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91987A - 无人水陆两栖车超视距远程操控系统 - Google Patents

无人水陆两栖车超视距远程操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91987A
CN105291987A CN201510907581.1A CN201510907581A CN105291987A CN 105291987 A CN105291987 A CN 105291987A CN 201510907581 A CN201510907581 A CN 201510907581A CN 105291987 A CN105291987 A CN 1052919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era
remote control
visual field
field
vide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0758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志成
陈聪
汪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filed Critical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Priority to CN20151090758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91987A/zh
Publication of CN1052919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919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00Optical viewing arrangements; 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H04N7/181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for receiving images from a plurality of remote sour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300/00Details of viewing arrangements using cameras and displa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 vehicle
    • B60R2300/10Details of viewing arrangements using cameras and displa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 vehicl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amera system used
    • B60R2300/101Details of viewing arrangements using cameras and displa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 vehicl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amera system used using cameras with adjustable capturing dir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300/00Details of viewing arrangements using cameras and displa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 vehicle
    • B60R2300/10Details of viewing arrangements using cameras and displa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 vehicl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amera system used
    • B60R2300/105Details of viewing arrangements using cameras and displa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 vehicl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amera system used using multiple camera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300/00Details of viewing arrangements using cameras and displa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 vehicle
    • B60R2300/40Details of viewing arrangements using cameras and displa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 vehicle characterised by the details of the power supply or the coupling to vehicle components
    • B60R2300/406Details of viewing arrangements using cameras and displa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 vehicle characterised by the details of the power supply or the coupling to vehicle components using wireless transmiss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水陆两栖车超视距远程操控系统,改变驾驶员的驾驶环境,使驾驶员能够远离危险的战场环境,同时又通过驾驶操作装置最大限度的还原驾驶员的驾驶感,提高车辆的总体性能。该系统由视频采集模块、视频传输模块、视频显示模块、远程操控模块和任务执行模块组成。视频采集模块用于车辆行驶环境的采集,为驾驶员提供各个方向的视场;视频传输模块用于将采集到的视频通过无线的形式进行传输;视频显示模块用于处理传输信号并将其在显示器组上进行显示;远程操控系统采用真实的转向盘和加速踏板型式产生控制车辆行驶的信号并将控制信号发送到车辆,可以较真实地对车辆进行远程操控;任务执行模块用于读取控制信号并执行相应动作。

Description

无人水陆两栖车超视距远程操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工具的超视距远程操控系统,特别涉及无人水陆两栖车的超视距远程操控系统,属于车辆系统的无人驾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陆两栖车广泛应用于军用领域和民用领域。在战场上,综合了河流湖泊等各种复杂地形,同时也有近海作战和登陆作战的需求,水陆两栖车辆能很好地适应这些复杂环境,提高部队的机动灵活性和战斗力。在民用领域,两栖车辆应用前景也十分广泛,在外国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探和防洪抢险救灾中,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传统的水陆两栖车辆驾驶是由驾驶员乘坐在车辆内部,通过肢体动作对相关装置进行操作来实现车辆行驶的。但是在一些危险地段,例如战场、核辐射区域等,这种传统的驾驶方式会导致驾驶员直接暴露其中,驾驶员的人身安全很难得到保障,同时在一些狭窄区域进行探测救援等,救援人员很难进入,导致救援效率降低。所以在很多特定的场合中,需要两栖车辆在没有传统驾驶员的情况下,能够实现行驶、作战以及救援探测等功能。因此超视距控制模式可以应用于上述领域。
目前,超视距控制模式主要流传于民用领域,在无人竞速赛车、FPV(FirstPersonView,第一人称主视角)模型车有一些应用。但是将这种超视距控制模式应用于真实的战场环境,实现军用车辆的作战功能或在危险地段进行救援等并没有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视场的分布和优化与视频显示模块的设计,目前在FPV车辆上一般都仅安装了一个固定的摄像头,虽然能够实现超视距控制,但是视场的局限性导致很难对车辆进行有效的控制,在战场上军用车辆的机动性将很难发挥出来,在救援现场也会大大降低救援效率;
其次是驾驶操作装置的优化设计,目前主要采用遥控器的方式对车辆进行控制,这种驾驶操作装置与实际的车辆驾驶装置相去甚远,驾驶员将很难产生驾驶认同感,限制了驾驶员快速准确的对车辆进行操控;同时对应用于战场的水陆两栖车来说,在整个超视距远程操控系统的结构整合、优化设计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空白领域。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经过优化设计的、适用于无人水陆两栖车的超视距远程操控系统,该系统彻底改变传统的驾驶模式,将驾驶与车辆行驶分开,实现两栖车辆的超视距行驶,从而实现在危险的战场或救援区域以及狭窄的勘探救援区域实施救援,能够把我方的有生力量从危险的战场中解放出来,或有效的提高救援效率。
