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75222A - 旋转连接器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旋转连接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75222A
CN105375222A CN201510471563.3A CN201510471563A CN105375222A CN 105375222 A CN105375222 A CN 105375222A CN 201510471563 A CN201510471563 A CN 201510471563A CN 105375222 A CN105375222 A CN 1053752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stator
temporary fixed
engaging portion
tempor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7156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75222B (zh
Inventor
金泽政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Furukawa Automotive Systems Inc
Original Assignee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Furukawa Automotive System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Furukawa Automotive Systems Inc filed Critical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3752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752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752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752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eering Contr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旋转连接器装置,在解除转子与定子的临时固定时能够不产生无用的零件。一种转向辊连接器,其具备转子、定子、扁平线缆以及临时固定机构,所述临时固定机构将转子与定子相互临时固定以使转子与定子不相对旋转,由固定构件主体和推压操作部构成临时固定机构,该固定构件主体在转子和定子旋转固定的状态下配备于转子和定子中的一方,并具有与在主体内部设置在转子和定子中的另一方上的凹状被卡定部卡定的卡定部,该推压操作部的至少一部分贯穿一方而向外部突出,用于如下的推压操作:使固定构件主体从卡定部与凹状被卡定部卡定的卡定位置,向转向辊连接器主体的内部方向移动至卡定被解除的位置。

Description

旋转连接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于汽车等车辆的旋转连接器,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通过扁平线缆对方向盘侧与车体侧之间进行电连接的旋转连接器。
背景技术
安装于汽车等车辆的旋转连接器以相对旋转自如的方式组装有转子和定子,并在形成于转子与定子之间的环状的收纳空间内收纳卷绕成螺旋形状的柔性扁平线缆(以下称为扁平线缆)。
扁平线缆的一端与安装着方向盘的转子侧连接,另一端与固定于车体侧的组合开关的定子侧连接。而且,在容许扁平线缆卷紧、反绕的范围内,将转子组装成能够相对于定子以向左右大致均等程度进行旋转。
并且,与转向装置的容许转速相应地调整扁平线缆的长度而组装成转子能够相对于定子以向左右大致均等程度进行旋转。因此,如果这样的旋转连接器装置以旋转连接器装置的旋转方向的中立位置相对于方向盘的旋转方向的中立位置偏移的方式安装于车体,则当转舵方向盘时,在一个方向上,旋转连接器装置有可能超过可以旋转的范围而旋转,从而扁平线缆断开。
由于能够在上述的中立位置将旋转连接器装置安装于转向装置等,作为具备能够在中立位置临时固定的临时固定结构的旋转连接器装置,已经提出了例如以下这样的旋转连接装置:通过将固定销横跨安装在以相对旋转自如的方式安装的转子与定子之间,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临时固定该转子与定子(参照专利文献1)。
但是,专利文献1公开的发明必须在将旋转连接器主体安装于汽车主体或转向装置等后将其拆卸。因此,当对车辆安装旋转连接器装置结束时,不需要利用固定销实现的临时固定,将固定销从旋转连接器装置上拆卸,但存在该被拆卸的固定销作为无用的废弃物而剩下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32757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连接器装置,该旋转连接器装置在解除转子与定子的临时固定时能够不产生无用的零件。
本发明是一种旋转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转子,其具备环状的旋转侧环板以及形成在该旋转侧环板的内周缘上的圆筒状的内周筒部;定子,其具备环状的固定侧环板以及形成在该固定侧环板的外周缘上的圆筒状的外周筒部,并且,以能够沿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相互旋转的方式与所述转子嵌合,在内部形成环状的收纳空间;扁平线缆,其卷绕并收纳于所述收纳空间,将所述转子侧与所述定子侧电连接;以及临时固定构件,其将所述转子与所述定子相互临时固定成不相对旋转,所述临时固定构件由临时固定构件主体和推压操作部构成,所述临时固定构件主体在所述转子和所述定子旋转固定的状态下配备于所述转子和所述定子中的一方,并具有卡定部,该卡定部与在旋转连接器主体内部被设置在所述转子和所述定子中的另一方上的被卡定部卡定,所述推压操作部的至少一部分贯穿所述转子和所述定子中的所述一方而向外部突出,所述推压操作部用于如下的推压操作:使所述临时固定构件主体沿所述旋转连接器主体的内部方向,从所述卡定部与所述被卡定部卡定的卡定位置移动至所述卡定被解除的卡定解除位置。
所述转子的概念包括与转子主体嵌合并能够使所述转子主体与所述定子相对旋转的套筒。
所述推压操作的概念不仅包括从所述转子侧向所述定子侧的推压操作,也包括向沿着所述转子和所述定子的旋转轴线的方向的推压操作、向与该旋转轴线垂直的方向的推压操作及向与该旋转轴线倾斜的方向推压的推压操作等。
另外,所述推压操作的概念不仅包括直接推压所述推压操作部的推压操作,也包括例如将方向盘等安装在所述旋转连接器装置时,被所述方向盘的一部分推压这样的间接的推压操作等。
并且,所述推压操作部在进行所述推压操作时能够进行操作即可,其结构可以是与所述临时固定构件主体为一体,也可以例如相对于所述临时固定构件主体分体安装。
根据本发明,不用拆卸所述临时固定构件就能够解除所述转子与所述定子的临时固定,因此,当解除了卡定时能够避免产生无用零件。
