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38536B - 一种获取小区密度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获取小区密度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338536B CN105338536B CN201510663019.9A CN201510663019A CN105338536B CN 105338536 B CN105338536 B CN 105338536B CN 201510663019 A CN201510663019 A CN 201510663019A CN 105338536 B CN105338536 B CN 10533853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ell
- observation
- soft handover
- scene
- cell dens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CIWBSHSKHKDKBQ-JLAZNSOCSA-N Ascorb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OC[C@H](O)[C@H]1OC(=O)C(O)=C1O CIWBSHSKHKDKBQ-JLAZNSOCSA-N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8—Network planning too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获取小区密度的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领域,获取的小区密度指标与网络实际业务情况相符,动态反应了实际业务分布,进而准确的指导网络建设、优化等工作。具体方案为:通过获取预设时间段内观测小区的软切换数据,并计算所述观测小区的责任覆盖距离,确定所述观测小区的小区密度观测半径,再根据工程参数数据,统计获取观测范围内的信源数量作为所述观测小区的小区密度;其中,所述观测范围为以所述观测小区天线功率主瓣方向为切线,以R为半径的区域。本发明用于获取小区密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获取小区密度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网络中,根据实际需求配置基站构建小区向用户提供服务。随着无线网络的快速发展,城市网络建设中基站数量迅猛增加,同时多载波基站的应用也更加常见,使得小区的分布更加密集。
从实际应用中发现,过于密集的小区分布,会增加小区间的干扰问题,同时会使用户切换过于频繁,还可能造成投资浪费以及维护成本的增高。而过于稀疏的小区分布,会出现网络局部无覆盖,或者有效信号强度极低,造成网络无法形成连续覆盖的情况,导致用户接入失败、切换失败、掉话等异常事件。
因此,合理的小区分布是网络良好运行的重要基础,用于衡量小区覆盖范围内信源数量的指标(小区密度)成为建设网络的重要参考依据。
传统的小区密度评估方法一般是根据经典宏蜂窝结构,计算地理上单位面积内的小区数量,将其作为小区密度,在地理上单位面积内小区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小区密度将为固定值恒定不变。
但在网络运行过程中,每个小区的实际覆盖半径在现网中各不相同,经过长期优化调整也会不断发生变化,每个小区覆盖区域内的信源数量也将发生变化。
而传统的小区密度评估方法得到的小区密度固定不变,与网络实际业务情况不符,不能动态反应实际业务分布,导致网络建设、优化等工作时会产生偏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获取小区密度的方法及装置,获取的小区密度指标与网络实际业务情况相符,动态反应了实际业务分布,进而准确的指导网络建设、优化等工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获取小区密度的方法,包括:
获取预设时间段内观测小区的软切换数据;其中,所述软切换数据包括所述观测小区与发生软切换的每个邻小区之间的距离,及与所述每个邻小区发生软切换的次数;
计算所述观测小区的责任覆盖距离其中,所述m为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所述观测小区发生软切换的邻小区的数量;所述di为所述观测小区与第i个邻小区之间的距离;所述ni为所述观测小区与第i个邻小区之间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发生软切换的次数;
根据所述观测小区的L,确定所述观测小区的小区密度观测半径;
根据工程参数数据,统计获取观测范围内的信源数量作为所述观测小区的小区密度;其中,所述观测范围为以所述观测小区天线功率主瓣方向为切线,以R为半径的区域。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获取小区密度的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预设时间段内观测小区的软切换数据;其中,所述软切换数据包括所述观测小区与发生软切换的每个邻小区之间的距离,及与所述每个邻小区发生软切换的次数;
