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58456B - 用于传送散装货物的传送元件和传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传送散装货物的传送元件和传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58456B
CN105358456B CN201380076278.0A CN201380076278A CN105358456B CN 105358456 B CN105358456 B CN 105358456B CN 201380076278 A CN201380076278 A CN 201380076278A CN 105358456 B CN105358456 B CN 1053584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transmission
transfer pipe
conveyer
dis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7627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58456A (zh
Inventor
罗尔夫·坎普斯
克里斯托夫·考夫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uehler GmbH
Original Assignee
Buehler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EP2013/060046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3171265A1/de
Application filed by Buehler GmbH filed Critical Buehler GmbH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EP2013/073826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4183811A1/de
Publication of CN1053584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584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584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584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9/00Conveyors comprising an impeller or a series of impellers carried by an endless traction element and arranged to move articles or materials over a supporting surface or underlying material, e.g. endless scraper conveyors
    • B65G19/14Conveyors comprising an impeller or a series of impellers carried by an endless traction element and arranged to move articles or materials over a supporting surface or underlying material, e.g. endless scraper conveyors for moving bulk material in closed conduits, e.g. tub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9/00Conveyors comprising an impeller or a series of impellers carried by an endless traction element and arranged to move articles or materials over a supporting surface or underlying material, e.g. endless scraper conveyors
    • B65G19/18Details
    • B65G19/22Impellers, e.g. push-plates, scrapers; Guiding mean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5/00Lubricating, cleaning, or clearing devices
    • B65G45/10Cleaning devices
    • B65G45/18Cleaning devices comprising brush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ain Conveyers (AREA)
  • Screw Conveyors (AREA)
  • Feeding Of Articles To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传送散装货物的传送元件(201)包括:圆盘元件(203),所述圆盘元件包括上侧(203a)、下侧(203b)以及沿着所述圆盘元件的圆周的侧表面(203c);以及柄(204),所述柄在其上端(204a)处具有柄头(205)并且在其下端(204b)处居中连接到所述圆盘元件的所述上侧。所述传送元件在所述圆盘元件的所述下侧处包括用于接收所述柄头的构件(206)。所述圆盘元件的所述侧表面至少在相对于所述柄的纵向轴线的区段中倾斜。

Description

用于传送散装货物的传送元件和传送装置
本发明涉及用于传送散装货物的一种传送装置和一种传送元件(运载器)。
适合于沿着例如弯管将例如稻米、面粉小麦或玉米等散装货物从用于散装货物的入口传送到用于散装货物的出口的此类传送装置从现有技术已知为管或管道链式传送机或制动盘传送机。
US 4,197,938揭示了用于散装货物的包括圆盘状运载器的传送装置。运载器布置在缆绳处,其中包括运载器的缆绳可以借助于齿轮传动,用于例如沿着弯管区段将散装货物从入口传送到出口。
此已知的用于散装货物的传送装置的缺点在于,例如,当在操作期间运载器损坏时,更换运载器是费力的,因此导致增加了维护成本并且减少了通过传送装置的散装货物的平均吞吐量。此外,当使用缆绳作为牵引元件、运载器安装到缆绳上时,例如用于减少或增加传送装置的长度的长度调适是复杂的。此外,已知的传送装置的缺点在于无法调整传送装置的填充水平。
NL 1025855揭示了具有多个包括导电和/或磁性材料的运载器的传送装置。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避免已知标的物的缺点,具体来说,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传送装置、运载器和供给装置以及方法,借助于所述方法可能在需要极少维护的情况下实现传送装置的可靠操作,其中传送装置的操作是具有成本效益的。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用于实现传送装置的填充水平的可调性的供给装置。本发明的另外目的是提供用于升级和/或转换或改装已经安装的传送装置的方法,使得所述传送装置在操作期间可以易于维护并且是具有成本效益的。
这些目的通过根据权利要求书的一种传送元件(运载器)得以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传送装置的原理的一般描述
例如,传送装置包括传送通道。传送通道具体来说形成为传送管道。在传送通道中布置至少一个运载器。具体来说,在传送通道中布置至少两个运载器。传送装置包括用于传动至少一个运载器的至少一个传动机构,用于沿着传送通道轴线传送散装货物。至少一个运载器在传送通道中至少在沿着传送通道轴线的一些区段中松弛地布置。
在本申请的含义中,“传送装置”将具体地理解为用于连续地传送散装货物的装置。在本申请的含义中,散装货物的“连续传送”同样应具体地理解为其中散装货物在传送通道中的流动在一些区段中被运载器中断的散装货物的传送。
在本申请的含义中,“传送通道”应理解为其中散装货物可以沿着纵向轴线传送的通道。例如,传送通道可以形成为打开的凹槽或形成为具有圆形、三角形、长方体或正方形横截面或任何其它横截面形状的中空主体。具体来说,传送通道形成为传送管道,所述传送管道具有相对于传送管道的纵向轴线垂直的圆形横截面。此外,传送通道具体来说形成为周向闭合环。
在本申请的含义中,“传送通道轴线”应理解为传送通道的纵向轴线,在按照预期使用时,散装货物沿着所述轴线传送。
在本申请的含义中,“运载器”(“传送元件”)应理解为元件,在按照预期使用时,通过沿着纵向轴线定位运载器,散装货物可以借助于所述运载器相对于传送通道的纵向轴线实质上平行地传送。具体来说,运载器可以布置在中空主体中,例如,传送管道,并且可以沿着中空主体的轴线放置用于沿着中空主体的轴线传送散装货物。
在本申请的含义中,术语“散装货物”应理解为以可灌入的形式存在并且具体来说能够流动的粒状、粉状或者此外零散的货物。具体来说,散装货物应理解为稻米、面粉、谷物、小麦、玉米、流动物质、粉末状物质和其任何组合。
在本申请的含义中,“运载器至少在沿着传送通道轴线的一些区段中的松弛布置”应理解为在此区段中运载器未直接连接到传动机构上。在此区段中,通过沿着传送通道轴线相邻布置的运载器和/或传送的散装货物,此类运载器仅沿着传送通道轴线移动。例如,在传动区段中,相对于传送通道轴线实质上平行地在运载器上施加力,使得运载器和接触运载器的散装货物相对于传送通道轴线实质上平行地放置,其中运载器和/或散装货物沿着传送通道轴线移出传送装置的传动区段。
在本申请的含义中,措辞“A和/或B”应理解为意味着以下可能的组合:A;B;A和B;A且没有B;B且没有A。
