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87265A - 一种中药挥发油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药挥发油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87265A
CN105287265A CN201510873936.XA CN201510873936A CN105287265A CN 105287265 A CN105287265 A CN 105287265A CN 201510873936 A CN201510873936 A CN 201510873936A CN 105287265 A CN105287265 A CN 1052872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atile oil
oil
cosmetics
traditional medicine
medicine volat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7393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Danqi Daily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Danqi Daily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Danqi Daily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Danqi Daily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87393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87265A/zh
Publication of CN1052872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872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92Oils, fats or waxes; Derivatives thereof, e.g. hydrogenation products thereof
    • A61K8/922Oils, fats or waxes; Derivatives thereof, e.g. hydrogenation products thereof of vegetable orig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9/00Preparations for care of the sk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800/00Properties of cosmetic compositions or active ingredients thereof or formulation aids used therein and process related aspects
    • A61K2800/20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functional or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the composition as a whole
    • A61K2800/28Rubbing or scrubbing compositions; Peeling or abrasive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exfolian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ird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Cosmetic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挥发油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该中药挥发油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当归油1.0~2.8份、郁金油0.9~2.5份、莪术油0.9~2.5份、艾叶油0.8~2.2份。本发明提供的中药挥发油及其化妆品安全无刺激、易被皮肤吸收,具有显著的预防和/或治疗老茧功效,解决了皮肤角质层对有效成分吸收困难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中药挥发油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中药挥发油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人体皮肤最表面的被称为角质层,由于劳动过程长期摩擦造成皮肤角质层细胞坏死、失去生长能力并堆积而成就形成了茧,扁平或隆起的局限性片状角化增厚就形成胼胝,胼胝俗称“老茧”。老茧长时间不去除不仅会使手或足部神经萎缩、反射降低,容易导致气血不畅、皮肤粗糙、肠胃不良等疾病,茧下各种菌类还不易杀灭导致脚气难以根治,而且茧下的足部组织由于承受较大的压力,极易发生出血、液化坏死而形成溃疡,该病发展缓慢,早期无症状,往往容易被患者忽视,待引起重视并就医时已较为严重。
