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44257B - 含1,2,3,4‑四氮唑的聚丙烯腈超滤膜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含1,2,3,4‑四氮唑的聚丙烯腈超滤膜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44257B
CN105344257B CN201510799051.XA CN201510799051A CN105344257B CN 105344257 B CN105344257 B CN 105344257B CN 201510799051 A CN201510799051 A CN 201510799051A CN 105344257 B CN105344257 B CN 1053442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mer
polyacrylonitrile
water
tetrazoles
az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9905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44257A (zh
Inventor
李南文
赵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Institute of Coal Chemistry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Institute of Coal Chemistr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Institute of Coal Chemistry of CAS filed Critical Shanxi Institute of Coal Chemistry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51079905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4425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3442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442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442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442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71/00Semi-permeable membranes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71/06Organic material
    • B01D71/40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salts, amides, imides, nitriles, anhydrides, esters
    • B01D71/42Polymers of nitriles, e.g. polyacrylonitri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1/00Processes of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e.g. dialysis, osmosis or ultrafiltration; Apparatus, accessories or auxiliary oper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61/14Ultrafiltration; Microfiltration
    • B01D61/145Ultrafilt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7/00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 B01D67/0002Organic membrane manufacture
    • B01D67/0006Organic membrane manufacture by chemical reac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323/00Details relating to membrane preparation
    • B01D2323/02Hydrophiliz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323/00Details relating to membrane preparation
    • B01D2323/04Hydrophobiz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323/00Details relating to membrane preparation
    • B01D2323/30Cross-link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325/00Details relating to properties of membranes
    • B01D2325/24Mechanical properties, e.g. streng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一种含1,2,3,4‑四氮唑的聚丙烯腈超滤膜,在中间体的基础上,制备了含1,2,3,4‑四氮唑的聚丙烯腈超滤膜分为亲水型、疏水型或交联型三种。本发明具有原料易得,操作简单、条件温和,得到的超滤膜具有良好的抗污染和机械性能的优点。

