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14059A - 自行车变速器 - Google Patents
自行车变速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314059A CN105314059A CN201510429976.5A CN201510429976A CN105314059A CN 105314059 A CN105314059 A CN 105314059A CN 201510429976 A CN201510429976 A CN 201510429976A CN 105314059 A CN105314059 A CN 10531405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ing rod
- pivot axis
- rod component
- component
- movable lin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9/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0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 B62M9/06—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2—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being laterally shiftable, e.g. using a rear derailleur
- B62M9/131—Front derailleurs
- B62M9/134—Mechanisms for shifting laterally
- B62M9/1342—Mechanisms for shifting laterally characterised by the linkage mechanism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9/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0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 B62M9/06—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2—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being laterally shiftable, e.g. using a rear derailleur
- B62M9/131—Front derailleurs
- B62M9/135—Mounting the derailleur on the fram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9/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0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 B62M9/06—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2—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being laterally shiftable, e.g. using a rear derailleur
- B62M9/131—Front derailleurs
- B62M9/136—Chain guides; Mounting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xle Suspensions And Sidecars For Cycles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行车变速器,该自行车变速器基本设置有:基部构件、可动构件、第一连杆构件和第二连杆构件。基部构件构造成附接到自行车。可动构件构造成能够相对于基部构件在收回位置和延伸位置之间运动,可动构件在延伸位置处与在收回位置处相比更远离基部构件。第一连杆构件包括围绕第一枢转轴线枢转联接到可动构件的第一连接部分。第一连杆构件围绕第二枢转轴线枢转联接到基部构件。第二连杆构件围绕第三枢转轴线枢转联接到可动构件。第二连杆构件围绕第四枢转轴线枢转联接到基部构件。当在可动构件布置在收回位置和延伸位置中的一个处的状态中沿着平行于第一枢转轴线的方向观察时,第一连接部分与第二连杆构件至少部分地重叠。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整体涉及一种自行车变速器。更加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可动构件的自行车变速器,所述可动构件能够相对于基部构件在收回位置和延伸位置之间运动。
背景技术
许多自行车设置有传动系统,所述传动系统允许骑车者改变用于将动力从踏板传递到后轮的传动比。经常,传动系统使用一个或多个变速器来改变传动比。前变速器安装到自行车框架、邻近前齿盘,以使得链在前齿盘之间横向切换,而后变速器安装成邻近后轮的轮毂,以使得链在后链轮之间横向切换。在任一情况中,变速器典型地包括:固定构件或基部构件,所述固定构件或基部构件不可动地固定到自行车框架;和可动构件。可动构件典型地包括链引导件,所述链引导件相对于基部构件可动地被支撑,以便在至少两个横向切换位置之间运动。典型地,联动组件联接在固定构件和可动构件之间,以可动地支撑具有链引导件的可动构件。变速器典型地由操作缆线操作,所述操作缆线联接在切换器和变速器之间。
发明内容
整体上,本公开针对一种自行车变速器的多种特征。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更为紧凑的自行车变速器。
鉴于已知技术的状态并且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自行车变速器,其基本包括基部构件、可动构件、第一连杆构件和第二连杆构件。基部构件构造成附接到自行车。可动构件构造成能够相对于基部构件在收回位置和延伸位置之间运动,可动构件在所述延伸位置处与在收回位置处相比更远离基部构件。第一连杆构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分,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围绕第一枢转轴线枢转联接到可动构件。第一连杆构件围绕第二枢转轴线枢转联接到基部构件。第二连杆构件围绕第三枢转轴线枢转联接到可动构件。第二连杆构件围绕第四枢转轴线枢转联接到基部构件。当可动构件布置在收回位置和延伸位置中的一个中的状态中沿着平行于第一枢转轴线的方向观察时,第一连接部分与第二连杆构件至少部分地重叠。