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78022A - 偏振片、高亮度偏振片和ips模式液晶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偏振片、高亮度偏振片和ips模式液晶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78022A
CN105278022A CN201510395201.0A CN201510395201A CN105278022A CN 105278022 A CN105278022 A CN 105278022A CN 201510395201 A CN201510395201 A CN 201510395201A CN 105278022 A CN105278022 A CN 1052780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aroid
film
resin
transparent protective
protective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9520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78022B (zh
Inventor
松本寿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2780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780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780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780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ometry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偏振片、高亮度偏振片和IPS模式液晶显示装置。现有的偏振片无法充分抑制在偏振片的吸收轴方向的尺寸变化。本发明提供一种偏振片,是依次层叠第一透明保护膜、偏光膜和第二透明保护膜而成的用于IPS模式液晶显示装置的偏振片,偏光膜的厚度为15μm以下,第一透明保护膜是在波长590nm的面内光程差Re(590)为10nm以下、在波长590nm的厚度方向的光程差Rth(590)的绝对值为10nm以下、在波长480~750nm的厚度方向的光程差Rth(480-750)的绝对值为15nm以下的透明树脂膜,第一透明保护膜的厚度大于偏光膜的厚度。

Description

偏振片、高亮度偏振片和IPS模式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偏振片、使用了该偏振片的高亮度偏振片、以及使用了该偏振片和该高亮度偏振片的IPS模式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发挥耗电量低、在低电压下工作、轻型且薄型等特征而用于各种显示用设备。该液晶显示装置由液晶单元、偏振片、相位差膜、聚光片、扩散膜、导光板、以及反光片等多种光学部件构成。作为液晶显示装置之一,可举出平面转换(IPS)模式液晶显示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示出了在厚度25μm的偏振器上层叠具有特定的相位差值的环烯烃系树脂膜作为保护膜而成的偏振片、以及包含该偏振片的IPS模式液晶显示装置的例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07953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现有的偏振片无法充分抑制在偏振片的吸收轴方向的尺寸变化。
即,本发明提供以下的偏振片、高亮度偏振片、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1]一种偏振片,是依次层叠第一透明保护膜、偏光膜和第二透明保护膜而成的用于IPS模式液晶显示装置的偏振片,
偏光膜的厚度为15μm以下,
第一透明保护膜是在波长590nm的面内光程差Re(590)为10nm以下、在波长590nm的厚度方向的光程差Rth(590)的绝对值为10nm以下、在波长480~750nm的厚度方向的光程差Rth(480-750)的绝对值为15nm以下的透明树脂膜,
第一透明保护膜的厚度大于偏光膜的厚度。
[2]根据[1]所述的偏振片,其中,上述第一透明保护膜与上述偏光膜利用含有聚乙烯醇系树脂和环氧化合物的水溶性粘接剂而粘接。
[3]根据[1]所述的偏振片,其中,上述第一透明保护膜与偏光膜利用由含有环氧树脂的树脂组合物构成的粘接剂而粘接,该环氧树脂经活性能量射线的照射或者加热而固化。
[4]根据[3]所述的偏振片,其中,上述环氧树脂含有分子内具有1个以上的与脂环式环键合的环氧基的化合物。
[5]根据[1]~[4]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片,其中,上述第二透明保护膜由甲基丙烯酸甲酯系树脂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树脂膜或者纤维素系树脂膜构成。
[6]根据[1]~[5]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片,其中,上述偏振片用于移动电话或者用于便携式信息终端。
[7]一种高亮度偏振片,是在[1]~[6]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片的第二透明保护膜侧介由粘结剂层叠亮度提高膜而成的。
[8]根据[7]所述的高亮度偏振片,其中,上述高亮度偏振片用于移动电话或者用于便携式信息终端。
[9]一种IPS模式液晶显示装置,是在IPS模式液晶单元的至少一面配置[1]~[6]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片或者[7]或[8]所述的高亮度偏振片而成的。
[10]根据[9]所述的IPS模式液晶显示装置,其中,IPS模式液晶显示装置为中小型用液晶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偏振片抑制了在其吸收轴方向产生的尺寸变化,适合移动电话、便携式信息终端等画面小的中小型的液晶显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偏光膜)
本发明中使用的偏光膜通常利用公知的方法经如下工序制造,所述工序是将聚乙烯醇系树脂膜进行单轴拉伸的工序、将聚乙烯醇系树脂膜用二色性色素染色而吸附二色性色素的工序、将吸附有二色性色素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膜用硼酸水溶液进行处理的工序、以及利用硼酸水溶液处理后进行水洗的工序。
作为聚乙烯醇系树脂,可使用将聚乙酸乙烯酯系树脂皂化而得的树脂。作为聚乙酸乙烯酯系树脂,除作为乙酸乙烯酯的均聚物的聚乙酸乙烯酯以外,还可举出乙酸乙烯酯和可与其共聚的其它单体的共聚物等。作为可与乙酸乙烯酯共聚的其它的单体,例如可举出不饱和羧酸类、烯烃类、乙烯基醚类、不饱和磺酸类以及具有铵基的丙烯酰胺类等。
聚乙烯醇系树脂的皂化度通常为85~100mol%左右,优选为98mol%以上。该聚乙烯醇系树脂可以被改性,例如,也可使用被醛类改性的聚乙烯醇缩甲醛、聚乙烯醇缩乙醛等。另外聚乙烯醇系树脂的聚合度通常为1000~10000左右,更优选为1500~5000左右。
将聚乙烯醇系树脂制膜而成的膜作为偏光膜的料卷膜(原反フィルム)使用。将聚乙烯醇系树脂制膜的方法可用公知的方法制膜。若考虑使得到的偏光膜的厚度为15μm以下,则聚乙烯醇系料卷膜的膜厚优选为5~35μm左右,更优选为5~20μm。如果料卷膜的膜厚为35μm以上,则需要提高制造偏光膜使的拉伸倍率,另外有得到的偏光膜的尺寸收缩增大的趋势。另一方面,如果料卷膜的膜厚为5μm以下,则有实施拉伸时的操作性下降,制造中容易发生断裂等不良情况的趋势。
聚乙烯醇系树脂膜的单轴拉伸可以在二色性色素染色前、与染色同时、或者染色后进行。将单轴拉伸在染色后进行时,该单轴拉伸可以在硼酸处理前或者硼酸处理中进行。另外,也可以在这些多个步骤中进行单轴拉伸。
进行单轴拉伸时,可以在圆周速度不同的辊间沿单轴拉伸,也可以使用热辊沿单轴拉伸。另外,单轴拉伸可以是在大气中进行拉伸的干式拉伸,也可以是在使用溶剂使聚乙烯醇系树脂膜溶胀的状态下进行拉伸的湿式拉伸。拉伸倍率通常为3~8倍左右。
作为将聚乙烯醇系树脂膜用二色性色素染色的方法,例如,采用将聚乙烯醇系树脂膜浸渍于含有二色性色素的水溶液中的方法。作为二色性色素,具体而言,使用碘、二色性染料。应予说明,聚乙烯醇系树脂膜优选在染色处理前实施在水中的浸渍处理。
使用碘作为二色性色素时,通常,采用将聚乙烯醇系树脂膜浸渍在含有碘和碘化钾的水溶液中进行染色的方法。该水溶液中的碘的含量相对于水100重量份通常为0.01~1重量份左右。另外,碘化钾的含量相对于水100重量份通常为0.5~20重量份左右。染色中使用的水溶液的温度通常为20~40℃左右。
另外,在该水溶液中浸渍的时间(染色时间)通常为20~1800秒左右。
另一方面,使用二色性染料作为二色性色素时,通常采用将聚乙烯醇系树脂膜浸渍在含有水溶性二色性染料的水溶液中进行染色的方法。该水溶液中的二色性染料的含量相对于水100重量份通常为1×10-4~10重量份左右,优选为1×10-3~1重量份左右。该水溶液可以含有硫酸钠等无机盐作为染色助剂。染色中使用的二色性染料水溶液的温度通常为20~80℃左右。另外,在该水溶液中的浸渍时间(染色时间)通常为10~1800秒左右。
利用二色性色素染色后的硼酸处理通常可以通过将染色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膜浸渍在含有硼酸的水溶液中进行。
含有硼酸的水溶液中的硼酸的量相对于水100重量份通常为2~15重量份左右,优选为5~12重量份。使用碘作为二色性色素时,优选该含有硼酸的水溶液含有碘化钾。含有硼酸的水溶液中的碘化钾的量相对于水100重量份通常0.1~15重量份左右,优选为5~12重量份左右。在含有硼酸的水溶液中的浸渍时间通常为60~1200秒左右,优选为150~600秒左右,更优选为200~400秒左右。含有硼酸的水溶液的温度通常为50℃以上,优选为50~85℃,更优选为60~80℃。
