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72711A - 一种反恐安检方法和反恐安检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反恐安检方法和反恐安检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72711A
CN105372711A CN201510921047.6A CN201510921047A CN105372711A CN 105372711 A CN105372711 A CN 105372711A CN 201510921047 A CN201510921047 A CN 201510921047A CN 105372711 A CN105372711 A CN 1053727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arized signal
terrorism
radar wave
radar
metal weap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2104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詹姆斯·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Makesense Sensor Technology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Makesense Sensor Technology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Makesense Sensor Technology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Makesense Sensor Technology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92104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72711A/zh
Publication of CN1053727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727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3/00Electric or magne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Measuring magnetic fiel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rth, e.g. declination, deviation
    • G01V3/12Electric or magne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Measuring magnetic fiel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rth, e.g. declination, deviation operating with electromagnetic wav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反恐安检方法和反恐安检装置,所述反恐安检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向预定区域发射雷达波;步骤S2:回收雷达波的反射回波;步骤S3:检测雷达波的反射回波在所述预定区域内是否产生极化信号,若检测到极化信号,则基于该极化信号来判断产生该极化信号的物质是否为金属制武器,进而判断携带该物质的人员是否为可疑人员。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反恐安检方法,基于极化信号来判断产生该极化信号的物质是否为金属制武器,进而判断携带该物质的人员是否为可疑人员,可以对携带金属制武器的人员作出识别,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危害公共安全的恐袭事件的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反恐安检方法和反恐安检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恐安检方法和反恐安检装置。
背景技术
最近国内外发生多起恐袭事件。通过梳理上述事件,我们可以发现,案发地大致是相对开阔且几乎无限制开放的场所,例如火车站、公园、机场、商场、学校等,犯罪工具大体是藏在暴恐分子身上的刀、斧等金属制武器。
相关技术中,以北京地铁安检为例,对于进站的乘客,只对其携带的行李箱、背包等物品进行安检,而对于乘客的身体基本不做检查。若该乘客将刀、斧、枪等金属制武器藏于身上,则无法得到有效的安检。假设该乘客将藏于身上的刀、斧、枪等金属制武器,在站台或者地铁车厢内行凶,则势必对公共安全造成极大的破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反恐安检方法,可以对携带金属制武器的人员作出识别,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危害公共安全的恐袭事件的发生。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够实现上述反恐安检方法的反恐安检设备。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反恐安检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向预定区域发射雷达波;步骤S2:回收雷达波的反射回波;步骤S3:检测雷达波的反射回波在所述预定区域内是否产生极化信号,若检测到极化信号,则基于该极化信号来判断产生该极化信号的物质是否为金属制武器,进而判断携带该物质的人员是否为可疑人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反恐安检方法,基于极化信号来判断产生该极化信号的物质是否为金属制武器,进而判断携带该物质的人员是否为可疑人员,可以对携带金属制武器的人员作出识别,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危害公共安全的恐袭事件的发生。