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91893B - 一种随路供电网构建方法,供电操作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随路供电网构建方法,供电操作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291893B CN105291893B CN201410332900.6A CN201410332900A CN105291893B CN 105291893 B CN105291893 B CN 105291893B CN 201410332900 A CN201410332900 A CN 201410332900A CN 105291893 B CN105291893 B CN 10529189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eed
- notch
- slot
- power supply
- roa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5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4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4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2352 surface wat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36961 parti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9417 prefabr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530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8447 percep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892 electric spark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1465754 Metazo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529 body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212 insula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829 re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637 basic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89 chemical engine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37 locomo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72 metallur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05 multipol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Current collectors for power supply lin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40—Current collectors for power supply lin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for collecting current from lines in slotted conduit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Road Signs Or Road Markings (AREA)
- Current-Collector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 Propelled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给出一种随路供电网构建方法,供电操作方法及系统,用于克服现有技术在电气安全性、电气可靠性、馈电稳定性、馈电灵活性、供电网接入许可、供电网接入/脱离控制及可维护性方面存在的缺点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供电网构建方法包括:沿道路长度方向,在依次排列的第一长度区间和/或第二长度区间内,纵向布设路面馈电槽模块组件和纵向布设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本发明给出的方法和系统,可以在雨雪天气中为行驶中的车辆实施供电,可以降低对车载储电量的需求,技术难度低,具有实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随路供电网构建方法,供电操作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以电力作为行驶动力的车辆,有两种获取电能的基本方式,一种是从车载电能储存装置获取电能;一种是从沿道路/公路或者沿车辆行驶的轨道布设的供电设施获取电能。与供电侧的供电设施相对应,在受电侧需要使用车载受电装置。
在已经实际应用的沿道路/公路或者沿车辆行驶的轨道布设的供电设施中,根据其结构形式及布设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如下几种:第一种,第三轨供电方式;第二种,路面第三轨供电方式;第三种,有轨/无轨电车架空线供电方式;第四种,地铁/高铁接触网供电方式;第五种,滑触线供电方式。在受电侧,针对上述供电设施所采用的特定结构形式及布设方式,需要采用不同的受电方法及不同的车载受电装置结构。
下面先对上述五种已经得到实际应用的供电设施及其对应的车载集技术进行介绍,然后介绍近年来在实验领域及专利申请领域新出现的供电设施及其对应的车载集技术。
第三轨供电。第三轨的概念就是在列车行走的两条路轨之外,再加上带电的钢轨。带电钢轨通常设于两轨之间或者其中一轨的外侧。在1879年的柏林博览会上,西门子公司展示了从第三轨取电的列车。位于伦敦的第一条电气化地铁在1890年开通时也是使用第三轨作为供电系统。
路面第三轨供电。路面第三轨供电是为了避免传统的电车系统使用的架空线带来的景观污染而提出的一种供电方式,由于市区街道是开放型空间,如何避免布设在路面上的带电第三轨对行人造成伤害是首先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目前出现的有代表性的路面第三轨供电技术是法国的APS(AdvancedPowerSupply:先进供电系统)系统和意大利的创威(Tramwave)地面供电系统。
有轨/无轨电车架空线供电。该技术及第三轨供电技术都是由德国发明家维尔纳.冯.西门子提出。1882年4月29日至6月13日,德国发明家维尔纳.冯.西门子在柏林市郊公开展示了他发明的世界首辆无轨电车。冯.西门子采用的为无轨电动车辆伴随供电的实现方案是:在道路的一侧布设电线杆,电线杆上架设有两根并行的电力线,在电力线上放置有滑动取电装置,滑动取电装置上带有接触滑轮,接触滑轮骑在电力线上,滑动取电装置与电动车之间有输电线相连接,输电线将电能从架空的电力线输送给电动车,电动车在行驶中拖动滑轮沿着电力线滑动,实现在行驶过程中对电动车的伴随供电。
地铁/高铁接触网供电。为了保障在高速行驶下的可靠供电,要求为地铁/高铁供电的接触线要比电车采用的架空线有更高的可靠性。为了保证这种高速行驶中的高可靠接触供电,地铁/高铁采用了比电车使用的架空线更加复杂的结构——接触网。接触网由接触悬挂、支持装置、定位装置、支柱与基础几部分组成。
滑触线供电。滑触线在冶金、造船、港口装卸、邮电、机械、化工、等行业的输送线中作为移动供电和信号传输的一种手段。根据应用场合的不同,滑触线有多种结构形式,比如,有单极滑触线,多极滑触线,从适用场合来分,有龙门吊用滑触线,电动小车用滑触线。
近年来,也出现了以非接触方式/电磁耦合方式从沿道路/公路布设的供电设施中获取电能的方案,这方面的代表性技术是庞巴迪无接触运行系统。
庞巴迪于2008年开发的一种有轨电车供电技术,并于2009年1月在德国进行示范试验。750VDC供电电缆沿电车轨道铺设,根据需要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套逆变装置,由供电电缆供电。逆变器将直流电转变为20KHz,400VCA,通过铺设在轨道中间的三条并行电缆,初级电路产生感应磁场。次级电路安装在车底下,离开初级电路的距离最大不超过70毫米。次级线圈在感应磁场作用下,产生约400V的交流电压,再转变为600VDC,供给有轨电车的牵引系统。
为了解决在公路/道路上行驶的电动汽车存在的车载供电方式续航距离不足的问题,在专利申请领域,已经出现了一些为在公路/道路上行驶的电动汽车实施伴随供电的技术方案,在已经公开的专利申请中,为在公路/道路上行驶的电动汽车实施伴随供电的技术包括两种基本方案:接触式伴随供电和非接触式伴随供电。
接触式公路/道路行驶电动汽车伴随供电技术包括路面供电、路面上方架空供电以及路侧供电三种方式。
路面供电是指在路面铺设电缆或者导电凹槽为公路/道路行驶电动汽车供电,具体的技术实例为:
申请号为201110145867.2,申请日2011.06.01;发明名称为:“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由地面取电的用电及充电方法”,给出的方法是:在地面上沿车辆行驶方向开设沟槽,在沟槽内铺设裸电缆构建,在出口前和出口处的沟槽一侧分贝装有取电结束信号和充电计费扫描装置;设有充电设施的电动汽车;驶至入口,充电设施寻找内装有裸电缆的沟槽;当充电设施对准沟槽时,地面取电装置自动放下,伸入沟槽内与裸电缆帖合;当电动汽车接收到地面取电结束信号后,地面取电装置收回,结束充电转为人工驾驶;充电信息记录至充电计费扫描装置中。本申请公开了:地面铺设导电电缆;车载取电装置,探测沟槽,沟槽探测器是激光探测器,或者雷达探测器,或者视频探测器;车载计费单元;取电结束信号模块是红外发射装置;充电时进入自动驾驶,转向控制,调整汽车的行驶方向使得取电装置与沟槽保持一致。
申请号200510028223.X;申请日2005.07.28;发明名称为“动力道路电动汽车”的专利申请公开了:在路面铺设凹形供电轨道;车载装置有受电轮机构,自动驾驶系统,控制轿车在轨道上自动驾驶。
路面上方架空供电是指在路面上方架设电缆为公路/道路行驶电动汽车供电,与现有的接触网供电技术类似,具体的技术实例为:
申请号201120050742.7,申请日期2011.02.21,实用新型名称“随机充电汽车”,公开了一种随机充电汽车,由电动汽车,可伸缩接电棒和电网组成,主干道的上空装设电网,可伸缩接电棒在电动汽车上,可伸缩接电棒伸展可接触电网,通过可伸缩接电棒与电网的接触,电动汽车在行驶的同时进行充电。
路侧供电是指在路侧或车道侧面架设电缆为公路/道路行驶电动汽车供电,具体的技术实例为:
申请号为96100886.5,申请日为1996年2月2日,申请名称为“一种无轨电车供电系统”,公开了一种为道路行驶的车辆的供电方法:在道路的一侧设置电气墙,电气墙上部设有凹槽,凹槽中设置有带点导轨;道路的另一侧设置有隔离带;在电动汽车上设置机械取电臂,机械取电臂的顶端设置有取电头;取电头上设置有观点定位传感器,用于引导取电头搭上带电导轨。电动汽车使用车内蓄电池组运行到本发明的公路系统中,机械取电臂伸出,在取电头光电传感器的引导下,驾驶员或车内计算机控制各伺服系统将取电头搭到带点导轨上;取电头从带点导轨上获取电动力,并为车内的蓄电池组充电;下线时,机械取电臂将取电头从取电导轨上取下来回收,电动汽车依靠车内蓄电池继续行驶。
非接触式公路/道路行驶电动汽车伴随供电技术,又称之为无线供电技术,是在路面上/路面内铺设电磁耦合装置,包括在路面布设电磁耦合装置和在路侧布置电磁耦合装置两种实现方式,通过电磁耦合向车辆输送电能。现有技术如下:
申请号201010572893.9,申请日期2010.12.05,申请名称为“电动汽车高速公路磁铁充电系统”,该申请公开了:高速公路上埋设多个磁铁,汽车底部设置有对应的电磁线圈,电磁线圈与汽车电瓶相连。
申请号201010572892.4,申请日2010.12.05,发明名称“高速公路电动汽车无线自动充电系统”。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速公路电动汽车无线自动充电系统,使汽车在行驶中就可以充电,使电动汽车的行驶能力接近现有的汽车。本发明包括高速公路和电动汽车,高速公路路面一侧的护栏上设置有红外线接收器和充电装置一,电动汽车上设置有汽车红外线发射器和可调整汽车充电装置,可调整汽车充电装置与汽车电瓶连接。
申请号201110033843,申请日2011.01.31,发明名称“移动电磁充电站磁充导磁轨”,该申请给出的系统包括:由磁充绕组,磁充导磁体,导磁轨等组成,磁充绕组相似于变压器的一次绕组,磁充绕组安装在磁充导磁体上连接导磁轨,由于导磁轨较长,被导入带有电磁并多相运行,这样就会较长时间作用于充电导磁体,充电线圈产生二次电流被送到充电装置中式电磁充电的电动汽车可以做到边行驶边充电。
从公路/道路供电系统的服务对象的特点看,不同于现有的地铁、电力机车、有轨/无轨公交车以及港口/矿山的电力运输车使用的供电系统,这些系统都是为特定机构所拥有的车辆提供供电服务,属于专有供电系统,公路/道路上行驶的车辆属于不同机构或个人,向能够在公路/道路上行驶的车辆供电的系统其服务对象包括众多的社会车辆,这就要求该系统是一个为社会车辆提供服务的开放的公用商业供电系统。为了实现该公共供电系统运营的经济效益或运营的安全性,需要对车辆接入供电网进行接入控制操作,包括身份识别、鉴权等。
从公路/道路供电系统的服务对象的行驶路线看,在公路/道路上行驶的无轨车辆需要实施正常的变道、上路、下路动作,这就要求公用商业供电系统能够支持车辆对供电网的随时接入和随时脱离;
从公路/道路供电系统的服务方式看,该系统对行驶状态下的车辆实施伴随供电,需要解决如下问题:
馈电稳定性问题,在车辆行驶速度、行驶姿态、行驶方向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供电侧的馈电馈电接触线与受电侧的受电刷之间保持稳定的馈电接触;
馈电灵活性问题,在车辆密度、行驶区域内的供电网供电能力、行驶区域内的路况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供电系统能够灵活地中断/开启对特定车辆的供电;
从公路/道路供电系统的工作环境看,该系统在开放的环境下工作,需要解决如下问题:
电气安全性问题,避免馈电接触线对路面上的行人或物体造成电气伤害;
电气可靠性问题,避免馈电接触线受雨雪、沙尘、杂物的侵害,如雨淋或者杂物接触导致馈电接触线漏电、打火等。
从所述的电气安全性、可靠性及供电系统的服务对象的特点来看,现有分段供电和非接触供电技术的缺点是:ABS系统、创威(TramWave)采用的地面分段供电技术,以及庞巴迪开发的有轨电车非接触供电技术的缺点是:利用车体遮挡对路面行人进行电气防护的方式是针对有轨车辆的物理尺寸和形式特点提出的,若将这种技术思想用于无轨车辆,会有如下缺点:馈电模块必须布设在车道中间位置或者靠近车道中间的位置,这限制了馈电模块布设的灵活性或增加了施工的复杂度;车辆必须用车身对馈电模块保持覆盖,这增加了车辆的驾驶难度;缺少可靠的防雨水杂物接触馈电接触线的可靠技术措施;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针对专有用户实施供电,没有给出社会车辆接入公共供电网的接入控制方法。
从馈电稳定性、灵活性及供电系统的服务对象的行驶路线特点来看,现有路面及路侧以滑触/搭触方式供电的技术存在的共同缺点是:相关技术难以保障供电侧的馈电接触线与受电器的稳定接触,例如,申请号为201110145867.2,发明名称为:“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由地面取电的用电及充电方法”,以及申请号200510028223.X;发明名称为“动力道路电动汽车”,以及申请号为96100886.5,申请名称为“一种无轨电车供电系统”公开的技术,是靠集电臂提供的压力/弹性力作为接触压力实现集电头/集电靴与馈电导流条的接触,在这种方式下,靠改变集电臂提供的压力/弹性力来减震与保持可靠的受电接触压力之间是相冲突的。
从馈电可靠性的角度看,现有技术没有给出对路面或路侧馈电接触线实施雨雪防护或路面积水防护的有效措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所述电气安全性及电气可靠性问题的基本思路是:构建馈电槽,在馈电槽槽腔内或在馈电槽槽口唇部以遮蔽式方式布设馈电导流条,利用馈电槽槽腔上表面和/或馈电槽槽口唇部对馈电导流条遮挡,使得路面人员、动物、不能或者难以接触馈电导流条,保障了供电系统的电气安全性;利用馈电槽槽腔上表面和/或馈电槽槽口唇部对馈电导流条遮挡,并且将直接落入馈电槽槽口的雨水收集在馈电槽腔内,使得雨水、杂物不能或者难以接触馈电导流条,从而避免了馈电导流条位置出现打火、表面损伤,保障了供电系统的电气可靠性;优选地,沿馈电槽槽口布设集水槽口,用于收集路面积水,进一步保证了在雨水天气下供电系统的可靠性。
本发明解决所述馈电稳定性及馈电灵活性问题的基本思路是:通过在供电侧与受电侧综合设计及协同操作实现馈电稳定性及馈电灵活性,其中,
在供电侧布设受电器承载轨,该承载轨用于支撑受电侧的受电器,使受电器在该承载轨上保持稳定的搭载姿态并可以沿承载轨滑动;
在受电侧受电器上配置搭载动作机构,该动作机构用于维持受电器在承载轨上的搭载状态,在该搭载状态下,受电器的晃动和摆动幅度都受承载轨的限制,保持在稳定受电所需要的幅度范围内,在该幅度范围内,受电器包含的受电刷与馈电导流条的接触可以处于稳定状态,因此,保证了馈电稳定性;
在受电器上配置可伸缩和/或弯转的受电刷组件,在受电器处于搭载状态下,通过调整该组件中受电刷部件的弯转姿态和/或调整该组件的伸缩状态,实现在受电器处于搭载状态下的受电或中断受电,从而实现了馈电灵活性;
所述的在供电侧布设受电器承载轨,该承载轨用于支撑受电侧的受电器,使受电器在该承载轨上保持稳定的搭载姿态并可以沿承载轨滑动,弥补了现有受电器技术中缺少让受电器处于自保持状态的技术措施的缺点,使得无论受电器受电刷是否与馈电导流条存在物理接触,受电器均可借助供电侧提供的物理支撑来保持其稳定的姿态的方法。现有技术中,是靠集电臂提供的压力/弹性力作为接触压力实现集电头/集电靴与馈电导流条的接触,在这种方式下,靠改变集电臂提供的压力/弹性力来减震与保持可靠的受电接触压力之间是相冲突的。
本发明解决所述供电网接入许可问题的基本思路是:供电侧从受电侧获取请求受电的车辆的身份信息,并通过该身份信息核实该车辆是否是供电网的合约用户并且核实该合约用户是否处于有效使用受电网的状态,将该用户的所述信息用于确定是否允许该用户接入供电网;
本发明解决所述供电网接入/脱离控制的基本思路是:向受电侧发送接入供电网的引导信息和或向受电侧发送脱离供电网的指示信息;
所述向受电侧发送接入供电网的引导信息的方法包括:向受电侧发送馈电槽槽口与受电器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或向受电侧发送获取所述馈电槽槽口与受电器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所需要的辅助信息,引导受电器快速进入预搭载状态;
优选地,在向受电侧发送接入供电网的引导信息之前,供电侧获取车辆在道路长度方向上的位置信息;
所述向受电侧发送脱离供电网的指示信息的方法包括:根据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向馈电侧发送发送脱离供电网的指示信息:
馈电系统在车辆后续行驶区间内馈电槽的布设信息;
馈电系统在车辆后续行驶区间内馈电槽的供电能力信息;
馈电系统在车辆后续行驶区间内馈电槽的可用状态信息;以及
车辆在后续行驶区间内的行驶路线信息,所述行驶路线信息包括车辆的下路信息。
本发明解决所述可维护性问题的基本思路是:恰当选取路面馈电槽或路侧馈电槽的布设位置,所述位置具有供供电网维护车行驶的空间且不会阻断车辆的正常通行。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基于所述的技术思路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从随路供电网构建、供电操作及系统组成三个方面给出了解决相应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给出一种随路供电网构建方法,其中,
沿道路长度方向,在依次排列的第一长度区间和/或第二长度区间内,纵向布设路面馈电槽模块组件和/或纵向布设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其中:
所述纵向布设路面馈电槽模块组件或纵向布设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包括:
在馈电槽上侧设置连通槽腔与路面空间的馈电槽口;
在馈电槽口唇部或在邻近馈电槽口处,沿馈电槽口长度方向在馈电槽口的一侧或两侧布设用于承载车载受电器的承载轨;
在馈电槽口唇部或在馈电槽槽腔内,沿馈电槽口长度方向在馈电槽口的一侧或两侧以遮蔽方式布设用于向车载受电器馈电的馈电导流条阵列;
可选地,在馈电槽口唇部或在馈电槽槽腔内,沿馈电槽口长度方向在馈电槽口的一侧或两侧以遮蔽方式布设用于向车载受电器馈电的馈电回流条;
所述纵向布设路面馈电槽模块组件和纵向布设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包括:至少一种纵向布设路面馈电槽模块组件的方式与至少一种纵向布设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的方式间的组合;
其中,所述以遮蔽方式布设用于向车载受电器馈电的馈电导流条阵列,包括:将馈电导流条阵列布设在被馈电槽上侧面和/或被馈电槽口唇部遮挡的位置,所述遮挡可以阻挡雨水、杂物、沙尘、行人中的至少一种与所述馈电导流条接触;依次布设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长度在1米至400米之间的馈电导流条单元,在相邻馈电导流条单元之间设置电绝缘间隔,对特定馈电导流条单元供电的通/断由相应的馈电导流条单元供电开关控制。
上述方案中,该方法还包括:沿道路长度方向,在依次排列的第一长度区间和/或第二长度区间内,纵向布设路面集水槽口和/或纵向布设路侧集水槽口;其中,
所述布设路面集水槽口的步骤包括:在邻近路面馈电槽槽口的位置,沿路面馈电槽槽口长度方向,在路面馈电槽槽口的一侧或两侧设置连通集水槽槽腔与路面空间的集水槽口;
所述布设路侧集水槽口的步骤包括:在邻近路侧馈电槽槽口的位置,沿路侧馈电槽槽口长度方向,在路侧馈电槽槽口的一侧或两侧设置连通集水槽槽腔与路肩空间的集水槽口。
上述方案中,所述布设路面馈电槽模块组件,在道路的路面区域内布设,包括如下布设方式中的至少一种:
路面馈电槽模块组件布设方式一,在第一长度区间和第二长度区间内以与路面高度接近的第一高度纵向布设路面馈电槽;
路面馈电槽模块组件布设方式二,在第一长度区间内不布设路面馈电槽,在第二长度区间内以与路面高度接近的第一高度纵向布设路面馈电槽;以及
路面馈电槽模块组件布设方式三,在第一长度区间内以与路面高度接近的第一高度纵向布设路面馈电槽的延伸槽,在第二长度区间内以与路面高度接近的第一高度纵向布设路面馈电槽,所述路面馈电槽的延伸槽的槽腔与该路面馈电槽的槽腔相连通;
所述布设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在道路的路肩区域内布设,包括如下布设方式中的至少一种:
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布设方式一,在第一长度区间和/或第二长度区间内以高于路面高度的第二高度纵向布设路侧馈电槽;
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布设方式二,在第一长度区间和/或第二长度区间内以与路面高度接近的第一高度纵向布设路侧馈电槽;
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布设方式三,至少在第一长度区间的部分区间内以与路面高度接近的第一高度纵向布设路侧馈电槽,在第二长度区间内以高于路面高度的第二高度纵向布设路侧馈电槽;以及
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布设方式四,至少在第一长度区间的部分区间内以与路面高度接近的第一高度纵向布设路侧馈电槽的延伸槽,在第二长度区间内以高于路面高度的第二高度纵向布设路侧馈电槽,所述路侧馈电槽的延伸槽的槽腔与该路侧馈电槽的槽腔相连通,所述路侧馈电槽的延伸槽与该路侧馈电槽之间设置有从第一高度平缓过渡到第二高度的过渡区间;
