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08859A - 用于选择性配置双向无线电装置以在控制站模式或者非控制站模式中操作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选择性配置双向无线电装置以在控制站模式或者非控制站模式中操作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308859A CN105308859A CN201480034955.7A CN201480034955A CN105308859A CN 105308859 A CN105308859 A CN 105308859A CN 201480034955 A CN201480034955 A CN 201480034955A CN 105308859 A CN105308859 A CN 10530885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ias
- control signal
- low noise
- noise amplifier
- receiver fro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6
- 230000001143 condition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2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1629 sup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236 sound sign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47 compens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85 leath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9 tra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6—Circuits
- H04B1/1607—Supply circuits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3/00—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3/189—High-frequency amplifiers, e.g. radio frequency amplifiers
- H03F3/19—High-frequency amplifiers, e.g. radio frequency amplifi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G—CONTROL OF AMPLIFICATION
- H03G1/00—Details of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amplification
- H03G1/0005—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ling devices operated by a controlling current or voltage signal
- H03G1/0088—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ling devices operated by a controlling current or voltage signal using discontinuously variable devices, e.g. switch-operated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G—CONTROL OF AMPLIFICATION
- H03G3/00—Gain control in amplifiers or frequency changers
- H03G3/20—Automatic control
- H03G3/30—Automatic control in amplifiers hav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03G3/3052—Automatic control in amplifiers hav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 bandpass amplifiers (H.F. or I.F.) or in frequency-changers used in a (super)heterodyne receiver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 H03F2200/294—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the amplifier being a low noise amplifier [LN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nput Circuits Of Receivers And Coupling Of Receivers And Audio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操作双向无线电装置的方法和设备包括接收器前端,该接收器前端具有低噪声放大器(LNA)以及耦合到LNA的输出的可调节衰减器。与操作双向无线电装置的控制站模式或者非控制站模式的模式选择相对应,提供给LNA的偏置是可调节的。因为改变LNA的偏置水平改变了LNA的增益,所以根据对于接收器前端的后续部分维持期望的增益水平,可以调节所述可调节衰减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地涉及无线电接收器,尤其涉及用于在控制站操作模式中使用的双向无线电装置的接收器。
