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50419B - 一种能提高含水率的地质级配层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能提高含水率的地质级配层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350419B CN105350419B CN201510620898.7A CN201510620898A CN105350419B CN 105350419 B CN105350419 B CN 105350419B CN 201510620898 A CN201510620898 A CN 201510620898A CN 105350419 B CN105350419 B CN 10535041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sand
- stone
- component
- wa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2
- 239000004575 sto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6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2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9000011468 face brick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9000003610 charco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5000017166 Bambusa arundinacea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5000017491 Bambusa tulda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41001330002 Bambuseae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5000015334 Phyllostachys viridis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9000011425 bamboo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5000007164 Oryza sativa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3365 glass fib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5000009566 rice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9412 basement excav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11449 brick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1 husk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40000007594 Oryza sativa Species 0.000 claims 2
- 235000013339 cereal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4
- 241000209094 Oryz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95 infil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764 in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196324 Embryophy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1100000749 chronicity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673 ground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56 precipi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52 surface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11/00—Details of pavings
- E01C11/22—Gutters; Kerbs ; Surface drainage of streets, roads or like traffic areas
- E01C11/224—Surface drainage of streets
- E01C11/225—Pav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rough-the-surfacing drainage, e.g. perforated, porous; Preformed paving elements comprising, or adapted to form, passageways for carrying off drain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提高含水率的地质级配及其制造方法,地质级配包括面砖层,面砖层的下部设有第一导水层,第一导水层的下部设有第一级配砂石层,第一级配砂石层的下部设有第二导水层,第二导水层的下部设有第二级配砂石层,第二级配砂石层的下部设有土壤层,本发明含水率高、蓄水能力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提高含水率的地质级配层及其制造方法,属于地质级配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城市建设模式,处处是硬化路面。每逢大雨,主要依靠管渠、泵站等“灰色”设施来排水,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往往造成逢雨必涝,旱涝急转。
为了解决城市内涝的问题,需要地质级配层能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
因此,急需含水率高、蓄水能力强的地质级配层,从而解决城市地面内涝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提高含水率的地质级配层及其制造方法,含水率高、蓄水能力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能提高含水率的地质级配层,包括面砖层,面砖层的下部设有第一导水层,第一导水层的下部设有第一级配砂石层,第一级配砂石层的下部设有第二导水层,第二导水层的下部设有第二级配砂石层,第二级配砂石层的下部设有土壤层。
所述第一级配砂石层和第二级配砂石层内均设有若干储水构件。
所述储水构件包括第一构件,第一构件的一侧和上部分别设有两个梯形槽,第一构件的另一侧和下部分别设有两个梯形凸块,可以将多个储水构件通过梯形槽和梯形凸块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一构件内设有两个连接在一起的第二构件,第二构件为内部中空的球体结构,第二构件上设有若干个通孔,第二构件上还设有对称设置的锯齿状的连通孔,两个第二构件之间设有连接构件,连接构件的两个端部为锯齿状,连接构件的端部可插入连通孔内。
所述第二构件内设有海绵或竹炭包或活性炭包。
所述第二导水层为浮石、活性炭、竹炭的混合物,浮石、活性炭、竹炭的质量比为:1:1.2:1.4。
所述第一级配砂石层和第二级配砂石层均为土、沙、石的混合物,土、沙、石的质量比为:1:1:1。
所述第一级配砂石层为砾砂、碎石、吸水石、中砂、粗砂、玻璃纤维、糯米水的混合物,砾砂、碎石、吸水石、中砂、粗砂、玻璃纤维、糯米水的质量比为:5-5.5:5-5.5:7.8-8.5:3-3.8:3.5-4.1:1.3-1.9:2.6-3。
所述第二级配砂石层为砾砂、吸水石、中砂、粗砂、水的混合物,砾砂、吸水石、中砂、粗砂、水的质量比为:5-5.5:7-7.6:3-3.8:3-3.8:2-2.5。
所述能提高含水率的地质级配层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挖方按1:1放坡开挖,清槽整平;
b、基坑底整平后,上面铺设一层土壤层,土壤层厚度为40-60cm;
c、土壤层的上面铺设第二级配砂石层,控制第二级配砂石层的含水量在5%-10%,第二级配砂石层换填分层铺摊,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级配砂石换填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
d、压平后,在第二级配砂石层的上面铺设第二导水层,进行表面拉线找平;
e、第二导水层的上面铺设第一级配砂石层,控制第一级配砂石层的含水量在6%-9%,第一级配砂石层换填分层铺摊,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级配砂石换填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
f、第一级配砂石层的上面铺设第一导水层;
g、第一导水层的上面铺设面砖层。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明显提高了土壤含水率,蓄水能力强:地表下10-20cm处土壤含水率为30.2%,地表下20-30cm处土壤含水率为25.7%,地表下30-40cm处土壤含水率为20.1%,比其他地区普通地质级配层的土壤含水率10-20cm为12.2%,20-30cm为9.9%,30-40cm为10.9%有着很大幅度的提高。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能提高含水率的地质级配层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储水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连接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面砖层,2-第一导水层,3-第一级配砂石层,4-第二导水层,5-第二级配砂石层,6-土壤层,7-储水构件,8-第一构件,9-第二构件,10-通孔,11-连接构件,12-梯形槽,13-梯形凸块,14-连通孔,15-端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附图1所示,一种能提高含水率的地质级配层,包括面砖层1,面砖层1的下部设有第一导水层2,第一导水层2的下部设有第一级配砂石层3,第一级配砂石层3的下部设有第二导水层4,第二导水层4的下部设有第二级配砂石层5,第二级配砂石层5的下部设有土壤层6。
