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59565B - 一种减少通信系统中信令传输的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减少通信系统中信令传输的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59565B
CN105359565B CN201480014447.2A CN201480014447A CN105359565B CN 105359565 B CN105359565 B CN 105359565B CN 201480014447 A CN201480014447 A CN 201480014447A CN 105359565 B CN105359565 B CN 1053595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user equipment
cde
enb
sub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1444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59565A (zh
Inventor
侯赛因·尼克泊
凯文·卡·勤·欧
阿里瑞扎·白野斯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3595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595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595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595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7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downlink data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66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a scrambling c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16Time-frequency-c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7Scheduling of signalling, e.g. occurrence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3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 H04L1/0038Blind format de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Time-out mechanis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7Inter-user or inter-terminal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运行通信控制器的方法,包括:将传输区中的一个或多个码域单元(CDE)分配给多个用户设备(UE)中的每个UE,其中,所述通信控制器服务所述多个UE,所述多个UE在所述传输区中运行,且能进行传输。所述方法也包括,在不使用动态控制信令的情况下,向所述UE传输位于所述一个或多个CDE中的下行链路信息。

Description

一种减少通信系统中信令传输的系统和方法
本申请要求于2013年3月8日提交的发明名称为“一种减少通信系统中信令传输的系统和方法”的第13/789,737号美国非临时申请案的在先申请优先权,该在先申请的内容以引入的方式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涉及数字通信,尤其涉及一种减少通信系统中信令传输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典型地,在蜂窝通信系统中,例如遵从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长期演进(LTE)的通信系统,当演进型基站(通常也称为基站、通信控制器、NodeB以及基站终端等)对用户设备(通常也称为移动台、终端、签约用户、用户以及手机等)进行传输时,或者具有对该用户设备(UE)的传输授权时,其通过信号向该UE发送关于资源单元、调制编码方案(MCS)以及多入多出(MIMO)传输模式等的控制信息。
通信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且能够支持的传输模式越来越多,使得通过信号发送给该UE进行通信的信息量增大。通过信号发送的增多的控制信息量耗费了较大比例的通信系统资源并对整个通信系统的性能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需要在通信中减少信令开销的系统和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减少通信系统中信令传输的系统和方法。
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运行通信控制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所述通信控制器将传输区中的一个或多个码域单元(CDE)分配给多个用户设备(UE)中的每个UE,其中,所述通信控制器服务所述多个UE,所述多个UE在所述传输区中运行,且能进行传输。所述方法也包括:所述通信控制器,在不使用动态控制信令的情况下,向所述UE传输位于所述一个或多个CDE中的下行链路信息。
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运行用户设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用户设备在与传输区相关联的多个网络资源中盲检第一传输,其中,所述第一传输与同样位于所述多个网络资源中的第二传输在码域中是分离开的,所述第一传输和所述第二传输通过已知码本中的编码分离;所述用户设备尝试解码所述第一传输。所述方法也包括:若所述用户设备能够解码所述第一传输,所述用户设备确定所述第一传输是否是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若所述第一传输不是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针对所述已知码本的剩余部分,所述用户设备重复所述盲检,所述尝试解码,以及所述确定操作。
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控制器。所述通信控制器包括处理器以及在操作上耦合至所述处理器的发射器。所述处理器将传输区中的一个或多个码域单元(CDE)分配给多个用户设备(UE)中的每个UE,其中,所述通信控制器服务所述多个UE,所述多个UE在所述传输区中运行,且能进行传输。所述发射器在不使用动态控制信令的情况下,向所述UE传输位于所述一个或多个CDE中的下行链路信息。
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所述用户设备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在与传输区相关联的多个网络资源中盲检第一传输,其中,所述第一传输与同样位于所述多个网络资源中的第二传输在码域中是分离开的,所述第一传输和所述第二传输通过已知码本中的编码分离。所述处理器也尝试解码所述第一传输;若所述用户设备能够解码所述第一传输,确定所述第一传输是否是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若所述第一传输不是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针对所述已知码本的剩余部分重复所述盲检,所述尝试解码,和所述确定操作。
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运行通信控制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所述通信控制器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传输,其中,所述第一传输是分配给第一子帧的第一传输区中的码域单元(CDE)的。所述方法也包括:为响应确定在第一特定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第一传输对应的第一肯定应答,所述通信控制器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一重传,其中,所述第一重传是分配给第二子帧的所述第一传输区中的所述CDE的,所述第二子帧发生在所述第一子帧之后的第二特定时间。
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运行用户设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确定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一传输不可解码,其中,所述第一传输与传输区的码域单元(CDE)相关联,且其是在第一子帧中接收的;所述用户设备尝试从最大数目的子帧中,通过合并与所述传输区的所述CDE相关联的缓存数据恢复所述第一传输。所述方法也包括:若所述用户设备能够恢复所述第一传输,所述用户设备向所述第一传输的传输源传输应答。
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控制器。所述通信控制器包括发射器。所述发射器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传输,其中,所述第一传输是分配给第一子帧的第一传输区中的码域单元(CDE)的;为响应确定在第一特定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第一传输对应的第一肯定应答,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一重传,其中,所述第一重传是分配给第二子帧的所述第一传输区中的所述CDE的,所述第二子帧发生在所述第一子帧之后的第二特定时间。
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所述用户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在操作上耦合至所述处理器的发射器。所述处理器确定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一传输不可解码,其中,所述第一传输与传输区的码域单元(CDE)相关联,且其是在第一子帧中接收的;尝试从最大数目的子帧中,通过合并与所述传输区的所述CDE相关联的缓存数据恢复所述第一传输。若所述用户设备能够恢复所述第一传输,所述发射器向所述第一传输的传输源传输应答。
本实施例的一个优点在于:减少了传输所需的信令,因而尤其对小数据负荷传输而言,减轻了通信开销。
本实施例的另一优点在于:提供了减少信令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处理,以在减少信令的情况下进行纠错检错。
附图说明
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发明及其优点,现在参考下文结合附图进行的描述,其中:
图1示出了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的示例性通信系统;
图2示出了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的示例性控制面以及数据面;
图3示出了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无动态(或者快速率)控制信令通信的示例性框架;
图4示出了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支持无动态控制信令通信的通信系统的示例性的多个帧;