将传送装置设计为至少一个运载器松弛地布置在传送通道中的优点在于:因为运载器松弛地布置在传送通道中,所以更换例如损坏的运载器是容易可行的。因此,减少了维护工作并且由此传送装置的操作变得更有成本效益。此外,通过移除或添加运载器调适不同的传送通道长度是有利的。
具体来说,在至少一个侧视图中传送通道是S形。这样的优点在于传送装置尤其在仅一个底层中的节省位置的布置是可能的。在现有技术中,就这点而言,通常需要两个或三个底层来布置传送装置。
至少在传动区域中,传送通道,具体来说传送管道,可以包括钢或可以由钢制成。
优选地,传送通道形成为沿着传送通道轴线的用于运载器的导引构件。
在本申请的含义中,“导引构件”应理解为用于限制运载器相对于传送通道轴线实质上垂直地移动的构件。
传送通道作为用于运载器的导引构件的此设计的优点在于运载器仅可以相对于传送通道轴线垂直地稍微移动,使得在操作期间对运载器的破坏减到最少。
传送通道作为导引构件的此设计可以例如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传送通道沿着传送通道轴线的平均横截面具有实质上全等于运载器沿着传送通道轴线的平均横截面的形状,使得运载器可以仍在传送通道中插入并且在相对于传送通道轴线横向的方向上具有极少间隙。
尤其优选地,实现传动机构使得至少在一些区段中可以通过传动机构相对于传送通道轴线实质上平行地直接在运载器上施加力。为此目的,运载器可以具有至少一个传动表面,所述力可以施加在所述传动表面上。有利的是,传动表面是弹性的,并且可以由例如塑料或橡胶制成或者可以涂布有塑料或橡胶。因此可以实现在传动机构与运载器之间不仅存在点状接触,而且还存在线性或甚至平面的接触。此外,传动表面可以包括钢或可以由钢制成。
在本申请的含义中,措辞“可以直接施加力”应理解为力是通过在对应的运载器上的传动机构而不是通过在传动机构与运载器之间布置的其它运载器和/或通过散装货物来施加的。
传动机构的此设计的优点在于即使以松弛的方式布置运载器也可以以可靠的方式向运载器传递力。
尤其优选地,至少在传动区段中,传动机构到达传送通道中,用于以相对于传送通道轴线实质上平行的方式在布置在传动区段中的运载器上施加力。
这样的优点在于传动机构必须仅布置在传送装置的一部分中,这有助于传送装置的维护并且简化了传送装置的结构设计。
具体来说,布置在传送通道中的运载器的总长度小于传送通道轴线的长度。优选地,运载器的总长度大于传送通道轴线的长度减去至少一个传动区段的长度。
这样的优点在于可以可靠地保证运载器在传送通道中的传动。
运载器的“总长度”应理解为运载器沿着传送通道轴线的有效最长伸长乘以在传送通道中布置的运载器的数目。如果运载器具有不同设计,那么运载器的“总长度”应理解为运载器沿着传送通道轴线的有效最长伸长的总和。
优选地,传动机构经配置使得可以实质上在运载器面向传送通道的内壁的周向区域中在运载器上施加力。
在本申请的含义中,措辞“可以实质上在运载器面向传送通道的内壁的周向区域中施加力”应理解为传动机构借助于用于施加力的传动构件与运载器啮合,其中传动构件直接接触在运载器的周向方向上的区段。
此设计的优点在于传动机构必须仅在内壁的区域中与传送通道啮合以便实现传动效果,使得传动机构与运载器的其它部分的碰撞或此外散装货物的压缩减到最少。
尤其优选地,传动机构可以选定或选自以下类别传动机构的列表或其任何组合:链传动机构、带传动机构、连杆机构、齿轮传动机构、蜗杆传动机构、磁体传动机构、伺服传动机构、直接传动机构。连杆机构可以实现为例如四杆机构,具体来说为直线传动机构。
此类传动机构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本身是已知的。有利的是,可以根据要求以及例如结构的边界条件选定最合适的传动机构。
具体来说,使用连杆机构,这被证明在操作期间是尤其有利的。
在使用磁体传动机构时,尤其必需选择用于运载器的材料,使得由磁体传动机构产生的交替的磁场使运载器得到传动。
在第一优选形式中,传动机构包括至少一个运载器螺栓,借助于所述运载器螺栓至少在一些区段中可以相对于传送通道轴线实质上平行地直接在运载器上施加力,具体来说在运载器的传动表面上施加力。运载器螺栓优选地至少在力施加在运载器上的同时在垂直方向上延伸。
有利的是,此第一形式的传动机构实现为链传动机构并且包括至少一对传动链,其中运载器螺栓的两个相对的末端中的每一者安装到所述一对传动链中的对应的传动链。倘若运载器螺栓垂直地延伸,那么传动机构包括至少一个下部传动链和至少一个上部传动链。
传动机构可以包括具有对应的运载器螺栓的仅一对或多对传动链。在第一形式的一些实施例中,运载器螺栓沿传送通道横向地布置。优选地,第一对传动链的运载器螺栓布置在传送通道的第一侧处,并且第二对传动链的运载器螺栓布置在传送通道的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处。因此可能在运载器螺栓在运载器上施加力时防止运载器变得楔合在一起。
此外优选的是两个相邻的运载器螺栓之间的距离实质上等同于运载器沿着传送通道轴线的延伸。这意味着两个相邻的运载器螺栓之间的距离至少与运载器沿着传送通道轴线的延伸一样大,并且最多是此延伸的1.5倍,优选地最多1.25倍,并且尤其优选地最多1.1倍。以此方式可以实现在运载器被传动时彼此至少几乎接触并且因此运载器之间的距离尽可能小。优选地,两个相邻的运载器螺栓之间的距离大于运载器沿着传送通道轴线的延伸,具体来说这些值的比率可以是至少1.01。因此可能获得一定间隙以便补偿制造公差和/或磨损公差。
在第二优选形式中,传动机构实现为链传动机构或带传动机构,并且包括至少一个传动链,所述传动链具有至少一个运载器伸出部分。借助于此运载器伸出部分,至少在一些区段中可以相对于传送通道轴线实质上平行地直接在运载器上施加力,具体来说在运载器的传动表面上施加力。
同样在第二形式中,传动链可以沿传送通道横向地布置。可以存在仅一个单个的传动链或还存在多个传动链。例如,具有运载器伸出部分的第一传动链可以布置在传送通道的第一侧处,并且具有运载器伸出部分的第二传动链可以布置在传送通道的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处。同样以此方式可以在运载器螺栓在运载器上施加力时防止运载器变得楔合在一起。
此外优选的是两个相邻的运载器伸出部分之间的距离实质上等同于运载器沿着传送通道轴线的延伸。这意味着两个相邻的运载器伸出部分之间的距离至少与运载器沿着传送通道轴线的延伸一样大,并且最多是此延伸的1.5倍,优选地最多1.25倍,并且尤其优选地最多1.1倍。以此方式还可以实现在运载器被传动时彼此至少几乎接触并且因此运载器之间的距离尽可能小。优选地,两个相邻的运载器伸出部分之间的距离大于运载器沿着传送通道轴线的延伸,具体来说这些值的比率可以是至少1.01。因此可能获得一定间隙以便补偿制造公差和/或磨损公差。
在第三优选形式中,传动机构实现为蜗杆传动机构并且包括至少一个旋转传动蜗杆,通过所述旋转传动蜗杆的旋转移动至少在一些区段中可以相对于传送通道轴线实质上平行地直接在运载器上施加力,具体来说在运载器的传动表面上施加力。为此目的,如果传动蜗杆的旋转轴线相对于传送通道轴线实质上平行地延伸则尤其优选。
同样在此第三形式中,可以存在仅一个单个的或还存在多个旋转传动蜗杆。例如,第一传动蜗杆可以布置在传送通道的第一侧处,并且第二传动蜗杆可以布置在传送通道的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处。
此外优选的是运载器沿着传送通道轴线的延伸实质上是传动蜗杆的节距的整数倍数。这意味着运载器沿着传送通道轴线的延伸与传动蜗杆的节距的比率比整数最多小0.4,优选地最多小0.2,并且尤其优选地最多小0.1,其中此整数可以是例如1、2、3、4、5或6。例如,所述比率可以在3.6到4的范围内,优选地在3.8到4的范围内,并且尤其优选地在3.9到4的范围内。同样以此方式可以实现在运载器被传动时彼此至少几乎接触并且因此运载器之间的距离尽可能小。同样优选的是所述比率比所提及的整数最少小0.01。因此可能获得一定间隙以便补偿制造公差和/或磨损公差。
倘若存在多对传动链和/或多个传动链和/或多个传动蜗杆,优选的是它们彼此同步。这可能例如借助于本身已知的齿轮传动机构实现,传动力可以借助于齿轮传动机构从马达传递到多个或全部传动链和/或传动蜗杆。借助于此类同步尤其可以保证上文描述的运载器螺栓至少在力施加在运载器上时在垂直方向上延伸,并且多个运载器螺栓、运载器伸出部分或传动蜗杆在相同的速度下移动。
优选地,传动区段在传送通道轴线的方向上的长度至少是运载器长度的两倍,优选地至少是运载器长度的三倍。因此可以保证在任何时间至少一个运载器完全定位在传动区段中。
在传送通道的内壁处可以存在至少一个导引元件,并且运载器可以具有对应的反向导引元件,运载器可以借助于反向导引元件被沿着导引元件导引。因此可以防止运载器的倾斜或楔合。导引元件可以实现为例如横向导引板。优选地,在传送通道的内壁处布置至少两个并且更优选地恰好两个相对的横向导引板。
或者,运载器可以借助于上文描述的运载器螺栓而居中。上文描述的传动链可以被横向地导引并且因此可以承受横向力。
尤其优选地,在传送通道中通过运载器之间的直接接触和/或通过在运载器之间布置的散装货物可以实现在传送通道中相邻布置的两个运载器之间的相对于传送通道轴线平行的力传递。
这是有利的,因为足以在传动区段中布置仅一个传动机构,这使得传送装置更有成本效益并且有助于它的维护。
根据本发明的传送元件的原理的一般描述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用于在如上文描述的传送装置中传送散装货物的运载器(传送元件)。运载器包括运载表面和对准构件,对准构件用于至少在一些区段中相对于传送通道轴线实质上平行地对准运载表面的平均表面垂直面。
在本申请的含义中,运载器的“运载表面”应理解为在运载器按照预期使用时实质上使散装货物在传送装置中被传送的表面。
“对准构件”应理解为用于在传送通道中对准运载器的运载表面的构件,其方式为使得在按照预期使用时运载器适合于传送散装货物。例如,借助于在运载器的周边处相对于传送轴线平行布置的支柱 (柄),或通过由支柱(柄)连接的间隔开的圆盘,这可以通过对应的尺寸标定实现为圆柱体。
在本申请的含义中,运载表面的“平均表面垂直面”应理解为有效运载表面上的表面垂直面的平均值,在按照预期使用时,有效运载表面可以开始接触散装货物。
运载表面借助于对准构件相对于传送通道轴线实质上平行地对准的优点在于运载表面在操作期间获取理想位置并且因此允许有效的且节省成本的操作。由于对准构件布置在运载器本身处,例如当运载器损坏时,因为运载器可以松弛地布置在传送通道中,所以更换所述运载器是容易可行的,这有助于维护。
