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23470A - 变焦控制设备和变焦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变焦控制设备和变焦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23470A
CN105323470A CN201510418986.9A CN201510418986A CN105323470A CN 105323470 A CN105323470 A CN 105323470A CN 201510418986 A CN201510418986 A CN 201510418986A CN 105323470 A CN105323470 A CN 1053234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ject
zoom
size
detected
zoom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1898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23470B (zh
Inventor
粒崎昭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53234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234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234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234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1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by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several lenses, e.g. of varifocal objective lens
    • G02B7/1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by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several lenses, e.g. of varifocal objective lens controlled by a microcomput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1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ased on recognised objects
    • H04N23/611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ased on recognised objects where the recognised objects include parts of the human bod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2Control of parameters via user inte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9Control of means for changing angle of the field of view, e.g. optical zoom objectives or electronic zoom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0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2205/0046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s for zoom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Exposure Control For Cameras (AREA)
  • Details Of Cameras Including Film Mechanism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Adjustment Of Camera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焦控制设备和变焦控制方法。该变焦控制设备包括:控制部件,用于基于所获取到的信息所表示的被摄体的大小和所设置的基准大小来进行变焦控制;以及第一检测部件,用于检测用于指示改变基准大小的第一操作。在第一模式中在变焦控制期间检测到第一操作的情况下,控制部件在第二模式中进行变焦控制,直到在检测到第一操作之后经过了第一时间为止,并且在经过了第一时间的情况下,控制部件将第二模式切换为第一模式。在第一模式中,将基准大小设置为预定大小,并且在第二模式中,根据第一操作来改变基准大小。

Description

变焦控制设备和变焦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控制变焦操作的变焦控制设备和变焦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上,已知有具有通过驱动变焦透镜来进行光学变倍(光学变焦)的功能和通过放大所拍摄图像的一部分来进行电子变倍(电子变焦)的功能这两者的摄像设备。还已知有具有自动变焦功能的摄像设备,其中该自动变焦功能根据从被摄体(对象)中所检测到的信息来自动改变变焦位置。
日本特开2012-95019论述了配备有保持被摄体图像的大小恒定的自动变焦功能的照相机的结构。日本特开2012-95019还论述了如下方法,其中在该方法中,用户在使用自动变焦功能的情况下,能够从诸如“面部特写”、“上半身特写”和“全身”等的多个选项中选择构图图案。维持被摄体图像的大小的自动变焦控制基于所选择的构图图案来确定用作变焦控制的基准的被摄体图像的大小。例如,在选择“全身”的情况下,进行使用作被摄体的人物的全身图像设置在摄像面内的变焦操作。
然而,在日本特开2012-95019的情况下,在上述的自动变焦功能中,没有考虑用于接收在用户想要临时对构图进行微调整的情况下所进行的操作的结构。为了使得操作员能够这样对构图进行微调整,需要在不会损害操作员的可操作性的情况下以彼此兼容的方式进行基于操作员进行微调整后的构图的变焦控制和基于从选项中所选择的构图图案所进行的变焦控制。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一种变焦控制设备,包括:获取部件,用于获取与从图像中所检测到的被摄体有关的信息;设置部件,用于设置变焦控制所用的被摄体的基准大小;控制部件,用于基于所获取到的信息所表示的被摄体的大小和所设置的所述基准大小来进行所述变焦控制;以及第一检测部件,用于检测用于指示改变所述基准大小的第一操作,其中,在第一模式中在所述变焦控制期间检测到所述第一操作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件在第二模式中进行所述变焦控制,直到在检测到所述第一操作之后经过了第一时间为止,并且在经过了所述第一时间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件将所述第二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一模式,以及在所述第一模式中,将所述基准大小设置为预定大小,并且在所述第二模式中,根据所述第一操作来改变所述基准大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变焦控制设备,包括:获取部件,用于获取与从图像中所检测到的被摄体有关的信息;设置部件,用于设置变焦控制所用的被摄体的基准大小;控制部件,用于基于所获取到的信息所表示的被摄体的大小和所设置的所述基准大小来进行所述变焦控制;以及操作构件,其中用户经由所述操作构件来进行用于指示改变所述基准大小的第一操作,其中,在第一模式中在所述变焦控制期间经由所述操作构件进行了所述第一操作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件在第二模式中进行所述变焦控制,直到在进行了所述第一操作之后经过了第一时间为止,并且在经过了所述第一时间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件将所述第二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一模式,以及在所述第一模式中,将所述基准大小设置为预定大小,并且在所述第二模式中,根据所述第一操作来改变所述基准大小。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一种变焦控制设备,包括:获取部件,用于获取与从图像中所检测到的被摄体有关的信息;设置部件,用于设置变焦控制所用的被摄体的基准大小;控制部件,用于基于所获取到的信息所表示的被摄体的大小和所设置的所述基准大小来进行所述变焦控制;以及第一检测部件,用于检测用于指示改变图像的变焦倍率的第一操作,其中,在第一模式中在所述变焦控制期间检测到所述第一操作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件在第二模式中进行所述变焦控制,直到在检测到所述第一操作之后经过了第一时间为止,并且在经过了所述第一时间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件将所述第二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一模式,以及在所述第一模式中,将所述基准大小设置为预定大小,并且在所述第二模式中,根据所述第一操作来改变所述基准大小。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一种变焦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与从图像中所检测到的被摄体有关的信息;设置变焦控制所用的被摄体的基准大小;基于所获取到的信息所表示的被摄体的大小和所设置的所述基准大小来进行所述变焦控制;以及检测用于指示改变所述基准大小的第一操作,其中,在第一模式中在正进行所述变焦控制时检测到所述第一操作的情况下,在第二模式中进行所述变焦控制,直到在检测到所述第一操作之后经过了第一时间为止,并且在经过了所述第一时间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一模式,以及在所述第一模式中,将所述基准大小设置为预定大小,并且在所述第二模式中,根据所述第一操作来改变所述基准大小。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一种变焦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与从图像中所检测到的被摄体有关的信息;设置变焦控制所用的被摄体的基准大小;基于所获取到的信息所表示的被摄体的大小和所设置的所述基准大小来进行所述变焦控制;以及检测用于指示改变图像的变焦倍率的第一操作,其中,在第一模式中在正进行所述变焦控制时检测到所述第一操作的情况下,在第二模式中进行所述变焦控制,直到在检测到所述第一操作之后经过了第一时间为止,并且在经过了所述第一时间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一模式,以及在所述第一模式中,将所述基准大小设置为预定大小,并且在所述第二模式中,根据所述第一操作来改变所述基准大小。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的数字照相机的结构示例的框图。
图2示出焦距和针对各被摄体距离的调焦透镜的位置之间的关系的示例。
图3A和3B示出用于防止被摄体(物体)移动到像面(框)外的处理。
图4A、4B和4C示出用于防止被摄体(人物)移动到像面(框)外的处理。
图5A、5B、5C、5D、5E和5F示出用于防止被摄体(人物)的大小在像面内发生改变的处理。
图6A、6B、6C和6D示出在被摄体是人物的情况下的构图图案的设置。
图7是示出自动变焦功能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8A、8B和8C是示出用于指定被摄体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用于设置基准大小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自动变焦控制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变焦操作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用于设置变焦速度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3是示出用于更新大小保持控制中的变焦速度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4是示出变焦速度相对于大小比率的设置的示例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利用硬件、固件、软件或它们的任何组合来实现一个实施例的元件。术语硬件通常是指具有诸如电子零件、电磁零件、光学零件、光电零件、机械零件、机电零件等的物理结构的元件。硬件实现可以包括模拟或数字电路、装置、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可编程逻辑装置(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任何电子装置。术语软件通常是指逻辑结构、方法、过程、程序、例程、处理、算法、公式、函数、表达式等。术语固件通常是指以硬件结构(例如,闪速存储器、ROM、EPROM)实现或体现的逻辑结构、方法、过程、程序、例程、处理、算法、公式、函数、表达式等。固件的示例可以包括微码、可写控制存储器、微程序控制结构。在以软件或固件实现的情况下,实施例的元件可以是用以进行所需任务的代码段。软件/固件可以包括用以执行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操作的实际代码、或者仿真或模拟这些操作的代码。可以将程序或代码段存储在处理器或机器可访问介质中。“处理器可读或可访问介质”或者“机器可读或可访问介质”可以包括可以存储信息的任何介质。可以进行存储的处理器可读或机器可访问介质的示例包括存储介质、电子电路、半导体存储器装置、只读存储器(ROM)、闪速存储器、通用串行总线(USB)存储棒、可擦除可编程ROM(EPROM)、软盘、致密盘(CD)ROM、光盘、硬盘等。机器可访问介质可以体现在制造品中。机器可访问介质可以包括机器进行访问的情况下使该机器进行上述的操作或动作的信息或数据。机器可访问介质还可以包括内部所嵌入的程序代码、一个或多个指令。程序代码可以包括用以进行上述的操作或动作的机器可读代码、一个或多个指令。这里,术语“信息”或“数据”是指为了机器可读的目的而进行编码后的任何类型的信息。因此,“信息”或“数据”可以包括程序、代码、数据、文件等。