图5示出了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用于突出将UE示例性分配给SSFTx区的示例性帧的详细视图;
图6a示出了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将资源分配给UE的系统的实例图;
图6b示出了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逻辑CDE与物理CDE之间的示例性关系;
图7a示出了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当eNB在支持无动态控制信令通信的通信系统中对UE进行传输时,该eNB中所发生的操作的示例性流程图;
图7b示出了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当UE在支持无动态控制信令通信的通信系统中从eNB接收传输时,该UE中所发生的操作的示例性流程图;
图8a示出了本示例性实施例中,能够在SSFTx区接收报文的示例性的第一示例盲检器;
图8b示出了本示例性实施例中,能够在SSFTx区接收报文的示例性的第二示例盲检器;
图9a示出了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当eNB给SSFTx区配置固定的MCS级别时,该eNB中所发生的操作的示例性流程图;
图9b示出了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当UE根据固定MCS级别配置其解码器时,该UE中所发生的操作的示例性流程图;
图10a示出了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当eNB调整向在SSFTx区中运行的UE进行的传输的编码率时,该eNB中所发生的操作的示例性流程图;
图10b示出了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当UE接收通过根据该UE的信道条件设置的适应性编码率进行的传输时,该UE中所发生的操作的示例性流程图;
图11a示出了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当eNB调整向在SSFTx区中运行的UE进行的传输的传输功率级别时,该eNB中所发生的操作的示例性流程图;
图11b示出了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当UE接收传输时,其中,eNB可适应该传输的传输功率级别,该UE中所发生的操作的示例性流程图;
图11c示出了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当eNB调整UE(CDE)对的数目以满足目标链路质量时,该eNB中所发生的操作的示例性流程图;
图12示出了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突出HARQ操作的示例性时序图;
图13a示出了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当eNB通过盲HARQ处理向UE进行传输时,该eNB中所发生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3b示出了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当UE接收传输并解码该传输时,该UE中所发生的操作的示例性流程图;
图13c示出了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当UE进行HARQ接收处理时,该UE中所发生的操作的示例性流程图;
图14a至图14d示出了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设备的示例性视图;
图15a至图15d示出了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通信设备的示例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论述当前实例实施例的操作和其结构。但应了解,本发明提供的许多适用发明概念可实施在多种具体环境中。所论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说明本发明的具体结构以及用于操作本发明的具体方式,而不应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涉及减少通信系统中信令传输。例如,在通信控制器中,所述通信控制器将传输区的一个或多个码域单元(CDE)分配给每个用户设备(UE),其中,所述每个用户设备在所述传输区中运行,且能进行传输;将所述CDE映射到与所述传输区相关联的多个网络资源;并向所述UE广播所述多个资源。再例如,在通信控制器中,所述通信控制器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传输,其中,所述第一传输是分配给第一子帧的第一传输区中的码域单元(CDE)的;为响应确定未接收到所述第一传输对应的肯定应答,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一重传,其中,所述第一重传是分配给第二子帧的所述第一传输区中的所述CDE的,所述第二子帧发生在所述第一子帧之后的特定时间。
结合特定情境下,即遵从3GPP LTE的通信系统,的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描述。然而,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遵从其他标准的通信系统以及不遵从标准的通信系统。
图1示出了通信系统100。通信系统100包括eNB 105。eNB 105可以无线服务多个UE例如UE 110、UE 112、UE 114以及UE 116。通常,UE进行通信或者与UE通信必须通过eNB105。可以理解的是,通信系统可以使用多个eNB,所述多个eNB能够和多个UE进行通信,为了简单起见,只示出了一个eNB和多个UE。
一般情况下,存在三个层级的信令:
1)网络配置广播信令,也可以表征为极慢速信令;
2)无线链路控制(RLC),也可以表征为慢速信令。RLC信令可以以UE为单位;
3)动态调度信令,例如,在3GPP LTE中配置有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的信令。一般情况下,动态调度信令可以表征为快速信令。应注意的是,动态调度信令是极高开销信令,尤其对于小报文而言。
在遵从3GPP LTE的通信系统中,动态调度信令的典型内容可以包括:
—资源分配信息,例如时间信息(例如传输时间间隔(TTI)等)、频率信息(例如资源块(RB)、资源块组(RBG)等)以及编码信息(例如码分多址(CDMA)签名以及稀疏码多址接入(SCMA)码本等)等;
—链路自适应信息,例如调制级别、编码率以及传输功率级别等;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支持信令。
应注意的是,许多当前和未来的应用,例如实时应用、即时消息、机对机(M2M)流量以及状态更新消息等产生小报文。小报文增大了信令开销。在一个示例中,考虑以下情况:假设单个小区支持50个用户,每个用户在下行链路信道上占用1个资源块(RB)。然后,每个用户的信令开销等于每个用户总共4个控制信道单元(CCE)中下行链路许可的2个CCE以及上行链路许可的2个CCE。对于每个用户的控制信道,资源单元(RE)的数目可以表示为:
因此,该开销可以表示为:
在开销为86%的情况下,进行数据传输的空间极小。
图2示出了控制面205以及数据面210。控制面205示出了发向多种UE的信令,例如UE-1215、UE-2217以及UE-3219。数据面210示出了发向多种UE的数据传输,例如UE-1220、UE-2222以及UE-3224。控制面205中的信令指示数据面210中资源的分配。例如,控制面205中发向UE-1215的信令对应于数据面210的资源(UE-1220)。一旦使用了控制面205的资源,数据面210中的未使用资源仍然未使用。例如,数据面210中的未使用资源230可能是由于控制面205的限制产生的。该未使用资源(例如未使用资源230)可以用于其他形式的通信。
如上所述,若控制面205中的信令不需要利用该资源时,数据面210中的未使用资源可以用于通信。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若UE(或一般情况下,接收设备)中使用盲检可能会消除控制面信令。盲检可以允许所述UE检测通常在未使用动态调度信令情况下传输的信息,例如,资源分配信息、链路自适应以及HARQ信令。在一个示例中,接收设备,例如UE,可以通过盲检测试基于其接收的资源做出的多个假设来检测信息。若某个所测试的假设是正确的,则所述UE会获得可以理解的结果。若某个所测试的假设是不正确的,则所述UE会获得不可理解的结果。示例性假设包括可能的资源分配、链路自适应值以及HARQ传输等。
图3示出了无动态(或者快速率)控制信令通信的框架300。为了在无动态控制信令情况下进行通信,示出了若干慢信令机制。它们包括:
—传输模式配置,其通过广播信道使用信号发送给UE,以指示通信系统是否支持无动态控制信令通信;
—与所述通信系统进行的UE能力交换,以指示UE是否支持无动态控制信令通信;
—搜索空间以及接入码,其可以通过广播信道使用信号发送给UE并通过慢信令信道更新;最大的接入码集合的大小也可以通过慢信令信道更新并使用信号发送给所述UE;
—调制编码方案(MCS)设置,其可以通过广播信道使用信号发送给UE并通过慢信令信道更新。
框架300突出免调度信令传输(SSFTx)结构302。SSFTx结构302支持无动态控制信令调度接入305、无动态控制信令调度自适应(链路自适应)310以及无动态控制信令调度HARQ 315。无动态控制信令调度接入305可以包括:在无动态控制信令的情况下针对资源定义322以及资源分配324(统称为资源管理320)在多载波调制(MCM)中分享资源的码域多址,例如码分多址正交频分复用(CDMA-OFDM)、低密度签名OFDM(LDS-OFDM)以及SCMA-OFDM等。在UE(即接收设备)中,无动态控制信令调度接入305可以包括在没有激活码和/或不知道签名的情况下进行的盲码域接收330。无动态控制信令调度自适应310可以包括在无动态控制信令支持的长期链路自适应。无动态控制信令调度HARQ 315可以包括在无动态控制信令支持情况下的盲HARQ操作。以下是对SSFTx 302的各个部分的详细叙述。
图4示出了支持无动态控制信令通信的通信系统的多个帧400。图4突出帧N 405以及帧N+1407的帧结构。应注意的是,多个帧400可以包括其他帧,为了叙述的目的,仅示出了两个帧。也应注意的是,帧N 405的帧结构与帧N+1407的帧结构相同。因此,关于帧N 405的特定结构的叙述也适用于帧N+1407的特定结构,反之亦然。
如图4所示,帧N 405包括多个TTI,例如TTI 1410、TTI 2412以及TTI M 414。在一些TTI中,可能存在为调度免动态控制信令传输预留的一些资源(例如,时间资源、频率资源或时频资源)。每个TTI中的这种资源可以称为SSFTx区。例如,TTI 1410中存在SSFTx区1420,而在TTI 2412中存在另一个SSFTx区1422。应注意的是,(虽然图4中,每个所示TTI中都包含SSFTx区)可能不是每个TTI中都存在SSFTx区。也应注意的是,单个SSFTx区可能跨越多个TTI。例如,SSFTx区1(块420以及422)跨越TTI 1410以及TTI 2412。还应注意的是,除非具体由eNB在慢信令信道或极慢信令信道上发送消息对SSFTx区配置进行改变,针对连续帧的SSFTx区配置都是相同的。如图4所示,帧N 405以及帧N+1407具有相同的SSFTx区配置。额外应注意的是,SSFTx区配置可以定义在逻辑域中。逻辑域通过预定义的映射规则映射到实际物理资源。从逻辑域到物理域的映射可以随着帧的不同而变化。
在SSFTx区中,例如,帧N+1407的SSFTx区2430,资源可能与多个码域单元(CDE)相关联。例如,SSFTx区2430可能与10个CDE相关联,例如,CDE1、CDE2到CDE10。应注意的是,每个CDE可能都与SSFTx区的资源的子集相关联。在一个示例中,每个CDE可能都与SSFTx区的全部资源相关联。在另一个示例中,一些CDE可能与SSFTx区的全部资源相关联(即,所述CDE占据了SSFTx区的所有资源),而其他CDE可能与SSFTx区的部分资源相关联。在又一个示例中,CDE可能分别与SSFTx区的部分资源相关联。
每个CDE在码域中可能是相分离的,也就是,SSFTx区的各个CDE之间的互相关联性很低或为零。换句话说,CDE可能互相正交。在一个示例中,在各个CDE已经应用于信息之后,与第一CDE相对应的传输的信息在码域中和与第二CDE相对应的传输的信息是分离开的。CDE的示例可以包括CDMA序列、LDS签名以及SCMA码本等。