优选地,当运载表面的平均表面垂直面相对于传送通道轴线实质上平行地对准时,运载表面覆盖平均传送通道横截面,覆盖量小于100%。优选地,覆盖的平均传送通道横截面的量在50%到99.9%的范围内,并且尤其优选地在80%到99.9%的范围内。具体来说,覆盖量可以在85%到99.9%范围内,视情况可在90%到99.8%的范围内,并且进一步视情况可在92%到97%的范围内。具体来说,覆盖量取决于将被传送的散装货物来选定。
在本申请的含义中,“平均传送通道横截面”应理解为垂直于传送通道轴线的横截面表面的平均值,在按照预期使用时散装货物通过所述横截面表面被传送。
平均传送通道横截面的优点是沿着传送通道有效传送散装货物,形成具有成本效益的操作。
尤其优选地,对准构件至少被配置为第一表面元件和第二表面元件,第一表面元件和第二表面元件相对于传送通道轴线实质上平行地彼此间隔开并且经布置使得彼此操作性地接触,其中表面元件的平均表面垂直面相对于传送通道轴线实质上平行布置。
其优点是简化了运载器的结构设计。此外,此设计具有鉴于对准构件的上述优点。
例如,运载器可以因此由两个圆盘形成,所述两个圆盘相对于传送通道轴线平行地彼此间隔开并且借助于同样相对于传送通道轴线实质上平行地布置的支柱(柄)彼此连接。
运载器的传动表面可以布置在两个表面元件中的一者处。具体来说,运载表面可以由两个圆盘中的一者的第一侧形成,并且传动表面可以由此圆盘的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形成。
尤其优选地,由第一表面元件和第二表面元件的周边包围的表面在相对于平均表面垂直面平行地伸出时实质上全等地形成。
在本申请的含义中,由第一表面元件和/或第二表面元件的“周边包围的表面”应理解为第一表面元件和/或第二表面元件的外包封当布置在传送通道中时可以实质上全等地映射在彼此上。例如,相对于彼此平行布置并且具有相同直径的两个完整表面的圆盘相对于彼此平行布置的表面实质上全等地形成。同样,当布置在具有圆形横截面的传送管道中时,相对于表面元件实质上全等地形成不具有开口的完整表面的圆盘,表面元件包括径向布置的支柱(柄),如果支柱具有与完整表面的圆盘相同的半径,那么在支柱之间存在中空空间。
使第一表面元件和第二表面元件相对于彼此实质上全等地形成的优点在于运载器具有简单的结构设计,这进一步简化了维护并且减少了运载器的成本。
优选地,面向散装货物的传送方向的运载器的第一表面元件让散装货物通过。具体来说,第二表面元件包括运载表面。具体来说,第二表面元件布置在运载器背对传送方向的侧处。
在本申请的含义中,“传送方向”应理解为其中散装货物通常在传送装置中沿着传送通道(具体来说在沿着传送通道的区段中)被传送的方向。
在本申请的含义中,用于表面元件的术语“让...通过”应理解为允许将被传送的散装货物通过。例如,可以通过在第一表面元件中布置用于散装货物的足够大的开口实现散装货物通过的能力。
以相对于传送通道轴线实质上平行地与第二表面元件间隔开的方式布置的第一表面元件让散装货物通过的能力的优点在于:表面元件之间的空间可以用于传送散装货物,这增加了吞吐量并且因此在成本方面更有效。
尤其优选地,运载器在面向传送方向的侧处和/或在背对传送方向的侧处包括间隔物。具体来说,间隔物是相对于传送通道轴线实质上平行地布置的臂。此外,间隔物具体来说在背对运载器的末端处以球形或圆顶形方式形成。
在本申请的含义中,措辞“球形或圆顶形”应理解为在背对运载器的间隔物的末端处布置球或圆顶。圆顶应理解为球的扁平部分。
在运载器处布置至少一个间隔物的优点在于可以借助于结构上简单的方式实现在传送通道中有效地传送散装货物的最小距离,这减少了维护工作并且使操作节省成本且有效。布置球形或圆顶形间隔物的优点在于间隔物同样在弯曲的传送通道中可靠地起作用,并且使高点负载的出现减到最少,这减少了磨损并且因此减少了维护工作。
在面向传送方向的侧处或背对传送方向的侧处,运载器尤其优选地包括凹部,凹部形成为使得间隔物可以与凹部啮合。具体来说,凹部呈漏斗形,并且此外具体来说至少在一些部分呈球形或至少在一些部分呈抛物线形。
这样的优点在于间隔物同样可以在传送通道的弯曲区域中可靠地与凹部啮合,这使得操作更可靠并且减少了磨损,从而减少了维护工作。
用于散装货物的供给装置(例如,根据本发明的传送装置)的原理的一般描述
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涉及用于使散装货物进入到传送装置中的入口中的供给装置,传送装置包括传送通道,传送通道具有内壁。具体来说,供给装置连同如上文描述的传送装置一起使用,并且传送装置视情况可具有如上文描述的运载器。散装货物可以实质上借助于重力传送到传送装置中。具体来说,供给装置布置在传送装置的实质上水平的区段中。入口覆盖内壁的角度范围相对于重力方向大于0°到小于180°和/或小于0°到大于-180°。优选地,角度范围大于20°到小于160°和/或小于-20°到大于-160°。尤其优选地,角度范围大于45°到小于150°和/或小于-45°到大于-150°。
在本申请的含义中,“相对于重力方向的角度”应理解为重力方向界定0°的角度,并且正角是在相对于重力方向的顺时针方向上测量且负角在逆时针方向上测量。
在本申请的含义中,“实质上水平区段”是相对于重力方向实质上垂直地布置的区段。
在本申请的含义中,“覆盖内壁的角度区域”应理解为到传送装置中的入口覆盖的从传送通道轴线 (即,传送通道的中央)测量的开启角度。角度范围应理解为平均角度范围。
例如,如果入口布置在传送装置的实质上水平区段中,那么入口布置在侧面处。
以所描述的角度范围布置入口的优点在于可以取决于要求调整传送通道中的填充高度或填充水平。可以取决于使用的散装货物有利地选择角度范围。
例如,可以稳固地调整角度范围。这样的优点在于例如对于将被传送的散装货物可以将角度范围固定到最优值,这使得传送装置的操作更可靠。
角度范围优选地是可调整的,具体来说借助于滑动件。
例如,滑动件可以在传送通道处和/或在供给装置处布置为旋转滑动件和/或布置为旋转套筒。
角度范围的可调性的优点在于,取决于关于散装货物的传送的要求以及还取决于将被传送的散装货物,角度范围是可调整的,从而调整传送通道中的填充水平。
尤其优选地,传送装置包括用于将散装货物传送到入口的重定向部分。
这样的优点在于例如存放在储存容器上游的散装货物可以通过重定向部分被传送到传送通道,其中可以通过重定向部分调整散装货物到传送通道的传送速度或传送速率。
在本申请的含义中,“重定向部分”应理解为其中散装货物从相对于重力方向实质上平行的传送方向上被重定向的部分。
尤其优选地,重定向部分形成为重定向表面并且以在相对于重力方向30°到70°的范围内的重定向角度布置。
优选地,重定向角度在40°到60°的范围内,尤其优选地在45°到55°的范围内。
或者,重定向角度还可以是-30°到-70°,优选地-40°到-60°并且尤其优选地-45°到-55°。
以所描述的角度范围布置重定向表面的优点在于可以取决于使用的散装货物以及所需流动速率调整供应的散装货物的量。
具体来说,重定向角度是可调整的,这有利地允许取决于对应的要求调整重定向角度。
用于借助于根据本发明的传送装置和/或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传送元件传送散 装货物的方法的原理的一般描述
额外方面涉及用于借助于如上文描述的传送装置传送散装货物的方法。传送装置视情况可包括如上文描述的运载器。所述装置进一步视情况可包括如上文描述的供给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将散装货物从入口传送到出口的步骤。
所述方法包括上文描述的优点。
用于升级和/或转换或改装根据本发明的传送装置的方法的原理的一般描述
另一方面涉及用于升级和/或转换或改装用于传送散装货物的传送装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安装至少一个运载器以便建造如上文描述的传送装置的步骤。具体来说,安装如上文描述的运载器。所述方法进一步视情况可包括安装如上文描述的供给装置的步骤。
这样的优点在于可以升级和/或转换或改装已经安装的传送装置,使其变成根据本发明的传送装置,因为不需要安装全新的传送装置,所以这是具有成本效益的。
在本申请中的特定段落中(例如,关于传送装置)已经描述的基本解释、一般定义和具体特征也适用于在此申请案中的其它段落(例如,关于传送元件)。
下文将基于实施例更详细地论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以及优点,以便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制于所述实施例。
图1示出本发明的传送装置的立体视图;
图2示出根据图1的本发明的传送装置的正视图;
图3示出根据图1的本发明的传送装置的传动区段的放大视图;
图4示出根据图1并且包括传动区段的本发明的传送装置的区段的正视图;
图5示出在直式传送管道中包括两个运载器的本发明的传送装置的区段;
图6示出在弯曲的传送通道中包括两个运载器的本发明的传送装置的区段;
图7示出在传送凹槽中操作性地连接的本发明的两个运载器的摄影视图;
图8示出本发明的运载器的立体视图;
图9示出根据图8的运载器的侧视图;
图10示出包括传送通道的本发明的供给装置的示意图;
图11示出包括运载器和散装货物的本发明的替代传送装置的一部分的立体视图;
图12示出包括S形传送管道的传送装置的示意图;
图13a示出包括布置在一对传动链处的运载器螺栓的本发明的传送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视图;
图13b示出根据图13a的传送装置的俯视图;
图14a示出包括布置在两对传动链处的运载器螺栓的本发明的传送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视图;
图14b示出根据图14a的传送装置的俯视图;
图15a示出具有布置在传动链处的运载器伸出部分的本发明的传送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视图;
图15b示出根据图15a的传送装置的俯视图;
图16a示出具有布置在两个传动链处的运载器伸出部分的本发明的传送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视图;
图16b示出根据图16a的传送装置的俯视图;
