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09007B - 用于调度终端设备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调度终端设备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409007B CN107409007B CN201580077310.6A CN201580077310A CN107409007B CN 107409007 B CN107409007 B CN 107409007B CN 201580077310 A CN201580077310 A CN 201580077310A CN 107409007 B CN107409007 B CN 10740900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debook
- pilot
- terminal device
- subframe
- determin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7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9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3598 ve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63 phase shif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690 polydopami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38 solvent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595 spec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80 sprea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78—Timing of allocation
- H04L5/0082—Timing of allocation at predetermined interv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Quality of the received signal, e.g. BER, SNR, water fil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调度终端设备的方法和网络设备。该方法包括:利用至少一个码本以及码本对应的导频,对N个子帧进行盲检测,根据盲检测结果,确定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一导频集合,通过第一导频集合中的导频以及对应的码本进行盲检测不能得到正确的终端数据;根据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一导频集合,确定每个码本对应第二导频集合,第二导频集合中的导频为第一导频集合中终端设备已发送的导频;根据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确定待传输模式,不同的传输模式对应不同的频谱复用率。本发明兼容考虑提高频谱复用率带来的网络设备解码复杂的问题,以及降低频谱复用率带来的至少两个终端设备选择相同码本和导频而产生的碰撞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调度终端设备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蜂窝网络的持续演进,广泛应用于第三代(3rd-Generation,简称为“3G”)和第四代(4th-Generation,简称为“4G”)移动通信系统的正交多址接入技术,如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为“CDMA”)技术和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Frequency Multiple Access,简称为“OFDMA”)技术,已经逐渐无法满足人们对蜂窝网络日益提升的容量需求,如海量接入和频谱效率的持续提升等。与此同时,非正交的多址接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正逐渐引起业界和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们希望未来的无线蜂窝网络,如第五代(5th-Generation,简称为“5G”)移动通信系统,能够借助非正交的多址接入技术有效的解决容量提升的问题。
稀疏码多址接入(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简称为“SCMA”)技术是一种典型的非正交多址接入和传输技术,当然该SCMA技术在通信领域还可以被称为其他名称。该类技术将来自一个或多个终端的M(M为不小于1的整数)个数据流叠加到N(N为不小于1的整数)个子载波上进行发送,其中每个数据流的每个数据都通过稀疏扩频的方式扩展到N个子载波上。当M的取值大于N时,该类技术可以有效地提升网络容量,包括系统可接入终端数和频谱效率等。因此,SCMA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非正交接入技术,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并成为未来无线蜂窝网络演进的重要备选接入技术。
免授权(Grant free)是SCMA技术中一项用于小数据包传输的特殊调度机制,可以减少频繁的调度请求带来的开销和冗余。对于上行信道,Grant free终端不再请求资源,而是直接使用至少一个码本中的码本以及码本对应的导频,在免授权资源上进行上行传输,基站利用至少一个码本以及码本对应的导频,对免授权资源进行盲检测。
对于上行而言,这种Grant free的调度方式可以减少上行资源请求信令,从而减少数据的传输时延,节约带宽。
然而,现有并没有涉及在该种传输机制如何提高,网络容量,即频谱复用率的相关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调度终端设备的方法和网络设备,可以兼容考虑提高频谱复用率带来的网络设备解码复杂的问题,以及降低频谱复用率带来的至少两个终端设备选择相同的码本和导频而产生的碰撞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调度终端设备的方法,包括:
利用至少一个码本以及至少一个码本中每个码本对应的导频,对N个子帧中每个子帧进行盲检测,其中,所述N为正整数;
根据盲检测结果,确定所述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一导频集合,其中,所述第一导频集合中的导频为结合对应的码本进行盲检测不能得到正确的终端数据的导频;
根据所述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所述第一导频集合,确定所述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第二导频集合,其中,所述第二导频集合中的导频为所述第一导频集合中所述终端设备已发送的导频;
根据所述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其中,不同的传输模式对应不同的频谱复用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码本中码本的数量与码本对应的导频的数量的乘积小于所述每个子帧接入的终端设备的数量。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确定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包括:
根据所述N个子帧中所有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的导频数量总和,以及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均为空集时子帧的数量中的至少一种,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包括:
在所述N个子帧中所有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的导频数量总和大于等于第一阈值时,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为第一传输模式,其中,所述第一传输模式对应的频谱复用率大于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传输模式对应的频谱复用率;
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通知消息,其中,所述第一通知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采用所述第一传输模式进行数据传输。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或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包括:
在所述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均为空集时子帧的数量大于等于第二阈值时,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为第二传输模式,其中,所述第二传输模式对应的频谱复用率小于终端设备的当前传输模式对应的频谱复用率;
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通知消息,其中,所述第二通知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采用所述第二传输模式进行数据传输。
结合第一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所述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第二导频集合,包括:
确定所述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一导频集合中每个导频的信号强度;
根据所述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所述第一导频集合中每个导频的信号强度,确定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其中,第二导频集合中每个导频的信号强度大于等于第三阈值。
结合第一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对N个子帧中每个子帧进行盲检测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三通知消息,其中,所述第三通知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N个子帧中采用的传输模式,其中,所述在所述N个子帧中采用的传输模式用于指示所述至少一个码本和所述至少一个码本中每个码本对应的导频。
结合第一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盲检测结果,确定所述N个子帧中多个终端设备使用相同码本的次数;
所述根据所述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包括:
根据所述N个子帧中多个终端设备使用相同码本的次数以及所述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
结合第一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的传输模式对应的频谱复用率包括150%和300%。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
盲检测单元,用于利用至少一个码本以及至少一个码本中每个码本对应的导频,对N个子帧中每个子帧进行盲检测,其中,所述N为正整数;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盲检测单元获取的盲检测结果,确定所述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一导频集合,其中,所述第一导频集合中的导频为结合对应的码本进行盲检测不能得到正确的终端数据的导频;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所述第一导频集合,确定所述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第二导频集合,其中,所述第二导频集合中的导频为所述第一导频集合中所述终端设备已发送的导频;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其中,不同的传输模式对应不同的频谱复用率。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码本中码本的数量与码本对应的导频的数量的乘积小于所述每个子帧接入的终端设备的数量。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N个子帧中所有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的导频数量总和,以及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均为空集时子帧的数量中的至少一种,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在所述N个子帧中所有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的导频数量总和大于等于第一阈值时,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为第一传输模式,其中,所述第一传输模式对应的频谱复用率大于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传输模式对应的频谱复用率;