进一步地,本发明给驾驶员提供一个较好的驾驶环境和人机平台,通过经过设计的广阔可变的视场,给驾驶员提供广阔有效的视场,最大限度的还原真实视野,改善驾驶员超视距远程操控的视觉感受,尽可能地充分发挥驾驶员的操作能力,提高救援效率,提高水陆两栖车或救援车辆的总体性能。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无人水陆两栖车超视距远程操控系统,包括分布在无人水陆两栖车的车体和远程控制端的视频采集模块、视频传输模块、视频显示模块、远程操控模块和任务执行模块;
所述视频采集模块包括布置于车体的多个摄像头对不同方向的行驶环境进行采集;所述多个摄像头包括视场面向车前的摄像头、视场面向车后的摄像头、视场高度和方位固定的摄像头以及视场高度和方位可变的摄像头;
视频传输模块包括布置于车体的视频发射装置、以及布置于远程控制端的视频接收装置,实现视频的无线传输;
视频显示模块包括布置在远程控制端的视频格式转换器和针对每个摄像头的一个显示器;所有显示器布置在远程控制端中驾驶位的正前方;视频信号通过视频发射装置的发射、视频格式转换器的适配后显示在显示器上;
远程操控模块包括布置在远程控制端的驾驶位、驾驶操作装置和操作信号发生发射装置,以及布置在车体的操作信号接收装置;所述驾驶操作装置由传统的转向盘、加速踏板以及控制开关组成,布置在显示器后方、驾驶位前方;操作信号发生发射装置将驾驶操作装置上产生的驾驶操作转换成操作信号发送给操作信号接收装置;
任务执行模块布置于车体,根据所述操作信号接收装置所接收的操作信号控制执行单元的动作,所述执行单元包括车辆行驶装置、车轮收放装置和摄像头动作装置;摄像头动作装置为所述视场高度和方位可变的摄像头提供视场高度和方位调节。
较佳地,所述视频采集模块包括左前视场摄像头、前向视场摄像头、右前视场摄像头、左后视场摄像头、右后视场摄像头、高位可变视场摄像头和水下-路面前向视场摄像头;所述摄像头动作装置为顶端具有旋转云台的高位可变支架;
其中,左前视场摄像头、前向视场摄像头和右前视场摄像头均以视场向车前的方式安装在前向视场摄像头支架上,前向视场摄像头支架安装在车顶前部中间位置;前向视场摄像头的主光轴平行于车辆前进方向,左前视场摄像头和右前视场摄像头与前向视场摄像头的主光轴夹角均为60度;左后视场摄像头和右后视场摄像头均以视场向车后的方式安装在后向视场摄像头支架上,后向视场摄像头支架安装在车顶后部中间位置;左后视场摄像头和右后视场摄像头的主光轴夹角C为60°,该夹角C的角平分线平行于车辆前进方向;高位可变视场摄像头安装在高位可变支架顶端的旋转云台上;高位可变支架安装在车顶前部中间位置,同时位于前向视场摄像头支架的后部;初始位置下,高位可变视场摄像头的主光轴平行于车辆前进方向、视场朝向车辆前进方向;水下-路面前向视场摄像头安装在车底前部的中间位置。
较佳地,所述高位可变支架由电动推杆和摄像头旋转云台组成,摄像头旋转云台安装在电动推杆的顶端。
较佳地,所述摄像头旋转云台的旋转范围至少使得高位可变视场摄像头从初始位置顺时针、逆时针各旋转180°。
较佳地,所述视频传输模块中的视频发射装置包括多个发射前端,均匀布置在车顶四周。
较佳地,所述驾驶操作装置中的控制开关包括单刀双掷开关;同时,所述车轮收放装置采用电动推杆形式,通过驾驶操作装置的单刀双掷开关控制车轮收放装置电动推杆的动作以完成车轮的收放。
较佳地,所述驾驶操作装置中的控制开关包括行驶模式切换开关;在车辆驾驶时,通过所述行驶模式切换开关将车辆切换到“陆上模式”或者“水上模式”;
根据行驶模式的不同,任务执行模块在接收到操作信号后控制模式对应的执行单元动作:在“陆上模式”下,所述转向盘的操作信号控制车辆行驶装置中转向轮的动作,所述加速踏板的操作信号控制车辆行驶装置中驱动轮的转动从而实现陆上行驶;在“水上模式”下,所述转向盘的操作信号控制车辆行驶装置中喷射推进器的左右摆动,加速踏板的操作信号控制车辆行驶装置中喷射推进器电机的转动从而实现水上行驶。
较佳地,所述驾驶操作装置中的控制开关包括比例旋钮;视场高度和方位可变的摄像头的升降和旋转通过所述比例旋钮控制。
较佳地,视频传输模块的视频接收装置、视频显示模块的视频格式转换器和远程操控模块的操作信号发生发射装置均布置在视频显示模块的显示器组后方,整齐排列;所述远程操控模块的操作信号接收装置布置在车顶中部。
较佳地,所述视频传输模块中设置供电装置,从车内发电机取电,经过整流变压处理后进行视频传输模块的供电。
本发明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本发明彻底改变驾驶员的驾驶环境和工作体态,使驾驶员能够远离危险的战场环境,同时又通过驾驶操作装置最大限度的还原驾驶员的驾驶感,改善驾驶员的人因工程学环境,发挥驾驶员的驾驶能力,提高车辆的总体性能。
(2)本发明采用多个摄像头对不同方向的视场进行全面有效的采集,为驾驶员提供更广阔更真实的视野,将驾驶盲区降到最低,减轻驾驶紧张度。
(3)本发明在广阔视场的基础上加入高位可变视场,使驾驶员能够对车辆所处环境有宏观的感知,增加驾驶员的安全感,同时也能增加车辆的战斗能力或救援能力。
(4)整套系统除水下-路面前向视场摄像头外均位于车辆顶部,位置较高,有效避开环境较差的车辆底部,使用寿命得以提高。