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根据第一方面的自行车变速器构造成,使得第一枢转轴线、第二枢转轴线、第三枢转轴线和第四枢转轴线构造成相对于基部构件布置,以使得处于收回位置中的第一枢转轴线和第三枢转轴线相对于处于延伸位置中的第一枢转轴线和第三枢转轴线沿着相对于自行车的向前向后方向偏移。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根据第一方面的自行车变速器构造成,使得第一连杆构件是外连杆而第二连杆构件是内连杆。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根据第三方面的自行车变速器构造成,使得第二连杆构件包括:向外延伸的支撑伸出部;和缆线附接结构,所述缆线附接结构布置在支撑伸出部上、邻近第一连杆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根据第一方面的自行车变速器构造成,使得第二连杆构件包括第二连接部分,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围绕第四枢转轴线枢转联接到基部构件;当可动构件布置在收回位置和延伸位置中的一个状态中沿着平行于第一枢转轴线的方向观察时,第一连接部分与第二连接部分至少部分地重叠。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根据第一方面的自行车变速器构造成,使得第二连杆构件包括接收第一连杆构件的第一连接部分的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根据第五方面的自行车变速器构造成,使得第二连杆构件包括接收第一连杆构件的第一连接部分的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根据第七方面的自行车变速器构造成,使得第二连接部分包括附接到基部构件的第一连接零件和附接到基部构件的第二连接零件,所述空间位于第一连接零件和第二连接零件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根据第八方面的自行车变速器构造成,使得第一连接零件通过第一枢轴附接到基部构件,而第二连接零件通过第二枢轴附接到基部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根据第五方面的自行车变速器构造成,使得第二连接部分包括附接到基部构件的第一连接零件和附接到基部构件的第二连接零件,当沿着垂直于第一枢转轴线的方向观察时,第一连接部分布置在第一连接零件和第二连接零件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根据第一方面的自行车变速器构造成,使得第一连接部分朝向第二连杆构件突出。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根据第一方面的自行车变速器还包括第三连杆构件,所述第三连杆构件围绕第五枢转轴线枢转联接到可动构件并且围绕第六枢转轴线枢转联接到基部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方面,根据第十二方面的自行车变速器构造成,使得第三连杆构件布置成与第一连杆构件相比更远离第二连杆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四方面,根据第十三方面的自行车变速器构造成,使得第三连杆构件的有效长度等于第二连杆构件的有效长度。第三连杆构件的有效长度在第五枢转轴线和第六枢转轴线之间测量,而第二连杆构件的有效长度在第三枢转轴线和第四枢转轴线之间测量。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五实施例,根据第十三方面的自行车变速器构造成,使得第二连杆构件包括:向外延伸的支撑突出件;和缆线附接结构,所述缆线附接结构布置在支撑突出件上、邻近第三连杆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六实施例,自行车变速器设置成主要包括基部构件、可动构件、第一连杆构件和第二连杆构件。基部构件构造成附接到自行车。可动构件包括内板和外板,所述内板和所述外板构造成在它们之间形成链引导槽。可动构件构造成能够相对于基部构件在收回位置和延伸位置之间运动,所述可动构件在所述延伸位置处与在收回位置处相比更远离基部构件。第一连杆构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分,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围绕第一枢转轴线枢转联接到可动构件。第一连杆构件围绕第二枢转轴线枢转联接到基部构件。第二连杆构件包括第三连接部分,所述第三连接部分围绕第三枢转轴线枢转联接到可动构件。第二连杆构件围绕第四枢转轴线枢转联接到基部构件。第一连接部分和第三连接部分布置在基部构件与内板的外表面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七方面,根据第十六方面的自行车变速器构造成,使得第一枢转轴线、第二枢转轴线、第三枢转轴线和第四枢转轴线构造成相对于基部构件布置成使得处于收回位置中的第一枢转轴线和第三枢转轴线相对于处于延伸位置中的第一枢转轴线和第三枢转轴线沿着相对于自行车的向前向后方向偏移。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八方面,自行车变速器设置成基本包括基部构件、可动构件、第一连杆构件、第二连杆构件和第三连杆构件。基部构件构造成附接到自行车。可动构件构造成能够相对于基部构件在收回位置和延伸位置之间运动,可动构件在所述延伸位置处与在所述收回位置相比更远离基部构件。第一连杆构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分,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围绕第一枢转轴线枢转联接到可动构件。第一连杆构件围绕第二枢转轴线枢转联接到基部构件。第二连杆构件围绕第三枢转轴线枢转联接到可动构件。第二连杆构件围绕第四枢转轴线枢转联接到基部构件。第三连杆构件围绕第五枢转轴线枢转联接到可动构件并且围绕第六枢转轴线枢转联接到基部构件。
根据结合附图公开了自行车变速器的一个实施例的以下详细描述,所公开的自行车变速器的其它目的、特征、方面和优势对于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而言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现在参照形成本原始公开的一部分的附图:
图1是根据第一图解实施例的具有安装有前自行车变速器的自行车框架的局部侧立面图;
图2是自行车的位于前变速器的区域中的一部分的放大外侧立面图;
图3是具有操作缆线的根据图解实施例的前变速器的侧立面图;
图4是具有操作缆线的根据图解实施例的前变速器的后透视图;
图5是根据图解实施例的前变速器的内侧立面图;
图6是根据图解实施例的前变速器的与图5类似的内侧立面图,其中,移除了第二连杆构件;
图7是根据图解实施例的前变速器的俯视图;
图8是根据图解实施例的前变速器的俯视图;
图9是根据图解实施例的前变速器的俯视图;