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
第一通知单元,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通知消息,其中,所述第一通知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采用所述第一传输模式进行数据传输。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或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在所述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均为空集时子帧的数量大于等于第二阈值时,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为第二传输模式,其中,所述第二传输模式对应的频谱复用率小于终端设备的当前传输模式对应的频谱复用率;
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
第二通知单元,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通知消息,其中,所述第二通知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采用所述第二传输模式进行数据传输。
结合第二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一导频集合中每个导频的信号强度;
根据所述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所述第一导频集合中每个导频的信号强度,确定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其中,第二导频集合中每个导频的信号强度大于等于第三阈值。
结合第二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第三通知单元,用于在所述盲检测单元对N个子帧中每个子帧进行盲检测之前,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三通知消息,其中,所述第三通知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N个子帧中采用的传输模式,其中,所述在所述N个子帧中采用的传输模式用于指示所述至少一个码本和所述至少一个码本中每个码本对应的导频。
结合第二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盲检测结果,确定所述N个子帧中多个终端设备使用相同码本的次数;其中,
所述第三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N个子帧中多个终端设备使用相同码本的次数以及所述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
结合第二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的传输模式对应的频谱复用率包括150%和300%。
结合第二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为基站。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总线系统和收发器,其中,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收发器通过所述总线系统相连,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所述收发器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至少一个码本以及至少一个码本中每个码本对应的导频,利用所述收发器接收的数据对N个子帧中每个子帧进行盲检测,其中,所述N为正整数;
根据盲检测结果,确定所述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一导频集合,其中,所述第一导频集合中的导频为结合对应的码本进行盲检测不能得到正确的终端数据的导频;
根据所述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所述第一导频集合,确定所述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第二导频集合,其中,所述第二导频集合中的导频为所述第一导频集合中所述终端设备已发送的导频;
根据所述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其中,不同的传输模式对应不同的频谱复用率。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码本中码本的数量与码本对应的导频的数量的乘积小于所述每个子帧接入的终端设备的数量。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根据所述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确定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的过程中,所述处理器具体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所述N个子帧中所有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的导频数量总和,以及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均为空集时子帧的数量中的至少一种,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确定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的过程中,所述处理器具体执行以下操作:
在所述N个子帧中所有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的导频数量总和大于等于第一阈值时,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为第一传输模式,其中,所述第一传输模式对应的频谱复用率大于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传输模式对应的频谱复用率;
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还执行以下操作:
通过所述收发器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通知消息,其中,所述第一通知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采用所述第一传输模式进行数据传输。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二种或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确定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的过程中,所述处理器具体执行以下操作:
在所述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均为空集时子帧的数量大于等于第二阈值时,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为第二传输模式,其中,所述第二传输模式对应的频谱复用率小于终端设备的当前传输模式对应的频谱复用率;
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还执行以下操作:
通过所述收发器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通知消息,其中,所述第二通知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采用所述第二传输模式进行数据传输。
结合第三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确定所述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第二导频集合的过程中,所述处理器具体执行以下操作:
确定所述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一导频集合中每个导频的信号强度;
根据所述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所述第一导频集合中每个导频的信号强度,确定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其中,第二导频集合中每个导频的信号强度大于等于第三阈值。
结合第三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N个子帧中每个子帧进行盲检测之前,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还执行以下操作: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三通知消息,其中,所述第三通知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N个子帧中采用的传输模式,其中,所述在所述N个子帧中采用的传输模式用于指示所述至少一个码本和所述至少一个码本中每个码本对应的导频。
结合第三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还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所述盲检测结果,确定所述N个子帧中多个终端设备使用相同码本的次数;
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根据所述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的过程中,所述处理器具体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所述N个子帧中多个终端设备使用相同码本的次数以及所述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
结合第三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的传输模式对应的频谱复用率包括150%和300%。
结合第三方面或其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为基站。
从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N个子帧中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其中,第二导频集合为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被至少两个终端设备选择的导频的导频集合,根据该第二导频集合,确定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其中,不同的传输模式对应不同的频谱复用率,也就是说,可以根据N个子帧中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被至少两个终端设备选择的导频的导频集合,来灵活选择频谱复用率,从而可以兼容考虑提高频谱复用率带来的网络设备解码复杂的问题,以及降低频谱复用率带来的至少两个终端设备选择相同的码本和导频而产生的碰撞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场景图100。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SCMA的编码原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调度终端设备的方法200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频谱复用率举例示意性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调度终端设备的方法300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调度终端设备的方法400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设备500的示意性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设备500的另一示意性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设备600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简称为“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该终端设备可称为接入终端、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简称为“UE”)、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接入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简称为“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简称为“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简称为“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未来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用于与终端设备通信,该网络设备可以是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简称为“GSM”)系统或码分多址(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为“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简称为“BTS”),也可以是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为“WCDMA”)系统中的基站(NodeB,简称为“NB”),还可以是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为“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简称为“eNB”或“eNodeB”),或者该网络设备可以为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未来5G网络中的基站设备等。