所述纵向布设路面馈电槽模块组件和纵向布设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包括:路面馈电槽模块组件布设方式一至三中的至少一种与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布设方式一至四中的至少一种的组合;
其中,所述第一高度是指路面馈电槽或者路侧馈电槽的上部外表面的高度与路面高度的差值小于10厘米;优选地,小于3厘米;
所述第二高度是指路侧馈电槽的上部外表面的高度与路面高度的差值大于5厘米;优选地,大于10厘米;
所述第一长度区间是如下道路区间之一种或多种:
非随路供电区间或随路供电区间;
道路平面交叉区间;
人行横道所在区间;
上路或下路匝道区间;
穿过隔离带的上下行车道联络通道所对应的区间;
所述第二长度区间是随路供电区间;
上述方案中,该方法还包括:在布设馈电槽的第一或第二长度区间内,在以车道线为边界覆盖行车道三分之一宽度的纵向区域内纵向布设路面馈电槽口;
优选地,在由第一车道线分开的相邻的第一行车道和第二行车道区域内,在以第一车道线为边界覆盖第一行车道三分之一宽度的纵向区域内纵向布设第一路面馈电槽口,在以第一车道线为边界覆盖第二行车道三分之一宽度的纵向区域内纵向布设第二路面馈电槽口;
更优选地,沿第一车道长度方向布设第一供电电缆,所述第一供电电缆可以为第一路面馈电槽口和第二路面馈电槽口内的馈电导流条馈电;
再优选地,在所述第一路面馈电槽口和第二路面馈电槽口之间布设第一供电缆槽,在所述第一供电缆槽内布设所述第一供电电缆。
本发明还给出一种供电操作方法,其中,
供电侧执行如下至少一种操作:
操作一,在车载受电器在供电侧的受电器承载轨上建立搭载状态之后,向馈电导流条阵列中与所述车载受电器所在位置对应的馈电导流条单元馈电,或者向馈电导流条阵列中与所述车载受电器所在位置对应的馈电导流条单元以及与该馈电导流条单元相邻的馈电导流条单元馈电;
操作二,在车载受电器在供电侧的受电器承载轨上处于搭载状态,并且所述车载受电器处于受电状态时,停止向馈电导流条阵列中与所述车载受电器所在位置对应的馈电导流条单元馈电;之后,供电侧向受电侧发送受电刷脱离馈电导流条的指示信息;
操作三,在车载受电器在供电侧的受电器承载轨上处于搭载状态,并且所述车载受电器处于受电状态时,供电侧向受电侧发送在所述受电器的受电刷/受电部件处于搭触状态下中断受电的指示信息;
操作四,在车载受电器在供电侧的受电器承载轨上处于搭载状态时,供电侧向受电侧发送受电器搭载方式变更指示信息;
操作五,在车载受电器在供电侧的受电器承载轨上处于搭载状态时,供电侧向受电侧发送脱离受电器承载轨/脱离供电网的指示信息;以及
操作六,在车载受电器在供电侧的受电器承载轨上处于搭载状态时,供电侧包含的槽内感知模块接收车载受电器包含的电/光转换模块或无线电天线模块发送的指示信息;
所述搭载状态的特征为在所述车载受电器与所述受电器承载轨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所述车载受电器与所述受电器承载轨之间存在物理接触;
所述车载受电器的移动轨迹受所述受电器承载轨走向的限制;以及
所述车载受电器的晃动幅度和/或摆动幅度受所述受电器承载轨的限制;
所述受电器搭载方式包括如下至少一种搭载方式:
单侧独立搭载,受电器借助布设在馈电槽口一侧的承载轨的支撑即可以保持搭载状态;
双侧合作搭载,受电器需要借助布设在馈电槽口两侧的承载轨的支撑才可以保持搭载状态;
双侧独立搭载/双侧双重独立搭载,受电器借助布设在馈电槽口两侧中的任一侧承载轨都可以实现单侧独立搭载,也可以在两侧同时实施单侧独立搭载;
所述受电器承载轨是在馈电槽口唇部或在邻近馈电槽口处,沿馈电槽口长度方向在馈电槽口的一侧或两侧布设的受电器承载体,以可选的方式用于馈电回流通道;所述馈电导流条阵列是在馈电槽口唇部或在馈电槽槽腔内,沿馈电槽口长度方向在馈电槽口的一侧或两侧以遮蔽方式布设的用于向车载受电器馈电的一组馈电导流条单元;所述馈电回流条是可选项,可以在馈电槽口唇部或在馈电槽槽腔内,沿馈电槽口长度方向在馈电槽口的一侧或两侧以遮蔽方式布设有馈电回流条;
其中,所述以遮蔽方式布设的用于向车载受电器馈电的一组馈电导流条单元,布设在被馈电槽上侧面和/或馈电槽口唇部遮挡的位置,所述遮挡可以阻挡雨水、杂物、沙尘、行人中的至少一种与所述馈电导流条接触;所述一组馈电导流条单元包括依次布设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长度在1米至400米之间的馈电导流条单元,在相邻馈电导流条单元之间设置电绝缘间隔,对特定馈电导流单元条供电的通/断由相应的馈电导流条单元供电开关控制;
所述馈电槽口是在馈电槽上侧设置的用于连通槽腔与路面空间的槽口;其中,
所述馈电槽是沿道路长度方向,在依次排列的第一长度区间和/或第二长度区间内,纵向布设的路面馈电槽和/或纵向布的设路侧馈电槽。
上述方案中,该方法还包括:
在操作一至操作五中任一项所述的搭载状态建立之前,供电侧执行如下操作中的至少一种:
使用布设在路面或者路侧的无线电天线单元向所述车载受电器当时所在区域发送允许该车载受电器或允许该车载受电器的承载车辆接入随路供电网的指示信息;
使用布设在路面或者路侧的无线电天线单元从路面区域接收请求接入随路供电网的接入请求信息;
使用布设在路面或者路侧的无线电天线单元向路面区域发送随路供电网的系统消息;以及
使用布设在路面或者路侧的无线电天线单元向路面区域发送或者从路面区域接收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车载受电器或者车载受电器承载车辆与所述受电器承载轨之间的距离信息;以及
获取所述车载受电器或者车载受电器承载车辆与所述受电器承载轨之间距离信息所需要的辅助信息;
和/或,与操作一至操作六的执行相对应,供电侧执行如下操作:
在执行操作一所述的向馈电导流条阵列中与所述车载受电器所在位置对应的馈电导流条单元馈电之前,供电侧确认该馈电导流条已经与所述车载受电器包含的受电刷或受电部件之间处于搭触状态;
在执行操作二所述的向受电侧发送受电刷/受电部件脱离馈电导流条的指示信息之后,供电侧从受电侧接收完成受电刷脱离馈电导流条的指示信息;
在执行操作三所述的向受电侧发送在所述受电器的受电刷/受电部件处于搭触状态下中断受电的指示信息之后,供电侧使用布设在路面或者路侧的无线电天线单元从受电侧接收相应的中断受电完成指示信息;
在执行操作四所述的向受电侧发送受电器搭载方式变更指示信息的操作之前,供电侧确定对受电器实施分路/下路或确定已完成受电器合路/上路;
在执行操作五所述的向受电侧发送脱离受电器承载轨/脱离供电网的指示信息之前,供电侧判断所述车载受电器是否处于受电状态,如果是,则停止向与所述车载受电器存在电接触的馈电导流条单元馈电;和/或,
在向受电侧发送脱离受电器承载轨/脱离供电网的指示信息之后,供电侧使用布设在路面或者路侧的无线电天线单元从受电侧接收脱离受电器承载轨/脱离供电网的完成指示信息;
在执行操作六所述的槽内感知模块接收车载受电器包含的电/光转换模块或无线电天线模块发送的指示信息的承载信号之后,供电侧实施受电器/受电车身份确认、受电器位置估计、保持/中断向受电侧供电中的至少一种操作。
本发明还给出一种随路供电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供电单元,至少一个信号收/发单元,至少一个随路供电控制单元;其中:
所述供电单元,用于向路面区域内的车辆馈送电能,该供电单元包括:
沿道路长度方向,在依次排列的第一长度区间和/或第二长度区间内,纵向布设的路面馈电槽模块组件和/或纵向布设的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其中:
所述纵向布设的路面馈电槽模块组件或纵向布设的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包括:
在馈电槽上侧设置有连通槽腔与路面空间的馈电槽口;
在馈电槽口唇部或在邻近馈电槽口处,沿馈电槽口长度方向在馈电槽口的一侧或两侧布设有用于承载车载受电器的承载轨;
在馈电槽口唇部或在馈电槽槽腔内,沿馈电槽口长度方向在馈电槽口的一侧或两侧以遮蔽方式布设有用于向车载受电器馈电的馈电导流条阵列;其中,
所述以遮蔽方式布设的用于向车载受电器馈电的馈电导流条阵列,其特征在于:馈电导流条阵列布设在被馈电槽上侧面和/或被馈电槽口唇部遮挡的位置,所述遮挡可以阻挡雨水、杂物、沙尘、行人中的至少一种与所述馈电导流条接触;馈电导流条阵列包括依次布设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长度在1米至400米之间的馈电导流条单元,在相邻馈电导流条单元之间设置有电绝缘间隔,对特定馈电导流条单元供电的通/断由相应的馈电导流条单元供电开关控制;
可选地,在馈电槽口唇部或在馈电槽槽腔内,沿馈电槽口长度方向在馈电槽口的一侧或两侧以遮蔽方式布设有用于向车载受电器馈电的馈电回流条;
所述纵向布设的路面馈电槽模块组件和纵向布设的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纵向布设的路面馈电槽模块组件与至少一个纵向布设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的组合形式;
所述信号收/发单元,用于如下操作之一种或者多种:
在供电侧与受电侧之间传送实施随路供电所需要的控制信息;
供电侧向受电侧发送供电侧的系统消息;
估计受电器或者车辆的位置;
在供电侧与受电侧之间传送位置估计信息或者位置估计所需要的测量信息;
在供电侧与受电侧之间传送车辆行驶控制信息;以及
监测路面物体或者馈电槽槽口状态;
该信号收/发单元包括:
沿道路长度方向,在依次排列的第一长度区间和/或第二长度区间内,纵向布设的路面信号收/发模块,和/或纵向布设的路侧信号收/发模块;其中:
所述纵向布设的路面信号收发模块的形式包括:在路面馈电槽口的一侧或者两侧,沿所述路面馈电槽口长度方向布设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所述路面信号收发模块;或,
在路面馈电槽口和路面馈电槽的延伸槽槽口的一侧或者两侧,沿所述路面馈电槽口和该路面馈电槽的延伸槽槽口长度方向布设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所述路面信号收发模块;
所述纵向布设的路侧信号收发模块的形式包括:在路侧馈电槽口的一侧或者两侧,沿所述路侧馈电槽口长度方向布设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所述路侧信号收发模块;或,
在路侧馈电槽口和路侧馈电槽的延伸槽槽口的一侧或者两侧,沿所述路侧馈电槽口和该路侧馈电槽的延伸槽槽口长度方向布设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所述路侧信号收发模块;
所述路面信号收/发模块或路侧信号收/发模块包含如下子模块中的至少一种:
声电转换模块和/或电声转换模块;
光电转换模块和/或电光转换模块;
无线电天线模块;
所述随路供电控制单元,位于供电侧,该随路供电控制单元通过与信号收/发单元间的信号通道,向受电侧发送供电控制信息或者从受电侧接收受电请求信息;该随路供电控制单元通过与路面和/或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间的信号通道,控制路面和/或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内馈电导流条单元的通电或断电。
本发明给出的随路供电系统,还包括积水防护单元,用于阻挡路面或路侧积水流入馈电槽槽口,该积水防护单元包括:
沿道路长度方向,在依次排列的第一长度区间和/或第二长度区间内,纵向布设的路面集水槽口和/或纵向布设的路侧集水槽口;其中:
所述纵向布设的路面集水槽口的形式包括:在邻近路面馈电槽槽口的位置,沿路面馈电槽槽口长度方向,在路面馈电槽槽口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连通集水槽槽腔与路面空间的集水槽口;
所述纵向布设的路侧集水槽口的形式包括:在邻近路侧馈电槽槽口的位置,沿路侧馈电槽槽口长度方向,在路侧馈电槽槽口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连通集水槽槽腔与路肩或者路缘带所在空间的集水槽口。
本发明的实施例给出的方法举例和系统举例,可以克服现有技术在电气安全性、电气可靠性、馈电稳定性、馈电灵活性、供电网接入许可、供电网接入/脱离控制及可维护性方面存在的缺点中的至少一种,可以在雨雪天气中为行驶中的车辆实施供电,可以降低对车载储电量的需求,技术难度低,实用性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给出的一种随路供电网构建方法流程图;
图2(a)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给出的带有双侧合作承载轨的馈电槽模块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给出的处于搭载状态下的受电器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给出的可用于单侧独立支撑的受电器承载轨结构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给出的可用于单侧独立支撑或双侧独立支撑的受电器承载轨结构示意图;
图3(c)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给出的可用于单侧独立搭载或双侧独立搭载的受电器结构示意图;
图3(d)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给出的受电器所处的单侧独立搭载状态示意图;
图3(e)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给出的受电器所处的双侧独立搭载状态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给出的路面集水槽口布设方式示意图;
图4(b)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给出的路侧集水槽口布设方式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给出的路面馈电槽模块组件的一种布设形式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给出的路面馈电槽模块组件的一种布设形式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给出的路面馈电槽模块组件的一种布设形式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给出的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的一种布设形式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给出的路面馈电槽模块组件的一种布设形式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给出的路面馈电槽模块组件的一种布设形式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给出的一种供电操作方法流程图;
图12(a)~图12(f)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给出的受电器的六个状态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给出的一种随路供电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给出一种随路供电网构建方法举例、一种供电操作方法举例及一种供电系统构成举例,基于本发明给出的举例,可以克服现有技术在电气安全性、电气可靠性、馈电稳定性、馈电灵活性、供电网接入许可、供电网接入/脱离控制及可维护性方面存在的缺点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的实施例给出的一种随路供电网构建方法举例,针对实现随路供电所面临的问题,给出的技术方案实例包括:
一、为解决电气安全性及电气可靠性问题,给出的实施方案包括:构建馈电槽,在馈电槽槽腔内或在馈电槽槽口唇部以遮蔽式方式布设馈电导流条,利用馈电槽槽腔上表面和/或馈电槽槽口唇部对馈电导流条遮挡,使得路面人员、动物、不能或者难以接触馈电导流条,保障了供电系统的电气安全性;利用馈电槽槽腔上表面和/或馈电槽槽口唇部对馈电导流条遮挡,并且将直接落入馈电槽槽口的雨水收集在馈电槽腔内,使得雨水、杂物不能或者难以接触馈电导流条,从而避免了馈电导流条位置出现打火、表面损伤,保障了供电系统的电气可靠性;优选地,沿馈电槽槽口布设集水槽口,用于收集路面积水,进一步保证了在雨水天气下供电系统的可靠性。
本实施方案给出了布设路面馈电槽模块组件的方法举例,该路面馈电槽模块组件包括:带有馈电槽口的路面馈电槽槽体,布设在馈电槽槽口一侧或两侧的受电器承载轨,布设在馈电槽槽槽腔内或馈电槽口唇部的馈电导流条;该路面馈电槽组件可选地包括:布设在馈电槽槽槽腔内或馈电槽口唇部的馈电回流条;
本实施方案还给出了布设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的方法举例,该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包括:带有馈电槽口的路侧馈电槽槽体,布设在馈电槽槽口一侧或两侧的受电器承载轨,布设在馈电槽槽槽腔内或馈电槽口唇部的馈电导流条;该路侧馈电槽组件可选地包括:布设在馈电槽槽槽腔内或馈电槽口唇部的馈电回流条;为了有利于防水,通常,该路侧馈电槽组件包含的馈电槽槽体的上表面高于路面的高度,在一些特定区域,比如道路平面交叉口,所述馈电槽槽体的上表面以与路面相接近的高度布设或者不在该特定区域布设所述馈电槽模块组件;
二、为解决馈电稳定性及馈电灵活性问题,给出的实施方案包括:通过在供电侧与受电侧综合设计及协同操作实现馈电稳定性及馈电灵活性,其中,
在供电侧布设受电器承载轨,该承载轨用于支撑受电侧的受电器,使受电器在该承载轨上保持稳定的搭载姿态并可以沿承载轨滑动;
所述在供电侧布设受电器承载轨,具体方案包括如下至少一种:
在馈电槽口的一侧布设可对受电器实现独立支撑的单侧独立承载轨,所述单侧独立承载轨可用于在正常供电过程中为受电器提供稳定其姿态所需要的支撑,也可用于在馈电槽口分路/合路处为受电器提供变换馈电槽口所需要的走向引导支撑;参见图3(a)所示,位于馈电槽口217右侧的单侧独立承载轨350布设在馈电槽口的唇部,在馈电槽口217左侧唇部布设有馈电槽口防护部件370,该单侧独立承载轨350包含有凸起部位/部件351,借助于该凸起部位/部件351对受电器的限位,实现单侧独立承载轨350对受电器的单侧独立支撑;
在馈电槽口的两侧分别布设可对受电器实现合作支撑的双侧合作承载轨,所述双侧合作承载轨需要布设在馈电槽口两侧的承载轨共同作用下才能实现对受电器的姿态支撑,使受电器处于稳定搭载状态;双侧合作承载轨对受电器的合作支撑方式参见图2(a)所示:位于馈电槽口217右侧的承载轨213a布设在馈电槽口的唇部,位于馈电槽口217左侧的承载轨213b布设在馈电槽口的唇部,只有在承载轨213a与承载轨213b从左右两侧共同作用下,才能实现对受电器的姿态支撑;处于双侧合作搭载状态下的受电器220参见图2(b)所示,受电器220在双侧承载轨的支撑下处于搭载状态,该受电器220包含:受电器搭载驱动模块226,受电模块221,受电模块驱动模块227,搭载动作部件222a和222b以及受电器操作臂228;受电模块221包括:受电刷转动关节组件223,受电刷/受电刷部件224以及回流电刷部件225;图2(b)中,受电器220处于搭载状态,受电器220包含的受电刷/受电刷部件224与馈电导流条之间处于搭触状态,受电器220包含的回流电刷部件225与馈电回流条之间处于搭触状态;
在馈电槽口的两侧分别布设可分别对受电器实现独立支撑的双侧独立承载轨,或者称之为双侧双重独立承载轨,所述双侧独立承载轨/双侧双重独立承载轨对受电器的支撑方式包括:使用一侧的承载轨对受电器实施单侧独立支撑;同时使用两侧的承载轨对受电器实施双侧独立承载轨/双侧双重独立支撑;参见图3(b)所示,位于馈电槽口217右侧的单侧独立承载轨350布设在馈电槽口的唇部,该单侧独立承载轨350包含有凸起部位/部件351,借助于该凸起部位/部件351对受电器的限位,实现单侧独立承载轨350对受电器的单侧独立支撑;位于馈电槽口217左侧的单侧独立承载轨360布设在馈电槽口的唇部,该单侧独立承载轨350包含有凸起部位/部件361,借助于该凸起部位/部件361对受电器的限位,实现单侧独立承载轨360对受电器的单侧独立支撑;在位于馈电槽口217右侧的单侧独立承载轨350与位于馈电槽口217左侧的单侧独立承载轨360同时对受电器实施支撑时,及实现了对该受电器的双侧双重独立支撑。
本实施方案还给出了布设馈电槽口分路/合路单元或者馈电槽口交叉单元的方法举例,该举例包含了本发明的一个基本思路:为了避免在车辆上路/下路或车辆通过平面交叉路口时对受电器实施车载受电器脱离供电网/接入供电网的操作,让车载受电器在受电器在搭载状态下,从具有第一走向的馈电槽口变换到具有第二走向的馈槽口,或者让车载受电器在搭载状态下在平面交叉路口处穿过与车载受电器所在馈电槽口相交叉的馈电槽口,在道路/公路的上路/下路处布设馈电槽口分路/合路单元,或者在平面交叉路口处布设馈电槽口交叉单元。在馈电槽口分路/合路单元或馈电槽口交叉单元的支持下,受电车辆在上路/下路或转弯过程中,其车载受电器可以不脱离供电侧的承载轨,减少了车载受电器脱离供电网/接入供电网的次数。
对应于供电侧布设的受电器承载轨,或者称之为承载轨,在受电侧受电器上配置搭载动作机构,该动作机构用于维持受电器在承载轨上的搭载状态,在该搭载状态下,受电器的晃动和摆动幅度都受承载轨的限制,保持在稳定受电所需要的幅度范围内,在该幅度范围内,受电器包含的受电刷与馈电导流条的接触可以处于稳定状态,因此,保证了馈电稳定性;
在受电器上配置可伸缩和/或弯转的受电刷组件,在受电器处于搭载状态下,通过调整该组件中受电刷部件的弯转姿态和/或调整该组件的伸缩状态,实现在受电器处于搭载状态下的受电或中断受电,从而实现了馈电灵活性;
三、为解决供电网接入许可问题,给出的实施方案包括:供电侧从受电侧获取请求受电的车辆的身份信息,并通过该身份信息核实该车辆是否是供电网的合约用户并且核实该合约用户是否处于有效使用受电网的状态,将该用户的所述信息用于确定是否允许该用户接入供电网;
四、为解决供电网接入/脱离控制问题,给出的实施方案包括:向受电侧发送接入供电网的引导信息和或向受电侧发送脱离供电网的指示信息;
所述向受电侧发送接入供电网的引导信息的方法包括:向受电侧发送馈电槽槽口与受电器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或向受电侧发送获取所述馈电槽槽口与受电器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所需要的辅助信息,引导受电器快速进入预搭载状态;
优选地,在向受电侧发送接入供电网的引导信息之前,供电侧获取车辆在道路长度方向上的位置信息;
所述向受电侧发送脱离供电网的指示信息的方法包括:根据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向馈电侧发送发送脱离供电网的指示信息:
馈电系统在车辆后续行驶区间内馈电槽的布设信息;
馈电系统在车辆后续行驶区间内馈电槽的供电能力信息;
馈电系统在车辆后续行驶区间内馈电槽的可用状态信息;以及
车辆在后续行驶区间内的行驶路线信息,所述行驶路线信息包括车辆的下路信息。
五、为解决可维护性问题,给出的实施方案包括:恰当选取路面馈电槽模块组件或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的布设位置,所述位置具有供供电网维护车行驶的空间且不会阻断车辆的正常通行。
本实施方案给出了布设维护车导向槽轨的方法举例,该维护车导向槽轨用于维护车行驶中的导向或制动控制;
本实施方案还给出了布设维护车供电接口单元的方法举例,在本发明给出的维护车供电实施例中,维护车可用的供电方式包括:从馈电槽口向维护车馈电或者从维护车供电接口单元向维护车供电。维护车在第一维护车供电接口单元处受电,所受电能存储在维护车包含的储能装置内,所储存的电能能够维持维护车工作到第二个维护车供电接口单元处或者能够让维护车工作到返回至第一维护车供电接口单元处。设置维护车供电接口单元为维护车提供了一种供电方式,该供电方式的优点是:维护车的受电不受道路上行驶的从馈电槽口受电的车辆的影响。