硼酸处理后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膜通常进行水洗处理。水洗处理例如可以通过将经硼酸处理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膜浸渍在水中而进行。水洗处理中的水的温度通常为5~40℃左右。另外,浸渍时间通常为1~120秒左右。
水洗后实施干燥处理,得到偏光膜。干燥处理可以通过使用热风干燥机、远红外线加热器进行。干燥处理的温度通常为30~100℃左右,优选为50~80℃。干燥处理的时间通常为60~600秒左右,优选为120~600秒。
通过干燥处理使偏光膜的水分率减少至实用程度。其水分率通常为5~20重量%,优选为8~15重量%。如果水分率低于5重量%,则有时偏光膜的挠性受损,偏光膜在其干燥后损伤或断裂。另外,如果水分率超过20重量%,则有时偏光膜的热稳定性差。
另外,偏振器的制造工序中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膜的拉伸、染色、硼酸处理、水洗工序、干燥工序例如可以基于日本特开2012-159778号中记载的方法进行。该文献记载的方法中,通过在基材膜上涂布聚乙烯醇系树脂,从而形成成为偏振器的聚乙烯醇系树脂层。
偏光膜的厚度为15μm以下,优选为3~10μm。
(第一透明保护膜)
第一透明保护膜优选为烯烃系树脂膜,例如,可以是由使用聚合用催化剂将降冰片烯和其它的环戊二烯衍生物等环状烯烃单体聚合而得的环状烯烃系树脂、使用聚合用催化剂将乙烯和丙烯等链状烯烃单体聚合而得的链状烯烃系树脂构成的膜。其中,由环状烯烃系树脂构成的膜在能够得到满足本发明规定的光程差的膜这点上优选。
作为环状烯烃系树脂,例如可举出如下树脂:以由环戊二烯和烯烃类通过狄尔斯·阿尔德反应而得的降冰片烯或其衍生物为单体进行开环易位聚合,接着进行氢化而得的树脂;以由二环戊二烯和烯烃类或甲基丙烯酸酯类通过狄尔斯·阿尔德反应而得的四环十二烯或其衍生物为单体进行开环易位聚合,接着进行氢化而得的树脂;将降冰片烯、四环十二烯、它们的衍生物类、或者其它的环状烯烃单体使用2种以上,同样地进行开环易位共聚,接着进行氢化而得的树脂;使上述的降冰片烯、四环十二烯、或者它们的衍生物与具有乙烯基的芳香族化合物等进行加成共聚而得的树脂等。
环状烯烃系树脂能够容易地得到市售品,例如,分别以商品名表示,可举出Topas(TopasAdvancedPolymersGmbH制)、Arton(JSR株式会社制)、Zeonor、Zeonex(以上为日本Zeon株式会社制)以及Apel(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制)等。
作为链状烯烃系树脂,可举出聚乙烯或者聚丙烯树脂。其中,可以使用丙烯的均聚物,以及以丙烯为主体,将可与其共聚的共聚单体以通常为1~20重量%的比例、优选为3~10重量%的比例与其共聚而得的共聚物。
聚丙烯系树脂能够容易地得到市售品,例如,分别以商品名表示,可举出PrimePolypro(PrimePolymer株式会社制)、Novatec、Wintec(以上为JapanPolypro株式会社制)、SumitomoNobrene(住友化学株式会社制)以及SunAllomer(SunAllomer株式会社制)等。
由环状烯烃系树脂或者链状烯烃系树脂制造第一透明保护膜的方法只要适当地选择与其树脂对应的方法即可。例如,采用如下方法:将溶解于溶剂的树脂流延于金属制带或鼓,干燥除去溶剂而得到膜的溶剂浇铸法;以及将树脂加热至其熔融温度以上并混炼后从模具挤出,利用冷却鼓进行冷却而得到膜的熔融挤出法。其中,从生产率的观点考虑,优选采用熔融挤出法。
第一透明保护膜的厚度方向的光程差Rth是面内与厚度方向的折射率差乘以膜的厚度而得的值,由下述式(1)表示。另外,面内光程差Re是面内的折射率差乘以膜的厚度而得的值,由下述式(2)表示。Rth和Re可以使用市售的各种相位差仪进行测定。
厚度方向的光程差值(Rth)={(nx+ny)/2-nz}×d(1)
面内光程差值(Re)=(nx-ny)×d(2)
上述的式(1)和(2)中,nx为膜平面内的x方向(面内慢轴方向)的折射率,ny为膜平面内的y方向(面内快轴方向)的折射率,nz为与膜面垂直的方向(厚度方向)的折射率,而且d为膜的厚度。
将第一透明保护膜由面内和厚度方向的光程差均小的膜构成。应予说明,在波长480~750nm的厚度方向的光程差Rth(480-750)的绝对值为15nm以下,但一般的树脂中,由于在面内和厚度方向光程差的波长依赖性相对于波长变化几乎呈直线状,所以只要在波长480nm附近和750nm附近的厚度方向的光程差均满足上述条件,就可以看作波长480~750nm的全部范围满足上述条件。
接下来,对以第一透明保护膜的光程差(Re(590)、Rth(590)、Rth(480-750))满足上述条件的方式控制的方法进行说明。为了使Re(590)为10nm以下,需要极力减小在面内方向残余的拉伸时的应变,且为了使Rth(590)和Rth(480-750)为本发明规定的值以下,需要极力减小在厚度方向残余的应变。
例如,上述溶剂浇铸法中,采用利用热处理使将该流延树脂溶液干燥时产生的面内方向的残余拉伸应变和厚度方向的残余收缩应变缓和的方法等。另外,上述熔融挤出法中,为了防止树脂膜在从模具挤出到冷却之间被拉伸,采用极力缩短模具到冷却鼓的距离,并且以膜不被拉伸的方式控制挤出量和冷却鼓的旋转速度的方法等。另外,也采用利用热处理使残余在与上述熔融挤出法同样地得到的膜的应变缓和的方法。
第一透明保护膜的厚度优选为60μm以下。从使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下降的观点考虑,该厚度更优选为3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5μm以下。另外第一透明保护膜的厚度优选为5μm以上。
从加工性方面、将偏振片从面板返工时不产生开裂等问题的观点考虑,第一透明保护膜的弹性模量优选为1500MPa~3000MPa,进一步优选为2000MPa~2500MPa。另外,为了提高在高温高湿下的条件等的耐久性,在温度40℃、相对湿度90%下的透湿度优选为150g/m2·24hr以下,更优选为120g/m2·24hr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0g/m2·24hr以下。
通过使第一透明保护膜的厚度大于偏光膜的厚度,能够抑制加热时的尺寸变化,其结果,能够抑制偏振片在加热时的尺寸变化。
相对于偏光膜的厚度的第一保护膜的厚度优选为偏光膜的厚度的1.5~4倍,更优选为1.7~3倍。
(第二透明保护膜)
第二透明保护膜优选由透明性、机械强度、热稳定性、水分阻挡性以及相位差值的稳定性等优异的材料构成。作为第二透明保护膜用材料,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由如下树脂构成的膜,所述树脂是甲基丙烯酸甲酯系树脂、聚烯烃系树脂、环状烯烃系树脂、聚氯乙烯系树脂、纤维素系树脂、苯乙烯系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系树脂、丙烯腈·苯乙烯系树脂、聚乙酸乙烯酯系树脂、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聚缩醛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改性聚苯醚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树脂、聚砜系树脂、聚醚砜系树脂、聚芳酯系树脂、聚酰胺酰亚胺系树脂、以及聚酰亚胺系树脂等。第二透明保护膜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中,配置在液晶单元的相反侧。
这些树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组合2种以上使用。另外,这些树脂也可以进行任意的适当的聚合物改性后使用,作为该聚合物改性,例如可举出共聚、交联、分子末端改性、立体有规性控制以及包括伴有不同种类聚合物彼此的反应的情况的混合等改性。
其中,作为第二透明保护膜的材料,优选使用甲基丙烯酸甲酯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树脂、聚丙烯系树脂或者纤维素系树脂。
甲基丙烯酸甲酯系树脂是指含有50重量%以上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单元的聚合物。甲基丙烯酸甲酯单元的含量优选为70重量%以上,也可以为100重量%。甲基丙烯酸甲酯单元为100重量%的聚合物是使甲基丙烯酸甲酯单独聚合而得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均聚物。
该甲基丙烯酸甲酯系树脂通常可以通过将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为主成分的单官能单体在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存在下聚合而得。聚合时,根据需要也可以使多官能单体、链转移剂共存。
作为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的单官能单体,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以及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等甲基丙烯酸甲酯以外的甲基丙烯酸酯类;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环己酯、丙烯酸苯酯、丙烯酸苄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以及丙烯酸2-羟基乙酯等丙烯酸酯类;2-(羟基甲基)丙烯酸甲酯、3-(羟基乙基)丙烯酸甲酯、2-(羟基甲基)丙烯酸乙酯、和2-(羟基甲基)丙烯酸丁酯等羟基烷基丙烯酸酯类;甲基丙烯酸和丙烯酸等不饱和酸类;氯苯乙烯和溴苯乙烯等卤代苯乙烯类;乙烯基甲苯和α-甲基苯乙烯等取代苯乙烯类;丙烯腈和甲基丙烯腈等不饱和腈类;马来酸酐和柠康酸酐等不饱和酸酐类;以及苯基马来酰亚胺和环己基马来酰亚胺等不饱和酰亚胺类等。这样的单体可以分别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
