理中的当前对象之后。在这种情况下(步骤S705中为“是”),后续对象有可能产生高的结合效果,因此处理进入步骤S706。否则(步骤S705中为“否”),对象趋势判断处理结束。
在步骤S706中,对象趋势判断单元301使当前的结合模式转变为结合推进模式。之后,对象趋势判断处理结束。另外,将对象计数初始化为0。
如此进行了对象趋势判断处理。
对象结合之后的结合模式的判断
将参考图9来说明步骤S608中的判断处理。
在该判断处理中,基于步骤S607中的结合处理的结合效果来判断是否切换结合模式。
在步骤S901中,结合模式判断单元304获取经过步骤S607中的结合处理的输入对象的数量(假脱机对象的数量)以及输出对象的数量(结合之后的对象的数量)。然后,结合模式判断单元304通过将输入对象的数量除以输出对象的数量来计算比率。所计算出的该比率表示结合效果。例如,关于参考图8A和8B所述的示例,在图8A中所计算出的比率为“1.5”,并且在图8B中所计算出的比率为“3”。
在步骤S902中,结合模式判断单元304判断步骤S901中所计算出的比率是否超过减少阈值。如果步骤S901中所计算出的比率超过减少阈值(步骤S902中为“是”),则结合模式判断单元304判断为通过结合处理来减少输出对象的数量的效果高(结合效果高),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903。如果步骤S901中所计算出的比率没有超过减少阈值(步骤S902中为“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904。
在步骤S903中,结合模式判断单元304维持结合推进模式作为结合模式。
在步骤S904中,结合模式判断单元304将结合模式切换为结合停止模式。
例如,在将“2”设置为减少阈值的情况下,如果结合处理不能使对象的数量减半,则假定结合效果低。在参考图8A所述的示例中,在图像结合中维持结合推进模式,但在多路径结合中将结合模式切换为结合停止模式。
上述判断基于以下的预期。
(1)在针对处理中的当前对象之前的连续对象的结合处理产生高的结合效果的情况下,后续对象也产生高的结合效果。
(2)在针对处理中的当前对象之前的连续对象的结合处理产生低的结合效果的情况下,后续对象也产生低的结合效果。
这是因为连续对象具有相似的趋势。
如此进行了步骤S608中的判断处理。
对象的DL
将参考图10、11A和11B来说明步骤S609中的转换处理。
首先,将参考图11A和11B来说明通过步骤S609的转换所生成的DL的结构。
图11A例示根据图8A所示的对象810和820所生成的DL。该DL包括边缘E11、E12、E21和E22。边缘E11和E12各自具有向层级L1的链接,并且层级L1具有向填充F1的链接。边缘E21和E22各自具有向L2的链接,并且层级L2具有向填充F2的链接。
这些边缘各自是表示相应对象的形状的信息。这些边缘各自是根据相应对象的路径形状信息所生成的。例如,在对象810中,分别生成路径811的形状的左端边缘和右端边缘作为边缘E11和E12。边缘E11和E12分别具有各自用作边缘起点的坐标的坐标(x11,y1)和坐标(x12,y1)。另一方面,边缘E21和E22分别具有各自用作边缘起点的坐标的坐标(x21,y2)和坐标(x22,y2)。
从各个边缘所参考的层级是表示相应对象按对象重叠顺序的位置的信息。基于相应对象按生成对象的顺序的位置来分配各个层级。例如,对象810和820是通过结合处理同时生成的,因此分配至层级L1和L2的顺序中的位置相同。层级表示:顺序中的位置越高,重叠顺序中的层越低。
从各个层级所参考的填充是表示相应对象的填充的信息。各个填充是基于相应对象的操作数信息所生成的。例如,在对象810中,操作数信息包括白色单色填充812,因此从层级L1所参考的填充F1是表示白色单色填充的信息。
上述的边缘、层级和填充包括在根据对象所生成的DL中。
图11B例示根据对象810生成的DL 1101中所包括的边缘的列表结构、以及在将根据对象820生成的DL添加至DL 1101(与DL 1101合并)之后所获得的DL 1102中所包括的边缘的列表结构。
DL中所包括的边缘的列表结构是基于各边缘的起点的坐标所生成的。在该列表结构中,按在各个Y坐标相同的同一扫描线上开始的各个边缘的X坐标的升序来对边缘进行排序。DL 1101包括边缘E11和E12。因此,在针对DL 1101所生成的列表结构中,在Y=y1的扫描线上,边缘E11从X=x11的坐标开始,随后边缘E12从X=x12的坐标开始。边缘E11和E12通过链接相连接。
为了将根据对象820所生成的DL与DL 1101合并,判断使用DL 1101中所维持的扫描线中的哪一个扫描线作为对根据对象820所生成的DL进行合并之后的扫描线。例如,通过将各个扫描线的Y坐标彼此进行比较来进行该判断。扫描线Y=y2的Y坐标大于扫描线Y=y1的Y坐标。因此,将从扫描线Y=y1要链接的扫描线Y=y2添加至DL 1101。此外,将边缘E21和E22添加至所添加的扫描线Y=y2,以按边缘E21和E22的顺序链接。结果,生成DL 1102。
将参考图10来说明步骤S609中的转换处理。这里,对象/DL转换单元305基于对象的信息来生成边缘、层级和填充,然后将这三者与现有的DL合并。
在步骤S1001中,对象/DL转换单元305根据对象的操作数信息来生成填充。
在步骤S1002中,对象/DL转换单元305基于对象按生成对象的顺序的位置来生成层级,并且将向步骤S1001中所生成的填充的链接包含至所生成的层级中。
在步骤S1003中,对象/DL转换单元305基于对象的路径形状信息来生成边缘,并且将向步骤S1002中所生成的层级的链接包含至所生成的边缘中。
在步骤S1004中,对象/DL转换单元305将步骤S1003中所生成的边缘与DL合并。
如此进行了本典型实施例的DL生成处理。
根据本典型实施例,可以通过在结合停止模式和结合推进模式之间适当地切换来有效地降低步骤S604中的结合判断处理的处理成本。另外,可以有效地降低步骤S606中的假脱机处理和步骤S607中的结合处理的处理成本。
第一变形例
