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52105A - 旁通结构、换气设备及换气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旁通结构、换气设备及换气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52105A
CN105352105A CN201510868358.0A CN201510868358A CN105352105A CN 105352105 A CN105352105 A CN 105352105A CN 201510868358 A CN201510868358 A CN 201510868358A CN 105352105 A CN105352105 A CN 1053521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new wind
wind
indoor
regenera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6835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52105B (zh
Inventor
杨力
杜辉
刘煜
周洋
臧海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51086835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52105B/zh
Publication of CN1053521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52105A/zh
Priority to PCT/CN2016/098690 priority patent/WO2017092474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521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521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4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 F24F7/06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 F24F7/08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with separate ducts for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with provisions for reversal of the input and output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fil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3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heat-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tmospheric Sciences (AREA)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旁通结构、换气设备及换气方法,其中旁通结构用于换气设备,旁通结构与换气设备中的主换气结构并列设置,旁通结构包括相互独立的新风旁通通道和排风旁通通道,新风旁通通道能够为流经换气设备的室外新风从室外进入室内提供流动通道,排风旁通通道能够为流经换气设备的室内排风从室内排出室外提供流动通道,新风旁通通道内设有第一风门,排风旁通通道内设有第二风门,分别用于打开或关闭新风旁通通道和排风旁通通道。本发明的旁通结构提高了旁通换气效率,还可消除室内侧和室外侧的压差,避免未过滤的空气直接进入室内,为减少主换气结构的损耗提供条件。换气设备及方法可通过旁通结构进行换气,减少对主换气结构的损耗。

Description

旁通结构、换气设备及换气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风换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旁通结构、换气设备及换气方法。
背景技术
全热交换型新风机在春、秋季使用时,由于室内温度与室外温度相差较小,室内不需开启温度调节设备,这时如果室内排风和室外新风之间仍然通过热交换芯体进行全热交换,不仅会使热交换效率低下,而且还会减小室内新风的换气量,加大室内的能量消耗。
现有的全热交换型新风机在春、秋两季(温差较小)使用时采用以下方式:在机内的室内排风侧气流通道上设置一个过风通道,通过风阀控制该过风通道的通断。由用户通过控制面板操控风阀开闭,风阀闭合时,室外新风与室内排风可以通过热交换芯进行热交换;控制风阀开启时,室外新风通过热交换芯体进入室内,室内排风通过设置的过风通道排出室外。主要原理是:当风阀开启时,室内排风气流不再通过热交换芯体,而是直接通过过风通道排除室外,而室外新风则仍旧经热交换芯体进入室内,这样两股气流就不会在热交换芯体中进行热量交换,进而实现在室内侧与室外侧温差较小时不使用全热交换功能的目的。
上述现有方案虽然能够解决室外新风与室内排风在温差较小时不进行热交换的目的,但是同时它还带来一些新的问题,该方案会造成新风侧与排风侧产生阻力差,使用过风通道时,排风出风量大于新风进风量,从而导致室内侧呈现负压,这样会使得室外未经过滤的空气可直接进入室内,同时热交换芯的芯体由于单侧过风且长时间处于两侧存在压力差的环境,这样会增大热交换芯芯体的损耗,过风通道的过风效率较低,增加机组整体能量消耗,减小热交换效率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旁通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旁通结构的旁通效率较低的问题,尽力消除室内侧和室外侧的压差,并为减少对换气设备中热交换芯的损耗提供条件。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出一种换气设备及换气方法,尽可能地解决现有技术中换气设备会造成室内侧和室外侧存在压差以及对热交换芯损耗较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旁通结构,用于换气设备,所述旁通结构与所述换气设备中的主换气结构并列设置,所述旁通结构包括相互独立的新风旁通通道和排风旁通通道,所述新风旁通通道能够为流经所述换气设备的室外新风从室外进入室内提供流动通道,所述排风旁通通道能够为流经所述换气设备的室内排风从室内排出室外提供流动通道,所述新风旁通通道内设有第一风门,所述排风旁通通道内设有第二风门,分别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新风旁通通道和所述排风旁通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风门和所述第二风门为联动结构。
进一步地,还包括电机和控制器,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风门和所述第二风门转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机的控制端信号连接,并且能够向所述电机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第一风门和所述第二风门的开闭状态和/或开启角度。