图10是根据图解实施例的前变速器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解释所选择的实施例。根据本公开,对于自行车领域中的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仅仅为了进行阐释,而不是为了限制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物限定的发明。
首先参照图1,图解了自行车10,所述自行车装配有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前自行车变速器12(在下文称作前变速器12)。如下文解释的那样,前变速器12以可拆卸和可再安装的方式附接到自行车10。基本上,自行车10包括自行车框架14、前叉16、后轮18、前轮20和手把22。手把22附接到前叉16的转向管或转向柱。在图解的实施例中,切换器24附接到手把22,用于操作前变速器12以使得链26在三个前链轮或齿盘28之间横向切换。切换器24通过操作缆线30操作地连接到前变速器12。根据本公开,对于自行车领域中的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可使用任一切换器,所述切换器使用操作缆线(诸如操作缆线30)来操作前变速器12。在此,切换器24图解为位于手把22的右侧。然而,切换器24可设置在手把22的左侧或右侧上,用于根据需要和/或需求操作前变速器12。
参照图2和图3,优选地,操作缆线30包括外壳30a和穿过外壳30a的内缆线30b。因此,在图解的实施例中,操作缆线30为传统的鲍登缆线。内缆线30b可滑动地布置在外壳30a内。特别地,切换器24的操作使得内缆线30b在外壳30a内运动(例如,牵拉或释放)以操作前变速器12。外壳30a可形成为单个连续管状构件,其中,一个端部接触切换器24的一部分,而另一个端部连接前变速器12,如图所示。可替代地,如通常在多种自行车上实施的那样,外壳30a可由两个或更多个零件形成。如在图1中看到的,操作缆线30以传统方式附接到自行车框架14的下部管32。
自行车10可以是任何类型的自行车并且可具有多种构造。因为自行车和它们的各种构件在自行车领域中是众所周知的,所以以下说明将不包括关于除了本发明的前变速器12和与前变速器12相关的部件或零件之外的自行车10及其各种部件的详细描述。换言之,本说明书仅仅描述和/或图解了前变速器12和自行车10的与前变速器12相关的部件和零件。
在图解实施例中,如在图1和图2中看到的,前变速器12安装在自行车框架14的座管34上。然而,根据本公开,对于自行车领域中的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前变速器12可根据需要和/或要求通过底部支架或其它安装结构附接到自行车框架14的悬吊管36。
现在参照图3至图10,现在将更加详细地描述前变速器12。前变速器12包括基部构件38、移动构件40、第一连杆构件41和第二连杆构件42。优选地,前变速器12还包括第三连杆构件43。然而,如从前变速器12的以下描述中显而易见的那样,在不包括第三连杆构件43的情况下,可以获得前变速器12的某些方面。第三连杆构件43向第一连杆构件41和第二连杆构件42提供了额外的稳定性(即,刚性)以及在定位可动构件40时提供更高准确性。
在图解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杆构件41、第二连杆构件42和第三连杆构件43限定了联动组件,用于相对于基部构件38在收回位置(见图8)、中间或中部位置(见图9)和延伸位置(见图10)之间可动地支撑可动构件40。第一连杆构件41围绕第一枢转轴线P1枢转联接到可动构件40。第一连杆构件41围绕第二枢转轴线P2枢转联接到基部构件38。第二连杆构件42围绕第三枢转轴线P3枢转联接到可动构件40。第二连杆构件42围绕第四枢转轴线P4枢转联接到基部构件38。第三连杆构件43围绕第五枢转轴线P5枢转联接到可动构件40。第三连杆构件43围绕第六枢转轴线P6枢转联接到基部构件38。
利用这种布置,如在图8至图10中看到的,由枢转轴线P1、P2、P3和P4限定了第一四连杆机构44,而由枢转轴线P3、P4、P5和P6限定了第二四连杆机构46。第一枢转轴线P1、第二枢转轴线P2、第三枢转轴线P3和第四枢转轴线P4构造成相对于基部构件38布置成,使得处于收回位置(见图8)的第一枢转轴线P1和第三枢转轴线和P3相对于处于延伸位置(见图10)的第一枢转轴线P1和第三枢转轴线P3相对于自行车10沿着向前向后方向偏移。换言之,在可动构件40从收回位置(见图8)朝向延伸位置(见图10)运动时,第一枢转轴线P1和第三枢转轴线P3相对于自行车10沿着向前方向运动。而且,在可动构件40从延伸位置(见图10)朝向收回位置(见图8)运动时,第一枢转轴线P1和第三枢转轴线P3相对于自行车10沿着向后方向运动。
基部构件38构造成附接到自行车10。特别地,在图解的实施例中,基部构件38是夹持至自行车10的座管34的刚性构件。在图解的实施例中,基部构件38布置在可动构件40上方,而前变速器12位于座管34上的安装位置中。当然,根据本公开,对于自行车领域中的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基部构件38可根据需要和/或需求具有其它构造。例如,基部构件38可根据需要和/或需求通过底部支架或后下叉附接到悬吊管36。典型地,基部构件38由金属材料或纤维增强材料制成。
如在图4和5中看到的,在图解的实施例中,基部构件38是铰链式箍夹,其包括第一箍夹部分50和第二箍夹部分52。铰链销54将第一箍夹部分50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箍夹部分52的第一端部铰接连接在一起,而通过紧固件56将第一箍夹部分50的第二端部和第二箍夹部分52的第二端部紧固在一起。在此,紧固件56包括螺栓和螺母,所述螺栓和螺母用于将第一箍夹部分50的第二端部和第二箍夹部分52的第二端部牵引在一起,以用于以可拆卸和可再安装的方式夹持到自行车框架14的座管34上(图2)。典型地,基部构件38的第一箍夹部分50和第二箍夹部分52由金属材料或纤维增强的材料制成。
如图3至7所示,可动构件40包括内板60和外板62。内板60和外板62构造成在它们之间形成链引导槽64。在图解的实施例中,可动构件40还包括上游连接零件66和下游连接零件68。上游连接零件66连接内板60的上游端部和外板62的上游端部。下游连接零件68连接内板60的下游端部和外板62的下游端部。如在此使用的术语“上游”和“下游”表示在蹬车期间相对于链26在链引导槽64内的运动。换言之,内板60的内表面和外板62的内表面彼此面对,以在它们之间形成链引导槽64,以用于接收链26。如在图5和图6中最好看到的那样,内板60具有一对用于枢转地安装第一连杆构件41的安装凸缘70。内板60还具有一对用于枢转地安装第二连杆构件42的安装凸缘72。安装凸缘70和72形成在内板60的面向自行车10且与链引导槽64相对的外表面60a(即,在图解的实施例中面向侧部的框架)上。因此,第一连杆构件41和第二连杆构件42在内板60的外表面60a上可枢转安装到可动构件40。第三连杆构件43枢转地附接到下游连接零件68。
参照图8和图10,可动构件40构造成能够相对于基部构件38在收回位置(见图8)和延伸位置(见图10)之间运动,可动构件40在所述延伸位置处与在收回位置处相比更远离基部构件38。特别地,通过第一连杆构件41和第二连杆构件42的布置,可动构件40在大体水平平面中运动,使得当可动构件40相对于自行车10在收回位置(见图8)和延伸位置(见图10)之间摆动时可动构件40相对于自行车10沿着向前和向后方向摆动。在图解的实施例中,前变速器12的可动构件40包括中部或中间位置(见图9)。
