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51401B - 气压盘式制动器的装配方法 - Google Patents

气压盘式制动器的装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51401B
CN105351401B CN201510788100.XA CN201510788100A CN105351401B CN 105351401 B CN105351401 B CN 105351401B CN 201510788100 A CN201510788100 A CN 201510788100A CN 105351401 B CN105351401 B CN 1053514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ed
air
disc brake
assembly method
pressure dis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8810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51401A (zh
Inventor
苏松
陈振
杨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anfeng Autocar Parts Co Ltd Wuhan
Original Assignee
Yuanfeng Autocar Parts Co Ltd Wuha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anfeng Autocar Parts Co Ltd Wuhan filed Critical Yuanfeng Autocar Parts Co Ltd Wuhan
Priority to CN20151078810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51401B/zh
Publication of CN1053514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514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514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514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压盘式制动器,提供了一种气压盘式制动器的装配方法,先装配部件一与部件二,在将部件一与部件二对应安装后,采用至少一根固定带约束部件一与部件二为一整体,然后将该整体装配入卡钳体的空腔内,最后剪断并抽出各固定带。本发明的装配方法中,将制动器的部分零部件组装为部件一与部件二,然后采用捆绑的方式将部件一与部件二的整体装配至卡钳体内,即将单推杆的制动器采用非上盖式的方式进行装配,先对零部件进行总成,整个装配过程比较方便,而且可以表面上盖式装配产生的上盖连接螺栓断裂、制动器承力件刚性不足导致的机械效率损失等潜在失效模式,采用固定带固定部件一与部件二,在拆卸时也比较方便。

Description

气压盘式制动器的装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压盘式制动器,尤其涉及一种气压盘式制动器的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具有多种气压盘式制动器,如果按照推动方式来分类,可分为单推杆气压盘式制动器和双推杆气压盘式制动器,双推杆气压盘式制动器又可分为轴向气压盘式制动器和径向气压盘式制动器,而如果按照转动组件的装配方式分类,可分为上盖式气压盘式制动器和非上盖式气压盘式制动器。非上盖式气压盘式制动器主要为轴向双推杆气压盘式制动器,基本上转动组件呈小总成形式,装配过程中转动组件以总成形式放入整体式卡钳体空腔内,辅以底盖、密封盖帽等进行密封;上盖式气压盘式制动器主要为单推杆气压盘式制动器和径向双推杆气压盘式制动器,转动组件不以小总成形式呈现,装配过程中转动组件各零件需按顺序装配完毕,而后装配上盖实现转动组件的装配,辅以底盖、密封盖帽等进行密封。但是上盖通过连接螺钉与卡钳体进行连接,制动器在制动时承受的制动反力由卡钳体和上盖承担。而对比整体式卡钳体和上盖式卡钳体的刚性和上盖式盘式制动器的失效模式,上盖式制动器的刚性没有整体式卡钳体的刚性好,上盖式制动器还存在上盖连接螺栓断裂等失效模式。因而会存在上盖连接螺钉断裂、制动器承力件刚性不足而导致的机械效率损失等潜在失效模式。
采用上盖结构的主要原因是无上盖结构在装配方式上十分困难,无法确定转动组件各零件的初始装配位置,无法保证制动器转动组件零件的装配关系。如果能保证制动器转动组件零件的装配关系,同时又采用整体式卡钳体,那么就可以减少甚至规避因上盖连接螺栓断裂、制动器承力件刚性不足导致的机械效率损失等潜在失效模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压盘式制动器的装配方法,旨在用于解决现有的单推杆气压盘式制动器在装配时不方便,且在装配完成后上盖连接螺栓易断裂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气压盘式制动器的装配方法,包括以下装配步骤:
部件一装配:将转轴装配与基准座的中心孔同轴装配,且将两个大滚针副总成安装于所述基准座的两个第一圆弧槽内,形成所述部件一;
部件二装配:将两个小滚针副总成安装于压力臂的两个第二圆弧槽内,且将两个支点圆柱分别装配于两个所述小滚针副总成内,对两个所述小滚针副总成进行限位,形成所述部件二;
装配部件一与部件二:将所述部件二装配至所述部件一上,所述压力臂对应安装至两个所述大滚针副总成处,然后采用至少一根固定带约束所述部件一与所述部件二为一个整体;
装配卡钳体:将所述部件二与所述部件一的整体安装入所述卡钳体的空腔内,定位完成后剪断并抽出各所述固定带。
具体地,所述固定带为两根,两根所述固定带均沿所述压力臂的伸展方向捆绑所述部件一与所述部件二,且每一所述固定带分别对应其中一所述支点圆柱。
进一步地,于所述压力臂的边缘上设置有两条限位槽,两根所述固定带分别部分限位于两条所述限位槽内。