可以利用各种部件基于应用根据特定特征、功能来实现实施例的全部或一部分。这些部件可以包括硬件、软件或固件或者它们的任何组合。硬件、软件或固件元件可以具有彼此连接的若干模块。硬件模块经由机械连接、电气连接、光学连接、电磁连接或任何物理连接而连接至另一模块。软件模块经由函数、过程、方法、子程序或子例程调用、跳转、链接、参数、变量以及自变量传递、函数返回等而连接至另一模块。软件模块连接至另一模块以接收变量、参数、自变量、指针等以及/或者生成或传递结果、更新后的变量、指针等。固件模块经由上述的硬件连接方法和软件连接方法的任何组合而连接至另一模块。硬件、软件或固件模块可以连接至另一硬件、软件或固件模块中的任一个。模块还可以是用以与在平台上运行的操作系统进行交互的软件驱动程序或接口。模块还可以是用以对硬件装置进行配置、设置、初始化以及与该硬件装置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的硬件驱动器。设备可以包括硬件模块、软件模块和固件模块的任何组合。
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各种典型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图1是示出作为配备有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变焦控制设备的摄像设备的示例的数字照相机100的结构示例的框图。数字照相机100被配置为能够进行自动变焦功能。
镜筒101在内部保持透镜单元。变焦透镜102沿着光轴可移动以调节焦距,由此光学地改变视角(移动变焦位置)。调焦透镜103沿着光轴可移动以调节焦点。图像稳定透镜104是用于校正照相机抖动所引起的图像的模糊的校正透镜。光圈和快门105被配置为调节曝光控制所使用的光量。在本典型实施例中,数字照相机100是一体地包括镜筒101和照相机本体的摄像设备。然而,这并非限制性的。本典型实施例还可应用于包括照相机本体和可移除地安装至该照相机本体的可更换镜头的摄像系统。
穿过镜筒101的光被包括电荷耦合器件(CCD)传感器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传感器的图像传感器106所接收。图像传感器106进行光电转换以将被摄体图像转换成电气信号,这样生成所拍摄图像信号。将该所拍摄图像信号输入至图像处理电路107。图像处理电路107对所输入的所拍摄图像信号进行诸如像素插值处理和颜色转换处理等的各种处理操作,并且将图像数据(经过了各种处理操作的图像数据)输出至图像存储器108。图像存储器108是包括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或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的存储单元。
包括薄膜晶体管(TFT)驱动型液晶显示器(LCD)的显示单元109显示所拍摄图像(图像数据)。显示单元109还连同所拍摄图像一起显示特定信息(例如,拍摄信息)。这样显示实时取景所用的信息可以实现用于使得操作员(用户)能够调整视角的电子取景器(EVF)功能。
光圈和快门驱动单元110基于通过利用图像处理电路107的图像处理所获取到的亮度信息来计算曝光控制值(光圈值和快门速度),并且基于该计算结果来驱动光圈和快门105。这样使得能够进行自动曝光(AE)控制。图像稳定透镜驱动单元111基于来自诸如陀螺仪传感器等的角速度传感器的信息来计算施加至数字照相机100的抖动量,并且以抵消(减少)所计算出的抖动量的方式驱动图像稳定透镜104。
调焦透镜驱动单元112驱动调焦透镜103。在本典型实施例中,数字照相机100进行使用对比度方法的自动调焦(AF)控制。因此,调焦透镜驱动单元112基于通过利用图像处理电路107的图像处理所获取到的针对拍摄光学系统的焦点调节信息(对比度评价值)来以聚焦于被摄体的方式驱动调焦透镜103。然而,这并非限制性的。在本典型实施例中,数字照相机100可被配置为进行诸如相位差AF方法等的除对比度方法以外的AF控制、或者诸如对比度方法和其它方法的组合等的使用多个方法的AF控制。
变焦透镜驱动单元113根据变焦操作指示来驱动变焦透镜102。操作单元117被配置为包括用作用于使得操作员能够指示数字照相机100进行变焦的变焦操作构件的变焦杆或变焦按钮。系统控制单元114检测变焦操作指示所使用的变焦操作构件的操作量和操作方向,基于所检测到的量和方向来计算变焦驱动速度和驱动方向,并且根据该计算结果来沿着光轴驱动变焦透镜102。
将通过摄像操作所生成的图像数据经由接口单元(以下称为“I/F单元”)115发送至记录单元116,然后记录在记录单元116上。将该图像数据记录在安装至数字照相机100的诸如存储卡等的外部记录介质(记录单元116)或内置于数字照相机100的非易失性存储器118上,或者记录在外部记录介质和非易失性存储器118这两者上。
操作单元117除上述的变焦操作构件外,还包括用于发出用以开始拍摄的指示的释放开关和用于发出用以开始或结束自动变焦功能的指示的自动变焦操作开关。将从操作单元117输出的信号发送至以下所述的系统控制单元114。存储器118除程序数据和图像数据外,还存储数字照相机100的设置信息以及以下所述的自动变焦功能中的诸如放大位置等的信息。
包括诸如中央处理单元(CPU)等的计算单元的系统控制单元114通过根据操作员的操作向各单元发送控制指示来控制数字照相机100整体。系统控制单元114执行存储器118中所存储的各种控制程序,诸如用于进行图像传感器106的控制、AE/AF控制和变焦控制(包括自动变焦处理)的程序等。
为了在通过光学变焦改变视角时维持聚焦状态,在诸如镜筒101等的后焦点型镜筒的情况下,要根据变焦透镜102的位置来使调焦透镜103移动至适当的焦点位置。将这种控制称为“计算机变焦(CZ)控制”。图2示出变焦透镜102的焦距和针对各被摄体距离的焦点位置之间的关系。在图2中,将变焦透镜102的焦距和获得聚焦状态的焦点位置之间的关系用曲线图表示为针对到被摄体的各距离的数据表。在本典型实施例中,将该数据表称为“调焦凸轮表”(focuscamtable)。在图2中,横轴表示与变焦位置相对应的焦距,并且纵轴表示焦点位置。在各曲线图线的旁边示出从数字照相机100到被摄体的距离(被摄体距离)。
系统控制单元114在AF控制期间,通过控制调焦透镜驱动单元112以使调焦透镜103在预定范围内移动来进行扫描操作。然后,系统控制单元114使用扫描操作期间所获取到的对比度评价值,利用已知方法来检测用作聚焦位置的焦点位置。系统控制单元114可以使用当前变焦位置和所检测到的焦点位置,通过参考调焦凸轮表来测量被摄体距离。
接着,说明与系统控制单元114中的自动变焦功能相关联的控制。如图1所示,系统控制单元114包括CZ控制单元119、电子变焦控制单元120、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和被摄体检测单元123。
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数字照相机100具有光学变焦功能和电子变焦功能。CZ控制单元119和变焦透镜驱动单元113进行光学变焦。CZ控制单元119在变焦操作期间按预定控制周期的间隔来检测变焦透镜102的变焦位置。然后,CZ控制单元119使调焦透镜驱动单元112以针对通过与所检测到的变焦位置相对应的AF控制所测量到的被摄体距离而跟随调焦凸轮表的方式来驱动调焦透镜103。这样使得能够在保持聚焦状态的同时进行光学变焦操作。
另一方面,电子变焦控制单元120和图像存储器108进行电子变焦。电子变焦控制单元120通过从传送至图像存储器108的图像数据中剪切对象区域来实现电子变焦功能。此外,电子变焦控制单元120通过在按图像传感器106所捕捉到的图像的帧频逐渐扩大剪切区域的同时将该剪切区域显示在显示单元109上,来实现平滑的电子变焦显示。
被摄体检测单元123从图像存储器108中所存储的图像数据中检测期望的被摄体区域。在本典型实施例中,以下说明用于基于图像数据中所包括的面部信息或颜色信息来检测被摄体(面部或物体)的被摄体检测方法(面部检测处理或颜色检测处理)。
面部检测处理利用已知的算法来检测存在于图像数据内的面部区域。例如,被摄体检测单元123从图像数据上的正方形的部分区域中提取特征量,并且将所提取的特征量与预先准备的面部特征量进行比较。然后,在所提取的特征量和面部特征量之间的相关性超过预定阈值的情况下,被摄体检测单元123判断为该部分区域是面部区域。被摄体检测单元123在改变部分区域的大小、配置位置和配置角度的组合的情况下重复该判断,由此检测存在于图像数据内的各种面部区域。
颜色检测处理存储根据以下所述的被摄体指定方法所指定的被摄体区域的颜色信息作为特征颜色。在用作检测对象的被摄体是物体(除人物以外的被摄体)的情况下执行该颜色检测处理。颜色信息包括从图像处理电路107输出的RGB信号、亮度信号Y或者色差信号R-Y和B-Y。在被摄体检测期间,被摄体检测单元123将图像数据分割成多个部分区域,并且针对各部分区域计算亮度值和色差值的平均值。此外,被摄体检测单元123将先前存储的特征颜色信息与被摄体检测时所获得的各区域的颜色信息进行比较,并且将亮度值和色差值的差不大于各个预定量的部分区域设置为被摄体区域候选。然后,被摄体检测单元123将与被摄体区域候选邻接的部分区域的集合设置为同一颜色区域,并且将同一颜色区域落在预定大小范围内的区域设置为最终被摄体区域。
被摄体检测单元123能够通过不仅使用面部信息和颜色信息而且还使用CZ控制单元119所测量到的被摄体距离信息和变焦透镜102的焦距信息来估计图像数据上的被摄体区域的大小。
姿势检测单元124基于从加速度传感器所获取到的信息来检测数字照相机100的姿势(正位置、手柄向上或手柄向下)。抖动检测单元125基于从陀螺仪传感器等所获取到的信息来检测数字照相机100的抖动状态。抖动检测单元125在施加至陀螺仪传感器等的抖动量等于或大于预定量的情况下,检测到数字传感器100处于手持状态,并且在施加至陀螺仪传感器等的抖动量小于预定量的情况下,检测到数字照相机100处于固定至三脚架等的状态。姿势检测和抖动检测所使用的加速度传感器和陀螺仪传感器还可用作用于获取图像稳定透镜驱动单元111的控制信息的传感器。
接着说明自动变焦功能的概述和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的数字照相机100具有自动变焦功能。在未配备有自动变焦功能的照相机的情况下,如果在操作员正在远摄状态下通过取景等待拍照机会期间被摄体移动到框外,则操作员要进行以下操作。首先,操作员通过对变焦操作构件进行操作来进行缩小操作,然后搜索被摄体。然后,在搜索到被摄体之后,操作员进行变焦操作以重新调整视角直至期望的视角为止。此外,同样在被摄体移动并且被摄体图像的大小改变的情况下,操作员通过对变焦操作构件进行操作来调整被摄体图像的大小。
另一方面,在配备有自动变焦功能的照相机的情况下,操作员设置自动变焦功能,然后通过经由触摸面板等进行用于指定被摄体的操作来指定操作员意图拍摄图像的被摄体。在设置了自动变焦功能的情况下,以将所指定的被摄体在图像中央附近设置为预定大小的方式来自动进行变焦操作。用于指定被摄体的方法除触摸面板操作外,还包括用于在按下了特定按钮的情况下指定位于中央附近的被摄体的方法和用于使得照相机能够从所检测到的被摄体中自动选择主被摄体的方法。
被摄体检测单元123计算所指定的被摄体区域在来自图像存储器108的图像数据上的位置或大小。针对作为实时取景所显示的每个采样的图像数据连续进行该计算,这使得能够追踪被摄体的运动。在以下所述的缩小区域中检测到追踪中的被摄体的情况下、或者在所检测到的被摄体图像已变得大于预定大小的情况下,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指示CZ控制单元119或电子变焦控制单元120进行向着广角方向的缩小操作。在已在自动变焦框301(图3B)的放大区域内检测到被摄体并且该被摄体已设置在预定大小范围内的情况下,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指示CZ控制单元119或电子变焦控制单元120进行直至自动变焦框301所表示的远摄侧的变焦位置的放大操作。根据该处理,操作员仅以将被摄体设置在像面内而不考虑变焦操作的方式移动照相机。即使被摄体将要移动到框外,也自动改变变焦位置,由此可以更容易地调整视角。
接着,参考图3A和3B~图5A、5B、5C、5D、5E和5F来说明缩小操作或放大操作的开始条件。图3A和3B示出用于防止被摄体(物体)移动到像面(框)外的处理。图4A、4B和4C示出用于防止被摄体(人物)移动到像面(框)外的处理。
在图3A和3B以及图4A、4B和4C中,框300a和框300b是用于追踪被摄体(除人物以外的物体)的物体追踪框,并且框400a~400f是用于追踪被摄体(人物的面部)的面部追踪框。在本典型实施例中,在被摄体适用于人物和物体中的任意的情况下,可以将物体追踪框和面部追踪框统称为“被摄体追踪框”。将被摄体追踪框以包围操作员已指定的被摄体的方式显示在显示单元109的EVF上。被摄体追踪框在像面上的位置和大小是由被摄体检测单元123基于面部信息和颜色信息所计算出的,并且是按帧频的间隔进行更新的。
图3A和3B示出用于防止被摄体(飞机)移动到像面(框)外的处理。参考图3A,将位于EVF上所显示的视角整体(像面整体)的预定百分比的外侧的区域表示为缩小区域ZO。例如,在将像面的中心点设置为0%并且将像面整体设置为100%的状态下、将像面整体的80%所处的位置设置为缩小区域ZO的边界的情况下,像面整体的80%~100%的区域变为缩小区域ZO。如果物体追踪框300a的一部分进入图像内的缩小区域ZO,则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进行用以开始缩小操作的控制。此外,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将在变焦移动之前所获取到的(与放大视角相对应的)变焦位置存储到存储器118中。缩小操作期间所使用的变焦倍率和变焦速度是根据被摄体的大小和移动速度而预先设置的。此外,可以根据被摄体的大小和移动速度来适当计算变焦倍率和变焦速度。根据所设置或所计算出的变焦倍率和变焦速度来进行缩小操作。这样使得能够有效地防止被摄体移动到框外。
图3B示出通过从图3A所示的视角起缩小了预定量所获得的视角。参考图3B,将在被摄体搜索状态下位于放大视角(缩小操作之前所获取到的视角)301的预定百分比的内侧的区域表示为放大区域ZI。例如,在将像面的中心点设置为0%并且将放大视角301设置为100%的状态下、将放大视角301的70%所处的位置设置为放大区域ZI的边界的情况下,放大视角301的0%~70%的区域变为放大区域ZI。在该情况下,在缩小倍率例如为1/2倍的情况下,放大视角301的大小等于像面整体的50%。因此,放大区域ZI还可被视为像面整体的0%~35%(=70%×(1/2))的区域。在操作员以将物体追踪框300b设置在放大区域ZI的内部的方式改变数字照相机100的姿势的情况下,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进行用以开始放大操作的控制。
图4A、4B和4C示出用于防止被摄体(人物)移动到像面(框)外的处理。即使在被摄体是人物的情况下,在面部追踪框的一部分进入缩小区域ZO时,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也开始缩小操作,并且在面部追踪框被设置在放大区域ZI的内部时,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也进行放大操作。被摄体是人物的情况和被摄体是物体的情况之间的差异在于:在被摄体是人物的情况下,由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估计出移动的方向,因此根据位于所估计出的移动方向上的区域来设置缩小区域ZO和放大区域ZI。
此外,在进行手持拍摄的情况下,由于照相机抖动等的影响而导致被摄体可能移动到框外。然而,在由于照相机抖动而导致被摄体移动到框外的情况下,操作员可以进行用以将被摄体移动到框内的操作以使得被摄体可以返回至框内。这里,在将缩小区域ZO设置在像面的上部的情况下,即使在人物设置在中央附近的状态下进行拍摄的情况下,面部追踪框也可能进入缩小区域ZO,使得可能进行不期望的缩小操作。因此,在被摄体是人物并且数字照相机100处于手持状态的情况下,考虑到操作员的取景操作,不允许将缩小区域ZO设置在像面的上部。
