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83008B - 壳体设备 - Google Patents

壳体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83008B
CN105283008B CN201510362670.2A CN201510362670A CN105283008B CN 105283008 B CN105283008 B CN 105283008B CN 201510362670 A CN201510362670 A CN 201510362670A CN 105283008 B CN105283008 B CN 1052830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tallation component
housing equipment
equipment according
antenna
antenna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6267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83008A (zh
Inventor
李允馥
蔡瑢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Innote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Innote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Innotek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Innotek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2830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830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830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8300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3827Portable transceivers
    • H04B1/3888Arrangements for carrying or protecting transcei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壳体设备,该壳体设备包括:安装构件,该安装构件包括第一安装构件和围绕第一安装构件的第二安装构件;第一天线装置,该第一天线装置安装在第一安装构件的顶表面上;以及第二天线装置,该第二天线装置安装在第二安装构件的底表面上。因此,即使当壳体设备安装在移动通信终端上时,也可以在移动通信终端与外部装置之间顺畅地进行短程通信。

Description

壳体设备
技术领域
实施方式涉及壳体设备,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可安装在移动通信终端上的壳体设备。
背景技术
通常,为移动通信终端添加各种功能以提供各种服务。在此情况下,移动通信终端可以具有短程通信功能。换句话说,移动通信终端可以接近外部装置以与外部装置进行短程通信。在此情况下,移动通信终端可以与外部装置进行短程通信以提供支付服务或认证服务。同时,最近已经实现了可安装在移动通信终端上的壳体设备。在此情况下,壳体设备可以用于保护移动通信终端或者改善外观。
然而,壳体设备可能会干扰移动通信终端与外部装置之间的短程通信。也就是说,壳体设备可能会阻碍移动通信终端收发的信号。由此,壳体设备可能会使移动通信终端的性能降低。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止移动通信终端的性能降低的壳体设备。此外,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用于中继由移动通信终端收发的信号的壳体设备。另外,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用于中继移动通信终端与外部装置之间的短程通信的壳体设备。
为了实现这些目的,根据实施方式的壳体设备包括:安装构件,该安装构件包括第一安装构件和围绕第一安装构件的第二安装构件;第一天线装置,该第一天线装置安装在第一安装构件的顶表面上;以及第二天线装置,该第二天线装置安装在第二安装构件的底表面上。
第一安装构件连接至第二安装构件的一侧。
壳体设备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安装构件与第二安装构件之间的调整构件。
调整构件可以包括电池。
第一安装构件沿着调整构件的侧表面中的一个侧表面延伸。
第一天线装置和第二天线装置连接至彼此。
根据实施方式,壳体设备可安装在移动通信终端上以保护移动通信终端并且改善移动通信终端的外观。此外,壳体设备可以中继移动通信终端与外部装置之间的短程通信。也就是说,壳体设备可以中继由移动通信终端收发的信号。因而,即使在壳体设备安装在移动通信终端上时,也可以在移动通信终端与外部装置之间顺畅地进行短程通信。因而,可以防止移动通信终端的性能由于壳体设备而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采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框图。
图2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壳体设备的示例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壳体设备的截面图。
图4a、图4b以及图4c是示出图3的中继模块的视图。
图5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壳体设备的截面图。
图6a、图6b以及图6c是示出图5的中继模块的第一示例的视图。
图7a、图7b、图7c、图7d以及图7e是示出图5的中继模块的第二示例的视图。