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反恐安检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步骤S3具体包括:将检测到的极化信号与预存的数据库进行比较,以判断产生该极化信号的物质是否为金属制武器,若产生该极化信号的物质为金属制武器,则输出携带该物质的人员为可疑人员的判定信息;其中,所述预存的数据库是根据极化信号与金属制武器的质量正相关、且极化信号与金属制武器受到雷达波照射的截面积正相关的对应关系来制定的;其中,所述金属制武器包括刀、斧或枪。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所述反恐安检方法还包括步骤S4:在步骤S3之后发出预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所述反恐安检方法还包括步骤S5,在步骤S4之后,锁定该极化信号,选择性地向产生该极化信号的物质施加雷达波以提高所述物质的温度至第一预定温度;或向携带该物质的人员施加雷达波以提高所述人员周围的环境温度至第二预定温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所述第一预定温度≤80℃,所述第二预定温度为≤60℃。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反恐安检设备,用于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反恐安检方法的,包括:雷达,所述雷达的发射天线用于向预定区域发射雷达波,所述雷达的接收天线回收雷达波的反射回波;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雷达相连,用于检测雷达波的反射回波在所述预定区域内是否产生极化信号,若检测到极化信号,则基于该极化信号来判断产生该极化信号的物质是否为金属制武器,进而判断携带该物质的人员是否为可疑人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将检测到的极化信号与预存的数据库进行比较,以判断产生该极化信号的物质是否为金属制武器,若产生该极化信号的物质为金属制武器,则输出携带该物质的人员为可疑人员的判定信息;其中,所述预存的数据库是根据极化信号与金属制武器的质量正相关、且极化信号与金属制武器受到雷达波照射的截面积正相关的对应关系来制定的;其中,所述金属制武器包括刀、斧或枪。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输出携带该物质的人员为可疑人员的判定信息之后,发出预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发出预警后,选择性地向产生该极化信号的物质施加雷达波以提高所述物质的温度至第一预定温度;或向携带该物质的人员施加雷达波以提高所述人员周围的环境温度至第二预定温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所述雷达包括多个发射-接收单元,每个所述发射-接收单元包括分置于所述预定区域两侧的一个发射天线和与该一个所述发射天线对应的一个接收天线,相邻的两个所述发射-接收单元的一个中的发射天线与相邻的两个所述发射-接收单元的另一个中的接收天线位于所述预定区域的同一侧,相邻的两个所述发射-接收单元的一个中的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的连线与相邻的两个所述发射-接收单元的另一个中的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的连线不平行。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反恐安检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反恐安检设备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反恐安检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反恐安检方法和反恐安检设备。
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反恐安检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雷达100的发射天线110向预定区域发射雷达波。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预定区域可以是供人员通过的安检通道,预定区域可以是通往火车站、公园、机场、商店、学校等场所。
步骤S2:雷达100的接收天线120回收雷达波的反射回波。
步骤S3:控制器200检测雷达波的反射回波在预定区域内是否产生极化信号。
若控制器200检测到极化信号,则基于该极化信号来判断产生该极化信号的物质是否为金属制武器,进而判断携带该物质的人员是否为可疑人员。
其中,金属制武器可以为刀、斧或枪中的至少一种。
有利地,步骤S3具体包括:控制器200将检测到的极化信号与预存的数据库进行比较,以判断产生该极化信号的物质是否为金属制武器。
若产生该极化信号的物质为金属制武器,则输出携带该物质的人员为可疑人员的判定信息。
其中,预存的数据库是根据极化信号与金属制武器的质量正相关、且极化信号与金属制武器受到雷达波照射的截面积正相关的对应关系来制定的。
也就是说,如果通过安检通道的人员持有刀、斧或枪等金属制武器,雷达波在该人员身体周围产生极化现象,通过回收雷达波的反射回波可以获得极化信号。以刀为例,极化信号的强弱与刀的质量(主要是金属部分的质量)以及雷达波照射的截面积正相关。一般来说,人员持有刀,为了隐藏痕迹,会将刀的一个侧面紧贴身体。如此一来,雷达波照射的刀的截面积就较大,极化信号也较强。换言之,这种情况下,极化信号与刀之间具有唯一的对应关系。
