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04385A - 按键 - Google Patents
按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304385A CN105304385A CN201510586442.3A CN201510586442A CN105304385A CN 105304385 A CN105304385 A CN 105304385A CN 201510586442 A CN201510586442 A CN 201510586442A CN 105304385 A CN105304385 A CN 10530438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le
- district
- limit
- sublayer
- buffer block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7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 H01H13/702—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with contacts carried by or formed from layers in a multilayer structure, e.g. membrane switches
- H01H13/705—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with contacts carried by or formed from layers in a multilayer structure, e.g. membrane switche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s or key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21/00—Actuators
- H01H2221/062—Damping vibration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关于一种按键,其包含底板、电路层、键帽及平衡杆。底板具有卡勾部及第一通孔,卡勾部邻近于第一通孔。电路层具有第一子层及第二子层。第一子层设置于底板上方,第一子层具有第二通孔。第二子层设置于第一子层上方,第二子层具有第三通孔,第二子层部分延伸至第二通孔上方,定义第二子层延伸至第二通孔上方的部分为第一缓冲区块,第一缓冲区块具有至少四区边,第一缓冲区块的至少两区边与第二子层连接,且第一缓冲区块邻近于卡勾部。平衡杆具有第一杆部及第二杆部。第一杆部连接键帽,第二杆部穿设于卡勾部。藉由缓冲区块支撑平衡杆的第二杆部而减缓其与底板间的碰撞,减少在按压按键时所产生的音量而达到减噪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键,尤其是有关于一种具有减噪效果的按键。
背景技术
就目前个人电脑的使用习惯而言,键盘为不可或缺的输入设备之一,用以输入文字、符号或数字。不仅如此,举凡日常生活所接触的消费性电子产品或是工业界使用的大型加工设备,皆需设有按键结构作为输入装置,以操作上述电子产品与加工设备。
一般来说,键盘装置上的按键大部分为方形键帽(keycap)的按键,少部分的按键如空白键(SPACE)、输入键(Enter)、大字键(CapsLock)、移位键(Shift)等,其键帽的长度大于宽度,该类按键称之为倍数键。
习知按键的机构设计多半包括至少一平衡杆(balancebar)及复数个其他零组件,其中平衡杆可提高键帽的结构强度,使得使用者即便按压在键帽的非中央位置,倍数键也不会在按压过程中产生倾斜现象。然而,平衡杆为直接地接触于底板,由于两者间接触面积较大,当键帽上下运动时,平衡杆与底板会因相互碰撞而产生明显的噪音。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具有减噪效果的按键,并达到足够的结构强度,以应用于操作频繁的消费性电子产品的键盘始成为一重要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按键,以解决按压按键时产生明显噪音的现象。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按键,包含底板、电路层、键帽以及平衡杆。底板具有卡勾部以及第一通孔,其中该卡勾部邻近于该第一通孔;该电路层具有第一子层及第二子层。该第一子层设置于该底板上方,该第一子层具有第二通孔;该第二子层设置于该第一子层上方,该第二子层具有第三通孔,该第二子层部分延伸至该第二通孔上方,定义该第二子层延伸至该第二通孔上方的部分为第一缓冲区块,该第一缓冲区块具有至少四区边,该第一缓冲区块藉由该些区边中的至少两区边与该第二子层连接,且该第一缓冲区块邻近于该卡勾部;键帽设置于该底板上方,该键帽可相对于该底板上下运动;平衡杆具有第一杆部及第二杆部,该第一杆部可活动地连接该键帽,该第二杆部穿设于该卡勾部,使该第二杆部下端穿过该第三通孔与该第二通孔而延伸进入该第一通孔中,该第二杆部下表面抵接于该第一缓冲区块,如此当该键帽相对于该底板上下运动时,该第一缓冲区块减缓该第二杆部与该底板间的碰撞。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缓冲区块具有第四通孔与条状结构,该条状结构具有两端点,该条状结构延伸于该第三通孔与该第四通孔之间,该条状结构藉由该两端点连接到该第二子层。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条状结构依序具有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与第四侧边,该条状结构藉由该第一侧边与该第三侧边而与该第二子层连接,该第一侧边与该第二侧边彼此相邻,该第二侧边和该第四侧边分别邻接于该第三通孔与该第四通孔。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二子层还包含第七通孔、第一延伸部及第二延伸部,该第一延伸部位于第七通孔与第四通孔之间,该第二延伸部位于第七通孔与第三通孔之间,该第一延伸部连接该第二延伸部,且该条状结构朝向该第三区边延伸的端点连接该第一延伸部。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缓冲区块为四边形区块,该四边形区块依序具有第一区边、第二区边、第三区边与第四区边,该第一缓冲区块藉由该第一区边与该第二区边而与该第二子层连接,该第一区边与该第二区边彼此相邻,该第三区边和该第四区边均邻接该第三通孔。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缓冲区块具有第四通孔与L形条状结构,该L形条状结构具有两端点,该L形条状结构延伸于该第三通孔与该第四通孔之间,该L形条状结构两端点分别朝向该第一缓冲区块的该第一区边与该第二区边延伸。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缓冲区块为四边形片体,该四边形片体依序具有第一区边、第二区边、第三区边与第四区边,该第一缓冲区块至少藉由该第一区边与该第三区边而与该第二子层连接,该第一区边与该第三区边彼此相对,至少该第二区边邻接该第三通孔。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缓冲区块具有第四通孔与直线形条状结构,该直线形条状结构具有两端点,该直线形条状结构延伸于该第三通孔与该第四通孔之间,该直线形条状结构两端点分别朝向该第一区边与该第三区边延伸。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缓冲区块为ㄇ字形片体。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电路层还包含第三子层,第三子层位于该第一子层与该第二子层之间,该第三子层部分延伸至该第二通孔上方,定义该第三子层延伸至该第二通孔上方的部分为第二缓冲区块,该第一缓冲区块与该第二缓冲区块至少部分重叠。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按键还包含膜片,该膜片设置于该电路层上方,该膜片部分延伸至该第二通孔上方,定义该膜片延伸至该第二通孔上方部分为第三缓冲区块,该第一缓冲区块与该第三缓冲区块至少部分重叠。