图1是使用本发明的用于调度终端设备的方法的通信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100包括网络设备102,网络设备102可包括多个天线组。每个天线组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天线,例如,一个天线组可包括天线104和106,另一个天线组可包括天线108和110,附加组可包括天线112和114。图1中对于每个天线组示出了2个天线,然而可对于每个组使用更多或更少的天线。网络设备102可附加地包括发射机链和接收机链,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它们均可包括与信号发送和接收相关的多个部件(例如处理器、调制器、复用器、解调器、解复用器或天线等)。
网络设备102可以与多个终端设备(例如终端设备116和终端设备122)通信。然而,可以理解,网络设备102可以与类似于终端设备116或122的任意数目的终端设备通信。终端设备116和122可以是例如蜂窝电话、智能电话、便携式电脑、手持通信设备、手持计算设备、卫星无线电装置、全球定位系统、PDA和/或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100上通信的任意其它适合设备。
如图1所示,终端设备116与天线112和114通信,其中天线112和114通过前向链路118向终端设备116发送信息,并通过反向链路120从终端设备116接收信息。此外,终端设备122与天线104和106通信,其中天线104和106通过前向链路124向终端设备122发送信息,并通过反向链路126从终端设备122接收信息。
例如,在频分双工(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系统中,例如,前向链路118可利用与反向链路120所使用的不同频带,前向链路124可利用与反向链路126所使用的不同频带。
再例如,在时分双工(TDD,Time Division Duplex)系统和全双工(Full Duplex)系统中,前向链路118和反向链路120可使用共同频带,前向链路124和反向链路126可使用共同频带。
被设计用于通信的每组天线和/或区域称为网络设备102的扇区。例如,可将天线组设计为与网络设备102覆盖区域的扇区中的终端设备通信。在网络设备102通过前向链路118和124分别与终端设备116和122进行通信的过程中,网络设备102的发射天线可利用波束成形来改善前向链路118和124的信噪比。此外,与网络设备通过单个天线向它所有的终端设备发送信号的方式相比,在网络设备102利用波束成形向相关覆盖区域中随机分散的终端设备116和122发送信号时,相邻小区中的移动设备会受到较少的干扰。
在给定时间,网络设备102、终端设备116或终端设备122可以是无线通信发送装置和/或无线通信接收装置。当发送数据时,无线通信发送装置可对数据进行编码以用于传输。具体地,无线通信发送装置可获取(例如生成、从其它通信装置接收、或在存储器中保存等)要通过信道发送至无线通信接收装置的一定数目的数据比特。这种数据比特可包含在数据的传输块(或多个传输块)中。
可选地,在使用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调度终端设备的方法和装置的通信系统100中,在同一时段,多个终端设备复用同一时频资源与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并且,作为上述同一时频资源,例如,在以资源单元(RE,Resource Element)为单位的时频资源划分方式下,上述时频资源可以是由多个RE组成的时频资源块(也可以称为时频资源组)。
可选地,该通信系统为稀疏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以及,该时频资源为包括至少两个资源单元RE的时频资源块。
具体地说,稀疏码分多址(SCMA,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是一种新的多址接入方式,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不把这个技术称之为SCMA,也可以称为其他技术名称。在该接入方式中,多个终端复用同一个时频资源块进行数据传输。每个资源块由若干资源RE组成,这里的RE可以是OFDM技术中的子载波-符号单元,也可以是其它空口技术中时域或频域的资源单元。例如,在一个包含K个终端设备的SCMA系统中,可用资源分成若干正交的时频资源块,每个资源块含有L个RE,其中,该L个RE可以是在时域上的位置相同。当终端设备#k发送数据时,首先将待发送数据分成S比特大小的数据块,通过查找终端设备#k的码本(由网络设备确定并下发给该终端设备)将每个数据块映射成一组调制符号X#k={X#k1,X#k2,...,X#kL},每个调制符号对应资源块中一个RE,然后根据调制符号生成信号波形。对于S比特大小的数据块,每个码本含有2S个不同的调制符号组,对应2S种可能的数据块。
另外,在SCMA中,每个终端设备所对应的组调制符号X#k={X#k1,X#k2,...,X#kL}中,至少一个符号为零符号,并且,至少一个符号为非零符号。即,针对一个终端设备的数据,在L个RE中,只有部分RE(至少一个RE)承载有该终端设备的数据。
码字可以表示为多维复数向量,其维数为两维或两维以上,用于表示数据与两个或两个以上调制符号之间的映射关系,该调制符号包括至少一个零调制符号和至少一个非零调制符号,零调制符号和非零调制符号的关系可以为零调制符号个数不少于非零调制符号个数,数据可以为二进制比特数据或者多元数据。码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码字组成。码本可以表示一定长度的数据的可能的数据组合与码本中码字的映射关系。SCMA技术通过将数据流中的数据按照一定的映射关系直接映射为码本中的码字即多维复数向量,实现数据在多个资源单元上的扩展发送。这里的数据可以是二进制比特数据也可以是多元数据,多个资源单元可以是时域、频域、空域、时频域、时空域、时频空域的资源单元。
SCMA的编码原理也可以用图2所示的二分图进行阐释:
上述二分图给出的是6个数据流复用4个资源单元的示例。其中,数据流也可以被称之为变量节点,资源单元也可被称之为功能节点,其中,6个数据流组成一个分组,4个资源单元组成一个编码单元。一个资源单元可以为一个资源单元,或者为一个资源粒子(英文为:Resource Element,英文缩写为:RE),或者为一个天线端口。二分图中,数据流和资源单元之间有连线表示至少存在该数据流的一种数据组合经码字映射后会在该资源单元上发送非零的调制符号,而数据流和资源单元之间没有连线则表示该数据流的所有可能的数据组合经码字映射后在该资源单元上发送的调制符号都为零。数据流的数据组合可以按照如下阐述进行理解,例如,二进制比特数据流中,00、01、10、11为所有可能的两比特数据组合。为了描述方便,用s1至s6依次表示二分图中6个数据流待发送的数据组合,用x1至x4依次表示二分图中4个资源单元上发送的符号。从二分图中可以看出,每个数据流的数据经码字映射后会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资源单元上发送调制符号,同时,每个资源单元发送的符号是来自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据流的数据经各自码字映射后的调制符号的叠加。例如数据流3的待发送数据组合s3经码字映射后可能会在资源单元1和资源单元2上发送非零的调制符号,而资源单元3发送的数据x3是数据流2、数据流4和数据流6的待发送数据组合s2、s4和s6分别经各自码字映射后得到的非零调制符号的叠加。由于数据流的数量可以大于资源单元的数量,因而该SCMA系统可以有效地提升网络容量,包括系统的可接入用户数和频谱效率等。
结合以上关于码本和二分图的描述,码本中的码字通常具有如下形式:而相应的码本通常具有如下形式:其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可以表示为一个编码单元所包含的资源单元数量,也可以理解为码字的长度;Qm为大于1的正整数,表示码本中包含的码字数量,与调制阶数对应,如四相相移键控(Quadrature PhaseShift Keying简称为“QPSK”)或4阶调制时,Qm为4;q正整数,且1≤q≤Qm。码本和码字所包含的元素cn,q为复数,数学上可以表示为cn,q=α*exp(j*β),1≤n≤N,1≤q≤Qm,α和β可以为任意实数。码本中的码字与数据流的数据组合可以形成一定映射关系,例如码本中的码字可以与二进制数据流的两比特数据组合形成如下映射关系:“00”可以映射为码字“01”映射为码字“10”映射为码字“11”映射为码字结合上述二分图,当数据流与资源单元之间有连线时,数据流对应的码本和码本中的码字应具有如下特点:码本中至少存在一个码字在相应的资源单元上发送非零的调制符号,例如,数据流3和资源单元1之间有连线,则数据流3对应的码本至少有一个码字满足c1,q≠0,1≤q≤Qm,;当数据流与资源单元之间没有连线时,数据流对应的码本和码本中的码字应具有如下特征:码本中所有码字在相应的资源单元上发送为零的调制符号,例如,数据流3和资源单元3之间没有连线,则数据流3对应的码本中的任意码字满足c3,q=0,1≤q≤Qm。综上所述,当调制阶数为QPSK时,上述二分图中数据流3对应的码本可以具有如下形式和特征:其中cn,q=α*exp(j*β),1≤n≤2,1≤q≤4,α和β可以为任意实数,对任意q,1≤q≤4,c1,q和c2,q不同时为零,且至少存在一组q1和q2,1≤q1,q2≤4,使得且举例地,如果数据流3的数据组合s3为“10”,则根据前述映射规则,该数据组合映射为码字即4维复数向量
应理解,以上列举的SCMA系统仅为适用本发明的用于调度终端设备的方法和装置的通信系统的一例,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其他的能够使终端设备在同一时段复用相同的时频资源进行数据传输的通信系统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调度终端设备的方法200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200包括:
210,利用至少一个码本以及至少一个码本中每个码本对应的导频,对N个子帧中每个子帧进行盲检测,其中,N为正整数;
220,根据盲检测结果,确定该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一导频集合,其中,通过该第一导频集合中的导频以及对应的码本进行盲检测不能得到正确的终端数据;
230,根据该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该第一导频集合,确定该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第二导频集合,其中,该第二导频集合中的导频为该第一导频集合中终端设备已发送的导频;
240,根据该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确定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其中,不同的传输模式对应不同的频谱复用率。
具体地说,上行传输时,在各个子帧,终端设备不向网络设备请求资源,而是直接使用至少一个码本中的码本和码本对应的导频,在免授权资源上进行上行传输;在各个子帧,网络设备利用至少一个码本以及至少一个码本中每个码本对应的导频,在免授权资源上进行盲检测;由于每个终端设备无法获知其他终端设备所选择的码本和导频,不同的终端设备可能会选择相同的码本和相同的导频,这样网络设备无法检测到该不同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或者,如果某一码本和其对应的某一导频没有被终端设备选择,则网络设备也无法通过该码本和导频解码到终端数据;对于上述两种情况,网络设备均不能得到正确的终端数据,此时,网络设备可以确定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一导频集合,通过该第一导频集合中的导频以及对应的码本进行盲检测不能得到正确的终端数据;网络设备可以从该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该第一导频集合中,确定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已经被终端设备发送的导频的导频集合,即第二导频集合,也可以理解为每个导频同时被至少两个终端设备选择的导频的导频集合;根据第二导频集合,确定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其中,不同的传输模式对应不同的频谱复用率。
从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N个子帧中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其中,第二导频集合为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被至少两个终端设备选择的导频的导频集合,根据该第二导频集合,确定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其中,不同的传输模式对应不同的频谱复用率,也就是说,可以根据N个子帧中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被至少两个终端设备选择的导频的导频集合,来灵活选择频谱复用率,从而可以兼容考虑提高频谱复用率带来的网络设备解码复杂的问题,以及降低频谱复用率带来的至少两个终端设备选择相同的码本和导频而产生的碰撞问题。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码本包括多个终端设备在其复用的某一时频资源进行上行传输时所采用的码本;每个码本可以对应至少一个导频,每个码本可以对应的不同的导频,其中该导频可以为解调参考信号(De 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