图8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壳体设备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对各实施方式进行更加详细地描述。在此情况下,应当指出的是,尽可能将相同的附图标记分配给相同的元件。此外,在下面的描述中将省略可能会使各实施方式的主题不清楚的公知的功能或构造的细节。
图1是示出采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框图。此外,图2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壳体设备的立体图。在此情况下,图2(a)示出了安装在移动通信终端上的壳体设备,以及图2(b)示出了从移动通信终端拆离的壳体设备。
参照图1,采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0包括移动通信终端11、壳体设备13以及外部装置15。
移动通信终端11和外部装置15可以进行短程通信。也就是说,在移动通信终端11接近外部装置15时,移动通信终端11和外部装置15可以进行短程通信。在此情况下,短程通信可以包括NFC(近场通信)。为此,移动通信终端11可以包括第一天线模块12,并且外部装置15可以包括第二天线模块16。因此,当移动通信终端11接近外部装置15时,第一天线模块12和第二天线模块16可以进行短程通信。
例如,移动通信终端11可以包括智能卡、便携式电话、智能电话、上网本、笔记本电脑等。此外,外部装置15可以是分别包括阅读器的各种电子装置。
壳体设备13可安装在移动通信终端11上。换句话说,壳体设备100可以如图2(a)所示安装在移动通信终端11上。在此情况下,壳体设备13可以安装在移动通信终端11上,以保护移动通信终端11并且改善移动通信终端11的外观。此外,如图2(b)所示,壳体13可以从移动通信终端11拆离。
此外,壳体设备13可以安装在移动通信终端11上,以中继移动通信终端11与外部装置15之间的短程通信。也就是说,壳体设备13可以接收来自移动通信终端11的信号并且将该信号传送至外部装置15。此外,壳体设备13可以接收来自外部装置15的信号并且将该信号传送至移动通信终端11。为此,壳体设备13可以包括中继模块14。因此,当移动通信终端11接近外部装置15时,中继模块14可以中继第一天线模块12与第二天线模块16之间的短程通信。
图3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壳体设备的截面图。此外,图4a、图4b以及图4c是示出图3的中继模块的视图。在此情况下,图4a和图4b示出了制造中继模块的方案,其中图4a是示出了中继模块的顶表面的俯视图并且图4b是示出了中继模块的底表面的后视图。此外,图4c是示出了组装中继模块的方案的立体图。
参照图3,本实施方式的壳体设备100包括中继模块110、调整构件130、以及防护部件140。
中继模块110在壳体设备100中中继信号。也就是说,中继模块110中继移动通信终端11与外部装置15(在图1中)之间的短程通信。详细地,中继模块110与移动通信终端11进行短程通信,并且与外部装置15进行短程通信。在此情况下,短程通信可以包括NFC(近场通信)。中继模块110包括天线装置111和113以及安装构件120。
天线装置111和113实质上传送信号。在此情况下,天线装置111和113可以接收来自移动通信终端11的信号并且将该信号传送至外部装置15。此外,天线装置111和113可以接收来自外部装置15的信号并且将该信号传送至移动通信终端11。
天线装置111和113包括第一天线装置111和第二天线装置113。第一天线装置在壳体设备100中设置成与移动通信终端11相对。此外,第一天线装置111可以与移动通信终端11进行短程通信。也就是说,第一天线装置111与移动通信终端11交换信号。在此情况下,第一天线装置111可以接收来自第一天线模块12(在图1中)的信号或者向第一天线模块12传送信号。第二天线装置113在壳体设备100中设置成与第一天线装置111相对。此外,第二天线装置113可以与外部装置15进行短程通信。也就是说,第二天线装置113与外部装置15交换信号。在此情况下,第二天线装置113可以接收来自第二天线模块16(在图1中)的信号或者向第二天线模块16传送信号。
在此情况下,第一天线装置111和第二天线装置113可以连接至彼此。此外,第一天线装置111和第二天线装置113中的每一个均可以包括线圈。在此情况下,第一天线装置111的端部可以连接至第二天线装置113的端部。此外,第一天线装置111和第二天线装置113可以形成环。选择性地,第一天线装置111和第二天线装置113中的至少一者还可以包括电抗装置(未示出)。在此情况下,电抗装置可以连接至线圈。此外,电抗装置可以包括感应装置和电容装置。例如,感应装置可以包括感应器,而电容装置可以包括电容器。
安装构件120支承天线装置111和113。此外,安装构件120可以屏蔽天线装置111和113。在此情况下,安装构件120插置于天线装置111与天线装置113之间。安装构件120可以将天线装置111与天线装置113彼此分离。此外,安装构件120可以以单层结构或者以多层结构形成。因此,第一天线装置和第二天线装置113设置成彼此相对同时在第一天线装置111与第二天线装置113之间插置安装构件120。
在此情况下,安装构件120可以包括印刷电路板(PCB)、柔性PCB(FPCB)、薄膜以及屏蔽构件中的一者。屏蔽构件可以由铁素体构成。也就是说,屏蔽构件可以包括金属颗粒和树脂材料。在此情况下,金属颗粒可以包括软磁性金属颗粒,例如铝(Al)、金属硅和铁氧化物(FeO;Fe3O4;Fe2O3)。此外,树脂材料可以包括热塑性树脂,例如聚烯烃弹性体。
安装构件120包括第一安装构件121和第二安装构件123。第一安装构件在壳体设备100中设置成与移动通信终端11相对。第一安装构件121支承第一天线装置111。第二安装构件123在壳体设备100中设置成与第一安装构件121相对。第二安装构件123支承第二天线装置113。在此情况下,第一安装构件121和第二安装构件123可以连接至彼此。
根据本实施方式,中继模块110可以以图4a和图4b中示出的形式制造。
具体地,第一安装构件121和第二安装构件123可以彼此平行地布置。第一安装构件121可以连接至第二安装构件123的其中一个侧表面。在此情况下,第一安装构件121的尺寸可以等同于第二安装构件123的尺寸。与上述情况不同,第一安装构件121的尺寸可以小于第二安装构件121的尺寸。