作为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的多官能单体,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九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以及十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将乙二醇或其低聚物的两末端羟基用丙烯酸或者甲基丙烯酸进行酯化而得的多官能单体;将丙二醇或其低聚物的两末端羟基用丙烯酸或者甲基丙烯酸进行酯化而得的多官能单体;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和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将二元醇的羟基用丙烯酸或者甲基丙烯酸进行酯化而得的多官能单体;将双酚A、双酚A的环氧烷加成物、或者它们的卤素取代物的两末端羟基用丙烯酸或者甲基丙烯酸进行酯化而得的多官能单体;将三羟甲基丙烷和季戊四醇等多元醇用丙烯酸或者甲基丙烯酸进行酯化而得的多官能单体、以及使这些多元醇的末端羟基与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或者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环氧基开环加成而得的多官能单体;使琥珀酸、己二酸、对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它们的卤素取代物等二元酸以及它们的环氧烷加成物等与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或者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环氧基开环加成而得的多官能单体;(甲基)丙烯酸烯丙酯;以及二乙烯基苯等芳香族二乙烯基化合物等。其中,优选使用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和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甲基丙烯酸甲酯系树脂可以使用进一步对树脂进行共聚的官能团间的反应使其被改性的树脂。作为该反应,例如可举出丙烯酸甲酯的甲酯基与2-(羟基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羟基的高分子链内脱甲醇缩合反应、或者丙烯酸的羧基与2-(羟基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羟基的高分子链内脱水缩合反应等。
甲基丙烯酸甲酯系树脂能容易地得到市售品,例如,分别以商品名表示,可举出Sumipex(住友化学株式会社制)、Acrypet(三菱丽阳株式会社制)、Delpet(旭化成株式会社制)、Parapet(Kuraray株式会社制)以及Acryviewa(日本触媒株式会社制)等。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树脂是指重复单元的80mol%以上由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构成的树脂,可以含有其它的二羧酸成分和二元醇成分。作为其它的二羧酸成分,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间苯二甲酸、4,4’-二羧基联苯(4,4'-ジカルボキシジフェニル)、4,4’-二羧基二苯甲酮、双(4-羧基苯基)乙烷、己二酸、癸二酸以及1,4-二羧基环己烷等。
作为其它的二醇成分,没有特别限定,可举出丙二醇、丁二醇、新戊二醇、二乙二醇、环己二醇、双酚A的环氧乙烷加成物、聚乙二醇、聚丙二醇、以及聚丁二醇等。
这些二羧酸成分、二醇成分根据需要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另外,也可以并用对羟基苯甲酸、对β-羟基乙氧基苯甲酸等羟基羧酸。另外,作为其它的共聚成分,可以使用含有少量的酰胺键、尿烷键、醚键或者碳酸酯键等的二羧酸成分或者二醇成分。
作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树脂的制造方法,可采用如下方法:使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以及根据需要使用的其它二羧酸或者其它二醇)直接缩聚的方法;使对苯二甲酸的二烷基酯和乙二醇(以及根据需要使用的其它二羧酸的二烷基酯或者其它二醇)发生酯交换反应后缩聚的方法;以及使对苯二甲酸(和根据需要使用的其它二羧酸)的乙二醇酯(和根据需要使用的其它二醇酯)在催化剂的存在下缩聚的方法等。此外,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固相聚合而提高分子量,或者减少低分子量成分。
聚丙烯系树脂是指使用聚合用催化剂将在上述链状烯烃系树脂中重复单元的80%以上为丙烯单体的链状烯烃单体聚合而得的树脂。
其中,优选丙烯的均聚物。另外,还优选以丙烯为主体,使可与其共聚的共聚单体以1~20重是%的比例、优选以3~10重量%的比例与其共聚而得的共聚物。
使用丙烯共聚物时,作为可与丙烯共聚的共聚单体,优选乙烯、1-丁烯和1-己烯。其中,从透明性较优异的角度出发,优选使乙烯以3~10重量%的比例共聚而得的共聚物。通过使乙烯的共聚比例为1重量%以上,从而展现提高透明性的效果。另一方面,如果其比例超过20重量%,则有时树脂的熔点下降,第二透明保护膜所要求的耐热性受损。
丙烯的均聚物中,更优选可溶于20℃的二甲苯的成分〔CXS(可溶于冷二甲苯的)成分〕为1重量%以下的均聚物,进一步优选CXS成分为0.5%以下的均聚物。
这样的聚丙烯系树脂如上所述能够容易地得到市售品。
纤维素系树脂是指从棉短绒、木浆(阔叶树浆、针叶树浆)等原料纤维素得到的纤维素的羟基中的氢原子的一部分或全部被乙酰基、丙酰基和/或丁酰基取代而成的纤维素有机酸酯或者纤维素混合有机酸酯。例如可举出由纤维素的乙酸酯、丙酸酯、丁酸酯和它们的混合酯等构成的树脂。其中,优选三乙酸纤维素膜、二乙酸纤维素膜、乙酸丙酸纤维素膜以及乙酸丁酸纤维素膜等。
将甲基丙烯酸甲酯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树脂、聚丙烯系树脂和纤维素系树脂制成用于与偏光膜粘接的第二透明保护膜的方法只要适当地选择与各树脂对应的方法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例如,采用如下方法:使溶解于溶剂的树脂流延于金属制带或鼓,干燥除去溶剂而得到膜的溶剂浇铸法;以及将树脂加热至其熔融温度以上并混炼后从模具挤出、冷却而得到膜的熔融挤出法。该熔融挤出法中,可以是单层膜的挤出,另外也可以是多层膜的同时挤出。
作为第二透明保护膜使用的膜能够容易地得到市售品,若为甲基丙烯酸甲酯系树脂膜,分别以商品名表示,可举出Sumipex(住友化学株式会社制)、Acrylite、Acrypet(以上为三菱丽阳株式会社制)、Delaglas(旭化成株式会社制)、Paraglas、Comoglas(以上为Kuraray株式会社制)以及Acryviewa(日本触媒株式会社制)等。若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树脂膜,分别以商品名计,可举出Novacria(ノバクリアー)(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制)和TeijinA-PETSheet(帝人化成株式会社制)等。若为聚丙烯系树脂膜,分别以商品名表示,可举出FILMAXCPPFILM(FILMAX公司制)、Suntox(SUN·TOX株式会社制)、Tohcello(Tohcello株式会社制)、ToyoboPylenFilm(东洋纺织株式会社制)、Torayfan(TorayAdvancedFilm株式会社制)、JapanPolyace(JapanPolyace株式会社制)、以及太閤FC(Futamura化学株式会社制)等。另外,若为纤维素系树脂膜,分别以商品名表示,可举出FujitacTD(FujiFilm株式会社制)以及KC2UA和KonicaminoltaTACFilmKC(Konicaminolta株式会社制)等。
可以对本发明中使用的第一透明保护膜和第二透明保护膜赋予防眩性(雾度)。赋予防眩性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采用如下方法:在上述的原料树脂中混合无机微粒或有机微粒而进行膜化的方法;利用上述的多层挤出,由一方混合有微粒的树脂和另一方没有混合微粒的树脂进行二层膜化的方法;或者使混合有粒子的树脂位于外侧而进行三层膜化的方法;以及在膜的单侧涂布向固化性粘合剂树脂中混合无机微粒或有机微粒而成的涂布液,使粘合剂树脂固化而设置防眩层的方法等。
配置于液晶单元侧的相反侧(与配置具有规定的光程差特性的第一透明保护膜的面相反的一侧)的第二透明保护膜可以被拉伸或不拉伸。从保护膜的薄壁化、高强度化的观点考虑,例如优选纤维素系树脂膜或者被拉伸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系树脂膜,从不对膜赋予相位差而抑制显示画面带颜色的观点考虑,优选未拉伸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系树脂膜或者纤维素系树脂膜。
另外,配置在液晶单元侧的相反侧的第二透明保护膜根据需要也可以含有公知的添加剂。但是,由于光学用途时需要透明性,所以优选将添加剂的配合量控制在最小限度。作为公知的添加剂,例如可举出润滑剂、抗粘连剂、热稳定剂、抗氧化剂、防静电剂、耐光剂、耐冲击性改良剂等。
从强度、操作性等观点考虑,第二透明保护膜的厚度通常为1~500μm左右,优选为10~200μm,更优选为10~100μm。
在与偏光膜的贴合之前,优选对第一透明保护膜和第二透明保护膜预先实施皂化处理、电晕处理和等离子体处理等。
可以在第一透明保护膜和第二透明保护膜上进一步设置导电层、硬涂层和低反射层等功能层。另外,构成上述防眩层的粘合剂树脂也可以选择具有这些功能的树脂组合物。
(偏振片)
第一透明保护膜与偏光膜以及第二透明保护膜与偏光膜的层叠方法例如优选使用粘接剂使其一体化的方法。由粘接剂形成的粘接层的厚度优选为0.01~35μm,更优选为0.01~10μm,进一步优选为0.01~5μm。如果为该范围,则在第一透明保护膜和第二透明保护膜与偏光膜之间不会产生浮起、剥离,得到实用上没有问题的粘接力。
作为粘接剂,例如,有溶剂型粘接剂、乳液型粘接剂、压敏性粘接剂、再湿性粘接剂、缩聚型粘接剂、无溶剂型粘接剂、膜状粘接剂、以及热熔型粘接剂等。另外,根据需要还可以介由结合层设置粘接层。