由于在通常情况下,一个终端设备不可能无时无刻在发送业务,业务包的到达频率要远远小于空口帧的传输频率,所以从提高终端设备接入数量的角度上来看,相同的(码本*导频)可以分配给多个终端设备,则此时可供终端设备选择的码本的数量与所有码本对应的导频的数量的乘积小于接入的终端设备的数量。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相同码本和/或导频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增加终端设备的数量增加系统容量;或者,在相同终端设备数量的情况下,减少码本和/或导频的数量来减少相同时频资源块上的干扰,可以一定程序上提升译码率,从而在终端设备数较少的情况下,提供更好的信道环境,从而提升频谱利用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传输模式对应的频谱复用率可以是指资源单元(Resource Element,RE)的数量与复用该数量RE的终端设备的数量的关系,其中,频谱复用率可以由码本和/或导频的数量确定。
例如,如果6个终端设备共同复用4个RE资源,其频谱的复用率为150%;如果12个终端设备共同复用4个RE资源,那么频谱的复用率为300%。例如,如图3所示,共有6个终端设备使用6个码本(图4中从左到右依次为码本1,码本2,码本3,码本4,码本5和码本6);其中,图中(10),(01),(11),(00)表示要编码的数据,箭头表示针对不同的数据,选择码本中不同的码块,例如,对于数据(11),终端设备1可以采用码本1中的第四个码块进行编码,终端设备6采用码本6中的第四个码块进行编码。应理解,6个终端设备共同复用4个RE,是指某一时刻可以实现最多6个终端设备来复用4个RE,而非必须由6个终端设备来复用4个RE,以及当前接入的终端设备的数量也可以多于6个。
可选地,230中,所述确定该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第二导频集合,包括:
确定该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一导频集合中每个导频的信号强度;
根据该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该第一导频集合中每个导频的信号强度,确定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其中,第二导频集合中每个导频的信号强度大于等于第三阈值。
具体地说,如果网络设备通过某一码本以及该码本对应的某一导频不能不能得到正确的终端数据,则可能没有终端利用该码本和该导频进行上行传输,或者有不同终端设备均采用了该码本和该导频;为了判断是哪种情况,可以通过检测该导频的信号强度来实现,如果该导频的信号强度大于某一阈值,则认为有不同的终端设备使用了该导频导致不能正确译码;其中,该阈值可以简单设置为0。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240中,根据该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确定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包括:
根据该N个子帧中所有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的导频数量总和,以及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均为空集时子帧的数量中的至少一种,确定该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
具体地说,网络设备可以在该N个子帧中所有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的导频数量总和大于等于第一阈值时,确定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为第一传输模式,其中,该第一传输模式对应的频谱复用率大于终端设备的当前传输模式对应的频谱复用率。换句话说,N个子帧中所有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的导频数量总和可以认为在该N个子帧中不同的终端设备选择相同的(码本*导频)组合所发生的总次数,即终端设备间发生碰撞的总次数,如果该中次数大于某一阈值,则认为当前网络负载过高(指接入的终端设备不能正常通信,是由码本和/或导频的数量不能满足终端设备的需要而造成的终端设备之间的碰撞导致的),则可以改变终端设备的传输模式,例如,将从频谱复用率为150%的传输模式更改为频谱复用率为300%的传输模式。
或者,网络设备可以在所述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均为空集时子帧的数量大于等于第二阈值时,确定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为第二传输模式,其中,所述第二传输模式对应的频谱复用率小于终端设备的当前传输模式对应的频谱复用率。换句话说,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均为空集时子帧的数量可以认为在这些数量的子帧中,不存在两个不同的终端设备选择相同的(码本*导频)情况,如果这些子帧的数量大于等于某一阈值,则可以改变终端设备的传输模式,例如,将从频谱复用率为300%的传输模式更改为频谱复用率为150%的传输模式。
应理解,如何确定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不限于上述描述。例如,在该N个子帧中所有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的导频数量总和小于等于某一阈值且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均为空集时子帧的数量大于等于某一阈值时,降低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或者,在该N个子帧中所有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的导频数量总和大于等于某一阈值且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均为空集时子帧的数量小于等于某一阈值时,提高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再例如,可以根据这样的子帧数量来确定,在该子帧中,第二导频集合为空集数量大于等于某一阈值,该阈值可以小于码本的总数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网络设备确定的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不同于当前传输模式时,可以通过广播信道或者控制信道向终端设备发送通知消息,以指示终端设备使用更改后的传输模式进行上行传输,其中,该传输模式可以指示终端设备所采用的至少一个码本和每个码本对应的导频。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210,对N个子帧中每个子帧进行盲检测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向终端设备发送通知消息,其中,该通知消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的在该N个子帧中采用的传输模式,其中,该在该N个子帧中采用的传输模式用于指示该至少一个码本和该至少一个码本中每个码本对应的导频。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设备还可以根据盲检测结果,确定该N个子帧中多个终端设备使用相同码本的次数;则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该N个子帧中多个终端设备使用相同码本的次数以及该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确定该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
为了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以下将结合图5和图6详细描述本发明。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用于调度终端设备的方法300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方法300包括:
301,网络设备为免授权区域分配免授权资源组,在该免授权资源组上进行上行传输所采用的至少一个码本和至少一个码本中每个码本对应的导频,并通过广播信道或是控制信道发送给多个UE。其中,可供终端设备选择的码本的数量与所有码本对应的导频的数量的乘积可以小于该每个子帧接入的最多终端设备的数量。
302,属于该免授权区域的终端设备接收到网络设备通过广播信道或控制信道发送的通知消息之后,如果在某一子帧需要进行上行传输,可以从至少一个码本中随机选择码本,并从该随机选择的码本对应的导频中随机选择导频,并利用该随机选择的码本和导频进行上行编码。
303,进行上行编码的终端设备编码结束之后进行上行传输。
304,网络设备在各个子帧利用至少一个码本和至少一个码本中每个码本对应的导频对免授权资源组进行盲检测,其中,网络设备可以采用每个码本,并轮询检测每个码本对应的导频,来进行盲检测;根据盲检测结果,确定第一导频集合,其中,通过该第一导频集合中的导频以及对应的码本进行盲检测不能得到正确的终端数据;并从第一导频集合中确定第二导频集合,其中,该第二导频集合中的导频为该第一导频集合中终端设备已发送的导频;具体地,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导频集合中每个导频的信号强度来来确定已被终端设备发送的导频。网络设备也可以记录各个子帧至少两个终端设备采用相同码本的次数。
305,网络设备确定一段时间T内(N个子帧对应的时间段)不同终端设备在同一子帧选择相同(码本*导频)组合的次数M,即N个子帧中所有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中导频的总数量。
306,如果该M大于等于某一阈值,网络设备则更改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其中,更改后的待传输模式对应的频谱复用率大于当前传输模式对应的频谱复用率,并向终端设备发送通知消息,以指示终端设备后续传输采用更改后的该待传输模式。可选地,如果网络设备记录了各个子帧至少不同终端设备采用相同码本的次数,则可以结合该M和N个子帧中至少不同终端设备采用相同码本的次数总和W来共同确定待传输模式,例如,如果M大于等于某一阈值以及W大于等于某一阈值,则提高频谱复用率。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调度终端设备的方法400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6所示,该方法400包括:
401,网络设备为免授权区域分配免授权资源组,在该免授权资源组上进行上行传输所采用的至少一个码本和至少一个码本中每个码本对应的导频,并通过广播信道或是控制信道发送给多个UE。其中,可供终端设备选择的码本的数量与所有码本对应的导频的数量的乘积可以小于该每个子帧接入的最多终端设备的数量。
402,属于该免授权区域的终端设备接收到网络设备通过广播信道或控制信道发送的通知消息之后,如果在某一子帧需要进行上行传输,可以从至少一个码本中随机选择码本,并从该随机选择的码本对应的导频中随机选择导频,并利用该随机选择的码本和导频进行上行编码。
403,进行上行编码的终端设备编码结束之后进行上行传输。
404,网络设备在各个子帧利用至少一个码本和至少一个码本中每个码本对应的导频对免授权资源组进行盲检测,其中,网络设备可以采用每个码本,并轮询检测每个码本对应的导频,来进行盲检测;根据盲检测结果,确定第一导频集合,其中,通过该第一导频集合中的导频以及对应的码本进行盲检测不能得到正确的终端数据;并从第一导频集合中确定第二导频集合,其中,该第二导频集合中的导频为该第一导频集合中终端设备已发送的导频;具体地,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导频集合中每个导频的信号强度来来确定已被终端设备发送的导频。网络设备也可以记录各个子帧至少不同终端设备采用相同码本的次数。
405,网络设备确定一段时间T内(N个子帧对应的时间段),无终端设备选择相同(码本*导频)组合的子帧个数S,即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均为空集时子帧的数量。
406,如果该S大于等于某一阈值,网络设备则更改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其中,更改后的待传输模式对应的频谱复用率小于当前传输模式对应的频谱复用率,并向终端设备发送通知消息,以指示终端设备后续传输采用更改后的该待传输模式。可选地,如果网络设备记录了各个子帧至少不同终端设备采用相同码本的次数,则可以结合该S和N个子帧中至少不同终端设备采用相同码本的次数总和W来共同确定待传输模式,例如,如果S大于等于某一阈值以及W小于等于某一阈值,则降低频谱复用率。
从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N个子帧中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其中,第二导频集合为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被至少两个终端设备选择的导频的导频集合,根据该第二导频集合,确定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其中,不同的传输模式对应不同的频谱复用率,也就是说,可以根据N个子帧中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被至少两个终端设备选择的导频的导频集合,来灵活选择频谱复用率,从而可以兼容考虑提高频谱复用率带来的网络设备解码复杂的问题,以及降低频谱复用率带来的至少两个终端设备选择相同的码本和导频而产生的碰撞问题。