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观测小区的责任覆盖距离其中,所述m为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所述观测小区发生软切换的邻小区的数量;所述di为所述观测小区与第i个邻小区之间的距离;所述ni为所述观测小区与第i个邻小区之间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发生软切换的次数;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计算单元计算的所述观测小区的L,确定所述观测小区的小区密度观测半径;
统计单元,用于根据工程参数数据,统计获取观测范围内的信源数量作为所述观测小区的小区密度;其中,所述观测范围为以所述观测小区天线功率主瓣方向为切线,以R为半径的区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获取小区密度的方法及装置,通过获取预设时间段内观测小区的软切换数据,并计算所述观测小区的责任覆盖距离,确定所述观测小区的小区密度观测半径,再根据工程参数数据,统计获取观测范围内的信源数量作为所述观测小区的小区密度;其中,所述观测范围为以所述观测小区天线功率主瓣方向为切线,以R为半径的区域。这样一来,由于观测范围是观测小区的真实覆盖范围,因此,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得到的小区密度为观测小区覆盖范围内的信源数量,获取的小区密度指标与网络实际业务情况相符,动态反应了实际业务分布,进而准确的指导网络建设、优化等工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获取小区密度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观测范围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观测范围及观测范围与信源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获取小区密度的装置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另外,本文中术语“系统”和“网络”在本文中常被可互换使用。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一种获取小区密度的方法,应用于获取小区密度的装置。参见图1,所述方法可以包括:
101、获取预设时间段内观测小区的软切换数据。
其中,预设时间段的形式和时长可以根据实际业务需求设定,本发明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可选的,所述预设时间段可以为确定的时间起始点;所述预设时间段还可以为从当前时刻之前的预设时间段,本发明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优选的,所述预设时间段的时长可以为7天*24小时,即以一个星期为预设时间段。
其中,所述软切换数据可以包括所述观测小区与发生软切换的每个邻小区之间的距离,及与所述每个邻小区发生软切换的次数。
可选的,所述软切换数据可以在网络运行过程中记录,并存储于后台服务器的数据库中;步骤101中则可以直接从后台服务器的数据库中提取得到软切换数据。
当然,所述软切换数据,也可以在记录之后实时或者定期的上报至执行步骤101的装置。
可选的,所述软切换数据中包括的观测小区与发生软切换的每个邻小区之间的距离可以为根据工程参数数据中的经纬度信息计算得到。
具体的,可知在执行步骤101时根据工程参数数据中的经纬度信息计算得到观测小区与发生软切换的每个邻小区之间的距离;也可以预先根据工程参数数据中的经纬度信息计算得到观测小区与发生软切换的每个邻小区之间的距离保存至后台数据库中,执行步骤101时直接读取即可;本发明对于获取观测小区与发生软切换的每个邻小区之间的距离的具体过程不进行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确定。
而所述软切换数据中包括的观测小区与每个邻小区发生软切换的次数,则在网络运行过程中记录并存储至后台服务器中或者上报至执行步骤101的装置。
当然所述软切换数据中包括的观测小区与发生软切换的每个邻小区之间的距离,也可以在网络运行过程中记录并存储或上报,本发明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对于软切换数据的获取方式并不进行具体限定。
可选的,在后台服务器的数据库中,可以包括观测小区每一次发生软切换的时间点,当执行步骤S101时,根据观测小区每一次发生的软切换的时间点与预设时间段的从属关系,统计得到在预设时间段内观测小区与每一个邻小区的软切换次数。
示例性的,如表1所示,示意了一种后台服务器的数据库中存储的软切换数据。
表1
观测小区 | 邻小区 | 软切换时间 |
…… | …… | …… |
小区A | 小区C | 2015-06-28,06:58:13 |
小区A | 小区B | 2015-07-05,11:00:25 |
小区A | 小区C | 2015-07-05,18:52:36 |
小区A | 小区D | 2015-07-06,07:05:42 |
小区A | 小区C | 2015-07-06,10:51:46 |
小区A | 小区B | 2015-07-08,15:08:25 |
小区A | 小区D | 2015-07-09,07:05:42 |
小区A | 小区C | 2015-7-09,18:42:36 |
…… | …… | …… |