在上述的典型实施例中,说明了步骤S701(指定ROP3作为ROP信息)作为用于判断是否进行从结合停止模式向结合推进模式的切换的条件。然而,该条件不限于该示例。例如,如果在结合停止模式期间对指定了ROP2:XOR作为ROP信息的对象(指定了ROP2:XOR的对象)进行处理,则对象趋势判断单元301可以将结合模式切换为结合推进模式。这是因为,如果后续对象是指定了ROP2:AND的对象并且下一后续对象是指定了ROP2:XOR的对象,则可以进行产生高的结合效果的结合处理。具体地,可以将处理中的当前对象和后续两个对象结合成指定了ROP2:COPYPEN作为ROP信息的一个对象。结合模式判断单元304可以检查后续对象的ROP信息,并且如果没有指定ROP2:AND作为ROP信息,则可以将结合模式切换回至结合停止模式。
第二变形例
在上述的典型实施例中,分别说明了步骤S701和步骤S705作为用于进行从结合停止模式向结合推进模式的切换的条件。然而,该条件不限于这些示例。例如,如果在结合停止模式中连续处理的对象的数量超过预定数量,则结合模式可以转变为结合推进模式。图7B示出该示例的流程。与图7A相同,通过CPU 101执行ROM 103中所存储的程序来实现图7B的流程。在该第二变形例中,代替图7A的处理流程而执行图7B的流程。
图7B的流程是通过向图7A的流程添加以下处理所实现的,因而除所添加的处理以外,与图7A的流程相同。
所添加的处理包括:(1)用于对在结合停止模式中连续处理的对象的数量(通过计数)进行计数的处理(步骤S708和步骤S709);以及(2)用于判断通过计数是否超过预定数量(通过计数)的处理(步骤S707)。
在步骤S707中,对象趋势判断单元301将通过计数与通过阈值进行比较。在通过计数没有超过通过阈值的情况下(步骤S707中为“否”),处理进入步骤S701。否则(步骤S707中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706。通过计数超过通过阈值的情况是针对既非指定了ROP3的对象也非适合结合的对象的对象所进行的连续处理的次数超过与通过阈值相对应的计数的情况。在初始状态下,假定通过计数为0。
在步骤S708中,对象趋势判断单元301使通过计数递增。换句话说,对象趋势判断单元301对针对既非指定了ROP3的对象也非适合结合的对象的各对象所进行的连续处理的次数进行计数。
在步骤S709中,对象趋势判断单元301将通过计数初始化为0。
进行上述处理使得能够进行以下操作。例如,假定将100设置为通过阈值。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连续的对象既非指定了ROP3的对象也非适合结合的对象,在处理了100个对象之后也将结合模式从结合停止模式切换为结合推进模式。换句话说,在处理了至少预定数量的对象之后,可靠地解除结合停止模式,由此将结合模式切换为结合推进模式。
尽管可以产生高的结合效果的许多对象不是步骤S701和步骤S702中要进行判断的特定对象,但该第二变形例在处理包括这些对象的PDL方面非常有效。
此外,代替图7B所示的流程图,可以执行通过省略图7B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701~步骤S705所实现的图7C所示的流程图。在结合停止模式中连续处理了至少预定数量的对象的情况下,图7C的该流程同样解除结合停止模式。
如以上在第一变形例和第二变形例中所述,可以通过基于对象的信息以及连续对象中的对象的信息和另一对象的信息之间的关系而切换结合模式,来抑制对预期产生低的结合效果的对象的结合。
例如,如图12的上部所示,存在连续对象在操作数信息方面不同的情况。对象1201~1209是这种对象,并且如果对这些对象1201~1209进行结合处理,则将这些对象结合成五个对象1210~1250。换句话说,输出对象的数量为5,而输入对象的数量为9,因此表示结合效果的比率为“1.8”。该比率小于减少阈值“2”,并且表明结合效果低。
在对这些对象1201~1209进行处理时,步骤S604中的判断处理、步骤S606中的假脱机处理和步骤S607中的结合处理的处理成本是浪费的。
在上述的本典型实施例以及第一变形例和第二变形例中,可以有效地降低针对这些对象1201~1209的处理成本。
其它实施例
本发明还可通过如下这种处理来实现:将实现上述典型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功能的程序经由网络或存储介质供给至系统或设备,并且该系统或设备中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读取该程序,然后执行所读取的程序。此外,本发明还可由实现一个或多个功能的电路(例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来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即使在预测到通过结合来减少对象的效果低的情况下,也可以有效地生成DL。
尽管已经参考典型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典型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符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这类修改以及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6)
1.一种图像处理设备,其根据预定规则进行结合处理,以将目标对象合并至数量小于所述目标对象的数量的一个或多个对象,所述图像处理设备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页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对象;以及
结合单元,用于对所述获取单元所获取到的对象进行所述结合处理,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结合处理引起的对象的数量的减少程度,设置表示不进行所述结合处理的信息,
