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82258B - 控制远程桌面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控制远程桌面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82258B
CN105282258B CN201510764190.9A CN201510764190A CN105282258B CN 105282258 B CN105282258 B CN 105282258B CN 201510764190 A CN201510764190 A CN 201510764190A CN 105282258 B CN105282258 B CN 1052822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ddle layer
main control
controlled end
remote desktop
control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6419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82258A (zh
Inventor
林仁文
宋涛
李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Star Net eVideo Information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Star Net eVideo Information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Star Net eVideo Information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Star Net eVideo Information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76419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282258B/zh
Publication of CN1052822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822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822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822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8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erminal emulation, e.g. Teln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04L67/025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for remote control or remote monitoring of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远程桌面的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在主控端与受控端之间设置中间层,主控端设置远程桌面控制参数,并向中间层发起远程桌面控制请求;中间层接收远程桌面请求后,转发给受控端;根据所述远程桌面请求,受控端进入远程桌面受控状态,应用所述控制参数,并向中间层发送桌面数据;中间层接收所述桌面数据后,上报给主控端;主控端解析并展示所述桌面数据,实现对受控端桌面的远程控制。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实现在主控端与受控端不能互联互通的情况下,进行远程桌面控制。

Description

控制远程桌面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远程桌面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已出现不少远程桌面控制方案。例如,腾讯科技有限公司的QQ软件,即可实现远程桌面控制功能。目前的远程桌面控制方案都要求主控端和受控端之间能够进行连接和通讯。但是在一些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场合,如主控端在互联网云端,但受控端不允许接入互联网,或没有条件接入互联网等场合,主控端和受控端之间不能互通,也无法直接通讯,现有的各种远程桌面方案都无能为力。同时现有的远程桌面控制方案基本上都是点对点操作,在有多个受控端的情况下,无法对这些受控端进行统一管理。
鉴于以上问题,目前需寻求一种方案,既可弥补主控端和受控端之间不能互通情况下无法进行远程桌面控制的不足,亦可实现在最大范围内保障受控端的安全,并对多个受控端进行统一的集成化管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主控端和受控端之间不能互通情况下,实现远程桌面控制,并最大程度地保障受控端的安全,并对多个受控端进行统一的集成化管理。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控制远程桌面的方法,包括:
在主控端与受控端之间设置中间层,
主控端设置远程桌面控制参数,并向中间层发起远程桌面控制请求;
中间层接收远程桌面请求后,转发给受控端;
根据所述远程桌面请求,受控端进入远程桌面受控状态,应用所述控制参数,并向中间层发送桌面数据;
中间层接收所述桌面数据后,上报给主控端;
主控端解析并展示所述桌面数据,实现对受控端桌面的远程控制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控制远程桌面的系统,包括:
主控端,用于发起远程控制请求的操作指令,并显示远程桌面数据;
受控端,用于响应远程控制请求,执行远程控制操作指令,并向主控端提供远程桌面数据;