详细地说,所述临时固定构件具备临时固定构件主体,所述临时固定构件主体在所述转子和所述定子旋转固定的状态下配备于所述转子和所述定子中的一方,并具有卡定部,该卡定部与在所述旋转连接器主体内部被设置在所述转子和所述定子中的另一方上的被卡定部卡定,由此能够使所述转子相对于所述定子临时固定。
此外,所述临时固定构件具备推压操作部,该推压操作部的至少一部分贯穿所述一方而向外部突出,该推压操作部用于如下的推压操作:使所述临时固定构件主体沿旋转连接器主体的内部方向,从所述卡定部与所述被卡定部卡定的卡定位置移动至所述卡定被解除的卡定解除位置,由此,通过对在所述一方上具备的所述临时固定构件从所述旋转连接器装置的外侧进行推压操作,由此能够使在临时固定构件主体上具备的所述卡定部移动至所述卡定解除位置,解除所述转子和所述定子的卡定,所述转子和所述定子能够相对旋转。
另外,临时固定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即卡定部安装于旋转连接器主体的内部,因此,即使在解除了临时固定后,临时固定构件也不会从旋转连接器主体分离,从而能够避免产生无用零件。
并且,由于能够消除无用零件,因此也能够削减废弃所需的费用。
另外,由于不必对临时固定用的零件(固定销)进行包装,相应地,能够使一个包装箱内收纳的旋转连接器装置的收纳数量增多。由此,能够一并搬运大量旋转连接器装置,同时能够降低运输成本。
作为本发明的方式,可以是以下结构:将所述一方设为所述转子,将所述另一方设为所述定子,并且,所述临时固定构件主体构成为,在与相对旋转的所述转子和所述定子的旋转轴线大致平行的方向上移动,所述推压操作部构成为,向所述旋转侧环板侧突出,以便从所述旋转侧环板侧朝向所述固定侧环板侧推压。
根据本发明,与轴向大致平行,并且能够从所述转子的旋转侧环板侧朝向所述定子的固定侧环板侧进行推压操作,能够例如在与安装方向盘的同时进行所述卡定的解除。
此外,作为本发明的方式,能够具备操作确认部,随着通过所述推压操作部的推压操作而实现的所述临时固定构件从所述旋转侧环板侧向所述固定侧环板侧的移动,该操作确认部在所述推压操作部的移动方向上比所述定子向外侧突出。
上述的比所述定子向外侧突出的操作确认部可以是直接贯穿定子而向外侧突出的操作确认部,或者是例如贯穿套筒等与定子不同的部分而向外侧突出,从而间接地向定子的外侧突出的操作确认部。
根据本发明,在通过所述推压操作部的操作解除了卡定的情况下,由于所述操作确认部在所述推压操作部的移动方向上比所述定子向外侧突出,因此能够目视卡定正在被解除或者卡定已经被解除。
另外,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在从所述卡定已被解除的卡定解除状态欲再次卡定的情况下,不使用弹簧等施力单元,而通过对所述操作确认部进行推压操作,能够再次卡定所述定子与所述转子。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方式,能够将所述临时固定构件设为第一临时固定构件,所述第一临时固定构件的所述推压操作部向所述转子的旋转侧环板侧突出,以便从所述旋转侧环板侧朝向所述固定侧环板侧推压,所述旋转连接器装置能够具备第二临时固定构件,所述第二临时固定构件由第二临时固定构件主体和第二推压操作部构成,所述第二临时固定构件主体在所述转子和所述定子旋转固定的状态下配备于所述转子和所述定子中的一方,并具有第二卡定部,该第二卡定部与在所述旋转连接器主体内部被设置在所述转子和所述定子中的另一方上的第二被卡定部卡定,所述第二推压操作部的至少一部分向外部突出,所述第二推压操作部用于如下的推压操作:使所述第二临时固定构件主体沿所述旋转连接器主体的内部方向,从所述第二卡定部与所述第二被卡定部卡定的第二卡定位置移动至所述卡定被解除的第二卡定解除位置。
根据本发明,能够使废弃物消失,并且能够可靠地维持所述转子与所述定子的临时固定。
详细来说,通过对向所述旋转侧环板侧突出的所述第一临时固定构件进行推压操作,能够解除卡定。但是,所述第一临时固定构件由于所述临时固定构件主体的一部分突出,存在物体与所述推压操作部碰撞从而解除卡定等不慎解除卡定的情况。因此,作为所述临时固定构件,通过具备向所述固定侧环板侧突出的第二临时固定构件,即使例如在通过第一临时固定构件实现的临时固定被解除了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第二临时固定构件维持所述转子与所述定子的卡定,因此,所述转子不能相对于所述定子进行相对旋转。因此,即使由于一些不良情况使得第一临时固定构件被推压操作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第二临时固定构件可靠地进行临时固定。
因此,能够消除解除临时固定时的无用零件,并且,在所述转子与所述定子卡定的情况下,能够更可靠地维持临时固定状态。
并且,例如,在第二固定构件从第一固定构件的推压方向的相反侧突出的这种结构的情况下,第二固定构件在将所述旋转连接器装置安装于车辆主体时间接被推压,并且,当安装转向装置时,能够间接推压第一固定构件。
由此,车辆主体和转向装置双方被安装才能够解除临时固定。因此,能够防止通过一方的安装导致的所述转子与所述定子的相对旋转,在所述旋转连接器装置的结构即所述转子与所述定子在中立位置被固定的状态下,能够有效地将所述连接器装置安装于所述转向装置和车辆主体。
此外,作为本发明的方式,能够将所述卡定部设为在所述卡定位置处将所述转子与所述定子卡定的定子侧卡定部,所述旋转连接器装置具备转子侧卡定部,所述转子侧卡定部隔开规定间隔的卡定解除区间而设置在所述定子侧卡定部的推压方向的相反侧,并与所述被卡定部卡定。
根据本发明,例如在进行推压操作而解除了卡定后欲再次卡定的情况下,不使用弹簧等施力单元,而通过再次进行推压操作,能够卡定所述转子与所述定子。
另外,在通过推压操作部解除了定子侧卡定部引的卡定的情况下,通过设置在推压方向上向定子的外侧突出的操作确认部,能够目视卡定已经被解除。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旋转连接器装置,该旋转连接器装置能够使在解除了转子与定子的临时固定后产生的废弃物消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转向辊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转向辊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3是去除了扁平线缆的状态的转向辊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示出临时固定状态的A-A箭头方向的剖视图。
图5是示出临时固定解除状态的A-A箭头方向的剖视图。
图6的(a)和(b)是临时固定机构的说明图。
图7的(a)~(c)是临时固定机构的其它实施例的说明图。
图8的(a)和(b)是临时固定机构的其它实施例的说明图。
图9是示出其它实施例的临时固定状态的A-A箭头方向的剖视图。
图10是示出其它实施例的临时固定状态的A-A箭头方向的剖视图。
图11是示出其它实施例的临时固定解除状态的A-A箭头方向的剖视图。
标号说明
10:转向辊连接器;
20:转子;
21:旋转侧环板;
22:内周筒部;
30:定子;
31:固定侧环板;
32:外周筒部;
34:凹状被卡定部;
50:临时固定机构;
63:固定构件主体部;
64:卡定部;
65a:向外推压操作部;
65b:操作确认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详细进行叙述。