需要说明的是,表1仅是以表格的形式举例说明后台服务器的数据库的形式和内容,并不是对其形式和内容的具体限定。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定后台服务器数据库的内容和形式,本发明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假设预设时间段为2015-07-01,00:00:00至2015-07-08,23:59:59,且根据工程参数数据,确定小区A与小区B之间的距离为200米,与小区C之间的距离为300米,与小区D之间的距离为260米;根据如表1所示的后台服务器数据库,可以获取到该预设时间段内,小区A的软切换数据如表2所示:
表2
邻小区 | 软切换次数 | 两个小区之间的距离 |
小区B | 2次 | 200米 |
小区C | 2次 | 300米 |
小区D | 1次 | 260米 |
需要说明的是,表2仅是以表格的形式举例说明软切换数据的形式和内容,并不是对软切换数据的形式和内容的具体限定。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定软切换数据的内容和形式,本发明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篇幅原因,表1和表2仅示例了如何根据后台服务器数据库包含的软切换发生时间得出软切换数据的一种方式,并不是对具体内容的限定。在实际应用中,小区间的软切换次数可以达到百次以上。
可选的,在后台服务器的数据库中,可以包括观测小区在预设时间段内与每一个邻小区发生软切换的次数,当执行步骤S101时,则可直接读取在预设时间段内观测小区的与每一个邻小区的软切换次数。
示例性的,如表3所示,示意了一种后台服务器的数据库中存储的软切换数据。
表3
需要说明的是,表3仅是以表格的形式举例说明软切换数据的形式和内容,并不是对软切换数据的形式和内容的具体限定。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定软切换数据的内容和形式,本发明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假设预设时间段为2015-07-09,00:00:00至2015-07-16,23:59:59,根据如表3所示的后台服务器数据库,可以获取到该预设时间段内,小区A的软切换数据如表4所示:
表4
邻小区 | 软切换次数 | 两个小区之间的距离 |
小区B | 500次 | 200米 |
小区C | 360次 | 300米 |
小区D | 270次 | 260米 |
102、计算观测小区的责任覆盖距离L。
其中,
所述m为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所述观测小区发生软切换的邻小区的数量;所述di为所述观测小区与第i个邻小区之间的距离;所述ni为所述观测小区与第i个邻小区之间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发生软切换的次数。
示例性的,以表4所述的小区A的软切换数据为例,计算小区A的责任覆盖距离为: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LA的计算结果,示例保留了小数点后一位;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小数点后保留的位数,本发明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103、根据所述观测小区的L,确定所述观测小区的小区密度观测半径R。
可选的,根据所述观测小区的L,确定所述观测小区的小区密度观测半径R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下述两个方案:
方案1:
定义所述R=Q*L;其中,所述Q大于0。
对于Q取值,可以根据实际的建站结构确定,本发明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优选的,若建站结构为经典宏蜂窝几何结构,所述Q为1.5。
方案2:
根据观测小区的L,确定观测小区的小区密度观测半径R,可以包括下述步骤A至步骤C:
步骤A、获取观测小区所属的场景中除所述观测小区之外的每个小区的L;
其中,场景是对网络中的小区按照各自的业务性质及地理区域划分后得到,地理位置及业务性质均相近的小区的集合称为一个场景。
具体的,场景中包括的小区可以按照实际情况,根据城市地理地貌、业务情况等来具体确定,本发明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示例性的,场景可以包括:密集城区场景、郊县场景、农村场景、商务区场景、校园场景等等。
进一步的,场景中与包括的至少一个小区的对应关系,可以保存至获取小区密度的装置中;当然,也可以保存至其他设备中,由获取小区密度的装置与该设备交互获取观测小区所属的场景以及该场景中所包括的小区。
具体的,所述获取所述场景中除所述观测小区之外的每个小区的L,可以包括下述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
由获取小区密度的装置计算所述场景中包括的除所述观测小区之外的每个小区的L。
其中,计算所述场景中包括的除所述观测小区之外的每个小区的L的过程,与计算观测小区的L的过程相同,步骤101和步骤102已经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第二种情况:
由所述场景中包括的除所述观测小区之外的每个小区各自计算自己的L,获取小区密度的装置接收所述场景中包括的除所述观测小区之外的每个小区上报的各自的L。
其中,所述场景中包括的除所述观测小区之外的每个小区各自计算自己的L的过程,与获取小区密度的装置计算观测小区的L的过程相同,步骤101和步骤102已经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步骤B、计算所述场景的平均责任覆盖距离
其中,所述Lj为所述场景中包括的第j个小区的责任覆盖距离;所述n为所述场景中包括的小区的数量。