中间层,用于连接主控端与受控端,并转发主控端与受控端之间的请求、操作指令及桌面数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引进中间层以进行数据代理转发,实现在主控端与受控端不能互联互通的情况下,进行远程桌面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系统实施例三的架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发明系统实施例三的架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发明中间层中网络通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发明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在主控端与受控端之间引进中间层,通过中间层代理转发数据,并加入队列管理机制,实现对多个受控端的统一集成管理;以及加入安全校验机制,以提升安全性。
请参照图1,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一种控制远程桌面的方法,包括:
S1:在主控端与受控端之间设置中间层;
S2:主控端设置远程桌面控制参数,并向中间层发起远程桌面控制请求;
S3:中间层接收远程桌面请求后,转发给受控端;
S4:根据所述远程桌面请求,受控端进入远程桌面受控状态,应用所述控制参数,并向中间层发送桌面数据;
S5:中间层接收所述桌面数据后,上报给主控端;
S6:主控端解析并展示所述桌面数据,实现对受控端桌面的远程控制。
本发明是基于三层架构的远程桌面控制。具体地,在设置中间层后,在中间层配置所有可以被远程桌面管理的受控端设备的IP地址。启动中间层后,中间层可以以长连接方式主动连接主控端,并上报所述IP地址至主控端,主控端根据IP地址选择受控端,此时被选择的受控端称为目标受控端。
主控端选择一个受控端的IP地址后,设置远程桌面控制参数,如刷新频率、桌面清晰度及显示模式等,随后向中间层发起远程桌面控制请求。
中间层接收远程桌面请求后,转发给受控端;受控端收到远程桌面控制请求的指令后,进入远程桌面受控状态,应用主控端设定的参数,并定时向中间层发送桌面数据;
中间层接收所述桌面数据后,上报给主控端;主控端接收中间层上报的桌面数据,解析并展示所述桌面数据,然后对展示桌面进行远程操作,这样一次完整的桌面数据上报就完成,从而实现远程桌面控制。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一通过在主控端与受控端之间引进中间层以进行数据代理转发,实现在主控端与受控端不能互联互通的情况下,进行远程桌面控制。
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二中为了增强安全性,执行步骤S3具体为:中间层接收远程桌面请求后,调用安全校验模块进行安全校验;调用安全校验模块对应命令请求的合法性进行校验,同时判断目标受控端是否在线。
若校验通过,则中间层转发请求给受控端;
若校验不通过,则中间层向主控端上报错误信息。
其中,所述安全校验包括以下至少其中一项内容:
(a)目标受控端是否存在,是否允许接受远程桌面控制;
即目标受控端存在,且接受远程桌面控制,因此安全校验需要目标受控端的参与或授权,才可执行后续步骤;若目标受控端不存在或存在目标受控端但不接受远程桌面控制,则安全校验即视为未通过。
(b)目标受控端是否已经处于远程桌面控制状态;
(c)主控端设定的各项执行参数是否合法;
(d)比对通讯黑名单和/或白名单,判断主控端和/或受控端是否合法。
其中,在安全校验通过后,安全校验模块分配一个通讯令牌,作为本地远程控制的一个合法标识,并在建立远程桌面控制连接后,主控端和受控端主动发起的任何指令,都必须携带该通讯令牌,作为合法性的标识;因此中间层仅传输携带合法通讯令牌的请求、操作指令,若在任何协议数据中未携带通讯令牌、非法或未登记的通讯令牌都将被中间层丢弃。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为了提升安全性,设置中间层作为代理,则受控端处在一个更安全的位置,这样的操作不仅实现了主控端与受控端的完全隔离,还有效的保证通讯的安全。
其中,步骤S4具体为;
根据所述控制参数,受控端进行自身初始化;
判断受控端初始化是否成功;
若是,则受控端通知中间层启动成功,并按照所述控制参数,发送桌面数据给中间层;
反之,则受控端上报错误信息给中间层,中间层向主控端上报错误信息。在报错后,可根据需要,断开主控端与中间层和/或中间层与受控端之间的连接。
其中,为了保证数据之间的正常转发以及通讯链路的正常检测,中间层在主控端和受控端之间实行双向监控机制和/或双向心跳机制。
所述双向监控机制是指中间层既要监听来自主控端的命令和数据,也要监听来自受控端的命令和数据,这样才能保证数据之间的正常转发。
所述双向心跳机制具体为:
中间层定时向主控端和受控端发送存活心跳检测指令;并判断中间层是否收到中断指令或检测到心跳异常;
若中间层收到一方的中断指令和/或检测到一方心跳异常,则中断远程控制,并通知另一方;
若中间层未收到中断指令,且未检测到心跳异常,则继续远程控制。
考虑到主控端可能在互联网云端,而中间层可能在局域网内,中间的网络情况可能比较复杂,所以在具体实施时,中间层和主控端之间采用TCP连接并通讯;而中间层和受控端位于同一局域网内,采用UDP方式进行心跳检测。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中间层和主控端之间的心跳是一直保留的,是为了中间层能随时监听到主控端推送的各种指令;而中间层和受控端之间的心跳只有在开始远程桌面数据传输后才启用,如果断开连接,这个心跳也就不复存在了。
同时,在远程桌面控制要结束时,主控端可发起正常结束远程桌面控制请求,中间层和受控端收到指令后,退出远程桌面状态,并释放资源。应当理解的是,受控端一方也可主动发起结束请求的指令,此时中间层和主控端收到指令后,退出远程桌面状态,并释放资源。
如图3、图4所示,对应地,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远程桌面的系统,包括:
主控端,用于发起远程控制请求的操作指令,并显示远程桌面数据;
受控端,用于响应远程控制请求,执行远程控制操作指令,并向主控端提供远程桌面数据;
中间层,用于连接主控端与受控端,并转发主控端与受控端之间的请求、操作指令及桌面数据。
如图4所示,在实际需要时,主控端可以是多个,即进行结构扩展,此时多个主控端(图4显示的是控制端1~控制端n)可以形成一个主控中心,因此本质上这样的框架还是属于三层结构,即可以认为是一种广义上的三层架构。
这种广义上的三层架构是队列管理机制的一种具体体现。即该架构允许同时存在多个主控端和多个受控端,其中每个主控端控制各自的受控端,互不干扰。为实现这点,必须在中间层用队列保存主控端和受控端的映射关系,这样才可以实现正确的数据转发。