图17a示出具有传动蜗杆的本发明的传送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视图;
图17b示出根据图17a的传送装置的俯视图;
图18a示出具有两个传动蜗杆的本发明的传送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视图;
图18b示出根据图18a的传送装置的俯视图;
图19a示出在第一时间点上的具有四杆机构的传送装置;
图19b示出根据图19a的在第二时间点上的传送装置;
图20示出在传送通道中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送元件的视图;
图21a示出图20的根据实施例的传送元件的详细视图;
图21b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送元件的详细视图;
图21c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送元件的详细视图;
图22示出在传送通道中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送元件的视图;
图23示出包括本发明的多个传送元件的传送通道的视图;
图24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送元件的立体视图;
图25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送元件的立体视图。
在下文中,首先描述图1到19。
图1示出用于传送散装货物的本发明的传送装置1的立体视图。传送通道4形成为传送管道5,可以由例如钢或塑料制成。传送通道4以周向闭合方式形成,使得布置在传送通道4中的运载器(传送元件)2可以不断地旋转。
借助于传动区段8中的传动机构6传动的多个运载器2布置在传送装置1中。运载器在传送通道 4中沿着传送通道轴线松弛地布置。
散装货物借助于供给装置18传送到传送通道4中。
图2示出根据图1的传送装置1的正视图。
在下文中,相同参考标号在图式中指代相同特征,并且因此仅在必要时才再做解释。
在根据图2的说明中,示出出口22。在操作过程中,散装货物通过供给装置18传送到传送通道4 中。传送通道4中的散装货物通过传动的运载器2传送到出口22,散装货物在所述出口处从传送装置 1掉落(例如)到此处未示出的收集容器中。
图3示出包括根据图1的传送装置1的传动区段8的区域的立体视图。传送管道5具有内壁9,所述内壁充当沿着传送通道轴线的用于运载器2的导引构件。
在传动区段8中,传动臂25以相对于传送通道轴线实质上平行的方式在运载器2上施加力。传动臂25通过传动链24在传动区段8中相对于传送通道轴线实质上平行地移动。施加至运载器2的力实质上施加在运载器2面向传送通道的内壁9的周向区域中。
图4示出根据图3的传送装置1的所述区段的一部分的正视图。
通过传动链24传动的传动臂25通过啮合开口26与传送管道5啮合。由于散装货物借助于传动机构6仅传送到传动区段下游,因此啮合开口26的密封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
图5示意性地示出传送通道4实现为传送管道5并且包括两个运载器2的区段。在运载器2面向传送方向的一侧,运载器2具有充当间隔物的臂17。在背对传送方向的一侧,运载器2具有凹部16,相邻布置的运载器2通过所述凹部可以视情况与臂17啮合。
运载器2包括支柱(柄)23,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支柱相对于传送通道轴线7实质上平行布置。
图6示意性地示出具有弯曲的传送通道、运载器2布置在弯曲的传送通道中的传送装置的区段。
图7以影像方式示出具有传送通道4的传送装置1的区段,传送通道4实现为传送凹槽,并且其中具有臂17和凹部16的两个运载器2示出在传送通道的弯曲区段中。
图8是本发明的运载器2的立体视图。
根据图8的运载器2包括臂17,在按照预期使用时,所述臂布置在传送通道中面向传送方向的一侧处。
运载器2包括让散装货物通过的第一表面元件13。运载器2进一步包括第二表面元件14,所述第二表面元件包括此处未示出的运载表面。第一表面元件13和第二表面元件14借助于支柱(柄)23 以彼此间隔开的方式布置,以便产生所述两个表面元件之间的操作连接。
此外,在第二表面元件14背对传送方向的一侧处,运载器2具有凹部16,相邻布置的运载器的臂17可以通过所述凹部啮合。
图9示出根据图8的本发明的运载器2的侧视图。
运载器2包括间隔物15,所述间隔物形成为臂17。臂17在背对运载器2的末端处呈球形。在背对传送方向的一侧处,运载器2具有凹部16,所述凹部在一些区段中呈球形,使得球形间隔物15可以与另一运载器的互补凹部16啮合。
第一表面元件13和第二表面元件14借助于支柱(柄)23操作性地连接到彼此,其中第一表面元件13和第二表面元件14充当对准构件11。第一表面元件13让散装货物通过。
第二表面元件14在第一侧处包括用于沿着传送通道传送散装货物的运载表面10,并且在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处所述第二表面元件包括传动表面27。传动表面27可以是弹性的并且具体来说由塑料或橡胶制成。或者,传动表面27还可以由钢制成。传动机构可以在此传动表面27上施加用于传动运载器2的力。
由第一表面元件13和第二表面元件14的周边包围的表面在相对于平均表面垂直面12实质上平行地伸出的情况下实质上全等于彼此,这形成运载器2在传送通道中的所希望的对准。
图10示出本发明的用于将散装货物3供给到传送装置的传送管道5中的供给装置18的侧视图。
传送管道5具有覆盖约90°的角度范围a的入口19。借助于实现为旋转滑动件的滑动件20,可以根据要求调整角度范围a。
供给装置18具有重定向区域21,所述重定向区域经布置具有相对于重力方向约50°的重定向角u。
图11示出本发明的替代传送装置的区段的立体视图。为清楚起见,此处未示出传送管道。
在传送管道中布置有多个运载器2,其中在这种情况下可见三个运载器2。借助于在其上布置的传动链24(仅部分示出所述传动链)和传动臂25,可以相对于传送通道轴线实质上平行地在运载器2 上施加力。运载器2不具有间隔物。散装货物3布置在运载器2之间,在这种情况下形成所希望的运载器2的间距。
图12示出具有传送管道5的传送装置1的侧视示意图。传送管道5呈S形。在下部区中,布置入口容器23用于将借助于运载器(未示出)传送的散装货物供给到出口容器24。此处未示出入口和出口。
根据图13a和图13b的传送装置1包括链传动机构6,所述链传动机构具有由下部传动链28a和上部传动链28b形成的一对传动链。四个运载器螺栓29附接到这些传动链28a、28b,其中运载器螺栓29的对应的下部末端附接到下部传动链28a,并且运载器螺栓29的上部末端附接到上部传动链28b。因此,运载器螺栓29在垂直方向上延伸。两个传动链28a、28b借助于传动柄30和所述传动轴上附接的两个链轮31传动。在相对的末端处,传动链28a、28b借助于重定向轴线32重定向。还可设想多于或少于四个运载器螺栓29附接到传动链28a、28b。
通过旋转传动轴30使运载器螺栓29沿着传送通道轴线7移动。因此,运载器螺栓29开始接触运载器2的传动表面27并且因而传动所述表面。
两个相邻运载器螺栓29之间的距离大约是运载器2沿着传送通道轴线7的延伸的1.02倍,并且因此在上文定义的含义中实质上等同于此延伸。因此可以实现运载器2在被传动时几乎彼此接触。然而,为了防止相邻运载器2的不当碰撞,接触被阻止。此外,沿着传送通道轴线7的传动区段是运载器2的两倍长。因此,在任何时间点上至少一个运载器2是完全在传动区段中的。
图14a和图14b中示出的实施例包括两个链传动机构6和6',所述两个链传动机构具有传动链对 28a、28b以及28a'、28b',每一对传动链分别具有四个对应的运载器螺栓29和29'。两对传动链28a、 28b以及28a'、28b'布置在传送通道4的相对侧处。为了允许运载器螺栓29、29'同步移动并且垂直对准,两个传动轴30、30'可以经由此处未示出的齿轮传动机构通过共用马达传动。
根据图15a和图15b的实施例的链传动机构6包括通过传动轴30传动并且通过重定向轴线32重定向的传动链33。四个运载器伸出部分34旋拧到传动链33,运载器2可以借助于所述伸出部分传动。传动链33沿传送通道4横向地布置。
两个相邻运载器伸出部分34之间的距离大约是运载器2沿着传送通道轴线7的延伸的1.02倍,并且因此在上文定义的含义中实质上等同于此延伸。因此可以实现运载器2在被传动时几乎彼此接触。此外,同样在此实例中沿着传送通道轴线7的传动区段是运载器2的两倍长。因此,在任何时间点上至少一个运载器2是完全在传动区段中的。
与图15a和图15b不同,根据图16a和图16b的传送装置1包括两个相对的传动链33、33',所述传动链具有对应的传动轴30和30'、对应的重定向轴线32和32'以及对应的运载器伸出部分34和34'。同样,在此实施例中,两个传动轴30和30'可以借助于此处未示出的齿轮传动机构同步。
在图17a和图17b中示出的实施例中,传动机构实现为蜗杆传动机构6,所述传动机构具有旋转传动蜗杆35,旋转传动蜗杆35的旋转轴线D相对于传送通道轴线7平行延伸。在此实施例中,通过绕传动蜗杆35的旋转轴线D旋转所述传动蜗杆来传动运载器2。
运载器2沿着传送通道轴线7的延伸大约是传动蜗杆35的节距G的3.9倍。因此可以实现运载器 2在被传动时几乎彼此接触。
图18a和图18b中示出的实施例示出两个传动蜗杆35、35',所述传动蜗杆具有相对于传送通道轴线7平行延伸的对应的旋转轴线D、D'。同样此处,两个传动蜗杆35、35'可以借助于此处未示出的齿轮传动机构同步。
图19a和图19b示出实现为四杆机构的传动机构4。第一杠杆36的第一末端附接到第一传动轴37,而第一杠杆36的第二末端经由接合点38可旋转地连接到第二杠杆39的第一末端。第二杠杆39具有槽40,插销41与所述槽啮合,使得导引第二杠杆39成为可能。此外,第三杠杆42的第一末端附接到第二传动轴43,而第三杠杆42的第二末端经由接合点44可旋转地连接到第四杠杆45的第一末端。第四杠杆45具有槽46,插销47与所述槽啮合,使得导引第四杠杆45成为可能。第一传动轴37和第二传动轴43通过共用传动带48传动,使得实现传动轴37、43的同步。