这样,根据本典型实施例,在利用被摄体检测单元123检测到面部的情况下,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根据姿势检测单元124所检测到的数字照相机100的姿势和利用抖动检测单元125的检测结果来改变缩小区域ZO和放大区域ZI的设置。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利用抖动检测单元125的检测结果”是指数字照相机100是否处于手持状态的检测结果。
图4A示出在采用正位置(横向模式)手持数字照相机100的情况下所设置的缩小区域ZO和放大区域ZI。在这种拍摄场景下,在被摄体沿水平方向移动到框外的情况下,像面内的被摄体的位置相对于处于正位置的像面沿水平方向(沿长边方向)移动。因此,如图4A所示,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将缩小区域ZO和放大区域ZI设置成相对于处于正位置的像面呈沿垂直方向(短边方向)的纵向带状。然后,在面部追踪框400a进入缩小区域ZO的情况下,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判断为开始缩小并且进行预定缩放倍率的缩小操作。此外,在面部追踪框400b被设置在放大区域ZI内的情况下,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判断为开始放大,并且进行预定变焦倍率的放大操作直至变焦返回位置401为止。以上述方式设置缩小区域ZO和放大区域ZI,这使得能够有效地防止被摄体移动到框外。
图4B示出采用手柄向下或手柄向上的纵向模式把持数字照相机100的情况下所设置的缩小区域ZO和放大区域ZI。在这种情况下,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将缩小区域ZO和放大区域ZI配置成相对于纵向位置的像面呈沿垂直方向(长边方向)的纵向带状。然后,在面部追踪框400c进入缩小区域ZO的情况下,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判断为开始缩小并且进行预定变焦倍率的缩小操作。此外,在面部追踪框400d被设置在放大区域ZI内的情况下,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判断为开始放大并且进行预定变焦倍率的放大操作直至变焦返回位置402为止。以上述方式设置缩小区域ZO和放大区域ZI,这使得能够检测到被摄体沿水平方向的运动并且有效地防止被摄体移动到框外。
图4C示出在抖动检测单元125所检测到的数字照相机100的状态表示固定状态的情况下所设置的缩小区域ZO和放大区域ZI。在利用三脚架等固定数字照相机100的情况下,被摄体不太可能由于照相机抖动而移动到框外。此外,如果在像面的中央部附近被摄体没有设置在框中的情况下进行放大操作,则被摄体可能由于该放大操作而移动到框外。因此,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将缩小区域ZO设置在像面的周边部整体,并且将放大区域ZI设置在放大视角的内侧。然后,在面部追踪框400e进入缩小区域ZO的情况下,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判断为开始缩小并且进行预定变焦倍率的缩小操作。此外,在面部追踪框400f被设置在放大区域ZI内的情况下,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判断为开始放大并且进行预定变焦倍率的放大操作,直到变焦返回位置403为止。
这样,根据数字照相机100的姿势和拍摄状态(手持状态或固定状态)的变化来动态地改变缩小区域ZO和放大区域ZI的设置,这使得能够在防止照相机抖动等所引起的任何误操作的情况下,有效地防止被摄体移动到框外。此外,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可被配置为根据数字照相机100的姿势和拍摄状态(手持状态或固定状态)中的任一个来改变缩小区域ZO或放大区域ZI的设置。此外,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可被配置为改变缩小区域ZO和放大区域ZI中的仅一个的设置。
接着,说明用于保持被摄体相对于像面的比例处于预定范围内的变焦操作。这里,在所检测到的被摄体的大小改变为比基准大小的预定倍数大的大小的情况下,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沿用以缩小该变化的方向自动进行变焦操作,由此保持被摄体的大小相对于基准大小处于预定范围内。
首先,参考图6A、6B、6C和6D来说明像面上的用作要追踪的被摄体的基准的大小(构图图案)的设置。图6A、6B、6C和6D示出在被摄体是人物的情况下的构图图案的设置(构图设置)。图6A示出在将构图图案设置为“手动”的情况下的画面显示。在“手动”设置时,操作员通过在观看像面中所显示的人物的同时操作变焦杆来进行手动变焦,由此改变要追踪的面部的大小,并且将改变后的被摄体大小(面部的大小)作为基准大小存储到存储器118中。
图6B示出在将构图图案设置为“面部”的情况下的画面显示。在“面部”设置时,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计算根据数字照相机100的姿势和面部的方向而使得能够将面部设置在像面中的大小作为基准大小,并且将该基准大小存储到存储器118中。同样,图6C和6D示出在将构图图案分别设置为“上半身”和“全身”的情况下的画面显示。在各自进行“上半身”设置和“全身”设置时,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以使得上半身或全身能够达到像面上所设置的大小的方式来计算基准大小,并且将该基准大小存储到存储器118中。以下参考图9来说明用于计算基准大小的方法。
操作员可以经由操作单元117上的左/右按钮操作或设置菜单来使构图设置相对于所拍摄图像改变。在操作员进行用于改变构图设置的操作的情况下,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更新存储器118中所存储的与构图设置有关的信息。尽管图6A~6D示出在被摄体是人物的情况下将构图图案分别设置为“手动”、“面部”、“上半身”和“全身”的示例,但构图设置不限于这些示例。构图设置可以包括这四个示例构图图案的仅一部分或者可以包括其它构图图案。此外,在被摄体是物体的情况下,例如可以将构图图案设置为“手动”、“大”、“中”和“小”。
此外,在本典型实施例中,说明通过操作员的操作来设置构图图案的情况。然而,可以利用数字照相机100根据拍摄场景来自动确定构图图案。此外,数字照相机100可被配置为使得操作员能够经由设置菜单等在通过操作员的操作来设置构图图案的模式和利用数字照相机100来自动设置构图图案的模式之间进行选择。
采用构图设置为“手动”的情况作为示例来说明用于保持被摄体相对于像面的比例处于预定范围内的变焦操作。图5A、5B和5C示出如下示例:在用作被摄体的人物接近数字照相机100的情况下,数字照相机100以将被摄体相对于像面的比例设置在预定比率内的方式自动进行变焦操作。在图5A~5F中,以包围作为用作被摄体的人物的特征区域的面部区域的方式显示面部追踪框500a~500f。因此,在假定面部追踪框的大小等于被摄体大小的情况下来进行以下说明。
图5A示出在根据以下所述的被摄体指定方法指定被摄体的情况下所获得的视角。将在指定被摄体时的面部追踪框500a的大小作为基准被摄体大小(基准大小)存储到存储器118中。
图5B示出在变焦倍率相对于图5A所示的状态没有改变的状态下被摄体接近数字照相机100的情况下所获得的视角。例如,假定将与用作基准被摄体大小的面部追踪框500a的大小的150%等同的大小设置为缩小操作的开始大小。在被摄体追踪框(面部追踪框)达到“面部追踪框500b>面部追踪框500a×150%”的关系(面部追踪框相对于基准大小改变了预定变化量以上)的情况下,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判断为开始缩小操作。
图5C示出通过从图5B所示的视角501起缩小预定变焦倍率所获得的视角以及面部追踪框500c。这里,考虑到开始缩小操作时的面部追踪框大小相对于基准被摄体大小的变化率(150%),将预定变焦倍率设置为1/1.5倍。之后,在被摄体进一步接近的情况下,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进一步进行向广角侧的缩小操作,由此继续将被摄体设置在预定比率内。因此,操作员能够仅集中于释放开关操作。
另一方面,图5D、5E和5F示出如下示例:在用作被摄体的人物远离数字照相机100而移动的情况下,数字照相机100以将被摄体相对于像面的比例设置在预定范围内的方式自动进行变焦操作。
图5D示出在根据以下所述的被摄体指定方法指定被摄体的情况下所获得的视角。将在指定被摄体时的面部追踪框500d的大小作为基准被摄体大小存储到存储器118中(构图设置为“手动”的情况)。
图5E示出在变焦倍率相对于图5D所示的状态没有改变的状态下被摄体远离数字照相机100而移动的情况下所获得的视角。例如,假定将与用作基准被摄体大小的面部追踪框500d的大小的50%等同的大小设置为放大操作的开始大小。在被摄体追踪框(面部追踪框)达到“面部追踪框500e<面部追踪框500d×50%”的关系(面部追踪框相对于基准大小改变了预定变化量以上)、并且面部追踪框500e已设置在放大区域ZI内的情况下,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判断为开始放大操作。这里,将放大区域ZI设置在通过相对于图5E所示的视角放大预定变焦倍率所获得的视角502的内侧。
图5F示出通过从图5E所示的视角起放大预定变焦倍率所获得的视角和面部追踪框500f。这里,考虑到开始放大操作时的面部追踪框大小相对于基准被摄体大小的变化率(50%),将预定变焦倍率设置为1/0.5倍。
关于图3A和3B以及图4A、4B和4C,说明了用于在被摄体是物体或人物的情况下防止被摄体移动到框外的处理。此外,关于图5A~5F,说明了用于在被摄体是人物的情况下将被摄体的大小相对于像面的比率设置在预定范围内的处理。另外,同样在要追踪的被摄体是物体的情况下,如被摄体是人物的情况那样,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可以进行图5A~5F所示的被摄体大小保持控制所用的变焦操作开始判断。此外,同样在构图设置为除“手动”以外的情况下,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根据关联的基准大小来进行与图5A~5F所示相同的自动变焦操作。
接着,参考图7~14来说明自动变焦功能的处理。图7是示出自动变焦功能整体的处理的流程图。除非另外说明,否则基于系统控制单元114(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的指示来实行图7所示的自动变焦功能。
首先,在步骤S700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判断是否按下了操作单元117的自动变焦操作开关。如果判断为按下了自动变焦操作开关(步骤S700中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701。在步骤S701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进行被摄体指定处理。
参考图8A、8B和8C来说明步骤S701的被摄体指定处理。图8A是示出用于使用作为构成操作单元117的构件的触摸面板来触摸并指定显示单元109上所显示的被摄体的操作的示例的流程图。在步骤S800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判断是否按下了触摸面板。如果判断为按下了触摸面板(步骤S800中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801。在步骤S801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获取与所触摸的位置(触摸位置)有关的信息。
然后,在步骤S802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向被摄体检测单元123通知触摸位置,并且被摄体检测单元123在该触摸位置附近进行面部检测。如果在触摸位置附近检测到面部(步骤S802中为“是”),则被摄体检测单元123判断为主被摄体是人物,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803。在步骤S803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将作为自动追踪的对象的人物的面部信息存储到存储器118中。具体地,面部信息包括被摄体指定时所检测到的面部的大小、面部的检测位置和面部的方向。此外,在具有面部认证功能的照相机的情况下,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还存储认证标识符(ID)。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802中在触摸位置附近没有检测到面部(步骤S802中为“否”),则被摄体检测单元123判断为主被摄体是除人物以外的物体,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804。在步骤S804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将触摸位置附近所检测到的特征颜色作为自动追踪对象的颜色信息存储到存储器118中。具体地,该颜色信息包括被摄体指定时的特征颜色的颜色值、亮度值和色差值、同一颜色区域的大小以及同一颜色区域的重心位置。在以下说明中,将面部信息和颜色信息统称为“被摄体信息”(被摄体大小、被摄体检测位置等)。
在步骤S803或S804中存储了被摄体信息之后,处理进入步骤S805。在步骤S805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将大小与以被摄体检测位置为中心的被摄体大小相对应的被摄体追踪框(物体追踪框或面部追踪框)显示在显示单元109上。然后,被摄体指定处理结束。
这样,系统控制单元114(被摄体检测单元123)在由操作员在显示单元109上所指定的位置中或该位置的附近检测被摄体。然后,系统控制单元114(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将被摄体追踪框显示在显示单元109上。根据图8A的流程图,可以通过直观指定方法来容易地指定操作员意图追踪的被摄体。
图8B是示出用于使用同样作为构成操作单元117的构件的除自动变焦操作开关以外的开关(被摄体指定开关)来指定被摄体的操作的示例的流程图。首先,在步骤S806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将用作被摄体指定所用的引导的框显示在显示单元109的像面中央附近。操作员以使用该框作为引导将操作员意图追踪的被摄体设置在中央附近的方式来调整数字照相机100的姿势。
然后,在步骤S807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判断是否按下了被摄体指定开关。如果按下了被摄体指定开关(步骤S807中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808。