第一导水层2为粒径为4-6mm的浮石层;
第一级配砂石层3和第二级配砂石层5均为土、沙、石的混合物,土、沙、石的质量比为:1:1:1,石的粒径均为4-6mm;
第二导水层4为浮石、活性炭、竹炭的混合物,浮石、活性炭、竹炭的质量比为:1:1.2:1.4,浮石的粒径为2.5-3.5mm,活性炭、竹炭的粒径均为0.8-1.5mm;
第一级配砂石层3和第二级配砂石层5内均设有若干储水构件7。
如附图2、附图3和附图4所示,储水构件7包括第一构件8,第一构件8的一侧和上部分别设有两个梯形槽12,第一构件8的另一侧和下部分别设有两个梯形凸块13,根据地形需要,可以将多个储水构件7通过梯形槽12和梯形凸块13连接在一起;
第一构件8内设有两个连接在一起的第二构件9,第二构件9为内部中空的球体结构,第二构件9上设有若干个通孔10,第二构件9上还设有对称设置的锯齿状的连通孔14,两个第二构件9之间设有连接构件11,连接构件11的两个端部15为锯齿状,连接构件11的端部15可插入连通孔14内。
第二构件9内设有海绵或竹炭包或活性炭包,可从连通孔14内放入。
所述能提高含水率的地质级配层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挖方按1:1放坡开挖,清槽整平;
b、基坑底整平后,上面铺设一层土壤层6,土壤层6厚度为40-60cm;
c、土壤层6的上面铺设第二级配砂石层5,控制第二级配砂石层5的含水量在5%-10%,第二级配砂石层5换填分层铺摊,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级配砂石换填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
d、压平后,在第二级配砂石层5的上面铺设第二导水层4,进行表面拉线找平;
e、第二导水层4的上面铺设第一级配砂石层3,控制第一级配砂石层3的含水量在6%-9%,第一级配砂石层3换填分层铺摊,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级配砂石换填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
f、第一级配砂石层3的上面铺设第一导水层2;
g、第一导水层2的上面铺设面砖层1。
实施例2,如附图1所示,一种能提高含水率的地质级配层,包括面砖层1,面砖层1的下部设有第一导水层2,第一导水层2的下部设有第一级配砂石层3,第一级配砂石层3的下部设有第二导水层4,第二导水层4的下部设有第二级配砂石层5,第二级配砂石层5的下部设有土壤层6。
第一导水层2为粒径为4-6mm的浮石层;
第一级配砂石层3为砾砂、碎石、吸水石、中砂、粗砂、玻璃纤维、糯米水的混合物,砾砂、碎石、吸水石、中砂、粗砂、玻璃纤维、糯米水的质量比为:5:5:7.8:3:3.5:1.3:2.6;砾砂的粒径为2-3mm,碎石的粒径为1.8-2.5mm,吸水石的粒径为2.6-3.5mm;
第二导水层4为浮石、活性炭、竹炭的混合物,浮石的粒径为2.5-3.5mm,活性炭、竹炭的粒径均为0.8-1.5mm;
第二级配砂石层5为砾砂、吸水石、中砂、粗砂、水的混合物,砾砂、吸水石、中砂、粗砂、水的质量比为:5:7:3:3:2, 砾砂的粒径为2-3mm,吸水石的粒径为2.6-3.5mm;
第一级配砂石层3和第二级配砂石层5内均设有若干储水构件7。
如附图2、附图3和附图4所示,储水构件7包括第一构件8,第一构件8的一侧和上部分别设有两个梯形槽12,第一构件8的另一侧和下部分别设有两个梯形凸块13,根据地形需要,可以将多个储水构件7通过梯形槽12和梯形凸块13连接在一起;
第一构件8内设有两个连接在一起的第二构件9,第二构件9为内部中空的球体结构,第二构件9上设有若干个通孔10,第二构件9上还设有对称设置的锯齿状的连通孔14,两个第二构件9之间设有连接构件11,连接构件11的两个端部15为锯齿状,连接构件11的端部15可插入连通孔14内。
第二构件9内设有海绵或竹炭包或活性炭包,可从连通孔14内放入。
所述能提高含水率的地质级配层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挖方按1:1放坡开挖,清槽整平;
b、基坑底整平后,上面铺设一层土壤层6,土壤层6厚度为40-60cm;
c、土壤层6的上面铺设第二级配砂石层5,控制第二级配砂石层5的含水量在5%-10%,第二级配砂石层5换填分层铺摊,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级配砂石换填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
d、压平后,在第二级配砂石层5的上面铺设第二导水层4,进行表面拉线找平;
e、第二导水层4的上面铺设第一级配砂石层3,控制第一级配砂石层3的含水量在6%-9%,第一级配砂石层3换填分层铺摊,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级配砂石换填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
f、第一级配砂石层3的上面铺设第一导水层2;
g、第一导水层2的上面铺设面砖层1。
实施例3,如附图1所示,一种能提高含水率的地质级配层,包括面砖层1,面砖层1的下部设有第一导水层2,第一导水层2的下部设有第一级配砂石层3,第一级配砂石层3的下部设有第二导水层4,第二导水层4的下部设有第二级配砂石层5,第二级配砂石层5的下部设有土壤层6。