(5)本系统的主要部件采用成熟的产品进行系统集成,体积小、在车辆上布置方便、可靠性高、寿命长、成本低、容易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模块连接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视频采集模块摄像头布置图;(a)为正视图,(b)为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视频显示器组布置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超视距系统控制流程图;
其中:
1-右前视场摄像头、2-前向视场摄像头、3-左前视场摄像头、4-左后视场摄像头、5-右后视场摄像头、6-前向视场摄像头支架、7-电动推杆、8-摄像头旋转云台、9-高位可变视场摄像头、10-后向视场摄像头支架、11-水下-路面前向视场摄像头。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无人水陆两栖车超视距远程操控系统由视频采集模块、视频传输模块、视频显示模块、远程操控模块和任务执行模块组成。由于本发明将彻底改变传统的驾驶模式,将驾驶与车辆行驶分开,因此除了车辆本身,还包括一个远程控制端。因此,这些模块分布在无人水陆两栖车的车体和远程控制端上,而且远程控制端并非遥控器,而是具有真实驾驶位、转向盘、加速踏板以及控制开关的控制端。
可见,本发明彻底改变驾驶员的驾驶环境和工作体态,使驾驶员能够远离危险的战场环境,同时又通过驾驶操作装置最大限度的还原驾驶员的驾驶感,改善驾驶员的人因工程学环境,发挥驾驶员的驾驶能力,提高车辆的总体性能。这样设计,可以实现在危险的战场或救援区域以及狭窄的勘探救援区域实施救援,能够把我方的有生力量从危险的战场中解放出来,或有效的提高救援效率。
进一步地,为了给驾驶员提供一个较好的驾驶环境和人机平台,本发明在车辆上设计了多方位摄像头,有些摄像头可以升降和旋转,通过广阔可变的视场,给驾驶员提供广阔有效的视场,最大限度的还原真实视野,改善驾驶员超视距远程操控的视觉感受,尽可能地充分发挥驾驶员的操作能力,提高救援效率,提高水陆两栖车或救援车辆的总体性能。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无人水陆两栖车超视距远程操控系统由视频采集模块、视频传输模块、视频显示模块、远程操控模块和任务执行模块组成。
视频采集模块布置在车体上,包括多个摄像头对不同方向的视场进行采集;所述多个摄像头包括视场面向车前的摄像头、视场面向车后的摄像头、视场高度和方位固定的摄像头以及视场高度和方位可变的摄像头。这里的多方位摄像头对不同方向的视场进行全面有效的采集,为驾驶员提供更广阔更真实的视野,将驾驶盲区降到最低,减轻驾驶紧张度。同时,广阔视场的基础上加入高位可变视场,使驾驶员能够对车辆所处环境有宏观的感知,增加驾驶员的安全感,同时也能增加车辆的战斗能力或救援能力。
图2提供了一种各视场摄像头的布置设计方案。如图2所示,视频采集模块所提供的摄像头包括左前视场摄像头3、前向视场摄像头2、右前视场摄像头1、左后视场摄像头4、右后视场摄像头5、高位可变视场摄像头9和水下-路面前向视场摄像头11。其中,高位可变视场摄像头9的高度和角度可以调节,水下-路面前向视场摄像头11当车辆陆上行驶或水上行驶时可以分别提供水下或路面的前向视场。各摄像头的安装位置为:
左前视场摄像头3、前向视场摄像头2和右前视场摄像头1均以视场向车前的方式安装在前向视场摄像头支架6上,前向视场摄像头支架6安装在车顶前部中间位置。此三个摄像头的拍摄角度为60°,安装摄像头时保证前向视场摄像头2的主光轴平行于车辆前进方向,左前视场摄像头3和右前视场摄像头1的主光轴与前向视场摄像头2的主光轴的夹角为60°。
左后视场摄像头4和右后视场摄像头5均以视场向车后的方式安装在后向视场摄像头支架10上,后向视场摄像头支架10安装在车顶后部中间位置。此两个摄像头的拍摄角度为60°,安装摄像头时保证左后视场摄像头4和右后视场摄像头5主光轴夹角为60°,其角平分线平行于车辆前进方向。
高位可变视场摄像头9安装在高位可变支架顶端的旋转云台上,而高位可变支架安装在车顶前部中间位置,同时位于前向视场摄像头支架6的后部。高位可变视场摄像头9的拍摄角度为90°,安装时保证初始位置摄像头的主光轴平行于车辆前进方向,摄像头朝向车辆前进方向。本实施例中,该高位可变支架由电动推杆7和摄像头旋转云台8组成;电动推杆7安装在车顶前部中间位置,同时位于前向视场摄像头支架6的后部,摄像头旋转云台8安装在电动推杆7的顶端,高位可变视场摄像头9安装在摄像头旋转云台8上。为了实现全方位的图像采集,摄像头旋转云台8的旋转范围至少为使得高位可变视场摄像头9从初始位置顺时针、逆时针各旋转180°。
水下-路面前向视场摄像头11安装在车底前部的中间位置,此摄像头的拍摄角度为90°。整套系统除水下-路面前向视场摄像头外均位于车辆顶部,位置较高,有效避开环境较差的车辆底部,使用寿命得以提高。