Description

含1,2,3,4-四氮唑的聚丙烯腈超滤膜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膜分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含1,2,3,4-四氮唑的聚丙烯腈平板超滤膜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丙烯腈(PAN)超滤膜因其价格低廉及良好的耐溶解性、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污水处理及高分子物质浓缩等研究,但PAN膜的亲水性较差且长期运行会遇到较为严重的膜污染问题,严重影响膜的分离性能和寿命使得PAN超滤膜的应用受到抑制。针对PAN膜进行适宜的化学改性是提高其分离性能、延长使用寿命的有效方式。
采用亲水改性是提高超滤膜抗污染性能的极其有效的方法,亲水性提高后,膜表面的形成的水膜提高透水能力且抑制蛋白质在膜表面的吸附和沉积,使得超滤膜的水通量、恢复通量和截留率提高许多,较为常见的就是在膜表面引进亲水基团来提高膜的抗污染能力(Menachem Elimelech,JMS Volume 296,Issues1–2,15June 2007,Pages 42–50),Haijun Yu等通过引入双性离子的共聚物提高了对BSA的截留(JMS Volume 342,Issues 1–2,15October 2009,Pages6–13)。
目前针对PAN的主要有共聚和接枝改性法,共聚法是通过选择亲水单体和丙烯腈共聚,从而引入亲水基团来改善膜的分离性能,Qiang Zhao等制备了在丙烯腈与聚乙二醇共聚物,提高抗污染能力(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Volume311,Issues 1–2,20March2008,Pages 284–293)。但共聚法对于单体选择和共聚操作有很大的要求,限制了PAN改性的进一步发展。通过表面接枝,可以提高聚合物分离膜的选择性,改善膜的性能。S Belfer将聚电解质接枝在膜表面,提高PAN的亲水性(Reactive and Functional PolymersVolume54,Issues 1–3,January 2003,Pages 155–165Special Issue In Memory of AbrahamWarshawsky),这种方法对于膜的结构有很大的影响。
共混和接枝改性虽可以成功提高膜的亲水能力,但一般的方法操作步骤繁琐且制备的超滤膜机械性能差使得PAN膜改性遇到了瓶颈。因此,进一步提高PAN超滤膜的水通量、截留率和机械强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1,2,3,4-四氮唑的聚丙烯腈超滤膜的制备方法,具有原料易得,操作简单、条件温和,得到的超滤膜具有良好的抗污染和机械性能。
本发明是通过点击化学制备含1,2,3,4-四氮唑的中间体聚合物A,其结构如下:
其中0<m<1。
本发明在中间体的基础上,制备了含1,2,3,4-四氮唑的聚丙烯腈超滤膜分为亲水型、疏水型或交联型三种。亲水型记为聚合物B1,其结构式如下:
其中0<m<1,R1对应的基团为:
疏水型记为聚合物B2,其结构式如下:
其中0<m<1,R2对应的基团为:
(3)交联型:交联型记为聚合物C,其结构式如下:
其中0<m<1,R′对应的基团为:
n取1至15之间的整数。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聚合物A的合成:将聚丙烯腈聚合物溶解在极性溶剂中,聚合物和溶剂的质量比为5-10:100,机械搅拌,形成均相溶液后加入叠氮化钠(NaN3)和催化剂氯化铵(NH4Cl),聚丙烯腈:叠氮化钠(NaN3):氯化铵(NH4Cl)的摩尔比=1:0.2~4:0.2~4,100~140℃加热反应8~600分钟(该反应即为叠氮反应),在盐酸:水的体积比为30~50:1的混合溶液中沉淀,并分别用该混合溶液洗涤3-5次,过滤,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得到叠氮化后的聚合物;
(2)聚合物B1的合成:将叠氮化后的聚合物溶解在极性溶剂中,聚合物B1和极性溶剂的质量比值为(5~10):100,磁力搅拌,形成均相溶液,溶液加热到50~80℃后加入的K2CO3,保持温度不变持续反应1~3h后加入卤化物X-R1,其中X为Cl、Br或I,聚合物中四氮唑的含量:碳酸钾:X-R1的摩尔比=1:0.5~1:1~2,加热反应8~24h后在水中沉淀,并用水清洗3~5次,过滤,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后,得到亲水型型含1,2,3,4-四氮唑的聚丙烯腈聚合物;
聚合物B2的合成:将叠氮化后的聚合物溶解在极性溶剂中,聚合物B2和极性溶剂的质量比值为(5~10):100,磁力搅拌,形成均相溶液,溶液加热到50~80℃后加入的K2CO3,保持温度不变持续反应1~3h后加入卤化物X-R2,其中X为Cl、Br或I,聚合物中四氮唑的含量:碳酸钾:X-R2的摩尔比=1:0.5~1:1~2,加热反应8~24h后在水中沉淀,并用水清洗3~5次,过滤,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后,得到疏水型含1,2,3,4-四氮唑的聚丙烯腈聚合物;
(3)聚合物C的制备:将R′溶解在极性溶剂中,R′和极性溶剂的质量比为10~20:100,合成的聚合物A加入R′溶液中在40~80℃加热搅拌6~12h,聚合物中的四氮唑与R′的摩尔比为0.5~1:1,得到交联型含1,2,3,4-四氮唑的聚丙烯腈聚合物;
(4)铸膜液的配制:在50-80℃温度下,交联型、亲水型或疏水型含1,2,3,4-四氮唑的聚丙烯腈聚合物、聚乙二醇或聚乙烯吡咯烷酮溶解在极性溶剂中,其中交联型、亲水型或疏水型含1,2,3,4-四氮唑的聚丙烯腈聚合物:聚乙二醇或聚乙烯吡咯烷酮:极性溶剂的质量比为18-20:8-10:74-70,机械搅拌后获得均匀的铸膜液;