背景技术
双向无线电系统已经使用多年,并且仍然是诸如执法、公共安全、营救、和安全的很多领域中优选的通信手段。在这些领域中几乎即时的听讲能力非常重要。通常,存在三大类别的双向无线电装置:便携单元、移动单元、和控制站单元。便携单元是电池供电的并且通常配戴在用户身体上,诸如皮带皮套上。移动单元通常般安装在车辆上,并且通过车辆的电气系统供电。控制站通常是固定的且不移动的。基于所期望的用途,这三个类别中的每个类别具有不同的操作要求,并且随着时间发展了用于各种无线电参数的不同等级的性能,以优化装置来用于在这三个种类的每个种类中操作。例如,对于便携装置而言电池寿命是关键问题,并且因此在无线电性能方面要做出折衷以通过降低无线电的电力需求来延长电池寿命。与之不同,在功耗不太重要的控制站装置中,因为通常存在可用的连续电源,所以强调如互调响应抑制和接收器的线性度的其他性能参数。
尽管某些双向无线电装置被设计为作为非控制站装置操作,但是很多二级市场附件制造商设计了能够连接或耦合非控制站双向无线电装置的附件,因此用户可将非控制站双向无线电装置用作控制站。但是,由于非控制站双向无线电装置收发器的设计,它不具有原始设计如作为控制站操作的双向无线电装置的无线电性能。
因此,需要一种方法和设备,用于选择性地配置双向无线电装置,以在控制站模式或者非控制站模式中操作。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所有单独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是指相同或功能相似的元件,附图连同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合并在说明书中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并且用于进一步图示包括所要求的发明的概念的实施例,并且解释这些实施例的各种原理和优点。
图1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用于双向无线电装置的接收器前端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用于双向无线电装置的接收器前端的示意图,其中自动增益控制组件控制偏置和衰减;
图3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可以在控制站模式与非控制站模式之间选择性改变的双向无线电装置的方框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具有公共控制信号的偏置控制电路和衰减开关电路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分别由独立控制信号控制的偏置控制电路和衰减开关电路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操作双向无线电装置以及在控制站模式与非控制站模式之间进行选择的流程图。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附图中的元件是为了简单和清楚而图示出,不一定按比例绘制。例如,附图中一些元件的尺寸可以相对于其他元件放大,以帮助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
在附图中视情况用传统标记表示设备和方法组件,仅示出有关于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那些特定细节,从而不被对于得益于本文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很显然的细节模糊本公开。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的教导所例示的实施例基于选择控制站模式还是选择非控制站模式的操作而通过调节放大晶体管的偏置来解决将设计用于非控制站操作的双向无线电装置操作为控制站的问题。在非控制站模式中,调节偏置以提供更高的灵敏度以及对杂散信号内容更好的阻挡,而在控制站模式中,调节偏置以提供更好的线性度和互调响应抑制。为了实现这一点,用于双向无线电装置的接收器前端包括低噪声放大器,该低噪声放大器放大经由天线接收的信号。偏置调节网络响应于与所选择的操作模式相对应的偏置控制信号而调节低噪声放大器的偏置。可调节衰减器与低噪声放大器串联耦合,并且响应于与所选择的操作模式相对应的衰减控制信号而选择性地衰减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出。在控制站模式中操作双向无线电装置时,控制器断言偏置控制信号和衰减控制信号。断言偏置控制信号导致偏置调节网络增加对于低噪声放大器的偏置,而断言衰减控制信号导致可调节衰减器增加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出的衰减。
图1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用于双向无线电装置的接收器前端100的示意图。接收器前端100可以是用于双向无线电装置的接收器列队的直接转换接收器前端。接收器前端100可以在操作模式之间切换,在一个模式中,接收器前端100更适合于作为用于用作控制站的双向无线电装置的接收器前端操作,而在另一个模式中,接收器前端100更适合于作为用于用作非控制站的双向无线电装置的接收器前端操作(即,在移动或便携模式中)。可由操作双向无线电装置(其中设置接收器前端100)的用户进行模式的改变,或者可通过用于控制站操作的附件与双向无线电装置的连接(或断开连接)导致模式转移。在控制站模式中,接收器前端在更宽的频率范围内具有线性度,并具有更好的互调响应抑制(附近、非谐波信号的抑制)。在非控制站模式中,接收器具有更高的接收器灵敏度,并且可具有更好的阻挡(对远外干扰的抑制,例如非谐波相关的噪声)。