SSFTx区的配置可以由eNB在慢信令信道或极慢信令信道上,例如通过高层信令(例如,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提供给UE。eNB有时可以改变SSFTx区的配置,以满足流量需求、通信系统条件、UE负载、UE数目以及UE流量模式等的变化。通过SSFTx区的配置,UE知道每个SSFTx区的CDE数目、SSFTx区的数目以及SSFTx区的位置(即,与SSFTx区相关联的资源)等。应注意的是,慢信令信道或极慢信令信道的使用考虑了极低开销资源管理。
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将多个UE分配给每个SSFTx区。此外,可以将单个UE分配给多个SSFTx区。将UE分配给SSFTx区可能要考虑分配标准,例如UE优先级、UE类型、UE订阅级别、UE流量类型、UE流量优先级、UE流量模式以及UE服务历史等。
图5示出了用于突出将UE示例性分配给SSFTx区的帧500的详细视图。如图5所示,帧500包括至少M个TTI(例如,TTI 1505、TTI 2507以及TTI M 509)以及至少两个SSFTx区(即,展示在TTI 1505(块520)以及TTI 2507(块522)中的SSFTx区1以及展示在TTI M 509(块525)中的SSFTx区2)。SSFTx区1可包含9个分配的UE,包括UE1、UE2、UE3、UE4、UE5、UE6、UE9、UE10以及UE11,SSFTx区2可包含6个分配UE,包括UE1、UE2、UE5、UE6、UE7以及UE8。应注意的是,两个SSFTx区都分配有某些UE,包括UE1、UE2、UE5以及UE6,而UE3、UE4、UE9、UE10以及UE11仅分配给SSFTx区1,UE7和UE8仅分配给SSFTx区2。
应注意的是,虽然UE可以分配给一个或多个SSFTx区,所述UE可能分配有,也可能没有分配接收传输所必须的资源。在一个示例中,若所述eNB不向UE传输任何数据,或若所述eNB没接收到来自UE的传输请求,或若即使所述eNB向UE传输数据,所述eNB也没选择分配资源的UE等,则UE可能没有分配接收传输所需要的资源。
图6a示出了向UE分配资源的系统600的示意图。系统600可以代表支持无动态控制信令通信的通信系统的部分eNB。系统600可以包括调度器605。调度器605可以用于确定要向分配给SSFTx区的UE集合中的哪个UE传输数据。在一个示例中,对于SSFTx区2610,分配给SSFTx区2610的UE集合包括6个UE。但是,eNB只对10个UE中的4个UE进行了数据传输。
为了叙述的目的,考虑了eNB向UE1、UE5、UE6以及UE7传输数据的情况。然后,调度器605选择了向每个UE分配一个或多个CDE。应注意的是,每个UE可以分配有一个或多个CDE,但是一个CDE可以仅分配给一个UE。如图6a所示,UE1分配有CDE1和CDE2,UE5分配有CDE3和CDE10,而UE6分配有CDE5,UE7分配有CDE8。应注意的是,分配给UE的CDE的数目可能取决于将要传输给UE的数据量、可以分配的CDE的数目、分配CDE的UE的数目以及将要传输给UE的数据量等。
应注意的是,所述UE不知道UE对于CDE的分配,可以通过盲检确定是否传输了CDE,以及,若是传输了,确定其是否携带了所述UE的数据或者其他UE的数据。例如,UE可以使用盲LDS和/或SCMA签名检测器来确定在SSFTx区内的主动CDE列表。也应注意的是,向UE分配的CDE是可以代表一个物理CDE集合的逻辑CDE。将逻辑CDE映射到物理CDE的映射规则可以是BS和UE预先定义以及所知的。
图6b示出了逻辑CDE与物理CDE之间的关系。如图6b所示,将分配给UE 6的逻辑CDE655映射到物理CDE 660。如图6a所示,CDE 5分配给了UE 6。
图7a示出了当eNB在支持无动态控制信令通信的通信系统中对UE进行传输时,该eNB中所发生的操作700的流程图。操作700可以指当eNB通过无动态控制信令通信来对UE进行传输时,eNB例如eNB 105中所发生的操作。
操作700的开始点可以为,eNB确定要向eNB服务的哪些UE进行数据传输,即哪些UE有下行链路传输(框705)。一般情况下,若eNB将发送给UE的数据存储在存储器或缓存中,UE可能有下行链路传输。可选的,在eNB要进行下行链路传输时,若eNB想要将发送给UE的数据保存在存储器或缓存中,UE可能有下行链路传输。典型地,有下行链路传输的UE是eNB服务的UE的子集。
eNB可以调度有下行链路传输的UE的子集,从而产生调度的UE(框707)。调度可以包括根据调度标准,针对可用传输机会或传输间隔,选择部分或所有有下行链路传输(或者有可获得的下行链路传输)的UE,标准可以包括UE优先级、UE服务历史、数据优先级、可用资源以及要传输的数据量等。在一个示例中,考虑了eNB中共包含10个有下行链路传输的UE,但只对下行链路传输分配了总共5个资源的情况。eNB可能会采用多种调度算法,包括:目标比例公平、使数据吞吐量最大化以及使时延最小化的算法,以选择10个UE的子集作为所述5个资源的分配对象。关于实际调度技术的叙述不在本实施例的范围之内。
eNB可以将调度的UE分配给逻辑CDE(框709)。如上所述,调度UE可以包括选择UE作为资源(例如逻辑CDE)分配的对象。eNB可以根据eNB执行的调度,将传输区的一个或多个逻辑CDE分配给每个所述调度的UE。在一个示例中,若调度了选择的三个UE,并指定每个UE都要分配有一个逻辑CDE,则eNB可以给每个所述三个UE分配一个逻辑CDE。典型地,将逻辑CDE分配给UE可以是任意的。然而,可能一些逻辑CDE在码域中比其他CDE更为分散,这些逻辑CDE可以优先分配。
总体上,确定有下行链路传输的UE 705,调度有下行链路传输的UE 707,分配所述调度的UE 709可以称为针对无控制信令通信的资源分配(框711)。eNB可以将逻辑CDE映射到物理CDE(框713)。作为参考,逻辑CDE与物理CDE的示例性关系如图6b所示。一般情况下,将逻辑CDE映射到物理CDE是指网络资源与每个所述逻辑CDE相对应。
eNB可以广播所述传输(框715)。广播所述传输可以包括eNB将与所述逻辑CDE相关联的编码应用于下行链路传输、预编码、放大、调制以及过滤等的数据,并应用于数据以产生传输信号,然后将传输信号提供给发射天线以将传输信号无线发送给UE。总体上,对逻辑CDE进行映射713与广播传输715可以称作无动态控制信令的数据传输(框717)。
图7b示出了当UE在支持无动态控制信令通信的通信系统中从eNB接收传输时,该UE中所发生的操作750的流程图。操作750可以指当UE在无动态控制信令情况下从eNB接收传输时,在UE,例如UE 110到UE 116,处所发生的操作。
操作750的开始点可以为,UE在SSFTx区检测报文(框755)。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UE可以采用盲检在SSFTx区查找报文。一般情况下,盲检包括在SSFTx区将不同的假设和/或签名应用于RB以显示报文。在一个示例中,eNB可以采用与SSFTx区的CDE相关联的来自CDMA码本的扩频码、来自LDS码本的签名以及来自SCMA码本的编码等,在SSFTx区传输报文。一般情况下,CDE与SSFTx区的报文正交或者大体上正交。
图8a示出了能够在SSFTx区接收报文的第一示例盲检器800。盲检器800包括用于签名与数据检测的联合消息传递算法(JMPA)检测器805。签名解相关器810提供了签名(例如,来自CDMA码本的扩频码、来自LDS码本的签名,以及来自SCMA码本的编码等)软列表。签名池815包括来自CDMA码本的扩频码、来自LDS码本的签名,以及来自SCMA码本的编码等。JMPA检测器805通过签名软列表以及接收的信号,对传输的数据和主动签名(或者,一般情况下是CDE)进行联合检测。盲检器800的软输出可以作为更新签名(CDE)软列表的先验信息。
图8b示出了能够在SSFTx区接收报文的第二示例盲检器850。盲检器850可以减少盲检过程中的复杂性,因为在下行链路中,发射器知道主动签名的数目,且根据预设顺序使用它们。使用签名的顺序可以提供给UE(以及盲检器850)。知道使用的顺序可以简化并改进对主动签名(CDE)的搜索。另外,由于传输功率约束,对于签名之间没有功率偏移的情况,每个主动签名的功率可以根据主动签名的总数缩放。盲检器850具有硬检测的解相关器。签名解相关器860为消息传递算法(MPA)检测器855的MPA检测提供主动签名列表。假设签名解相关器860提供的硬列表是正确的,MPA检测器855可能会尝试通过主动签名检测数据。签名池865包括来自CDMA码本的扩频码、来自LDS码本的签名,以及来自SCMA码本的编码等。
向前参阅图7b,UE可以进行检查,以确定是否已经在SSFTx区内发现了报文(框757)。在一个示例中,盲检器的输出可以显示信号或是中断以指示已发现了报文。UE可以检查是否显示了该信号或中断。若盲检器没有发现报文,UE可以返回到框755继续在SSFTx区内搜索报文。
若盲检器发现了报文,UE可以解码报文(框758)。UE可以根据eNB指定的MCS级别解码报文。所述MCS级别可能已通过慢信令信道或极慢信令信道使用信号发送给所述UE。
若所述UE能够解码报文,所述UE可以进行另一检查以确定其是否是所述报文的预期接收器(框759)。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报文可以标记有预期接收者。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报文的一部分,例如其循环冗余校验(CRC),可以由预期接收者的身份信息(例如,预期接收者的标识符)掩藏。在另一个示例中,所述报文的一部分,例如报文头,可以包括预期接收者的身份信息。若UE不是所述报文的预期接收者,UE可以返回到框755继续在SSFTx区内搜索报文。应注意的是,确定报文是否是所述报文的预期接收器可以包括解码报文。
若UE是所述报文的预期接收者,所述UE可以处理所述报文及其内容(框761)。在示例中,所述报文的处理可以包括进行响应所述报文的内容的操作。在一个示例中,若所述报文包括控制信息,所述UE可以响应所述报文中包含的控制信息进行其配置的调整。在另一个示例中,若所述报文包括数据,所述UE可以将所述数据提供给应用,以利用所述数据并存储所述数据。应注意的是,若所述UE还未完成其对SSFTx区的检测,其可以返回框755以继续检测SSFTx区。
在一般情况下,通信链路例如LDS链路的质量可能取决于一些参数,包括:
—用户对的调制编码方案(MCS)级别;
—针对给定传输功率约束分配给每层的功率;
—用户对的数目。典型地,每个所述参数(或其组合)可以用于适应性地改变所述通信链路的质量。然而,一些参数可以在没有信令成本的情况下顺从盲链路自适应。
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可能以SSFTx区为单位固定MCS。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慢信令信道或极慢信令信道,例如通过高层信令,配置每个SSFTx区的MCS。分配给SSFTx区的UE,在不考虑其信道条件即信道质量的情况下,采用一样的MCS。eNB可以根据不同的MCS级别建立多个SSFTx区,所述UE可以根据它们的条件即信道质量分配给合适的SSFTx区。
图9a示出了,当eNB给SSFTx区配置固定的MCS级别时,该eNB中所发生的操作900的流程图。操作900可以指当eNB给SSFTx区配置固定的MCS级别时,eNB例如eNB 105中的操作。
操作900的开始点可以为,eNB配置MCS级别(框905)。应注意的是针对SSFTx区设置MCS级别可以有若干个不同方式。在一个示例中,SSFTx区中的所有UE的MCS级别可以设置为同一个级别。例如,eNB可以给每个SSFTx区配置不同MCS级别,然后根据UE的信道条件将UE分配给合适的SSFTx区。在另一个示例中,对于SSFTx区中的每个所述UE,MCS级别可以以个体为基础设置。应注意的是,在以个体为基础设置MCS级别的情况下,超过一个UE的MCS级别可以设置为同一个值。eNB可以在慢信令信道或极慢信令信道上,例如通过高层消息(例如RRC消息),传输控制信息以配置MCS级别。
图9b示出了,当UE根据固定MCS级别配置其解码器时,该UE中所发生的操作950的流程图。操作950可以指,当UE根据固定MCS级别配置其解码器时,UE例如UE 110到UE 116中的一个的操作。
操作950的开始点可以为,UE接收关于向UE进行的传输的MCS级别的控制信令(框955)。控制信令可以通过服务UE的eNB发送给UE。可以在慢信令信道或极慢信令信道上接收控制信令。控制信令可以指示向UE进行的传输的调制方案和/或编码率。应注意的是,若UE从多个传输源接收传输,不同的传输可以具有不同的MCS级别。所述UE可以配置其接收器以检测和/或解码具有特定MCS级别的传输(框960)。