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供电侧是指随路供电网一侧,或者说是构成供电网的功能模块、物理单元、逻辑单元单元、结构件等所在的一侧,供电侧包括:布设在路面/路侧的馈电槽、馈电槽口、馈电导流条单元、受电器承载轨构成的馈电模块组件,以及与该馈电模块组件配合工作的各种电控制单元、通信单元、监测单元、测维护单元、防护单元以及各种模块、结构件等;受电侧是指受电器所在的一侧,或者说是指受电器、受电车辆、受电装置、受电侧通信单元、受电侧控制单元及测量单元等所在的一侧,受电侧包括:受电器、通过受电器获取电能的装置或车辆;供电侧与受电侧之间存在馈电接口、无线通信接口、无线控制接口及无线测量接口,其中馈电接口包括馈电导流条单元与受电器间的电力输送通道;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给出的维护车从其实现的功能上看属于供电侧,从其受电方式上看,属于受电侧。
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受电器承载轨也被称之为受电器承载轨。
实施例一,随路供电网构建方法举例
本实施例结合附图,对随路供电网构建方法举例加以说明。
参见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随路供电网构建方法实施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20,沿道路长度方向,在依次排列的第一长度区间和/或第二长度区间内,纵向布设路面馈电槽模块组件和/或纵向布设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其中:
所述纵向布设路面馈电槽模块组件或纵向布设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参见图2(a)所示,包括:
在馈电槽210上侧212设置连通槽腔211与路面空间的馈电槽口217,此处所述的馈电槽210是指馈电槽槽体,或者是指馈电槽槽体模块;
在馈电槽口唇部或在邻近馈电槽口217处,沿馈电槽口217长度方向在馈电槽口217的一侧或两侧布设用于承载车载受电器的承载轨213,图2(a)中给出了位于馈电槽口右侧的受电器承载轨213a和位于馈电槽口左侧的受电器承载轨213b;如图2(a)所示的承载轨213,用于对受电器实施双侧合作支撑,受电器在位于馈电槽口217右侧的受电器承载轨213a以及位于馈电槽口左侧的受电器承载轨213b的共同作用下,保持搭载姿态的稳定,双侧合作支撑的缺点是难以实现馈电槽口的合路或分路。本实施例中,受电器的承载轨也称之为受电器承载轨;优选地,对所述受电器的承载轨做接地处理,使之与大地保持相同或相近的电位,受电器的承载轨可以通过其与受电器外壳或搭载动作部件的导电性接触,实现受电器外壳、受电器操作臂外壳、车体以及受电电缆的金属防护套中的至少一种的接地;其中,所述接地用于受电过程中的漏电防护,以便在受电电缆出现绝缘性能下降或漏电的情况下,保护人员不受伤害。
在馈电槽口唇部或在馈电槽槽腔211内,沿馈电槽口长度方向在馈电槽口的一侧或两侧以遮蔽方式布设用于向车载受电器馈电的馈电导流条阵列,所述馈电导流阵列包含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馈电导流条单元214,沿馈电导流条单元214的至少一侧,布设用于馈电导流条单元214绝缘防护的绝缘体216a;
可选地,在馈电槽口唇部或在馈电槽槽腔211内,沿馈电槽口长度方向在馈电槽口的一侧或两侧以遮蔽方式布设用于向车载受电器馈电的馈电回流条215,沿馈电回流条215的至少一侧,布设用于馈电回流条215绝缘防护的绝缘体216b;
所述纵向布设路面馈电槽模块组件和纵向布设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包括:至少一种纵向布设路面馈电槽模块组件的方式与至少一种纵向布设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的方式间的组合;
其中,所述以遮蔽方式布设用于向车载受电器馈电的馈电导流条阵列,包括:将馈电导流条阵列布设在被馈电槽上侧面212和/或被馈电槽口唇部遮挡的位置,所述遮挡可以阻挡雨水、杂物、沙尘、行人中的至少一种与所述馈电导流条接触;依次布设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长度在1米至400米之间的馈电导流条单元,在相邻馈电导流条单元214之间设置电绝缘间隔,对特定馈电导流条单元供电的通/断由相应的馈电导流条单元供电开关控制。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长度区间及第二长度区间的长度取值范围分别在几米至几十公里之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道路,是公路、高速公路、高架道路、立交桥、街道中的任一种。
本实施例中,在实施步骤S120所述的纵向布设路面馈电槽模块组件和/或纵向布设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的步骤之前,或在该步骤实施的过程中,执行下述步骤S110:
步骤S110,确定布设馈电槽模块组件所采用的馈电槽槽体210的构建方式为如下至少一种:
在馈电槽布设现场制作馈电槽槽体模块;
在馈电槽布设现场组装馈电槽槽体预制模块;
在馈电槽布设现场组装馈电槽组件预制模块,所述馈电槽组件预制模块包括馈电槽槽体预制模块及安装在该电槽槽体预制模块上的如下至少一种模块:
馈电导流条单元模块214;
受电器承载轨单元模块,包括用于如下支撑方式的承载轨单元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参见图2(a)所示,可用于双侧合作支撑的承载轨单元213a和213b;
参见图3(a)所示,可用于单侧独立支撑的承载轨单元350;以及
参见图3(b)所示,可用于单侧独立支撑或双侧双重独立支撑的承载轨单元350和承载轨单元360;
参见图9所示,信号收/发模块930和/或信号收/发模块940;
参见图9所示,馈电监控模块950。
本实施例给出的方法举例,还包括:
沿道路长度方向,在依次排列的第一长度区间和/或第二长度区间内,纵向布设路面集水槽口和/或纵向布设路侧集水槽口;其中,
所述布设路面集水槽口的步骤包括:在邻近路面馈电槽槽口的位置,沿路面馈电槽槽口长度方向,在路面馈电槽槽口的一侧或两侧设置连通集水槽槽腔与路面空间的集水槽口;
参见图4(a)所示,在邻近路面馈电槽槽口217的位置,设置连通集水槽槽腔413与路面空间的集水槽口411;优选地,在集水槽口411的侧面,设置有用于收集路面积水的导水槽412;
参见图5所示,在馈电槽口217所在的长度区间217a至217b内,在馈电槽口217的两侧分别布设集水槽口411a和411b。
所述布设路侧集水槽口的步骤包括:在邻近路侧馈电槽槽口的位置,沿路侧馈电槽槽口长度方向,在路侧馈电槽槽口的一侧或两侧设置连通集水槽槽腔与路肩空间的集水槽口;
参见图4(b)所示,在邻近路侧馈电槽槽口217的位置,设置连通集水槽槽腔413与路面空间的集水槽口411,集水槽口411的唇部上侧414的布设高度与路面高度相同或者相接近,路侧馈电槽上侧面212的布设高度高于路面高度;优选地,在集水槽口411的侧面,设置有用于收集路面积水的导水槽412;
参见图8所示,在馈电槽口217所在的长度区间217a至217b内,在馈电槽口217的一侧布设集水槽口411b。馈电槽口217布设在路缘带内,其上侧面的布设高度高于路面高度,以利于防水,集水槽口411b的唇部上侧414的布设高度与路面高度相同或者相接近,以利于集水。
本实施例给出的方法举例,其中,
所述布设路面馈电槽模块组件,在道路的路面区域内布设,包括如下布设方式中的至少一种:
路面馈电槽模块组件布设方式一,在第一长度区间和第二长度区间内以与路面高度接近的第一高度纵向布设路面馈电槽;
路面馈电槽模块组件布设方式二,在第一长度区间内不布设路面馈电槽,在第二长度区间内以与路面高度接近的第一高度纵向布设路面馈电槽;以及
路面馈电槽模块组件布设方式三,在第一长度区间内以与路面高度接近的第一高度纵向布设路面馈电槽的延伸槽,在第二长度区间内以与路面高度接近的第一高度纵向布设路面馈电槽,所述路面馈电槽的延伸槽的槽腔与该路面馈电槽的槽腔相连通;
参见图5所示,在位于图5的上侧和下侧的路缘石之间,存在由车道线505分开的第一行车道和第二行车道,在第一行车道与上侧的路缘石之间,存在由路缘线作为边界线的路缘带,在第二行车道与下侧的路缘石之间,存在由路缘线作为边界线的路缘带。在本实施例中,图5所示的第一行车道与第二行车道是同向车道。本实施例给出的馈电槽布设方法,也适用于第一行车道与第二行车道是逆向车道的情况,在此情况下,图5所示的分道线505即为上行车道与下行车道的分隔线或分隔带。
对应于上述路面馈电槽模块组件布设方式一,在第一行车道所在路面区域内,在第一长度区间和第二长度区间内,布设路面馈电槽210,在路面馈电槽210的上侧设置有馈电槽口217,馈电槽口217的长度区间为图5所示的从馈电槽口217a处至馈电槽口217b处,馈电槽口217a处位于第一长度区间内,馈电槽口217b处位于第二长度区间内,馈电槽口217从馈电槽口217a处无间断地延伸至馈电槽口217b处;
图5中,馈电槽210、长度区间为从馈电槽口217a处至馈电槽口217b处的馈电槽口217、承载轨213a、承载轨213b、馈电导流条阵列501、车载受电器脱离槽口部件504a和504b、集水槽口411a和集水槽口411b、集水槽维护槽口503a以及集水槽维护槽口503b,共同构成了路面供电组合体510;图5中,在第二行车道所在路面区域内,在第一长度区间和第二长度区间内,布设路面供电组合体520,路面供电组合体520的构成方式与路面供电组合体510相同,在路面供电组合体520与路面供电组合体510之间存在车道线505;
参见图6所示,在位于图5的上侧和下侧的路缘石之间,存在由车道线505分开的第一行车道和第二行车道,在第一行车道与上侧的路缘石之间,存在由路缘线作为边界线的路缘带,在第二行车道与下侧的路缘石之间,存在由路缘线作为边界线的路缘带。在本实施例中,图5所示的第一行车道与第二行车道是同向车道。本实施例给出的馈电槽模块组件布设方法,也适用于第一行车道与第二行车道是逆向车道的情况,在此情况下,图5所示的分道线505即为上行车道与下行车道的分隔线或分隔带。
对应于上述路面馈电槽模块组件布设方式二,在第一行车道所在路面区域内,在第二长度区间内,布设路面馈电槽210,在路面馈电槽210的上侧设置有馈电槽口217,馈电槽口217的长度区间为图6所示的从馈电槽口217a处至馈电槽口217b处,馈电槽口217a处和馈电槽口217b处都位于第二长度区间内,馈电槽口217从馈电槽口217a处无间断地延伸至馈电槽口217b处;
图6中,馈电槽210、长度区间为从馈电槽口217a处至馈电槽口217b处的馈电槽口217、承载轨213a、承载轨213b、馈电导流条阵列501、车载受电器脱离槽口部件504a和504b、集水槽口411a和集水槽口411b、集水槽维护槽口503a以及集水槽维护槽口503b,共同构成了路面供电组合体610;图6中,在第二行车道所在路面区域内,在第二长度区间内,布设路面供电组合体620,路面供电组合体620的构成方式与路面供电组合体610相同,在路面供电组合体620与路面供电组合体610之间存在车道线505;
参见图7所示,在位于图5的上侧和下侧的路缘石之间,存在由车道线505分开的第一行车道和第二行车道,在第一行车道与上侧的路缘石之间,存在由路缘线作为边界线的路缘带,在第二行车道与下侧的路缘石之间,存在由路缘线作为边界线的路缘带。在本实施例中,图5所示的第一行车道与第二行车道是同向车道。本实施例给出的馈电槽模块组件布设方法,也适用于第一行车道与第二行车道是逆向车道的情况,在此情况下,图5所示的分道线505即为上行车道与下行车道的分隔线或分隔带。
对应于上述路面馈电槽模块组件布设方式三,在第一行车道所在路面区域内,在第一长度区间内,布设馈电槽延伸槽713,在馈电槽延伸槽713的上侧设置馈电槽口的延伸槽口717,在馈电槽口的延伸槽口717的两侧分别布设受电器承载轨213a和213b,在馈电槽延伸槽713的槽腔内,布设受电刷搭载条711,所述馈电槽口的延伸槽口717与馈电槽口217a处宽度相同,并且馈电槽口的延伸槽口717与馈电槽口217a处之间无间断,所述布设受电刷搭载条711是可选项;在第一行车道所在路面区域内,在第二长度区间内,采用图6所示的路面馈电槽布设方式二进行布设,也就是图6所示的布设路面供电组合体610的方式,包括:布设路面馈电槽210,在路面馈电槽210的上侧设置有馈电槽口217,馈电槽口217的长度区间为图6所示的从馈电槽口217a处至馈电槽口217b处,馈电槽口217a处和馈电槽口217b处都位于第二长度区间内,馈电槽口217从馈电槽口217a处无间断地延伸至馈电槽口217b处;
图7中,馈电槽延伸槽713、馈电槽口的延伸槽口717、馈电槽口的延伸槽口717的两侧分别布设的受电器承载轨213a和213b、馈电槽210、长度区间为从馈电槽口217a处至馈电槽口217b处的馈电槽口217、承载轨213a、承载轨213b、馈电导流条阵列501、车载受电器脱离槽口部件504a和504b、集水槽口411a和集水槽口411b、集水槽维护槽口503a以及集水槽维护槽口503b,共同构成了路面供电组合体710;图7中,在第二行车道所在路面区域内,在第一长度区间和第二长度区间内,布设路面供电组合体720,路面供电组合体720的构成方式与路面供电组合体710相同,在路面供电组合体720与路面供电组合体710之间存在车道线505;
所述布设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在道路的路肩区域内布设,包括如下布设方式中的至少一种:
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布设方式一,在第一长度区间和/或第二长度区间内以高于路面高度的第二高度纵向布设路侧馈电槽;
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布设方式二,在第一长度区间和/或第二长度区间内以与路面高度接近的第一高度纵向布设路侧馈电槽;
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布设方式三,至少在第一长度区间的部分区间内以与路面高度接近的第一高度纵向布设路侧馈电槽,在第二长度区间内以高于路面高度的第二高度纵向布设路侧馈电槽;以及
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布设方式四,至少在第一长度区间的部分区间内以与路面高度接近的第一高度纵向布设路侧馈电槽的延伸槽,在第二长度区间内以高于路面高度的第二高度纵向布设路侧馈电槽,所述路侧馈电槽的延伸槽的槽腔与该路侧馈电槽的槽腔相连通,所述路侧馈电槽的延伸槽与该路侧馈电槽之间设置有从第一高度平缓过渡到第二高度的过渡区间;
所述纵向布设路面馈电槽模块组件和纵向布设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包括:路面馈电槽模块组件布设方式一至三中的至少一种与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布设方式一至四中的至少一种的组合;
其中,所述第一高度是指路面馈电槽或者路侧馈电槽的上部外表面的高度与路面高度的差值小于10厘米;优选地,小于3厘米;
所述第二高度是指路侧馈电槽的上部外表面的高度与路面高度的差值大于5厘米;优选地,大于10厘米;
所述第一长度区间是如下道路区间之一种或多种:
非随路供电区间或随路供电区间;
道路平面交叉区间;
人行横道所在区间;
上路或下路匝道区间;
穿过隔离带的上下行车道联络通道所对应的区间;
所述第二长度区间是随路供电区间;
参见图8所示,对应于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布设方式一包含的在第一长度区间和第二长度区间内以高于路面高度的第二高度纵向布设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的方式举例说明。在道路一侧的路缘带区域内,在第一长度区间和第二长度区间内,布设路侧馈电槽210,在路侧馈电槽210的上侧设置有馈电槽口217,馈电槽口217的长度区间为图8所示的从馈电槽口217a处至馈电槽口217b处,馈电槽口217a处位于第一长度区间内,馈电槽口217b处位于第二长度区间内,馈电槽口217从馈电槽口217a处无间断地延伸至馈电槽口217b处;其中,路侧馈电槽210的上侧面高于路面20厘米;
图8中,馈电槽210、长度区间为从馈电槽口217a处至馈电槽口217b处的馈电槽口217、承载轨213a、承载轨213b、馈电导流条阵列501、车载受电器脱离槽口部件504a和504b、集水槽口411b、集水槽维护槽口503b,共同构成了路侧供电组合体810;图8中,在第一长度区间和第二长度区间内,在道路的另外一侧的路缘带区域内,布设路侧供电组合体820,路侧供电组合体820的构成方式与路侧供电组合体810相同,在路侧供电组合体820与路侧供电组合体810之间存在车道线505;
图8中,在路缘带区域或者在路肩区域内,布设维护车导向轨860和维护车导向轨870,在维护车830沿维护车导向轨860行驶,对路侧供电组合体810进行维护检测,维护车840沿维护车导向轨870行驶,对路侧供电组合体820进行维护检测;维护车830及维护车840的行驶路线在第一行车道和第二行车道之外,不对路面上行驶的车辆850造成干扰;
对应于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布设方式一包含的在第一长度区间或第二长度区间内以高于路面高度的第二高度纵向布设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的方式,本实施例没有给出相应的图示,在理解了图8所示的在第一长度区间和第二长度区间内以高于路面高度的第二高度纵向布设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的方法的基础上,只要将该方法应用于于第一长度区间或第二长度区间即可;
对应于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布设方式二,在第一长度区间和/或第二长度区间内以与路面高度接近的第一高度纵向布设路侧馈电槽,本实施例没有给出相应的图示,在理解了图8所示的在第一长度区间和第二长度区间内以高于路面高度的第二高度纵向布设路侧馈电槽的方法的基础上,将该方法中布设馈电槽210时采用的第二布设高度调整为第一布设高度,并应用于第一长度区间和/或第二长度区间即可;
对应于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布设方式三,至少在第一长度区间的部分区间内以与路面高度接近的第一高度纵向布设路侧馈电槽,在第二长度区间内以高于路面高度的第二高度纵向布设路侧馈电槽,本实施例没有给出相应的图示,在理解了图8所示的在第一长度区间和第二长度区间内以高于路面高度的第二高度纵向布设路侧馈电槽的方法的基础上,将该方法中布设馈电槽210时采用的第二布设高度调整为第一布设高度,并应用于第一长度区间即可;
对应于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布设方式四,至少在第一长度区间的部分区间内以与路面高度接近的第一高度纵向布设路侧馈电槽的延伸槽,在第二长度区间内以高于路面高度的第二高度纵向布设路侧馈电槽,本实施例没有给出相应的图示,在理解了图8所示的在第一长度区间和第二长度区间内以高于路面高度的第二高度纵向布设路侧馈电槽的方法的基础上,将该方法应用于第二长度区间,以及在理解了图7所示的布设馈电槽延伸槽713的布设方法的基础上,在第一长度区间包含的路肩区域或者路缘带区域内实施该方法即可。
本实施例给出的方法举例,其中,
布设路面馈电槽模块组件的方法包括:
在布设馈电槽的第一或第二长度区间内,在以车道线为边界覆盖行车道三分之一宽度的纵向区域内纵向布设路面馈电槽口;
优选地,在由第一车道线分开的相邻的第一行车道和第二行车道区域内,在以第一车道线为边界覆盖第一行车道三分之一宽度的纵向区域内纵向布设第一路面馈电槽口,在以第一车道线为边界覆盖第二行车道三分之一宽度的纵向区域内纵向布设第二路面馈电槽口;
更优选地,沿第一车道长度方向布设第一供电电缆,所述第一供电电缆可以为第一路面馈电槽口和第二路面馈电槽口内的馈电导流条馈电;
再优选地,在所述第一路面馈电槽口和第二路面馈电槽口之间布设第一供电缆槽,在所述第一供电缆槽内布设所述第一供电电缆。
参见图9所示,在第一行车道中间区域内,布设与第一行车道对应的馈电槽210,在馈电槽210上侧,设置馈电槽口217,该馈电槽口从馈电槽口217a处延伸至馈电槽口217b处,图9中标示的217a、217b是同一个馈电槽口在长度上的两个位置;在馈电槽210的槽腔内,馈电导流条阵列501,沿馈电槽口217a处至沿馈电槽口217b处的两侧,分别布设了受电器承载轨213a及受电器承载轨213b,沿馈电槽口217的两侧,分别布设信号收/发模块940和信号收/发模块930,多个信号收/发模块940和/或多个信号收/发模块930构成信号收/发模块阵列;在图9所示的馈电槽口217的一侧,纵向布设供电揽槽960,在供电揽槽960的槽腔内,布设馈电监控模块950;在图9所示的馈电槽口217的两侧,分别布设路面集水槽口411a和411b。基于上述布设操作,形成图9所示的路面供电组合体910,该路面供电组合体910的构建还包括布设车载受电器脱离槽口部件504a和504b,以及布设集水槽维护槽口,该槽口没有在图9中示出;在图9所示的第二行车道中间区域内,布设路面供电组合体920,路面供电组合体920的布设步骤与路面供电组合体910相同。
参见图10所示,在以车道线505为边界覆盖第一行车道三分之一宽度的纵向区域内,布设与第一行车道对应的馈电槽210a,在馈电槽210a上侧,设置馈电槽口217f,图10中标示的217a、217b是同一个馈电槽口217f在长度上的两个位置;在馈电槽210a的槽腔内,馈电导流条阵列501a,沿馈电槽口217f的两侧,分别布设了受电器承载轨213a及受电器承载轨213b,沿馈电槽口217f的一侧,布设信号收/发模块940,多个信号收/发模块940构成信号收/发模块阵列;以及,
在以车道线505为边界覆盖第二行车道三分之一宽度的纵向区域内,布设与第二行车道对应的馈电槽210b,在馈电槽210b上侧,设置馈电槽口217g,图10中标示的217c、217d是同一个馈电槽口217g在长度上的两个位置;在馈电槽210b的槽腔内,馈电导流条阵列501b,沿馈电槽口217g的两侧,分别布设了受电器承载轨213c及受电器承载轨213d,沿馈电槽口217g的一侧,布设信号收/发模块930,多个信号收/发模块930构成信号收/发模块阵列;
图10中,供电揽槽960布设在馈电槽口217f与馈电槽口217g之间的区域内,在供电揽槽960的槽腔内,布设馈电监控模块950;
图10所示的在以车道线505为边界覆盖第一/第二行车道三分之一宽度的纵向区域内,布设与第一行车道对应的馈电槽210a及对应的馈电槽口的方式,在本实施例中称之馈电槽/馈电槽口的车道边缘带布设方式;图9所示的馈电槽/馈电槽口布设方式,在本实施例中称之为馈电槽/馈电槽口的车道中间带布设方式。相对于车道中间带布设方式,参见图10所示,馈电槽/馈电槽口的车道边缘带布设方式具有如下优点:
不中断车辆的正常行驶。维护车1030在车道边缘带区域内行驶,只占用车道边缘区域内的空间,对第一行车道上行驶的车辆850a和/或第二行车道上行驶的850b的影响小,有利于车辆850a和/或850b对维护车1030实施避让,无论是维护车1030处于行驶状态还是处于静止状态,都不会中断第一行车道或第二行车道上的交通;
可在相邻车道间共享供电网资源,包括共享向如下至少一种资源:信号收/发模块930;供电揽槽960;向馈电导流条供电的供电电缆;馈电监控模块950。
本实施例给出的方法举例,其中,
布设路面馈电槽模块组件的方法包括:在第一行车道内布设馈电功率为第一额定值的馈电槽模块组件,在第二行车道内布设馈电功率为第二额定值的馈电槽模块组件,第一额定值与第二额定值相等或不相等;优选地,
第一额定值与第二额定值不相等;
和/或,纵向布设路面馈电槽模块组件和纵向布设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的方法包括:在路面布设馈电功率为第一额定值的馈电槽模块组件,在路侧布设馈电功率为第三额定值的馈电槽模块组件,第一额定值与第三额定值不相等;优选地,
第三额定值大于第一额定值。
根据公路/道路划分的大车道和小车道,为大车道配置额定馈电功率大的供电组合体,为小车道配置额定馈电功率小的供电组合体,相对于为不同的车道配置相同的额定馈电功率,可以节约随路供电网的建造成本。一种实现非等功率配电的方法是:在路侧边缘带内布设大额定功率的馈电槽模块组件,在路面区域内布设小额定功率的路面馈电槽模块组件;通常,布设较大额定功率的馈电槽模块组件,相对于布设较小额定功率的馈电槽模块组件,需要布设具有较大电流传输能力的供电电缆、具有较大电流传输能力的馈电导流条、具有较大电流控制能力的电力开关,这些因素都会提高供电网的造价。如果具有较大额定功率的馈电槽模块组件布设数目超过了实际需求,就会导致资源浪费。
本实施例给出的方法举例,还包括信号收/发模块布设方法和/或槽内感知模块布设方法,其中,
(一)信号收/发模块布设方法,包括:
沿道路长度方向,在依次排列的第一长度区间和/或第二长度区间内,纵向布设路面信号收/发模块,和/或纵向布设路侧信号收/发模块;其中,
所述布设路面信号收/发模块的方法包括:在路面馈电槽口的一侧或者两侧,沿所述路面馈电槽口长度方向布设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所述路面信号收/发模块;或,