进一步地,还包括静压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新风旁通通道和所述排风旁通通道内的静压,并将所测得的静压压力信号传输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能够根据所述静压压力信号调节所述换气设备的排风风机和/或所述换气设备的新风风机的转速。
进一步地,还包括转速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换气设备的排风风机的转速和所述换气设备的新风风机的转速,并将所测得的转速信号传输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能够根据所述转速信号调节所述排风风机的转速和/或所述新风风机的转速。
进一步地,所述新风旁通通道和所述排风旁通通道内设有台阶结构,以使所述换气设备中位于上层的第一上层腔室能够通过所述新风旁通通道与所述换气设备中位于下层的第二下层腔室连通,并使所述换气设备中位于上层的第二上层腔室通过所述排风旁通通道与所述换气设备中位于下层的第一下层腔室连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换气设备,包括主换气结构和上述的旁通结构,通过所述第一风门和所述第二风门的开闭,能够实现通过所述主换气结构进行换气的主换气模式和通过所述旁通结构进行换气的旁通换气模式之间的切换。
进一步地,还包括靠近室外侧的位于上层且设有室外新风进风口的第一上层腔室和位于下层且设有室内排风排风口的第一下层腔室,以及靠近室内侧的位于上层且设有室内排风进风口的第二上层腔室和位于下层且设有室外新风送风口的第二下层腔室,所述换气设备能够通过所述新风旁通通道连通所述第一上层腔室和所述第二下层腔室,通过所述排风旁通通道连通所述第二上层腔室和所述第一下层腔室,以及能够通过所述主换气结构分别连通所述第一上层腔室和所述第二下层腔室,与所述第二上层腔室和所述第一下层腔室。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上层腔室和/或所述第二下层腔室内设有过滤器,以对进入室内的室外新风进行过滤。
进一步地,所述换气设备为全热交换型风机,所述主换气结构包括能够使室外新风和室内排风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芯,所述换气设备还包括电机、控制器、用于检测所述室外新风进风口处的室外新风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用于检测所述室内排风进风口处的室内排风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风门和所述第二风门转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机的控制端信号连接,并且能够向所述电机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第一风门和所述第二风门的开闭状态和/或开启角度,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将所测得的温度信号传输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能够根据所述温度信号来控制所述第一风门和所述第二风门的开闭状态和/或开启角度。
基于上述的换气设备,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换气方法,所述换气设备能够被操作以实施:
主换气模式,在所述主换气模式下,关闭所述第一风门和所述第二风门,使室外新风通过所述主换气结构由室外进入室内,并使所述室内排风通过所述主换气结构由室内排出室外;
旁通换气模式,在所述旁通换气模式下,打开所述第一风门和所述第二风门,使室外新风通过所述新风旁通通道由室外进入室内,并使所述室内排风通过所述排风旁通通道由室内排出室外。
进一步地,还包括:
提供电机,利用所述电机驱动所述第一风门和所述第二风门转动;
提供控制器,将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机的控制端信号连接,利用所述控制器向所述电机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第一风门和所述第二风门的开闭状态和/或开启角度。
进一步地,还包括:
提供静压检测装置,利用所述静压检测装置检测所述新风旁通通道和所述排风旁通通道内的静压,并将所测得的静压压力信号传输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静压压力信号调节所述换气设备的排风风机和/或所述换气设备的新风风机的转速。
进一步地,还包括:
提供转速检测装置,利用所述转速检测装置检测所述换气设备的排风风机的转速和所述换气设备的新风风机的转速,并将所测得的转速信号传输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转速信号调节所述排风风机的转速和/或所述新风风机的转速。
进一步地,所述换气设备为全热交换型风机,所述主换气结构包括能够使室外新风和室内排风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芯,所述换气方法还包括:
提供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利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检测所述室外新风进风口处的室内排风和所述室内排风进风口处的室外新风的温度,并将所测得的温度信号传输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温度信号来控制所述第一风门和所述第二风门的开闭状态和/或开启角度。
进一步地,还包括:
利用所述控制器对接收到的所述温度信号进行判断,判断所述室外新风的温度和所述室内排风的温度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大于预设值,是则利用所述控制器将所述第一风门和所述第二风门关闭,否则利用所述控制器将所述第一风门和所述第二风门打开。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旁通结构通过设置相互独立的新风旁通通道和排风旁通通道,可以允许室外新风和室内排风分别通过新风旁通通道和排风旁通通道进行流动,而不需经过换气设备内的主换气结构,这样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旁通结构由于仅具备一个过风通道而造成旁通效率较低的问题,提高旁通换气效率,还可以尽力消除室内侧和室外侧的压差,避免未过滤的空气直接进入室内,该结构还可以为减少换气设备中热交换芯的损耗提供条件。
通过旁通结构,在室外新风与室内排风的温度相差不大时,本发明的换气设备可通过旁通结构进行换气,室外新风和室内排风均不需再通过主换气结构,可尽力消除只通过过风通道将室内排风进行旁通而造成的室内侧与室外侧形成的压力差,还可减少对主换气结构的损耗,比如减少对热交换芯的损耗,减少设备更换率,降低成本,并能够减少能量消耗,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换气设备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实施例中换气设备的左视图。