在步骤S808中,被摄体检测单元123在像面中央附近进行面部检测。如果在像面中央附近检测到面部(步骤S808中为“是”),则被摄体检测单元123判断为主被摄体是人物,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809。另一方面,如果在像面中央附近没有检测到面部(步骤S808中为“否”),则被摄体检测单元123判断为主被摄体是除人物以外的物体,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810。
在步骤S809或S810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存储被摄体信息之后,处理进入步骤S811。在步骤S811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显示被摄体追踪框(物体追踪框或面部追踪框)。然后,被摄体指定处理结束。图8B所示的步骤S809、S810和S811中的基本处理详情分别与图8A所示的步骤S803、S804和S805中的基本处理详情相同。
这样,系统控制单元114(被摄体检测单元123)在显示单元109的像面中央位置或该像面中央位置的附近检测到被摄体。然后,系统控制单元114(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将表示被摄体的位置的被摄体追踪框显示在显示单元109上。根据图8B的流程图,即使利用未配备有诸如触摸面板等的操作构件的照相机,也可以容易地指定被摄体。
图8C是示出用于从在按下了作为构成操作单元117的构件的自动变焦操作开关的时间点所检测到的面部中自动选择要追踪的被摄体的操作的示例的流程图。首先,在步骤S812中,被摄体检测单元123对像面整体进行面部检测。如果在像面整体上检测到至少一个面部(步骤S812中为“是”),则被摄体检测单元123判断为主被摄体是人物,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813。
在步骤S813中,如果仅检测到一个面部,则被摄体检测单元123将所检测到的面部设置为主面部。如果检测到多个面部,则被摄体检测单元123从所检测到的面部中选择用作要追踪的被摄体的主面部。作为用于选择主面部的标准,例如,存在用于选择所检测到的位置最接近像面中央附近的面部的方法。此外,如果多个面部位于等同位置,则存在用于选择大小最大的面部作为主面部的方法。此外,在具有面部认证功能的照相机的情况下,如果检测到先前已认证并登记的面部,则存在优先选择该所检测到的面部作为主面部的方法。
然后,在步骤S814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将所选择的主面部的面部信息存储到存储器118中。在步骤S814中存储了面部信息之后,处理进入步骤S815。在步骤S815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显示面部追踪框。
然后,在步骤S816中,如果从所检测到的多个面部中自动选择的主面部是操作员并不期望选择的面部,则允许操作员改变主面部。在该情况下,操作员可以按下操作单元117的开关(可以是自动变焦操作开关或其它开关),以将主面部改变为检测到面部追踪框的面部中的未被选择为主面部的面部。如果改变了主面部(步骤S816中为“是”),则处理返回至步骤S814,其中在该步骤S814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更新所存储的面部信息。然后,在步骤S815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将面部追踪框改变为具有新选择的主面部的大小和检测位置的面部追踪框。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812中在像面整体上没有检测到面部(步骤S812中为“否”),则被摄体检测单元123判断为主被摄体是除人物以外的物体,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817。在步骤S817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将像面中央附近所获得的特征颜色作为自动追踪对象的颜色信息存储到存储器118中。在步骤S817中存储了物体信息之后,处理进入步骤S818。在步骤S818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显示物体追踪框。然后,被摄体指定处理结束。图8C所示的步骤S814、S817和S815(S818)中的基本处理详情分别与图8A所示的步骤S803、S804和S805中的基本处理详情相同。
这样,系统控制单元114(被摄体检测单元123)对显示单元109的像面整体进行面部检测。如果检测到多个面部,则系统控制单元114(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将表示所检测到的多个面部中的作为被摄体的第一面部的位置的被摄体追踪框显示在显示单元109上。此外,如果将第一面部改变为第二面部作为被摄体,则系统控制单元114(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将表示该第二面部的位置的被摄体追踪框显示在显示单元109上。根据图8C的流程图,可以通过较少的操作次数来容易地指定被摄体。
在图8A、8B或8C所示的被摄体指定处理结束之后,处理进入图7所示的步骤S702。在步骤S702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将要追踪的被摄体的大小设置为基准大小。
参考图9来说明步骤S702的基准大小设置处理。图9是示出用于在被摄体是人物的情况下设置基准大小的操作的示例的流程图。首先,在步骤S900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判断是否设置了手动变焦标志(真)。手动变焦标志是表示是否刚刚进行了通过变焦杆操作的手动变焦控制的标志,并且是在以下所述的图7的步骤S706中进行设置的。如果手动变焦标志为假(步骤S900中为“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901。如果手动变焦标志为真(步骤S900中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904。
在步骤S901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判断在以下所述的图7的步骤S713中判断为构图设置发生改变之后起是否经过了预定时间T2。如果没有经过预定时间T2(步骤S901中为“否”),则由于存在构图设置再次改变的可能性,因而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在无需进行基准大小设置的情况下终止基准大小设置处理。这样使得能够防止在通过操作单元117的左右按钮操作相对于所拍摄图像改变构图设置期间自动变焦控制无意中开始的误操作。此外,在调整静止图像的视角的处理期间,要尽快改变构图以不错过拍摄机会。另一方面,在记录运动图像的处理期间,由于误操作可能会影响所记录的运动图像,因此在肯定地确定了构图设置之后要改变变焦倍率。因此,预定时间T2在调整静止图像的视角的处理期间和在记录运动图像的处理期间可能发生改变(例如,相比调整静止图像的视角的处理,对于记录运动图像的处理,预定时间T2可能被设置得更长)。如果在步骤S901中判断为在构图设置发生改变之后经过了预定时间T2(步骤S901中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902。
在步骤S902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设置表示刚刚进行了构图设置的改变的构图设置改变标志。使用构图设置改变标志来在以下所述的图12的步骤S1202中判断变焦速度的设置并且在以下所述的图13的步骤S1300中判断大小保持控制期间的变焦速度的更新。在步骤S902中设置了构图设置改变标志之后,处理进入步骤S903。
在步骤S903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判断存储器118中所存储的构图设置是否为上述的“手动”。如果构图设置为“手动”(步骤S903中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904。如果构图设置为除“手动”以外(步骤S903中为“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906。
如果在步骤S900中手动变焦标志为真(步骤S900中为“是”)、或者如果在步骤S903中构图设置为“手动”(步骤S903中为“是”),则在步骤S904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判断是否检测到被摄体。更具体地,在步骤S904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判断被摄体检测单元123在被摄体是人物的情况下是否检测到面部、或者在被摄体是物体的情况下是否检测到同一特征颜色。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重复该判断直到检测到被摄体为止。如果检测到被摄体(步骤S904中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905。
在步骤S905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将所检测到的被摄体的大小设置为基准大小并且将该基准大小存储到存储器118中。然后,基准大小设置操作结束。因此,在刚刚进行了手动变焦控制或者构图设置为“手动”的情况下,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将在开始基准大小设置处理之后最初检测到的被摄体的大小作为基准大小存储到存储器118中。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903中判断为构图设置为除“手动”以外(步骤S903中为“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906。在步骤S906~步骤S910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根据构图设置来确定面部的大小相对于像面的比率(面部比率)。例如,如果存储器118中所存储的构图设置为“面部”(步骤S906中为“是”),则在步骤S908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将面部比率设置为27%。如果存储器118中所存储的构图设置为“上半身”(步骤S907中为“是”),则在步骤S909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将面部比率设置为16%。如果存储器118中所存储的构图设置为“全身”(步骤S907中为“否”),则在步骤S910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将面部比率设置为7%。在步骤S906~步骤S910中确定了面部比率之后,处理进入步骤S911。
在步骤S911~步骤S913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根据姿势检测单元124所判断出的数字照相机100的姿势来确定用于计算基准大小的像面大小。在本典型实施例中,说明像面大小是视频图形阵列(VGA)(长边×短边=640×480)的示例。然而,像面大小并非限制性的。如果数字照相机100保持处于正位置(步骤S911中为“是”),则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计算面部的大小相对于像面的短边方向上的大小的比率作为基准大小。因此,在步骤S912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将作为像面的短边大小的“480”设置为像面大小。如果数字照相机100保持处于纵向模式(步骤S911中为“否”),则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计算面部的大小相对于像面的长边方向上的大小的比率作为基准大小。因此,在步骤S913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将作为像面的长边大小的“640”设置为像面大小。
这是用于在人物处于站立位置的前提下确定用于基于数字照相机100的姿势来计算基准大小的像面大小的方法。在利用被摄体检测单元123可以检测到面部的方向的情况下,可以基于像面上的面部的上下方向来确定用于计算基准大小的像面大小的方向。尽管在本典型实施例中说明了像面大小的VGA为4:3的示例,但可以根据高宽比的设置来改变像面大小。这样使得能够保持人物的图像相对于像面的比例恒定而与高宽比无关。在步骤S911~S913中确定了像面大小之后,处理进入步骤S914。
在步骤S914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通过将步骤S906~S910中所确定出的面部比率乘以步骤S911~S913中所确定出的像面大小来计算基准大小。然后,在将所计算出的基准大小存储到存储器118中之后,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结束用于设置基准大小的处理。
如上所述,根据本典型实施例,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基于根据所选择的构图图案所设置的基准大小来进行自动变焦控制(第一模式)。在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正以第一模式进行自动变焦控制时发出用以进行手动变焦控制的指示的情况下,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基于根据手动变焦而发生改变的基准大小来进行自动变焦控制,直到在发出该指示之后经过了预定时间T1为止(第二模式)。
在图9所示的基准大小设置处理结束之后,处理进入图7所示的步骤S703。在步骤S703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基于被摄体检测单元123所检测到的被摄体信息和存储器118中所存储的基准大小来进行自动变焦控制。以下参考图10来说明自动变焦控制。
在自动变焦控制完成之后,处理进入步骤S704。在步骤S704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判断操作员是否操作了操作单元117的变焦杆。在本典型实施例中,通过变焦杆的操作发出针对手动变焦控制的指示。如以下所述,由于根据利用通过手动变焦控制改变后的视角所检测到的被摄体的大小来更新基准大小,因此可以将变焦杆的操作改述为“用于发出用以改变基准大小的指示的操作”。如果在步骤S704中判断为操作了变焦杆(步骤S704中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705。
在步骤S705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根据对变焦杆进行操作的方向来开始放大操作或缩小操作,然后在变焦操作的处理期间释放变焦杆的操作的情况下停止变焦,由此实现手动变焦控制。在步骤S705中完成手动变焦控制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706。