在路面馈电槽口和路面馈电槽的延伸槽槽口的一侧或者两侧,沿所述路面馈电槽口和路面馈电槽的延伸槽槽口长度方向布设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所述路面信号收/发模块;
所述布设路侧信号收/发模块的方法包括:在路侧馈电槽口的一侧或者两侧,沿所述路侧馈电槽口长度方向布设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所述路侧信号收/发模块;或,
在路侧馈电槽口和路侧馈电槽的延伸槽槽口的一侧或者两侧,沿所述路侧馈电槽口和路侧馈电槽的延伸槽槽口长度方向布设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所述路侧信号收/发模块;
其中,所述路面信号收/发模块或路侧信号收/发模块包含如下子模块中的至少一种:
声电转换模块和/或电声转换模块;
光电转换模块和/或电光转换模块;
无线电天线模块;
(二)槽内感知模块布设方法,包括:
沿道路长度方向,在依次排列的第一长度区间和/或第二长度区间内,纵向布设路面槽内感知模块,和/或纵向布设路侧槽内感知模块;其中,
所述布设路面槽内感知模块的方法包括:在路面馈电槽口的唇部或者在路面馈电槽槽腔内,沿所述路面馈电槽口长度方向布设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所述路面槽内感知模块;或,
在路面馈电槽口和路面馈电槽的延伸槽槽口的唇部或者槽腔内,沿所述路面馈电槽口和路面馈电槽的延伸槽槽口长度方向布设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所述路面槽内感知模块;
所述布设路侧槽内感知模块390的方法包括,参见图3(b)所示:在路侧馈电槽口的唇部或者在路侧馈电槽的槽腔内,沿所述路侧馈电槽口长度方向布设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所述槽内感知模块;或,
在路侧馈电槽口和路侧馈电槽的延伸槽槽口的唇部或者槽腔内,沿所述路侧馈电槽口和路侧馈电槽的延伸槽槽口长度方向布设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所述路侧槽内感知模块;
其中,所述路面槽内感知模块或路侧槽内感知模块包含如下子模块中的至少一种:
光电转换子模块,用于接收受电器包含的发光部件发射的光信号,供电侧使用该光电转换子模块或者该子模块构成的阵列所接收到的所述光信号,获取受电器的身份信息、受电器的位置信息、受电侧可安全受电及受电侧请求中断供电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信息;
无线电天线子模块,用于接收受电器包含的近距离通信天线部件发射的无线电信号,供电侧使用该无线电天线子模块或者该子模块构成的阵列所接收到的所述无线电信号,获取受电器的身份信息、受电器的位置信息、受电侧可安全受电及受电侧请求中断供电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信息;
优选地,所述槽内感知模块390的具体布设位置包括,参见图3(b)所示:位于路面/路侧馈电槽口217的一侧,该馈电槽口的另一侧布设有馈电导流条单元214。
本实施例中,没有给出纵向布设路侧信号收/发模块的示意图,在具体实施中,可以借助图9给出的路面信号收/发模块940及930的布设方式加以理解。路侧信号收/发模块的布设方式包括:在图8所示的路侧馈电槽210的上侧面和/或内侧面布设路侧信号收/发模块,所述内侧面是路侧馈电槽210面向路面区域的那个侧面;在路侧馈电槽口的延伸槽口所在长度区间内,在延伸槽口的高度与路面高度相接近时,在延伸槽上位于延伸槽口的一侧布设路侧信号收/发模块;在既没有布设路侧馈电槽口的延伸槽口,也没有布设路侧馈电槽口的长度区间内,在路肩或者路缘带区域内布设信号收/发模块;
本实施例中第一种纵向布设路面信号收/发模块的方法举例,参见图9所示,在馈电槽口217的一侧布设一组路面信号收/发模块940构成的线形阵列,在所述馈电槽口217的另一侧布设一组路面信号收/发模块930构成的线形阵列;
本实施例中第二种纵向布设路面信号收/发模块的方法举例,参见图10所示,在馈电槽口217f的一侧布设一组路面信号收/发模块940构成的线形阵列,在馈电槽口217g的一侧布设一组路面信号收/发模块930构成的线形阵列;
本实施例给出的路面信号收/发模块930或940的一种构成方式为,路面信号收/发模块930或940包含声电转换模块和/或电声转换模块、光电转换模块和/或电光转换模块及无线电天线模块,这三种模块封装在一个物理组件内;其中,
所述声电转换模块和/或电声转换模块用于对车载受电器的位置进行定位,或者用于对车辆特定部位进行定位,本实施例给出的一种具体定位方式包括:布设在路面的信号收/发模块930或940包含的声电转换模块接收由安装在受电器上或者车辆的特定部位上的电声转换模块发送的声波,获取该声波到达到布设在路面和/或路侧的声电转换模块的到达时间或者到达时间差,使用所获取的到达时间或者到达时间差估计所述电声转换模块的位置,从而确定该电声转换模块布设点相对于路面信号收/发模块930或940的位置;
所述光电转换模块和/或电光转换模块用于对路面馈电槽槽口状态的监视、路面可见度监视、路面照明及向车辆发送行驶控制信号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路面馈电槽槽口状态的监视,包括:监视路面馈电槽口及其附近是否有妨碍车辆受电或车辆行驶的物体存在;所述路面可见度监视,包括:对雨雪、雾霾引起的可见度改变的监测;所述路面照明,包括:提供夜间车辆行驶所需要的照明,或者提供夜间对路面馈电槽槽口状态的监视所需要的照明;所述发送行驶控制信号,包括:发送光电转换模块和/或电光转换模块所在车道的行驶控制信号,例如:该车道禁止进入/转向/变道的指示信号,或该车道供电状态指示信号;
所述无线电天线模块,用于向受电侧发送无线电信号和/或用于从受电侧接收无线电信号。所述向受电侧发送无线电信号,包括发送如下信号中的至少一种:向受电侧发送允许接入供电网的指示信号;向受电侧发送供电网系统消息;向受电侧发送脱离供电网的指示信号;所述从受电侧接收无线电信号,包括接收如下信号中的至少一种:受电侧发送的请求接入供电网的请求信号;受电侧发送的身份识别信息;受电侧发送的表征受电器搭载能力的指示信息;受电侧发送的表征当前车载储能量的指示信息;受电侧发送的车辆行驶导航信息;受电侧发送的车辆行驶姿态信息。
本实施例给出的方法举例,包括:
沿道路长度方向,在依次排列的第一长度区间和/或第二长度区间内,纵向布设路面馈电监控模块和/或纵向布设路侧馈电监控模块;其中,
所述布设路面馈电监控模块的方法包括:在路面馈电槽口长度区间内,沿路面馈电槽口长度方向在馈电槽口的一侧或两侧布设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所述路面馈电监控模块;优选地,
在与路面馈电槽并行布设的槽腔内或者在路面馈电槽槽腔内布设所述路面馈电监控模块;
所述布设路侧供电监控模块的方法包括:在路侧馈电槽口长度区间内,沿路侧馈电槽口长度方向在馈电槽口的一侧或两侧布设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所述路侧馈电监控模块;优选地,
在与路侧馈电槽并行布设的槽腔内或者在路侧馈电槽槽腔内布设所述路侧馈电监控模块;
其中,所述路面或路侧馈电监控模块包含如下子模块中的至少一种:
电流计量子模块,该子模块可以计量馈电导流条上传输的电流值;
漏电检测子模块,该子模块可以检测馈电导流条泄漏到路面上的电压值;
馈电导流条单元供电开关子模块,该子模块用于开通或者阻断向馈电导流条单元的输电。
本实施例中,没有给出纵向布设路侧馈电监控模块的示意图,在具体实施中,可以借助图9给出的路面馈电监控模块950的布设方式加以理解。路侧馈电监控模块的布设方式包括:在图8所示的路侧馈电槽210的侧面或下面布设供电缆槽,在所述供电缆槽内或在与所述供电缆槽槽腔相连通的空间内,布设路侧馈电监控模块;
本实施例中,第一种纵向布设路面馈电监控模块的方法举例,参见图9所示,在馈电槽口217的一侧布设供电缆槽960,在路面供电缆槽960槽腔内,或者沿路面供电缆槽960的走向,布设一组路面馈电监控模块950,该组路面馈电监控模块构成线形阵列,所述一组路面馈电监控模块950对应于布设在第一行车道内的馈电槽包含的馈电导流条单元阵列501,馈电监控模块950包含的馈电导流条单元供电开关子模块可以控制馈电导流条单元阵列501中相应单元与电源间的接通/阻断;馈电监控模块950包含的电流计量子模块可以计量馈电导流条单元阵列501中相应单元向受电侧输送的电流值;馈电监控模块950包含的漏电检测子模块可以检测馈电监控模块950所在位置是否存在漏电现象;
本实施例中,第二种纵向布设路面馈电监控模块的方法举例,参见图10所示,在馈电槽口217f和馈电槽口217g的中间区域布设供电缆槽960,在路面供电缆槽960槽腔内,或者沿路面供电缆槽960的走向,布设一组路面馈电监控模块950,该组路面馈电监控模块构成线形阵列;所述路面供电缆槽960对应于第一行车道及第二行车道;
本实施例给出的路面馈电监控模块950的一种构成方式为,路面馈电监控模块950包含馈电导流条单元供电开关子模块、电流计量子模块及漏电检测子模块,这三种模块封装在一个物理组件内。
本实施例给出的方法举例,其中,
沿道路长度方向,在依次排列的第一长度区间和/或第二长度区间内,布设车载受电器脱离槽口单元和/或布设车载受电器承载轨接地单元;其中,
所述布设车载受电器脱离槽口单元的方法包括:在路面馈电槽槽口的唇部或在路面馈电槽的延伸槽槽口唇部设置至少一个车载受电器脱离槽口单元,具体方法包括:
在槽口唇部设置位置可变换的车载受电器脱离槽口部件,该部件处于第一位置时构成槽口唇部和/或构成受电器承载轨的一部分,该部件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让出的空间形成车载受电器脱离槽口;
所述布设车载受电器承载轨接地单元的方法包括:沿馈电槽口长度方向布设的承载轨接地部件,该接地部件用于实现车载受电器承载轨的接地,使之与大地保持相同或相近的电位,处于接地状态的受电器承载轨可以通过其与受电器外壳或受电器包含的搭载动作部件的导电性接触,实现受电器外壳、受电器操作臂外壳、车体以及受电电缆的金属防护套中的至少一种的接地。
参见图5至图9所示,图中,车载受电器脱离槽口单元包括车载受电器脱离槽口部件504a和504b,车载受电器脱离槽口部件504a位于路面/路侧馈电槽口的一侧的唇部,车载受电器脱离槽口部件504b位于路面/路侧馈电槽口的另一侧的唇部,车载受电器脱离槽口部件504a与车载受电器脱离槽口部件504b在路面/路侧馈电槽口两侧的布设位置相对应,或者在路面/路侧馈电槽口上存在一个长度区间,在该长度区间内,所述路面/路侧馈电槽口的一侧布设了车载受电器脱离槽口部件504a,另一侧布设了车载受电器脱离槽口部件504b。
在本实施例中,车载受电器脱离槽口部件504a及车载受电器脱离槽口部件504b是在槽口唇部设置的位置可变换部件,当车载受电器脱离槽口部件504a及车载受电器脱离槽口部件504b都处于第一位置时,构成槽口唇部和/或构成受电器承载轨的一部分,处在第一位置下的车载受电器脱离槽口部件504a对通过该部件的受电器提供支撑,当车载受电器脱离槽口部件504a及车载受电器脱离槽口部件504b都处于第二位置时,其让出的空间形成车载受电器脱离槽口。车载受电器脱离槽口部件504a及504b从第一位置变换到第二位置的方式是执行如下任一种操作:绕与路面/路侧馈电槽口走向相平行的轴转动;绕与路面/路侧馈电槽口走向相垂直的轴转动;向路面/路侧馈电槽口的两侧平移;在路面/路侧馈电槽口的两侧上移;在路面/路侧馈电槽口的两侧下移。
在正常情况下,在受电器脱离承载轨之前,受电器包含的受电模块进入复位状态,在复位状态下,受电模块位于受电器壳体内,处于复位状态下的受电模块既不影响受电器从承载轨上脱离,又在受电器壳体的保护下避免在脱离承载轨/的过程中受到碰撞。在车载受电器出现故障导致不能正常脱离馈电槽口的情况下,车载受电器脱离槽口单元为故障受电器提供一种应急脱离出口。导致受电器不能正常脱离馈电槽口的故障包括:受电器包含的受电模块不能复位;和/或,受电器包含的搭载/卸载动作机构不能完成规定的动作。
本实施例给出的方法举例,其中,
沿道路长度方向,在依次排列的第一长度区间和/或第二长度区间内,在路面/路侧集水槽槽口的唇部设置至少一个集水槽维护槽口,具体方法包括:
集水槽槽口唇部设置位置可变换部件,该部件处于第一位置时构成集水槽槽口唇部的一部分,该部件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让出的空间形成集水槽维护槽口。
参见图5至图8所示,在道路的第一长度区间和/或第二长度区间内,在路面/路侧集水槽槽口的唇部设置集水槽维护槽口503a和/或集水槽维护槽口503b,集水槽维护槽口503a和/或集水槽维护槽口503b用于将集水槽维护部件/集水槽维护单元放入集水槽槽腔内,集水槽维护部件/集水槽维护单元用于对集水槽槽腔的清理或维护。参见图4所示,集水槽槽腔413收集来自集水槽口411的路面积水,并将收集到的积水输送到集水井内或输送到在道路长度方向上横向布设的排水槽内,排水槽将来自集水槽槽腔413的积水排放到路面区域之外。集水槽槽腔413布设方式包括如下方式中的至少一种:与馈电槽槽腔211分立布设;与馈电槽槽腔211共槽体布设;与馈电槽槽腔211共槽腔布设。
本实施例给出的方法举例,其中,
在供电侧布设如下模块中的至少一种:
随路供电控制模块;
位置估计模块;
供电管理模块;
车辆行驶控制模块。
上述模块的布设位置可以在供电侧灵活选取,比如:随路供电控制模块、位置估计模块及车辆行驶控制模块可以部署在路面布设的供电缆槽960内,也可以布设在位于路肩或者路面下的随路供电控制节点内,也可以布设在位于路肩外的牵引变电站内,也可以布置在供电网控制中心/分中心内;供电管理模块可以布置在位于路肩外的牵引变电站内,也可以布置在供电网控制中心/分中心内。由于上述布设位置的灵活性,本实施例没有给出布设上述模块的示意图。
本实施例给出的方法举例,其中,
参见图9、图10所示,沿道路长度方向,在依次排列的第一长度区间和/或第二长度区间内,横向布设排水槽980;其中,
所述横向布设的排水槽980与路面或路侧纵向布设的集水槽相连通,所述与路面或路侧纵向布设的集水槽相连通包括:排水槽980与路面或路侧纵向布设的集水槽槽口411a/411b相连通;
一种横向布设的排水槽980的具体方式是:排水槽980的上侧包括可开启的盖板,该可开启盖板是路面的一个构成部分,打开该盖板后可方便地对排水槽980进行维护;
优选地,在排水槽980的盖板上或者在排水槽980的路面开口的一侧,横向布设压力传感器单元/压力传感器阵列990,该压力传感器单元/压力传感器阵列990用于测量路面车辆的压力。
本实施例给出的方法举例,其中,
参见图9、图10所示,沿道路长度方向,在依次排列的第一长度区间和/或第二长度区间内,横向布设供电揽槽970;其中,
所述横向布设的供电揽槽970与路面或路侧纵向布设的供电揽槽960相连通,该横向布设的供电揽槽970用于布设从牵引变电站向馈电槽210内的馈电导流条阵列输送电能的电缆;其中,
所述布设从牵引变电站向馈电槽210内的馈电导流条阵列输送电能的电缆,具体方法包括如下至少一种:
为不同馈电槽内的馈电导流条阵列布设不同的输送电能的电缆,不同的所述输送电能的电缆从不同的变电模块获取电能,所述不同馈电槽包括道路内不同的上行车道分别对应的不同的馈电槽,或者包括至少一个上行车道对应的馈电槽和至少一个下行车道对应的馈电槽;
为不同馈电槽内的馈电导流条阵列布设不同的所述输送电能的电缆,两条或者两条以上的所述输送电能的电缆从同一个变电模块获取电能,所述不同馈电槽包括道路内不同的上行车道分别对应的不同的馈电槽,或者包括至少一个上行车道对应的馈电槽和至少一个下行车道对应的馈电槽;
为不同馈电槽内的馈电导流条阵列布设同一条所述输送电能的电缆,该条输送电能的电缆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馈电槽内的馈电导流条阵列输电,所述不同馈电槽包括道路内不同的上行车道分别对应的不同的馈电槽,或者包括至少一个上行车道对应的馈电槽和至少一个下行车道对应的馈电槽;
优选地,按照如下方式之一种横向布设供电缆槽970:
供电揽槽970与排水槽980共槽体布设;
供电揽槽970与排水槽980共槽腔布设;
供电揽槽970与排水槽980相邻布设;
供电揽槽970与排水槽980在同一个施工沟内布设。
一种横向布设供电揽槽970的具体方式是:供电揽槽970的上侧包括可开启的盖板,该可开启盖板是路面的一个构成部分,打开该盖板后可方便地对供电揽槽970进行维护;
优选地,在供电揽槽970的盖板上或者在供电揽槽970的路面开口的一侧,横向布设压力传感器单元/压力传感器阵列990,该压力传感器单元/压力传感器阵列990用于测量路面车辆的压力。
本实施例给出的方法举例,还包括维护车导向槽轨的布设步骤和/或维护车供电接口单元的布设步骤:其中,
所述维护车导向槽轨的布设步骤,包括:沿道路长度方向,在依次排列的第一长度区间和/或第二长度区间内,纵向布设用于为维护车辆导向的路面维护车导向槽轨和/或纵向布设路侧维护车导向槽轨;其中,
所述纵向布设路面维护车导向槽轨包括:在路面馈电槽口的一侧布设维护车导向槽或导向轨,或者在两条相邻布设的路面馈电槽口的中间带内布设维护车导向槽或导向轨;
优选地,将所述路面维护车导向槽轨与路面集水槽口一体布设,或者将路面维护车导向槽轨作为路面集水槽口的一个构成部分;
所述纵向布设路侧维护车导向槽轨包括:在路侧馈电槽口的一侧布设维护车导向槽或导向轨;
优选地,将路侧维护车导向槽轨布设在路缘带内;或者,将所述路侧维护车导向槽轨与路侧路崖体或路侧防护栏一体布设;
所述维护车供电接口单元的布设步骤,包括:沿道路长度方向,在依次排列的第一长度区间和/或第二长度区间内,纵向布设用于为维护车辆供电的路面维护车供电接口单元和/或纵向布设路侧维护车供电接口单元;其中,
所述纵向布设路面维护车供电接口单元包括:在路面馈电槽口的一侧布设维护车供电接口单元,或者在两条相邻布设的路面馈电槽口的中间带内布设维护车供电接口单元;
所述纵向布设路侧维护车供电接口单元包括:在路侧馈电槽口的一侧布设维护车供电接口单元,或者在路侧维护车导向槽轨的至少一侧布设维护车供电接口单元;
优选地,在所述路面/路侧维护车供电接口单元处布设电气防护模块,该电气防护模块可以阻挡雨水、沙尘、人体中的至少一种与电气防护接口中设置的用于向维护车馈电的馈电部件接触。
本实施例给出的方法举例,还包括:
沿道路长度方向,在第一长度区间或第二长度区间内布设馈电槽分路单元、馈电槽合路单元和馈电槽交叉单元中的至少一种,其中,
所述布设馈电槽分路单元的方法,包括:在具有第一走向的馈电槽槽腔或馈电槽延伸槽槽腔的左侧/右侧设置分岔口,从所述分岔口处布设具有第二走向的馈电槽或馈电槽延伸槽,在所述具有第二走向的馈电槽或馈电槽延伸槽的上侧设置具有第二走向的馈电槽槽口或馈电槽延伸槽槽口,所述具有第二走向的馈电槽槽口或馈电槽延伸槽槽口的左侧/右侧唇部与所述具有第一走向的馈电槽槽口或馈电槽延伸槽槽口的左侧/右侧唇部相接续,在沿所述具有第一走向的馈电槽槽口或馈电槽延伸槽槽口的左侧/右侧,经分岔处至所述具有第二走向的馈电槽槽口或馈电槽延伸槽槽口的左侧/右侧的区间内,布设分路承载轨,该分路承载轨可用于对受电器的单侧独立承载;
所述布设馈电槽合路单元的方法,包括:在具有第一走向的馈电槽槽腔或馈电槽延伸槽槽腔的左侧/右侧设置合路口,布设具有第二走向的馈电槽或馈电槽延伸槽至所述合路口处,在所述具有第二走向的馈电槽或馈电槽延伸槽的上侧设置具有第二走向的馈电槽槽口或馈电槽延伸槽槽口,所述具有第二走向的馈电槽槽口或馈电槽延伸槽槽口的左侧/右侧唇部与所述具有第一走向的馈电槽槽口或馈电槽延伸槽槽口的左侧/右侧唇部相接续,在沿所述具有第一走向的馈电槽槽口或馈电槽延伸槽槽口的左侧/右侧,经合路处至所述具有第二走向的馈电槽槽口或馈电槽延伸槽槽口的左侧/右侧的区间内,布设合路承载轨,该合路承载轨可用于对受电器的单侧独立承载;
所述布设馈电槽交叉单元的方法,包括:在具有第一走向的馈电槽槽腔或馈电槽延伸槽槽腔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槽腔交叉口,布设具有第二走向的馈电槽或馈电槽延伸槽至所述槽腔交叉口处,具有第二走向的馈电槽或馈电槽延伸槽的槽腔在所述槽腔交叉口处与具有第一走向的馈电槽槽腔或馈电槽延伸槽槽腔相交叉,在所述具有第二走向的馈电槽或馈电槽延伸槽的上侧设置具有第二走向的馈电槽槽口或馈电槽延伸槽槽口,所述具有第二走向的馈电槽槽口或馈电槽延伸槽槽口从所述具有第一走向的馈电槽槽口或馈电槽延伸槽槽口的左侧和右侧唇部穿过,在所述具有第一走向的馈电槽槽口或馈电槽延伸槽槽口的左侧和/或右侧,布设交叉承载轨,该交叉承载轨在交叉槽口处被所述具有第二走向的馈电槽槽口或馈电槽延伸槽槽口中断。
本实施例给出的馈电槽分路单元及馈电槽合路单元的构建方法,使得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构建出的供电系统具有馈电槽口的分路或合路功能,该功能可以让受电器在搭载状态下,从具有第一走向的馈电槽口变换到具有第二走向的馈槽口,在该功能的支持下,受电车辆在上路/下路或转弯过程中,其车载受电器可以不脱离供电侧的承载轨,减少了车载受电器脱离供电网/接入供电网的次数。为了配合所述的馈电槽合路或分路功能的实现,让处于搭载状态下的受电器所包含的受电模块与供电侧的馈电导流条处于非搭触状态,在该非搭触状态下,借助于供电侧布设的可为受电器提供单侧独立支撑的受电器承载轨,以及受电器所支持的单侧独立搭载方式,可以实现馈电槽口的分路或合路。
实施例二,供电操作方法举例
参见图1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供电操作方法举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110,
供电侧执行如下至少一种操作:
操作一,在车载受电器在供电侧的受电器承载轨上建立搭载状态之后,向馈电导流条阵列中与所述车载受电器所在位置对应的馈电导流条单元馈电,或者向馈电导流条阵列中与所述车载受电器所在位置对应的馈电导流条单元以及与该馈电导流条单元相邻的馈电导流条单元馈电;
操作二,在车载受电器在供电侧的受电器承载轨上处于搭载状态、并且所述车载受电器处于受电状态时,停止向馈电导流条阵列中与所述车载受电器所在位置对应的馈电导流条单元馈电;之后,供电侧向受电侧发送受电刷脱离馈电导流条的指示信息;
操作三,在车载受电器在供电侧的受电器承载轨上处于搭载状态、并且所述车载受电器处于受电状态时,供电侧向受电侧发送在所述受电器的受电刷处于搭触状态下中断受电的指示信息;
操作四,在车载受电器在供电侧的受电器承载轨上处于搭载状态时,供电侧向受电侧发送受电器搭载方式变更指示信息;
操作五,在车载受电器在供电侧的受电器承载轨上处于搭载状态时,供电侧向受电侧发送脱离受电器承载轨/脱离供电网的指示信息;以及
操作六,在车载受电器在供电侧的受电器承载轨上处于搭载状态时,供电侧包含的槽内感知模块接收车载受电器包含的电/光转换模块或无线电天线模块发送的指示信息;
所述搭载状态的特征为在所述车载受电器与所述受电器承载轨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所述车载受电器与所述受电器承载轨之间存在物理接触;
所述车载受电器的移动轨迹受所述受电器承载轨走向的限制;以及
所述车载受电器的晃动幅度和/或摆动幅度受所述受电器承载轨的限制;
所述受电器搭载方式包括如下至少一种搭载方式:
单侧独立搭载,受电器借助布设在馈电槽口一侧的承载轨的支撑即可以保持搭载状态;
双侧合作搭载,受电器需要借助布设在馈电槽口两侧的承载轨的支撑才可以保持搭载状态;
双侧独立搭载/双侧双重独立搭载,受电器借助布设在馈电槽口两侧中的任一侧承载轨都可以实现单侧独立搭载,也可以在两侧同时实施单侧独立搭载;
所述受电器承载轨是在馈电槽口唇部或在邻近馈电槽口处,沿馈电槽口长度方向在馈电槽口的一侧或两侧布设的受电器承载体,以可选的方式用于馈电回流通道;所述馈电导流条阵列是在馈电槽口唇部或在馈电槽槽腔内,沿馈电槽口长度方向在馈电槽口的一侧或两侧以遮蔽方式布设的用于向车载受电器馈电的一组馈电导流条单元;所述馈电回流条是可选项,可以在馈电槽口唇部或在馈电槽槽腔内,沿馈电槽口长度方向在馈电槽口的一侧或两侧以遮蔽方式布设馈电回流条;
其中,所述以遮蔽方式布设的用于向车载受电器馈电的一组馈电导流条单元,布设在被馈电槽上侧面和/或馈电槽口唇部遮挡的位置,所述遮挡可以阻挡雨水、杂物、沙尘、行人中的至少一种与所述馈电导流条接触;所述一组馈电导流条单元包括依次布设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长度在1米至400米之间的馈电导流条单元,在相邻馈电导流条单元之间设置电绝缘间隔,对特定馈电导流条单元供电的通/断由相应的馈电导流条单元供电开关控制;
所述馈电槽口是在馈电槽上侧设置的用于连通槽腔与路面空间的槽口;其中,
所述馈电槽是沿道路长度方向,在依次排列的第一长度区间和/或第二长度区间内,纵向布设的路面馈电槽和/或纵向布的设路侧馈电槽。
步骤S1120,
在操作一至操作五中任一项所述的搭载状态建立之前,供电侧执行如下操作中的至少一种:
使用布设在路面或者路侧的无线电天线单元向所述车载受电器当时所在区域发送允许该车载受电器或允许该车载受电器的承载车辆接入随路供电网的指示信息;
使用布设在路面或者路侧的无线电天线单元从路面区域接收请求接入随路供电网的接入请求信息;