更加具体地,可动构件40通过响应于切换器24的致动而牵拉操作缆线30的内缆线30b(即,牵拉操作)而沿着远离自行车框架14的向外方向相对于基部构件38运动。因此,响应于操作缆线30的牵拉操作,内板60接触自行车链26并且使得自行车链26横向切换,使得自行车链26相对于自行车框架14沿着向外方向在齿盘28之间运动。同样,可动构件40通过响应于切换器24的致动释放操作缆线30的内缆线30b(即,释放操作)而相对于基部构件38沿着朝向自行车框架14的向内方向运动。因此,响应于操作缆线30的释放操作,外板62接触自行车链26并且使得自行车链26横向切换,使得自行车链26相对于自行车框架14沿着向内方向在齿盘28之间运动。以这种方式,可动构件40响应于切换器24的致动选择性地将自行车链26定位在齿盘28之一上。
现在,将更加详细描述第一连杆构件41。第一连杆构件41是由适当材料(诸如金属材料或纤维增强材料)制成的刚性构件。在此,在图解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杆构件41是外连杆,所述外连杆布置成在前变速器12处于安装位置中时与第二连杆构件42相比更远离自行车框架12。第一连杆构件41具有有效长度L1。在第一枢转轴线P1和第二枢转轴线P1和P2之间测量第一连杆构件41的有效长度L1。第一连杆构件41包括第一连接部分74,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围绕第一枢转轴线P1枢转联接到可动构件40。具体地,第一连接部分74通过枢转销76附接到可动构件40。第一连杆构件41还包括围绕第二枢转轴线P2枢转联接到基部构件38的连接部分78。具体地,连接部分78通过枢转销80附接到基部构件38。
现在,将更加详细地描述第二连杆构件42。第二连杆构件42由适当材料(诸如金属材料或纤维增强材料)制成的刚性构件,所述刚性构件。在此,在图解的实施例中,第二连杆构件42是内连杆。第二连杆构件42具有有效长度L2。在第三枢转轴线P3和第四枢转轴线P4之间测量第二连杆构件42的有效长度L2。第二连杆构件42的有效长度L2等于第一连杆构件41的有效长度L1。
第二连杆构件42的一个端部围绕第三枢转轴线P3枢转联接到可动构件40,而第二连杆构件42的另一个端部围绕第四枢转轴线P4枢转联接到基部构件38。第二连杆构件42还包括第二连接部分82,所述第二连接部分82围绕第四枢转轴线P4枢转联接到基部构件38。具体地,第二连接部分82包括:附接到基部构件38的第一连接零件82a;和附接到基部构件38的第二连接零件82b。具体地,第一连接零件82a通过第一枢轴84a附接到基部构件38。类似地,第二连接构件82b通过第二枢轴84b附接到基部构件38。第一连接零件82a和第二连接零件82b沿着第四枢转轴线P4的轴向方向对准。第二连杆构件42包括第三连接部分86,所述第三连接部分86围绕第三枢转轴线P3枢转联接到可动构件40。
具体地,第三连接部分86通过枢转销88附接到可动构件40。具体地,第三连接部分86包括:第一连接零件86a,所述第一连接部分86a通过枢转销88附接到可动构件40;和第二连接零件86b,所述第二连接零件86b通过枢转销88附接到可动构件40。第一连接零件86a和第二连接零件86b沿着第三枢转轴线P3的轴向方向对准。第一连杆构件41的第一连接部分74和第二连杆构件42的第三连接部分86布置在基部构件38与内板60的外表面60a之间。通过第一连接部分74和第三连接部分86位于基部构件38与外表面60a之间的布置,与传统变速器相比,可制成更为紧凑的变速器。而且,与在传统前变速器中相比,第一连杆构件41和第二连杆构件42可以更短,而与此同时仍然提供可动构件40在收回位置和延伸位置之间的足够运动行程。
通过第一连杆构件41和第二连杆构件42的布置,如在图5中看到的,第二连杆构件42包括接收第一连杆构件41的第一连接部分74的空间90。具体地,空间90位于第一连接零件82a和第二连接零件82b之间。当沿着垂直于第一枢转轴线P1的方向观察时,第一连杆构件41的第一连接部分74布置在第一连接零件82a和第二连接零件82b之间。
优选地,通过第一连杆构件41和第二连杆构件42的布置,当在可动构件40布置在收回位置和延伸位置中的一个中的状态中沿着平行于第一枢转轴线P1的方向观察时,第一连杆构件41的第一连接部分74与第二连杆构件42的第二连接部分82至少部分地重叠。通过第一连杆构件41和第二连杆构件42重叠布置,与传统变速器相比,可制成更为紧凑的前变速器。而且,与在传统前变速器中相比,第一连杆构件41和第二连杆构件42可更短,而与此同时仍然提供可动构件40在收回位置和延伸位置之间的足够运动行程。
第三连杆构件43不需要获得通过使用第一连杆构件41和第二连杆构件42的重叠布置提供的紧凑结构。然而,如之前所提到的,第三连杆构件43向第一连杆构件41和第二连杆构件42提供了额外的稳定性(即,刚性)以及在定位可动构件40时的更高准确性。类似地,第一连杆构件41和第二连杆构件42的重叠布置不需要获得由第三连杆构件43提供的额外稳定性。
在此,在图解的实施例中,如在图8中看到的,在可动构件40位于收回位置中时,第一连杆构件41的第一连接部分74位于第一连接零件82a和第二连接零件82b之间的空间90中。因此,在图解的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在可动构件40布置在收回位置中时,第一连杆构件41的第一连接部分74与第二连杆构件42至少部分地重合。当然,根据本公开,显而易见的是,第一连杆构件41和第二连杆构件42可再构造并且再布置成,使得在可动构件40位于延伸位置中时第一连杆构件41的第一连接部分74位于第一连接零件82a和第二连接零件82b之间的空间90中。在图解的实施例中,如在图8中看到的,第一连杆构件41的第一连接部分74朝向第二连杆构件42突出。
在图解的实施例中,如在图8至图10中看到的,第二连杆构件42包括支撑伸出部92和缆线附接结构94。支撑伸出部92从第二连杆构件42的中间部分向外延伸。缆线附接结构94布置在支撑伸出部92上、在邻近第三连杆构件43的位置处。内缆线30b通过缆线附接结构94附接到第二连杆构件42。具体地,缆线附接结构94本质上是螺栓,所述螺栓旋拧到第二连杆构件42的支撑伸出部92的螺纹孔中。当通过操作缆线30的内缆线30b的运动牵拉或释放第二连杆构件42时,可动构件40在收回位置和延伸位置之间运动,用于使得自行车链26在齿盘28之间运动。
在图解的实施例中,如在图5中看到的,偏压构件96设置在可动构件40和第二连杆构件42之间。在图解的实施例中,偏压构件96操作地布置在可动构件40和第二连杆构件42之间,以将可动构件40朝向收回位置偏压。可替代地,偏压构件96可布置成根据需要和/或要求将可动构件40朝向延伸位置偏压。在图解的实施例中,偏压构件96是扭力弹簧。偏压构件96具有安装在枢转销88上的盘绕部分。偏压构件96的第一端部与内板60接合。例如,在图解的实施例中,偏压构件96的第一端部钩挂在内板60上。偏压构件96的第二端部固定到调节轴环98,所述调节轴环98经由枢转销88固定到第二连杆构件42。枢转销88以不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到第二连杆构件42。调节轴环98具有定位螺钉101,所述定位螺钉101接合枢转销88,用于将调节轴环98固定到枢转销88。通过利用定位螺钉101将调节轴环98固定在不同的角位置处,可改变由偏压构件96施加在可动构件40上的偏压力。