在步骤S706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设置以上在图9的步骤S900中已经说明的手动变焦标志,并且将所设置的手动变焦标志存储到存储器118中。
然后,在步骤S707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将手动变焦控制结束的时间存储到存储器118中。进行该步骤,以测量用于使图9的步骤S905中通过手动变焦控制所设置的基准大小返回至根据构图设置所确定的基准大小的超时时间段。
在步骤S707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存储了手动变焦控制结束之后的超时测量开始时间的情况下,处理返回至步骤S702。在该情况下,由于图9的步骤S900中的判断为“是”,因此将步骤S904和S905中首先检测到的被摄体的大小设置为基准大小。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704中判断为没有操作变焦杆(步骤S704中为“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708。在步骤S708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判断是否设置了被配置成在步骤S706中进行设置的手动变焦标志。如果手动变焦标志为真、即如果设置了被配置成通过手动变焦控制进行设置的基准大小(步骤S708中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709。
在步骤S709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判断是否操作了操作单元117的特定操作构件。这里,该特定操作构件包括释放开关、运动图像记录开关和被摄体指定开关中的任一个。如果在步骤S709中判断为操作了特定操作构件(步骤S709中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710。
在步骤S710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更新步骤S707中已存储到存储器118中的超时时间段。例如,在进行了通过释放开关的半按下的AF控制或AE控制的开始操作(静止图像拍摄的准备操作)、运动图像拍摄操作或者被摄体指定操作的情况下,对测量时间进行重置以延长调整构图设置所需的时间。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在对测量时间进行重置之后,重新进行超时时间段的测量(重新测量时间)。此外,在通过手动变焦改变了构图的状态下通过全按下释放开关进行了静止图像拍摄的情况下,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清除超时时间段(结束测量超时时间段)以恢复所设置的构图图案。
如果在步骤S709中判断为没有操作特定操作构件(步骤S709中为“否”)、或者如果在步骤S710中用于更新超时时间段的处理结束,则处理进入步骤S711。在步骤S711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判断从在步骤S707或S710中已存储到存储器118中的手动变焦控制之后的超时测量开始时间起是否经过了预定时间T1。如果在步骤S711中判断为经过了预定时间T1、即经过了超时时间段(步骤S711中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712。
在步骤S712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清除步骤S706中所设置的手动变焦标志。然后,处理返回至步骤S702。在该情况下,由于图9的步骤S900中的判断变为“否”,因此如果在以下所述的步骤S713中改变构图设置之后经过了预定时间T2,则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设置与该构图设置相对应的基准大小。
根据该处理,即使构图设置被设置为除“手动”以外,也允许操作员通过操作变焦杆来改变临时用作自动变焦的基准的被摄体的大小。此外,在从对变焦杆进行操作起经过了预定时间T1之后、或者在进行了静止图像拍摄之后,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恢复已设置的构图图案,以使得可以自动消除实际构图和已设置的构图彼此不同的不匹配状态。这样使得能够在不会损害自动变焦处理期间的手动变焦的可操作性的情况下使自动变焦功能和手动变焦功能彼此兼容。另外,超时时间段不限于唯一时间,而且可以经由设置菜单进行改变或者可以在调整静止图像的视角的处理期间或者在记录运动图像的处理期间进行改变。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708中判断为手动变焦标志为假(步骤S708中为“否”)、或者如果在步骤S711中判断为没有经过超时时间段(步骤S711中为“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713。在步骤S713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判断操作员经由操作单元117上的左右按钮操作是否使构图设置相对于所拍摄图像发生改变。如果在步骤S713中判断为构图设置已改变(步骤S713中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712。在步骤S712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清除手动变焦标志。根据该处理,在进行了手动变焦控制之后(在手动变焦标志为真时)改变了构图设置的情况下,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丢弃通过手动变焦控制所设置的基准大小并且根据改变后的构图设置来更新基准大小。如果在步骤S713中判断为构图设置没有改变(步骤S713中为“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714。
在步骤S714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判断是否按下了操作单元117的自动变焦操作开关。如果判断为没有按下自动变焦操作开关(步骤S714中为“否”),则处理返回至步骤S703,其中在该步骤S703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继续自动变焦控制。如果判断为按下了自动变焦操作开关(步骤S714中为“是”),则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结束自动变焦功能。
这里,参考图10来说明步骤S703的自动变焦控制处理。首先,在步骤S1000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判断利用被摄体检测单元123是否检测到被摄体。如果在步骤S1000中没有检测到被摄体(步骤S1000中为“否”),则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结束自动变焦控制处理。如果在步骤S1000中检测到被摄体(步骤S1000中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1001。
步骤S1001~步骤S1003的判断与参考图3A和3B以及图4A~4C已经说明的用于开始用于防止被摄体移动到框外的自动变焦的判断相对应。在步骤S1001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判断要追踪的被摄体的被摄体追踪框是否进入缩小区域ZO。如这里所使用的缩小区域ZO与参考图3A和图4A~4C所述的缩小区域ZO相对应。如果在步骤S1001中被摄体追踪框进入了缩小区域ZO、即如果被摄体移动到框外的可能性大(步骤S1001中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1004。在步骤S1004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开始缩小操作。如这里所使用的缩小操作与用于防止被摄体移动到框外的缩小操作相对应。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001中被摄体追踪框没有进入缩小区域ZO、即如果在像面中央附近捕捉到被摄体(步骤S1001中为“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1002。在步骤S1002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判断紧接之前的变焦操作是否是由于被摄体追踪框进入了缩小区域ZO所引起的缩小操作、即用于防止被摄体移动到框外的缩小操作。如果刚刚进行了用于防止被摄体移动到框外的缩小操作(步骤S1002中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1003。
在步骤S1003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判断针对要追踪的被摄体的被摄体追踪框是否设置在放大区域ZI的内部(被放大区域ZI包围)。如这里所使用的放大区域ZI与参考图3B和图4A~4C所述的放大区域ZI相对应。如果在步骤S1003中被摄体追踪框(被摄体)没有设置在放大区域ZI内(步骤S1003中为“否”),则自动变焦控制处理结束。另一方面,如果被摄体追踪框设置在放大区域ZI内、即如果被摄体图像是以位于像面中央附近并且被摄体大小处于变焦返回位置的视角内的方式所捕捉到的(步骤S1003中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1005。在步骤S1005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开始放大操作。如这里所使用的放大操作与用于防止被摄体移动到框外的放大操作相对应。
为了使自动变焦中的用于防止被摄体移动到框外的控制和用于保持被摄体大小的控制彼此兼容,首先进行用于防止被摄体移动到框外的控制以在像面中央附近捕捉到被摄体图像,然后能够进行用于保持被摄体大小的控制。因此,在用于防止被摄体移动到框外的控制中的缩小操作之后的状态下,防止进行以下所述的用于保持被摄体大小恒定的自动变焦处理(步骤S1006~S1010)。换句话说,在进行了用于防止被摄体移动到框外的控制的情况下,对用于保持被摄体大小的控制进行限制,直到用于防止被摄体移动到框外的控制中的放大操作完成为止。
如果在步骤S1002中紧接之前没有进行用于防止被摄体移动到框外的缩小操作(步骤S1002中为“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1006。在步骤S1006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将步骤S1000中所检测到的被摄体的大小与步骤S905或S914中所设置的基准被摄体信息的被摄体大小进行比较。如果步骤S1000中所检测到的被摄体的大小大于基准被摄体大小的预定倍数N1(N1>1)、即被摄体相对于像面的比率超过预定值(步骤S1006中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1009。在步骤S1009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开始缩小操作。如这里所使用的缩小操作与用于防止被摄体移动到框外的缩小操作相对应。在进行了缩小操作之后,处理进入步骤S1011。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006中、步骤S1000所检测到的被摄体的大小等于或小于基准被摄体大小的N1倍(步骤S1006中为“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1007。在步骤S1007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将步骤S1000中所检测到的被摄体的大小与基准被摄体信息的被摄体大小进行比较。如果步骤S1000中所检测到的被摄体的大小小于基准被摄体大小的预定倍数N2(N2<1)、即被摄体相对于像面的比率小于预定值(步骤S1007中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1008。另一方面,如果步骤S1000中所检测到的被摄体的大小等于或大于基准被摄体大小的N2倍(步骤S1007中为“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1011。
在步骤S1008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判断要追踪的被摄体的被摄体追踪框是否设置在放大区域ZI的内部(被放大区域ZI包围)。在被摄体位于像面的周边的情况下进行该步骤,以防止由于放大操作而导致被摄体移动到框外。如这里所使用的放大区域ZI与参考图5E所述的放大区域ZI相对应。如果在步骤S1008中判断为被摄体追踪框没有设置在放大区域ZI内(步骤S1008中为“否”),则自动变焦控制处理结束。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008中判断为被摄体追踪框设置在放大区域ZI内(步骤S1008中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1010。在步骤S1010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开始放大操作。如这里所使用的放大操作与大小保持控制所用的放大操作相对应。这样,根据本典型实施例,为了即使在大小保持控制所用的放大操作中也防止被摄体移动到框外,在将被摄体设置在放大区域ZI的内部之后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开始放大操作。在进行了放大操作之后,处理进入步骤S1011。
在完成了大小保持控制所用的缩小操作或放大操作的情况下(步骤S1009或S1010)或者如果判断为所检测到的被摄体的大小相对于基准被摄体大小落在预定范围内(步骤S1007中为“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1011。在步骤S1011中,由于与操作员所进行的构图设置的改变相关联的大小保持控制结束,因此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清除图9所示的步骤S902中所设置的构图设置改变标志。然后,自动变焦控制处理结束。
这里,参考图11来说明变焦操作。图11是示出步骤S1004、S1005、S1009或S1010中所进行的缩小操作或放大操作的流程图。首先,在步骤S1100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在光学变焦区域内进行变焦操作的情况下将光学变焦速度设置到CZ控制单元119、或者在电子变焦区域内进行变焦操作的情况下将电子变焦速度设置到电子变焦控制单元120。以下参考图12来说明用于设置变焦速度的方法。