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若向单个SSFTx区的所有UE进行的传输的MCS级别是固定的,MCS级别的控制信令可能大幅度减少,因为UE可能能够根据SSFTx区的身份信息,例如SSFTx区数目,推测MCS级别。可能仅在例如当MCS级别变化时的情况下需要控制信令。
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与在SSFTx区中运行的单个UE进行的通信中使用的调制级别可能固定,然而,传输的编码率可自适应地变化,例如,以满足UE的信道条件。在通过慢信令信道或极慢信令信道,例如通过高层信令,配置之后调制级别可能是固定的。编码率可以根据UE上报的UE的信道条件改变,例如缓慢地改变。信道条件可以以长期信道状态信息的形式,例如,UE上报的或eNB通过信道互易性测量的下行链路几何结构。适应性编码率增加了eNB在慢信令支持下应用长期链路自适应的灵活性。
该UE可以进行盲检以确定传输的编码率。为了进一步简化盲检,可以从可能的编码率集合中选择传输的编码率,这样会减小盲检的搜索空间。所述可能的编码率集合可以由eNB、通信系统的运营商、技术标准等预定义并提供给UE。所述可能的编码率集合可以在UE初始附着于通信系统提供给UE或提供在由eNB传输或广播的消息中。
信道条件可能有长期性,使得通过慢信令信道或极慢信令信道来同步eNB和UE上的信道条件。UE可以测量其信道条件,并将它上报给eNB,或者eNB可通过信道互易性以及UE进行的上行链路传输来测量UE的信道条件。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eNB可以定义一个将信道条件映射到编码率的规则。可以将该规则提供给UE,使得UE也能够根据信道条件确定编码率。由于eNB和UE都知道该规则,可以不用将编码率通过信号发送给UE。相反,通过与eNB使用一样的规则,UE可以根据(提供给eNB的或是从eNB接收的)信道条件确定编码率。根据一个可选的示例性实施例,由于编码率根据信道条件进行缓慢的变化,可以将编码率通过慢信令信道或极慢信令信道发送给UE。
图10a示出了,当eNB调整向在SSFTx区中运行的UE进行的传输的编码率时,该eNB中所发生的操作1000的流程图。操作1000可以指,当eNB调整向在SSFTx区中运行的UE进行的传输的编码率时,eNB例如eNB105中的操作。
操作1000的开始点可以为,eNB配置MCS级别(框1005)。eNB可以在慢信令信道或极慢信令信道上,例如通过高层消息(例如RRC消息),传输控制信息以配置SSFTx区的或是SSFTx区中UE的MCS级别。eNB可从UE接收长期CSI(框1007)。例如,UE可以给eNB提供长期CSI(例如,eNB与UE之间的信道的信道几何结构)。UE提供的长期CSI可以通过慢信令信道或极慢信令通道提供。可选地,eNB可以通过UE进行的传输来测量eNB与UE之间的信道,以将测量结果作为长期CSI,而非从UE接收长期CSI。eNB可以对UE进行的传输进行多个测量,并使用这些测量。应注意的是,若eNB在进行长期CSI测量,eNB可以将长期CSI使用信号通过慢信令信道或极慢信令信道发送给UE。可选地,UE其自身可进行长期CSI测量,无需eNB通过信号发送长期CSI。
eNB可以根据长期CSI调整向UE进行的传输的编码率(框1009)。例如,若长期CSI指示信道质量很高,eNB可提高编码率以增大其可以向UE传输的数据量,若信道质量很低,eNB可以降低编码率以提高UE能够解码其接收的传输的可能性。可以将映射规则用于基于长期CSI设置编码率。映射规则可以由eNB、技术标准以及通信系统的运营商等指定。应注意的是,映射规则也可以提供给UE,因此,UE也可以知道在eNB上报长期CSI后eNB将会使用的编码率。
图10b示出了,当UE接收通过根据该UE的信道条件设置的适应性编码率进行的传输时,该UE中所发生的操作1050的流程图。操作1050可以指,当UE接收通过根据该UE的信道条件设置的适应性编码率进行的传输时,UE例如UE 110到UE 116中的一个中所发生的操作。
操作1050的开始点可以为,UE接收关于向UE进行的传输的MCS级别的控制信令(框1055)。控制信令可以通过服务UE的eNB发送给UE。可以在慢信令信道或极慢信令信道上接收控制信令。控制信令可以指示向UE进行的传输或UE进行的传输的调制方案和/或编码率。所述UE可以配置其接收器以检测和/或解码具有特定MCS级别的传输(框1057)。
UE可以测量eNB与UE之间的通信信道的CSI(框1059)。可以通过eNB传输的特殊序列测量CSI,例如导频序列、参考序列等。UE可以通过测量的CSI产生信道的长期CSI,例如信道几何结构。UE可以向eNB上报长期CSI(框1061)。由于UE要上报长期CSI,UE不需要频繁上报,因此慢信令信道或极慢信令信道足够使用。
UE可以采用盲检来检测传输(框1063)。盲检可以使用根据UE上报的长期CSI确定的编码率。由于UE知道用于eNB设置对UE进行的传输的编码率的映射规则,UE能够确定传输中所用的编码率。应注意的是,由于eNB可能会也可能不会接收长期CSI报告,或其可能会也可能不会根据长期CSI调整编码率,根据长期CSI确定的编码率可以作为若干可能的传输编码率中的一个。
在eNB测量UE和eNB之间的信道的CSI和/或长期CSI的场景中,UE可能不一定需要上报长期CSI(例如,框1061)。然而,UE可能仍会利用其所测量的长期CSI,以获得eNB对UE进行的传输的可能的编码率。
如前所述,LDS的性能可能取决于叠加用户(即,UE)的数目。在LDS中,信噪比(SNR)定义为UE上总接收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之比。因此,复用UE的数目越小,给定接收SNR的预期性能越好。所以,UE对的数目可以作为一个灵活的工具用于eNB在无需信令支持的情况下控制链路自适应。只要UE能够盲检主动签名的数目,通信系统是可运行的,同时,自适应链路质量控制是可能的。
一般情况下,UE对的数目是由调度器在eNB中确定的。同时,传输功率谱均等地分配给UE对。因此,主动签名中几乎没有或没有功率偏移。因此,当UE对的数目随着调度减少时,益处会在链路质量中体现。这些益处包括每个UE增长的传输功率,叠加签名的数目的减少会改善MPA检测的性能。若eNB可获得关于UE的长期CSI指标,调度器能依据UE的CSI确定UE对的数目。
可能的是,在给定调度间隔中,UE对的数目(也即,CDE对的数目)可以由调度器确定以控制链路质量。通常情况下,链路质量可根据CDE对的数目改变。CDE对的数目可以以多种方式影响链路质量,包括:
—每个UE分配的传输功率会随着CDE对(UE对)的数目变化。例如,若总传输功率在N个CDE对中均等分配,则每个CDE接收了1/N的总传输功率;
—若CDE对的数目随着CDE交叉干扰的级别的降低而减少,则检测的性能可能会提高。
在一个示例中,传输功率可以均等地分配给CDE对。若CDE之间有功率偏移,UE可以使用盲机制来确定功率偏移模式以达到盲检的目的。应注意的是,SSFTx区内的总传输功率可以根据技术标准以及通信系统的运营商等设置并提供给UE。也应注意的是,SSFTx区的导频可以根据数据的总传输功率谱(例如,数据音)缩放。缩放导频不需要将总传输功率通过信号发送给UE。
图11a示出了,当eNB调整向在SSFTx区中运行的UE进行的传输的传输功率级别时,该eNB中所发生的操作1100的流程图。操作1100可以指,当eNB调整向在SSFTx区中运行的UE进行的传输的传输功率级别时,eNB例如eNB 105中的操作。
操作1100的开始点可以为,eNB配置MCS级别(框1105)。eNB可以在慢信令信道或极慢信令信道上,例如通过高层消息(例如RRC消息),传输控制信息以配置SSFTx区的或是SSFTx区中UE的MCS级别。eNB可以调度UE(框1107)。如前所述,eNB知道针对LDS操作调度的UE,包括UE对的数目。eNB可以根据调度的UE数调整所有调度的UE的传输功率级别(框1109)。在一个示例中,若存在N个UE对,则eNB可以调整向每个UE进行的传输的传输功率级别,以使其等于总传输功率级别*l/N。eNB可以向调度的UE进行传输(框1111)。
图11b示出了,当UE接收传输时,其中,eNB可适应该传输的传输功率级别,该UE中所发生的操作1150的流程图。操作1150可以指,当UE接收传输时,其中,eNB可适应该传输的传输功率级别,UE例如UE 110到UE 116中的一个的操作。
操作1150的开始点可以为,UE接收关于向UE进行的传输的MCS级别的控制信令(框1155)。控制信令可以通过服务UE的eNB发送给UE。可以在慢信令信道或极慢信令信道上接收控制信令。控制信令可以指示向UE进行的传输的调制方案和/或编码率。所述UE可以配置其接收器以检测和/或解码具有特定MCS级别的传输(框1157)。
UE可以采用盲检来检测传输(框1159)。盲检可以利用eNB通过信号发送的MCS配置以及其他参数来检测传输。若UE检测到传输且其是传输的预期接收者,则UE可以处理报文的内容(框1161)。
图11c示出了,当eNB调整UE(CDE)对的数目以满足目标链路质量时,该eNB中所发生的操作1175的流程图。操作1175可以指,当eNB调整UE(CDE)对的数目以满足SSFTx区中目标链路质量时,eNB例如eNB 105中的操作。
操作1175的开始点可以为,eNB配置MCS级别(框1180)。eNB可以在慢信令信道或极慢信令信道上,例如通过高层消息(例如RRC消息),传输控制信息以配置SSFTx区的或是SSFTx区中UE的MCS级别。eNB可以调度UE(CDE)以满足目标链路质量(框1182)。应注意的是,在该场景中,调度UE也包括向UE分配CDE。如前所述,调度的UE(CDE)数目或类似地,叠加签名可能会影响链路质量。例如,由于调度的UE数目较大一般意味着传输功率级别较低,调度的UE的数目会影响向调度的UE进行的传输所分配的传输功率级别。再例如,由于调度的UE数目较大一般意味着交叉干扰较大,调度的UE的数目也会影响检测性能。因此,要满足目标链路质量,例如,即使存在可用的额外的资源,eNB也可以调度一定数目的UE。eNB可以根据调度的UE数目调整向调度的UE进行的传输的传输功率级别(框1184)。在一个示例中,eNB调度了8个UE,则传输功率级别可以是eNB调度一个UE时的传输功率级别的1/8。eNB可以向调度的UE进行传输(框1186)。
HARQ是用于通信系统中纠错检错的技术。典型地,接收器尝试解码接收的传输,若接收器能成功解码接收的传输,接收器将肯定应答(ACK)发送给传输的发送方。若接收器不能成功解码接收的传输,接收器将否定应答(NACK)发送给传输的发送方。若在发送方上接收了ACK,则发送方认为传输发送成功。然而,若发送方在特定时间接收了NACK,或者ACK和NACK都没接收到,则发送方重新发送传输。发送方可以继续重新发送传输直到接收到ACK或者直到最大限度次数的重新发送了传输。典型HARQ技术也包含控制信令,其可能对性能有负面影响。
所需要的是不需要动态控制信令的盲HARQ技术。该盲HARQ技术的特征如下:
—不需要动态控制信令。
—同步操作;
—采用Chase合并以协助提高解码性能;
—与报文相关联的传输和重传输映射到同一逻辑CDE;
—每个传输块(TB)映射到一个前向纠错编码(FEC)与一个逻辑CDE;
—UE不知道其是否已经被调度了,若检测的传输是第一传输或重传(换句话说,UE不知道HARQ处理开始的时间);
—UE不知道它们分配得的逻辑CDE;
—UE不传输NACK;
—FEC CRC由UE特定标识符掩藏或传输的MAC头包括UE特定标识符;
—HARQ技术是完全没有目的的。
如前所述,在初始传输中,eNB可以将逻辑CDE分配给UE,根据预定义规则将逻辑CDE映射到物理CDE集合,并发送初始传输。UE并不知道其是否已经被调度。FEC块的CRC可以由UE特定标识符掩藏,或MAC头可以包含UE特定标识符,以允许UE确定传输的预期接收者。UE如前述运行以检测传输,确定其是否是传输的预期接收者,并解码传输。换句话说,所述即为初始传输时eNB与UE中所发生的操作。
图12示出了突出HARQ操作的时序图1200。实际中,初始传输可能会失败。因此,可能需要HARQ重传。为了叙述的目的,考虑了L是最大HARQ传输数(应注意的是L中包括了初始传输),是重传输间隔,以及i是整数值的情况。在时间N(如箭头1205所示)时,进行了初始传输。假设UE不能成功解码初始传输。
UE可以发起HARQ接收操作以恢复初始传输。由于UE不知道初始传输实际上是否是第一传输,还是与单个传输相关联的L个传输中的一个,UE可能需要进行多次解码尝试。UE可以访问缓存数据的L-1个实例,其中,该缓存数据对应于和初始传输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逻辑CDE,每个所述L-1个实例发生在整数倍的重传间隔(Δ)上。如图12所示,第一重传可能发生在时间N-Δ(如箭头1210所示),第i次重传可能发生在时间N-iΔ(如箭头1215所示),第X次重传可能发生在时间N-XΔ(如箭头1220所示)。