(5)将铸膜液滤去不溶杂质,真空脱泡后静置2~4h;
(6)在玻璃板上采用刮刀刮膜,控制刮膜厚度为100-200μm,将该膜置于25~40℃的温水中进行相沉淀,在22~30℃温度的水中静置36~48h后得到均匀的含1,2,3,4-四氮唑的聚丙烯腈平板超滤膜。
极性溶剂为:DMF(N,N二甲基甲酰胺)或NMP(N-甲基吡咯烷酮)。
本发明超滤膜性能评价的主要指标是纯水通量和截留率。
纯水通量
J=Q/At
J为纯水通量,L/(m2h·bar);Q为纯水透过量,L;A为膜有效面积,m2;t为收集透过纯水的所用时间,h。
截留率
R=(Cf-Cp)/Cp×100%
R为截留率,Cp为原料中蛋白的吸光度,Cf为透过液中蛋白的吸光度。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利用Click chemistry制备1,2,3,4-四氮唑polymer,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易于分离,合成效率高。
2、亲水改性后的超滤膜水通量有很明显的增加,疏水和交联改性后的膜的机械强度较高,PAN超滤膜的应用范围得到了拓宽,为PAN膜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了技术基础。
具体实施方式
对比例1
聚合物A的合成:将聚丙烯腈溶解在DMF中,聚合物和溶剂的质量比为5:100,机械搅拌,形成均相溶液后加入叠氮化钠(NaN3)和催化剂氯化铵(NH4Cl),聚丙烯腈:叠氮化钠(NaN3):氯化铵(NH4Cl)的摩尔比=1:0.2:0.2,120℃加热反应8~600分钟(该反应即为叠氮反应),在盐酸:水的体积比为50:1的混合溶液中沉淀,并分别用该混合溶液洗涤3次,过滤,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后保存,得到叠氮化后的聚合物A;
聚合物A膜的制备:50℃温度下,聚合物A,聚乙二醇与N-甲基吡咯烷酮混合,质量比为18/10/72,机械搅拌后获得均匀的铸膜液。将铸膜液滤去不溶杂质,真空脱泡后静置2h。
在玻璃板上采用刮刀刮膜,控制刮膜厚度为100μm,将该膜置于25℃的温水中进行相沉淀,在特定温度(30℃)的水中浸泡48h后得到均匀的含1,2,3,4-四氮唑的聚丙烯腈平板超滤膜。
在操作压力0.2MPa下预压2h后,在0.1MPa温度25℃条件下测试膜的纯水通量,膜对BSA的截留率,不同取代度的聚合物的测试结果如表1
表1 聚合物A膜的性能测试结果
实施例1
将聚丙烯腈溶解在DMF中,聚合物和溶剂的质量比为8:100,机械搅拌,形成均相溶液后加入叠氮化钠(NaN3)和催化剂氯化铵(NH4Cl),聚丙烯腈:叠氮化钠(NaN3):氯化铵(NH4Cl)的摩尔比=1:4:4,100℃加热反应8~600分钟(该反应即为叠氮反应),在盐酸:水的体积比为30:1的混合溶液中沉淀,,并用该盐酸混合溶液洗涤4次,过滤,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后保存,得到叠氮化后的聚合物A。
将叠氮化后的聚合物A溶解在NMP中,聚合物A和溶剂NMP的质量比为5:100,磁力搅拌,形成均相溶液。溶液加热到60℃后加入K2CO3,保持温度不变持续反应1.5h后加入卤化物碘甲烷,聚合物A中的四氮唑含量:碳酸钾:碘甲烷的摩尔比=1:0.5:1,加热反应12h后在水中沉淀,并用水清洗3次,过滤,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后保存,得到疏水型聚合物B2
80℃温度下,该聚合物B2,聚乙烯吡咯烷酮与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质量比为20/10/70,机械搅拌后获得均匀的铸膜液。将铸膜液滤去不溶杂质,真空脱泡后静置4h。
在玻璃板上采用刮刀刮膜,控制刮膜厚度为200μm,将该膜置于30℃的温水中进行相沉淀,在特定温度(30℃)的水中浸泡48h后得到均匀的含1,2,3,4-四氮唑的聚丙烯腈平板超滤膜。
在操作压力0.2MPa下预压2h后,在0.1MPa温度25℃条件下测试膜的纯水通量,膜对BSA的截留率,不同取代度的聚合物的测试结果如表2
表2 甲基取代的超滤膜性能测试结果
实施例2
将聚丙烯腈溶解在NMP中,聚合物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0:100,机械搅拌,形成均相溶液后加入叠氮化钠(NaN3)和催化剂氯化铵(NH4Cl),聚丙烯腈:叠氮化钠(NaN3):氯化铵(NH4Cl)的摩尔比=1:1:1,140℃加热反应8~600分钟(该反应记为叠氮反应),在盐酸:水的体积比为30:1的混合溶液中沉淀,并分别用该混合溶液洗涤5次,过滤,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后保存,得到叠氮化后的聚合物A。
将叠氮化后的聚合物A溶解在DMF中,聚合物A和溶剂的质量比为8:100,磁力搅拌,形成均相溶液。溶液加热到50℃后加入K2CO3,保持温度不变持续反应3h后加入卤化物溴代正癸烷,聚合物A中的四氮唑含量:碳酸钾:溴代正癸烷的摩尔比=1:1:2,加热反应18h后在水中沉淀,并用水清洗3次,过滤,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后保存,得到疏水性聚合物B2
50℃温度下,聚合物B2,聚乙二醇与N-甲基吡咯烷酮混合,质量比为18/10/72,机械搅拌后获得均匀的铸膜液。将铸膜液滤去不溶杂质,真空脱泡后静置2h。
在玻璃板上采用刮刀刮膜,控制刮膜厚度为150μm,将该膜置于40℃的温水中进行相沉淀,在特定温度(30℃)的水中浸泡36h后得到均匀的含1,2,3,4-四氮唑的聚丙烯腈平板超滤膜。
在操作压力0.2MPa下预压2h后,在0.1MPa温度25℃条件下测试膜的纯水通量,膜对BSA的截留率,不同取代度的聚合物的测试结果如表3
表3 癸烷基取代的超滤膜性能测试结果
实施例3