示例性的,假设观测小区为小区A,其L为246.2米。该小区A属于场景密集城区,密集城区场景中除了小区A,还包括小区E(LE=188.3米)和小区F(LF=165.5米),因此,小区A、小区E、小区F的平均责任覆盖距离为:
步骤C、计算R=Q*D。
示例性的,假设建站结构为经典宏蜂窝几何结构,则计算R=1.5*D=1.5*200=300米。
104、根据工程参数数据,统计获取观测范围内的信源数量作为所述观测小区的小区密度。
其中,所述观测范围为以所述观测小区天线功率主瓣方向为切线,以R为半径的区域。
示例性的,参见图2,为观测范围的示意图。
具体的,根据工程参数数据,统计获取观测范围内的信源数量作为观测小区的小区密度,可以包括:
获取工程参数数据中包括的每个信源的经纬度信息;
统计获取经纬度信息在观测范围内的信源的数量作为所述观测小区的小区密度。
示例性的,假设小区A作为观测小区确定的观测范围的区域如图3中扇形区域所示,根据信源的经纬度信息,可以统计到,除小区A以外,小区C(东经66°,北纬57.5°)、小区E(东经72°,北纬52°)和小区F(东经56°,北纬54°)位于该观测范围内,因此,小区A的小区密度为4。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获取小区密度的方法,通过获取预设时间段内观测小区的软切换数据,并计算所述观测小区的责任覆盖距离,确定所述观测小区的小区密度观测半径R,再根据工程参数数据,统计获取观测范围内的信源数量作为所述观测小区的小区密度;其中,所述观测范围为以所述观测小区天线功率主瓣方向为切线,以R为半径的区域。这样一来,由于观测范围是观测小区的真实覆盖范围,因此,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得到的小区密度为观测小区覆盖范围内的信源数量,获取的小区密度指标与网络实际业务情况相符,动态反应了实际业务分布,进而准确的指导网络建设、优化等工作。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一种获取小区密度的装置40,参见图4,所述装置40可以包括:
获取单元401,用于获取预设时间段内观测小区的软切换数据;其中,所述软切换数据包括所述观测小区与发生软切换的每个邻小区之间的距离,及与所述每个邻小区发生软切换的次数;
计算单元402,用于计算所述观测小区的责任覆盖距离其中,所述m为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所述观测小区发生软切换的邻小区的数量;所述di为所述观测小区与第i个邻小区之间的距离;所述ni为所述观测小区与第i个邻小区之间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发生软切换的次数;
确定单元403,用于根据所述计算单元402计算的所述观测小区的L,确定所述观测小区的小区密度观测半径R;
统计单元404,用于根据工程参数数据,统计获取观测范围内的信源数量作为所述观测小区的小区密度;其中,所述观测范围为以所述观测小区天线功率主瓣方向为切线,以R为半径的区域。
可选的,所述确定单元403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观测小区所属的场景中除所述观测小区之外的每个小区的L;其中,所述场景中包括预设的小区;
计算所述场景的平均责任覆盖距离其中,所述n为所述场景中包括的小区的数量;
所述R=Q*D;其中,所述Q大于0。
具体的,所述获取所述场景中除所述观测小区之外的每个小区的L,可以包括:
计算所述场景中包括的除所述观测小区之外的每个小区的L;
或者,
接收所述场景中包括的除所述观测小区之外的每个小区上报的各自的L。
可选的,所述确定单元403具体可以用于:
所述R=Q*L;其中,所述Q大于0。
具体的,所述统计单元404具体可以用于:
获取工程参数数据中包括的每个信源的经纬度信息;
统计获取经纬度信息在所述观测范围内的信源的数量作为所述观测小区的小区密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获取小区密度的装置40,通过获取预设时间段内观测小区的软切换数据,并计算所述观测小区的责任覆盖距离,确定所述观测小区的小区密度观测半径R,再根据工程参数数据,统计获取观测范围内的信源数量作为所述观测小区的小区密度;其中,所述观测范围为以所述观测小区天线功率主瓣方向为切线,以R为半径的区域。这样一来,由于观测范围是观测小区的真实覆盖范围,因此,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得到的小区密度为观测小区覆盖范围内的信源数量,获取的小区密度指标与网络实际业务情况相符,动态反应了实际业务分布,进而准确的指导网络建设、优化等工作。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装置,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或多个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不同地方。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获取小区密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预设时间段内观测小区的软切换数据;其中,所述软切换数据包括所述观测小区与发生软切换的每个邻小区之间的距离,及与所述每个邻小区发生软切换的次数;
计算所述观测小区的责任覆盖距离其中,所述m为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所述观测小区发生软切换的邻小区的数量;所述di为所述观测小区与第i个邻小区之间的距离;所述ni为所述观测小区与第i个邻小区之间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发生软切换的次数;