接收器前端100包括天线102,天线102从传输介质(即,空气、空间)收集射频电磁信号。可将天线102设计为对于感兴趣的频率范围内的信号特别敏感。天线接收的信号可包括信号和其他频率的噪声,因此使用谐波滤波器104来衰减不需要的信号内容。谐波滤波器104是双向的,因此它也过滤所发射的信号来压制谐波内容。开关106用于交替地将天线102和谐波滤波器耦合到接收器路径或者发射器路径(未示出),如同已知的情况。预选择器108进一步衰减感兴趣的频率范围之外的信号内容。预选择器108的输出被馈送入低噪声放大器(LNA)110。LNA110将滤波信号放大以产生放大信号111,放大信号111被馈送入选择性衰减器112,选择性衰减器112可以提供包括无衰减的不同的衰减量。然后,在线路113上选择性衰减器112的输出被提供给后置滤波器114,后置滤波器114可以过滤LNA110产生的任何谐波或杂散内容以产生滤波放大信号115,滤波放大信号115被提供给控制器116。控制器116接收仍处于其初始接收频率的滤波放大信号115并处理滤波放大信号115以产生解调和经过处理的输出117,输出117并非处于射频,并且其形式不需要任何进一步的频移处理。输出117可包含音频信息(例如语音)、以及数据、命令和由双向无线电装置所利用的其他信息。控制器116将一个或多个控制信号118提供给LNA110和选择性衰减器112。偏置控制信号被提供给LNA110,而衰减控制信号被送入选择性衰减器112。在一些实施例中,偏置控制信号和衰减控制信号可以是独立的信号,而在一些实施例中,它们可以是公共信号。
提供给LNA110的控制信号118通过改变偏置调节网络(在此包含于LNA110)来控制LNA的偏置水平,并且对应于所选择的操作模式(控制站或者非控制站模式)而断言。如同本文使用的,术语“偏置”是指直流电(DC)或“稳态”电参数,诸如放大组件(例如双极结型晶体管)的电流和电压。一般而言,“偏置”是指流入双极结型晶体管基极的DC电流的水平。在非控制站模式中,通过LNA110的放大晶体管的偏置电流处于低水平(相对于控制站模式中的偏置水平),而在控制站模式中,将偏置增加为超过非控制站模式的水平。用于控制站模式的更高偏置增加放大晶体管的线性度,且因此增加LNA110的线性度。增加后的线性度提供更好的互调抑制响应。具体而言,增加LNA偏置电流通过其三次谐波增加基频的输入拦截点,在现有技术中公知为IIP3测量。同样,1dB增益压缩点(在现有技术中公知为P1dB)也由于高偏置电流而增加。当IIP3充分增加时,互调抑制性能也增加。但是,除了消耗更多电力之外,控制站模式中使用的更高偏置水平还增加LNA110的放大晶体管的小信号增益。如同本文使用的,小信号增益是指通过偏置确定的增益,意味着应用于放大晶体管的DC条件,并假定被放大的信号(例如,提供给放大晶体管基极的信号)被限制量级,使得其不会显著改变放大晶体管的增益。相对于非控制站模式,为了补偿控制站模式中增益的改变,响应于控制信号118(即,衰减器控制信号)控制选择性衰减器112以在控制站模式中提供比非控制模式中更高或附加的衰减。当操作于非控制站模式中时,对于LNA110的偏置被降低到低于控制站模式中的偏置,因此减少LNA的增益,并且在选择性衰减器112中需要更少的衰减(如果有的话)。指向控制器116的控制信号119可以指示使用哪个操作模式,并因此导致控制器116提供适当的(一个或多个)控制信号118。
图2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用于双向无线电装置的接收器前端200的示意图,其中自动增益控制组件(AGC)212控制偏置和衰减。类似于图1的接收器前端,LNA204接收滤波RF信号输入202以产生放大输出205,输出205被馈送入选择性衰减器206。选择性衰减器206的输出207被滤波(208)以产生滤波放大信号209,滤波放大信号209被控制器210处理,用于解调和进一步信号处理。因此,控制器210产生不需要进一步频移处理的输出211。控制器210包括AGC组件212,AGC组件212在控制器210内部操作以在初始处理阶段(例如模数转换器阶段)将滤波放大信号209维持在期望水平。AGC组件212可将可变增益应用于滤波放大信号209。通过将偏置控制信号216提供给LNA202以及将衰减器控制信号214提供给选择性衰减器206,一些AGC组件212独立地控制LNA204的增益调节和选择性衰减器206的衰减水平。除了控制器210内部的增益操作之外,如同所布置的,AGC组件212还可以独立地调节LNA204的偏置,并且因此调节它自己的增益,并且选择性衰减器206因此扩展可以由AGC组件212有效应用的增益控制的范围。此外,响应于来自双向无线电装置的另一个组件的输入控制信号213(指示操作的控制站模式或者非控制站模式),可由控制器210在内部控制AGC组件212,使得控制器210导致AGC组件212调节LNA204的偏置并且因此调节选择性衰减器的衰减量级。
图3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可以在控制站模式与非控制站模式之间选择性改变的双向无线电装置300的方框示意图。双向无线电装置300包括接收器前端302,接收器前端302是无线电收发器的接收器侧。如同在图1-图2中(100,200),接收器前端302接收调制无线电信号,并且下转换或者解调所接收的信号,使得不需要进一步的频移处理,并将解调信号提供给处理器304。处理器304在双向无线电装置300中执行各种功能,例如包括,执行操作系统程序代码、应用程序代码等等,如同所公知的。程序代码可以存储或例示在通过总线耦合到处理器304的存储器306中。本文所示的存储器306是表示存储器类型聚合的抽象概念,包括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非易失性体积存储器(诸如闪存)等等。处理器304还耦合到例如包括图形显示器310、键盘312以及一键通按钮314的用户接口元件308。如果必要的话,处理器304与用于每个用户接口元件308的驱动器电路交互,以提供输出并接收用于操作双向无线电装置300的输入,并允许用户操作双向无线电装置300。图形显示器显示用于用户的信息,并且可以利用多种不同类型的显示器技术中的任何一种来实现,图形显示器包括液晶显示器(LCD)或者发光二极管(LED)显示器。键盘312可以是多个按钮,在一些实施例中包括图形显示器310上的“软键”,允许用户向双向无线电装置300输入用于操作双向无线电装置300的信息以及用于输入可由双向无线电装置传送的信息(例如,短消息服务文本消息)。键盘312可进一步包括按钮、手柄和用于无线电操作的设置和选择的其他选择器。一键通(PTT)按钮314用于控制传输。在按下PTT按钮314时,双向无线电装置300将开始传送由双向无线电装置300(例如,在麦克风320处)接收的音频。由音频处理器316处理音频,音频处理器316在麦克风320处接收听觉音频信号并且处理由麦克风320产生的电信号,使得音频信息可以被传送。此外,由接收器302接收的音频信号被提供给音频处理器316,音频处理器316通过扬声器318播放所接收的音频。