使用布设在路面或者路侧的无线电天线单元向路面区域发送随路供电网的系统消息;以及
使用布设在路面或者路侧的无线电天线单元向路面区域发送或者从路面区域接收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车载受电器或者车载受电器承载车辆与所述受电器承载轨之间的距离信息;以及
获取所述车载受电器或者车载受电器承载车辆与所述受电器承载轨之间距离信息所需要的辅助信息;
和/或,与操作一至操作六的执行相对应,供电侧执行如下操作:
在执行操作一所述的向馈电导流条阵列中与所述车载受电器所在位置对应的馈电导流条单元馈电之前,供电侧确认该馈电导流条已经与所述车载受电器包含的受电刷或受电部件之间处于搭触状态;
在执行操作二所述的向受电侧发送受电刷/受电部件脱离馈电导流条的指示信息之后,供电侧从受电侧接收完成受电刷脱离馈电导流条的指示信息;
在执行操作三所述的向受电侧发送在所述受电器的受电刷/受电部件处于搭触状态下中断受电的指示信息之后,供电侧使用布设在路面或者路侧的无线电天线单元从受电侧接收相应的中断受电完成指示信息;
在执行操作四所述的向受电侧发送受电器搭载方式变更指示信息的操作之前,供电侧确定对受电器实施分路/下路或确定已完成受电器合路/上路;
在执行操作五所述的向受电侧发送脱离受电器承载轨/脱离供电网的指示信息之前,供电侧判断所述车载受电器是否处于受电状态,如果是,则停止向与所述车载受电器存在电接触的馈电导流条单元馈电;和/或,
在向受电侧发送脱离受电器承载轨/脱离供电网的指示信息之后,供电侧使用布设在路面或者路侧的无线电天线单元从受电侧接收脱离受电器承载轨/脱离供电网的完成指示信息;
在执行操作六所述的槽内感知模块接收车载受电器包含的电/光转换模块或无线电天线模块发送的指示信息的承载信号之后,供电侧实施受电器/受电车身份确认、受电器位置估计、保持/中断向受电侧供电中的至少一种操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受电器搭载方式变更指示信息包含如下至少一种信息:受电器进入左侧单侧独立搭载或右侧单侧独立搭载;受电器从左侧单侧独立搭载进入右侧单侧独立搭载或进入左右两侧双重独立搭载;受电器从左/右侧单侧独立搭载进入右/左侧单侧独立搭载;受电器从左/右侧单侧独立搭载进入左右两侧双重独立搭载;受电器从左/右侧单侧独立搭载进入左右两侧合作搭载。
本实施例给出的供电操作方法举例,其中,
在实施步骤S1110所包含的向受电侧发送受电刷脱离馈电导流条的指示信息之前,或者在向受电侧发送在受电器的受电刷处于搭触状态下中断受电的指示信息之前,供电侧获取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来自受电侧的运营商选择信息;
受电器的承载车辆的后续行驶区域内馈电槽口布设信息;
受电器的承载车辆的当前所在区域和/或后续行驶区域内供电网供电能力或供电状态信息;以及
受电器的承载车辆当前的车载储能信息或者依靠车载功率所能达到续航能力信息;
或者,在实施步骤S1110所包含的向受电侧发送脱离受电器承载轨/脱离供电网的指示信息之前,供电侧获取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来自受电侧的运营商选择信息;
来自受电侧的请求脱离随路供电网的脱离请求信息;
受电器的承载车辆的行驶姿态信息;
受电器的承载车辆的后续行驶区域内馈电槽口布设信息;以及
受电器的承载车辆的后续行驶区域内馈电槽口供电能力或供电状态信息。
或者,在实施步骤S1110所包含的向受电侧发送受电器搭载方式变更指示信息之前,供电侧获取受电侧如下至少一种信息:
车辆的行驶路线的导航信息;优选地,获取车辆的行驶路线信息包含的上路/下路信息;
车辆的行驶姿态信息;
本实施例中,步骤S1110所包含的槽内感知模块接收车载受电器包含的电/光转换模块或无线电天线模块发送的指示信息的操作中,所述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一种信息:
受电器或者受电车辆的身份识别信息;
受电侧可安全受电的指示信息;以及,
受电侧请求中断受电的指示信息;该请求中断受电的指示信息的表示方式包括:以终止发送所述受电侧可安全受电的指示信号的方式表示请求中断受电;或者,发送单独的请求中断受电的信号。
本实施例给出的供电操作方法,应用于供电侧,用于对受电器工作状态的建立、受电器工作状态间的转换及受电器搭载方式进行控制,其中:
所述受电器工作状态包括,参见图12(a)~图12(f)所示:
预搭载状态,如图12(a)所示,在该状态下,受电器220位于馈电槽口217的上方或侧上方;预搭载状态是受电器接入供电网或脱离供电网要经历的一个状态,在预搭载状态下,受电器220包含的受电模块221处于复位状态,复位状态下的受电模块221收缩至受电器220的下部壳体构成的防护套229内;
准搭载状态,如图12(b)所示,在该状态下,受电器220的下部壳体构成的防护套229位于馈电槽口内,搭载动作部件222a和222b处于防护套229内,受电模块221处于复位状态;
搭载状态,如图12(c)所示,在该状态下,受电器220的下部壳体构成的防护套229位于馈电槽口内,搭载驱动模块226将搭载动作部件222a和222b从防护套229内推出并使之挤压在受电器承载轨上,受电模块221处于复位状态;
伸展状态,如图12(d)所示,在该状态下,受电器220的下部壳体构成的防护套229位于馈电槽口内,搭载驱动模块226将搭载动作部件222a和222b从防护套229内推出并使之挤压在受电器承载轨上,受电模块驱动模块227将受电模块221从防护套229内推出并使之处于伸展状态;
准搭触状态,如图12(e)所示,在该状态下,受电器220的下部壳体构成的防护套229位于馈电槽口内,搭载驱动模块226将搭载动作部件222a和222b从防护套229内推出并使之挤压在受电器承载轨上,受电模块驱动模块227将受电模块221从防护套229内推出,并进一步驱动受电模块包含的受电刷转动关节组件223,使受电刷/受电刷部件224的受电接触面朝向馈电导流条,使回流电刷部件225的回流接触面朝向馈电回流条;
搭触状态,如图12(f)所示,在该状态下,受电器220的下部壳体构成的防护套229位于馈电槽口内,搭载驱动模块226将搭载动作部件222a和222b从防护套229内推出并使之挤压在受电器承载轨上,受电模块驱动模块227将受电模块221从防护套229内推出,然后,受电模块驱动模块227驱动受电模块包含的受电刷转动关节组件223以调整受电刷/受电刷部件224及回流电刷部件225的朝向,在完成电刷部件224及回流电刷部件225的朝向调整之后,将电刷部件224及回流电刷部件225上提一个距离,使受电刷/受电刷部件224的受电接触面与馈电导流条实现搭触,使回流电刷部件225的回流接触面与馈电回流条实现搭触;所述完成电刷部件224及回流电刷部件225的朝向调整包括:使受电刷/受电刷部件224的受电接触面朝向馈电导流条,使回流电刷部件225的回流接触面朝向馈电回流条;
本实施例中,图12(a)~图12(f)是以双侧合作承载轨213a及213b所对应的受电器220为例来说明上述六个受电器工作状态。受电器220的组成如图2(a)及2(b)所示,受电器220在双侧承载轨的支撑下处于搭载状态,该受电器220包含:受电器搭载驱动模块226,受电模块221,受电模块驱动模块227,搭载动作部件222a和222b以及受电器操作臂228;受电模块221包括:受电刷转动关节组件223,受电刷/受电刷部件224以及回流电刷部件225;图2(b)中,受电器220处于搭载状态,受电器220包含的受电刷/受电刷部件224与馈电导流条之间处于搭触状态,受电器220包含的回流电刷部件225与馈电回流条之间处于搭触状态;
本实施例中,一种支持单侧独立搭载或双侧双重独立搭载的受电器320的构成如图3(c)所示,受电器320同样具有图12(a)~图12(f)所示的上述六个受电器工作状态。参见图3(c)所示,受电器320包含:受电器搭载驱动模块326,受电模块221,受电模块驱动模块227,搭载动作部件322a和322b,搭载限位凹槽部件/部位340a和340b,以及受电器操作臂228;受电模块221包括:受电刷转动关节组件223,受电刷/受电刷部件224以及回流电刷部件225;受电器320与受电器220在构成上的区别包括:受电器搭载驱动模块326取代了受电器搭载驱动模块226,以实现单侧独立搭载所需要的驱动功能;搭载动作部件322a和322b取代了搭载动作部件222a和222b,以实现单侧独立搭载所需要的限位功能;增加了搭载限位凹槽部件/部位340a和340b,以实现单侧独立搭载所需要的限位功能。
为实现所述单侧独立搭载,在供电侧布设可为受电器320提供单侧独立支撑的承载轨。参见图3(a)所示,位于馈电槽口217右侧的单侧独立承载轨350布设在馈电槽口的唇部,在馈电槽口217左侧唇部布设有馈电槽口防护部件370,该单侧独立承载轨350包含有凸起部位/部件351,借助于该凸起部位/部件351对受电器的限位,实现单侧独立承载轨350对受电器的单侧独立支撑;
参见图3(d)所示,在所述单侧独立搭载状态下,受电器320包含的防护套229位于馈电槽口内,搭载动作部件322a挤压在单侧独立承载轨350上,搭载动作部件322a用于单侧独立搭载状态下对受电器320限位。
为实现所述双侧双重独立搭载,在供电侧布设可为受电器320提供相应独立支撑的承载轨。参见图3(b)所示,位于馈电槽口217右侧的单侧独立承载轨350布设在馈电槽口的唇部,该单侧独立承载轨350包含有凸起部位/部件351,借助于该凸起部位/部件351对受电器的限位,实现单侧独立承载轨350对受电器的单侧独立支撑;位于馈电槽口217左侧的单侧独立承载轨360布设在馈电槽口的唇部,该单侧独立承载轨350包含有凸起部位/部件361,借助于该凸起部位/部件361对受电器的限位,实现单侧独立承载轨360对受电器的单侧独立支撑;在位于馈电槽口217右侧的单侧独立承载轨350与位于馈电槽口217左侧的单侧独立承载轨360同时对受电器实施支撑时,及实现了对该受电器的双侧双重独立支撑;
参见图3(e)所示,在所述双侧双重独立搭载状态下,受电器320包含的防护套229位于馈电槽口内,搭载动作部件322a挤压在单侧独立承载轨350上,搭载动作部件322b挤压在单侧独立承载轨360上,搭载动作部件322a和322b用于双侧双重独立搭载状态下对受电器320限位。
本实施例中,使用上述一种或多种供电操作方法,可以实现如下供电动作组合:
供电动作组合一、供电供电侧引导受电器接入供电网,该项供电动作组合的实施步骤如下:
步骤S11,供电侧引导受电器320进入预搭载状态;
步骤S12,在供电侧配合下和/或在受电器的自主操作下使受电器320进入准搭载状态;
步骤S13,在供电侧配合下和/或在受电器的自主操作下使受电器320进入搭载状态;
步骤S14,在供电侧控制下或在供电侧辅助下使受电器320的受电模块进入伸展状态/预搭触状态;
步骤S15,在供电侧控制下或在供电侧辅助下使受电器320的受电模块进入准搭触状态;
步骤S16,在供电侧控制下或在供电侧辅助下使受电器320的受电模块进入搭触状态;
或者,供电动作组合二、供电供电侧引导受电器脱离供电网/脱离承载轨,该项受电器脱离供电网/脱离承载轨的动作组合的实施步骤包括:从上述步骤S16至S13中的任一项所对应的状态下,进入到步骤S11所实现的状态;
或者,供电动作组合三、对受电器实施分路操作;
或者,供电动作组合四、对受电器实施合路操作;
或者,供电动作组合五、对受电器实施搭触状态下的中断供电操作。
本实施例给出的供电侧实施的馈电和引导指令的操作方法举例,包含了本发明的一个基本思路:为了实现供电的稳定性及供电控制的灵活性,在供电侧引入了可以为受电侧的受电器提供支撑的受电器承载轨,在向受电器馈电之前,供电侧引导受电侧的该受电器搭载到供电侧的受电器承载轨上。在受电器承载轨上处于搭载状态的受电器,可以灵活实现如下功能:受电器包含的受电模块在受电器处于搭载状态下与供电侧的馈电导流条保持搭触状态并从馈电导流条获取电能;受电器包含的受电模块在受电器处于搭载状态下与供电侧的馈电导流条保持搭触状态并中断从馈电导流条获取电能;受电器包含的受电模块在受电器处于搭载状态下与供电侧的馈电导流条保持非搭触状态,所述与供电侧的馈电导流条保持非搭触状态包括:在受电器处于搭载状态下,受电器包含的受电模块处于准搭触状态、伸展状态/预搭触状态、复位状态中的任一种状态。本实施例中,在受电器处于搭载状态下,让其包含的受电模块与供电侧的馈电导流条处于非搭触状态,在该非搭触状态下,借助于供电侧布设的可为受电器提供单侧独立支撑的受电器承载轨,以及受电器所支持的单侧独立搭载方式,可以实现馈电槽口的分路或合路;该馈电槽口的分路或合路功能,可以在受电器处于搭载状态下,从具有第一走向的馈电槽口变换到具有第二走向的馈槽口,在该功能的支持下,受电车辆在上路/下路或转弯过程中,其车载受电器可以不脱离供电侧的承载轨,减少了车载受电器脱离供电网/接入供电网的次数。
本实施例给出的在受电器保持搭载状态的前提下,供电侧实施的中断馈电的操作方法举例,包含了本发明的一个灵活供电思路:在供电侧有部分馈电导流条单元出现故障时,或者在特定的高负荷道路长度区间内,通过让车载受电器包含的受电模块处于非搭触状态来中断从馈电导流条受电;
本实施例给出的在受电器保持搭载状态、并且受电器包含的受电刷处于搭触状态的前提下,供电侧实施的中断馈电的操作方法举例,包含了本发明的一个灵活供电思路:在特定的高负荷道路长度区间内,为了降低供电网的负载,选取部分车辆中断其在该道路长度区间内受电,所述被选取的被中断受电的车辆包含车载电力开关模块,该车载电力开关模块可以在受电器包含的受电模块处于搭触状态下,中断从供电侧受电,该车载电力开关模块的引入,可以降低受电器包含的受电模块的动作次数,因而可以延长受电器包含的受电模块的寿命。该车载电力开关模块的引入,还可以在受电车辆间距小于一个馈电导流条单元的长度时,在受电器包含的受电模块保持搭触状态的情况下,通过所述车载电力开关模块来中断部分车辆的受电,只选取一个车辆处于受电状态,从而实现对该车辆的供电电流计量。
本实施例给出的在受电器处于搭载状态下,供电侧实施的让受电器脱离供电网/脱机搭载状态的操作方法举例,包含了本发明的一个脱离供电网/脱机搭载状态的思路:在实施受电器脱离供电网/脱机搭载状态之前,实施受电器包含的受电模块与馈电导流条的脱离,使受电器包含的受电模块处于复位状态,在该状态下,受电器包含的受电模块受到受电器壳体的防护,可以避免所述受电模块在实施受电器脱离供电网/脱机搭载状态的过程中受到碰撞;在实施所述的受电器包含的受电模块与馈电导流条的脱离之前,中断对所述受电模块所在馈电导流条单元的馈电,以避免在实施所述的受电器包含的受电模块与馈电导流条的脱离时产生电火花,该电火花会损坏馈电条单元或损坏受电器包含的受电模块,该电火花还会造成电磁污染。
实施例三,供电系统举例
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的供电系统举例,参见图13所示,该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供电单元1310,至少一个信号收/发单元1330,至少一个随路供电控制单元1381;其中:
所述供电单元1310,用于向路面区域内的车辆馈送电能,该供电单元包括:
沿道路长度方向,在依次排列的第一长度区间和/或第二长度区间内,纵向布设的路面馈电槽模块组件1311和/或纵向布设的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1312;其中:
所述纵向布设的路面馈电槽模块组件或纵向布设的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参见图2(a)所示,包括:
在馈电槽上侧设置有连通槽腔与路面空间的馈电槽口217;
在馈电槽口唇部或在邻近馈电槽口处,沿馈电槽口长度方向在馈电槽口的一侧或两侧布设有用于承载车载受电器的承载轨213a/213b;
在馈电槽口唇部或在馈电槽槽腔211内,沿馈电槽口长度方向在馈电槽口217的一侧或两侧以遮蔽方式布设有用于向车载受电器馈电的馈电导流条阵列或导流条单元214;其中,
所述以遮蔽方式布设的用于向车载受电器馈电的馈电导流条阵列,其特征在于:馈电导流条阵列布设在被馈电槽上侧面212和/或被馈电槽口唇部遮挡的位置,所述遮挡可以阻挡雨水、杂物、沙尘、行人中的至少一种与所述馈电导流条接触;馈电导流条阵列包括依次布设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长度在1米至400米之间的馈电导流条单元,在相邻馈电导流条单元之间设置有电绝缘间隔,对特定馈电导流条单元供电的通/断由相应的馈电导流条单元供电开关控制;
可选地,在馈电槽口唇部或在馈电槽槽腔211内,沿馈电槽口长度方向在馈电槽口的一侧或两侧以遮蔽方式布设有用于向车载受电器馈电的馈电回流条215;
所述纵向布设的路面馈电槽模块组件和纵向布设的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纵向布设的路面馈电槽模块组件与至少一个纵向布设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的组合形式;
所述路面馈电槽模块组件1311和纵向布设的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1312,还可以采用图3(a)或图3(b)所示的形式布设,图3(a)或图3(b)所示的路面/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与图2(a)所示的路面/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之间的差别在于:图3(a)或图3(b)中所示的车载受电器承载轨350/360是可实现对受电器单侧独立支撑的承载轨,而图2(a)所示的路面/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包含的承载轨是双侧合作支撑承载轨;
所述信号收/发单元1330,用于如下操作之一种或者多种:
在供电侧与受电侧之间传送实施随路供电所需要的控制信息;
供电侧向受电侧发送供电侧的系统消息;
估计受电器或者车辆的位置;
在供电侧与受电侧之间传送位置估计信息或者位置估计所需要的测量信息;
在供电侧与受电侧之间传送车辆行驶控制信息;以及
监测路面物体或者馈电槽槽口状态;
该信号收/发单元包括:
沿道路长度方向,在依次排列的第一长度区间和/或第二长度区间内,纵向布设的路面信号收/发模块,和/或纵向布设的路侧信号收/发模块;其中:
所述纵向布设的路面信号收发模块的形式包括:在路面馈电槽口的一侧或者两侧,沿所述路面馈电槽口长度方向布设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所述路面信号收发模块;或,
在路面馈电槽口和路面馈电槽的延伸槽槽口的一侧或者两侧,沿所述路面馈电槽口和该路面馈电槽的延伸槽槽口长度方向布设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所述路面信号收发模块;
所述纵向布设的路侧信号收发模块的形式包括:在路侧馈电槽口的一侧或者两侧,沿所述路侧馈电槽口长度方向布设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所述路侧信号收发模块;或,
在路侧馈电槽口和路侧馈电槽的延伸槽槽口的一侧或者两侧,沿所述路侧馈电槽口和该路侧馈电槽的延伸槽槽口长度方向布设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所述路侧信号收发模块;
所述路面信号收/发模块或路侧信号收/发模块包含如下子模块中的至少一种:
声电转换模块和/或电声转换模块1331;
光电转换模块和/或电光转换模块1332;
无线电天线模块1333;
所述随路供电控制单元1381,位于供电侧,该随路供电控制单元通过与信号收/发单元1330间的信号通道,向受电侧发送供电控制信息或者从受电侧接收受电请求信息;该随路供电控制单元通过与供电单元包含的路面和/或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1311/1312间的信号通道,控制路面和/或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内馈电导流条单元的通电或断电。
本实施例给出的供电系统,还包括积水防护单元1320,用于阻挡路面或路侧积水流入馈电槽槽口,该积水防护单元包括:
沿道路长度方向,在依次排列的第一长度区间和/或第二长度区间内,纵向布设的路面集水槽口和/或纵向布设的路侧集水槽口;其中:
所述纵向布设的路面集水槽口的形式包括:在邻近路面馈电槽槽口的位置,沿路面馈电槽槽口长度方向,在路面馈电槽槽口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连通集水槽槽腔与路面空间的集水槽口411;
所述纵向布设的路侧集水槽口的形式包括:在邻近路侧馈电槽槽口的位置,沿路侧馈电槽槽口长度方向,在路侧馈电槽槽口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连通集水槽槽腔与路肩或者路缘带所在空间的集水槽口411;
本实施例给出的供电系统,其中,
所述供电单元包含的路面馈电槽模块组件1311,布设在道路的路面区域内,具有如下布设形式中的至少一种:
路面馈电槽模块组件布设形式一,在第一长度区间和第二长度区间内以与路面高度接近的第一高度纵向布设的路面馈电槽;
路面馈电槽模块组件布设形式二,在第一长度区间内没有布设路面馈电槽,在第二长度区间内以与路面高度接近的第一高度纵向布设有路面馈电槽;
路面馈电槽模块组件布设形式三,在第一长度区间内以与路面高度接近的第一高度纵向布设有路面馈电槽的延伸槽,在第二长度区间内以与路面高度接近的第一高度纵向布设有路面馈电槽,所述路面馈电槽的延伸槽的槽腔与该路面馈电槽的槽腔相连通;
所述供电单元包含的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1312,布设在道路的路肩区域内,具有如下布设形式中的至少一种:
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布设形式一,在第一长度区间和/或第二长度区间内以高于路面高度的第二高度纵向布设的路侧馈电槽;
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布设形式二,在第一长度区间和/或第二长度区间内以与路面高度接近的第一高度纵向布设的路侧馈电槽;
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布设形式三,至少在第一长度区间的部分区间内以与路面高度接近的第一高度纵向布设有路侧馈电槽,在第二长度区间内以高于路面高度的第二高度纵向布设有路侧馈电槽;
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布设形式四,至少在第一长度区间的部分区间内以与路面高度接近的第一高度纵向布设有路侧馈电槽的延伸槽,在第二长度区间内以高于路面高度的第二高度纵向布设有路侧馈电槽,所述路侧馈电槽的延伸槽的槽腔与该路侧馈电槽的槽腔相连通,所述路侧馈电槽的延伸槽与该路侧馈电槽之间设置有从第一高度平缓过渡到第二高度的过渡区间;
所述供电单元包含的路面馈电槽模块组件1311和纵向布设的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1312,包括:路面馈电槽模块组件布设形式一至三中的至少一种与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布设形式一至四中的至少一种的组合形式;
其中,所述第一高度是指路面馈电槽或者路侧馈电槽的上部外表面的高度与路面高度的差值小于10厘米;优选地,小于3厘米;所述第二高度是指路侧馈电槽的上部外表面的高度与路面高度的差值大于5厘米;优选地,大于10厘米;
所述第一长度区间是如下道路区间之一种或多种:
非随路供电区间或随路供电区间;
道路平面交叉区间;
人行横道所在区间;
上路或下路匝道区间;
穿过隔离带的上下行车道联络通道所对应的区间;
所述第二长度区间是随路供电区间;
本实施例给出的供电系统,其中,
所述供电单元包含的路面馈电槽模块组件具有如下布设形式:
在布设有馈电槽的第一或第二长度区间内,纵向布设的路面馈电槽口位于在以车道线为边界覆盖行车道三分之一宽度的纵向区域内;
优选地,在由第一车道线分开的相邻的第一行车道和第二行车道区域内,纵向布设的第一路面馈电槽口位于以第一车道线为边界覆盖第一行车道三分之一宽度的纵向区域内,纵向布设的第二路面馈电槽口位于以第一车道线为边界覆盖第二行车道三分之一宽度的纵向区域内;
更优选地,沿第一车道长度方向布设有第一供电电缆,所述第一供电电缆可以为第一路面馈电槽口和第二路面馈电槽口内的馈电导流条阵列馈电;
再优选地,在所述第一路面馈电槽口和第二路面馈电槽口之间布设有第一供电缆槽,在所述第一供电缆槽内布设有所述第一供电电缆。
本实施例给出的供电系统,其中,
所述供电单元包含的路面馈电槽模块组件1311的功率配置方式包括:在第一行车道内布设有馈电功率为第一额定值的馈电槽模块组件,在第二行车道内布设有馈电功率为第二额定值的馈电槽模块组件,第一额定值与第二额定值相等或不相等;优选地,第一额定值与第二额定值不相等;
所述供电单元包含的路面馈电槽模块组件1311和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1312的功率配置方式包括:在路面布设有馈电功率为第一额定值的馈电槽模块组件,在路侧布设有馈电功率为第三额定值的馈电槽模块组件,第一额定值与第三额定值不相等;优选地,第三额定值大于第一额定值。