此外,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按键,包含底板、电路层、膜片、键帽以及平衡杆。底板具有卡勾部以及第一通孔,其中该卡勾部邻近该第一通孔;电路层设置于该底板上方,该电路层具有第二通孔;膜片设置于该电路层上方,该膜片具有第五通孔,该膜片部分延伸至该第二通孔上方,定义该膜片延伸至该第二通孔上方的部分为第三缓冲区块,该第三缓冲区块具有至少四区边,该第三缓冲区块藉由该些区边中的至少两区边与该膜片连接,且该些区边中的至少两区边与该膜片分离,该缓冲区块邻近于该卡勾部;键帽设置于该底板上方,该键帽可相对于该底板上下运动;平衡杆具有第一杆部及第二杆部,该第一杆部可活动地连接该键帽,该第二杆部穿设于该卡勾部,使该第二杆部下端穿过该第五通孔与该第二通孔而延伸进入该第一通孔中,该第二杆部下表面抵接于该缓冲区块,如此当该键帽相对于该底板上下运动时,该缓冲区块减缓该第二杆部与该底板间的碰撞。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三缓冲区块具有第六通孔与条状结构,该条状结构具有两端点,该条状结构延伸于该第五通孔与该第六通孔之间,该条状结构藉由该两端点连接到该膜片。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条状结构依序具有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与第四侧边,该条状结构藉由该第一侧边与该第三侧边而与该膜片连接,该第一侧边与该第二侧边彼此相邻,该第二侧边和该第四侧边分别邻接于该第五通孔与该第六通孔。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膜片还包含第九通孔、第五延伸部及第六延伸部,该第五延伸部位于第六通孔与第九通孔之间,该第六延伸部位于第五通孔与第九通孔之间,该第五延伸部连接该第五延伸部,且该条状结构朝向该第三区边延伸的端点连接该第五延伸部。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三缓冲区块为四边形区块,该四边形区块依序具有第一区边、第二区边、第三区边与第四区边,该第三缓冲区块藉由该第一区边与该第二区边而与该膜片连接,该第一区边与该第二区边彼此相邻,该第三区边和该第四区边均邻接该第三通孔。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三缓冲区块具有第六与L形条状结构,该L形条状结构具有两端点,该L形条状结构延伸于该第五通孔与该第六通孔之间,该L形条状结构两端点分别朝向该缓冲区块的该第一区边与该第二区边延伸。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三缓冲区块为四边形片体,该四边形片体依序具有第一区边、第二区边、第三区边与第四区边,该缓冲区块至少藉由该第一区边与该第三区边而与该膜片连接,该第一区边与该第三区边彼此相对,至少该第二区边邻接该第三通孔。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三缓冲区块具有第六通孔与直线形条状结构,该直线形条状结构具有两端点,该直线形条状结构延伸于该第五通孔与该第六通孔之间,该直线形条状结构两端点分别朝向该第一区边与该第三区边延伸。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缓冲区块为ㄇ字形片体。
此外,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按键,包含:底板、电路层、键帽以及平衡杆。底板具有卡勾部以及第一通孔,其中该卡勾部邻近该第一通孔;电路层设置于该底板上方,该电路层包含第一子层、第二子层以及第三子层。第一子层设置于该底板上方,该第一子层具有第二通孔与下电极;第二子层设置于该第一子层上方,该第二子层具有第三通孔与上电极,该第二子层部分延伸至该第二通孔上方,定义该第二子层延伸至该第二通孔上方的部分为第一缓冲区块,该第一缓冲区块具有至少四区边,该第一缓冲区块藉由该些区边中的至少两区边与该第二子层连接;第三子层设置于该第一子层与该第二子层之间,该第三子层具有第第十通孔;键帽设置于该底板上方,该键帽可相对于该底板上下运动,该上电极与该下电极受到该第二子层的间隔而保持分离,当该键帽向下运动时使该上电极与该下电极接触导通;平衡杆具有第一杆部及第二杆部,该第一杆部可活动地连接该键帽,该第二杆部穿设于该卡勾部,该第二杆部下表面抵接于该第三缓冲区块,如此当该键帽相对于该底板上下运动时,该第一缓冲区块减缓该第二杆部下表面与该底板间的碰撞。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缓冲区块具有第四通孔与条状结构,该条状结构具有两端点,该条状结构延伸于该第三通孔与该第四通孔之间,该条状结构藉由该两端点连接到该第二子层。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条状结构依序具有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与第四侧边,该条状结构藉由该第一侧边与该第三侧边而与该第二子层连接,该第一侧边与该第二侧边彼此相邻,该第二侧边和该第四侧边分别邻接于该第三通孔与该第四通孔。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二子层还包含第七通孔、第一延伸部及第二延伸部,该第一延伸部位于该第七通孔与该第四通孔之间,该第二延伸部位于该第七通孔与该第三通孔之间,该第一延伸部连接该第二延伸部,且该条状结构朝向该第三区边延伸的端点连接该第一延伸部。
在本发明的按键可在键帽受按压而相对于底板上下运动时,藉由缓冲区块支撑平衡杆的第二杆部而进一步减缓第二杆部与底板间的碰撞,使得按键可减少在按压时所产生的音量而达到减噪的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按键的立体图;
图2绘示依照图1的按键的爆炸图;
图3绘示依照图1的按键沿剖面线3-3’的剖视图;
图4绘示依照图1的按键沿剖面线4-4’的剖视图;
图5A绘示依照图1的按键的第二子层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B绘示依照图1的按键的第二子层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按键的爆炸图;
图7绘示依照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按键的爆炸图;
图8绘示依照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按键的立体图;
图9绘示依照图8的按键的爆炸图;
图10绘示依照图8的按键沿剖面线10-10’的剖视图;
图11绘示依照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按键的爆炸图;
图12绘示依照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按键的爆炸图;