双向无线电装置300能够在控制站模式或者在非控制站模式中操作。模式选择界面程序322可由处理器304来执行,向双向无线电装置300的用户提供能够由其选择期望操作模式的手段。双向无线电装置可具有默认操作模式(控制站模式或者非控制站模式),或者双向无线电装置可以存储模式选择,并且例如在加电时,恢复在上一次选择的模式中操作。在输入或者改变模式时,处理器304可以向接收器前端302提供适当的控制信号或控制信息,然后接收器前端302因此调节LNA偏置和选择性衰减器,如上所述。
图4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具有公共控制信号402的偏置调节网络405以及可调节衰减器417的示意图400。偏置调节网络405改变(调节)提供给分别诸如图1和图2的LNA110、LNA204的LNA的放大晶体管410的偏置。一般而言,放大晶体管410在输入端414处接收信号,并且在输出端416处提供放大信号。通过电阻器409和电阻器411的偏置网络,偏置电阻器412将标称偏置电流提供给放大晶体管410。电阻器409可以是受控电阻,其确保当双向无线电装置以电池电力操作时经由电压源407的恒定偏置改变。在一些实施例中,受控电阻409可包括提供恒定偏置电流的电流镜电路。公共控制信号402可以是或高或低的双稳态信号,并且被提供给偏置调节网络405中的n型晶体管404,n型晶体管404进而驱动p型晶体管406。当公共控制信号402为低时,n型晶体管404断开(不导通),防止p型晶体管406导通。当公共控制信号402为高时,电压导致n型晶体管404接通,进而导致p型晶体管406接通并且通过辅助偏置电阻器408导通,有效地开关与默认偏置电阻器412并联的辅助偏置电阻器408,从而增加提供给放大晶体管410的偏置。当公共控制信号402返回低状态时,n型晶体管404将关断,导致p型晶体管406关断,消除通过辅助偏置电阻器408的电流,并且减少对于放大晶体管410的偏置。
可调节衰减器417同样响应于公共控制信号402并且通常操作一对开关424、426,以根据公共控制信号402是高还是低来选择两个或更多衰减网络428、430的其中一个。当公共控制信号402为低时,可调节衰减器417中的第一n型晶体管418将关断,导致其输出422被拉高,这样将导致第二n型晶体管420被接通,导致其输出432为低。输出422被提供给第一公共开关输入436,并且输出432被提供给开关424、426的第二公用开关输入434。因此,当公共控制信号402处于一个状态时,选择开关424、426的对应端子的一个集合,导致衰减网络428、430中的一个在放大晶体管410的输出416与可调节衰减器417的输出438之间串联耦合。当公共控制信号402处于另一个状态时,选择开关424、426的对应端子的另一个集合,导致衰减网络428、430中的另外一个在放大晶体管410的输出416与可调节衰减器417的输出438之间串联耦合。因此,当公共控制信号402为低时,将默认偏置提供给放大晶体管410,并且默认衰减(可以没有衰减)与放大晶体管的输出串联耦合。因此,当双向无线电装置在非控制站模式中操作时,可以使用公共控制信号的低状态。当公共控制信号402为高时,与控制站模式相对应,增加对于放大晶体管410的偏置,并且将对应的衰减与放大晶体管410的输出416串联连接。公共控制信号可以是偏置控制信号和衰减控制信号两者,并且可由接收器前端的控制器来提供,如图1所例示。
图5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分别由独立控制信号控制的偏置控制电路515和衰减开关电路528的示意图500。在AGC组件独立控制偏置控制信号和衰减控制信号的情况下,如图2所例示,对于每个偏置控制电路515和衰减开关电路528而言,可以存在两个以上的选择。在一些实施例中,除了单个双稳态线路之外,可独立地将表示数字字的若干线路提供给偏置控制电路515或衰减开关电路528或两者。放大晶体管502被与受控电阻517和基极电阻519一起操作的默认偏置电阻器508供以默认偏置以对放大晶体管502设置偏置水平。分别包含n型晶体管和p型晶体管(诸如布置为图4的晶体管404、406)并且分别响应于输入512、518、524的一系列偏置开关电路510、516、522分别控制辅助偏置电阻器514、520、526。辅助偏置电阻器514、520、526中的每一个可具有不同的电阻值。因此,可以选择每个输入512、518、524为放大晶体管502提供不同的附加偏置量。也可以选择辅助偏置电阻器514、520、526的组合以进一步扩展偏置选项。因此,放大晶体管502将输入信号504放大以提供输出506,输出506被提供给衰减开关电路528。包括多个输入线路536、538、540的衰减开关电路528接收衰减器控制信号,每个输入线路用于选择在放大晶体管502的输出506与衰减开关电路528的输出542之间串联连接的多个衰减网络530、532、534中的一个。通过独立选择偏置和衰减,可以在衰减开关电路528的输出542处实现不同水平的信号增益,以适合AGC组件的需要,以及满足在控制站模式或者在非控制站模式中操作的需要。