图3为图1实施例中换气设备在风门关闭状态下的主视图。
图4为图3实施例中换气设备的左视图。
图5为图1实施例中换气设备在风门打开状态下的主视图。
图6为图5实施例中换气设备的左视图。
图7为本发明新风旁通通道和排风旁通通道在风门关闭状态下的主视图。
图8为本发明新风旁通通道和排风旁通通道在风门打开状态下的主视图。
图9为本发明风门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室内排风排风口,2-室外新风进风口,3-室外新风送风口,4-室内排风进风口,5-风门,51-第一风门,52-第二风门,6-电机,7-第二温度传感器,8-新风旁通通道,9-排风旁通通道,10-第一温度传感器,11-第一风口,12-通道隔板,13-第二风口,14-第三风口,15-第四风口,16-转速控制装置,17-静压检测装置,18-转速检测装置,19-第一隔板,20-控制器,21-第二隔板,22-新风风机,23-排风风机,24-热交换芯,31-第一下层腔室,32-第一上层腔室,33-第二下层腔室,34-第二上层腔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纵向”、“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首先提出一种旁通结构,参考图1和图9所示,该旁通结构,用于换气设备,所述旁通结构与所述换气设备中的主换气结构并列设置,所述旁通结构包括相互独立的新风旁通通道8和排风旁通通道9,所述新风旁通通道8能够为流经所述换气设备的室外新风从室外进入室内提供流动通道,所述排风旁通通道9能够为流经所述换气设备的室内排风从室内排出室外提供流动通道,所述新风旁通通道8内设有第一风门51,所述排风旁通通道9内设有第二风门52,分别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新风旁通通道8和所述排风旁通通道9。
上述旁通结构通过设置相互独立的新风旁通通道和排风旁通通道,可以允许室外新风和室内排风分别通过新风旁通通道和排风旁通通道进行流动,而不需经过换气设备内的主换气结构,这样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旁通结构由于仅具备一个过风通道而造成旁通效率较低的问题,提高旁通换气效率,还可以尽力消除室内侧和室外侧的压差,避免未过滤的空气直接进入室内,该结构还可以为减少换气设备中热交换芯的损耗提供条件。
其中,第一风门51用于打开或关闭新风旁通通道8,或者改变新风旁通通道8的开口大小,第二风门52用于打开或关闭排风旁通通道9,或者改变排风旁通通道9的开口大小。第一风门51和第二风门52可以单独设计,并单独实现自身的作用,第一风门51和第二风门52也可以为联动结构,联动结构可实现第一风门51和第二风门52的同步控制,使得新风旁通通道8和排风旁通通道9同时打开或关闭,或者保持同样的开口大小。
第一风门51和第二风门52为联动结构时,使得由第一风门51和第二风门52共同构成的风门5位于室内排风流经气路的出风侧和室外新风流经气路的进风侧,使风门5在开启或闭合状态时,位于上侧的第一风门51受推力,位于下侧的第二风门52受吸力,从而相互抵消气流对风门5的作用力,减小电机6所需提供的力矩。
为了增加控制特性,旁通结构还可以包括电机6和控制器20,所述电机6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风门51和所述第二风门52转动,所述控制器20与所述电机6的控制端信号连接,并且能够向所述电机6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第一风门51和所述第二风门52的开闭状态和/或开启角度。当然,电机6还可以用其他动力部件替换,比如发动机或者油缸等,电机6还可以采用步进电机或者伺服电机等。控制器20可以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或者以上结构的任意组合。
为进一步消除室内侧和室外侧之间的压力差,避免室外新风通过房间空隙直接进入室内,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旁通结构还可以包括静压检测装置17,用于检测所述新风旁通通道8和所述排风旁通通道9内的静压,并将所测得的静压压力信号传输给所述控制器20,所述控制器20能够根据所述静压压力信号调节所述换气设备的排风风机23和/或所述换气设备的新风风机22的转速。
静压检测装置17可以设置一个,同时检测新风旁通通道8和排风旁通通道9内的静压;也可以设置两个,分别检测新风旁通通道8和排风旁通通道9内的静压。静压检测装置17也可以是一般的压力检测装置,一般的压力检测装置若检测所得的压力为动压,则可根据通道内的风速等相关参数将动压换算为静压即可。
由于新风旁通通道8和排风旁通通道9内的静压大小与排风风机23和新风风机22的转速直接相关,因此根据静压将测装置17所检测的新风旁通通道8和排风旁通通道9内的静压大小,可通过相应调整排风风机23和/或新风风机22的转速的方式来达到调整室内侧和/或室外侧的静压大小,并使室内侧与室外侧的压力差趋近于零的目的。
在控制器20内可设置相应的预设条件,使得当静压将测装置17检测到新风旁通通道8和排风旁通通道9内的静压满足预设条件时,不进行任何调整;当静压将测装置17检测到新风旁通通道8和排风旁通通道9内的静压不满足预设条件时,采用相应的调整措施。预设条件和调整措施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比如,当新风旁通通道8内的静压较大时,可增大新风风机22的转速,或者减小排风风机23的转速,或者同时调整排风风机23和新风风机22的转速;当排风旁通通道9内的静压较大时,可增大排风风机23的转速,或者减小新风风机22的转速,或者同时调整排风风机23和新风风机22的转速。
为更好地消除室内侧和室外侧之间的压力差,除了上述的设置静压检测装置的方式外,还可以采用设置转速检测装置18的方式,该方式更加直接、简便。转速检测装置18用于检测所述换气设备的排风风机23的转速和所述换气设备的新风风机22的转速,并将所测得的转速信号传输给所述控制器20,所述控制器20能够根据所述转速信号调节所述排风风机23的转速和/或所述新风风机22的转速。
转速检测装置可以设置一个,同时检测排风风机23和新风风机22的转速;也可以设置两个,分别检测排风风机23和新风风机22的转速。由于压力与转速直接相关,因此在理想情况下,排风风机23和新风风机22的转速相等,即可认为室内侧与室外侧的压力趋近于相等。
在控制器20内可设置相应的预设条件,使得当转速检测装置18检测到排风风机23和新风风机22的转速满足预设条件时,不进行任何调整;当转速检测装置18检测到排风风机23和新风风机22的转速不满足预设条件时,采用相应的调整措施。预设条件和调整措施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比如,当新风风机22的转速较大时,可将排风风机23的转速调大,或者将新风风机22的转速调小,并同时将排风风机23的转速调大,使二者趋于平衡;当排风风机23的转速较大时,可将新风风机22的转速调大,或者将排风风机23的转速调小,并同时将新风风机22的转速调大,使二者趋于平衡。
另外,排风风机23和新风风机22的转速可由控制器20进行控制,也可以由专门的转速控制装置16进行控制。转速控制装置16可设置于靠近排风风机23和/或新风风机22的位置,实现对排风风机23和新风风机22的准确控制。