图1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转向辊连接器10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转向辊连接器10的俯视图,图3是示出转向辊连接器10的分解立体图,图4示出转向辊连接器10的A-A箭头方向的剖视图,示出了利用图2所示的临时固定机构50实现的临时固定状态,图5示出转向辊连接器10的A-A箭头方向的剖视图,示出了利用临时固定机构50以不能相对旋转的状态解除临时固定后的状态。图6是临时固定机构50的说明图,详细地说,图6的(a)示出图4中的a部分的放大图,图6的(b)示出图5中的a部的放大图。
另外,图7和图8示出临时固定机构50的其它实施例,图9和图10示出A-A箭头方向的剖视图,示出了临时固定机构50有多个的实施例中的临时固定状态,图11示出A-A箭头方向的剖视图,示出了图9所示的实施例的临时固定解除状态。
首先,基于图1至图3,对转向辊连接器10整体的概略结构进行说明。
转向辊连接器10具备:位于上表面侧的作为旋转侧部件的转子20;位于下表面侧的作为固定侧部件的定子30;套筒40,其与设于转子20的后述的内周筒部22所具备的固定用突起23嵌合,并与转子20固定成一体;以及临时固定机构50,其以转子20不能相对于定子30旋转的方式进行临时固定(参照图1至图3)。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以定子30为基准,将转子20侧设为上方,将套筒40侧设为下方(参照图3)。
如图1至图3所示,转子20具备俯视观察时在中央具有圆形孔部的大致环状的旋转侧环板21和从该旋转侧环板21上的内周缘部朝向下方延伸的大致圆筒状的内周筒部22,从该内周筒部22的下端形成有转子侧凸缘部22a,该转子侧凸缘部22a朝向内径方向伸出,并沿内周筒部22的下端内周缘部在周向上连续而成。
另外,转子侧凸缘部22a的宽度为与后述的定子内周缘部33的宽度大致相同的长度,在转子侧凸缘部22a上具备后述的带临时固定构件的临时固定机构60。
此外,在内周筒部22上具备固定用突起23,该固定用突起23通过与后述的固定孔45卡合而固定成转子20不能相对于套筒40相对旋转,在旋转侧环板21的上表面设置有随着转子20的旋转而一体地旋转的转子侧连接器24。
转子侧连接器24例如是与从配置于方向盘的喇叭开关、气囊单元等的电路中引出的电缆连接的电连接器。
如图3所示,定子30由以下部分构成:大致环状的固定侧环板31,其在俯视观察时在中央具有圆形孔;大致圆筒状的外周圆筒32,其从该固定侧环板31上的外周缘部向上方延伸;定子内周缘部33,其是固定侧环板31的内周缘;凹状被卡定部34,其是将定子内周缘部33的一部分切去而成的槽部分;以及定子侧连接器35,其一体地设于外周筒部32的一侧外表面。
定子侧内周缘部33是固定侧环板31的内周缘,具有与转子侧凸缘部22a大致相同的宽度。当组装转子20与定子30时,转子侧凸缘部22a配置在定子内周缘部33上。
凹状被卡定部34是将定子内周缘部33的一部分切去而成的槽,是能够容许后述的临时固定构件主体63上下移动的形状。
此外,一体地设在外周筒部32的一侧外表面的定子侧连接器35是在未图示的下管柱罩内与从车体侧的电路中引出的电缆连接的连接器。
此处,固定侧环板31相对于旋转侧环板21的尺寸为以下程度的尺寸:从固定侧环板31的外周缘部向上方延伸的外周筒部32的内周面与旋转侧环板21的外周面接触,但固定侧环板31不与定子外周筒部32的外周面接触。
此外,通过组装转子20与定子30,由旋转侧环板21的下表面、内周筒部22的外周面、固定侧环板31的上表面以及定子外周筒部32的内周面形成了呈环状的收纳空间S,该收纳空间S用于收纳未图示的扁平线缆(参照图4和图5)。
另外,扁平线缆的一端与转子20侧连接,另一端与定子30侧连接。并且,在收纳空间S内将扁平线缆卷绕而收纳成,转子20能够相对于定子30旋转与方向盘的转速对应的转速。
此外,由转子20的内周筒部22和定子30的定子内周缘部33形成插入孔H,该插入孔H容许未图示的支承于转向柱的转向轴插入。固定于插入到插入孔H中的转向轴的上端的、用于进行转动操作的方向盘经由该转动轴而固定于转子20。
因此,转子20与方向盘一体地旋转,并绕与方向盘相同的轴线(旋转轴Y)向旋转方向R旋转。
此外,作为车体侧的合适的部件,定子30被固定于设置在未图示的转向柱内部的组合开关,并以能够相对于方向盘相对旋转的方式安装。
套筒40是从定子30的下侧安装而与转子20卡定的部件,如图3所示,具备在中央形成有开口的上端筒部41、作为上端筒部41的内周缘的套筒侧凸缘部43以及从套筒侧凸缘部43向上方立起的多个板状固定部44。
在板状固定部44上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具有固定孔45,该固定孔在该板状固定部44的厚度方向(具体而言是转向辊10的径向)上贯通,并与上述的固定用突起23卡定。
此外,多个板状固定部44在与转子20的固定用突起23对应的位置配置有固定孔45,在上侧筒部41的内周缘具备后述的移动空间侧临时固定机构70。
在组装转子20、定子30以及套筒40时,设在向套筒侧凸缘部43的上方立起的板状固定部44上的固定孔45与在转子20的内周面即内周筒部22上突出的固定用突起23卡合,由此转子20与定子40被固定。因此,转子20和套筒40在不能相对旋转的状态下组装。
另一方面,定子30的固定侧环板31的内周缘即定子内周缘部33被从转子20的内周筒部22的下端突出的转子侧凸缘部22a和套筒40的套筒侧凸缘部43从上下方向夹入。因而,虽然转子20和套筒40被固定而成为一体,但定子30不与转子20和套筒40固定,定子30能够相对于转子20和套筒40相对旋转。
临时固定机构50是对转子20和定子30进行临时固定的临时固定机构,如图3所示,其由转子20上具备的带临时固定构件的临时固定机构60和套筒40上具备的移动空间侧临时固定机构70构成。另外,当转子20和套筒40组装起来时,带临时固定构件的临时固定机构60和移动空间侧临时固定机构70被配置在对置的位置。
带临时固定构件的临时固定机构60被配备于从转子20的内周筒部22突出的转子侧凸缘部22a(参照图3),由带临时固定构件的壳体61、临时固定构件侧引导孔62、临时固定构件主体63、卡定部64、推压操作部65以及临时固定定位部66构成(参照图5和图6)。
在本实施方式中,带临时固定构件的壳体61是如下的壳体:设于转子侧凸缘部22a,并且形成底面的一边与内周筒部22的侧面相接。带临时固定构件的壳体61的底面是以下这样的大致长方形:在圆周方向上具有与凹状被卡定部34的圆周方向的宽度相比足够长的长度,在径向上具有转子侧凸缘部22a的宽度的约为大致两倍的长度。
并且,对于带临时固定构件壳体61,在位于转子侧凸缘部22a上的部分处,具有与凹状被卡定部34的高度相比足够高的高度,在比转子侧凸缘部22a靠近内径侧的部分处,具有在卡定部64的高度上加上转子侧凸缘部22a的厚度及凹状被卡定部34的厚度之和得到的高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带临时固定构件的壳体61的底面设置为大致长方形,但并不限定于该形状。
此外,在带临时固定构件的框体61的上表面具有与后述的向外推压操作部65a相同形状的凹陷。在带临时固定构件的框体61的大致中心设有临时固定构件侧引导孔62,该临时固定构件引导孔62能够使后述的临时固定构件主体63的上端部贯穿,并且,在俯视观察时具有与临时固定构件主体63的底面大致相同的大小。
临时固定构件主体63是一部分贯穿临时固定构件侧引导孔62而向带临时固定构件壳体61的上表面突出的杆状体,具备后述的卡定部64。并且,临时固定构件主体63的与转子侧凸缘部22a对置的侧面位于比转子侧凸缘部22a的内周缘靠内径侧的位置。此外,临时固定构件主体63是比带临时固定构件的壳体61与后述的卡定部移动用空间72的高度之和长的杆状体。