一般情况下,第i次解码尝试发生在时间N-iΔ(如箭头1215所示)。在第i次解码尝试中,UE将来自初始传输(箭头1205)的FEC块的对数似然比(LLR)以及最后的i-1次传输合并成合并数据块,并尝试解码合并数据块。例如,在第i次解码尝试中,UE将(时间N-iΔ、N-(i-1)Δ、N-Δ以及N上的)i个实例对应的缓存数据的LLR合并,以产生合并数据块并尝试解码合并数据块。若解码不成功,UE会通过将(时间N-(i+1)Δ上的)i+1个实例对应的缓存数据与来自第i次解码尝试的合并数据块合并以进行第(i+1)次解码尝试,并尝试解码合并的数据块。应注意的是,在上述例子中,i和i+1都小于L。
为了叙述的目的,考虑了在第X次解码尝试(如箭头1220所示)时,UE成功解码传输的情况。解码停止,UE将ACK发送给发送方(如箭头1225所示)。之后发送方可能认为传输成功并停止传输。
为了叙述的目的,考虑了UE所做的解码尝试都没有成功的情况。之后,在L次解码尝试(如箭头1230所示)之后,因为UE总共已经尝试了L次解码尝试,它仍然不能成功解码传输,则UE认为传输已经失败。针对初始传输的HARQ接收操作之后可能会停止。值得注意的是,使整个处理不会成功的两个原因是:i)HARQ接收操作不在正确的时间段,即,在N-)L-1)Δ到N的间隔中的时间实例的至少一个报文不属于UE,或ii)N-(L-1)Δ到N的时间间隔中的所有报文不属于预期UE的整个HARQ处理,但由于信道条件较差UE不能解码传输的数据。应注意的是,UE不能识别HARQ接收操作不成功的原因。
应注意的是,每个UE的最大HARQ处理数可以表示为Δ/传输间隔。例如,若根据特定的SSFTx配置,UE具有2个TTI中的传输间隔(允许调度),HARQ间隔(Δ)是8,每个UE的HARQ处理总数等于8/2=4。
图13a示出了,当eNB通过盲HARQ处理向UE进行传输时,该eNB中所发生的操作1300的流程图。操作1300可以指,当eNB通过盲HARQ处理向UE进行传输时,eNB例如eNB 105中所发生的操作。
操作1300的开始点可以为,eNB将报文传输给UE(框1305)。所述报文可以是对UE进行的初始传输。eNB可以进行检查,以确定其是否已经接收了来自UE的ACK(框1307)。若eNB已接收了来自UE的ACK,eNB可以认为报文的传输已经成功。
若eNB还没接收到ACK,eNB可以进行检查,以确定ACK定时器是否已经到期(即,允许eNB等待ACK的最大时间)(框1309)。若ACK定时器并未到期,eNB可以返回框1307等待ACK。若ACK定时器已经到期,则eNB可以进行检查以确定其是否已经进行了最大数目的报文传输(框1311)。若eNB未进行最大数目的报文传输,eNB可以将报文重传给UE(框1313),并返回框1307等待ACK。若eNB已经进行了最大数目的报文传输,eNB可以认为报文的传输已经失败。eNB可以在之后尝试再次传输报文,或者其可能不会尝试传输报文。
图13b示出了,当UE接收传输并解码该传输时,该UE中所发生的操作1350的流程图。操作1350可以指,当UE在从eNB接收传输并解码该传输时,UE例如UE 110到UE 116中的一个中所发生的操作。
操作1350的开始点可以为,UE在SSFTx区检测报文(框1355)。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UE可以采用盲检在SSFTx区查找报文。UE可以进行检查,以确定其在SSFTx区中是否检测到了报文(框1357)。若UE未检测到报文,UE可以返回框1355继续检测报文。若UE已经检测到了报文,UE可以进行检查,以确定其是否能解码报文(框1359)。
若所述UE能够解码报文,所述UE可以进行检查,以确定其是否是所述报文的预期接收器(接收者)(框1361)。在预定义的协议的一个示例中,若发送方通过预期UE的ID掩藏了CRC,则当UE成功检查CRC时,UE推断出其是解码的报文的预期接收者。可选地,若CRC未被掩藏,但是报文头包含UE身份信息,UE会在成功的CRC检查后在报文头中检查UE身份信息,例如其标识符。若其身份信息在该报文头中,则UE是该报文的预期接收者。若UE是该报文的预期接收者,则UE可以将ACK发送给接收方(框1363)并处理报文的内容(框1365)。若UE不是所述报文的预期接收者,则UE可以返回到框1355继续在SSFTx区中进行盲检。
若UE不能解码报文(框1359),UE可以应用HARQ接收处理以尝试恢复报文(框1367)。UE可以将前述盲HARQ处理技术应用于报文恢复。以下是示例性盲HARQ接收处理技术的详细描述。UE可以进行检查,以确定在应用盲HARQ接收处理技术之后其是否能解码该报文(框1369)。若UE不能解码该报文,UE可以返回到框1355继续在SSFTx区中进行盲检。若所述UE能够解码该报文,所述UE可以转到块1361确定其是否是所述报文的预期接收器。
图13c示出了,当UE应用盲HARQ接收处理技术来恢复报文传输时该UE中所发生的操作1375的流程图。操作1375可以指,当UE通过盲HARQ接收处理技术来恢复报文传输时,UE例如UE 110到UE 116中的一个中所发生的操作。
操作1375的开始点可以为,UE初始化变量,例如,解码尝试数i(框1380)。在一个示例中,i可以初始化为0。针对第i次解码尝试,UE可以通过LLR将i个实例对应的缓存数据合并以产生合并数据块(框1382)。例如,若i等于3,UE可以将所假设的初始传输对应的缓存数据、初始传输前一个传输间隔的第一传输对应的缓存数据以及第一传输的传输间隔前一个传输间隔的第二传输对应的缓存数据合并成合并数据块。
UE可以进行检查,以确定其是否能解码合并数据块(框1384)。若UE能解码合并数据块,则认为传输会成功,且操作1375会终止。若UE不能解码合并数据块,UE可以更新i(框1386)。例如,若i起初设置为0,则更新i可能导致i的增长。UE可以进行检查,以确定其是否已经进行了所允许的最大数目的解码尝试,即是否有i>L(框1388)。如前所述,在认为传输失败之前eNB可以进行最大为L次的报文传输(包括重传)。因此,UE预期可以进行L次解码尝试。若UE已经进行了L次解码尝试,进行了最大解码次数则传输失败(框1390)。然而,若UE已经进行的解码尝试少于L次,则UE可以继续进行解码尝试。
UE可以进行检查以确定在第i个传输间隔是否有ACK(框1392)。在UE检查缓存数据时,其检查的是之前接收或传输的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可能UE已经成功解码了前一个传输,并传输了在第i个传输间隔的前一个传输对应的ACK。若在第i个传输间隔有ACK,UE可以确定HARQ处理完成且UE未能解码初始传输(框1394),操作1375可能会终止。若在第i个传输间隔没有ACK,UE可以返回框1382,将第i个传输间隔对应的缓存数据与之前的合并数据块合并以继续尝试解码初始传输。
图14a示出了第一通信设备1400。通信设备1400可以是通信控制器,例如基站、接入点、NodeB以及eNB等的具体实现。通信设备1400可以用于实现一个所述本发明实施例。如图14a所示,发射器1405用于传输报文、CSI以及控制信号等。通信设备1400也包括接收器1410,用于接收报文以及CSI等。
资源定义单元1420用于指定SSFTx区、SSFTx区参数以及分配给SSFTx区的UE等。资源分配单元1422用于将CDE(逻辑CDE以及物理CDE)分配给要进行传输和/或包含数据的UE。链路自适应单元1424用于调整通信信道,例如其编码率、传输功率级别以及调制技术等。链路自适应单元1424可以调整通信信道以满足通信设备1400所服务的UE的变化情况。错误控制单元1426用于控制传输和重传,以确保所传输报文的传送。存储器1430用于存储报文、SSFTx区信息、UE分配信息、CDE分配信息、CDE映射信息、链路自适应规则、CSI以及映射规则等。
通信设备1400的单元可以作为特定硬件逻辑块实现。可选地,通信设备1400的单元可以作为在处理器、控制器、专用集成电路等中运行的软件实现。可选地,通信设备1400的单元可以作为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实现。
例如,接收器1410和发射器1405也可以作为特定硬件块实现,而资源定义单元1420、资源分配单元1422、链路自适应单元1424以及错误控制单元1426可以是在微处理器(例如处理器1415),或自定义电路,或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中的自定义编辑逻辑阵列中运行的软件模块。资源定义单元1420、资源分配单元1422、链路自适应单元1424以及错误控制单元1426可以是存储器1430中存储的模块。
图14b示出了资源分配单元1440的详细视图。资源分配单元1440可以包括UE确定单元1442,用于从通信设备1400服务的UE中选择UE以接收在特定传输间隔内的传输。调度器1444可以调度UE确定单元1442确定的所选UE。例如,调度器1444可以确定分配给每个所选UE的CDE数目。CDE分配单元1446可以根据调度器1444提供的调度信息将逻辑CDE分配给所选UE。映射单元1448用于将分配给所选UE的逻辑CDE映射到物理CDE。
图14c示出了链路自适应单元1450的详细视图。链路自适应单元1450可包括MCS配置单元1452,用于为向UE进行的传输选择MCS级别。MCS配置单元1452可以根据包括UE能力、网络能力、网络状态、以及流量特征等的标准选择MCS级别。CSI处理单元1454可以处理从UE接收的CSI,例如长期CSI,或是处理通信设备1400所做的CSI测量,以确定所允许对MCS做出的调整。编码率调整单元1456可以根据CSI调整向UE进行的传输的编码率。编码率调整单元1456可以通过使用用于指定给定CSI的编码率的映射规则来调整编码率。传输功率调整单元1458可以根据所选UE的数目在SSFTx区内调整所选UE的传输功率级别,并调整通信设备1400在SSFTx区内进行传输的总传输功率。
图14d示出了错误控制单元1460。错误控制单元1460可包括应答处理单元1462,用于处理从UE接收的ACK和/或NACK。应答处理单元1462可以根据接收的ACK、NACK或者无应答情况来控制报文的传输以及重传。为了传输和/或重传的目的,传输控制单元1464可以控制报文的缓存,并可以针对传输和/或重传来保持传输尝试的数目,并控制CDE映射等。
图15a示出了第二通信设备1500。通信设备1500可以是通信设备,例如UE、手机、移动台、签约用户、终端以及用户等的具体实现。通信设备1500可以用于实现一个所述本发明实施例。如图15a所示,发射器1505用于传输报文以及CSI等。通信设备1500也包括接收器1510,用于接收报文以及控制信号等。
接收单元1520用于进行盲检,以检测SSFTx区内传输的报文。接收单元1520用于:确定检测到的报文是否是发给通信设备1500的,以及解码检测的的报文。链路自适应单元1522用于调整接收单元1520的配置以满足对传输设备1500进行传输时所用的MCS的变化。例如,链路自适应单元1522可以根据通信信道的CSI调整编码率。错误控制单元1524用于根据成功或不成功的解码尝试生成ACK。错误控制单元1524用于合并来自一个报文的多次传输的数据,以可能提高成功解码报文的可能性。存储器1530用于存储报文、SSFTx区信息,链路自适应规则、CSI、映射规则、数据以及合并数据等。
通信设备1500的单元可以作为特定硬件逻辑块实现。可选地,通信设备1500的单元可以作为在处理器、控制器、专用集成电路等中运行的软件实现。可选地,通信设备1500的单元可以作为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实现。
例如,接收器1510和发射器1505也可以作为特定硬件块实现,而接收单元1520、链路自适应单元1522以及错误控制单元1524可以是在微处理器(例如处理器1515),或自定义电路,或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中的自定义编辑逻辑阵列中运行的软件模块。接收单元1520、链路自适应单元1522以及错误控制单元1524可是存储在存储器1530中的模块。
图15b示出了接收单元1530的详细视图。接收单元1530可以包括盲检单元1532,用于根据多种签名使用盲检在SSFTx区内检测报文。盲检单元1532的示例包括如图8a和8b所示的盲检器。报文处理单元1534可以处理其中所包含的报文与数据。
图15c示出了链路自适应单元1540的详细视图。链路自适应单元1540可以包括MCS配置单元1542,用于根据特定MCS级别建立通信设备1500的接收器。CSI处理单元1544可以处理通信设备1500测量的CSI或从服务通信设备1500的eNB接收的CSI,以确定长期CSI,例如信道几何结构。编码率调整单元1546可以根据长期CSI调整通信设备1500的接收器使用的编码率。例如,编码率调整单元1546可以通过映射规则根据长期CSI确定编码率。
图15d示出了错误控制单元1550的详细视图。错误控制单元1550可以包括应答生成单元1552,用于根据成功或不成功的解码尝试生成ACK或NACK。LLR合并单元1554可以将来自报文的数据和之前的报文传输合并,以产生合并数据。通信设备1500可以尝试解码合并数据。