视频传输模块包括视频发射装置和视频接收装置,实现视频的无线传输。视频发射装置布置于车体,视频接收装置布置于远程控制端。为了保证视频数据传输的可靠性,视频传输模块中的视频发射装置包括多个发射前端,例如7个,7个视频发射前端均匀布置在车顶四周。7个视频发射前端对应7个视频接收端子,整齐摆放在远程控制端内驾驶员所在区域。该视频传输模块还可以包括供电装置,供电装置从车辆发电机取电,经过整流变压处理后进行供电。本实施例中,视频传输模块采用功率为5W的1.2GHz无线图像传输设备,在较为空旷的自然环境传输距离能够达到300米以上。
视频显示模块包括视频格式转换器和显示器组,它们均布置在远程控制端。车体上安装的每个摄像头均对应一个显示器,具体包括左前视场显示器、前向视场显示器、右前视场显示器、左后视场显示器、右后视场显示器、高位可变视场显示器、水下-路面前向视场显示器。其中,所有显示器布置在驾驶位正前方,显示器通过视频格式转换器与各摄像头输出的视频信号相匹配。视频信号通过视频发射装置的发射、视频格式转换器的适配后显示在显示器上。
如图3所示,为了方便监视,可以将显示器布置为3行,其中,在中间一行中,前向视场显示器布置在正中间,左前视场显示器和右前视场显示器布置在其两侧,以上显示器的屏幕比例均为4:3,屏幕对角线尺寸为19英寸。
左后视场显示器和右后视场显示器分别布置在左前视场显示器和右前视场显示器的上部,分列两侧,以上显示器的屏幕比例均为4:3,屏幕对角线尺寸为15英寸。
高位可变视场显示器布置在左后视场显示器和右后视场显示器的中间,水下-路面前向视场显示器布置在前向视场显示器的正下方,以上屏幕比例均为16:9,屏幕对角线尺寸为18.5英寸。
远程操控模块包括驾驶位、驾驶操作装置、操作信号发生发射装置和操作信号接收装置。驾驶位、驾驶操作装置和操作信号发生发射装置布置在远程控制端,其中,驾驶操作装置布置在显示器组后方、驾驶位的正前方,使得驾驶员进行驾驶操作时具有舒适的体态和良好的视角。操作信号接收装置布置在车体上,较佳地布置于车顶中部,从而具有良好的接收信号空间。操作信号发生发射装置将驾驶操作装置上产生的驾驶操作转换成操作信号发送给操作信号接收装置。驾驶操作装置由传统的转向盘、加速踏板以及控制开关组成,从而便于驾驶员操作,消除驾驶员的紧张感,能够更加精确的控制车辆动作。
任务执行模块布置于车体,根据所述操作信号接收装置所接收的操作信号控制执行单元的动作,所述执行单元包括车辆行驶装置、车轮收放装置和摄像头动作装置。摄像头动作装置就是前面所述的高位可变支架,为所述视场高度和方位可变的摄像头(即高位可变视场摄像头9)提供视场高度和方位调节。
驾驶操作装置中的控制开关包括单刀双掷开关、行驶模式切换开关、比例旋钮;其中,单刀双掷开关与车轮收放装置配合,行驶模式切换开关与任务执行模块配合,比例旋钮与高位可变支架配合。具体来说: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了无人水陆两栖车1:5模型作为安装平台。
车轮收放装置采用行程为50mm的电动推杆,通过驾驶操作装置的单刀双掷开关控制车轮收放装置的电动推杆的动作以完成车轮的收放。
高位可变视场摄像头9所在高度可变支架的升降和平台旋转通过驾驶操作装置的电位器比例旋钮控制。
在进行车辆驾驶时,可以通过行驶模式切换开关将车辆切换到“陆上模式”或者“水上模式”。根据行驶模式的不同,任务执行模块在接收到操作信号后控制当前模式对应的执行单元动作:在“陆上模式”下,转向盘的操作信号控制车辆行驶装置中转向轮的动作,加速踏板的操作信号控制车辆行驶装置中驱动轮的转动从而实现陆上行驶;在“水上模式”下,转向盘的操作信号控制车辆行驶装置中喷射推进器的左右摆动,加速踏板的操作信号控制车辆行驶装置中喷射推进器电机的转动从而实现水上行驶。当从陆上驶入水中进行“下水”动作时,直接控制车辆驶入水中,在水中收起车轮并切换到“水上模式”;当从水上驶上陆地进行“登陆”动作时,需先将车轮放下并切换到“陆上模式”,方可登陆。超视距系统控制流程图如图4所示。
视频传输模块的视频接收装置、视频显示模块的视频格式转换器和远程操控模块的操作信号发生发射装置均布置在视频显示模块显示器组的后方,整齐排列。
经过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无人水陆两栖车超视距远程操控系统进行实车试验,结果表明:
1、本发明的无人水陆两栖车超视距远程操控系统,能够给驾驶员提供广阔有效的视场,最大限度的还原真实视野,改善驾驶员超视距远程操控的视觉感受。
2、本发明的无人水陆两栖车超视距远程操控系统,能够获取宏观的高度角度可控的可变视场,可以满足超视距远程操控时驾驶员对可变视场的需求,提升其驾驶安全感。
3、本发明的无人水陆两栖车超视距远程操控系统,能够较真实地模拟实际的驾驶体态和驾驶习惯,可以充分发挥驾驶员的操作能力,提高水陆两栖车或救援车辆的总体性能。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无人水陆两栖车超视距远程操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布在无人水陆两栖车的车体和远程控制端的视频采集模块、视频传输模块、视频显示模块、远程操控模块和任务执行模块;
所述视频采集模块包括布置于车体的多个摄像头对不同方向的行驶环境进行采集;所述多个摄像头包括视场面向车前的摄像头、视场面向车后的摄像头、视场高度和方位固定的摄像头以及视场高度和方位可变的摄像头;