进一步地,在装配所述部件二时,采用两个滚子限位片分别定位两个所述小滚针副总成,且两个所述滚子限位片均由铆钉固定于所述压力臂上。
进一步地,在所述部件二装配中,先固定两个所述滚子限位片,再分别装配所述小滚针副总成与所述支点圆柱。
进一步地,所述卡钳体的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定位所述部件一与所述部件二装配后的整体。
进一步地,在所述转轴与所述基准座装配时,采用工装压紧所述转轴顶部的转轴限位片约束所述转轴与所述基准座。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装配方法中,先分别对部件一与部件二进行装配,然后安装部件一与部件二且采用固定带捆绑为一个整体,最后将该整体装配于卡钳体的空腔内。在上述装配过程中,将基准座、转轴以及两个大滚针副总成组装为一个大的总成,将两个小滚针副总成、压力臂以及两个支点圆柱也组装为一个大的总成,然后将两个大总成以整体的形式安装于卡钳体内,整个过程采用非上盖式的形式进行装配,通过固定带的约束作用,在装入卡钳体内时不容易出现移位的情况,比较方便,从而也避免装配完成后上盖连接螺栓断裂、制动器承力件刚性不足导致的机械效率损失等潜在失效模式的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气压盘式制动器的部件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气压盘式制动器的部件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气压盘式制动器的部件一与部件二装配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气压盘式制动器的部件一与部件二装配时的主视图;
图5为图1的气压盘式制动器的卡钳体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的气压盘式制动器的卡钳体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气压盘式制动器的装配方法,主要是用于单推杆气压盘式制动器的装配,包括以下装配步骤:
参见图1,部件一1装配:将转轴11装配至基准座12上,由于为单推杆,在基准座12的中心处开设有中心孔(图中未示出),然后将转轴11以同轴的形式装配至中心孔内,且将两个大滚针副总成13安装于基准座12的两个第一圆弧槽121后,形成部件一1,具体地基准座12的两个第一圆弧槽121分别位于中心孔的两侧,两者对称设置,另外在转轴11的顶部设置有转轴限位片(图中未示出),将转轴11同轴装配入基准座12的中心孔内后,应采用工装压紧转轴11顶部的转轴限位片,以约束转轴11与基准座12,即采用转轴限位片使得转轴11不会相对基准座12沿轴向相对移动,但是不会影响两者的相对转动;
参见图2,部件二2装配:将两个小滚针副总成21安装于压力臂22的两个第二圆弧槽221内,一般压力臂22具有一体成型且围设形成U型的两个圆弧段222,两个第二圆弧槽221分别成型于两个圆弧段222上,当然小滚针副总成21装配至第二圆弧槽221内时应对其进行限位,防止其由对应的第二圆弧槽221内脱出,在两个小滚针副总成21装配后,将两个支点圆柱23分别装配于两个小滚针副总成21内,从而形成部件二2;
参见图3以及图4,装配部件一1与部件二2:将部件二2装配至部件一1上,压力臂22的两个圆弧段222分别对应至基准座12的两个大滚针副总成13处,然后采用至少一根固定带3将部件一1与部件二2约束为一个整体,两个大滚针副总成13向外的一侧为圆弧状,将部件二2安装至部件一1上时,压力臂22的两个圆弧段222的背面刚好与两个大滚针副总成13的圆弧状配合,在采用固定带3约束后,两者整体的稳定性比较高;
参见图4-图6,装配卡钳体4:将部件二2与部件一1装配后的整体安装入卡钳体4的空腔41内,且在整体与空腔41定位完成后,剪断各固定带3且将其由空腔41内抽出。
参见图1、图2、图3以及图6,在上述装配过程中,部件一1的装配步骤与部件二2的装配步骤之间没有顺序要求,两者单独进行,且在装配时,先将零散的制动器零部件分开,比如部件一1部分的零部件、部件二2部分的零部件以及卡钳体4部分,然后将转轴11、基准座12以及两个大滚针副总成13装配为部件一1这一较大的总成,将两个小滚针副总成21、压力臂22以及两个支点圆柱23装配呈部件二2这一较大的总成,再将两个较大总成采用固定带3捆绑成整体装入卡钳体4内,即将单推杆的制动器采用非上盖式的形式进行装配,各零部件先自行组装为总成,装配比较方便,从而也避免采用上盖式装配完成后上盖连接螺栓断裂、制动器承力件刚性不足导致的机械效率损失等潜在失效模式的发生,安全性能较好,另外部件一1与部件二2之间采用固定带3进行捆绑,不但可以保证装配时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而且在装配完成后方便拆除,不会影响空腔41内零部件相对位置的改变。
参见图3以及图4,细化固定带3的捆绑方式,固定带3的个数为两根,两根固定带3均沿压力臂22的伸展方向捆绑部件一1与部件二2,且每一固定带3分别对应其中一支点圆柱23。本实施例中,两根固定带3分别沿压力臂22的两个圆弧段222伸展方向进行捆绑,每一根固定带3对应其中一圆弧段222,且捆绑后的固定带3垂直于对应支点圆柱23的长度方向,这种捆绑方式可以使得部件一1与部件二2之间比较稳定,也可稳定两个支点圆柱23的安装位置,而且在装配至卡钳体4的空腔41内后,固定带3剪断容易被抽出。优化上述实施例,在压力臂22的边缘上设置有两条限位槽223,两根固定带3分别部分限位于两条限位槽223内。两条限位槽223分别位于两个圆弧段222的拐角处,且其开槽方向与固定带3的捆绑方向相同,当固定带3约束部件一1与部件二2时,固定带3具有部分结构刚好位于对应的限位槽223内,形成对固定带3的定位作用,加强捆绑后部件一1与部件二2的稳定性。