图13绘示依照图12的按键的第二子层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4绘示依照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按键的爆炸图;
图15绘示依照图14的按键的膜片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及图2。图1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按键的立体图,图2绘示依照图1的按键的爆炸图。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按键100可应用于键盘装置上,进一步的说,藉由改变本实施例按键100的尺寸,本实施例的按键100可作为键盘装置的方形按键或倍数键,但不以此为限。
本实施例的按键100可由底板110、电路层120、键帽130以及平衡杆140所组成,其中底板110可具有分别邻近于底板110两相对侧且彼此相对的两个卡勾部112以及两个第一通孔114,其中每一卡勾部112凸出于底板110的顶面110a并邻近于对应的第一通孔114。在本实施例中,底板110可为金属板体,但不以此为限。
另一方面,键帽130设置于底板110上方且可相对于底板110上下地运动。同时,平衡杆140具有第一杆部142及两个第二杆部144,其中第二杆部144分别连接第一杆部142的两相对端部,换句话说,第二杆部144可自第一杆部142的两相对端部朝相同方向弯折后延伸而形成。同时,第一杆部142可活动地连接键帽130,也就是说,第一杆部142可被定位在键帽130上并可在此位置上活动地枢转。举例来说,第一杆部142可枢接于键帽130的底面,且每一第二杆部144可活动地穿设于对应的卡勾部112的滑槽112a内。
此外,本实施例的按键100还可包含回复力单元150,回复力单元150设置于电路层120的顶面120a,其中回复力单元150的材质可为具弹力的硅胶或橡胶,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按键100还可包含剪刀脚结构,但不以此为限。因此,当外力作用于按键100的键帽130上,使键帽130向下运动至较低位置时,平衡杆140的第一杆部142可在键帽130的底面上枢转,且平衡杆140的第二杆部144可抵接于底板110而向下滑动。反之,当外力消失时,回复力单元150弹性回复而使键帽130向上运动,进而带动平衡杆140的第一杆部142可在键帽130的底面上反向地枢转,且平衡杆140的第二杆部144可抵接于底板110而向上滑动,使键帽130向上回复至原本的较高位置。
另一方面,电路层120可具有第一子层122及第二子层124。第一子层122设置于底板110上方,第一子层122具有第二通孔122a。第二子层124设置于第一子层122上方,第二子层124具有第三通孔124a,其中当第一子层122与第二子层124对应地的叠合时,第二子层124部分延伸至第二通孔122a上方。在本实施例中,电路层120可为薄膜电路板,但不以此为限。详细而言,当键帽130被按压时,电路层120可电性导通地发出导通信号。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电路层120还可包含第三子层126,第三子层126位于第一子层122与第二子层124之间,但不以此为限。举例来说,第三子层126可为绝缘塑胶片体,但不以此为限。
举例来说,请同时参照图3,其绘示依照图1的按键沿剖面线3-3’的剖视图。如图3所示,第三子层126对应回复力单元150的位置具有容置穿孔127,使得第一子层122与第二子层126之间具有间距而没有电性连接。当使用者按压键帽130时,键帽130可向下运动使得回复力单元150受到向下的按压力,而进一步压迫第二子层124产生形变以穿过容置穿孔127而直接地与第一子层122相对应的区域接触而电性连接。详细而言,第二子层124位于回复力单元150下方的区域可设有上电极125,且第一子层122与上电极125对应的区域可设置下电极123,也就是说,上电极125与下电极123可被设置在容置穿孔127并位于容置穿孔127的相对两侧,藉由上电极125与下电极123的接触可触发电路层120产生导通信号,但不以此为限。反之,当外力消失时,第一子层122及第二子层124可回复至原始位置而使得上电极125及下电极123彼此分离。
进一步的说,请同时参照图4,其绘示依照图1的按键沿剖面线4-4’的剖视图。如图1、图2及图4所示,当第一子层122与第二子层124对应地的叠合时,第二子层124部分延伸至第二通孔122a上方,其中第二子层124延伸至第二通孔122a上方的部分可被定义为第一缓冲区块160,其中第一缓冲区块160具有至少四区边161,第一缓冲区块160藉由至少两区边161与第二子层124连接,且第一缓冲区块160邻近于穿设出第二通孔122a的卡勾部112。因此,当第二杆部144穿设于卡勾部112时,第二杆部144的下端位于第一通孔114、第二通孔122a与第三通孔124a三者所共同形成的贯孔中,同时,第二杆部144的下表面144a可抵接于第一缓冲区块160,如此,当键帽130相对于底板110上下运动时,第一缓冲区块160可减缓第二杆部144与底板110间的碰撞,进而减少本实施例的按键100按压时所产生的音量。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当电路层120还包含第三子层126时,第三子层126可与第一子层122及第二子层124对应地叠合,其中第三子层126部分延伸至第二通孔122a上方,且第三子层126延伸至第二通孔122a上方部分可被定义为第二缓冲区块170,第一缓冲区块160与第二缓冲区块170至少部分重叠。是故,第一缓冲区块160与第二缓冲区块170可对应键帽130受到的按压力而共同地产生适当的形变,藉此有效地减缓第二杆部144与底板110间的碰撞,进而减少按键100按压时所产生的音量。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缓冲区块160与第二缓冲区块170的构形大致相同,也就是说,第二缓冲区块170具有至少四区边171,第二缓冲区块170藉由至少两区边171与第三子层126连接,但不以此为限。应了解到,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三子层的构形也可与第一子层大致相同,也就是说,具有第一子层、第二子层以及第三子层的电路层可仅藉由第一子层的第一缓冲区块即可减缓第二杆部与底板间的碰撞,而减少按键按压时所产生的音量。
详细来说,请参照图5A,其绘示依照图1的按键的第二子层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5A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二子层124的第一缓冲区块160可具有第四通孔162与条状结构164,条状结构164延伸于第三通孔124a与第四通孔162之间。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第一缓冲区块160可为四边形区块,四边形区块依序具有第一区边161a、第二区边161b、第三区边161c与第四区边161d,也就是说,图2所示的四区边161可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定义为第一区边161a、第二区边161b、第三区边161c与第四区边161d。第一缓冲区块160藉由第一区边161a与第二区边161b而与第二子层124连接,第一区边161a与第二区边161b彼此相邻,第三区边161c和第四区边161d分别邻接于第三通孔124a与第四通孔162。