第一导水层2为粒径为4-6mm的浮石层;
第一级配砂石层3为砾砂、碎石、吸水石、中砂、粗砂、玻璃纤维、糯米水的混合物,砾砂、碎石、吸水石、中砂、粗砂、玻璃纤维、糯米水的质量比为:5.5:5.5:8.5:3.8:4.1:1.9:3;砾砂的粒径为2-3mm,碎石的粒径为1.8-2.5mm,吸水石的粒径为2.6-3.5mm;
第二导水层4为浮石、活性炭、竹炭的混合物,浮石的粒径为2.5-3.5mm,活性炭、竹炭的粒径均为0.8-1.5mm;
第二级配砂石层5为砾砂、吸水石、中砂、粗砂、水的混合物,砾砂、吸水石、中砂、粗砂、水的质量比为:5.5:7.6:3.8:3.8:2.5;
第一级配砂石层3和第二级配砂石层5内均设有若干储水构件7。
如附图2、附图3和附图4所示,储水构件7包括第一构件8,第一构件8的一侧和上部分别设有两个梯形槽12,第一构件8的另一侧和下部分别设有两个梯形凸块13,根据地形需要,可以将多个储水构件7通过梯形槽12和梯形凸块13连接在一起;
第一构件8内设有两个连接在一起的第二构件9,第二构件9为内部中空的球体结构,第二构件9上设有若干个通孔10,第二构件9上还设有对称设置的锯齿状的连通孔14,两个第二构件9之间设有连接构件11,连接构件11的两个端部15为锯齿状,连接构件11的端部15可插入连通孔14内。
第二构件9内设有海绵或竹炭包或活性炭包,可从连通孔14内放入。
所述能提高含水率的地质级配层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挖方按1:1放坡开挖,清槽整平;
b、基坑底整平后,上面铺设一层土壤层6,土壤层6厚度为40-60cm;
c、土壤层6的上面铺设第二级配砂石层5,控制第二级配砂石层5的含水量在5%-10%,第二级配砂石层5换填分层铺摊,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级配砂石换填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
d、压平后,在第二级配砂石层5的上面铺设第二导水层4,进行表面拉线找平;
e、第二导水层4的上面铺设第一级配砂石层3,控制第一级配砂石层3的含水量在6%-9%,第一级配砂石层3换填分层铺摊,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级配砂石换填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
f、第一级配砂石层3的上面铺设第一导水层2;
g、第一导水层2的上面铺设面砖层1。
实施例4,如附图1所示,一种能提高含水率的地质级配层,包括面砖层1,面砖层1的下部设有第一导水层2,第一导水层2的下部设有第一级配砂石层3,第一级配砂石层3的下部设有第二导水层4,第二导水层4的下部设有第二级配砂石层5,第二级配砂石层5的下部设有土壤层6。
第一导水层2为粒径为4-6mm的浮石层;
第一级配砂石层3为砾砂、碎石、吸水石、中砂、粗砂、玻璃纤维、糯米水的混合物,砾砂、碎石、吸水石、中砂、粗砂、玻璃纤维、糯米水的质量比为:5.75:5.75:8.15:3.4:3.8:1.6:2.8;砾砂的粒径为2-3mm,碎石的粒径为1.8-2.5mm,吸水石的粒径为2.6-3.5mm;
第二导水层4为浮石、活性炭、竹炭的混合物,浮石的粒径为2.5-3.5mm,活性炭、竹炭的粒径均为0.8-1.5mm;
第二级配砂石层5为砾砂、吸水石、中砂、粗砂、水的混合物,砾砂、吸水石、中砂、粗砂、水的质量比为:5.75:7.3:3.4:3.4:2.25;
第一级配砂石层3和第二级配砂石层5内均设有若干储水构件7。
如附图2、附图3和附图4所示,储水构件7包括第一构件8,第一构件8的一侧和上部分别设有两个梯形槽12,第一构件8的另一侧和下部分别设有两个梯形凸块13,根据地形需要,可以将多个储水构件7通过梯形槽12和梯形凸块13连接在一起;
第一构件8内设有两个连接在一起的第二构件9,第二构件9为内部中空的球体结构,第二构件9上设有若干个通孔10,第二构件9上还设有对称设置的锯齿状的连通孔14,两个第二构件9之间设有连接构件11,连接构件11的两个端部15为锯齿状,连接构件11的端部15可插入连通孔14内。
第二构件9内设有海绵或竹炭包或活性炭包,可从连通孔14内放入。
所述能提高含水率的地质级配层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挖方按1:1放坡开挖,清槽整平;
b、基坑底整平后,上面铺设一层土壤层6,土壤层6厚度为40-60cm;
c、土壤层6的上面铺设第二级配砂石层5,控制第二级配砂石层5的含水量在5%-10%,第二级配砂石层5换填分层铺摊,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级配砂石换填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
d、压平后,在第二级配砂石层5的上面铺设第二导水层4,进行表面拉线找平;
e、第二导水层4的上面铺设第一级配砂石层3,控制第一级配砂石层3的含水量在6%-9%,第一级配砂石层3换填分层铺摊,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级配砂石换填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
f、第一级配砂石层3的上面铺设第一导水层2;
g、第一导水层2的上面铺设面砖层1。
测试数据:
在山东潍坊滨海地区选取3个点,每个点测3个层次,分别为: 10-20cm,20-30cm,30-40cm,根据监测要求设置重复,选择3次重复。土壤水分测查情况是:所取三点平均土壤含水率10-20cm为30.2%,20-30cm为25.7%,30-40cm为20.1%,比其他地区普通地质级配层的土壤含水率10-20cm为12.2%,20-30cm为9.9%,30-40cm为10.9%有着很大幅度的提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
1.一种能提高含水率的地质级配层,其特征在于:包括面砖层(1),面砖层(1)的下部设有第一导水层(2),第一导水层(2)的下部设有第一级配砂石层(3),第一级配砂石层(3)的下部设有第二导水层(4),第二导水层(4)的下部设有第二级配砂石层(5),第二级配砂石层(5)的下部设有土壤层(6);
所述第一级配砂石层(3)和第二级配砂石层(5)内均设有若干储水构件(7);
所述储水构件(7)包括第一构件(8),第一构件(8)的一侧和上部分别设有两个梯形槽(12),第一构件(8)的另一侧和下部分别设有两个梯形凸块(13),可以将多个储水构件(7)通过梯形槽(12)和梯形凸块(13)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一构件(8)内设有两个连接在一起的第二构件(9),第二构件(9)为内部中空的球体结构,第二构件(9)上设有若干个通孔(10),第二构件(9)上还设有对称设置的锯齿状的连通孔(14),两个第二构件(9)之间设有连接构件(11),连接构件(11)的两个端部(15)为锯齿状,连接构件(11)的端部(15)可插入连通孔(14)内;
所述第二构件(9)内设有海绵或竹炭包或活性炭包;
所述第二导水层(4)为浮石、活性炭、竹炭的混合物,浮石、活性炭、竹炭的质量比为:1:1.2:1.4;
所述第一级配砂石层(3)和第二级配砂石层(5)均为土、沙、石的混合物,土、沙、石的质量比为:1:1:1;
所述第一级配砂石层(3)为砾砂、碎石、吸水石、中砂、粗砂、玻璃纤维、糯米水的混合物,砾砂、碎石、吸水石、中砂、粗砂、玻璃纤维、糯米水的质量比为:5-5.5:5-5.5:7.8-8.5:3-3.8:3.5-4.1:1.3-1.9:2.6-3;
所述第二级配砂石层(5)为砾砂、吸水石、中砂、粗砂、水的混合物,砾砂、吸水石、中砂、粗砂、水的质量比为:5-5.5:7-7.6:3-3.8:3-3.8:2-2.5;
所述能提高含水率的地质级配层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挖方按1:1放坡开挖,清槽整平;
b、基坑底整平后,上面铺设一层土壤层(6),土壤层(6)厚度为40-60cm;
c、土壤层(6)的上面铺设第二级配砂石层(5),控制第二级配砂石层(5)的含水量在5%-10%,第二级配砂石层(5)换填分层铺摊,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级配砂石换填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
d、压平后,在第二级配砂石层(5)的上面铺设第二导水层(4),进行表面拉线找平;
e、第二导水层(4)的上面铺设第一级配砂石层(3),控制第一级配砂石层(3)的含水量在6%-9%,第一级配砂石层(3)换填分层铺摊,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级配砂石换填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
f、第一级配砂石层(3)的上面铺设第一导水层(2);
g、第一导水层(2)的上面铺设面砖层(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620898.7A CN105350419B (zh) | 2015-09-25 | 2015-09-25 | 一种能提高含水率的地质级配层及其制造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620898.7A CN105350419B (zh) | 2015-09-25 | 2015-09-25 | 一种能提高含水率的地质级配层及其制造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350419A CN105350419A (zh) | 2016-02-24 |
CN105350419B true CN105350419B (zh) | 2018-08-24 |
Family
ID=55326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620898.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350419B (zh) | 2015-09-25 | 2015-09-25 | 一种能提高含水率的地质级配层及其制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35041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118998A (zh) * | 2020-01-19 | 2020-05-08 | 北京建筑大学 | 一种透水铺装设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30186A (zh) * | 2001-04-29 | 2002-01-09 | 大连理工大学 | 防扬尘土操场 |
KR20040006584A (ko) * | 2002-07-12 | 2004-01-24 | 주식회사 지오맥인터내셔날 | 투수성 포장재를 가진 도로 경계용 측구 및 그의 시공 방법 |
CN102454182A (zh) * | 2010-10-19 | 2012-05-16 | 陈瑞文 | 具防灾及生态功能的地质级配制造方法 |