其中,基于所述设置单元所设置的信息,所述结合单元不对所述获取单元所获取到的新的对象进行所述结合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中,在所述减少程度没有超过阈值的情况下,所述设置单元设置所述信息,其中所述减少程度表示所述结合处理之前的对象的数量与所述结合处理之后的对象的数量的比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其中,在所述获取单元新获取到的对象是指定了特定光栅操作信息的对象的情况下,所述设置单元还清除所设置的信息。
4.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其根据预定规则进行结合处理,以将目标对象合并至数量小于所述目标对象的数量的一个或多个对象,所述图像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步骤,用于获取对象;以及
对所获取到的对象进行所述结合处理,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基于所述结合处理引起的对象的数量的减少程度,设置表示不进行所述结合处理的信息;
获取另一对象;以及
基于所设置的信息,不对所获取到的另一对象进行所述结合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中,在所述减少程度没有超过阈值的情况下,设置所述信息,其中所述减少程度表示所述结合处理之前的对象的数量与所述结合处理之后的对象的数量的比率。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中,在新获取到的对象是指定了特定光栅操作信息的对象的情况下,清除所设置的信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162996A JP6129127B2 (ja) | 2014-08-08 | 2014-08-08 |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 |
JP2014-162996 | 2014-08-08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376453A CN105376453A (zh) | 2016-03-02 |
CN105376453B true CN105376453B (zh) | 2019-07-16 |
Family
ID=55267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484271.3A Active CN105376453B (zh) | 2014-08-08 | 2015-08-07 | 图像处理设备和图像处理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619740B2 (zh) |
JP (1) | JP6129127B2 (zh) |
CN (1) | CN105376453B (zh)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10069A (zh) * | 2006-07-18 | 2008-01-23 | 株式会社理光 | 编辑处理器以及该编辑处理器的控制方法 |
CN101329737A (zh) * | 2007-06-18 | 2008-12-24 | 佳能株式会社 | 图像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CN103019631A (zh) * | 2011-09-26 | 2013-04-03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打印数据处理系统和打印数据处理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081039A (ja) * | 1996-09-10 | 1998-03-31 | Canon Inc | 印字装置および印字方法ならびに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
US7212314B2 (en) * | 2002-03-29 | 2007-05-01 |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 Context-based adaptive image processing |
JP5281265B2 (ja) | 2007-10-02 | 2013-09-0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印刷処理方法およびそれを実現する情報処理装置 |
US8638471B2 (en) * | 2009-03-24 | 2014-01-28 | Nonsek Ll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randomly remixed images |
JP2013028012A (ja) * | 2011-07-27 | 2013-02-07 | Canon Inc | 印刷装置、情報処理装置、印刷システム、印刷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2013033390A (ja) * | 2011-08-02 | 2013-02-14 | Canon Inc |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描画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2014050993A (ja) * | 2012-09-06 | 2014-03-20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
-
2014
- 2014-08-08 JP JP2014162996A patent/JP6129127B2/ja active Active