全部天线装置111和113可以安装在安装构件120的相同表面上。也就是说,全部天线装置111和113可以安装在安装构件120的顶表面上。在此情况下,第一天线装置可以安装在第一安装构件121的顶表面上,并且第二天线装置113可以安装在第二安装构件123的顶表面上。第一天线装置111的尺寸可以等同于第二天线装置113的尺寸。例如,第一天线装置111的外径可以等于第二天线装置113的外径。第一天线装置111的尺寸可以小于第二天线装置113的尺寸。例如,第一天线装置111的外径可以小于第二天线装置113的外径。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中继模块110可以以图4c中示出的形式组装。具体地,中继模块110可以具有折叠结构。
调整构件130允许维持壳体设备100的形状。在此情况下,调整构件130插置于第一安装构件121与第二安装构件123之间。在此情况下,调整构件130可以将第一安装构件121与第二安装构件123彼此分离。也就是说,调整构件130可以将第一天线装置111与第二天线装置113彼此分离。此外,调整构件130可以以单层结构或者以多层结构形成。因此,第一安装构件121和第二安装构件123设置成彼此相对同时在第一安装构件121与第二安装构件123之间插置调整构件130。
选择性地,调整构件130可以包括电池。电池将电力供给至壳体设备100中的移动通信终端11。在此情况下,电池包括输出端子(未示出)和输入端子(未示出)。连接端子连接至移动通信终端11以将电池的电力输出至移动通信终端11。输入端子连接至外部电源以允许将外部电源的电力输入至电池。在此情况下,尽管未示出,但是连接端子和输入端子可以通过防护部件140暴露于外部。
防护部件140可安装在壳体设备100中的移动通信终端11上。也就是说,防护部件140可以安装在移动通信终端11上和从移动通信终端11拆离。在此情况下,防护部件140可以紧密地粘附至移动通信终端11的后表面。在此情况下,防护部件140可以朝向移动通信终端11的侧表面延伸,但是本实施方式不限于此。防护部件140可以由塑料材料形成。
此外,天线装置111和113、安装构件120以及调整构件130由防护部件140封装在壳体设备100中。防护部件140将天线装置111和113、安装构件120以及调整构件130在壳体设备100中联接至彼此。在此情况下,在防护部件140中形成有容纳空间。也就是说,防护部件140在容纳空间中容纳天线装置111和113、安装构件120以及调整构件130。
图5是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壳体设备的截面图。图6a、图6b以及图6c是示出图5的中继模块的第一示例的视图。图7a、图7b以及图7c是示出图5的中继模块的第二示例的视图。在此情况下,图6a、图6b、图7a、图7b以及图7c示出了制造中继模块的方案,其中图6a、图7a以及图7c是中继模块的俯视图并且图6b、图7b以及图7d是中继模块的后视图。此外,图6c和图7e是示出了组装中继模块的方案的立体图。
参照图5,本实施方式的壳体设备200包括中继模块210、调整构件230、以及防护部件240,其中,中继模块210包括天线装置211和213以及安装构件220。在此情况下,由于中继模块210、调整构件230、以及防护部件240的基本构造与前述实施方式的中继模块、调整构件、以及防护部件的基本构造相似,因此将省略具体细节。
然而,中继模块210可以以图6a和图6b中的形式制造。
具体地,第二安装构件223可以形成为围绕第一安装构件221。也就是说,第一安装构件221形成为具有比第二安装构件223更小的尺寸。在此情况下,在第二安装构件223的中央区域中可以形成有露出部分224。在此情况下,露出部分224可以形成为具有与第一安装构件221相对应的尺寸。此外,第一安装构件221可以插入至露出部分224中并且容纳在露出部分224中。换言之,第二安装构件223可以由露出部分224的边缘区域形成。此外,第一安装构件221可以连接至第二安装构件223中的露出部分224的内部侧表面中的一个内部侧表面。在此情况下,第一安装构件221可以从第二安装构件223的边缘区域中的一个边缘区域伸出。
天线装置211和213可以单独地安装在安装构件220的互不相同的表面上。为此,第一天线装置211的尺寸小于第二天线装置213的尺寸。例如,第一天线装置211的外径可以小于第二天线装置213的内径。也就是说,第一天线装置211可以安装在第一安装构件221的顶表面上,而第二天线装置213可以安装在第二安装构件223的底表面上。在此情况下,第一天线装置211的两端部和第二天线装置213的两端部可以延伸至第二安装构件223的边缘区域中的一个边缘区域。此外,天线装置211和213可以通过安装构件220连接至彼此。在此情况下,第一天线装置211和第二天线装置213中的至少一者可以穿过第二安装构件223。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中继模块210可以以图6c中示出的形式制造。具体地,中继模块210可以具有折叠结构。在此情况下,第一安装构件221可以沿着调整构件230的侧表面中的一个侧表面延伸。此外,第一天线装置211的两端部可以沿着调整构件230的侧表面中的一个侧表面延伸。
在此情况下,安装构件220的长度可以在第一安装构件221的延伸方向上确定。例如,安装构件220的长度可以等于55mm。在此情况下,第一安装构件221的长度可以等于约47mm。然而,可以假定调整构件230的厚度等于约3mm。此外,安装构件220的厚度可以在与第一安装构件221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确定。例如,安装构件220的厚度可以等于48mm。在此情况下,第一安装构件221的厚度可以等于约40mm。也就是说,第二安装构件223的每个边缘区域的宽度可以等于约4mm。
同时,本实施方式的中继模块210可以以图7a至图7d中示出的形式制造。
具体地,如图7a和图7b所示,第二安装构件223可以形成为围绕第一安装构件221。也就是说,第一安装构件221形成为具有比第二安装构件223更小的尺寸。在此情况下,在第二安装构件223的中央区域中可以形成有露出部分224。在此情况下,露出部分224可以形成为具有与第一安装构件221相对应的尺寸。此外,第一安装构件221可以插入至露出部分224中并且容纳在露出部分224中。换言之,第二安装构件223可以在露出部分224的边缘区域处形成。