如图2所示,通道隔板12将旁通结构分为相互独立新风旁通通道8和排风旁通通道9。所述新风旁通通道8和所述排风旁通通道9内设有台阶结构,以使所述换气设备中位于上层的第一上层腔室32能够通过所述新风旁通通道8与所述换气设备中位于下层的第二下层腔室33连通,并使所述换气设备中位于上层的第二上层腔室34通过所述排风旁通通道9与所述换气设备中位于下层的第一下层腔室31连通。
换气设备设置为上下两层可节省换气设备的整体占用空间,同时为了安装的稳固性和换气设备整体的平衡性,新风风机22和排风风机23一般位于下层腔室内,而室外新风和室内排风均通过上层腔室进风,因此旁通结构需要设有台阶结构,以连接上层腔室和下层腔室。
新风旁通通道8和排风旁通通道9可认为是过渡通道,使得进入第一上层腔室32的室外新风经过新风旁通通道8后,由上层到达下层,进入第二下层腔室33;进入第二上层腔室34的室内排风经过排风旁通通道9后,由上层到达下层,进入第一下层腔室31。
其次,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换气设备,包括主换气结构和上述的旁通结构,通过所述第一风门51和所述第二风门52的开闭,能够实现通过所述主换气结构进行换气的主换气模式和通过所述旁通结构进行换气的旁通换气模式之间的切换。
通过设置旁通结构,在室外新风与室内排风的温度相差不大时,本发明的换气设备可通过旁通结构进行换气,室外新风和室内排风均不再通过主换气结构,可尽力消除只通过过风通道将室内排风进行旁通而造成的室内侧与室外侧形成的压力差,还可减少对主换气结构的损耗,比如减少对热交换芯的损耗,减少设备更换率,降低成本,并能够减少能量消耗,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另外,第一风门51和第二风门52的开闭可实现主换气模式与旁通换气模式的自由切换,当第一风门51和第二风门52关闭时,换气设备通过主换气结构进行换气;当第一风门51和第二风门52打开时,由于气体进入主换气结构需克服一定的阻力,而旁通结构基本为无压通道,且新风风机22和排风风机23会对室外新风和室内排风具有抽吸作用,因此室外新风和室内排风会直接通过旁通结构进行换气。
如图1所示的换气设备的一个实施例中,换气设备可以包括靠近室外侧的位于上层且设有室外新风进风口2的第一上层腔室32和位于下层且设有室内排风排风口1的第一下层腔室31,以及靠近室内侧的位于上层且设有室内排风进风口4的第二上层腔室34和位于下层且设有室外新风送风口3的第二下层腔室33,所述换气设备能够通过所述新风旁通通道8连通所述第一上层腔室32和所述第二下层腔室33,通过所述排风旁通通道9连通所述第二上层腔室34和所述第一下层腔室31,以及能够通过所述主换气结构分别连通所述第一上层腔室32和所述第二下层腔室33,与所述第二上层腔室34和所述第一下层腔室31。
第一上层腔室32和第一下层腔室31之间设有第一隔板19,使得二者之间在空间上相互独立,排风风机23位于第一下层腔室31内;第二上层腔室34和第二下层腔室33之间设有第二隔板21,使得二者之间在空间上相互独立,新风风机位于第二下层腔室33内。新风旁通通道8连通第二风口13和第四风口15,使得室外新风不经过主换气结构进入室内,排风旁通通道9连通第一风口11和第三风口14,使得室内排风不经过主换气结构排出室外。
结合图1和图2,在主换气模式下,室外新风的流经路径为:在位于第二下层腔室33内的新风风机22的作用下,室外新风由室外新风进风口2进入第一上层腔室32,然后经主换气结构进入第二下层腔室33,最近经室外新风送风口3进入室内;在主换气模式下,室内排风的流经路径为:在位于第一下层腔室31内的排风风机23的作用下,室内排风由室内排风进风口4进入第二上层腔室34,然后经主换气结构进入第一下层腔室31,最近经室内排风排风口1排出室外。
而在旁通换气模式下,室外新风的流经路径为:在位于第二下层腔室33内的新风风机22的作用下,室外新风由室外新风进风口2进入第一上层腔室32,然后经第二风口13进入新风旁通通道8,然后经第四风口15进入第二下层腔室33,最近经室外新风送风口3进入室内;在旁通换气模式下,室内排风的流经路径为:在位于第一下层腔室31内的排风风机23的作用下,室内排风由室内排风进风口4进入第二上层腔室34,然后经第一风口11进入排风旁通通道9,然后经第三风口14进入第一下层腔室31,最近经室内排风排风口1排出室外。
为了净化进入室内的新风质量,所述第一上层腔室32和/或所述第二下层腔室33内设有过滤器,以对进入室内的室外新风进行过滤。
本发明中的旁通结构可应用于多种不同类型的换气设备中,比如全热交换型风机、过滤式送风机或者除湿新风机等等。
对于全热交换型风机来说,其主换气结构为热交换芯24,是全热交换型风机的关键部件。当室外新风与室内排风温度相差较大时,热交换芯24可起到将二者进行热交换的目的,使得进入室内的新风在热交换芯24内吸收室内排风的余热,提高进入室内的新风温度。而当室外新风与室内排风温差不大时,比如相差0℃~5℃或者0℃~8℃时,不需再使室外新风与室内排风之间进行热交换,以减少对热交换芯24的损耗,此时即可开启风门5(包括第一风门51和第二风门52),使其进入旁通换气模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气设备为全热交换型风机,所述主换气结构包括能够使室外新风和室内排风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芯24,所述换气设备还包括电机6、控制器20、用于检测所述室外新风进风口2处的室外新风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10和用于检测所述室内排风进风口4处的室内排风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7,所述电机6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风门51和所述第二风门52转动,所述控制器20与所述电机6的控制端信号连接,并且能够向所述电机6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第一风门51和所述第二风门52的开闭状态和/或开启角度,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0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7将所测得的温度信号传输给所述控制器20,所述控制器20能够根据所述温度信号来控制所述第一风门51和所述第二风门52的开闭状态和/或开启角度。
当第一温度传感器10和第二温度传感器7检测到室外新风进风口2处的室外新风的温度与室内排风进风口4处的室内排风的温度差满足预设条件时,控制器20控制第一风门51和第二风门52打开,换气设备进入旁通换气模式;当第一温度传感器10和第二温度传感器7检测到室外新风进风口2处的室外新风的温度与室内排风进风口4处的室内排风的温度差不满足预设条件时,控制器20控制第一风门51和第二风门52关闭,换气设备进入主换气模式。
上述的预设条件可以为:室外新风温度与室内排风温度的差值的绝对值不大于预设差值,该预设差值可以用户的实际需要进行设定,比如5℃或8℃等。
最后,基于上述的换气设备的各个实施例,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换气方法,所述换气设备能够被操作以实施:
主换气模式,在所述主换气模式下,关闭所述第一风门51和所述第二风门52,使室外新风通过所述主换气结构由室外进入室内,并使所述室内排风通过所述主换气结构由室内排出室外;
旁通换气模式,在所述旁通换气模式下,打开所述第一风门51和所述第二风门52,使室外新风通过所述新风旁通通道8由室外进入室内,并使所述室内排风通过所述排风旁通通道9由室内排出室外。
进一步地,换气方法还可以包括:
提供电机6,利用所述电机6驱动所述第一风门51和所述第二风门52转动;