-
2015
- 2015-08-03 US US14/817,100 patent/US9619740B2/en active Active
- 2015-08-07 CN CN201510484271.3A patent/CN10537645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10069A (zh) * | 2006-07-18 | 2008-01-23 | 株式会社理光 | 编辑处理器以及该编辑处理器的控制方法 |
CN101329737A (zh) * | 2007-06-18 | 2008-12-24 | 佳能株式会社 | 图像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CN103019631A (zh) * | 2011-09-26 | 2013-04-03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打印数据处理系统和打印数据处理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60042258A1 (en) | 2016-02-11 |
JP2016038801A (ja) | 2016-03-22 |
CN105376453A (zh) | 2016-03-02 |
US9619740B2 (en) | 2017-04-11 |
JP6129127B2 (ja) | 2017-05-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899586B (zh) | 对图像中包含的文字内容进行识别方法及装置 | |
CA2218126C (en) | Printing black and white reproducible colored stroke documents | |
CN101373465A (zh) | 翻译装置和翻译方法 | |
US8018618B2 (e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that outputs images having same size to single page of recording sheet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 |
JP2005167970A (ja) | トラッピング方法、トラッピングプログラム、トラッピング装置および印刷システム | |
CN101558635A (zh) | 用于捕获打印数据的方法、计算机程序和打印系统 | |
CN1890677B (zh) | 用于处理至少一个打印页面的打印数据的方法和系统 | |
JP5005789B2 (ja) | 印刷システムおよび印刷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 |
JP2011066734A (ja) | 画像処理装置 | |
US20120050765A1 (en) |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 |
JP2007226465A (ja) | 画像出力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出力方法 | |
CN105376453B (zh) | 图像处理设备和图像处理方法 | |
US20230316697A1 (en) | Association method, association system,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 |
JP2015178971A (ja) | 画像検査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画像検査方法 | |
AU2013222018A1 (en) | Need-below processing across z-band boundaries | |
JP2017094543A (ja) |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CN105704347A (zh) | 图像处理设备和图像处理方法 | |
CN107020845A (zh) | 估算打印处理所需的时间的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 | |
JP6357907B2 (ja) |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
JP2005051405A (ja) | 画像処理装置 | |
JP2016007759A (ja) |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
US9411543B2 (en) |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 |
US9477910B2 (en) | Image editing apparatus, image editing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storage medium | |
RU2469399C1 (ru) |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черновой печати посредством преобразования картинок в контурные эскизы | |
EP4425904A1 (e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progra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