并且进一步地,在相同码本和/或导频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增加终端设备的数量增加系统容量;或者,在相同终端设备数量的情况下,减少码本和/或导频的数量来减少相同时频资源块上的干扰,可以一定程序上提升译码率,从而在终端设备数较少的情况下,提供更好的信道环境,从而提升频谱利用率。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设备5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7所示,该网络设备500包括:
盲检测单元510,用于利用至少一个码本以及至少一个码本中每个码本对应的导频,对N个子帧中每个子帧进行盲检测,其中,该N为正整数;
第一确定单元520,用于根据该盲检测单元510获取的盲检测结果,确定该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一导频集合,其中,通过该第一导频集合中的导频以及对应的码本进行盲检测不能得到正确的终端数据;
第二确定单元530,用于根据该第一确定单元520确定的该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该第一导频集合,确定该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第二导频集合,其中,该第二导频集合中的导频为该第一导频集合中该终端设备已发送的导频;
第三确定单元540,用于根据该第二确定单元530确定的该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确定该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其中,不同的传输模式对应不同的频谱复用率。
具体地说,上行传输时,在各个子帧,终端设备不向网络设备请求资源,而是直接使用至少一个码本中的码本和码本对应的导频,在免授权资源上进行上行传输;在各个子帧,网络设备利用至少一个码本以及至少一个码本中每个码本对应的导频,在免授权资源上进行盲检测;由于每个终端设备无法获知其他终端设备所选择的码本和导频,不同的终端设备可能会选择相同的码本和相同的导频,这样网络设备无法检测到该不同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或者,如果某一码本和其对应的某一导频没有被终端设备选择,则网络设备也无法通过该码本和导频解码到终端数据;对于上述两种情况,网络设备均不能得到正确的终端数据,此时,网络设备可以确定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一导频集合,通过该第一导频集合中的导频以及对应的码本进行盲检测不能得到正确的终端数据;网络设备可以从该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该第一导频集合中,确定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已经被终端设备发送的导频的导频集合,即第二导频集合,也可以理解为每个导频同时被至少两个终端设备选择的导频的导频集合;根据第二导频集合,确定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其中,不同的传输模式对应不同的频谱复用率。
从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N个子帧中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其中,第二导频集合为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被至少两个终端设备选择的导频的导频集合,根据该第二导频集合,确定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其中,不同的传输模式对应不同的频谱复用率,也就是说,可以根据N个子帧中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被至少两个终端设备选择的导频的导频集合,来灵活选择频谱复用率,从而可以兼容考虑提高频谱复用率带来的网络设备解码复杂的问题,以及降低频谱复用率带来的至少两个终端设备选择相同的码本和导频而产生的碰撞问题。
由于在通常情况下,一个终端设备不可能无时无刻在发送业务,业务包的到达频率要远远小于空口帧的传输频率,所以从提高终端设备接入数量的角度上来看,相同的(码本*导频)可以分配给多个终端设备,则此时可供终端设备选择的码本的数量与所有码本对应的导频的数量的乘积小于接入的终端设备的数量。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相同码本和/或导频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增加终端设备的数量增加系统容量;或者,在相同终端设备数量的情况下,减少码本和/或导频的数量来减少相同时频资源块上的干扰,可以一定程序上提升译码率,从而在终端设备数较少的情况下,提供更好的信道环境,从而提升频谱利用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传输模式对应的频谱复用率可以是指资源单元(Resource Element,RE)的数量与复用该数量RE的终端设备的数量的关系,其中,频谱复用率可以由码本和/或导频的数量确定。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第三确定单元540具体用于:
根据该N个子帧中所有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的导频数量总和,以及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均为空集时子帧的数量中的至少一种,确定该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
具体地说,第三确定单元540可以在该N个子帧中所有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的导频数量总和大于等于第一阈值时,确定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为第一传输模式,其中,该第一传输模式对应的频谱复用率大于终端设备的当前传输模式对应的频谱复用率。换句话说,N个子帧中所有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的导频数量总和可以认为在该N个子帧中不同的终端设备选择相同的(码本*导频)组合所发生的总次数,即终端设备间发生碰撞的总次数,如果该中次数大于某一阈值,则认为当前网络负载过高(指接入的终端设备不能正常通信,是由码本和/或导频的数量不能满足终端设备的需要而造成的终端设备之间的碰撞导致的),则可以改变终端设备的传输模式,例如,将从频谱复用率为150%的传输模式更改为频谱复用率为300%的传输模式。可选地,如图8所示,该网络设备500还包括第一通知单元550,用于向该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通知消息,其中,该第一通知消息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采用该第一传输模式进行数据传输。
或者,第三确定单元540可以在该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均为空集时子帧的数量大于等于第二阈值时,确定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为第二传输模式,其中,该第二传输模式对应的频谱复用率小于终端设备的当前传输模式对应的频谱复用率。换句话说,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均为空集时子帧的数量可以认为在这些数量的子帧中,不存在两个不同的终端设备选择相同的(码本*导频)情况,如果这些子帧的数量大于等于某一阈值,则可以改变终端设备的传输模式,例如,将从频谱复用率为300%的传输模式更改为频谱复用率为150%的传输模式。可选地,如图8所示,该网络设备500还包括第一通知单元560,用于向该终端设备发送第二通知消息,其中,该第二通知消息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采用该第二传输模式进行数据传输。
应理解,如何确定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不限于上述描述。例如,在该N个子帧中所有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的导频数量总和小于等于某一阈值且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均为空集时子帧的数量大于等于某一阈值时,降低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或者,在该N个子帧中所有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的导频数量总和大于等于某一阈值且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均为空集时子帧的数量小于等于某一阈值时,提高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第二确定单元530具体用于:
确定该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一导频集合中每个导频的信号强度;
根据该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该第一导频集合中每个导频的信号强度,确定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其中,第二导频集合中每个导频的信号强度大于等于第三阈值。
具体地说,如果网络设备通过某一码本以及该码本对应的某一导频不能不能得到正确的终端数据,则可能没有终端利用该码本和该导频进行上行传输,或者有不同终端设备均采用了该码本和该导频;为了判断是哪种情况,可以通过检测该导频的信号强度来实现,如果该导频的信号强度大于某一阈值,则认为有不同的终端设备使用了该导频导致不能正确译码;其中,该阈值可以简单设置为0。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该网络设备500还包括第三通知单元570,用于在该盲检测单元对N个子帧中每个子帧进行盲检测之前,向该终端设备发送第三通知消息,其中,该第三通知消息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在该N个子帧中采用的传输模式,其中,该在该N个子帧中采用的传输模式用于指示该至少一个码本和该至少一个码本中每个码本对应的导频。
可选地,如图8所示,该网络设备500还包括:
第四确定单元580,用于根据该盲检测结果,确定该N个子帧中多个终端设备使用相同码本的次数;其中,
该第三确定单元540具体用于:
根据该N个子帧中多个终端设备使用相同码本的次数以及该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确定该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
可选地,该终端设备的传输模式对应的频谱复用率包括150%和300%。
可选地,该网络设备500为基站。
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500可以对应于方法200至400中的网络设备,可以实现方法200至400中的网络设备的相应功能,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从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N个子帧中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其中,第二导频集合为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被至少两个终端设备选择的导频的导频集合,根据该第二导频集合,确定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其中,不同的传输模式对应不同的频谱复用率,也就是说,可以根据N个子帧中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被至少两个终端设备选择的导频的导频集合,来灵活选择频谱复用率,从而可以兼容考虑提高频谱复用率带来的网络设备解码复杂的问题,以及降低频谱复用率带来的至少两个终端设备选择相同的码本和导频而产生的碰撞问题。
并且进一步地,在相同码本和/或导频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增加终端设备的数量增加系统容量;或者,在相同终端设备数量的情况下,减少码本和/或导频的数量来减少相同时频资源块上的干扰,可以一定程序上提升译码率,从而在终端设备数较少的情况下,提供更好的信道环境,从而提升频谱利用率。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设备6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9所示,该网络设备600包括:处理器610、存储器620、总线640系统和收发器630,其中,所述处理器610、所述存储器620和所述收发器630通过所述总线640系统相连,所述存储器620用于存储指令,所述收发器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所述处理器610调用所述存储器620中的指令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至少一个码本以及至少一个码本中每个码本对应的导频,利用所述收发器630接收的数据对N个子帧中每个子帧进行盲检测,其中,所述N为正整数;