将聚丙烯腈溶解在DMF中,聚合物和溶剂的质量比为5:100,机械搅拌,形成均相溶液后加入叠氮化钠(NaN3)和催化剂氯化铵(NH4Cl),聚丙烯腈:叠氮化钠(NaN3):氯化铵(NH4Cl)的摩尔比=1:1:1,100℃加热反应8~600分钟(该反应即为叠氮反应),在盐酸:水的体积比为40:1的混合溶液中沉淀,并分别用该混合溶液洗涤3次,过滤,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后保存,得到叠氮化后的聚合物A。
将叠氮化后的聚合物A溶解在NMP中,磁力搅拌,形成均相溶液。溶液加热到60℃后加入K2CO3,保持温度不变持续反应1h后加入卤化物溴代十六烷,聚合物A中的四氮唑含量:碳酸钾:溴代十六烷的摩尔比=1:0.5:1,加热反应8h后在水中沉淀,并用水清洗3次,过滤,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后保存,得到疏水性聚合物B2
70℃温度下,该聚合物B2,聚乙烯吡咯烷酮与DMF(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质量比为19/9/72,机械搅拌后获得均匀的铸膜液。将铸膜液滤去不溶杂质,真空脱泡后静置3h。
在玻璃板上采用刮刀刮膜,控制刮膜厚度为200μm,将该膜置于30℃的温水中进行相沉淀,在特定温度(25℃)的水中浸泡40h后得到均匀的含1,2,3,4-四氮唑的聚丙烯腈平板超滤膜。
在操作压力0.2MPa下预压2h后,在0.1MPa温度25℃条件下测试膜的纯水通量,膜对BSA的截留率,不同取代度的聚合物的测试结果如表4
表4 十六烷基取代的超滤膜性能测试结果
实施例4
将聚丙烯腈溶解在NMP中,聚合物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0:100,机械搅拌,形成均相溶液后加入叠氮化钠(NaN3)和催化剂氯化铵(NH4Cl),聚丙烯腈:叠氮化钠(NaN3):氯化铵(NH4Cl)的摩尔比=1:2:2,100℃加热反应8~600分钟(该反应记为叠氮反应),在盐酸:水的体积比为50:1的混合溶液中沉淀,并分别用该混合溶液洗涤5次,过滤,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后保存,得到叠氮化后的聚合物A。
将叠氮化后的聚合物A溶解在DMF中,聚合物A和溶剂的质量比为7:100,磁力搅拌,形成均相溶液。溶液加热到70℃后加入K2CO3,保持温度不变持续反应3h后加入卤化物全氟己基溴,聚合物A中的四氮唑含量:碳酸钾:全氟己基溴的摩尔比=1:1:1,加热反应24h后在水中沉淀,并用水清洗4次,过滤,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后保存,得到疏水型聚合物B2
60℃温度下,该聚合物B2,聚乙二醇与N-甲基吡咯烷酮混合,质量比为20/9/71,机械搅拌后获得均匀的铸膜液。将铸膜液滤去不溶杂质,真空脱泡后静置2h。
在玻璃板上采用刮刀刮膜,控制刮膜厚度为150μm,将该膜置于40℃的温水中进行相沉淀,在特定温度(30℃)的水中浸泡36h后得到均匀的含1,2,3,4-四氮唑的聚丙烯腈平板超滤膜。
在操作压力0.2MPa下预压2h后,在0.1MPa温度25℃条件下测试膜的纯水通量,膜对BSA的截留率,不同取代度的聚合物的测试结果如表5
表5 全氟己基取代的超滤膜性能测试结果
实施例5
将聚丙烯腈溶解在DMF中,聚合物和溶剂的质量比为5:100,机械搅拌,形成均相溶液后加入叠氮化钠(NaN3)和催化剂氯化铵(NH4Cl),聚丙烯腈:叠氮化钠(NaN3):氯化铵(NH4Cl)的摩尔比=1:0.2:0.2,120℃加热反应8~600分钟(该反应记为叠氮反应),在盐酸:水的体积比为30:1的混合溶液中沉淀,并分别用该混合溶液洗涤4次,过滤,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后保存,得到叠氮化后的聚合物A。
将叠氮化后的聚合物A溶解在DMF中,聚合物和溶剂的质量比为9:100,磁力搅拌,形成均相溶液。溶液加热到80℃后加入一定量的K2CO3,保持温度不变持续反应2h后加入卤化物溴苄,聚合物A中的四氮唑含量:碳酸钾:溴苄的摩尔比=1:0.5:1,加热反应10h后在水中沉淀,并用水清洗3次,过滤,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后保存,得到疏水型聚合物B2
50℃温度下,该聚合物B2,聚乙烯吡咯烷酮与DMF(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质量比为18/8/74,机械搅拌后获得均匀的铸膜液。将铸膜液滤去不溶杂质,真空脱泡后静置4h。
在玻璃板上采用刮刀刮膜,控制刮膜厚度为100μm,将该膜置于25℃的温水中进行相沉淀,在特定温度(22℃)的水中浸泡48h后得到均匀的含1,2,3,4-四氮唑的聚丙烯腈平板超滤膜。
在操作压力0.2MPa下预压2h后,在0.1MPa温度25℃条件下测试膜的纯水通量,膜对BSA的截留率,不同取代度的聚合物的测试结果如表6
表6 苄基取代的超滤膜性能测试结果
实施例6
将聚丙烯腈溶解在DMF中,聚合物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0:100,机械搅拌,形成均相溶液后加入叠氮化钠(NaN3)和催化剂氯化铵(NH4Cl),聚丙烯腈:叠氮化钠(NaN3):氯化铵(NH4Cl)的摩尔比=1:4:4,120℃加热反应8~600分钟(该反应记为叠氮反应),在盐酸:水的体积比为40:1的混合溶液中沉淀,并分别用该混合溶液洗涤5次,过滤,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后保存,得到叠氮化后的聚合物A。
将叠氮化后的聚合物A溶解在DMF中,聚合物和溶剂A的质量比为5:100,磁力搅拌,形成均相溶液。溶液加热到80℃后加入一定量的K2CO3,保持温度不变持续反应1.5h后加入卤化物六氟苯,聚合物A中的四氮唑含量:碳酸钾:六氟苯的摩尔比=1:1:2,加热反应8h后在水中沉淀,并用水清洗5次,过滤,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后保存,得到疏水型聚合物B2
