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07463A - 一种电磁屏蔽吸波板和电磁屏蔽及吸波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磁屏蔽吸波板和电磁屏蔽及吸波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07463A
CN105307463A CN201410336371.7A CN201410336371A CN105307463A CN 105307463 A CN105307463 A CN 105307463A CN 201410336371 A CN201410336371 A CN 201410336371A CN 105307463 A CN105307463 A CN 1053074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magnetic
shielded
transparent conductive
conductive medium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3637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07463B (zh
Inventor
李正茂
黄晓庆
赵立君
邵春菊
邓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3637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07463B/zh
Publication of CN1053074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074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074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074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屏蔽吸波板和电磁屏蔽及吸波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被屏蔽空间的透光性较差的问题。该方法包括:在待屏蔽空间需要透光的部分,加装电磁屏蔽吸波板,以屏蔽和吸收电磁波;所述电磁屏蔽吸波板包括:由透明材料制作而成的板体,所述板体内形成有密封腔体,所述密封腔体内填充有能够屏蔽和吸收电磁波的透明导电介质。

Description

一种电磁屏蔽吸波板和电磁屏蔽及吸波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屏蔽吸波板和电磁屏蔽及吸波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及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空间电磁环境越来越复杂,电磁辐射越来越多。在某些特殊要求的环境下,比如实验室环境,保密部门环境以及对电磁辐射要求较高的居住环境等需要对电磁波进行屏蔽。
为了满足电磁屏蔽的要求,一般需要用良导体的金属板对待屏蔽空间进行包裹。其中,可以将电磁波在良导体的金属板中的传输距离定义为穿透深度δ,其可以按照如下公式(1)和(2)确定:
δ = 2 ωμσ ; - - - ( 1 )
ω=2πf;(2)
其中,σ为某介质的电导率,μ为某介质的磁导率,ω为待屏蔽的电磁波的角速度,f为待屏蔽的电磁波的频率。此处某介质为良导体的金属板。
通过上述公式(1)和(2)可以计算出频率为90MHz(广播频率的低频段)的电磁波在铜介质中的穿透深度δ为7μm,当屏蔽60dB时需要厚度为7δ=50μm。频率越高的电磁波的穿透深度越小。
而对于需要透气的待屏蔽空间,目前主要是加装波导板来实现空气的交换。其中,波导板由多个波导管组成,根据波导理论,波导管存在一个截止频率,当电磁波的频率低于波导板的截止频率时,电磁波就被截止或衰减而不能传输,该特性与高通滤波器相似。在电磁波屏蔽方案中,使用最多的是截面为六角形的波导管。如图1所示,为截面为六角形的波导管的示意图。
截面为六角形的波导管的截止频率如下公式(3)所示:
f c = 15 W × 10 9 ( Hz ) ; - - - ( 3 )
其中,fc为截面为六角形的波导管的截止频率,W为六角形蜂窝内切圆直径。
工程上为了保证屏蔽效果,实际屏蔽的最高频率fm会小于fc,一般取fc=(5~10)fm,波导管的长度L一般取L≥3W。
另外,除了对电磁波进行屏蔽之外,在某些场景下还需要达到吸波的效果,即对电磁波进行吸收,目前对于要满足吸波要求的场景主要时通过特殊的吸波材料来实现电磁波的吸收。
然而,无论是采用良导体的金属板,波导板,还是吸波材料,都会导致被屏蔽空间的透光性较差,因此目前的电磁波屏蔽和吸波方案均不能满足对透光要求较高的场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磁屏蔽吸波板和电磁屏蔽及吸波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被屏蔽空间的透光性较差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磁屏蔽吸波板,包括:
由透明材料制作而成的板体,所述板体内形成有密封腔体,所述密封腔体内填充有能够屏蔽和吸收电磁波的透明导电介质。
其中,所述密封腔体的填充宽度d不小于待屏蔽的电磁波在所述透明导电介质中的传播距离z;以及,
所述z根据e-αz确定,其中:
所述e-αz为所述待屏蔽的电磁波在所述透明导电介质中传播时的振幅因子,其根据预先设置的待屏蔽的电磁波的衰减倍数确定;
所述α为所述待屏蔽的电磁波在所述透明导电介质中传播时的衰减常数,其根据如下公式确定:
α = ω μϵ 2 [ 1 + ( σ ωϵ ) 2 - 1 ] ;
ω=2πf;
其中,所述σ为所述透明导电介质的电导率,所述μ为所述透明导电介质的磁导率,所述ω为待屏蔽的电磁波的角速度,所述f为待屏蔽的电磁波的频率;所述ε为所述透明导电介质的介电常数。
其中,所述透明导电介质为:
电解质溶液。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磁屏蔽及吸波方法,包括:
在待屏蔽空间需要透光的部分,加装电磁屏蔽吸波板,以屏蔽和吸收电磁波;所述电磁屏蔽吸波板包括:由透明材料制作而成的板体,所述板体内形成有密封腔体,所述密封腔体内填充有能够屏蔽和吸收电磁波的透明导电介质。
其中,在待屏蔽空间需要透光的部分,加装电磁屏蔽吸波板,具体包括:
在待屏蔽空间需要透光的部分,加装至少两块所述电磁屏蔽吸波板;其中,所述电磁屏蔽吸波板之间使用金属边框进行拼接。
其中,所述密封腔体的填充宽度d不小于待屏蔽的电磁波在所述透明导电介质中的传播距离z;以及,
所述z根据e-αz确定,其中:
所述e-αz为所述待屏蔽的电磁波在所述透明导电介质中传播时的振幅因子,其根据预先设置的待屏蔽的电磁波的衰减倍数确定;
所述α为所述待屏蔽的电磁波在所述透明导电介质中传播时的衰减常数,其根据如下公式确定:
α = ω μϵ 2 [ 1 + ( σ ωϵ ) 2 - 1 ] ;
ω=2πf;
其中,所述σ为所述透明导电介质的电导率,所述μ为所述透明导电介质的磁导率,所述ω为待屏蔽的电磁波的角速度,所述f为待屏蔽的电磁波的频率;所述ε为所述透明导电介质的介电常数。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待屏蔽空间需要透光的部分,加装电磁屏蔽吸波板,其中,电磁屏蔽吸波板是由透明材料制作而成的板体,板体内形成有密封腔体,且密封腔体内填充有能够屏蔽和吸收电磁波的透明导电介质,因此不仅可以有效的屏蔽和吸收电磁波,还大大增加了需要屏蔽电磁波的空间的透光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截面为六角形的波导管的示意图;
图2为电磁波在导电介质中的传输示意图;
图3为某些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随浓度变化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磁屏蔽吸波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被屏蔽空间的透光性较差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中对电磁波的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
首先,在均匀的导电介质中,电磁波满足波动方程(4):
( ▿ 2 - γ 2 ) E = 0 ; - - - ( 4 )
其中,为哈密顿算子,γ为传播常数,E为电场强度;
而γ的复数形式为 γ = jω μ ϵ c , ϵ c = ϵ - j σ ω .
其中,ω为电磁波的角速度,μ为导电介质的磁导率,σ为导电介质的电导率,ε为导电介质的介电常数,εc为导电介质的等效复介电常数。
如图2所示,为电磁波在导电介质中的传输示意图,其中,水平方向为z轴。假定电磁波是沿+z轴方向传播的均匀电磁波,且电场只有Ex分量(即x轴上的电场强度),由于γ为复数,因此令γ=α+jβ,则波动方程(4)的解如公式(5)所示:
E=exExme-αze-jβz;(5)
其中,Exm为待屏蔽的电磁波在x轴方向的幅度分量;e-αz是待屏蔽的电磁波在导电介质中传播时的振幅因子,其根据预先设置的待屏蔽的电磁波的衰减倍数来确定;z是待屏蔽的电磁波在导电介质中的传播距离,而e-αz表示待屏蔽的电磁波的振幅随传播距离z的增加而呈指数衰减,α为衰减常数;e-jβz是相位因子,β为相位常数。
其中,衰减常数α可以按照如下方式确定:
由于则取平方以后可以得出:
α = ω μϵ 2 [ 1 + ( σ ωϵ ) 2 - 1 ] ; - - - ( 6 )
又由方程可得对应的磁场强度H为:
H = e y 1 η c E xm e - γz = e y 1 η c E xm e - αz e - jβz ; - - - ( 7 )
其中,ηc为导电介质的本征阻抗。
由上述分析可知,电磁波的振幅衰减是由于电磁波在导电介质中传播时能量被转化成热能消耗掉了,因此也是一种吸波效应。
由于电解质溶液中存在自由离子,因此电解质溶液也是一种导电介质。如图3所示,为某些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随浓度变化的示意图。
根据电磁波在导电介质中振幅成指数衰减的特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磁屏蔽吸波板,如图4所示,为该电磁屏蔽吸波板的结构示意图。
该电磁屏蔽吸波板包括:由透明材料制作而成的板体,板体内形成有密封腔体,密封腔体内填充有能够屏蔽和吸收电磁波的透明导电介质。
其中,密封腔体的填充宽度只要不小于待屏蔽的电磁波在透明导电介质中的传播距离,就能满足设定的屏蔽及吸波效果。而待屏蔽的电磁波在透明导电介质中的传播距离可以根据上述公式(5)中的e-αz确定,其中:
e-αz为待屏蔽的电磁波在透明导电介质中传播时的振幅因子,其根据预先设置的待屏蔽的电磁波的衰减倍数确定;比如要实现90MHz的电磁波的屏蔽效果大于60dB,即衰减倍数约为1000倍,则e-αz约等于1/1000。