图6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用于操作双向无线电装置以及在控制站模式与非控制站模式之间进行选择的方法600的流程图。该方法可用于操作具有接收器前端的双向无线电装置(诸如图1-图2所例示的,或者基本上等同的布置)。在开始602,将双向无线电装置加电并准备操作。双向无线电装置可以默认为一个操作模式(控制站模式或者非控制站模式),或者其可以确定指示优选操作模式的存储设置,如处理604所示。一旦确定初始模式,就因此利用对应的偏置水平和所选择的衰减水平配置双向无线电装置的接收器前端。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控制站模式中提供给LNA的偏置水平可以导致LNA具有超过在对于非控制站模式偏置LNA时LNA的增益基本上3dB的增益。然后,当在处理604中确定的模式中操作时,双向无线电装置可以实质上等候操作模式的改变,如同处理606所指示,其中双向无线电装置确定用户是否想要改变模式。用户可以经由用户接口(诸如菜单)来指示期望的模式改变,或者诸如由某些附件(诸如控制站麦克风)的连接或断开连接来检测模式的改变。各种附件可具有在连接时可读取的编码信息,或者可将它们配置为连接到双向无线电装置的特定附件端口。一旦检测到模式改变,双向无线电装置就因此改变偏置和衰减选择,如同在处理608中,然后恢复等候另一次模式改变。方法600可以无限继续,直到双向无线电装置关断。
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通过确定双向无线电装置的操作模式(控制站模式或者非控制站模式)来操作接收器前端。当所确定的操作模式为非控制站模式时,可通过将LNA的偏置水平调节为第一偏置水平,以及通过将可调节衰减器(耦合到LNA的输出)调节为第一衰减水平,来操作接收器前端。当所确定的操作模式为控制站模式时,可通过将LNA的偏置水平调节为第二偏置水平,以及通过将可调节衰减器(连接到LNA的输出)调节为第二第一衰减水平,来操作接收器前端,第一偏置水平低于第二偏置水平,第一衰减水平是比第二衰减水平更低的衰减。
实施例提供允许双向无线电装置在控制站模式或者非控制站模式中操作是好处。每种模式对于放大器线性度、互调响应抑制以及接收器前端中的阻挡具有不同的要求。在控制站模式中通过增加对接收器前端中LNA的偏置(与非控制站模式中的偏置相比),接收器前端将在更宽的频率范围内为线性,并具有更好的互调响应抑制。在非控制站模式中(其中偏置低于控制站模式中提供的偏置),接收器前端消耗更少的电力,并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更好的阻挡。
在以上说明书中,描述了特定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后附权利要求书给出的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因此,说明书和附图应视为说明性而不是限制性的含义,并且所有这些修改旨在涵盖于本教导的范围内。
好处、优点、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及可导致想到任何好处、优点或解决方案或者变得更加显然的(一个或多个)任何元件均不视为权利要求的任何一个或全部的关键、必要或本质特征或元件。本发明只通过后附权利要求书来限定,包括在本申请待审期间进行的修改以及公布后这些权利要求的全部等同物。
此外在本文献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上和下等等关系术语只用于区分一个实体或动作与另一个实体或动作,不一定要求或暗示这些实体或动作之间任何基本上的这种关系或顺序。术语“包括”或者任何其他变型旨在涵盖非排他性包括,使得包括要素列表的处理、方法、主题或设备不仅仅包括这些要素,还可以包括这些处理、方法、主题或设备中未明确列出或固有的其他要素。在没有更多约束的情况下,通过“包括…一”所述的要素不排除包括该要素的处理、方法、主题或设备中附加等同要素的存在。术语“一”被限定为一个或多个,除非本文另外明确陈述。术语“基本上”、“实质上”、“近似”、“大约”或者任何其他版本均限定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接近,并且在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中该术语被限定为在10%以内,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5%以内,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1%以内,而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0.5%以内。如同本文使用的,术语“耦合”被限定为连接,虽然不一定直接连接,也不一定机械连接。按照某种方式“配置”的装置或结构至少按照该方式来配置,但是也可以按照未列出的方式来配置。
应当理解,一些实施例可包括一个或多个通用或专用处理器(或处理装置),诸如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定制处理器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以及结合某些非处理器电路,控制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本文所述方法和/或设备的功能的一部分、大部分或全部的唯一存储的程序指令(包括软件和固件两者)。替选地,可通过未存储程序指令的状态机来实现一部分或全部功能,或者在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SIC)中实现,其中将某些功能中的每个功能或者一些组合实现为定制逻辑。当然,可以使用两种方式的组合。