80℃温度下,该聚合物B2,聚乙二醇与N-甲基吡咯烷酮混合,质量比为19/10/71,机械搅拌后获得均匀的铸膜液。将铸膜液滤去不溶杂质,真空脱泡后静置3h。
在玻璃板上采用刮刀刮膜,控制刮膜厚度为200μm,将该膜置于40℃的温水中进行相沉淀,在特定温度(25℃)的水中浸泡36h后得到均匀的含1,2,3,4-四氮唑的聚丙烯腈平板超滤膜。
在操作压力0.2MPa下预压2h后,在0.1MPa温度25℃条件下测试膜的纯水通量,膜对BSA的截留率,不同取代度的聚合物的测试结果如表7
表7 六氟苯取代的超滤膜性能测试结果
实施例7
将聚丙烯腈溶解在DMF中,聚合物和溶剂的质量比为7:100,机械搅拌,形成均相溶液后加入叠氮化钠(NaN3)和催化剂氯化铵(NH4Cl),聚丙烯腈:叠氮化钠(NaN3):氯化铵(NH4Cl)的摩尔比=1:0.2:0.2,140℃加热反应8~600分钟(该反应记为叠氮反应),在盐酸:水的体积比为30:1的混合溶液中沉淀,并分别用该混合溶液洗涤3次,过滤,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后保存,得到叠氮化后的聚合物A。
将叠氮化后的聚合物A溶解在DMF中,聚合物和溶剂A的质量比为10:100,磁力搅拌,形成均相溶液。溶液加热到50℃后加入一定量的K2CO3,保持温度不变持续反应3h后加入卤化物十氟联苯,聚合物A中的四氮唑含量:碳酸钾:十氟联苯的摩尔比=1:0.5:1,加热反应24h后在水中沉淀,并用水清洗4次,过滤,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后保存,得到疏水型聚合物B2
60℃温度下,该聚合物B2,聚乙烯吡咯烷酮与DMF(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质量比为20/8/72,机械搅拌后获得均匀的铸膜液。将铸膜液滤去不溶杂质,真空脱泡后静置2h。
在玻璃板上采用刮刀刮膜,控制刮膜厚度为100μm,将该膜置于40℃的温水中进行相沉淀,在特定温度(30℃)的水中浸泡40h后得到均匀的含1,2,3,4-四氮唑的聚丙烯腈平板超滤膜。
在操作压力0.2MPa下预压2h后,在0.1MPa温度25℃条件下测试膜的纯水通量,膜对BSA的截留率,不同取代度的聚合物的测试结果如表8
表8 十氟联苯取代的超滤膜性能测试结果
实施例8
将聚丙烯腈溶解在DMF中,聚合物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0:100,机械搅拌,形成均相溶液后加入叠氮化钠(NaN3)和催化剂氯化铵(NH4Cl),聚丙烯腈:叠氮化钠(NaN3):氯化铵(NH4Cl)的摩尔比=1:2:2,120℃加热反应8~600分钟(该反应记为叠氮反应),在盐酸:水的体积比为50:1的混合溶液中沉淀,并分别用该混合溶液洗涤3次,过滤,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后保存,得到叠氮化后的聚合物A。
将叠氮化后的聚合物A溶解在DMF中,聚合物和溶剂A的质量比为8:100,磁力搅拌,形成均相溶液。溶液加热到60℃后加入一定量的K2CO3,保持温度不变持续反应1.5h后加入卤化物1-(2-溴乙氧基)-2-(2-甲氧乙氧基)乙烷,聚合物A中的四氮唑含量:碳酸钾:1-(2-溴乙氧基)-2-(2-甲氧乙氧基)乙烷的摩尔比=1:0.5:1,加热反应18h后在水中沉淀,并用水清洗4次,过滤,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后保存,得到亲水型聚合物B1
80℃温度下,该聚合物B1,聚乙二醇与N-甲基吡咯烷酮混合,质量比为20/10/70,机械搅拌后获得均匀的铸膜液。将铸膜液滤去不溶杂质,真空脱泡后静置4h。
在玻璃板上采用刮刀刮膜,控制刮膜厚度为150μm,将该膜置于40℃的温水中进行相沉淀,在特定温度(30℃)的水中浸泡40h后得到均匀的含1,2,3,4-四氮唑的聚丙烯腈平板超滤膜。
在操作压力0.2MPa下预压2h后,在0.1MPa温度25℃条件下测试膜的纯水通量,膜对BSA的截留率,不同取代度的聚合物的测试结果如表9
表9 1-(2-溴乙氧基)-2-(2-甲氧乙氧基)乙烷取代的超滤膜性能测试结果
实施例9
将聚丙烯腈溶解在DMF中,聚合物和溶剂的质量比为5:100,机械搅拌,形成均相溶液后加入叠氮化钠(NaN3)和催化剂氯化铵(NH4Cl),聚丙烯腈:叠氮化钠(NaN3):氯化铵(NH4Cl)的摩尔比=1:0.2:0.2,120℃加热反应8~600分钟(该反应记为叠氮反应),在盐酸:水的体积比为40:1的混合溶液中沉淀,并分别用该混合溶液洗涤4次,过滤,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后保存,得到叠氮化后的聚合物A。
将叠氮化后的聚合物A溶解在NMP中,聚合物A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0:100,磁力搅拌,形成均相溶液。溶液加热到80℃后加入一定量的K2CO3,保持温度不变持续反应1h后加入卤化物6-溴己酸,聚合物A中的四氮唑含量:碳酸钾:6-溴己酸的摩尔比=1:1:1,加热反应24h后在水中沉淀,并用水清洗3次,过滤,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后保存,得到亲水型聚合物B1
50℃温度下,该聚合物B1,聚乙烯吡咯烷酮与N-甲基吡咯烷酮混合,质量比为19/10/71,机械搅拌后获得均匀的铸膜液。将铸膜液滤去不溶杂质,真空脱泡后静置3h。
在玻璃板上采用刮刀刮膜,控制刮膜厚度为100μm,将该膜置于30℃的温水中进行相沉淀,在特定温度(25℃)的水中浸泡36h后得到均匀的含1,2,3,4-四氮唑的聚丙烯腈平板超滤膜。
在操作压力0.2MPa下预压2h后,在0.1MPa温度25℃条件下测试膜的纯水通量,膜对BSA的截留率,不同取代度的聚合物的测试结果如表10
表10 6-溴己酸取代的超滤膜性能测试结果
实施例10