视频传输模块包括布置于车体的视频发射装置、以及布置于远程控制端的视频接收装置,实现视频的无线传输;
视频显示模块包括布置在远程控制端的视频格式转换器和针对每个摄像头的一个显示器;所有显示器布置在远程控制端中驾驶位的正前方;视频信号通过视频发射装置的发射、视频格式转换器的适配后显示在显示器上;
远程操控模块包括布置在远程控制端的驾驶位、驾驶操作装置和操作信号发生发射装置,以及布置在车体的操作信号接收装置;所述驾驶操作装置由传统的转向盘、加速踏板以及控制开关组成,布置在显示器后方、驾驶位前方;操作信号发生发射装置将驾驶操作装置上产生的驾驶操作转换成操作信号发送给操作信号接收装置;
任务执行模块布置于车体,根据所述操作信号接收装置所接收的操作信号控制执行单元的动作,所述执行单元包括车辆行驶装置、车轮收放装置和摄像头动作装置;摄像头动作装置为所述视场高度和方位可变的摄像头提供视场高度和方位调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水陆两栖车超视距远程操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视频采集模块包括左前视场摄像头(3)、前向视场摄像头(2)、右前视场摄像头(1)、左后视场摄像头(4)、右后视场摄像头(5)、高位可变视场摄像头(9)和水下-路面前向视场摄像头(11);所述摄像头动作装置为顶端具有旋转云台的高位可变支架;
其中,左前视场摄像头(3)、前向视场摄像头(2)和右前视场摄像头(1)均以视场向车前的方式安装在前向视场摄像头支架(6)上,前向视场摄像头支架(6)安装在车顶前部中间位置;前向视场摄像头(2)的主光轴平行于车辆前进方向,左前视场摄像头(3)和右前视场摄像头(1)与前向视场摄像头(2)的主光轴夹角均为60度;左后视场摄像头(4)和右后视场摄像头(5)均以视场向车后的方式安装在后向视场摄像头支架(10)上,后向视场摄像头支架(10)安装在车顶后部中间位置;左后视场摄像头(4)和右后视场摄像头(5)的主光轴夹角C为60°,该夹角C的角平分线平行于车辆前进方向;高位可变视场摄像头(9)安装在高位可变支架顶端的旋转云台上;高位可变支架安装在车顶前部中间位置,同时位于前向视场摄像头支架(6)的后部;初始位置下,高位可变视场摄像头(9)的主光轴平行于车辆前进方向、视场朝向车辆前进方向;水下-路面前向视场摄像头(11)安装在车底前部的中间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水陆两栖车超视距远程操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位可变支架由电动推杆(7)和摄像头旋转云台(8)组成,摄像头旋转云台(8)安装在电动推杆(7)的顶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水陆两栖车超视距远程操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旋转云台(8)的旋转范围至少使得高位可变视场摄像头(9)从初始位置顺时针、逆时针各旋转18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水陆两栖车超视距远程操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视频传输模块中的视频发射装置包括多个发射前端,均匀布置在车顶四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水陆两栖车超视距远程操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操作装置中的控制开关包括单刀双掷开关;同时,所述车轮收放装置采用电动推杆形式,通过驾驶操作装置的单刀双掷开关控制车轮收放装置电动推杆的动作以完成车轮的收放。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水陆两栖车超视距远程操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操作装置中的控制开关包括行驶模式切换开关;在车辆驾驶时,通过所述行驶模式切换开关将车辆切换到“陆上模式”或者“水上模式”;
根据行驶模式的不同,任务执行模块在接收到操作信号后控制模式对应的执行单元动作:在“陆上模式”下,所述转向盘的操作信号控制车辆行驶装置中转向轮的动作,所述加速踏板的操作信号控制车辆行驶装置中驱动轮的转动从而实现陆上行驶;在“水上模式”下,所述转向盘的操作信号控制车辆行驶装置中喷射推进器的左右摆动,加速踏板的操作信号控制车辆行驶装置中喷射推进器电机的转动从而实现水上行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水陆两栖车超视距远程操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操作装置中的控制开关包括比例旋钮;视场高度和方位可变的摄像头的升降和旋转通过所述比例旋钮控