现在,将更加详细地论述第三连杆构件43。第三连杆构件43是由适当材料(诸如金属材料或纤维增强材料)制成的刚性构件。第三连杆构件43布置成与第一连杆构件41能够更远离第二连杆构件42。第三连杆构件43的有效长度L3等于第二连杆构件42的有效长度L2。在第五枢转轴线P5和第六枢转轴线P6之间测量第三连杆构件43的有效长度L3。第三连杆构件43向第一连杆构件41和第二连杆构件42提供了额外的稳定性(即,刚性)以及在定位可动构件40时的更高准确性。第三连杆构件43包括连接部分43a,所述连接部分43a围绕第五枢转轴线P5枢转联接到可动构件40。具体地,连接部分43a通过位于下游连接零件68位置处的枢转销102附接到可动构件40。第三连杆构件43还包括连接部分43b,所述连接部分43b围绕第六枢转轴线P6枢转联接到基部构件38。具体地,连接部分43b通过枢转销104附接到基部构件38。
在理解本发明的范围的过程中,如在此使用的术语“包括”以及其派生词旨在表示开放式术语,所述开放式术语列举所陈述的特征、元件、部件、组、整数和/或步骤,但是并不排除其它未陈述的特征、元件、部件、组、整数和/或步骤。前述内容还应用于具有类似含义的词语,诸如,“包含”,“具有”以及它们的派生词。同样,当以单数形式使用术语“零件”、“部件”、“部分”、“构件”或“元件”时,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具有单个零件或多个零件的含义。
如在此使用的,以下方向术语“面向框架侧”、“非面向框架侧”、“向前”、“向后”、“前”、“后”、“上”、“下”、“上方”、“下方”、“向上”、“向下”、“顶部”、“底部”、“侧”、“竖直”、“水平”、“垂直”和“横向”以及任何其它类似的方向术语都指代处于直立、骑行位置和装配有自行车变速器的自行车的那些方向。因此,当用于描述自行车变速器时,应当参照在水平表面上处于直立骑行位置中且装配有自行车变速器的自行车来解释这些方向术语。术语“左”和“右”用于当从自行车的后方观察时参照右侧时的“右”和当从自行车后方观察时参照左侧时的“左”。
同样,应当理解的是,尽管术语“第一”和“第二”可以在此用于描述多种部件,但是这些部件不应当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仅用于将部件相互区别开来。因此,例如,在不背离本发明的教导的前提下,上述讨论的第一部件可被称作第二部件,反之亦然。如在此使用的,术语“附接的”或“附接”涵盖下述构造:,元件通过将元件直接附连到另一个元件而固定到另一个元件的构造;通过将元件附连到一个或多个中间构件继而将所述中间构件附连到另一个元件而将所述元件间接固定到所述另一个元件的构造;以及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成一体的构造,即,一个元件是另一个元件的组成部分。这种限制还应用于具有类似含义的词语,例如,“联结”“连接”、“联接”、“安装”、“结合”、“固定”和它们的派生词。最后,如在此使用的诸如“基本”、“大约”和“近似”的表示程度的术语表示修正术语的使得最终结果不会显著变化的偏差量。
尽管已经选择了仅仅选定的实施例来图解本发明,但是根据本公开对于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的前提下,在此可以作出多种变型和修改。例如,尽管图解的实施例为前变速器,但是根据本公开对于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上述解释的构造可应用于后变速器。而且,尽管图解的实施例是沿着向前向后方向摆动的前变速器,但是上述本发明的多种特征可应用于上下摆动的前变速器。相对于现有技术独特的特征单独地与其它特征相组合均应当看作本申请人对进一步发明的单独描述,包括由一个或多个特征体现的结构和/或功能概念。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前述描述仅仅为了进行阐释,而非旨在限制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物限定的发明。
Claims (18)
1.一种自行车变速器,包括:
基部构件,所述基部构件构造成附接到自行车;
可动构件,所述可动构件构造成能够相对于所述基部构件在收回位置和延伸位置之间运动,所述可动构件在所述延伸位置处与在所述收回位置处相比更远离所述基部构件;
第一连杆构件,所述第一连杆构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分,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围绕第一枢转轴线枢转联接到所述可动构件,所述第一连杆构件围绕第二枢转轴线枢转联接到所述基部构件;和
第二连杆构件,所述第二连杆构件围绕第三枢转轴线枢转联接到所述可动构件,所述第二连杆构件围绕第四枢转轴线枢转联接到所述基部构件。
当在所述可动构件布置在所述收回位置和所述延伸位置中的一个处的状态中沿着平行于所述第一枢转轴线的方向观察时,所述第一连接部分与所述第二连杆构件至少部分地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其中
所述第一枢转轴线、第二枢转轴线、第三枢转轴线和第四枢转轴线构造成相对于所述基部构件布置,使得处于所述收回位置中的所述第一枢转轴线和所述第三枢转轴线相对于处于所述延伸位置中的所述第一枢转轴线和所述第三枢转轴线沿着相对于自行车的向前向后方向偏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变速器,其中
所述第一连杆构件是外连杆而所述第二连杆构件是内连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变速器,其中
所述第二连杆构件包括:向外延伸的支撑伸出部;和缆线附接结构,所述缆线附接结构布置在所述支撑伸出部上、邻近所述第一连杆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变速器,其中
所述第二连杆构件包括第二连接部分,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围绕所述第四枢转轴线枢转联接到所述基部构件,当所述可动构件布置在所述收回位置和所述延伸位置中的一个处的状态中沿着平行于所述第一枢转轴线的方向观察时,所述第一连接部分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分至少部分地重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变速器,其中
所述第二连杆构件包括接收所述第一连杆构件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分的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行车变速器,其中
所述第二连杆构件包括接收所述第一连杆构件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分的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行车变速器,其中