此外,实施例可以实现为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读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代码用于将计算机(例如,包括处理器)编程以执行本文所述和所要求的方法。这些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硬盘、CD-ROM、光学存储装置、磁存储装置、ROM(只读存储器)、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以及闪存。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虽然有可能很努力并且例如通过可用时间、当前技术和经济考虑而激发了很多设计选择,但是在由本文所公开的概念和原理引导时,希望很容易能够利用最少的实验产生这些软件指令和程序以及IC。
提供本公开的摘要以让读者迅速确定本技术公开的性质。在不将其用于解释或限制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和含义的情况下提交摘要。此外在前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可以看到,为了有序展开本公开的目的,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将不同的技术特征集合在一起。本公开的方法不应解释为反映所要求的实施例需要比每个权利要求中明确记载的更多特征的发明。此外,如同后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创造性的主题在于比单个公开的实施例的全部特征更少的特征。因此后附权利要求书合并于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就其本身而言为单独要求的主题。
Claims (20)
1.一种用于双向无线电装置的接收器前端,包括:
低噪声放大器,所述低噪声放大器放大经由天线接收的信号;
偏置调节网络,所述偏置调节网络响应于偏置控制信号而调节所述低噪声放大器的偏置;
与所述低噪声放大器串联耦合的可调节衰减器,所述可调节衰减器响应于衰减控制信号而选择性地衰减所述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出;以及
控制器,在所述双向无线电装置在控制站模式中操作时,所述控制器断言所述偏置控制信号和所述衰减控制信号,其中,断言所述偏置控制信号导致所述偏置调节网络增加对于所述低噪声放大器的偏置,以及断言所述衰减器控制信号导致所述可调节衰减器增加所述低噪声放大器的所述输出的衰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器前端,其中,在所述双向无线电装置没有在所述控制站模式中操作时,不断言所述偏置控制信号和所述衰减器控制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器前端,其中,所述衰减器控制信号进一步由所述控制器的自动增益控制级来控制,并且所述可调节衰减器经由所述衰减器控制信号被调节,以实现来自所述低噪声放大器的所述输出的期望信号增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器前端,其中,所述可调节衰减器提供所述低噪声放大器的衰减输出,以及其中,所述衰减输出被提供给所述双向无线电装置的解调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器前端,其中,在由所述控制器断言所述偏置控制信号时,所述偏置调节网络增加所述低噪声放大器的线性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器前端,其中,所述接收器前端是直接转换接收器前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器前端,其中,响应于经由所述双向无线电装置的用户接口选择所述控制站模式的用户输入,所述控制器断言所述偏置控制信号和衰减控制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器前端,其中,响应于控制站附件连接到所述双向无线电装置,所述控制器断言所述偏置控制信号和衰减控制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器前端,其中,所述偏置控制信号由所述控制器的自动增益控制级来控制,以及所述偏置调节网络经由所述偏置控制信号被调节,以实现所述低噪声放大器的期望信号增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器前端,其中,所述偏置控制信号和所述衰减器控制信号是公共的。
11.一种操作用于双向无线电装置的接收器前端的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双向无线电装置的操作模式,其中,所述操作模式为控制站模式或者非控制站模式;
当所确定的操作模式为所述非控制站模式时,将低噪声放大器的偏置水平调节为第一偏置水平,并且将与所述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出耦合的可调节衰减器调节为第一衰减水平;
当所确定的操作模式为所述控制站模式时,将所述低噪声放大器的偏置水平调节为第二偏置水平,并且将所述可调节衰减器调节为第二衰减水平;以及
其中,所述第一偏置水平低于所述第二偏置水平,并且所述第一衰减水平是比所述第二衰减水平更低的衰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操作模式包括:一旦将所述双向无线电装置加电,就确定默认模式。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操作模式包括:在所述双向无线电装置处接收用户输入,所述用户输入指示在所述控制站模式与所述非控制站模式之间用户能够选择的选项。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操作模式包括:确定与所述控制站模式相关联的附件的连接或断开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可调节衰减器调节为所述第一衰减水平包括:将所述可调节衰减器调节为零衰减。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低噪声放大器的所述偏置水平调节为所述第二偏置水平导致所述低噪声放大器具有的小信号增益比以所述第一偏置水平操作所述低噪声放大器时的小信号增益超过基本上3dB。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调节所述低噪声放大器的所述偏置水平以及调节所述可调节衰减器的所述衰减水平是利用被提供给所述低噪声放大器和所述可调节衰减器两者的公共控制信号来执行的。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提供给所述低噪声放大器的偏置控制信号以及提供给所述可调节衰减器的衰减控制信号,调节所述低噪声放大器的所述偏置水平和调节所述可调节衰减器是独立于彼此来执行的。