根据所述观测小区的L,确定所述观测小区的小区密度观测半径R;
根据工程参数数据,统计获取观测范围内的信源数量作为所述观测小区的小区密度;其中,所述观测范围为以所述观测小区天线功率主瓣方向为切线,以R为半径的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观测小区的L,确定所述观测小区的小区密度观测半径R,包括:
获取所述观测小区所属的场景中除所述观测小区之外的每个小区的L;
计算所述场景的平均责任覆盖距离其中,所述Lj为所述场景中包括的第j个小区的责任覆盖距离;所述n为所述场景中包括的小区的数量;
所述R=Q*D;其中,所述Q为根据实际的建站结构确定的常数,且所述Q大于0;
其中,当所述实际的建站结构为经典宏蜂窝几何结构,则所述Q等于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场景中除所述观测小区之外的每个小区的L,包括:
计算所述场景中包括的除所述观测小区之外的每个小区的L;
或者,
接收所述场景中包括的除所述观测小区之外的每个小区上报的各自的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观测小区的L,确定所述观测小区的小区密度观测半径,包括:
所述R=Q*L;其中,所述Q为根据实际的建站结构确定的常数,且所述Q大于0;
其中,当所述实际的建站结构为经典宏蜂窝几何结构,则所述Q等于1.5。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工程参数数据,统计获取观测范围内的信源数量作为所述观测小区的小区密度,包括:
获取工程参数数据中包括的每个信源的经纬度信息;
统计获取经纬度信息在所述观测范围内的信源的数量作为所述观测小区的小区密度。
6.一种获取小区密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预设时间段内观测小区的软切换数据;其中,所述软切换数据包括所述观测小区与发生软切换的每个邻小区之间的距离,及与所述每个邻小区发生软切换的次数;
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观测小区的责任覆盖距离其中,所述m为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所述观测小区发生软切换的邻小区的数量;所述di为所述观测小区与第i个邻小区之间的距离;所述ni为所述观测小区与第i个邻小区之间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发生软切换的次数;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计算单元计算的所述观测小区的L,确定所述观测小区的小区密度观测半径;
统计单元,用于根据工程参数数据,统计获取观测范围内的信源数量作为所述观测小区的小区密度;其中,所述观测范围为以所述观测小区天线功率主瓣方向为切线,以R为半径的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观测小区所属的场景中除所述观测小区之外的每个小区的L;
计算所述场景的平均责任覆盖距离其中,所述Lj为所述场景中包括的第j个小区的责任覆盖距离;所述n为所述场景中包括的小区的数量;
所述R=Q*D;其中,所述Q为根据实际的建站结构确定的常数,且所述Q大于0;
其中,当所述实际的建站结构为经典宏蜂窝几何结构,则所述Q等于1.5。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场景中除所述观测小区之外的每个小区的L,包括:
计算所述场景中包括的除所述观测小区之外的每个小区的L;
或者,
接收所述场景中包括的除所述观测小区之外的每个小区上报的各自的L。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所述R=Q*L;其中,所述Q为根据实际的建站结构确定的常数,且所述Q大于0;
其中,当所述实际的建站结构为经典宏蜂窝几何结构,则所述Q等于1.5。
10.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统计单元具体用于:
获取工程参数数据中包括的每个信源的经纬度信息;
统计获取经纬度信息在所述观测范围内的信源的数量作为所述观测小区的小区密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663019.9A CN105338536B (zh) | 2015-10-14 | 2015-10-14 | 一种获取小区密度的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663019.9A CN105338536B (zh) | 2015-10-14 | 2015-10-14 | 一种获取小区密度的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338536A CN105338536A (zh) | 2016-02-17 |
CN105338536B true CN105338536B (zh) | 2018-10-19 |
Family