α为待屏蔽的电磁波在透明导电介质中传播时的衰减常数,其可以根据上述公式(6)确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公式(6)中的每个参数含义为:
σ为透明导电介质的电导率,μ为透明导电介质的磁导率,ε为透明导电介质的介电常数,ω为待屏蔽的电磁波的角速度,而ω=2πf,f为待屏蔽的电磁波的频率。
因此,为了使密封腔体的填充宽度尽量减小,可以选择电导率尽可能大的透明导电介质。
另外,在密封腔体内填充的透明导电介质可以是电解质溶液。
比如,当填充1mol/L的盐酸HCL溶液,电导率σ=40S·m-1时,要对90MHz电磁波的屏蔽效果大于60dB,只需要密封腔体的填充宽度d=5.7cm。需要屏蔽及吸收的电磁波的频率越高,所需要的d越小。
基于上述提供的电磁屏蔽吸波板,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磁屏蔽及吸波方法,具体包括:
在待屏蔽空间需要透光的部分,加装电磁屏蔽吸波板,以屏蔽和吸收电磁波;其中,所述电磁屏蔽吸波板包括:由透明材料制作而成的板体,所述板体内形成有密封腔体,所述密封腔体内填充有能够屏蔽和吸收电磁波的透明导电介质。
可选的,当加装至少两块所述电磁屏蔽吸波板时,电磁屏蔽吸波板之间可以使用金属边框进行拼接。
具体的,以建筑物为例,对于建筑物的屏蔽可以考虑在建筑物的墙体加装金属板进行屏蔽,并且达到美观的效果。金属板的厚度需要根据屏蔽要求进行设计。而对于需要透光的部分,比如窗户部分,可以加装上述电磁屏蔽吸波板来达到电磁屏蔽及吸波的效果,其中当需要加装多块电磁屏蔽吸波板时,可以通过金属边框来实现多块电磁屏蔽吸波板的拼接。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待屏蔽空间需要透光的部分,加装电磁屏蔽吸波板,其中,电磁屏蔽吸波板是由透明材料制作而成的板体,板体内形成有密封腔体,且密封腔体内填充有能够屏蔽和吸收电磁波的透明导电介质,因此不仅可以有效的屏蔽和吸收电磁波,还大大增加了需要屏蔽电磁波的空间的透光性。
除了能够大大增加待屏蔽空间的透光性之外,还可以节省屏蔽及吸波成本,并增加待屏蔽空间的美观性。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6)

1.一种电磁屏蔽吸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由透明材料制作而成的板体,所述板体内形成有密封腔体,所述密封腔体内填充有能够屏蔽和吸收电磁波的透明导电介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屏蔽吸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腔体的填充宽度d不小于待屏蔽的电磁波在所述透明导电介质中的传播距离z;以及,
所述z根据e-αz确定,其中:
所述e-αz为所述待屏蔽的电磁波在所述透明导电介质中传播时的振幅因子,其根据预先设置的待屏蔽的电磁波的衰减倍数确定;
所述α为所述待屏蔽的电磁波在所述透明导电介质中传播时的衰减常数,其根据如下公式确定:
α = ω μϵ 2 [ 1 + ( σ ωϵ ) 2 - 1 ] ;
ω=2πf;
其中,所述σ为所述透明导电介质的电导率,所述μ为所述透明导电介质的磁导率,所述ω为待屏蔽的电磁波的角速度,所述f为待屏蔽的电磁波的频率;所述ε为所述透明导电介质的介电常数。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屏蔽吸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导电介质为:
电解质溶液。
4.一种电磁屏蔽及吸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待屏蔽空间需要透光的部分,加装电磁屏蔽吸波板,以屏蔽和吸收电磁波;所述电磁屏蔽吸波板包括:由透明材料制作而成的板体,所述板体内形成有密封腔体,所述密封腔体内填充有能够屏蔽和吸收电磁波的透明导电介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待屏蔽空间需要透光的部分,加装电磁屏蔽吸波板,具体包括:
在待屏蔽空间需要透光的部分,加装至少两块所述电磁屏蔽吸波板;其中,所述电磁屏蔽吸波板之间使用金属边框进行拼接。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腔体的填充宽度d不小于待屏蔽的电磁波在所述透明导电介质中的传播距离z;以及,
所述z根据e-αz确定,其中:
所述e-αz为所述待屏蔽的电磁波在所述透明导电介质中传播时的振幅因子,其根据预先设置的待屏蔽的电磁波的衰减倍数确定;
所述α为所述待屏蔽的电磁波在所述透明导电介质中传播时的衰减常数,其根据如下公式确定:
α = ω μϵ 2 [ 1 + ( σ ωϵ ) 2 - 1 ] ;
ω=2πf;
其中,所述σ为所述透明导电介质的电导率,所述μ为所述透明导电介质的磁导率,所述ω为待屏蔽的电磁波的角速度,所述f为待屏蔽的电磁波的频率;所述ε为所述透明导电介质的介电常数。
CN201410336371.7A 2014-07-15 2014-07-15 一种电磁屏蔽吸波板和电磁屏蔽及吸波方法 Active CN1053074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36371.7A CN105307463B (zh) 2014-07-15 2014-07-15 一种电磁屏蔽吸波板和电磁屏蔽及吸波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36371.7A CN105307463B (zh) 2014-07-15 2014-07-15 一种电磁屏蔽吸波板和电磁屏蔽及吸波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07463A true CN105307463A (zh) 2016-02-03