天线装置211和213可以单独地安装在安装构件220的互不相同的表面上。为此,第一天线装置211的尺寸小于第二天线装置213的尺寸。也就是说,第一天线装置211可以安装在第一安装构件221的顶表面上,而第二天线装置213可以安装在第二安装构件223的底表面上。在此情况下,第一天线装置211的两端部可以延伸至第一安装构件221上的一个侧部,而第二天线装置213的两端部可以延伸至第二安装构件223的边缘区域中的一个边缘区域。在此情况下,第一天线装置211的两端部可以穿过第一安装构件221。此外,第二天线装置213可以穿过第二安装构件223。
此外,如图7c和7d所示,第一安装构件121和第二安装构件123可以连接至彼此。也就是说,第一安装构件221可以延伸成连接至第二安装构件223的边缘区域中的一个边缘区域。在此情况下,第一安装构件221可以粘附至第二安装构件223的边缘区域中的一个边缘区域的顶表面或底表面。例如,第一安装构件221和第二安装构件223可以由粘性材料(未示出)粘附至彼此。此外,天线装置211和213可以连接至彼此。在此情况下,第一天线装置211和第二天线装置213中的至少一者穿过安装构件220,使得天线装置211和213连接至彼此。
因此,中继模块210可以以图7e中示出的形式组装。具体地,中继模块210可以具有折叠结构。在此情况下,第一安装构件221可以沿着调整构件230的侧表面中的一个侧表面延伸。此外,第一天线装置211的两端部可以沿着调整构件230的其中一个侧表面延伸。
在此情况下,安装构件220的长度可以在第一安装构件221的延伸方向上确定。例如,安装构件220的长度可以等于55mm。在此情况下,第一安装构件221的长度可以等于约47mm。然而,可以假定调整构件230的厚度等于约3mm。此外,安装构件220的厚度可以在与第一安装构件221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确定。例如,安装构件220的厚度可以等于48mm。在此情况下,第一安装构件221的厚度可以等于约40mm。也就是说,第二安装构件223的每个边缘区域的宽度可以等于约4mm。
图8为示出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壳体设备的截面图。
参照图8,本实施方式的壳体设备300包括中继模块310、调整模块330以及防护部件340,其中,中继模块210包括天线装置311和天线装置313以及安装构件320。在此情况下,由于中继模块310、调整构件330、以及防护部件340的基本构造与前述实施方式的中继模块、调整构件、以及防护部件的基本构造相似,因此将省略具体细节。
然而,中继模块310还包括屏蔽构件325。屏蔽构件325屏蔽天线装置311和313。在此情况下,屏蔽构件325插置于第一安装构件321与第二安装构件323之间。此外,屏蔽构件325可以以单层结构或多层结构形成。
在此情况下,屏蔽构件325可以由铁素体形成。也就是说,屏蔽构件325可以包括金属颗粒和树脂材料。在此情况下,金属颗粒可以包括软磁性金属颗粒,例如铝(Al)、金属硅和铁氧化物(FeO;Fe3O4;Fe2O3)。此外,树脂材料可以包括热塑性树脂,例如聚烯烃弹性体。
屏蔽构件325包括第一屏蔽构件327和第二屏蔽构件329。第一屏蔽构件327在壳体设备300中设置成与第一天线装置311相对。在此情况下,第一屏蔽构件327可以设置于第一安装构件321与调整构件330之间。第二屏蔽构件329在壳体设备300中设置成与第二天线装置313相对。在此情况下,第二屏蔽构件329可以设置于第二安装构件323与调整构件330之间。在此情况下,屏蔽构件325可以具有折叠结构。
根据实施方式,壳体设备100、200或300可以安装在移动通信终端11上,从而保护移动通信终端11并且改善移动通信终端11的外观。在此情况下,壳体设备100、200或300包括调整构件130、230或330使得壳体设备100、200或300可以更有效地保护移动通信终端11。此外,由于调整构件130、230或330包括电池,因此壳体设备100、200或300可以给移动通信终端11供电。
此外,壳体设备100、200或300的中继模块110、120或310可以中继移动通信终端11与外部装置15之间的短程通信。也就是说,中继模块110、210或310可以中继从移动通信终端11传送的信号以及向移动通信终端11传送的信号。因此,可以防止移动通信终端11的性能由于壳体设备100、200或300而降低。
同时,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不限于所述实施方式且可以以不同的方式来实施,并且应当理解的是,给出这些实施方式用以提供完整的公开并且向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提供详尽的理解。换句话说,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的是,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内容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各种替换、形式上的改变和改装。

Claims (18)

1.一种壳体设备,包括:
安装构件,所述安装构件包括第一安装构件和围绕所述第一安装构件的第二安装构件;
第一天线装置,所述第一天线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构件的顶表面上;
第二天线装置,所述第二天线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构件的底表面上;以及
调整构件,所述调整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构件与所述第二安装构件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安装构件沿着所述调整构件的侧表面中的一个侧表面延伸,
其中,所述第一安装构件连接至所述第二安装构件的一侧,
其中,所述第一天线装置和所述第二天线装置连接至彼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天线装置设置成与移动通信终端的第一天线模块相对,