另外,还可参照图5B,其绘示依照图1的按键的第二子层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5B所示,本实施例的条状结构164延伸于第三通孔124a与第四通孔162之间,且条状结构164具有两端点164a,其中条状结构164可藉由两端点164a连接到第二子层124。进一步的说,本实施例的条状结构164可为L形条状结构,条状结构164的两端点164a分别朝向第一缓冲区块160的第一区边161a与第二区边161b延伸。
因此,请同时参照图4,当键帽130相对于底板110上下运动,使得平衡杆140的第二杆部144的下表面144a抵接第一缓冲区块160的条状结构164时,藉由调整第四通孔162的尺寸大小、外形和位置,可轻易调整条状结构164形变时所产生的应力。也就是说,可根据键帽130承受到的按压力的强度来调整第四通孔162的尺寸大小、外形和位置,以使条状结构164对应一定强度的按压力即可产生形变,藉此,不会改变使用者原本触发电路层120传递导通信号所需的按压力,且同时还可减缓第二杆部144与底板110间的碰撞,进而减少按键100按压时所产生的音量。
请参照图6,其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按键的爆炸图。应了解到,本实施例的按键200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的按键100的构形大致相同,主要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按键200还包含膜片180。膜片180设置于电路层120上方,且回复力单元150可设置于膜片180上,其中膜片180与电路层120对应地叠合时,膜片180部分延伸至第二通孔122a上方,膜片180延伸至第二通孔122a上方部分可被定义为第三缓冲区块190,第一缓冲区块160与第三缓冲区块190至少部分重叠,举例来说,第一缓冲区块160与第三缓冲区块190的构形可大致相同,也就是说,膜片180的构形可与第二子层124的构形大致相同,但不以此为限。在本实施例中,膜片180可为具有弹性材质的薄片,例如可为聚酯胶片(mylar)或橡胶片,但不以此为限。因此,膜片180上的第三缓冲区块190可与第一缓冲区块160对应键帽130受到的按压力而共同地产生适当的形变,藉此有效地减缓平衡杆140的第二杆部144与底板110间的碰撞,进而减少按键200按压时所产生的音量。
可轻易得知的是,当本实施例的电路层120具有第三子层126且第三子层126上设有第二缓冲区块170时,第一缓冲区块160、第二缓冲区块170与第三缓冲区块190可对应键帽130受到的按压力而共同地产生适当的形变,藉此有效地减缓第二杆部144与底板110间的碰撞,进而减少按键200按压时所产生的音量,但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三子层的构形也可与第一子层大致相同而没有设置第二缓冲区块,但不以此为限。
请参照图7,其绘示依照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按键的爆炸图。应了解到,本实施例的按键300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的按键100的构形与功能大致相同,主要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按键300具有膜片180,其中膜片180具有第五通孔182,膜片180部分延伸至第二通孔122a上方,且本实施例的膜片180设置第三缓冲区块184,换句话说,膜片180延伸至第二通孔122a上方的部分可被定义为第三缓冲区块184,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用以减少按键300按压时所产生的音量的第三缓冲区块184可仅设置于膜片上。因此,本实施例的按键300可透过膜片180的第三缓冲区块184而减缓第二杆部144与底板110间的碰撞,以减少按键300按压时所产生的音量。此外,本实施例所述设置于膜片180上的第三缓冲区块184的构形可与图5A所述的实施例的位于第二子层124的第一缓冲区块160大致相同,在其他实施例中,膜片上的缓冲区块的构形可与图5B所述的实施例的位于第二子层124的第一缓冲区块160大致相同,但皆不以此为限。另外,膜片180上的第三缓冲区块184可设置第六通孔184a,第六通孔184a可减小第三缓冲区块184形变时所需的应力。也就是说,可根据键帽130承受到的按压力的强度调整第六通孔184a的尺寸大小、外形和位置,以使第三缓冲区块184对应一定的按压力即可产生形变,藉此,不改变使用者原本触发电路层120传递导通信号所需的按压力,且同时还可减缓第二杆部144与底板110间的碰撞,进而减少按键300按压时所产生的音量。
请参照图8及图9,图8绘示依照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按键的立体图。图9绘示依照图8的按键的爆炸图。如图8及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按键400与图1及图2所述的实施例的按键100的构件大致相同,主要的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按键400具有两个平衡杆140,两个平衡杆140位于底板110相对两侧,彼此相对的两个卡勾部112分别各自有两个滑槽112a,每一滑槽112a可同时供两个平衡杆140的同一侧的第二杆部144的下端插设,其中本实施例的第二杆部144的下端弯折地插设入卡勾部112的滑槽112a,但不以此为限。另外,本实施例的位于电路层120的第二子层124的第一缓冲区块260的构形也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的第一缓冲区块160的构形不同。详细而言,本实施例的第一缓冲区块260可为四边形片体,四边形片体依序具有第一区边261a、第二区边261b、第三区边261c与第四区边261d,其中第一缓冲区块260可藉由第一区边261a与第三区边261c而与第二子层124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区边216a与第三区边216c彼此相对,且第二区边261b邻接第三通孔124a。进一步的说,本实施例的第一缓冲区块260可具有第四通孔262与直线形条状结构264。直线形条状结构264具有两端点264a,直线形条状结构264延伸于第二子层124的第三通孔124a与第四通孔262之间,同时,直线形条状结构264两端点264a分别朝向第一区边261a与第三区边261c延伸。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第一缓冲区块260为ㄇ字形片体,但不以此为限。
因此,请同时参照图10,其绘示依照图8的按键沿剖面线10-10’的剖视图。如图8~图10所示,当第二杆部144穿设于卡勾部112时,(a)若第二杆部144的下端为水平延伸,第二杆部144的下端会延伸于第一通孔114、第二通孔122a与第三通孔124a所共同形成的贯孔上方,或(b)若第二杆部144的下端为倾斜延伸,则第二杆部144的下端会进入第一通孔114、第二通孔122a与第三通孔124a所共同形成的贯孔中,同时,第二杆部144下表面144a可抵接于第一缓冲区块260的直线形条状结构264朝向第一区边261a与第三区边263a延伸的部份,如此,当键帽130相对于底板110上下运动时,第一缓冲区块260可减缓第二杆部144与底板110间的碰撞,进而减少按键400按压时所产生的音量。