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包括附接到所述基部构件的第一连接零件和附接到所述基部构件的第二连接零件,所述空间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零件和所述第二连接零件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行车变速器,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零件通过第一枢转轴附接到所述基部构件,而所述第二连接零件通过第二枢转轴附接到所述基部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行车变速器,其中
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包括附接到所述基部构件的第一连接零件和附接到所述基部构件的第二连接零件,并且当沿着垂直于所述第一枢转轴线的方向观察时,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布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零件和所述第二连接零件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变速器,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部分朝向所述第二连杆构件突出。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变速器,还包括
第三连杆构件,所述第三连杆构件围绕第五枢转轴线枢转联接到所述可动构件并且围绕第六枢转轴线枢转联接到所述基部构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自行车变速器,其中
所述第三连杆构件布置成与所述第一连杆构件相比更远离所述第二连杆构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自行车变速器,其中
所述第三连杆构件的有效长度等于所述第二连杆构件的有效长度,所述第三连杆构件的有效长度在所述第五枢转轴线和所述第六枢转轴线之间测量,而所述第二连杆构件的所述有效长度在所述第三枢转轴线和所述第四枢转轴线之间测量。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自行车变速器,其中
所述第二构件包括:向外延伸的支撑伸出部;和缆线附接结构,所述缆线附接结构布置在所述支撑伸出部上、邻近所述第三连杆构件。
16.一种自行车变速器,其包括:
基部构件,所述基部构件构造成附接到自行车;
可动构件,所述可动构件包括内板和外板,所述内板和所述外板构造成在它们之间形成链引导槽,所述可动构件构造成能够相对于所述基部构件在收回位置和延伸位置之间运动,所述可动构件在所述延伸位置处与在所述收回位置处相比更远离所述基部构件;
第一连杆构件,所述第一连杆构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分,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围绕第一枢转轴线枢转联接到所述可动构件,所述第一连杆构件围绕第二枢转轴线枢转联接到所述基部构件;和
第二连杆构件,所述第二连杆构件包括第三连接部分,所述第三连接部分围绕第三枢转轴线枢转联接到所述可动构件,所述第二连杆构件围绕第四枢转轴线枢转联接到所述基部构件;
第一连接部分和所述第三连接部分布置在所述基部构件与所述内板的外表面之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自行车变速器,其中
所述第一枢转轴线、第二枢转轴线、第三枢转轴线和第四枢转轴线构造成相对于所述基部构件布置,使得处于所述收回位置中的所述第一枢转轴线和所述第三枢转轴线相对于处于所述延伸位置中的所述第一枢转轴线和所述第三枢转轴线沿着相对于自行车的向前向后方向偏移。
18.一种自行车变速器,包括:
基部构件,所述基部构件构造成附接到自行车;
可动构件,所述可动构件构造成能够相对于所述基部构件在收回位置和延伸位置之间运动,所述可动构件在所述延伸位置处与在所述收回位置处相比更远离所述基部构件;
第一连杆构件,所述第一连杆构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分,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围绕第一枢转轴线枢转联接到所述可动构件,所述第一连杆构件围绕第二枢转轴线枢转联接到所述基部构件;和
第二连杆构件,所述第二连杆构件围绕第三枢转轴线枢转联接到所述可动构件,所述第二连杆构件围绕第四枢转轴线枢转联接到所述基部构件。
第三连杆构件,所述第三连杆构件围绕第五枢转轴线枢转联接到所述可动构件并且围绕第六枢转轴线枢转联接到所述基部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4/444,159 US9334018B2 (en) | 2014-07-28 | 2014-07-28 | Bicycle derailleur |
US14/444,159 | 2014-07-28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314059A true CN105314059A (zh) | 2016-02-10 |
CN105314059B CN105314059B (zh) | 2018-05-29 |
Family
ID=550656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429976.5A Active CN105314059B (zh) | 2014-07-28 | 2015-07-21 | 自行车变速器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334018B2 (zh) |
CN (1) | CN105314059B (zh) |
DE (1) | DE102015009813A1 (zh) |
TW (1) | TWI628110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725281B (zh) * | 2017-02-09 | 2021-04-21 |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 自行車前撥鏈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5010311A1 (de) * | 2015-08-06 | 2017-02-09 | Sram Deutschland Gmbh | Vordere Umwerfereinrichtung für eine Fahrradkettenschaltung |