其中,所述第二天线装置设置成与外部装置的第二天线模块相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设备,其中,所述第二安装构件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安装构件对应的露出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安装构件连接至所述第二安装构件中的所述露出部分的内部侧表面中的一个内部侧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安装构件连接至所述第二安装构件中的所述露出部分的边缘区域中的一个边缘区域的顶表面或底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天线装置和所述第二天线装置中的至少一者穿过所述第二安装构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设备,其中,所述调整构件包括电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天线装置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天线装置的内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天线装置和所述第二天线装置具有折叠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壳体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天线装置和所述第二天线装置包括线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壳体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天线装置和所述第二天线装置中的至少一者还包括连接至所述线圈的电抗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壳体设备,其中,所述电抗装置包括电容装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构件与所述第二安装构件之间的至少一个屏蔽构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设备,其中,所述安装构件包括印刷电路板、柔性印刷电路板、薄膜以及屏蔽构件中的一者。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设备,还包括防护部件,所述防护用于封装所述安装构件以及所述第一天线装置和所述第二天线装置,使得所述安装构件与所述第一天线装置和所述第二天线装置彼此联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壳体设备,其中,所述防护部件可拆卸地安装在移动通信终端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壳体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天线装置和所述第二天线装置中继所述移动通信终端与外部装置之间的短程通信。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壳体设备,其中,所述短程通信包括近场通信。
CN201510362670.2A 2014-06-30 2015-06-26 壳体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2830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40080823A KR20160002070A (ko) 2014-06-30 2014-06-30 케이스 장치
KR10-2014-0080823 2014-06-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83008A CN105283008A (zh) 2016-01-27
CN105283008B true CN105283008B (zh) 2018-07-20

Family

ID=54931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62670.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283008B (zh) 2014-06-30 2015-06-26 壳体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628132B2 (zh)
KR (1) KR20160002070A (zh)
CN (1) CN10528300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24684A1 (ko) * 2016-12-29 2018-07-05 주식회사 아모텍 휴대 전자기기용 안테나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휴대 전자기기
KR101989862B1 (ko) * 2016-12-29 2019-06-17 주식회사 아모텍 휴대 전자기기용 안테나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휴대 전자기기
CN109638451B (zh) * 2018-12-12 2021-04-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天线控制方法
WO2023229333A1 (ko) * 2022-05-23 2023-11-30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안테나 및 안테나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6771A (zh) * 2007-01-30 2008-08-06 索尼株式会社 光盘盒、光盘托盘、卡片元件和制造方法
WO2010098540A2 (ko) * 2009-02-25 2010-09-02 주식회사 에이티앤씨 내장형 안테나 일체형 휴대단말기 케이스 및 그 제조 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04995B2 (en) * 2007-06-11 2013-12-10 Visa U.S.A. Inc. Shielding of portable consumer device