市面上有许多宣称具有去角质或者去老茧的产品,且有部分宣称添加了添加了天然的植物作为有效成分,然而其对于由于劳动过程长期摩擦造成皮肤角质层细胞坏死、失去生长能力并堆积而成的老茧的去除效果实际使用时并不如人意,这给患有老茧的消费者造成诸多困扰。而这些宣称具有去角质或者去老茧的产品实际效果不如人意的原因之一则是皮肤对大部分有效成分难以吸收或者根本无法吸收。
角质层由4-8层已经死亡的,扁平层状无核细胞组成,角质细胞与细胞间脂质形成“砖墙结构”,防止体内组织液外渗,限制水、脂质或化妆品成分等物质通过。研究表明,护肤品中大量营养成分的添加,无论什么精华,什么营养,只要皮肤不能吸收,都是一种负担。皮肤表面化妆品营养成分过剩,不仅会使皮肤出现过早老化,代谢功能退化,而且还会成为寄生细菌生长繁殖的温床,导致皮肤感染。因此,提高皮肤对化妆品营养成分的吸收,尤其是提高茧化皮肤对有效成分的吸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安全、易被皮肤吸收且对去除老茧具有良好作用的化妆品,以解决老茧患者的困扰。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挥发油及该中药挥发油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药挥发油,该中药挥发油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当归油1.0~2.8份、郁金油0.9~2.5份、莪术油0.9~2.5份、艾叶油0.8~2.2份。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药挥发油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当归油2.0~2.8份、郁金油1.9~2.5份、莪术油1.9~2.5份、艾叶油1.8~2.2份。
祖国医学表明,老茧病因是患处长期受压或摩擦,局部气血运行阻滞,皮肤失营所致,当归功能:活血补血,郁金和莪术:行气化瘀,艾叶:散寒止痛,当归、郁金、莪术、艾叶四者合用,相辅相成,可从根源上预防和治疗老茧。现代医学表明,当归油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减少机体因外界伤害导致的病变率,维持机体对营养物质的正常吸收;郁金油、莪术油、艾叶油具有良好的抗菌和抗炎功效,可抵挡外界细菌病毒的入侵并修复病变组织,使病变部位恢复异常。
本发明还提供该中药挥发油在制备化妆品中的应用。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中药挥发油作为具有去老茧作用的功效成分添加在化妆品中。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化妆品,该化妆品包括有1~6wt%本发明所述的挥发油。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化妆品包括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植物蛋白肽原液:1~6wt%,
甘油硬脂酸酯、PEG-100硬脂酸酯:1~2.6wt%,
鲸蜡硬脂醇、鲸蜡硬脂基葡糖苷:1~3.5wt%,
辛酸/癸酸甘油三酯:2~7wt%,
角鲨烷:3~5wt%,
聚二甲基硅氧烷:1~2wt%,
黄原胶:0.1~0.3wt%
甘油:6~10wt%,
山梨(糖)醇:5~11wt%,
海藻提取液:2~4wt%,
尿素:0.2~0.8wt%,
冰片:0.05~0.2wt%,
维生素B1:0.17~0.25wt%,
苯氧乙醇/乙基己基甘油:0.03~0.2wt%,
去离子水:余量。
越来越多的重要挥发油被证实具有透皮吸收促进作用,而不同性质及药理功效的挥发油对促透物的适用性不同。研究发现不同的重要透皮促进剂之间按一定比例组合成二元或多元复合促透剂时,可以取得采用单个促透剂时无法达到的效果,但是,并非所有促透剂合用一定比单用好。具有特定比的本发明的中药挥发油经发明人大量实验验证,不仅可以相互协同起到良好的预防和治疗老茧功效,同时,应用在化妆品当中可以促进化妆品中其他保湿或功效成分的吸收,提高皮肤吸收利用用率,加强该化妆品的保湿、去茧等功效。
本发明中药挥发油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药挥发油确定了最佳的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即当归油、郁金油、莪术油、艾叶油以特定的比例配合使用,具有协同预防和治疗老茧和促进皮肤吸收的双重功效。
(2)本发明中药挥发油安全、易吸收,即可单独施用于老茧患处及周围的皮肤,起到预防和治疗的作用,也可作为功效成分添加于化妆品中,促进化妆品中其他保湿或功效成分的吸收,提高皮肤吸收利用用率,加强该化妆品的保湿、去茧等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一种中药挥发油,其由下述重量的原料组成:
当归油1g、郁金油0.9g、莪术油0.9g、艾叶油0.8g。
将以上4种挥发油按各重量混合后得本发明中药挥发油a。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一种中药挥发油,其由下述重量的原料组成:
当归油2g、郁金油1.9g、莪术油1.9g、艾叶油1.8g。
将以上4种挥发油按各重量混合后得本发明中药挥发油b。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一种中药挥发油,其由下述重量的原料组成:
当归油2.8g、郁金油2.5g、莪术油2.5g、艾叶油2.2g。
将以上4种挥发油按各重量混合后得本发明中药挥发油c。
对比例1
本对比例一种中药挥发油,其由下述重量的原料组成:
当归油0.8g、郁金油0.6g、莪术油0.6g、艾叶油0.6g。
将以上4种挥发油按各重量混合后得一种中药挥发油d。
对比例2
本对比例一种中药挥发油,其由下述重量的原料组成:
当归油3g、郁金油2.7g、莪术油2.8g、艾叶油2.5g。
将以上4种挥发油按各重量混合后得本发明中药挥发油e。
实施例4
将实施例1~3和对比例1~2所得挥发油按照下表组分和重量制成护肤品,分别编号为A、A1、A2、A0、B、C、D、E,A、A1、A2含有实施例1所得的挥发油a,B含有实施例2所得的挥发油b,C含有实施例3所得的挥发油c,D含有对比例1所得的挥发油d,E含有对比例2所得的挥发油e,A0为空白对照组。
A、A1、A2、A0、B、C、D、E护肤品的组分及其含量见表1:
表1护肤品的组成及其重量百分比
实施例5本发明中药挥发油促透效果评价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比分析评价本发明中药挥发油的促透作用。
二、实验方法
1、实验材料和仪器
样品和试剂:本发明中药挥发油a、b、c、氮酮、氢氧化钠(分析纯);
仪器:756型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ZD85型气浴恒温振荡器(常州市国华仪器厂);
动物:昆明种小白鼠,体重为20~24g,雄性,普通级,由广州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2、实验步骤
(1)离体鼠皮的制备:用自制的脱毛剂去小鼠腹部的毛清水洗净皮肤表面,继续饲养,24h后处死小鼠,剥取腹部皮肤,剪除损伤的皮肤,去掉皮下脂肪,置-40℃保存备用;
(2)释放液的制备:
释放液1:取海藻提取液3g、尿素0.5g、维生素B10.22g混合,用50%的乙醇溶解成l%的溶液;
释放液2:在释放液1中加入3g挥发油a;
释放液3:在释放液1中加入3g挥发油b;
释放液4:在释放液1中加入3g挥发油c;
释放液5:在释放液1中加入3g挥发油d;
释放液6:在释放液1中加入3g挥发油e;
释放液7:在释放液1中加入3g氮酮;
释放液8:在释放液1中加入1g挥发油a;
释放液9:在释放液1中加入6g挥发油a;
释放液10:在释放液1中加入8g挥发油a;
接收液的制备:用0.1mol/L的氢氧化钠为接收液,超声脱气;
(3)取上述鼠皮,常温下解冻,在透皮装置上进行试验,释放液用量为lml,接收液为10ml,扩散面积为0.5cm2,试验温度为37±0.5℃,每次取液1ml,同时补加1ml0.1mol/L的NaOH液,在300nm波长处测量吸收度,用吸收系数(EL km)为260求出各个取样时间的药物浓度;
(4)实验结果处理:因接收室内连续取样,并每次补加新的NaOH液,测得数值较真值为小,故按下式进行校正:
Dn=VCn`=VCn+V`∑n-1Cn-1
式中Dn为校正后接收池中中药组合物a4的量,Cn`为第n次样品的校正浓度(mg·ml-1),Cn为第n次样品的实测浓度,V为接收室内溶液的体积,V`为每次取样量。
三、实验结果
表2不同释放液中海藻提取液3g、尿素0.5g、维生素B10.22g混合物的渗透系数
与释放液1组比较:*P<0.05*1P<0.01
结果分析:由以上表2中释放液1到释放液7渗透系数结果可知,随着本发明中药挥发油中各组分用量配比的增加,其对海藻提取液3g、尿素0.5g、维生素B10.22g混合物的促透作用明显增强(P<0.05),且明显强于单独使用氮酮对海藻提取液3g、尿素0.5g、维生素B10.22g混合物的促透作用。但当中药挥发油中各组分用量配比不在本发明范围内,即当中药挥发油中各组分用量配比小于本发明各组分最小用量时,几乎无促透作用,当中药挥发油中各组分用量配比大于本发明各组分最大用量时,其促透作用反而下降。另外,从释放液2、释放液8、释放液9及释放液10渗透系数结果可知,随着本发明挥发油添加量增大,其对海藻提取液3g、尿素0.5g、维生素B10.22g混合物的促透作用逐渐增强,但当用量越大时,增加速度越来越缓,而当用量超过本发明配方中添加量时,其渗透作用反而下降。由此说明本发明挥发油对化妆品中有效成分的促透作用比氮酮强,且当本发明挥发油的用量范围不在本发明特定范围内时,促透效果显著下降。综上本发明具有特定配比的中药挥发油对化妆品中有效成分具有促进皮肤吸收的作用,本发明中药挥发油及其化妆品易被皮肤吸收。
实施例6安全性评价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比分析评价实施例所制得的中药挥发油的安全性。
二、实验方法——红细胞溶血实验