19.一种能够在控制站模式中或者在非控制站模式中操作的双向无线电装置,包括:
处理器;
耦合到所述处理器的至少一个用户接口元件,所述至少一个用户接口元件向所述处理器指示所述双向无线电装置的期望操作模式;
接收器前端,所述接收器前端具有:低噪声放大器LNA和耦合到所述LNA的输出的可调节衰减器;偏置调节网络,所述偏置调节网络响应于偏置控制信号而调节所述低噪声放大器的偏置;以及控制器,当所述双向无线电装置在控制站模式中操作时,所述控制器断言所述偏置控制信号和所述衰减控制信号,其中,断言所述偏置控制信号导致所述偏置调节网络增加对于所述低噪声放大器的偏置,以及断言所述衰减器控制信号导致所述可调节衰减器增加所述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出的衰减,以及其中,所述控制器是响应于所述处理器指示所述期望操作模式为所述控制站模式或者所述非控制站模式。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双向无线电装置,其中,在所述控制站模式中提供给所述LNA的所述偏置水平导致所述LNA具有的小信号增益比当所述LNA被偏置为在所述非控制站模式中操作时所述LNA的小信号增益超过基本上3dB。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3/921,825 | 2013-06-19 | ||
US13/921,825 US20140378065A1 (en) | 2013-06-19 | 2013-06-19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vely configuring a two-way radio device to operate in a control station mode or a non-control station mode |
PCT/US2014/041705 WO2014204717A1 (en) | 2013-06-19 | 2014-06-10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vely configuring a two-way radio device to operate in a control station mode or a non-control station mode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308859A true CN105308859A (zh) | 2016-02-03 |
Family
ID=51162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80034955.7A Pending CN105308859A (zh) | 2013-06-19 | 2014-06-10 | 用于选择性配置双向无线电装置以在控制站模式或者非控制站模式中操作的方法和设备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40378065A1 (zh) |
CN (1) | CN105308859A (zh) |
WO (1) | WO2014204717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712918B2 (en) * | 2015-05-27 | 2017-07-18 | Qsc, Llc | Audio processor with bi-directional input/output ports |
US9673918B1 (en) * | 2016-05-13 | 2017-06-0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elf-calibrating noise figures |
US11121731B2 (en) | 2019-08-26 | 2021-09-14 | Intel Corporation | Digital radio head control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66559A (zh) * | 1998-03-20 | 2000-09-13 | 株式会社东芝 | 无线发射机-接收机和接收射频单元,以及控制单元 |
US20050079837A1 (en) * | 2002-01-10 | 2005-04-14 | Motorola Inc. | Wireless receiver without agc |
US20070030929A1 (en) * | 2005-03-30 | 2007-02-08 | Silicon Laboratories, Inc. | Television reciever with automatic gain control (AGC) |