中间层是三层架构远程桌面控制中最重要的一层,主要实现如下几个功能:
1、代理功能:中间层加入双向监听机制,实现在控端和受控端之间双向数据通讯;
2、通路保障功能:加入双向心跳机制,保证通讯链路的正常使用并监控各种异常;
3、实现安全校验机制,保证通讯和受控端的安全;
4、实现多个受控端的集成管理。
在本发明中,一个中间层可以支持多个受控端同时接受远程桌面控制,实现统一管理。
具体地,所述中间层设于主控端与受控端之间;
主控端设置远程桌面控制参数,并向中间层发起远程桌面控制请求;
中间层接收远程桌面请求后,转发给受控端;
根据所述远程桌面请求,受控端进入远程桌面受控状态,应用所述控制参数,并向中间层发送桌面数据;
中间层接收所述桌面数据后,上报给主控端;
主控端解析并展示所述桌面数据,实现对受控端桌面的远程控制。
其中,本发明所述中间层还包括安全校验模块,用于安全校验,
若校验通过,则中间层转发请求给受控端;
若校验不通过,则中间层向主控端上报错误信息。
具体地,所述安全校验模块用于:
(a)目标受控端是否存在,是否允许接受远程桌面控制;
(b)目标受控端是否已经处于远程桌面控制状态;
(c)主控端设定的各项执行参数是否合法;
(d)比对通讯黑名单和/或白名单,判断主控端和/或受控端是否合法。
其中,所述安全校验模块还用于分配通讯令牌;
主控端及受控端之间的请求、操作指令携带所述通讯令牌;
中间层仅传输携带合法通讯令牌的请求、操作指令。
其中,中间层还用于配置至少一个受控端的IP地址,并上报所述IP地址至主控端,主控端根据IP地址选择受控端。
其中,所述中间层还包括双向监听模块,用于监听主控端与受控端的请求、命令及数据。
其中,所述中间层还包括双向心跳模块,用于定时向主控端与受控端发送存活心跳检测指令,并接收对应的应答包。
三层架构(主控端、中间层、受控端)的具体实现流程图见图5所示,这种三层架构形式的远程桌面控制方案,相对于传统的直连形式的方案,有了更好的功能解耦分离,所以也就有了更强的扩展性。在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很快在中间层加入了诸如:断线重连机制、数据缓存机制、限制控制请求频率、版本匹配校验功能、白名单和黑名单功能,而主控端和受控端不用做任何改动,因此本发明所述的系统扩展性更强。
如在实际中,本发明提供的三层架构的系统可适用于在娱乐场所的服务器进行远程协助,协助现场进行进行故障排查等。
具体地,如娱乐场所中其它局域网服务器,如点播服务器、录像服务器等是不接入互联网的,也就是本发明方案中的受控端,;数据中心作为主控端,场所网关服务器作为中间层;
当受控端出现异常情况时,或是现场人员不知如何进行下一步操作时候;数据中心的技术人员就可以在远程发起控制请求,协助现场进行问题排查。
综上所述,鉴于现有技术中主控端和受控端之间不能互联互通的问题,本发明是引进代理的概念,即引进一个中间层,中间层的一端可以和主控端进行通讯,另外一端可以和受控端进行通讯,由中间层进行数据转发,这样就可以解决不能互通的问题。同时为了进一步提升安全性,本发明可以在中间层加入安全校验、双向监听、双向心跳等机制,加强对受控端的安全保护;与此同时,由于中间层的特殊位置,本发明可以在中间层加入队列管理机制,从而实现对多个受控端的统一集成管理,以提升管理效率。实际上,在本发明中中间层已经成为了具有很强功能的远程桌面及控制的管理机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6)

1.一种控制远程桌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主控端与受控端之间设置中间层,
主控端设置远程桌面控制参数,并向中间层发起远程桌面控制请求;
中间层接收远程桌面请求后,转发给受控端;
根据所述远程桌面请求,受控端进入远程桌面受控状态,应用所述控制参数,并向中间层发送桌面数据;
中间层接收所述桌面数据后,上报给主控端;
主控端解析并展示所述桌面数据,实现对受控端桌面的远程控制;
所述中间层和受控端处于同一局域网中,且所述中间层和主控端之间采用TCP连接并通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控制远程桌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中间层接收远程桌面请求后,转发给受控端的步骤具体为:
中间层接收远程桌面请求后,调用安全校验模块进行安全校验;
校验通过,则中间层转发请求给受控端;
校验不通过,则中间层向主控端上报错误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控制远程桌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校验包括以下至少其中一项内容:
(a)目标受控端是否存在,是否允许接受远程桌面控制;
(b)目标受控端是否已经处于远程桌面控制状态;
(c)主控端设定的各项执行参数是否合法;
(d)比对通讯黑名单和/或白名单,判断主控端和/或受控端是否合法。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控制远程桌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校验通过后,还包括:
安全校验模块分配通讯令牌;
主控端及受控端之间的请求、操作指令携带所述通讯令牌;
中间层仅传输携带合法通讯令牌的请求、操作指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控制远程桌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中间层后,在中间层配置至少一个受控端的IP地址,并上报所述IP地址至主控端,主控端根据IP地址选择受控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控制远程桌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远程桌面请求,受控端进入远程桌面受控状态,应用所述控制参数,并向中间层发送桌面数据的步骤具体为;
根据所述控制参数,受控端进行自身初始化;
判断受控端初始化是否成功;
若是,则受控端通知中间层启动成功,并按照所述控制参数,发送桌面数据给中间层;
反之,则受控端上报错误信息给中间层,中间层向主控端上报错误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控制远程桌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间层在主控端和受控端之间实行双向监控机制和/或双向心跳机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控制远程桌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心跳机制具体为:
中间层定时向主控端和受控端发送存活心跳检测指令;
判断中间层是否收到中断指令或检测到心跳异常;
若中间层收到一方的中断指令和/或检测到一方心跳异常,则中断远程控制,并通知另一方;
若中间层未收到中断指令,且未检测到心跳异常,则继续远程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控制远程桌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端和受控端均为一个以上,中间层和受控端处于同一局域网中。
10.一种控制远程桌面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控端,用于发起远程控制请求的操作指令,并显示远程桌面数据;
受控端,用于响应远程控制请求,执行远程控制操作指令,并向主控端提供远程桌面数据;
中间层,用于连接主控端与受控端,并转发主控端与受控端之间的请求、操作指令及桌面数据;
所述中间层和受控端处于同一局域网中,且所述中间层和主控端之间采用TCP连接并通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控制远程桌面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设于主控端与受控端之间;
主控端设置远程桌面控制参数,并向中间层发起远程桌面控制请求;
中间层接收远程桌面请求后,转发给受控端;
根据所述远程桌面请求,受控端进入远程桌面受控状态,应用所述控制参数,并向中间层发送桌面数据;
中间层接收所述桌面数据后,上报给主控端;
主控端解析并展示所述桌面数据,实现对受控端桌面的远程控制。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控制远程桌面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还包括安全校验模块,用于安全校验,
若校验通过,则中间层转发请求给受控端;
若校验不通过,则中间层向主控端上报错误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控制远程桌面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校验模块具体用于:
(a)目标受控端是否存在,是否允许接受远程桌面控制;
(b)目标受控端是否已经处于远程桌面控制状态;
(c)主控端设定的各项执行参数是否合法;
(d)比对通讯黑名单和/或白名单,判断主控端和/或受控端是否合法;
所述安全校验模块还用于分配通讯令牌;
主控端及受控端之间的请求、操作指令携带所述通讯令牌;
中间层仅传输携带合法通讯令牌的请求、操作指令。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控制远程桌面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中间层还用于配置至少一个受控端的IP地址,并上报所述IP地址至主控端,主控端根据IP地址选择受控端。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控制远程桌面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还包括双向监听模块,用于监听主控端与受控端的请求、命令及数据。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控制远程桌面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还包括双向心跳模块,用于定时向主控端与受控端发送存活心跳检测指令,并接收对应的应答包。
CN201510764190.9A 2015-11-10 2015-11-10 控制远程桌面的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52822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64190.9A CN105282258B (zh) 2015-11-10 2015-11-10 控制远程桌面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64190.9A CN105282258B (zh) 2015-11-10 2015-11-10 控制远程桌面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82258A CN105282258A (zh) 2016-01-27
CN105282258B true CN105282258B (zh) 2019-03-19

Family

ID=551505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64190.9A Active CN105282258B (zh) 2015-11-10 2015-11-10 控制远程桌面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28225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29810B (zh) * 2018-03-15 2021-06-25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家教设备的远程管控方法与系统
CN108388155B (zh) * 2018-03-21 2020-06-2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9639697A (zh) * 2018-12-24 2019-04-16 广州微算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云手机安全投屏的方法、移动终端和服务器
CN110225054B (zh) * 2019-06-20 2021-12-1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远程协助连接建立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0839038B (zh) * 2019-11-20 2023-03-24 浙江军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安全设备的智能监控方法、平台服务器和安全设备