提供控制器20,将所述控制器20与所述电机6的控制端信号连接,利用所述控制器20向所述电机6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第一风门51和所述第二风门52的开闭状态和/或开启角度。
进一步地,换气方法还可以包括:
提供静压检测装置17,利用所述静压检测装置17检测所述新风旁通通道8和所述排风旁通通道9内的静压,并将所测得的静压压力信号传输给所述控制器20,所述控制器20根据所述静压压力信号调节所述换气设备的排风风机23和/或所述换气设备的新风风机22的转速。
进一步地,换气方法还可以包括:
提供转速检测装置18,利用所述转速检测装置18检测所述换气设备的排风风机23的转速和所述换气设备的新风风机22的转速,并将所测得的转速信号传输给所述控制器20,所述控制器20根据所述转速信号调节所述排风风机23的转速和/或所述新风风机22的转速。
进一步地,所述换气设备为全热交换型风机,所述主换气结构包括能够使室外新风和室内排风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芯24,所述换气方法还包括:
提供第一温度传感器10和第二温度传感器7,利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0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7分别检测所述室外新风进风口2处的室内排风和所述室内排风进风口4处的室外新风的温度,并将所测得的温度信号传输给所述控制器20,所述控制器20根据所述温度信号来控制所述第一风门51和所述第二风门52的开闭状态和/或开启角度。
进一步地,换气方法还可以包括:
利用所述控制器20对接收到的所述温度信号进行判断,判断所述室外新风的温度和所述室内排风的温度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大于预设值,是则利用所述控制器20将所述第一风门51和所述第二风门52关闭,否则利用所述控制器20将所述第一风门51和所述第二风门52打开。
上述旁通结构和换气设备各实施例中相关部件的效果描述均适用于换气方法的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下面结合附图3~8,对本发明旁通结构、换气设备及换气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
当第一温度检测装置10与第二温度检测装置7检测到室外新风温度与室内排风温度的差值不低于设定值Δφ(比如5℃以下)时,风门5处于闭合状态,此时全热交换型风机内气流如图3、图4、图7所示,室外新风在新风风机22的抽吸作用下,通过由室外新风进风口2、第一上层腔室32、热交换芯24、第二下层腔室33和室外新风送风口3构成新风通路B1进入室内;室内排风在排风风机23的抽吸作用下,通过由室内排风进风口4、第二上层腔室34、热交换芯24、第一下层腔室31和室内排风排风口1构成排风通路A1排出室外。室外新风与室内排风在热交换芯24内的不同流道流动,室外新风与室内排风由于存在温度与湿度差,所以在热交换芯24中完成温度与湿度的交换。
当第一温度检测装置10与第二温度检测装置7检测到室外新风温度与室内排风温度的差值低于设定值Δφ(比如5℃以下)时,风门5开启,风门开启后室外新风与室内排风两股气流分别通过各自的旁通气路进入室内与排出室外,此时全热交换型风机内气流如图5、图6、图8所示,室外新风在新风风机22的抽吸作用下,通过由室外新风进风口2、第一上层腔室32、第二风口13、新风旁通通道8、第四风口15、第二下层腔室33和室外新风送风口3构成的新风通路B2进入室内;室内排风在排风风机23的抽吸作用下,通过由室内排风进风口4、第二上层腔室34、第一风口11、排风旁通通道9、第三风口14、第一下层腔室31和室内排风排风口1构成的排风通路A2排出室外。
在风门5开启后,全热交换型风机处于旁通换气模式下时,因为两路气流均不通过热交换芯24,所以此时新风通路与排风通路中的阻力会有所变化,通过设置的静压检测装置17或转速检测装置18分别检测新风通路和排风通路的静压或者新风风机和排风风机的转速,当检测到的新风通路与排风通路存在的静压差或者转速差超出设定差值时,通过向转速控制装置16或者直接向控制器20发送控制信号,相应地调节排风风机的转速和/或新风风机的转速,以调节排风量和进风量,使两侧通路的压力差与设定值一致,使室内不出现因过度排风而呈现负压使室外空气从房间间隙处进入室内的现象。
控制风门开闭状态的温度差值的设定值Δφ可由用户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在一定范围内自行设定或根据需要采用手动控制模式,还可依据实际使用情况相应增加旁通换气模式的开启时间,满足不同用户住房中温度的不同需要,从而提高用户的舒适度。
通过对本发明旁通结构、换气设备及换气方法的多个实施例的说明,可以看到本发明旁通结构、换气设备及换气方法实施例至少具有的优点是:采用新风旁通通道与排风旁通通道将室外新风和室内排风两路气流通过不同的气道进行双旁通,室外新风与室内排风均通过各自的旁通通道进入室内或排出室外,实现在春、秋两季温差较小不需要使用热交换功能的情况下进行旁通换气的功能,并且消除了使用过风通道只将排风一路气流进行单旁通时所造成的室内侧与室外侧出现压差导致室外新风直接由房间空隙吸入室内的情况,并且避免了全热交换型风机中热交换芯两侧压力不同对芯体的损耗,同时采用双旁通设计提高了旁通换气效率,减小了能量的消耗。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16)

1.一种旁通结构,用于换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结构与所述换气设备中的主换气结构并列设置,所述旁通结构包括相互独立的新风旁通通道(8)和排风旁通通道(9),所述新风旁通通道(8)能够为流经所述换气设备的室外新风从室外进入室内提供流动通道,所述排风旁通通道(9)能够为流经所述换气设备的室内排风从室内排出室外提供流动通道,所述新风旁通通道(8)内设有第一风门(51),所述排风旁通通道(9)内设有第二风门(52),分别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新风旁通通道(8)和所述排风旁通通道(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旁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门(51)和所述第二风门(52)为联动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旁通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机(6)和控制器(20),所述电机(6)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风门(51)和所述第二风门(52)转动,所述控制器(20)与所述电机(6)的控制端信号连接,并且能够向所述电机(6)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第一风门(51)和所述第二风门(52)的开闭状态和/或开启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旁通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静压检测装置(17),用于检测所述新风旁通通道(8)和所述排风旁通通道(9)内的静压,并将所测得的静压压力信号传输给所述控制器(20),所述控制器(20)能够根据所述静压压力信号调节所述换气设备的排风风机(23)和/或所述换气设备的新风风机(22)的转速。