实验方法参照ECVAM-DB-ALM:INVITTOXprotocol:RedBloodCellTestSystemINVITTOXn037。RBCTestSystem的基本原理:如果原料对血红细胞细胞膜有刺激,会使血红细胞细胞膜破裂,产生一定程度的溶血现象。因此,在530nm下测量吸光度,吸光度越大,说明细胞溶血率越高,原料的刺激性越强。
1、实验样品:实施例1-3制得的挥发油a、b、c;
2、实验试剂:Na2HPO4、KH2PO4、NaCl、葡萄糖、柠檬酸三钠、柠檬酸、十二烷基硫酸钠(SDS)、鸡血,以上试剂均购自购自广州化学试剂公司,鸡血为市售产品;
3、试剂配制
磷酸盐缓冲液(PBS):精密称取Na2HPO415.902g,KH2PO41.524g,NaCl14.426g,C6H2O6·H203.963g,置于2L的容量瓶中,加超纯水溶解,定容至刻度线,得PBS·溶液。磷酸盐缓冲液(PBS)pH=7.4,在4℃下储存,一周内用完;
柠檬酸:按照柠檬酸三钠:柠檬酸=66:44mmo1/L的比例,精密称取柠檬酸三钠9.7053g,柠檬酸4.6231g,置于500mL的容量瓶中,加超纯水溶解,定容至刻度线,在每次屠宰场取血前配制;
标准表面活性剂溶液:精密称取十二烷基硫酸钠(SDS)0.5g,置于500mL的容量瓶中,加PBS缓冲液溶解,定容至刻度线,浓度为1g/L,配制成0.1%浓度的SDS·溶液,用于测试SDS溶血标准曲线;
所测试样品:在pH控制下,精密称取原料0.05g,置于50mL的容量瓶中,加PBS溶解,定容至刻度线,配制成浓度为0.1%的测试原料样品,即1g/L;
血红细胞(RBC)的准备和储存:屠宰场取新鲜三黄鸡血10mL,盛装于聚乙烯塑料容器中,与5mL柠檬酸缓冲液混匀。立即将混匀血样保温于保温箱中,温度为21-22℃。30分钟内运于实验室,若血样没有受到污染,时间可延长至1小时。
RBC的分离:
①用10mL聚乙烯无菌离心管分装采集的血液样本,室温下,以1500rpm离心15分钟。
②用一次性注射器小心吸取上清液,弃之。用等量PBS缓冲液混洗离心管中的RBC(该过程能去除大量的白细胞、血浆和黄色的碎片)。
③将离心管中的RBC添加适量葡萄糖,使葡萄糖终浓度为10mmol/L,密封保存。4℃储存。实验前,提前30分钟将RBC从4℃取出放置,使其温度稳定于室温。
4、实验步骤
为便于测定吸光值,测试体系在2mlEP管中进行,在记录实验室按1ml记录。将样品(0.1%PBS溶液)按照表3中剂量添加(样品添加量为高浓度经验值),每次采用三组平行,结果取平均值。阳性参照物选用水溶性氮酮。
表3样品溶血实验添加量表
样品量(μL/mL) PBS量(μL/mL) RBS量(μL/mL)
640 335 25
①在EP管中分别按照表3中样品的量加入样品(实际操作时以表中两倍的量加入),然后加入PBS补齐到975μL(实际操作时以表中两倍的量加入)。
②在各管中快速加入25μLRBC(实际操作时以表中两倍的量加入,使用显微镜观察红细胞浓度)。
③将各管置于摇床,150r.p.m,37℃孵育10分钟。
④置于离心机,10,000r.p.m离心1分钟,终止孵育。
⑤用移液枪轻轻取出上清液于1cm比色皿中,530nm测吸光度OD530nm。采用样品和PBS的混合液作为空白对照。
⑥阴性对照:设530nm下,975μLPBS+25μLRBC的溶血率为0%;阳性对照:设530nm下,975μL水+25μLRBC的溶血率为100%。
⑦结果分析:溶血率(%)计算=样品吸光度/阳性对照吸光度×100。
三、实验结果
表4本发明中药挥发油及对照样在530nm下的吸光度表
编号 样品名 吸光度
1 中药挥发油a 0.076
2 中药挥发油b 0.083
3 中药挥发油c 0.089
4 阳性对照 1.563
结果分析:从表4可以看出,以阳性对照(975μL水+25μLRBC)完全溶血率为100%,中药挥发油a、b、c的刺激率都在安全范围内(<10%),可见,本发明中药挥发油是安全的,可直接施用于皮肤。
实施例7临床功效评价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比分析评价,评价含有本发明挥发油的化妆品对老茧的改善和治疗功效。
二、实验方法
1、临床实验评价
征集没有临床感染征象,足部长有老茧的患者共270例,其中男150例,女120例,年龄41~80岁,平均(56.0±7.6)岁;随机分为9组,每组30例,经过为期3月的系统客观临床观察,患者均无严重心、肝、肾及血液疾病,利用自身对照对疗效进行研究。
2、实验方法
以实施例4中A、A1、A2、B、C组产品作为实验组,以D、E、某市售具有去老茧产品为对照组,以A0为空白对照组,在受试者老茧患处及周围有干燥脱皮症状的皮肤选定相同面积大小的区域作为实验区域分别涂抹实验品或对照品,涂抹量约为5g,早晚各一次,连续使用3个月。
3、评价方法
评定标准参照中医胼胝的诊断疗效标准。治愈:皮损完全消退,皮肤颜色恢复正常;好转:皮损变软变薄,皮肤颜色改善;胼胝即指老茧。
三、实验结果
表5皮损及足部干燥脱皮症状的改善结果值
在试用者临床试验过程中均未见刺激性反应及其他毒性反应。
结果分析:从以上表5可以看出,实验组去茧产品A、A1、A2、B、C与对照组去茧产品D、E、某市售具有去老茧产品对试用者皮损及足部干燥脱皮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治疗和改善作用,但实验组去茧产品对试用者皮损及足部干燥脱皮症状的治疗和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去茧产品的效果。其中,从A、B、C、D、E组产品效果可知,随着本发明中药挥发油中各组分用量配比的增加,其对试用者皮损及足部干燥脱皮症状的治疗和改善效果越明显,但当中药挥发油中各组分用量配比不在本发明范围内,即当中药挥发油中各组分用量配比小于本发明各组分最小用量时,其对皮损及足部干燥脱皮症状治疗和改善作用与空白对照组效果差不多,当中药挥发油中各组分用量配比大于本发明各组分最大用量时,其对皮损及足部干燥脱皮症状治疗和改善作用反而下降。此外,从A、A1、A2组产品试用结果可看出,随着本发明挥发油在化妆品中的添加量增大,其对皮损及足部干燥脱皮症状治疗和改善作用越明显,但当用量增加到一定范围时(比如当其用量由3g增加到6g时),效果增加并不明显。