然后,在步骤S1101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从存储器118获取变焦驱动量(变焦倍率的变化量)。在用于防止被摄体移动到框外的缩小操作的情况下,根据所检测到的被摄体信息来设置缩小驱动量。更具体地,在用于防止被摄体移动到框外的缩小操作(图10的步骤S1004)中,被摄体的大小越小,所设置的缩小驱动量越小。这样能够防止由于缩小操作使被摄体的大小变得过小而导致被摄体变得无法检测。此外,考虑到可检测的被摄体的最小大小,如果被摄体的大小小于预定大小,则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可被配置为不进行缩小操作。此外,在用于防止被摄体移动到框外的放大操作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将在开始缩小操作之前所获取到的变焦位置存储在存储器118中,并且以达到与在开始缩小操作之前所获取到的变焦位置相同的变焦位置的方式来设置放大驱动量。
另外,在大小保持控制所用的缩小操作(图10所示的步骤S1009)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设置与步骤S1006中的判断所使用的预定N1倍相对应的缩小驱动量(1/N1倍)。这样使得即使在无法检测到被摄体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最低限度的缩小操作,直到被摄体的大小达到基准被摄体大小为止。同样在大小保持控制所用的放大操作(图10所示的步骤S1010)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同样设置与步骤S1007中的判断所使用的预定N2倍相对应的放大驱动量(1/N2倍)。
在步骤S1102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将步骤S1101中所获取到的变焦驱动量设置到CZ控制单元119或电子变焦控制单元120,并且指示CZ控制单元119或电子变焦控制单元120进行变焦处理。
然后,在步骤S1103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判断数字照相机100是否处于针对用于防止被摄体移动到框外的控制和大小保持控制中的任一控制的变焦操作中。如果进行中的变焦操作是针对用于防止被摄体移动到框外的控制的变焦操作(图10所示的步骤S1004或S1005)(步骤S1103中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1107。如果进行中的变焦操作是针对大小保持控制的变焦操作(图10所示的步骤S1009或S1010)(步骤S1103中为“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1104。
在步骤S1104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判断利用被摄体检测单元123是否检测到被摄体。如果检测到被摄体(步骤S1104中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1105。如果没有检测到被摄体(步骤S1104中为“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1107。
在步骤S1105中,在大小保持控制期间检测到被摄体的情况下,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根据以下参考图13所述的用于更新大小保持控制的变焦速度的方法来更新变焦速度。
在步骤S1106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将基准被摄体信息的被摄体大小与步骤S1104中所检测到的被摄体的大小进行比较。如果作为该比较的结果、步骤S1104中所检测到的被摄体的大小和基准被摄体大小之间的比率没有落在预定范围内(没有落在预定变化量内)(步骤S1106中为“否”),则处理返回至步骤S1103,其中在该步骤S1103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继续判断是否停止变焦操作。如果由于变焦操作因而该比率落在预定范围内(步骤S1106中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1108。在步骤S1108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停止变焦操作。然后,变焦操作处理结束。
如果在步骤S1103中判断为数字照相机100处于针对用于防止被摄体移动到框外的控制的变焦操作中(步骤S1103中为“是”)、或者如果在步骤S1104中判断为在针对大小保持控制的变焦操作期间没有检测到被摄体(步骤S1104中为“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1107。在步骤S1107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基于步骤S1101中所获取到的变焦驱动量来判断是否进行了与各变焦操作相关联的预定变焦驱动量的变焦驱动。如果变焦驱动没有进行预定变焦驱动量(步骤S1107中为“否”),则处理返回至步骤S1103,其中在该步骤S1103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继续判断是否停止变焦操作。如果变焦驱动进行了预定变焦驱动量(步骤S1107中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1108,其中在该步骤S1108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停止进行中的变焦操作。然后,变焦操作处理结束。
接着,参考图12来说明步骤S1100中的用于设置变焦速度的处理。首先,在步骤S1200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判断数字照相机100是否处于针对用于防止被摄体移动到框外的控制的变焦操作中。如果进行中的变焦操作是针对用于防止被摄体移动到框外的控制的变焦操作(步骤S1200中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1201。如果进行中的变焦操作是针对大小保持控制的变焦操作(步骤S1200中为“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1202。
在步骤S1201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获取存储器118中所存储的用于防止被摄体移动到框外的控制所用的预定速度,并且将该预定速度设置到CZ控制单元119或电子变焦控制单元120。然后,用于设置变焦速度的处理结束。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200中判断为进行中的变焦操作是针对大小保持控制的变焦操作(步骤S1200中为“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1202。在步骤S1202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判断是否设置了在图9所示的步骤S902中要设置的构图设置改变标志。如果构图设置改变标志为真、即如果由于操作员改变了构图设置因而要进行变焦操作(步骤S1202中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1203。如果构图设置改变标志为假、即如果由于被摄体移动因而要进行变焦操作(步骤S1202中为“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1209。
在步骤S1203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判断存储器118中所存储的构图设置是否为“面部”。如果构图设置为“面部”(步骤S1203中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1204。如果构图设置为除“面部”以外(步骤S1203中为“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1208。
进行步骤S1204~S1207以判断在构图设置被设置为“面部”的情况下的变焦速度。如果构图设置被设置为“面部”,则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将变焦速度设置为比存储器118中所存储的预定速度低的速度。由于在构图设置为“面部”的情况下、如果放大速度过高则面部可能移动到框(像面)外,因此进行该操作,以通过缓慢地进行放大操作来防止被摄体移动到框外。
在步骤S1204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判断数字照相机100是否处于记录运动图像中。如果数字照相机100处于记录运动图像中(步骤S1204中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1205。如果数字照相机100不是处于记录运动图像中(步骤S1204中为“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1207。
在步骤S1205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判断数字照相机100是否保持静止了预定时间T3以上。如果数字照相机100保持静止了预定时间T3以上(步骤S1205中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1206。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1207。
在构图设置被设置为“面部”时在记录运动图像期间数字照相机100保持静止了预定时间段T3以上的情况下进行步骤S1206。在步骤S1206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设置比以下所述的步骤S1207中所设置的低变焦速度更低的超低变焦速度。根据该步骤,在拍摄例如睡眠期间的婴儿的睡姿的保持静止的人物的运动图像的情况下,操作员仅将构图设置从“全身”改变为“面部”,由此操作员可以拍摄缓慢地对睡眠期间的婴儿的睡脸进行特写的有效的运动图像。
如果在步骤S1204中判断为数字照相机100不是处于记录运动图像中(步骤S1204中为“否”)、或者如果在记录运动图像中在步骤S1205中判断为数字照相机100没有保持静止(步骤S1205中为“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1207。在步骤S1207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设置比步骤S1208中要设置的加速速度的初始速度低的变焦速度。
在步骤S1206和S1207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将在构图设置被设置为“面部”的情况下所使用的变焦速度设置到CZ控制单元119或电子变焦控制单元120。然后,该处理结束。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203中判断为构图设置为除“面部”以外(步骤S1203中为“否”),则在步骤S1208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设置加速速度的初始速度。在构图设置已改变为除“面部”以外的情况下,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通过在以下所述的图13所示的步骤S1306中利用与步骤S1208中所设置的速度相对应的初始速度更新该速度来进行加速控制。根据该步骤,即使在操作员正改变构图设置时无意中利用不期望的构图进行了自动变焦操作的情况下,变焦速度也逐渐增大,使得操作员可以在构图相对于期望构图大幅偏离之前恢复期望的构图设置。此外,即使在构图设置为“面部”的情况下,也将步骤S1207中要设置的速度设置为比步骤S1208中要设置的加速速度的初始速度低的速度(低速度),由此可以获得相同的效果。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202中构图设置改变标志为假(步骤S1202中为“否”)、即如果由于被摄体移动因而进行变焦操作,则处理进入步骤S1209。在步骤S1209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基于所检测到的被摄体大小(检测大小)相对于基准被摄体大小(基准大小)的比率(大小比率)来计算变焦速度(大小比率速度)。
图14是示出变焦速度相对于大小比率的设置的示例的曲线图,其中横轴表示大小比率并且纵轴表示变焦速度。大小比率是通过在检测大小大于基准大小的情况下将检测大小除以基准大小所计算出的,并且是通过在检测大小小于基准大小的情况下将基准大小除以检测大小所计算出的。在经由变焦操作追踪移动中的被摄体的情况下,将变焦速度设置为与大小比率成比例。在大小比率变大、即被摄体正以比通过变焦的追踪速度高的速度移动的情况下,将变焦速度设置为更高的速度。另一方面,在变焦已赶上被摄体的情况下并且因此随着大小比率接近“1”,变焦速度被设置为更低的速度。此外,在从数字照相机100到被摄体的距离短的情况下,将变焦速度设置为更高的速度,并且在该距离长的情况下,将变焦速度设置为更低的速度。这是因为,随着从数字照相机100到被摄体的距离变短,即使在被摄体同时移动的情况下,被摄体大小在像面上的变化速度也变高。
这里,说明用于计算从数字照相机100到被摄体的距离(被摄体距离)的方法。预先测量与基准焦距和基准被摄体大小相对应的基准被摄体距离并且存储在存储器118中。可以通过对存储器118中所存储的基准值进行“被摄体距离=(基准被摄体距离×焦距×基准被摄体大小)/(基准焦距×检测大小)”的运算来计算被摄体距离。例如,在基准值表示基准被摄体距离为2m、基准焦距为24mm、并且基准被摄体大小为20pix(像素)的情况下,假定在焦距为120mm处检测到检测大小为40pix的被摄体。可以将此时的被摄体距离估计为“(2m×120mm×20pix)/(24mm×40pix)=5m”。这样,可以将检测大小和被摄体距离反馈至变焦速度,由此可以实现与被摄体的运动相关联的变焦追踪操作。
在步骤S1209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根据大小比率计算出变焦速度之后,处理进入步骤S1210。在步骤S1210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将步骤S1209中所计算出的变焦速度(大小比率速度)设置到CZ控制单元119或电子变焦控制单元120。然后,该处理结束。
接着,参考图13来说明在图11所示的步骤S1105中所进行的用于更新大小保持控制所用的变焦速度的处理。首先,在步骤S1300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判断是否设置了图9所示的步骤S902中要设置的构图设置改变标志。如果构图设置改变标志为真(步骤S1300中为“是”)、即如果由于操作员改变了构图设置因而要进行变焦操作,则处理进入步骤S1301。如果构图设置改变标志为假(步骤S1300中为“否”)、即如果仅由于被摄体移动因而要进行变焦操作,则处理进入步骤S1307。
在步骤S1301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判断存储器118中所存储的构图设置是否为“面部”。如果构图设置为“面部”(步骤S1301中为“是”),则由于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没有更新(加速)图12所示的步骤S1206或S1207中所设置的变焦速度,因此用于更新变焦速度的处理结束。如果构图设置为除“面部”外(步骤S1301中为“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1302。