CN111367452B (zh) * 2020-03-17 2021-08-03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交互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介质
CN115459966B (zh) * 2022-08-25 2024-01-09 北京伽睿智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可信的数字设备远程运维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696329A2 (en) * 2005-02-25 2006-08-30 Microsoft Corporation Windows remote debugger service
CN101494666A (zh) * 2009-03-16 2009-07-2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客户支持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1931626A (zh) * 2010-08-25 2010-12-29 深圳市傲冠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远程控制过程中实现安全审计功能的服务终端
CN102739612A (zh) * 2011-04-12 2012-10-17 深圳市金蝶中间件有限公司 远程控制方法及中介服务器
CN103179104A (zh) * 2011-12-23 2013-06-2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远程服务的访问方法、系统及其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696329A2 (en) * 2005-02-25 2006-08-30 Microsoft Corporation Windows remote debugger service
CN101494666A (zh) * 2009-03-16 2009-07-2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客户支持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1931626A (zh) * 2010-08-25 2010-12-29 深圳市傲冠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远程控制过程中实现安全审计功能的服务终端
CN102739612A (zh) * 2011-04-12 2012-10-17 深圳市金蝶中间件有限公司 远程控制方法及中介服务器
CN103179104A (zh) * 2011-12-23 2013-06-2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远程服务的访问方法、系统及其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82258A (zh) 2016-0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82258B (zh) 控制远程桌面的方法及系统
US10051666B2 (en) Peer to peer networking and sharing systems and methods
CN111935276B (zh) 远程主机访问方法、装置及设备
US20130046865A1 (en) Zero configuration of a virtual distributed device
CN105450779B (zh) 一家电设备连接多服务器的方法
CN104486128B (zh) 一种实现双控制器节点间冗余心跳的系统及方法
WO2011107013A1 (zh) 设备间安全接入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05813228B (zh) 基于SIP over TCP/TLS的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4426656A (zh) 数据收发方法及系统、消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US11128663B2 (en) Synchronizing link and event detection mechanisms with a secure session associated with the link
CN102938768A (zh) 一种漫游用户跨域登陆、跨域进行监控业务的方法和装置
CN104253739B (zh) 一种永远在线业务的实现方法、系统和设备
JP5357619B2 (ja) 通信障害検出システム
JP6222367B2 (ja)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US11637874B2 (en)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eventing and/or minimizing session data clipping
CN104378230A (zh) 一种提高Telnet服务端稳定性的系统和方法
TWI674806B (zh) 訊息推送系統、客戶設備及其訊息推送方法
KR20200072941A (ko) 실시간 오류 감지를 통한 vrrp 기반의 네트워크 장애 대응 방법 및 장치
WO2015158058A1 (zh) 一种实现呼叫保存和恢复的方法及系统
WO2012024967A1 (zh) 一种支持多串口终端登录的方法和装置
JP2008103787A (ja) 機器情報管理サーバ
CN106375353B (zh) 建链处理方法及装置
US9769140B1 (en) Authentication support for autonomous requests
KR20150009910A (ko) 컨트롤러와 네트워크 장치 간 연결 상태 확인 방법
CN114050911B (zh) 一种容器远程登录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