虽然已详细地描述了本发明及其优点,但是应理解,可以在不脱离如所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本发明做出各种改变、替代和更改。

Claims (45)

1.一种运行通信控制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通信控制器确定在监控的传输区内有下行链路传输的用户设备(UE),将所述传输区中的多个码域单元(CDE)分配给所确定的多个用户设备(UE)中的每个UE,一个CDE仅分配给一个UE,其中,所述通信控制器服务所述多个UE,所述多个UE在所述传输区中运行,且能进行传输;
所述通信控制器,在不使用动态控制信令的情况下,向所述UE传输位于所述一个或多个CDE中的下行链路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所述下行链路信息包括:
将所述一个或多个CDE映射到与所述传输区相关联的多个网络资源;
向所述UE广播所述多个网络资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CDE占用了与所述传输区相关联的所有的所述多个网络资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DE在码域中是分离开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扩频码与码本、签名与码本中的一个将所述CDE分离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度每个UE,其中,所述每个UE在所述传输区中运行,且能在包括所述传输区的传输间隔中进行传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信号向每个UE发送调制编码方案(MCS),其中,所述每个UE在所述传输区中运行,且能进行传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从第一UE接收信道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调整发送给所述第一UE的第一传输的编码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长期信道状态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期信道状态信息包括所述通信控制器和所述第一UE之间的通信信道的信道几何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整向每个UE进行的传输的传输功率,其中,所述每个UE在所述传输区中运行,且能进行传输。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目标链路质量分配所述一个或多个CDE。
13.一种运行用户设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在与传输区相关联的多个网络资源中盲检第一传输,其中,所述第一传输与同样位于所述多个网络资源中的第二传输在码域中是分离开的,所述第一传输和所述第二传输通过已知码本中的编码分离;
所述用户设备尝试解码所述第一传输;
若所述用户设备能够解码所述第一传输,所述用户设备确定所述第一传输是否是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
若所述第一传输不是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针对所述已知码本的剩余部分,所述用户设备重复所述盲检,所述尝试解码,和所述确定操作。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包括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标识符是否掩藏了部分所述第一传输。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包括确定部分所述传输是否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标识符。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高层消息中的调制编码方案;
根据所接收的调制编码方案调整盲检。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得服务所述用户设备的通信控制器和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
向所述通信控制器传输所述信道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调整用于盲检的编码率。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向通信控制器传输信道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调整用于盲检的编码率。
19.一种通信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用于确定在监控的传输区内有下行链路传输的用户设备(UE),将所述传输区中的多个码域单元(CDE)分配给多个用户设备(UE)中的每个UE,一个CDE仅分配给一个UE,其中,所述通信控制器服务所述多个UE,所述多个UE在所述传输区中运行,且能进行传输;
在操作上耦合至所述处理器的发射器,其中,所述发射器用于:在不使用动态控制信令的情况下,向所述UE传输位于所述一个或多个CDE中的下行链路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通信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器用于:将所述一个或多个CDE映射到与所述传输区相关联的多个网络资源;向所述UE广播所述多个网络资源。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通信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调度每个UE,其中,所述每个UE在所述传输区中运行,且能在包括所述传输区的传输间隔中进行传输。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通信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器用于:通过信号向每个UE发送调制编码方案(MCS),其中,所述每个UE在所述传输区中运行,且能进行传输。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通信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操作上耦合至所述处理器的接收器,其中,所述接收器用于从第一UE接收信道状态信息,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调整与所述第一UE相关联的第一传输的编码率。
24.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通信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调整向每个UE进行的传输的传输功率,其中,所述每个UE在所述传输区中运行,且能进行传输。
25.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用于在与传输区相关联的多个网络资源中盲检第一传输,其中,所述第一传输与同样位于所述多个网络资源中的第二传输在码域中是分离开的,所述第一传输和所述第二传输通过已知码本中的编码分离;尝试解码所述第一传输;若所述用户设备能够解码所述第一传输,确定所述第一传输是否是发送所述用户设备的;若所述第一传输不是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针对所述已知码本的剩余部分重复所述盲检,所述尝试解码,和所述确定操作。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确定所述用户设备的标识符是否掩藏了部分所述第一传输。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确定部分所述传输是否包括所述用户设备的标识符。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操作上耦合至所述处理器的接收器,其中,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高层消息中的调制编码方案;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接收的调制编码方案调整盲检。
29.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获得服务所述用户设备的通信控制器和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根据所述信道状态信息调整用于盲检的编码率;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在操作上耦合至所述处理器的发射器,其中,所述发射器用于向所述通信控制器传输所述信道状态信息。
30.一种运行通信控制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通信控制器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传输,其中,所述第一传输是分配给第一子帧的第一传输区中的码域单元(CDE)的;所述第一传输是所述通信控制器利用向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CDE传输下行链路信息的传输,一个CDE仅分配给一个用户设备;
为响应确定在第一特定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第一传输对应的第一肯定应答,所述通信控制器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一重传,其中,所述第一重传是分配给第二子帧的所述第一传输区中的所述CDE的,所述第二子帧发生在所述第一子帧之后的第二特定时间。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为响应确定在第一特定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第一重传对应的第二肯定应答,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二重传,其中,所述第二重传是分配给第三子帧的所述第一传输区中的所述CDE的,所述第三子帧发生在所述第二子帧之后的第二特定时间。
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送所述第一传输包括:
将所述第一传输分配给所述第一传输区中的所述CDE;
将所述CDE映射到与所述第一传输区相关联的所述第一子帧的第一多个网络资源;
向所述用户设备广播所述第一多个网络资源。
33.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送所述第一重传包括:
将所述第一重传分配给所述第一传输区中的所述CDE;
将所述CDE映射到与所述第一传输区相关联的所述第二子帧的第二多个网络资源;
向所述用户设备广播所述第二多个网络资源。
34.一种运行用户设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确定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一传输不可解码,其中,所述第一传输与传输区的码域单元(CDE)相关联,且其是在第一子帧中接收的;所述第一传输是通信控制器利用向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CDE传输下行链路信息的传输,一个CDE仅分配给一个用户设备;
所述用户设备尝试从最大数目的子帧中,通过合并与所述传输区的所述CDE相关联的缓存数据恢复所述第一传输;
若所述用户设备能够恢复所述第一传输,所述用户设备向所述第一传输的传输源传输应答。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尝试恢复所述第一传输包括:
将与所述第一传输相关联的第一数据和与第一缓存传输相关联的第一缓存数据合并,以产生第一合并数据;
尝试解码所述第一合并数据。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数似然比合并用于合并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一缓存数据。
37.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合并数据和与第二缓存传输相关联的第二缓存数据合并,以产生第二合并数据;
尝试解码所述第二合并数据。
38.一种通信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射器,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传输,其中,所述第一传输是利用向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CDE传输下行链路信息的传输,一个CDE仅分配给一个用户设备;所述第一传输是分配给第一子帧的第一传输区中的码域单元(CDE)的;为响应确定在第一特定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第一传输对应的第一肯定应答,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一重传,其中,所述第一重传是分配给第二子帧的所述第一传输区中的所述CDE的,所述第二子帧发生在所述第一子帧之后的第二特定时间。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通信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器用于:为响应确定在第一特定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第一重传对应的第二肯定应答,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二重传,其中,所述第二重传是分配给第三子帧的所述第一传输区中的所述CDE的,所述第三子帧发生在所述第二子帧之后的第二特定时间。
40.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通信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操作上耦合至所述发射器的处理器,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将所述第一传输分配给所述第一传输区的所述CDE,将所述CDE映射到与所述第一传输区相关联的所述第一子帧的第一多个网络资源;所述发射器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广播所述第一多个网络资源。
41.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通信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操作上耦合至所述发射器的处理器,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将所述第一重传分配给所述第一传输区的所述CDE,将所述CDE映射到与所述第一传输区相关联的所述第二子帧的第二多个网络资源;所述发射器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广播所述第二多个网络资源。
42.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用于:确定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一传输不可解码,所述第一传输是通信控制器利用向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CDE传输下行链路信息的传输,一个CDE仅分配给一个用户设备,其中,所述第一传输与传输区的码域单元(CDE)相关联,且其是在第一子帧中接收的;尝试从最大数目的子帧中,通过合并与所述传输区的所述CDE相关联的缓存数据恢复所述第一传输;
在操作上耦合至所述处理器的发射器,其中,所述发射器用于:若所述用户设备能够恢复所述第一传输,向所述第一传输的传输源传输应答。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将与所述第一传输相关联的第一数据和与第一缓存传输相关联的第一缓存数据合并,以产生第一合并数据;尝试解码所述第一合并数据。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对数似然比合并用于合并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一缓存数据。
45.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将所述第一合并数据和与第二缓存传输相关联的第二缓存数据合并,以产生第二合并数据;尝试解码所述第二合并数据。
CN201480014447.2A 2013-03-08 2014-03-07 一种减少通信系统中信令传输的系统和方法 Active CN1053595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789,737 2013-03-08
US13/789,737 US10568121B2 (en) 2013-03-08 2013-03-08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ed signaling transmissions in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PCT/CN2014/073072 WO2014135122A1 (en) 2013-03-08 2014-03-07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ed signaling transmissions in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59565A CN105359565A (zh) 2016-02-24
CN105359565B true CN105359565B (zh) 2019-06-11

Family

ID=514877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14447.2A Active CN105359565B (zh) 2013-03-08 2014-03-07 一种减少通信系统中信令传输的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568121B2 (zh)
EP (1) EP2957117B1 (zh)
JP (1) JP6395226B2 (zh)
KR (2) KR101857517B1 (zh)
CN (1) CN105359565B (zh)
WO (1) WO201413512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56649B2 (en) * 2012-12-14 2016-05-3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w density spreading modulation detection
US20140192767A1 (en) 2012-12-14 2014-07-10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mall Traffic Transmissions
US9369241B2 (en) * 2014-02-18 2016-06-1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ARQ frame data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with HARQ in systems using blind detection
CN105491665B (zh) * 2014-09-15 2019-07-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导频配置方法及装置
US20160105896A1 (en) * 2014-10-10 2016-04-1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Link Adaptation
US20180115983A1 (en) * 2014-11-06 2018-04-26 Ntt Docomo, Inc. User terminal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223482B1 (en) 2014-11-21 2019-07-3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5763346B (zh) * 2014-12-15 2020-09-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配子系统及其实现网管数据上报的方法
EP3226628B1 (en) 2014-12-22 2019-11-0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indication information
WO2016101107A1 (zh) * 2014-12-22 2016-06-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指示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WO2016103831A1 (ja) * 2014-12-25 2016-06-30 ソニー株式会社 装置及び方法
CN107409007B (zh) * 2015-03-03 2019-1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调度终端设备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WO2016161579A1 (en) * 2015-04-08 2016-10-1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 wireless device and method therein for performing aretransmission of data in a device-to-device, d2d, communication
CN106712892A (zh) * 2015-07-21 2017-05-24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编码多址接入方法及装置
EP3468281B1 (en) * 2016-07-07 2020-11-0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US10631271B2 (en) 2016-08-25 2020-04-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Autonomous resource selection for multiple transmissions in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WO2018112983A1 (en) * 2016-12-24 2018-06-2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Blind detection of code rates for codes with incremental shortening