参见图2以及图3,进一步地,在装配部件二2时,采用两个滚子限位片24分别定位两个小滚针副总成21,而两个滚子限位片24则均采用铆钉固定于压力臂22上。滚子限位片24通过铆钉铆接于压力臂22的圆弧段222上,其具有部分结构伸入对应的第二圆弧槽221内,从而可以起到限制对应小滚针副总成21的作用,避免其由对应的第二圆弧槽221内脱出。在装配部件二2的过程中,先将两个滚子限位片24铆接于压力臂22的两个圆弧段222上,然后再将小滚针副总成21与支点圆柱23依次对应安装。在铆接滚子限位片24时,滚子限位片24需要在对应的第二圆弧槽221内进行工装,先固定滚子限位片24可以避免小滚针副总成21对该工装产生干涉,方便部件二2整体的装配。
再次参见图4-图6,进一步地,在卡钳体4的空腔41内设置有凸台411,当将部件一1与部件二2整体装配入卡钳体4的空腔41内时,采用其内凸台411定位该整体,然后才用剪刀等剪断各固定带3并抽出。本实施例中,在卡钳体4的空腔41内也设置有定位结构,凸台411的形状尺寸可依据部件一1或者部件二2的其中一零部件为设定,当该零部件与凸台411形成配合后,表明部件一1与部件二2的整体在卡钳体4的空腔41内装配到位,此时可以剪断各固定带3并抽出,且在抽出的过程中固定带3不会影响空腔41内各零部件的相对位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气压盘式制动器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装配步骤:
部件一装配:将转轴装配与基准座的中心孔同轴装配,且将两个大滚针副总成安装于所述基准座的两个第一圆弧槽内,形成所述部件一;
部件二装配:将两个小滚针副总成安装于压力臂的两个第二圆弧槽内,且将两个支点圆柱分别装配于两个所述小滚针副总成内,对两个所述小滚针副总成进行限位,形成所述部件二;
装配部件一与部件二:将所述部件二装配至所述部件一上,所述压力臂对应安装至两个所述大滚针副总成处,然后采用至少一根固定带约束所述部件一与所述部件二为一个整体;
装配卡钳体:将所述部件二与所述部件一的整体安装入所述卡钳体的空腔内,定位完成后剪断并抽出各所述固定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压盘式制动器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为两根,两根所述固定带均沿所述压力臂的伸展方向捆绑所述部件一与所述部件二,且每一所述固定带分别对应其中一所述支点圆柱。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压盘式制动器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压力臂的边缘上设置有两条限位槽,两根所述固定带分别部分限位于两条所述限位槽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压盘式制动器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装配所述部件二时,采用两个滚子限位片分别定位两个所述小滚针副总成,且两个所述滚子限位片均由铆钉固定于所述压力臂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压盘式制动器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部件二装配中,先固定两个所述滚子限位片,再分别装配所述小滚针副总成与所述支点圆柱。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压盘式制动器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钳体的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定位所述部件一与所述部件二装配后的整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压盘式制动器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轴与所述基准座装配时,采用工装压紧所述转轴顶部的转轴限位片约束所述转轴与所述基准座。
CN201510788100.XA 2015-11-17 2015-11-17 气压盘式制动器的装配方法 Active CN1053514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88100.XA CN105351401B (zh) 2015-11-17 2015-11-17 气压盘式制动器的装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88100.XA CN105351401B (zh) 2015-11-17 2015-11-17 气压盘式制动器的装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51401A CN105351401A (zh) 2016-02-24
CN105351401B true CN105351401B (zh) 2017-09-05

Family

ID=553274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88100.XA Active CN105351401B (zh) 2015-11-17 2015-11-17 气压盘式制动器的装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5140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30303B (zh) * 2019-03-29 2024-01-30 武汉元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制动器的转轴总成、气压盘式制动器及装配方法
CN110985568A (zh) * 2019-11-14 2020-04-10 浙江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钳体、钳体加工方法、具有该钳体的制动器装配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0961650Y (zh) * 2006-11-06 2007-10-17 武汉元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整体式卡钳体浮钳式气压制动器