图19a和图19b示出在两个不同时间点上的传动机构6。传动机构6经配置和布置使得在一些区段中可以在传动机构6通过传动带48的移动而移动时借助于第二杠杆39的第二末端49和第四杠杆 45的第二末端50相对于传送通道轴线7平行地在运载器2上施加力。此外,传动机构6经配置和布置使得第二杠杆39的第二末端49在第一运载器2上施加力,直到第四杠杆45的第二末端50开始在第二运载器2上施加力为止,且反之亦然。在此实施例中,传动区段具有运载器2的长度。
作为图19a和图19b中示出的实施例的替代方案,杠杆的移动还可以通过至少一个连接部件控制,优选地通过至少两个连接部件控制,任一连接部件通过直接穿过运载器或间接放置于传动机构中的垂直可移动的运载器螺栓导引杠杆。
因此,本发明包括以下各方面:
1.一种传送装置(1),其包括:传送通道(4),所述传送通道(4)具体来说是传送管道(5);至少一个运载器(2),所述至少一个运载器(2)布置在所述传送通道(4)中,所述至少一个运载器 (2)具体来说是至少两个运载器(2);以及至少一个传动机构(6),所述至少一个传动机构(6)用于传动所述至少一个运载器(2)以便沿着传送通道轴线(7)传送散装货物(3),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运载器在所述传送通道(4)中至少在沿着所述传送通道轴线(7)的一些区段中松弛地布置。
2.根据方面1所述的传送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通道(4)形成为沿着所述传送通道轴线(7)用于所述运载器(2)的导引构件。
3.根据方面1或2所述的传送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6)经配置使得至少在一些区段中可以通过所述传动机构(6)相对于所述传送通道轴线(7)实质上平行地直接在所述运载器(2) 上施加力。
4.根据方面1到3中任一方面所述的传送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6)到达所述传送通道(4)中至少在传动区段(8)中,用于相对于所述传送通道轴线(7)实质上平行地在所述传动区段(8)中布置的运载器(2)上施加力。
5.根据方面1到4中任一方面所述的传送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6)可以选定或选自以下类别传动机构列表或其任何组合:链传动机构、带传动机构、连杆机构、齿轮传动机构、蜗杆传动机构、磁体传动机构、伺服传动机构、直接传动机构。
6.根据方面3到5中任一方面所述的传送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6)包括至少一个运载器螺栓(29、29'),借助于所述运载器螺栓至少在一些区段中可以相对于所述传送通道轴线(7) 实质上平行地直接在所述运载器(2)上施加力。
7.根据方面6所述的传送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被配置为链传动机构(6)并且包括至少一对传动链(28a、28b;28a'、28b'),其中所述运载器螺栓(29、29')的两个相对的末端中的每一者附接到所述传动链对(28a、28b;28a'、28b')中对应的传动链(28a、28b;28a'、28b')。
8.根据方面3到7中任一方面所述的传送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被配置为链传动机构(6)并且包括至少一个传动链(33、33'),所述传动链具有至少一个运载器伸出部分(34、34'),借助于所述运载器伸出部分至少在一些区段中可以相对于所述传送通道轴线(7)实质上平行地直接在所述运载器(2)上施加力。
9.根据方面3到8中任一方面所述的传送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被配置为蜗杆传动机构(6)并且包括至少一个旋转传动蜗杆(35、35'),通过所述旋转传动蜗杆的旋转移动至少在一些区段中可以相对于所述传送通道轴线(7)实质上平行地直接在所述运载器(2)上施加力。
10.根据以上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传送装置(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传送通道中通过所述运载器(2)之间的直接接触和/或通过在所述运载器(2)之间布置的散装货物可以实现在所述传送通道(4) 中相邻布置的两个运载器(2)之间的相对于所述传送通道轴线(7)平行的力传递。
11.一种用于在根据以上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传送装置(1)中传送散装货物(3)的运载器(2),所述运载器包括运载表面(10),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载器(2)包括对准构件(11),所述对准构件用于至少在一些区段中相对于所述传送通道轴线(7)实质上平行地对准所述运载表面(10)的平均表面垂直面(12)。
12.根据方面11所述的运载器(2),其特征在于在相对于所述传送通道轴线(7)实质上平行地对准所述运载表面(10)的所述平均表面垂直面(12)时,所述运载表面(10)覆盖平均传送通道横截面,覆盖程度小于100%,优选地在50%到99.9%的范围内,并且尤其优选地在80%到99.9%的范围内。
13.根据方面11或12所述的运载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准构件(11)至少被配置为第一表面元件(13)和第二表面元件(14),所述第一表面元件和所述第二表面元件相对于所述传送通道轴线 (7)实质上平行地彼此间隔开并且经布置使得彼此操作性地连接,其中所述表面元件的所述平均表面垂直面(12)相对于所述传送通道轴线(7)实质上平行布置。
14.根据方面13所述的运载器(2),其特征在于面向所述散装货物(3)的传送方向的所述第一表面元件(13)让所述散装货物(3)通过,其中具体来说所述第二表面元件(14)包括所述运载表面 (10)。
15.根据方面11到14中任一方面所述的运载器(2),其特征在于在面向和/或背对所述传送方向的侧处,所述运载器(2)包括间隔物(15),具体来说是相对于所述传送通道轴线(7)实质上平行布置的臂(17),其在背对所述运载器(2)的末端处成特定球形或圆顶形。
16.根据方面15所述的运载器(2),其特征在于在面向或背对所述传送方向的侧处,所述运载器 (2)包括凹部(16),所述凹部经形成使得所述间隔物(15)可以与所述凹部(16)啮合,其中所述凹部(16)具体来说呈漏斗形,并且其中所述凹部(16)优选地至少部分呈球形和/或至少部分呈抛物线形。
17.一种用于通过使用根据方面1到10中任一方面所述的传送装置(1)传送散装货物(3)的方法,所述传送装置视情况可具有根据方面11到16中任一方面所述的运载器(2),所述传送装置进一步视情况可具有供给装置(18),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散装货物(3)从入口(19)传送到出口(22) 的步骤。
18.一种用于升级和/或转换或改装用于传送散装货物(3)的传送装置(1)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安装至少一个运载器(2)用于建造根据方面1到10中任一方面所述的传送装置(1)的步骤,所述运载器具体来说是根据方面11到16中任一方面所述的运载器(2),并且所述方法视情况可包括安装供给装置(18)的步骤。
例如同样基于上文的基本解释、一般定义和特征以及图式解释,本发明从以下基本想法开始:在传送通道(例如,传送管道)中通过传送元件来传送散装货物,所述传送元件在传送通道中在传送方向上被推动或按压并且因此移动散装货物穿过传送通道。传送元件是单独的个别主体或(散装货物) 运载器,其(例如)在传送通道中传送散装货物期间(仅)非主动地(以力相称或被迫锁定的方式) 彼此连接。例如,在传送通道的其中不存在机械传动构件的区段中,传送通道中在传送方向上移动的传送元件可经配置使得其推动或按压穿过传送通道位于其下游的传送元件。
鉴于已知的管或管道链式传送机,其中作为传送元件的单独的个别主体的压力被传递到在传送方向上的下一个传送元件的基本概念的特征在于其改进的能效、提高的传送速度和性能、更好的卫生以及更平滑的散装货物传送。在此方面,与管或管道链式传送机相比,例如通过极低摩擦的传输实现提高的能效。此外,由于传送元件的特定配置,有可能仅需要一个传动构件,其具体来说设置于传送通道的第一区段中,并且因此不与仅在传送通道的第二区段中供给到传送通道中的散装货物接触。根据本发明的概念,另外可能的是提供可以用于传送例如稻米、面粉、谷物、玉米和小麦等不同散装货物的一种传送元件和一种传送装置。例如,到目前为止,已经使用管或管道链式传送机用于稻米、斗式传送机用于面粉、梯式传送机用于谷物,但是由于爆炸防护问题、归因于挤压和剪切部位和归因于空间缺乏的事故风险以及出于成本原因,它们至少不适合用于传输稻米。另一方面,管或管道链式传送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稻米应用的要求,但是管或管道链式传送机因卫生原因而不适合用于面粉并且因传送性能的原因而不适合用于谷物。借助于本发明,可以容易地且没有问题地、卫生地并且高度有效地传送所有这些散装货物。
本发明借助于权利要求书的特征实现上述目的。
为此目的,本发明涉及一种传送元件,尤其在上文和/或下文所描述的方法中的一种中和/或在上文和/或下文所描述的传送装置中的一个中使用的传送元件,并且涉及一种用于传送散装货物的传送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传送元件包括圆盘元件(例如,如上文所描述“第二表面元件”),例如刮板盘,其包括上侧(“运载表面”)、下侧、沿着圆盘元件的圆周的侧表面和沿着圆盘元件的圆周的侧表面、以及柄(“支柱”),所述柄在其上端(上端区域)处具有例如柄头(具体来说,球形或半球形头部)并且例如在其下端处(下端区域)连接到圆盘元件的上侧。例如,圆盘元件的上侧可以居中连接到柄的下端。传送元件例如在圆盘元件的下侧处包括用于接收柄头的构件,具体来说,球形头部接收部位或半球形头部接收部位。根据实施例,可以在柄自身处设置柄头接收部位。例如,在其中柄的下端包括柄头的情况下,可以在柄的上端处设置柄头接收部位。根据本发明,圆盘元件的侧表面至少在相对于柄的纵向轴线的区段中倾斜。