即,临时固定构件主体63被组装成能够沿着在带临时固定构件的壳体61上具备的临时固定构件侧引导孔62向上下方向移动即可,只要能够实现这种临时固定构件主体63的上下移动,则带临时固定构件的壳体61不限于本实施方式的形状。
卡定部64是从临时固定构件主体63朝向外径侧突出的卡定部,形状如下:具有与定子内周缘部33的高度大致相同的高度,并且在径向上具有将对应于临时固定构件主体63的外径的面与转子侧凸缘部22a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隔和与定子内周缘部33的宽度大致相同的长度相加得到的长度,并且在圆周方向上具有比凹状被卡定部34的周向上的宽度稍短的长度。
换言之,临时固定构件主体63上具备的卡定部64是能够与凹状被卡定部34嵌合的形状。
另外,卡定部64被施加规定值以上的转矩,从而弯折。由此,即使在误变成卡定状态的情况下,通过向转向辊连接器10施加规定值以上的力以使其旋转,能够解除转子20与定子30的卡定。
推压操作部65由向外推压操作部65a和操作确认部65b构成。向外推压操作部65a设在临时固定构件主体63的上表面,底面是大致长方形的板状体。向外推压操作部65a的底面是如下的长方形:长边具有与带临时固定构件的壳体61的圆周方向的长度相同的长度,短边的长度为带临时固定构件的壳体61的径向长度的四分之一左右。
操作确认部65b是临时固定构件主体63的下端部分,是如下的部分:当临时固定构件主体63向下方移动时,操作确认部65b贯穿后述的移动空间侧引导孔73而向移动空间侧临时固定机构70的下方突出。
即,操作确认部65b是目视卡定被解除的确认部,通过被推压操作而向下方突出。另外,也可以是对在解除了卡定的状态下突出的部分涂有特定的颜色或标上特定的印记以此能够目视卡定的解除的结构,不必限定于上述实施例的形状。
临时固定定位部66是设于临时固定构件主体63的外径侧的侧面的、具有挠性的突出部,在临时固定构件主体63的上端部分从带临时固定构件的壳体61的上表面突出的情况下,临时固定定位部66配置在比带临时固定构件的壳体61的上表面靠上方的位置。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是临时固定构件主体63的下端从移动空间侧引导孔73突出的结构,但不限于该结构,例如可以是如下结构:在通过对向外推压操作部65a进行推压操作而使得卡定部64向卡定解除位置移动的情况下,临时固定构件主体63的下端不从卡定部移动用空间72的下端突出(省略图示)。此外,例如也可以是如下形状:在卡定部64位于卡定位置的情况下,临时固定构件主体63的下端才开始贯穿移动空间侧引导孔73而突出(省略图示)。
移动空间侧临时固定机构70由移动空间侧壳体71、卡定部移动用空间72和移动空间侧引导孔73构成。
移动空间侧壳体71是设于套筒40的上侧筒部41的上表面即套筒侧凸缘部43上的、上表面开口的壳体。移动空间侧壳体71的上表面位于套筒侧凸缘部43上,形状与带临时固定构件的壳体61的底面相同。开口形状的大小为俯视观察的情况下足以能够插入临时固定构件主体63的底面和卡定部64的底面的程度。
卡定部移动用空间72是设于移动空间侧壳体71的内部的空间,底面是移动空间侧临时固定机构70的开口面,并且,高度比定子内周缘部33的高度高。
换言之,卡定部移动用空间72是具有以下高度的空间:即当卡定部64向下方移动时,卡定部64位于不与凹状被卡定部34卡定的位置。
移动空间侧引导孔73是在移动空间侧临时固定机构70的下表面开设的孔部,在俯视贯穿的情况下,呈与临时固定构件侧引导孔62相同的形状,当组装了转向辊连接器10的结构即转子20、定子30以及套筒40时,移动空间侧引导孔73是配置在与临时固定构件侧引导孔62对置的位置的孔部。
换言之,对于移动空间侧引导孔73构成为,当临时固定构件主体63沿着旋转轴线方向向下方移动时,临时固定构件主体63的下端即操作确认部65b贯穿移动空间侧引导孔73而从移动空间侧临时固定机构70的下表面突出(参照图6)。
接下来,在具有这种结构的转向辊连接器10中,基于图4至图6,对利用临时固定机构50实现的转子20和定子30的临时固定及其解除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临时固定机构50由在转子20上具备的带临时固定构件的临时固定机构60和在套筒40上具备的移动空间侧临时固定机构70构成。转子20、定子30以及套筒40在组装时分别被配置并组装成,它们的相对位置成为由带临时固定构件的临时固定机构60和移动空间侧固定机构70从上下方向夹住设于定子30的凹状被卡定部34的位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带临时固定构件的临时固定机构60、凹状被卡定部34和移动空间侧临时固定机构70位于分别对置的位置的情况下,对带临时固定构件的临时固定机构60等进行定位,以使转子20位于相对于定子30既不偏向绕旋转轴线Y的顺时针方向Ra也不偏向逆时针方向Rb的中立位置。但不限于本实施例的结构。即,也可以以使转子20与定子30不位于中立位置的方式对带临时固定构件的临时固定机构60等进行定位。
通过组装上述的转子20、定子30和套筒40,在临时固定构件主体63上具备的卡定部64与设在定子30的内周缘即定子内周缘33上的作为切口部分的凹状被卡定部34嵌合(参照图6的(a))。因此,转子20与定子30卡定,转子20与定子30变为不能相对旋转的临时固定状态。
另外,在该临时固定状态下,在临时固定构件主体63上具备的临时固定定位部66在上下方向上与临时固定构件侧引导孔62卡合,因此,临时固定构件主体63不会沿旋转轴线向下方移动,卡定部64与凹状被卡定部34卡合(参照图6的(a))。
接下来,对为了使转子20能够相对于定子30相对旋转的、卡定状态的解除进行说明。
如图6的(b)所示,通过朝向下方推压被设在临时固定构件主体63的上端的向外推压操作部65a,具有挠性的临时固定定位部66挠曲,临时固定定位部66进入到临时固定构件侧引导孔62中。由此,临时固定构件主体63沿着临时固定构件侧引导孔62向下方移动。随着该临时固定构件主体63的移动,设在临时固定构件主体63的卡定部64向卡定部移动用空间72移动(参照图5和图6),凹状被卡定部34与卡定部64的嵌合脱离,转子20与定子30之间的临时固定被解除。由此,转子20能够相对于定子30相对旋转。
通过形成上述结构,在解除了转子20和定子30的临时固定的情况下,由于临时固定机构50的卡定部64组装在转向辊连接器10的内部,因此即使在临时固定解除后,临时固定构件50也不会从转向辊连接器10分离,能够消除伴随着解除临时固定而产生的无用零件的排出。
并且,能够消除无用零件,由此也能够削减废弃所需的费用。另外,由于不必对临时固定用的零件(固定销)进行包装,相应地,能够使一个包装箱内收纳的转向辊连接器10的收纳数量增多。由此,能够一并搬运大量转向辊连接器10,同时能够降低运输成本。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解除了临时固定的情况下,构成为临时固定构件主体63的下端即操作确认部65b从移动空间侧引导孔73突出,因此能够目视到临时固定的解除。另外,也可以通过对操作确认部65b进行推压操作,从解除了临时固定的状态再次对转子20和定子30进行临时固定。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在临时固定构件主体63的上端具备的向外推压操作部65a设为大致长方形的板状体,但不限于该形状,例如,也可以是图3所示的不设为板状体而使临时固定构件主体63的上端直接突出的形状。