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水陆两栖车超视距远程操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视频传输模块的视频接收装置、视频显示模块的视频格式转换器和远程操控模块的操作信号发生发射装置均布置在视频显示模块的显示器组后方,整齐排列;所述远程操控模块的操作信号接收装置布置在车顶中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水陆两栖车超视距远程操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视频传输模块中设置供电装置,从车内发电机取电,经过整流变压处理后进行视频传输模块的供电。
CN201510907581.1A 2015-12-10 2015-12-10 无人水陆两栖车超视距远程操控系统 Pending CN1052919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07581.1A CN105291987A (zh) 2015-12-10 2015-12-10 无人水陆两栖车超视距远程操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07581.1A CN105291987A (zh) 2015-12-10 2015-12-10 无人水陆两栖车超视距远程操控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91987A true CN105291987A (zh) 2016-02-03

Family

ID=551900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07581.1A Pending CN105291987A (zh) 2015-12-10 2015-12-10 无人水陆两栖车超视距远程操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91987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32537A (zh) * 2017-09-12 2018-01-26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一种地下矿用车辆的控制装置
CN109167933A (zh) * 2018-09-26 2019-01-08 武汉力博物探有限公司 水下构建物表面高效检测装置
CN110716481A (zh) * 2019-11-15 2020-01-21 徐州合卓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5g网络的随车起重机远程控制系统
CN110855886A (zh) * 2019-11-19 2020-02-28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一种无人平台遥控操作视觉声音系统
CN111324117A (zh) * 2020-01-20 2020-06-23 郑州宇通重工有限公司 特种车辆的登陆辅助控制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459147A (zh) * 2019-01-21 2020-07-2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车辆控制系统及方法、车辆
CN112558614A (zh) * 2020-12-25 2021-03-26 苏州熙烁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水上房屋的智能平台服务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77517A (zh) * 2003-05-19 2006-05-24 吉布斯技术有限公司 水陆两用车辆
US7128175B1 (en) * 2004-01-29 2006-10-31 Martineau Duane G Multi-terrain amphibious vehicle
CN204077271U (zh) * 2014-05-27 2015-01-07 贾文良 远程遥控水陆两栖车
CN104787134A (zh) * 2015-03-30 2015-07-22 上海合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轮履复合移动机器人平台
CN105139619A (zh) * 2015-09-15 2015-12-09 武汉穆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套可以模拟遥控运动设备运动姿态的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77517A (zh) * 2003-05-19 2006-05-24 吉布斯技术有限公司 水陆两用车辆