根据盲检测结果,确定所述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一导频集合,其中,通过所述第一导频集合中的导频以及对应的码本进行盲检测不能得到正确的终端数据;
根据所述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所述第一导频集合,确定所述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第二导频集合,其中,所述第二导频集合中的导频为所述第一导频集合中所述终端设备已发送的导频;
根据所述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其中,不同的传输模式对应不同的频谱复用率。
具体地说,上行传输时,在各个子帧,终端设备不向网络设备请求资源,而是直接使用至少一个码本中的码本和码本对应的导频,在免授权资源上进行上行传输;在各个子帧,网络设备利用至少一个码本以及至少一个码本中每个码本对应的导频,在免授权资源上进行盲检测;由于每个终端设备无法获知其他终端设备所选择的码本和导频,不同的终端设备可能会选择相同的码本和相同的导频,这样网络设备无法检测到该不同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或者,如果某一码本和其对应的某一导频没有被终端设备选择,则网络设备也无法通过该码本和导频解码到终端数据;对于上述两种情况,网络设备均不能得到正确的终端数据,此时,网络设备可以确定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一导频集合,通过该第一导频集合中的导频以及对应的码本进行盲检测不能得到正确的终端数据;网络设备可以从该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该第一导频集合中,确定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已经被终端设备发送的导频的导频集合,即第二导频集合,也可以理解为每个导频同时被至少两个终端设备选择的导频的导频集合;根据第二导频集合,确定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其中,不同的传输模式对应不同的频谱复用率。
从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N个子帧中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其中,第二导频集合为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被至少两个终端设备选择的导频的导频集合,根据该第二导频集合,确定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其中,不同的传输模式对应不同的频谱复用率,也就是说,可以根据N个子帧中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被至少两个终端设备选择的导频的导频集合,来灵活选择频谱复用率,从而可以兼容考虑提高频谱复用率带来的网络设备解码复杂的问题,以及降低频谱复用率带来的至少两个终端设备选择相同的码本和导频而产生的碰撞问题。
由于在通常情况下,一个终端设备不可能无时无刻在发送业务,业务包的到达频率要远远小于空口帧的传输频率,所以从提高终端设备接入数量的角度上来看,相同的(码本*导频)可以分配给多个终端设备,则此时可供终端设备选择的码本的数量与所有码本对应的导频的数量的乘积小于接入的终端设备的数量。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相同码本和/或导频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增加终端设备的数量增加系统容量;或者,在相同终端设备数量的情况下,减少码本和/或导频的数量来减少相同时频资源块上的干扰,可以一定程序上提升译码率,从而在终端设备数较少的情况下,提供更好的信道环境,从而提升频谱利用率。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610调用所述存储器620中的指令根据所述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确定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的过程中,所述处理器610具体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所述N个子帧中所有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的导频数量总和,以及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均为空集时子帧的数量中的至少一种,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610调用所述存储器620中的指令确定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的过程中,所述处理器610具体执行以下操作:
在所述N个子帧中所有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的导频数量总和大于等于第一阈值时,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为第一传输模式,其中,所述第一传输模式对应的频谱复用率大于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传输模式对应的频谱复用率;
所述处理器610调用所述存储器620中的指令还执行以下操作:
通过所述收发器630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通知消息,其中,所述第一通知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采用所述第一传输模式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610调用所述存储器620中的指令确定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的过程中,所述处理器610具体执行以下操作:
在所述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均为空集时子帧的数量大于等于第二阈值时,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为第二传输模式,其中,所述第二传输模式对应的频谱复用率小于终端设备的当前传输模式对应的频谱复用率;
所述处理器610调用所述存储器620中的指令还执行以下操作:
通过所述收发器630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通知消息,其中,所述第二通知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采用所述第二传输模式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610调用所述存储器620中的指令确定所述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第二导频集合的过程中,所述处理器610具体执行以下操作:
确定所述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一导频集合中每个导频的信号强度;
根据所述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所述第一导频集合中每个导频的信号强度,确定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其中,第二导频集合中每个导频的信号强度大于等于第三阈值。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N个子帧中每个子帧进行盲检测之前,所述处理器610调用所述存储器620中的指令还执行以下操作: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三通知消息,其中,所述第三通知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N个子帧中采用的传输模式,其中,所述在所述N个子帧中采用的传输模式用于指示所述至少一个码本和所述至少一个码本中每个码本对应的导频。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610调用所述存储器620中的指令还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所述盲检测结果,确定所述N个子帧中多个终端设备使用相同码本的次数;
所述处理器610调用所述存储器620中的指令根据所述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的过程中,所述处理器610具体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所述N个子帧中多个终端设备使用相同码本的次数以及所述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的传输模式对应的频谱复用率包括150%和300%。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网络设备600为基站。
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600可以对应于方法200至400中的网络设备,可以实现方法200至400中的网络设备的相应功能,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从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N个子帧中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其中,第二导频集合为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被至少两个终端设备选择的导频的导频集合,根据该第二导频集合,确定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其中,不同的传输模式对应不同的频谱复用率,也就是说,可以根据N个子帧中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被至少两个终端设备选择的导频的导频集合,来灵活选择频谱复用率,从而可以兼容考虑提高频谱复用率带来的网络设备解码复杂的问题,以及降低频谱复用率带来的至少两个终端设备选择相同的码本和导频而产生的碰撞问题。
并且进一步地,在相同码本和/或导频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增加终端设备的数量增加系统容量;或者,在相同终端设备数量的情况下,减少码本和/或导频的数量来减少相同时频资源块上的干扰,可以一定程序上提升译码率,从而在终端设备数较少的情况下,提供更好的信道环境,从而提升频谱利用率。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9)
1.一种用于调度终端设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利用至少一个码本以及至少一个码本中每个码本对应的导频,对N个子帧中每个子帧进行盲检测,其中,所述N为正整数;
根据盲检测结果,确定所述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一导频集合,其中,所述第一导频集合中的导频为结合对应的码本进行盲检测不能得到正确的终端数据的导频;
根据所述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所述第一导频集合,确定所述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第二导频集合,其中,所述第二导频集合中的导频为所述第一导频集合中所述终端设备已发送的导频;
根据所述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其中,不同的传输模式对应不同的频谱复用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码本中码本的数量与码本对应的导频的数量的乘积小于所述每个子帧接入的终端设备的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确定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包括:
根据所述N个子帧中所有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的导频数量总和,以及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均为空集时子帧的数量中的至少一种,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包括:
在所述N个子帧中所有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的导频数量总和大于等于第一阈值时,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为第一传输模式,其中,所述第一传输模式对应的频谱复用率大于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传输模式对应的频谱复用率;
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通知消息,其中,所述第一通知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采用所述第一传输模式进行数据传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包括:
在所述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均为空集时子帧的数量大于等于第二阈值时,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为第二传输模式,其中,所述第二传输模式对应的频谱复用率小于终端设备的当前传输模式对应的频谱复用率;