作为粘接剂,优选水溶性粘接剂。作为该水溶性粘接剂,例如,有以聚乙烯醇系树脂为主成分的水溶性粘接剂。水溶性粘接剂可以使用市售的粘接剂,也可以向市售的粘接剂中混合溶剂、添加剂后使用。作为可成为水溶性粘接剂的市售的聚乙烯醇系树脂,例如,有Kuraray株式会社制的KL-318等。
水溶性粘接剂可以含有交联剂。作为交联剂的种类,优选胺化合物、醛化合物、羟甲基化合物、环氧化合物、异氰酸酯化合物、以及多价金属盐等,特别优选环氧化合物。作为交联剂的市售品,例如,有Glyoxal、Sumikachemtex株式会社制的SumirezResin650(30)等。
另外,作为另1个优选的粘接剂,可举出由含有通过活性能量射线的照射或者加热而固化的环氧树脂的树脂组合物构成的粘接剂。
使用由含有这样的环氧树脂的树脂组合物构成的粘接剂时,偏光膜与透明保护膜的粘接通过对夹在粘接的膜间的粘接剂的涂布层照射活性能量射线或者加热,使粘接剂所含有的固化性的环氧树脂固化而进行。通过活性能量射线的照射或者热实现的环氧树脂的固化优选是因环氧树脂的阳离子聚合而产生的固化。应予说明,本发明中环氧树脂是指分子内具有2个以上的环氧基的化合物。
本发明中,从耐候性、折射率、阳离子聚合性等观点考虑,作为粘接剂的固化性环氧树脂组合物所含有的环氧树脂优选在分子内不含芳香环。作为这样的环氧树脂,可例示氢化环氧树脂、脂环式环氧树脂、脂肪族环氧树脂等。
氢化环氧树脂是使芳香族环氧树脂的芳香环发生氢化的树脂。作为芳香族环氧树脂,例如可举出双酚A的二缩水甘油醚、双酚F的二缩水甘油醚和双酚S的二缩水甘油醚等双酚型环氧树脂;苯酚酚醛清漆环氧树脂、甲酚酚醛清漆环氧树脂和羟基苯甲醛苯酚酚醛清漆环氧树脂等酚醛清漆型的环氧树脂;四羟基苯基甲烷的缩水甘油醚、四羟基二苯甲酮的缩水甘油醚和环氧化聚乙烯基苯酚等多官能型的环氧树脂等。氢化环氧树脂可以通过使核氢化多羟基化合物与表氯醇反应而制造,该核氢化多羟基化合物是使成为这些芳香族环氧树脂的原料的双酚A等芳香族多羟基化合物在催化剂的存在下、加压下选择性发生核氢化反应而得的。其中,作为氢化环氧树脂,优选使用氢化的双酚A的缩水甘油醚。
脂环式环氧树脂是指分子内具有1个以上的与脂环式环键合的环氧基的环氧树脂。“与脂环式环键合的环氧基”是指在下式所示的结构中、在构成脂环式环的2个碳原子间形成桥联结构的氧原子-O-。下式中,m为2~5的整数。
除去上述式的(CH2)m中的1个或多个氢原子而得的基团与其它的化学结构键合的化合物可成为脂环式环氧树脂。(CH2)m中的1个或多个的氢原子可以被甲基、乙基等直链状烷基适当地取代。脂环式环氧树脂中,具有氧杂双环己烷环(上述式中m=3的环)、氧杂双环庚环(上述式中m=4的环)的环氧树脂显示优异的粘接性,因而优选使用。以下,具体例示优选的脂环式环氧树脂,但不限于这些化合物。
(a)下式(Ⅰ)表示的环氧环己基甲基环氧环己烷羧酸酯类:
(式中,R1和R2相互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者碳原子数1~5的直链状烷基)。
(b)下式(Ⅱ)表示的烷烃二醇的环氧环己烷羧酸酯类:
(式中,R3和R4相互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者碳原子数1~5的直链状烷基,n表示2~20的整数)。
(c)下式(Ⅲ)表示的二羧酸的环氧环己基甲酯类:
(式中,R6和R8相互独立表示氢原子或者碳原子数1~5的直链状烷基,p表示2~20的整数)。
(d)下式(Ⅳ)表示的聚乙二醇的环氧环己基甲醚类:
(式中,R7和R8相互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者碳原子数1~5的直链状烷基,q表示2~10的整数)。
(e)下式(Ⅴ)表示的烷烃二醇的环氧环己基甲醚类:
(式中,R9和R10相互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者碳原子数1~5的直链状烷基,r表示2~20的整数)。
(f)下式(Ⅵ)表示的二环氧三螺环化合物:
(式中,R11和R12相互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者碳原子数1~5的直链状烷基)。
(g)下式(Ⅶ)表示的二环氧单螺环化合物:
(式中,R13和R14相互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者碳原子数1~5的直链状烷基)。
(h)下式(Ⅷ)表示的乙烯基环己烯二环氧化物类:
(式中,R15表示氢原子或者碳原子数1~5的直链状烷基)。
(i)下式(Ⅸ)表示的环氧环戊醚类:
(式中,R16和R17相互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者碳原子数1~5的直链状烷基)。
(j)下式(Ⅹ)表示的二环氧三环癸烷类:
(式中,R18表示氢原子或者碳原子数1~5的直链状烷基)。
上述例示的脂环式环氧树脂中,下述的脂环式环氧树脂被销售或者其类似物被销售,从获得较容易等理由出发,更优选使用。
(A)7-氧杂双环[4.1.0]庚烷-3-羧酸与(7-氧杂双环[4.1.0]庚-3-基)甲醇的酯化物〔式(1)中,R1=R2=H的化合物〕、
(B)4-甲基-7-氧杂双环[4.1.0]庚烷-3-羧酸与(4-甲基-7-氧杂双环[4.1.0]庚-3-基)甲醇的酯化物〔式(Ⅰ)中,R1=4-CH3、R2=4-CH3的化合物〕、
(C)7-氧杂双环[4.1.0]庚烷-3-羧酸与1,2-乙二醇的酯化物〔式(Ⅱ)中,R3=R4=H、n=2的化合物〕、
(D)(7-氧杂双环[4.1.0]庚-3-基)甲醇与己二酸的酯化物〔式(Ⅲ)中,R6=R8=H,p=4的化合物〕、
(E)(4-甲基-7-氧杂双环[4.1.0]庚-3-基)甲醇与己二酸的酯化物〔式(Ⅲ)中,R6=4-CH3、R8=4-CH3、P=4的化合物〕、
(F)(7-氧杂双环[4.1.0]庚-3-基)甲醇与1,2-乙二醇的醚化物〔式(Ⅴ)中,R9=R10=H、r=2的化合物〕。
另外,作为脂肪族环氧树脂,可举出脂肪族多元醇或其环氧烷加成物的聚缩水甘油醚。更具体而言,可举出1,4-丁二醇的二缩水甘油醚;1,6-己二醇的二缩水甘油醚;丙三醇的三缩水甘油醚;三羟甲基丙烷的三缩水甘油醚;聚乙二醇的二缩水甘油醚;丙二醇的二缩水甘油醚;使乙二醇、丙二醇和丙三醇等脂肪族多元醇与1种或者2种以上的环氧烷(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加成而得的聚醚多元醇的聚缩水甘油醚等。
环氧树脂可以单独使用仅1种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本发明中使用的环氧树脂的环氧当量通常为30~3000g/当量,优选为50~1500g/当量的范围内。如果环氧当量低于30g/当量,则固化后的复合偏振片的挠性可能下降,或者粘接强度可能下降。另一方面,如果超过3000g/当量,则与粘接剂所含的其它成分的相容性可能下降。
本发明中,从反应性的观点考虑,优选利用阳离子聚合作为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为此,优选在作为粘接剂的固化性环氧树脂组合物中配合阳离子聚合引发剂。阳离子聚合引发剂通过可见光线、紫外线、X射线、电子束等活性能量射线的照射或者加热而产生阳离子种或者路易斯酸,引发环氧基的聚合反应。从作业性的观点考虑,优选对任何类型的阳离子聚合引发剂都赋予潜在性。以下,将通过活性能量射线的照射而产生阳离子种或者路易斯酸,引发环氧基的聚合反应的阳离子聚合引发剂称为“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将受热产生阳离子种或者路易斯酸,引发环氧基的聚合反应的阳离子聚合引发剂称为“热阳离子聚合引发剂”。
使用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并照射活性能量射线进行粘接剂的固化的方法在如下方面有利,即能够在常温下固化,需要考虑偏光膜的耐热性或膨胀引起的应变的情况减少,能够使透明保护膜与偏光膜良好地粘接。另外,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靠光催化而发挥作用,因此即便与环氧树脂混合,保存稳定性、作业性也优异。
作为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芳香族重氮盐;芳香族碘盐、芳香族锍盐等盐;铁-丙二烯络合物等。
作为芳香族重氮盐,例如可举出苯重氮六氟锑酸盐、苯重氮六氟磷酸盐和苯重氮六氟硼酸盐等。另外,作为芳香族碘盐,例如可举出二苯基碘四(五氟苯基)硼酸盐、二苯基碘六氟磷酸盐、二苯基碘六氟锑酸盐和二(4-壬基苯基)碘六氟磷酸盐等。
作为芳香族锍盐,例如可举出三苯基锍六氟磷酸盐、三苯基锍六氟锑酸盐、三苯基锍四(五氟苯基)硼酸盐、4,4’-双(二苯基锍基)二苯硫醚双(六氟磷酸盐)、4,4’-双〔二(β-羟基乙氧基)苯基锍基〕二苯硫醚双(六氟锑酸盐)、4,4’-双〔二(β-羟基乙氧基)苯基锍基〕二苯硫醚双(六氟磷酸盐)、7-〔二(对甲苯基)锍基〕-2-异丙基噻吨酮六氟锑酸盐、7-〔二(对甲苯基)锍基〕-2-异丙基噻吨酮四(五氟苯基)硼酸盐、4-苯基羰基-4’-二苯基锍基-二苯硫醚六氟磷酸盐、4-(对叔丁基苯基羰基)-4’-二苯基锍基-二苯硫醚六氟锑酸盐、以及4-(对叔丁基苯基羰基)-4’-二(对甲苯基)锍基-二苯硫醚四(五氟苯基)硼酸盐等。
另外,作为铁-丙二烯络合物,例如可举出二甲苯-环戊二烯基铁(Ⅱ)六氟锑酸盐、枯烯-环戊二烯基铁(Ⅱ)六氟磷酸盐、和二甲苯-环戊二烯基铁(Ⅱ)-三(三氟甲基磺酰基)甲烷化物等。
这些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的市售品能够容易地得到,例如,分别以商品名表示,可举出“kayaradPCI-220”、“kayaradPCI-620”(以上为日本化药株式会社制)、“UVI-6990”(UnionCarbide公司制)、“AdekaoptomerSP-150”、“AdekaoptomerSP-170”(以上为ADEKA株式会社制)、“CI-5102”、“CIT-1370”、“CIT-1682”、“CIP-1866S”、“CIP-2048S”、“CIP-2064S”(以上为日本曹达株式会社制)、“DPI-101”、“DPI-102”、“DPI-103”、“DPI-105”、“MPI-103”、“MPI-105”、“BBI-101”、“BBI-102”、“BBI-103”、“BBI-105”、“TPS-101”、“TPS-102”、“TPS-103”、“TPS-105”、“MDS-103”、“MDS-105”、“DTS-102”、“DTS-103”(以上为MidoriKagaku株式会社制)、“PI-2074”(Rhodia公司制)等。