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旁通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速检测装置(18),用于检测所述换气设备的排风风机(23)的转速和所述换气设备的新风风机(22)的转速,并将所测得的转速信号传输给所述控制器(20),所述控制器(20)能够根据所述转速信号调节所述排风风机(23)的转速和/或所述新风风机(22)的转速。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旁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旁通通道(8)和所述排风旁通通道(9)内设有台阶结构,以使所述换气设备中位于上层的第一上层腔室(32)能够通过所述新风旁通通道(8)与所述换气设备中位于下层的第二下层腔室(33)连通,并使所述换气设备中位于上层的第二上层腔室(34)通过所述排风旁通通道(9)与所述换气设备中位于下层的第一下层腔室(31)连通。
7.一种换气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换气结构和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旁通结构,通过所述第一风门(51)和所述第二风门(52)的开闭,能够实现通过所述主换气结构进行换气的主换气模式和通过所述旁通结构进行换气的旁通换气模式之间的切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气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靠近室外侧的位于上层且设有室外新风进风口(2)的第一上层腔室(32)和位于下层且设有室内排风排风口(1)的第一下层腔室(31),以及靠近室内侧的位于上层且设有室内排风进风口(4)的第二上层腔室(34)和位于下层且设有室外新风送风口(3)的第二下层腔室(33),所述换气设备能够通过所述新风旁通通道(8)连通所述第一上层腔室(32)和所述第二下层腔室(33),通过所述排风旁通通道(9)连通所述第二上层腔室(34)和所述第一下层腔室(31),以及能够通过所述主换气结构分别连通所述第一上层腔室(32)和所述第二下层腔室(33),与所述第二上层腔室(34)和所述第一下层腔室(3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层腔室(32)和/或所述第二下层腔室(33)内设有过滤器,以对进入室内的室外新风进行过滤。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设备为全热交换型风机,所述主换气结构包括能够使室外新风和室内排风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芯(24),所述换气设备还包括电机(6)、控制器(20)、用于检测所述室外新风进风口(2)处的室外新风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10)和用于检测所述室内排风进风口(4)处的室内排风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7),所述电机(6)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风门(51)和所述第二风门(52)转动,所述控制器(20)与所述电机(6)的控制端信号连接,并且能够向所述电机(6)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第一风门(51)和所述第二风门(52)的开闭状态和/或开启角度,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0)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7)将所测得的温度信号传输给所述控制器(20),所述控制器(20)能够根据所述温度信号来控制所述第一风门(51)和所述第二风门(52)的开闭状态和/或开启角度。
11.一种基于如权利要求7~10任一项所述的换气设备的换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设备能够被操作以实施:
主换气模式,在所述主换气模式下,关闭所述第一风门(51)和所述第二风门(52),使室外新风通过所述主换气结构由室外进入室内,并使所述室内排风通过所述主换气结构由室内排出室外;
旁通换气模式,在所述旁通换气模式下,打开所述第一风门(51)和所述第二风门(52),使室外新风通过所述新风旁通通道(8)由室外进入室内,并使所述室内排风通过所述排风旁通通道(9)由室内排出室外。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换气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提供电机(6),利用所述电机(6)驱动所述第一风门(51)和所述第二风门(52)转动;
提供控制器(20),将所述控制器(20)与所述电机(6)的控制端信号连接,利用所述控制器(20)向所述电机(6)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第一风门(51)和所述第二风门(52)的开闭状态和/或开启角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换气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提供静压检测装置(17),利用所述静压检测装置(17)检测所述新风旁通通道(8)和所述排风旁通通道(9)内的静压,并将所测得的静压压力信号传输给所述控制器(20),所述控制器(20)根据所述静压压力信号调节所述换气设备的排风风机(23)和/或所述换气设备的新风风机(22)的转速。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换气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提供转速检测装置(18),利用所述转速检测装置(18)检测所述换气设备的排风风机(23)的转速和所述换气设备的新风风机(22)的转速,并将所测得的转速信号传输给所述控制器(20),所述控制器(20)根据所述转速信号调节所述排风风机(23)的转速和/或所述新风风机(22)的转速。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换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设备为全热交换型风机,所述主换气结构包括能够使室外新风和室内排风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芯(24),所述换气方法还包括:
提供第一温度传感器(10)和第二温度传感器(7),利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0)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7)分别检测所述室外新风进风口(2)处的室内排风和所述室内排风进风口(4)处的室外新风的温度,并将所测得的温度信号传输给所述控制器(20),所述控制器(20)根据所述温度信号来控制所述第一风门(51)和所述第二风门(52)的开闭状态和/或开启角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换气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利用所述控制器(20)对接收到的所述温度信号进行判断,判断所述室外新风的温度和所述室内排风的温度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大于预设值,是则利用所述控制器(20)将所述第一风门(51)和所述第二风门(52)关闭,否则利用所述控制器(20)将所述第一风门(51)和所述第二风门(52)打开。
CN201510868358.0A 2015-11-30 2015-11-30 旁通结构、换气设备及换气方法 Active CN1053521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68358.0A CN105352105B (zh) 2015-11-30 2015-11-30 旁通结构、换气设备及换气方法
PCT/CN2016/098690 WO2017092474A1 (zh) 2015-11-30 2016-09-12 旁通结构、换气设备及换气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68358.0A CN105352105B (zh) 2015-11-30 2015-11-30 旁通结构、换气设备及换气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52105A true CN105352105A (zh) 2016-02-24
CN105352105B CN105352105B (zh) 2018-05-11

Family

ID=55328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68358.0A Active CN105352105B (zh) 2015-11-30 2015-11-30 旁通结构、换气设备及换气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52105B (zh)
WO (1) WO2017092474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92474A1 (zh) * 2015-11-30 2017-06-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旁通结构、换气设备及换气方法
CN107504568A (zh) * 2017-08-29 2017-12-22 奥普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厨房空调
CN108195019A (zh) * 2018-01-29 2018-06-22 奥普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双向流全热新风装置
CN109425066A (zh) * 2017-07-19 2019-03-05 吴忠禄 汇流全热交换器
CN110608497A (zh) * 2019-09-05 2019-12-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新风空调器、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3015416A (zh) * 2021-03-09 2021-06-22 广东海悟科技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及数据中心系统
CN114151860A (zh) * 2021-12-03 2022-03-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空调机及其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02250A (zh) * 2017-10-11 2018-02-16 宁波奈兰环境系统有限公司 新风热泵一体机
CN107842969A (zh) * 2017-11-22 2018-03-27 奥普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旁通门的新风机
CN108036438A (zh) * 2018-01-24 2018-05-15 核工业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新风系统
CN110173791B (zh) * 2019-05-11 2024-03-22 怡家环境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一种室外新风及室内净化的空气清洁器
CN114963389B (zh) * 2022-06-07 2023-12-05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空气处理装置及空调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67511A2 (en) * 1999-07-07 2001-01-10 Kore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tively controlling exhaust noise
CN101324358A (zh) * 2007-06-13 2008-12-1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热交换换气装置
CN101603718A (zh) * 2009-07-23 2009-12-16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风管式空调室内机静压的自动识别方法及其系统
CN201837020U (zh) * 2010-10-13 2011-05-18 成都交大房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节能型新风、空调控制系统
US20130048267A1 (en) * 2010-06-11 2013-02-2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Ventilation and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CN205156238U (zh) * 2015-11-30 2016-04-1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旁通结构及换气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48333Y (zh) * 2003-10-16 2004-10-13 代伯清 独立新风空调器
KR100628058B1 (ko) * 2005-05-31 2006-09-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전열교환기 및 이를 이용한 환기시스템
JP5061642B2 (ja) * 2007-02-23 2012-10-31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調換気装置