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通知消息,其中,所述第二通知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采用所述第二传输模式进行数据传输。
6.根据权利要求1、2、4、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第二导频集合,包括:
确定所述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一导频集合中每个导频的信号强度;
根据所述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所述第一导频集合中每个导频的信号强度,确定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其中,第二导频集合中每个导频的信号强度大于等于第三阈值。
7.根据权利要求1、2、4、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N个子帧中每个子帧进行盲检测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三通知消息,其中,所述第三通知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N个子帧中采用的传输模式,其中,所述在所述N个子帧中采用的传输模式用于指示所述至少一个码本和所述至少一个码本中每个码本对应的导频。
8.根据权利要求1、2、4、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盲检测结果,确定所述N个子帧中多个终端设备使用相同码本的次数;
所述根据所述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包括:
根据所述N个子帧中多个终端设备使用相同码本的次数以及所述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1、2、4、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终端设备的传输模式对应的频谱复用率包括150%和300%。
10.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盲检测单元,用于利用至少一个码本以及至少一个码本中每个码本对应的导频,对N个子帧中每个子帧进行盲检测,其中,所述N为正整数;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盲检测单元获取的盲检测结果,确定所述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一导频集合,其中,所述第一导频集合中的导频为结合对应的码本进行盲检测不能得到正确的终端数据的导频;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所述第一导频集合,确定所述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第二导频集合,其中,所述第二导频集合中的导频为所述第一导频集合中所述终端设备已发送的导频;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其中,不同的传输模式对应不同的频谱复用率。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码本中码本的数量与码本对应的导频的数量的乘积小于所述每个子帧接入的终端设备的数量。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N个子帧中所有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的导频数量总和,以及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均为空集时子帧的数量中的至少一种,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在所述N个子帧中所有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的导频数量总和大于等于第一阈值时,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为第一传输模式,其中,所述第一传输模式对应的频谱复用率大于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传输模式对应的频谱复用率;
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
第一通知单元,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通知消息,其中,所述第一通知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采用所述第一传输模式进行数据传输。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在所述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均为空集时子帧的数量大于等于第二阈值时,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为第二传输模式,其中,所述第二传输模式对应的频谱复用率小于终端设备的当前传输模式对应的频谱复用率;
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
第二通知单元,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通知消息,其中,所述第二通知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采用所述第二传输模式进行数据传输。
15.根据权利要求10、11、13、14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一导频集合中每个导频的信号强度;
根据所述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所述第一导频集合中每个导频的信号强度,确定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其中,第二导频集合中每个导频的信号强度大于等于第三阈值。
16.根据权利要求10、11、13、14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第三通知单元,用于在所述盲检测单元对N个子帧中每个子帧进行盲检测之前,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三通知消息,其中,所述第三通知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N个子帧中采用的传输模式,其中,所述在所述N个子帧中采用的传输模式用于指示所述至少一个码本和所述至少一个码本中每个码本对应的导频。
17.根据权利要求10、11、13、14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盲检测结果,确定所述N个子帧中多个终端设备使用相同码本的次数;其中,
所述第三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N个子帧中多个终端设备使用相同码本的次数以及所述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
18.根据权利要求10、11、13、14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中,所述终端设备的传输模式对应的频谱复用率包括150%和300%。
19.根据权利要求10、11、13、14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为基站。
20.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总线系统和收发器,其中,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收发器通过所述总线系统相连,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所述收发器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至少一个码本以及至少一个码本中每个码本对应的导频,利用所述收发器接收的数据对N个子帧中每个子帧进行盲检测,其中,所述N为正整数;
根据盲检测结果,确定所述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一导频集合,其中,所述第一导频集合中的导频为结合对应的码本进行盲检测不能得到正确的终端数据的导频;
根据所述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所述第一导频集合,确定所述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第二导频集合,其中,所述第二导频集合中的导频为所述第一导频集合中所述终端设备已发送的导频;
根据所述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其中,不同的传输模式对应不同的频谱复用率。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码本中码本的数量与码本对应的导频的数量的乘积小于所述每个子帧接入的终端设备的数量。
22.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根据所述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确定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的过程中,所述处理器具体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所述N个子帧中所有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的导频数量总和,以及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均为空集时子帧的数量中的至少一种,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确定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的过程中,所述处理器具体执行以下操作:
在所述N个子帧中所有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的导频数量总和大于等于第一阈值时,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为第一传输模式,其中,所述第一传输模式对应的频谱复用率大于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传输模式对应的频谱复用率;
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还执行以下操作:
通过所述收发器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通知消息,其中,所述第一通知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采用所述第一传输模式进行数据传输。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确定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的过程中,所述处理器具体执行以下操作:
在所述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均为空集时子帧的数量大于等于第二阈值时,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为第二传输模式,其中,所述第二传输模式对应的频谱复用率小于终端设备的当前传输模式对应的频谱复用率;
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还执行以下操作:
通过所述收发器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通知消息,其中,所述第二通知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采用所述第二传输模式进行数据传输。
25.根据权利要求20、21、23、24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确定所述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第二导频集合的过程中,所述处理器具体执行以下操作:
确定所述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一导频集合中每个导频的信号强度;
根据所述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所述第一导频集合中每个导频的信号强度,确定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其中,第二导频集合中每个导频的信号强度大于等于第三阈值。
26.根据权利要求20、21、23、24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对N个子帧中每个子帧进行盲检测之前,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还执行以下操作: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三通知消息,其中,所述第三通知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N个子帧中采用的传输模式,其中,所述在所述N个子帧中采用的传输模式用于指示所述至少一个码本和所述至少一个码本中每个码本对应的导频。
