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55701A - 一种新型的光电导探测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的光电导探测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55701A
CN105355701A CN201510765882.5A CN201510765882A CN105355701A CN 105355701 A CN105355701 A CN 105355701A CN 201510765882 A CN201510765882 A CN 201510765882A CN 105355701 A CN105355701 A CN 1053557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active layer
photoconductive detector
detector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6588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55701B (zh
Inventor
钱凌轩
夏勇
刘兴钊
张万里
李言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Priority to CN20151076588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55701B/zh
Publication of CN1053557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557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557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5570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8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in which radiation controls flow of current through the device, e.g. photoresistors
    • H01L31/09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radi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2Details
    • H01L31/0224Electrodes
    • H01L31/022408Electrodes for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at least one potential 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Light Receiving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新型的光电导探测器,属于电子信息材料与元器件领域。该光电导探测器自下而上依次为有源层、图形化电极层,其中,图形化电极层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第四电极,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图形的相对位置为一个任意的四边形结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第四电极沿顺时针或逆时针依次排布,工作时,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接恒定电流电源,在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之间通过测电压设备来测试电压值,通过该电压值的变化来识别光信号。本发明光电导探测器对电极结构尺寸要求较低,其制备无需采用光刻技术,制备工艺更简单,有助于提升产品的良率、降低生产成本,且器件的开口率得到了大幅提升。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的光电导探测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信息材料与元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光电导探测器,可用于紫外或者红外探测。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光电探测技术发展迅速,应用广泛,主要包括红外探测技术、紫外探测技术、激光探测技术和光电综合探测技术等。其中,利用红外探测技术,可制备红外夜视仪和热像仪,用于远距离侦查、监视、跟踪和探测伪装等;紫外探测技术可用于燃烧过程检测、紫外泄漏检查、火灾防范以及导弹来袭预警等;激光探测技术一般用于激光测距机、激光雷达、激光目标指示器等;光电综合探测技术将可见光、激光、红外等几种传感技术汇聚一个侦查系统中,可增强光电探测器装置在昼夜、恶劣气候和不良的环境条件下对目标的探测、识别以及对抗能力。
光电探测器是光电探测技术的核心器件,通常可分为光电倍增管、电荷耦合器件及半导体光电探测器几大类。其中,光电倍增管是利用光子激发光阴极来产生光电子,并通过外电极收集光电子以获得电信号,这类光电探测器通常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对于极弱的光信号也有响应。然而,光电倍增管的功耗普遍较高,且体积大,容易破损,因此使用起来极为不方便。电荷耦合器件具有光谱响应范围宽、检出限低、动态范围宽、暗电流和读出噪声低以及具有积分信号、多道同时检测信号和实时监测等能力的优点,但是器件响应过慢,且其响应不依赖于波长的变化,难于满足对特定波长的探测需要。半导体光电探测器体积小,功耗低,且具有较高的能量分辨率、较宽的能量响应线性范围以及较短的响应时间,因此逐渐发展成为光电探测领域的主流技术。其中,半导体光电探测技术可采用光电导型结构,即光电导探测器。半导体材料作为一种光敏电阻,其具备的光电导效应是光电导探测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当入射光源发射的光子能量hv大于半导体材料的禁带宽度Eg时,半导体材料吸收光子的能量,并产生电子-空穴对,从而使材料内部的载流子浓度增加,进而改变半导体材料的导电能力。光电导探测器具有器件结构简单、制备工艺要求低、内部增益高且无须预设低噪放大器等优点,因此应用前景广阔,实用价值高。