另外,通过将向外推压操作部65a设为板状体,在带临时固定构件的壳体61上设置与向外推压操作部65a形状相同的凹陷,对向外推压操作部65a进行推压操作而解除转子20与定子30的卡定,由此,向外推压操作部65a与位于带临时固定构件的壳体61的凹陷嵌合,从而能够堵塞临时固定构件侧引导孔62。
由此,在卡定解除状态下,能够使尘埃等不从临时固定机构50的间隙进入(参照图6的(b))。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具备棱柱状的伸出部80,在俯视观察临时固定构件侧引导孔62和移动空间侧引导孔73的情况下,该棱柱状的伸出部80的底面与临时固定构件主体63的底面大致相同,但在临时固定构件主体63的下方,该棱柱状的伸出部80是相对于移动空间侧引导孔73的底面具有某种程度大小的底面的棱锥,是相对于底面水平地切断头顶点侧而成的,并且具有挠性(参照图8)。
如图8所示,伸出部80位于卡定部64的下部,并且设置在如下位置:在伸出部80的头顶点侧与移动空间侧引导孔73相接的情况下,卡定部64与被卡定部34的嵌合未解除的位置。
在该情况下,为了使临时固定构件主体63沿旋转轴线方向移动,向临时固定构件主体63施加力而将临时固定构件主体63压入到移动空间侧引导孔73(参照图8的(b))。由此,临时固定构件主体63被固定到移动空间侧临时固定机构70,例如即使在随着车辆的移动而存在振动等的情况下,也能达到被充分固定的状态。因此,带临时固定构件的临时固定机构60不会发出由于与其它部分碰撞等而产生的声音。
并且,由于伸出部80堵塞移动空间侧引导孔73,能够防止尘埃等浸入临时固定机构50内部。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是在转向辊连接器10上具备一个临时固定机构50的结构,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如图9至11所示,临时固定机构50具有位于凹状被卡定部34侧的临时固定机构50x和位于转子侧连接器24侧的临时固定机构50y这两个。
另外,在图9至图11的例子中,临时固定机构50x和临时固定构件50y的结构如下:各自的向外推压操作部65a(分别设为向外推压操作部65x、向外推压操作部65y)出现在相反侧。即,临时固定机构50由作为第一固定构件发挥功能的临时固定机构50x和作为固定构件发挥功能的临时固定机构50y构成。
临时固定机构50x由配置在转子20侧的带临时固定构件的临时固定机构60x和配置在定子30侧的移动空间侧临时固定机构70x构成,临时固定机构50y由配置在定子30侧的带临时固定构件的临时固定机构60y和配置在转子20侧的移动空间侧临时固定机构70y构成。并且,临时固定机构50x中,向外推压操作部65x向转子20侧突出,临时固定机构50y中,向外推压操作部65y向定子30侧突出。
临时固定机构50x通过使设于临时固定构件主体63x的卡定部64x与凹状被卡定部34x嵌合,对转子20和定子30进行临时固定。另一方面,临时固定机构50y通过使设于临时固定构件主体63y的卡定部64y与凹状被卡定部34y嵌合,对转子20和定子30进行临时固定(参照图9)。
即,临时固定机构50x和临时固定机构50y双方独立地对转子20和定子30进行临时固定。因此,例如即使不慎解除了一个临时固定,转子20与定子30也不能相对旋转。
具有这种结构的转向辊连接器10例如构成为,在将中立状态的定子30穿过未图示的转向柱并固定于组合开关上时,组合开关的一部分推压向外推压操作部65y,由此,临时固定构件主体63y上具备的卡定部64y与凹状被卡定部34y的嵌合脱离,利用临时固定机构50y的临时固定被解除(参照图10)。
另外,由于利用临时固定机构50x使转子20和定子30被临时固定,转向辊连接器10和转向柱不能相对旋转。
接下来,通过使方向盘的一部分推压临时固定机构50x的向外推压操作部65x的这种结构,在将位于中立姿态的状态下的方向盘(省略图示)安装于转子20时,向外推压操作部65x被推压,临时固定构件主体63x上具备的卡定部64x与凹状被卡定部34x的嵌合脱离,临时固定机构50x对转子20和定子30的临时固定被解除。
由此,转子20和定子30变成能够相对旋转,并且,转向辊连接器10、方向盘以及转向柱分别能够安装在中立位置(参照图11)。
通过以上结构,在解除转子20和定子30的临时固定的情况下,由于是临时固定机构50配备于转向辊连接器10的结构,没有必要从转子20等拆卸,因此能够避免无用零件的排出。因此,当解除临时固定时,能够不排出废弃物而使废弃物消失。
并且,构成为,通过对向外推压操作部65a进行推压操作,操作确认部65b从卡定部移动用空间72突出,因此,不仅能够使废弃物消失,还能够目视卡定被解除的状态。
由此,本发明的转向辊连接器10具备:转子20,其具备环状的旋转侧环板21以及形成在该旋转侧环板21的内周缘上的圆筒状的内周筒部22;定子30,其具备环状的固定侧环板31以及形成在该固定侧环板31的外周缘上的圆筒状的外周筒部32,并且,以能够沿顺时针方向Ra和逆时针方向Rb相互旋转的方式与转子20嵌合,在内部形成环状的收纳空间S;扁平线缆,其卷绕并收纳于收纳空间S,将转子20侧与定子30侧电连接;以及临时固定机构50,其将转子20与定子30相互临时固定成不相对旋转,临时固定机构50由固定构件主体63和推压操作部65构成,其中,该固定构件主体63在转子20和定子30旋转固定的状态下配备于转子20和定子30中的一方,并具有卡定部64,该卡定部64与在转向辊连接器10的主体内部被设置在转子20和定子30中的另一方上的被卡定部34卡定,该推压操作部65的至少一部分贯穿转子和定子中的一方而向外部突出,该推压操作部65用于如下的推压操作:使固定构件主体63沿转向辊连接器10主体的内部方向,从卡定部64与凹状被卡定部34卡定的卡定位置移动至卡定被解除的卡定解除位置,由此,不必拆卸临时固定机构50就能够解除转子20和定子30的卡定,因而能够不使解除卡定时产生的无用零件排出。
详细地说,通过使临时固定机构50具备固定构件主体63,该固定构件主体63在转子20和定子30旋转固定的状态下配备于转子20和定子30中的一方,并具有卡定部64,该卡定部64与在转向辊连接器10的主体内部被设置在转子20和定子30中的另一方上的凹状被卡定部34卡定,由此能够将转子20相对于定子30临时固定。
此外,临时固定机构50具备向外推压操作部65a,该向外推压操作部65a的至少一部分贯穿转子20和定子30中的一方而向外部突出,该向外推压操作部65a用于如下的推压操作:使固定构件主体63沿转向辊连接器10主体的内部方向,从卡定部64与凹状被卡定部34卡定的卡定位置移动至卡定被解除的卡定解除位置,由此,通过对在定子20和转子30中的一方上具备的临时固定机构50从转向辊连接器10的外侧进行推压操作,从而能够使在固定构件主体63具备的卡定部64移动至卡定解除位置,解除转子20和定子30的卡定,转子20和定子30能够相对旋转。
另外,由于至少临时固定机构50的一部分即卡定部64组装于主体的内部,因此,即使在解除了临时固定后,临时固定机构50也不会从主体分离,从而不必对无用零件进行处理。
此外,将一方设为转子20,将另一方设为定子30,并且使固定构件主体63构成为,在与相对旋转的定子20和转子30的旋转轴线Y大致平行的方向上移动,向外推压操作部65a构成为,向旋转侧环板21侧突出,以便从旋转侧环板21侧朝向固定侧环板31侧推压,由此,与旋转轴线Y大致平行,并且能够从转子20的旋转侧环板21侧朝向定子30的固定侧环板31侧进行推压操作,从而能够将卡定的解除例如与方向盘的安装同时进行。