将聚丙烯腈溶解在NMP中,聚合物和溶剂的质量比为8:100,机械搅拌,形成均相溶液后加入叠氮化钠(NaN3)和催化剂氯化铵(NH4Cl),聚丙烯腈:叠氮化钠(NaN3):氯化铵(NH4Cl)的摩尔比=1:1:1,140℃加热反应8~600分钟(该反应记为叠氮反应),在盐酸:水的体积比为50:1的混合溶液中沉淀,并分别用该混合溶液洗涤3次,过滤,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后保存,得到叠氮化后的聚合物A。
将叠氮化后的聚合物A溶解在DMF中,聚合物和溶剂A的质量比为5:100,磁力搅拌,形成均相溶液。溶液加热到60℃后加入K2CO3,保持温度不变持续反应1.5h后加入卤化物5-磺酸-1-溴戊烷,聚合物A中的四氮唑含量:碳酸钾:5-磺酸-1-溴戊烷的摩尔比=1:0.5:1,加热反应18h后在水中沉淀,并用水清洗3次,过滤,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后保存,得到亲水型聚合物B1
70℃温度下,该聚合物B1,聚乙二醇与N-甲基吡咯烷酮混合,质量比为20/8/72,机械搅拌后获得均匀的铸膜液。将铸膜液滤去不溶杂质,真空脱泡后静置2h。
在玻璃板上采用刮刀刮膜,控制刮膜厚度为200μm,将该膜置于30℃的温水中进行相沉淀,在特定温度(22℃)的水中浸泡48h后得到均匀的含1,2,3,4-四氮唑的聚丙烯腈平板超滤膜。
在操作压力0.2MPa下预压2h后,在0.1MPa温度25℃条件下测试膜的纯水通量,膜对BSA的截留率,不同取代度的聚合物的测试结果如表11
表11 5-磺酸-1-溴戊烷取代的超滤膜性能测试结果
实施例11
将聚丙烯腈溶解在DMF中,聚合物和溶剂的质量比为5:100,机械搅拌,形成均相溶液后加入叠氮化钠(NaN3)和催化剂氯化铵(NH4Cl),聚丙烯腈:叠氮化钠(NaN3):氯化铵(NH4Cl)的摩尔比=1:0.2:0.2,100℃加热反应8~600分钟(该反应记为叠氮反应),在盐酸:水的体积比为50:1的混合溶液中沉淀,并分别用该混合溶液洗涤3次,过滤,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后保存,得到叠氮化后的聚合物A。
将二氯对二甲苯溶解在DMF中,二氯对二甲苯和DMF的质量比为10:100,合成的聚合物A加入二氯对二甲苯溶液中加热(40℃)搅拌12h,聚合物A中的四氮唑与二氯对二甲苯的摩尔比为0.5:1,得到交联型含1,2,3,4-四氮唑的聚丙烯腈聚合物C。
50℃温度下,该聚合物C,聚乙烯吡咯烷酮与N-甲基吡咯烷酮混合,质量比为18/10/72,机械搅拌后获得均匀的铸膜液。将铸膜液滤去不溶杂质,真空脱泡后静置4h。
在玻璃板上采用刮刀刮膜,控制刮膜厚度为150μm,将该膜置于40℃的温水中进行相沉淀,在特定温度(22℃)的水中浸泡40h后得到均匀的含1,2,3,4-四氮唑的聚丙烯腈平板超滤膜。
在操作压力0.2MPa下预压2h后,在0.1MPa温度25℃条件下测试膜的纯水通量,膜对BSA的截留率,不同取代度的聚合物的测试结果如表12
表12 二氯对二甲苯交联后的超滤膜性能测试结果
实施例12
将聚丙烯腈溶解在DMF中,聚合物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0:100,机械搅拌,形成均相溶液后加入叠氮化钠(NaN3)和催化剂氯化铵(NH4Cl),聚丙烯腈:叠氮化钠(NaN3):氯化铵(NH4Cl)的摩尔比=1:4:4,120℃加热反应8~600分钟(该反应记为叠氮反应),在盐酸:水的体积比为30:1的混合溶液中沉淀,并分别用该混合溶液洗涤5次,过滤,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后保存,得到叠氮化后的聚合物A。
将1,10-二溴癸烷溶解在DMF中,1,10-二溴癸烷和DMF的质量比为20:100,合成的聚合物A加入1,10-二溴癸烷溶液中加热(80℃)搅拌6h,聚合物A中的四氮唑与R′的摩尔比为1:1,得到交联型含1,2,3,4-四氮唑的聚丙烯腈聚合物C;
60℃温度下,该聚合物C,聚乙二醇与N-甲基吡咯烷酮混合,质量比为20/10/70,机械搅拌后获得均匀的铸膜液。将铸膜液滤去不溶杂质,真空脱泡后静置2h。
在玻璃板上采用刮刀刮膜,控制刮膜厚度为200μm,将该膜置于30℃的温水中进行相沉淀,在特定温度(30℃)的水中浸泡48h后得到均匀的含1,2,3,4-四氮唑的聚丙烯腈平板超滤膜。
在操作压力0.2MPa下预压2h后,在0.1MPa温度25℃条件下测试膜的纯水通量,膜对BSA的截留率,不同取代度的聚合物的测试结果如表13
表13 1,10-二溴癸烷交联后的超滤膜性能测试结果
最后有必要在此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作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一种含1,2,3,4-四氮唑的聚丙烯腈超滤膜,其特征在于含1,2,3,4-四氮唑的聚丙烯腈超滤膜分为亲水型、疏水型或交联型三种;
(1)亲水型记为聚合物B1,其结构式如下:
其中0<m<1,R1对应的基团为:
(2)疏水型记为聚合物B2,其结构式如下:
其中0<m<1,R2对应的基团为:
(3)交联型:交联型记为聚合物C,其结构式如下:
其中0<m<1,R′对应的基团为:
n取1至15之间的整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1,2,3,4-四氮唑的聚丙烯腈超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聚合物A的合成:将聚丙烯腈聚合物溶解在极性溶剂中,聚合物和溶剂的质量比为5-10:100,机械搅拌,形成均相溶液后加入叠氮化钠和催化剂氯化铵,聚丙烯腈:叠氮化钠:氯化铵的摩尔比=1:0.2~4:0.2~4,100~140℃加热反应8~600分钟,在盐酸:水的体积比为30~50:1的混合溶液中沉淀,并分别用该混合溶液洗涤3-5次,过滤,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得到叠氮化后的聚合物;