ID=55288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663019.9A Active CN105338536B (zh) | 2015-10-14 | 2015-10-14 | 一种获取小区密度的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33853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682863B (zh) * | 2017-07-13 | 2020-12-25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 一种电力基站选择和布局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00995A (zh) * | 2010-01-21 | 2010-08-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小区关系确定方法及设备和频率规划方法及设备 |
CN103597881A (zh) * | 2011-04-29 | 2014-02-19 | 阿尔卡特朗讯 | 用于将用户终端附接到网络的基站的方法 |
CN104684006A (zh) * | 2013-11-26 | 2015-06-03 | 索尼公司 | 小区密度控制设备和方法、小区控制设备及无线通信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445988B (en) * | 2007-01-23 | 2009-06-17 | Siemens Ag | Load distribution |
-
2015
- 2015-10-14 CN CN201510663019.9A patent/CN10533853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00995A (zh) * | 2010-01-21 | 2010-08-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小区关系确定方法及设备和频率规划方法及设备 |
CN103597881A (zh) * | 2011-04-29 | 2014-02-19 | 阿尔卡特朗讯 | 用于将用户终端附接到网络的基站的方法 |
CN104684006A (zh) * | 2013-11-26 | 2015-06-03 | 索尼公司 | 小区密度控制设备和方法、小区控制设备及无线通信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338536A (zh) | 2016-02-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831019B (zh) | 基站规划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09246592B (zh) | 一种用户终端位置信息的获取方法及装置 | |
CN104335622B (zh) | 基于业务分布的网络规划、优化方法及装置 | |
CN106851570A (zh) | 基于mr对移动终端进行定位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2088723B (zh) | 确定高干扰指示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1901750B (zh) | 一种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
CN107846688B (zh) | 一种基于多运营商的无线网络站址规划方法和装置 | |
CN111356142B (zh) | 一种业务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7404566B (zh) | 一种终端场景判断方法及装置 | |
WO2020024597A1 (zh) | 室内定位方法和装置 | |
WO2010066175A1 (zh) | 一种预测用户位置分布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2256256A (zh) | 一种频率和扰码规划方法及装置 | |
CN105163344A (zh) | 一种td-lte系统内干扰的定位方法 | |
CN105188030A (zh) | 一种移动网络数据进行地理栅格映射的方法 | |
CN103796227A (zh) | 进行无线信号覆盖分析的方法和系统 | |
CN114786199B (zh) | 一种网络问题点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2131202A (zh) | 一种基于面积法的通信网络信息地理网格化的方法 | |
CN107205220B (zh) | 一种确定区域人流数量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8696888A (zh) | 一种确定重叠覆盖小区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9246587B (zh) | 一种高铁网络干扰分析方法及装置 | |
CN105338536B (zh) | 一种获取小区密度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9391946B (zh) | 一种基站簇规划的方法及装置 | |
WO2016184141A1 (zh) | 一种邻区优化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 |
CN111093207B (zh) | 一种移动通信网络的信号覆盖质量评估方法和装置 | |
CN111385804B (zh) | 小区簇划分方法及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