这些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可以分别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2种以上使用。其中,特别是芳香族锍盐即便在300nm以上的波长区域也具有紫外线吸收特性,因此固化性优异,能够得到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粘接强度的固化物,因而优选使用。
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的配合量相对于环氧树脂100重量份,通常为0.5~20重量份,优选为1重量份以上,另外优选为15重量份以下。
如果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的配合量相对于环氧树脂100重量份低于0.5重量份,则有固化不充分,机械强度、粘接强度下降的趋势。另外,如果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的配合量相对于环氧树脂100重量份超过20重量份,则由于固化物中的离子性物质增加,有固化物的吸湿性变高、耐久性能下降的可能性。
使用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时,作为粘接剂的固化性环氧树脂组合物根据需要可以进一步含有光敏剂。通过使用光敏剂,能够提高阳离子聚合的反应性,提高固化物的机械强度、粘接强度。作为光敏剂,例如可举出羰基化合物、有机硫化合物、过硫化物、氧化还原系化合物、偶氮和重氮化合物、卤素化合物、光还原性色素等。
若列举光敏剂的更具体的例子,例如可举出苯偶姻甲醚、苯偶姻异丙醚和α,α-二甲氧基-α-苯基苯乙酮等苯偶姻衍生物;二苯甲酮、2,4-二氯二苯甲酮、邻苯甲酰基苯甲酸甲酯、4,4’-双(二甲基氨基)二苯甲酮和4,4’-双(二乙基氨基)二苯甲酮等二苯甲酮衍生物;2-氯噻吨酮、和2-异丙基噻吨酮等噻吨酮衍生物;2-氯蒽醌和2-甲基蒽醌等蒽醌衍生物;N-甲基吖啶酮和N-丁基吖啶酮等吖啶酮衍生物;另外,可举出α,α-二乙氧基苯乙酮、苯偶酰、芴、呫吨酮、铀酰化合物以及卤素化合物等,但不限于这些。另外,这些光敏剂可以分别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2种以上使用。光敏剂在固化性环氧树脂组合物100重量份中,优选以0.1~20重量份的范围内含有。
另一方面,作为热阳离子聚合引发剂,可举出苄基锍盐、噻吩盐、四氢噻吩盐、苄基铵、吡啶盐、盐、羧酸酯、磺酸酯以及胺化酰亚胺等。这些热阳离子聚合引发剂能够作为市售品容易地得到,例如,均以商品名表示,可举出“AdekaoptonCP77”、“AdekaoptonCP66”(以上为ADEKA株式会社制)、“CI-2639”、“CI-2624”(以上为日本曹达株式会社制)、“San-AidSI-60L”、“San-AidSI-80L”、“San-AidSI-100L”(以上为三新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等。
粘接剂所含的环氧树脂可以利用光阳离子聚合或者热阳离子聚合中的任一种进行固化,也可以利用光阳离子聚合和热阳离子聚合这两者进行固化。后者的情况下,优选并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和热阳离子聚合引发剂。
另外,固化性环氧树脂组合物可以进一步含有氧杂环丁烷类、多元醇类等促进阳离子聚合的化合物。
氧杂环丁烷类是在分子内具有4元环醚的化合物,例如可举出3-乙基-3-羟基甲基氧杂环丁烷、1,4-双〔(3-乙基-3-氧杂环丁基)甲氧基甲基〕苯、3-乙基-3-(苯氧基甲基)氧杂环丁烷、二〔(3-乙基-3-氧杂环丁基)甲基〕醚、3-乙基-3-(2-乙基己氧基甲基)氧杂环丁烷以及苯酚酚醛清漆氧杂环丁烷等。
这些氧杂环丁烷类能够作为市售品容易地得到,例如,均以商品名表示,可举出“AronOxetaneOXT-101”、“AronOxetaneOXT-121”、“AronOxetaneOXT-211”、“AronOxetaneOXT-221”、“AronOxetaneOXT-212”(以上为东亚合成株式会社制)等。这些氧杂环丁烷类通常以5~95重量%、优选以30~70重量%的比例含有在固化性环氧树脂组合物中。
作为多元醇类,优选不存在酚性羟基以外的酸性基团的多元醇,例如可举出不具有羟基以外的官能团的多元醇化合物、聚酯多元醇化合物、聚己内酯多元醇化合物、具有酚性羟基的多元醇化合物以及聚碳酸酯多元醇等。这些多元醇类的分子量通常为48以上,优选为62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0以上,另外优选为1000以下。这些多元醇类通常以50重量%以下、优选以30重量%以下的比例含有在固化性环氧树脂组合物中。
此外,只要不损害作为粘接剂的效果,固化性环氧树脂组合物可以含有其它的添加剂,例如离子捕捉剂、抗氧化剂、链转移剂、敏化剂、增粘剂、热塑性树脂、填充剂、流动调节剂、增塑剂、消泡剂等。作为离子捕捉剂,例如可举出粉末状的铋系、锑系、镁系、铝系、钙系、钛系以及它们的混合体系等无机化合物;作为抗氧化剂,例如可举出受阻酚系抗氧化剂等。
可以将由如上的含有环氧树脂的固化性环氧树脂组合物构成的粘接剂(环氧系固化性粘接剂)涂覆在偏光膜或者透明保护膜的粘接面或者这两者的粘接面后,将涂覆有粘接剂的面贴合,通过照射活性能量射线或者加热,使该未固化的粘接剂层固化,从而将偏光膜和透明保护膜介由以固化性环氧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层构成的粘接剂层而贴合。作为粘接剂的涂覆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采用刮刀、线棒、模涂机、逗号涂布机和凹版涂布机等各种涂覆方式。
这里,偏光膜与透明保护膜的粘接中使用的含有该环氧树脂的粘接剂基本上可以用作实质上不含有溶剂成分的无溶剂型粘接剂,由于各涂覆方式各自有最佳的粘度范围,所以为了调整粘度可以含有溶剂。作为溶剂,优选使用不降低偏光膜的光学性能、良好地溶解环氧树脂组合物的溶剂,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以甲苯为代表的烃类、以乙酸乙酯为代表的酯类等有机溶剂。
通过照射活性能量射线进行粘接剂的固化时,使用的光源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在波长400nm以下具有发光分布的低压汞灯、中压汞灯、高压汞灯、超高压汞灯、化学灯、黑光灯、微波激发汞灯以及金属卤化物灯等。对固化性环氧树脂组合物的光照射强度针对该组合物会有不同,但对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的活化有效的波长区域的照射强度优选为0.1~100mW/cm2。如果对固化性环氧树脂组合物的光照射强度低于0.1mW/cm2,则反应时间过长,如果超过100mW/cm2,则由于从灯辐射的热和固化性环氧树脂组合物聚合时的发热,有时发生固化性环氧树脂组合物的黄变、偏光膜的劣化。对固化性环氧树脂组合物的光照射时间针对该组合物控制,但仍没有特别限制,由照射强度与照射时间之积表示的累积光量优选设定成10~5000mJ/cm2。如果对固化性环氧树脂组合物的累积光量低于10mJ/cm2,则有时来自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的活性物质的产生不充分,粘接剂的固化不充分。另外,如果累积光量超过5000mJ/cm2,则有时照射时间非常长,对提高生产率不利。
利用热进行粘接剂的固化时,可以用通常已知的方法加热,其条件等也没有特别限制,通常,以配合在固化性环氧树脂组合物中的热阳离子聚合引发剂产生阳离子种、路易斯酸的温度以上进行加热,具体的加热温度例如为50~200℃左右。
在照射活性能量射线或者加热的任一条件下进行固化时,优选以偏光膜的偏振度、透射率和色相、透明保护膜的透明性和相位差特性以及偏振片的各功能不下降的范围固化。
(偏振片的特性)
本发明的偏振片的偏振度优选为99%以上。更优选为99.9%以上。另外,其单体透射率优选为38~45%。更优选为40~44%。将本发明的偏振片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可视侧时,优选使用单体透射率为38~43.5%的偏振片,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灯侧时,优选使用41~44.5%的偏振片。特别是,如果使用可视侧的偏振片的单体透射率比背光灯侧的偏振片的单体透射率低的偏振片,则能够制成正面对比度高的液晶显示装置。
偏振度和单体透射率是由下述式定义的数值。
单体透射率(λ)=0.5×〔Tp(λ)+Tc(λ)〕
偏振度(λ)=100×〔Tp(λ)-Tc(λ)〕/〔Tp(λ)〕+Tc(λ)〕
这里,Tp(λ)为由入射的波长λnm的直线偏振光与平行偏振光的关系测定的偏光膜的透射率(%),Tc(λ)为由入射的波长λnm的直线偏振光与正交偏振光的关系测定的偏光膜的透射率(%),均是通过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偏振光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而得到的测定值。另外,将对根据各波长求出的单体透射率(λ)和偏振度(λ)进行被称为视感度校正的感度校正而得的值称为视感度校正单体透射率(Ty)和视感度校正偏振度(Py)。关于视感度校正,后面详述。Ty、Py例如可以用日本分光株式会社制的分光光度计(型号:V7100)等简便地测定。
(高亮度偏振片)
本发明的偏振片可以通过在偏振片的第二透明保护膜侧(与配置第一透明保护膜的面相反的一侧)介由粘结剂层叠亮度提高膜而制成高亮度偏振片。
作为亮度提高膜,使用具有将来自光源(背光灯)的射出光分离成透射偏振光和反射偏振光或散射偏振光这种功能的偏振光转换元件。该亮度提高膜利用反射偏振光或者散射偏振光这种来自背光灯的回射光(再帰光),能够提高直线偏振光的射出效率。
作为亮度提高膜,例如可举出各向异性反射偏振器。作为各向异性反射偏振器,可举出透射一个振动方向的直线偏振光、反射另一个振动方向的直线偏振光的各向异性多层薄膜。作为各向异性多层薄膜,例如可举出3M制的商品名“DBEF”(例如,参照日本特开平4-268505号公报等)。另外作为各向异性反射偏振器,可举出胆甾醇型液晶层与λ/4板的复合体。作为该复合体,可举出日东电工株式会社制的商品名“PCF”(参照日本特开平11-231130号公报等)。另外作为各向异性反射偏振器,可举出反射栅偏振器。作为反射栅偏振器,可举出对金属实施微细加工即便在可见光区域也射出反射偏振光的这种金属线栅反射偏振器(参照美国专利第6288840号说明书等)、使金属的微粒进入高分子基体中并拉伸的这种反射栅偏振器(参照日本特开平8-184701号公报等)。