CN103398443B (zh) * 2013-08-02 2016-01-20 重庆海润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洁净新风系统及洁风方法
CN105003996B (zh) * 2015-08-19 2017-12-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全热交换新风机
CN105258272A (zh) * 2015-11-30 2016-01-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全热交换型新风机
CN205156237U (zh) * 2015-11-30 2016-04-1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全热交换型新风机
CN105352105B (zh) * 2015-11-30 2018-05-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旁通结构、换气设备及换气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67511A2 (en) * 1999-07-07 2001-01-10 Kore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tively controlling exhaust noise
CN101324358A (zh) * 2007-06-13 2008-12-1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热交换换气装置
CN101603718A (zh) * 2009-07-23 2009-12-16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风管式空调室内机静压的自动识别方法及其系统
US20130048267A1 (en) * 2010-06-11 2013-02-2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Ventilation and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CN201837020U (zh) * 2010-10-13 2011-05-18 成都交大房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节能型新风、空调控制系统
CN205156238U (zh) * 2015-11-30 2016-04-1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旁通结构及换气设备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92474A1 (zh) * 2015-11-30 2017-06-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旁通结构、换气设备及换气方法
CN109425066A (zh) * 2017-07-19 2019-03-05 吴忠禄 汇流全热交换器
CN107504568A (zh) * 2017-08-29 2017-12-22 奥普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厨房空调
CN108195019A (zh) * 2018-01-29 2018-06-22 奥普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双向流全热新风装置
CN110608497A (zh) * 2019-09-05 2019-12-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新风空调器、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3015416A (zh) * 2021-03-09 2021-06-22 广东海悟科技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及数据中心系统
CN114151860A (zh) * 2021-12-03 2022-03-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空调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4151860B (zh) * 2021-12-03 2023-01-0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空调机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52105B (zh) 2018-05-11
WO2017092474A1 (zh) 2017-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52105A (zh) 旁通结构、换气设备及换气方法
CN107014025B (zh) 兼具旁通及再循环功能的热交换型换气装置
CA3014479C (en) Integrated heat and energy recovery ventilator system
CN105387554A (zh) 换气装置和换气方法
KR101003258B1 (ko) 외기냉방 겸용 전열교환 환기장치
CN107842963A (zh) 新风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5258272A (zh) 全热交换型新风机
CN207365297U (zh) 新风机
CN205156237U (zh) 全热交换型新风机
CN109556219B (zh) 变风量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CN110567081A (zh) 一种全热交换新风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8006884A (zh) 一种阻止室外空气污染物入室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7013987A (zh) 风管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风管机
CN205156238U (zh) 旁通结构及换气设备
CN110043981A (zh) 一种多模式通风净化器
CN106524380A (zh) 一种用于畜禽舍四季通风的变频风机热回收通风系统
CN207455745U (zh) 一种可净化pm2.5的新风系统
CN205536211U (zh) 室内环境控制机组及建筑环境控制系统
CN206222497U (zh) 室内空气调节装置
CN105066375B (zh) 一种具有热交换机构的智能空气净化设备
CN205980143U (zh) 换气设备
CN205481442U (zh) 室内环境控制机组以及建筑物
CN209541029U (zh) 一种可变风路的空调盘管结构
CN209588319U (zh) 空气处理设备的风道组件及空气处理设备
CN206846913U (zh) 风管室内机和风管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