柄的纵向轴线可以延伸(例如)穿过圆盘元件的上侧的中心。具体来说,相对于圆盘元件垂直布置柄。圆盘元件可以充当传送元件的刮板盘,其推动散装货物穿过传送通道并且尤其适用于承受传动构件(例如,具有如上文所描述的运载器螺栓)的推动移动。传送元件的柄起到将通过传动构件引入的力朝向柄头传递到刮板盘并且因此进一步到传送通道中的下游传送元件以便以此方式按压/推动散装货物穿过传送通道的作用。
根据实施例,圆盘元件可以是径向对称的内在弯曲的圆盘。在此情况下,圆盘元件的上侧和下侧也可以是弯曲的,例如圆盘元件的上侧为如此:在纵向方向上在上侧的中心与柄头之间的距离大于在纵向方向上圆盘元件的上侧的(最大)圆周与柄头之间的距离。圆盘元件的侧表面沿着圆盘元件的(最大)圆周延伸并且具体来说经由上周向边缘和下周向边缘将圆盘元件的上侧连接所述下侧。
根据本发明,在传送元件的贯穿柄的纵向轴线的纵截面中,圆盘元件的侧表面至少在相对于柄的纵向轴线的区段中倾斜(在圆盘元件的上侧的中心的方向上)。具体来说,侧表面在上周向边缘处的区段具有相对于柄的纵向轴线的此类倾斜。通过侧表面相对于柄的纵向轴线的至少分段的倾斜,可以在圆盘元件与例如传送通道中的管道的邻接边缘接触时减少圆盘元件的损坏。
根据实施例,圆盘元件的侧表面的倾斜区段被配置为圆盘元件的中心调整轨道的侧表面或被配置为中心调整凸轮的侧表面。中心调整轨道例如沿着圆盘元件的上侧的圆周延伸,并且不仅防止对传送元件(具体来说,刮板盘)的损坏,而且还另外可以起到使传送元件在传送通道横截面中最佳地对准且具体来说在传送元件与管道的邻接边缘接触时抵制传送元件倾斜的作用。作为中心调整轨道的替代方案,例如,可以沿着圆盘元件的上侧的圆周设置中心调整凸轮。
根据实施例,圆盘元件的位于圆盘元件的侧表面与上侧之间的边缘(即,侧表面的上周向边缘) 比下周向边缘(此为侧表面的位于圆盘元件的侧表面与下侧之间的边缘)磨得更圆(例如)以便防止在刮板盘与管道的邻接边缘接触时损坏刮板盘。当在传送元件的贯穿柄的纵向轴线的纵截面中代表磨圆的上周向边缘的弓曲区段的半径大于下周向边缘的弓曲区段的半径时的边缘磨得更圆。例如,在图 1中示出传送元件的贯穿柄的纵向轴线的纵截面(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具有中心调整凸轮)。
根据本发明,传送元件包括用于接收柄头的构件。根据实施例,圆盘元件可以在其下侧处具有凹口/凹部,上游传送元件的柄的柄头可以接收到所述凹口/凹部中。在此情况下凹口可以经配置以相对于柄头端互补,其中出于实用原因凹口的半径可以比柄头的半径略大(例如,大1mm到15mm、具体来说大2mm到8mm、例如大约3mm到5mm),使得下游传送元件的柄头端可以更容易地被柄头接收部位接收。根据实施例,例如,可以在圆盘元件的下侧设置柄头端,并且柄的另一端具有例如相对于柄头互补地形成的柄头接收部位,使得可以通过下游传送元件的柄头接收部位在传送元件的圆盘元件的下侧接收柄头。
根据实施例,柄可以居中延伸穿过圆盘元件并且可以在圆盘元件的下侧形成柄头接收部位或柄头。在这两种情况下,例如,柄的直径可以比柄头端的直径略大(例如,大2mm到30mm、具体来说大 4mm到16mm、例如大6mm到10mm),使得柄处的柄头接收部位包括用于上游或下游传送元件的柄头端的相应合适的凹口(具有如上文所界定的大小)。
根据实施例,传送元件完全由塑料制成并且具体来说(例如,通过注塑模制)一体地形成。然而,对于特定散装货物,可为有利的是使用更重、在尺寸上更稳定的传送元件,所述传送元件则具有例如金属芯和/或金属合金(例如,钢)的芯。根据实施例,所述芯是(例如)非磁体。例如,所述芯可以仅在柄中或在柄以及刮板盘中。此实施例的外表面,具体来说,传送元件的围绕芯的所有区域,则可以也由塑料制成并且可以具体来说一体地形成。例如,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制得此类传送元件:将芯放置在对应模具中,其中所述模具具有将产生的传送元件的形状,并且接着可以实施相应注塑模制过程使得芯位于传送元件内的制成品中并且传送元件的外表面一体地形成。
根据实施例,圆盘元件包括磨损显示,其布置(例如)在圆盘元件的侧表面处和/或在圆盘元件中与圆盘元件的上表面特定距离处。如果圆盘元件(散装货物借助于所述圆盘元件传输穿过传送通道) 的侧表面或上侧相应地磨损,那么,例如,在位于圆盘元件中的磨损显示中标记会变得可见,所述标记例如通过在圆盘元件中从外部到内部的对应颜色渐变示出磨损的程度。替代地或另外,具有特定形状(例如,双侧箭头)的磨损显示主体可以整合到圆盘元件中并且可以具有(具体来说)与围绕其的材料不同的颜色。在此情况下,当磨损显示主体的特定部分变得可见(例如,在开始从正面仅能看到箭头的头部,即一个小点,当磨损增加时在操作期间变得更大)时可以注意到磨损的程度。替代地或另外,可以通过传送元件的侧表面之外的标记来实现磨损显示,其例如以明确界定的长度部分地延伸到中圆盘元件的内部。如果在操作期间标记不再可见,那么,例如因此可以确定必须更换磨损过多的传送元件。
根据实施例,传送元件包括导引盘元件(如上文所描述的“第一表面元件”),其在柄的柄头方向上实质上平行于圆盘元件而布置。具体来说,柄延伸穿过导引盘元件的上侧的中心。导引盘元件包括使得导引盘元件让散装货物穿过的(具体来说)开口/凹部。以此方式,可以增加传送的量并且在传送通道的弓曲部中不挤压散装货物。此外,导引盘元件可以经配置使得其在传送通道中如此导引传送元件使得当传送元件脱离上游和下游传送元件的非主动传送元件连接时,其又回到上游传送元件的柄头接收构件中并且因此重新建立连接。类似于圆盘元件,导引盘元件也可以具有径向对称的形状并且可以具体来说是内在弯曲的圆盘。根据实施例,导引盘元件可以相对于圆盘元件倾斜和/或可以是内在柔性的和/或可以灵活地附接到柄。因此可能弥补例如在传输散装货物穿过传送管道中的弓曲区段期间导引盘元件上的压力差。例如,如果将被推动穿过传送管道的散装货物在一侧(例如,管道弓曲部的内侧)比在另一侧(例如,管道弓曲部的外侧)更紧凑,那么导引盘元件可以(例如)经配置以使得其 (例如)朝向一侧偏转/倾斜。
根据实施例,在纵向方向上传送元件的刮板盘与导引盘之间的距离大于在纵向方向上传送元件的长度的一半。借助于其中导引盘元件靠近柄头设置的圆盘元件的此类布置,导引盘元件可以在脱离连接时通过使柄头在传送通道的横截面内居中而快速地重新建立到上游传送元件的非主动连接。
根据实施例,传送元件包括至少一个相机和/或至少一个传感器(例如,温度传感器和/或湿度传感器)和/或至少一个照明装置,其照射例如相机可以覆盖的区域。例如,在传送元件处布置的相机和照明装置的系统可以用于检测传送管道,具体来说检测不可容易地接入的区段。例如,传送元件可以在传送方向上的其前端处以及在传送方向上的其后端处包括相应相机和照明装置。例如,可以在传送元件的柄处布置2个或4个或6个相机/传感器和/或对应数目的照明装置以用于照射和检测(例如) 传送管道的内壁。以此方式可以局部化并且快速地识别可能的故障或泄漏,并且因此快速地进行排除或修理而无须拆卸整个传送通道。例如,可以在持续操作期间将传送元件插入到传送装置中并且(例如)使其一个回合地传输穿过传送通道,其中传送元件记录数据,基于所述数据可以分析关于磨损的状态(例如,通过传送通道的关键放置中的磨损标记)、卫生、脏乱区域、管道的邻接边缘、产品入口和产品出口。替代地或另外,传送元件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例如超声波探针,(例如)以便测量管壁厚度并且因此控制传送管道的状态。
根据实施例,传送元件具有清洁装置,其具体来说布置在传送元件的柄处。清洁装置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刷子或纤维覆盖层,用于机械地清洁传送装置的内管。可以在持续操作期间将具有清洁装置的传送元件插入到传送装置中并且接着使其一个回合或多个回合地传输穿过传送通道以便清洁传送通道。有利的是在清洁内管之后可以从传送装置容易地移除传送元件并且可以接着分别地进行去污。例如取决于待传送的散装货物,清洁装置可以包括例如塑料刷、钢刷、不锈钢刷、黄铜刷、微纤维织物、橡皮、毛毡织品、毛绒织品、棉织品等。
根据实施例,传送元件中设置有用于自动识别和/或定位的标签。本发明的传送装置包括例如用于读出所述标签的读取器。具体来说,标签可以是例如通过观察窗或其它开口的例如在传送通道中/在传送通道处的一个或多个位置处的具有可以由读取器读出的代码的RFID应答器。以此方式,例如,可以控制开始或停止操作,例如,可以配置传送装置使得其(仅)当已经在特定位置处识别(特定)传送元件时开始,和/或一旦(特定)传送元件已经被推动到特定位置就停止。例如,因此可以在传送装置中预定义明确界定的循环次数,和/或一旦不可识别的传送元件位于传送通道中时就可以停止散装货物的传送。
在下文中,将基于结合图20到25 的实施例更详细论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以便更好的理解。
类似于图5到9中的实施例,图20到25示出特定传送元件的其它实施例的视图。
图20是贯穿传送元件201的柄204的纵向轴线的传送元件201的纵截面的示意图。传送元件201 具有圆盘元件203,所述圆盘元件具有上侧203a、下侧203b以及沿着圆盘元件203的(最大)圆周U 的侧表面203c。侧表面203c经由上周向边缘203aU和下周向边缘203bU使圆盘元件203的上侧203a 与下侧203b连接。柄204在其上端204a(柄在传送方向上的前端,其中在柄的纵向轴线的顶部通过箭头或箭头状物指示传送方向)处包括柄头(在此实例中是球形头部205)并且在其下端204b(柄在传送方向上的后端)处与圆盘元件203的上侧203a居中连接。此外,传送元件201在圆盘元件203 的下侧203b处包括用于接收柄头的构件206。圆盘元件203的侧表面203c至少在相对于柄204的纵向轴线204c的区段中倾斜,在图20中示出的实施例中,侧表面203c的这些区段是指中心调整凸轮 207的侧表面。出于清楚起见,图20不仅示出在纵截面中可见的(外部)中心调整凸轮,而且示出以等间隔方式在周向方向上布置的其它中心调整凸轮。此外,传送元件201可以(例如)在圆盘元件203 中和/或在所述圆盘元件处具有磨损显示208。
图21a、21b和21c示出圆盘元件213的三个实施例的详细视图。
在根据图21a的第一实施例中,圆盘元件2013包括中心调整凸轮217a,其保护圆盘元件213使其在传送元件以传送方向(见箭头)在传送通道中传输期间免于接触两个管道元件219a与219b之间的邻接边缘219。在根据图21b的第二实施例中,圆盘元件213具有中心调整轨道217b,其沿着圆盘元件213的整个圆周延伸(在图21b中通过虚线指示为对照图21a中的中心调整凸轮的定界)。在根据图21c的第三实施例中,为防止接触上文所描述的邻接边缘,侧表面213c从下周向边缘213bU向上周向边缘213aU倾斜。