CN105307463B CN105307463B (zh) 2019-01-08

Family

ID=552040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36371.7A Active CN105307463B (zh) 2014-07-15 2014-07-15 一种电磁屏蔽吸波板和电磁屏蔽及吸波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0746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24328A (zh) * 2021-05-11 2021-08-31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制冷设备的屏蔽频率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37178A (ja) * 1991-07-31 1993-02-12 Asahi Glass Co Ltd 電磁波遮蔽透明体
JPH0685474B2 (ja) * 1987-12-25 1994-10-26 旭硝子株式会社 改良された電磁波遮蔽複層体
CN103384909A (zh) * 2010-12-21 2013-11-06 塞拉维申有限公司 透明波导电磁波等离子体光源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85474B2 (ja) * 1987-12-25 1994-10-26 旭硝子株式会社 改良された電磁波遮蔽複層体
JPH0537178A (ja) * 1991-07-31 1993-02-12 Asahi Glass Co Ltd 電磁波遮蔽透明体
CN103384909A (zh) * 2010-12-21 2013-11-06 塞拉维申有限公司 透明波导电磁波等离子体光源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24328A (zh) * 2021-05-11 2021-08-31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制冷设备的屏蔽频率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07463B (zh) 2019-0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00164B (zh) 一种防辐射吸声板的制备方法
CN104730624A (zh) 一种实现空间波与太赫兹人工表面等离激元波转换的装置
CN208971906U (zh) 一种镁合金电磁屏蔽室
CN204538375U (zh) 一种用于连接器电源插座的屏蔽结构
CN204185424U (zh) 用于电磁波屏蔽的胶带
CN105307463A (zh) 一种电磁屏蔽吸波板和电磁屏蔽及吸波方法
WO2015027818A1 (zh) 内嵌式金属网栅的电磁屏蔽光窗的制备方法
CN202104005U (zh) 一种电磁屏蔽房间
CN116507100A (zh) 一种基于周期性屏蔽与周期性吸波的高透光金属网格电磁防护装置及其参数优化方法
CN108135118A (zh) 一种针对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的零磁导率的屏蔽超材料
CN106413364A (zh) 基于石墨烯/透明导电薄膜的双向吸波透明电磁屏蔽器件
CN108090255B (zh) 一种计算等离子体覆盖目标电磁散射的高低频混合方法
CN106413362A (zh) 基于石墨烯网栅与透明导电薄膜的双向吸波透明电磁屏蔽器件
CN204231865U (zh) 电磁兼容屏蔽舱
CN104573244A (zh) 一种基于peec的含连接附件机箱电磁屏效仿真方法
CN205071537U (zh) 一种电器盒
RU2168878C1 (ru) Панель для защиты от электромагнитного излучения
CN204595825U (zh) 一种电磁兼容红外触摸屏及显示器
CN106413357A (zh) 基于石墨烯网栅与透明导电薄膜层叠结构的电磁屏蔽光窗
CN204857306U (zh) 数据传输线缆
CN207460730U (zh) 一种导热型吸波材料
CN204367846U (zh) 一种汽车车窗屏蔽结构
CN204291741U (zh) 用于通信产品的贴膜
Huang et al.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analyses of electromagnetic attenuation properties of an L-shaped channel constructed by electromagnetic absorbing concrete
Romanca et al. Methods of investigating construction materials used for intelligent building shield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