此外,由向外推压操作部65a和操作确认部65b构成了推压操作部65。该操作确认部65b构成为,随着通过向外推压操作部65a的推压操作而实现的临时固定机构50从旋转侧环板21侧向固定侧环板31侧的移动,该操作确认部65b在向外推压操作部65a的移动方向上比定子30向外侧突出。通过具备比定子30向外侧突出的操作确认部65b,在利用向外推压操作部65a的操作解除了卡定的情况下,由于操作确认部65b在向外推压操作部65a的移动方向上比所述定子向外侧突出,因此能够目视卡定正在被解除或者卡定已经被解除。
详细地说,通过对向外推压操作部65a进行操作,解除转子20和定子30的卡定,并且,在固定构件主体63上具备的操作确认部65b在向外推压操作部65a的移动方向上比定子30向外部突出。通过对该突出的操作确认部65b沿与向外推压操作部65a的推压方向相反的方向进行推压操作,位于固定构件主体63的卡定部64从卡定解除位置向卡定位置移动,从而能够卡定转子20和定子30。
另外,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在从卡定已被解除的卡定解除状态欲再次卡定的情况下,不使用弹簧等施力单元,而通过对操作确认部65b进行推压操作,能够再次卡定转子20与定子30。
另外,如图9至11所示,也可以是将临时固定机构50设为临时固定机构50x,该临时固定机构50x的向外推压操作部65a向转子20的旋转侧环板21侧突出,以便从旋转侧环板21侧向固定侧环板31侧推压,并且转向辊连接器10具备临时固定机构50y,临时固定机构50y由临时固定构件主体63y和向外推压操作部65y构成,该临时固定构件主体63y在转子20和定子30旋转固定的状态下配备于转子20和定子30中的一方,并具有卡定部64y,该卡定部64y与在转向辊连接器10主体的内部被设置在转子20和定子30中的另一方上的凹状被卡定部30y卡定,向外推压操作部65y的至少一部分向外部突出,向外推压操作部65y用于如下的推压操作:使临时固定构件主体63y沿转向辊连接器10主体的内部方向,从卡定部64与凹状被卡定部34y卡定的第二卡定位置移动至卡定被解除的第二卡定解除位置。由此,能够不使无用零件排出,并且能够可靠地维持转子20与定子30的临时固定。
详细来说,通过对向旋转侧环板21侧突出的临时固定机构50x进行推压操作,能够解除卡定。但是,临时固定机构50x中,由于临时固定构件主体63x的一部分向下方突出,存在物体与向外推压操作部65x碰撞从而解除卡定等不慎解除卡定的情况。
因此,作为临时固定机构50,通过具备临时固定状态下的向外推压操作部65y向固定侧环板31侧突出的临时固定机构50y,即使例如在通过临时固定机构50x实现的卡定被解除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临时固定机构50y卡定转子20与定子30,因此,转子20不能相对于定子30进行相对旋转。
因此,即使由于一些不良情况使得临时固定机构50x被推压操作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临时固定机构50y可靠地进行临时固定,并能够使废弃物消失,能够维持临时固定状态。
此外,如图7的(a)至图7的(c)所示,将卡定部64设为在卡定位置处将转子20与定子30卡定的定子侧卡定部64c,并且具有转子侧卡定部64d,该转子侧卡定部64d隔开规定间隔的卡定解除区间而设置在该定子侧卡定部64c的与推压方向相反的一侧,并与凹状被卡定部34卡定,由此,例如从图7的(a)那样的临时固定状态,如图7的(b)所示进行推压操作,在解除了卡定后欲再次卡定的情况下等,如图7的(c)所示,再次进行推压操作,由此,不使用弹簧等施力单元就能够卡定转子20与定子30。
另外,在通过推压操作解除了定子侧卡定部64c的卡定的情况下,通过设置在推压方向上向定子40的外侧突出的操作确认部65b,能够目视卡定已经被解除。
在本发明的结构与所述实施方式的对应关系中,
本发明的旋转连接器对应于实施方式的转向辊连接器装置10,
以下同样,
被卡定部对应于凹状被卡定部34、34x,
第二被卡定部对应于凹状被卡定部34y,
第二卡定部对应于被卡定部64y,
临时固定构件对应于临时固定机构50,
第一临时固定构件对应于临时固定机构50x,
第二临时固定构件对应于临时固定机构50y,
推压操作部对应于向外推压操作部65a、65x、65y,但本发明并不是仅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结构,能够基于权利要求所示的技术思想来应用,从而能够得到大量的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收纳卷绕的扁平线缆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例如可以在扁平线缆的中间部分形成大致U字形的折返部来进行收纳。此外,为了辅助扁平线缆卷紧和反绕,也可以收纳具备旋转辊或引导部的保持器。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将比所述定子30向外侧突出的操作确认部65b作为贯穿套筒40而向外侧突出的操作部,但也可以形成为直接贯穿定子30而向外侧突出的操作部,或者是例如贯穿套筒40等与定子30不同的部分而向外侧突出,从而间接地向定子30的外侧突出的操作部。

Claims (5)

1.一种旋转连接器装置,其具备:
转子,其具备环状的旋转侧环板以及形成在该旋转侧环板的内周缘上的圆筒状的内周筒部;
定子,其具备环状的固定侧环板以及形成在该固定侧环板的外周缘上的圆筒状的外周筒部,并且,以能够沿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相互旋转的方式与所述转子嵌合,在内部形成环状的收纳空间;
扁平线缆,其卷绕并收纳于所述收纳空间,将所述转子侧与所述定子侧电连接;以及
临时固定构件,其将所述转子与所述定子相互临时固定成不相对旋转,
所述临时固定构件由临时固定构件主体和推压操作部构成,
所述临时固定构件主体在所述转子和所述定子旋转固定的状态下配备于所述转子和所述定子中的一方,并具有卡定部,该卡定部与在旋转连接器主体内部被设置在所述转子和所述定子中的另一方上的被卡定部卡定,
所述推压操作部的至少一部分贯穿所述转子和所述定子中的所述一方而向外部突出,所述推压操作部用于如下的推压操作:使所述临时固定构件主体沿所述旋转连接器主体的内部方向,从所述卡定部与所述被卡定部卡定的卡定位置移动至所述卡定被解除的卡定解除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连接器装置,其中,
将所述一方设为所述转子,
将所述另一方设为所述定子,并且,
所述临时固定构件主体构成为,在与相对旋转的所述转子和所述定子的旋转轴线大致平行的方向上移动,
所述推压操作部构成为,向所述旋转侧环板侧突出,以便从所述旋转侧环板侧朝向所述固定侧环板侧推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连接器装置,其中,
所述旋转连接器装置具备操作确认部,随着通过所述推压操作部的推压操作而实现的所述临时固定构件从所述旋转侧环板侧向所述固定侧环板侧的移动,该操作确认部在所述推压操作部的移动方向上比所述定子向外侧突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连接器装置,其中,
将所述临时固定构件设为第一临时固定构件,
所述第一临时固定构件的所述推压操作部向所述转子的旋转侧环板侧突出,以便从所述旋转侧环板侧朝向所述固定侧环板侧推压,
所述旋转连接器装置具备第二临时固定构件,