综上本发明中药挥发油以特定的比例配合使用时,具有保湿、协同治疗老茧和促进皮肤吸收的双重功效。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6)

1.一种中药挥发油,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挥发油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当归油1.0~2.8份、郁金油0.9~2.5份、莪术油0.9~2.5份、艾叶油0.8~2.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挥发油,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挥发油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当归油2.0~2.8份、郁金油1.9~2.5份、莪术油1.9~2.5份、艾叶油1.8~2.2份。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挥发油在制备化妆品中的应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挥发油作为具有去老茧作用的功效成分添加在化妆品中。
5.一种化妆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妆品包括有1~6wt%的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挥发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化妆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妆品包括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植物蛋白肽原液:1~6wt%,
甘油硬脂酸酯、PEG-100硬脂酸酯:1~2.6wt%,
鲸蜡硬脂醇、鲸蜡硬脂基葡糖苷:1~3.5wt%,
辛酸/癸酸甘油三酯:2~7wt%,
角鲨烷:3~5wt%,
聚二甲基硅氧烷:1~2wt%,
黄原胶:0.1~0.3wt%
甘油:6~10wt%,
山梨(糖)醇:5~11wt%,
海藻提取液:2~4wt%,
尿素:0.2~0.8wt%,
冰片:0.05~0.2wt%,
维生素B1:0.17~0.25wt%,
苯氧乙醇/乙基己基甘油:0.03~0.2wt%。
CN201510873936.XA 2015-12-01 2015-12-01 一种中药挥发油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Pending CN1052872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73936.XA CN105287265A (zh) 2015-12-01 2015-12-01 一种中药挥发油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873936.XA CN105287265A (zh) 2015-12-01 2015-12-01 一种中药挥发油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87265A true CN105287265A (zh) 2016-02-03

Family

ID=551855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73936.XA Pending CN105287265A (zh) 2015-12-01 2015-12-01 一种中药挥发油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87265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08314A (zh) * 2009-12-10 2010-05-19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一种中药挥发油注射溶液及其注射剂和制备方法
CN102283882A (zh) * 2011-08-05 2011-12-21 刘翠传 归紫膏
CN102475666A (zh) * 2010-11-22 2012-05-30 大连创达技术交易市场有限公司 一种愈肤功能复合中草药化妆品
CN102793639A (zh) * 2011-12-16 2012-11-28 百奥迈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提取物介导的药物透皮导入系统及其透皮方法