目前,光电导探测器通常采用叉指电极结构,以实现探测器的高增益和高响应度。然而,随着光电探测器小型化以及集成化的发展,需要进一步缩小叉指电极的指间距和指宽,甚至达到微纳米量级。此外,为了进一步提升光电导探测器的性能(如增益、响应度),同样需要缩短叉指电极的指间距,以减少载流子的渡越时间。然而,叉指电极关键尺寸的缩小通常需要依赖于光刻技术,这无疑会大幅度增加工艺成本,且依然难以完全解决工艺重复性差、器件良率低的缺点,因此,不利于光电探测器的批量化生产。并且,叉指电极结构的采用还会大幅度减小光电探测器的感光面积,降低器件的开口率(填充因子),从而减少相同器件尺寸下的光电探测器的响应度和灵敏性,这同样为光电探测器的小型化和集成化带来了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传统的光电导探测器由于采用叉指电极结构所带来的制备难度大、产品良率低、工艺成本高、难以实现批量化生产以及器件开口率低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光电导探测器,其结构简单、开口率高、更易实现器件的小型化和集成化,且可避免采用光刻技术,能大幅度降低制造工艺的难度和成本。因此,本发明能够适应光电探测器批量化生产的需要,并为大面积光电探测阵列的制造及研究提供了更佳的解决方案。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的光电导探测器,其特征在于,自下而上依次有源层8、图形化电极层9,其中,图形化电极层9包括第一电极1、第二电极2、第三电极3、第四电极4,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图形的相对位置呈一个任意的四边形,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第四电极沿顺时针或逆时针依次排布,所述第一电极接地,工作时,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接恒定电流电源5,在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之间通过测电压设备6来测试电压值,通过该电压值的变化来识别光信号。
新型的光电导探测器由有源层、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构成,当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通一恒定电流I(I21)后,在有源层位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周边位置会产生一个稳定的电流场,在该电流场的作用下,第三电极与第四电极之间会产生相应的电流(I34)以及电势差(U34)。当没有光信号照射时,即常态下,本发明光电导探测器的有源层中的载流子浓度较低,即有源层材料的电阻率较高,这使得第三电极与第四电极之间的电阻值较大。因此,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通一恒定电流时,在上述电流场的作用下,第三电极与第四电极之间的电势差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在与该有源层材料对应波段的光信号照射后,本发明光电导探测器的有源层在光电导效应的作用下,会激发出更多的载流子,从而提升有源层材料的载流子浓度,降低有源层材料的电阻率,这使得第三电极与第四电极之间的电阻值降低。另一方面,有源层材料的电阻率在感光的二维平面上随光信号的照射呈现同步、均匀的变化。因此,由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通过恒定电流所产生的电流场,其分布在光信号照射前后并不发生变化,即第三电极与第四电极之间的电流的大小在光信号照射前后维持不变。这导致第三电极与第四电极之间的电势差在光信号照射后降低,且降低的幅度与光信号的强弱有关。因此,可以通过第三电极与第四电极之间电势差的变化来识别光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有源层为薄膜,生长在衬底7上。
进一步地,所述有源层本身为单晶衬底。
进一步地,所述有源层的材料为Si、Ge、Ga2O3、AlGaN、MgZnO、金刚石、GaN、ZnO、AlN、SiC、ZnSe、VO2、CdS、PbS、PbSe、InSb、InAs、InGaAs、PbSnTe或HgCdTe。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第四电极由金属Ti或Ni层与沉积于金属Ti或Ni层上的Al或Au层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第四电极采用氧化铟锡(ITO)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第四电极上分别引出测试臂和测试电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出的新型光电导探测器采用新型的图形化电极结构,并结合配套的测试方法,因此与传统的采用叉指电极结构的光电探测器相比,结构更简单,可以大幅降低器件的制备难度,提升产品良率,降低生产成本,满足光电探测器的小型化和集成化的需要。此外,本发明的新型光电导探测器的开口率可以达到90%以上,相比传统的采用叉指电极结构的光电导探测器(开口率大约为50%)提升明显,因此更加有利于实现光电探测器的小型化和集成化,并为大面积的光电探测器阵列的制造提供了更佳的解决方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新型光电导探测器的俯视图;其中,1为第一电极,2为第二电极,3为第三电极,4为第四电极;