US7128175B1 (en) * 2004-01-29 2006-10-31 Martineau Duane G Multi-terrain amphibious vehicle
CN204077271U (zh) * 2014-05-27 2015-01-07 贾文良 远程遥控水陆两栖车
CN104787134A (zh) * 2015-03-30 2015-07-22 上海合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轮履复合移动机器人平台
CN105139619A (zh) * 2015-09-15 2015-12-09 武汉穆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套可以模拟遥控运动设备运动姿态的系统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32537A (zh) * 2017-09-12 2018-01-26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一种地下矿用车辆的控制装置
CN109167933A (zh) * 2018-09-26 2019-01-08 武汉力博物探有限公司 水下构建物表面高效检测装置
CN109167933B (zh) * 2018-09-26 2024-04-02 武汉力博物探有限公司 水下构建物表面高效检测装置
CN111459147A (zh) * 2019-01-21 2020-07-2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车辆控制系统及方法、车辆
CN110716481A (zh) * 2019-11-15 2020-01-21 徐州合卓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5g网络的随车起重机远程控制系统
CN110855886A (zh) * 2019-11-19 2020-02-28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一种无人平台遥控操作视觉声音系统
CN111324117A (zh) * 2020-01-20 2020-06-23 郑州宇通重工有限公司 特种车辆的登陆辅助控制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558614A (zh) * 2020-12-25 2021-03-26 苏州熙烁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水上房屋的智能平台服务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91987A (zh) 无人水陆两栖车超视距远程操控系统
US12017797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AV docking
JP6445510B2 (ja) 無人型航空輸送機格納装置、乗り物、及び無人型航空輸送機を格納する方法
WO2021022727A1 (zh) 陆空两栖无人驾驶平台
CN107585222B (zh) 无人侦察车
CN103963043B (zh) 一种用于电站巡检和维修的智能机器人及其控制系统
CN107444101B (zh) 一种由轮毂电机驱动的全轮转向无人平台
CN105292477B (zh) 腕式便携伴飞自主监控无人机
JP6997067B2 (ja) 情報を表示する方法および乗り物
CN103318405A (zh) 一种无人机
CN106004285A (zh) 一种陆空两用机器人
CN108357690A (zh) 一种激光引导的移动式无人机停机坪
RU2506157C1 (ru) Роботизированная транспортная платформа
CN106005351A (zh) 一种扑翼式仿生智能气球及其操作方法
CN107905835A (zh) 一种复合构型的井下救援机器人及其救援方法
CN110800451A (zh) 一种全自主无人割草系统
CN114393965A (zh) 一种自动折叠的陆空两栖多模态运载装置
CN104149565A (zh) 一种陆空两用多功能小车
CN110329059B (zh) 一种可拆分菱形电动车
CN215296021U (zh) 一种远程遥控靶车系统
CN218662111U (zh) 一种驾驶舱
CN212605850U (zh) 无人机
CN115195887A (zh) 一种驾驶舱、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15923412A (zh) 一种多功能救援车辆
CN110174900A (zh) 一种基于nb-iot的四旋翼飞行器的控制方法及飞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