那么,根据经验或者多次试验,来制定刀、斧或枪等金属制武器与极化信号之间一一对应的数据库(即上述的预存的数据库),则根据检测到的极化信号,就可对持有刀、斧或枪等金属制武器进行识别。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反恐安检方法,基于极化信号来判断产生该极化信号的物质是否为金属制武器,进而判断携带该物质的人员是否为可疑人员,可以对携带金属制武器的人员作出识别,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危害公共安全的恐袭事件的发生。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反恐安检方法还包括步骤S4:在步骤S3之后控制器200可以发出预警。此时,安检员得到预警信号,可以对可疑人员进行搜身等进一步措施。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所述反恐安检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S5,在步骤S4之后,若持有刀、斧或枪等金属制武器人员进行反抗,做出拔刀、拔枪等举动时,控制器200立即锁定该极化信号,并且向产生该极化信号的物质(刀、斧或枪等金属制武器)施加雷达波(例如,可以通过提高雷达波的辐射剂量等措施)以提高刀、斧或枪等金属制武器的温度至第一预定温度,例如,刀、斧或枪等金属制武器升温到不超过80℃,使该人员无法握持刀、斧或枪等金属制武器。
或者,向携带该物质的人员施加雷达波以提高人员周围的环境温度至第二预定温度,例如,使该人员周围的环境温度升至不超过60℃,以使该人员短期思维混乱,丧失运动能力。当然,这种措施是短暂的、可恢复的,不会对该人员造成永久伤害,其目的是为了制服该人员,避免危害公共安全的恐袭事件发生。
如图2和图3所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反恐安检设备,用于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反恐安检方法的,包括:雷达100和控制器200。
具体地说,雷达100的发射天线110用于向预定区域发射雷达波,雷达100的接收天线120回收雷达波的反射回波。
控制器200与雷达100相连,用于检测雷达波的反射回波在预定区域内是否产生极化信号。若检测到极化信号,则基于该极化信号来判断产生该极化信号的物质是否为金属制武器,进而判断携带该物质的人员是否为可疑人员。
有利地,控制器200具体用于将检测到的极化信号与预存的数据库进行比较,以判断产生该极化信号的物质是否为金属制武器。
若产生该极化信号的物质为金属制武器,则输出携带该物质的人员为可疑人员的判定信息。
进一步地,控制器200还用于在输出携带该物质的人员为可疑人员的判定信息之后,发出预警。此时,安检员得到预警信号,可以对可疑人员进行搜身等进一步措施。
进一步地,控制器200还用于在发出预警后,选择性地向产生该极化信号的物质施加雷达波以提高物质(刀、斧或枪等金属制武器)的温度至第一预定温度,以使持有刀、斧或枪等金属制武器的人员无法握持;向携带该物质的人员施加雷达波以提高所述人员周围的环境温度至第二预定温度,以使该人员短期思维混乱,丧失运动能力。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雷达100包括多个发射-接收单元A1,A2,A3,A4。
每个发射-接收单元包括分置于预定区域两侧的一个发射天线和与该一个所述发射天线对应的一个接收天线。
相邻的两个发射-接收单元的一个中的发射天线与相邻的两个发射-接收单元的另一个中的接收天线位于预定区域的同一侧。
相邻的两个发射-接收单元的一个中的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的连线与相邻的两个发射-接收单元的另一个中的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的连线不平行。
具体地说,如图3所示,分置于预定区域两侧的发射天线1101与接收天线1201构成一个发射-接收单元A1;分置于预定区域两侧的发射天线1102与接收天线1202构成一个发射-接收单元A2;分置于预定区域两侧的发射天线1103与接收天线1203构成一个发射-接收单元A3;分置于预定区域两侧的发射天线1104与接收天线1204构成一个发射-接收单元A4。
以相邻的发射-接收单元A1与A2为例,发射-接收单元A1的发射天线1101与发射-接收单元A2的接收天线1202位于预定区域的同一侧;发射-接收单元A1的接收天线1201与发射-接收单元A2的发射天线1102位于预定区域的同一侧。其他相邻的发射-接收单元也是同样设置,这里不再赘述。
还是以相邻的发射-接收单元A1与A2为例,发射-接收单元A1的发射天线1101与接收天线1201的连线,与发射-接收单元A2的发射天线1102与接收天线1202的连线不平行。其他相邻的发射-接收单元也是同样设置,这里不再赘述。
换言之,对于相对狭长的通道,例如地铁站台、过街地道等,雷达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基本上固定位于通道的两侧,可以减少功率,减少对人员的辐射。这样,可以视人员流动密度的不同,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可以设计成V形状、W形状,甚至更多。
比如V形状,每个人可以经过2次扫描,W形状,每个人可以经过4次扫描。使用时,可以根据人流密度,改变每个人所经历的被雷达扫描次数。
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雷达波扫描的检测效果。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反恐安检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向预定区域发射雷达波;
步骤S2:回收雷达波的反射回波;
步骤S3:检测雷达波的反射回波在所述预定区域内是否产生极化信号,若检测到极化信号,则基于该极化信号来判断产生该极化信号的物质是否为金属制武器,进而判断携带该物质的人员是否为可疑人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恐安检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具体包括:将检测到的极化信号与预存的数据库进行比较,以判断产生该极化信号的物质是否为金属制武器,若产生该极化信号的物质为金属制武器,则输出携带该物质的人员为可疑人员的判定信息;
其中,所述预存的数据库是根据极化信号与金属制武器的质量正相关、且极化信号与金属制武器受到雷达波照射的截面积正相关的对应关系来制定的;