DE102006031058A1 (de) * 2006-07-05 2008-01-10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Nutzfahrzeuge GmbH Bremsbelaghalterung und Bremsbelag für eine Scheibenbremse
CN201071891Y (zh) * 2007-07-24 2008-06-11 浙江诸暨万宝机械有限公司 汽车气压盘式制动器
CN101806328A (zh) * 2010-04-09 2010-08-18 武汉元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带有基准座导向机构的整体式卡钳气压盘式制动器
KR20140011704A (ko) * 2012-07-18 2014-01-29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차량용 주차 브레이크장치
JP2015068426A (ja) * 2013-09-30 2015-04-13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WO2015052306A1 (de) * 2013-10-11 2015-04-16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Nutzfahrzeuge GmbH Bremssattel für eine scheibenbremse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6031058A1 (de) * 2006-07-05 2008-01-10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Nutzfahrzeuge GmbH Bremsbelaghalterung und Bremsbelag für eine Scheibenbremse
CN200961650Y (zh) * 2006-11-06 2007-10-17 武汉元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整体式卡钳体浮钳式气压制动器
CN201071891Y (zh) * 2007-07-24 2008-06-11 浙江诸暨万宝机械有限公司 汽车气压盘式制动器
CN101806328A (zh) * 2010-04-09 2010-08-18 武汉元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带有基准座导向机构的整体式卡钳气压盘式制动器
KR20140011704A (ko) * 2012-07-18 2014-01-29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차량용 주차 브레이크장치
JP2015068426A (ja) * 2013-09-30 2015-04-13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WO2015052306A1 (de) * 2013-10-11 2015-04-16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Nutzfahrzeuge GmbH Bremssattel für eine scheibenbrems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51401A (zh) 2016-0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51401B (zh) 气压盘式制动器的装配方法
CN103867615B (zh) 具有衬块防护罩的制动器卡钳组件
US9322443B2 (en) Brake drum having cooling vents
RU2669183C2 (ru) Дисковый тормоз, суппорт тормоза и поворотный рычаг тормоза
EP2707619B1 (en) Floating calliper for disc brake
US7802758B2 (en) Load-distributing rotor insert for aircraft brakes
JP2009041775A5 (zh)
ITMI20120232A1 (it) Assieme di pinza di servizio e di stazionamento
WO2014073353A1 (ja) アルミ製ステアリングナックル
US20140294587A1 (en) Turbine engine blade
CN107882897A (zh) 盘式制动器和盘式制动器的制动片组
CN109899420A (zh) 制动盘的压环以及制动盘
CN106050987A (zh) 内卡式浮动制动钳总成
EP2189662A3 (en) Vane with reduced stress
CN102606655A (zh) 对置型盘式制动器
CN205841571U (zh) 一种内卡式浮动制动钳总成
CN107002786B (zh) 盘式制动器的由铸铁制成的制动钳
CN105252300A (zh) 推拉式夹紧装置
CN208633828U (zh) 用于盾构机始发和接收的钢套筒
US20160327105A1 (en) Disc brake apparatus
CN207291519U (zh) 子午线轮胎带束层及子午线轮胎
CN109312795B (zh) 用于盘式制动器的卡钳的卡钳本体
US20190270337A1 (en) Wheel and rim with weight reduction sockets
CN207648021U (zh) 一种用于轴向气压式盘式制动器的整体式制动钳体
CN204136683U (zh) 轴头盖、车轮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