图2为本发明新型光电导探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新型光电导探测器的剖面图;其中,7为衬底,8为有源层,9为图形化电极层,10为Ni或Ti层,11为Al或Au层;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新型光电导探测器的工艺流程图;其中,a为有源层材料的生长过程;b为利用掩膜版进行电极的图形化定义并沉积电极材料的过程;
图5为传统叉指电极结构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新型光电导探测器在无/有紫外光照时的V-I曲线图,其中,紫外光功率密度为76μW/cm2;图中,U34为无紫外光照下的第三电极与第四电极之间的电压,U34’为有紫外光照下第三电极与第四电极之间的电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地描述。
实施例
一种新型的光电导探测器,如图3所示,自下而上依次为:尺寸为5mm×10mm、厚度为0.5mm的蓝宝石衬底7(c-planeAl2O3),沉积于蓝宝石衬底上厚度约为100nm的β-Ga2O3薄膜8,位于β-Ga2O3薄膜之上的图形化电极层9;其中,图形化电极层包括第一电极1、第二电极2、第三电极3、第四电极4,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图形的相对位置呈一个任意的四边形,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第四电极沿顺时针或逆时针依次排布,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电极接地,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接恒定电流,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第四电极由沉积于β-Ga2O3薄膜上的厚度为20nm的金属Ti层与沉积于金属Ti层上的厚度为20nm的Al层组成;所述β-Ga2O3薄膜采用分子束外延法制备,金属Ti层和Al层通过电子束蒸发法制备;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第四电极均为矩形。
上述新型的光电导探测器的制备方法,如图4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衬底的表面处理:将尺寸为5mm×10mm、厚度为0.5mm的蓝宝石衬底(c-planeAl2O3)分别在丙酮、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中超声清洗5min,然后用氮气吹干,并采用热板在160℃温度下烘烤10min以去除基片表面的水汽,保证蓝宝石衬底表面清洁、干燥;
步骤2、β-Ga2O3薄膜的制备:采用分子束外延法在步骤1清洗干净的蓝宝石衬底上外延生长厚度约为100nm的β-Ga2O3薄膜;生长条件为:背底真空度为6.6×10-6Torr,生长温度为760℃,Ga源温度为940℃,射频电源输入功率为300W,射频电源反射功率为6W,通入氧气的流量为2sccm;
步骤3、金属电极的沉积:将掩膜版覆盖样品表面,利用电子束蒸发法蒸镀金属Ti约2min,得到厚度约为20nm的Ti层;然后在Ti层上再蒸镀金属Al约2min,得到厚度约为20nm的Al层,从而得到图形化电极层;
步骤4、快速退火:将步骤5得到的样品在氮气保护气体下,以100℃/s的升温速率由室温升至500℃,退火5min,即得到β-Ga2O3薄膜光电导探测器。
所述第一电极接地,当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接恒定电流I21时,测试第三电极与第四电极之间的电势差U34分别在紫外光照前后随电流的变化关系。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得到的β-Ga2O3薄膜光电导探测器在有/无紫外光照时的V-I曲线图。由图6可知,本发明光电探测器分别在光照条件下第三电极与第四电极之间电势差U34’和无光照条件下的第三电极与第四电极之间电势差U34差异明显,表明本发明的光电导探测器能够有效实现紫外光的探测。
采用叉指电极结构的传统光电导探测器,通常采用叉指电极结构以及“通电压测电流”的工作模式,其中基于β-Ga2O3薄膜的紫外光电导探测器在10V的工作电压下的光、暗电流比可达10以上;而本发明实施例制备的光电导探测器在250nA的工作电流下,无紫外光照下的U34为11.7V,紫外光照下的U34’为0.8V,其暗电压U34与光电压U34’的比值约为15,且该比值还能够随工作电流的增加而得到进一步提升,因此可以匹敌采用叉指电极结构的传统光电导探测器,完全能够满足光、暗信号的识别以及数字化的需要。
通过图1和图5的对比,我们不难发现本发明提出的新型光电导探测器的开口率相比采用叉指电极结构的传统光电导探测器提升显著,因此可以大幅提高光电探测器在相同尺寸下的响应度以及灵敏性,有助于光电探测器的小型化和集成化。
本发明光电导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如下:
光电导探测器中,有源层材料的电阻率与其载流子浓度有关,当有源层材料的载流子浓度上升时,有源层材料的电阻率减小,导电性增强;当有源层材料的载流子浓度下降时,有源层材料的电阻率增大,导电性减弱。
当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通恒定电流I21后,有源层中位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周边位置会产生一个稳定的电流场。在该电流场的作用下,第三电极与第四电极之间会产生相应的电流I34以及电势差U34
当没有与有源层材料对应波段的光信号照射时,本发明光电导探测器的有源层的载流子浓度较低,因此有源层材料的电阻率较高。这使得第三电极与第四电极之间的电阻值较大。因而,在上述电流场的作用下,第三电极与第四电极之间的电势差U34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当有源层材料受到对应波段的光信号照射时,本发明光电导探测器的有源层在光电导效应的作用下,会激发出更多的载流子,从而提高有源层材料的载流子浓度,降低有源层材料的电阻率。这使得第三电极与第四电极之间的电阻值降低。另一方面,有源层材料的电阻率在感光的二维平面上随光信号的照射呈现同步、均匀的变化,因此上述电流场的分布在光信号照射前后保持不变,从而导致第三电极与第四电极之间的电流在光信号照射前后也维持不变。因此,U34在有源层材料受到对应波段的光信号照射时出现减小,且减小的幅度与光信号的强弱有关。因此,可以通过第三电极与第四电极之间电势差的变化来识别光信号。