其中,所述金属制武器包括刀、斧或枪。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反恐安检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S4:在步骤S3之后发出预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恐安检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S5,在步骤S4之后,锁定该极化信号,选择性地向产生该极化信号的物质施加雷达波以提高所述物质的温度至第一预定温度;或,
向携带该物质的人员施加雷达波以提高所述人员周围的环境温度至第二预定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恐安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定温度≤80℃,所述第二预定温度为≤60℃。
6.一种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反恐安检方法的反恐安检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雷达,所述雷达的发射天线用于向预定区域发射雷达波,所述雷达的接收天线回收雷达波的反射回波;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雷达相连,用于检测雷达波的反射回波在所述预定区域内是否产生极化信号,若检测到极化信号,则基于该极化信号来判断产生该极化信号的物质是否为金属制武器,进而判断携带该物质的人员是否为可疑人员。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反恐安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将检测到的极化信号与预存的数据库进行比较,以判断产生该极化信号的物质是否为金属制武器,若产生该极化信号的物质为金属制武器,则输出携带该物质的人员为可疑人员的判定信息;
其中,所述预存的数据库是根据极化信号与金属制武器的质量正相关、且极化信号与金属制武器受到雷达波照射的截面积正相关的对应关系来制定的;
其中,所述金属制武器包括刀、斧或枪。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反恐安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输出携带该物质的人员为可疑人员的判定信息之后,发出预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反恐安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发出预警后,选择性地向产生该极化信号的物质施加雷达波以提高所述物质的温度至第一预定温度;或向携带该物质的人员施加雷达波以提高所述人员周围的环境温度至第二预定温度。
10.根据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所述的反恐安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包括多个发射-接收单元,每个所述发射-接收单元包括分置于所述预定区域两侧的一个发射天线和与该一个所述发射天线对应的一个接收天线;相邻的两个所述发射-接收单元的一个中的发射天线与相邻的两个所述发射-接收单元的另一个中的接收天线位于所述预定区域的同一侧;相邻的两个所述发射-接收单元的一个中的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的连线与相邻的两个所述发射-接收单元的另一个中的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的连线不平行。
CN201510921047.6A 2015-12-11 2015-12-11 一种反恐安检方法和反恐安检装置 Pending CN1053727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21047.6A CN105372711A (zh) 2015-12-11 2015-12-11 一种反恐安检方法和反恐安检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21047.6A CN105372711A (zh) 2015-12-11 2015-12-11 一种反恐安检方法和反恐安检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72711A true CN105372711A (zh) 2016-03-02

Family

ID=55375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21047.6A Pending CN105372711A (zh) 2015-12-11 2015-12-11 一种反恐安检方法和反恐安检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7271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65549A (zh) * 2017-11-10 2019-05-17 富士通株式会社 数据切割方法和装置、物品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10775753A (zh) * 2018-07-25 2020-02-11 奥的斯电梯公司 用于电梯检测隐藏物体并且通知建筑物管理系统的方法和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38488Y (zh) * 2007-09-29 2008-10-22 深圳市赛时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出入口安检设备
CN101578532A (zh) * 2005-05-12 2009-11-11 麦卡利斯有限公司 标的检测方法和设备
WO2011046480A1 (en) * 2009-10-15 2011-04-21 Totalförsvarets Forskningsinstitut FOI Device and method for detection of water flow in ground