27.根据权利要求20、21、23、24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还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所述盲检测结果,确定所述N个子帧中多个终端设备使用相同码本的次数;
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根据所述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的过程中,所述处理器具体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所述N个子帧中多个终端设备使用相同码本的次数以及所述每个子帧中每个码本对应的第二导频集合,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待传输模式。
28.根据权利要求20、21、23、24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中,所述终端设备的传输模式对应的频谱复用率包括150%和300%。
29.根据权利要求20、21、23、24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为基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CN2015/073571 WO2016138633A1 (zh) | 2015-03-03 | 2015-03-03 | 用于调度终端设备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409007A CN107409007A (zh) | 2017-11-28 |
CN107409007B true CN107409007B (zh) | 2019-12-24 |
Family
ID=568490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80077310.6A Active CN107409007B (zh) | 2015-03-03 | 2015-03-03 | 用于调度终端设备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271346B2 (zh) |
CN (1) | CN107409007B (zh) |
WO (1) | WO201613863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024366A (zh) * | 2016-11-04 | 2018-05-11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免调度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
CN117499989B (zh) * | 2024-01-03 | 2024-03-22 | 青岛创新奇智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大模型的智能化生产管理方法及系统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243678B2 (en) * | 2008-03-10 | 2012-08-14 | Motorola Mobility, Inc. | Hierarchical pilot structur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
CN103378928A (zh) * | 2012-04-23 | 2013-10-30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预编码及信道质量指示信息反馈方法和设备 |
CN103457694A (zh) * | 2012-05-31 | 2013-12-18 |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盲检测方法及数据产生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50861B4 (de) * | 2002-10-31 | 2007-01-04 |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en zur Detektion des TX-Diversity-Modes für Mobilfunkempfänger |
US20040228270A1 (en) * | 2003-05-13 | 2004-11-18 | Hou-Shin Chen | Method of processing an OFDM signal and OFDM receiver using the same |
US7535950B2 (en) * | 2004-12-15 | 2009-05-19 | Georgia Tech Research Corp. | Blind selected mapping techniques for crest factor reduction of forward link CDMA signals |
EP1679849B1 (en) * | 2005-01-11 | 2014-02-26 | Motorola Solutions, Inc. | OFDM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wherein the pilot symbols are weighted in order to reduce the 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 |
JP5519286B2 (ja) * | 2006-10-18 | 2014-06-11 | 韓國電子通信研究院 | Ofdmセルラーシステムのためのtdmベースのセルサーチ方法 |
CN102611486B (zh) * | 2011-01-19 | 2018-03-1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扰码标识信令组的通知方法及系统 |
US8611481B2 (en) * | 2011-02-25 | 2013-12-17 | Broadcom Corporation | Blind control channel detection |
GB2502903A (en) | 2011-06-13 | 2013-12-11 |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power reception device |
US9723496B2 (en) * | 2011-11-04 | 2017-08-0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by a user equipment using blind detection |
CN103220073A (zh) * | 2012-01-20 | 2013-07-2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下行解调导频控制信令的通知及接收方法、基站及终端 |
US8837556B2 (en) * | 2012-04-20 | 2014-09-16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lind detection of secondary pilot signa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10568121B2 (en) * | 2013-03-08 | 2020-02-18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ed signaling transmissions in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
EP3001743B1 (en) * | 2013-06-18 | 2022-08-03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cting and send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
US20160277218A1 (en) * | 2013-11-08 | 2016-09-22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Facilitating Blind Detection of Pilot Sequenc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
CN106416343B (zh) * | 2014-05-23 | 2020-04-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序列生成的方法和用于序列生成的终端、基站 |
-
2015
- 2015-03-03 CN CN201580077310.6A patent/CN107409007B/zh active Active
- 2015-03-03 WO PCT/CN2015/073571 patent/WO2016138633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7
- 2017-09-01 US US15/694,716 patent/US10271346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243678B2 (en) * | 2008-03-10 | 2012-08-14 | Motorola Mobility, Inc. | Hierarchical pilot structur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
CN103378928A (zh) * | 2012-04-23 | 2013-10-30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预编码及信道质量指示信息反馈方法和设备 |
CN103457694A (zh) * | 2012-05-31 | 2013-12-18 |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盲检测方法及数据产生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0271346B2 (en) | 2019-04-23 |
CN107409007A (zh) | 2017-11-28 |
US20170367112A1 (en) | 2017-12-21 |
WO2016138633A1 (zh) | 2016-09-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465378B (zh) | 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9923907B (zh) | 传输上行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
CN107710842B (zh) | 传输上行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7079466B (zh) | 传输指示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7113103B (zh) | 传输指示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6922213B (zh) | 传输信息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 |
US10264601B2 (en) |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CN107078853B (zh) | 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 |
CN108631815B (zh) | 数据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设备 | |
KR101096309B1 (ko) | 코드 블록 자원 요소 경계를 유지하기 위한 레이트 매칭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 |
CN112134650B (zh) |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接收端设备 | |
CN107736066B (zh) |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 |
US10637612B2 (en) |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CN106922206B (zh) | 确定调制编码阶数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 |
US20180343093A1 (en) |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CN108282294B (zh) | 一种参考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 |
CN107409007B (zh) | 用于调度终端设备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 |
CN107078783B (zh) | 传输信息的方法、接入点和用户设备 | |
CN109644449B (zh) | 通信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