所述第二临时固定构件由第二临时固定构件主体和第二推压操作部构成,
所述第二临时固定构件主体在所述转子和所述定子旋转固定的状态下配备于所述转子和所述定子中的一方,并具有第二卡定部,该第二卡定部与在所述旋转连接器主体内部被设置在所述转子和所述定子中的另一方上的第二被卡定部卡定,
所述第二推压操作部的至少一部分向外部突出,所述第二推压操作部用于如下的推压操作:使所述第二临时固定构件主体沿所述旋转连接器主体的内部方向,从所述第二卡定部与所述第二被卡定部卡定的第二卡定位置移动至所述卡定被解除的第二卡定解除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旋转连接器装置,其中,
将所述卡定部设为在所述卡定位置处将所述转子与所述定子卡定的定子侧卡定部,
所述旋转连接器装置具备转子侧卡定部,
所述转子侧卡定部隔开规定间隔的卡定解除区间而设置在所述定子侧卡定部的推压方向的相反侧,并与所述被卡定部卡定。
CN201510471563.3A 2014-08-11 2015-08-04 旋转连接器装置 Active CN1053752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63356 2014-08-11
JP2014163356A JP6329845B2 (ja) 2014-08-11 2014-08-11 回転コネクタ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75222A true CN105375222A (zh) 2016-03-02
CN105375222B CN105375222B (zh) 2018-04-20

Family

ID=553771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71563.3A Active CN105375222B (zh) 2014-08-11 2015-08-04 旋转连接器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329845B2 (zh)
CN (1) CN105375222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55597A (zh) * 2016-11-22 2017-05-10 义乌市晶凯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旋转接线装置的电动机设备
CN109314358A (zh) * 2016-06-21 2019-02-05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旋转连接器装置
CN110036541A (zh) * 2016-12-06 2019-07-19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缓冲部件和旋转连接器装置
CN111201682A (zh) * 2017-10-06 2020-05-26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旋转连接器装置以及旋转连接器装置的组装方法
CN111371230A (zh) * 2018-12-25 2020-07-03 无锡小天鹅电器有限公司 连接器、电机和衣物处理装置
CN112752372A (zh) * 2019-10-29 2021-05-04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适配器、照明装置及照明器具
CN112789772A (zh) * 2018-10-11 2021-05-11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旋转连接器装置以及旋转连接器装置的组装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80062215A (ko) * 2016-11-30 2018-06-08 엘에스오토모티브테크놀로지스 주식회사 차량용 클락스프링
US11495930B2 (en) * 2021-02-05 2022-11-08 American Furukawa, Inc. Auto-lock assembly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281A (zh) * 1993-10-01 1996-02-21 Valeo电子公司 汽车用转动接触器
US5593310A (en) * 1993-12-27 1997-01-14 Nihon Plast Co., Ltd. Cable type electric connector
JPH10275669A (ja) * 1997-03-31 1998-10-13 Yazaki Corp 相対回転部材間継電装置
US6042405A (en) * 1997-03-31 2000-03-28 Yazaki Corporation Relay system between relative rotation members
JP2000134782A (ja) * 1998-10-19 2000-05-12 Yazaki Corp スパイラルケーブルのロック機構
JP2001023746A (ja) * 1999-07-05 2001-01-26 Yazaki Corp クロックスプリングの回転ロック機構
JP2010129187A (ja) * 2008-11-25 2010-06-10 Toyota Motor Corp 回転コネクタ装置
CN102340090A (zh) * 2010-07-14 2012-02-01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时钟弹簧的自动锁定机构
CN102712329A (zh) * 2010-01-06 2012-10-03 大星电机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转向辊连接器
CN103262364A (zh) * 2011-09-29 2013-08-21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旋转连接器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281A (zh) * 1993-10-01 1996-02-21 Valeo电子公司 汽车用转动接触器
US5593310A (en) * 1993-12-27 1997-01-14 Nihon Plast Co., Ltd. Cable type electric connector
JPH10275669A (ja) * 1997-03-31 1998-10-13 Yazaki Corp 相対回転部材間継電装置
US6042405A (en) * 1997-03-31 2000-03-28 Yazaki Corporation Relay system between relative rotation members
JP2000134782A (ja) * 1998-10-19 2000-05-12 Yazaki Corp スパイラルケーブルのロック機構
JP2001023746A (ja) * 1999-07-05 2001-01-26 Yazaki Corp クロックスプリングの回転ロック機構