本发明提出的新型光电导探测器与采用叉指电极结构的传统光电导探测器相比,无需采用光刻技术,制造工艺更简单,有助于提产品的良率、降低生产成本,且器件的开口率能得到大幅提高,这有利于实现光电探测器的小型化和集成化,并为大面积的光电探测阵列的制造及研究提供了更佳的解决方案。

Claims (7)

1.一种新型的光电导探测器,其特征在于,自下而上依次为有源层(8)、图形化电极层(9),其中,图形化电极层(9)包括第一电极(1)、第二电极(2)、第三电极(3)、第四电极(4),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的相对位置呈一个任意的四边形结构,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第四电极沿顺时针或逆时针依次排布,所述第一电极接地,工作时,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接恒定电流源(5),在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之间通过电压测试设备(6)测试电压值,通过该电压值的变化识别光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光电导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源层(8)为薄膜,生长在衬底(7)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光电导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源层(8)本身为单晶基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光电导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源层(8)的材料为Si、Ge、Ga2O3、AlGaN、MgZnO、金刚石、GaN、ZnO、AlN、SiC、ZnSe、VO2、CdS、PbS、PbSe、InSb、InAs、InGaAs、PbSnTe或HgCdTe。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光电导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第四电极由金属Ti或Ni层(10)与沉积于金属Ti或Ni层(10)上的Al或Au层(11)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光电导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第四电极采用氧化铟锡(ITO)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光电导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第四电极上分别引出测试臂和测试电极。
CN201510765882.5A 2015-09-15 2015-11-11 一种新型的光电导探测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3557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65882.5A CN105355701B (zh) 2015-09-15 2015-11-11 一种新型的光电导探测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85382 2015-09-15
CN2015105853823 2015-09-15
CN201510765882.5A CN105355701B (zh) 2015-09-15 2015-11-11 一种新型的光电导探测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55701A true CN105355701A (zh) 2016-02-24
CN105355701B CN105355701B (zh) 2017-07-07

Family

ID=553316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65882.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355701B (zh) 2015-09-15 2015-11-11 一种新型的光电导探测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55701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79874A (zh) * 2016-03-18 2016-06-15 张香丽 一种高光谱选择性和高灵敏度紫外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06253A (zh) * 2017-10-27 2018-02-16 朱秋华 一种紫外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35849A (zh) * 2017-04-18 2018-11-02 上海新昇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导开关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84301A (zh) * 2018-01-24 2020-09-18 株式会社电装 激光雷达装置
CN113314641A (zh) * 2021-05-28 2021-08-27 吉林建筑大学 一种日盲紫外光敏晶体管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779A (zh) * 1987-08-12 1989-03-15 中山大学 非晶硅光位置敏感器件
CN101550530A (zh) * 2009-04-03 2009-10-07 清华大学 激光脉冲沉积法制备白光光电导效应的掺铁碳薄膜材料