图22是贯穿传送通道222中的传送元件221的纵截面的示意图并且包括(具体来说)如图20的相同特征。另外,柄224包括平行于圆盘元件223的导引盘元件223'。导引盘元件223'可以具有用于增加传送量并且避免挤压散装货物的开口/凹部(未示出)。
图23示例性地示出在传送通道232中的两个传送元件231a和231b,所述两个传送元件是连接的,即,传送元件231b的球形头部235b与传送元件231a的球形头部接收构件236a啮合。如果传送元件 231a和231b在传送过程期间处于所示出的连接状态,那么由于在传送方向上(见箭头)相应的后部传送元件231b按压下游传送元件231a而推动传送元件穿过传送通道232。以此方式,可以在传送通道232中通过传送元件231a、231b传输散装货物。
图24示出传送元件241的立体视图,所述传送元件配置为检测元件,并且包括多个相机242K和照射可以通过相机覆盖的区域的多个照明装置242L(例如)以便检测传送管道。替代地或另外,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传感器(例如)以用于测量温度和/或湿度。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传送元件241(例如)在传送方向上(见箭头)的其前端241a处以及在传送方向上的其后端241b处包括相应的相机242K 和照明装置242L,并且另外包括在传送元件241的柄244处布置的两个其它相机242K与相应照明装置242L,以用于检测(例如)相对于柄244的纵向轴线垂直的内管区段。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后盘 243可以类似于前盘243'具有在此情况下用于能够沿着柄244的纵向轴线实施检测的开口。
图25示出传送元件251的立体视图,所述传送元件配置为清洁元件并且包括至少一个清洁装置 252,所述清洁装置布置在(例如)传送元件251的柄254的前端254a和/或后端254b处,并且防止使柄254被导引盘253'不合需要地滑落到传送方向上(见箭头)的前端以及被刮板盘253不合需要地滑落到传送方向上的后端。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传送元件和一种传送装置,借助于所述传送元件和所述传送装置可以提高传送性能同时可以节省能量。此外,借助于本发明的概念,可以达到约60m的传送高度,使得作为整体的传送装置需要相对较小的底表面同时保持不改变传送性能,因为可能在所有尺寸的空间中实现更有效的使用,并且此外可以个别地配置传送装置。由于是在传送管道中借助于单独的个别主体(传送元件、运载器)推动或按压散装货物穿过传送管道来传送散装货物,因此仅存在散装货物的轻微相对移动,这减少了分离和内部摩擦。此外,传送装置的结构、组装以及维护简单(例如,可以容易地更换个别传送元件,可以在传送装置操作期间借助于具体传送元件在没有任何问题的情况下检测管道) 并且此外可以容易地清洁传送装置,因为残留物无法聚集在传送管道中并且散装货物不会被冲走,并且可以在传送装置的持续操作期间借助于预期用于此目的的具体传送元件进行清洁。此外,仅在传送管道的特定区段中需要传动机构,使得当传动机构与散装货物供给装置在空间上分离时传动机构不与散装货物接触(极为卫生)。

Claims (14)

1.一种用于传送散装货物的传送元件(221),其包括
圆盘元件(223),所述圆盘元件包括上侧、下侧以及沿着所述圆盘元件的圆周的侧表面,以及
柄(224),所述柄在其上端处或在其下端处包括柄头并且在其下端处连接到所述圆盘元件的所述上侧,且所述柄延伸穿过所述圆盘元件直到其下侧,
导引盘元件(223'),所述导引盘元件在所述柄(224)的所述柄头(205)的方向上实质上平行于所述圆盘元件而布置,其中所述导引盘元件包括让散装货物穿过的开口/凹部,
其中所述传送元件(221)在所述圆盘元件(223)的所述下侧处或在所述柄处包括柄头接收构件,并且
其中所述圆盘元件(223)的所述侧表面至少在相对于所述柄(224)的纵向轴线的区段中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元件,其中所述圆盘元件的所述侧表面的倾斜区段被配置为所述圆盘元件的中心调整凸轮(207;217a)的侧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传送元件,其中所述圆盘元件的所述侧表面的朝向所述圆盘元件的所述上侧的边缘比所述侧表面的朝向所述圆盘元件的所述下侧的边缘磨得更圆。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传送元件,其中所述柄在所述圆盘元件的下侧定形为用于接收所述柄头的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传送元件,其中所述传送元件的至少外表面由塑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传送元件,其中所述传送元件的外表面一体地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传送元件,其中所述柄包括金属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传送元件,其中所述金属芯是非磁体的金属芯。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传送元件,其中所述圆盘元件包括磨损显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传送元件,其中所述磨损显示(208)布置在所述圆盘元件的所述侧表面处和/或在所述圆盘元件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传送元件,其包括至少一个清洁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传送元件,其包括至少一个相机和/或一个传感器和/或一个照明装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传送元件,其包括用于自动地识别和/或定位所述传送元件的标签。
14.一种用于传送散装货物的传送装置,其包括至少一个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传送元件以及用于读出所述标签的读取器。
CN201380076278.0A 2013-05-15 2013-11-14 用于传送散装货物的传送元件和传送装置 Active CN1053584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EP2013/060046 WO2013171265A1 (de) 2012-05-15 2013-05-15 Fördereinrichtung, mitnehmer und zufuhreinrichtung zur förderung von schüttgut
EPPCT/EP2013/060046 2013-05-15
EP13802898.0A EP2996968B1 (de) 2013-05-15 2013-11-14 Förderelement und fördereinrichtung zur förderung von schüttgut
PCT/EP2013/073826 WO2014183811A1 (de) 2013-05-15 2013-11-14 Förderelement und fördereinrichtung zur förderung von schüttgu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58456A CN105358456A (zh) 2016-02-24
CN105358456B true CN105358456B (zh) 2018-02-02

Family

ID=553071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76278.0A Active CN105358456B (zh) 2013-05-15 2013-11-14 用于传送散装货物的传送元件和传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493309B2 (zh)
EP (1) EP2996968B1 (zh)
CN (1) CN10535845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18620B2 (en) 2013-05-15 2017-08-01 Buehler Gmbh Method and conveyor device for conveying bulk material
CN105579369A (zh) * 2013-11-14 2016-05-11 布勒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传送散装货物的方法和传送装置
CN106865141A (zh) * 2017-04-07 2017-06-20 厦门积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批量货币管道传输系统
US11565226B2 (en) * 2018-06-18 2023-01-31 Enermech Pty Ltd Conveyor system and method
CN111268367B (zh) * 2020-03-14 2022-03-08 徐州易尚饰家装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管链输送机的链盘结构
US11512805B2 (en) 2020-04-16 2022-11-29 Intraco, Inc. Cleaning assembly for a tubular drag conveyor