CN105133459A (zh) * | 2015-09-25 | 2015-12-09 | 潍坊友容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能够防止地面内涝的地质级配及其制造方法 |
CN105220760A (zh) * | 2015-09-25 | 2016-01-06 | 潍坊友容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能提高蓄水能力的地质级配及其制造方法 |
CN205775699U (zh) * | 2015-09-25 | 2016-12-07 | 潍坊友容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可以有效储水的地质级配层 |
-
2015
- 2015-09-25 CN CN201510620898.7A patent/CN105350419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30186A (zh) * | 2001-04-29 | 2002-01-09 | 大连理工大学 | 防扬尘土操场 |
KR20040006584A (ko) * | 2002-07-12 | 2004-01-24 | 주식회사 지오맥인터내셔날 | 투수성 포장재를 가진 도로 경계용 측구 및 그의 시공 방법 |
CN102454182A (zh) * | 2010-10-19 | 2012-05-16 | 陈瑞文 | 具防灾及生态功能的地质级配制造方法 |
CN105133459A (zh) * | 2015-09-25 | 2015-12-09 | 潍坊友容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能够防止地面内涝的地质级配及其制造方法 |
CN105220760A (zh) * | 2015-09-25 | 2016-01-06 | 潍坊友容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能提高蓄水能力的地质级配及其制造方法 |
CN205775699U (zh) * | 2015-09-25 | 2016-12-07 | 潍坊友容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可以有效储水的地质级配层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350419A (zh) | 2016-02-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193066B (zh) | 一种基于生态修复的黄土崩塌治理方法 | |
CN109881659A (zh) | 一种具有防冲刷能力的海上风电钢管桩基础地基加固方法 | |
CN104328766A (zh) | 生态石笼网箱挡墙及施工方法 | |
CN104234061A (zh) | 一种加筋生态混凝土护坡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1593742B (zh) | 一种基于抛石挤淤法整改尾矿库的施工方法 | |
CN207392130U (zh) | 一种生态化块石驳岸结构 | |
CN208685390U (zh) | 海绵城市铺装路面结构 | |
CN106498923A (zh) | 自排水后固结充填砂袋复合桩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5350419B (zh) | 一种能提高含水率的地质级配层及其制造方法 | |
CN206418368U (zh) | 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 | |
CN102995646B (zh) | 网箱护垫式护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6284378A (zh) | 一种黄土地区边坡水土保持方法 | |
CN102071665A (zh) | 全向互锁型护坡砌块及其搭接互锁方法 | |
CN216275518U (zh) | 黏土心墙堆石坝的补强加固结构 | |
CN205604186U (zh) | 一种粘土心墙风化料坝 | |
CN206385415U (zh) | 一种环保园林透水道路结构 | |
CN205502026U (zh) | 一种见底楼板荷载的绿化种植土坡结构 | |
CN105220760A (zh) | 一种能提高蓄水能力的地质级配及其制造方法 | |
KR20090058939A (ko) | 구획별 하천 경사면의 친환경생태복원공법 | |
CN106592545A (zh) | 一种用于富水性边坡的排水系统 | |
CN204238176U (zh) | 生态石笼网箱挡墙 | |
CN204212141U (zh) | 沙石质建筑垃圾砾石固沙结构 | |
CN209457111U (zh) | 一种含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海绵城市生物滞留设施 | |
CN203007959U (zh) | 网箱护垫式护坡结构 | |
CN209227562U (zh) | 一种膨胀土边坡用变形自适应排水抗滑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24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