US7973635B2 (en) 2007-09-28 2011-07-05 Access Business Group International Llc Printed circuit board coil
US20090170559A1 (en) * 2007-12-27 2009-07-02 Simon Phillips Mobile telephone with two antennas for use in contactless payments
US8248314B2 (en) * 2010-09-22 2012-08-21 Ash Jr Daniel R Inductively coupled signal booster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in combination therewith
KR101414779B1 (ko) 2010-10-20 2014-07-03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무선 전력 전송 장치
KR101580518B1 (ko) * 2012-04-05 2015-12-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안테나 및 이를 구비한 이동 단말기
KR101393979B1 (ko) 2012-08-02 2014-05-12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무선전력 송신장치, 무선전력 수신장치, 무선 전력 장치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US9484768B2 (en) * 2013-11-01 2016-11-01 Innochips Technology Co., Ltd. Complex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KR102219857B1 (ko) * 2014-03-18 2021-02-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6771A (zh) * 2007-01-30 2008-08-06 索尼株式会社 光盘盒、光盘托盘、卡片元件和制造方法
WO2010098540A2 (ko) * 2009-02-25 2010-09-02 주식회사 에이티앤씨 내장형 안테나 일체형 휴대단말기 케이스 및 그 제조 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381225A1 (en) 2015-12-31
CN105283008A (zh) 2016-01-27
KR20160002070A (ko) 2016-01-07
US9628132B2 (en) 2017-04-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42355B1 (en) Near-field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nfemi) antenna
CN105283008B (zh) 壳体设备
CN106471673B (zh) 天线装置、天线模块以及通信终端装置
CN101630562B (zh) 软磁片,包括该软磁片的组件和包括该组件的非接触式输电系统
US9672976B2 (en) Multi-mode wireless charging
CN206180119U (zh)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7112811B (zh) 磁场屏蔽片及包括其的无线电力传输模块
US9502753B2 (e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vice
CN105049552B (zh) 壳体设备
WO2013180367A1 (ko) 전자파흡수시트를 포함하는 무선인식 및 무선충전 겸용 무선안테나, 그것의 제조방법
KR101339020B1 (ko) 안테나 장치
JP5817950B2 (ja) 通信端末装置および通信端末装置用カバー
US10164336B2 (en) Antenna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JP2005333244A (ja) 携帯電話機
KR20130050633A (ko) 하이브리드형 자기장 차폐시트, 안테나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휴대 단말기기
US8195236B2 (en) Retrofit contactless smart SIM functionality in mobile communicators
KR20140067957A (ko) 휴대 기기 및 급전 시스템
US10074891B2 (en) Smartphone antenna in flexible PCB
WO2017206470A1 (zh) 一种用作近场通信天线的导电板及终端
JPWO2014199861A1 (ja) 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通信端末装置
CN108702404A (zh) 用于便携式终端的后盖及包括其的后盖一体型天线模块
CN205646165U (zh) 天线装置与通信终端装置
KR20150105513A (ko) 안테나를 구비하는 금속재 카드
CN205752508U (zh) 壳体、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5684215B (zh) 天线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20

Termination date: 2020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