CN108347779B (zh) * 2017-01-25 2020-02-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上行数据发送方法、接收方法、用户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CN108631967B (zh) * 2017-03-20 2020-0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10463106A (zh) * 2017-03-31 2019-11-15 摩托罗拉移动有限责任公司 确定承载反馈信息的资源字段
US11277835B2 (en) * 2017-05-05 2022-03-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echnique for grant-free transmissions
EP3709724A4 (en) * 2017-11-09 2021-06-23 Ntt Docomo, Inc. USER TERMINAL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ROCEDURE
JP6967734B2 (ja) * 2018-03-06 2021-11-1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11477738B2 (en) * 2018-09-28 2022-10-18 Ntt Docomo,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uplink power control
CN111223293B (zh) * 2018-11-27 2021-03-02 滴滴智慧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分析交通拥堵的系统和方法
KR102631694B1 (ko) * 2020-01-02 2024-01-31 재단법인 대구경북과학기술원 데이터에 대한 암/복호화 및 채널코딩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US11894894B2 (en) * 2021-01-15 2024-02-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Network-indicated precoder sequence for uplink transmissions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4582A (zh) * 2006-04-29 2007-10-3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实现多用户数据在码道上复用的方法
CN101485216A (zh) * 2006-05-12 2009-07-1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为用户预留无线电资源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355825B2 (en) 2004-07-21 2019-07-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hared signaling channel for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346958B (zh) 2005-10-31 2013-07-10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决定上行链路的发送参数的装置
EP1826939B1 (en) 2006-02-24 2016-08-17 Sun Patent Trust Resource block candidate selection technique employing packet schedul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848618B2 (en) 2006-08-22 2014-09-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for traffic spurt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GB2442262B (en) * 2006-09-26 2009-02-18 Nec Technologies Data transmission in cellular phone network
JP5057459B2 (ja) 2006-12-19 2012-10-24 イノヴァティヴ ソニック リミテッド Cpc改善方法、通信装置及び資源復号化の指示方法
US20090141690A1 (en) 2007-10-01 2009-06-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control signaling
EP2627026B1 (en) 2007-12-26 2015-04-08 BlackBerry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modulation scheme changes
EP2077646A1 (en) 2008-01-05 2009-07-08 Panasonic Corporation Control channel signaling using code points for indicating the scheduling mode
CN102027693B (zh) 2008-03-28 2015-04-22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避免多小区环境中的小区间干扰的方法
US8270352B2 (en) * 2008-04-09 2012-09-18 Wi-Lan Inc. Reduction of transmission overhead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761824B2 (en) 2008-06-27 2014-06-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carrier oper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JP5345205B2 (ja) 2008-11-18 2013-11-20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無線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で放送チャネルを割り当てる方法及び装置
US8340038B2 (en) * 2009-01-09 2012-12-25 Ntt Docomo, Inc. Method for time frequency spreading in a femtocell network for interference reduction
CN101860967A (zh) * 2009-04-09 2010-10-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组资源分配的处理方法
ES2541836T3 (es) 2009-06-25 2015-07-27 Koninklijke Philips N.V. Procedimiento de comunicaciones en una red móvil
US8750240B2 (en) * 2009-09-17 2014-06-1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ed space-time coding and dynamic switching with advanced receivers
US20140045508A1 (en) * 2012-08-07 2014-02-13 Chandra Sekhar Bontu Code rate adapt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9655103B2 (en) * 2012-11-02 2017-05-16 General Dynamics C4 System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in an increased coverage area to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nit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4582A (zh) * 2006-04-29 2007-10-3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实现多用户数据在码道上复用的方法
CN101485216A (zh) * 2006-05-12 2009-07-1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为用户预留无线电资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957117A4 (en) 2016-02-24
EP2957117A1 (en) 2015-12-23
KR20170068635A (ko) 2017-06-19
US20140254455A1 (en) 2014-09-11
US10568121B2 (en) 2020-02-18
CN105359565A (zh) 2016-02-24
EP2957117B1 (en) 2020-11-04
KR101747838B1 (ko) 2017-06-15
JP2016515330A (ja) 2016-05-26
JP6395226B2 (ja) 2018-09-26
KR101857517B1 (ko) 2018-05-14
WO2014135122A1 (en) 2014-09-12
KR20150121235A (ko) 2015-10-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59565B (zh) 一种减少通信系统中信令传输的系统和方法
CN111010264B (zh) 请求无线通信中的侧链路重新传送的资源的方法和设备
US20240172233A1 (en) Control channel signaling for indicating the scheduling mode
US10367611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ement for HARQ with channel repetitions
CN104137573B (zh) 在无线系统中使用的用户设备ue中实现的方法
US9246651B2 (en) Outer-loop contro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link adaptation
CN107852309A (zh) 支持单交织模式和多交织模式的时分双工(tdd)子帧结构
EP3437401A1 (en) Special subframe configuration for latency reduction
JPWO2006118124A1 (ja)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US11863478B2 (en) Base station,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15150955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下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WO2018115352A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transmission using flexible frame structure with variable mcs and variable tti length
JP6635835B2 (ja) データ再送方法および装置
WO2023247224A1 (en) Methods, communications devices, and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