CN102713665A (zh) * 2009-09-17 2012-10-03 曼彻斯特城市大学 物体检测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78532A (zh) * 2005-05-12 2009-11-11 麦卡利斯有限公司 标的检测方法和设备
CN201138488Y (zh) * 2007-09-29 2008-10-22 深圳市赛时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出入口安检设备
CN102713665A (zh) * 2009-09-17 2012-10-03 曼彻斯特城市大学 物体检测
WO2011046480A1 (en) * 2009-10-15 2011-04-21 Totalförsvarets Forskningsinstitut FOI Device and method for detection of water flow in ground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郭三学: "《非致命武器技术》", 30 June 2015 *
魏志强,等: "毫米波安检成像雷达设计", 《火控雷达技术》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65549A (zh) * 2017-11-10 2019-05-17 富士通株式会社 数据切割方法和装置、物品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9765549B (zh) * 2017-11-10 2022-09-27 富士通株式会社 数据切割方法和装置、物品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10775753A (zh) * 2018-07-25 2020-02-11 奥的斯电梯公司 用于电梯检测隐藏物体并且通知建筑物管理系统的方法和设备
CN110775753B (zh) * 2018-07-25 2022-04-26 奥的斯电梯公司 用于电梯检测隐藏物体并且通知建筑物管理系统的方法和设备
EP3599206B1 (en) * 2018-07-25 2023-01-25 OTIS Elevator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levators to detect concealed object and inform 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
US11745978B2 (en) 2018-07-25 2023-09-05 Otis Elevator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levators to detect concealed object and inform 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498226B1 (en) Field superposition system and method therefor
US6456958B1 (en) Method for allowing a user access to a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improved security
CN202703516U (zh) 基于超宽带的车辆无钥匙进入、启动与闭锁装置
CN106789955A (zh) 一种网络安全态势评估方法
US863074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cess and/or starting verification
CN102602363A (zh) 基于超宽带的车辆无钥匙进入、启动与闭锁方法及装置
Hayama et al. Circular polarization of gravitational waves from non-rotating supernova cores: a new probe into the pre-explosion hydrodynamics
CN105051794A (zh) 用于发放访问授权的方法和设备
CN105372711A (zh) 一种反恐安检方法和反恐安检装置
CN106945629A (zh) 车辆安防系统及其应用
Martonosi et al. How effective is security screening of airline passengers?
CN105992125A (zh) 一种电子设备安全保护的方法和装置
CN105911602B (zh) 一种金属分类的图像显示方法及装置
WO2006071198A1 (en) Remote explosives/bomb detection system with proximity sensors
CN106873045B (zh) 一种远距离被动式太赫兹安检成像系统
JP2018534540A (ja) 携帯型無線ユニットの位置を特定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US20030174057A1 (en) Firearm detection system including door fixing device
CN206193860U (zh) 一种保密箱内文件的监控系统
KR102044955B1 (ko) Nfc를 이용한 차량 금고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CN206591936U (zh) 激光反射解锁装置
CN110008627A (zh) 一种用于高速铁路挡风墙结构的损伤预警方法
CN110473311A (zh) 防范非法攻击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665398A (zh) 基于盲源分离的多物品安检算法
US20140009259A1 (en) Sea-based security arch for identifying shipping contraband
CN106907063A (zh) 激光反射解锁装置及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30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