US10407128B2 (en) * | 2016-09-30 | 2019-09-10 | Shimano Inc. | Bicycle derailleur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424048A (en) * | 1980-06-17 | 1984-01-03 | Shimano Industrial Company Limited | Front derailleur for a bicycle having horizontally positioned linkage members |
FR2532608A1 (fr) * | 1982-09-02 | 1984-03-09 | Bleuse Patrick | Derailleur avant de bicyclette a largeur de fourchette variable |
US5624336A (en) * | 1994-12-20 | 1997-04-29 | Shimano, Inc. | Front derailleur with independently movable chain guide plates |
TW201402397A (zh) * | 2012-07-13 | 2014-01-16 | Shimano Kk | 腳踏車後變速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1319997A (fr) * | 1962-04-20 | 1963-03-01 | Changement de vitesse par déraillement de chaîne, en éléments combinés en matière plastique et en métal pour cycles, tandems, vélomoteurs, motocyclettes ou véhicules similaires | |
US3702080A (en) * | 1971-02-19 | 1972-11-07 | Jacques Andre Huret | Cycle gear change and cycles equipped with such gear change |
DE2314554C2 (de) * | 1973-03-23 | 1983-10-06 | Fichtel & Sachs Ag, 8720 Schweinfurt | Kettenschaltung mit Änderung des Anstellwinkels des Leitrades |
US3974707A (en) * | 1974-08-03 | 1976-08-17 | Shimano Industrial Company, Limited | Derailleur for a bicycle |
US4027542A (en) * | 1974-10-04 | 1977-06-07 | Shimano Industrial Company, Limited | Derailleur for bicycle |
JPS51118237A (en) * | 1975-04-09 | 1976-10-18 | Shimano & Co Ltd | Outside speed change mechanism |
JPS5247238A (en) * | 1975-10-13 | 1977-04-14 | Shimano Industrial Co | External transmission |
JPS5286639A (en) * | 1976-01-12 | 1977-07-19 | Shimano Industrial Co | External transmission |
US4198873A (en) * | 1977-07-01 | 1980-04-22 | Shimano Industrial Company Limited | Speed changing device for a bicycle and the like |
US4237743A (en) * | 1977-10-11 | 1980-12-09 | Shimano Industrial Company, Limited | Front derailleur for a bicycle |
JPS54115842A (en) * | 1978-02-28 | 1979-09-08 | Shimano Industrial Co | Derailer for bicycle |
US4259873A (en) * | 1978-06-02 | 1981-04-07 | Shimano Industrial Company Limited | Derailleur |
US4279605A (en) * | 1978-09-13 | 1981-07-21 | Shimano Industrial Company Limited | Front derailleur for a bicycle |
FR2532906B1 (fr) * | 1982-09-15 | 1988-01-15 | Huret & Fils | Derailleur de pedalier perfectionne pour bicyclette |
JPH0535920Y2 (zh) | 1989-09-05 | 1993-09-10 | ||
JPH0352297U (zh) * | 1989-09-28 | 1991-05-21 | ||
US5425678A (en) * | 1993-05-26 | 1995-06-20 | Richardson; Brian E. | Elastic joint derailleur |
DE69423175T2 (de) * | 1993-11-12 | 2000-09-14 | Shimano Inc., Sakai | Vorderer Umwerfer für ein Fahrrad |
US5389043A (en) * | 1994-05-09 | 1995-02-14 | Hsu; Yi-Hsung | Bicycle top-pull front derailleur |
US5533937B1 (en) * | 1995-02-06 | 1998-12-08 | Sram Corp | Bicycle derailleur |
US5860880A (en) * | 1996-11-21 | 1999-01-19 | Shimano, Inc. | Low normal bicycle derailleur which allows lateral movement of the chain guide toward the rear wheel in response to a force directed laterally towards the rear wheel |
US6471610B1 (en) * | 2000-06-07 | 2002-10-29 | Ching-Huan Tseng | Front derailleur for a bicycle |
US6695729B2 (en) | 2001-10-30 | 2004-02-24 | Po-Cheng Chen | Chain shifting assembly for bicycles |
US6868752B2 (en) * | 2002-07-05 | 2005-03-22 | Shimano, Inc. | Assisting apparatus for changing speeds in a bicycle transmission |