CN112722768B (zh) * 2020-12-25 2023-08-25 南京华特莱思模塑有限公司 一种模具生产用工件传输装置
CN113170748A (zh) * 2021-03-01 2021-07-27 贵州融鑫源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家禽养殖自动输送饲料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372A (en) * 1977-05-31 1979-01-05 Takashi Fujimura Piston type conveyor
US4301768A (en) * 1979-07-19 1981-11-24 H. W. Hart Mfg. Co. System for and method of feeding fowl
WO1986001475A1 (en) * 1984-09-03 1986-03-13 Harald Krogsrud Device for towing loads
JPH01134612U (zh) * 1988-03-08 1989-09-13
US5147029A (en) * 1989-10-09 1992-09-15 Nestec S.A. Electromagnetically driver conveyor apparatus
JPH0623923U (ja) * 1992-08-04 1994-03-29 株式会社クマ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粉体用機械式コンベヤ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601248A (en) * 1948-12-30 1952-06-24 Standard Oil Co Pipe line cleaner and locator
US2680511A (en) * 1950-11-15 1954-06-08 Hannah Jane Hapman Sanitary flight conveyer
US3250379A (en) * 1964-09-29 1966-05-10 John M Leach Tubular conveyors
AU504300B2 (en) 1974-12-03 1979-10-11 Machinefabriek En Constructiewerkplaats Gebr. Klinkenberg Bv Bulk material conveyor
DE3048802A1 (de) * 1980-12-23 1982-07-08 Werner & Pfleiderer, 7000 Stuttgart Verfahren zur hydrolyse von zellulose pflanzlicher rohstoffe zu glukose und vorrichtung zur durchfuehrung des verfahrens
JPH0747303B2 (ja) 1986-05-15 1995-05-24 株式会社クラレ 多層成形体
JPH01134612A (ja) 1987-11-20 1989-05-26 Inter Natl Computer Technol Kk 光結合カートリッジコンピュータ
DE9307490U1 (de) 1993-05-17 1993-11-18 Fuerst Wolfgang Gelenk-Rohrbearbeiter
JP3809076B2 (ja) * 2000-09-21 2006-08-16 株式会社藤井商会 ディスクケーブ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P1699715A1 (en) * 2003-12-03 2006-09-13 Léon Fatima Peter Hendrik Lambért Raijmakers Conveyor for material with magnetically driven flights in a tube
US20070258773A1 (en) 2006-05-08 2007-11-08 Bennett Roger M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pairing subterranean structures
EP2664562B1 (de) * 2012-05-15 2015-03-18 Bühler GmbH Mitnehmer, Zugelement und Fördereinrichtung zur Förderung von Schüttgut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372A (en) * 1977-05-31 1979-01-05 Takashi Fujimura Piston type conveyor
US4301768A (en) * 1979-07-19 1981-11-24 H. W. Hart Mfg. Co. System for and method of feeding fowl
WO1986001475A1 (en) * 1984-09-03 1986-03-13 Harald Krogsrud Device for towing loads
JPH01134612U (zh) * 1988-03-08 1989-09-13
US5147029A (en) * 1989-10-09 1992-09-15 Nestec S.A. Electromagnetically driver conveyor apparatus
JPH0623923U (ja) * 1992-08-04 1994-03-29 株式会社クマ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粉体用機械式コンベヤ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493309B2 (en) 2016-11-15
US20160075517A1 (en) 2016-03-17
EP2996968B1 (de) 2017-10-18
CN105358456A (zh) 2016-02-24
EP2996968A1 (de) 2016-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58456B (zh) 用于传送散装货物的传送元件和传送装置
CN104334478B (zh) 用于传送散装货物的传送装置、运载器和供给装置
CN105209356B (zh) 用于传送散装货物的方法和传送装置
CN103987625B (zh) 用于包装给定量固体药物部分的系统和方法
US20140353327A1 (en) Atypical pill dispensing apparatus
US20090044489A1 (en) High speed automated filling of solid pharmaceutical product packaging via a conveyor system
US20100175352A1 (en) Automated pharmaceutical product packaging, inspection, verification, and counting apparatus
KR101389957B1 (ko) 약제 구분 장치
JP6120968B2 (ja) 1用量の固形薬品ポーションを包装するための装置
PL209531B1 (pl) Urządzenie do rozdzielania przypadkowego strumienia przedmiotów na kilka linii
CN103619737B (zh) 蛋类包装设备的蛋类输送装置
JP2016508046A (ja) 飲料の調製のためのばらけた製品の供給における使用のための押し出し器
US2014015037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orting, Counting and Packaging Pharmaceutical Drugs and Other Objects
ITBO20110180A1 (it) Macchina per il riempimento di flaconi con forme solide di prodotti farmaceutici, in particolare capsule, pillole, pastiglie, e/o compresse
WO2005035404A1 (en) Scraper conveyor
US7690529B2 (en) Automatic medicine packing machine with detachable shutter assembly
CA1173005A (en) Device for dispensing goods through annular dispensing port
KR101534318B1 (ko) 약제포장장치의 정제분배기
ITBO20110181A1 (it) Macchina per il riempimento di flaconi con forme solide di prodotti farmaceutici, in particolare capsule, pillole, pastiglie, e/o compresse
CN105579369A (zh) 用于传送散装货物的方法和传送装置
CN109733809A (zh) 一种链条式输送带的张紧装置
CA2519217A1 (en) Fill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liquid or pasty products having chunky portions and for free-flowing or chunky bulk products
CN109279384B (zh) 中药饮片的喂料装置
CN205819656U (zh) 球体包装输送装置
CN111003269A (zh) 称重包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