在亮度提高膜的与贴合偏振片的面相反侧的面可以形成功能层。
作为功能层,例如可举出硬涂层、防眩层、光扩散层、具有1/4波长的相位差值的相位差层等,由此能够提高与背光灯带的密合性、显示图像的均匀性。
作为将偏振片与亮度提高膜贴合的粘结剂,例如,可适当地选择使用以丙烯酸系聚合物、有机硅系聚合物、聚酯、聚氨酯、聚酰胺、聚乙烯基醚、乙酸乙烯酯/氯乙烯共聚物、改性聚烯烃、环氧系、氟系、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等橡胶系等的聚合物为基础聚合物的粘结剂。作为粘结剂,特别优选光学透明性优异、显示适当的润湿性、凝聚性和粘接性的粘结特性、耐候性、耐热性等优异的粘结剂。
(粘结剂层)
作为该粘结剂层,只要为光学透明性优异、显示适当的润湿性、凝聚性和粘接性等粘结特性的粘结剂层即可,但优选使用耐久性等优异的粘结剂层。具体而言,作为形成粘结剂层的粘结剂,例如可举出由丙烯酸系树脂构成的压敏性粘接剂(也称为丙烯酸系粘结剂)。
由上述丙烯酸系粘结剂形成的粘结剂层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使用(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和(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这类(甲基)丙烯酸酯系树脂,以及使用2种以上的这些(甲基)丙烯酸酯的共聚树脂。另外,使这些树脂与极性单体共聚。作为极性单体,例如可举出(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2-N,N-二甲基氨基乙酯以及(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之类的具有羧基、羟基、酰胺基、氨基和环氧基等极性官能团的单体。另外,通常,粘结剂中可以与丙烯酸系树脂一起配合交联剂。
此外,粘结剂中可以配合各种添加剂。作为优选的添加剂,有硅烷偶联剂、防静电剂。硅烷偶联剂在提高与玻璃的粘接力方面有效。防静电剂在减少或防止静电的产生方面有效。即,将偏振片介由粘结剂层贴合于液晶单元时,要将之前覆盖粘结剂层进行临时保护的表面保护膜(隔离件)剥离后贴合于液晶单元,但由于剥离该表面保护膜时产生的静电,有时使单元内的液晶发生取向不良,这导致IPS模式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不良。
防静电剂的配合在减少或防止这样的静电的产生方面是有效的。
粘结剂的厚度优选为3~50μm。进一步优选为3~30μm。
上述粘结剂的储能弹性模量没有特别限制,例如,要抑制高温试验、高温高湿试验中的液晶面板的弯曲时,作为粘结剂在23℃的储能弹性模量,优选采用1.0MPa以下的储能弹性模量。更优选为0.8MPa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5MPa以下。
另外,粘结剂可以含有或者不含有酸。即便是含有酸时,酸量也越少越好。具体而言,全部单体成分中的酸成分的量在以该全部单体成分的量为基准时优选低于1.0重量%。
使粘结剂层具有导电性时,其电阻值只要适当地选择即可,例如,为了不妨碍智能手机等的触摸面板的工作,优选为1×109~1×1011Ω/□的范围。
(带粘结剂的偏振片)
本发明的偏振片可以在至少任一个表面设置粘结剂层而制成带粘结剂的偏振片。作为该粘结剂层,可使用与上面说明的粘结剂相同的粘结剂。
(带粘结剂的高亮度偏振片)
本发明的高亮度偏振片可以在至少任一个表面设置粘结剂层而制成带粘结剂的高亮度偏振片。该粘结剂可以在配置于上述的液晶单元侧的透明保护膜上设置。作为粘结剂层,可以使用与上面说明的粘结剂相同的粘结剂。
(用途)
本发明的偏振片和高亮度偏振片适合用作液晶面板、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部件,特别适合用于使用0.7mm以下的薄玻璃的移动电话、便携式信息终端等中小型的液晶显示装置。本发明的偏振片和高亮度偏振片的大小例如优选为55mm×41mm以上,更优选为154mm×87mm以上,另外优选为233mm×310mm以下,更优选为229mm×305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74mm×231mm。
(液晶显示装置)
偏振片和高亮度偏振片介由粘结剂层贴合于IPS模式液晶单元而构成液晶面板,用于液晶显示装置。在贴合有本发明的偏振片的液晶面板的背面侧可以贴合同种的偏振片或者公知的偏振片。特别是设有被赋予了上述的防眩性的透明保护膜的偏振片优选贴合在液晶面板的可视侧。
构成液晶显示装置时,优选在液晶面板的可视侧贴合设有被赋予了防眩性和耐光性的纤维素系树脂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树脂膜或者甲基丙烯酸甲酯系树脂膜的偏振片。另外,优选在液晶面板的背面侧贴合设有纤维素系树脂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树脂膜、甲基丙烯酸甲酯系树脂膜或者聚丙烯系树脂膜的偏振片。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树脂膜、甲基丙烯酸甲酯系树脂膜和聚丙烯系树脂膜时,与偏振片的保护膜通常所使用的三乙酸纤维素膜相比,具有如下效果:水蒸气透过率和吸水率小,伴随的尺寸变化小,因此偏振片的耐久性提高,或者使用该偏振片的显示装置随环境变化产生的显示品质的劣化得到的抑制。通过进一步含有紫外线吸收剂,使用其的偏振片的耐久性与使用三乙酸纤维素膜的偏振片的耐久性相比呈现进一步提高的效果。
贴合于液晶面板的可视侧和背面侧的偏振片的组合没有限制,可选择任意的组合。作为一个例子,可举出在液晶面板的可视侧贴合设有被赋予了防眩性和耐光性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树脂膜的偏振片、在背面侧贴合设有聚丙烯系树脂膜的偏振片的构成。
实施例
以下,利用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地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例中,表示含量或使用量的%和份只要没有特殊说明则为重量基准。应予说明,实施例中采用的评价方法如下。
(1)厚度:
使用尼康株式会社制的数显千分尺MH-15M测定。
(2)面内光程差Re和厚度方向光程差Rth:
使用以平行偏振光旋转法为原理的相位差仪、王子计测机器株式会社制的KOBRA-ADH,在23℃用波长590nm、483nm或者755nm的光测定。
(3)偏振片的尺寸变化率
从偏振片切下吸收轴方向100mm×透射轴方向100mm的100mm见方的正方形,在85℃环境放置100hr。偏振片的尺寸使用尼康株式会社制的二维测定器“NEXIVVMR-12072”测定。偏振片的尺寸变化率是用试验前的吸收轴方向的尺寸(L0)减去试验后的吸收轴方向的尺寸(L1)而求出的尺寸变化量,记为ΔL,由下述式计算。
偏振片的尺寸变化率=ΔL/L0
(4)储能弹性模量:
粘结剂层的储能弹性模量(G’)根据以下的(Ⅰ)~(Ⅲ)测定。
(Ⅰ)从粘结剂层取出2份25±1mg试样,分别成型为大致球形。
(Ⅱ)得到的大致球形的试样贴附在I型夹具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将上表面和下表面均用L型夹具夹持。测定试样的构成为L型夹具/粘结剂/I型夹具/粘结剂/L型夹具。
(Ⅲ)使用动态粘弹性测定装置〔DVA-220,IT计测控制株式会社制〕,在温度23℃、频率1Hz、初始应变1N的条件下测定由此制成的试样的储能弹性模量(G’)。
(5)对玻璃的粘结力:
将设有粘结剂层的偏振片裁剪成25mm宽度,在其粘结剂层侧贴合玻璃板,在温度50℃、压力为5个大气压的条件下,实施20分钟的加压处理,接着在23℃静置1天后,使用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制的AZ1,基于JISZ0237,测定相对于裁剪的偏振片的长度方向朝180°方向剥离时的应力。
(6)弹性模量(基于JISK7161测定)
将试验片裁剪成15mm宽度,使用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制的AZ1以50mm/min的速度拉动试验片,由其应变应力曲线求出弹性模量。
(7)透湿度(基于JISZ0208测定)
使截面积为27cm2,根据JISZ0208求出。该标准中,规定在25℃或者40℃的任一温度测定透湿度,本说明书中,采用了40℃的温度。
(制造例1)偏光膜的制成
(厚度7μm的偏光膜A的制作)
将厚度20μm的聚乙烯醇膜(平均聚合度约2400,皂化度99.9摩尔%以上)通过干式拉伸而单轴拉伸至约5倍,进一步保持张紧的状态下,浸渍于60℃的纯水中1分钟后,在28℃浸渍于碘/碘化钾/水的重量比为0.05/5/100的水溶液中60秒钟。其后,在72℃浸渍于碘化钾/硼酸/水的重量比为8.5/8.5/100的水溶液中300秒钟。接着用26℃纯水清洗20秒钟后,在65℃进行干燥,得到碘在聚乙烯醇膜吸附取向的厚度7μm的偏振器。
(厚度12μm的偏光膜B的制作)
将厚度30μm的聚乙烯醇膜(平均聚合度约2400,皂化度99.9摩尔%以上)通过干式拉伸而单轴拉伸至约5倍,进一步保持张紧的状态下,浸渍于60℃的纯水中1分钟后,在28℃浸渍于碘/碘化钾/水的重量比为0.05/5/100的水溶液中60秒钟。其后,在72℃浸渍于碘化钾/硼酸/水的重量比为8.5/8.5/100的水溶液中300秒钟。接着用26℃的纯水清洗20秒钟后,在65℃进行干燥,得到碘在聚乙烯醇膜吸附取向的厚度12μm的偏振器。
(厚度23μm的偏光膜C的制作)
将厚度60μm的聚乙烯醇膜(平均聚合度约2400,皂化度99.9摩尔%以上)通过干式拉伸而单轴拉伸至约5倍,进一步保持张紧的状态下,浸渍于60℃的纯水中1分钟后,在28℃浸渍于碘/碘化钾/水的重量比为0.05/5/100的水溶液中60秒钟。其后,在72℃浸渍于碘化钾/硼酸/水的重量比为8.5/8.5/100的水溶液中300秒钟。接着用26℃的纯水清洗20秒钟后,在65℃进行干燥,得到碘在聚乙烯醇膜吸附取向的厚度23μm的偏振器。
(亮度提高膜A)