本实施例给出的供电系统,其中,
所述供电单元还包括路面馈电监控模块和/或路侧馈电监控模块,该路面馈电监控模块和/或路侧馈电监控模块1313具有的布设形式包括:
沿道路长度方向,在依次排列的第一长度区间和/或第二长度区间内,纵向布设的路面馈电监控模块和/或纵向布设的路侧馈电监控模块;其中,
所述路面馈电监控模块具有的布设形式包括:在路面馈电槽口长度区间内,沿路面馈电槽口长度方向在馈电槽口的一侧或两侧布设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所述路面馈电监控模块;优选地,
在与路面馈电槽并行布设的供电缆槽槽腔内或者在路面馈电槽槽腔内布设的所述路面馈电监控模块;
所述路侧供电监控模块具有的布设形式包括:在路侧馈电槽口长度区间内,沿路侧馈电槽口长度方向在馈电槽口的一侧或两侧布设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所述路侧馈电监控模块;优选地,
在与路侧馈电槽并行布设的供电缆槽槽腔内或者在路侧馈电槽槽腔内布设的所述路侧馈电监控模块;
其中,所述路面或路侧馈电监控模块包含如下子模块中的至少一种:
电流计量子模块,该子模块可以计量馈电导流条上传输的电流值;
漏电检测子模块,该子模块可以检测馈电导流条泄漏到路面上的电压值;
馈电导流条单元供电开关子模块,该子模块可以开通或者阻断向馈电导流条单元的输电。
本实施例给出的供电系统,其中,
所述供电单元还包括供电缆槽模块1314,该供电缆槽模块进一步包括:
沿道路长度方向,在依次排列的第一长度区间和/或第二长度区间内,横向布设的供电揽槽;
所述横向布设的供电揽槽与路面或路侧纵向布设的供电揽槽相连通,该横向布设的供电揽槽用于布设从变电站向馈电槽内的馈电导流条阵列输送电能的电缆。
本实施例给出的供电系统,其中,
所述积水防护单元1320进一步包括:
沿道路长度方向,在依次排列的第一长度区间和/或第二长度区间内,横向布设的排水槽980;
所述横向布设的排水槽980与路面或路侧纵向布设的集水槽槽腔413相连通;
优选地,按照如下方式之一种横向布设排水槽:
排水槽与供电揽槽共槽体布设;
排水槽与供电揽槽共槽腔布设;
排水槽与供电揽槽相邻布设;
排水槽与供电揽槽在同一个施工沟内布设;
本实施例给出的供电系统,其中,
所述供电单元还包括车载受电器脱离槽口单元和/或车载受电器承载轨接地单元;其中,
所述车载受电器脱离槽口单元包括:沿道路长度方向,在依次排列的第一长度区间和/或第二长度区间内,在路面馈电槽槽口的唇部或在路面馈电槽的延伸槽槽口唇部设置的至少一个车载受电器脱离槽口部件,该车载受电器脱离槽口部件具有的形式包括:
在槽口唇部设置位置可变换的车载受电器脱离槽口部件,该部件处于第一位置时构成槽口唇部和/或构成受电器承载轨的一部分,该部件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让出的空间形成车载受电器脱离槽口;
所述车载受电器承载轨接地单元包括:沿馈电槽口长度方向布设的承载轨接地部件,该接地部件用于实现车载受电器承载轨的接地,使之与大地保持相同或相近的电位,处于接地状态的受电器承载轨可以通过其与受电器外壳或受电器包含的搭载动作部件的导电性接触,实现受电器外壳、受电器操作臂外壳、车体以及受电电缆的金属防护套中的至少一种的接地。其中,所述接地用于受电过程中的漏电防护,以便在受电电缆出现绝缘性能下降或漏电的情况下,保护人员不受伤害。
本实施例给出的供电系统,其中,
所述积水防护单元进一步包括:
沿道路长度方向,在依次排列的第一长度区间和/或第二长度区间内,在路面/路侧集水槽槽口的唇部设置的至少一个集水槽维护槽口503,该集水槽维护槽口具有的形式包括:
在集水槽槽口唇部设置的位置可变换部件,该部件处于第一位置时构成集水槽槽口唇部的一部分,该部件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让出的空间形成集水槽维护槽口;
在实际维护中,参见图5至图8所示,在道路的第一长度区间和/或第二长度区间内,在路面/路侧集水槽槽口的唇部设置集水槽维护槽口503a和/或集水槽维护槽口503b,集水槽维护槽口503a和/或集水槽维护槽口503b用于将集水槽维护部件/集水槽维护单元放入集水槽槽腔413内,集水槽维护部件/集水槽维护单元用于对集水槽槽腔的清理或维护,在维护结束后,通过集水槽维护槽口503a和/或集水槽维护槽口503b将集水槽维护部件/集水槽维护单元从集水槽槽腔413内取出。
本实施例给出的供电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定位单元1382,位于供电侧,用于确定受电侧特定点的位置,具体定位方法包括如下之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利用布设在路面和/或路侧的信号收/发单元包含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电声转换或声电转换模块与受电侧特定点之间的声波传播时间来确定受电侧该特定点的位置;
利用布设在路面和/或路侧的信号收/发单元包含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电声转换或声电转换模块与受电侧特定点之间的声波传播时间差来确定受电侧该特定点的位置;
利用布设在路面和/或路侧的信号收/发单元包含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无线电天线模块与受电侧特定点之间的无线电波强度差来确定受电侧该特定点的位置;以及
利用布设在路面和/或路侧的信号收/发单元包含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光电转换模块与受电侧特定点之间的几何光学关系来确定受电侧该特定点的位置;
其中,所述受电侧该特定点是位于受电器上的预定点或者是位于车体上的预定点。
本实施例给出的供电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检测控制单元1386,位于供电侧,用于控制对随路供电网包含的如下项目中的至少一种进行检测:
馈电槽槽口状态检测;
馈电槽槽腔状态检测;
集水槽口状态监测;
信号收/发单元检测;
具体控制所述检测的方法包括如下至少一种:
控制信号收/发单元中的光电转换模块对馈电槽槽口状态、馈电槽槽腔状态以及集水槽口状态中的至少一种进行检测和/或故障定位;
控制维护车车载信号收/发单元对馈电槽槽口状态、馈电槽槽腔状态以及集水槽口状态中的至少一种进行检测和/或故障定位;以及
控制维护车车载信号收/发单元对布设在路面或路侧的信号收/发单元进行检测和/或故障定位。
本实施例给出的供电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行驶控制单元1385,位于供电侧,用于对车辆或者维护车的行驶进行控制,具体控制方法包括:
使用布设在路面或路侧的信号收/发单元包含的天线模块向车辆或者维护车发送控制命令,所述控制命令包含如下信息至少一种:
车辆减速或加速;
车辆行驶方向调整;以及
禁止车辆变道;
优选地,在向车辆或者维护车发送控制命令之前,供电侧获取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车辆的行驶速度;
所述车辆的行驶方向或者行驶姿态;
所述车辆的预定行驶路线;
与所述车辆相邻的车辆的位置和/或行驶状态;
所述车辆相邻的车辆的位置或行驶状态;
本实施例给出的供电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变电控制单元1387,位于供电侧,用于控制牵引变电站的输出电压或工作模式,具体方法包括:
根据车辆的受电能力或者供电环境信息,控制牵引变电站改变其输出的电压值;或,
根据受电车辆支持的受电方式,控制牵引变电站以交流方式或以直流方式向受电侧输电;
本实施例给出的供电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接入控制单元1383,位于供电侧,用于允许或禁止车辆接入供电网,具体方法包括:
使用所述车辆的鉴权信息,和/或随路供电网在所述车辆所在区域的供电能力信息,确定是否允许该车辆接入随路供电网;
如果所述车辆通过了接入鉴权并且随路供电网可以为所述车辆提供其所需要的功率,则向受电侧发送允许车辆接入供电网的信息;否则,不向受电侧发送允许车辆接入供电网的信息或者向受电侧发送禁止车辆接入供电网的信息。
本实施例给出的供电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计费单元1384,位于供电侧,用于统计受电车辆的受电量和/或者受电费用。
本实施例给出的供电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维护车单元1340,位于供电侧,用于对馈电槽槽口状态、馈电槽槽腔状态以及集水槽口状态中的至少一种进行检测和/或故障定位,或者用于对布设在路面或路侧的信号收/发单元进行检测和/或故障定位,该维护车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维护车;
所述维护车进一步包括:
车载信号收/发模块1341;
车载检测控制模块1342;
车载行驶控制模块1343;
进一步地,所述维护车包括:
车载受电器模块,用于从路面或路侧馈电槽获取电能,或者,用于从维护车供电接口单元获取电能。
本实施例给出的供电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供电管理单元1390,位于供电侧,用于对如下单元中至少一种进行工作模式配置或工作参数配置:
随路供电控制单元;
定位单元;
接入控制单元;
计费单元;
行驶控制单元;
检测控制单元;
变电控制单元;
供电系统消息发送单元。
本实施例给出的供电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牵引变电站单元1360,位于供电侧,用于向公路道路上的车辆提供电力,该牵引变电站单元包括:
电压调整模块,用于调整牵引变电站单元的输出电压值,在电压调整模块的作用下,牵引变电站单元在第一时间区间内在第一取值范围内输出电压值,在第二时间区间内在第一取值范围内输出电压值,第一取值范围与第一取值范围不重叠;和/或,
配电切换模块,用于在牵引变电站输出端口与供电电缆间实施接通或断开。
本实施例给出的供电系统,包括:
维护车供电接口单元1370,该维护车供电接口单元包括:沿道路长度方向,在依次排列的第一长度区间和/或第二长度区间内,纵向布设的用于为维护车辆供电的路面维护车供电接口单元和/或路侧维护车供电接口单元;其中,
所述纵向布设的路面维护车供电接口单元包括:在路面馈电槽口的一侧布设维护车供电接口单元,或者在两条相邻布设的路面馈电槽口的中间带内布设维护车供电接口单元;
所述纵向布设的路侧维护车供电接口单元包括:在路侧馈电槽口的一侧布设维护车供电接口单元,或者在路侧维护车导向槽轨的至少一侧布设维护车供电接口单元;
优选地,在所述路面/路侧维护车供电接口单元处布设有电气防护模块,该电气防护模块可以阻挡雨水、沙尘、人体中的至少一种与电气防护接口中设置的用于向维护车馈电的馈电部件接触。
本实施例给出的供电系统,还包括:
沿道路长度方向,在第一长度区间或第二长度区间内布设的馈电槽分路单元、馈电槽合路单元和馈电槽交叉单元中的至少一种,其中,
所述馈电槽分路单元,本实施例没有提供馈电槽分路单元的示意图,包括:在具有第一走向的馈电槽槽腔或馈电槽延伸槽槽腔的左侧/右侧设置有分岔口,从所述分岔口处布设有具有第二走向的馈电槽或馈电槽延伸槽,在所述具有第二走向的馈电槽或馈电槽延伸槽的上侧设置有具有第二走向的馈电槽槽口或馈电槽延伸槽槽口,所述具有第二走向的馈电槽槽口或馈电槽延伸槽槽口的左侧/右侧唇部与所述具有第一走向的馈电槽槽口或馈电槽延伸槽槽口的左侧/右侧唇部相接续,在沿所述具有第一走向的馈电槽槽口或馈电槽延伸槽槽口的左侧/右侧,经分岔处至所述具有第二走向的馈电槽槽口或馈电槽延伸槽槽口的左侧/右侧的区间内,布设有分路承载轨,该分路承载轨可用于对受电器的单侧独立承载;
所述布设馈电槽合路单元,本实施例没有提供馈电槽合路单元的示意图,包括:在具有第一走向的馈电槽槽腔或馈电槽延伸槽槽腔的左侧/右侧设置有合路口,布设有具有第二走向的馈电槽或馈电槽延伸槽至所述合路口处,在所述具有第二走向的馈电槽或馈电槽延伸槽的上侧设置有具有第二走向的馈电槽槽口或馈电槽延伸槽槽口,所述具有第二走向的馈电槽槽口或馈电槽延伸槽槽口的左侧/右侧唇部与所述具有第一走向的馈电槽槽口或馈电槽延伸槽槽口的左侧/右侧唇部相接续,在沿所述具有第一走向的馈电槽槽口或馈电槽延伸槽槽口的左侧/右侧,经合路处至所述具有第二走向的馈电槽槽口或馈电槽延伸槽槽口的左侧/右侧的区间内,布设有合路承载轨,该合路承载轨可用于对受电器的单侧独立承载;
所述布设馈电槽交叉单元,馈电槽交叉单元的示意图,包括:在具有第一走向的馈电槽槽腔或馈电槽延伸槽槽腔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槽腔交叉口,布设有具有第二走向的馈电槽或馈电槽延伸槽至所述槽腔交叉口处,具有第二走向的馈电槽或馈电槽延伸槽的槽腔在所述槽腔交叉口处与具有第一走向的馈电槽槽腔或馈电槽延伸槽槽腔相交叉,在所述具有第二走向的馈电槽或馈电槽延伸槽的上侧设置有具有第二走向的馈电槽槽口或馈电槽延伸槽槽口,所述具有第二走向的馈电槽槽口或馈电槽延伸槽槽口从所述具有第一走向的馈电槽槽口或馈电槽延伸槽槽口的左侧和右侧唇部穿过,在所述具有第一走向的馈电槽槽口或馈电槽延伸槽槽口的左侧和/或右侧,布设有交叉承载轨,该交叉承载轨在交叉槽口处被所述具有第二走向的馈电槽槽口或馈电槽延伸槽槽口中断。
本实施例给出的供电系统,还包括:
供电环境感知单元1350,用于感知供电网所处的温度环境、湿度环境、道路负载环境中的至少一种,该供电环境感知单元包括如下模块中的至少一种:
车辆压力测量模块1351;
湿度测量模块1352;
承载轨温度测量模块1353;以及
馈电导流条温度测量模块1354。
本实施例给出的供电系统,还包括槽内感知模块390,参见图3(b)所示,该模块包括:
沿道路长度方向,在依次排列的第一长度区间和/或第二长度区间内,纵向布设的路面槽内感知模块,和/或纵向布设的路侧槽内感知模块;其中,
所述路面布设的槽内感知模块所具有的形式包括:在路面馈电槽口的唇部或者在路面馈电槽槽腔内,沿所述路面馈电槽口长度方向布设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所述路面槽内感知模块;或,
在路面馈电槽口和路面馈电槽的延伸槽槽口的唇部或者槽腔内,沿所述路面馈电槽口和路面馈电槽的延伸槽槽口长度方向布设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所述路面槽内感知模块;
所述路侧布设的槽内感知模块所具有的形式包括:在路侧馈电槽口的唇部或者在路侧馈电槽的槽腔内,沿所述路侧馈电槽口长度方向布设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所述槽内感知模块;或,
在路侧馈电槽口和路侧馈电槽的延伸槽槽口的唇部或者槽腔内,沿所述路侧馈电槽口和路侧馈电槽的延伸槽槽口长度方向布设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所述路侧槽内感知模块;
其中,所述路面槽内感知模块或路侧槽内感知模块包含如下子模块中的至少一种:
光电转换子模块,用于接收受电器包含的发光部件发射的光信号,供电侧使用该光电转换子模块或者该子模块构成的阵列所接收到的所述光信号,获取受电器的身份信息、受电器的位置信息、受电侧可安全受电及受电侧请求中断供电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信息;
无线电天线子模块,用于接收受电器包含的近距离通信天线部件发射的无线电信号,供电侧使用该无线电天线子模块或者该子模块构成的阵列所接收到的所述无线电信号,获取受电器的身份信息、受电器的位置信息、受电侧可安全受电及受电侧请求中断供电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信息;
优选地,所述槽内感知模块390的具体布设位置包括,参见图3(b)所示:位于路面/路侧馈电槽口217的一侧,该馈电槽口的另一侧布设有馈电导流条单元214。
本实施例中,使用所述槽内感知模块识别受电器的方法包括:受电器包含的发光器件向布设在馈电槽槽腔内的槽内感知模块发送携带受电器身份信息的调制信号;使用所述槽内感知模块识别受电器的位置的方法包括:布设在馈电槽腔内的槽内感知模块线阵接收受电器包含的发光器件发送的光信号,通过相邻槽内感知模块间的光信号的强度变化,估计受电器包含的发光器件所在位置相对于槽内感知模块的位置;使用所述槽内感知模块判断受电侧是否可安全受电的方法包括:槽内感知模块接收受电器包含的发光部件发送的指示可安全受电的光信号,在指示可安全受电的光信号存在的时间区间内,供电侧保持向受电器所对应的馈电导流条馈电,在所述指示可安全受电的光信号消失时,终止向受电器所对应的馈电导流条馈电;使用所述槽内感知模块中断向受电侧供电的另一种方法包括:在槽内感知模块接收到受电器包含的发光部件发送的请求中断供电的光信号后,终止向受电器所对应的馈电导流条馈电。
本发明的实施例给出的方法举例和系统举例,包含了可以克服现有技术在电气安全性、电气可靠性、馈电稳定性、馈电灵活性、供电网接入许可、供电网接入/脱离控制及可维护性方面存在的缺点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技术措施,可以在雨雪天气中为行驶中的车辆实施供电,可以用于对现有公路、道路的随路供电改造,也可以用于新建公路、道路的规划和施工中,可以降低对车载储电量的需求,技术难度低,具有实用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随路供电网构建方法,可以全部或者部分地使用电子技术、电力技术及路桥施工技术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供电操作方法,可以全部或者部分地通过软件指令和/或者硬件电路来实现;本发明提供的系统所包含的模块或单元,可以采用电子元器件、电力器件以及沟槽构建施工技术实现。
以上所述,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案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37)
1.一种随路供电网构建方法,其中,
沿道路长度方向,在依次排列的第一长度区间和/或第二长度区间内,纵向布设路面馈电槽模块组件和纵向布设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其中:
所述纵向布设路面馈电槽模块组件或纵向布设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包括:
在馈电槽上侧设置连通槽腔与路面空间的馈电槽口;
在馈电槽口唇部或在邻近馈电槽口处,沿馈电槽口长度方向在馈电槽口的一侧或两侧布设用于承载车载受电器的承载轨;
在馈电槽口唇部或在馈电槽槽腔内,沿馈电槽口长度方向在馈电槽口的一侧或两侧以遮蔽方式布设用于向车载受电器馈电的馈电导流条阵列;其中,所述以遮蔽方式布设用于向车载受电器馈电的馈电导流条阵列,包括:将馈电导流条阵列布设在被馈电槽上侧面和/或被馈电槽口唇部遮挡的位置,所述遮挡可以阻挡雨水、杂物、沙尘、行人中的至少一种与所述馈电导流条接触;依次布设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长度在1米至400米之间的馈电导流条单元,在相邻馈电导流条单元之间设置电绝缘间隔,对特定馈电导流条单元供电的通断由相应的馈电导流条单元供电开关控制;
其中,
所述布设路面馈电槽模块组件,在道路的路面区域内布设,包括如下布设方式中的至少一种:
路面馈电槽模块组件布设方式一,在第一长度区间和第二长度区间内以与路面高度接近的第一高度纵向布设路面馈电槽;
路面馈电槽模块组件布设方式二,在第一长度区间内不布设路面馈电槽,在第二长度区间内以与路面高度接近的第一高度纵向布设路面馈电槽;以及
路面馈电槽模块组件布设方式三,在第一长度区间内以与路面高度接近的第一高度纵向布设路面馈电槽的延伸槽,在第二长度区间内以与路面高度接近的第一高度纵向布设路面馈电槽,所述路面馈电槽的延伸槽的槽腔与该路面馈电槽的槽腔相连通;
所述布设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在道路的路肩区域内布设,包括如下布设方式中的至少一种:
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布设方式一,在第一长度区间和/或第二长度区间内以高于路面高度的第二高度纵向布设路侧馈电槽;
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布设方式二,在第一长度区间和/或第二长度区间内以与路面高度接近的第一高度纵向布设路侧馈电槽;
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布设方式三,至少在第一长度区间的部分区间内以与路面高度接近的第一高度纵向布设路侧馈电槽,在第二长度区间内以高于路面高度的第二高度纵向布设路侧馈电槽;以及
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布设方式四,至少在第一长度区间的部分区间内以与路面高度接近的第一高度纵向布设路侧馈电槽的延伸槽,在第二长度区间内以高于路面高度的第二高度纵向布设路侧馈电槽,所述路侧馈电槽的延伸槽的槽腔与该路侧馈电槽的槽腔相连通,所述路侧馈电槽的延伸槽与该路侧馈电槽之间设置有从第一高度平缓过渡到第二高度的过渡区间;
所述纵向布设路面馈电槽模块组件和纵向布设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的组合形式,包括:路面馈电槽模块组件布设方式一至三中的至少一种与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布设方式一至四中的至少一种的组合;
其中,所述第一高度是指路面馈电槽或者路侧馈电槽的上部外表面的高度与路面高度的差值小于10厘米;
所述第二高度是指路侧馈电槽的上部外表面的高度与路面高度的差值大于5厘米;
所述第一长度区间是如下道路区间之一种或多种:
非随路供电区间或随路供电区间;
道路平面交叉区间;
人行横道所在区间;
上路或下路匝道区间;
穿过隔离带的上下行车道联络通道所对应的区间;
所述第二长度区间是随路供电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沿道路长度方向,在依次排列的第一长度区间和/或第二长度区间内,纵向布设路面集水槽口和纵向布设路侧集水槽口;其中,
所述布设路面集水槽口的步骤包括:在邻近路面馈电槽槽口的位置,沿路面馈电槽槽口长度方向,在路面馈电槽槽口的一侧或两侧设置连通集水槽槽腔与路面空间的集水槽口;
所述布设路侧集水槽口的步骤包括:在邻近路侧馈电槽槽口的位置,沿路侧馈电槽槽口长度方向,在路侧馈电槽槽口的一侧或两侧设置连通集水槽槽腔与路肩空间的集水槽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布设路面馈电槽模块组件的方法包括:
在布设馈电槽的第一或第二长度区间内,在以车道线为边界覆盖行车道三分之一宽度的纵向区域内纵向布设路面馈电槽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布设路面馈电槽模块组件的方法包括:在第一行车道内布设馈电功率为第一额定值的馈电槽模块组件,在第二行车道内布设馈电功率为第二额定值的馈电槽模块组件,第一额定值与第二额定值相等或不相等;
或,纵向布设路面馈电槽模块组件和纵向布设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的方法包括:在路面布设馈电功率为第一额定值的馈电槽模块组件,在路侧布设馈电功率为第三额定值的馈电槽模块组件,第一额定值与第三额定值不相等。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信号收发模块布设方法和/或槽内感知模块布设方法,其中,
(一)信号收发模块布设方法,包括:
沿道路长度方向,在依次排列的第一长度区间和/或第二长度区间内,纵向布设路面信号收发模块,和纵向布设路侧信号收发模块;其中,
所述布设路面信号收发模块的方法包括:在路面馈电槽口的一侧或者两侧,沿所述路面馈电槽口长度方向布设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所述路面信号收发模块;或,
在路面馈电槽口和路面馈电槽的延伸槽槽口的一侧或者两侧,沿所述路面馈电槽口和路面馈电槽的延伸槽槽口长度方向布设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所述路面信号收发模块;
所述布设路侧信号收发模块的方法包括:在路侧馈电槽口的一侧或者两侧,沿所述路侧馈电槽口长度方向布设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所述路侧信号收发模块;或,