另一方面,请回到图9,可轻易得知的是,本实施例的电路层120可包含第三子层126,第三子层126位于第一子层122与第二子层124之间。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子层126延伸至第二通孔122a上方部分可被定义为第二缓冲区块270,其中第二缓冲区块270的构形与第一缓冲区块260大致相同,但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三子层126也可不设置第二缓冲区块,也就是说,第三子层126的构形可与第一子层122大致相同,但不以此为限。进一步的,可经由图6所述的实施例的教示而轻易得知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按键还可包含具有第三缓冲区块的膜片,膜片设置于电路层上方,其中第三缓冲区块的构形与第一缓冲区块大致相同,但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膜片的构形也可与第一子层大致相同,也就是说,膜片可不设置第三缓冲区块,但不以此为限。
请参照图11,绘示依照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按键的爆炸图。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按键500与图9所示的实施例的按键400大致相同,主要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按键500具有膜片280,其中膜片280具有第五通孔282,膜片280部分延伸至第二通孔122a上方,且本实施例的膜片280设置第三缓冲区块284,换句话说,膜片280延伸至第二通孔122a上方的部分可被定义为第三缓冲区块284。因此,本实施例的按键500可透过膜片280的第三缓冲区块284而减缓第二杆部144与底板110间的碰撞,以减少本实施例的按键500按压时所产生的音量。此外,本实施例所述设置于膜片280上的第三缓冲区块284的构形可与图9所述的实施例的位于第二子层124的第一缓冲区块260大致相同。因此,当键帽130相对于底板110上下运动,使得平衡杆140的第二杆部144的下端抵接第三缓冲区块284时,第六通孔284a可减小缓冲区块284产生形变时所需承受的应力。也就是说,第六通孔284a的尺寸大小、外形和位置的选择可根据键帽130受到的按压力的强度,以使缓冲区块284对应一定的按压力即可产生形变,藉此,不改变使用者原本触发电路层120传递导通信号所需的按压力,同时还可减缓第二杆部144与底板110间的碰撞,进而减少按键500按压时所产生的音量。
请参照图12及图13,图12绘示依照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按键的爆炸图。图13绘示依照图12的按键的第二子层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12及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按键600与图1及图2所示的实施例的按键100的功能及构件大致上相同,主要的差异在于电路层120的构形。
本实施例的按键100的电路层120的第二子层124为上电极层,第二子层124的下表面一般设置有开关上电极。第二子层124具有:第三通孔124a、第四通孔162、第七通孔166、条状结构164、与第二架桥延伸部168。条状结构164依序至少具有第一侧边161a、第二侧边161b、第三侧边161c与第四侧边161d;条状结构164藉由第一侧边161a与第三侧边161c而与第二子层124连接,其中,第一侧边161a与第二侧边162a彼此相邻,第一侧边161a与第三侧边161c彼此相对而不邻接,第二侧边161b和第四侧边161d分别邻接于第四通孔162与第三通孔124a。同时,第二架桥延伸部168还可细分为(a)实质沿着Y轴延伸的第一延伸部168a及(b)实质沿着X轴延伸的第二延伸部168b,第一延伸部168a至少间隔开第七通孔166与第四通孔162,第二延伸部168b至少间隔开第七通孔166与第三通孔124a,第一延伸部168a连接第二延伸部168b;而条状结构164藉由(1)第一侧边161a与第二子层124邻近键帽周缘部分连接,及(2)第三侧边161c与第一延伸部168a连接,如此条状结构164间隔开第三通孔124a与第四通孔162,且两端(第一侧边161a与第三侧边161c)均获得连接支撑,如此可提供较强的弹性减噪力量。本实施例中,第二架桥延伸部168大致呈现L形,但第二架桥延伸部168外形不以此为限。任何外形的第二架桥延伸部168,只要(1)第二架桥延伸部168能与第二侧边161b和第四侧边161d断开,使第二侧边161b和第四侧边161d保持邻接任一个通孔,且(2)第二架桥延伸部168能连接条状结构164的第三侧边161c,即适用于本发明。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中,电路层120的第一子层122为下电极层,一般的,于对应开关上电极处,第一子层122上表面会设置有开关下电极,藉以选择性地触发导通。第一子层122具有第二通孔122a、第八通孔122b、第一架桥延伸部121。第一架桥延伸部121还可细分为第三延伸部122c及第四延伸部122d。当第一子层122与第二子层124对应地的叠合时,第二通孔122a的覆盖面积叠合涵盖条状结构164、至少部分第三通孔124a与至少部分第四通孔162,使得条状结构164悬空延伸于第二通孔122a上方;且第三延伸部122c及第四延伸部122d对应地叠合于第一延伸部168a及第二延伸部168b下方,如此第一架桥延伸部121可对应地支撑第二架桥延伸部168,但不以此为限。第三延伸部122c及第四延伸部122d间隔开第八通孔122b与第二通孔122a。当第一子层122与第二子层124对应地的叠合时,第八通孔122b对应地叠合连通于第七通孔166,但不以此为限。
在本实施例中,电路层120还包含的第三子层126为间隔层(spacer),一般于对应开关上下电极处,第三子层126会设置容置穿孔127,以允许开关上电极被使用者按压时,该开关上电极可向下变形进而透过该容置穿孔127,来接触导通开关下电极。第三子层126可与第一子层122及第二子层124对应地叠合;如图13所示,第三子层126除具有容置穿孔127外,其他的构形可与第二子层124相同,亦即第三子层126也具有条状结构,由第二子层124条状结构164和第三子层126的条状结构两者共同来支撑连杆,减低噪音,但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三子层126除具有容置穿孔127外,其他的构形也可与第一子层122相同,亦即第三子层126也未设置条状结构,第三子层126的通孔126a覆盖面积也叠合涵盖条状结构164、至少部分第三通孔124a与至少部分第四通孔162;整个电路层120仅由第二子层124条状结构164来支撑连杆,减低噪音。
请参照图14及图15,图14绘示依照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按键的爆炸图。图15绘示依照图14的按键的膜片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14及图15所示,应了解到,本实施例的按键700与图7所示的实施例的按键300的构形大致相同,亦即电路层120上方均额外设置有膜片180,而回复力单元150设置于膜片180上,回复力单元150并未直接设置于电路层120上;但图14实施例与图7实施例两者的膜片180构形不同。图14实施例膜片180的构形与图12所示的实施例的按键600的第二子层124相同,亦即膜片180具有:第五通孔185a、第六通孔185b、第九通孔185c、条状结构187、与第三架桥延伸部189。条状结构187依序至少具有第一侧边187a、第二侧边187b、第三侧边187c与第四侧边187d。条状结构187藉由第一侧边187a与第三侧边187c而与膜片180连接,其中,第一侧边187a与第二侧边187b彼此相邻,第一侧边187a与第三侧边187c彼此相对而不邻接,第二侧边187b和第四侧边187d均分别邻接于第六通孔185b与第五通孔185a。第三架桥延伸部189还可细分为(a)实质沿着Y轴延伸的第五延伸部189a及(b)实质沿着X轴延伸的第六延伸部189b,第五延伸部189a至少间隔开第九通孔185c与第六通孔185b,第六延伸部189b至少间隔开第九通孔185c与第五通孔185a,第五延伸部189a连接第六延伸部189b;而条状结构187藉由(1)第一侧边187a与膜片180邻近键帽周缘部分连接,及(2)第三侧边187c与第三架桥延伸部189(本实施例中为第五延伸部189a)连接,如此条状结构187间隔开第六通孔185b与第五通孔185a,且两端(第一侧边187a与第三侧边187c)均获得连接支撑,是故,本实施例的膜片180的构形可与图13所示的第二子层124相同,但不以此为限。另一方面,本实施例的电路层120的构形可与图12所示的实施例的按键600的电路层120相同,亦即可:(1)仅第二子层124有条状结构164,其余各层无条状结构;或(2)第二子层124和第三子层126分别具有条状结构,仅第一子层122无条状结构;但不以此为限。