CN104900803A (zh) * 2015-05-28 2015-09-09 清华大学 一种非线性增强磁阻的磁传感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779A (zh) * 1987-08-12 1989-03-15 中山大学 非晶硅光位置敏感器件
CN101550530A (zh) * 2009-04-03 2009-10-07 清华大学 激光脉冲沉积法制备白光光电导效应的掺铁碳薄膜材料
CN104900803A (zh) * 2015-05-28 2015-09-09 清华大学 一种非线性增强磁阻的磁传感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79874A (zh) * 2016-03-18 2016-06-15 张香丽 一种高光谱选择性和高灵敏度紫外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35849A (zh) * 2017-04-18 2018-11-02 上海新昇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导开关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06253A (zh) * 2017-10-27 2018-02-16 朱秋华 一种紫外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84301A (zh) * 2018-01-24 2020-09-18 株式会社电装 激光雷达装置
CN113314641A (zh) * 2021-05-28 2021-08-27 吉林建筑大学 一种日盲紫外光敏晶体管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55701B (zh) 2017-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55701A (zh) 一种新型的光电导探测器
CN108281509B (zh) 氧化物半导体基光电探测器及提高其性能的方法
CN108198897B (zh) 一种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量子点光电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69763A (zh) 基于Ga2O3/钙钛矿异质结的光电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90971B (zh) AlGaN日盲紫外增强型雪崩光电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81130A (zh) 探测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7394001B (zh) 一种基于石墨烯的微型超宽带光探测器及其制作方法
Wang et al. Flexible, transparent and self-powered deep ultraviolet photodetector based on Ag NWs/amorphous gallium oxide Schottky junction for wearable devices
CN109742179A (zh) 一种基于硒化锡/硅异质结的光电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Varshney et al. Ga2O3/GaN heterointerface-based self-driven broad-band ultraviolet photodetectors with high responsivity
CN102315330B (zh) 一种高灵敏度紫外探测器的制备方法
CN111244287A (zh) 有机光电二极管、x射线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45883B (zh) 一种低暗电流台面型雪崩单光子探测器及制备方法
Xue et al. Pyro-phototronic effect enhanced pyramid structured p-Si/n-ZnO nanowires heterojunction photodetector
Xiao et al. Enhanced photo-response performance of Cu 2 O-based graded heterojunction optoelectronic devices with a Ga 2 O 3 buffer layer
CN109659398A (zh) 一种AlGaN基背入式MSM紫外焦平面阵列成像系统的制备方法
CN112420809A (zh) 含有金属硅化物红外吸收层的石墨烯场效应电荷耦合器件
CN115633510B (zh) 钙钛矿紫外-x射线焦平面阵列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CN209447826U (zh) 一种低暗电流台面型雪崩单光子探测器
CN102376812A (zh) 一种天线耦合碲镉汞太赫兹探测器
Zhang et al. Facilely Achieved Self‐Biased Black Silicon Heterojunction Photodiode with Broadband Quantum Efficiency Approaching 100%
CN101661944B (zh) 一种紫外图像传感器的像素单元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50041A (zh) 基于上下非对称栅状电极的光电导型光电探测器
CN112968073B (zh) 超灵敏柔性氧化镓光电探测器及阵列、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172509A (zh) 一种基于半绝缘型4H-SiC基底的垂直MSM结构光电成像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707

Termination date: 2019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