在路侧馈电槽口和路侧馈电槽的延伸槽槽口的一侧或者两侧,沿所述路侧馈电槽口和路侧馈电槽的延伸槽槽口长度方向布设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所述路侧信号收发模块;
其中,所述路面信号收发模块或路侧信号收发模块包含如下子模块中的至少一种:
声电转换模块和/或电声转换模块;
光电转换模块和/或电光转换模块;
无线电天线模块;
(二)槽内感知模块布设方法,包括:
沿道路长度方向,在依次排列的第一长度区间和/或第二长度区间内,纵向布设路面槽内感知模块,和纵向布设路侧槽内感知模块;其中,
所述布设路面槽内感知模块的方法包括:在路面馈电槽口的唇部或者在路面馈电槽槽腔内,沿所述路面馈电槽口长度方向布设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所述路面槽内感知模块;或,
在路面馈电槽口和路面馈电槽的延伸槽槽口的唇部或者槽腔内,沿所述路面馈电槽口和路面馈电槽的延伸槽槽口长度方向布设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所述路面槽内感知模块;
所述布设路侧槽内感知模块的方法包括:在路侧馈电槽口的唇部或者在路侧馈电槽的槽腔内,沿所述路侧馈电槽口长度方向布设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所述槽内感知模块;或,
在路侧馈电槽口和路侧馈电槽的延伸槽槽口的唇部或者槽腔内,沿所述路侧馈电槽口和路侧馈电槽的延伸槽槽口长度方向布设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所述路侧槽内感知模块;
其中,所述路面槽内感知模块或路侧槽内感知模块包含如下子模块中的至少一种:光电转换子模块,用于接收受电器包含的发光部件发射的光信号,供电侧使用该光电转换子模块或者该子模块构成的阵列所接收到的所述光信号,获取受电器的身份信息、受电器的位置信息、受电侧可安全受电及受电侧请求中断供电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信息;
无线电天线子模块,用于接收受电器包含的近距离通信天线部件发射的无线电信号,供电侧使用该无线电天线子模块或者该子模块构成的阵列所接收到的所述无线电信号,获取受电器的身份信息、受电器的位置信息、受电侧可安全受电及受电侧请求中断供电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信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包括,
沿道路长度方向,在依次排列的第一长度区间和/或第二长度区间内,纵向布设路面馈电监控模块和纵向布设路侧馈电监控模块;其中,
所述布设路面馈电监控模块的方法包括:在路面馈电槽口长度区间内,沿路面馈电槽口长度方向在馈电槽口的一侧或两侧布设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所述路面馈电监控模块;
所述布设路侧供电监控模块的方法包括:在路侧馈电槽口长度区间内,沿路侧馈电槽口长度方向在馈电槽口的一侧或两侧布设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所述路侧馈电监控模块;
其中,所述路面或路侧馈电监控模块包含如下子模块中的至少一种:
电流计量子模块,该子模块可以计量馈电导流条上传输的电流值;
漏电检测子模块,该子模块可以检测馈电导流条泄漏到路面上的电压值;
馈电导流条单元供电开关子模块,该子模块用于开通或者阻断向馈电导流条单元的输电。
7.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中,
沿道路长度方向,在依次排列的第一长度区间和/或第二长度区间内,布设车载受电器脱离槽口单元和/或布设车载受电器承载轨接地单元;其中,
所述布设车载受电器脱离槽口单元的方法包括:在路面馈电槽槽口的唇部或在路面馈电槽的延伸槽槽口唇部设置至少一个车载受电器脱离槽口单元,具体方法包括:
在槽口唇部设置位置可变换的车载受电器脱离槽口部件,该部件处于第一位置时构成槽口唇部和/或构成受电器承载轨的一部分,该部件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让出的空间形成车载受电器脱离槽口;
所述布设车载受电器承载轨接地单元的方法包括:沿馈电槽口长度方向布设的承载轨接地部件,该接地部件用于实现车载受电器承载轨的接地,使之与大地保持相同或相近的电位,处于接地状态的受电器承载轨通过其与受电器外壳或受电器包含的搭载动作部件的导电性接触,实现受电器外壳、受电器操作臂外壳、车体以及受电电缆的金属防护套中的至少一种的接地。
8.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中,
沿道路长度方向,在依次排列的第一长度区间和/或第二长度区间内,在路面或路侧集水槽槽口的唇部设置至少一个集水槽维护槽口,具体方法包括:
集水槽槽口唇部设置位置可变换部件,该部件处于第一位置时构成集水槽槽口唇部的一部分,该部件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让出的空间形成集水槽维护槽口。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供电侧布设如下模块中的至少一种:
随路供电控制模块;
位置估计模块;
供电管理模块;
车辆行驶控制模块。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沿道路长度方向,在依次排列的第一长度区间和/或第二长度区间内,横向布设排水槽;其中,
所述横向布设的排水槽与路面或路侧纵向布设的集水槽槽腔相连通。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沿道路长度方向,在依次排列的第一长度区间和/或第二长度区间内,横向布设供电揽槽;其中,
所述横向布设的供电揽槽与路面或路侧纵向布设的供电揽槽相连通,该横向布设的供电揽槽用于布设从牵引变电站向馈电槽内的馈电导流条阵列输送电能的电缆;其中,
所述布设从牵引变电站向馈电槽内的馈电导流条阵列输送电能的电缆,具体方法包括如下至少一种:
为不同馈电槽内的馈电导流条阵列布设不同的所述输送电能的电缆,不同的所述输送电能的电缆从不同的变电模块获取电能,所述不同馈电槽包括道路内不同的上行车道分别对应的不同的馈电槽,或者包括至少一个上行车道对应的馈电槽和至少一个下行车道对应的馈电槽;
为不同馈电槽内的馈电导流条阵列布设不同的所述输送电能的电缆,两条或者两条以上的所述输送电能的电缆从同一个变电模块获取电能,所述不同馈电槽包括道路内不同的上行车道分别对应的不同的馈电槽,或者包括至少一个上行车道对应的馈电槽和至少一个下行车道对应的馈电槽;
为不同馈电槽内的馈电导流条阵列布设同一条所述输送电能的电缆,该条所述输送电能的电缆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馈电槽内的馈电导流条阵列输电,所述不同馈电槽包括道路内不同的上行车道分别对应的不同的馈电槽,或者包括至少一个上行车道对应的馈电槽和至少一个下行车道对应的馈电槽。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包括维护车导向槽轨的布设步骤和/或维护车供电接口单元的布设步骤:其中,
所述维护车导向槽轨的布设步骤,包括:沿道路长度方向,在依次排列的第一长度区间和/或第二长度区间内,纵向布设用于为维护车辆导向的路面维护车导向槽轨和纵向布设路侧维护车导向槽轨;其中,
所述纵向布设路面维护车导向槽轨包括:在路面馈电槽口的一侧布设维护车导向槽或导向轨,或者在两条相邻布设的路面馈电槽口的中间带内布设维护车导向槽或导向轨;
所述维护车供电接口单元的布设步骤,包括:沿道路长度方向,在依次排列的第一长度区间和/或第二长度区间内,纵向布设用于为维护车辆供电的路面维护车供电接口单元和纵向布设路侧维护车供电接口单元;其中,
所述纵向布设路面维护车供电接口单元包括:在路面馈电槽口的一侧布设维护车供电接口单元,或者在两条相邻布设的路面馈电槽口的中间带内布设维护车供电接口单元;
所述纵向布设路侧维护车供电接口单元包括:在路侧馈电槽口的一侧布设维护车供电接口单元,或者在路侧维护车导向槽轨的至少一侧布设维护车供电接口单元。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包括:
沿道路长度方向,在第一长度区间或第二长度区间内布设馈电槽分路单元、馈电槽合路单元和馈电槽交叉单元中的至少一种,其中,
所述布设馈电槽分路单元的方法,包括:在具有第一走向的馈电槽槽腔或馈电槽延伸槽槽腔的左侧或右侧设置分岔口,从所述分岔口处布设具有第二走向的馈电槽或馈电槽延伸槽,在所述具有第二走向的馈电槽或馈电槽延伸槽的上侧设置具有第二走向的馈电槽槽口或馈电槽延伸槽槽口,所述具有第二走向的馈电槽槽口或馈电槽延伸槽槽口的左侧或右侧唇部与所述具有第一走向的馈电槽槽口或馈电槽延伸槽槽口的左侧或右侧唇部相接续,在沿所述具有第一走向的馈电槽槽口或馈电槽延伸槽槽口的左侧或右侧,经分岔处至所述具有第二走向的馈电槽槽口或馈电槽延伸槽槽口的左侧或右侧的区间内,布设分路承载轨,该分路承载轨可用于对受电器的单侧独立承载;
所述布设馈电槽合路单元的方法,包括:在具有第一走向的馈电槽槽腔或馈电槽延伸槽槽腔的左侧或右侧设置合路口,布设具有第二走向的馈电槽或馈电槽延伸槽至所述合路口处,在所述具有第二走向的馈电槽或馈电槽延伸槽的上侧设置具有第二走向的馈电槽槽口或馈电槽延伸槽槽口,所述具有第二走向的馈电槽槽口或馈电槽延伸槽槽口的左侧或右侧唇部与所述具有第一走向的馈电槽槽口或馈电槽延伸槽槽口的左侧或右侧唇部相接续,在沿所述具有第一走向的馈电槽槽口或馈电槽延伸槽槽口的左侧或右侧,经合路处至所述具有第二走向的馈电槽槽口或馈电槽延伸槽槽口的左侧或右侧的区间内,布设合路承载轨,该合路承载轨可用于对受电器的单侧独立承载;
所述布设馈电槽交叉单元的方法,包括:在具有第一走向的馈电槽槽腔或馈电槽延伸槽槽腔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槽腔交叉口,布设具有第二走向的馈电槽或馈电槽延伸槽至所述槽腔交叉口处,具有第二走向的馈电槽或馈电槽延伸槽的槽腔在所述槽腔交叉口处与具有第一走向的馈电槽槽腔或馈电槽延伸槽槽腔相交叉,在所述具有第二走向的馈电槽或馈电槽延伸槽的上侧设置具有第二走向的馈电槽槽口或馈电槽延伸槽槽口,所述具有第二走向的馈电槽槽口或馈电槽延伸槽槽口从所述具有第一走向的馈电槽槽口或馈电槽延伸槽槽口的左侧和右侧唇部穿过,在所述具有第一走向的馈电槽槽口或馈电槽延伸槽槽口的左侧和/或右侧,布设交叉承载轨,该交叉承载轨在交叉槽口处被所述具有第二走向的馈电槽槽口 或馈电槽延伸槽槽口中断。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实施所述纵向布设路面馈电槽模块组件和纵向布设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的步骤之前,或在该步骤实施的过程中,确定布设馈电槽模块组件所采用的馈电槽槽体的构建方式为如下至少一种:
在馈电槽布设现场制作馈电槽槽体模块;
在馈电槽布设现场组装馈电槽槽体预制模块;
在馈电槽布设现场组装馈电槽组件预制模块,所述馈电槽组件预制模块包括馈电槽槽体预制模块及安装在该电槽槽体预制模块上的如下至少一种模块:
馈电导流条单元模块;
受电器承载轨单元模块;
信号收发模块;
馈电监控模块。
15.一种供电操作方法,其中,
供电侧执行如下至少一种操作:
操作一,在车载受电器在供电侧的受电器承载轨上建立搭载状态之后,向馈电导流条阵列中与所述车载受电器所在位置对应的馈电导流条单元馈电,或者向馈电导流条阵列中与所述车载受电器所在位置对应的馈电导流条单元以及与该馈电导流条单元相邻的馈电导流条单元馈电;
操作二,在车载受电器在供电侧的受电器承载轨上处于搭载状态,并且所述车载受电器处于受电状态时,停止向馈电导流条阵列中与所述车载受电器所在位置对应的馈电导流条单元馈电;之后,供电侧向受电侧发送受电刷脱离馈电导流条的指示信息;
操作三,在车载受电器在供电侧的受电器承载轨上处于搭载状态,并且所述车载受电器处于受电状态时,供电侧向受电侧发送在所述受电器的受电刷或受电部件处于搭触状态下中断受电的指示信息;
操作四,在车载受电器在供电侧的受电器承载轨上处于搭载状态时,供电侧向受电侧发送受电器搭载方式变更指示信息;
操作五,在车载受电器在供电侧的受电器承载轨上处于搭载状态时,供电侧向受电侧发送脱离受电器承载轨或脱离供电网的指示信息;以及
操作六,在车载受电器在供电侧的受电器承载轨上处于搭载状态时,供电侧包含的槽内感知模块接收车载受电器包含的电光转换模块或无线电天线模块发送的指示信息;
所述搭载状态的特征为在所述车载受电器与所述受电器承载轨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所述车载受电器与所述受电器承载轨之间存在物理接触;
所述车载受电器的移动轨迹受所述受电器承载轨走向的限制;以及
所述车载受电器的晃动幅度和/或摆动幅度受所述受电器承载轨的限制;
所述受电器搭载方式包括如下至少一种搭载方式:
单侧独立搭载,受电器借助布设在馈电槽口一侧的承载轨的支撑即可以保持搭载状态;
双侧合作搭载,受电器需要借助布设在馈电槽口两侧的承载轨的支撑才可以保持搭载状态;
双侧独立搭载,受电器借助布设在馈电槽口两侧中的任一侧承载轨实现单侧独立搭载;
双侧双重独立搭载,受电器借助布设在馈电槽口两侧的承载轨同时对受电器实施单侧独立搭载;所述受电器承载轨是在馈电槽口唇部或在邻近馈电槽口处,沿馈电槽口长度方向在馈电槽口的一侧或两侧布设的受电器承载体,用于馈电回流通道;所述馈电导流条阵列是在馈电槽口唇部或在馈电槽槽腔内,沿馈电槽口长度方向在馈电槽口的一侧或两侧以遮蔽方式布设的用于向车载受电器馈电的一组馈电导流条单元;其中,所述以遮蔽方式布设的用于向车载受电器馈电的一组馈电导流条单元,布设在被馈电槽上侧面和/或馈电槽口唇部遮挡的位置,所述遮挡可以阻挡雨水、杂物、沙尘、行人中的至少一种与所述馈电导流条接触;所述一组馈电导流条单元包括依次布设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长度在1米至400米之间的馈电导流条单元,在相邻馈电导流条单元之间设置电绝缘间隔,对特定馈电导流条单元供电的通断由相应的馈电导流条单元供电开关控制;
所述馈电槽口是在馈电槽上侧设置的用于连通槽腔与路面空间的槽口;其中,所述馈电槽是沿道路长度方向,在依次排列的第一长度区间和/或第二长度区间内,纵向布设的路面馈电槽和/或纵向布的设路侧馈电槽;
其中,
在操作一至操作五中任一项所述的搭载状态建立之前,供电侧执行如下操作中的至少一种:
使用布设在路面或者路侧的无线电天线单元向所述车载受电器当时所在区域发送允许该车载受电器或允许该车载受电器的承载车辆接入随路供电网的指示信息;
使用布设在路面或者路侧的无线电天线单元从路面区域接收请求接入随路供电网的接入请求信息;
使用布设在路面或者路侧的无线电天线单元向路面区域发送随路供电网的系统消息;以及
使用布设在路面或者路侧的无线电天线单元向路面区域发送或者从路面区域接收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车载受电器或者车载受电器承载车辆与所述受电器承载轨之间的距离信息;以及
获取所述车载受电器或者车载受电器承载车辆与所述受电器承载轨之间距离信息所需要的辅助信息;
和/或,与操作一至操作六的执行相对应,供电侧执行如下操作:
在执行操作一所述的向馈电导流条阵列中与所述车载受电器所在位置对应的馈电导流条单元馈电之前,供电侧确认该馈电导流条已经与所述车载受电器包含的受电刷或受电部件之间处于搭触状态;
在执行操作二所述的向受电侧发送受电刷或受电部件脱离馈电导流条的指示信息之后,供电侧从受电侧接收完成受电刷脱离馈电导流条的指示信息;
在执行操作三所述的向受电侧发送在所述受电器的受电刷或受电部件处于搭触状态下中断受电的指示信息之后,供电侧使用布设在路面或者路侧的无线电天线单元从受电侧接收相应的中断受电完成指示信息;
在执行操作四所述的向受电侧发送受电器搭载方式变更指示信息的操作之前,供电侧确定对受电器实施分路或下路或确定已完成受电器合路或上路;
在执行操作五所述的向受电侧发送脱离受电器承载轨或脱离供电网的指示信息之前,供电侧判断所述车载受电器是否处于受电状态,如果是,则停止向与所述车载受电器存在电接触的馈电导流条单元馈电;和/或,
在向受电侧发送脱离受电器承载轨或脱离供电网的指示信息之后,供电侧使用布设在路面或者路侧的无线电天线单元从受电侧接收脱离受电器承载轨或脱离供电网的完成指示信息;
在执行操作六所述的槽内感知模块接收车载受电器包含的电光转换模块或无线电天线模块发送的指示信息的承载信号之后,供电侧实施受电器或受电车身份确认、受电器位置估计、保持或中断向受电侧供电中的至少一种操作。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向受电侧发送受电刷脱离馈电导流条的指示信息之前,或者在向受电侧发送在受电器的受电刷处于搭触状态下中断受电的指示信息之前,供电侧获取如下至少一种信息:
来自受电侧的运营商选择信息;
受电器的承载车辆的后续行驶区域内馈电槽口布设信息;
受电器的承载车辆的当前所在区域和/或后续行驶区域内供电网供电能力或供电状态信息;以及
受电器的承载车辆当前的车载储能信息或者依靠车载功率所能达到续航能力信息;
或者,在向受电侧发送脱离受电器承载轨或脱离供电网的指示信息之前,供电侧获取如下至少一种信息:
来自受电侧的运营商选择信息;
来自受电侧的请求脱离随路供电网的脱离请求信息;
受电器的承载车辆的行驶姿态信息;
受电器的承载车辆的后续行驶区域内馈电槽口布设信息;以及
受电器的承载车辆的后续行驶区域内馈电槽口供电能力或供电状态信息;
或者,在供电侧向受电侧发送受电器搭载方式变更指示信息之前,供电侧获取受电侧如下至少一种信息:
车辆的行驶路线的导航信息;
车辆的行驶姿态信息;
所述槽内感知模块接收车载受电器包含的电光转换模块或无线电天线模块发送的指示信息的操作中,所述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一种信息:
受电器或者受电车辆的身份识别信息;
受电侧可安全受电的指示信息;以及,
受电侧请求中断受电的指示信息;该请求中断受电的指示信息的表示方式包括:以终止发送所述受电侧可安全受电的指示信号的方式表示请求中断受电;或者,发送单独的请求中断受电的信号。
17.一种随路供电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供电单元,至少一个信号收发单元,至少一个随路供电控制单元;其中:
所述供电单元,用于向路面区域内的车辆馈送电能,该供电单元包括:
沿道路长度方向,在依次排列的第一长度区间和/或第二长度区间内,纵向布设的路面馈电槽模块组件和纵向布设的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其中:
所述纵向布设的路面馈电槽模块组件或纵向布设的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包括:在馈电槽上侧设置有连通槽腔与路面空间的馈电槽口;
在馈电槽口唇部或在邻近馈电槽口处,沿馈电槽口长度方向在馈电槽口的一侧或两侧布设有用于承载车载受电器的承载轨;
在馈电槽口唇部或在馈电槽槽腔内,沿馈电槽口长度方向在馈电槽口的一侧或两侧以遮蔽方式布设有用于向车载受电器馈电的馈电导流条阵列;其中,
所述以遮蔽方式布设的用于向车载受电器馈电的馈电导流条阵列,其特征在于:馈电导流条阵列布设在被馈电槽上侧面和/或被馈电槽口唇部遮挡的位置,所述遮挡可以阻挡雨水、杂物、沙尘、行人中的至少一种与所述馈电导流条接触;馈电导流条阵列包括依次布设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长度在1米至400米之间的馈电导流条单元,在相邻馈电导流条单元之间设置有电绝缘间隔,对特定馈电导流条单元供电的通断由相应的馈电导流条单元供电开关控制;
所述纵向布设的路面馈电槽和纵向布设的路侧馈电槽的组合形式,包括:至少一个纵向布设的路面馈电槽与至少一个纵向布设路侧馈电槽的组合形式;
所述信号收发单元,用于如下操作之一种或者多种:
在供电侧与受电侧之间传送实施随路供电所需要的控制信息;
供电侧向受电侧发送供电侧的系统消息;
估计受电器或者车辆的位置;
在供电侧与受电侧之间传送位置估计信息或者位置估计所需要的测量信息;
在供电侧与受电侧之间传送车辆行驶控制信息;以及
监测路面物体或者馈电槽槽口状态;
该信号收发单元包括:
沿道路长度方向,在依次排列的第一长度区间和/或第二长度区间内,纵向布设的路面信号收发模块,和纵向布设的路侧信号收发模块;其中:
所述纵向布设的路面信号收发模块的形式包括:在路面馈电槽口的一侧或者两侧,沿所述路面馈电槽口长度方向布设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所述路面信号收发模块;或,
在路面馈电槽口和路面馈电槽的延伸槽槽口的一侧或者两侧,沿所述路面馈电槽口和该路面馈电槽的延伸槽槽口长度方向布设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所述路面信号收发模块;
所述纵向布设的路侧信号收发模块的形式包括:在路侧馈电槽口的一侧或者两侧,沿所述路侧馈电槽口长度方向布设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所述路侧信号收发模块;或,
在路侧馈电槽口和路侧馈电槽的延伸槽槽口的一侧或者两侧,沿所述路侧馈电槽口和该路侧馈电槽的延伸槽槽口长度方向布设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所述路侧信号收发模块;
所述路面信号收发模块或路侧信号收发模块包含如下子模块中的至少一种:
声电转换模块和/或电声转换模块;
光电转换模块和/或电光转换模块;
无线电天线模块;
所述随路供电控制单元,位于供电侧,该随路供电控制单元通过与信号收发单元间的信号通道,向受电侧发送供电控制信息或者从受电侧接收受电请求信息;该随路供电控制单元通过与路面和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间的信号通道,控制路面和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内馈电导流条单元的通电或断电。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还包括积水防护单元,用于阻挡路面或路侧积水流入馈电槽槽口,该积水防护单元包括:
沿道路长度方向,在依次排列的第一长度区间和/或第二长度区间内,纵向布设的路面集水槽口和纵向布设的路侧集水槽口;其中:
所述纵向布设的路面集水槽口的形式包括:在邻近路面馈电槽槽口的位置,沿路面馈电槽槽口长度方向,在路面馈电槽槽口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连通集水槽槽腔与路面空间的集水槽口;
所述纵向布设的路侧集水槽口的形式包括:在邻近路侧馈电槽槽口的位置,沿路侧馈电槽槽口长度方向,在路侧馈电槽槽口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连通集水槽槽腔与路肩或者路缘带所在空间的集水槽口。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中,
所述供电单元包含的路面馈电槽模块组件,布设在道路的路面区域内,具有如下布设形式中的至少一种:
路面馈电槽模块组件布设形式一,在第一长度区间和第二长度区间内以与路面高度接近的第一高度纵向布设的路面馈电槽;
路面馈电槽模块组件布设形式二,在第一长度区间内没有布设路面馈电槽,在第二长度区间内以与路面高度接近的第一高度纵向布设有路面馈电槽;
路面馈电槽模块组件布设形式三,在第一长度区间内以与路面高度接近的第一高度纵向布设有路面馈电槽的延伸槽,在第二长度区间内以与路面高度接近的第一高度纵向布设有路面馈电槽,所述路面馈电槽的延伸槽的槽腔与该路面馈电槽的槽腔相连通;
所述供电单元包含的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布设在道路的路肩区域内,具有如下布设形式中的至少一种:
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布设形式一,在第一长度区间和/或第二长度区间内以高于路面高度的第二高度纵向布设的路侧馈电槽;
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布设形式二,在第一长度区间和/或第二长度区间内以与路面高度接近的第一高度纵向布设的路侧馈电槽;
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布设形式三,至少在第一长度区间的部分区间内以与路面高度接近的第一高度纵向布设有路侧馈电槽,在第二长度区间内以高于路面高度的第二高度纵向布设有路侧馈电槽;
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布设形式四,至少在第一长度区间的部分区间内以与路面高度接近的第一高度纵向布设有路侧馈电槽的延伸槽,在第二长度区间内以高于路 面高度的第二高度纵向布设有路侧馈电槽,所述路侧馈电槽的延伸槽的槽腔与该路侧馈电槽的槽腔相连通,所述路侧馈电槽的延伸槽与该路侧馈电槽之间设置有从第一高度平缓过渡到第二高度的过渡区间;