JP2010129187A (ja) * 2008-11-25 2010-06-10 Toyota Motor Corp 回転コネクタ装置
CN102712329A (zh) * 2010-01-06 2012-10-03 大星电机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转向辊连接器
CN102340090A (zh) * 2010-07-14 2012-02-01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时钟弹簧的自动锁定机构
CN103262364A (zh) * 2011-09-29 2013-08-21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旋转连接器装置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14358A (zh) * 2016-06-21 2019-02-05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旋转连接器装置
US10826249B2 (en) 2016-06-21 2020-11-03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Rotary connector apparatus
CN106655597A (zh) * 2016-11-22 2017-05-10 义乌市晶凯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旋转接线装置的电动机设备
CN110036541B (zh) * 2016-12-06 2021-04-13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缓冲部件和旋转连接器装置
CN110036541A (zh) * 2016-12-06 2019-07-19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缓冲部件和旋转连接器装置
US11692609B2 (en) 2016-12-06 2023-07-04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Damping member and rotary connector device
CN111201682A (zh) * 2017-10-06 2020-05-26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旋转连接器装置以及旋转连接器装置的组装方法
CN111201682B (zh) * 2017-10-06 2021-07-02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旋转连接器装置以及旋转连接器装置的组装方法
US11539263B2 (en) 2017-10-06 2022-12-27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Rotary connec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rotary connector device
CN112789772A (zh) * 2018-10-11 2021-05-11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旋转连接器装置以及旋转连接器装置的组装方法
US11552437B2 (en) 2018-10-11 2023-01-10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Rotary connec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rotary connector device
CN111371230B (zh) * 2018-12-25 2022-03-29 无锡小天鹅电器有限公司 连接器、电机和衣物处理装置
CN111371230A (zh) * 2018-12-25 2020-07-03 无锡小天鹅电器有限公司 连接器、电机和衣物处理装置
CN112752372A (zh) * 2019-10-29 2021-05-04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适配器、照明装置及照明器具
CN112752372B (zh) * 2019-10-29 2023-07-28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适配器、照明装置及照明器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75222B (zh) 2018-04-20
JP2016039108A (ja) 2016-03-22
JP6329845B2 (ja) 2018-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75222A (zh) 旋转连接器装置
CN100461551C (zh) 旋转连接器与舵角传感器的连接结构
CN102712329B (zh) 用于车辆的转向辊连接器
EP1637403B1 (en) Rotary connector
US7445451B2 (en) Rotary connector device equipped with built-in steering angle sensor
CN103262366B (zh) 旋转连接器装置
JP5799464B2 (ja) 回転コネクタ
US8758024B2 (en) Rotary connector device
CN100399644C (zh) 回转接头
US8998628B2 (en) Rotatable connector device
CN204304183U (zh) 旋转连接器
EP1892158B1 (en) Rotary connector device
US20120011959A1 (en) Auto lock mechanism of clock spring for vehicle
CN105580251A (zh) 电机和用于电机的连接单元
US5259775A (en) Flat cable connector
EP1182090A2 (en) Rotary connector with locking mechanism for preventing rotation of housing prior to installation onto steering device
CN203707530U (zh) 旋转连接器
CN101420832A (zh) 旋转定位结构及电子装置
CN102859810B (zh) 旋转连接器装置
CN204465223U (zh) 轴承机构以及马达装置
CN103307209B (zh) 旋转传递机构以及旋转连接器
WO2015068612A1 (ja) 軸受装置及び軸受装置の製造方法
JP5395687B2 (ja) 回転コネクタ
CN106125835A (zh) 一种360°滚珠式转轴
WO2015122057A1 (ja) 軸受装置及び軸受装置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