以下的实施例中,使用26μm厚的亮度提高膜(3M制的商品名“AdvancedPolarizedFilm,Version3”)作为亮度提高膜A。
(制造例2)水溶性粘接剂的制备
在水100份中溶解3份羧基改性聚乙烯醇〔Kuraray株式会社制的KL-318],向该水溶液中添加1.5份作为水溶性环氧化合物的聚酰胺环氧系添加剂〔Sumikachemtex株式会社制的SumirezResin650(30)、固体成分浓度30%的水溶液〕,制成水溶性粘接剂。
(制造例3)粘结剂的制备
由市售的丙烯酸系粘结剂形成厚度20μm的粘结剂层。该粘结剂层的储能弹性模量在23℃为0.42MPa。另外,将该粘结剂层与后述的偏振片贴合,与玻璃贴合时的对玻璃的粘结力为5N/25mm。
[实施例1]
在碘在聚乙烯醇膜吸附取向的偏光膜A(厚度7μm)的一面上贴合由三乙酸纤维素构成的第二透明保护膜〔Konicaminolta株式会社制的KC2UA,厚度25μm],在另一面(成为液晶单元侧的面)贴合由环烯烃聚合物构成的第一透明保护膜〔日本Zeon株式会社制的商品名“ZF14”,偏光膜的厚度的3.3倍,厚度23μm,在波长590nm的面内光程差(Re(590))=2.1nm、在波长590nm的厚度方向光程差(Rth(590))=2.8nm、在波长483nm的厚度方向光程差(Rth(483))=2.5nm、在波长755nm的厚度方向光程差(Rth(755))=﹣4.2nm,弹性模量=2315MPa,透湿度=17g/m2·24hr〕而制成偏振片。膜彼此的粘接通过如下方式进行,即将先前制备的水溶性粘接剂分别涂布在第一透明保护膜或者第二透明保护膜上,并介由粘接剂层叠在偏光膜上后,在80℃干燥5分钟。将得到的偏振片在40℃熟化168小时后,测定尺寸变化率,结果为0.92%。
在隔离件上涂布丙烯酸系粘结剂而形成粘结剂层,并层叠在第一透明保护膜侧而制成在带粘结剂的偏振片的粘结剂层上层叠有隔离件的部件。
将IPS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SonyEricssonMobileCommunications制的移动电话(型号:W62S)〕分解并剥离除去液晶单元的两面的偏振片,代替地将实施例1的2片带粘结剂的偏振片贴合在液晶单元的前面侧(可视侧)和背面侧(光入射侧),使其成为正交偏振光状态,且该偏振片均贴合在剥离了各隔离件的粘结剂层侧。此时,以前面侧(可视侧)的偏振片的吸收轴与液晶单元内液晶分子的无外加电压(黑色显示)时的取向方向平行的方式配置。再次重新组装该IPS模式液晶显示装置后点亮,使用ELDIM公司制的液晶视场角·色度特性测定装置EZcontrast测定不对液晶单元外加电压的黑色显示状态下的色偏移,结果色偏移Δu’v’为0.15。
[实施例2]
在碘在聚乙烯醇膜吸附取向的偏光膜A(厚度7μm)的一面上贴合由三乙酸纤维素构成的透明保护膜〔Konicaminolta株式会社制的KC2UA,厚度25μm〕,在另一面(成为液晶单元侧的面)贴合由环烯烃聚合物构成的透明保护膜〔从日本Zeon株式会社得到的商品名“ZF14-013”,厚度13μm,偏光膜的厚度的1.9倍,在波长590nm的面内光程差(Re(590))=0.8nm、在波长590nm的厚度方向光程差(Rth(590))=3.4nm、在波长483nm的厚度方向光程差(Rth(483))=3.5nm、在波长755nm的厚度方向光程差(Rth(755))=2.8nm,弹性模量=2225MPa,透湿度=35g/m2·24hr〕而制成偏振片。膜彼此的粘接通过如下方式进行,即将先前制备的水溶性粘接剂分别涂布在第一透明保护膜或者第二透明保护膜上,并介由粘接剂层叠在偏光膜上后,在80℃干燥5分钟。将得到的偏振片在40℃熟化168小时后,测定尺寸变化率,结果为1.21%。
在隔离件上涂布丙烯酸系粘结剂而形成粘结剂层,并层叠在第一透明保护膜侧而制成在带粘结剂的偏振片的粘结剂层上层叠有隔离件的部件。将该带粘结剂的偏振片与实施例1同样地贴合在IPS模式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单元,测定色偏移,结果色偏移Δu’v’为0.15。
[实施例3]
将实施例1中的厚度7μm的偏光膜A变成厚度12μm的偏光膜B,除此之外,同样地制成偏振片。测定该偏振片的尺寸变化率,结果为1.00%。
在隔离件上涂布丙烯酸系粘结剂而形成粘结剂层,并层叠在第一透明保护膜侧而制成在带粘结剂的偏振片的粘结剂层上层叠有隔离件的部件。将该带粘结剂的偏振片与实施例1同样地贴合在IPS模式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单元,测定色偏移,结果色偏移Δu’v’为0.15。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中的偏振片的第二透明保护膜侧介由粘结剂贴合亮度提高膜A而制成高亮度偏振片。测定该高亮度偏振片的尺寸变化率,结果为0.78%。
在隔离件上涂布丙烯酸系粘结剂而形成粘结剂层,并层叠在第一透明保护膜侧而制成在带粘结剂的高亮度偏振片的粘结剂层上层叠有隔离件的部件。
将IPS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SonyEricssonMobileCommunications制的移动电话(型号:W62S)〕分解并剥离除去液晶单元的两面的偏振片,代替地将实施例1的偏振片贴合在液晶单元的前面侧(可视侧),将实施例4制作的高亮度偏振片贴合在背面侧(光入射侧),使其成为正交偏振光的状态,且该偏振片均贴合在剥离了各隔离件的粘结剂层侧。此时,以前面侧(可视侧)的偏振片的吸收轴与液晶单元内液晶分子的无外加电压(黑色显示)时的取向方向平行的方式配置。在此重新组装该IPS模式液晶显示装置后点亮,使用ELDIM公司制的液晶视场角·色度特性测定装置EZcontrast测定不对液晶单元外加电压的黑色显示状态下的色偏移,结果色偏移Δu’v’为0.14。
[实施例5]
在实施例2中的偏振片的第二透明保护膜侧介由粘结剂贴合亮度提高膜A而制成高亮度偏振片。测定该高亮度偏振片的尺寸变化率,结果为1.04%。
在隔离件上涂布丙烯酸系粘结剂而形成粘结剂层,并层叠在第一透明保护膜侧而制成在带粘结剂的高亮度偏振片的粘结剂层上层叠有隔离件的部件。
与实施例4同样地将实施例1的偏振片贴合在液晶单元的前面侧(可视侧),将实施例5制作的高亮度偏振片贴合在背面侧(光入射侧),使其成为正交偏振光的状态,测定色偏移,结果色偏移Δu’v’为0.14。
[实施例6]
在实施例3中的偏振片的第二透明保护膜侧介由粘结剂贴合亮度提高膜A而制成高亮度偏振片。测定该高亮度偏振片的尺寸变化率,结果为0.88%。
在隔离件上涂布丙烯酸系粘结剂而形成粘结剂层,并测定在第一透明保护膜侧而制成在带粘结剂的高亮度偏振片的粘结剂层上层叠有隔离件的部件。
与实施例4同样地将实施例1的偏振片贴合在液晶单元的前面侧(可视侧),将实施例6制作的高亮度偏振片贴合在背面侧(光入射侧),使其成为正交偏振光的状态,测定色偏移,结果色偏移Δu’v’为0.14。
[比较例1]
将实施例1中的厚度7μm的偏光膜A换成厚度23μm的偏光膜C,除此之外,同样地制成偏振片。测定该偏振片的尺寸变化率,结果为1.55%。
在该偏振片的第一透明保护膜侧贴合在先前的隔离件上制备的丙烯酸系粘结剂,制成带粘结剂的偏振片。将该带粘结剂的偏振片与实施例1同样地贴合在IPS模式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单元,测定色偏移,结果色偏移Δu’v’为0.15%。
这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全部都是例示,并不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范围并不只是上述的说明,还包括由专利要求保护的范围示出的与专利要求保护的范围同等的意思和范围内的全部变更。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偏振片抑制了在其吸收轴方向产生的尺寸变化,适合移动电话、便携式信息终端等画面小的中小型的液晶显示装置。

Claims (10)

1.一种偏振片,是依次层叠第一透明保护膜、偏光膜和第二透明保护膜而成的用于IPS模式液晶显示装置的偏振片,
偏光膜的厚度为15μm以下,
第一透明保护膜是在波长590nm的面内光程差Re(590)为10nm以下、在波长590nm的厚度方向的光程差Rth(590)的绝对值为10nm以下、在波长480~750nm的厚度方向的光程差Rth(480-750)的绝对值为15nm以下的透明树脂膜,
第一透明保护膜的厚度大于偏光膜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振片,其中,所述第一透明保护膜与所述偏光膜利用含有聚乙烯醇系树脂和环氧化合物的水溶性粘接剂而粘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振片,其中,所述第一透明保护膜与偏光膜利用由含有环氧树脂的树脂组合物构成的粘接剂而粘接,所述环氧树脂经活性能量射线的照射或者加热而固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偏振片,其中,所述环氧树脂含有分子内具有1个以上的与脂环式环键合的环氧基的化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片,其中,所述第二透明保护膜由甲基丙烯酸甲酯系树脂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树脂膜或者纤维素系树脂膜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片,其中,所述偏振片用于移动电话或者用于便携式信息终端。
7.一种高亮度偏振片,是在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片的第二透明保护膜侧介由粘结剂层叠亮度提高膜而成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亮度偏振片,其中,所述高亮度偏振片用于移动电话或者用于便携式信息终端。
9.一种IPS模式液晶显示装置,是在IPS模式液晶单元的至少一面配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片或者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高亮度偏振片而成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IPS模式液晶显示装置,其中,IPS模式液晶显示装置为中小型用液晶显示装置。