所述供电单元包含的路面馈电槽模块组件和纵向布设的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的组合形式,包括:路面馈电槽模块组件布设形式一至三中的至少一种与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布设形式一至四中的至少一种的组合形式;
其中,所述第一高度是指路面馈电槽或者路侧馈电槽的上部外表面的高度与路面高度的差值小于10厘米;所述第二高度是指路侧馈电槽的上部外表面的高度与路面高度的差值大于5厘米;
所述第一长度区间是如下道路区间之一种或多种:
非随路供电区间或随路供电区间;
道路平面交叉区间;
人行横道所在区间;
上路或下路匝道区间;
穿过隔离带的上下行车道联络通道所对应的区间;
所述第二长度区间是随路供电区间。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中,
所述供电单元包含的路面馈电槽模块组件具有如下布设形式:
在布设有馈电槽的第一或第二长度区间内,纵向布设的路面馈电槽口位于在以车道线为边界覆盖行车道三分之一宽度的纵向区域内。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中,
所述供电单元包含的路面馈电槽模块组件的功率配置方式包括:在第一行车道内布设有馈电功率为第一额定值的馈电槽模块组件,在第二行车道内布设有馈电功率为第二额定值的馈电槽模块组件,第一额定值与第二额定值相等或不相等;所述供电单元包含的路面馈电槽模块组件和路侧馈电槽模块组件的功率配置方式包括:在路面布设有馈电功率为第一额定值的馈电槽模块组件,在路侧布设有馈电功率为第三额定值的馈电槽模块组件,第一额定值与第三额定值不相等。
22.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中,
所述供电单元还包括路面馈电监控模块和路侧馈电监控模块,该路面馈电监控模块和路侧馈电监控模块具有的布设形式包括:
沿道路长度方向,在依次排列的第一长度区间和/或第二长度区间内,纵向布设的路面馈电监控模块和纵向布设的路侧馈电监控模块;其中,
所述路面馈电监控模块具有的布设形式包括:在路面馈电槽口长度区间内,沿路面馈电槽口长度方向在馈电槽口的一侧或两侧布设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所述路面馈电监控模块;
其中,所述路面或路侧馈电监控模块包含如下子模块中的至少一种:
电流计量子模块,该子模块可以计量馈电导流条上传输的电流值;
漏电检测子模块,该子模块可以检测馈电导流条泄漏到路面上的电压值;
馈电导流条单元供电开关子模块,该子模块可以开通或者阻断向馈电导流条单元的输电。
23.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供电单元还包括车载受电器脱离槽口单元和/或车载受电器承载轨接地单元;其中,
所述车载受电器脱离槽口单元包括:沿道路长度方向,在依次排列的第一长度区间和/或第二长度区间内,在路面馈电槽槽口的唇部或在路面馈电槽的延伸槽槽口唇部设置的至少一个车载受电器脱离槽口部件,该车载受电器脱离槽口部件具有的形式包括:
在槽口唇部设置位置可变换的车载受电器脱离槽口部件,该部件处于第一位置时构成槽口唇部和/或构成受电器承载轨的一部分,该部件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让出的空间形成车载受电器脱离槽口;
所述车载受电器承载轨接地单元包括:沿馈电槽口长度方向布设的承载轨接地部件,该接地部件用于实现车载受电器承载轨的接地,使之与大地保持相同或相近的电位,处于接地状态的受电器承载轨通过其与受电器外壳或受电器包含的搭载动作部件的导电性接触,实现受电器外壳、受电器操作臂外壳、车体以及受电电缆的金属防护套中的至少一种的接地。
24.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定位单元,位于供电侧,用于确定受电侧特定点的位置,具体定位方法包括如下之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利用布设在路面和路侧的信号收发单元包含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电声转换或声电转换模块与受电侧特定点之间的声波传播时间来确定受电侧该特定点的位置;
利用布设在路面和路侧的信号收发单元包含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电声转换或声电转换模块与受电侧特定点之间的声波传播时间差来确定受电侧该特定点的位置;
利用布设在路面和路侧的信号收发单元包含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无线电天线模块与受电侧特定点之间的无线电波强度差来确定受电侧该特定点的位置;以及
利用布设在路面和路侧的信号收发单元包含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光电转换模块与受电侧特定点之间的几何光学关系来确定受电侧该特定点的位置;
其中,所述受电侧该特定点是位于受电器上的预定点或者是位于车体上的预定点。
25.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检测控制单元,位于供电侧,用于控制对随路供电网包含的如下项目中的至少一种进行检测:
馈电槽槽口状态检测;
馈电槽槽腔状态检测;
集水槽口状态监测;
信号收发单元检测;
其中,具体控制所述检测的方法包括如下至少一种:
控制信号收发单元中的光电转换模块对馈电槽槽口状态、馈电槽槽腔状态以及集水槽口状态中的至少一种进行检测和/或故障定位;
控制维护车车载信号收发单元对馈电槽槽口状态、馈电槽槽腔状态以及集水槽口状态中的至少一种进行检测和/或故障定位;以及
控制维护车车载信号收发单元对布设在路面或路侧的信号收发单元进行检测和/或故障定位。
26.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行驶控制单元,位于供电侧,用于对车辆或者维护车的行驶进行控制,具体控制方法包括:
使用布设在路面或路侧的信号收发单元包含的天线模块向车辆或者维护车发送 控制命令,所述控制命令包含如下信息至少一种:
车辆减速或加速;
车辆行驶方向调整;以及
禁止车辆变道。
27.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包括:在向车辆或者维护车发送控制命令之前,供电侧获取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车辆的行驶速度;
所述车辆的行驶方向或者行驶姿态;
所述车辆的预定行驶路线;
与所述车辆相邻的车辆的位置和/或行驶状态;
所述车辆相邻的车辆的位置或行驶状态。
2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变电控制单元,位于供电侧,用于控制牵引变电站的输出电压或工作模式,具体方法包括:
根据车辆的受电能力或者供电环境信息,控制牵引变电站改变其输出的电压值;或,
根据受电车辆支持的受电方式,控制牵引变电站以交流方式或以直流方式向受电侧输电。
2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接入控制单元,位于供电侧,用于允许或禁止车辆接入供电网,具体方法包括:
使用所述车辆的鉴权信息,和/或随路供电网在所述车辆所在区域的供电能力信息,确定是否允许该车辆接入随路供电网;
如果所述车辆通过了接入鉴权并且随路供电网可以为所述车辆提供其所需要的功率,则向受电侧发送允许车辆接入供电网的信息;否则,不向受电侧发送允许车辆接入供电网的信息或者向受电侧发送禁止车辆接入供电网的信息。
3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计费单元,位于供电侧,用于统计受电车辆的受电量和/或者受电费用。
3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维护车单元,位于供电侧,用于对馈电槽槽口状态、馈电槽槽腔状态以及集水槽口状态中的至少一种进行检测和/或故障定位,或者用于对布设在路面或路侧的信号收发单元进行检测和/或故障定位,该维护车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维护车;
所述维护车包括:
车载信号收发模块;
车载检测控制模块;
车载行驶控制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维护车包括:
车载受电器模块,用于从路面或路侧馈电槽获取电能,或者用于从维护车供电接口单元获取电能。
32.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供电管理单元,位于供电侧,用于对如下单元中至少一种进行工作模式配置或工作参数配置:
随路供电控制单元;
定位单元;
接入控制单元;
计费单元;
行驶控制单元;
检测控制单元;
变电控制单元;
供电系统消息发送单元。
33.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牵引变电站单元,位于供电侧,用于向公路道路上的车辆提供电力,该牵引变电站单元包括:
电压调整模块,用于调整牵引变电站单元的输出电压值,在电压调整模块的作用下,牵引变电站单元在第一时间区间内在第一取值范围内输出电压值,在第二时间区间内在第一取值范围内输出电压值,第一取值范围与第一取值范围不重叠;和/或,
配电切换模块,用于在牵引变电站输出端口与供电电缆间实施接通或断开。
34.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包括:
维护车供电接口单元,该维护车供电接口单元包括:沿道路长度方向,在依次排列的第一长度区间和/或第二长度区间内,纵向布设的用于为维护车辆供电的路面维护车供电接口单元和路侧维护车供电接口单元;其中,
所述纵向布设的路面维护车供电接口单元包括:在路面馈电槽口的一侧布设维护车供电接口单元,或者在两条相邻布设的路面馈电槽口的中间带内布设维护车供电接口单元;
所述纵向布设的路侧维护车供电接口单元包括:在路侧馈电槽口的一侧布设维护车供电接口单元,或者在路侧维护车导向槽轨的至少一侧布设维护车供电接口单元。
35.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还包括:
沿道路长度方向,在第一长度区间或第二长度区间内布设的馈电槽分路单元、馈电槽合路单元和馈电槽交叉单元中的至少一种,其中,
所述馈电槽分路单元,包括:在具有第一走向的馈电槽槽腔或馈电槽延伸槽槽腔的左侧或右侧设置有分岔口,从所述分岔口处布设有具有第二走向的馈电槽或馈电槽延伸槽,在所述具有第二走向的馈电槽或馈电槽延伸槽的上侧设置有具有第二走向的馈电槽槽口或馈电槽延伸槽槽口,所述具有第二走向的馈电槽槽口或馈电槽延伸槽槽口的左侧或右侧唇部与所述具有第一走向的馈电槽槽口或馈电槽延伸槽槽口的左侧或右侧唇部相接续,在沿所述具有第一走向的馈电槽槽口或馈电槽延伸槽槽口的左侧或右侧,经分岔处至所述具有第二走向的馈电槽槽口或馈电槽延伸槽槽口的左侧或右侧的区间内,布设有分路承载轨,该分路承载轨可用于对受电器的单侧独立承载;
所述布设馈电槽合路单元,包括:在具有第一走向的馈电槽槽腔或馈电槽延伸槽槽腔的左侧或右侧设置有合路口,布设有具有第二走向的馈电槽或馈电槽延伸槽至所述合路口处,在所述具有第二走向的馈电槽或馈电槽延伸槽的上侧设置有具有第二走向的馈电槽槽口或馈电槽延伸槽槽口,所述具有第二走向的馈电槽槽口或馈电槽延伸槽槽口的左侧或右侧唇部与所述具有第一走向的馈电槽槽口或馈电槽延伸槽槽口的左侧或右侧唇部相接续,在沿所述具有第一走向的馈电槽槽口或 馈电槽延伸槽槽口的左侧或右侧,经合路处至所述具有第二走向的馈电槽槽口或馈电槽延伸槽槽口的左侧或右侧的区间内,布设有合路承载轨,该合路承载轨可用于对受电器的单侧独立承载;
所述布设馈电槽交叉单元,包括:在具有第一走向的馈电槽槽腔或馈电槽延伸槽槽腔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槽腔交叉口,布设有具有第二走向的馈电槽或馈电槽延伸槽至所述槽腔交叉口处,具有第二走向的馈电槽或馈电槽延伸槽的槽腔在所述槽腔交叉口处与具有第一走向的馈电槽槽腔或馈电槽延伸槽槽腔相交叉,在所述具有第二走向的馈电槽或馈电槽延伸槽的上侧设置有具有第二走向的馈电槽槽口或馈电槽延伸槽槽口,所述具有第二走向的馈电槽槽口或馈电槽延伸槽槽口从所述具有第一走向的馈电槽槽口或馈电槽延伸槽槽口的左侧和右侧唇部穿过,在所述具有第一走向的馈电槽槽口或馈电槽延伸槽槽口的左侧和/或右侧,布设有交叉承载轨,该交叉承载轨在交叉槽口处被所述具有第二走向的馈电槽槽口或馈电槽延伸槽槽口中断。
36.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还包括:
供电环境感知单元,用于感知供电网所处的温度环境、湿度环境、道路负载环境中的至少一种,该供电环境感知单元包括如下模块中的至少一种:
车辆压力测量模块;
湿度测量模块;
承载轨温度测量模块;以及
馈电导流条温度测量模块。
37.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还包括槽内感知模块,该模块包括:
沿道路长度方向,在依次排列的第一长度区间和/或第二长度区间内,纵向布设的路面槽内感知模块,和纵向布设的路侧槽内感知模块;其中,
所述路面布设的槽内感知模块所具有的形式包括:在路面馈电槽口的唇部或者在路面馈电槽槽腔内,沿所述路面馈电槽口长度方向布设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所述路面槽内感知模块;或,
在路面馈电槽口和路面馈电槽的延伸槽槽口的唇部或者槽腔内,沿所述路面馈电槽口和路面馈电槽的延伸槽槽口长度方向布设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所述路面槽内感知模块;
所述路侧布设的槽内感知模块所具有的形式包括:在路侧馈电槽口的唇部或者在路侧馈电槽的槽腔内,沿所述路侧馈电槽口长度方向布设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所述槽内感知模块;或,
在路侧馈电槽口和路侧馈电槽的延伸槽槽口的唇部或者槽腔内,沿所述路侧馈电槽口和路侧馈电槽的延伸槽槽口长度方向布设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所述路侧槽内感知模块;
其中,所述路面槽内感知模块或路侧槽内感知模块包含如下子模块中的至少一种:光电转换子模块,用于接收受电器包含的发光部件发射的光信号,供电侧使用该光电转换子模块或者该子模块构成的阵列所接收到的所述光信号,获取受电器的身份信息、受电器的位置信息、受电侧可安全受电及受电侧请求中断供电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信息;
无线电天线子模块,用于接收受电器包含的近距离通信天线部件发射的无线电信号,供电侧使用该无线电天线子模块或者该子模块构成的阵列所接收到的所述无线电信号,获取受电器的身份信息、受电器的位置信息、受电侧可安全受电及受电侧请求中断供电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信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332900.6A CN105291893B (zh) | 2014-07-14 | 2014-07-14 | 一种随路供电网构建方法,供电操作方法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332900.6A CN105291893B (zh) | 2014-07-14 | 2014-07-14 | 一种随路供电网构建方法,供电操作方法及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291893A CN105291893A (zh) | 2016-02-03 |
CN105291893B true CN105291893B (zh) | 2020-01-07 |
Family
ID=551899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332900.6A Active CN105291893B (zh) | 2014-07-14 | 2014-07-14 | 一种随路供电网构建方法,供电操作方法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29189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017321B (zh) * | 2018-09-10 | 2023-09-01 | 西南交通大学 | 一种轨道交通供电构造 |
CN112036031B (zh) * | 2020-08-26 | 2022-04-08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一种计及灵活性承载度的电网评估与扩展规划方法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4205519A1 (de) * | 1992-02-24 | 1993-08-26 | Gerhard Bihler | Stromzufuehrung fuer strassenfahrzeuge |
DE4404331A1 (de) * | 1994-02-11 | 1995-08-17 | Gerhard Bihler | Bauelemente einer Stromzuführung |
CN1166421A (zh) * | 1996-05-29 | 1997-12-03 | 彭学祥 | 公路电气化的设施与方法 |
FR2806673B1 (fr) * | 2000-03-27 | 2002-06-14 | De Villemeur Philippe Billette | Moyen de transport collectif urbain electrique a itineraire multiple alimente par le reseau general |
CN1463868A (zh) * | 2002-06-14 | 2003-12-31 | 李善伯 | 电动汽车地槽输电与运行状态信息采集方法 |
CN1958331A (zh) * | 2005-11-06 | 2007-05-09 | 赵润生 | 电气化公路与专用车辆一体化运输系统 |
CN202623959U (zh) * | 2012-06-08 | 2012-12-26 | 江苏新誉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气化高速公路的供电装置 |
CN103770665A (zh) * | 2014-01-21 | 2014-05-07 | 西京学院 | 一种兼有侧集电与顶集电供电体系的电气化公路系统 |
-
2014
- 2014-07-14 CN CN201410332900.6A patent/CN10529189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4205519A1 (de) * | 1992-02-24 | 1993-08-26 | Gerhard Bihler | Stromzufuehrung fuer strassenfahrzeuge |
DE4404331A1 (de) * | 1994-02-11 | 1995-08-17 | Gerhard Bihler | Bauelemente einer Stromzuführung |
CN1166421A (zh) * | 1996-05-29 | 1997-12-03 | 彭学祥 | 公路电气化的设施与方法 |
FR2806673B1 (fr) * | 2000-03-27 | 2002-06-14 | De Villemeur Philippe Billette | Moyen de transport collectif urbain electrique a itineraire multiple alimente par le reseau general |
CN1463868A (zh) * | 2002-06-14 | 2003-12-31 | 李善伯 | 电动汽车地槽输电与运行状态信息采集方法 |
CN1958331A (zh) * | 2005-11-06 | 2007-05-09 | 赵润生 | 电气化公路与专用车辆一体化运输系统 |
CN202623959U (zh) * | 2012-06-08 | 2012-12-26 | 江苏新誉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气化高速公路的供电装置 |
CN103770665A (zh) * | 2014-01-21 | 2014-05-07 | 西京学院 | 一种兼有侧集电与顶集电供电体系的电气化公路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291893A (zh) | 2016-02-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230861B1 (en) | Buried power supply system for an electric vehicle, and an electric vehicle equipped to use such a system | |
Miller et al. | ORNL experience and challenges facing dynamic wireless power charging of EV's | |
CN102555837B (zh) | 用于运输车辆的地面供电系统及相关方法 | |
RU2482981C2 (ru) | Система непостоянного питания и токосъема электроэнергии, предназначенная для транспортных средств городского общественного транспорта | |
RU2374095C2 (ru) | Система электропитания от земли для электрических транспортных средств | |
JP4369382B2 (ja) | 交通システム | |
US20120261482A1 (en) | Track for a track bound vehicle | |
US20200290482A1 (en) | Tracked electric vehicle systems | |
JP2002281610A (ja) | 路面電車を利用した都市交通システム | |
CN102834290B (zh) | 电动车辆系统的过载限制装置 | |
CN106740174A (zh) | 一种利用电车受电弓的电动车辆无线充电系统及方法 | |
CN105291894B (zh) | 一种供电方法,受电方法及装置 | |
CN103249088A (zh) | 车地无线通信系统lte-wlan复合组网方法 | |
CN105291893B (zh) | 一种随路供电网构建方法,供电操作方法及系统 | |
US20200207238A1 (en) | Tracked electric vehicle systems | |
WO2017077370A1 (en) | Electronic current collector for vehicles | |
CN104773092A (zh) | 广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 |
EP1582396A1 (en) | System for the electrical supply of vehicles in urban areas | |
JP3545316B2 (ja) | 複合交通システム | |
CN105270208A (zh) | 一种道路巡视方法及装置 | |
CN105270209A (zh) | 一种供电网接入控制方法,接入请求方法及装置 | |
AU712902B2 (en) | Power Track - A Practical System for the Universal use of Electrically Powered Vehicles | |
US20220388428A1 (en) | Tracked electric vehicle systems | |
CN101819715A (zh) | 基于红外诱导的浓雾天气高速公路通行系统 | |
CN105270207B (zh) | 一种车辆受电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