(2)聚合物B1的合成:将叠氮化后的聚合物溶解在极性溶剂中,叠氮化后的聚合物和极性溶剂的质量比值为5~10:100,磁力搅拌,形成均相溶液,溶液加热到50~80℃后加入的K2CO3,保持温度不变持续反应1~3h后加入卤化物X-R1,其中X为Cl、Br或I,聚合物中四氮唑的含量:碳酸钾:X-R1的摩尔比=1:0.5~1:1~2,加热反应8~24h后在水中沉淀,并用水清洗3~5次,过滤,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后,得到亲水型型含1,2,3,4-四氮唑的聚丙烯腈聚合物;
聚合物B2的合成:将叠氮化后的聚合物溶解在极性溶剂中,叠氮化后的聚合物和极性溶剂的质量比值为5~10:100,磁力搅拌,形成均相溶液,溶液加热到50~80℃后加入的K2CO3,保持温度不变持续反应1~3h后加入卤化物X-R2,其中X为Cl、Br或I,聚合物中四氮唑的含量:碳酸钾:X-R2的摩尔比=1:0.5~1:1~2,加热反应8~24h后在水中沉淀,并用水清洗3~5次,过滤,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后,得到疏水型含1,2,3,4-四氮唑的聚丙烯腈聚合物;
(3)聚合物C的制备:将R′溶解在极性溶剂中,R′和极性溶剂的质量比为10~20:100,合成的聚合物A加入R′溶液中在40~80℃加热搅拌6~12h,聚合物中的四氮唑与R′的摩尔比为0.5~1:1,得到交联型含1,2,3,4-四氮唑的聚丙烯腈聚合物;
(4)铸膜液的配制:在50-80℃温度下,交联型、亲水型或疏水型含1,2,3,4-四氮唑的聚丙烯腈聚合物、聚乙二醇或聚乙烯吡咯烷酮溶解在极性溶剂中,其中交联型、亲水型或疏水型含1,2,3,4-四氮唑的聚丙烯腈聚合物:聚乙二醇或聚乙烯吡咯烷酮:极性溶剂的质量比为18-20:8-10:74-70,机械搅拌后获得均匀的铸膜液;
(5)将铸膜液滤去不溶杂质,真空脱泡后静置2~4h;
(6)在玻璃板上采用刮刀刮膜,控制刮膜厚度为100-200μm,将该膜置于25~40℃的温水中进行相沉淀,在22~30℃温度的水中静置36~48h后得到均匀的含1,2,3,4-四氮唑的聚丙烯腈平板超滤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含1,2,3,4-四氮唑的聚丙烯腈超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极性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或N-甲基吡咯烷酮。
CN201510799051.XA 2015-11-19 2015-11-19 含1,2,3,4‑四氮唑的聚丙烯腈超滤膜及制备方法 Active CN1053442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99051.XA CN105344257B (zh) 2015-11-19 2015-11-19 含1,2,3,4‑四氮唑的聚丙烯腈超滤膜及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99051.XA CN105344257B (zh) 2015-11-19 2015-11-19 含1,2,3,4‑四氮唑的聚丙烯腈超滤膜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44257A CN105344257A (zh) 2016-02-24
CN105344257B true CN105344257B (zh) 2017-12-19

Family

ID=553203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99051.XA Active CN105344257B (zh) 2015-11-19 2015-11-19 含1,2,3,4‑四氮唑的聚丙烯腈超滤膜及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4425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55788A (zh) * 2020-12-31 2021-05-07 太原科技大学 一种改性聚丙烯腈超滤膜、制备方法及应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80582A (zh) * 2012-03-08 2012-07-18 天津工业大学 孔径可调控的耐污染纳滤膜及制备方法
CN103665387A (zh) * 2013-12-09 2014-03-26 东南大学 一种制备精确聚合物网络的方法
CN104190264A (zh) * 2014-09-24 2014-12-10 青岛大学 一种具有螯合功能中空纤维超滤膜的制备方法
CN104371124A (zh) * 2014-11-12 2015-02-25 华东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悉尼酮点击化学的交联聚合物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27043A (zh) * 2015-06-11 2015-09-23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一种1,2,3-三氮唑盐聚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36336A1 (en) * 2012-03-15 2013-09-19 Advanced Mem-Tech Ltd. Enhancement of membrane robustness by treatment with ionic materials
KR20150064457A (ko) * 2013-12-03 2015-06-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분리막, 및 상기 분리막을 포함하는 수처리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80582A (zh) * 2012-03-08 2012-07-18 天津工业大学 孔径可调控的耐污染纳滤膜及制备方法