在步骤S1302中,在构图设置为除“面部”外的情况下的加速控制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判断当前时间是否处于从加速开始起的预定时间T4内。如果当前时间处于从加速开始起的预定时间T4内(步骤S1302中为“是”),则由于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判断为变焦操作处于加速中,因此处理进入步骤S1303。如前面所述,在操作员正进行构图设置的情况下,可能以不期望的构图开始自动变焦操作。因此,根据本典型实施例,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在构图改变之后,在预定时间T4内从低速起使变焦速度逐渐加速,以使得操作员可以在构图发生大幅改变之前容易地重新设置构图设置。在从开始加速起经过了预定时间T4的情况下(步骤S1302中为“否”),由于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判断为加速时间段结束,因此处理进入步骤S1307。
在步骤S1303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通过在加速控制中基于存储器118中所存储的预定加速度和变焦速度的更新周期获得相加速度,来计算加速速度。然后,在步骤S1304中,与图12所示的步骤S1209相同,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计算根据大小比率所设置的变焦速度。由于检测大小或焦距因被摄体的移动或变焦操作而发生改变,因此在每次进行针对变焦速度的更新处理时更新根据大小比率所设置的变焦速度的计算结果。在步骤S1304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计算出根据大小比率所设置的变焦速度之后,处理进入步骤S1305。
在步骤S1305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将步骤S1303中所计算出的加速速度与步骤S1304中所计算出的根据大小比率所设置的变焦速度进行比较。如果加速速度低于根据大小比率所设置的变焦速度(步骤S1305中为“是”),则处理进入步骤S1306。如果加速速度等于或高于根据大小比率所设置的变焦速度(步骤S1305中为“否”)、即如果判断为变焦速度由于加速控制而达到大小比率速度,则处理进入步骤S1308。
在步骤S1306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将步骤S1303中所计算出的加速速度作为更新变焦速度设置到CZ控制单元119或电子变焦控制单元120。然后,用于更新变焦速度的处理结束。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300中构图设置改变标志为假(步骤S1300中为“否”)、或者如果在步骤S1302中判断为加速时间段结束(步骤S1302中为“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1307。在步骤S1307中,与图12所示的步骤S1209或步骤S1304相同,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计算根据大小比率所设置的变焦速度。在步骤S1307中计算出根据大小比率所设置的变焦速度的情况下、或者如果在步骤S1305中判断为变焦速度由于加速控制而达到根据大小比率所设置的变焦速度(步骤S1305中为“否”),则处理进入步骤S1308。
在步骤S1308中,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将步骤S1304或S1307中所计算出的根据大小比率所设置的变焦速度作为更新变焦速度设置到CZ控制单元119或电子变焦控制单元120。在步骤S1308中设置了更新速度之后,用于更新变焦速度的处理结束。
如上所述,根据本典型实施例,在基于根据构图设置所设置的被摄体大小(基准大小)来进行自动变焦操作的情况下,如果操作员经由变焦杆进行用于改变基准大小的操作,则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根据该操作而改变基准大小。然后,在进行了该操作之后的预定时间内,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根据改变后的基准大小来进行变焦操作。换句话说,直到经过了预定时间为止,自动变焦控制单元122对基于原本的构图设置所进行的变焦操作进行限制。因此,由于在基于所选择的构图图案所进行的自动变焦控制中反映了与用户的意图相对应的构图调整并且防止了不必要的自动变焦操作,因此可以在不会损害用户的可操作性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自动变焦控制。
此外,作为与上述典型实施例的结构不同的结构,在进行了用于改变基准大小的操作的情况下,可以将构图设置切换为“手动”。在这种情况下,进行使得用于通过操作员改变基准大小的操作的结果优先的控制操作。
另外,在本典型实施例中,尽管说明了用于改变基准大小的操作构件是变焦杆的示例,但这并非限制性的。例如,可以通过经由触摸面板检测针对显示单元109所进行的捏合操作或分开操作来改变基准大小。此外,在自动变焦操作期间对诸如变焦杆等的操作构件进行操作的情况下,可以在无需改变视角的情况下仅改变基准大小。
尽管以上已经说明了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但本发明不限于诸如照相机等的主要用来进行拍摄的设备,而且还可应用于诸如移动电话、个人计算机(笔记本型、台型、平板型等)和游戏机等的内置有摄像设备或外部连接有摄像设备的任何设备。因此,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摄像设备”意图包含配备有摄像功能的任何电子设备。
其它实施例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通过如下的方法来实现,即,通过网络或者各种存储介质将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程序)提供给系统或装置,该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或是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读出并执行程序的方法。
尽管已经参考典型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典型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符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这类修改以及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18)

1.一种变焦控制设备,包括:
获取部件,用于获取与从图像中所检测到的被摄体有关的信息;
设置部件,用于设置变焦控制所用的被摄体的基准大小;
控制部件,用于基于所获取到的信息所表示的被摄体的大小和所设置的所述基准大小来进行所述变焦控制;以及
第一检测部件,用于检测用于指示改变所述基准大小的第一操作,
其中,在第一模式中在所述变焦控制期间检测到所述第一操作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件在第二模式中进行所述变焦控制,直到在检测到所述第一操作之后经过了第一时间为止,并且在经过了所述第一时间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件将所述第二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一模式,以及
在所述第一模式中,将所述基准大小设置为预定大小,并且在所述第二模式中,根据所述第一操作来改变所述基准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控制设备,其中,在所述第一模式中在所述变焦控制期间检测到所述第一操作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件对从所述第二模式向所述第一模式的切换进行限制,直到在检测到所述第一操作之后经过了所述第一时间为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焦控制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操作是用于通过指示改变图像的变焦倍率来指示改变所述基准大小的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焦控制设备,其中,在所述第二模式中,所述控制部件根据所述第一操作来改变图像的变焦倍率,以及
所述获取部件获取与从具有改变后的变焦倍率的图像中所检测到的被摄体有关的信息,并且所述设置部件基于具有改变后的变焦倍率的图像中的被摄体的大小来改变所述基准大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焦控制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时间在用于拍摄静止图像的模式和用于拍摄运动图像的模式之间发生改变。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焦控制设备,其中,还包括第二检测部件,所述第二检测部件用于检测用于选择图像的构图图案的第二操作,
其中,在所述第一模式中,所述设置部件基于根据通过所述第二操作所选择的构图图案而确定出的所述预定大小来设置所述基准大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焦控制设备,其中,在检测到所述第一操作之后经过了所述第一时间之前检测到所述第二操作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件将所述第二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一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焦控制设备,其中,在检测到所述第二操作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件在检测到所述第二操作之后经过了第二时间时,将所述第二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一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焦控制设备,其中,还包括第三检测部件,所述第三检测部件用于检测预定的第三操作,
其中,在检测到所述第一操作之后经过了所述第一时间之前检测到所述第三操作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件重置所述第一时间的测量,然后重新测量所述第一时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变焦控制设备,其中,所述第三操作是如下操作中的至少一个操作:用于指示准备拍摄静止图像的操作;用于指示拍摄运动图像的操作;以及用于指定要获取信息的被摄体的操作。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焦控制设备,其中,还包括第四检测部件,所述第四检测部件用于检测预定的第四操作,
其中,在检测到所述第一操作之后经过了所述第一时间之前检测到所述第四操作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件结束测量所述第一时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变焦控制设备,其中,所述第四操作是用于指示拍摄静止图像的操作。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焦控制设备,其中,在所述变焦控制中,所述控制部件以所获取到的信息所表示的被摄体的大小相对于所述基准大小落在预定范围内的方式来改变变焦倍率。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变焦控制设备,其中,
所述变焦倍率的改变是根据光学变焦和电子变焦中的至少一个所进行的。
15.一种变焦控制设备,包括:
获取部件,用于获取与从图像中所检测到的被摄体有关的信息;
设置部件,用于设置变焦控制所用的被摄体的基准大小;
控制部件,用于基于所获取到的信息所表示的被摄体的大小和所设置的所述基准大小来进行所述变焦控制;以及
操作构件,其中用户经由所述操作构件来进行用于指示改变所述基准大小的第一操作,
其中,在第一模式中在所述变焦控制期间经由所述操作构件进行了所述第一操作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件在第二模式中进行所述变焦控制,直到在进行了所述第一操作之后经过了第一时间为止,并且在经过了所述第一时间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件将所述第二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一模式,以及
在所述第一模式中,将所述基准大小设置为预定大小,并且在所述第二模式中,根据所述第一操作来改变所述基准大小。
16.一种变焦控制设备,包括:
获取部件,用于获取与从图像中所检测到的被摄体有关的信息;
设置部件,用于设置变焦控制所用的被摄体的基准大小;
控制部件,用于基于所获取到的信息所表示的被摄体的大小和所设置的所述基准大小来进行所述变焦控制;以及
第一检测部件,用于检测用于指示改变图像的变焦倍率的第一操作,
其中,在第一模式中在所述变焦控制期间检测到所述第一操作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件在第二模式中进行所述变焦控制,直到在检测到所述第一操作之后经过了第一时间为止,并且在经过了所述第一时间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件将所述第二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一模式,以及
在所述第一模式中,将所述基准大小设置为预定大小,并且在所述第二模式中,根据所述第一操作来改变所述基准大小。
17.一种变焦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与从图像中所检测到的被摄体有关的信息;
设置变焦控制所用的被摄体的基准大小;
基于所获取到的信息所表示的被摄体的大小和所设置的所述基准大小来进行所述变焦控制;以及
检测用于指示改变所述基准大小的第一操作,
其中,在第一模式中在正进行所述变焦控制时检测到所述第一操作的情况下,在第二模式中进行所述变焦控制,直到在检测到所述第一操作之后经过了第一时间为止,并且在经过了所述第一时间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一模式,以及
在所述第一模式中,将所述基准大小设置为预定大小,并且在所述第二模式中,根据所述第一操作来改变所述基准大小。
18.一种变焦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与从图像中所检测到的被摄体有关的信息;