在本实施例的按键可在键帽相对于底板上下运动时,藉由缓冲区块支撑平衡杆的第二杆部并进一步减缓第二杆部与底板间的碰撞,而可减少按键在按压时所产生的音量而达到减噪的效果。另一方面,缓冲区块可设置通孔以减少缓冲区块形变时所需的应力,以使缓冲区块对应一定的按压力即可产生形变,藉此,使用者可使用适当的按压力即可按压键帽并使电路层传递导通信号,同时还可减少按键按压时所产生的音量。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24)
1.一种按键,其特征在于包含:
底板,具有卡勾部以及第一通孔,其中该卡勾部邻近于该第一通孔;
电路层,该电路层具有:
第一子层,该第一子层设置于该底板上方,该第一子层具有第二通孔;以及
第二子层,该第二子层设置于该第一子层上方,该第二子层具有第三通孔,该第二子层部分延伸至该第二通孔上方,定义该第二子层延伸至该第二通孔上方的部分为第一缓冲区块,该第一缓冲区块具有至少四区边,该第一缓冲区块藉由该些区边中的至少两区边与该第二子层连接,且该第一缓冲区块邻近于该卡勾部;
键帽,设置于该底板上方,该键帽可相对于该底板上下运动;以及
平衡杆,具有第一杆部及第二杆部,该第一杆部可活动地连接该键帽,该第二杆部穿设于该卡勾部,使该第二杆部下端穿过该第三通孔与该第二通孔而延伸进入该第一通孔中,该第二杆部下表面抵接于该第一缓冲区块,如此当该键帽相对于该底板上下运动时,该第一缓冲区块减缓该第二杆部与该底板间的碰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缓冲区块具有第四通孔与条状结构,该条状结构具有两端点,该条状结构延伸于该第三通孔与该第四通孔之间,该条状结构藉由该两端点连接到该第二子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条状结构依序具有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与第四侧边,该条状结构藉由该第一侧边与该第三侧边而与该第二子层连接,该第一侧边与该第二侧边彼此相邻,该第二侧边和该第四侧边分别邻接于该第三通孔与该第四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子层还包含第七通孔、第一延伸部及第二延伸部,该第一延伸部位于第七通孔与第四通孔之间,该第二延伸部位于第七通孔与第三通孔之间,该第一延伸部连接该第二延伸部,且该条状结构朝向该第三区边延伸的端点连接该第一延伸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缓冲区块为四边形区块,该四边形区块依序具有第一区边、第二区边、第三区边与第四区边,该第一缓冲区块藉由该第一区边与该第二区边而与该第二子层连接,该第一区边与该第二区边彼此相邻,该第三区边和该第四区边均邻接该第三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缓冲区块具有第四通孔与L形条状结构,该L形条状结构具有两端点,该L形条状结构延伸于该第三通孔与该第四通孔之间,该L形条状结构两端点分别朝向该第一缓冲区块的该第一区边与该第二区边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缓冲区块为四边形片体,该四边形片体依序具有第一区边、第二区边、第三区边与第四区边,该第一缓冲区块至少藉由该第一区边与该第三区边而与该第二子层连接,该第一区边与该第三区边彼此相对,至少该第二区边邻接该第三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缓冲区块具有第四通孔与直线形条状结构,该直线形条状结构具有两端点,该直线形条状结构延伸于该第三通孔与该第四通孔之间,该直线形条状结构两端点分别朝向该第一区边与该第三区边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缓冲区块为ㄇ字形片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电路层还包含:
第三子层,位于该第一子层与该第二子层之间,该第三子层部分延伸至该第二通孔上方,定义该第三子层延伸至该第二通孔上方的部分为第二缓冲区块,该第一缓冲区块与该第二缓冲区块至少部分重叠。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10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按键还包含膜片,该膜片设置于该电路层上方,该膜片部分延伸至该第二通孔上方,定义该膜片延伸至该第二通孔上方部分为第三缓冲区块,该第一缓冲区块与该第三缓冲区块至少部分重叠。
12.一种按键,其特征在于包含:
底板,具有卡勾部以及第一通孔,其中该卡勾部邻近该第一通孔;
电路层,设置于该底板上方,该电路层具有第二通孔;
膜片,设置于该电路层上方,该膜片具有第五通孔,该膜片部分延伸至该第二通孔上方,定义该膜片延伸至该第二通孔上方的部分为第三缓冲区块,该第三缓冲区块具有至少四区边,该第三缓冲区块藉由该些区边中的至少两区边与该膜片连接,且该些区边中的至少两区边与该膜片分离,该缓冲区块邻近于该卡勾部;
键帽,设置于该底板上方,该键帽可相对于该底板上下运动;以及
平衡杆,具有第一杆部及第二杆部,该第一杆部可活动地连接该键帽,该第二杆部穿设于该卡勾部,使该第二杆部下端穿过该第五通孔与该第二通孔而延伸进入该第一通孔中,该第二杆部下表面抵接于该缓冲区块,如此当该键帽相对于该底板上下运动时,该缓冲区块减缓该第二杆部与该底板间的碰撞。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第三缓冲区块具有第六通孔与条状结构,该条状结构具有两端点,该条状结构延伸于该第五通孔与该第六通孔之间,该条状结构藉由该两端点连接到该膜片。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条状结构依序具有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与第四侧边,该条状结构藉由该第一侧边与该第三侧边而与该膜片连接,该第一侧边与该第二侧边彼此相邻,该第二侧边和该第四侧边分别邻接于该第五通孔与该第六通孔。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膜片还包含第九通孔、第五延伸部及第六延伸部,该第五延伸部位于第六通孔与第九通孔之间,该第六延伸部位于第五通孔与第九通孔之间,该第五延伸部连接该第五延伸部,且该条状结构朝向该第三区边延伸的端点连接该第五延伸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第三缓冲区块为四边形区块,该四边形区块依序具有第一区边、第二区边、第三区边与第四区边,该第三缓冲区块藉由该第一区边与该第二区边而与该膜片连接,该第一区边与该第二区边彼此相邻,该第三区边和该第四区边均邻接该第三通孔。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第三缓冲区块具有第六与L形条状结构,该L形条状结构具有两端点,该L形条状结构延伸于该第五通孔与该第六通孔之间,该L形条状结构两端点分别朝向该缓冲区块的该第一区边与该第二区边延伸。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第三缓冲区块为四边形片体,该四边形片体依序具有第一区边、第二区边、第三区边与第四区边,该缓冲区块至少藉由该第一区边与该第三区边而与该膜片连接,该第一区边与该第三区边彼此相对,至少该第二区边邻接该第三通孔。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第三缓冲区块具有第六通孔与直线形条状结构,该直线形条状结构具有两端点,该直线形条状结构延伸于该第五通孔与该第六通孔之间,该直线形条状结构两端点分别朝向该第一区边与该第三区边延伸。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缓冲区块为ㄇ字形片体。