US7014584B2 (en) | 2002-12-27 | 2006-03-21 | Shimano Inc. | Top pull type front derailleur |
US7677998B2 (en) * | 2006-01-31 | 2010-03-16 | Shimano Inc. | Bicycle front derailleur |
US7651424B2 (en) * | 2006-07-25 | 2010-01-26 | Shimano Inc. | Bicycle front derailleur |
US20080026889A1 (en) * | 2006-07-31 | 2008-01-31 | Douglas Chiang | Speed change device of a bicycle |
US7914407B2 (en) * | 2007-05-29 | 2011-03-29 | Shimano Inc. | Bicycle front derailleur assembly |
US8678962B2 (en) * | 2010-12-15 | 2014-03-25 | Sram, Llc | Bicycle derailleur and method |
US9156524B2 (en) | 2013-09-30 | 2015-10-13 | Shimano Inc. | Derailleur |
US9216794B2 (en) | 2013-05-23 | 2015-12-22 | Shimano Inc. | Front derailleur |
-
2014
- 2014-07-28 US US14/444,159 patent/US9334018B2/en active Active
-
2015
- 2015-06-04 TW TW104118163A patent/TWI628110B/zh active
- 2015-07-21 CN CN201510429976.5A patent/CN105314059B/zh active Active
- 2015-07-28 DE DE102015009813.6A patent/DE102015009813A1/de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424048A (en) * | 1980-06-17 | 1984-01-03 | Shimano Industrial Company Limited | Front derailleur for a bicycle having horizontally positioned linkage members |
FR2532608A1 (fr) * | 1982-09-02 | 1984-03-09 | Bleuse Patrick | Derailleur avant de bicyclette a largeur de fourchette variable |
US5624336A (en) * | 1994-12-20 | 1997-04-29 | Shimano, Inc. | Front derailleur with independently movable chain guide plates |
TW201402397A (zh) * | 2012-07-13 | 2014-01-16 | Shimano Kk | 腳踏車後變速器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725281B (zh) * | 2017-02-09 | 2021-04-21 |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 自行車前撥鏈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628110B (zh) | 2018-07-01 |
CN105314059B (zh) | 2018-05-29 |
DE102015009813A1 (de) | 2016-01-28 |
US20160023714A1 (en) | 2016-01-28 |
TW201604075A (zh) | 2016-02-01 |
US9334018B2 (en) | 2016-05-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DK2474465T3 (en) | Bicycle frames with passive sadelrørdrejeled | |
US20160083046A1 (en) | Front derailleur | |
CN105836028B (zh) | 自行车操作装置 | |
CN103228528A (zh) | 用于车辆、特别是自行车的后轮悬架 | |
CN106314672B (zh) | 自行车变速器 | |
CN105314059A (zh) | 自行车变速器 | |
WO2002042148B1 (en) | Collapsible bicycle | |
CN105492312A (zh) | 具有弹簧减振的动力装置摇臂的两轮车 | |
US20050156401A1 (en) | Front suspension for a motorcycle | |
CN111017098B (zh) | 一种双向连接关节轴承转向系统 | |
CN102774456A (zh) | 一种把横管与车座间距可调节的自行车 | |
EP3752413B1 (en) | A two- wheeled bicycle with variable configuration | |
KR20130101609A (ko) | 한 쌍의 전륜이 구비되는 자전거와 모터사이클의 전륜지지 장치 | |
JP6043263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前輪懸架装置 | |
US10689048B2 (en) | Bicycle with suspended crank and saddle | |
US398158A (en) | Velocipede | |
CN202557702U (zh) | 自行式婴儿车 | |
JP6104776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前輪懸架装置 | |
CN206537415U (zh) | 模块化组合自行车 | |
CN102632955A (zh) | 自行式婴儿车 | |
SU1497097A1 (ru) | Велосипед | |
ITGE20080052A1 (it) | Bicicletta a tre ruote con due ruote anteriori sterzanti | |
CN106515948A (zh) | 模块化组合自行车 | |
IT202100021800A1 (it) | Assieme di telaio, assieme di telaio e motore, bicicletta | |
IT202100021797A1 (it) | Assieme di telaio e motore, bicicletta elettrica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