设置变焦控制所用的被摄体的基准大小;
基于所获取到的信息所表示的被摄体的大小和所设置的所述基准大小来进行所述变焦控制;以及
检测用于指示改变图像的变焦倍率的第一操作,
其中,在第一模式中在正进行所述变焦控制时检测到所述第一操作的情况下,在第二模式中进行所述变焦控制,直到在检测到所述第一操作之后经过了第一时间为止,并且在经过了所述第一时间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一模式,以及
在所述第一模式中,将所述基准大小设置为预定大小,并且在所述第二模式中,根据所述第一操作来改变所述基准大小。
CN201510418986.9A 2014-07-16 2015-07-16 变焦控制设备和变焦控制方法 Active CN1053234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46014A JP6370140B2 (ja) 2014-07-16 2014-07-16 ズーム制御装置、撮像装置、ズーム制御装置の制御方法、ズーム制御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憶媒体
JP2014-146014 2014-07-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23470A true CN105323470A (zh) 2016-02-10
CN105323470B CN105323470B (zh) 2018-09-25

Family

ID=550756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18986.9A Active CN105323470B (zh) 2014-07-16 2015-07-16 变焦控制设备和变焦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628717B2 (zh)
JP (1) JP6370140B2 (zh)
CN (1) CN105323470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72375A (zh) * 2016-04-12 2016-08-17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摇杆式手机相机拍照系统及方法
CN111357271A (zh) * 2018-07-13 2020-06-30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控制装置、移动体、控制方法以及程序
CN112995513A (zh) * 2018-09-11 2021-06-18 佳能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397484B2 (en) * 2015-08-14 2019-08-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Camera zoom based on sensor data
ES2905450T3 (es) * 2016-06-06 2022-04-08 Sz Dji Osmo Technology Co Ltd Seguimiento asistido por transportador
WO2018195979A1 (zh) * 2017-04-28 2018-11-01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跟踪控制方法、装置及飞行器
US10373290B2 (en) * 2017-06-05 2019-08-06 Sap Se Zoomable digital images
KR101983725B1 (ko) * 2017-08-03 2019-09-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전자 기기 및 전자 기기의 제어 방법
CN113875225A (zh) * 2019-06-04 2021-12-31 索尼集团公司 成像设备和成像控制方法
JP2022131497A (ja) * 2021-02-26 2022-09-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撮像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WO2024085487A1 (ko) * 2022-10-21 2024-04-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카메라의 설정을 변경하기 위한 전자 장치, 방법, 및 비일시적 컴퓨터 판독가능 저장 매체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75439A1 (en) * 2006-06-14 2008-07-24 Sony Corporatio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image pickup device, and image pickup method
US20090135291A1 (en) * 2007-11-28 2009-05-28 Fujifilm Corporatio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and image pickup method used for the same
CN102457664A (zh) * 2010-10-26 2012-05-16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设备
CN102984454A (zh) * 2012-11-15 2013-03-2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调节相机焦距的系统、方法和手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49311A (ja) * 1995-11-21 1997-06-06 Hitachi Ltd 撮像装置
KR20050033949A (ko) * 2003-10-07 2005-04-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용 단말기의 오토줌임 제어방법
JP2006129287A (ja) * 2004-10-29 2006-05-18 Canon Inc 電子撮像装置、電子撮像方法及び電子撮像用プログラム
KR20110004083A (ko) * 2009-07-07 2011-01-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지털 영상 처리 장치 및 방법
JP5538823B2 (ja) * 2009-11-06 2014-07-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5565041B2 (ja) * 2010-03-30 2014-08-06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5888837B2 (ja) * 2010-06-30 2016-03-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
JP5465224B2 (ja) * 2011-11-02 2014-04-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レンズ装置および撮像システム
US9253410B2 (en) * 2013-04-25 2016-02-0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Object detection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JP6366395B2 (ja) * 2014-07-16 2018-08-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ズーム制御装置、撮像装置、ズーム制御装置の制御方法、被写体検出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憶媒体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75439A1 (en) * 2006-06-14 2008-07-24 Sony Corporatio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image pickup device, and image pickup method
US20090135291A1 (en) * 2007-11-28 2009-05-28 Fujifilm Corporatio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and image pickup method used for the same
CN102457664A (zh) * 2010-10-26 2012-05-16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设备
CN102984454A (zh) * 2012-11-15 2013-03-2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调节相机焦距的系统、方法和手机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72375A (zh) * 2016-04-12 2016-08-17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摇杆式手机相机拍照系统及方法
CN111357271A (zh) * 2018-07-13 2020-06-30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控制装置、移动体、控制方法以及程序
CN111357271B (zh) * 2018-07-13 2022-03-04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控制装置、移动体、控制方法
CN112995513A (zh) * 2018-09-11 2021-06-18 佳能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12995513B (zh) * 2018-09-11 2022-10-28 佳能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US11509829B2 (en) 2018-09-11 2022-11-2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storage mediu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025375A (ja) 2016-02-08
US9628717B2 (en) 2017-04-18
CN105323470B (zh) 2018-09-25
US20160021315A1 (en) 2016-01-21
JP6370140B2 (ja) 2018-08-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82435A (zh) 变焦控制设备和变焦控制方法
CN105323470A (zh) 变焦控制设备和变焦控制方法
JP4884417B2 (ja) 携帯型電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6512810B2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とプログラム
RU2466447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захвата изображения 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им
JP5409189B2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4349051A (zh) 被摄体检测装置以及被摄体检测装置的控制方法
US10187564B2 (en) Focus adjustment apparatus, imaging apparatus, focus adjustment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a focus adjustment program thereon
CN102957862A (zh) 摄像设备和摄像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02761693A (zh)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JP7418104B2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
JP6312460B2 (ja) 撮像装置、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憶媒体
CN102761694A (zh)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JP5409483B2 (ja) 撮像装置
JP6431429B2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ならびに記憶媒体
US10033938B2 (e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7800956B (zh) 摄像设备、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JP2023004678A (ja) 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13286074A (zh) 电子装置、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JP6889625B2 (ja) 表示装置を備える電子機器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ならびに記憶媒体
JP5414412B2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6218911B2 (ja) 撮影制御装置および撮像制御装置の制御方法
JP6851738B2 (ja) 表示制御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憶媒体
JP2014090322A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WO2023058328A1 (ja) 撮像装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