CN201510395201.0A 2014-07-11 2015-07-07 偏振片、高亮度偏振片和ips模式液晶显示装置 Active CN1052780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42986A JP6462254B2 (ja) 2014-07-11 2014-07-11 偏光板、高輝度偏光板及びipsモード液晶表示装置
JP2014-142986 2014-07-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78022A true CN105278022A (zh) 2016-01-27
CN105278022B CN105278022B (zh) 2020-05-19

Family

ID=551473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95201.0A Active CN105278022B (zh) 2014-07-11 2015-07-07 偏振片、高亮度偏振片和ips模式液晶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462254B2 (zh)
KR (1) KR101875256B1 (zh)
CN (1) CN105278022B (zh)
TW (1) TWI66085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82135A (zh) * 2019-11-29 2021-06-01 旭化成株式会社 头戴式显示器用树脂透镜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34024B2 (ja) * 2016-02-08 2023-08-2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及び光学表示パネル
JP6323477B2 (ja) * 2016-02-29 2018-05-16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板のセットおよび液晶パネル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00841A (zh) * 2009-05-27 2010-12-01 东丽先端素材株式会社 抗反射膜和包括其的偏振板
JP2010270108A (ja) * 2009-04-21 2010-12-02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化合物
CN102207651A (zh) * 2010-03-31 2011-10-05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Ips模式液晶显示装置用的偏振板及ips模式液晶显示装置
KR20110108925A (ko) * 2010-03-30 2011-10-06 스미또모 가가꾸 가부시키가이샤 Ips 모드 액정 표시 장치용의 편광판 및 ips 모드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03320062A (zh) * 2012-03-21 2013-09-25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粘合剂、粘合剂层以及粘合片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65725A (ja) * 1993-03-11 1994-09-22 Nippon Synthetic Chem Ind Co Ltd:The 偏光板
JP2010107953A (ja) 2008-10-03 2010-05-13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Ipsモード液晶表示装置用の偏光板およびipsモード液晶表示装置
JP4880719B2 (ja) * 2009-04-10 2012-02-2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液晶パネル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2113124A (ja) * 2010-11-25 2012-06-14 Nitto Denko Corp 光学積層体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4126743A (ja) * 2012-12-27 2014-07-07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270108A (ja) * 2009-04-21 2010-12-02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化合物
CN101900841A (zh) * 2009-05-27 2010-12-01 东丽先端素材株式会社 抗反射膜和包括其的偏振板
KR20110108925A (ko) * 2010-03-30 2011-10-06 스미또모 가가꾸 가부시키가이샤 Ips 모드 액정 표시 장치용의 편광판 및 ips 모드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02207651A (zh) * 2010-03-31 2011-10-05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Ips模式液晶显示装置用的偏振板及ips模式液晶显示装置
CN103320062A (zh) * 2012-03-21 2013-09-25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粘合剂、粘合剂层以及粘合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82135A (zh) * 2019-11-29 2021-06-01 旭化成株式会社 头戴式显示器用树脂透镜
CN112882134A (zh) * 2019-11-29 2021-06-01 旭化成株式会社 头戴式显示器用树脂透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018184A (ja) 2016-02-01
TWI660852B (zh) 2019-06-01
JP6462254B2 (ja) 2019-01-30
TW201609414A (zh) 2016-03-16
CN105278022B (zh) 2020-05-19
KR101875256B1 (ko) 2018-07-05
KR20160007381A (ko) 2016-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13798B (zh) 复合偏振板和使用其的ips模式液晶显示装置
CN104745104B (zh) 光固化性粘接剂组合物、偏光板及其制造方法、光学构件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1932960B (zh) 偏振板、光学构件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1644792B (zh) 偏振片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TWI746480B (zh) 偏光板及ips模式液晶顯示裝置
KR101646260B1 (ko) 복합 편광판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ips 모드 액정 표시 장치
JP2004245925A (ja) 偏光板、その製造法、光学部材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3160775A (ja) 偏光板及び光学部材
CN102262316A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05807357A (zh) 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JP2018063431A (ja) 複合位相差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複合偏光板
CN101644791A (zh) 偏振片、光学构件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5729963A (zh) 偏振片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01923183A (zh) 光学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
JP5782722B2 (ja) 偏光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5278022A (zh) 偏振片、高亮度偏振片和ips模式液晶显示装置
CN102207651A (zh) Ips模式液晶显示装置用的偏振板及ips模式液晶显示装置
JP2009216874A (ja) 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3213214A (ja) 光硬化性接着剤組成物、偏光板とその製造法、光学部材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05739002A (zh) 偏振板
CN101713840A (zh) 偏振片、液晶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JP2016206684A (ja) 偏光板及び光学部材
CN105319638A (zh) 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CN105301676A (zh) 偏振片和液晶显示装置
JP2014126743A (ja)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