US20090239496A1 (en) * | 2008-03-21 | 2009-09-2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daptive linearity communication devic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968592B2 (ja) * | 1990-12-26 | 1999-10-25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携帯電話機 |
JP2003051727A (ja) * | 2001-08-06 | 2003-02-21 | Clarion Co Ltd | 高周波増幅回路 |
US7778618B2 (en) * | 2006-12-28 | 2010-08-17 | Conexant Systems,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ducing broadband image noise through a programmable bandwidth RF variable gain attenuator |
-
2013
- 2013-06-19 US US13/921,825 patent/US20140378065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4
- 2014-06-10 WO PCT/US2014/041705 patent/WO2014204717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4-06-10 CN CN201480034955.7A patent/CN10530885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66559A (zh) * | 1998-03-20 | 2000-09-13 | 株式会社东芝 | 无线发射机-接收机和接收射频单元,以及控制单元 |
US20050079837A1 (en) * | 2002-01-10 | 2005-04-14 | Motorola Inc. | Wireless receiver without agc |
US20070030929A1 (en) * | 2005-03-30 | 2007-02-08 | Silicon Laboratories, Inc. | Television reciever with automatic gain control (AGC) |
US20090239496A1 (en) * | 2008-03-21 | 2009-09-2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daptive linearity communication devic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4204717A1 (en) | 2014-12-24 |
US20140378065A1 (en) | 2014-12-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577259B (zh) | 具有可变增益放大器的分集接收机前端系统 | |
CN104124929B (zh) | 用于在功率放大器系统中包络整形的装置和方法 | |
CN106716850B (zh) | 用于多频带接收器的双级低噪声放大器 | |
EP1171965B1 (en) |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two transmit antennas | |
CN105391470B (zh) |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装置以及终端 | |
CN203708487U (zh) | 具有多功能线圈的蓝牙设备 | |
CN100382445C (zh) | 高频模块 | |
TW200941929A (en) | Multi-mode high efficiency linear power amplifier | |
CN101741441A (zh) | 无线终端、天线切换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01483281A (zh) | 一种控制终端天线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5308859A (zh) | 用于选择性配置双向无线电装置以在控制站模式或者非控制站模式中操作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3781009A (zh) | 具有多功能线圈的蓝牙设备 | |
CN106060711A (zh) | 音频播放装置、终端设备及方法 | |
CN102932021A (zh) | 下变频装置及其实现方法、接收机 | |
CN105517122B (zh) |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装置以及终端 | |
CN101521699A (zh) | 一种用内置天线接收频率调制信号的手机及其方法 | |
CN102256202B (zh) | 移动终端及其实现助听器兼容的方法 | |
CN109687882B (zh) | 一种船舶用vdes射频前端检测系统 | |
WO2006117894A1 (ja) | 自動利得制御装置 | |
CN104104407A (zh) | 一种多功能微波收发前端 | |
CN107112957A (zh) | 用于带内载波聚合的接收器前端架构 | |
CN104579375B (zh) | 无线通信装置 | |
CN201663698U (zh) | 一种功率检测电路 | |
CN106656071A (zh) | 用于5GHzWiFi通信带bypass通道低噪声放大器统一匹配系统 | |
CN101610306A (zh) | 无线通信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