CN103666758A (zh) * 2012-09-11 2014-03-26 天津天士力现代中药资源有限公司 一种挥发油的精制方法
CN103767898A (zh) * 2014-01-26 2014-05-07 新疆亲努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马油祛寒护足霜
CN104288059A (zh) * 2014-10-31 2015-01-21 广州丹奇日用化工厂有限公司 一种化妆品组合物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08314A (zh) * 2009-12-10 2010-05-19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一种中药挥发油注射溶液及其注射剂和制备方法
CN102475666A (zh) * 2010-11-22 2012-05-30 大连创达技术交易市场有限公司 一种愈肤功能复合中草药化妆品
CN102283882A (zh) * 2011-08-05 2011-12-21 刘翠传 归紫膏
CN102793639A (zh) * 2011-12-16 2012-11-28 百奥迈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提取物介导的药物透皮导入系统及其透皮方法
CN103666758A (zh) * 2012-09-11 2014-03-26 天津天士力现代中药资源有限公司 一种挥发油的精制方法
CN103767898A (zh) * 2014-01-26 2014-05-07 新疆亲努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马油祛寒护足霜
CN104288059A (zh) * 2014-10-31 2015-01-21 广州丹奇日用化工厂有限公司 一种化妆品组合物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彭志源: "《医院临床皮肤科技术操作规范 中》", 30 June 2004 *
王和权: "《中药药理与临床》", 31 January 2006 *
王建新等: "《化妆品植物原料大全》", 30 June 20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83075B1 (ko) 피부 질환의 치료 및 예방을 위한 해면동물 유래의 치료조성물
CN110731991A (zh) 具有祛痘功效的皮肤外用组合物
CN109731001B (zh) 新琼寡糖的新用途及含有新琼寡糖的组合物
WO2021103581A1 (zh) 具有促进伤口愈合和/或疤痕修复功效的皮肤外用组合物
CN102961282B (zh) 具有促渗透作用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731921A (zh) 具有祛痘功效的皮肤外用组合物
US20150297651A1 (en) Living body healing accelerator
CN112587593B (zh) 一种治疗痤疮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90030B (zh) 抗菌、抗病毒、抗氧化及抗色素沉积的组合物
CN105726366B (zh) 皮脂膜修复组合物
CN101791285B (zh) 一种用于清除面部老年斑的黄皮酰胺复合纳米乳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97912A (zh) 一种蒜素塑颜紧致精华霜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32049B (zh) 一种具有除臭作用的组合物
CN105326688A (zh) 一种植物组合物及其在化妆品领域中的应用
CN104958228A (zh) 一种美白祛斑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KR101599907B1 (ko) 천연 원료 추출물을 포함하는 항산화제 및 이의 용도
CN105287265A (zh) 一种中药挥发油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CN105338978A (zh) 用于促进胶原蛋白生成、促进弹性蛋白生成和/或促进角质形成细胞迁移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5250838B (zh) 一种治疗胼胝的化妆品
CN113143788A (zh) 一种具有保湿修复舒缓的多效组合物及面霜
CN110897994A (zh) 一种蒜素臻润焕活精华霜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49919B (zh) 银杏酚酸在制备治疗臭汗症的外用制剂中的用途
KR20160020038A (ko) 프랜지패니 오일 또는 프랜지패니 오일의 발효물을 포함하는 화장료 조성물
CN110538193A (zh) 卡拉胶寡糖的用途及含有卡拉胶寡糖的组合物
CN105287337A (zh) 包含川芎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