21.一种按键,其特征在于包含:
底板,具有卡勾部以及第一通孔,其中该卡勾部邻近该第一通孔;
电路层,设置于该底板上方,该电路层包含:
第一子层,设置于该底板上方,该第一子层具有第二通孔与下电极;
第二子层,设置于该第一子层上方,该第二子层具有第三通孔与上电极,该第二子层部分延伸至该第二通孔上方,定义该第二子层延伸至该第二通孔上方的部分为第一缓冲区块,该第一缓冲区块具有至少四区边,该第一缓冲区块藉由该些区边中的至少两区边与该第二子层连接;以及
第三子层,设置于该第一子层与该第二子层之间,该第三子层具有第第十通孔;
键帽,设置于该底板上方,该键帽可相对于该底板上下运动,该上电极与该下电极受到该第二子层的间隔而保持分离,当该键帽向下运动时使该上电极与该下电极接触导通;以及
平衡杆,具有第一杆部及第二杆部,该第一杆部可活动地连接该键帽,该第二杆部穿设于该卡勾部,该第二杆部下表面抵接于该第三缓冲区块,如此当该键帽相对于该底板上下运动时,该第一缓冲区块减缓该第二杆部下表面与该底板间的碰撞。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缓冲区块具有第四通孔与条状结构,该条状结构具有两端点,该条状结构延伸于该第三通孔与该第四通孔之间,该条状结构藉由该两端点连接到该第二子层。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条状结构依序具有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与第四侧边,该条状结构藉由该第一侧边与该第三侧边而与该第二子层连接,该第一侧边与该第二侧边彼此相邻,该第二侧边和该第四侧边分别邻接于该第三通孔与该第四通孔。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子层还包含第七通孔、第一延伸部及第二延伸部,该第一延伸部位于该第七通孔与该第四通孔之间,该第二延伸部位于该第七通孔与该第三通孔之间,该第一延伸部连接该第二延伸部,且该条状结构朝向该第三区边延伸的端点连接该第一延伸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586442.3A CN105304385B (zh) | 2015-04-08 | 2015-09-15 | 按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1630991 | 2015-04-08 | ||
CN201510163099.1A CN104766744A (zh) | 2015-04-08 | 2015-04-08 | 按键 |
CN201510586442.3A CN105304385B (zh) | 2015-04-08 | 2015-09-15 | 按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304385A true CN105304385A (zh) | 2016-02-03 |
CN105304385B CN105304385B (zh) | 2018-01-30 |
Family
ID=5364851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163099.1A Pending CN104766744A (zh) | 2015-04-08 | 2015-04-08 | 按键 |
CN201510586442.3A Active CN105304385B (zh) | 2015-04-08 | 2015-09-15 | 按键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163099.1A Pending CN104766744A (zh) | 2015-04-08 | 2015-04-08 | 按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2) | CN104766744A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38772A (zh) * | 2016-06-22 | 2016-09-14 |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 按键 |
CN106601510A (zh) * | 2017-01-24 | 2017-04-26 | 江苏传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键盘长按键的平衡结构 |
TWI607468B (zh) * | 2016-06-17 | 2017-12-01 |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按鍵 |
CN108206111A (zh) * | 2016-12-16 | 2018-06-26 |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键盘 |
CN111146033A (zh) * | 2019-04-25 | 2020-05-12 | 光宝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 按键结构及键盘模块 |
CN111584276A (zh) * | 2019-06-17 | 2020-08-25 | 光宝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 按键组件及包括此按键组件的键盘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70564A (zh) * | 2015-07-29 | 2015-11-18 |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按键及其键盘 |
CN108281313A (zh) * | 2017-01-06 | 2018-07-13 |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薄型按键结构 |
TWI660386B (zh) * | 2017-05-19 | 2019-05-21 | 孫仁文 | 可透視按鍵之支桿結構 |
US10373779B2 (en) | 2017-06-01 | 2019-08-06 |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 Key switch with noise reduction capability and assembly method thereof |