CN103665387A (zh) * 2013-12-09 2014-03-26 东南大学 一种制备精确聚合物网络的方法
CN104190264A (zh) * 2014-09-24 2014-12-10 青岛大学 一种具有螯合功能中空纤维超滤膜的制备方法
CN104371124A (zh) * 2014-11-12 2015-02-25 华东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悉尼酮点击化学的交联聚合物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27043A (zh) * 2015-06-11 2015-09-23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一种1,2,3-三氮唑盐聚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多功能"侧链型"梳状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李南文;《201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H 能源高分子 》;20151021;第1305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44257A (zh) 2016-0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061424B1 (de) Modifizierte Polysulfone enthaltende semipermeable Membranen,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und ihre Verwendung
KR101716168B1 (ko) 음이온 교환 막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09092087B (zh) 一种氧化石墨烯改性聚酰胺复合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35653B (zh) 一种对二价离子脱除具有高选择性的复合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JPH0223215B2 (zh)
US4252652A (en) Process of using a semi-permeable membrane of acrylonitrile copolymers
JP2014503634A (ja) 陰イオン交換膜、その調製方法および用途
EP0082355A2 (de) Semipermeable Membranen aus modifizierten Polystyrolen,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und ihre Verwendung
CN104437111A (zh) 一种抗污染聚酰胺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WO2021128886A1 (zh) 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和由此制备的纳滤膜
Zhang et al. Design of anion species/strength responsive membranes via in-situ cross-linked copolymerization of ionic liquids
CN107899432B (zh) 一种用于水体过滤净化的平板复合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37626A (zh) 一种大孔大粒径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
JPH09501722A (ja) 強塩基性アニオン交換膜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8467451A (zh) 一种亲水性聚偏氟乙烯树脂的制备方法
KR100472645B1 (ko) 이온성 막, 그 이온성 막의 사용방법 및 그 이온성 막을 구비한 전해질 투과장치
CN105344257B (zh) 含1,2,3,4‑四氮唑的聚丙烯腈超滤膜及制备方法
Akbari et al. Sulfonation and mixing with TiO 2 nanoparticles as two simultaneous solutions for reducing fouling of polysulfone loose nanofiltration membrane
CN111346517A (zh) 一种复合交联氧化石墨烯膜、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EP3129132B1 (en) Polyaniline-based chlorine resistant hydrophilic filtration membranes
CN104704028A (zh) 阳离子交换膜及其制造方法
CN117181316A (zh) 一种单价阴离子选择性且耐溶剂离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
CN105457507B (zh) 两亲性嵌段聚合物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WO2019168134A1 (ja) 複合半透膜及び複合半透膜の製造方法
JP2014176345A (ja) 減塩醤油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