US10950394B2 (en) | 2017-06-01 | 2021-03-16 |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 Key switch with noise reduction capability |
CN107134387A (zh) * | 2017-06-13 | 2017-09-05 |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键盘 |
CN109559924A (zh) * | 2017-09-25 | 2019-04-02 | 光宝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 按键模块 |
DE102018222088B3 (de) * | 2018-12-18 | 2020-06-18 |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 Tastschalter und Kraftfahrzeug mit einem Tastschalter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222928A (ja) * | 2000-02-09 | 2001-08-17 |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 メンブレンキーボード |
CN200950408Y (zh) * | 2006-09-20 | 2007-09-19 | 李启华 | 按键的x型弹性支架 |
CN101315839A (zh) * | 2007-05-28 | 2008-12-03 | 冲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键开关结构 |
CN102376468A (zh) * | 2010-08-27 | 2012-03-14 | 旭丽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 按键装置 |
-
2015
- 2015-04-08 CN CN201510163099.1A patent/CN104766744A/zh active Pending
- 2015-09-15 CN CN201510586442.3A patent/CN10530438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222928A (ja) * | 2000-02-09 | 2001-08-17 |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 メンブレンキーボード |
CN200950408Y (zh) * | 2006-09-20 | 2007-09-19 | 李启华 | 按键的x型弹性支架 |
CN101315839A (zh) * | 2007-05-28 | 2008-12-03 | 冲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键开关结构 |
CN102376468A (zh) * | 2010-08-27 | 2012-03-14 | 旭丽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 按键装置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607468B (zh) * | 2016-06-17 | 2017-12-01 |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按鍵 |
CN105938772A (zh) * | 2016-06-22 | 2016-09-14 |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 按键 |
CN105938772B (zh) * | 2016-06-22 | 2018-05-25 |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 按键 |
CN108206111A (zh) * | 2016-12-16 | 2018-06-26 |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键盘 |
CN106601510A (zh) * | 2017-01-24 | 2017-04-26 | 江苏传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键盘长按键的平衡结构 |
CN106601510B (zh) * | 2017-01-24 | 2020-09-11 | 江苏传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键盘长按键的平衡结构 |
CN111146033A (zh) * | 2019-04-25 | 2020-05-12 | 光宝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 按键结构及键盘模块 |
CN111584276A (zh) * | 2019-06-17 | 2020-08-25 | 光宝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 按键组件及包括此按键组件的键盘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766744A (zh) | 2015-07-08 |
CN105304385B (zh) | 2018-01-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304385A (zh) | 按键 | |
TWI597751B (zh) | 按鍵 | |
CN105938772B (zh) | 按键 | |
CN104409259B (zh) | 键盘装置及其按键 | |
CN106716320B (zh) | 用于电子设备的可配置的力敏输入结构 | |
CN104882318B (zh) | 按键结构 | |
CN204270946U (zh) | 一种键盘 | |
CN102737884B (zh) | 按键结构 | |
CN103226418A (zh) | 带按键开关的电容式触摸板 | |
US20120319964A1 (en) | Touch sensing lay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
US9330862B2 (en) | Keyboard device | |
CN202167386U (zh) | 按键及其键盘 | |
CN103681052A (zh) | 按键及键盘 | |
CN108091513B (zh) | 能够反馈按压深度的按键及其键盘 | |
KR20090019985A (ko) | 압전감지유닛 | |
CN203774138U (zh) | 按键结构 | |
KR20120088463A (ko) | 돔 스위치 장치 | |
KR101713861B1 (ko) | 박형 키보드 커맨드 트리거 구조체 | |
CN201985001U (zh) | 按键及键盘 | |
CN116387071B (zh) | 键盘以及电子设备 | |
CN202678166U (zh) | 按键触感改善结构 | |
CN204809082U (zh) | 一种按键内设硅胶垫 | |
JP5890923B1 (ja) | 薄型キーボードのコマンドトリガ構成 | |
CN203774134U (zh) | 按键及其构成的按键模块 | |
CN105405696A (zh) | 一种手机及其按键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